纸媒发展

2024-07-26

纸媒发展(精选十篇)

纸媒发展 篇1

1 电子媒体环境下纸媒的发展困境

电子媒体环境最明显的优势体现在于自媒体的发展, 也就是说, 自媒体就是利用电子技术实现的媒体。在现代信息技术与移动互联技术的共同作用下, 改变了当前社会的信息渠道, 人们通过应用电脑、平板和手机上网成为了一种时尚, 各类移动客户终端平台成为了当前信息流通的重要渠道, 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取, 只需要通过手机连接无线网络即可以实现, 全面突破了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的时间与空间束缚, 能够满足人们随时随地的新闻获取需求。与此同时, 电子媒体环境下新闻信息的传播也有效改变了传统媒体的单一化传播地位, 利用互联网的互动性赋予了每个人以充分的话语权, 使得电子媒体新闻拥有了更多的大众观点, 人们可以对新闻信息全面评论、针砭时弊, 从观众变成了演员, 电子媒体的吸引力也就可想而知[2]。除此之外, 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 现代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速, 压力也在随之加大, 人们对于新闻信息有了更高的要求, 即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内容, 这样的现状, 使快餐式阅读成为了越来越多人获取信息的方式。

在此形势下, 人们对电子媒体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导致我国传统媒体的受众群体规模逐渐缩小, 纸媒的发行量也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 直至一些媒体为了提升经济效益开始打价格战, 纸媒行业的混乱局面真实地反映出了其所遭受的电子媒体强势冲击;另有一些纸媒为了维持对受众的吸引力, 不惜致力于娱乐领域的深入报道, 甚至为了哗众取宠而大肆刊登低俗内容, 纸媒环境所遭受的重度污染已亟待解决。由此可见, 电子媒体对纸媒的冲击力度极为强大, 迫使当前纸媒不得不顺应电子媒体的发展趋势而求新求变, 寄希望于以此为自身的发展赢得更多的竞争力。

2 纸媒应对电子媒体的优势

报纸媒体作为我国的第一媒体, 具有悠久的历史, 回顾纸媒一路的发展历程能够看出, 其经历过两次的消亡期, 最早一次是在20 世纪20 年代无线电技术生成的作用下, 人们出于对广播媒体的重视而断言纸媒时代会就此终结;后一次是在20 世纪的40 年代, 当时, 电视已经出现, 且开始逐渐普及, 电视媒体通过“影音并茂”的优势获得了人们的一致欢迎, 当时又有人断言纸媒会被电视媒体所取代[3]。即便如此, 纸媒始终以其不衰的气势迎接广播与电视媒体的强势挑战, 不仅没有被取代, 反而在激烈的竞争态势中实现了更大的发展。对于纸媒得以长盛不衰的原因, 有学者认为主要是纸媒具有其他媒体所不具有的优势。

相比于电子媒体, 纸媒的劣势有着尤其明显的体现, 在互联网全面普及的数字时代背景下, 电子媒体借助于网络化特点实现了对信息传播时空局限性的打破, 所有信息传播均能够保证时效性, 加之电子媒体当中的大数据优势也决定了电子媒体所能够承载的无限信息量, 网络的交互性也赋予了受众话语权;而纸媒不仅无法拼得过电子媒体的速度, 在信息内容上也无法将信息量压缩至140 个字, 有限的版面也无法实现信息容量的扩充, 且难以有效地满足受众随时随地的信息获取需求, 受众话语权的表达更无从谈起。虽然从此方面来看, 纸媒似乎对电子媒体优势的冲击疲于应对, 但纸媒也具有着电子媒体所不能及的优势。

2.1 权威性优势

在电子媒体环境下, 所有人都成为了信息传播的主体, 同时也成为了舆论导向的主体, 这种基于电子媒体平台而实现的“个人发布、大众视听、广泛评论、群体交流”的信息传播方式严重影响着新闻信息的权威性, 尤其是“人人都是信息发布者”的现实状况更进一步加剧了电子媒体信息传播的泛滥性与难以控制性。而对于绝大多数受众来说, 对新闻信息的需求需要保证其真实性和权威性, 对此, 纸媒的优势便有了明显的体现[4]。纸媒作为权威媒体, 一直以来均以社会职能作为发展原则, 对所传播的信息均予以严格的筛选和把关, 对于受众来说更贴近其对信息的需求且更能符合受众的利益。尤其是我国党报党刊, 更是经过长时期的沉淀在社会当中树立起了一定的地位, 权威性和公信力已经定型, 在受众心目当中的定位难以被电子媒体撼动。

2.2 专业化优势

纸媒除了报纸还包括期刊杂志, 而纵观我国纸媒所涉足的领域基本已经实现了全覆盖, 不同领域的纸媒也均以该领域为重点报道范围, 加之大多数纸媒本身又具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对于电子媒体来说, 专业性无疑大大提升, 在完善的运营机制与成熟的工作团队的努力下使得纸媒新闻报道的专业化程度绝非电子媒体所能企及。也正是纸媒具有专业化优势, 使纸媒新闻报道更为严谨、客观, 真实性也更高, 相比之下也就更容易赢得受众对纸媒的信任度, 进而提升自身的公信力, 有利于建立受众的忠诚度。

3 纸媒用深度报道应对电子媒体冲击的策略

媒介市场发展至今, “内容为王”始终是不二法则, 对于媒体来说, 只有掌控着新闻信息内容价值的优势, 才能拥有更多的主动权。纸媒作为最早的传统媒体, 如何依靠自身的优势保证信息内容的价值, 也就成为了促进纸媒发展的最关键问题。有学者曾提出, 在网络环境下, 对新闻背后新闻的纵深挖掘才应是传统新闻媒体的报道策略。如《南方周末》之所以畅销不衰, 优势即在于该媒体对社会问题的深入解读;《21 世纪经济报道》之所以能逆流而上飞速发展, 即源于其在财经领域的深入挖掘[6]。因此, 只有借纸媒优势走深度报道路线, 才能在电子媒体环境的强势冲击下逆势而上。

3.1 迎合受众对新闻信息深读与精读的阅读需求强化新闻信息引导

当前, 网络时代背景下新闻信息传播的一个最现实的问题在于受众如何在海量信息当中高效地筛选出所要阅读的信息内容。对于受众来说, 当然会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且感兴趣的信息, 然而电子媒体环境下新闻信息所报道的内容已经呈现泛化的趋势, 更多地为了保证将信息面面俱到而忽略对新闻信息的深度报道, 难以满足受众对新闻阅读的深读与精读需求。对此, 纸媒应当切实认识到当前受众群体的阅读需求并重视纸媒的社会职能与优势, 探寻挖掘新闻信息深度的方式, 透过新闻信息的表现重点揭示新闻事物本质、现象、实质和规律等, 竭力挖掘新闻信息背后的新闻, 进而通过有效引导深化受众对新闻信息幕后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实现纸媒新闻报道的信息引导作用。

3.2 顺应受众对新闻信息事物本质的兴趣规律完善报道的解释功能

在新时期,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深入使我国社会经济亦在国际化大背景下呈现出迅猛的发展之势, 各种社会问题不断更新, 在此背景下, 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已经不再能够满足于表层, 对于新闻背后的信息需求度更高。纸媒定位于政府的喉舌, 所承担的社会职能不容忽视, 对于新闻信息的报道, 有必要通过不断地深入挖掘信息本质使受众“知其所以然”, 通过对新闻背后信息的挖掘顺应受众对新闻信息事物本质的兴趣规律, 通过独到精准的判断对社会复杂现象予以清晰地解释, 并在此过程中切实履行好纸媒的社会职能, 借新闻信息对复杂社会现象的全面公开为社会价值观导向提供正确的引导, 还受众一个真实的新闻。在此基础上引导受众透过现象的外在看到本质, 从而实现新闻信息的价值。

3.3 重视受众对社会纷繁新闻信息的价值追索深化报道的价值导向

全球一体化形势下的最明显特征在于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 以当前我国的发展现状来看, 社会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时期, 各种社会矛盾与日俱增, 尤其是互联网的全球化更因信息资源的海量影响而使得社会的思潮不断朝向多元化方向扩散, 不利于社会凝聚力的养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稳定。对此, 纸媒应当对当前纷繁新闻信息环境下的受众价值追求理顺, 坦然面对电子媒体环境下的舆论压力, 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职能, 明确纸媒的发展定位, 切实发挥出正向的社会价值观引领功能, 对社会热点新闻予以深入剖析, 以此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 引导舆论的正向发展, 控制正确的价值导向。

4 总结

综上所述, 电子媒体时代已经到来, 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态势越发明显。在新形势下, 纸媒要想实现突破性发展, 则需要审时度势, 正视现存的挑战与自身的优势, 通过坚持走好深度报道路线强化纸媒的核心竞争力, 以此从容应对电子媒体环境的强势冲击。

参考文献

[1]杨兆敏.特色·深度·权威:新媒体冲击下纸媒的应对之策[J].新闻世界, 2013 (5) :16-17.

[2]李梅, 胡岸.以“勿忘本心”应对纸媒危机[J].中国出版, 2014 (16) :47-50.

[3]刘展.如何以深度报道为核心竞争力应对纸媒“拐点”——以《南方周末》为例[J].东南传播, 2014 (9) :149-151.

[4]曹颖.新媒体冲击下纸媒的“讲故事”之道——以《南方周末》的深度报道为例[J].青年记者, 2015 (5) :42.

[5]张立伟.纸媒的文化产业机遇——兼论应对新媒体的冲击[J].中国记者, 2012 (6) :83-85.

新媒体环境背景下纸媒的发展策略 篇2

1 报纸传播形式与新媒体相比的优势

(1)从理论的角度上来讲新媒体的信息资源主要还是依靠纸媒,也就是说无论是互联网络、还是什么手机阅读,虽然最大的优势还是在于传播的速度比较快,虽然可以让受众在第一时间得到消息,相对来讲,新媒体信息传播速度快反之也就成为了它的缺点,那正是信息来源的真实性是否可靠,在网络上不能第一时间的确认新闻的可靠性和权威性,那么就以网络上、手机上的微博为例:里面的很多信息都是没有办法证实的,相反,在上述的观点上,纸媒的有时就是在于信息的来源具有真实性和权威性的,这点是所有的新媒体在短时间内没办法能够相比较的,那么现在的时期阶段,不管是任何的网站、手机阅读、所有的消息资源都还是来自报纸,在无形之中就证明了新媒体发展与传统纸媒还是存在相互依偎的关系的,但是渐渐地随着时间推移,这样的关系会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而改变,目前是有很多的信息都是资源共享,如果新媒体的信息资源权威性建立起来的时候,就可以不玩的不依靠纸媒传播,一旦出现那样,报纸传播才是真正的遇到危机。

(2)对于报纸的视觉的优势来说,最为纸媒的编辑来讲,在实际上就是为了读者提供节省时间判断的机会,也就是说当读者在看到报纸的时候,只要通过排版的顺序就能够知道新闻自身的重要性,这也正是和互联网新闻的不同之处,互联网的新闻和手机报的新闻都是条状的,知识按照先后的顺序,部分为重要和次要之分,因此报纸的版面视觉的语言是新媒体没法比拟的,就是编辑在向读者提供信息的同时,外加给作者的附属品。

2 新媒体环境背景下报纸传播的变化

2.1 传播方式的转变

随着科技技术的进步,媒体融合功能在迅速发展,那么就形成接受和发布新闻事件的手法也是多元化的,现在大多数的媒体都是采用多媒体在很多种终端介质实现说、听等手段进行,然而某报社的滚动新闻部就采用了网络媒体及时、互动优势与纸媒强大的采访力、权威性等优势进行相结合,这样就直接的搭建了新老媒体之间的互动桥梁,那么在整个的结合过程中,发现某报社的滚动新闻部不但参与了一线采访、上进行现场动态的报道、还是先滚动式的发稿,形成了全方位的报道,最终这些新闻的素材还在某知名网站发布、另外也还会在传统的纸媒上进行传播,也就是说由于新闻信息的滚动发布,最终使被采集的新闻素材可以应对各家的媒体,这样最终就可以使每个媒体都能够从中获得适合自己的一部分产品的,因此,这其中的联系与差异,也正好的契合了媒体的分众定位的策略。

2.2 对于传播主体方面的改变

在传统的纸媒新闻转播时候的时代,都是以政府机构、社会团体以及企事业单位等部门作为主体的报道对象,然而新闻的工作者都担负着新闻组稿、采集新闻信息等工作,虽然有的新闻大内即使开通了热线电话、公布记者人员的电话,但是还是参与进来的非常少,但是由于新媒体的到来,这样使多数的普通市民有了可以参与新闻传播的能力,他们可以通过网络、手机、微博等方式进行发布新闻,还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就如同创建了不同于专业记者的传播形态,也就是说原来传统的专业新闻记者独家进行垄断报道的新闻已经转变成各职业人员与社会公众都可以实现的共享资源,因此,传播的主体正在向普通公民的新闻传播中占得比例越来越高,在逐渐的转变。

3 新媒体环境下报纸新闻传播的走势与策略

3.1 要不断的加强传授互动,以此来丰富传播的内容

现在要以收受互动动与内容共创为主要特征的报道创新成为新闻业务改革的主流趋势,就像Web2.0的问世,这样就使里面的内容生产已经不再是被所有的媒介组织者独立垄断了,传播的方式直接的转变成专业的媒介组织和公民共同的参与进来的分享和互动形式,这也就证明了这些就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形成的必然结果,只有这样的传播方式,才能使更多的受众主动参与进来,当受众一方面在提供新闻素材额同时,还可以对专业的记者进行评论发表看法,不单单只想知道记者是怎样进行讲解的,事情的真是情况是怎样的,这些受众甚至还想知道大家对整个实践的看法是怎样的,还要想自己再说几句,在这样的环境下,作为纸媒应该提供这样的交流平台,就会吸引更多的读者参与进来,这样还可以使他们关注报道与进行互动,还能丰富传播的内容。

3.2 要追求独特的新闻报道,避免同质新闻的出现

在纸媒收到新媒体的强烈冲击的今天,网络的发达传播速度确实给报纸传媒形成威胁,那么,作为纸媒就应该做到后发制人,才能避免同质新闻的出现,也就是说目前的状况下看,想要拥有独家的新闻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一件事,即使是能够拥有独家新闻的版面,时间上也是有限的,也就形成了新闻同质的出现。那要怎样才能做到避免同质的新闻呢,我建议必须要通过自身对整个事件的理解方面,必须有独特的见解,独特的思维、视觉才能提升信息本身的层次,另一方面呢还要在版面排版的时候才用与众不同的布局,这样才能让新闻事件脱颖而出,因此,作为纸媒不应该仅仅的局限于对实践本身的意义层面上的理解,更应该挖掘实践背后的内容一次来提升新闻内涵。获得更多的受众。

3.3 优势互补,报网联动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报纸都相应在原有电子报的基础上做大自己的网站,谋求报纸未来的出路。从各报的实践来看,强化报网联动,最大限度地留住读者是他们探索的重点。其实,报网联动是双赢的举措,可以真正实现优势互补,相互做大做强。一方面要动起来。利用网络可以实时更新新闻,同时滚动更新事件进展;而报纸在第二天则对这些新闻进行更深层次更全面的解读。这样做不仅满足了读者对新闻的不断渴求,同时也弥补了报纸24小时才能更新新闻的“先天不足”

结束语

纸媒的优劣态势及发展路径探析 篇3

【关键词】纸质媒体 新媒体报纸转型 优劣势

一、纸质媒体的困境分析

纸质媒介垄断了传媒近2000年,即使在电视、广播等新媒介出现后纸质媒体凭借其低成本、易保存的特点仍占领着传媒业的大片疆土。直至互联网兴起、移动终端普及,其往日不可撼动的地位似乎变得岌岌可危了。依托互联网的便携式移动设备似乎是现阶段所能想到的最完美的信息媒介,以电子和网络传播为主体的新的传播方式新媒体——逐渐展现在我们面前。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传统纸媒带来不小的冲击,与网络媒体和新媒体比较,纸媒的劣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时效性方面。即时性是衡量媒体信息发布速度的重要指标。纸质媒体发布新闻需要经过采编、排版、印刷、销售等环节,受众接受到的信息必然滞后。而互联网的快速和移动终端的普及则使信息和受众的时差极大地缩短,众多的信息发布平台提供了廉价的发布渠道,任何人都是信息的采集者和发布者,新闻真正实现了“零时差”传播。

2.覆盖领域方面。覆盖领域指的是媒体的传播对象与范围。纸质媒体依托的纸质媒介是实体媒介,需要依托实体传播渠道,传播渠道相对固定,目标受众也相对固定。互联网在20世纪兴起后一直保持着迅猛的增长速度。截至2014年,我国已有6.3亿互联网用户,其中包括5.27亿通过移动端上网的用户。根据权威机构统计数据,到2015年,我国互联网用户可能会达到8.5亿人,约占国民人口总数的60%。如此庞大的用户数量保证了信息传播面的广泛,相比新兴媒体,纸质媒体受发行领域、传递时间及信息时效性的限制,因而在覆盖领域上相当狭窄。

3.互动性方面。几百年来纸质媒体的传播行为基本都是单向的,信息受众的看法很难有效地反馈或传达,受众缺乏对新闻信息的驾驭自由。在网络媒体上,受众可以更方便地通过信息发布平台提供的相关功能及时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使信息的发布方与接收方及时交流。网上点赞、评论,充满了互联网的平等、互动、宽泛、多元、活跃等特点,并展开自由碰撞,传播结构由线性结构变为网状结构,体现了高度互动性。

4.载体方面。传统的纸质媒体受载体的约束,只能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展示信息。而互联网媒体和新媒体依托互联网的强大功能,可以为受众提供个性化的信息,包括文本、音频和视频,使信息展示更丰富,更生动。互联网媒体和新媒体逐渐开始取代一些传统媒体的角色。

5.缺乏搜索功能。目前很多网络媒体都在搜索引擎领域中开疆扩土。很多受众都已经习惯在互联网上通过搜索关键词来阅读相关新闻内容。同时利用搜索引擎中的筛选功能,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需求自行选择一天或一周的相关内容。这是纸质媒体无法比拟的。

二、纸质媒体的优势

在网络时代,纸质媒体在覆盖领域、即时性、交互性以及传播途径等方面缺乏竞争优势,它似乎已经年老体衰、寸步难行了。然而与新媒体比较,纸制媒体还是有其优势的。

1.信任价值。新闻最重要的除了时效性还有真实性。虚假信息的危害有时比没有信息还要严重。纸媒拥有较高水平的采编队伍,新闻从业者大多经过专业学习,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具有高度的新闻敏感和深度剖析能力,并以其独到的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编辑、审核等程序,对新闻的内容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传播出的新闻信息都具有极强的真实性,极大地保障了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而网络媒体信息来源广、发布门槛低、发布速度快的优点同时也导致了它出现信息审核难、监管不到位等问题,铺天盖地的网络信息杂乱无章、真假难辨,使网络媒体成为了虚假信息的重灾区,缺乏公信力。

2.思想价值。人们需要新闻,不只是需要了解有关事件发生经过、结果等浅层信息,还希望了解关于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及未来趋势等深层次信息。纸质媒体对新闻采写的系统性、连贯性和报道深度上的把握,是一张王牌。新媒体的迅速、海量、互动是其主要特征。这一特征也决定了它无法深入的挖掘新闻价值。作为迅速、快捷的发布平台,它无法去深入探究事件的始末由来,无法有深度有厚度地思考加工新闻,使信息仅仅停留在知晓的程度,不能揭示新闻背后的价值,暴露了新媒体“浅阅读”“碎片化”“快餐式”的缺点和不足。

3.原创价值。新闻的原创性仍是纸媒不可或缺的竞争优势。不同的纸媒对新闻现象的认识和解读不尽相同,这一方面丰富了新闻信息的内涵,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纸媒对原创性的追求。据统计,在新闻网站中,80%以上的新闻信息都来源于纸媒,这证明网络媒体至今都还没有有效的方法处理庞大的新闻信息。所以说,纸媒只要坚持原创理念,掌握新闻的生产内容,就不会从根本上丧失主动权。

三、纸媒的发展

通过以上分析、比较,我们不难看出,网络媒体确实更符合时代的要求,而纸质媒体着实陷入困顿,但这并不是说纸质媒体就一定会走向灭亡。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竞争加剧的形势下,纸质媒体应当了解自身优劣,借鉴新媒体优势,以应对网络媒体的挑战。从微观的操作层面讲,我想纸媒在坚守自身生存基础的同时,继续在以下几方面深入挖掘。

1.强化深度报道。在网络时代,纸媒的时效性优势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让位。纸媒要想突破时效的掣肘,需挖掘同一新闻事件的未尽内容以及事件进程中的新发展。同时还要挖掘新闻事件的环境、原因、相关对比、点评……纸媒要做足追问性、解释性、评价性,丰富新闻的内涵与外延,尽显客观性与权威性,从而突破时效的窒碍,达到超越其他“即时类传播” 的目的。

2.利用新媒体扩大传播范围。互联网、新媒体时代,生产的方式在变,生产的内容在变,传播的路径也在变,没有一个在互联网平台上的传播出口,再好的内容,也无法抵达受众。而传统的纸媒都有特定的传播范围与对象。网络媒体和新媒体改变了新闻多年来的传播形态,人们即使在没有报纸的地方照样可以看新闻,而且能看到最新的新闻。因此,传统媒体应利用自己的优势积极和新媒体相结合,发挥新媒体的即时性和互动性,争取传播形式多样化,更快更真实地将信息传递给亿万受众,从而突破地域局限,使纸媒在电子媒介时代获得新的发展空间。

3.满足受众需求,强化用户体验。媒体生存的重要基础就是满足受众需求。目前媒体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受众的需求日益多元化。纸媒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应该确立“用户为中心”的导向原则,借助新媒体的交互性优势,改变纸媒的消极地位。纸媒要不断强化互联网思维,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手段,搜集用户阅读习惯、生活方式,分析用户需求。在了解用的基本情况后,强化用户体验,将有价值的、对受众有较大影响的内容精确投递,为用户提供直播、点播、上传、搜索、分享等在内的方便快捷的“全功能”服务,与用户共鸣,共创价值。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并非不堪一击。另一方面,传统媒体仍需居安思危,在新媒介的技术冲击下需要重新调整和确立自己的发展定位与媒介形态,发挥网络媒体的优势,实现新闻内容在新媒体形态下的传播增值,重视与用户的互动,提升服务性功能。

关于纸媒发展的理性思考 篇4

据对北京、上海、广州、重庆、西安、成都、郑州、石家庄等地纸媒的调查, 今年一季度, 广告收入同比不增反降, 下滑幅度均在30%~40%, 特别是今年前两个月, 不少单个纸质媒体广告同比下降达到了50%。这样的下降幅度, 最近几十年来实属罕见。

与广告不增反降成正比的, 还有报纸的发行。纯市场化报纸, 发行量增加的很少。从征订和零售看, 受影响最大的是零售, 报亭和自由售报人单种报纸的日销售量下降在20%以上。

次贷危机引发了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引发了经济危机。笔者把目前纸媒遇到的困境视为“纸媒危机”。在“纸媒危机”中, 有这样三个突出特点:

一是市场化程度越高的纸媒, 受冲击越大。机关报, 行业垄断程度较高的行业报, 能够借助政府资源的专业报, 不完全以广告为盈利模式、发行本身能够持平或微利的报纸, 受冲击的程度远赶不上纯市场化报纸。

二是纯市场化报纸中的中小媒体, 受冲击程度远远高于强势媒体。纯市场化的强势媒体也受影响, 但整体来说还是富人过穷日子, 但中小弱势媒体, 则是穷人过更穷的日子, 甚至难以为继。

三是同质化媒体, 受到的冲击远大于差异化媒体。在一座省会城市里, 同为都市报, 老二、老三、老四的日子特别难过, 受到的冲击也大于走差异化路线的报纸。

本文重点探讨的, 就是向中小弱势媒体同行提出应对目前危机的“1+1+1+N”发展策略。

第一个“1”, 就是要有一个契合市场和自己媒体实际的明晰的指导思想, 概括为:正视现实, 坚定信心, 趋利避害, 全面应对。

正视现实。要把不利因素考虑得更充分一些, 把困难程度考虑得更严重一些, 把危机时间考虑得更长一些, 忧患意识、危机意识更强一些。不回避现实, 不轻言见底, 做好长期过苦日子的准备。

坚定信心。要在困难中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目前遇到的纸媒危机, 只要用心、精心, 也一定会有破解的办法。

趋利避害。应对这场危机, 需要调整很多东西, 适度的收缩也很必要。而调整的标准, 就是趋利避害。比如发行, 要从追求数量向优化结构、精确打击转变。

全面应对。渡过危机, 战胜困难, 要准备多项应对举措, 且条条实用, 招招见效。

第二个“1”, 就是要有明确的发展目标, 这个目标太长远不行, 太近也不行, 应当是一个中期发展目标, 至少管到今年年底, 也有可能延续到明年上半年。这个目标概括为:力保生存, 争取发展。

力保生存的基本内涵是, 报纸出版不受影响, 员工岗位不受影响, 员工待遇不受影响, 把“活”下来当做基本追求。

争取发展的基本内涵为, 在保证生存的前提下, 力争广告发行收入有所增加, 团队利润有所增长, 员工待遇有所改善, 固定资产有所增值, 品牌影响有所扩大。发展速度能够达到或超过10%, 就是一个大胜利。

第三个“1”, 就是要有一个基本工作思路:不断创新, 危中寻机;抱团取暖, 共克时艰;开源节流, 稳定发展。

这样一个工作思路很容易理解, 这里不再赘述。

“N”就是要有多项应对举措。

加强策划。这里所说的策划, 主要是营销策划。经济低迷期, 广告客户的广告投放非常谨慎, 特别讲究投入与产出比。媒体必须利用自身优势, 不断策划能够为客户带来利益的活动, 将欲取之, 必先予之。策划既可以面向所有广告行业, 也可以是某一行业, 甚至某一客户, 莫以利小而不为。

创新机制。对编采、经营、发行、管理机制进行创新, 特别是经营机制。团队越是困难, 越要能从利益上调动经营岗位的积极性, 盘活所有能够带来效益的资源。

适度带动。危难时刻, 广告客户广告的投放特别理性, 特别讲究投入产出比、讲究收益。媒体要利用自身的优势和资源, 帮助广告客户策划营销活动, 从而赢得广告的回报。

多策并举。广告发行, 应当说是纸媒的常规经营项目, 渡过危机, 除常规武器外, 还需要使用好非常规武器, 跳出广告搞经营。比如组织旅游观光团, 赢取旅行社的利润;组织美食团购, 把版面转化为效益;组织网购和团购, 既可以使置换物品商品化, 也可以吃商品低进高出的差价。

防范风险。主要是防范广告款的风险。强势媒体可以做到广告先款后登, 现款现登, 但很多弱势媒体都是先登后款, 能达到“下打上” (下月付上月的广告款) 就算好的了。房产、汽车、卖场、民营医院, 广告款拖欠时间会更长。防范广告款的风险, 应成为危难时刻弱势媒体的重要注意事项。

严控成本。把保印刷、保工资作为重中之重, 其他费用严控, 包括差旅费。员工岗位坚持光出不进, 只减不增, 倡导一人多岗, 一岗多能, 把人力费用控制在合理水平。

审慎投入。从理论层面上讲, 有投入才会有发展。经济低迷期文化市场的繁荣, 事实上也是以投入为前提的。这样的发展思路, 适合政府主导的文化机构和有实力的文化集团。就单个纸质媒体而言, 特别是弱势纸媒, 金融危机时代绝非是投入的最佳时期, 稍有不慎, 可能会加速消亡, 断了活下去的基本底气。

科学决策。越是危难时刻, 越要求决策的科学、谨慎、正确, 一个失误的决策, 就有可能把一家弱势媒体送上不归路。比如, 目前弱势纸质媒体就很不适合扩版和增加出版周期。

展览会媒体合作协议-纸媒 篇5

甲方:

乙方:深圳亚太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就年月日至年月日在举办的,达成以下合作协议(以下称“本协议”),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条双方权利与义务

(一)、甲方的权利与义务

1、甲方在其旗下杂志为乙方免费提供/黑白)广告期,尺寸为高× 宽,刊登时间为,(成品JPG图片,精度300dpi),该广告设计稿由乙方于年月日前提供。

2、甲方在其旗下杂志栏目为乙方免费刊登展会报道文章篇,刊登时间为

3、甲方在广告刊登当月赠送一本样刊给乙方。

4、甲方在其旗下网站上不定期为乙方更新新闻信息(资料由乙方提供)。

(二)、乙方的权利与义务

1、乙方在本次展会会刊免费为甲方刊登版彩色广告,广告菲林片或MO盘由甲方于年月日前提供,广告尺寸为高× 宽;在会刊内刊登甲方介绍文字,内容由甲方于年月日前提供。

2、展会结束后乙方免费给甲方寄赠本会刊。

3、乙方向甲方免费提供个标准展位(㎡),仅供甲方做自己的媒体宣传。为了不影响展会展出效果,在展会期间,甲方必须携带资料至乙方提供给甲方的展位上,并派人值班。

4、乙方在展会网站(LOGO链接一个,尺寸为,时间为年月日至年月日。

(三)、本协议项下的合作,甲乙双方互不支付任何费用,互不开具发票。

第二条 陈述与保证

1、双方保证其具有签订和履行本合同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2、乙方保证:(a)对其提供给甲方的全部信息拥有版权或其他合法权利,可以授权甲方使用该等信息;(b)其提供给甲方的全部信息及时、完整、真实、准确、合法,并且不会侵害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亦不会使甲方对任何第三方承担任何责任,否则由此所产生的一切责任均由乙方承担。

第三条违约责任

任何一方违反本协议,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给对方造成损失的,还应赔偿该项损失。

第四条协议的变更、修改

经双方协商一致,并达成书面协议,可以对本协议进行变更、终止。/

2第五条协议的期限和终止

本协议自双方签署之后生效,至年月日止。

第六条附则

1、本协议以中文制成,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2、本协议自双方授权代表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3、本合同履行中如发生争议,而经协商后又不能解决,由乙方所在地人民法院进行

管辖。

甲方:

地址:

签约代表:

电话:

传真:

邮箱:

日期:

新媒体与传统纸媒的融合发展 篇6

新兴媒体对于传统纸媒的影响与冲击

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脑、智能手机等信息传播平台已是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让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低头族”。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传播新手段不断更新,数量不断增多,类型不断扩展,目前,全国有80多万个网站、1000多种网络报纸、2万多种网络期刊、300多种手机报刊。新媒体从业者的数量已远远超过传统媒体的采编人数。

据2014年7月下旬召开的全国新闻纸市场信息交流会透露,全国71家用纸量大的报社用纸量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同比上年总用纸量减少7.7万多吨,下降10.1%,预计2014年全年的降幅为9.5%。国内西南、西北、东北、华北、华东、中南六大区域新闻纸用纸量分别下降20%至10.3%不等。2014年上半年国产新闻纸价格创下近20年来的最低点。以此数据分析,新媒体的冲击是导致传统报业媒体广告、发行、印刷等等主业持续下滑,从而使新闻纸需求量明显下滑的主要因素。

为应对这些影响和冲击,各家报纸纷纷建立自己的新闻网站。作为地方报纸来说,它们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精心打造的电子版媒体主要是将内容从一个平面搬运到另一个平面,无法与国内新浪、网易、甚至新华社等综合性的网站抗衡。现实情况来看,它们目前的网络营业收入不尽如人意,无法成为地方报纸营收的主战场。业内人士总结认为,几乎所有的报纸都有自己办的网站,但绝大多数网站的影响力和赢利水平都远逊于报业集团的其他子媒体,报纸在网站方面的产出远不能和投入相对应。

新兴媒体对于传统纸媒(党报)的融合与发展

新的传播手段迎合了时代发展需要,也能与传统媒体相辅相融。对传统纸质媒体来说,有效运用新媒体已不仅是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更是扩大影响力、感召力和渗透力的战略选择。在“人人皆媒体”的世界中,第一手信息往往来自微信、微博,作为传统的纸质媒体自然需要充分利用微博。

报网互动。笔者通过对2004~2014年《人民日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的全国“两会”报道进行研究后发现,三家报纸“两会”报道中的报网互动越来越多,“网上两会”内容逐渐丰满充实,网络进一步成为报纸新闻的“源头”。随着报网互动的不断加深,“报网融合”的说法越来越被提倡,“报网融合”的鲜明特征体现在报网的采编一体化。研究近年地方两会报道发现,以报网互动作为两会报道的新策略,创造出跨媒体竞争与合作的新模式,拓展了新闻传播的理念和空间。近年来,手机二维码架起了报网互动桥梁,在线互动直播使得纸媒与网络同步推进,博客、论坛汇集了社情民意,新旧媒体的互动递进在质上将两会报道带到了一个新的层面。

手机报。手机报是一种利用手机彩信或者WAP 为承载形式,借鉴传统杂志内容的编辑方式,组织适合手机展示和浏览的内容,并传递给手机终端的一种移动通信应用方式。自2005年人民网推出国内首家以手机为终端的“两会”无线新闻网以来,手机报就开始积极参与到两会报道中。研究者选取了2009年中国移动与新华社联合推出的两会手机报进行研究,并比较同时期《人民日报》“两会”特刊分析了在内容、表现形式、互动性、移动性、制作成本五个方面的特征,最后就改善手机报服务提出了进行个性化精细化分众传播和增强媒体间的互动合作两项建议。总之,言简意赅、及时便携、个性表达是手机报“两会”报道的优势。

微博报道。《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2)》指出:“互联网衍生出的新媒体目前已被认为是人类有史以来发展最快、影响深远、最强势的媒体,微博则是目前新媒体中的主导力量。”通过排列微矩阵推广部门产品、定义微模块实现情感占有、培育微名人自曝“报社隐私”、直播微现场展现信息权威、尝试微交易传播精神文化等手段,传统报业微博正在放大品牌效应、延伸线上影响。新老媒介融合下的微博报道模式借此逐渐形成,这种微博报道模式也体现在新闻的制作、传播过程中。有学者以新华社“@新华视点”官方微博报道2010年全国两会为例,研究了微博新闻的写作及其文体特征。微博新闻的写作手法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内容的原生态的记录;叙述为主;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手段综合运用。特别是对十八大的报道中,《人民日报》法人微博既在严肃性和导向性上有所坚守、又用贴近网民的语言传播着信息,并有效互动;既做到了新闻立博,又实现了观点强博。这些成功的报网融合经验,也是地方党报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融合发展中继续保持和发挥传统纸媒的优势

党报类传统纸媒的采编机制成熟固定,能从源头保证新闻真实性。传统媒体有固定的采编队伍,完整的采编流程和纠错制度,从机制上能保证消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稳定性。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生命,但是以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虽然日益活跃,但是出现了两种情况:一是消息源获取渠道狭窄单一、片面,以道听途说为主,而且很多领域涉及不到,只能采访局部的或者自己能接触到的消息,容易造成局部真实,全局实际不真实的情况,比如有图未必有真相的情况,二是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新闻传播者的约束力越来越小,产生虚假空间也越来越大。甚至有人肆意散布谣言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比如薛蛮子等网络大V的所作所为已经让广大网友深受其害,而传统媒体只要不涉密,采访几乎无禁区,上至政府部门、下至百姓民生社会百态,几乎无所不能,消息面比较广,加上三级审稿制度等,出错后的及时纠错制度,能保证新闻消息最大程度的真实性。

党报类传统纸媒仍然拥有权威消息的发布权和突发事件的优先采访权。传统媒体获取权威消息的相对垄断地位仍未根本打破,尤其是突发事件面前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就像新华社有独家受权播发官方权威消息的优势一样,以报纸为主的传统媒体,现在仍然能获得官方消息的第一发布权,尤其是在地震、飞机失事等突发灾害面前,传统媒体的权威性仍然深入人心。

传统纸媒的报道深度和独家视角自媒体无法相比。由于自媒体的消息大多是快餐式阅读,只言片语,无法深入,加上采编人员大多不专业,无法做到深度,而且自媒体现在容易陷入标题党、夸大歪曲等非主流的视角,就像“李刚事件”一样,事实调查证明并非如网络所报道的那样,这一点现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识破和诟病。

总之,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不带有任何偏见,保持公正,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等传统媒体的社会功能不可替代。在新闻报道中,不论是传统纸质媒体还是新兴自媒体,作为新闻传播者需要客观、真实地报道事件,最大限度地将事件还原,不能为了吸引公众关注度就刻意炒作,而是要做到真实报道、客观评价。切记:媒体除了传播消息,还有教化、监督、引导舆论、弘扬正能量等社会功能,引导弘扬社会正能量。

浅论传统纸媒的发展优势 篇7

关键词:传统纸媒,新媒体,相融共生

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6年中国网络新媒体用户研究报告》显示, 60.8%的新媒体用户将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作为近3个月中获取新闻资讯的主要方式, 58.9%的用户将手机新闻客户端作为获取新闻资讯的主要方式。新技术的发展, 给媒体行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如何相融共生?作为传统纸媒, 我们又该何去何从, 摆脱现如今的发展瓶颈?

新媒体可以说是传统媒体转型的升级版, 两者并没有到有你没我, 有我没你的境遇, 两者其实是可以相融共生的。新媒体满足了读者对信息快速、易读、可分享的需求, 也满足了广告客户对宣传渠道价廉、便捷、可监测的需求。但是纸质读物的一些特性也是新媒体所无法取代的, 不仅是静享心灵的阅读体验, 还会给读者带来嗅觉和触觉上的独特性以及可触可摸的收藏性, 这都是一些新技术所无法比拟的。所以传统纸媒做的好也能在纷繁芜杂的传媒行业中逆袭成一道亮丽风景。

1 树立精品意识, 以工匠精神做好新闻出版工作

1.1 工匠精神对于新闻出版行业具有非常重大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不管是新媒体, 还是传统媒体, 无论是卖产品, 还是做服务, 最基本的一点还是要有好的内容做支撑。所谓“内容为王”, 就是一条亘古不变的传媒产业发展的“硬道理”。

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这种精神对于我们新闻出版行业具有非常重大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工匠精神”的核心是精益求精和卓越创新。中国出版业也有百年成一书的美谈。《辞海》, 作为世界出版界的鸿篇巨制, 几代编辑, 近万名编写者用以生命为代价的“工匠精神”历经百年才得以完成。1915年启动, 1936年正式出版了老《辞海》两巨册。新中国成立后, 毛泽东主席于1957年9月在上海正式决定修订老《辞海》, 到1961年10月, 按学科分类编排的16分册试行本在内部出版发行。1963年4月《辞海》 (未定稿) , 在内部发行。到1979年三卷本的《辞海》正式出版。继而1989年版、1999年版、2009年版又相继出版发行。我们常用的《新华字典》, 也是历时半个多世纪, 修订了11个版本。而这本工具书的问世解决了中国教育发展进步的重大问题。

1.2 树立精品意识, 打造优质出版物

2016年5月,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的《“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的通知中也集中体现了加强原创、提高质量、多出精品的要求。

我们要牢固树立精品意识, 把好质量关, 提高出版质量。我们还应该培养专业的、优秀的业务团队, 做好人才梯队建设, 进而从选题的策划、内容的编审校对、版面的设计、印刷装帧, 强划规划管理, 从细节着手, 打造优质出版物。

2 立足山西, 做好主题出版文章

2016年5月,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了《“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的通知, 对“十三五”时期国家重点出版物的出版工作作了总体部署。在“十三五”出版规划中, 首次专门设立了主题出版规划。此外, “十三五”规划实施与国家出版基金等出版资助的衔接力度也将进一步加大, 列入规划的项目将作为国家出版基金、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补助资金、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等资助的重点。

做好主题出版工作, 既是新闻出版单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体现, 也是新闻出版单位提升社会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因受地域等影响和制约, 山西科技出版传媒集团在没有出版资源优势的情况下, 应开辟各种途径, 想方设法做好主题出版工作。

2.1 依托重点出版工程申请出版专项经费

当前, 国家大力推进各类重点出版工程, 既编制了中长期重点出版规划, 又制定了每年的主题出版重点选题, 还设立了国家出版基金。这些措施, 既为主题出版工作指明了方向, 也提供了必要的资金保障。我们应把这些重点出版工程作为重要抓手, 精心策划选题, 打造精品产品, 提升主题出版水平。

2.2 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做好服务

作为山西科技传媒业的航母, 立足山西、服务山西, 是我们的立身之本, 发展之基。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山西保存有大量的古村镇。由于山西历史悠久、民族聚居、文化融合、地形差异等多因素影响, 再加之较为发达的古代经济, 建造了大量反映农耕文明时代、各具特色的古村镇。在城镇化不断推进的历史大潮中, 我们认识到, 村落是中国的基层构成形式, 更是大部分中国人不可忽视的精神家园, 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 特别是对于山西这样一个拥有完整的北方乃至中国文明脉络、文化多样性极为鲜明的省份来说, 记录村落文化、传承文明薪火, 是一项有着重要意义和时代紧迫性的工作。此外, 山西有着十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全国来说也是独一无二的地方资源, 我们也可以此为选题, 策划系列出版物。

2.3 借战略合作平台东风寻求出版资源

我们要想组到权威作者的重点稿件是有一定难度的。我们可以利用集团主办或承办的各大论坛等活动, 在相关合作联盟中寻求新闻或出版资源, 联系有影响力的作者, 获得优质稿件。比如我们承办的中国科技传播论坛、专家与媒体面对面等活动, 就集纳了一批在各自领域内有影响的专家学者资源。

2.4 整合集团资源优势, 走差异化出版之路

作为省内科技传媒行业的航母, 山西科技传媒集团拥有广泛的新闻资源, 既有《科学导报》《山西科技报》《瓜果蔬菜》《今日农业》等报纸, 又有《科学之友》《科技与创新》《种子科技》《山西农经》等杂志, 这些报刊上的内容大多数都是记者采回来的一手新闻源, 是我们宝贵的资料库, 从中我们可以策划选题, 选取资源, 进行资源再利用, 编辑出版成图书。如我们已经编辑完成的“让科学点亮生活系列丛书”三辑, “农科110系列丛书”三辑、“专家与媒体面对面”系列丛书等都是经过合理整合资源, 将报刊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形成的成果。总之, 只要我们围绕中心, 提高服务意识, 抓住机遇, 找准新闻、出版热点, 开辟多种途径, 就一定能做好主题出版, 让主题出版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出熠熠光辉。

据“互联网+”形势下数字资源开放式创新出版生态链的构建论坛分析, 目前大学图书馆非常缺乏科普图书的电子资源与纸质书资源;为广大科研人员开题之前提供大量查阅资料, 这项课题目前也没有相关机构在做。而做科普, 为科技人员服务这两项工作与我们山西科技传媒集团工作方向、工作内容不谋而合, 正是我们在做的事情。如果我们能够合理规划, 针对性地开发一些平台, 策划一些选题, 发展前景可谓宽广。

3 转变思维方式, 走出传统媒体发展困境

3.1 转变思维, 大胆创新

面对新媒体、新技术汹涌而至的浪潮, 如何使传统媒体优势得以发挥, 不受新媒体“围剿之困”, 是摆在传统媒体人面前的一道难题。这就需要我们转变思维方式, 用互联网思维思考未来传统媒体的发展走向。

巴西红网总编辑伊纳西奥·科埃略认为, 不少传统媒体在制造、生产和接受信息的过程中缺乏与用户的互动, 但现在的年轻人渴望的却是跟媒体互动。增加表达意见的渠道, 建立和他们的联系是媒体发展的“第一要义”。

在当今的网络时代,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策划推出的“中华民族文化大系”大型多媒体图书真正实现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发展。把纸质图书和数字出版完美结合, 实现了纸书与电子书的一体化出版。在中国出版界是一次理念的大胆创新。

3.2“432+N”媒体融合发展战略

2014年11月8日, 在第十五个记者节表彰大会上, 山西科技传媒集团发布了“432+N”媒体融合发展战略, 即围绕科技资讯、农业科技、健康生活、社区服务四大板块, 建设科学权威、互联互通的数字科普资源;建设数字采编中心、技术研发中心、专业数据中心;推行会员服务, 开启科学订制;开发多种传播平台, 在现有终端基础上, 开发更多的融媒体终端。经过近两年的发展, 集团已经成为集报刊、影视、动漫以及科普屏媒、科普e站等多种传播手段为一体的新闻出版传媒单位。

媒体走向融合, 势在必然, 媒体融合, 带来了媒体的大发展, 在这股涌动的新媒体热潮中, 山西科技传媒集团应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 创新内容, 创新服务, 创新技术, 使新旧媒体相互交融, 互通有无, 共促发展, 让科技传媒在新媒体时代得以升华, 由一元化纸媒向多元化内容产品及增值服务转变, 满足人民群众分众化、多元化的内容消费需求, 抒写出新时代的新旧媒体相融共生发展的新华章。

参考文献

[1]王丹誉.中国新闻出版业更需要“工匠精神”[EB/OL].[2016-8-15].http:/www.dangjian.cn/.

[2]许一凡, 杨虹艳, 郑薛飞腾.内容为王用户至上:传统媒体如何直面新技术[N].人民日报, 2016-9-1.

纸媒发展 篇8

再者, 新闻采编人敬业精神缺失, 采访作风欠深入。“水门事件”两名记者由于要披露总统选举内幕调查采访期间收到层层阻挠, 两人用两年时间将真相公布于众, 大大加强了报业的公信力。然而, 目前我们的时事新闻的报道题材大多是缺乏细节、形象, 事件的可感性不强, 一些记者习惯于“通稿”。面对时事报道的对象, 则习惯于仰望、远望, 以至于展现在受众面前的内容缺乏个性。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推行, 虽然客观上为时事新闻记者的采写提供了便捷的参考价值。但就现状而言, 不少记者简单地照搬“新闻稿”, 其新闻事实主体内容完全一样, 缺少有吸引力的连续报道。

如何解决纸媒内容的“同质化”, 并且增加新闻采编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呢?根据“水门事件”的成功报道可以得出以下经验:

创新时事新闻的内容——回归新闻本质, 新闻题材写作者或媒体记者回归新闻本质, 凸显新闻性, 同时, 由于各种纸媒的特点和报道侧重点不同:专业报彰显专业性、权威性。晚报加强可读性、本土化。晚报虽然也要承担一定的宣传任务, 它的宣传方式是灵活的, 贴近时代、生活和读者, 且本土新闻、社会纵横占据相当大的比重。都市报突出信息量、大众化。

创新时事报道的形式——报道文风, 精选角度实现深度创新报道文风。要想让新闻更可读、更鲜活生动, 就必须要创新报道形式, 突破传统的新闻写作模式, 注重对新闻的艺术处理, 使其变成贴近性强、吸引力强的主流新闻报道。语言要鲜活、富有个性, 要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新闻是一门艺术, 要能够在有限的篇幅内表达深刻的思想内涵, 就必须选择适当的、精巧的角度, 一针见血, 精选角度实现深度, 从题材到立意抓得既准又深, 要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 就能高人一筹。

并且着力提升新闻采编人员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的重构, 网络承载的海量信息, 作为报纸, 现在是不可比拟的。另外, 新闻的首发权历来是媒体竞争的高地。但是, 如今纸媒也已失去了新闻首发权。在互联网时代, 突发性报道下一秒就可以发布在网络上, 而报纸却需要整整一天的时间。但是, 网络在迅速发展的同时, 也暴露出了不少缺陷, 而这, 正是纸媒的优势所在。针对网络信息“一地鸡毛”的新媒体新浪潮中, 报纸需再度进行定位。首先, 真实性是报纸的生命, 应该重塑公信力并使之保值增值。微博时代, 人人都是“记者”, 可以即时发布新闻。

但是, 林林总总的信息, 真假难辨, 让人无从选择。过滤、选择、可信, 这正是报纸的优势所在。然后, 增加对新闻的深度解读, 提高信息之间的关联性。既然网络已经掌握了信息发布的第一时间节点, 那么, 报纸可以从深度用力, 把报道重点放在“为什么”, 而不仅仅是“是什么”。最佳的新闻报道, 不仅是要还原事情的真相, 更要揭开事情背后不为人知的真相。信息碎片化时代, 报纸对信息量的追求不应是单纯的数量, 而是应该通过“报道+背景+链接+评论”等整合方式, 充分揭示报道的主题, 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等诸多方面展开报道, 提高读者的认知水平, 提升报纸的魅力, 显示出纸媒不可替代的优势。

随着新媒体和数字技术的发展, 与媒体成果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日益凸显。《世界媒体峰会与媒体成果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公约》呼吁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加强与媒体成果相关的知识产权立法和执法, 保护媒体成果原创者的正当权益, 而我国互联网未经许可传播他人作品的侵权现象却越演越烈, 因此, 在网络传播环境下探讨纸媒版权的现状、问题和保护的方法需要高度重视。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 以互动传播为特点的新媒体用户, 每年都以40%的速度增长, 但目前许多网络媒体未经授权, 擅自对纸媒的内容进行大量复制传播, 付酬购买版权者屈指可数。网络传播对纸传的发行和广告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我国也应尽快完善著作权相关立法, 出台有关政策。版权制度无疑是人类历史上的进步, 但数字化时代,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 版权的保护方式也应发生变化, 因此应当结合中国国情, 修订和完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和《著作权法》, 让法律法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且加大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力度, 加强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宣传, 强化全民的版权保护意识。政府加大执法和监督力度, 切实保障著作权人合法权益, 查处各种侵权行为, 及时有效地处理知识产权侵权和纠纷案件, 以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新媒体环境下纸媒发展对策探析 篇9

纸质媒体在我国的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尤其在20世纪, 纸质媒体在信息交流和传播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 人们越来越依赖新媒体, 使得我国传统纸媒的地位和社会作用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新形势下, 传统纸媒的发展对策需要从两方面着手, 第一是转变发展方式, 第二要进行自我提高。

二、纸质媒体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 网络化发展方式的转变

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目前, 我国大多数居民的信息获取方式均为网络获取。与传统纸质媒体的发展相比, 网络信息技术能够更加迅速、及时、有效全面地传递国际、国内发生的大小事件, 信息量非常丰富。[1]正是由于网络信息技术能够带给人们更多的方便, 传统媒体要在新环境下获得发展首先需要发展网络媒体。新媒体的发展正是充分利用了网络信息技术和通讯等技术的优势, 纸媒也同样可以。但是, 纸媒走网络化发展道路需要注意几方面问题:第一, 网络复制的发展形式。纸质媒体向新媒体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适应的问题, 即我们说的简单的复制翻版问题。所谓的复制发展即是指, 纸质媒体利用信息技术将报纸等纸质媒体上的内容完全照搬至网络平台。这一发展方式的主要目的在于扩大网民对纸质媒体内容的阅读度, 促进纸媒的价值发展。[2]第二, 在网络上进行内容和版本的转换。网络媒体与传统纸质媒体的差异并不仅仅在技术方面, 还表现在其版本、形式方面。因此, 纸质媒体的网络化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应该要追求更加多维的方式。纸质媒体在网络发展过程中可以适当地扩充内容, 并采用更灵活多样的报道方式进行深度报道, 为网民提供更多丰富的信息资源。第三, 多媒体的发展方式。网络中可以传递信息的方式不只有文字和图片, 还包括视频、音频等, 纸质媒体的网络化发展过程中, 为了更好地吸引网民的注意力可以将这些元素有机结合在一起, 使传递的信息资源更加丰富, 传递的形式更加生动活泼。同时, 网络化发展还具有另一优势, 网民在网络平台中可以与媒体进行实时地交流, 获取更多信息, 而媒体也能够根据网民的意见适时调整发展模式, 促进媒体的长远发展。

(二) 移动客户端发展方式的转变

移动客户端指的是以手机为主的新型发展方式。目前我们所说的手机报指的就是传统的纸质媒体利用网络和无线技术将报纸上的内容信息发送至手机客户端, 手机客户则可以直接从手机上获取相应的信息。这种发展方式是将有形的纸质媒体发展为无形的新媒体, 能够更好地促进纸质媒体的全面发展。

与计算机等网络平台发展模式相比, 手机客户端的发展模式能够跨越空间的限制。手机小巧、方便, 基本上我国居民都是“人手一机”, 这就使得手机客户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使用手机来获取最新的新闻资讯。[3]这一点是纸质媒体以及计算机媒体所没有的。因此, 纸质媒体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积极地寻找新的发展模式, 即手机报等移动客户端的应用。目前, 我国手机报的主要发展形式分为两种:第一, 彩信手机报。即以“发送彩信”的方式向手机客户每日发送移动报纸, 一般这种发展形式需要手机客户进行定制。第二, WAP网站浏览。手机客户同样也能够进入网站进行阅读和浏览, 通过无线技术实现网上阅读可以让手机客户随时浏览到计算机网络上的信息, 方便快捷。

(三) 跨媒体发展方式的转变

跨媒体指的是不同媒体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随着科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不同的媒体如平面媒体、网络媒体等为了实现更好的发展经常会采取相互融合的方式进行跨媒体发展, 这种发展方式能够取长补短, 实现各媒体行业的共同发展。[4]纸质媒体在发展过程中可以进行网络化发展以及移动客户端发展, 但是这些并不是其发展的最终目的。新媒体环境下纸质媒体的发展应该是在这些媒体技术融合的前提下进行跨媒体的融合, 建立更加完整的、集技术和产业于一身的发展业务链, 切实促进纸质媒体的发展。

三、纸质媒体的自我提高

(一) 转变报道形式, 深化报道内容

在新媒体环境下, 纸质媒体发展较为滞后, 但纸质媒体在市场竞争中并非毫无地位。就我国的《新民晚报》和美国的《华尔街日报》等报社而言, 它们依然属于传统的纸质媒体范围, 但是在市场中的影响地位一直居高不下。这充分说明了纸质媒体在新媒体时代下依然可以取得较好的发展。但是这种发展与自媒体自身的素质和专业程度有所关联, 纸质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需要转变报道形式, 并深化报道内容。在事件报道过程中, 纸质媒体应该更加注重报道的深度和广度, 对事件要进行解释性报道而不仅仅是叙述性报道, 同时要对事件进行追踪性报道和深度调查报道。[5]只有这样, 新闻报道的内容才能更加丰富, 纸质媒体才能够吸引更多的读者。具体来说, 要转变纸质媒体的报道形式, 深化报道内容, 需要编辑人员和采访人员对于事件的背景、发展过程、发展原因以及变化形式等进行有效报道。虽然新媒体具有资源丰富、快速等优势, 但是纸质媒体仍然有着其独特的魅力, 在此基础上, 纸质媒体应该进一步加深对社会事件的报道力度, 通过形式的转变和报道深度的加强等方式获取更好的发展。

(二) 提高对信息的综合分析能力

新媒体包括网络媒体等的发展优势之一在于:信息丰富。但是,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 这也是其发展的弱势。网民和手机客户在海量信息中寻找自己想要的资源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但是由于网络信息过于丰富, 人们常常难以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6]因此, 针对新媒体的这一弱点和缺陷, 纸质媒体可以实现综合报道。综合报道指的是纸质媒体在报道过程中, 将网络媒体中的海量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报道。这样的报道方式实际上是主题报道的方式, 即报社针对某一个主题进行一个版面或者半个版面的相关内容报道, 报道内容取自海量网络信息, 且更加具有全面性和综合性等特征。

四、结语

新媒体的发展给传统纸质媒体的发展带来了挑战, 也带来了发展机遇。新媒体时代下纸质媒体要获得更好的发展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即新媒体方向发展和自我发展。其中, 在纸质媒体向新媒体发展方面, 纸质媒体可以向网络化、移动客户端以及跨媒体等方面进行转变;而在自我发展方面, 纸质媒体需要转变报道形式, 深化报道内容, 同时提高对信息的综合分析。

摘要:计算机、通讯等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我国新媒体的发展, 使得人类社会逐渐进入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给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推动了人类的发展, 但是也给传统纸媒带来了挑战。目前, 在新媒体的环境效应下, 我国纸媒的发展面临着销量下滑、效益降低的危机, 如何提高纸媒的市场竞争地位成了当代媒体行业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两大方面简要介绍了新媒体环境下纸媒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新媒体,纸媒,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1]皮泽红.中国传统纸媒向全媒体融合战略转型中的瓶颈及其对策[J].战略决策研究, 2014 (03) :96-104.

[2]冯立梅.纸媒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分析——以《南方都市报》和《东南快报》为例[J].东南传播, 2009 (11) :125-127.

[3]崔盈盈, 姜巍.传统纸媒微信平台运营对策研究——基于大连某报纸微信公众号的调查[J].今传媒, 201 (08) :34-35.

[4]余习惠, 彭倩敏.农村纸媒阅读的媒介生态分析——以湖南农村为例[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5 (04) :96-100.

[5]金秋龙, 于晓光, 金帆.我国报纸媒体残奥会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5 (05) :73-79.

互联网时代纸媒发展的应对策略 篇10

互联网时代的纸媒竞争现状

(一) 互联网传播的优势

与其它媒体比较, 互联网主要有以下优势:

1、传播范围最广

传统媒体无论是电视、报刊、广播都不能跨越地区限制, 只能对某一特定地区产生影响。然而无论任何信息一旦进入互联网, 分布在近200个国家的近几十亿用户都可以在他们自己的计算机进行浏览。

2、信息数据详实形成全方位覆盖

在互联网上, 遍布着各种各样的信息, 人们通过鼠标轻轻一点, 就可以浏览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在这个开放性极强的世界里, 人们可以畅所欲言, 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使得信息传递的广度有了质的突破。

3、沟通性强便于互动

交互性是互联网络媒体的最大优势, 它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信息单向传播, 而是信息互动传播, 用户可以获取他们认为有用的信息, 厂商也可以随时得到宝贵的用户反馈信息。以往用户对于传统媒体的广告, 大多是被动接受, 不易产生效果。但在互联网上, 大多数来访问网上站点的人都是怀有兴趣和目的的进行浏览。

4、感官性更具实效

互联网可以通过使用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多种形势传播。这种以图、文、声、像的形式, 传送大量感官的信息, 让受众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商品或服务, 并能在网上预订、交易与结算, 将更大增强网络广告的实效。

(二) 在互联网媒体冲击下的纸媒现状

在这个“快餐文化”横向的时代, 人们通常选择最方便快捷的渠道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互联网以其更新迅速, 不受印刷、运输、发行等因素限制的特点, 赢得了很多受众, 造成传统报纸受众的日趋分流。导致纸质媒体市场严重萎缩, 广告量下降, 利润降低, 使得报纸面临着空前绝后的生存危机。所以作为纸质媒体, 必须寻求多种途径解除当前危机, 不断创新, 从而适应社会需求。

一、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及纸媒面临的挑战

互联网在信息传播上采用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表现形式, 集合了广播、电视、报纸的所有表现形势, 而报纸刊登只有文字和图片, 不仅如此, 互联网的超文本链接模式可以使受众在接收阅读某一信息时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无限拓展。但由于报纸版面的有限性与传播手段的局限性导致无法刊发如此大量的详细信息。其图片和文字的单一传播模式也在不断受到人们阅读习惯改变的挑战。

互联网具有开放自由的信息交流特点和广泛的参与性, 从而使互联网具有国际影响力和意见市场。在报纸中, 采编人员与读者的互动性较少, 相对滞后, 而且由于报纸版面有限, 导致参与互动的读者不多, 这一点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读者的热情。互联网无论从参与的人数还是反馈的时间都占有绝对优势, 网民可以自由的在互联网上发表自己的观点, 大大提高了受众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报纸在传播中受到地域限制, 这使得它的受众团体只能是某一地域的小部分人。但互联网开放性的特点使其具有最广泛的受众群体, 只要能够连接到互联网, 就可以根据选择, 自行了解和参与到关注的话题, 还可以成为信息发布的主角。

报纸在信息传播过程中采取单向发布的形式, 受众被动接收死板的信息传播模式。而互联网在传播信息时所具有的开放性与交互性特点恰恰弥补了报纸的不足。在互联网信息传播中, 传播者和受众却没有明显的界限。

互联网在传播信息时多采用交互式的菜单, 受众在选择信息时更多的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选择所需信息, 而报纸在信息传播方面更多的是采用单项给予方式, 报纸提供什么, 受众阅读什么, 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互联网是数字化信息, 因此查询检索都很方便;相反, 如果我们想从报纸上找到我们读过的信息, 简直就是让人头大如斗的任务。虽然现在很多主流报纸都有自己的网络电子版, 但就搜索的快捷方便而言, 还是互联网的搜索引擎更便捷有效。

三、互联网时代纸媒的机遇及应对策略

(一) 利用互联网服务促进发展

1、获取有效新闻线索

互联网是个巨大的信息源, 在网上你能够看到很多新鲜有趣的新闻, 也可以看到一些专业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从中记者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新闻嗅觉去发现一些新鲜的新闻选题, 寻找适合本报刊登的新闻进行报道。

2、获取详实背景资料

互联网是个巨大的资料库, 方便的检索工具可以帮助记者快速找到所需的资料。采访之前, 记者可以预先在网上获取被采访对象的相关背景资料, 也可以检索到同类媒体近期或过去一段时间对被采访者的相关报道, 避免一些重复无效的新闻选题, 从而提高采访的效率和质量。

3、突破信息内容的地域限制

互联网媒体传播覆盖面的广泛性是不容忽视的, 报纸应该主动寻求与互联网合作机会, 充分利用新技术来丰富自身内容, 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并加大力度建设自己的电子新闻媒体, 突破地域性对报纸媒体信息传播广度的限制。

(二) 发挥自身优势纸媒可博得新出路

1、发挥报纸信息供应者的优势

现在报纸新闻是网络媒体新闻的主要供应者。网络中的信息需要供应者的录入, 而报纸是提供新闻信息内容服务的专业机构, 扮演好这样一个信息录入者的角色是当之无愧的。

2、加强报纸在价值传播领域的优势

上一篇:安全性与疗效下一篇:组织介电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