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讨论式课堂教学

2024-07-26

语文讨论式课堂教学(精选十篇)

语文讨论式课堂教学 篇1

一、明确培养目标

合作态度和技能在学生讨论学习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 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合作态度和技能的培养。在讨论学习中学生应具备的合作态度和技能是:学习积极主动, 勤于思考, 不依赖于教师和其他同学;乐于助人, 优势互补, 强弱相助;虚心学习, 专心倾听别人发表意见, 不随便打断别人发言, 人人机会均等;敢于发言和质疑, 不同的意见一定要讲出来, 并说明理由;服从领导, 讨论时要轮流发言, 说话的声音要轻, 不大声喧哗;建立和维护小组成员间相互信任的技能, 如尊重别人, 善于觉察被人的情感, 能调控自己的情感, 对别人恰当赞美、微笑;同学间有效沟通的技能, 如听出别人发言的要点, 边听边思考, 表明自己的见解, 发言条理清楚, 简练而又突出重点;解决组内冲突的技能, 如组员间有争议, 有不同的见解能妥善处理;合作策略的技能, 如会选择恰当的合作策略, 恰当地分工, 优化组合。总之, 合作的态度和技能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教师在小组讨论学习中应该有意识地培养。

二、做好充分准备

一是要选好讨论的问题。首先, 讨论的问题一定要有针对性, 即讨论的问题应该是知识上的重、难点, 学生思想上的疑点。

如在教《荷塘月色》时, 为引导学生对课文有个整体认识, 教师设计了问题:文章开头写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它与下文哪些地方关联着?此问题能触及全篇的“文眼”, 是理解全篇所流露的思想感情的“钥匙”。这个问题的提出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其次, 讨论的问题难易要适度, 让学生有“跳起来摘果子的感觉”。过于简单的问题引不起学生的兴趣, 讨论也无法展开;过于深难的学术问题或涉及面太广的实际问题学生难以把握, 讨论容易冷场。

再次, 讨论的问题要有新鲜感。如讨论《项链》中主人公痛苦的根源时, 我们教师根据作者开篇就展示的一个美貌温柔的小妇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和她的七个“梦想”, 这样提出问题: “玛蒂尔德天天在家里空想, 是永远实现不了她的愿望的, 那么, 她要怎样做才有可能实现这些梦想呢?”这个问题很有现实性, 容易让学生去联系生活实际:要么是自己去工作, 并有所成就;要么是离婚, 再嫁一个富有的男人。再通过讨论其可行性, 学生逐步明确:在十九世纪后半叶的法国, 玛蒂尔德是很渺小的, 她既不得不潜移默化地接受享乐思想, 又无法独立主宰自己的命运, 获得自以为舒适的生活, 所以只好在夹缝中, 日日忍受虚荣的煎熬。其实, 她痛苦的根源, 是她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她只是社会中的一个“可怜”的小人物, 受到命运的作弄, 也是迟早的事了。

二是要阅读、收集丰富的资料。首先, 教师本人要深入研究讨论的问题, 充分估计到学生可能提出的看法和问题, 作好引导的准备;其次, 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 收集、查阅材料, 有时还需写出发言提纲。

三是计划好讨论的方式。小组讨论应事先组建好小组, 在小组内学生要有一定的差异, 小组之间基本上是相似的。小组的人数一般在3~5人之间。要注意在小组成员之间建立相互依赖的关系, 可以把小组学习的任务分解, 组内的每个成员必须完成其中的一部分, 整个小组学习任务才能完成;评价时将小组的平均分作为每个人的成绩。分组讨论后, 选出代表在全班发言, 为班级讨论作准备。这种讨论范围小, 周边环境熟悉, 学生敢想敢说, 无拘无束。全班讨论时, 各小组推选的发言人分别阐述本组观点, 然后可质疑对方的观点并展开讨论, 最后由教师和学生就有关观点和材料进行小结与评价。这种讨论面向全体学生, 范围较大, 它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广泛交流思想, 交流信息, 全班学生共享资源与科学结论。多数情况下, 小组讨论与班级讨论结合运用, 学生的思考、发言会更充分, 对观点的认识和理解更深刻。

三、注意适时点拨

职高学生思维活跃, 但注意力容易分散, 加之基础知识薄弱, 知识面不广, 讨论中容易出现非常状况。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讨论中当好“导演”, 注意把握讨论方向、适时进行点拨。

例如, 采用班级式讨论教学苏轼《水调歌头》一文, 在讨论本词表达作者怎么的感情环节中, 教师是这样引导的。

生1:表达对弟弟的思念。

生2: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我是从“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这句看出的。

生3:表达诗人对朝廷生活的恐惧。诗人当时心里很矛盾,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出不胜寒。”这句既写出了诗人对朝廷生活的留念, 又写出他对朝廷生活的畏惧心里。

……

学生发言踊跃, 且都说得有道理, 但多停留于表面, 缺乏深入。这时教师及时给以引导:大家说得很精彩。我们读诗要善于透过诗歌的语言去把握本质的东西——我们称它为言外之意。同学们再找找看, 文中还有没有这样的句子?接下来学生又读出“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不应有恨, 何事常向别时圆”, 表面上写月亮, 其实是写对亲人的思念。并列举出较多的写月寄情思的古诗句, 最后归结出本词“望月问天对月怀人”的感情特点。

当然, 点拨、引导并不是全盘告诉学生, 而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台阶, 便于把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深入, 取得理想的讨论效果。

四、保证充足的时间

在实际教学中, 由于时间上的原因, 加之教师急于想完成教案上的教学任务, 往往刚把问题抛出, 学生有时可能还没有缓过神来, 就“鸣金收兵”, 无法提供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讨论, 积极参与, 以致有的学生根本就没进入状态, 结果学生没能真正参与, 讨论问题也是浅尝而止, 流于形式, 自然达不到预期的讨论效果。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的参与、合作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对小组讨论, 要计划足够的时间, 有组织, 有层次, 有步骤, 做到活而不乱, 要教给学生方法, 让他们会倾听, 会辩论, 能质疑, 能补充, 真正从讨论中获益。

讨论式教学法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方面确有其夺目的优势, 但我们不可为此忽视其他教学方法的运用, 一堂课全让学生讨论也是不行的。我们教师要做的更多的是如何发挥讨论式教学法的优势, 使其与其他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促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技能, 更好地促进自己的发展。

摘要:讨论式教学法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方面有其夺目的优势。本文从明确培养目标、做好充分准备、注意适时点拨和保证充足的时间四个方面对如何有效把握、运用讨论式教学法进行了阐述。

讨论式语文课堂的实践与纠偏 篇2

浙江省兰溪市兰荫中学 蒋刚朝 321100 【摘要】课堂讨论,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中心问题,交流意见,互相启发,弄懂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体现新课程改革的一种教学模式,但是这种模式在实行过程中容易遇到一些问题,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在组织课堂讨论时要充分发挥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用科学的应对策略和课堂机智提高学生小组讨论的效率。

【关键词】教师;学生;课堂讨论;存在问题;纠偏策略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强调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组织的时候,要尽可能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对教学内容处理的方式进行变革,由讲授为主转变为以启发、引导为主,将课堂的时间大部分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性学习中获得习得体悟。因此,采取讨论式课堂教学模式无疑是最佳的选择。我国著名的教育者叶澜教授说过:“教育起源于人类的交往,人与人的交往,也隐含了教育构成的基本要素。”课堂小组讨论正是新程改革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的体现之一。这种教学方法既能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又便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和口语水平,使得我们的课堂更加开放而富有活力。

一、课堂讨论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1、课堂讨论时学生参与度不高

在课堂教学组织过程中,我尝试过三种讨论方式,一种是把前后桌4-6人组成讨论小组,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方便快捷,学生在老师提出问题后马上可以进行讨论;第二种是同寝室同学组成一个小组,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相互熟悉,容易沟通;第三种是将学生按照语文学习成绩编排好学习小组,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每个小组都有尖子及学困生,容易形成互相帮扶共同提高的目的。从组织教学的实际情况看,总体参与广度与深度仍然存在问题。具体表现有:小组之间表现不均衡,有的小组讨论热烈而有的比较冷淡;每个小组总有不参与讨论的同学,他们或者光听不讲,或浑水摸鱼闲聊几句,或者由于性格比较内向保守干脆游离于小组之外;有的小组被个别同学把持,其他同学出于对该同学语文能力的推崇而产生依

赖心理;自主性不强,老师转过去时开始交流讨论,老师走开再次正襟危坐;学生的思维活跃度不够,思考问题缺乏深度等等。参与度是课堂讨论的基本保证,这些现象的存在会极大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是老师首先应该重点关注的。

2、讨论问题的效果不够理想

课堂讨论本身并不是目的,课堂组织学生讨论的目的有二: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其学习主动性,锻炼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深入解剖、把握学习内容,掌握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作为课题是否有效的重要评判依据,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是课堂教学的立足点。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小组讨论效果经常出现低于预期的状况。表面上看,各小组讨论热烈,氛围很好,可是到了课堂呈现阶段,总体上对一些核心问题的理解仍然肤浅、不到位,甚至偏离主题,横生枝蔓。学生得不出对于课文精彩语句的欣赏品味,或对文章技法巧妙之处的独到见解,感觉像是隔靴搔痒,缺乏直达靶心的畅快淋漓之感。如在上《论语·知其不可而为之》时,曾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儒家的“邦无道则隐”和道家“清静无为”的隐居有何不同?这个问题如果学生能联系以往的课文,按理是能够得出正确结论的,但是很多小组都讨论不出我们想要的答案。答出的很多是一些类似“儒家隐居了还要修身”“道家的归隐基本在深山”“因为孔子饱受冷眼,是一种无奈的选择”等似是而非的结论,只有极少数小组在个别优秀学生的组织下能得出正确结论:儒家的“隐”并非真隐,他们仍然在服务社会,等待复出的时机,他们的眼睛,始终是关注着社会,关注着人民的。这种课堂讨论效率低下的现象,有学生思维水平的因素,但老师能否科学介入影响关键。

3、课堂的节奏更不容易掌控

在传统教学中,多用传授法,老师可以比较容易地将预设好的教学内容按照设计一步步贯彻落实下去,不太会出现意外情况,课堂节奏基本在老师的掌控之中。而在突出学生主体性的讨论式教学模式里,这种课堂节奏的把握就需要老师有更高的教学技巧和临场应变能力,会突然出现超出老师预料的情况出现。课堂节奏的难以掌控,首先表现在时间上,学生在讨论问题过程中,会因为思路不畅或者分析能力不够而卡壳的情况,老师就需要提供更多的讨论时间;其次,课堂呈现阶段,由于小组较多,逐个表述占的时间过大,不逐个表述又容易打击其积极性,很占时间;还有的同学表述能力不强,结结巴巴,或者有的同学热情洋

溢,滔滔不绝,让人心里不由暗暗着急;如果小组间意见相左,有时甚至会突然爆发出激烈的争论,完全打乱我们的时间安排。有一次学习《报仁安书》《渔父》,比较鉴赏了司马迁、屈原这两位历史人物,在讨论两人对生死的不同选择时,突然爆发了对屈原投江这一行为的激烈争论,一方接近传统的观点,称赞屈原激于义而死,展现了他的高洁品格;而另一方却从人存在的价值出发,认为屈原做出了冲动的选择,希望仍然在,一死了之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双方你来我往,互不想让,作为老师的我,一方面对同学们展现出的活跃的思维状态,独到的观点了欣喜,又对本堂课还有的几个教学内容时间无法进行而焦急,左右为难,最后还是以同学们的争论点为契机,落实了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这个教学重点,而将其他的内容放到其他时间去教学。因此,对于组织课堂讨论,老师要有课堂节奏不易掌控的思想准备,灵活运用教学机智合理引导。

二、提高课堂讨论效率的纠偏策略

利用课堂讨论,将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性、合作性的探究交流进行学习,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主体地位丧失,教师拱手让权给学生,相反,有效的课堂讨论,对作为在教育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课堂讨论中,教师应该承担起不可推卸的责任。课堂讨论想要获得满意的效果,教师需要采取以下策略:

(一)教师课前要做好课堂讨论的充分准备

1、组建好学生讨论小组

好的讨论小组应保证每位成员都有参加讨论的可能,这样各成员才能促进高级思维技能,实现知识上互补,形成合作的社会行为和良好的个性品质。组建学生小组首先应注意按学习水平差异搭配,把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分配到一组,可形成帮带机制,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其次应注意按性别差异搭配,性别的差异必然会带来知识组成的差异、认知方式和认知风格的差异,讨论小组中既有女生又有男生,必然在讨论过程中实现优势互补,形成异性效应;最后还要注意按个性差异搭配,不同个性的成员可使讨论不至于过于热烈或过于沉闷,通过讨论,认识不同成员个性中的优点,帮助成员纠正自己个性中不利的一面。当然,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分组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组成其他临时性讨论团体。

2、对学生讨论小组的管理与引导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习了很多年的学生,要一下子让他们从认真听转化到开口讲,这确实需要一段时间。所以在平时要联系班主任和其他科任老师,对他们进行训练,必须不断帮助学生掌握交往技能,引导学生如何在小组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明白认真听别人发言是尊重别人的表现,鼓励学生人人参与。同时可以建立激励与竞争机制,用优胜小组评比为依托,鼓励小组所有成员参与到讨论中来。我设计了一张表格,详细记录每个小组成员的表现,优秀学生有表现加1分,中等学生有表现加2分,暂差生有表现加3分,每周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给每组打分,优秀的小组可以被评为每周之星、每月之星或学期之星。这个措施的制定,引起了学生的积极反应,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并与其他小组互相竞争,从而激发了每个学生认真参与教学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合作意识,提高了课堂讨论的效率。

3、充分备课,精心预设要讨论的问题

课堂讨论是围绕问题展开的,问题设计的好坏是进行有效讨论的关键。因此课堂上要讨论什么决不能随意,而要进行精心设计。教师备课时必须先吃透教材,清晰地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对讨论中可能出现的情景进行相关预测。组织讨论首先必须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提出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提纲挈领性的问题;譬如我在教学《桥边的老人》时,让学生讨论“桥边老人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一下子理清了文章脉络,人物形象和主题也呼之欲出了;其次,讨论的内容还应有适当的难度,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的高度兴奋,并能使学习过程变得主动而富有生气。

譬如在讲授《长亭送别》时,提出问题:“离别之际,崔莺莺有千言万语想要诉说,如果你是崔莺莺,会跟张生说什么”,让学生讨论,这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既有趣味性,也有相当难度,需要学生有较高的文意概括力,情感感受力和语言表达力,这个问题一下引爆了课堂氛围,学生们在讨论后向我们展现了他们的创造力和热情。

4、临机应变,提高课堂应对能力

讨论式课堂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带有相当程度的开放性,在课堂上会出现一些非预设性的问题,需要教师应用自己平时的综合知识和教学机智灵活应对。所以老师应注意学习,“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不断提高文学修养,关注时事热点,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不致生硬死板。在教学《丹柯》时,我在巡视过程中不小心被绊倒摔了一跤,惹得同学们哄堂大笑,我起来后笑笑说:人生之路常不平坦,勇敢的人懂得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就像文中的主人公丹柯一样,你们认为呢?及时的反应既缓解了窘迫之境,也重新将学生的注意力转到讨论主题上。

(二)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对讨论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

小组讨论不但不排除教师的作用,相反,对教师的作用有了更高的要求,小组讨论必须有教师的科学指导作为保障,并发挥其应有的主导作用。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不能只是等待、观望,或只干自己的其他事情,要深入到各小组当中,了解学生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时时注意各组乃至每一个学生的表现,以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保证讨论的顺利进行。比如对于不积极参与讨论的成员,教师要激发他的表现欲,给予一定的积极反馈,提供情感支持和鼓励。而有些参与讨论的个别成员会表现为发言过于冗长,教师也要及时地予以一定的言语或身体暗示,以保证小组成员的有效参与度。

1、创设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

在课堂讨论中,要使每个学生能够无拘无束,畅所欲言。教师必须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讨论氛围。平时要注意强化服务意识,转变师道尊严高高在上的错误心态,加强和学生的交流,坚持提前到班,培养亲切融洽的师生关系。课堂上教师一方面应尽量控制自己的情感,避免流露出对学生评价意见的赞赏或反对,尽可能做到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另一方面,要及时对学生中的一些自相矛盾的结论、错误的推论、肤浅的论点进行分析、引导,并予以更正。但是一定要采取合适的方式,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避免扼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科学掌握“小组讨论”的时机。

在语文课堂中,为了使小组讨论能充分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应将“小组讨论”用在刀刃上。那么,什么时候开展讨论最好?

(1)在理解知识点的关键处,组织学生讨论;

(2)在教材出现难点,学生思维受阻时,引导学生讨论;(3)在内容与社会热点相关时,引导学生讨论;

(4)某一问题可能有多种答案或者留有空白时,引导学生讨论。

3、小组讨论的时间保证。

为增强课堂讨论的实效性,教师必须把握好时间,在放手让学生讨论前,要预估所提问题的难度,给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讨论交流,从而产生小组基本统一的见解。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作为保证,小组讨论就起不到预期的效果。当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还要根据学生讨论交流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活动时间,不能完全被备课计划牵着走。

(三)小组交流时要进行及时点评引导

在讨论结束互相交流时,老师不能一味以模糊的“不错”“你讲得很好”来回应,而应充当“助产师”和“催化剂”的角色,对学生的讨论结果予以一定的引导点拨。当学生的思维模糊时,教师可提出要求进一步澄清的问题,如“你能讲得更具体一点吗?”“你能举个例子吗?”;当学生的思维一直停留在事物的表层时,教师可提出要求进一步深人的问题,如“为什么„„”、“怎样才能„„”;当学生不能对自己和小组的发言进行概括总结时,教师可提出进行概括总结的问题。虽然新课程强调老师要少讲,但在该讲的时候不去认真讲,就会错失了教学契机。尤其是在学生对话“对而不明”时,在学生体验肤浅时,在学生认识模糊时,在学生探究卡壳时,在学生多元解读有误时,老师得及时作出有效点评,进行引导。

“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在实践新课程改革的路上,不会一帆风顺,但勇于尝试本身不就是很美的风景吗?讨论式课堂的实践,让我收获了更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学工作也变得鲜活而充满生机,我相信这条路会越走越宽广!

参考资料:高等教育出版社《语文课程标准研修》

郑逸农《“非指示性”语文教学设计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讨论式教学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191-01

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讨论式教学,是教会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学会如何搜集处理、利用信息的能力,增进学生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的教学形式。这种主动探求知识,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积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去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有了切实的归宿。

一、理论依据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①语文课程必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式。”②这为新时期语文教改指明了方向,为语文小组合作讨论式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二、小组合作讨论式教学的特点

1、小组合作讨论式教学,具有较强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利于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的教学囿于单一的讲授中,学生的学成为机械的吸收,小组合作讨论式教学中,教与学是一个协调发展的讨论式的探究过程,学生的学习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和独直性,主观能动性,在教师的指导下,他们能对语文学习进行自我设计、自我控制,与书本对话,与他人合作研讨,与客观世界对话,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他们能亲自去思辩、去探索,去发现问题的结论和规律,他们的合作讨论就成为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利于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有利于学生成人成才的培养。

2、小组合作讨论式教学的多维性、全员性、创新性,有利于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小组合作讨论式教学,既让学生始终以自主的独立的合作的情趣投入到小组讨论学习中去,更让学生在现实的追求与假想的结合中,满足他们对自然、人生、社会的好奇心,满足他们虚荣爱模仿的强烈愿望,当讨论中的问题始终能赢得学生兴趣时,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需求欲望就处于高潮,他们不仅时时急于在讨论中表达自己的观点,更是为自己的观点认识展开多角度的争论。这时,知识的分享为全体学生提供了均等的机会,不同程度、不同特长的学生,都在知识的均等分享面前获得了满足,他们更在满足中进一步地构建着自己未来美好的人生。教师能捕捉良机施以引导、点拔,既能促进讨论学习质量的提高,更能使学生从讨论学习中掌握主动探索、主动思考的方法,最终成为“会学”的具有创新能力的能手。

3、合作讨论或教学具有社会属性,适应了社会培养人才的需要。教育不仅要教给每位学生生存的本领,而且要使他们成为良好的社会关系的拥有者和建设者,使他们成为社会生活中高品位的人。这在科技飞速发展的21世纪显得尤为重要。合作讨论式教学,立足于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善于真诚合作,心胸宽广,善于交流沟通的品质和能力,培养学生从合作讨论中掌握社会人际交往的知识,适应社会发展不断学习的技能,从学生时代,就善于为营造一个和谐竞争健康的班集体努力,由此成长为一名善于营造社会人际关系,具有优良的社会品质属性的新型的社会公民,可以肯定地说,这是其他教学方式所少有的优势。

三、小组合作讨论式教学的原则

这种教学方法,以施行对语文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为目的,将语文学习的各项目整合进入小组合作讨论中去,在知识的获得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是有“序”有“度”的,而非放任的混乱的。它要求注意和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小组合作讨论式教学,以教师的指导保障讨论的有序性,以教师充分地“导”、“放”与“控”结合,保障“学生为本”以落实,从而使课堂教学处在可控的状态下,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以减少盲目性,体现科学性。

2、有的放矢,善于联系的原则

小组合作讨论,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方位参与学习,使学生在自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充分的讨论,学到知识和提高能力,讨论的对象虽然可以是多方面的,但都必须以课文教学核心问题为中心,进行多角度的发散性的讨论的同时,尤其要考虑到思维的同质性和语言表达的模糊性,注意使学生的思维轨道运行,保证讨论的方向,最终达到讨论的目的。

3、要求明确,准备充分

合作讨论有“序”有“度”,“控”与“放”结合,只有在明确的合作讨论要求和充分的准备下才能得到保障,让学生动手动脑,发挥想象,运用才智,自读自疑,明确讨论对象的重难点,勾画评点,做卡片、摘要、写读书笔记,都是合作讨论前每名学生应做的基本准备,激活知识储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进行多角度思辩,是合作讨论深入的准备。教师要精讲少讲,留有余地,有明确的讨论对象,信任学生,这是合作讨论成功的关键。

小学语文小组合作讨论式学习,重视学生参与讨论学习的过程,重视学生讨论学习中的合作性、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而非结果,强调学生完全主动地投入到讨论学习中去。讨论中,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知识的学习同能力的锻炼,个性得到协调发展,真正做到把学习的权利还给了学生。

参考文献:

[1] 九年制业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1页.

[2] 九年制业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2页.

讨论式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篇4

一、结合实际确定讨论的内容与形式

1. 讨论的内容。

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实施讨论式教学,为了确保其有效性,根本前提就在于所讨论的问题要精心地设计,应具有较强的启发性。所以在确定讨论问题时,首先就应紧密结合教学的内容,突出重难点,且所设置的问题应从浅到深、循序渐进、难度适中,为学生预留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而且,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其典型性和针对性,严禁出现为讨论而讨论的情况,否则就会偏离课文内容。例如在教学《荷塘月色》时,引导学生对讨论的内容进行明确:作者在文中描写的荷塘景物有哪些?这些景物又有什么特点?哪些语句是描写心理感受的,作者的情绪随着景物转换而出现了哪些变化等。通过对讨论内容的明确,学生就能结合这一主线进行探讨,这对于提高整个教学质量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2. 讨论的形式。

在设计好所要讨论的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还应注重讨论形式。一般是结合学生实际进行小组的划分,每个小组一般4到6个人最佳,在此基础上采取相互协作方式进行讨论。同样以教学《荷塘月色》为例,起初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曾经学过的课文哪些是朱自清的佳作,并对其特点进行讨论,从而达到引入新课的目的。而在教学讨论环节,教师则应提出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例如文中哪些段落写了荷塘?在此前后还写了什么?画出所提及或描写的事物。怎样理解“这几天心理颇不宁静”?为什么想起了“江南采莲”?作者返回家中,他的心境如何?“不宁静”最终得到解脱了吗?等等如此之类问题的提出,学生可以自主讨论,也可以相互探讨,这样在小组成员中就能有效地互动,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思辨性思维,促进学生创造力的提升。

二、科学分析确定讨论的流程

在确定讨论的内容和形式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确保讨论式教学得到高效的实施,我们还应对讨论流程进行明确,并严格按照流程进行实施。

1. 讨论任务的下达。

这是实施讨论式教学的首要环节,主要是对学生所要讨论的内容进行具体的说明。因为一旦任务不能明确,学生就会不知所措,所以讨论式教学的首要环节就是引导学生掌握做什么、怎么做,还可以对讨论时间和讨论要求等进行明确,学生应做好各项准备,才能更好地进行交流。

2. 讨论过程的引导。

在下达讨论任务之后,学生往往会进行激烈的讨论,但是在讨论过程中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引导,使学生不偏离重点,所有讨论活动的进行均与教学目标相符,且及时的对偏离的情况进行纠正,最后由各小组将所讨论的结果展示出来。由于《荷塘月色》的教学目的是欣赏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体会语言的抒情性,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所以将全文分成三个段落进行讨论,第一部分(1~3自然段):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及来到荷塘的感受,从而点明题旨。第二部分(4~6自然段):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第三部分(7~8自然段):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在做好引导的基础上,学生就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讨论,这样学生才能结合讨论的内容和教师的引导而促进动态课堂的生成,最后由各小组将各自讨论的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完成讨论教学。除了小组讨论外,组与组之间还可以进行交叉讨论,整个讨论过程的实施都是为了更好地达到讨论的目标。需要注意的是,整个讨论过程应结合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确定讨论的方式,常见的有竞赛、自由双向互动等,只有确保讨论方式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3. 科学的评价。

很多时候的讨论式教学往往忽视了对讨论结果的评价,所以为了确保学生的讨论积极性得到不断的保持和提升,就需要在讨论的基础上,及时地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尤其是应注意评价的多元性和有效性,尽可能地通过评价找出自身的不足,并在今后的讨论中更好地改进和完善。

三、密切关注讨论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语文讨论式课堂教学 篇5

课堂小组讨论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实践活动。讲究课堂小组讨论的组织艺术,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课堂讲授中适当组织讨论,要在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积极和谐气氛中进行。在课堂讨论中,教师要用亲切和和蔼的态度,优美流畅的语言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促使学生广泛参与。教师在师生关系融洽的氛围中把语文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也巧妙地把认识、分析事物的方法,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疑难问题的捷径渗透给了学生。学生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不仅能使他们产生较强的记忆力,而且还能活跃他们的思维,发挥他们的智慧潜能。

第二,课堂小组讨论要创造和谐、动人的讨论情境。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出一种生动的场景和氛围,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参与讨论。如讲授《化石吟》这首科学抒情诗时,采用多媒体用大屏幕展放有关化石的图片,并配以音乐、旁白解说,引起学生讨论的兴趣。然后提出讨论的问题“从诗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句,品味赏析一下,说说你喜欢的理由”。教师还可以组织四人小组讨论,发言时展开小组竞赛,比比哪个小组思考的最深刻、最有意义。教师也可利用音乐、美术来配合讨论,创设情境,充分发挥音乐、美术的美感作用,通过学生进行审美、创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第三,组织学生在讨论中进行必要的评价。

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的讨论结果,掌握反馈信息,及时给以指导,纠正不正确的思维方式,还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相互启发、激励,让创造性设想产生连锁反应,产生共振,从而启迪出更多的创造性设想。对于学生的评价,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不断给予他们成功的反馈,这样才能使他们的自信心增强,不断取得成功。

第四,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学生只有经过认真自学,充分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如学习《紫藤箩瀑布》一课时,我安排学生在讨论前进行充分自学,找出文章的中心句“花和人都有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上无止境的。”再找出与中心句有关的段落、句子、词语等进行深刻的思考。经过充分自学后再组织讨论,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中心句子的意思——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美好和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要面对新生活,振奋精神,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由此可见,只有学生进行了充分的自学,再深入讨论,才能把握文章的中心,求得问题的症结,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讲究课堂小组讨论的组织艺术,能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习惯,在讨论过程中,学生易于发现和形成自己的观点。

浅谈讨论式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篇6

一、满足认知需要,激发学习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是学好一门功课的内驱力,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非同一般。那么,面对日渐式微的语文,我们如何才能更广泛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语文的课堂上乐此不疲呢?

笔者认为,讨论式的教学方式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美国心理学家A.H.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每个人都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的需要、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但是,传统的语文课堂上点名学生起来会的问题的教学方式,只能让少部分人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他多数的学生因为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就满足不了被别人认知的需求,往往不能主动地参与问题的思考,而是成了听众或看客。所以这种教学方式不能很好的调动多数学生的参与意识。这样一来,他们便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更不会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而讨论式的教学模式就是要在老师和全体学生之间展开的一种以生——生,师——师的讨论为主要教学推进手段的教学方式。同时语文课堂就应该是灵动活泼,以语言文字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课堂。很适合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展开口头的讨论。所以课堂上当老师适时地抛出一个有讨论价值的问题。每个学生都会为了满足得到别人的认知的需要而努力思考、认真分析总结,为更好地说服别人而努力。这样一来,全体学生就都动起来了,学习的积极性自然而然地也就被调动起来了。因此,语文课堂上采用讨论式教学,可以轻而易举地满足更多学生的被认知的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增进彼此交流,共享学习方法

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千金难买三人行。人情淡薄的社会环境和紧张的学习氛围,让当代的学生天天只顾着“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所以会经常出现同班同学不知彼此叫什么名字的怪现象,更谈不上同学之间的友好交流,便不会有深厚的友谊了,当然也不会有协作能力的培养了。而在语文课堂中应用讨论式教学,就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语文的学科特点,培养学生自觉讨论的习惯,让他们就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这样不但可以让他们在学习中增进交流、取长补短,而且还能让他们在交流中互相学习,最终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比如《劝学》中有句“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的句子。句中的“而”,有人认为是连词表顺承关系,有人则认为是表修饰关系。那么到底哪一个更合理?还是两种说法都讲得通?这时让学生自由展开讨论。讨论中,有的同学认为是表顺承关系。理由是:作者要先踮起脚后跟再望,两个动词之间有一个先后顺序。有的同学认为,这句话之前那一句是“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而且后面是分号,说明两句话中相应位置的词语用法一样。而“吾尝终日而思矣”这句话中的“而”明显的是表示修饰关系的。另外从语境也可以看出,作者在这里是想强调:做事的方式不同结果也不同。所以,这句话中的“而”,应该表示修饰关系更合理。

通过讨论,同学们不仅增加了了解,而且还发现原来在推断文言词语含义时,可以根据语境和句式特点来判定。这样一来,同学们不但明确的“而”在此处的用法,而且还达到了资源共享,共同积累了学习方法的目的。

三、提升口语交际,增强思辩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的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但是现阶段,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多数学校没有安排独立的课时进行口语交际的教学。作为农村中学的我们更是如此。这就导致多数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远没有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记得刚接笔者现在带的班时。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声音细小,难以听清。根本谈不上条理清晰,语言流畅。甚至,有的同学起来回答问题时直接闭口不言,即使说话也多是一个一个的字或词语,根本不成句,更谈不上有什么思辩能力的体现。他们将来走入社会如何顺利地与别人进行交流,着实让笔者担忧。

就在这时,笔者发现讨论式教学的主要手段就是讨论。“讨论,即就某个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而交换意见和进行辩论的方式主要是口头表达。所以针对班级学生的情况,笔者把语文课自身的特点和讨论式教学的优点结合起来。让学生就有分歧的问题进行各种形式的讨论。无论分歧大小,哪怕是一个多音字的读音,一个词语的含义,只要分歧存在,就让他们进行自由的讨论交流。一年下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同学,在分析问题时能够出口成章,体现出很强的思辨能力,已经具有很高的LQ(语商)。更有四个同学已成为学校辩论队领军人物。这一结果的出现有力地证明语文课堂教学中讨论式教学在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增强学生的思辩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当然,讨论式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还远不止上面列举的这些。相信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讨论的教学模式会越来越多地在语文课堂中展现它特有的魅力和优势。语文课堂也会因为讨论而变得活跃,因讨论而变得生动,因讨论而变得魅力无穷。

如何开展语文课堂讨论 篇7

一.语文课堂讨论中自主学习的价值和意义

随着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弊端逐渐暴露,现代语文教学更注重开发学生的学习技能和创造性。自主学习是近年来颇受语文教学界关注的一个研究领域,它主张学生能够自主安排自己的语文学习,包括提前指定计划,自主选择材料,协作学习,并及时进行评估。

我们都知道语文学习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想学好语文,必须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语文学习中,学生合作和表达能力都非常重要,而在课堂讨论中这些能力最能得到锻炼。那么,怎样才算是有效的课堂讨论,怎样才能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相互学习,锻炼能力呢?这些都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需要反思的问题。

二.目前课堂讨论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启动迅速,学生缺乏对问题的独立思索。语文课堂中,针对某问题提出看法并交流,其前提必定是学生有了充分的独立思索,只有这样,才会有热烈的交流、辩论, 在激烈的碰撞中,才会有思想的火花产生。然而,现在有许多课堂讨论,学生们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必要准备。气氛看似热烈,但效果未必好。

2.参与面窄,学生缺乏充分的交流、辩论。讨论是一种集体行为,需要每位学生的充分参与。集中每位学生的个性化思维,达到思维资源共享的目的。然而,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在讨论组合中,往往是学习好的学生讲,其他学生听。久而久之,一部分学生只习惯于说,一部分学生只习惯于听,课堂讨论导致了班级的两极分化。

3.结论虚假,缺少对个人意见筛选整合的过程。在进行课堂讨论时,学生都会有很多想法,这些想法是碎片式的,甚至是没有逻辑的,他们要对这些想法进行整理、 归类,从而得出思维清晰的结论。 然而,在我们的课堂讨论中,学生表达各自的意见时往往没有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评析,并未真正形成思想的碰撞。而且教师往往会在讨论结束后直接投影出预设好的结论, 这其实都是伪讨论。

4.不会倾听,缺少对别人的尊重。在课堂讨论中,有很多学生积极踊跃地发言,但是他们往往认为自己说完便结束,也不考虑别人的看法,比较自我。当别的同学发言时,从不关注,甚至还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长此以往,他们养成了课堂上不倾听、不思考的习惯,不会将别人的正确观点为己所用。

这些都是因为在语文课堂讨论中学生的自主性没有得到完全发挥。

我们通常认为,课堂讨论中的问题是教师按照教参的要求来设计,通过这些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表达观点,获得知识。但是很多时候老师们注重课程目标,而学生的兴趣却在别处。学生们喜欢交谈,但他们对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时通常不像谈论个人生活或社会问题那样有热情。课堂上大部分的提问都是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的,但是教师的个人偏见、个人判断以及价值观则起着重大的决定作用。而学生们提出的问题未必与教师或其他同学的问题一致。如果想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一活动中,就必须鼓励学生把对课本的研究当成一种探险活动,鼓励、采纳、解决学生提出的真实问题。但是我们的困难在于如何在课堂讨论活动计划中设计有效的、系统的、可靠的方法, 来鼓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使他们在讨论中感到受重视,以此促进学生全面学习。

三.加强语文课堂讨论自主性的策略

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互补的过程,当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教师应积极引导, 当学生自主探索时,教师应把主动权还给学生,不能用“灌”的方式去教学生,不能像某些笑话中说的 “学生拿着教参说我也可以当老师” 那样,而要把学生当作是知识的积极构建者,更应关注学生的自主性和差异性,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索问题,在探索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体验成功,真正去感受语文。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问题,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评价,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体性,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学到必需的语文。

我们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讨论前的辅导,关于提问的本质。问题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文本类问题、推断类问题和拓展类问题。文本类问题的答案直接从文中就可以找到, 考察筛选信息的能力;推断类问题需要运用文本中的信息进行判断; 拓展类问题需要结合实际体验回答问题。每个人都要根据讨论的内容设计三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然后选出全班交流的问题。这样把提问的主动性还给学生,学生阅读的兴趣也会加大。

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提倡自主、合作学习,从而使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那么,怎样才能使课堂讨论具有实效性呢?我想,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精心设计课堂讨论的问题。 语文课堂讨论的问题直接关系到讨论的质量,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精心设计具有一定探讨价值的内容。

(1) 讨论的问题应是学习中的重难点。教材中的重难点,不是教参或者教案中列举的,而是学生在研读文本后,不能理解的地方, 所以一定要组织学生主动去学习、 去探究,要集思广益。同时在学生提出的很多问题中,要引导学生知道哪些是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如教 《再塑生命》 一文时,有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再塑生命”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称莎利文老师为“再塑生命”的人这个问题, 既是全文的重点,又是难点。问题一提出,学生兴趣盎然,讨论热烈。通过讨论,形成了如下较为统一的看法:“再塑生命”从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但研读文本后发现,“再塑生命”有着更深的内涵,它指“我”在莎利文老师的引导下,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2) 选择讨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必须是学生共同的问题,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如 《藤野先生》 一课,在归纳本文主题思想时,学生的分歧较大。一同学认为:“本文主要是表现作者的爱国思想。”又有同学说:“主要是怀念歌颂藤野先生的。”还有同学说: “主要是写作者的爱国思想,其次也赞扬了藤野先生。”同学们见仁见智,意见难以统一。在这关键时刻,我及时地做了这样的点拨:文章的题目是“藤野先生”,一般来说,文章的标题是作者对全文思想内容最鲜明和最精练的概括。同学们猛然醒悟了,他们认识到,文章是围绕藤野先生这个中心来组织材料的,具体写了藤野先生的四件事,来突出他伟大的人格,抒发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经过讨论,同学们取得了共识。

2.准确抓住课堂讨论的时机。 在课堂中教师要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安排,准确抓住课堂讨论的时机。

(1) 当学生在课堂中遇到难题无法解决,思维受限时,教师要及时巧妙构思,抛出问题,让学生产生兴趣,热烈讨论,这时讨论的效果最好。如在讲解文言文 《五柳先生》 这篇课文时,指导学生疏通课文后,问学生:“陶渊明的号是什么?”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五柳先生。”我又问:“他的号由什么而来?”学生又很快回答:“宅边有五棵柳树。”我接着问:“陶渊明用五棵柳树作为自己的号有什么深意?表现了陶渊明什么样的性格志趣和精神气质?”面对这一连串的问题,面对陶渊明字号不同寻常的来历,学生深深地思索起来,讨论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激发起来了。

(2) 学生在课堂中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启发后,思维会变得比较活跃,可能随时会提出一些题外的问题,这时,教师就要善于发现学生问题中的精华,及时加以引导,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如在教 《我的第一本书》 一文时,一位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作者一生中, 经历的事情很多,可写的事情也很多,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学一年级国语课本呢?”这个问题提得好,我及时表扬了这位同学,并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从而理解了作者对第一本书的复杂感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3.巧妙得出课堂讨论的结论。 语文课堂讨论中常采用的方式有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全班讨论三种,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最重要的都是得出一个结论。这个结论怎么得出,是很有讲究的。通常,我们教师会把教参上的结论照搬到幻灯片上,但是,有些结论是脱离学生实际的,是某些人的“一厢情愿”。 我们必须在课堂讨论中引导学生在表述观点时要关注实际,结合生活进行思考,也许他们的阅历不够, 也许他们的表达能力不足,但是不要紧,教师可适时从旁引导,让学生的思维深化,从而得出比较深刻而又符合学生实际的结论。

语文课堂有效讨论初探 篇8

课堂讨论, 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 语文教师在实践中广泛地使用。它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较大限度地参与其中,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但是现在很多教师在组织讨论时却存在很多误区。如:讨论无中心主题, 乱哄哄, 此问题没好, 彼问题已来;学生层次不同, 这组没讨论好, 那组已经结束;小组中只有少数活跃分子参与讨论、发言, 其他多数没事做, 吃“白饭”;讨论时间不够或过多, 讨论话题过大或过小, 甚至与教学目标根本无关, 致使讨论大多无效;课堂纪律极差, 是滋生班集体中“问题生”的温床;流于形式, 成为点缀, 完全是调节课堂气氛, 赢得评课教师喝彩声的必要手段, 为讨论而讨论。

二、组织有效讨论的几点想法:

(一) 明确讨论的意义

讨论是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有效手段。在整个讨论过程中, 自始至终都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方能保证讨论的顺利进行。在准备阶段, 每一个学生首先都要独立地思考, 然后才能与别人交流;在讨论的过程中, 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

讨论是学生理解概念、规则、原理并内化到自己知识结构中的有效手段。学生在讨论中获得的知识比从老师讲解获得的知识更生动、更直观、更有效, 因此能够更快、更稳固地内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

讨论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在讨论中, 学生个体首先要独立思考问题的成因及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法, 然后在与其他个体和群体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地汲取别人智慧的养分来补充、修正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及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不但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 也使学生掌握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讨论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口头表达及恰当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的有效手段。在讨论过程中, 学生要想使自己的观点得到别人的认可, 就必须首先对问题本身进行认真地思考;其次要考虑把思考的结果用恰当的文字、别人可以接受的语气表达出来, 这就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口头表达及恰当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对一篇课文的学习, 一定要让学生去读、去讨论。” (吴心田《我们的语文教学怎么了》)

(二) 抓住讨论的时机

课堂讨论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方式之一。能否把握好课堂讨论的时机, 直接影响着讨论的质量和效果。因此,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深入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 要能捕捉出一些能产生新思维和新方法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

1.学生中有不同意见时展开讨论。

由于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以及认知水平的不一样, 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个问题, 会产生不同的想法, 这是思维真实的表现。对于学生不同的见解, 教师不能简单地否定, 要从尊重学生的个性出发, 鼓励学生勤于思考, 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此时, 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想法中, 捕捉出有代表性的意见, 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2.学生解题有错误时展开讨论。

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 以及思维方法的不合理, 在解答问题时经常会出现错误的方法, 这正暴露出他们真实的情况:学习的内容没有掌握好。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及时捕捉学生的错误, 引导学生去探究、讨论, 并及时予以纠正, 这对保护学生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很有好处。

3.学生提出问题时展开讨论。

学生经常会对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产生怀疑、困惑, 从而促使他们提出问题。学生会提问题, 这是主动求知、掌握学习方法的基点, 教师要结合问题, 抓住时机, 让学生在集体讨论中解决问题。这样, 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 设计讨论的过程

课堂讨论涉及的因素很多, 它包括客观环境、学生心理、话题内容、时空范围、教学机智、评价技巧等, 要将课堂讨论引向深入, 就得将这诸多因素精心设计、科学安排。因此课堂操作是课堂讨论引向深入的关键。那么又该如何设计恰当的课堂操作呢?

1.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讨论”。

讨论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有效方法, 它离不开预习。预习是讨论的蓄势和铺垫, 讨论是预习的必然发展。课前预习不仅让学生明确了自己的知识欠缺及能力差距, 认识到了学习的重点、疑点, 而且还使其有了个人的体会。这样, 疑难要解决, 心得要倾吐, 必然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去讨论、去交流, 从而形成讨论的内在驱动力。

2.进行严密的“讨论”。

允许学生自由讨论不能采取“放羊”的方法, 应有严格的组织。学生或集中、或分散、或分组、或分片, 但都不能离开教师的安排。一般说来, 四人或六人一组为好。每组有固定的发言人, 一个问题一般由小组的主体发言人回答, 小组的其他发言人补充, 老师因势利导, 相机点拨。

3.在教师的引导下“讨论”。

针对当前的语文教学现实, 我们应当把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欲望贯穿课堂教学始终。有些学生生性腼腆, 教师应给予鼓励和勇气;有些学生回答问题错误, 教师应看到其优点, 给予肯定、表扬;有些学生活泼好动, 发言踊跃, 教师应积极引导, 使其带动全班学生。教师应明确这样一点:“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语文课堂教学“讨论结果”异彩纷呈 篇9

我认为, 讨论教学法中讨论结果呈现方式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分组交流式

这是合作学习讨论法中最常用的一种结果呈现方式, 它是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 让每一小组各派一名代表, 陈述小组讨论中的最终意见。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形:1、各小组在讨论中意见基本趋于一致;2、所讨论的问题难度不大, 较易解决。比如, 《本命年的回想》一文中, 对人们迎新年、过春节的那些风俗习惯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以及这些习俗寄托了人们的哪些期盼进行讨论。这些问题涉及面广, 小组各成员都有话说, 也容易发表自己的观点, 学生如果来自不同地区还能集思广益, 增长课本以外的知识。

分组交流的优点主要是:1、省时高效, 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 2、能增进小组内的合作, 3、一些思想有见地的学生, 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性较高, 能力也能得到不断提高。

二、自由交流式

它是经过小组讨论后, 让每一位学生自由表达自己意见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形:1、讨论的问题本身开放性极强, 2、各小组讨论中意见不能统一, 3、教师出于让有不同思想的学生都有自我表达的机会。

比如, 学习鲁迅的小说《孔乙己》时, 主人公孔乙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讨论的空间很大, 小组在讨论中也很难产生一致意见, 因为文中出现了许多矛盾的地方, 孔乙己是以读书为傲但又把“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当作灵魂伤疤的人, 孔乙己是个使人快活但又无人关心的人, 连最后的死亡都很矛盾, 让人难以捉摸, 真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因此, 采用自由交流式就十分必要。

自由交流的优点主要有:1、充分照顾到了每一位学生, 给所有学生都提供了陈述观点和口头表达的机会, 2、能活跃课堂气氛;3、有时能激起或启发一些学生的灵感和思维。4、学生能在互相交流中扩大知识面, 相互取长补短, 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其不足是:1、课堂节奏难以调控, 2、可能费时较多, 3、如果教师引导不够充分, 可能使交流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不能使问题真正得以解决。

三、辩论交流式

这是讨论的最高层次, 它可以打破原来的既定小组, 借用辩论赛的形式来实现交流, 让持不同意见的学生重新分成两组, 然后选出各自的代表, 按辩论赛的规则进行。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形:1、在小组交流或自由交流后, 出现了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相持不下的情况;2、教师认为探讨的问题很有认知意义, 值得深究。

比如, 对于寓言《愚公移山》中愚公的做法, 有的学生认为这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值得赞扬的奉献精神, 学生在小组讨论后的意见针锋相对, 采用小组交流和自由交流都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这时就不妨采用辩论的形式来呈现, 真理越辩明, 学生的观点也在激烈的辩论中形成, 知识也就在辩论中转移给了学生。

辩论交流式的优点有:1、能最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能锻炼学生的快速思辩能力, 3、能提高学生的竞争合作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 4、能使问题得到最大程度的探讨和解决, 5、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说写结合式

它是把学生的口头交流和书面表达结合起来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形:1、学生经过了讨论, 但囿于时间限制, 没有进行交流或者交流不够充分;2、学生在讨论和交流后, 问题的结果还不太明朗, 须要学生课后进一步的思考;3、讨论和交流已较充分, 但教师认为讨论的问题很有价值, 值得学生课后整理总结。

例如在教完课文《孔乙己》后, 为了让学生对本文的主题, 思想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同时也为了从一个较高层次上训练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可以设计这样一道题目:任选题目说话。

(1) 孔乙己是个可笑而又可悲的人。

(2) 孔乙己是个可怜而又可憎的人。

说写结合式的优点主要有:1、它把学生的口语训练和写作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 避免了传统讨论教学中使二者割裂的局面, 有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同时发展和提高;2、它能使问题的思考、讨论和交流更加充分、全面和深入, 避免了一般讨论中浅尝辄止, 意犹未竟的情况;3、它能照顾到每一位学生, 让所有学生都能真正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避免了一些边缘学生脱离教学现象的发生。4、它使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和灵活处理教学进展时多了一种可行有效的选择。基于以上优势, 且这种方式现在还不为大家所广泛采用, 所以目前值得提倡。

语文课堂讨论的误区和策略 篇10

一.课堂讨论不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唯一形式

江苏省初中语文新课程开始实施的那一年, 正好是笔者刚刚参加工作的一年, 大家都在研究怎样在课堂中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对这三个词也都不能很好地从本质上进行理解和把握。借鉴当时的一些比较好的公开课的做法, 大家都觉得“讨论”是一种最能直观地体现这种理念的形式。因此, 形成了一种“逢课必讨论”风气。如果在哪一节语文课上, 执教者组织学生进行了讨论, 哪怕只是简单的“对这个问题你们讨论一下”这样的一句提示语, 都会被评课者充分看好, 被认为是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理念。其实, 讨论只是能够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学习形式之一。

比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的时候, 为了进一步探讨皇帝这样一个人物形象, 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个讨论:“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这个皇帝仅仅是大家所说的昏庸、愚蠢的吗?”这个问题对学生来说其实是比较困难的, 老师采用小组讨论这一种形式是希望同学们在讨论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思维的碰撞, 产生出新的灵感的火花。在笔者的课堂上出现了如下的情形:学生相对坐定, 一言不发, 课堂气氛沉闷。于是我换用了另一种形式:表演。我请两个同学一组就文中的一些关键的语段进行一个简单的表演, 可以根据课本内容自己设计台词。有同学表演到“皇帝让老大臣去看骗子织布的进展”这一部分, 我就问“皇帝”, “你此时是怎样想的?”学生 (皇帝的表演者) 回答:“如果我自己去也许会被骗子看出来我是愚蠢的不称职的。”师:“这样的皇帝愚蠢吗?”生:“不愚蠢。”师:“那是怎样的?”生:“狡猾的。”这样, 学生就把皇帝另一面的性格挖掘出来了。在这里学生的“表演”和教者的“追问”也是合作、探究的一种比较好的形式。

因此, 不需要逢语文课必讨论, 课堂讨论只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之一, 除了这一形式以外还有很多其它的好的方式和方法。

二.语文课堂讨论需要一个合理的时机

有很多老师反对课堂讨论, 其理由之一认为课堂讨论是“一种形式, 走过场”, 没有多少实质性的作用。这样的结论大都数来自于语文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有人对课堂讨论进行了数据统计, 其中有一份如下:“根据观察, 大部分集体讨论的参与率仅为10%或更低, 大部分学生只处在观众的地位, 即使是观摩课或示范课, 参与率也往往在15%或以下。这种讨论形式中, 常常会沦落为师生之间一对一的谈话。小组讨论一般又分为多人小组讨论 (4—8人) 和同桌讨论两种。在多人小组的讨论中, 一般只有40%的小组讨论比较热烈, 而讨论热烈的小组中也往往只有50%的学生能比较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讨论不热烈的小组参与率更低, 往往出现冷场的现象。”笔者在一次课堂上也出现了类似的现象。

一次语文课, 笔者借班上课, 讲《明天不封阳台》这一课。本来以为该班学生对文章进行了充分的预习, 于是我提问:“文章最后一小节说‘明天先不封阳台了’, 那作者到底是决定封阳台呢, 还是不封阳台?”我让学生们分小组讨论, 可是我发现, 每一小组中除了一两个学生在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外, 其他同学都“按兵不动”, 后来我稍微调整了一下课堂的结构, 让学生先思考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由封不封阳台这件事, 作者想到了哪些内容?作者写这些内容是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对这个问题学生们有很多话说, 相当于帮助学生们进行了一个充分的预习。然后我再次提出了“文章最后一小节说‘明天先不封阳台了’, 那作者到底是决定封阳台呢, 还是不封阳台”这个问题。提出这个问题后, 我让学生自己先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学生有了一个独立思考的机会, 也有很多内容可写。接着我让学生四人一小组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别人听听, 然后再听听别人的意见。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发生了碰撞, 讨论也便热烈了。

其实, 课堂上学生的参与热情不够,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老师没有找好让学生讨论的时机, 一般来说, 讨论要满足两个前提, 一是要对文本内容有非常深入的了解, 二是学生在讨论之前要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 在这样的前提下的讨论才是时机成熟的讨论。

三.语文课堂讨论需要一个有适当深度的论题

从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征来看, 有适当难度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而相反则起不到很好的凝聚学生注意力的作用, 从这个角度看初中生更愿意迎接适度的挑战。所以在组织课堂讨论的过程中一个有深度的论题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某一堂课上, 当老师讲到《安恩和奶牛》中安恩与小贩们对话的那一段时, 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请你说说安恩是一个怎样的人”, 然后要求同学们四人一小组讨论一下。看起来这个环节并没有什么问题, 可是细细分析一下, 这个论题实际上是没有什么难度的。安恩是个怎样的人呢?前面也一定已经做过了一定的分析, 学生自然会得出比如“一个有爱心的人”等等这样的简单的结论, 而且也没有深入探究的欲望。假如换一个论题:“请你们分角色表演一下此时安恩和小贩们的对话, 想一想安恩此时是怎样想的, 然后说一说安恩是一个怎样的人。”提出这样的一个论题以后, 学生分组讨论便有事可做、有话可说、有内容可想了。

“有深度的论题”当然是相对的, 过度的难题在组织课堂讨论的过程中肯定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因此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论题的深度。而如果要进行深入的讨论我们也可以进行有梯度的设计, 把一个论题分解成多个递进的论题分层进行组织讨论。

比如, 我们在讲到《散步》这篇课文的时候, 如果一开始我们就让学生小组讨论“你读了‘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这句话以后你对生命有什么看法”, 大多数学生都会是一头雾水, 不知从何说起, 当然课堂讨论也就体现不出应有的效果了。我们可以把这个论题分解成三个有梯度的问题: (1) 如果妈妈和儿子的前面还有妈妈和儿子, 妈妈和儿子的后面还有妈妈和儿子, 请你画一个能表示这一层意思的示意图。 (注:学生在黑板上画了一条横线, 在横线上画了很多的小圈) (2) 读一读文章的第四小节, 结合课文说一说, 这些圈圈表示什么意思? (注:这些圈圈表示一个个的生命) (3) 假如这是一根生命的链条, 我们怎样才能让这根生命的链条幸福地传承下去呢?这样一来, 学生的讨论便有了着落。

提出一个有适当深度的论题对于有效组织语文课堂的讨论是至关重要的。

四.语文课堂讨论的结果需要谨慎处理

看到很多的公开课, 学生讨论的场面热热闹闹, 气氛很热烈, 可是当学生讨论结束后老师便直接进入了下一个环节, 对学生讨论的结果没有做任何的处理和展示, 这也是有些老师认为小组讨论无法推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如果在自己任教的班级长此以往地这样做, 那结果就是学生会把小组讨论作为教师的一种课堂教学的形式, 根本不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怎样处理课堂讨论的结果呢?这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因为讨论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课堂形式, 这样一个开放的形式会产生多少种结果那就不得而知了, 而且这在课前也是无法预设的。有的老师为了能让讨论的结果便于展示, 在学生讨论之前就提出“请你们在讨论之后每一组形成一个统一的答案”甚至要求“小组的成员在统一的答案下签上自己的名字”。

小时候我们就听过这样一个童谣:“你有一个苹果, 我有一个苹果, 我把我的苹果给你, 你把你的苹果给我, 我们一人还是一个苹果;我有一个思想, 你有一个思想, 我把我的思想给你, 你把你的思想给我, 我们一人就有两个思想。”其实, 思想与思想的交换并不是一对一的关系, 思想与思想在交换的过程中也许还会碰擦出第三个、甚至是第四个思想。所以, 在语文课堂上, 讨论大多数情况下不可能简单地形成一个统一的答案, 尤其是初中学生, 思想非常活跃, 思维非常敏捷。这样一来, 我们得到的讨论结果就更加多了。

笔者对于这种情况有如下三种做法:

第一, 由小组长作为代表展示。可以是由小组长统一展示, 比如对于同一个问题, 组内的四个成员各有不同的想法, 甲的想法是什么, 乙的想法是什么, 丙的想法是什么, 丁的想法是什么, 同一个组内对这个问题有哪些看法是统一的, 又有哪些想法还存在着争议。这样一来教师只要解决有争议的那一部分。当然, 这种展示的方法也可以让小组确定展示的组员。

第二, 同时我们也可以让所有的学生依次展示。有些问题在小组内交流过之后, 每个学生都有更深刻的认识, 而他们的认识又不可能有统一的答案,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让所有的同学都参加依次展示, 不要吝惜为他们展示所花的时间, 这样的展示可以激发他们主体参与的意识。

第三, 形成书面的形式, 由老师负责分类统计。比如笔者在讲《观刈麦》这篇课文时, 最后我要求同学们能够配音朗诵, 我选了五首乐曲让同学们选择“你们认为, 哪一首乐曲更能够和这首诗歌融为一体呢?小组讨论一下, 并说说你的理由”。像这样的论题的讨论结果我们就可以以书面的形式写下来然后由老师分类统计得出结论。

上一篇:投资异质性下一篇:安全性与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