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运行制约

2024-08-05

权力运行制约(精选十篇)

权力运行制约 篇1

一、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

不受制约和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滥用和腐败。监督不得力,是一些腐败案件得以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防止滥用权力,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近些年来,我们的党对党内制度建设非常重视,制定相关党纪党规,积极想方设法加强党内监督并努力践行,比如开展巡视制度,统一管理纪检监察派驻机构等相关措施,都是对权力运行进行有效监督的好措施。《实施纲要》进一步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一系列具体措施,必须认真学习掌握并加以贯彻落实,真正做到监督的关口前移。

《实施纲要》对于监督重点提出了三个必须回答的问题,那就是三句话:监督哪一个,监督什么内容,哪一个来监督。其实我们知道,掌握公权力的人应该都是被监督对象。另一方面,还必须了解明确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哪一个。《监督条例》清楚写明,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是重点,首当其冲是各级领导班子一把手作为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监督什么,十六大也表明,对人财物管理和使用进行监督。《监督条例》还与时俱进,监督内容细化分解,在七个方面予以明确规定。关于监督主体的问题,六种监督形式和方式均在《实施纲要》得以体现。

二、对主要领导实施监督的必要性

党政主要领导,俗称“一把手”,在某种意义上说,他的存在左右着一个地方的前途和命运。因此,一个有能力有水平有责任心的主要领导可以把地区搞得红红火火;相反,一个只善钻营拍马的主要领导也可毁掉一个单位,搞垮一个地方,这类的事例很多。越是领导干部,越是主要负责人,其手中掌控的权力越大,越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对其实施监督的难度也越大,也就越容易出问题。“监督难、难监督”,“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特别是“一把手”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有效监督,是党内监督面临的主要困难。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说:自从当上了省级领导干部,就像“猫进了牛栏里”,进出自由。正是因为缺少监督,才使李真、胡长清之流在自我毁灭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加强监督,制约权力是防治腐败的关键。

从一系列“一把手”贪腐锒铛下狱的案例,我们扼腕叹息,撇开主观原因而外,对党政主要领导的监管力度的缺失也是一大原因。其表现为上级疏于监督、同级不想监督、下级不敢监督、群众不知监督,监督制度成了一纸空文。首先一是群众不敢监督。群众存在怕报复、怕打击的心理,不敢监督。二是班子成员不愿监督。在一个班子里面,副职不愿多事,明哲保身,把“一把手”当作自己晋升、晋职的决定因素,对主要领导的错误言行听之任之,甚至为了一已之利,主动迎合,放弃原侧,甚而至于为虎作伥;其二就是老好人,实施监督肯定要得罪不少人,而且是针对主要领导实施监督,管虎不成反被虎咬,索性装好人,打哈哈,皆大欢喜。此外一些人担任主要领导后,一朝权在手,便把监督当作耳边风,对敢于监督的人动辄呵斥,给穿小鞋,从此监督者绝迹,一把手耳边清净,在一言堂盛行的单位,无人愿自讨苦吃,从此同流合污,风气败坏。其三是无法监督。现在有极少数主要领导以小恩小惠把身边的工作人员拉下水,以兄弟姐妹相称,其用意就是一亡俱亡,一损俱损,结成贪腐堡垒攻守同盟。正因为有着过多的利益集团的存在,一些本应公开的事项难以公开,变得神秘化,隐秘化,那些敢于或勇于监督的党员干部、群众两眼一抹黑,对一把手的工作和公开的事项茫然无知,干部群众是雾里看花,越看越花,无法实施有效监督。

树立被监督意识,是各级部门特别是主要领导一项必修。这是因为失去监督的权力就会产生腐败,从这个角度看,领导干部理应接受相应监督;二是从爱护保护领导干部角度出发,决定领导干部必须自觉地接受监督;三是自身的地位和影响,决定领导干部必须带头接受监督。加强党内监督必须破除“四论”:一是要破除“与己无关论”,解决“不愿监督”的问题;二是要破除“制度形式论”,解决“忽视监督”的问题;三是要破除“监督干扰论”,解决“回避监督”的问题;四是要破除“对己不利论”,解决“不敢监督”的问题。

三、对“一把手”权力制约和监督措施

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要制订严格的监督制度。

没有制度,难从方圆。明确规定,以制度管人,以过硬过细的制度对主要领导实施监督,约束,一旦发现主要领导出现贪腐行为,就要采取相应措施,轻则批评,重则严格究其刑责。

2、广泛开展述廉评廉主题教育活动。

述廉不能形式主义,走过场,述廉活动要有始有终,有相关记载记录,上级领导部门要派员参与。上级党委应根据一把手述职述廉考评相关一系列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在主要领导任职期满后,给予任免的决定。

3、各级主要领导选拔任用严格把关。

任用选拔,组织部门责无旁贷,各级组织部门不妨和纪委联系合作,上级组织部门对准备提拔任用的主要领导,应首先送交纪委审核,从廉的角度多方考查,防患于未然,从而让那些有德有才的人走上领导岗位,防止素质低劣贪腐的的人逞小人之志。

4、严格执行相关廉政制度。

对党员干部定期进行诫免谈话制度应一丝不苟执行,主要领导”离任审计制度也不能松懈,将其审计结论要作为领导干部考察考核的重要依据。认真落实执行主要领导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并一一核对清查。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对各级主要领导管辖的地方有严重违纪违规行为的,要追究一把手的责任,决不可以网开一面。相应的处罚措施,对相关主要领导可起到警示作用。

四、严格规范干部权力行为

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历史的教训和实践经验,从监督对象、环节、部位和主体提出了许多重要措施。在当前错综复杂的情势面前,建立必要高效有力的权力运行制约机制至关重要,从而让一把手不出事或少出事。

1、用制度制约权力。

主要领导应从事何种工作,用权范围和职责又是什么,在具体工作中:首先是要明确一把手权力的相关内涵。明确定位领导干部的权力;由于行业部门职务的不同,从而定位也不尽相同,因此要因人而异,因岗而异,因职而异,防止产生角色识别错误,导致权力不清、交叉干预。二是要权力运作职责要分明。要做到权责统一,有权有责,二位一体。在管理用人权上,要确立一把手虽然具有推荐权,但也有风险,一旦出事,将承担用人失察相关职责;在重大问题重大项目投资决策上,要确立主要领导负总责,具有决定权否决权,但必须承担相应决策失误造成的后果责任。三是要确立用权规则。权力运行遵守“三化”即制度化、民主化、程序化,从而使权力在框架内有效运行。

2、用多人化解权力。

目前,一把手权力过于集中。因此,只有采取相关化解措施,才能有效防腐拒变。化解权力,靠的是相到制衡原则,对一些极易产生腐败的岗位相关权力予以适度分解。一岗变多岗,一人变多人,交互负责,交叉监督,权力得以分散,有效地防止和遏制了腐败。当然,权力化解工作并不是一朝之功,要靠智慧,更要靠胆识。在分权过程中既要防止权力过于集中,也要防止权力化解后造成相互推托,议而不决的情况。

3、返还权力,转变政府职能。过去政府管天管地,中间管空气。

一方面形成政府管理权力过大,婆婆多,管家多,一个请示要盖几十个公章,一个项目要辗转几年时间。因此,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势在必行,这个权力并不是政府非独有,而是还政于民,因此可称为返还权力。在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政府管理从宏观角度予以管理,实现三返还,即:返还于市场,返还于企业,返还给人民群众,由此调动市场企业人民群众发展经济的动力。政府职能转变为“规划、协调、监督、服务”后,某些人以权谋私的现象将逐步减少,将为一把手的廉洁从政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4、利用网络公开公示,增加透明度。

当今世界,网络发达,打断权力的神秘垄断,就要大力推行三公开,即政务公开、信息公开、程序公开,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政务管理,参政议政监督管理,从透明的阳光下,一切阴暗面都不复存在,腐败难以藏身。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篇2

全会公报指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一、强化权力运行制约体系

要防止滥用权力,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是地方各地掀起权力制约的狂潮。如福建省旅游局日前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省旅游局系统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深化廉政风险教育,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如山东省烟台市纪委、监察局始终高度重视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尤其是去年以来,紧紧围绕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突出主业主责,构建立体化、全方位的监督格局。突出重点内容,抓牢关键环节,增强监督针对性;拓展监督渠道,创新监督形式,提高监督实效性;加强教育引导,提高监督能力,夯实监督工作基础。坚持以制约权力为核心,既是权力正确行使的保证,也是对权力进行监督的基础。必须加强权力的制约,才能减少贪污腐败及社会阴暗面的发生。

二、强化权力运行监督体系

现在中国掀起一阵反腐之风,也是我们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防止权力滥用、错位和失控,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体系的全方位监督。国家决心将反腐进行到底,还是为了某些政治需要。要想真正的杜绝腐败,还得从制度上,法律上健全。近期,多位各地高官被揪了出来,这成为最近网络热议的一个焦点。从中央到地方,一场反腐治贪的风暴在中国掀起,多名地方官员因涉嫌违纪被调查或被免职,中国反腐的“组合拳”也在近期成为舆论焦点。其实,只有真正做到权力的监督,才能真正的杜绝腐败,逐步建立纪检监察机关牵头、其他监督主体积极配合的测评预警机制,制定测评预警目标和评价标准,建立反腐败情报交流制度,完善函询回复制度、诫勉谈话制度、督促整改制度,促进廉政测评预警机制的健康运行。

三、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对策思考

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对策分析 篇3

【关键词】权力;权力制约与监督;制约机制

针对我国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现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探索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的基本规律及对策,以求完善我国的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机制,构筑牢固的反腐倡廉防线,从而增强党的执政能力。

一、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

要有效地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使其按照人们所希望的途径和方式运行,产生理想的效果,必须借助制度的威力来达到约束和规范权力运行目的。制度建设本身是一项规模宏大、内容庞杂的系统工程。从加强对权力运行的权力制约与监督的角度出发,当前应该高度重视的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的制度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依法授权制度、规范从政行为的各项规章制度、政务公开制度、收入财产申报制度、决策制度、行政审批制度、干部人事制度等。

监督制约和法制实际上是一个向题的两个方面,监督制约是措施,法制是保障。要“建立健全一套拒腐防变的制度,加强党内监督和人民监督,同一切消极腐败现象进行毫不留情的斗争”。这说明要使权力受到有效的监督与制约,必须加快法制建设,使之走上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不受法规限制的权力是腐败的根源之一。为此,必须制定相应的法律,对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加以约束。一是要建立限制公职人员权力的法律制度,严禁擅权、越权和侵权行为。二是要建立任用干部的法律制度,坚决克服“任人唯亲”这个最大的腐败现象。三是要建立健全国家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和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的法律制度,以有效地约束领导干部在办理个人重大事项上滥用职权。四是要建立健全专门监督与惩治腐败的法律制度,使党纪、政纪、法纪的执行有章可循。此外,还应规范保护举报人以及打击诬告者等法规,以保证监督与制约的有效性与权威性。

为了改变我国目前立法不及时、不配套、不一致和不便操作,以及执法上存在以权代法、以言代法、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局面,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的预防立法。在我国的法制体系中,采用事后追惩性的居多,而事前预防性的限制性规定则较少,也缺乏用法律的形式强化权力运行的方式、责任形式等预防性功能的法律。事实上,在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运用法律手段对权力行使者设置种种预防性义务,以限制其权力的行使范围,减少或杜绝滥用权力现象的发生,不失为一项成功的经验。第二,完善法律的配套措施,改变目前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中“有法难依”的状况。第三,以立法形式强化司法机关的监督制约机制,改变目前监督不力的局面。第四,急需制定一部适合我国国情的权力法,科学地处理党政关系;理顺中央政权同地方政权的层级关系,找到集权与分权的适度点;正确处理权与法的关系,也只有在法律支配权力的实践中,才能在人们的头脑中牢固地树立起法大于权力的观念。总之,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能使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建设置于一个较为合适的法制环境中进行。

二、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的思想建设

主要是肃清各种错误认识,通过思想教育、道德培养和文化熏陶等,提高人民群众的公民意识,启发掌权者的内在信念,提高政治思想素质,使正确的权力运行规范逐步在思想上内化,进而对自身的行为进行约束。为此:

一方面,要营造普遍监督制约权力的大气候、大环境,必须搞好以下工作:一要广泛宣传宪法,提高人民群众的公民意识。同时要在全体公民中坚持普法教育,使广大人民真正树立当家作主的民主意识,提高监督权力的能力和水平。二要充分发扬民主,实行政务公开,畅通人民监督渠道。要克服对人民来信来访的“叶公好龙”态度,坚决依靠人民群众实行监督。三要广开言路,发挥民主党派和群众团体的监督作用。要真正使它们成为各阶层群众利益的代表。各级党政领导机关要坚持与它们政治协商,对它们合理的批评建议应积极采纳。四要加强舆论监督。注意运用现代化手段,对典型的腐败现象,适时适当予以公开曝光,不断营造监督制约权力的社会氛围,形成强大的社会压力,使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分子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另一方面,强化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意识,自觉接受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首先,要大力肃清封建特权思想影响,自觉接受监督。使每个党员领导干部都要牢记权力是人民给的,要视监督为帮助、支持和关爱,主动把自己置于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其次,要正确对待群众的信访举报和批评建议,主动接受监督。使领导干部对群众的反映、批评和意见,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能因为信访举报和群众批评意见中有不实之词,甚至有错误之处,就拒绝接受批评和监督。相反,应当引导群众正确行使民主权利,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及时化解矛盾、改进工作,把群众的批评和监督纳入健康的轨道。再次,要努力克服好人主义思想的影响,积极参与监督。当前,有的同志对参与监督顾虑重重,或者怕遭打击报复、怕“引火烧身”而不敢监督;或者怕反映问题得罪人而不愿监督;也有的由于不了解有关程序和规定,想监督而不会监督。凡此种种,导致一些地方和单位好人主义盛行,明哲保身吃香,监督制约乏力。每个党员领导干部既是被监督者,同时又是监督者。作为被监督者,应该自觉接受监督;作为监督者,对其他党员干部包括领导干部的行为都有权利、有义务进行监督。“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初,无欲则刚。”只有去掉私心杂念,才能一身正气,无私无畏,积极参与批评和监督。

三、健全和完善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的体系

健全和完善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的体系,主要是扩大对权力运行的监督与制约的内容,转变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的单一方向,完善一系列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的机制等。

(一)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大系统,就整体而言,它包括:系统内部的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包括执政党内部的监督机制,国家政权内部的制约监督机制;系统外部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包括人民政协、社团组织、新闻舆论和人民群众等社会力量的监督。完善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的基本策略是:通过立法,确立人大在整个监督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明确规定各监督主体的权限与范围,尤其要科学界定党委同人大、政府之间的职责权限;强化党内监督,确保纪委独立行使监督权,使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是党内最为重要的三大权力;我们应遵循邓小平关于“权力不宜过分集中”的思想,明确划分党内的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并使之相互制约,构成一个协调的统一体;建立健全违宪审查制度;建立人大对同级政府财政监督审查制度;加强审计监督 ,把审计监督作为问责与弹劾的依据;充分发挥司法监督在惩治腐败,整肃贪贿的职能等。

(二)努力实现五个转变即:自上而下的单向制约,转变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有机结合的双向制约;由权力内部的自我监督,转变为内外监督的协调统一;由单纯的事后查处,转变为全过程、多功能的综合监督制约;由缺乏规范的监督,转变为具有明确标准和实施细则,具有可操作性的监督制约;由专门机构的监督为主,转变为专门机构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监督,变监督的封闭型为开放型,努力提高监督的公开化程度和透明度。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思考 篇4

(一) 从权力的特性看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权力作为政治学的基本范畴, 主要研究对象是社会、国家管理的权力, 是政治权力。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政治权力是一种与人民大众相分离的公共权力, 它具有自身固有的两重性、扩张性、排他性、可交换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权力既可以成为人民谋利益的工具, 也可以成为少数人谋取私利的工具。如果没有必要的监督和制约, 那些掌握并行使权力的人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滥用权力, 这就决定了制度外在监督制约的必要性。

(二)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是实现国家权力合理配置、运转高效的内在要求。政府的行政管理水平,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政权力配置的科学性和行政权力运行流程的规范性。但现实中由于没有对权力的边界明确界定, 造成权力在行使的过程中随意性很强。具体表现在政府各职能部门在权力配置上存在权责失衡现象, 对权力的运行程序缺乏制度化规定, 这些弊端会使各职能部门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来追求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从而导致行政管理乱象丛生, 效率低下。因此, 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 要通过建立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三权”分立这种机制, 使各种权力既相互独立, 又相互制衡, 各司其职, 各负其责, 既能保证权力运行效率的高效化, 又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为民所用。

(三)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是克服官僚主义的需要。长期以来, 官僚主义一直是影响我国政府工作效率的一个顽症。近年来, 我国一直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进行探索, 就是要从制度上寻求克服官僚主义的办法。官僚主义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权力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容易使权力的行使失控, 加之监督不力, 不敢监督, 就极易形成居官自傲、脱离群众、独断专行、作风霸道等形形色色的官僚主义, 严重影响了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 影响了党执政地位的稳固。究其原因是对权力缺乏硬性约束, 管理制约机制存在缺陷, 权力运行缺乏有效监督, 为官僚主义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条件。因此, 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与协调机制, 不但能够有效地削减“一把手”的权力, 而且能够有效地克服官僚主义, 避免给社会给人民造成极大浪费。

(四)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国家权力的制约问题一直是各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社会主义民主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人民群众对公共权力能实施有效控制和监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权力的来源和属性。这表明在我们国家一切权力都来自于人民, 我们国家公共权力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党执政后的地位和资格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委托, 党群关系是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既然执政党的权力是人民授予的, 那么权力接受人民监督是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的基本权力。因此, 要保证授出去的权力按照人民的意志运转, 就必须对其加强约束和严密监督, 否则就可能转化为损害人们利益的工具。因此, 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三权制约与协调机制的建立, 是对公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有益探索, 建立这种权力运行机制, 不仅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需求, 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政治体制不完善。长期以来, 由于我国实行的议行合一的党委领导体制, 党委既是决策机关, 又是执行机关, 同时党内监督机关也在其领导之下, 导致权力相对集中, 缺乏合理配置。尤其对重要权力没有进行科学分解, 也没有设置必要的制约措施, 从而出现某个部门、岗位和个人拥有绝对权力, 导致绝对的腐败。而集权者一旦权力不作为, 在其位不谋其政, 隐形的权力异化发挥作用, 各类重大事故就会随即发生。而且, 权力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某些权力的权限、授权范围、程序性、透明度不高等问题, 导致监督制约难以进行, 造成过多腐败问题产生和行政效率低下。

(二) 监督机制不完善。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我国人大和政协都享有对政府监督的权力, 司法机关和党内的纪委也是监督权力运行的重要职能部门。但由于政府决策程序的逆向性, 加之民主监督缺乏制度性保障, 以及二者自身对民主监督认识不到位等, 导致监督弱化。司法机关、党内纪委人财物又受制于同级党委、政府, 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 监督职能难以真正发挥。

(三) 监督渠道不畅。对权力进行监督有赖于监督渠道的畅通。目前由于监督者和被监督者主观认识不足, 体制上又受制于被监督者, 一些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也不愿主动公开党务、政务, 有些地方和单位党内监督存在搞形式、走过场的倾向, 使一些党员干部对本部门、本单位的重大决策, 缺乏了解、参与, 只能对一些热点和敏感问题“雾里看花”, 导致党员干部想监督却不能监督, 造成监督渠道不畅。

三、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一) 理顺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一个健全的社会组织结构中, 要保证权力正常运行, 都应包括决策、执行、监督三个最基本的组织环节, 尤其是国家行政权力。这三项环节, 三种权力应相互制约, 并力量均衡, 才能相互制肘, 协调运行。其中, 决策权与执行权应截然分开, 各自依法独立地行使自己的职能。监督权更应该独立于二者之外, 才能保证更好地行使自己的监督职能。从三者之间的关系看, 决策是执行的前提和依据, 执行是决策得以贯彻和施行的途径和保障, 监督则是保障决策、执行有效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三者各有分工, 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

(二) 加强各部门各系统内部权力的科学配置与合理分工。明晰权力边界, 推进权力科学化设置是提高行政效率, 防止权力滥用的重要一环。规范权力及其运行, 重新配置权力资源, 基础是做好“确权”和“分权”工作。鉴于当前我国行政权力中存在的权力过分集中, 权力边界不清等问题, 我们要对权力进行适当的分工制约, 并做到权责相符。一是科学分权。应合理分权, 简政放权, 把一个部门和岗位负责的职能、行使的权力, 改为由多个部门、多个岗位、多个人员分开行使某项权力, 以防止权力过分集中, 导致权力异化, 甚至是腐败。要尽量减少管理环节和层次, 取消那些不必要的管理权、审批权、分配权等。二是合理确权。应清晰列出各级政府及各职能部门的权力清单, 明确确定行权范围与幅度, 使权责边界、用权主体、服务对象、行权程序更加清晰。

(三) 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科学决策是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重要前提。决策的正确与否, 决定着活动的成败。保障决策科学民主, 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 建立群众参与、专家咨询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决策前政府要充分调研, 科学规划, 及时公开重大建设项目的有关信息, 广泛听取和充分吸收社会民众、尤其是受项目直接影响利益群体的意见及诉求, 要及时受理并给予回应。要聘请专家对项目的风险进行评估和论证, 不断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同时, 要建立重大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对于没有严格按照决策程序, 在决策过程中失职、渎职, 给党和国家造成严重损失的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四) 建立健全权力执行机制。健全的权力执行机制是遏制权力滥用的重要一环。针对目前我国权力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重决策, 轻执行;重制定政策, 轻抓落实, 以会议落实会议, 以会议贯彻会议;权力运行程序不规范, 办事程序繁杂, 行政效率低下等问题, 应构建扁平化政府行政机构, 重新调整行政系统纵向权力配置格局, 削减一些只负责情况汇总、上传下达的中间层次, 加强资源整合, 使权力分散行使;应理清权力清单, 公开权力运行流程, 表明承办岗位、办结时限以及如何监督等相关事项, 克服权力运行过程中的随意性、主观性和隐蔽性, 以实现对权力的有效监督和便民高效的服务。

(五) 建立健全权力监督机制。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的监督机制, 这是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和反腐的关键。一是要加强和完善党内监督机制。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直接领导, 健全和完善党内民主生活会制度, 充分发挥民主生活会提高领导班子发现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二是要建立健全民主党派、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机制。当前加强群众监督, 应进一步扩大群众参与监督的范围, 不断创新群众监督的方法, 尤其要充分运用高科技的电子网络手段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 实现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目的。

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论文 篇5

中共凤台县委党校

刘传标

引言

2013年1月,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这都突出了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且从顶层设计的高度提出了明确的改革方向和具体要求。我们为什么要对权力运行进行制约和监督?我们当前建立怎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我们又应该如何在原有的基础上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是本文我们大家共同探讨的问题。

一、健全权力运行制约与监督体系的时代背景

1、中国共产党对健全权力运行制约与监督体系的认识发展过程(1)、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者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权力制约作了许多精辟论述。马克思的观点非常明确,未来社会需要监督制约,尤其对国家权力,最典型的论述是《论法兰西内战》和恩格斯为这篇文章作的序,导言就提到:人民监督,罢免官吏,社会自治。马克思说有国家就会有官僚主义,只有逐渐扩大社会劳动集体和基层社会单位的自治来解决。

(2)、列宁

列宁尽管实践社会主义的时间不长,但是提出了非常有价值的观点。列宁提出:党内监督,群众监督,法律监督,权力间的监督和舆论监督。首创纪检委和人民检察院来监督权力运行。

此三人过分强调权力来源监督,很少涉及法律制度的监督

(3)、毛泽东

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就指出:“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1945年,毛泽东在回答黄炎培提出的历史周期律问题时就提出: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制约监督权力的三种方式:①强调官员个人修养,为人民服务。②民主监督,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政府,人民政协来监督党。③整党、整风作为制约权力的基本方式,发动一系列的群众运动来遏制腐败,比如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他对党和国家政治状况的错误估计这时已经发展到非常严重的程度,被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给中华民族带来严重灾难。但总的来说毛泽东还是不带重视法制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4)、邓小平

认识到权力会滋生腐败。制约权力的三种方式①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②废除干部终身制,1982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③依靠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重视反腐败工作,对于典型案例,抓住不放,一抓到底。

邓小平同志强调法制在制约权力的作用,但也认识到中国法制不健全。邓小平南巡讲话中提到,恐怕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的方针、政策,也将更加定型化。

(5)、习近平

习近平同志在担任地方领导期间,尤其是到中央工作后,以极大的精力抓党的建设,结合新的实践进行理论思考,围绕新时期党的建设这一主

题提出了许多有创新意义的新思想、新观点。

①、加强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作风建设作为夯实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坚持“三严三实”,做到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反对“四风”反对形式主义、反对官僚主义、反对享乐主义、反对奢靡之风。

②、反腐倡廉常抓不懈、警钟长鸣,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③、制度建设,“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制度的笼子”蕴含的深意是,要把制度建设看作系统工程,实现对权力运行的全覆盖;在空间上涵盖权力行使的各个领域;在程序上笼罩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

2、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

①、化解经济危机及中等收入陷阱的危机

世界银行《东亚经济发展报告(2006)》提出了“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Trap)的概念,基本涵义是指:鲜有中等收入的经济体成功地跻身为高收入国家,这些国家往往陷入了经济增长的停滞期,既无法在工资方面与低收入国家竞争,又无法在尖端技术研制方面与富裕国家竞争。

新兴市场国家突破人均GDP1000美元的“贫困陷阱”后,很快会奔向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起飞阶段”;但到人均GDP3000美元附近,快速发展中积聚的矛盾集中爆发,自身体制与机制的更新进入临界,很多发展中国家在这一阶段由于经济发展自身矛盾难以克服,发展战略失误或受外部冲击,经济增长回落或长期停滞,陷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阶段。

2012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100美元,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偏上国家的行列。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存在所谓的“中等

收入陷阱”问题。像巴西、阿根廷、墨西哥、智利、马来西亚等,在20世纪70年代均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直到2007年,这些国家仍然挣扎在人均GDP3000至5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并且见不到增长的动力和希望。

“中等收入陷阱”发生的原因主要就是低端制造业转型失败,低端制造业可以带来中等收入,但是伴随而来的污染,低质,低价,都是恶性循环。低端制造改高端制造,是完全靠高科技解决,而高科技不是几十年能追赶的。

②、政治危机及群众的信任危机的必然要求

党发展壮大的历程,是一部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生动历史;党长期执政的历程,是一部为了群众、服务群众的鲜活历史。正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并且创造性地贯彻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贯彻于我们党的全部工作、全部活动中,我们党才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真诚拥护。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财富的丰富、办公条件的改善、执政环境的优化,有的党员干部发生角色错位,由“公仆”变为“主人”,自认为可以主宰群众、支配群众、代表群众,从根本上脱离了群众;有的党员干部看不起群众,认为群众无知、野蛮,不讲理、是刁民,怕接触群众、对话群众,从心理上拒绝了群众;有的党员干部不关心群众,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漠不关心、久拖不办,从感情上伤害了群众;有的党员干部与民争利,滥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以权谋私、贪污腐化,在阵营上推开了群众……

虽然,这些现象仅存于党内少数成员身上,但“一颗老鼠屎坏掉一锅汤”、少数“坏马”祸害“马群”,这些行为,损害了党的形象,败坏了党的声誉,腐蚀了党的肌体,玷污了党的纯洁,伤害了人民的感情,降低了人民对党的信任度

3、我国法制建设的推动(1)、越来越多的法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一个部门齐全、层次分明、结构协调、体例科学的统一整体,主要由七个法律部门和三个不同层级的法律规范构成。七个法律部门是: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三个不同层级的法律规范是: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截止到2014年9月,我国已制定现行有效法律242件、行政法规737件、地方性法规8500多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800多件。

(2)、越来越多的诉讼

在人民法院组织机构健全和完善的过程中,各项审判工作也全面开展。1978年全国法院受理各类案件52万余件,2008年至2012年五年间,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受理案件5610.5万件,同比上升29.3%;2013年,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受理案件1421.7万件,同比上升7.4%。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已经成为全社会化解矛盾的最有力武器,司法公信力也逐步止跌回升。

(3)、越来越多的法律人

从2002年到2011年底,全国共有近50万人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截至2011年底,我国有律师事务所1.82万家,律师队伍发展到21.5万人。

4、国际的经验和教训

前苏联权力结构和权力运行机构的不合理导致解体。

苏联模式就是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它的关键要害在于树立个人崇拜。它无情践踏了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基 5

本原则,以长官意志取代社会主义性质的民主集中制,形成了自下而上的金字塔式的个人崇拜,往后踞塔顶的则是斯大林及其接班人。

二、当前权力运行制约与监督体系的现状

1、我国现有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监督形式的内容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群众通过法定渠道(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政府系统内部的监督等多种监督形式。

(1)、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这是国家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主要是定期向人大报告工作,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质询等。

(2)、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可以通过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也可以通过调查研究,主动向政府机关提出建设性意见。

(3)、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4)、群众通过法定渠道(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的监督:政府行政过程中侵害群众利益时,群众可以到相关政府部门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到司法部门提出行政诉讼。

(5)、司法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通过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实行司法监督。

(6)、政府系统内部的监督:监察、审计部门是政府内部的行政监督部门,通过加强廉政监督、执法监督、效能监督,督促政府工作人员廉洁从政,防止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

2、我国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中存在的问题(1)、行政监督法制不完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简称《监督法》)于2006年8月27日经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该法自2007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但该法存在缺失:首先没有规定个案监督,而规定了类案监督。其次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违反《监督法》的具体规定是否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以及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最后相关法律文件的缺失,如《新闻舆论监督法》、《公民监督法》

(2)、公民监督的实际效力低

首先公民监督意识淡薄,缺乏监督意识,更有一部分公民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指示公民的监督实际效力低。

其次有些政府部门政务不公开,尤其一些重大事项暗箱操作,让公民无从监督。

最后政府部门权力交叉,没有明显界定,遇到具体事项互相扯皮,让公民状告无门。

(3)、新闻舆论监督框框太多,导致新闻媒介未能发挥社会舆论的强大力量

首先中国新闻审批制度约束了媒体舆论监督的角度,造成很多事项、案例新闻媒体无法监督。其次在大社会中仍是有一些利益集团和权力机构在有力地影响着新闻监督的职能。

三、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几点建议

1、加强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①、是加强机构建设,增设、充实高能高效的专司法律监督的专门委员会。例如,在全国人大设立专门负责宪法监督的宪法监督委员会,在各级

设立专门负责廉政建设的廉政委员会,进一步充实、强化人大现有的与监督有关的专门委员会。

②、是完善法律,明确职权。国家权力机关的行政监督职能是宪法赋予国家权力机关的主要职权,是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主要方式。

2、提高公民在监督中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要健全和完善行政的公开化和透明度,能公开的一律公开。要公开行政部门的职责权限、办事规则、程序、条件,防止滥用职权;要实行政府官员的财产申报和公开制度。

其次,要尽快制定“公民监督法”,具体、详细地规定公民监督的途径,对申诉人、揭发人、控告人保护措施,对打击报复者的惩罚措施等。通过“公民监督法”,使公民行政监督纳入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3、加强舆论监督

在我国,一方面,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权利和舆论监督权利还缺乏充分的法律保护。另一方面,有些新闻报道由于个别从业人员受私利驱使不能做到客观、公正;

另外,开展舆论监督还应避免干扰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避免误导公众,避免侵犯公民的隐私权。因此,我们要健全新闻法制,依法引导、规范、保障舆论监督,使新闻舆论监督法律化、制度化。

权力运行制约 篇6

一、权力制约与监督系统

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是一个系统工程。目前,我国的权力制约与监督系统有政治监督、经济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其中,政治监督包括政党监督(包括党内监督和民主党派监督等)、立法监督、行政监督(包括内部行政监督和外部行政监督等)和司法监督等;经济监督包括审计监督、财政监督、金融监督、税务监督、工商监督等。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从上到下、从内到外、相互之间有机联系的监督制约机制。在这个体系中,具有综合经济监督职能的审计处于重要地位。

与权力制约与监督系统中的其他经济监督形式相比,审计监督具有综合性、独立性和专职性。财政、金融、税务、工商等监督形式都是对经济活动的某个方面进行监督,而且与其管理职能结合在一起,而审计是对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和经济生活的全方位进行监督,审计机关是唯一专司经济监督职能,处于较高层次,可以对其他经济监督部门实施再监督。审计机关在依法行使审计监督权的过程中,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干涉,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审计监督的专门性则体现在监督人员的专业性和监督技术的专用性。从社会发展史来看,经济越发展审计监督就越重要。政治监督、经济监督、法律监督最初是合在一起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活动的日益复杂,出现了专门的监督机构和专职人员。我国古代的审计监督常常置于御史监察之中,这种以御史为主的机构地位高、权力大,直接由皇帝指挥,“在政治上督察百官的奸邪逆恶,经济上弹举百官赃罪,司法上会同司法部门明察大案”。目前国外的审计监督与政治监督、法律监督也存在密切的关系,比如由立法机构的审计机关和行政机构的审计机关组成的美国国家审计机构,拥有司法权的法国审计法院和拥有行政监察权的韩国监察院等。

二、国家审计是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现代社会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把“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作为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做出了明确的部署和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进一步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十部分明确指出:“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加强和改进对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健全严格的财务预算、核准和审计制度,着力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和楼堂馆所建设”,充分体现了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中的作用之重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完善审计制度,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

国家审计是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国家审计的性质和职责决定其在权力制约和监督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宪法确立了国家审计独特的使命——它既是国家决策权的参与者,又是国家执行权的监督者。国家审计特有的职能使其能够完整参与国家权力运行的全过程,并将对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发挥重要的作用。科学的决策需要有效的执行方能实现,有效的执行同样也是国家治理目标达到的关键。如何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及时纠正政府在决策执行过程中发生的偏差,督促各级政府遵守中央制定的标准和规则,是国家对权力运行过程予以监督的重要环节。各项决策的执行,需要行政权力的行使作为保障,对权力的监督是宪法赋予国家审计的重要使命。

我国的宪法和法律规定两种针对行政权的监督方式,一种是监察监督,另一种是审计监督,两种均为行政内部监督形式。国家审计的监督比起监察监督,有其自身无法替代的优势。“监察监督目前由于与纪检部门合署办公,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最终以落实个人的党的纪律责任为中心,简而言之是‘对人的。相反,国家审计主要是‘对事,审查的是被审计的政府部门对其所被赋予的行政职权是否有效行使,以及对上级政府决策的执行,对财政资金是否合规运用。”国家审计对行政权力的监督能够更好地关注决策的执行效果,更好地从国家权力运行的角度实现权力之间的制约。

三、国家审计进一步发挥对权力制约和监督作用的路径

我国目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腐败在一些领域易发多发,在有些领域还十分严重。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拓展了个人的自由度和社会活动空间,加快了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全社会对于权利的主张和保护权利的意识空前提高。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对公共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保障人民的“权利”不受侵害,保证人民授予的公共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是我国政治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亟待解决且极具挑战性的课题。

当前,权力滥用较多是以经济上的贪污腐败为主,部分领导干部利用手中权力从经济领域进行违法犯罪是我国当前腐败现象的重要特征。腐败现象从经济领域和直接管钱管物的部门蔓延到负责审批钱物的机关,从一般行政管理部门蔓延到党政领导机关、司法机关、组织人事等要害部门,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腐败者的行为也已经不足于个人物质挥霍,而是以聚敛财富、积累个人资本为目的,对利益追求多从实物形态转向货币形态,或利用掌握的权力炒卖证券、股票、房地产和土地。但凡经济领域中的违法犯罪活动一般都要通过资金往来和账目反映出来,因此,审计机关在审计过程中,通过采取适当的技术方法,便可查出贪污盗窃、行贿、偷税漏税、套汇、走私、造假账、化预算内为预算外、以及损失浪费等经济犯罪行为。这是审计的优势,是其它监督部门难以做到的。近几年,各级审计机关集中力量,选择那些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单位、重点项目和资金进行重点审计,发现了大量腐败问题。这就能够对经济领域的权力滥用形成有效的制约与监督。

权力运行制约 篇7

一、健全和强化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监督“一府两院”的工作是各级人大的一项重要职责。不承认或不尊重人大的监督权, 就是不承认或不尊重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长期以来, 宪法赋予人大的监督职权没有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人大监督的质量不高, 效果不理想, 不敢监督、不想监督、不善监督的问题普遍存在, 必须彻底扭转这种局面。

二、健全和强化行政监督体系

行政监督是国家行政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也是权力运行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 行监督权力的行使, 除县级以上各级政府对其所属职能部门和下级政府的行政行为有权实施监督, 改变或撤其不适当的命令、规章和决定外, 主要是由政府的行政监察部门实施专门的监督。健全和强化行政监督体系, 当前应主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 革除现行行政监察体制将监督置于被监督对象直接领导控制之下的弊端, 建立直属于国务院的垂直组织系统, 并提升各级行政监察机关地位, 置于与同级政府平等的地位。第二, 建立健全行政监察的实体性和程序性法律制度, 明确界定其职权围, 规范其监督行为, 将其纳入正规的法制轨道。第三, 在工作方式方法上, 应改变消极被动式的受理查处, “马后炮”为积极主动式的检查, 专项行政业务的抽查, 行业民意调查, 实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督, 当政府参谋, 提出改进行政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三、健全和强化司法监督措施

司法机关在行使侦查权、检察权和审判权的过程中, 也担负着一定的权力监督职能。这种监督分为两个面的监督 : 一是司法机关系统内部同级不同职能的司法机关之间的相互监督和上级司法机关对下级司法机关的监督 ; 二是司法机关通过对具体案件的处理, 对有关行政权力和社会组织的领导管理工作所实施的司法监督。健全和强化司法监督, 一是要进一步改革司法体制, 解除地方党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凭借司法组织人事权司法财经权, 对司法机关的控制和非法干扰、对抗, 实现真正的司法独立、公正、廉洁, 杜绝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二是健全和完善司法制度, 加大司法机关对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的查处力度, 依法严惩各种职务犯罪, 扼制住党政机关中发生的消极腐败现象, 有效监控和及时制裁其工作人员的违法犯活动, 这是最好最有效的司法监督。第三, 加强司法队伍建设, 提高司法队伍的政治和业务素质, 增强司法伍的抗腐蚀能力, 实行冤案错案责任追究制度, 增强司法队伍的工作责任心, 这是强化司法监督的组织保。

四、强化执政党的监督作用

中国共产党在国家生活中居于领导核心地位。如果党能够严格有效地监督管理好自己的队伍, 特别是能严格有效地监督管理好各级党组织的负责人和进入各种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的党员领导干部, 党政机关中的消极腐败现象就能得到有效遏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党组织管好党员队伍, 特别是强化政党对各级党委一把手和进入各种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的党员领导干部监督制约的制度, 构建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的一个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 对整个国家的政权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 实现廉政治, 是一个最具决定力的因素, 必须采取果敢强硬的组织和制度措施。

五、健全和强化人民政协、民主党派、社会团体的监督

人民政协是我国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 由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人民团体、少数民族人士和各界代表、台港澳同胞、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人士所组成,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组织形式长期以来人民政协根据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 团结境内外的一切爱国民主进步力量, 共商国家大计, 特别是发动组织一切爱国民主进步力量监督执政党和国家的领导管理活动, 监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法律制度的贯彻落实等方面, 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成为我国民主监督的重要力量和形式。各种社会团体, 承担着联系、代表和团结、教育、帮助不同方面和界别的职工群众的职能, 享有对各种国家权力实行民主监督的权利。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和消费者协会、各种行业协会以及各种学术团体、文艺团体等, 除了可以行使一般的民主监督权利之外, 尤其可以对自己所代表的方面和界别的职工、青年、妇女儿童、消费者、科学家、艺术家等的民主自由权利与合法权益的维护, 发挥重要的监督保障作用。

六、切实保证人民群众监督权的有效行使

毛泽东早年在延安同黄炎培先生的谈话中, 就指明了“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 政府才不敢懈怠”的深刻道理。遗憾的是, 长期以来我们并没有采取切实有效的法律制度措施来贯彻落实, 没有给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利提供充分有力的法制保障, 基层群众的民主权利特别是对国家公职人员、社会公务人员的监督罢免权利, 在很大程度上仍是停留在抽象的法制宣言上, 基层干部目无群众, 畏上不畏下, 以权谋私, 为所欲为, 腐化堕落, 广大群众敢怒不敢言、无能为力的现象, 愈来愈严重。人民群众的社会监督, 是通过间接民主和直接民主两条渠道和两种方式来实现的。而这两种渠道两种方式都存在阻碍民众社会监督的不利因素, 必须下决心采取切实有效的改革举措。

七、健全和强化新闻舆论监督

新闻舆论宣传部门作为党和国家的理论宣传喉舌, 绝对不允许将其搞成资产阶级的新闻舆论“自由俱乐部”, 绝对不允许想讲什么就讲什么, 想宣传什么就宣传什么, 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新闻舆论宣传的导向、口径、目标、任务、要求上, 要讲原则, 讲纪律, 讲党性, 讲国家大局利益。而揭露、鞭挞、批评社会丑恶现象、违法犯罪现象、社会邪恶势力和官员队伍中的玩忽职守、消极腐败、践踏民主与法制等现象, 恰恰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要求和保证, 是新闻舆论工作者的党性和战斗力的体现。

总之, 要针对我国现行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存在的缺陷与弊端, 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建设的有益成果, 既重视平行式监督, 又深化层级式监督, 构建中国特色的全方位、多渠道、社会化的权力监督机制和网络体系。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遏制腐败特别是权力滥用现象, 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效遏制腐败特别是权力滥用现象, 必须努力克服我国现行权力运行监督机制存在的缺陷与弊端, 构建全方位、多渠道、社会化的权力监督机制和网络体系, 使各种监督渠道、各种监督形式和手段紧密衔接, 互相配合, 发挥各种监督力量的综合优势和整体效应。

关键词:政治文明,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健全与强化

参考文献

[1]聂月岩.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9.

[2]金鑫.新世纪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权力运行制约 篇8

一、着力更新理念, 切实推进审计“三个转变”

(一) 由事后查处与事前预防并重, 逐渐向事前预防为主转变

对于审计监督而言, 事后查处终究是治标息事, 而事前预防才是治本救人。全面实现事后查处与事前预防并重, 逐渐向事前预防为主转变, 是审计“免疫系统”的最根本功能, 也是现代审计转型的必经之路, 更是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二) 由微观操作与宏观管理并重, 逐渐向宏观管理为主转变

始终坚持从大局出发, 跳出“翻账册、看凭证、对发票”这种亦步亦趋的传统审计操作流程, 准确把握微观与宏观的关系, 站在全局的高度认识和解决体制性问题。坚持一手抓纠错防弊, 一手抓机制建设, 善于通过对微观表象的剖析得出宏观结论, 以点到面, 揭示普遍性、倾向性问题, 提出从机制体制上解决问题的良策。

(三) 由传统审计与责任审计并重, 逐渐向责任审计为主转变

(1) 关注履责的针对性。着力加大对权力高度集中、掌握稀缺资源、自由裁量权过大等重点部门、关键岗位的审计监督力度, 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 杜绝滥用职权和以权谋私; (2) 关注履责的全面性。着力将传统的财务责任扩展到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环境责任和道德责任; (3) 关注履责的广泛性。要对体制的效率、政策的效用、管理的效能、项目的效果、资金的效益进行全方面的评责, 通过“五效”审计促进对权力运行与监督。

二、深化审计内容, 突出对权力制约的审计

(一) 突出对掌管人财物部门领导干部的审计, 严守重点部位

根据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需要, 对重点领域、重点对象安排重点审计, 特别是盯住具有行政审批权、资金支配权及资金量大、职务行为影响大的单位, 把主要领导干部的经济决策权、经济管理权、资金使用权和个人的廉政情况作为审计重点。

(二) 突出对权力运行中决策程序及管理情况的审计

围绕被审计单位管理权、经营权、审批权, 结合关联的财务财政经营活动重点审计, 同时关注经济责任方面反映出权力运行中暴露出的普遍性、苗头性问题内容。查看决策程序是否科学民主、是否民主公开、重大问题是否集体研究;看是否存在滥用职权导致决策失误的问题。如对城建水利系统、发改委、财政、民政、移民等重点单位审计时, 要深入其业务来开展, 从查案卷入手, 查看费用收交减免情况、罚没款上缴情况、资金分配方案、计划、项目申批等情况, 从中了解资金往来与财政收入、财务收入的关联。

(三) 突出对领导干部执行廉洁自律规定情况的审计

通过纪委、组织部门将平时掌握的领导干部举报线索, 及时提供给审计部门, 以便有的放矢地开展审计, 审计中发现的重大案件线索移交给纪检、检察部门, 以便及时立案侦查, 对执行好的进行肯定和表扬, 对违反规定的严肃查处。

三、加强审用结合, 提高审计质量和水平

(一) 审计与宣传相结合

利用与单位领导见面、座谈、查证问题交流等时机, 进行审计法、会计法等有关财政财务法规的宣传, 坚持开展对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 提高单位领导和财会人员的财经法规知识和法律约束意识, 积极配合审计工作, 起到了审计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二) 审计与帮促相结合

在审计过程中及时发现被审计单位在财务管理、监管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通过相应的法律、法规的解释, 使之真正认识到问题所在。针对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帮助被审计单位完善相关的制度措施, 规范财务管理, 现场辅导培训, 不断提高财务人员业务水平和操作能力。

(三) 审计与整改相结合

按照“查问题、提建议、促整改”的思路, 将提建议、促整改列为审计的重要内容。对发现的问题, 在审计中及时提出整改建议, 边审计边整改。并实行审计整改专项检查, 对已审结项目提出的整改建议, 进行专项检查, 对发现到期未整改或整改不到位, 落实打折扣的, 责成审计组限期督办, 保证审计整改的严肃性。

四、发挥联动合力, 健全联席会议运转机制

(一) 加强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计划的协调管理

在每年年终前, 召开经济责任工作审计联席会议, 由审计部门主导, 根据政府关注、群众关心的问题和事项, 统筹安排下一年度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项目。

(二) 完善分责联动、协调运转机制

当审计工作遇到阻力和干扰时, 审计部门可以通过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这一平台, 主动提请纪检、监察或公检法等部门及时介入, 协同配合, 将经济责任审计发现的线索一查到底。当纪检监察部门发现领导干部经济方面的重大问题线索需要审计手段查证落实时, 审计也应主动出击。

五、全面提升效能, 建立经济责任审计长效机制

(1) 建立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告知制度。新任命部门或乡镇主要领导干部时, 由组织部门书面告知其应履行的经济责任。 (2) 建立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年度报告制度。主要领导干部在年终要对本年度经济责任指标完成情况、重大经济事项情况、建设工程组织实施情况、单位债权债务情况、内控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个人遵守廉政规定情况及单位遵守财经法纪情况等上报纪委、组织部和审计局。 (3) 建立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制。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纳入领导干部任前公示范围, 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方面信息公布于众, 接受群众监督。 (4) 建立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意见整改承诺制度。被审计单位对存在的问题如何整改及整改期限在同样的范围内进行公开承诺。 (5) 建立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意见整改结果考核通报制度。整改期限到后由联合督查小组进行督查、考核, 考核结果列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 (6) 建立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问责制度。对整改不力的单位, 由纪委或组织部进行问责。

六、健全问责问效机制, 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和督查机制

(一) 建立审计意见联合督查机制

所有审计结果报告出来后, 由区纪委监察局牵头, 组织、审计、财政部门参加, 以集体或单独的形式向被审计单位反馈, 反馈时被审计单位班子成员全体参加;反馈会上要明确整改的时间, 包括制度的完善;到整改期限, 被审单位要写出书面整改报告, 向审计意见整改督查领导小组报告整改落实情况;审计部门收到整改报告后, 要进行整改落实情况回头看, 对审计意见要求整改的内容逐项进行检查验收, 防止书面整改实际不整改、形式整改内容不整改、局部整改关键不整改。

(二) 成立审计意见整改督查小组

成立由纪委、组织部、监察局、审计局、财政局组成的审计意见整改督查领导小组, 并由纪委牵头, 由纪委书记任组长, 组织部、监察局、财政局、审计局相关领导任副组长及成员的联合督查小组。借由纪委、组织部等强势部门的“东风”, 对审计发现的问题予以督查, 间接提高审计部门的地位, 以达到经济责任审计对权力运行和监督的目的。

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历史进程中, 建立健康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 逐步铲除权力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 必须进一步对权力进行规范和约束。而经济责任审计, 正是其他的监督约束机制不可替代的重要手段。经济责任审计不同于纪检、监察、政法部门, 不必有了违纪、违法线索才插手, 经济领域的违纪违规甚至犯罪与权力密不可分。因此, 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 是经济责任审计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康之国.完善行政问责制与构建责任政府[J].公共行政, 2007, (11) .

权力运行制约 篇9

近年来, 国有煤企高管腐败现象呈易发多发之势, 究其原因, 是权力过于集中又得不到有效的制约和监督。因此, 要从根本上解决国有煤企腐败问题, 必须从完善体制机制入手, 进一步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与监督, 把国有煤企反腐倡廉工作落实到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 最终实现权力的良性运行和企业的健康科学发展。

1 当前国有煤企权力运行制约与监督机制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1.1 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而不离, 缺乏对权力的有效制衡

很多国有煤企董事会和经营层权力运行流程不清晰、职责不明确, 不少单位的主要领导人集人、财、物大权于一身, “一把手”说了算的决策、执行模式再常见不过, 甚至在不少国有煤企存在着拉帮结派的不正常现象, 有的直接把自己的嫡系放在执行或监督层为自己恣意妄为扫清障碍。同时, 不少国有煤企的纪检监察机构因为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自身的职责和权力不相匹配, 职能发挥处处受制, 对同级党委和行政实施有效的监督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1.2 内部控制制度全而不健, 给权力滥用留下了漏洞

从表面上看, 国有煤企各部门都有一整套管理制度, 看似对权力的行使有着十分全面的规范和约束。但实际上, 对以追逐盈利为最终目的的国有煤企而言, 除了安全生产方面的制度建设比较受重视外, 党群工团方面的制度建设一直处于摆设的状态, 即使建立有这方面的制度, 也没有真正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周密的顶层设计, 很多制度存在明显缺陷或者可操作性不强, 其执行力也就被大大的削弱了。特别是规范权力运行的制度在实施细则上缺乏明确的条款, 或者是有条款但是很模糊, 这就造成了权力运行过程中有较大的处置自由度, 弹性过大的权力行使自然容易造成权力的特殊化甚至是商品化, 给其谋私提供了可乘之机。

1.3 监督检查协调机制不完善, 对权力的监督相对乏力

很多国有煤企在监督检查方面缺乏组织协调机制, 没有形成统一有效的监督网络体系, 即使有的监督主体知道是自己的事, 也是消极的等主管领导安排布置监督检查任务, 只要没人举报反映就是天下无事, 结果造成了监督检查工作滞后、消极被动现象, 形成了对权力运行的监督盲区和死角, 给权力滥用留下了“钻空子”的机会。

2 加强国有煤企权力运行制约与监督机制建设的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对国有煤企来说, 应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这一要求, 从机制建设的角度入手, 进一步优化权力制衡体制, 不断完善监督检查工作机制, 创新监督检查方式方法。

2.1 优化权力制衡体制, 从根本上解决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

有效防止国有煤企权力运行失控, 根本在于对权力进行科学合理配置, 用权力制约权力, 解决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对国有煤企权力体制的优化首先要考虑领导班子的配置问题, 要从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年龄结构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将那些懂管理、会管理、公信力强、素质高的领导干部放到合适的领导岗位上, 这样权力才会发挥最大的正能量。其次是要规范法人治理结构, 对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及其主要领导人的权力进行科学的细化和分解, 将原有一个部门或者一个领导人的权力分散到几个部门和几个领导行使, 使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平衡又相互制约, 真正做到三权分离, 实现权力的有效分解和制衡。特别是对分管人、财、物、销等重点部门, 要建立可操作性强的内控制度和程序规则, 把权力运行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轨道, 保证权力的安全行使。三是要划定各种权力的运行范围, 让权力行使有明确的界限。不但要明确董事会、经理层、党委会、监事会之间的权力边界, 而且要明确各职能部门和各级权力主体的职权范围与用权界限。

2.2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为权力正确行使提供基础保障

体制、制度方面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是当前国有煤企权力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 要想杜绝国有煤企权力腐败现象, 就必须持续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一是要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要本着决策系统、执行系统、监督反馈系统相互制衡的原则, 建立、完善派出的股东代表、董事和监事管理制度, 探索、建立董事会、董事评价制度;建立、完善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制度、“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建立、完善资产、资本管理、投资决策管理和资本运营决策管理等制度, 形成决策更加科学、执行更加顺畅、监督更加有力的权力制衡的工作机制。二是要加强经营管理制度建设。进一步建立完善干部人事、薪酬管理、财务管理、内部审计、建设工程招投标、产权交易、物资采购、劳务用工、产品销售和设备购置、废旧物资处理、安全费用管理等制度。三是要加强预防和惩治制度建设。要以深入推进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为重点, 进一步健全完善国有煤企领导人员述职述廉、重大事项报告、薪酬管理、职务消费、诫勉谈话、经济责任审计等廉洁从业制度;建立、完善企务公开、党务公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及责任追究等配套制度, 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在惩治制度建设方面要围绕案件查处中发现的制度缺陷, 建立完善腐败现象易发多发领域调查分析和专项治理制度, 建立健全权力腐败案件及时揭露、发现和查办案件工作协调机制。

2.3 加强监督检查, 健全国有煤企权力行使的约束机制

反腐之事, 不难于法令威严, 而难于法令必行。因此, 规范权力行使, 防范权力滥用, 必须紧紧抓住监督这个“牛鼻子”。一是整合监督资源, 建立健全监督检查统筹协调机制。由纪委牵头, 建立完善纪检监察联席会议制度, 将党内、行政、审计、工会、监事会等监督力量有效统一起来, 形成上下联动、组织严密、协调有力的监督网络, 充分发挥各个职能部门的监督作用。二是前移监督关口, 深入开展国有煤企效能监察工作。要围绕企业经营管理的重点领域深入开展效能监察工作, 重点解决干部任免、资金结算、招投标、物供、废旧物资处理、销售、安全费用提用、矿建等关键环节的权力失范问题, 做到权力行使的全过程都在监督者的视野之内。三是严肃执行纪律, 强化责任追究。要建立健全制度执行问责机制, 把制度执行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和述职述廉内容, 对制度置若罔闻、我行我素、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随意搞变通、打折扣、恶意规避等破坏制度的行为, 要发现一起, 查处一起, 决不姑息迁就, 真正做到“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

综上所述, 我们只要按照党中央、省委和上级公司党委的有关部署, 以落实八项规定和纠“四风”为突破口, 不断探索对企业主要领导人权力运行进行制约与监督的新思路、新方法, 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制约与监督机制, 就一定能够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摘要:要从根本上解决国有煤企腐败问题, 必须从完善体制机制入手, 进一步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与监督。

关键词:权力运行,制约,监督,机制建设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J].中国监察, 2013 (03) .

[2]李鉴修.加强权力运行制约监督路径探析[J].中国监察, 2013 (07) .

[3]胡驰等.检监察工作培训教程[M].中国方正出版社, 2010年4月第1版.

权力监督与权力制约的差异分析 篇10

一、区别权力监督和制约的必要

从古汉语中来看,监督和制约二词是有明显差异。首先看“监督”:监,自上临下,监视之意,《说文》“监,临下也。”;《诗·大雅·皇矣》中有“监观四方,求民之莫”;《国语·周语上》中也有“得卫巫,使监谤者。”。督,本义为察看。《说文》:“督,察也。”。监、督二字连用,意为监察督促。如:《周礼·地官·乡师》中有“大丧用役则帅其民而至,遂治之”之句,汉郑玄注曰:“治,谓监督其事。”;《后汉书·荀彧传》中有:“臣闻古之遣将,上设监督之重,下建副二之任;所以尊严国命,谋而鲜过者也。”

考监督一词之义,即为统治者利用国家权力自上对下式的监察检查,翻译成英语为Supervision,即上位对下位的观察,其中“super”来自拉丁语,是“上”的意思。“Vision”是“看”的意思。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英语中有对应的词汇,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在西方国家不存在称为“监督”这样的公法意义上的制度。“除了在个别国家称市镇长官为Supervisor之外,Supervision或Supervisor都是在非国家性的场合使用。《牛津法律大辞典》中几乎找不到一个与汉语“监督”对应的英文词汇。”

再看“制约”。约,形声字,本义是绳索,引申为拘束、限制。制,会意字,本义是裁断;控制;节制。如《淮南子·修务训》:“翘尾而走,人不能制”;《孙子·虚实》“水因地而制流”。制、约二字合用,为控制约束之义。

从两词的词源词义来分析,制约和监督二词的涵义中并无任何交集,更谈不上相同,根本不会产生混用和替代使用的可能。但是为什么又会存在前文所述现象?考察其原因,那是实际的政治生活中在控权的制度安排中,确实既存在集权模式下的自上而下依赖科层制的单向监督,又存在分权模式下多权力中心的横向的相互制约。单就我国以“监督”这个统摄性概念大而化之地指称的控权制度,其中也有相互制约的成分,如检察权与审判权和侦查权之间的制约。虽然仅以“监督”的概念来概括我国控权制度与我国政治生活的实践有些名实不符,但是公开辨明又有接近西方三权分立之嫌,有悖政治正确,所以只好监督制约混用。但是这种含混态度妨碍了我们深化对控权制度的认识,影响了民主政治的发展推进,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两个概念,实有厘清之必要。

二、监督与制约的差异

对公共权力的监控,是权力的所有者(君主或人民)和行使者产生了分离,由此产生委托代理关系,为了保证被授权者按照权力所有者的意志和目的行使权力,由此就有监督和控制的必要。综观中外控权制度及其发展历史,作为公共权力的监控的两种基本方式,权力监督和权力制约,有各自不同的特征:

1、二者存在并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不同:

监督行为的是权力结构中上位权力对下位权力的监控,必须有双方的地位不平等为前提,监督者占主导地位,被监督者处从属地位。因此监督多存在于有一元化权力中心的集权结构的权力体系中,权力所有者依托通过逐层授权建立的科层制组织或曰官僚队伍,监督者根据级别和隶属确立的命令服从关系,对权力运行过程进行督察检查。级别越高,越有权威,监督越有效,越可靠。这就是为什么告状要告御状,上访须进北京,为什么会有市长热线、市长信箱、领导接待日的原因。

制约行为存在于多权力中心的分权结构的权力体系中,以双方地位平等为前提。此种分权不仅仅是权力的职能分工,还必须分立、分置、分属,另一套机构,另一班人马,分属不同的权力系统,无命令服从的隶属关系,有不同的利益,不会产生相互勾结、“自己监督自己”、“左手监督右手”、“共穿一条裤子”的共同腐败行为。总之,有集权无制约,要制约需独立。

监督依赖于权力,所以监督越是有力越要集权;制约依赖于程序,制约越是有效越要重视程序。监督重权力权威,轻正当程序,依赖手段是层级密报,内参,双规等,不公开,容易导向人治。而制约重程序,依靠制度建设,与法治相洽。

2、二者作用的方向不同:

监督是上对下的单向行为。监督者可以监督被监督者,被监督者无法监督监督者,中央可以监督地方,地方无法监督中央。人民群众在宣传话语中也可监督政府,但人民群众作为被管理者,无法命令政府提供权力运行的信息和知晓权力运行的状况,实质上是无法监督。虽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作为主权的享有者,人民群众的监督有法理依据,但无制度基础。上访是寄希望于上级来监督,打行政诉讼官司是借助司法的力量,把政府拉进诉讼的法律关系中,使双方暂时在诉权上地位平等。一旦脱离这个法律关系,处于平等地位原告和被告立即变成行政关系中不平等的被管理者和管理者。

而制约是交互的行为,功能各自不同的权力主体在权力运行程序中的不同环节或不同阶段独立承担不同的任务,只有制约的双方彼此协作才能完成这个运行过程,因此制约双方没有地位的上下之分,只有在程序中各自制约行为启动的先后之分。

3、二者作用的方式不同:

监督是对权力运行状况的检查察看和反映,监督主体并不参与其中,不干预被监督主体的具体决策和执行行为,而是把监察的反映给被监督主体及其授权者,或让上级主管来追究问责进行奖惩;或督促被监督主体自身修正,因此监督主体自身并不负决策和执行的责任。民主政治中任何公权都要受到限制,监督权也不例外,因此监督者不能越俎代庖,直接替代被监督者去行使决策执行权,会导致监督取代了管理,使监督权最终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中国历史上监督机构演变为行政机构的:“内外朝的循环”和“中央巡视员与地方诸侯的循环”是典型的例证。

制约恰恰相反,职能不同的制约主体参与权力运行,各是其中一个环节或一个阶段,它既制约其他权力主体又被其他权力主体制约。只有当程序运转到各自所司职权范围内时,制约行为才会启动。所以监督是主动的行为,制约是被动的行为,监督是持续的经常性的,制约是间断的,阶段性的,监督类似于驾驶室里的各种仪表,制约则类似于刹车和离合器和档位。

4、二者作用的效果不同:

上对下的监督是全方位的,范围广泛,因而对公共权力的控制社会总成本高。制约是有限的,只在制约主体所司职责范围内行事,越权即为别人所制,因而对公共权力的控制社会总成本低。监督是事后控制,是发现了滥权与渎职后再去处理,是“反”腐败的控权措施。制约因为参与权力运行,是事前或事中控制,是“防”腐败的控权措施,因此监督有滞后性,制约有超前性。监督依靠权力系统内部的上下隶属关系,发现问题立即能处理——当然处理得怎样是另一回事,保证了行政效率,虽然往往牺牲了行政正义。

制约是互相牵掣,一个环节不通则全盘运作皆停,虽然牺牲了行政效率,但保证了行政正义。监督主体因为是在权力运行之外,所以困难在于如何发现问题,层级越多越难发现问题,仅属黑龙江省主管的鸡西市委曾在国务院总理三次批示的情况下反复造假欺骗党中央中央国务院,底下的更不用说了。制约主体参与权力运行,较为容易发现问题,因此对公权的控制来说,监督的效率相对较低。如2003年跨海铁路高层私分国有资产和受贿的窝案,对之进行的审计监督前后竟达十四次才发现问题!

5、二者的哲学基础不同:

权力监督制度这种事后控制的前提是主信臣忠,用人不疑。它建立在“人性善”的思想基础上。“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人具有先天的善性,具有可向高尚道德发展的潜在因素,只要加强修养,扩充善端,自可达致“贤人之治”,因为客观外部环境会蒙蔽人的善根,一些偶然因素会造成错误甚至罪恶,所以需要上面督促。但是性善论这种过分乐观的人性假设容易导向人治。对于科层制的权力体系来说,权力的链条越长,对下级的监督控制力越弱,上级越容易被下级欺瞒,因此越容易被监督者观察到的下级越值得监督者信赖。监督者的判断依据是是政治忠诚程度,感情密切程度,这些主观因素又没有客观标准,没辙的情况下只好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

权力制约的思想基础可以近似地言之是“性恶论”,更准确地说是一种对人性负面特别警觉的怀疑意识,借用张灏先生的说法叫“幽暗意识”。如果与“性善论”作相对应的理解,认为“性恶论”就是指人的天性就是绝对的恶,则权力制约的思想基础非此“性恶论”。权力制约的所谓“性恶论”只是一种预设,理论上假定人的本性中有贪婪自私的因素,但又在价值上否定人性之幽暗,认为人的自私之心必须受到约束。因此权力制约的制度只是一个底线的制度,规定人们都不能去做的底线要求,它假定人人都是戚戚小人而非坦荡君子,掌权者若不做小人,他不会成为制度的障碍,制度也不会妨碍他的手脚,两不相妨,而且正是制度的存在保证了他成其为君子;但掌权者若不做君子,设若没有制度防线,权力就会变为魔兽。正是这种对人性的审慎和制度理性导向了法治。

总之,监督与制约是两个明显不同的概念,作为公共权力的监控方式,二者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存在前提,比较而言,制约是更好的控权方式。选择哪种控权方式,与权力体系的结构有关,与国家的阶级性质无关。

三、加快权力制约机制建设,实现公共权力监控制度的转型

中国现代化的动力不像欧美那样来自社会,是政府主导,靠政府的强力推进,并且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型”战略。为了实施这个战略,国家必须通过意识形态、政府体制和干部队伍对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渗透,以动员和提取全社会的资源进行工业化,从而国家权力不受限制无远弗届地渗入和控制到每一领域、每一阶层、直面每个人。这样一种国家全能主义的总体性、一元化的社会,权力不仅“构成了一个社会经济体制的核心部分,并且左右着经济运行方式,经济发展及其动力机制”,而且是整个社会的发展的动力机制,对这样的权力进行限制和削弱是不可思议的,整个社会高度的同质同构,根本不存在分权的社会基础。在这种权力结构下,建立了适应其需要的权力监督制度。

在计划体制时代,国家控制了几乎所有资源,连劳动者自身的劳动力资源都是国家计划的一部分,私权不发达,社会主要关系还不是商品交换关系,像现在这样公权侵夺私权,与民争利等许多腐败情况没有发生的可能,权力监督体系的缺陷没有充分体现。而在市场经济时代,社会关系已商品交换关系为主,国家与社会有了适当的分离,私权发达,公权有了行动的边界,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权力监督体制的缺陷逐渐显露,腐败日益猖獗是它的表征。

中国改革开放最大的成就是完全由行政力量配置资源转向了主要由市场力量配置资源,国家统管一切、包揽一切的情况已经成为历史。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以权力分化为主线的政社分开、政企分开、党政分开、国家和社会分开的改革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权力主体从一元走向多元,各种权力主体在博弈中开始相互制约,日益分化的社会结构体系引发了中国社会权力关系的深刻变化。因此,必须根据权力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发展变化适时实现公权力监控机制的转型。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确保权力正确行使,需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这指明了公共权力监控机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突破原来只是从监督来思考防止权力被滥用的单一路径,强调了权力的相互制约性。当前,我国已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任务,国务院也出台《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十年内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无论是建设“法治国家”还是“法治政府”,核心在于建立合理的权力制约制度。因此,权力制约的制度化建设已具成熟的政治条件。

摘要:监督和制约是两种主要的公共权力监控机制,在存在并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作用的方向方式和效果、哲学基础上,二者有很大的差别。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我们选择了与高度集权的计划体制相适应的权力监督机制。但在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体制的建立,中国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权力监督机制日益显露出它的缺陷。要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变化,有效地控制公共权力,就要加强对权力制约机制的研究和建设。

关键词:权力监督,权力制约,控权机制

注释

1[1]孙笑侠、冯健鹏:《监督,能否与法治兼容?——从法治立场来反思监督制度》[J],《中国法学》2005.4

2[2]秦晖,《传统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第192-194页

3[3]张灏,《幽暗意识和民主传统》[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第24-25页

上一篇:胆囊癌超声诊断价值下一篇: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