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题材

2024-07-11

挖掘题材(精选四篇)

挖掘题材 篇1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这是艺术家罗丹的格言, 生活中并不缺少题材, 而是缺少发现。这应该成为新闻记者的格言。许多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新闻实践告诉我们, 社会是五彩缤纷的,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假如没有发现, 我们眼中的社会和生活, 只能是一条没有浪花的河流, —片没有云朵的蓝天, 一片贫瘠而无生命之绿的沙漠, 抑或是遥远无际的茫茫空白。新闻, 说到底是发现的艺术。只有依赖着发现, 在新闻报道工作中, 才能让我们受益无穷。

寻求发现新闻的过程, 也是锻炼的过程。对同一事物, 我们应该以超出常人的眼光和敏感, 多视角地去观察、去品味、去研究、去判断, 寻找出独特的“新闻眼”。新闻虽然不是艺术, 但寻求发现是新闻与艺术所共需的。假如说, 寻求发现使罗丹成为艺术家的话, 那么在新闻报道中, 我们只要寻求发现、珍惜发现, 定能拥有“浪花”, 拥有“云朵”, 拥有“生命之源”。

二、抓住难得的机遇

闻风而动, 意思是知道一点风声便迅速行动。它的深刻含义在于揭示出局势发生重大变化前夕总有一些迹象出现的客观规律。闻风而动, 对于基层记者来说, 确是一个机遇。因为, 我们也许就在事件发生的现场, 也许我们就参与在其中, 这其中详情, 中央和省级媒体记者能预料吗?难矣。

许多新鲜事物产生在基层, 许多伟大实践产生在基层, 许多重大典型产生在基层, 闻风而动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先发制人, 我们如能把握机遇, 就会有主动权, 就会抢先一步占领新闻高地。闻风而动, 要求我们善于观察风向以便及对地“见风使舵”, 或捕“风”捉“影”。怎样观察风向?我们要学会把握党的方针、政策和动作, 善于从国家大政方针字里行间悟出新闻报道的新方向;我们要学会摸透群众的心理、关注的热点和需求, 善于从群众所思所求所做摸出有价值的新鲜事。

三、关注有趣的事件

大千世界, 无奇不有。它创造了数不清的珍闻, 也锻造出说不尽的奇事。报纸需要这些珍闻奇事来丰富报纸内容, 受众也需要这些珍闻奇事丰富文化生活。作为基层记者, 我们最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 只要我们耳闻目睹为在社会生活和自然环境中是最珍贵的、最奇特的事物, 我们都可以运用手中的笔和摄像机进行记录, 运用我们脑中的思维进行合成。那么, 搜珍猎奇将会使我们的新闻报道锦上添花。这是一道奇特古老的自然景观。

珍奇, 词典上解释为“最宝贵的”。搜珍猎奇, 就要搜寻那些“最宝贵的”东西或事物, 因为它们的本身就具有一种新闻价值。我们生存的这块土地古老悠久,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日新月异, 只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 也许会搜猎出一篇传世不朽之作哩。

四、写出优美的文本

一个新闻事实不是孤零零地由几句话或几个动作组成的, 而是由现场发生的人和物的声响、形状、色彩、味道等特征, 表现在特定的时空中各个部分构成的。如邹获帆同志写的通讯 《洪湖哟……》 的开头就这样写道:“小木船在碧油油的小河上划着, 两岸的绿树、瓦房、小村都映入水中, 鸡声人语可闻, 榨油的香味随风送来……”这短短的几句, 把人带到诗情画意的洪湖小船上, 这种自觉地全方位感知从作者笔尖流出, 自然而优美地进入了受众的感觉中, 就形成了打动人的美感。

一般说来, 我们采访活动程式往往是问、记、写, 这应该只是我们采访活动的一部分, 要想挖掘出更多的新闻和把新闻写得深切、厚重、感人, 采访活动还应扩展到眼、耳之外的鼻、舌、身等。我们到现场去采访, 能看到各种人和事, 听到各种音响, 还能嗅到、触摸到、体会到各种感觉, 并且联想到许多东西, 说到底在采访中我们身上的每一个感官都要工作, 充分发挥它们在采访现场的各自作用。

五、寻找多维的角度

在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中, 若是我们只注重整体, 面对整体往往是两眼茫茫, 万物几乎是没有变化, 没有什么我们要抓取的新闻。作为记者, 要想新闻从我们笔下源源而出, 则必然要对整体的事物加以细分, 将整体事物化分为若干小单位或单个事物, 并按照新闻规律和原则, 分析生活或事物变化的基础上抓住一点或多点, 一个一个去努力突破, 进行采写, 从小单元差异和比较中获取更多新闻。

在社会活动细分化越来越明显的今天, 人们对新闻的需求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了。我们只要通过对生活的划分, 就可以发现那些尚未被人开垦的处女地, 并能搜索出许多个性特点突出、具有新闻性的新闻目标。

六、有关深度报道

对于深度报道从业者来说, 深度报道并没有因为媒体环境的变化而失去其地位, 相反地, 它的重要性和生命力正越来越被凸显。

坚持以深度报道作为主打产品的媒体并没有在历次“新媒体”的冲击下显示出明显的疲态, 如几家传统深度报道媒体依然很好地活着。这固然与这些媒体已有的品牌和用户传统有关, 但他们主打深度报道的特征同样不容忽视。

如门户网站也相继组建了自己的深度报道团队, 推出了自己的深度报道栏目, 比如腾讯的 《棱镜》, 他们在反腐等重大题材上做出的深度报道并不逊色于传统纸媒, 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即使是门户网站也开始在深度报道上加大投入, 这毫无疑问是因为它们已经意识到了深度报道在注意力竞争中所具有的价值。

主打深度报道的媒体在知识产权保护上的力度远高于其他传统纸媒, 而它们受到保护的可能性和被保护的程度也远高于其他传统纸媒。财新和财经的高调维权、微信公众平台对侵权行为的治理, 实际上进一步强化了作为“新闻皇冠上的明珠”的地位。此前, 人们已经长篇累牍地抱怨网络媒体如何依靠侵权而“一本万利”, 今日头条如何依靠侵权借鸡生蛋, 随着知识产权意识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加大, 深度报道的高附加值会越来越得到体现。

无论是传统的纸媒、门户网站, 还是自媒体云集的微信公众平台都在想方设法抓取热点的今日头条, 都将深度报道作为当下媒体竞争环境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深度报道并没有因为新媒体的层出不穷而陷入困境, 相反, 有很多媒体已经将深度报道作为竞争的拳头产品。

深度报道的地位实际上得到了提升, 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就可以按照此前的规则和路径走下去。事实上, 深度报道也在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如果要说新媒体对深度报道的冲击, 那无疑需要从技术和商业模式两个角度来衡量。

注意力依然是稀缺品。新媒体时代, 深度阅读的商业价值毋庸置疑, 分发内容是从渠道融合的方向上重新聚合注意力资源。回到内容生产端, 我们可以回想一下今年第一季度最火的深度报道是什么?是 《穹顶之下》。这其实不难理解, 按照德布雷的划分, 视听时代, 人们所认同的神话是明星。此前的历史分期内, 人们曾崇拜过圣人和英雄。

《穹顶之下》 播出的那天晚上, 我们的编辑同行安排了采访一个80后、90后群体为主的QQ群的成员, 他们因为一个政策的调整而不得不面对命运转轨的可能。记者回来反映, 只有那个晚上, 这个QQ群的主要论题不再是自己的利益, 而是《穹顶之下》。

题材上, 环境新闻、反腐报道、民生新闻是多种力量妥协后公共表达较为自由的新闻题材, 照马克思的定义, “报纸是作为社会舆论的纸币流通的”, 真相的多少与深阅读的可能成正相关的关系。调查版公众号“调查组”采访季建业落马前最常拜访的和尚的一篇报道凌晨放出, 下午再看, 阅读已经达到100000+, 而当时这个公众号创建还不足两个月。

参考文献

[1]郑钦;浅谈新闻记者如何抓题材[J];《东南传播》2009第06期

[2]俞平;浅谈如何挖掘新闻线索[J];《南方论刊》2002第08期

[3]刘红明;跟着政策“刨金”——浅谈新闻素材挖掘[J];《声屏世界》2003第04期

[4]陆征;如何挖掘新闻题材[J];《大众文艺》2013第17期

[5]沈海荣;深度报道的特点及展望[J];《军事记者》2006年04期

在校园生活中挖掘作文题材 篇2

一、在平凡的校园生活中挖掘题材

从表象看,校园生活是平凡而程式化的,“三点一线”的奔忙,几堵高墙围起一个似乎有些封闭的社会。但从实质看,校园生活又是不平凡不平静的,许多不同年龄不同个性的老师在这里执教,许多多梦多思的少男少女在这里学习生活,许多的故事在这里诞生。

写作需要一种创造性的发现。如果学生的目光只停留在校园的晨雾、朝霞、花朵、灯火、小路、书声这些表象上面,就很难有深层次的发现。但,如果把目光投向校园中的主人——这其实是校园中最复杂最美丽的风景,那情景就会大不一样。平凡的生活通过独特的观察和思考,就能折射出迷人的色彩。例如教室,在一般人眼中,就是一个上课的地方,“上课”二字似乎就概括了它的所有内容。有位学生则在文章中表达了自己与众不同的感受:教室,是天天都坐满了人的地方,是老师防止谈恋爱而把座位男女分开的地方,是上面讲课下面偷画老师形象的地方,是偷看杂志被老师发现而吓得腿肚子朝前的地方,同时也是英才伟人成长的摇篮,扬帆人生的港湾。同样看教室,在作者的眼中,远比一般人生动开阔得多。

二、要善于把校园生活置于社会的大背景中取材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多元的社会,校园生活也不是孤立的,社会中新旧矛盾的冲突,观念的更新,各种思潮的影响,都会反映到校园生活中来。比如金钱意识对幼小心灵的腐蚀,权力意识给校园生活带来的阴影,开放的思维与封闭传统的教育方法的抵牾,还有诸如友谊与爱情的萌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人生成长的困惑,个性独立的呼唤,这些横贯于社会——家庭——校园三个领域的问题,为学生写作取材提供了更多的契机。教师应该研究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思想动向,抓住主流,予以指导点拨,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把它们紧紧抓住。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河南一名叫郝红梅的中学生,写了一篇题为《名声》的散文,反映农村中学里封建思想对学生的严重摧残,读后催人泪下。《作文》月刊发表后,立即在河南全省引起轰动,《河南日报》专题讨论半月。这是一篇把校园生活置于社会大背景的佳作,它提出了一个十分严肃的社会问题——如何正确对待男女中学生的正常交往,因而也使作品变得有分量有力度,这远远胜于许多单纯着眼于校园生活的内容肤浅之作。

三、要善于从多种角度甚至从反面捕捉题材

文似看山不喜平。生活呈现于我们面前,犹如一座山峰,如果总是从一个角度看,常常会因观察角度的固定而形成思维定势,不能全面生动地反映特征。而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人生观,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了思考角度的不同。因此要教会学生变换角度去思考,从反面观察捕捉题材,往往会别有洞天。

例如《我最尊敬的人》之类的作文题,比较陈旧难写,很难激发学生写作兴趣,除一些有感触的学生可能写得生动外,多数人就是在生硬编造。基于这种情况,我让题目脱掉苍老陈旧的容颜,出了一个与之相反的题目《我最讨厌的人》,没想到这个题目竟使学生喊出了“太棒了”的赞语,而且表现出异常盎然的兴趣。是的,人生在世,谁能没有个喜怒好恶?谁心目中没有自认为是“最讨厌的人”?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得以调动,文章也写得自然流畅、真实感人。其中一篇文章给我印象极深。这篇文章只选取了上晚自习的一个小镜头:大家都在紧张地复习迎考,教室里格外安静,可是安静的环境被来自教室一个角落里有节奏的皮鞋叩地声破坏。开始,他以为是别人解出了一道难题或捕捉了某个灵感火花之故,便竭力在心里叨念:“可以理解,可以理解。”但声音越响越脆,越响越持久时,便顿生厌恶,认为这是世界上最讨厌的声音,那人也是世间第一讨厌的人。而自己又不肯去提醒他,只得怀着一腔怒气忍受着。文章在细腻地描绘了情景和心绪后写道:“现在想起这事,又觉好笑幼稚,仅仅因为人家浑然不觉的举动,就这么诅咒人家太不近情理。假若当时提醒那位同学一下,也不至于让他戴上那顶讨厌的人的帽子。是呀,人人都免不了出错,也都免不了不知道自己的举动是否会妨碍别人,而需要提醒,这不是很简单的道理吗?”俗语说,“喇叭不响掉头吹”,即是要求我们要善于调整变换写作角度,达到最佳效果。

浅谈农村民生新闻题材的挖掘 篇3

1.1对农村和农民的忽视:从现状来看,许多民生新闻栏目的报道内容多是反映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对农村则少有涉及。部分与进城务工人员有关的报道,也只是传递他们贫穷困苦的一面,有失公平。受多种因素限制,农民的话语权力相对较弱,媒体对其的关注度远远不够。

1.2内容重复或过于琐碎:许多民生类新闻栏目,节目内容大都重复抄袭,趋于同质化。有部分栏目以农村生活为主要反映内容,过于琐碎,甚至有娱乐化的倾向。报道的重点大都集中在家庭矛盾、生活琐事、车祸等,对社会热点问题却一笔带过,很难反映出当前农村的变化和农民的需求。

1.3新闻深度不够:新闻具有真实性、严谨性和时效性,在激烈的竞争中,不少民生栏目为争夺第一家报道,通常只关注现象或事件表面,重时效而轻质量。有些采编人员一遇冲突矛盾,便开始摄录,而编辑未经仔细分析就将其作为新闻剪辑播出。以至于播出后,观众只看到场面热闹,却不了解深层原因。

2如何挖掘农村民生新闻题材

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也有很到提高。尤其是近些年来,国家对新农村建设十分重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采取各种措施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当前的民生新闻应深入农村,挖掘一些具有时代意义的题材,真实反映农村的变化和发展,以及农民的物质、精神需求。

2.1就业问题:就业问题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一大难题,有没有工作直接关系到农民群众的生活生计。农村群众本就处于弱势地位,在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下,很难与城里人竞争。以至于农村出现许多赋闲在家的学生、妇女、下岗职工,民生新闻应多反映其生活境况,并报道相关解决措施。如国家制定的“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等。政府为此做了很大努力,将农村富余劳动力积极向非农产业引导,以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如广西北流市民乐镇为转移富余劳动力,对农村妇女展开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文化素质,并鼓励她们自主创业;甘肃甘州区目前已培训农村劳动力近4000人,涉及家政、餐饮、超市、电焊等多个行业。

2.2教育问题: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根本,是富民的基础。我国农村教育比较落后,农民的文化教育素质相对较低,受生活所迫,很多农村孩子在该受教育的年龄就开始进城打工。教育是发展新农村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民生新闻应对此多加关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党和政府对农村教育投入了巨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两免一补”,并积极解决进城务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但现状显示,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并没有达到理想效果,加上生源增多,甚至开始出现下滑趋势。主要原因在于师资不足,软硬件建设水平低,地区教育部门“扶弱”工作不到位。因此,要想实现均衡教育,必须重视师资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教育部门应做好本职工作。

2.3社保问题: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是农村的热点话题。近些年来,看病贵、看病难现象十分明显。以往的农村保障以家庭为主,如今家庭结构越来越小,子女负担加重,以至于多数年轻劳动力都选择入城打工,造成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现象普遍,家庭成员就医看病困难,加上老龄化趋势加剧,一旦有疾病缠身,多数农民选择的都是“小病磨,大病拖”,长此以往,不利发展。政府为此制定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帮助农民减轻了困难,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费用、药品价格不断上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太过复杂等问题相继出现,这就要求国家还应进一步完善农村保障服务体系。

2.4稳定问题:稳定问题主要是指加强治安防控,大力宣传法律知识,严厉打击违法活动和各种刑事犯罪。新农村要想顺利建设,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农村各种法律纠纷颇多,所以在加强排难解纷的同时,还应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使其能够运用法律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3结语

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途中坎坷需一一解决。农村民生新闻是当前反映农村和农民生活的一种重要形式,将新闻内容放于农民真正关注的问题上,做更深一步分析报道,更能体现对农民生新闻的价值。

摘要:民生新闻泛指反映人民群众生活的报道和新闻,严格意义上讲,民生新闻并不算是一个新闻体裁样式。因此,可将其理解为是站在平民的角度,借助现代媒介和传播途径,以人民生活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电视表现形式。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问题和农民生活,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如何反映新时代的农村状况,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此,笔者首先指出了当前民生新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然后从农村就业、教育、社保等方面分析了如何挖掘农村民生新闻题材。

关键词:农村民生新闻,题材,挖掘

参考文献

[1]周凤荣,谢剑勇.做农村民生新闻要善于挖掘题材[J].声屏世界,2012:20(5):110-112.

[2]房艳凡.电视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2,32(6):143—144.

挖掘题材 篇4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教材中正式出现了估算教学,从教材的编排来看就薄薄“一页纸”而已,那么如何让这页纸变得更有厚度,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我认为,我们可以挖掘教材和生活中隐含的估算题材,有效开展低年级估算教学.

一、巧用估算题材,及早铺垫,渗透估算思想

细细翻阅教材不难发现,虽然在二年级下册才正式出现估算教学,但是一年级上、下两册教材的相关内容中,已经进行了相关知识的渗透.我们应该抓住这些“细节”资源,适当将其扩大,提前渗透估算思想.

估算即计算的估计,数量、度量的估计与计算的估计一样同是小学里常见的估计.数量、度量的估计需要估算的配合,但同时也能促进估算思想和方法的萌发.我们可以利用教材中数量、度量的估计有意识地进行估算的渗透,为估算教学做知识准备和思想铺垫.

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单元主题图:估一估有多少只羊?教学时,可以结合这一类题材延伸出“估整”的概念,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当数量比较大的时候可以用估计的方法,而不一定需要精确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测量练习时,可以让学生在测量手掌宽、一步长、一搾长等活动中,感受物体的长度经常不是整厘米数,往往用“大约多少”来表达,积累对“大约”的体验.这些体验和准备以后在适当的情境中,会向估算迁移,更有利于估算教学的顺利展开.

又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练习九”第二题,出示了70至80的数轴,并让学生判断77接近70还是更接近80?72呢?教学时,我们可以将这一题材进行延伸,运用这一直观、形象的题材,及时渗透“四舍五入”的估算方法.“数轴”从直观上就解释了为什么估算成整十数时,我们可以进行“四舍五入”,及时对估算方法进行铺垫.相信有了“数轴”练习的铺垫、迁移,学生可以理解得更深刻.

二、挖掘估算题材,认知冲突,培养估算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中,学生应“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实施建议中也提到“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虽然正式出现估算专项学习内容,但四舍五入、约等号等许多概念都还没出现,只要求用语言叙述估算的过程,其实就是为了培养学生估算方法和策略的多样化和灵活性.因此,我们应该充分挖掘估算题材,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在不同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培养良好的估算意识和习惯.

(一)估算策略不应是僵化的,而应是灵活、优化的

估算教学注重的是整个估算的过程,而不是关注估算的结果是否与准确数最接近.因此,引导学生在多样的估算方法之下,结合具体情境,选择最合适的估算策略,才是培养学生估算能力的最有效方法.例如:64+8≈().学生有以下几种答案:(1)把64看成60,把8看成10,60+10=70,所以64+8≈70;(2)把64看成60,60+8=68,所以64+8≈68;(3)把64看成70,70+8=78,所以64+8≈78;(4)把64看成70,把8看成10,70+10=80,所以64+8≈80.这些答案一一呈现后,我抛出问题:“你喜欢谁的方法?说说你的理由.”4种方法学生们各有所好,相对而言选择第(4)种的孩子少一些,我也并没有直接判断孰优孰劣,而是请同学说说选择的理由.经过师生共同分析讨论得出,不同的估算结果只是与准确值误差的大小、只要估算结果在合理的范围或切合估算的目的、符合解决问题的需要就都是合理存在的.我引导学生不能以是否与准确数最接近,作为判断估算是否合理的标准,同时也强调如果将估算结果无度地发挥那也是不允许的.

对于上例,我并没有“见好就收”,我顺势推出这样一个情境:妈妈和小明打算去书店买书,妈妈打算买64元的《现代汉语词典》,小明打算买8元的漫画书,妈妈大约至少需要带几张十元人民币?在这一情境下思考64+8的估算方法时,学生意外地发现:在口算练习时他们认为的最合理的(1)、(2)两种方法在这里并不是最合理的,原来在考虑购物的问题时,一般需要把数字往大一点估,反而是第(4)种方法最为合理.从中学生也深切体会到,只要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估算都是被允许的,同时不同的问题情境应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在具体情境中,我们应引导学生结合数学知识,选择适合生活常识、适合数学思维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了解到估算策略不应是僵化的,而应是灵活、优化的.

(二)估算方法不应是唯一的,而应是合理、多样的连线,下面哪些算式的得数比80大,哪些比80小.

90-11 31+52 23+41+29

98-17 38+39 100-10-12

首先,估算可以与口算、笔算相辅相成,像31+52、98-17这些可以用口算解决的就不一定需要估算.其次,估算的方法也不是唯一的,例如:90-11,我们可以将11估成10,得出计算结果大约是80,但是减数11被看成了10,少估了一个,如果将这一个减去的话,那么结果应该比80小,其实这个过程也应该是估算的过程,说明估算结果并不一定是最终结果,估算应该可以允许对于估算出的结果再次修正或界定.同时,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只判断是否退位或进位,就得出结果比80大还是小,不过这样的方法更适合于比较熟练后.这样的习题,运用算法多样化,能锻炼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更能让学生体会估算方法的合理化和多样性,同时也突出了估算的价值,而且在这里也可以从另一侧面引导学生巩固进位和退位的需要.

三、改编估算题材,激发欲望,体会估算价值

从实际的生活情境出发是激发学生估算欲望的有效突破口.因此,我们可以改编估算题材,让学生充分“入境入情”,激发学生估算欲望,体会估算价值.

“入境”是指创设合适的情境,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促使学生产生真实情感体验.为什么要进行估算,这是最重要的也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我们可以适时改变条件,创设一个或几个不确定的量,例如:物品的价格不小心被墨汁给抹黑了,故意将热水瓶和烧水壶价格的末尾数字(即28、43)模糊.这时学生就无法进行精确计算,他们的思维也就比较自然地由精算转向估算,使他们产生了迫切的估算需要,从而体会估算的必要性.

“入情”指学生的真实感情投入,产生了真正的估算需求,并且是急切的.很多时候我们的学生还总是局限于书本的估算练习中,形成一种定式,觉得练习中出现“估算”“大约”等字样就进行估算,从而导致学生会用估算的策略做书上带有“大约”的问题,而不会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事实上,当学生真正面临实际问题时,谁又会提醒他这里有个“大约”呢?因此,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能真正体会到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估算,这是我们迫切需要思考实践的.例如:妈妈打算去超市买一只烤鸭19元,一袋虾仁28元,一袋香菇9元,一盒猕猴桃26元,妈妈带上100元钱出门够吗?对于以上情境,学生还是比较熟悉的,同时也很能理解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只需要大致估算一下需要多少钱即可,不必算出精确值;更何况有4个数量,如果算出精确值比较麻烦,这样学生就体验到了估算的价值.只有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估算的价值,才有可能让估算意识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

估算是一种意识,它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渐进的、积累的、沉淀的过程,在低年级估算教学中仅仅靠“一页纸”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应该努力挖掘教材资源和生活情境,坚持长期渗透,让学生充分感受估算的价值,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养成学生的估算习惯.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挖掘题材】相关文章:

磨难·题材04-08

题材种类04-13

聋人题材04-22

题材史04-30

日记题材05-19

爱国题材06-01

大学题材05-19

都市题材06-09

舞蹈题材06-14

高校题材06-20

上一篇:公允价值的运用下一篇:警察行政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