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湘南地区

2024-07-02

大湘南地区(精选十篇)

大湘南地区 篇1

国内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日新月异。一是在跨省旅游业合作方面,主要有粤港澳旅游业合作、环渤海地区旅游业合作、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合作、环北部湾区域旅游业合作、西南区域旅游业合作、华中区域旅游业联合、三峡旅游区域联合、七省市“红色旅游”合作、大黄山旅游协作、南京经济区内旅游协作、鄂粤旅游业合作、粤湘赣“红三角区”旅游业合作、沪滇旅游业联合协作、粤闽旅游合作、东北省区旅游协作、桂澳旅游业合作、鄂豫皖旅游业合作和陕甘宁旅游业合作等。二是在跨市旅游业联合方面,主要有:环太湖地区旅游业合作、浙东旅游业区域合作、长株潭地区旅游业合作、山东半岛旅游业合作、珠江三角洲旅游业合作、闽西南旅游业合作、海口旅游圈、辽宁“金三角”旅游业合作、陕西关中地区旅游业合作、河南开封—郑州—洛阳中原核心区域旅游业合作、湖北武汉及周边十城市旅游业合作等等跨市联合发展的典型案例。旅游业跨区域联合成为未来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主旋律。

二、旅游圈理论成为当今旅游学术研究的热点

旅游的开发是以区域为依托的,因此旅游的区域组织问题日益受到学者的关注。虽然可持续发展理论、点—轴开发理论、竞争优势理论、旅游环境优化理论以及生态旅游理论等都是指导区域旅游合作的思想武器,但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的当推旅游圈理论。可以说,以旅游圈理论指导当前区域旅游合作开发,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形式。

旅游圈是指在一定自然地理区域内,以旅游协作为内容的经济协作区,以旅游中心城市为主体,从区域的自然、经济、文化、交通等条件出发,合理配置旅游产业要素而形成“旅游中心城市———区域”与“旅游市场———资源”共轭的旅游地域综合体,是旅游职能结构和地域空间结构的有机结合,具有地理圈、文化圈、旅游经济协作圈等特征。

旅游圈首先是经济协作圈。旅游圈的组建、运作,必须以经济效益为核心,否则旅游圈的组建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旅游圈同时也是交通网络圈和文化圈。交通越发达的地区,旅游圈构建就越紧密,当然,这种紧密是以文化来为支撑的。每个旅游圈会拥有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饮食特产以及自己的历史文化。旅游圈的还是资源圈,其中极品资源所在地往往也是旅游圈的中心所在地,因此,不同等级的旅游资源共同构成了不同层次的旅游圈。显然旅游圈的地理中心主要是由旅游圈最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所处的位置决定的。

随着旅游开发的深入,旅游圈开发作为区域经济合作与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手段,区域合作的竞争力将远远超过单区域的竞争力,所谓一加一大于二,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规模就是品牌力,规模就是竞争力。“大湘南”旅游圈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郴州的生态旅游、衡阳的佛教文化旅游、永州的寻根访古旅游一旦将其联合起来,进行圈式的旅游发展,“大湘南”将成为湖南又一新的旅游品牌。

“大湘南”地区实际指的是湖南的南部地区,主要是包括衡阳、郴州、永州以及邵阳、株州的部分地区,2000 年刘建平、阎友兵所出版的《湖南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一书中,将湖南划分了七大旅游圈,其中的湘南旅游圈就是指该地区,2004 年2 月22 日,郴州、衡阳、永州市人民政府经平等协商、决定建立大湘南旅游经济合作圈,发挥三市的区位、交通、景点优势,共同承接来自粤、桂、港、澳等地的游客。至此,“大湘南”正式界定为湖南南部的衡阳、郴州、永州三市。

三、构建“大湘南”旅游圈几点建议

目前构建“大湘南”旅游圈的基础和条件已经成熟。不仅具有地缘关系上的紧密性、旅游资源的互补性,而且具有旅游发展上的共生性。

1.成立协作机构,对“大湘南”旅游圈进行科学的总体规划,协作开发,以实现分工最佳、规模效应的公平竞争,增强协作功能,发挥区域整体优势和加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大湘南”旅游圈能否成功,关键是规划。具体来说,就是要在省领导的重视下,由湖南省旅游局对“大湘南”进行了宏观的战略部署,对区域旅游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思路、战略布局、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做出安排。衡阳、郴州和永州作为临近的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地区,三市的政府应该多加强合作与交流,应着眼于未来的发展,而不是眼前的利益,为实现多赢而努力。而湖南省的旅游主管部门也应该多加强指导,针对衡阳、郴州、永州的旅游资源的特色制定出适合三市的旅游开发方针和政策,进而为“大湘南”旅游圈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

2.注意汲取成熟旅游区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经验教训。特别是要借鉴“大湘西”旅游圈旅游开发的成功经验。湖南旅游的开发,也逐渐从最开始的单区域的开发,向着多区域的联合开发靠近,湖南地区的旅游资源呈现出圈式的分布,因此,湖南旅游资源的开发也就依据特点进行圈式的发展,刘建平、阎友兵在对湖南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上,提出了旅游圈开发理论,把湖南省划分为七大旅游圈,用旅游圈模式开发湖南的旅游资源。随着开发西部的步伐,湖南的西部地区也开始了区域合作,张河清、方世敏在“大湘西”旅游圈的开发上,做了多次的研究,在湖南西部多少数民族的区域内,进行旅游的合作,共同开发“大湘西”。谭国忠则提出了构建大湘西旅游圈的设想,采用旅游圈的发展模式开发湖南湘西的旅游资源。湖南“大湘西”开发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但目前大湘南地区的旅游开发仍方兴未艾,现在湖南省委省政府再次推出具有历史意义的“大湘南”旅游圈意义十分明显。

东北地区高校大盘点 篇2

985工程大学

哈工大、吉大、大连理工、东北大学可以位居东北区域高校前四,这也是东北区域仅有的4所985,都是国家部委直属高校,都有单独设立的研究生院,哈工大、吉大、大连理工为副部级高校。

1、哈尔滨工业大学(985、211):在东北高校中可谓是当之无愧的王者,工科专业特色鲜明。航天技术全国赫赫有名,焊接可谓是金字招牌,飞行器设计与制造绝对是王牌明星专业,机械工程学科在全国排名第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起步很早实力雄厚,土木建筑超强位列全国三甲。总之哈工大号称东北小清华。

2、吉林大学(985、211):六校强强联合,东北规模最大,文理金融法学全国有名,东北第一,车辆工程全国之首,邮电、地质、医学,东北之冠,当之无愧,学校实力不凡,堪称东北综合大学的大哥。

3、大连理工大学(985、211):原来的四大工学院之一。工科实力超强,东北屈居第二,坐落海滨城市,分数居高,机械类、土木类、船舶、水利等是去大连理工的首选,还有各种外语强化班,名称诱人,就业很好,深受东北学生青睐。

4、东北大学(985、211):冶金系统强校,自动化、矿业、机械、材料、计算机等专业国内顶尖,坐落东北工业名城沈阳,办学优势明显,学生选择性价比较高。

211工程大学

5、哈尔滨工程大学:工信部部属,继承了原哈军工的一部分学科,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类专业国内一流。机械、通信、自动化,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强势,随着国家对海洋的重视,该校前途 可期。

6、东北林业大学:教育部部属,林业方面实力超强,逊于北京林大,与西北农林科技各有所长。

7、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属,实力不及中国农大,但稳坐东北区域农学老大的交椅,农学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

8、东北师范大学:教育部部属,在师范大学里仅次于北师大、华东师大,与华中师大实力相当,东北地区师范院校龙头老大。

9、延边大学:吉林省省属,与教育部“省部共建”,地处边疆,人家毕竟是211大学,对学生很有吸引力,韩语专业特色突出,麻醉学专业国内领先。

10、辽宁大学:辽宁省属,偏于文科,经济类学科特色和优势明显,辽宁综合院校之首,校友名人辈出。

11、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部部属,航海技术和轮机工程享誉全国,交通运输、通信工程、海商法专业就业前景广阔。

三所知名医科大学

12、中国医科大学:辽宁省属,与卫生和计生委“省部共建”,仍然坚持独立办学的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法医学在国 内也有较高知名度,外加国字当头,医学的实力在东北首屈一指。

13、哈尔滨医科大学:黑龙江省属,仍然坚持独立办学的医科

大学,医学的实力不错,紧随吉大之后,和中国医科大学不分伯仲,东北稳居前三。

14、大连医科大学:东北有名的医学院校,临床医学、医学检验 为国家特色专业,有本硕博学位授予权,学校坐落海滨城市大学,人 才培养优势明显。

二大军事院校

15、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被誉为“海军军官摇篮”和“中国海军的 黄埔军校”。是中国海军培养海军水面舰艇技术、指挥干部、海洋测绘 工程技术干部、海军政工干部的初级指挥院校,是中国唯一有国际海图 师A级培训认证资格的院校。

16、空军航空大学:是解放军全军唯一一所培养飞行人才、兼顾

航空飞行指挥和工程技术的军事高等院校,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飞行器雷达等相关专业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适合向往蓝天志愿报国的 考生。

三大财经类院校

17、东北财经大学:辽宁省属,与财政部、教育部“省部共建”,会计、金融、财政、工商管理是国家特色专业,近年财经类热门,分 数居高不下,实属财经类院校的东北老大。

18、哈尔滨商业大学:省属重点高校,素有“商业干部摇篮”之称。中国第一所多科性商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会计学、商品学、制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经济学是国家特色专业,具有 本硕博学位授予权。

19、吉林财经大学:曾隶属于国家税务总局,现为省部共建,是 我国唯一一所税务为特色的专业,但是改名财经之后,会计、金融等专 业热度提升,该校稍微贴近财经名称的专业录取线基本都在一本线上,财经热导致其他专业分数也偏高。

工科特色院校

20、沈阳工业大学:曾隶属机械工业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材 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工业 工程等专业可以说是沈阳工业大学最有优势的特色专业,具有本硕博学 位点,工科实力较强。

21、哈尔滨理工大学:曾隶属机械工业部,虽然是三校合一,但是

工科实力很强,本硕博均有学位点,机械工程、电气工程、高分子工程、信息管理、金属材料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 业突显特色。

22、沈阳建筑大学:省部共建大学,是以建筑、土木、机械等学科 为特色的建筑类高校,哈尔滨建筑大学合并后它成为东北建筑高校的龙 头,在全国也是实力不凡,行业热门,录取分数特色专业居高不下。

23、东北电力大学:东北唯一一所以电力为特色的院校,原隶属 于国电公司,现省部共建,该校的电气、能源专业的学生每年都供不 应求,五大电力公司(华能、大唐、华电、国电、电投),另外土木专 业也是电厂建设方向可供选择。

24、东北石油大学:与国内三大石油公司“省企共建”,以前叫

大庆石油学院,石油类学科在国内有较强影响力,行业优势明显,毕业生 就业形势好。

25、长春理工大学:兵工七子之一,省属院校,与工信部共建的

高校,光学工程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这在省属院校中是一个门面,该 校的光电信息工程适合深造、机械专业就业率很高。

26、大连交通大学:东北唯一的一所以轨道交通为特色的大学,曾隶属铁道部,行业优势特殊,材料成型、土木工程、车辆工程都是国家品牌专业。

27、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省属,与安监总局“共建”,曾经的

阜新矿院,老牌的重点大学,因地处偏僻,近年来有些没落了,但矿业专业依然很强势。

28、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坐落煤都抚顺,石化行业的办学方向,行业优势较强,油气储运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过程装备是特色专业。

29、辽宁科技大学:钢铁的血统,坐落钢铁之都鞍山,冶金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专业是永恒的优势专业。

30、辽宁工业大学:老牌的工科院校,虽在锦州,也不张扬,但是办学有特色,车辆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电气比较有特色,是性价比高的工科院校。

31、大连工业大学:原隶属轻工业部,是中国最早建立的4所轻工业学院之一,以培养轻工、纺织、食品、艺术等专业人才为办学特色,身在海滨城市大连,有很强的吸引力。

32、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省属以航空宇航为特色以工学为主高等院校,原航空航天部所属的6所本科航空院校之一(另5所分别是北航、南航、西工大、昌航、郑航),现为辽宁省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建设高校,也是空军依托培养后备军官的全国18所地方院校之一,已经成为“国防科技人才培养基地”、“空军后备军官培养基地”。

33、吉林建筑大学:该校的优势专业当属建筑学、城乡规划、土木工程、道路桥梁、给水排水工程等,行业优势和特色显著,毕业生就业情况好。

34、长春工业大学:吉林省省属,工科强势,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电气、自动化专业均是特色专业。机械工程、高分子材料已经在第一批次招生。

35、沈阳化工大学:化工为特色,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学科相结合的多科性大学。行业优势较强,录取分数不低。

36、沈阳理工大学:兵工七子之一,所设专业都与兵器工业相关,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是国家特色专业,其它工科也有优势,值得学工考生深造。

其他特色院校

37、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属,与教育部“省部共建”,偏文科,俄语 等学科水平在国内位居前列,黑龙江综合院校之首。

38、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三个学校 办学历史相近,均有本硕博学位点,针灸推拿和中医学是三校的品牌专业,不过由于现在中医行业岗位需求量过低,使得就业情况非常一般。

39、哈尔滨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分别是所在省的重点师范大学,办学历史悠久,两所师范大学实力很强,各具特色,排名不相上下,本硕 博三个学位点均有,师范专业位列东北地区师范类院校的前三甲。

40、沈阳药科大学:辽宁省属,当年与中国药科大学并称“南北两药”,药学专业强势。

41、大连民族大学:隶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是国家唯一设在东北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以工科和应用学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型民族高等学校。学校优势专业有电子信息工程、日语、艺术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生物工程;人家出身特殊,坐落海滨,深受东北学生青睐。

42、大连外国语大学:东北只有一所外语专业院校,日语、英语、俄语、朝鲜语优势独特,校园环境优美,是学语言类考生的理想大学。

43、沈阳农业大学:知名度不高,但有一定实力,农学方面的一些学科并不逊于东北农大,学科水平在国内也有一定影响力。

44、中国刑警学院:公安行业的知名院校,侦查学、刑事技术学发展有特色,毕业生面向公安政法部门就业,虽参加公务员考试,但是也是近水楼台。

45、北华大学:由吉林医学院、吉林林学院、吉林师范学院、吉林电专合并而来,临床、口腔、影像、检验是重点线下不多想学医学并且不想出省的很不错的选择,该校机械、电气、土木继承电专特色,就业渠道宽阔。

46、渤海大学、大连大学:合并的综合类院校,各具优势与特色,发展潜力较大,都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各具地域优势录取分数较高。

47、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农业地位较高,该校与农业相关的专业比较有特色,但是由于行业的原因,该校录取分数不高。

48、吉林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鞍山师范学院、通化师范学院、白城师范学院、大庆师范学院:众多省属师范院校是东北办学的优势,今日标准的普通话已经不是师范毕业省的就业优势所在,免费师范生还有一定吸引力,志愿人民教师职业的学生可以参考。

49、沈阳大学、长春大学、哈尔滨学院:都是合并的综合类院校,专业涵盖面较广,要说特色专业不是十分突出,但都在三省的省会办学,较其它城市还是有竞争力的。

50、吉林化工学院:该校是省内性价比较高的学校,学校实力和录取分数之比非常可观,化学工程与工艺是该校最有优势的专业了。

51、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东三省唯一一所为职高中专培养师资的院校,想学工科还喜欢当老师,分数不是很高,这里是个不错的选择,当然不是学师范就一定当老师,也是可以通过工科专业方向就业的。2014年开始招收免费师范生。

52、长春工程学院:2000年原隶属冶金部、水电部的长春建筑高专、长春工业高专、长春水利水电高专合并而来,所以不难看出该校的水电、土木、机械专业都是该校优秀专业。每年中冶,有色,中建等单位每年都到该校招聘毕业生。

53、吉林警察学院:吉林省唯一一所不隶属于教育厅的省属院校,隶属于省公安厅,学校管理非常严格,但是由于现在警察公务员选拔考试制度,降低了警校报考热度,但仍然居于行业优势,充实到公安战线比例较大。

54、吉林工商学院:吉林省第二所财经类院校。2007年由吉林财税高专、粮食高专、商业高专合并而来。会计,食品专业是该校的优势专业。不过食品专业就业前景就不多说了。

55、吉林医药学院:军队的血统,原属空军,现归地方,医学专业院校,校园环境幽雅,管理严格,由于医学热,该校定位不高,是医学考生的合适选择。

56、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北大荒之子,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有鲜明农垦特色,以农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农业大学。现校址迁至大庆市。

57、黑龙江科技大学:以矿业工程为特色的高校,原鸡西矿业学院,2013年更名为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校已经迁至哈尔滨,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特色专业。工科实力不弱,但是行业就业形势不好。

58、佳木斯大学:坐落于中国最早迎接太阳升起的地方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由佳木斯医学院、佳木斯工学院、佳木斯师范专科学校和原佳木斯大学四所院校合并组建佳木斯大学,制药工程、口腔医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为国家特色专业,地处边疆,录取分数不高。

59、齐齐哈尔大学: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和齐齐哈尔轻工学院为主组建,专业多以师范和轻工为主,现已经发展为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唯一一所省属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

英国:大伦敦地区最受追捧 篇3

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的影响,英国近两年的经济增速明显放缓,2010年人均GDP为35334美元,仅排名世界第22位。尽管英国经济呈现出疲态,但金融、保险等服务性行业依然发展较快,尤其是旅游业已成为英国的支柱产业,年产值高达700多亿英镑。英国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和举世闻名的高等教育不但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和留学生纷至沓来,也吸引了许多海外买家。

物业税可有条件减免

与其他发达国家一样,英国买房最主要的税费也是印花税。根据英国法律规定,对房价在12.5万~25万英镑之间的房屋交易征收1%的印花税,25万~50万英镑之间税率为3%,高于50万英镑的税率为4%。而英国的物业税叫作市政税,其费用征收标准较为复杂,依据房屋大小和所处地区,从低到高被列为A到H8个等级。当然,英国法律还规定了23条免交纳市政税的条件,如房屋正在维修等。

大伦敦是不二选择

英国虽然拥有伯明翰、曼彻斯特等众多大城市,但没有任何一座城市的房价和房产投资价值可以和政治、经济、金融、文化、航运中心的伦敦相比。目前大伦敦区房屋均价已超过2万美元/平方米,虽然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伦敦房价有所下降,但其排名依然高居世界第6位。伦敦处处都是风景,已成为英国名片,长期看伦敦房价依然有较好的升值潜力,尤其是伦敦西区的高档住宅区,正受到中国、俄罗斯、印度等新兴国家富豪们的集体追捧。

精选楼盘

1.贝塞尔(BEZIER)精装公寓

贝塞尔精装公寓位于伦敦市中心,南临伦敦金融城、北接伊斯灵顿、东连肖尔迪奇、西靠伦敦西区,可谓是传统与前卫交汇之地,地理位置十分显赫,两幢大厦弧形外立面设计犹如华丽而又巨大的风帆面向泰晤士河,可俯瞰整个老街环岛。贝塞尔公寓房型以单间套房和一房两厅的景观小户型为主,折算为总价人民币350万元起。

2.斯特拉塔(Strata)超高层豪华公寓

项目坐落于英国伦敦市中心一区,紧靠火车主干线和两条地铁线,27条公交线直达,只需步行即可到达娱乐休闲之地——南岸(South Bank),古典剧院、电影院和音乐厅集中地,酒吧和餐厅随处可见。同时邻近伦敦有名的鲜货集市、餐厅和美食店云集之地——博罗。公寓以42~67平方米的一、二房为主。每套售价250万元人民币起。

3. Caspian Wharf

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大趋势 篇4

30多年来,受益于国家改革开放政策和大规模的国际产业转移,我国成为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近年来,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国际国内产业分工深刻调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一方面,东部沿海地区资本相对饱和,土地、劳动力、能源等要素供给趋紧,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外延型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另一方面,中部地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要素成本优势初步凸显,产业发展空间逐步扩大。中央高度重视推动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的梯度转移,2010年1月国务院批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同年9月国务院又出台《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引导和支持中西部地区发挥自身资源、劳动力等优势,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加快承接产业转移[1]。

安徽省情况

2010年以来,皖江城市带示范区建设持续发力,承接产业转移效应逐步增强。2010年,示范区共新批内外资项目9 782个,其中新批内资项目9 585个,同比增长21.8%,合同引进省外境内资金9 063.9亿元,同比增长61%,实际利用省外境内资金4 867.4亿元,同比增长47.2%。全年新批外资项目197个,合同利用外资200 323.4万美元,同比增长307.3%。2010年,皖江示范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 224亿元,同比增长16.3%,占全省比重超过67%,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8个百分点,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6.8%。2010年,皖江示范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 639.1亿元,增长23.8%,占全省比重6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 419.6亿元,增长19.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全部财政收入1 308.8亿元,增长31.8%,占全省比重超过63%;固定资产投资8 580.5亿元,同比增长34.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占全省比重达72%。

为推进和规范首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发展,2010年,安徽省出台了《关于推进皖江示范区建设的决定》《关于皖江示范区规划的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推进皖江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并与国家17个部委签署合作共建协议。新增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个、出口加工区1个、对外开放口岸1个。2011年6月,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省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就引导和推进产业有序转移、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对接、加强资源开发利用、进一步开放要素市场、推进园区合作共建、构建信息互通平台、加强人才交流合作、建立工作推进机制等达成共识。2011年安徽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安徽省促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条例》,条例于2011年8月1日起施行。对于皖江示范区内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和六安市金安区、舒城县,以及江南、江北两个产业集中区,条例规定了一系列土地、金融、出口、税费等方面扶植和优惠制度。如安徽省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要预留一定比例,专项用于示范区重大项目建设,示范区外新增耕地指标可调剂给示范区;省、市、县应设立示范区建设专项资金,统筹相关资金向示范区倾斜;设立示范区产业发展基金,拓宽融资渠道;支持示范区设立股权投资基金、担保风险基金、未上市股权交易所;加快合肥、芜湖出口加工区建设,支持示范区申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除国家规定的收费项目外,示范区内的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予以免收等。条例还鼓励在示范区建设中创新体制、先行先试。明确了江南、江北两大省级产业集中区管理机构的规划、建设权和对区内乡镇、街道的管理权,集中区所在地的市、县(区)政府应协助做好相关工作;支持示范区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健全被征地农民教育、就业和医疗服务体系;放宽非公有制企业的投资领域和行业限制,引导非公资本以各种形式进入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领域。

江西省情况

江西是全国唯一毗邻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三角区的省份,在接受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辐射与带动中有着十分明显的区位优势。江西省合作领域十分广阔,在工业、农业、服务业、旅游业等多个领域已全面开放。随着投资环境的改善以及地缘优势显现,江西正成为境外投资和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首选之地。江西具备发展低碳经济的产业基础。工业方面,作为清洁能源的太阳能光伏产业,拥有一流的生产规模、工业技术和骨干企业,省会南昌已被批准为全国发展低碳经济试点的唯一省会城市。

江西省承接产业转移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产业转移的规模越来越大,承接速度正在加快。2008年新增具有世界500强投资背景的企业6家,总数达36家。二是对资源、能源依赖较强的产业转移趋势更加明显,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塑料、鞋类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江西省相对具有优势的资源型产业。三是资金主要投向工业项目。江西省利用省外资金中,工业项目资金占85.3%,其中制造业占工业合同项目个数86.6%、进资占83.2%。四是产业转移的来源地相对较为集中,主要来源地浙江、广东、福建三省的项目占江西省引进总数的近70%,境外投资中来自亚洲的投资超过80%,其中又以香港最多,比例达到60%[2]。

湖南省情况

湖南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交通区位优势,已基本形成现代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在区位上将长江经济开放开发带、泛珠三角合作区域和中西部地区联为一体,为有效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高效便捷的通道。湖南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资源保障,农业、矿产、旅游、水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为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和广大投资者在湖南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支撑。湖南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巨大发展空间,农业优势明显,工业体系较为完整,已基本形成10大优势产业集群和77个各具特色的工业园区,拥有华菱钢铁、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一批在全国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的优势企业,具有与广大投资者全面开展战略性投资合作的良好产业基础和合作平台。湖南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人力资源优势,综合科技实力位居全国前列,有杂交水稻、碳复合材料、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等一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为有效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更坚实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湖南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长株潭城市群获批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沙市获批全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郴州、益阳、岳阳、永州4市被商务部批准为中部地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2008年湖南出台《关于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加工贸易发展的意见》,加大政策创新和财税支持力度,并以世界500强企业为承接重点,成效明显[3]。

湖北省情况

近年来,湖北省大力实施开放先导战略,把承接产业转移作为扩大开放的重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招商活动,创新招商模式,承接产业转移形势良好,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全省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引进省外资金将超过1 700亿元,同比增长50%以上。湖北已经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往来,累计已有85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湖北投资。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新特点,一是高新技术产业逐步成为承接产业转移越来越重要的行业。尤其是武汉东湖高新区被批准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近三年,武汉东湖高新区共引进了产业转移项目38项,其中外资项目12项,过1 000万美元以上项目4个;内资项目26项,过1亿人民币项目18个。先后引进了一批涉及激光、消费电子、集成电路、显示、环保、半导体照明、电气设备等领域的高科技制造企业,2010年,该区光电子信息产业实现总收入1 145亿元,成为国际知名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光谷的光纤光缆生产规模全球第一,激光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保持在50%左右。二是服务业逐步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新重点。武汉市发挥特大城市的功能优势,加快承接服务业转移,逐步形成功能性服务业集聚区。

河南省情况

河南位于我国中东部,地处黄河中下游。作为中原大省,河南具有极强的区位优势,不仅是全国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重要交通枢纽,而且物流发达、商业繁荣,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和人口大省,原料资源丰富,内需市场潜力巨大,沿海企业向河南转移的步伐也在加快。2009年,河南省就出台了《关于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

为承接产业转移,2011年,河南省的承接产业转移行动计划主攻珠三角、长三角、闽东南、环渤海4个区域。力争签订承接省外产业转移项目1000个以上,引进省外资金1 000亿元以上,培育省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10个左右。在承接产业转移时,主要“瞄准”3个领域;一是承接市场空间较大、增长速度快的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工、建材等高成长性产业;二是鼓励支持化工、钢铁、有色、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承接促进精深加工、延长链条的项目、技术等;三是引导外来资金投向新能源汽车、生物、新材料等先导产业。

山西省情况

山西省在能源上有优势,可以吸引东部地区能源需求较大的产业进入省内,而通过2010年的能源重组,山西已经有了更大的优势。山西在鼓励招商引资以及发展工业园区的土地、政策及软环境方面等各种支持力度都相对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吸引东部的一些能源需求较大的产业进入。此外,由于山西的交通相对要比西部地区便利很多,这也有助于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到山西来。山西省充分利用交通、政策、土地和资源等方面优势,实行定点式、跟进式、持续式的精细化招商引资,围绕重点项目,采取人对人、点对点、企对企的有效办法,大力引进高端制造、电子生物等新型产业和轻型产业。

山西省在2010年承接国内外产业梯度转移已经有所进展。佛山光学产业布局晋城,福建的达利集团投资2亿元的休闲食品及饮料项目在长治市高新区建成投产。阳泉主动融入到长三角、环渤海湾和珠三角经济圈。阳泉经济开发区被省商务厅批准为山西省产业转移示范区,重点承接发展煤机和新能源装备制造业。这是继临汾经济技术开发区甘亭工业园之后,山西省批准的第二个产业转移示范区,使阳泉成为山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第一阶梯。

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做法和探索

加强平台建设,发挥园区载体作用

近些年,中部地区各省坚持强化园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大政策优惠和扶持措施的力度,突出打造工业园区品牌,形成产业对接平台。比如,安徽省在皖江城市带范围内设立了省政府直管的两个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即江南集中区和江北集中区,9个省辖市也设立有承接产业转移开发区。同时,皖江城市带整合现有开发区,支持各个开发区扩容,增加规划面积。把开发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加强园区交通、通信、供水、供气、供电、防灾减灾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综合配套能力。

又如,江西省制定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目标是争取“十二五”时期全省创建30个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此次方案共提出了六大任务,其中包括因地制宜承接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引导转移产业向园区集中、强化公共服务支持、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高承接产业的就业水平、完善承接产业转移的体制机制,引导转移产业向园区集中。江西省先后制定下发了《江西省省级产业基地认定办法(试行)》和《关于进一步推进江西省产业基地发展的若干意见》两个文件,对省级产业基地的认定条件、认定程序、发展目标和工作措施进行了规范。

突出产业规划,找准主导产业定位

中部地区各省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区位特点、产业基础、市场结构、优势产业发展态势以及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编制省级承接产业转移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努力从区位、资源、产业等方面实现与东部地区产业的对接。

以结构调整、发展开放型经济为主线,集中力量做大做强做优一批能支撑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柱产业。如江西省在“十二五”时期,制订了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即大力发展光伏、风能核电、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航空制造、半导体照明、金属新材料、非金属新材料、生物、绿色食品、文化及创意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确立将进一步完善全省现有的产业体系,为江西承接产业转移奠定坚实的基础。

突出产业对接,明确招商重点方向

江西省以产业对接为重点,通过列出东部沿海地区重点城市和重点产业分布情况、中央大型企业和国内知名民营企业、对应江西省优势资源深加工的产业项目、需要向内地转移的沿海传统加工产业“四张单子”,有目的、有对象、有重点开展面向重点城市、重点园区、重点产业以及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占据行业制高点的重点企业的对接招商活动,增强产业对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江西省产业发展特点和比较优势,目前全省招商引资主要集中在太阳能光伏、半导体照明(LED)等13个重点产业。

安徽省各地把握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功能升级的有利时机,重点从能源原材料、科技创新、环保、旅游、交通、物流以及汽车制造和冶金、农产品加工等相关领域积极开展与长三角地区的合作[4]。

承接中注重创新,着力培育本地区的产业集群

以产业园区为载体,以大型知名企业为龙头,引导转移产业和项目向园区集聚,形成特色鲜明、用地集约的产业集群。如武汉经济开发区从1992年成立神龙公司以来,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汽车产业集群。目前,武汉经济开发区已有神龙公司、东风本田、武汉中誉、东风电动、运盛特种车等7家整车生产企业,零部件企业达到160家,累计投资总额超过600亿元。日产、本田、法国PSA等世界三大汽车巨头聚集开发区,一大批汽车销售企业、配送中心进驻开发区,汽车服务业发展也步入快车道。武汉经济开发区已成为国内汽车产业集中度高的区域之一。

目前安徽省的8个国家级开发区具有产业基础和优势资源,初步形成以合肥、芜湖、马鞍山等为主的汽车产业集群;沿江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集群;沿江金属材料深加工产业集群;以合肥、芜湖、滁州等为主的家电产业集群;以安庆、铜陵等为主的服装产业集群;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等。

突出科学招商,提升承接产业质量

要科学承接产业转移,就需要科学地招商引资。近年来皖江城市带全面提升招商引资质量,改进招商引资方式,完善招商引资政策,提高招商引资效率。各市、县、区都在研究长三角企业在不同阶段的转移动机,根据本地区产业发展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招商引资。探索产业转移集群式发展,灵活采取政府(转出方、承接方)投资型、企业投资型等园区合作模式。各个市、县、区都要在江浙沪寻找重点合作伙伴结对子,推行专业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捆绑式招商等有效方式。加强招商引资项目的服务工作,不断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实施更加有效的招商引资激励政策,保护外来投资者的合法利益。

在承接沿海、境外产业转移过程中,江西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更加注重择商选资,多招大项目、少招小项目,多招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少招传统项目,多招节能减排项目、不招有环境污染的项目。加大对能耗低、资源消耗少、环境影响小等产业项目的引进力度,同时鼓励现有企业增资扩股,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江西省特别划出“三条红线”:即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的项目不引进、严重污染环境的项目不引进、严重影响安全与群众健康的项目不引进。

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问题

基础设施条件的差距

近年来,中部地区的交通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通往经济发达的省市高速公路和铁路需要进一步完善。现代物流业规模小、形式单一、缺乏一体化服务供应商,没有形成社会化供应链,不能有效降低物流成本,难以满足转移企业对物流服务的需要。同时,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现代信息通讯网络建设,还比较落后,尤其是各级政府机关在电子信息方面,还不能够十分及时提供企业所需要的各类信息,成为制约产业向中部地区各省大规模转移的瓶颈。

产业综合配套能力的差距

中部地区虽然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但产业集聚和企业集群的态势还处于初步形成过程中,未形成具有规模的块状区和特色产业带,集聚效应还不明显。工业园区内有强劲市场领导能力的龙头企业数量不多,尚未形成支持龙头企业的中小企业群,中小企业素质不高,发展不充分。产业间没有形成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产业链,呈现出规模小,集约化、专业化程度低的现象。这种状况降低了中部地区产业的配套能力,进而限制了部分沿海企业向中部地区转移。

中部地区各省的产业关联度还不高,在制造业内部、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的产业关联基本处于自发阶段,成熟且紧密的产业配套和企业协作尚未形成,还无法担当引进大企业的产业配套企业角色。本地中小企业整体素质不高,大多数产业产品零部件配套率低,很多核心零部件需从外地购进。不少园区项目之间协作关联度不高,生产性服务业跟不上,难以满足转移企业的配套要求。产业滞后限制了产业转移的规模和层次,一些企业转移过来后,由于产业配套能力差也难于植根。例如,湖北省荆门市年纺纱30万锭,纺织业比较发达,但李宁工业园生产所需面料及辅料仍需到外地采购;石化产业是荆门市的主导产业之一,而许多石化加工副产品都不能在本地进一步深加工[5]。

软环境特别是政务环境的差距

近几年,中部地区各省在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方面做了不少努力,经济社会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仍然可以看到,一些地方政府职能还未根本转变,管理越位、错位、缺位问题还较为突出,“脸难看”“事难办”仍在一定范围内不同程度地存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不够,合力不强;在一些外资项目的推进中,不少职能部门习惯被动办事,不积极主动为外商协调解决问题,存在应付、讲形式的情况;政府部门“重审批、轻服务”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审批项目复杂且环节多。在招商引资上,缺乏创新的手段和措施,专业性招商知识很少,项目库建设不规范且滞后,无法满足客商咨询需要等问题,都使企业运营成本加大,阻碍了发达地区向中部地区的产业转移。

区域竞争压力的加大

随着国家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政策的出台和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的推出,省域之间,尤其是周边省份之间在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大有抢商抢资之势,纷纷出台优厚政策支持,积极吸引国际及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竞相赶超,态势逼人。由于地缘的关系,我国的对外开放呈梯度推进态势。如果把沿海地区比作第一级台阶的话,中部地区的安徽、江西、湖南毗邻沿海省份,可以看作是第二级台阶;湖北省、河南省、山西省则属于第三级台阶。

资源环境负荷压力的加大

如湖北省,拥有众多的未开发未污染的山水资源,万里长江流连湖北一千多公里,是著名的千湖之省,又是三峡库区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所在地。但是,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中却承载着更巨大的环境压力。另外,湖北作为国家粮食主产区,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大、建设用地预留空间少,承接产业转移中的土地供给缺口日益突出,部分地区可用的建设预留地严重不足且逐年减少,甚至无地可用。与此同时,个别项目存在圈地倾向,有些客商夸大项目投资,虚占或囤积土地,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如从事简单仓储业务的传统物流产业占用土地资源多的问题比较突出,需要及时提高项目引进的门槛。随着湖北经济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的扩大,面临的资源、能源、环境的约束也更紧。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统筹协调,成为新的挑战。

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思考

从世界历史的发展看,产业转移是一波一波进行的,由发达国家向新兴国家、由新兴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从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型产业开始逐步扩展到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递次转移。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从2005年已经开始向外转移,有的转移到内陆地区,有的则转移到东南亚国家。因此可以说,中西部承接国际和沿海产业转移机不可失,并且最关键的就是最近这几年时间。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要根据产业的运行规律和产业发展的规律来选择,必须是主动的承接,而不是被动的承接;必须是科学的承接,而不是盲目的承接。必须把承接产业转移与自身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推进新型工业化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吸纳发达地区的资金、先进设备、管理方法、经营理念、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形成自己特色的产业结构。

加快城市群和开发园区的建设

城市群和工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目前。中部地区各省的城市群已经初步形成。从基础设施发展水平来看,中原城市群居第一位,武汉城市圈居第二位,皖江城市带居第三位,长株谭城市群居第四位。要充分发挥城市群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作用,发挥城市的聚集效应和产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加快中部地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中部地区各省形成产业联动发展的格局。

要大力推进各级各地开发园区建设,充分发挥工业园区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载体作用,提高园区对产业转移项目的吸纳和承载能力。目前,转移企业不仅考虑转移成本,更看重承接地产业配套能力,关注上下游企业是否能形成一个完整的集群,因此要抓好产业集聚区载体建设,结合本地区产业发展规划,合理确定产业集聚区的定位、空间布局和发展规模。要突出集聚区内产业的“关联度”“配套性”及功能“集合性”,要妥善解决好土地问题、企业生产和生活问题,加快基础设施和标准化厂房建设,完善工商会计、信息咨询、金融保险等服务配套,为引进外来资金和项目提供良好的承接平台,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及技术结构的优化升级。

健全承接产业转移政策体系

中部地区要加快政策创新步伐,制定财政扶持、金融促进、要素支持等政策,促进承接产业转移取得大的成效。积极搭建融资服务平台,鼓励金融机构为转移企业提供开户、结算、融资、财务管理等金融服务,引导金融机构根据转移企业需求开展业务创新,及时满足企业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鼓励培育转移企业直接融资,积极参与资本市场,拓宽企业资金供给渠道。要积极构建良好金融生态环境。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金融支持承接产业转移提供良好的信用环境。

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对优势产业转移项目的各类规费、手续费等,在符合国家现行政策的前提下,按照能免则免、能减则减、就低不就高的原则实行减免。对于经认定为国家级自主创新产品和具有产业化前景的在孵高新技术产品,对于转移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专用设备,转移企业投资于中部地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要积极建立合理税收分享机制。

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中部地区围绕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和方向,应加快推进重点产业自主创新,加强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创新示范区建设,实现产业承接高端化和产业体系现代化。要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和创办海外研发机构,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开放共享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和产业共性技术研发试验平台,建立和完善技术转移转化的公共服务平台和中介服务机构,着力增强企业竞争力。

重点抓优势产业的发展,努力提高产业的空间聚集度。立足信息化和工业化互相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积极推进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发展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壮大机械制造、汽车、航天等装备制造业。支持龙头企业兼并重组,推进产业纵向延伸和横向配套,高起点、高水平地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推动企业专业化分工、集群化发展,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体系完备、品牌过硬的产业集群。

准确把握承接点和着力点

中部地区要立足现有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立足中部地区现有区域产业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找准产业承接的承接点和着力点,充分发挥中部地区各省的综合成本优势,探索适合区域特点的新型工业化模式。目前,中部地区各省承接的产业主要包括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特色资源开发与加工等,以物流、金融、汽车、农业、旅游、节能环保、高新技术、光电子等行业,重点是要在承接中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产业转移不是简单的复制,更不能转移污染和落后。不管是承接产业还是产业集聚区的规划建设,都要坚持节约与开发并重,认真考虑对资源的开发和开采、土地的征用与利用,是否实现了土地和其他资源的集约利用、废弃物的集中再利用,是否符合生态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要坚持把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容量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依据,严把产业准入门槛,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利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发展产业集群和产业体系,加大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力度,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让承接成为科学的承接和有效的承接[6]。

参考文献

[1]陈耀.产业资本转移新趋势与中部地区承接策略[J].中国发展观察,2009(6):12-18.

[2]吕连生.泛长三角的形成与皖江城市城市群的东向发展[J].江淮论坛,2009(1):45-47.

[3]肖金成.中国空间结构调整新思路[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4]钟培武.产业转移与中部地区招商引资模式转换分析[J].河南社会科学,2008(6):34-36.

[5]张月瀛.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对策[J].人民论坛,2010(23):56-58.

地区塔里木歌舞团大宣教工作小结 篇5

团长麦米提米尼〃萨迪克从加强组织领导、丰富学习内容、拓展学习渠道方面总结了我团2010年长治久安大宣教学习工作,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思路。

与会同志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围绕如何加强我团工作和长治久安大宣教学习工作进行了热烈讨论。大家认为,单位党支部高度重视我团工作和长治久安大宣教学习工作,通过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扎实抓好各项工作,特别是依托党总支,有力地推动了我团大宣教工作和长治久安宣传学习工作上台阶、上水平。下一步,要努力在深化内容、形成体系,创新形式和方法,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会上,蒋育山书记充分肯定了我团工作和开展长治久安大宣教取得的成效。一是我团长治久安大宣教改进工作方式,树立“大培训”、“大学习”理念,全面加强对我团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训;二是结合演职人员工作特点,开展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演职人员廉洁教育活动,成效显著。并向与会同志提出三点希望:一是我团工作要坚持党的原则,全面加强对党员干部、群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断提高政治意识;二是长治久安大宣教是党建工作的重要部分,要坚持“大宣教”工作格局,紧紧依托党支部这个平台,列入各部门工作计划加以落实;三是我团工作与长治久安大宣教宣传学习工作要始终围绕单位中心工作,从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团风建设、理想信念教育等多方面,引导干部职工诚信学习,培养演职人员的职业道德精神,增强干部职工的爱团精神。

阿克苏地区塔里木歌舞团

大湘南地区 篇6

关键词:黔东南州;大健康产业;特困地区;精准扶贫

滇黔桂石漠化区是全国 11 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之一,是我国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贫困发生率最高、民族自治地区最多、生态环境压力最大的地区。2013年末,黔东南片区贫困人口167.29万人,贫困发生率为42.11%。2013年该片区共有贫困人口总数为119.41万人,贫困发生率30.6%。

2015年,贵州省在黔东南州石漠化片区设立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其核心区范围是江县洛香镇、贯洞镇和黎平县肇兴镇,其中联动区和辐射区覆盖整个黔东南片区的区域。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是以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和大健康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践,也是探索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社会发展、实现同步小康的重要举措,对推动少数民族连片特困地区跨越式发展和推进精准扶贫具有重大意义。

一、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发展现状

(一)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的贫困状况

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黔东南连特困片区)是滇黔桂石漠化连片特困地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地区,扶贫攻坚难度大。黔东南连特困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县共有14个、重点乡镇155个、重点村2077个。由于该片区社会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滞后,农民受教育程度低,劳动力素质偏低,产业发展单一、规模小、基础薄弱,农村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是贵州片区重点扶贫区域。

根据黔东南州特困片区社会发展状况的分析,贫困集中表现为以下几种贫困类型:

1.自然环境与地域导致的贫困。黔东南连特困片区处于云贵高原向桂北盆地过渡地带,山高坡陡,沟壑深切,山地占总面积的93%,地理环境复杂,自然灾害频发,人均耕地面积少,土地贫瘠,导致农业发展生产条件差,广大农村地区贫困人口逐年增长。《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贵州省)区域发展扶贫攻坚规划2011—2015年》实施以来,虽然投入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对基础设施进行改造,但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依然频发,导致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交通极为不便,农田水利和生产生活条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因灾返贫现象普遍。

2.文化教育导致的贫困。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对外开放较晚,人才和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致使少数民族各群体未能得到好的教育,“扶智”问题突出。示范区文化科技教育落后,人民群众文化素质整体偏低,劳动者文化素质较差,不利于接受新思想、新技术,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不高,生产方式陈旧,生产效率低下,广种薄收的现象比较普遍,群众自谋发展的能力较弱。

3.制度变革滞后导致的贫困。城乡二元体制造成社会保障权利的缺失,很难公平地享受公共服务;由于缺乏必要的经济和社会保障,农民因灾、病致贫较为普遍。城乡二元结构变革缓慢,山区少数民族群众无法享受到充足的、高质量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医疗保险与救助制度不完善,也是因病致贫的主要原因。

(二)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扶贫政策实践

为推动黔东南连片特困地区的区域发展,贵州省出台了《贵州省“33668”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和《贵州省月亮山区扶贫决战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明确了黔东南连片特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扶贫攻坚工作的总体思路、目标和措施,并将扶贫任务分配到各个责任部门。

随着各项减贫政策的不断实施,黔东南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减贫取得一定成效。

1.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贫困发生率下降。2013年,黔东南州连片特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5345元,比2010年末增长68.93%,实现减少贫困人口48.33万;2014年,28万贫困人口脱贫、2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和30个贫困乡镇完成减贫摘帽任务,分别占减贫目标任务的112%、200%和120%,连片特困地区农村民居人均可支配收入6038元,贫困发生率下降17.36%。

2.扶贫项目、资金增加明显。2014年,黔东南州连片特困地区共获扶贫项目326个,资金4.4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10%。区域内2014年扶贫攻坚示范县(麻江县、雷山县、岑巩县),每县得到8000万元以上扶贫项目资金扶持,占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贵州片区11个扶贫攻坚示范县的27%。

3.精准扶贫个案管理不断完善。为了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个案管理,滇黔桂连片特困地区黔东南片区各级政府出台了相关的扶贫管理政策,如《中共黔东南州委、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关于在全州推行扶贫工作个案管理的意见》和《黔东南州干部结对精准扶贫个案管理工作方案》,通过具体措施实施精准扶贫个案管理。2014年,黔东南州特困片区61650家贫困户224675人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制定帮扶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采取“六个到村到户”等工作措施开展结对帮扶,实现扶贫与干部“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身上有指标”。同时,对贫困人口实行分类管理,进行分类指导,定向施策,分别采取社会保障、产业扶贫和生态移民工程等不同措施进行扶持。建立结对帮扶关系,进村入户调查和 “讲、访、帮、促”活动,贴近群众、认真听取群众意见,针对性地采取帮扶措施,很好地解决了贫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4.建档立卡,贫困对象识别进一步明确。在扶贫个案管理的基础上,根据“分解、初选、公示、帮结、计划、填写信息、数据录入、入网络、更新”等步骤,落实“两公示一公告”,实现公开,公平、公正的识别贫困人口。2014年,建立《扶贫开发建档立卡信息管理平台》,共录入37.6493万户134.1307万人,录入一类贫困村947个、二类贫困村500个、三类贫困村406个,录入片区规划县市16个,其中国家级贫困县14个,省级贫困县2个。

nlc202309042253

5.落实国家和省扶贫贴息贷款政策。优先安排小额信贷补偿金试点,实行5万元以下3年以内免担保免抵押扶贫信用贷款,对造册登记的扶贫对象,给予国家基准利率贷款贴息。对带动黔东南片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企业和合作社,其贷款可享受扶贫贷款贴息。

二、探索大健康产业发展下的精准扶贫模式

根据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规划,示范区将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以苗族、侗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基地为依托,在保护、开发、传承和发展中实现平衡, 打造少数民族地区产业转型发展示范基地、农民创业及产业创新示范基地,围绕“民族创意、文化旅游”为产业主线发展大健康产业。为此,要探索符合连片特困地区实际的精准扶贫模式,这是发展大健康产业首要考虑的问题。

(一)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扶贫开发模式

发展大健康产业,应建立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扶贫长效机制,使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成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吸引更多的外来人员,实现民族文化旅游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

1.政府引导。要不断完善当地的旅游基础设施,改善旅游投资环境。在市场运作的基础上,对民族文化旅游进行扶持和培育,特别是旅游管理和服务。注重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引导少数民族群众参与旅游开发,形成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共同体。

2.群众参与旅游开发和经营。

要引导少数民族群体,特别是贫困群体参与旅游开发与经营,采用直接旅游扶贫的方式,引导少数民族民众参与到旅游中来。如组织少数民族演出队、开办农家乐、旅游产品生产、经营与加工等,培育“亦农亦工”的旅游从业人员,充分利用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旅游,打造苗族、侗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基地。

3.加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要加快不同民族文化旅游产品、传统文化(节日、民俗)的开发,建立旅游产品和文化体验产业链,实现少数民族旅游产品市场化,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扶贫的开发水平。

(二)劳动力转移扶贫开发模式

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种自然而然形成的社会经济现象,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政府加以规范引导。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基本导向,根据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需求,加大对农村不同层次的群众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使示范区的富余劳动力能够就地转移。政府承担政策制定、培训监督、就业监督、资金保障等职能,而招生、培训、管理、安排就业等方面完全由培训机构按市场要求运作。

(三)PPP扶贫开发模式

借鉴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机制,建立伙伴关系,科学合理分配各方利益,明确各自权利和义务,不失为一条发展农村扶贫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要制定科学的规划方案,明确职责分工,统一管理;按照标准选择承包户,搞好土地流转;建立监督机制,确保收益。

(四)电子商务扶贫模式

要在政府的引导下,培养电商人才,发展电商产业。通过电商平台建设,拓宽本地产品销售渠道,为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各个县的“银饰”、“刺绣”和农特产品解决销路难题。

三、大健康产业发展下推进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的思路

(一)创新扶贫机制,推进扶贫改革

1.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在搞好建档立卡贫困对象识别工作的基础上,建立电子信息档案,并向贫困户发放《帮扶手册》,进一步摸清贫困状况,分析致贫原因,明确帮扶需求,落实帮扶责任和帮扶措施。

2.改革扶贫资金管理机制。扶贫项目审批权下放到县,县、乡两级作为项目资金的审批实施主体、责任主体和监管主体,加快推行乡级报账制步伐。

3.财政专项扶贫项目管理机制。改革扶贫项目审批权,将扶贫项目审批权全部下放到县,全面实行目标、任务、资金和权责“四到县”制度。严格扶贫项目审批和实际运行流程,实行统一的项目审批流程。

4.健全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帮扶机制。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扶贫工作机制,实现贫困乡镇、贫困村和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

(二)推进精准扶贫个案管理

对扶贫项目实行精确化管理,实现扶贫项目的精确化、精细化、可视化、可控化管理,提高扶贫项目实施质量和效益。对生产生活环境恶劣的村寨,实行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对自然资源丰富、有产业基础和优势的地方,引导群众加快优势产业发展;对劳动力富余的家庭,引导劳动力转移,拓宽就业渠道;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加大支持力度,扶持特殊产业做大做强;对无劳动能力户做好各方面的保障;对条件较好的村寨、农户,要把扶贫攻坚和同步小康统筹安排部署,力争早日实现减贫脱贫同步小康。

(三)推进驻村帮扶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

驻村干部在建档立卡管理的基础上,参与扶贫项目申报、组织实施、检查验收、绩效评估等工作,切实加强驻村干部执行力建设,完善扶贫项目资金项目管理体制,实行“乡镇申报、县级审批、乡村实施、乡镇初检、县级验收、乡级报账”的管理体制,以村为基本单位,通过乡镇申报项目,实现驻村干部“全程参与项目申报、全程指导项目实施、全程加强项目监管、全程督促项目评估”等,促进精准扶贫和驻村工作的深度融合,把党的惠农政策和扶贫开发政策落到实处。

(四)发展大健康产业扶贫

1.培育和壮大大健康支柱产业。重点支持发展示范区内的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加快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形成规模效应、品牌效应,形成支柱性产业。引导农民通过产业转移进入园区,实现从农民身份到城镇居民和产业个人的转变,增加工资性收入。

2.产业扶持到村到户。按照一村一品的规划,选择适宜的产业,通过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的示范带动,形成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的现代产业布局。通过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劳动力参股、技术资金合股等方式,将广大农民从传统繁重的农业生产中解脱,充分调动生产积极性,获得稳定收入,实现减贫摘帽,最终实现全面小康。

3.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集中力量重点培植和扶持具有带动辐射能力、有使农产品加工增值、有品牌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加工,走规模化、产业化、特色化发展的路子。根据大健康产业的基本特点,积极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提高农业收益,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要围绕示范区内建设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区、休闲农业观光带,统筹规划,加大休闲观光农业资源、田园生态资源景观、农村人文资源的开发力度,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特色产品等与旅游观光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1]韩 斌. 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初析[J].《学术探索》,2015(6):73—74

[2]朱金鹤.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与效率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250—269.

[3]张巍.由劳动力转移扶贫析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J].《中国行政管理》,2006(2):56—57

[4]韩 斌. 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初析[J].《学术探索》,2015(6):75—76

[5]吕辉红. 湖南洞口:借鉴PPP模式发展农村扶贫产业[J].《中国财政》,2015(4):65

(作者单位:贵州凯里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欣闻

中国大陆地区川端文学研究综述 篇7

关键词:中国大陆,川端康成文学研究,新感觉派,死亡意识,佛教影响

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的作品早在1942年就曾被译为中文,但大规模译介、研究还是从上世纪70年代末才开始的。1978年,《外国文艺》创刊号上发表了侍桁的译作《伊豆的歌女》和刘振瀛的译作《水月》,正式拉开了川端文学在中国大规模译介的序幕。1979年9月12日至20日,在长春召开了日本文学研究会,在这次会议上提交的三十余篇论文中就有关于川端康成的文章。1981年,川端的代表作《雪国》、《古都》的中译本出版。到目前为止的30余年中,几乎所有川端的作品都有了中文译本,仅大型的多卷本文集就已出版了三套,这在中国的日本文学翻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在日本,川端康成的研究已成显学,在中国,研究川端康成的专著和有关论文在一些重要的外国文学研究刊物及各大学学报上接连不断。中国已成为川端康成研究的重要国度,“日本的学者和刊物就称赞我国译介和研究川端文学的成果‘居于国外,包括欧美在内的川端文学研究的第一位’”。[1]

在过去的三十余年的时间里,中国大陆地区对川端康成文学的研究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中后期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以社会批评学的角度分析川端康成作品的倾向比较突出,大多表现了川端康成的虚无思想和颓废的世界观。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为第二阶段,中国的川端康成研究者逐渐摆脱了社会批评学的束缚,力图在东西方文化的交融、碰撞中,在比较文学的视野中,甚至通过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研究这位作家、分析他的作品,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的川端文学研究更是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在中国最初对川端康成作品的译介及其文学的评论中是将川端康成作为“新感觉派”作家来介绍的,由于川端康成于1968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被当作亚洲作家成功借鉴欧美现代派文学的一个样板受到广泛关注。1978年,侍桁在《外国文艺》创刊号上对川端康成及其创作风格作了如下介绍:“川端康成在日本现代文学史上被称为‘新感觉派’作家,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金。”1983年,《外国文学研究》中的一篇文章中也介绍说:“1924年,一些不满现实的青年作家纠集在一起,十月创刊《文艺时代》,为首的是横光利一,(中略)千叶龟雄在1925年《世纪》杂志十一月号上评论他们的创作特点,总括为一个概念,称之为‘新感觉派’,他们便用来作旗帜,但有些成员后来分道扬镳,如片冈铁兵,中河与一等。坚持其基调于基调的始终是横光和川端。”[2]在这一时期,研究者们力图以日本文化传统、东西方文化碰撞的视点探讨川端康成的作品,但由于文革时期泛政治化的批评方法在文革过后并未马上消失,川端康成被当作资产阶级作家的代表,研究者们对他基本上是持一种否定的态度。有研究者认为:“他的虚无主义思想,不但根源于佛教经典,还融合了西方主观唯心论哲学。”[2]

这一时期主要是针对川端的代表作《伊豆的舞女》、《雪国》、《古都》、《千羽鹤》等进行分析、批评。其中,中国对《雪国》的研究最多,争议也最大。20世纪80年代围绕《雪国》的女主人公驹子的身份问题曾展开过激烈的争论。批判者认为“驹子不过是个自堕烟花柳巷而不知其苦,甘做男人玩物的可怜女性”,由此断定作品是在歌颂腐朽没落[3]。同情者认为“作者笔下的驹子,虽然多少被审美观歪曲,却是个具有真实的社会牺牲品”[2],“她既放纵享乐,又未泯灭对人类情感的渴求,是一个出现严重性格分裂的,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妇女”[4]。而对于作者笔下的岛村这一人物则无一例外地采取了批判的态度,认为“这个形象本身,显示出有闲阶级中一部分人的颓废、无耻,客观上披露了深入日本社会许多角落的严重的精神危机”[4]。

围绕川端文学的评价,虽然在内容的价值取向上有一些争论,但在手法、技巧上大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巧妙地将西方现代派小说手法与日本传统文化相结合;二是较好地处理了用现代派手法描写本土现实生活的问题。这种现象实际上是中国文学评论界历来存在的将一位作家创作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分开对待,在某种意义上把艺术性作为一种纯技巧、纯技术性分析的结果。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川端翻译作品的激增和研究氛围的变化,中国的川端康成研究出现了新局面,对这位作家的把握更加全面和深入。由于西方各种现代批评方法的介绍运用和尝试,推动了中国比较文学的复苏和崛起,并对川端研究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评论者具有了一种更恢宏的视野,具有了在人类文化交融、碰撞中分析被研究对象的眼光,这对于研究川端这样的作家尤为需要。其后的川端康成研究突破了以社会学批评模式阐释川端作品的局限,不再将川端仅作为“新感觉派”作家来研究。第二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研究者越来越注意川端康成与佛教,特别是与禅宗思想的关系。这个问题的探寻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有多篇文章论及这一问题。如《川端康成的禅宗意识》[5],评论者认为“川端康成的感觉与禅宗在体验世界的方式上是出于同一背景的”。而《佛界易入,魔界难进》[6]中则谈到了川端的佛理对一休佛理的继承,指出:“他追求的是一休的自由精神,力图使美达到自由的境地,从社会道德的藩篱中解脱出来。”在《川端康成:感觉即表现》[7]中,一位研究者指出:“川端的认识论中,糅进了佛教思想,与讲究直观体认的禅宗有一脉相通之处。”在《川端康成与佛教》[8]中,研究者则认为:“川端康成生长在笃信佛教的家庭环境中,他从佛教中悟到了‘万物一如’、‘佛界与魔界’之说,体会到了虽有生老病死之苦,但唯有体现真善美的爱情和人间真情是最有生命力的。他取芥川龙之介的‘临终的眼睛’一词,去其悲观厌世的虚无主义,注之以禅的思想‘本来面目’和‘童心’,他从佛经中寻找启示,取《维摩诘经》中‘火中莲花’的涵义绘出了纯洁忠贞的爱情形象。”此类文章还有《川端康成的禅意》[9]、《现代东方的心灵之歌———谈川端康成与禅宗》[10]等。

此外,研究者也越来越注意把握川端作品与日本传统美的关系及其虚无思想,并探寻川端的死亡意识和死亡观。有研究者指出,川端康成要表明的是“生与死乃一线之隔,或者根本没有界限,死亡是神秘的、美丽的,死可以使丑、不伦升华为美———死可以宽宥一切,净化一切”[11]。从这一视点出发理解《雪国》、《千只鹤》、《睡美人》和其他浮现浓重死亡色彩的作品就比较容易切近川端的实际了。这方面的代表论文还有:《冷艳与奢华———试比较川端康成与大江健三郎之死亡观》、《死亡与孤独———浅析川端文学的两个特点》、《川端康成笔下的女性形象与死亡意识》等。

川端康成的传记研究也结出了丰硕的成果。1989年,中国第一部研究川端康成的著作《东方美的现代探索者———川端康成评传》问世,这是作者叶渭渠先生多年致力于川端康成译介、研究的心血凝结,它客观地介绍了川端康成的成就,川端文学的形成过程和川端对待客观世界及社会的态度,这对帮助理解川端文学和正确分析川端康成是有积极意义的。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对川端康成的译介已经远不只停留在他的《雪国》、《古都》等名著的翻译,还出版了他的散文、创作随笔以及日本学者研究川端的专著。这对中国读者准确把握作家的整体风貌和深入了解作家的创作有着相当大的意义。1993年日本著名学者、川端康成研究权威长谷川泉的《川端康成论考》翻译出版,对中国的川端康成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此后,《日本文学论著选·川端康成论》、谭晶华先生的《川端康成传》、叶渭渠先生的《冷艳文士川端康成传》等相继问世,标志着中国研究者已不仅局限于川端康成文本的研究,而是扩展到作家论领域,力图对这位作家进行全方位的解读。

90年代中后期,随着川端康成作品艺术性的分析不断走向深入,川端作品探讨的范围、范畴也不断扩大并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向。一般都把川端康成看作纯文学作家,但近年来有研究者通过对《山之音》的剖析,得出了这部作品是介于纯文学和大众文学之间的“中间小说”的结论。在1996年第6期的《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上,谭晶华先生认为:“《山之音》较好地表现了战后日本家长制家庭彻底解体,价值观、民主意识完全改变背景下家庭矛盾及生活面貌”,并认为《山之音》是“典型的中间小说”,亦即战后纯文学作家在一定时期内所创作的通俗性文学作品。[12]《川端康成另一面的真实———立足于其“中间小说”的社会性管窥》一文中也认为:“川端康成在战后作品尤其是‘中间小说’并没有一般人所言的缺乏社会性,而是直面战后现实,精心描绘了现实中所产生的矛盾、恶以及悲哀,描绘了战争给人们的生活和爱情带来的创伤和投下的阴影,人们对生的眷恋,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美国在日本本土投掷原子弹的愤恨和对美占领军的不满。”[13]

在中国比较文学研究重新崛起的影响下,从80年代后期开始,有关川端康成的研究也开拓了新的领域。1989年,《现代日本经济》上发表了《从接受美学看川端康成研究》,1994年有研究者在《中国比较文学》杂志发表了《从比较文学角度看川端康成走向世界》。在比较文学领域,近年来出现了将川端康成与中国作家郁达夫、朱自清、沈从文等作平行研究,以及川端康成对中国80年代“寻根派”、“先锋派”代表作家贾平凹、余华、莫言等的影响研究,及川端康成与大江健三郎的创作对比研究等新趋向。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中日文化交往的日益频繁以及川端文学在中国影响的不断扩大,对川端康成的研究也不断走向深入,并扩展其范围。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中国的川端康成研究已突破以社会学批评方式为主流的局限,许多研究者从新的角度对川端进行研究,新的成果不断涌现。在比较文学的影响下出现的将川端的创作与宗教、东西方文化的比较、美学、心理学、人类学等结合起来研究的趋势将会不断发展,吸引更多的学者参与其中,川端研究者也必须不断学习,以拓展自己的视野,主动学习相关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保证研究的深入。

川端创作中的民族化趋向,即不断汲取西方现代文学的养分,催发和滋润本土古老文学的新生,而不是将舶来的花朵不顾环境的特殊,硬性植入本国土壤,这在强调东西方积极对话的今天无疑是有启示性的。

成都地区大棚子蕹菜栽培技术 篇8

一、品种选择

成都地区早春大棚蕹菜品种主要使用泰国柳叶蕹菜品种。

二、栽培技术

1. 整地、施肥

整地前清除前茬残株、杂草、每亩撒施50kg石灰作土壤消毒, 深翻土层15~20cm, 每亩用腐熟粪肥1 500kg, 均匀地撒施在地面, 耙耘使肥料与土壤均匀地混合, 作成高5~10cm, 宽120~140cm的畦, 提早扣棚保温。

2. 种子处理

子蕹于春季育苗, 种子经浸种后播种, 出苗整齐, 生长迅速。成都地区一般于3月上旬播种, 播种前1天开始浸种催芽, 用温水浸种2小时, 然后用布袋或麻包袋包好保持湿度, 置于大棚内催芽, 待50%~60%露白时即可播种。

3. 播种

多用撒播法, 撒播应将种子均匀地撒在畦面上, 并用薄膜覆盖, 亩用种5kg左右。为减少中耕除草对根部的伤害, 在覆土淋水后, 用50%的丁草胺乳油2 000倍稀释液喷施, 抑制杂草生长, 再盖上地膜保温保湿, 覆盖至苗高3cm时撤去地膜。

4. 大棚温湿度管理

按照日开夜揭、晴开雨遮、暖开冷盖的原则, 采取两头开或全开的方式做好通风透气、保温防冷覆膜管理, 遇低温天气密闭大棚保温增温, 使棚内温度达到10℃以上;当棚内温度高于35℃时, 要及时打开棚的两边通风换气, 进行通风降温, 防止徒长和病害的发生。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 高温高湿有利于蕹菜的生长。做好早春大棚内蕹菜的保温防寒工作, 是实现早熟丰产的关键一环。

5. 肥水管理

蕹菜是多次采收作物, 除施足基肥外, 还需根据苗情多次追肥, 才能获得高产。其施肥原则为先稀后浓, 以氮为主。主要追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 一般要追施2~3次, 以后依据苗情适当追肥。同时每次采收后, 都要及时追施速效氮肥, 以人畜粪效果较好。蕹菜忌受旱, 可用灌溉或喷洒清水的方法保持田间湿润。

三、主要病害及防治

蕹菜主要病害为白锈病、褐斑病, 防治方法:发病田块不连作, 选用无病种苗, 增施钾肥;发病初期喷洒1∶1∶150的波尔多液, 或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 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稀释液喷雾。两种以上农药交替使用防治效果更好。

六、适时采收

子蕹再生能力强, 不易开花、可多次采收, 采收时子蕹根据市场需求可从3月下旬始收采收到6~7月, 采收前7~10天应停止用药。

国内多地区大猪存栏比例明显提高 篇9

进入12月份以来, 国内肉品消费呈现上升趋势, 但同时毛猪出栏数量也处于增加过程中, 因此在短暂性的上涨过后, 部分地区毛猪价格出现回调趋势。

按照今年下半年养殖户的补栏高峰和年终节日市场推算, 国内毛猪出栏相对集中的时间出现在12月下旬以及1月中、下旬。而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区的大猪存栏比例达3成, 部分地区达到4成左右。同时, 目前在可出栏的猪只中, 超大重量的猪只也不少。反观12月份以来的市场需求, 总体增幅相对迟缓, 猪价涨幅不及去年同期, 这也反衬出今年以来国内猪肉供应较为充裕。

目前存栏猪之中, 接近出栏体重的猪只数量显著增加, 部分地区已经增至3~4成, 加之上半年的冻肉收储经过半年之后也进入理论性的轮换阶段, 以及政府历来在重要的长假期间以维稳物价水平为主的策略, 预计今年元旦和春节市场供应将维持较为充裕的水平。

黄土地区深大基坑工程的变形监测 篇10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发展, 高层、超高层建筑物不断增多, 相应的深基坑工程也越来越多。对于黄土地区的基坑来讲, 由于黄土本身的湿陷性等特点, 带来黄土基坑本身的稳定性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尤其是受到开挖场地空间的影响, 深基坑开挖现场往往毗邻城市道路和周边建筑物, 因此, 为保证深基坑安全, 基坑监测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监测工作既是检验基坑设计理论正确性和发展设计理论的重要手段, 又是指导正确施工, 避免基坑工程事故发生的必要措施。因此, 必须制定合理的监测方案, 对基坑支护结构、基坑周围土体和相邻建筑物等进行全面、系统地监测[1,2]。

1 深基坑监测的基本要求

监测工作必须是系统的、有计划的。应严格按照有关技术文件执行, 这类技术文件应包括监测方法、使用的仪器、监测精度、观测周期等。对于测点的布置, 应满足规范的要求, 根据现场的施工条件而定。

监测的数据必须是可靠的。数据的可靠性由仪器的精度、稳定性以及测量人员的综合素质来保证。在监测中要遵循“五定”原则。所谓“五定”, 指基准点, 工作基点和监测物上的观测点, 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观测路线、程序和方法要固定。以上措施能在客观上尽量减少观测误差的不定性, 使所测的结果具有统一的趋向性, 保证各次复测结果与首次观测的结果可比性更一致, 使所监测的变形更真实。

观测必须及时。基坑开挖是一个不断施工的过程, 只有及时观测才能有利于发现安全隐患, 及时采取措施。对每个工程的监测, 都应该有完整的记录、观测点布置图、变形曲线和最终的观测报告。

2 监测方案设计

2.1 控制点设计

控制点是整个监测的基准, 所以应远离基坑, 在稳定、安全的地方布设, 一般在距离至少大于2~3倍基坑深度的地方布设[3]。每次监测时, 均应复查控制点本身是否受环境影响或被破坏, 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可靠、准确性。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采用从整体至局部、逐级控制的方法, 首先设置布设首级网, 其内布设次级加密网。控制点的埋设, 应以工程的地质条件为依据, 因地制宜进行, 均采用强制对中观测墩, 对于自由等边三角形所组成的规则网形, 当边长在200m以内时, 测角网具有较好的点精度。

在远离基坑施工影响范围以外布置3个以上稳固高程基准点, 这些高程基准点与施工用高程控制点联测, 沉降变形监测基准网以上述稳固高程基准点作为起算点, 组成水准网进行联测。基准网按照国家II等水准测量规范和建筑变形测量规范二级水准测量要求执行。两次观测高差超限时应重测, 当重测成果与原测成果分别比较, 其较差均没超限时, 取三次成果的平均值。垂直位移基准网外业测设完成后, 对外业记录进行检查, 严格控制各水准环闭合差, 各项参数合格后方可进行内业平差计算。内业计算采用EXCEL进行简易平差计算, 高程成果取位至0.01 mm。

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要求, 历次垂直位移监测是通过工作基点间联测一条二等水准闭合或附合线路, 由线路的工作点来测量各监测点的高程, 各监测点高程初始值在监测工程前期两次测定 (两次取平均) , 某监测点本次高程减前次高程的差值为本次垂直位移, 本次高程减初始高程的差值为累计垂直位移。

2.2 围护结构的监测

在围护桩 (墙) 顶设置水平位移观测点兼作沉降观测点, 测点采用长8 cm的带帽钢钉直接布置在新浇筑的围护顶部上。测点间距的确定主要考虑能据此描绘出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化曲线。在开挖基坑之前, 对监测点进行坐标和高程观测, 并记录初始值, 沉降观测采用电子精密水准仪, 采用闭合回路法或往返闭合法用于检验和校核测量误差。水平位移监测主要用全站仪, 每次观测时采用正镜倒镜坐标, 取平均值。

黄土深基坑开挖中, 围护桩桩身位移监测是非常重要的监测项目。通常采用测斜仪进行测量, 将围护桩不同深度的水平位移按一定比例绘制出水平位移随深度变化的曲线, 来反映围护结构的变形和基坑的稳定性。测斜管一般为带导槽PVC塑料管, 尽量在围护桩的钢筋笼绑扎过程中直接固定在主筋上随钢筋笼一起放入桩孔内, 否则在打孔安装测斜管的时候, 费时、费力又不经济。应该注意的是, 在布设测斜管时应检查其内部的一对导槽, 使其始终分别与坑壁走向垂直或平行。测斜仪的使用方法较为简单, 可参考相应的文献。

2.3 周围土体系统的监测

基坑开挖必定会引起邻近基坑周围土体的变形。土体的过量变形将影响邻近建筑物和道路、管线的正常使用。因此, 必须在基坑开挖期间对土压力进行测量。监测内容为围护墙体外侧和内侧主动土压力及被动土压力、坑外土体变形和坑内土体的回弹。

根据设计图纸及现场踏勘的情况, 选择在可能产生较大变形的部位埋设土压力盒, 且应在同一断面的不同深度处布设相应的土压力盒, 以反映整个开挖深度的土压力变化特点。坑侧土体的变形可用围护桩 (墙) 体的变形代替。基坑回弹的监测点则应按基坑的形状和基坑面积均匀布置。

2.4 地下水位的监测

水位观测管的埋设应根据水文地质资料, 在含水量大和渗水性强的部位, 在基坑周围5 m范围内, 按40~50 m的间距沿基坑边埋设, 具体位置视地下障碍物分布情况适当调整。钻进尽可能采用清水钻进, 埋设专用水位监测PVC管, PVC管外使用特殊土工布进行无缝包扎, 下管后用中砂密实, 孔顶附近再填充泥球, 以防止地面水的渗入。埋设完成后, 立即用清水洗孔, 以保证水管与管外水土体系的畅通。

2.5 相邻环境监测

对3倍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的主要建筑物、道路、管线等进行沉降观测, 对建筑物要进行相应的裂缝观测。在基坑开挖之前, 对周边建筑物及环境进行摸排观察, 最后用图片或视频资料来记录基坑开挖前相邻环境的整体情况。当建筑物发生裂缝时, 应先对裂缝进行编号, 然后监测裂缝的位置、走向、长度及宽度等。根据裂缝的情况选择代表性的位置, 于裂缝两侧各埋设一个标点, 定期测定两个标点间距离变化值, 以此来掌握裂缝的发展情况。

2.6 监测期限和频率

黄土基坑的监测工作应该贯穿整个基坑开挖过程直至地下结构做完为止。监测频率的确定按照该工程工期及工况情况合理进行安排, 监测时间间隔应做到既经济又安全。监测频率可根据基坑开挖及现场监测情况进行适当调整;监测数据有突变时, 监测频率加密到每天2~3次;各监测项目的开展、监测范围的扩展, 随基坑施工进度不断推进。各监测项目应在基坑开挖前取得初始值, 连续观测两次, 结果差异在误差允许范围内, 取其平均值做为监测的初始值。

3 安全监测信息化处理及信息反馈

监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获取的监测信息, 反映出基坑工程在施工期间各个阶段的不同状况, 为基坑开挖及支护结构施工安全提供反馈信息, 以便及时对可能出现的各种不稳定情况作出预测并能够及时的预报, 并将成果进行反馈, 从而改进施工方案方法和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以避免事故的发生。监测数据的处理及相关资料必须准确和迅速, 因此, 应配备有经验丰富的专业测量人员和高精度监测设备及数据处理设备, 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取得监测数据后, 监测组应及时进行整理, 绘制位移、压力随时间或空间的变化曲线图。主要数据有:各测点的水平位移和水平位移速率;土体的最大水平位移、位移速率及最大水平位移深度;水、土压力变化图;水位线图;如位移速率超过报警值时, 还应提供水平位移与深度关系曲线、水平位移时程曲线。基坑在开挖过程中应按照施工进度定期提供监测过程报告, 具体内容包括内位移发展情况、变形最大值以及最大值位置。监测过程中若测量值大于控制值, 应及时通知建设单位, 以便采取应急补救措施。

基坑在开挖期间, 所获取的各项监测数据要达到快速反馈分析, 须依赖以下方面的提高: (1) 监测信息获取的速度; (2) 监测信息管理水平; (3) 监测信息分析水平和速度; (4) 监测反馈的水平和速度。

监测反馈必须与深基坑的设计施工相关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传统的人工预报和处理方式很难做到及时反馈, 随着测试技术的发展, 自动监测已经逐步成熟。建立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及编制基坑施工中的稳定分析系统, 能够使获取的信息数据得到集中处理、及时校正。利用可视化分析系统, 建立以变形破坏机制为基础的判据, 再与监测管理系统相连接, 就可以使监测数据快速、直观地到达数据库系统, 反馈出具体指导施工的应急手段和整治措施。

4 工程实例

陕西省医疗器械公司职工住宅楼位于西安市北郊红庙坡东村, 为32层框架剪力墙结构, 其地下车库基坑位于该住宅楼北侧, 基坑长79.5 m, 宽33.4 m, 深8 m, 采用挂网喷射混凝土加土钉支护的形式, 该基坑属于典型的黄土基坑。为了保证基坑在开挖过程中的稳定性及保证基坑周围建筑物的安全, 依照设计要求主要对基坑坑壁的水平位移及周边建筑物沉降进行了观测, 共布设水平位移监测点11个 (J1-J11) , 测点间距15~20 m;沉降观测点11个 (1-11) , 测点布设图见图1。从基坑开挖至地下室侧壁回填土完毕, 依据监测要求设计了相应的监测方案, 对基坑变形及周围建筑物的沉降进行了连续的监测。最终监测结果表明:在基坑施工过程中, 周边建筑物沉降量最大为8.43mm, 最小沉降量为2.32 mm, 沉降差异较小, 日沉降速率小, 该基坑周边建筑物沉降符合规范要求;基坑坑壁水平位移最大值为17.4 mm, 最小值为6.8 mm, 累积变形量和变形速率均较小, 符合规范要求。在该基坑监测过程中, 根据施工进度和现场状况不断调整监测频率, 并建立了一套有针对性的安全监测信息化处理及信息反馈流程。实践证明, 对于该深大复杂黄土基坑的监测及信息的反馈是合理、有效的, 达到了监测的目的。

5 结语

黄土深大基坑的变形监测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针对某一基坑进行监测方案设计及具体监测工作实施的过程中, 往往会出现新的情况和特点, 这就要求监测人员在监测过程中应结合基坑实际情况, 根据已有经验及时对监测方案和方法做出相应地调整, 以保证整个基坑的安全, 达到理想的监测效果。文中的监测方案和相应的监测方法可用于其他黄土基坑的监测。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黄土地区深基坑工程中变形监测的特点、基本要求、监测项目以及监测方法, 并结合实际的基坑监测结果阐述了安全监测信息化处理及信息反馈流程, 为确保基坑支护结构和相邻建筑物的安全、提高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整体水平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深基坑,变形监测,位移,沉降

参考文献

[1]JGJ120-9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S].

[2]YB9258-97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S].

上一篇:指导与运用下一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