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课前预习

2024-08-30

注重课前预习(精选十篇)

注重课前预习 篇1

一、读

要求学生预习时大声地把课文读三至五遍, 在读文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读不准的字音借助工具书帮忙, 把字音读准确。同时, 把难读的词语或句子, 用笔把它画下来, 反复地读, 学生只有在反复地朗读中, 才能把句子读通顺。

二、认

每篇课文后面大多都有要求认识的生字, 学生在读文的过程中便把生字在课文中圈画出来, 圈出后自己读一读, 记一记。自己说一说记字方法, 用生字组一组词。难记的生字或不知道怎么记的生字在书上用符号做上标注, 以便于课上和师生共同学习交流。

三、写

1. 抄写课后生字。

把课后生字抄写到预习导航本上, 从中选取两个生字, 用生字组词, 然后用自己组的词语说一句话, 这样可使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识记、理解词语。

2. 摘抄优美词句。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通过读文一定有很多优美词句流进学生心田。因此, 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优美词句摘抄下来。这样既可以促进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词语和优美句段。

3. 依据课后题作批注。

课后的思考练习题, 通常是课文的主心骨。解决了课后题也就能领会课文内容。因此预习精读课时就可指导学生在读通了课文后带着课后题来预习课文。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燕子》这课, 课后的问题是:课文写了燕子的哪些特点?在预习时就可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预习课文, 学生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就能找到写燕子特点的句子。又如同册教材第七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后问题是小村庄发生了什么变化, 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学生通过读文自己可以在课文中找到小村庄发生了什么变化和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让学生用笔在文中画出来, 同时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的体会。除了课后题, 学生在预习略读课文时可带着文前阅读提示里的问题进行预习课文。如:《亡羊补牢》这个寓言故事的课题旁, 泡泡说通过查字典和联系课文我知道“亡”和“牢”的意思。学生看到泡泡的话预习时自己查字典再通过读文也就知道了“亡”和“牢”的意思。在预习时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思考, 教学时学生也就能更快地走进课文, 与文本进行交流。

四、问

在我看来“问”分两种, 一个是教师预设的问题, 也就是贯穿全文的“大问题”, 这需要学生在读文过程中有目的地去留心和解决。这样也避免死读书或读死书。另一个是学生发现的问题, 学生在预习课文的过程中一定有一些不懂的地方, 让学生把自己的疑问提出来写到预习导航本上, 或者在书上把不理解的地方做好标注, 上课时专心听, 用心记。这样, 听课的目的非常明确, 收获的效果也就会很好, 课前的预设与课上的生成会达到和谐统一。

五、检

前面的“一读”、“二认”、“三写”、“四问”是学生在预习时要求做的, 检就是教师要完成的。学生在对新内容进行预习后, 非常渴望得到教师的评价。教师需要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反馈并给予一定的评价。给予学生激励性的鼓励, 会让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和喜悦感,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使课堂教学效果大大提高。每天检查学生的预习导航本, 获悉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样, 教师可根据第一手材料和信息, 再结合教材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及时调整教学思路, 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使课堂教学更有层次性和针对性,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 也是孩子们交流学习的场所。“好的预习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 课前预习充分, 课上一定精彩。有一位名师说过:“一堂好课, 如一首交响乐, 总要讲究旋律、节奏、音响的和谐。”而预习, 就是这首交响乐的前奏。因此,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必须重视预习并教会学生如何预习。

注重课前预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2

著名课改专家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由此可见,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目前,在我们的教学中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因此,“如何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是困惑着教师的一大问题,探索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是当前许多老师的共同追求。在课堂的教学中,要想实现“有效”,途径是多方面的,其中,注重课前的预习,同样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策略之一。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更要备学,这也就是预习。预习是求知过程的一个良好开端,是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对一个新的认识对象预先进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动求知过程。它在学习知识的整个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首先,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自主学习,掌握自学的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其次,有助于了解下一节要学习的知识点、难点,为上课扫除部分知识障碍,通过补缺,建立新旧知识间联系,从而有利于知识系统化;最后有助于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

1.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许多老师往往忽略课前预习的作用,因课前预习的缺位或不到位,消耗了学生大量的课堂时间,造成了教学效率的低下。目前,课前预习大体存在以下几种现状:

1.1课前预习放课堂。教师没有布置学生提前预习课文,而是把课前预习放入了课中。学生因为没有事先预习课文,对课文的生字不认识,词语不理解,结构不了解,内容不熟悉。所有本该课前掌握的东西,全部要到课堂解决,这样,就消耗了学生大量的时间。有时,教师由于要赶进度,有些环节难免不扎实,水过地皮湿。而且,由于学生没有学习课文的前准备,学习兴趣以及对课文的感悟深度,都将大打折扣。

1.2课前预习一刀切。不按年段实际,都布置差不多的预习内容:认读生字、理解新词、感知大意、查阅资料。由于预习内容脱离了学生的年龄特征,造成低段学生吃不了,高段学生吃不饱。而且,因为对预习内容缺少精心设计,过于随意性,有些内容学生照搬一下辅导手册就能应对,所以,其效果非常不如人意。

1.3课前预习无检查。有些老师虽然也布置了学生预习,但是在课堂中却没有检查、反馈、评价的环节。学生预习的怎么样,无从得知,学生对课文已经拥有了哪些知识储备,也不知晓。课堂从零开始,按照教师预设的教案进行。这样,由于没有对学生的了解、把握,所以根本谈不上以人为本和教学效率。

没有有效的课前预习,没有学生对文本的前期准备,就没有高效的语文课堂。如何提高课前预习的有效性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呢?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3.1根据年级段的特点布置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的内容涉及面比较广泛,但一般都围绕着“识字”、“写字”、“阅读”等方面。教师在布置预习内容时,一定要结合着年级段的特点进行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因此,教师要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对年级段的要求,依标设练。

低年级以识字、写字为重点,布置预习题时就要侧重“识字”和“写字”;在“阅读”部分提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感,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布置这方面的预习题,要求不能太高,对词语只要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在文中的意思就行了,对课文只要能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就行了。比如,教学《黄山奇石》一文,可这样布置预习题:(1)借助拼音认读课后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你是怎么记住的?(2)在书中找出“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并收集有关黄山的图片资料或文字资料。(3)你觉得黄山的石头怎么样?

中年级学生已经有了识字、写字的基础,在识写预习上应提出高一点的要求,比如会使用字典、词典,把字写美观等;阅读方面要求也进一步提高,“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在布置阅读方面的预习题时,就要依据要求,结合自己的预设,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使学生的预习既达到要求,又能为深入感悟文本服务。比如,教学《军神》一文,可以布置这样的预习题:(1)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学会课文中生字词。认真写一遍生字,做到正确、美观。(2)想想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3)刘伯承被称为“军神”,从哪些词句中可看出?(4)你还了解刘伯承哪些事迹?

高年级一般不布置识字、写字方面的预习,因为学生已经有了较强的独立识写能力。在阅读方面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词语不但要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感情色彩,还要体会其表达效果;对文本要揣摩表达顺序,体会思想感情,初步领会表达方法。在布置高年级学生预习题时,就要侧重于阅读方面,而且要有一定的思考性和挑战性。比如,教学《钓鱼的启示》一文,可布置这样的预习:(1)联系上下文,说说“启示”“不容争辩”“依依不舍”“抉择”等词语所要表达的意思。(2)“父亲为什么要我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我的心情是怎么变换的,你能找到我心情变换的词吗?”(3)读读课文倒数第2段,思考父亲告诫“我”的话的意思。

1.3.2精心设计课前预习内容

预习的设计要敢于向学生的智力挑战,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完成。在布置学生的预习作业时,老师要精心设计内容,要体现层次性、开放性,尽量不要布置那些学生通过手边的资料就能获得答案的预习题。

如学习《回声》一课,对于身居闹市的城镇学生来说,没有相关的生活经验,要理解回声的原理是有一定困难的。那么教师可提前布置学生做一次试验:在自己的家里喊几声能不能产生回声?找一间未经装修的空房喊几声又会发生什么现象?再对照课文仔细想想回声究竟是怎么产生的?这样的预习远比课堂上精美的课件演示效果来得直观深刻。

1.3.3教给学生课前预习方法

学生面对不同的新课内容,所采用预习方法也理应随教材内容的不同而不同。在预习中,可采用朗读感知、发现问题、提出疑问、收集资料、系统归纳、阅读理解、讨论交流。如:在预习古诗时,可采用朗读感知入手,先通过朗读感知诗歌内容,提出困惑,再借助收集资料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平资料,然后借助文中注释和工具书弄懂字、词、诗句的意思。接着阅读理解诗歌内容,最后讨论交流自己的预习收获和体会。又如,在对阅读课文进行预习时,先粗略地看一遍,划出不懂的生字、词句与段落,借助字典弄懂字、词,对于不懂的句子或段落,通过与讨论交流来分析理解,最后从不同角度读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反复阅读,深入感知。1.3.4重视课前预习检查

学生对新教材内容进行预习后,非常渴望得到教师的评价。教师及时地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反馈并给予一定的评价,给予学生激励性的鼓励,会让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和喜悦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使课堂教学效果大大提高。对学生预习情况的检查,可以从学生的课本和预习笔记本入手,看看学生在课本的圈圈点点、体会感受、看看预习笔记本上的收获和问题;再辅以谈话的方式,交流预习中的疑惑、收获,让学生在谈话中体会了预习成功的喜悦,教师从谈话中获悉学生对教材的掌握情况,从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和困惑中测知学生对新教材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这样,教师可根据这第一手材料和信息,再结合新教材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及时调整教学思路,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有的放矢地进行,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注重课前预习 提高语文能力 篇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的学习方式。”强调要特别注重学生“探索和研究的过程”。那么,用什么启发学生呢?讨论、探究的又是什么呢?答案是,用问题来启发学生,讨论、探究的也是问题。因为问题是推动课堂教学的发动机,是促使师生良性互动的催化剂。而课前预习则是创设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有效手段。通过课前预习,让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极大地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通过预习,可以将学生思维引向发散和深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完善和缜密;通过预习,可以突破学习重难点,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作为教师,他(她)的主要职责是上好每一堂课,而上好一堂课的一个前提条件是认真做好课前准备。课前准备一是深钻教材及教辅资料,对教材内容、有关知识和教学方法成竹在胸,教起来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二是要了解和把握学生,结合学生实际,想方设法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而指导学生课前预习是教给学生更多知识的有效手段之一。

指导学生预习,要循序渐进,科学引导。一是要先易后难,先轻后重。教师布置的预习题目应该先是很简单的,学生很容易解决,让学生尝到甜头,觉得自己不错,知道的也不少,使學生树立信心,相信自己,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二是分层辅导。对不同學生,预习要求、问题设置也应有所区别,让他们了解的知识难易程度、达到的目标也不同。三是提纲挈领。即给学生列出简要预习提纲,使学生在预习时能抓住要点,有的放矢。四是拓展延伸。就是引导学生去了解课外知识,弥补教材的缺陷和不足,同时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逐步拓宽学生探究的视野和途径,最终学好语文,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比如,在学习课文《三峡之秋》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三峡一天中的美丽景色的?通过预习,绝大多数学生能知道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早晨、中午、下午、晚上)来写的。一方面让学生了解了课文内容,为进一步学习课文作下了铺垫;另一方面这一简单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又如引导学生预习《游漓江》一文,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情况设计两组提纲:(1)基础较好、认知能力较强的学生提纲:课文主要写了漓江两岸山峰的什么特点?用哪些景物来表现这些山峰的特点?在表现山峰的特点时,用了哪些修辞手法?(2)基础较差、认知能力较弱的学生提纲:课文在描写漓江两岸山峰神奇而独特的特点时,重点用哪几座有代表性的山峰来表现?显而易见,前一组问题要深层、复杂一些,后一组问题则浅显易懂。这样因材施教,使学生各得其所,增强了学习兴趣,同时也受到了训练。再如在讲解《捞铁牛》、《称象》等课文前,可让学生课前了解相关的物理知识,并亲手做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实验,再回过头来学习课文,这样使课文中涉及的科学原理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领悟了课文重点,突破了学习难点。又再如学习《草船借箭》前,可引导学生课前查阅小说《三国演义》及相关资料,一是了解三国时期的社会背景:东汉末年,社会动荡,军阀割据,各诸侯和军阀之间为了争夺天下的统治权而进行战争。了解社会背景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及中心思想的理解。二是了解三国人物的性格特点,如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周瑜的睿智多谋,黄盖的忠心为国,曹操的狡诈多疑。在理解课文时,文中人物形象与学生课外查阅到的人物性格不谋而合,学生定会恍然大悟,兴味盎然,求知欲望大大提升。长此以往,日积月累,聚沙成塔,学生视野会日益开阔,知识会日益丰富,能力也会日臻完善。

可见,课前预习的作用不容忽视。它可以为教师讲解课文扫除障碍,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及中心思想的理解;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和毅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丰富学生知识,开阔学生眼界等。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重视课前预习,使自己的教学具有活力,使自己的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

课前预习“五”步骤 篇4

可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 笔者看到经常预习的学生不多, 没有预习和不知怎样预习的学生在每个班级都占了一定的比例。由于预习不及时, 许多学生的语文学习几乎限制在课堂45分钟内, 这必然影响语文教学的效果。因此, 指导学生预习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 我指导学生采用“一标、二读、三查、四做、五疑”的预习方法,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标

二、读

读通课文, 整体感知课文, 初步了解课文的大意是预习的重要环节, 也是学生理解课文的前提。完成标示任务后, 就要开始一遍遍读文, 直到读通读顺为止。为了将读文落到实处, 我特别规定“易读的课文至少读三遍, 较长较难的课文至少读五遍, 读完后家长签字”。对于文章中特别精彩的语句、段落, 可要求学生反复朗读、初步品味。比如老舍先生的《草原》, 第一段讲作者初到草原见到的美景, 文笔优美, 意境开阔。预习时, 我明确要求学生反复朗读此段, 并随着语言文字想象草原如诗如画的美景, 为此段的背诵做好准备。

三、查

“查”一方面指查阅工具书。读通文章之后, 学生理解课文的第一障碍就是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新词。借助工具书, 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扫除这一障碍。低年级学生查字典要把重点放在音、义上, “义”以字词的本义为主。对高年级的学生则要提高要求, 不仅让他们通过查阅工具书了解词语的意思, 还要求他们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如果学生在课前对生字词的预习比较充分, 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不讲或少讲生字新词, 集中精力抓好课文重点段落的教学, 课堂效率就可得到提高。另一方面, “查”指查阅资料。教材中的有些课文仅凭文本理解只能浮于表面, 为了深入理解文意, 就必须查阅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如:学习人教课标版十一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的人》, 十二册《十六年前的回忆》等文时, 如果学生不提前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时代背景, 了解人物的主要事迹, 就很难准确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很难准确理解人物精神。

四、做

对一些篇幅较长、内容较深的课文, 教师可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设计一些预习题给学生, 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 为进一步讲解课文做铺垫。如:人教课标版十二册《真理诞生在一百个问号之后》, 虽然课文篇幅不长, 但文章所要阐明的科学精神是蕴含在文中所举的三件事例中的, 如果学生不熟悉这三件事例, 对科学精神的体悟就会费时费力。于是, 我将课后第二道思考题“作者是用哪些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的”加以变动, 以填空的形式布置学生在预习时完成———“课文讲了 () 件事?第一件事是 () , 第二件事是 () , 第三件事是 () 。”有了这样的铺垫, 第二天的课堂四十分钟教学轻松许多、高效许多。

五、疑

古语说得好:“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善于提出问题或发现问题是学生自主学习与主动探求知识的生动表现, 是教师导学的重要依据。在这个环节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不管学生提出怎样的问题, 教师都应采取鼓励的态度。对学生预习中提出的有代表性的问题, 教师可以把它放在讲读课文时重点解决。对学生提得不妥、不好的问题可加以修改、指点, 并提示可质疑的地方, 如课题质疑、重点词句质疑、矛盾处质疑、特殊标点处质疑……记得学习人教课标版十一册《穷人》时, 我引导学生先从课题质疑:看了题目, 你们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穷人”指谁?他们的生活到底怎样穷困?作者写了穷人的什么事?根据学生的质疑, 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关键词质疑, 如第一段的“心惊肉跳”, 第二段的“忐忑不安”, 第三段的两处“沉默”等。学生思维的闸门打开了, 问题一个接一个: (1) 桑娜为什么心惊肉跳?是什么让她如此担心? (2) 桑娜想到了什么才忐忑不安? (3) 忐忑不安时她有怎样的表现? (4) 从这些表现我们能看出什么? (5) 桑娜与丈夫为什么都沉默了?原因相同吗? (6) 第二次, 桑娜又为什么沉默?她心里在想什么?因为这些问题学生通过预习有所思考, 随后的四十分钟才出现了学生各抒己见、思维不断碰撞的精彩场面。

学生懂得了如何预习, 还不等于他们就有了预习的习惯。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持之以恒的训练, 因此教师教给预习方法后, 还要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必要的督促检查, 及时把检查的情况反馈给学生, 同时挑选出认真预习的典范给予表扬, 达到榜样效果, 从正面鼓励并使之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谈谈课前预习 篇5

“你每天上课前都预习课本吗?”我不知多少次这样问过我的学生。不预习的同学的比例还不少。

一些同学错误地认为,课前预习没有必要,反正老师上课时要讲,上课专心听讲就行了,何必事先多费脑筋,还浪费了许多时间。应该说,这是一种错误。事实上,许多同学在学习上花费了不少时间,但忽略了课前预习这一环节,学习成绩始终不理想。一位高二的同学对我说:“记得在初中的时候,老师就向我们提出过预习的要求,但当时,我和许多同学一样,没把它放在心上,觉得反正老师上课时要讲,课前看不看没多大关系,就没有有意识地进行预习。到了高中,我明显地感到我的各门功课学得不扎实:往往上课时听懂了,下了课就忘了,觉得很被动。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仔细琢磨,发现重要的是因为没有认真预习。”

可见,预习对同学们的学习非常重要。预习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提高听课效率。

通过预习,对即将要学习的新课能够做到心中有数,知道哪些内容自己能够弄懂,哪些内容自己还没弄懂。这样,听课时,便可集中精力去听那些自己没弄懂的部分。听课变得更有针对性了,能够抓住课堂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②、更好地做课堂笔记。

如果课前不预习,上课时,老师讲什么就记什么,盲目地记笔记而顾不上听课。经过预习,记笔记时就有了针对性,选择那些自己书本上没有的.、老师另外补充的内容以及自己预习时没能理解的部分去记,这样可以节省大量时间用于听课时思考问题。

③、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预习本身相当于一种自学。预习时,要独立地阅读,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式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独立地接受新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的自学能力会逐步提高。

④、预习可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学生在预习时,对知识已经做了独立思考,听课时可以进一步加深理解,这样就比单纯依靠听课获得知识记忆效果更好。

预习之所以有这么多的良好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是因为在预习过程中,发现疑难点,从而在大脑皮层上引起了一个兴奋中心,即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状态。这种注意状态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并指引着学生的思维活动指向疑难问题的解决,从而提高了学习效果。

那么我们如何去预习呢?

(1)、选择好预习的时间

预习的时间一般要安排在做完当天功课之后的剩余时间,并根据剩余时间的多少,来安排预习时间的长短。如果剩余时间多,可以多预习几科,预习时钻研得深入一些;反之,如果预习的时间较少,则应该把时间用于薄弱学科的预习。

(2)、迅速浏览一遍即将学习的新教材

通过浏览教材,了解教材的主要内容,弄清哪些内容是自己一读就懂的,哪些内容是自己没读懂的。

(3)、带着问题,边思考边读第二遍

对于初次阅读没读懂的问题,在第二次阅读时,头脑里始终要带着这个问题,深入思考,仔细钻研教材。这时阅读的速度可以适当放慢一些,遇到困难,可以停下来,翻翻以前学过的内容,或者查阅有关的工具书、参考书,争取依靠自己的努力把难关攻克,把问题解决,把没读懂的地方读懂。对于自己经过努力仍未解决的问题,也不必勉强去解决,这样会花费大多的时间。可以把这个问题记下来,留待课堂上听课时去解决。

(4)、边预习边做好预习笔记

预习笔记有两种,一种是做在书上,一种是做在笔记本上。在书上做的预习笔记要边读边进行,以在教材上圈点勾划为主。所圈点勾划的应该是教材的段落层次,每部分的要点,以及一些生僻的字句。同时,也可以在书页的空白处,做眉批,写上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写上自己没读懂的问题。

在笔记本上做的预习笔记既可以边读边做,也可以在阅读教材后再做整理。整理的内容包括本节课的重点、难点部分的摘抄及心得体会;本节课讲授的几个主要问题是什么,以及它们之间的前后关系、逻辑联系,预习时遇到的疑难点是什么,自己是如何解决的,查阅了哪些参考书或工具书,所查阅的资料中有价值的部分的摘抄及心得体会。

(5)、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采用不同的预习策略

课前预习指导策略 篇6

一、明确预习基本要求

许多教师布置预习作业时,只是很简单地设计了“读几遍课文,抄写生字词,背背词意”之类的作业。学生初步读通了课文,认识了几个字词,但对文中人物、背景、词句的理解等仅仅停留在表面,甚至是“一问三不知”。这种预习对课堂教学的帮助微乎其微,更无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科学有效的预习应该达到下列要求:

A.结合文中注音或查字典、词典读准生字的字音,画出生词,并多读几遍。

B.结合辅导书或字典、词典初步理解生词。

c.初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粗略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D.把不理解的词句勾画出来,课上重点听或向老师、家长、同学请教。

E.遇到优美句段或者自己有独特见解的地方,可在旁边标上符号或写上感受,以便课上交流讨论。

万事开头难,实施之初可先安排学生在课内进行预习。教师要有具体的指导,向学生传授预习的方法,细致地安排预习步骤。特别重要的是,在课内预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把弄不懂的问题记下来,为上课时弄懂这些问题做好思想准备。同时,要逐渐让学生学会“圈、点、批、注”的预习方法,鼓励他们把阅读课文后的感想、灵感批注在文旁。

二、灵活调整预习形式

(一)因文预习

根据文本的不同体裁和内容特点,设计不同的预习方法。

1.人物故事类课文

预习设计中除了对读课文、理解词语、初步了解文中人物、故事之外,还应该有查阅对感悟人物品质有重要辅助作用的故事资料的内容。对于一些离学生较为久远的历史故事和人物,课前了解其社会背景等对更好地感知、感悟课文非常有必要。如在教学六下《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前,学生对“居里夫人”这一人物的认识很少。因此,教师可以事先布置查阅相关故事资料的预习作业。有的同学找到了“居里夫人小时候的故事”,有的同学找到了“居里夫人的自传”,还有的甚至找到了“居里夫人的恋爱情信”……通过资源共享,全班每一位同学都对玛丽·居里有了深层次的认识,从而对文本的解读更到位,对人物的剖析更透彻,使课堂教学化繁为简、水到渠成。

2.说明科普类课文

预习设计中应该关注这类课文的结构、方法,及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感知。如五上《鲸》课条理清楚,语言文字浅显易懂。文章采用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等方法,介绍了鲸的大小、进化、种类以及生活习性。预习可以分以下几个步骤,放手让学生自主研读课文:

教师做主持人,让各学习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做“鲸研究专家”,汇报有关鲸的研究成果。各小组可以有选择地围绕一个方面重点深入地谈,以使学生消化吸收课文的内容和语言,有意识地把认识事物、学习语言、发展能力和训练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还可以允许学生把课前收集到的资料向全班同学作介绍,以激发起学生学习此文的浓厚兴趣。除了这些基本题,针对课文中的启示出一些发散题也未尝不可,以便更好地领悟课文内涵。

3.抒情感悟类课文

课前的自主积累是学生整体感知这类课文的初始阶段。学生只有经过必要的搜集、调查、研究,才能完成对课文的初步积累。在教学朱自清的《匆匆》前,根据文本的实际情况,我除了要求学生进行常规性的预习之外,还特别要求他们找出已故亲人的照片或自己幼年时的照片。让学生在观察照片的过程中,回忆与之相关的故事,并引导他们大胆发挥想象,记下自己独特的感受。通过积极引导,学生写下了这样的句子“我很想念疼爱我的奶奶,真希望时光能够倒流,让我再为她捶捶背……”通过激发学生大胆想象,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

(二)因人预习

教师在设计预习题时可以进行分层次操作,分别设计“必做题”和“挑战题”。必做题人人都必须会做,而学有余力的学生则可向挑战题发起>中击。这样灵活的预习形式,会使各层次学生都找到自己的兴奋点,参与预习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比如,在指导学生预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时,可以布置这样的预习作业:

[必做题]

①读课文,画出生词。先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再查字典对照,把不懂生词的意思写在课本上。

②生字中,哪个字最难记?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记住它。这些生字能另外扩词吗?

③将课文多读几遍,读通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字音读准确。

④再读课文,你能根据内容把课文分成三部分吗?每一部分分别在讲些什么?

[挑战题]

①借助课文内容说说下面这些词语的意思:

焦点耀武扬威得意扬扬

铿锵有力诸生胸怀

②从主人公的言行和神态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画一画,作一简单的批注。

③读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些什么?还遇到了哪些不明白的问题,打上问号,待上课时解决。

三、及时进行反馈评价

教师应对学生的预习情况及时检查、及时评价,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认真预习的积极性,从而保证预习质量。对学生预习的过程和效果进行反馈评价的方式有不少,比如:

(1)家校共同合作:预习作业一般都是要求学生在家完成的,而且不少都是读背之类的“隐性”作业,因此采用家校共同合作的办法更为可行。对于低年级学生,如能自觉预习新课,一次由家长奖励一张小奖券,满五张由教师在班级表扬,并换得一张大奖券:对于中高年级学生,则由家长根据其预习的认真程度进行打分,教师进行横向比较,评选出最佳“预习之星”,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2)课堂现场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搭建平台,通过组内展示、组间展示、全班展示等,让学生的预习成果得以呈现,学生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便能形成预习的良性循环。

(3)及时批阅预习作业:如果布置了书面预习作业,教师应该及时进行批阅,并指导学生订正。对于那些自学能力较弱的学生,要予以特别的帮助与辅导。针对在预习作业中普遍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引起重视,以便在课堂教学中能切中要害,并把课堂时间充分利用到解决学生存在的疑惑上来,使学生“茅塞顿开”。

如何设计课前预习 篇7

一、预习要求

1. 时间要求。

学生预习新课的时间一般安排在前一节课学习完成, 新课没开始之前, 时间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 时间长了会让学生产生怠慢情绪;如果时间太短, 不能完成预习任务, 学生会有应付、敷衍的做法。

2. 内容要求。

课前预习是在离开老师的情况下进行的, 所以, 教师在布置预习作业时, 对学生的预习要求应路子明晰, 环节清楚, 目标准确, 活动易做、数量适中, 练习适度。首先, 要有每个学生都能达到的预习内容, 这是学习新课的知识前提, 属于基础知识, 如果不能提前预习, 学生在上新课时就会盲目随从, 不能积极动脑参与思考和讨论。其次, 预习作业中还要设计中等学生能够完成的预习内容。最后, 还要针对培养优秀生设计预习内容。

二、预习学案

编写预习学案, 首先, 要遵循三个原则, 即基础性原则;适度性原则;适量性原则, 要求学生课前预习的内容要适量, 每节课课前预习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左右。坚决杜绝把指导学生预习的学案变成教师抢占学生自主支配时间的一种手段。其次, 在编写预习学案时还要注重题目的多样化, 一些很基础性的知识, 可以通过填空、连线、口头表达或在课本上勾画的形式完成;一些较难理解的知识, 可以通过与身边的人或事联系起来, 整理成材料, 提出问题, 贴近学生生活, 便于学生理解与思考;如果有与课本知识联系密切的电视节目, 预习案上可以根据电视节目的内容与课本知识结合设计观后感的题目;如果是从网络上查阅资料, 预习案上形式不限, 资料越丰富越好;如果是走访、调查等形式的预习, 在预习案上可以直接设计成调查报告的形式。如果是有争议的预习内容, 在预习案上可以设计上“正方”与“反方”的辩论题目。再次, 编写预习案时, 编写的内容知识结构跨度要适当, 注意从易到难, 从知识到能力的过渡, 做到知识问题化, 问题层次化。学案内容顺序要根据学生的思维习惯, 即从定式思维到创新思维转化的习惯。同时, 在预习案的一侧给学生设计边注、旁注的空间, 这是为学生在课堂上学完新课以后, 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时, 引导学生学会总结而设计的, 使学生养成多思考、多总结的好习惯, 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中更系统、更牢固的掌握知识。

三、预习检查

对学生的预习要有布置有检查, 如果有的学生预习没有到位, 那么在上课时就显得很被动, 无论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还是在小组内交流, 都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并且还可能养成不完成作业、自由懒散的坏习惯。因此, 在检查预习情况时要认真对待。我一般采用抽查或者小组长检查的方法进行检查。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完成的预习任务, 应有针对性的对学生抽查, 通过对学情的了解, 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问题, 重点抽查。根据检查的情况, 一方面及时解决学生预习中出现的问题, 同时根据这些问题及时修订教学方案, 做到有的放矢地实施教学。对确实不能完成的预习任务分析原因, 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便在课堂上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

课前预习指导“五字诀” 篇8

在初始阶段以指导学生课前预习方法和培养学生预习习惯为主要切入点。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预习能力不能急于求成,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对数学课前预习方法的指导,我认为可以分以下五步骤进行:

一、看

看课题———明确学习内容。看过课题以后,让学生进行联想。联想内容: 想这部分内容与哪些旧知有关? 有何联系? 学生可以回顾、复习、掌握一些旧有的知识,完成由旧到新的知识迁移来奠定基础,起到了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为掌握新知识做好知识方面的准备。

二、读

读教材文本。数学课本是学习数学知识的依据,阅读时要逐字逐词逐句,不能走马观花,一目十行。

( 一) 粗读数学内容,动手画、圈知识要点。我们在预习新课时,对新课中的重要的“法则、概念、原理、定律”的重点词、关键句以及不懂的地方作一些标志,了解主要内容,便于课堂上的知识点关注。这一过程主要针对概念性的数学知识。学生在通读内容的过程中,从整体上了解了新的数学知识。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概念、结论圈画一下,让新课中的主要内容显现出来,为理解和掌握知识做准备。

( 二) 细读内容,依托预习要求或预习题目的设计理解主要数学知识。 这是预习的主要环节。预习要求或预习题目的设计是否明确、是否有可操作性、是否能让学生“踮一踮脚够得着”,直接影响着学生预习的效果。因此,在指导学生预习时,教师提出的预习提纲要具体、要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要顺应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在设计预习提纲时要有针对性、集中性、 发现性,建议不要出现“预习课本第x页—第x页”这样的死板的预习要求。

( 三) 精读难点内容,思考、标注疑点,这是数学预习的重要一环。预习不等于自学,对预习中遇到的疑难之处,要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努力去理解知识,不一定非要在预习时解决,发现问题才是预习的关键所在。“学起于思,思起于疑”,预习就是寻疑的过程。因为有了问题,学生对新课的学习才有目标。有目标的学习,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解

大胆尝试解答例题来思考问题。在小学数学课本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的设计是以解答数学问题的形式出现的。当遇见这样的题时,让学生先遮盖住书上的解法,运用旧知进行尝试审题、解题。培养学生独立解答难题的学习习惯,然后对照书本答案,也许会有不同的解题思路。不能独立解决问题的同学可以根据题目寻找知识点,翻书巩固,标注疑惑,然后请同学或老师帮解答。这样,学生通过了自己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过程,就会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安排了课后练习“做一做”也可让学生先尝试解决,检验学生预习效果,这是数学预习不可缺少的过程。数学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一大特点就是要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初步理解和掌握了新的数学知识,要让学生通过做练习或解决简单的问题来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既能让学生反思预习过程中的漏洞,又能让老师发现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较集中的问题,以便课堂教学时抓住重、难点。

四、悟

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就要指导学生怎样“消化”这些知识。

( 一) 列举身边熟悉的事例来理解概念。数学概念并不是无中生有,而是从具体的例子中抽象出来的。让学生举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说明概念,可以帮助学生形象理解概念。当量达到了一定的标准就会有质的飞跃。

( 二) 动手实践来感受数学。《课标》指出: “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在预习时,也应勤动手,对书上的实物、直观图、 线段图、模型等要动手做一做,动手画一画,从而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通过动手实践来理解数学知识。预习要讲究方法,有的同学习惯死记硬背, 这很不好,应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识记。如学习长方体与正方体体积时, 课本中有较为明确的推导过程,预习定律、公式时,要注意它的推导过程, 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然后想想还有其他推导方法吗? 更助于学生应用体积公式。活动是孩子的天性,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兴趣,还很自然的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

( 三) 巧用对比来分析关系。在数学的学习中“对比”是很重要又经常用到的学习方法,在预习时也是如此。如预习三年级下册“面积与面积单位”时,可以指导学生将面积、周长的特点进行对比、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进行对比、面积单位之间进行对比。使用对比不仅可以揭示两个新知识之间的关系,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外延和内涵; 还能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五、理

对自己的课前预习进行梳理。我学会了什么? 我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学会提出问题,并能将问题带入课堂中大胆质疑。也可以对自己掌握的方法进行一下梳理,便于课内交流、汇报。如预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时,一个学生对学习掌握的估算三种方法整理如下:

第一种方法: 22 × 18≈() ,两个数都估。把22估成20,把18估成20,20 × 20 = 400,所以22 × 18≈400;

第二种方法: 22 × 18≈() ,只估第一个数,第二个数不估。只把22估成20,20 × 18 = 360,所以22 × 18≈360;

第三种方法: 22 × 18≈() ,只估第二个数,第一个数不估。只把18估成20,22 × 20 = 440,所以22 × 18≈440。

课堂上请各小组展示课前预习学到的方法,或请已会的同学当小教师上台来教不会的同学,互学互帮互补,又增强小组之间、个人之间学习的竞争意识,一举多得。

中国有句古话: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通过课前预习方法的指导, 学生已不再视预习为简单的看书、做题,而是能够在课前预习时搜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一定的、恰当的方法来理解和分析知识。提高了学生动手实践、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能力,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学生学会学习将终身受益。我们要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探索能力,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摘要:“课前预习是合理的‘抢跑’”。学生一旦掌握了预习方法,搭建起新旧知识的桥梁,引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就能更深层次地获取技能。课前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先学后教的一个良好载体,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更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针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学习特点,教师在数学课前预习上要引导学生养成基本的预习习惯,给予学生明确的、科学的方法指导,逐步放手让学生学会自主、独立地探索知识,尝试自主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预习能力及预习效果,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优化预习环节赢在课前 篇9

一、加强指导, 明确预习目标

对于小学语文的课前预习, 不仅很多学生存在认识的误区, 甚至一些老师也认为语文的预习只要读读课文, 认认生字, 知道作者, 了解写作背景就行了。这种对于语文预习的简单理解, 也造成了很多老师对于学生的课前预习缺乏必要的指导, 在布置预习任务时, 只是笼统地说一下“自己预习生字、课文”, 就让学生自己去预习了, 加之课堂教学过程中, 对于预习的效果没有及时检查, 这样的预习最终便成为了一种形式, 课前预习的效果自然也大打折扣。为了提升预习的效果, 首先需要纠正原来的错误认识, 真正理解课前预习的含义, 知道预习实际上是学生自己学习新知识的智力活动, 需要通过观察、记忆、比较、归纳等各种思维方式综合地进行思考分析, 在这样复杂的学习过程中, 老师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

对于小学语文来说, 课前预习的指导一方面是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 另一方面要教会学生预习方法。比如, 在进行《秋天》一课的预习时, 由于诗歌的内容学生并不陌生, 比较容易理解, 所以指导学生预习时, 按照熟读课文、记忆生字、理解生词、划出重点语句、做好预习笔记、谈出自己感想的步骤进行, 让学生在预习时基本上独立完成了课文的学习, 课堂教学时只需要检查预习效果, 强调重点就可以了, 这样指导下的预习, 不仅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而且有利于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二、创新方式, 提升预习效果

由于很多师生对于语文预习的认识过于简单, 导致预习方式的单一呆板、缺乏新意、不够灵活, 渐渐地使学生的预习流于形式。为了更好地发挥预习的作用, 有效地通过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养成良好的习惯, 就需要老师对预习方式不断创新, 调动学生进行预习的积极性。具体来说, 结合小学生的认识特点和语文学科的特征和教学目标, 可以采用以下几种预习方式。

(一) 阅读式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 通过阅读式的预习, 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扫除语文教学中的字、词、句的障碍, 帮助学生培养阅读的语感, 并且通过反复阅读, 能够对课文内容形成自己深刻的认识, 对于文章主题有较深的感受。例如, 在预习《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时, 通过阅读式预习, 让学生在反复的阅读中体会课文的主题思想, 从而受到教育, 得到启示。学生在反复的阅读中, 不但培养了语感, 克服了字、词的障碍, 学生通过阅读预习已经能够从中明白了课文要揭示的道理。这种预习方式在小学语文预习中运用比较普遍, 只是为了确保阅读式预习的效果, 老师还需要进行点拨, 指导学生阅读。

(二) 合作式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大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 合作式预习也是合作学习的一种, 指的是学生通过课外的合作学习, 完成预习任务, 达到预习目的。这种预习方式合适于比较有难度的课文, 借助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思想上的碰撞, 完成预习任务。例如, 在《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的预习时, 由于其中人物较多, 对于各个人物性格的刻画也非常丰满, 故事情节也比较复杂, 课文篇幅也比较长, 就布置了合作预习的任务,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式的方式完成课前预习, 体会课文的内容, 总结人物性格特征, 归纳课文的中心思想。

(三) 质疑式

质疑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手段, 也是训练学生思维的有效方式。学生在课前预习时, 采用质疑的方式, 通过对于阅读提示、课后思考的一些题目的思考预习, 可以加深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 突显教学的难点和重点。质疑式预习中的“疑问”要切中要害, 突出重点。例如, 在《恩师难忘》一课的预习时, 让学生思考“难忘”什么?为什么难忘?课文讲了什么故事?有哪些老师让你难忘?为什么?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 学生可以很好地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也就能够比较顺利地进行, 并且有利于进行课外的延伸。

三、做好检查, 培养预习习惯

课前预习只布置不检查, 不仅无法知道学生预习的效果, 久而久之还会让学生不重视预习, 敷衍了事。所以, 老师布置了语文预习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 就需要认真的检查, 一方面可以发现学生预习在哪方面做得不到位, 一方面还可以有针对性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逐渐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例如, 对于阅读式预习, 在布置了预习任务后, 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 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检查阅读预习的效果。例如, 在五年级《成语故事》一课的预习时, 由于每个成语故事都比较短小, 老师可以通过集体朗读、小组互听、单个朗读等形式, 检查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 并且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挑错, 也可以检查学生对于字、词的预习掌握情况。通过不同形式的阅读, 可以全面地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 还能够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成语的含义。

总而言之, 小学语文的课前预习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开端, 良好的开端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极大地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优化教学效果。常言道:“教无定法。”不论对于课前预习的指导, 还是预习方式的选用, 以及预习效果的检查, 都不是固定不变的。作为小学语文老师,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 灵活恰当地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勇于创新, 积极实践, 优化预习环节, 真正达到赢在课前的效果。

摘要:预习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 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最终效果。因此, 对于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来说, 重视预习环节, 优化预习效果, 是十分必要且相当重要的。

搞好课前预习打造高效课堂 篇10

一、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要“先学”什么

先学不是让学生只看看书, 而是学习本课之前在教学案的指导下自学, 学生带着问题或者在问题的指引下完成教学案的相关内容。

1.明确课堂学习目标。在教学案的开始呈现的是本课学习目标, 有了目标学生先学就有了目的性, 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进行自学前的指导。在自学之前, 学生一定有许多迷惑的地方, 教师就要提前采取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要对学习内容、掌握程度、学习时间、学习效果等做出明确的要求。

二、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如何“先学”

1. 依托教学案, 给学生提供学习的平台。教师精心编制的教学案, 既是学习的任务导向, 也是学习的方法导向, 还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平台。教学案中包含目标、任务、活动、反馈、练习等要素, 要明确自学的任务和课堂展示的要求, 还要提供当堂训练和检测题。

2.依托教学案,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培养自学能力。学生按照教学案中的预习目标和学习任务, 独立开展自学、解决教学案中的预习任务, 并做好笔记, 对疑问要标注, 作为听课重点。这一阶段分两步走:第一步, 学生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 方法也没形成, 要亲自带一段时间, 直到掌握预习方法。第二步, 放手让学生去干, 但要及时反馈预习效果, 并及时纠正和指导。

3.充分调动和发挥小组协作优势, 共同讨论疑难问题。学生在自主预习过程中碰到难以解决的问题, 要发挥小组优势, 发动学生自主讨论解决, 培养学习的主动性, 达到互帮互学的目的。

三、明白课堂教学中教什么、怎么教

1.教师边督查自学情况边个别辅导。学生自学时, 正是教师发现问题、再次备教材备学生的时候。教师要全面查看学生的自学情况, 做到适时指导, 要特别关注困难学生, 为其提供帮助。同时, 教师必须对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共性问题进行分类和归纳, 找到问题的根源, 做好“二次备课”。

2.教师要边答疑解难边精讲点拨。经过学生的自学和讨论, 学生对自学内容已有了初步认识, 同时教师也对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了了解。在此基础上, 进行答疑解难、精讲点拨可谓水到渠成。这一过程分以下两步走:

第一, 组与组之间答疑解难。即让各组提出未能解决的问题, 看其他小组是否可帮助解决。这时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敢于标新立异, 敢于向教师的权威观点提出质疑,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

第二, 教师精讲点拨。在“二次备课”的基础上, 教师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有了简单的归纳和总结, 便于进行简明扼要的讲解。讲解中要注重启发式教学,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师生活动紧密融合在一起。

3.展示学习成果, 感受学习成就感, 树立学习的信心。组织学生开展听说读写等不同形式学习成果的展示活动, 如, 课文对话重复、本单元话题表演、写作练习等, 但教师要注意对典型问题的适时点评和总结, 提升学生的认识, 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上一篇: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下一篇:运用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