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的道德培养

2024-07-25

中学生的道德培养(精选十篇)

中学生的道德培养 篇1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多么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力量的作用。”教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以厚德博学影响学生,以躬身实践感染学生,以传承文明引领学生。学校无小事,教师无小节,教师自身的人格修养都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感及人格魅力对学生有着重要影响。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提升道德水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把言传身教完美地结合起来,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影响学生,用行动引领行动,用仁爱呼唤仁爱,用道德孕育道德,把学生培养成爱党爱国、具有良好社会公德的公民。

二、在德育活动中始终贯穿道德情感

朱小蔓说:“道德情感教育强调以体验感受为基础,以情感态度的养成为表征,以情感与认知相互影响、彼此促进为发展过程,以培养情感、道德、人格为目标。”学校德育活动是学生道德情感培养的重要途径,学生的道德情感主要是在校园生活与班级集体中通过亲身体验发展起来的。学校应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如读书节、艺术节、运动会、文艺演出、演讲、主题班会等,为学生道德情感的构建和形成创造机会,提供交流感情、发展友谊的大课堂,培养学生求真、求美的优秀品质。在学校组织的德育活动中,通过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培养情感的目标,从而培养青少年的优秀道德品质,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义务感。通过校园交化活动特别是团队组织的各项活动,使学生的意志品质得到磨炼,培育集体荣誉感和尊敬师长、团结友爱、助人为乐、刻苦学习的品质。

三、在学科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道德情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教育的本质是教书育人,育人就是培养学生成才。一个人的价值不仅取决于其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他对社会强烈的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水平。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和运用丰富的教学资源,用真挚的情感、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品格引领学生,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情感教育。教师要善于对各学科教学内容进行挖掘,提炼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比如,语文课中利用悠久灿烂的语言文字“说文解字”,挖掘丰富的人文内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历史课通过“谈古论今”,地理课利用“观天说地”,引导学生积极发现美的道德情操、美的现象、美的事物;体育课堂教育学生关注健康、珍惜生命。把道德情感的培养贯穿于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通过德育活动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激发热爱科学、探索真理的浓厚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积极的道德情感。

四、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突出培养道德情感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学校应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道德认知,培养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比如,通过军训与国防教育,加强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作风,提高综合素质;通过走进大自然,进行环境教育,培养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环保意识;通过到社区、工厂、农村进行调查实践,走进社会,体验生活,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爱祖国、爱科学、爱人民的道德情感;通过参观法制展览及法制教育实践基地,培养学生的法纪观念,提高他们自律、自护的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篇2

作者:杨学明

来源:《神州·中旬刊》2017年第11期

新课程标准不仅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提出要求,同时,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价值现方面的发展提出目标要求,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对培养新时期具有良好素质和竞争力的新一代具有重要意义。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出现的内心体验,同时道德情感又可以促使他们提高道德认识,这就是常说的:“情道则理达”。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一定要将情感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一方面引导学生不断加强对道德观念的理解,另一方面又要唤起、强化、升华学生的道德情感,使情理交融,促进知识的内化,实现知与行的统一,从而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质量。那么,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呢?

在教育中运用情感教学是思想品德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方法之一,小学思品学科是一门说理性较强的课程,它的教学成功与否就要看学生的道德情感激发的程度,因为小学生的情感是极易受到环境气氛和他人的感染而产生共鸣的。于是,我深入探讨并充分利用“情感”教学来加强学生的道德品质,作了大胆地尝试。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故事引路,激发情感

思品课课堂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陶冶情感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做到“乐学”、“爱学”,充分发展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在思品课中,我通常安排新课引入、学文明理、指导行为、总结谈话四大环节。在教学中又注意了在课堂教学环节设置中激情激趣,以情明理,情理交融,水到渠成,指导行为,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中通过采用配乐、角色朗读、质疑、谜语、儿歌、启发谈话等生动的形式,达到“课伊始,趣即生”的效果。榜样人物的模范行为和优秀品德对学生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对少年儿童的道德行为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和“导向”作用。例如《讲信用》一课中,我在开始设置了一请故事大王来讲故事的情节,学生情绪高涨。可急转直下,故事大王失约没来,师生一阵失望。就在这一起一伏的情感体验中,学生已初步感知到了不讲信用给别人带来的不快,为后面的学习铺下了感情基础。然后,利用学生爱听故事的天性,让学生看书后讲明代的著名学者宋濂讲信用的两个小故事,通过绘声绘色地讲述,使学生产生情感的涟漪,激发了学生做一个讲信用的人的自觉性。

二、激情导路,情理交融

思品课本身感情色彩重,只有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促进学生情感内化,才能使其真正明理、导行、启迪良知。教学中我总是注意把握好“学文明理”这一重头戏,以激情作为载体,紧扣教材,突出学科性,讲究准确性,力求趣味性,注重实效性,丝丝入扣进行分析,以情载理,情理交融。提高教学质量。例如《不隐瞒错误》一课中,对于李芳错误这一部分,我紧紧抓住其心情变化为线索,带领学生分析理清了他犯错误的思想基础,紧接着扣住李芳的内心活动要学生设身处地体验李芳的内心情感及思想活动,最后渲染李芳承认错误后受到大家的赞扬的情景。学生边分析、边体会,最终发出了“承认错误是一件了不起的光彩的事”的结论,真可谓水到渠成,至今还使学生记忆犹新。思品课中,学文是手段,激情是载体,导行才是目的。如何把握好导行这一“落脚点”至关重要。在教学中除了考虑课堂情感的延续处,感情的内化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我总是顺势而为,重视导行与学文的有机衔接,充分重视每个具体事例(包括想和做练习)的情景性,层次性以及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来调动学生情感,重视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置身于情景中去思考、解决问题并形成能力。例如《在不隐瞒错误》教学中,学生对正确对待自己的错误有一定认识后,我考虑补充了如何对待同学错误的练习,同样把它设置在文中李芳的班上,利用前面铺垫的情感因素,使学生全面掌握了怎样才能做到不隐瞒错误这一正确观点。

三、回归生活知理动情

在学生产生与道德观点相一致的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联系学生的言行实际,通过辨析使模糊的概念变得清晰起来,通过判断使正误的界线愈加分明,通过总结使学生对某种道德观念形成完整的道德概念和较为稳定的态度。

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尽情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充分表现的机会,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行判断、共同评价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加速道德认识的内化,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现代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而大部分家长是只重视智力的开发,忽略了对其他方面的要求,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不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对他人的劳动无感激之情,觉得一切都是自然的、应该的,逐步养成了惟我独尊、我行我素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倾向。在教学《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知道学校内、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上的人们都在辛勤地劳动着,他们每天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着;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意识地尝试不同的工作岗位,体验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激发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中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 篇3

以学生为本,唤醒主体意识,

激发学生自我需求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树立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观 ,是培养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前提。因为道德是社会要求,也是学生自我发展、自我生存的需要。道德教育的价值在于教师的教育满足了学生的内在需求,引起学生思想行为的进步,从而有助于学生生活的幸福。如果教师的教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也就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不能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就会成为“无价值”的教育。

只有教师尊重学生的需要,才能引导学生把个人的需要与社会的要求结合起来。道德作为一种先在的价值系统,与学生的生活是有一定距离的,我们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联系起来,帮助学生体认道德与自身利益的关系,逐步引导学生建构符合社会价值体系的个人道德行为体系。让学生明白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助于个人美好生活的实现,是未来幸福生活的保证。如果我们脱离了学生实际的需要谈道德教育,必然是从上而下的抽象空谈,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他们的最基本的价值意识出发,才能培养他们的内在道德动机。引导学生领悟道德规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认识到个人必须融入社会,与群体的需要相吻合,遵循群体的道德准则,个人才能得到群体的接纳和庇护,并在整个群体利益中,分得属于自己的那一份个人利益。这就把学生的发展需要与道德教育的目的统一起来,克服道德教化和个体需要的矛盾,促进了人的社会生活和个体生活的统一。

我们要尊重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基本权利和责任,我们要把学生当作有血有肉、有生命尊严、有思想感情的人。让每一名学生都得到民主平等的对待,让每一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应有的发展,让每一名学生同在蓝天下健康成长。我们必须直面社会开放和价值多元的现实,正视道德冲突,解决道德困惑,让学生自己掌握批判的武器,提高学生的道德辨别力、判断力、选择力、创造力,学会判断和选择,学会面对人生,创造生活。 树立注重个性的人才观,个性是教育的灵魂,是全面发展的核心。

中学生个性张扬,具有很强的个性权利意识,愿意自己决定个人生活的方向,学校道德教育必须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下进行,才有可能内化为学生的信念,指导自己的行为。海德格尔说:“人基本的存在状态是被抛入世界的,剩下的工作就是自我设计与选择,人能够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在于被教育唤醒或内在性觉醒,教育对人最根本的援助就是对觉醒的援助,就是内在力量的释放。”海德格尔的这句话给我们的深刻启示是:学生是现实社会中的人,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是活灵活现,闪烁着“主体之光”的现实的人。道德教育如果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违背客观规律,只能造成德育的短视,脱离学生的生活需要。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核心是对个人选择的尊重,让学生感受到自由——他可以自由的选择,凭借他现实的德性——而不以祈使语句去试图控制、约束人的选择行为。只有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给学生种种机会,践履道德行为,才能真正促使学生做到知行统一,提高道德实践能力。

树立生活道德观,在生活中培养

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

传统道德观是一种贤人道德观,它是以“人人皆可为尧舜”为前提的;其道德追求和道德目标是为人、利人,舍己取义。在今天的条件下,这种道德只能是少数人的行为表现,不可能成为社会的普遍行为。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是一种“秩序道德观”,与传统的贤人道德观不同,市场经济的起点是一种“底线道德”,肯定所有的人在不损害他人的条件下,有权利追求自己生活意愿的满足,并在权利义务平等的基础上规定个人的应尽义务。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道德理想不再是被强制推行的和被动接受的,而是基于个人的自由选择。

传统的道德教育是以社会的道德要求和教师的教育观念为核心,这种价值标准在传统社会中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在今天,没有对道德教育价值理念的绝对性的适当消解与悬置,就不可能有生活境遇的凸显,也不可能有对个体实际生存状况的深入理解。传统道德教育把价值上的“应该”等同于现实中的“必然”,忽视个体道德生存的社会基础。他们基本不愿意考虑现实世界的各种因素,也不愿意考虑实际的个人情感,非常极端的把道德标准作为普遍真理绝对化,把社会秩序当作惟一优先而且至高无上的合理性,否定其他选择的合理性。今天,我们反思道德理想主义,养成一种对社会发展、对历史目的、对道德理想、对个体的冷静、辨证的思维方式,承认中学生的不完善性,实实在在的关切个体作为现代公民的基本道德品质的养成,关心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正当权利,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社会的义务。在道德教育中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事实上我们不可能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道德高尚的人,在当代社会中,应着重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规则意识,突出道德底线,实实在在地培养学生对正当、正义的理解,堂堂正正做人,而不是以过高的要求来规范学生。

今天我们培养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就是把道德从神圣天理的高远世界下移,回到人间,回到个体,回到日常生活,呵护普通的人与事。中学生自己的生活中就有许多榜样,甚至每个人的生活故事中都有能引起道德效仿和感动的材料。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善于欣赏别人、乐于分享精神收获的习惯和意识。德育的土壤在生活,德育应该从书本走向生活,应该让儿童从自己的生活中进入德育。德育的内容和方法需要十分贴近学生生活,关心他们的喜好和烦恼,使用他们喜欢的表达方式。生活是道德行为养成的土壤,是教育的最终归宿。道德只有回到学生个体的生活世界,学生才能产生强烈的现实感和生活感。道德教育才会充满人间温情,才会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而不是奴役学生的桎梏;惟其引领个体生活,超越个体生活,道德及其教育才会把人与人,人与世界紧密的联系起来,个体在与他人的相处中获得幸福生活。教师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就是启迪学生,把握生命情怀, 找到学生个体与他人、与世界的情缘,领略人生真谛,让学生学会珍爱自己的同时,学会关爱他人。走出“假大空”的道德说教,以平等对话的姿态融入学生生活,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关注生活,珍爱生命,从培养“道德学家”“道德圣贤”到培养合格公民。从基础道德入手,增加学生对道德关系的敏感性,从“知识”到“生命”,实现师生之间的精神交往。

唯有引导学生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在学生喜爱的、乐于参与的活动中去自我体验、去感受、去领悟,去自主建构新的意义世界,才能使道德认知在多层面的体验活动中,无痕地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道德教育通过关注学生的生活,才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同感,这就需要我们从生活中的细微处着手,细微之处见精神,细节可以决定成败。从日常生活细微之处着眼,注重细节行为,以小见大,知微见著,真实可信,真情感人,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藉此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

实施全面的评价方式是培养

中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必然要求

从道德知识评价为主到道德行为评价为主。道德教育评价应把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在知行统一中评价学生的品德,缺少了道德实践环节的评价是不完整的。因为,道德知识的考察只是反映了学生道德知识的记忆水平,而学生学习道德知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导之以行”,也就是为了引领道德实践,学生只有在实践中以主人的身份去听、去看、去做,闻其声、见其形,才能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实践不仅满足了学生表层的行为习惯,也能在学生道德情感、道德良心和心灵世界的建构上起到重要作用,能使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道德需求,在内心建立一种道德信念。实践体验既是一个道德认知的过程,更是一个人道德情感升华的过程,它使学生通过自主的体验来认识道德知识,通过真实的感受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通过深刻的理解掌握道德规范,缩短了知识传授与反馈的过程。

从重视评价结果,到重视评价过程。传统的评价是终结性评价,是对学生的一种结论性评价。新课程理念倡导过程性评价,重视对学生生活、学习、以及各项活动过程的评价,因为高中生有很强的可塑性,学生的道德素质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他们知道一些原则,但相对于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而言,他们的想法和做法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学生需要在生活中努力探索,不断提高道德判断、道德分析能力,丰富自己的道德智慧。因而,如果一味地按照终结性评价的静态结果对待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生实际,其评价目的肯定达不到,甚至以偏概全,影响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自我反思,推动学生道德的自主发展。

中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我们培养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不但应把德育课、学校课外活动搞好,而且应“把学生在学校里的东西同家里及在本地社会中将要经历的东西结合起来”。社会教育和学生自主道德学习结合起来, 中学生道德实践能力是在“全时空”状态中养成的,不仅仅是在一个单独、特定的场合中。生活对学生的影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们应当让所有成年人知道——他们的举止行为都会对未成年人有道德影响。反过来,未成年人在任何时候都有提高道德实践能力的机会,把道德教育看作一个整体。有人说,学校辛辛苦苦的五天教育抵不上回家路上一个消极案例的影响,原因就在于此。不良的社会环境与中学生道德生成的矛盾,已成为当前我国道德教育必须正视的严峻现实。为了培养中学生道德实践能力,必须经过全社会的努力,为中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通过合力培养中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篇4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 他认为要将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一是家庭, 二是学校, 三是少年儿童所在的集体, 四是儿童本人, 五是书籍, 六是偶然出现的因素。家庭列在第一位, 可见家庭对少年儿童形成良好品质的重要性。

(一) 家庭要为少年儿童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气氛。

家庭氛围是在家庭环境中家庭成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情绪和环境气氛, 它包括生活环境、生活作风、生活情趣、传统习惯、道德规范等。良好的家庭氛围, 可以使儿童性格活泼、开朗、大方、好学、诚实、谦虚、合群、爱劳动、爱清洁、诚实守信;不良的家庭氛围, 可使孩子胆怯、多疑、自私、嫉妒、放任、不懂礼貌、语言粗鲁。要养成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 父母应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是人基本固定的生活场所, 初中学生有2/3的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 家庭因经济收入、地域差异、住房条件各有不同, 其标准不求一致, 但居室布置要做到整洁有序, 色彩素雅谐调, 使孩子能生活在一个宁静、温暖的家庭中。有些家庭不注意环境的谐调, 不讲究清洁卫生, 家中各种陈设杂乱无章, 这样的环境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还有个别家族因经济条件较好或因某种原因突然暴富, 家中布置只讲究奢侈, 这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家庭成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家庭要形成比较固定的生活作息时间, 包括休息吃饭、工作、娱乐、学习时间等, 每个家庭成员都应自觉遵守, 长此以往会促使时间观念的形成, 为孩子今后在学校、社会, 自觉遵守集体纪律, 维护社会秩序, 讲究社会公德的良好品德形成打下基础。有的家长对孩子要求多, 说得多, 甚至于给孩子制定了作息时间表, 却对自己搞特殊, 有的通宵达旦地打麻将、上网、喝酒划拳, 有的看录像、电视, 有的沉醉于赌博, 这些都将影响孩子形成不良的品质, 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危害极大, 使孩子自觉不自觉地养成许多不良习惯。

家长应为孩子在家庭中创造一个和睦的心理气氛。家庭中的每个成员和睦相处、平等待人、相互体谅、尊老爱幼, 发生矛盾时能顺利解决, 许多研究表明, 在民主和睦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 表现出许多良好的品质, 待人热情大方, 讲究礼貌, 谦让, 团结友爱, 办事有信心, 遇到问题时善于解决, 在文明和谐的家庭中孩子感受到了温暖, 学会了尊重, 懂得了如何尊重别人, 如何热爱他人, 从而增强了自尊心和自信心。相反, 许多夫妻不和, 互相指责, 经常吵架、打架, 这对中学生的品质形成是十分不利的。

(二) 做合格的家长, 为孩子良好品质的形成树立榜样。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 子女的教育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特别是如何做称职的家长, 尤其引人重视。因为家长是每个孩子成长的第一教师也是终身教师, 所以家长要努力提高自我去胜任教师这个角色。很多国内外学者、专家对孩子喜欢的家长做过调查研究, 其中美国学者尼赫茨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得出对父母的条件要求:1.对每个孩子都要给予同样的爱;2.父母之间互相谦让、纯朴谅解;3.孩子在场, 父母不要吵架;4.任何时候, 父母都不要对孩子撒谎;5.父母与孩子之间要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6.孩子的朋友来家做客时, 父母要表示欢迎;7.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父母应尽量予以答复;8.在孩子朋友面前, 父母不要讲孩子的错误;9.注意观察和发现孩子的优点, 并加以表扬, 不要过于强调孩子的缺点;10.对孩子的爱要稳定, 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

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 应从以下方面做起:一是努力提高家长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 孩子从小到大, 家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 都对其性格、品德发展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首先要有高尚的品德, 有理想, 有积极的人生观;对国家, 对人民, 对自己的工作有高度的责任感;在社会上遵纪守法, 遵守社会公德, 作风正派, 为人正直, 是非分明, 胸怀坦荡, 乐于助人。中学生的品德形成处于一个不稳定的时期,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对其起着榜样示范作用。二是家长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指一个人的性格、情绪、意志、兴趣等个性特征, 以及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自我调节能力等, 对于在成长、变化中的中学生来说, 家长的喜怒哀乐对其有一定的影响力, 我们在学校中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 父母打了架后, 孩子在学校学习与玩都会无精打采, 集中不了精力或者性格变得内向、孤避、暴躁。中学生中有的性格温顺, 有的性格急躁等, 这都与父母情绪有一定的关系。家长在家庭教育中, 还应该具备耐心细致的心理品质, 具有坚强的性格, 遇到困难敢于碰硬, 善于动脑解决问题, 要有不达目的势不罢休的信念, 这对孩子形成坚强的个性、勇于战胜挫折的心理是十分必要的。

(三) 家长要用心观察孩子在品德方面的表现, 及时地进行启发和引导。

有的孩子很自信, 认为什么事情自己都会干或者一学就会。不妨选取一件较难的事情让他去干一下, 他做完后, 可以适当指出他的不足之处, 或当他做对时, 适度地给予指导或暗示, 使孩子体会到自己还有不会做或者做不好的事, 逐步培养孩子谦虚谨慎的美德。相反, 有的孩子缺乏自信心, 什么都不敢做也不做, 可以给他一些简单的让他去做, 在做的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帮助, 完成后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让他认识到通过学习和努力是可以获取成功的, 逐步培养良好的自信品质。

在现实生活中, 有些家长不重视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 什么劳动都不让孩子参加, 甚至有的家长连最简单的吃饭、穿衣都不让孩子学着去做, 其结果必然养成孩子好逸恶劳的不良品质。家长要时刻注意给孩子适当的劳动锻炼机会, 从小使孩子养成热爱劳动和爱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

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讲一次道德或做一两次练习可以办到的, 而是要经过多次练习不断强化和巩固而成的。家庭成员对孩子教育的态度和要求一致, 就会促使孩子某些品德和行为进行多次加强练习, 不断强化和巩固, 从而形成良好品德和习惯。

二、学校是学生良好品质形成的基地

学生时期是人生信念和理想初步形成的时期, 也是世界观萌芽的时期。初中学生开始在实际生活中, 以自己所接受的道德信念和道德原则去指导自己的行为, 这表明他们的道德认识能力有了显著的发展。

当代中学生成长在平稳安定的环境中, 他们将走入的却是飞跃、变革、竞争的社会。他们的观念与习惯、思想与行动常常是矛盾的统一体。这种矛盾会使部分初中学生走入道德的误区, 具体来说有以下诸方面的表现:一是学生还不完全稳定的道德意志难敌眼前利益的诱惑。二是社会价值观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发展, 在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面前, 在五彩缤纷的社会面前, 部分青少年出现了无所适从和慌乱盲从现象。三是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不相一致性, 绝大多数学生在接受了多年学校道德教育后, 道德认识得到提高, 但只是在口头上说, 并不付诸实施。针对以上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和不良品质的矫正, 学校应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一) 通过多种形式, 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德育教育, 以使中学生养成良好道德品质。

品德的培养要从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方面入手:第一, 丰富学生的道德知识, 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促进品德的发展。道德知识掌握在道德认识形成中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学生只有知道了应该怎样行动, 了解到为什么要这样去做时, 才有可能自觉地产生相应的行动。因此掌握丰富的道德知识, 是保证学生品德发展的必要前提。在教学中, 要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提供道德实践的机会, 促进道德知识向道德信念转化。发展学生道德评价能力也是提高道德认识, 促进品德发展的重要手段, 道德评价是应用已有的道德知识对已发生的道德行为的善恶进行分析判断的过程。第二, 培养激发中学生的道德情感, 促进品德发展。道德情感是一种自我监督力量, 因为它是在情感下产生的一种积极的或消极的情感体验。为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要把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统一起来。因此,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 应把着眼点放在一些能唤起学生的道德情感共鸣的人事上, 如课本所举的英雄人物;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一些好的电影, 阅读一些著名的有一定教育意义的小说等, 文学作品在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引起他们的道德情感共鸣中起着作用。第三,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文明习惯的养成, 道德修养的提高, 必须从日常生活学习的各个细节入手, 不能顾大而忽视小节。学校管理者对校规的制定, 以及班主任等施教者与被施教者, 都不能忽视“小节”, 应从学生入学的衣着打扮、语言举止, 以及爱护环境、热爱班集体、团结互助等各个小节入手, 让每位师生从小事做起, 从我做起, 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培养初中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 培养初中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必须认识到道德行为习惯在形成过程中的反复性、曲折性、长期性。

从心理机制上说, 道德行为习惯是经过长期多次强化和积累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动力定型和自动化了的条件反射系统, 一个人要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很难的, 不能因为诱惑而失去求善、求美的信念, 应把道德人格的完美作为人格追求的目标和境界。

三、社会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熔炉

当今, 道德问题是世界性问题, 各国领导人都非常重视这一问题。2000年6月, 江泽民曾在北戴河召集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哲学家等100多人探讨我国的道德问题;2001年夏, 再次召集300多名专家和学者探讨这一问题, 此后, 江泽民又指出, “以德治国”就要培养全民良好的道德品质, 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 是下一代的建设者和管理者, 培养其良好品质, 是祖国建设的需要。社会环境相对于自然环境而言, 是由一个社会的政治文化经济制度及风俗习惯等综合作用形成的一个人生活的环境。良好的社会环境引人向善, 引导人们产生好的思想意识, 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更有利于初中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净化社会环境要做到领导重视, 全民动员。

从实际出发,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发挥其育人作用, 以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传统美德是指在自觉的或习俗的道德规范中那些为大多数人所能接受并实际奉行的, 而且是古今一致的行为准则, 如: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笃实宽厚等。这些传统美德在目前仍可以发挥育人之功效。

社会风尚对中学生的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 随着市场信息的发展, 中学生的商品意识、竞争意识、时间观念、自立自强观念大大增强, 这些是参与世界竞争的一个有利因素, 但同时近年来社会上走后门、请客送礼、吃喝玩乐、以权谋私、金钱至上、“麻将外交”、超前消费、赌博、打架斗殴等不正之风对中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有深刻的影响, 从各类报刊、杂志、新闻、网络上可看到中学生模仿社会不良习惯而出现的违法犯罪现象。这类现象的普遍出现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弘扬正气, 打击不正之风, 整顿文化市场, 净化文化环境都是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要措施。

摘要: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学生良好品质形成的最早起点, 学校是学生良好品质形成的基地, 社会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熔炉。三者有机结合, 相互影响, 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离开了任何一方都不可能。

关键词:道德品质,家庭,学校,社会

参考文献

[1]原国家教委.中小学历史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

[2]陈秉国.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1.

浅谈对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 篇5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工作者立足于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对学生道德教育进行了探讨与研究,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尤其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尚未形成一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没有把相对稳定的道德规范一以贯之地灌输到青年学生中去。因此,学生的道德品质存在许多问题,表现在:理想信念确立方面缺乏明确性、坚定性和持久性;处理人际关系方面以“自我为中心”而产生的自私、冷漠性,言谈举止方面缺少基本的礼貌性及必要的公共道德常识性等。

为什么学生身上会存在着这些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在教育观念层面上忽视或轻视道德情感因素的培养是一个主要的因素。

道德本身是一个既包含理性又包含情感的东西。道德情感的来源,一部分是从现实生活中得来的好恶影响;另一部分是道德典型的事迹对个体情感世界的冲击、影响、感染;还有一部分是个体的道德体验。

美好的情感对于人的道德追求有哪些作用呢?

一是美好的情感是使抽象的道德理性在个体心中生根的土壤。

情感是个体的心理体验,是一种价值上的倾向,它是个体信赖,认可的东西,是活生生的自我的一部分。因此,只灌输道理,不注意在受教育者心中培养与之相吻合的情感,道德教育就会变得枯燥乏味,不会产生好的效果。

二是美好的情感是推动道德主体追求高尚人格的动力。

人对真诚和善良的追求,更是缺少不了美好感情的推动。因此,以人间最美好的情感去影响,是培养他们高尚情操,引导他们追求道德人格的好方法和较为自然的力量。

三是美好的情感是连接主体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统一的纽带。

加强美好情感的培养,是使道德认识向道德实践转化,实现知与行相统一的重要的精神动力。

四是美好情感的培养有利于道德主体的心理健康。

有利于开阔道德主体的视野、拓展道德主体的心胸,促进道德主体的心理健康发展。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感呢?

教师要加强自身的道德情感修养。目前的教师均受到系统的科学文化教育和专业理论知识教育,知识面广,信息量大,具有较好的科学文化素质。但是,也是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自身理想信念树立的坚定性、明确性、牢固性及道德知行的统一性,直接通过他们的言行,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教师也要不断地加强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建设和培养,增强职业道德和社会使命感。

把美育作为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基础。美育作为一种艺术,其强烈的感染力具有其它学科无法取代的独特优势。千百年来被人类肯定的文学艺术作品,高雅的文学艺术活动,都是培养美好情感的最好课堂。因此,学校应当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进行多种艺术活动的场所。

试析学生的道德培养和策略 篇6

一、道德问题的提出

(一)让学生学会做人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长期以来我们对于学生的教育一直停留在了填鸭式的教育模式之下,往往重视成绩,忽视德育教育。这种状况不仅严重损害着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也背离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机械的教育教学,极大的伤害了学生人格的丰富性。同时,在师长们过度地呵护下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又缺乏对真正的学习与生活意义的理解,滋长着各种“自我为中心”、“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念和不良行为。其中还有一些人,甚至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和精神疾患。

因此,在现代素质教育的德育教育中,我们必须注重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策略,要切合学生的实际,充分让每一个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得到同等的发展机遇和共同发展的可能。让学生获得一种基本的观念、方法和能力,使其在今后的学生生活中能够去运用和适应。以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德育理念。

(二)让学生学会做人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而当前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诚信问题日益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社会问题。在21世纪今天,我们面对着一个崭新的充满着机遇和挑战竞争的时代,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民素质已成为不容忽视的课题,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着眼于人才的培养,是各国走的共同之路。因为人类面临的诸多竞争其本质就是人的素质的竞争,因此,决定2l世纪各国实力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培养人的素质的问题。

二、让学生学会做人的策略

根据本人长期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我以为对于高中学生来讲关键是要做到,树立两个意识、培养两种精神。

(一)在诚实守信的规范要求下,开设各种活动,逐步

使学生树立爱的意识和合作意识班主任应对学生输以爱的教育,实际上就是情感教育、心志教育。爱父母、爱家庭、爱师长、爱祖国。比如对于爱情班主任可以告诉他们爱情是人类独具的、最美好的情感,一个人的青春只有一次,只有抓住机会,成就一番事业,才是对所爱人的最好的交代,再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了财富,当然也收获了最珍贵的情感。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爱和合作是相辅相成的,合作与爱相辅相成。因此,在培养学生爱的意识的同时,必须同时注重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工作中我着手从以下几方面实践:首先,以创建优秀集体为目标。因为优秀集体的显著特征就是学会共处,从严格意义上讲,爱与合作相伴成长。帮助学生学会接纳他人和学会为别人着想,共同承担责任,共同克服困难,解决矛盾,“以不给别人添麻烦”为口号,最终达到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经过全班同学的努力,我们三(2)班连续被评为校“管理示范班”,本学期又被评为市级“优秀班集体”。而优秀班集体形成,也使学生体验到了善于合作的价值和快感。其次,创设多样的活动场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如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了社会实践的争优活动。要求小组的每一个人都共同承担相应的任务,组织一次活动,有人负责策划,有人负责节目编排,有人负责环境布置,也有人负责宣传和邀请嘉宾等。通过这样的形式,合作意识和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培养学生具有“自信”、“自律”的精神,这是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学会做人的基本要求一个没有信心的人,可能永远不会踏进事业的门槛。

那么作为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

1、培养学生的专长

作为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的专长,一旦发现他的某种特长潜能,运用肯定、鼓励以及创设條件等手段强化它、发展它。当学生意识到自己在某方面比别人强,自己并非事事不如人时,自信和勇气就油然而生,并逐步走向成功。

2、对学生要多作肯定性评价与鼓励

上边已经谈到了这一点,学生判断能力较弱,老师的评价是他们形成自我评价的重要来源,如果你在写素质报告册时,能评价他聪明,能干。写些激励性语言,他就认为自己确实是这样,遇事敢于自己动手去做;如果你平时老是讲他没出息等有损自尊的语言,他就觉得自己真的不行,失去自己动手去做的信心。这样的事情尤其在高三的这一年当中会体现的相当突出,比如我所教过的一个叫穆小蕊的学生,她在应届的时候高考就是因为缺乏信心才导致了仅仅考了440分,而在复课的时候我们专门的针对信心进行调节结果高考上了重点达到了560分。

发挥“内因”的作用,使学生达到行为的自律。当然说自律是与自主密切相连的。要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整体修养,关键在于发挥“内因”作用,而强化以白控为目标,达到行为自律。真正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学生形成稳步向前发展的道德观和世界观。自省过程也是学生对自我行为评价和反思的过程,是个性社会化的过程,意味着学生对自己的各种素质发展有了一个自我评价和反思的积极要求,通过学校的道德品质考核和班级的行为规范量化考核记载,建立学生的自评考核制度,这样不断自省内察在行为自律的导向上是积极有效的。从学生身边发生的小事人手,使学生学会自控,以达到身心修养的成熟。这对于学生今后学习和生活有着事关重要的作用。

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培养 篇7

针对于道德人格的含义, 专家、学者的说法不尽相同。道德视角强调的是道德人格的道德特性, 主要有行为动机说、道德同一说和道德自我说等。人格视角强调的是人格的结构。“人格”一词在语义上来自拉丁文“persona”, 现在通常用英语表达为“personality”, 原意是指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时戴的各种面具 (mask) , 后又派生出多种涵义:表示剧中人物扮演的角色, 也表示人的身份、地位和做人的资格等。简而言之, 道德人格是对个体人格的道德性规定, 是衡量人的道德境界高低的重要标志, 是道德主体意识到自己应当具有得到的含义, 从而养成自我品质的结果。

二、大学生应具备完善的道德人格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作为人的一种理想和人的终极关怀而存在的。而人的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当代大学生要具备完善的道德人格, 应该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大学生应当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

作为一种精神现象的理想是人类社会时间的产物。理想信念是人心灵世界的核心。科学的理想信念指引着大学生的奋斗目标, 激励着大学生向着既定的目标奋斗前进, 成就事业, 创造未来。当代大学生应当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树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

第二, 大学生应当具备法律意识, 具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

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法制不断完善的时代。法律是我们的保护伞, 亦是我们担起社会责任的有力支点。当代大学生有必要增强自己的法制观念, 提高自己的法律修养。在生活中要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 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当今国家的法律并不健全, 所以大学生有责任为法治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提高法律修养要在知识结构和认识上都有所提高。人不是单一存在社会中, 在社会大家庭生活, 会与社会、他人等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 相应的即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和履行一定义务, 社会责任亦是大学生责任之一。每个大学生都要肩负起社会的责任, 从基本要求做起, 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 遵纪守法不仅是每一位公民的道德底线, 更应该成为大学生的处世之基。大学生要增强法制学习的观念, 提高标准, 严格要求自己, 从自我做起, 从小事做起, 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承担起社会责任。

第三, 大学生应当乐观自信, 具备健康的身心素质

身心素质是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简称。身体素质指的是大学生应具备优良的体魄, 良好的耐性与适应性, 健康的卫生习惯与合理的生活规律等。心理素质指的是大学生应具备积极向上稳定的情感, 坚强持久的意志力, 个性鲜明的人格。拥有良好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是每个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保证, 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要条件, 更是迎接未来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

三、完善大学生道德人格的举措

首先, 在教育教学方面要创新道德教育方法

道德人格的塑造的历史发展是连续的过程, 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而不断继承和创新的过程。而充分处理继承、借鉴与创新的关系, 是完善大学生道德人格的重要举措。借鉴西方国家大学生人格的塑造, 吸收有利的成分, 摒弃反映资本主义的东西, 这样才能是我们的道德人格教育像更高的层次发展和创新。道德人格教育方法是为了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任务的重要保证, 不但是一门科学, 更是一门艺术。教育方法得当, 教育内容就会很好的被学生所接受, 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随着社会的发展, 道德人格的教学, 不能一成不变的只采用灌输式教学, 而是应该充分运用现有的便利资源, 多开展实践活动、网上教育等教学方式, 来完善大学生道德人格。

其次, 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增强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环境是以学校为依托的社会文化, 是属于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部分, 与课堂教学相比, 具有明显的文化特征。校风是校园文化环境的本质, 是对学生思想品德、学习生活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良好的校风就会在学校构成教育心理氛围和舆论环境, 影响学校教学与教育活动、约束师生的行为和言论, 成为学校师生的强大精神动力。校园文化活动大部分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自己组织管理, 自愿参加的, 不但大大的满足了学生的自尊要求、归属要求和成才要求, 而且还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操。使得学生了解社会、懂得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校园文化的创造, 要加强对学生的课外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引导和指导, 简历规范的管理制度, 提高运作的科学性, 增强文化氛围, 才能使校园分化健康发展, 全面提高学生地相道德素质, 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的有用型人才。

最后, 完善道德奖惩机制, 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道德修养

奖惩激励就是运用奖励和惩罚的手段来发挥激励功能作用的激励方法。奖起着正面引导榜样的作用;惩起着警示劝阻的作用。在大学生人格道德的培养过程中, 建立完善的道德赏罚机制十分必要。这种机制使得道德高尚的同学成为楷模, 并在精神等方面得到大家的认同, 对于实施不道德行为的同学给予一定的处罚或批判, 营造和谐校园氛围。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道德修养, 启发学生思考关于道德问题, 要求学生学习道德知识, 掌握道德规范。鼓励大学生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结合社会实践进行道德修养, 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学习社会道德规范, 完善个人道德体系, 提高个人道德修养, 按照社会道德要求不断确立自己的道德目标和行为准则, 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和个人修养。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道德建设的社会实践中实现大学生的重要价值。

摘要:大学生是祖国宝贵的人才资源, 承担着历史的重任, 是最富有朝气和活力的群体。大学生具有完善的道德人格, 不仅是成长成才的一个重要因素, 也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本文从道德人格的内涵及大学生应具备完善的道德人格等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 旨在培养大学生的良好道德人格,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其的聪明才智。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人格,培养

参考文献

[1]康德.康德说道德与人性[M].高适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2.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中学生的道德培养 篇8

一、小学生道德情感培养的重要性

道德情感作为小学生道德行为体现的主要内容,能够对小学生的道德品质产生较大影响。在小学教学活动中,道德情感的培养对道德品质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这种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良好道德情感的培养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在调动小学生品德与社会理论学习积极性的过程中,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兴趣不断进行品德与社会内容的学习。其次,道德情感能够加强小学生对道德的认知,使学生将自有的情感经验与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在清楚明白道德准则的基础上进行道德行为的规范,进而实现道德自律。再次,人在社会中的一切行为是受情感认知影响的,小学生能够通过形成的道德情感与道德意识进行道德行为,因此,对小学生而言,道德情感的培养和认识是极为重要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产生都是通过道德情感的培养实现的。最后,道德情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小学生起到终身影响的作用,促进其良好人格的形成。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道德情感培养现状

1. 教师对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认知缺失

现阶段虽然小学已经开始注重对小学生的道德情感教育,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没有耐心对学生进行品德情感培养,许多教师依旧忽略了小学生道德品质教学的重要性,这种教学认知上的缺失给我国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带来了困难。例如,教师往往会抱怨学生没有上进心,无法从小学生的视角对小学生进行品德与社会的道德情感教育。

2. 教师教学没有联系实际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以课本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忽视了对小学生情感现状的了解,导致教学活动无法将实际与理论结合起来。对于小学生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道德情感现状,教师常常选择了回避,这种纯理论的课程无法使小学生对品德内容产生兴趣。例如,在对小学生进行爱国思想情感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以假大空的方式进行讲解。

3. 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方式以说理型为主,这种单一、呆板的教学方式使小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厌烦感,在小学生没有产生兴趣的基础上使教学效果无法得以实现。小学生有着好动、好奇心较强的心理特征,他们对事物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因此,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吸引小学生学习的兴趣。

4. 教学活动缺乏交流

在进行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情感交流。一方面,教师无法将教学与学生实际结合起来,教学的内容脱离了学生的认知,导致学生的情感出现扭曲等现状,情感道德教育无法真正得以实现。另一方面,学生一般不愿将自己的情感认知反馈给教师,这导致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无法将教师讲解的内容与自身情况结合起来,情感教学呈现出较差的效果。

三、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道德情感培养的策略

1. 利用情境加强情感体验

情境教学是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极为重要的教学方式,情境的营造能够使小学生在增强情感体验的过程中认真感知情感内容。在情境教学的过程中有着多样的情境设置。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讨论交流实现道德情感培养。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的《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一课进行讲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让学生对交通问题产生思考,并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间的互动交流使学生真正了解与交通相关的问题,并将其应用于实践。

其次,通过模拟情境的设置让学生真实感受情感。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多元化的教学设备为模拟情境的教学提供了便利。例如,在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的内容教授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五十六个民族的文化及特征,在学生了解民族知识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最后,教师可以通过现实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感知情感,将现实实际与课本内容结合起来,在加强学生道德认知的基础上提升道德行为。例如,在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我们的班干部选举》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模拟引导学生进行一次选举活动,通过与学生交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选举方案设定,在强化学生自主性的基础上进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课文情感的理解。

2. 融入情感加强情感交流

教师作为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引导者,其情感态度与人文素养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在对小学生进行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培养自己的情感,以耐心的态度对小学生进行讲解,通过自身道德情感的体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培养,通过交流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感认知。例如,在品德与社会四年级《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一文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融入教学活动中,通过多媒体等形式的图像展现,和学生产生情感交流,在加强学生美育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提升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师只有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才能使这一内容教学达到效果。

3. 利用实践实现情感内化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情感培养的最终目的是将道德情感融入情感行为中。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从课本中走出来,真正将学到的情感内容融入情感实践中,通过社会调查、社会参观等形式激发学生情感实践体验,促使情感培养内容实现内化,进而达到终身教育的目的。

总而言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设置是基于小学生认知水平之上的品德教育,具有较强的情感性。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对小学生进行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既能够影响小学生自身的人生发展,也能推动国家向前发展。现阶段,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情感培养存在许多问题,教师要根据实际,结合学生特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道德情感培养,促进小学生良好思想品质的形成。

摘要:在人成长的一生之中,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离不开道德情感的培养。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小学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全方位的培养,特别注重对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文章以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为探究主旨,通过小学生道德情感培养的重要性描述,具体分析了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道德情感培养现状及培养策略,希望能够为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提供帮助。

关键词:小学教育,品德与社会,小学生,道德情感

参考文献

[1]刘玉兰.论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J].读写算(教研版),2015,(23).

论大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 篇9

一、大学生职业道德水平下降的原因

第一, 社会环境的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日趋明显。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西方文化、价值观念也越来越多地渗透到高等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中, 使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社会中各种“二代”标签蔓延, 社会关系中人际交往感情的淡漠等, 使人们对传统的道德观念和诚信原则产生了一定程度动摇和怀疑, 部分诚信素质较低的社会成员把不诚信作为一种交际手段, 攫取了较大的利益。这些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负面影响。第二, 学生要求过高。大学生就业理念也存在一些误区, 如“宁到外企做职员, 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创业不如就业”等。此外, 近八成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 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 从而导致大多数企业不愿招收毫无经验的毕业生。第三, 实践过少。少数大学生在父母的长期溺爱中变得外强中干, 心理承受能力差, 不求上进, 在就业时, 只盯着“钱多事少离家近”的清闲工作。使得他们毫无上进心, 成天只想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念头, 失去了更多更好的就业前途。在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相对重理论课学习, 忽视实践环节锻炼的现象, 存在高分低能的情况, 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 造成学生应试能力强, 动手能力差, 不能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第四, 大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大学生之间少有真诚的朋友。大家互相防范, 极少交心。背地造谣中伤, 演化到恶性伤害事件的情况屡有发生。如果是自己的竞争对手, 部分心术不正的, 利用不正当手段, 私人关系网, 抢夺一切利于自己的机会。以上种种现象, 在如今的社会中随处可见, 如何重新建立一个正直的职业道德, 显然大学生活中形式上的教导是远远不够的。第五, 少数大学生缺乏足够的道德意识。如今在校大学生整天追逐的是“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及与自己专业对口的一些证书, 而忽略了对自己道德的约束, 认为只要证书拿到了, 就不必要注重道德了。而现在找工作需要的不仅仅是证书之类的硬件, 也需要道德软件。因此, 加强大学生的就业道德是必不可少的。

二、培养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的方法

最重要的是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认真贯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基本纲领, 从根本上扭转社会道德滑坡的局面, 提高社会普遍道德水平。坚决抵制和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和勇于奉献的精神, 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踏踏实实干事、老老实实做人”以及“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良好风气。其次, 用人单位要认清形势。用人单位如想通过高薪炒作来美化企业形象, 人为地设置大多数大学生难以跨越的高门槛, 并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待求“职”若渴的大学生, 大学生们的道德底线必然会一再降低, 大学生良好的就业道德养成更无处可谈。所以, 企事业单位应以诚实的态度和兼容并包的胸怀来选择适合本单位的大学生。最后, 加强自身思想教育。思想道德素质是大学生在就业和发展过程中表现最直接、最具体的素质, 也是体现着学生们的综合素质, 在学生择业就业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诚信、敬业、正直、忠诚、公正、自律等一系列的良好品质是我们推崇的优良的思想道德。而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是热爱本职工作, 忠于职守, 对社会负责的基础。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要有就业的准备意识, 道德意识。同时要学会吃苦耐劳, 不怕受到挫折, 不过分追求物质利益, 用积极乐观、健康饱满的心态去对待自己的工作, 为自己的明天创造一幅美好的蓝图。

摘要: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由于各种原因的干扰, 现如今有一部分大学生在职业道德上存在着一些问题, 有待我们共同努力解决。

试论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培养 篇10

“所谓道德, 是社会意识形式之一, 是一定社会条件下, 通过社会舆论和个体良心维持的, 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准则。”[1]“而网络道德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以善恶为标准, 通过网上公民的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等, 来调节网络空间中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是每个网民在网络生活中都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2]网络道德是新环境催生的产物, 它与我们的时代相符合, 是在网络生活中形成和发展的, 具体体现出了网络道德的原则, 是信息时代背景下人们社会行为的规范, 是健康的网络道德的本质概括。

2 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

2.1 网络言行不文明、说脏话、对别人进行人身攻击

“根据《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调查》”[3]显示, 有30%的同学在上网聊天或者回复评论的时候, 使用过不文明用语, 或者是“谐音”和“英文缩写”。对于不文明用语, 40%的同学认为在网络上可以使用, 在现实生活中不可以使用, 15%的同学认为对熟人可以使用, 而有一小部分同学则认为随时都可以用, 高兴了要用, 不高兴也要用, 已经成为自己的口头禅了。同时, 也发现大家在使用不文明用语时, 心态也都大同小异。认为:“他又看不见我, 也不知道我是谁, 骂他几句怎么了。是他先骂我的, 我只是以牙还牙, 不能输了气势”等等, 由此可以看出, 大学生网络言行不文明已经成为一种下意识的习惯了, 有时候可能自己都不在意, 就已经说出口了。

2.2 沉迷于网恋, 造成人际关系障碍

上网聊天已经成为大学生茶余饭后不可或缺的活动, 根据《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调查》显示, 每个人都会上网聊天, 大多数时候主要是用手机聊天。QQ则是使用最普遍的聊天工具, 使用者高达95%, 使用微信、陌陌等聊天工具的也很多。大部分学生有自己的陌生网友, 并且大多数为异性网友。当问到平时都聊什么内容时, 75%的同学是互相交流情感问题, 以及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挫折等。讨论学术问题的还不到10%, 更有一部分同学是闲扯谩骂, 打发时间。对于网恋问题, 60%的同学认为不提倡也不反对, 顺其自然。当问到有没有网恋经历时, 20%的同学承认有过, 65%的同学没有网恋经历, 但有几个陌生网友, 并且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这个调查我们发现, 大学生在情感是比较迷茫的。网络生活中, 由于互相看不到对方, 见面的机会也很少, 使得人与人之间产生了一种神秘感, 充满了憧憬, 进而选择相信对方, 向对方倾诉自己的真实情感, 久而久之就产生了依赖, 这就造成很多时候朋友们一起吃饭, 有的人宁愿和网友聊天, 也不跟同桌的人多说话, 这极有可能造成我们人际关系的疏远。

2.3 抄袭、剽窃他人成果, 以逸待劳

网络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源, 供我们学习、借鉴之用。部分学生懒于动脑, 过度依赖网络, 别人的东西原封不动的就拿过来, 最后写上自己的名字, 就成自己的了。久而久之, 就形成了习惯, 一直是坐享其成, 而没有自己的主见, 丢失了自己的思想, 长期以往谈何进步。

2.4 网络价值观念模糊

根据《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调查》发现, 80%的同学在网上有过欺骗他人的行为。而且很多人认为又不认识对方, 也见不着面, 大家你骗我我骗你是很正常的, 把我们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抛到了九霄云外。在怎样看待“黑客”的问题上, 20%的同学认为“黑客”很牛, 技术更是没的说, 对“黑客”表示崇拜。并希望自己也能像“黑客”一样, 分分钟破解别人密码, 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虚荣心。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大学生在网络上的价值观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偏差, 丢失了诚信, 颠倒了黑白, 也丧失了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

2.5 严重的人格冲突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 人们在上网的时候, 可以隐藏真实的自己, 而把自己的另一面展现给对方。在现实中可能不是很优秀, 但在网络上可以美化自己, 怎么好听怎么说。亦或者现实中是一个乖乖的学生, 而在网络上假扮成桀骜不驯的样子。现实中是一个腼腆内向的好好先生, 在网络上则是花言巧语, 油嘴滑舌, 更有甚者, 颠倒自己的性别, 从而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 这已经是心理扭曲了。

如果不能协调好网络与现实中自己的角色, 任凭这种人格冲突的现象愈演愈烈, 必将严重阻碍大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3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方面

3.1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内部原因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酝酿形成的重要阶段, 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时期。处在这一时期的大学生对各种新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此时大学生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 道德的发展也正处于“他律”向“自律”的过渡阶段, 加之网络上的信息过于鱼龙混杂、虚虚实实, 这对于正处在身心发展阶段的大学生们的道德认知无异于雪上加霜, 网络上良莠不齐的信息极大的干扰了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们的视线, 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陷入非道德诱惑的陷阱中, 从而引发道德失范。

3.2 网络的内在特点为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提供了“土壤”

网络自身虚拟性、隐蔽性、全球性等特点, 使得广大学生无法辨别是非, 在茫茫的网络世界里迷失了自己。就目前的情况而言, 面对良莠不齐的信息, 大学生缺乏思想准备, 找不到正确的引导, 因此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 难以取舍, 甚至全盘接收, 使自己原来的道德观念受到破坏。长此以往, 错误的道德观慢慢滋生, 产生道德失范的现象。

3.3 监督机制的不健全成为大学生道德失范的客观条件

在现实中, 道德主要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等得以维系, 而国家法律则是最后的保障。在网络生活中也是如此, 要想规范网络道德, 使之合理、有序的运行, 完善的监督机制是必不可少的。网络立法的滞后性, 导致在执行的过程中出现很多的漏洞, 难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最终导致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失范。

3.4 家庭管理的缺失

就上网问题, 很多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缺乏正确的引导, 等上了大学后又撒手不管, 这种态度上的巨大反差, 让孩子们在大学以前积压的上网热情, 在大学就迎来了大爆发。部分家长对子女的关心甚少, 缺乏与子女的沟通, 仅满足了他们的物质生活, 而对精神世界则漠不关心, 久而久之, 关系就会显得疏远。因为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 缺少情感的依赖, 进而选择在网上寻找慰藉, 向陌生人倾诉自己的生活, 来获得感情的归宿。这样就会慢慢变得对身边的人漠不关心, 性格变得孤僻。对整个社会持悲观的态度, 进而选择报复社会, 来发泄自己的不满。

3.5 学校管理的缺失

学校对学生网络道德的教育不够重视, 对道德的培养还是停留在以前传统的道德教育上, 并没有与时俱进地提出对网络道德的培养。对学生的责任感教育还有待加强, 学生的法制意识薄弱。最主要的是对学生的网络生活缺乏积极的引导, 使得学生在茫茫的网络世界里找不到灯塔, 迷失了方向。

4 提升大学生网络道德的主要措施

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校、家庭、社会、大众传媒等各方面的积极配合。而学校作为教育人的地方, 是大学生网络道德培养的前沿阵地, 在大学生网络道德培养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1 学校管理的措施

4.1.1 注重学生德育的培养

学校应该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 确立终身德育理念。德育的培养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完善的过程, 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社会在快速的发展, 道德的内容也在不断发展。学校应紧跟时代步伐, 不断更新道德观念。并严格要求学生, 在新的社会环境下, 掌握最新的知识, 把自己的才能运用到造福社会、服务人民中。

4.1.2 积极引导大学生网络生活

对于网络上的大量不良信息, 部分学校利用“防火墙”, 把学习资源下载下来, 放在局域网上, 让学生浏览。这样可以缓解不良信息的影响, 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学校应从正面引导大学生,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增强学生的辨别能力, 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把不良信息拒之门外。同时利用校园网开设“思政教育”、“共青团聊天室”等一些与国家民族或学生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热点问题的讨论, 引导大学生吸取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营养, 净化心灵, 陶冶情操。

4.2 健全网络法律制度

道德是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等维系的, 而法律作为刚性的道德规范保障, 也是必不可少的。在道德约束无法实现的时候, 需要法律来保护个人和集体的正当利益。特别是对侵犯知识产权、诽谤别人以及破坏社会安定、分裂国家的行为, 必须依靠国家暴力机关加以管制。因此, 必须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网络法律制度, 来维护网络世界的和谐。近年来, 我国先后出台了一些关于规范人们网络行为的法律制度, 由于网络环境的更新太快, 导致先前出台的法律明显有些滞后, 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要不断地完善网络法律制度, 使之与网络的变化相适应, 尽可能的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4.3 加大力度, 进行扫黄打非

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强扫黄打非力度, 从源头上消灭各种不健康、消极的垃圾信息, 最大限度的净化网络环境。对于一些网上传播色情暴力、封建迷信、邪教、诽谤、分裂国家的行为进行强有力的打击。通过对网吧、尤其是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清查整顿行动, 为广大学生提供健康和谐的外部环境。

4.4 家庭管理的改善

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家长要主动改变观念, 不要一味的反对上网, 家长自己平时也掌握一些网络知识。多与自己的孩子沟通交流, 多与学校的老师交流, 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 并与老师交流想法, 使学校与家长共同发挥作用, 密切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行, 避免其陷入网络虚假的情感世界中。

4.5 大学生要提高自我修养

首先, 要学会自我认识, 每天反省自己, 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有利于社会, 是否危害到了别人或集体的利益。其次, 要学会换位思考, 多替别人着想要自我体验, 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最后要学会自我调节, 在没有外部的监督的情况下, 自觉的抵制网络中的不良诱惑, 坚持正确的思想, 发现自己的行为不符时, 要及时的找出原因, 并迅速地作出纠正。

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变化, 有好的也有不好的, 大学生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丰富信息、交流便利的同时, 也因自己好奇心重, 抵抗力差, 面对网络大量垃圾信息的冲击, 迷失了自己, 涌现出各种网络道德失范行为。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如何应对这种现象呢?光靠学校的教育是显然不够的, 要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网络道德培养体系, 各部门相互配合, 互相支持, 尤其是学校, 要发挥教育平台的作用, 积极地正面引导。这样才能团结一致, 努力提高大学生的能力, 帮助大学生走出道德失范的误区, 在和谐文明的环境中, 体验网络带给我们的便捷与快乐。

摘要:网络给我们广大学生带来丰富的学习资源、广泛的人际交往的同时, 也引发了大量的道德问题。本文就网络道德问题, 以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现状的研究为基础, 分析了大学生出现道德失范现象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进而提出了完善网络道德教育的方法与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道德,培养

参考文献

[1]戚万学, 唐汉卫.学校德育原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3:1.

[2]蒋海升.青少年网络道德建构研究[M].山东大学出版社, 2011-9-1:5.

上一篇:会计核算新方法分析下一篇:椎间孔镜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