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筹划中的常见误区

2024-07-02

纳税筹划中的常见误区(精选七篇)

纳税筹划中的常见误区 篇1

一、个人所得税筹划时可以随意避税吗?

曾经看到一篇谈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文章, 为了说明可以通过分摊、分解方式少缴纳个人所得税, 举了如下的例子:“某医学专家王教授准备出版一本关于临床应用医学的著作, 预计获得稿酬10 000元。如果以一本书的形式出版该著作, 王教授应纳税额为:10 000× (1-20%) ×20%× (1-30%) =1 120 (元) 。如果分成四本以系列丛书形式出版该著作, 王教授的纳税总额为:[ (10 000/4) -800]×20%× (1-30%) ×4=952 (元) 。经过筹划, 王教授可少缴纳税款168元。”

如果我们仅仅从数字关系来分析, 似乎很有道理。但是, 只要我们联系实际情况仔细分析一下, 就会发现不对劲儿了。为了个人少缴纳168元的所得税, 就把本来可以作为1本书出版的临床应用医学书籍改成了4本出版。先不说从学术上看是否合理, 单单从4本书的封面设计、印刷装订费用, 以及出版发行中的许多问题来看, 就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仅仅为了少缴纳168元的税款就这样大动干戈值得吗?显然, 这样的纳税筹划是不值得提倡的。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 临床医学书籍的出版, 首先应该考虑学科体系的需要, 以及满足读者的要求, 其次是出版中的成本费用问题, 至于作者个人所得税的筹划, 绝不能跨过社会效益这个边界。这不仅是一个职业道德问题, 而且是一个经济效益问题。节约社会资源比纳税筹划更重要。

在同一篇文章里, 还有这样一个例子:“高级工程师刘先生2006年4月获得某公司的工资类收入30 800元。如果按工资、薪金所得纳税, 则刘先生应纳税额为: (30 800-1 600) ×25%-1 375=5 925 (元) ;如果按劳务所得纳税, 则刘先生应纳税额为:30 800× (1-20%) ×30%-2 000=5 392 (元) 。因此, 如果刘先生和该公司不存在稳定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 则通过纳税筹划可节税533元。”这个筹划方案的关键是刘先生与公司是否存在着稳定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是的话, 则纳税5 925元;否则, 纳税5 392元。试问:是否存在稳定的雇佣关系是由什么决定的?难道可以为了少缴纳税款就把长期稳定的雇佣关系改变成一次性的劳务关系吗?一个劳动者和企业的长期稳定的雇佣关系与少缴纳税款比较, 哪个更重要?如果仅仅为了少缴纳个人所得税而把企业全体高级管理层的工资收入都说成是劳务费用行吗?这样的纳税筹划, 值得推广吗?

笔者以为, 个人所得税确实存在筹划的空间, 但是, 我们必须在尊重事实的前提条件下进行纳税筹划, 决不可把纳税筹划的地位定得太高, 实行得太随意, 一切事物都首先考虑少纳税, 甚至是不择手段地少缴纳税款, 以至于超过了法律允许的界限。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二、纳税筹划能够脱离企业发展战略吗?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企业的发展战略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层和投资者的关注。那么, 企业发展战略和纳税筹划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当企业决定是否进入某个市场的时候, 考虑最多的是纳税筹划, 还是市场的潜力以及公司占领这个市场的可能性?当企业决定是否进入某个产业的时候, 考虑最多的是纳税筹划, 还是企业的长期发展潜力?

根据对许多上市公司发展战略的研究, 笔者认为, 企业发展战略应该首先考虑自身的整体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考虑企业近期和长远的发展战略。其次, 要考虑企业要进入某个行业的时候, 供应方 (原材料) 在哪里, 是属于什么性质的企业。第三要考虑所经营产品的销路在哪里, 垄断和竞争的情况怎样。第四要考虑该行业有哪些潜在的竞争者, 构成的威胁有多大。第五要考虑替代产品和服务都有哪些。最后, 才是考虑该行业是否可以享受税收优惠, 有哪些税收优惠, 如何进行纳税筹划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讲, 企业战略是纳税筹划的导向, 纳税筹划要为企业发展战略服务。

企业的发展战略决定了企业的经营目标, 企业的经营目标决定了纳税筹划的范围, 企业在考虑采取某项经营措施的时候, 虽然也会考虑纳税筹划问题, 因为它毕竟关系到企业的收益, 但是, 纳税筹划决不是企业的首要目的。企业存在的前提和理由是盈利, 因为企业的定义就是一个盈利性的经济组织, 不能盈利就无法存在了。所以, 企业的发展战略中首要的是企业能长期、稳定地为投资者带来收益, 而不是仅仅能够少缴纳税款。

总之, 纳税筹划不能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战略, 它只能是一种从属的战略, 是一种财务管理活动。当然, 纳税筹划可以协助企业核心战略的顺利完成。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为之奋斗的目标, 舍此企业就没有原动力, 缺少创业的激情, 达不到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了。

三、纳税筹划仅仅是为了避税吗?

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 人们往往把“纳税筹划”等同于“避税”。其实, 这两个词的经济内涵和字面含义都是不一样的。“纳税筹划”包括“避税”, 但比“避税”的范围更宽些。避税只是在不违法的情况下尽量少缴纳税款。而纳税筹划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在不违法的前提条件下尽量少缴纳税款;另一方面是确保企业遵守国家法律, 按时按量地缴纳税款, 不拖延税款, 不偷税漏税, 做遵纪守法的企业法人。因此, 笔者认为, 我们应该严格区分二者的界限, 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搞好纳税筹划工作, 使纳税筹划做到合法、有利、有节。

但是, 现在很大一部分的纳税筹划论文和书籍都是把纳税筹划等同于避税。所有的纳税筹划文章中, 都是教给人们如何少缴纳税款。很少的纳税筹划文章谈到合法纳税的问题。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 不仅存在由于人们缺乏税务知识多缴纳税款的问题, 更大量存在着不能按照税法要求按时、足额缴纳税款的问题。这其中大部分不是故意违反法律, 而是没有纳税筹划意识, 所以, 关于纳税筹划的宣传也好, 理论文章也好, 都应该大力推广纳税筹划中的合法缴纳税款内涵, 使人们真正了解纳税筹划的重要意义。

由以上分析可见, 纳税筹划不仅仅是为了避税, 更是为了合法纳税。企业和个人要全面提高全民的纳税意识, 首先是提高企业高级管理层的纳税意识, 在制定企业的长远发展规划的时候, 不要漏了纳税筹划问题的考虑。其次是全体财务管理人员, 更应该把纳税筹划问题重视起来。企业在聘用财会人员的时候, 最重要的是要保证财会人员能够促使企业按时、足额地缴纳税款, 其次才是避税问题。

参考文献

古典概型中的常见误区 篇2

误区一 基本事件中混淆了有序与无序的区别

答案 B

点拨 此题的样本空间不能认为只有3种基本事件,比如(1,2,3)可截成这3段长度却有6种可能;截成(2,2,2)只有1种可能,显然基本事件是3种就不满足可能性相等这个特点,产生错误的原因是混淆了有序与无序的区别.

误区二 误解基本事件的等可能性致误

错解 “白球在第一次时由甲先取到”含3个基本事件“白球在第二次时由乙先取到”含4×3=12个基本事件,“白球在第三次时由甲先取到”含4×3×3=36个基本事件,“白球在第四次时由乙先取到”含4×3×2×3=72个基本事件“白球在第五次时由甲先取到”含4×3×2×1×3=72个基本事件,所以甲胜的概率[p=3+36+723+12+36+72+72=3765],选B.

点拨 (1)错解的原因是所列的基本事件不是等可能的,基本事件与试验的不同过程一一对应,只有当每个不同的试验过程都等可能发生时,基本事件才是等可能发生的.(2)求较复杂的概率问题,可以将所求事件转化为彼此互斥的事件的和去求解.

误区三 所求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表征不适宜致误

错解 把能开房门锁的两把钥匙放在前三个位置共有[A23]种,所以在三次内将2把能开锁的钥匙找到的概率为:[A23A33A55=310]. 选C.

正解 “三次内将2把能开锁的钥匙找到”这一事件应理解为“将能开房门锁的两把钥匙放在前三个位置中的两个或最后两个位置”

答案 D

点拨 对包含基本事件的理解要恰当,表征要适宜,否则容易致误.

误区四 求基本事件总数和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数时,一个按有序、一个按无序处理而失误

例4 一个口袋中装有3个白球、5个黑球,依次摸出2个球,求第一次摸得白球、第二次摸得黑球的概率.

点拨 (1)如果小球是不放回的,按抽取顺序记录结果为[(x,y)],则[x]有8种可能,[y]有7种可能,共有8×7=56种,基本事件总数为56种,而不是28种;(2)如果小球是放回的,摸得一个白球和一个黑球的基本事件数为3×5×2=30种,而不是15种.这种“有放回”“无放回”的基本事件总数和基本事件数要加以区别,同时要准确理解.

税收筹划在实践中的误区 篇3

一、缺乏全局观, 重战术筹划, 轻战略筹划

税收筹划是一项系统工程, 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经营历程。许多企业缺乏整体的筹划思路和方案, 缺乏前瞻性筹划, 仅仅就单个项目、单个税种、单个环节或者仅就生产期进行筹划, 结果往往顾此失彼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或者木已成舟, 难以挽回。在企业建立之初, 不从企业组织形式、生产工艺等方面进行运筹, 往往对后期经营税负有着较大的影响;或者仅从技术上探讨某一税种的最低纳税额, 结果偏离了资本收益率等主要管理指标, 这些都是筹划人员缺乏战略眼光造成的不利影响。

二、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不当选用及变更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 企业可在允许的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中进行选择, 并对尚在延续中、其结果尚未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予以客观、合理的估计。于是有的企业为了解决资金紧张的矛盾, 采取延缓纳税时间的办法, 不遵循税法所认可的行业规定, 滥用会计政策, 如故意低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使用年限, 对资产按照主观性强的市价计价。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 在法律、法规要求或经济环境和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掌握了新的更加符合实际的信息的新条件下, 可以对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进行变更。有的企业就凭此规定, 不顾要求的条件和必要的程序而任意改变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如面临通货膨胀时, 企业对存货采取的后进先出法核算, 但当形势稍微发生逆转后, 立即改用先进先出法;设备因非正常原因严重损耗或损坏, 就全额提取折旧;建造劳务收入确认时在完成合同法和完工百分比法随意进行切换等。

三、关联方交易的误用

在企业财务和经营决策中, 一方有能力直接或间接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 或者两方或多方同受一方控制, 它们之间即被视为关联方。正常交易应遵循公平交易的原则, 而关联方可能出于局部利益的原因, 采取转移利润、易货 (劳务) 交易不入账等方式减少、延缓税款支出。这时的关联交易不具有公允性, 有的偏离了正常交易价格, 有的是库存商品的暂时调拨, 这些暂时性的非正常销售不为税务机关所认可。如部分外商投资企业从投资方在国外的关联企业高价购进原料, 产品低价售出;享受不同税率的关联方采取高税率一方加大研发支出, 取得的技术成果等各种无形资产无偿或低价转移到低税率企业, 将利润丰厚的产品或半成品低价交由低税率方直接销售或继续生产, 亏损方在年底汇算清缴前将库存产品、甚至材料以高价大量向盈利企业销售转移。

四、财务会计核算与税务核算的差异不予调整

由于财务会计与税收分别遵循不同的原则, 服务于不同的目的, 它们在经济业务核算时所采取的处理方式不尽相同。财务会计与税法的规定对收益、费用、资产、负债等确认时间和范围不同, 导致了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产生差异, 包括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这两种差异在计算应纳税款时应将会计利润调整为应税所得。因此在收入实现的确认、投资收益的确认、成本费用的税前扣除、减值准备的确认方面在申报纳税时不予调整而使应税所得降低的措施不会得到税务机关的认可, 有可能在纳税审计中被查出。

五、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混淆

收益性支出列入本期成本费用, 直接影响当期经营成果, 资本性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期间, 应当作为资产进行反映, 在以后分期列入成本费用。一些资本性支出作为收益性支出核算, 可以抵扣增值税销项税和降低当期利润, 减少当期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款支出。常见的违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固定资产改良支出。

税法规定发生的修理支出达到固定资产原值的20%以上, 或经过修理后资产的使用寿命延长两年以上, 或经过修理后固定资产具有新的用途、大幅提高产品质量、数量的均视作改良支出, 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在企业中经常被误认为维修费直接列入成本。

2. 固定资产的认定标准。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房屋、建筑物、机械、运输工具, 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 单价在2000元以上, 并且使用期限超过两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企业往往乐于采取将部分固定资产作为低值易耗品管理的办法, 不同人员在如何区分的认识上有所不同。企业在实践中应将自己的具体确定标准报当地税务机关批准, 否则可能在检查时发生争议。

3. 固定资产的价值核算。

自制、自建的固定资产的价值应按实际发生的成本计价, 包括使用的材料成本 (含进项税) 、应用本企业产品的应按售价加销项税 (也可按成本计价, 但应按售价计算销项税) 、在建项目人员的人工成本 (包括工人的工资、奖金、福利费、保险、其它附加等) 、辅助费用等。购入、接受赠与、融资租赁的固定资产应包括价款及税金、包装费、运杂费、安装调试费、保险费等项目, 改建的还应当注意减去改扩建过程中发生的变价收入。构成固定资产的一些年, 据纽约《先驱报》统计, 卡耐基一生共捐款33200万美元, 洛克菲勒也达到17500万美元, 成为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代表人物。由此产生的企业社会责任观点也可以分为三种:

一是“受托人观”, 即认为管理者是受托人, 公司赋予他们相应的权利和地位, 他们的行为必须兼顾股东的权益和社会的需要;二是“利益平衡观”, 即管理者有义务来平衡与企业有关联的集团之间的利益;三是“服务观”, 企业服务民众是企业应尽的义务。上述三种观点的迅速传播促进了企业社会责任思想的萌芽, 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了企业时社会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 企业的发展有赖于其他的利益团体和个人的支持, 企业应对他们承担责任。美国西尔斯公司罗伯特伍德为公司制定了一套如何为顾客、公众、雇员、供应商以及股东履行责任的方法, 并应用于实践。

2. 现代企业社会责任观的形成及发展

20世纪30~70年代, 学术界发生了两次企业社会责任大论战, 论战的主要内容是“企业是否应该承担社会责任”, 一方以经济学角度认为企业不应该承担社会责任, 另一方则从社会契约论认为企业应该满足社会中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期望;两次企业社会责任的讨论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参与, 其中代表人物有贝利、多德、曼恩、弗里德曼、德鲁克等。此时, 除了学术界的论战之外, 政府和其他非政府组织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起到了推进作用。主要表现为, 一方面企业发展带来的对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 促使民间环保组织向企业施压, 要求企业保护环境, 基于次, 国家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强制企业承担环境责任;另一方面,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 跨国公司成为经济社会的主要角色, 其经营行为可能会影响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其中日本在1956年, 通过了《经营管理人员的社会性责任的觉醒和实践》决议, 一次来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监督和管理。在学界、政府以及民间的多种力量的共同推动下, 现在企业社会责任的观念已经形成, 并且被社会所承认。

90年代以后, 从政府、企业的所有者、管理层、到消费者和投资者等各方对企业社会责任逐渐获得一致的认识, 企业社会责任认证和以“投资基金”为主要形式的社会责任投资得到普遍开展, 企业社会责任在更广泛的领域和范围内获得支持和发展。许多国家政府纷纷在国内的企业立法中凸显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地位, 全球性的企业社会责任国际公约也在形成之中。近年来, 企业的经营目标被赋予了更多的伦理内容, 更加注重社会长远发展。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活动优劣的指标也从早期单纯的经济指标发展为综合性的“企业社会绩效指标”, 判断一个企业的经营效果不仅要看它的经济绩效, 也不仅仅看它是否接受社会责任这一观念, 而且要看它在主动寻求社会需求、实施具体项目以帮助实现这些需求过程中的表现。企业社会责任己经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 逐渐内化为企业管理和经营战略的核心内容。

初中地理讨论式教学中的常见误区 篇4

关键词:讨论式教学;学情;课堂评价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更多关注课堂上学生的主动参与,追求更高水平的思维探索。讨论式教学在初中地理课堂上备受推崇,它是一种学生根据教师设置的问题,进行互相讨论、交换意见、互相启发并探讨问题的教学方法。通过激励学生参与活动,促进其相互启发,这种教学法不仅可以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合作精神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然而,传统教学观仍然影响讨论式教学的有效实施。如果讨论式教学只是停留在学习形式的追求而非内涵突破上,则对学生系统知识的建构、专业素养的提升、学科情感的熏陶往往弊大于利。本文试列举初中地理课堂中运用讨论式教学时易出现的三种误区并作简要分析。

误区一:缺乏对学情的正确认识

【案例】在《水资源》一课中,在讨论了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后,教师在学案中直接提问: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而缺水最为严重的却是华北地区,为什么?【分析】一般而言,这个问题的提出应该以水资源短缺原因的系统性分析为前提,或者引导学生思考水资源短缺的状况与地区气候特征、产业特征的关系。如果直接提出该问题,学生显然既不具备相应知识储备,也缺乏生活体验的基础,这无疑会影响学生学习与思考的积极性。【建议】讨论式教学必须对学情有全面而正确的认识。一方面,我们要了解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和学生掌握的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状况,以便备课时分析出知识点中哪些是已掌握的,哪些是初步掌握的,哪些是通过讨论自学可以掌握的,还有哪些是要教师点拨后才能掌握的。另一方面,我们还要了解学生现有认知能力,即学习过程中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包括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等,包括地理学习中尤其重要的读图能力。此外,还要了解学生的身心特征。初中学生有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有充沛的精力和较强的求知欲,但遇困难易产生挫败感。讨论问题的设计应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误区二:缺乏严密的课堂组织形式

【案例】在讨论时,教师将全班40人分成了4组,每组为长方形桌,两边各5人。在发给学生的学案中,教师并未作出相应的学生任务分工引导。【分析】这类讨论式教学的分组规模过大,学生距离远,讨论气氛沉闷,阻碍了作为讨论式课堂特色的生生互动进行。在课堂教学中,出于讨论学习的随意性和临时性,小组成员往往没有明确的分工。有的虽有分工,但落实不到位,这也会影响讨论的效果。【建议】讨论式教学必须科学组织,才能实现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讨论式教学一般采用分组讨论、全班讨论或者是二者结合的形式。在分组讨论中,一般是以相邻4~6人为一组。为了便于讨论学习,教师在课前要考虑便于学生开展讨论的组员搭配。在进行分组时,应遵循小组成员搭配“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行为习惯、兴趣、性格、性别等要素合理搭配。“组内异质”即每个小组都要有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以确保组内互助学习的效率及收集资料与参与讨论的有效性,同时有利于组内成员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组间同质”即小组之间整体素质基本一致,保证小组之间竞争的公平性,充分发挥小组的群体智慧。小组成员分工一般有:组长(协调组织讨论)、书记员(资料的收集整理)、交流员(代表本组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介绍)等。教师负责掌握小组讨论的时间,鼓励学生,挖掘学生潜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误区三:缺乏合理的教学设计

【案例】在《河流》一课中,教师在简短的导入后给出6个问题,让6组学生分别讨论。其中之一是“解决黄河含沙量大的有效措施”。【分析】在学生尚未了解黄河流域概况的前提下,直接讨论“解决黄河含沙量大的有效措施”可能会漫无边际。在讨论式教学中,如果仅仅只有学生的讨论,而没有教师的引导与讲解,将“满堂灌”变成了“满堂论”,这样会使讨论形式化,失去真正的意义。【建议】讨论式教学需要科学的教学设计,以课程的传授和学习为核心,要求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应当钻研教材,从不同的角度全面把握,充分估计学生在讨论时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和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做好引导和调控的准备。

恰当地设置讨论题是确保讨论有效开展的关键。论题设置的关系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的教学设计可以是每个小组探讨一样的论题,也可以是每个小组探讨同一维度下并列的不同论题。如果同一时段各组讨论的主题有递进关系,那么前后的知识关系架空,影响学生的知识建构。

(作者单位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东沙湖学校)

分式方程中的常见四大误区导析 篇5

例1. 解分式方程

错解:两边同时乘以最简公分母 (x-4) 得:

5-x-1=1

即:x = 3

检验:x=3时, x-4=3-4=-1≠0

所以:x=3是原方程的根.

错因分析:最简公分母是 (x - 4) , 方程的两边同时 (x - 4) 时, 右边的1 漏乘了 (x - 4) , 所以是漏乘项导致错误.

正解:两边同时乘以最简公分母 (x-4) 得

5-x-1=x-4

解得:x = 4

检验:x = 4 时, x - 4 = 4 - 4 = 0

所以:x=4是原方程的增根, 原方程无解.

2.未对方程的解进行检验.

例2.解方程

错解:两边同时乘最简公分母 (x-2) 得

1-x+2 (x-2) =-1

解得:x = 2

所以:x = 2 是原方程的解

错因分析:未对方程的解进行检验, 因为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一个代数式时, 难免这个代数式是零, 所以要检验

正解:两边同时乘最简公分母 (x-2) 得

1-x+2 (x-2) =-1

解得:x = 2

检验:当x = 2 时, x - 2 = 2 - 2 = 0

所以:x = 2 是是原方程的增根, 原方程无解.

3. 忽视分式方程有解的条件是分母不等于零的这个条件.

例3.已知分式方程的解是非负数, 求a的取值范围.

去分母得:2x+a=x-1

x=-1-a

因为:方程的解是非负数

所以:-1-a≥0

即:a≤ - 1

错因分析:因为分式方程有解.所以x-1≠0, 忽视了这个条件

正解:去分母得:2x+a=x-1

x = - 1 - a

由因为:方程的解是非负数

所以:-1-a≥0, 且x-1≠0

即:a≤-1, x≠1

则:a≤-1, -1-a≠1

所以:a≤-1且a≠-2

4.没有区分增根与无解

例4.关于x的方程无解, 求a的值.

错解:去分母得:ax=4+x-2

即: (a-1) x=2

因为:方程无解时, 最简公分母x-2=0

即:x=2

所以: (a-1) ×2=2

则:a=2

错因分析:分式方程无解还有一种情况是。将分式方程化成整式方程时, x的系数为零.

正解:去分母得:ax=4+x-2

即: (a-1) x=2

因为:方程无解

所以:a-1=0最简公分母x-2=0

即:a=1和x=2

则:a=1, (a-1) ×2=2

a=1, a=2

纳税筹划中的常见误区 篇6

关键词:精心预习,引导诵读,注重写作,多元评价

在《〈史记〉选读》教学中常有如下误区: 将《史记》教学课当做高考专项训练课; 将《史记》教学课当做大学课堂中的古代文学鉴赏课; 将《史记》教学课理解为学生自主学习课; 将《史记》教学课理解为“百家讲坛”课。

通过几年来文言文教学的实践和摸索, 结合对《史记》教学的研究与反思, 要想真正解决这些突出问题, 语文教师应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 端正学习及教学《〈史记〉选读》的态度, 从思想上切实意识到《〈史记〉选读》的本质意义。学习《〈史记〉选读》, 既不应简单地理解为为了系统全面复习文言知识应对高考的考虑, 也不应仅仅为了了解古代那段历史, 扩充一下知识视野而已, 而是引导学生在学习必修教材的基础上对《史记》进行深入地解读, 既能增强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领悟《史记》所独有的思想与艺术魅力, 又能引导学生提升对古代文化和语言的欣赏感悟能力, 提升良好的学习素养和研究习惯。

第二, 精心设计预习导学案, 引导学生对文言文做到精心预习。基于古汉语的特殊性, 学生在古文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远远超过现代文的学习, 要切实提高学习效率必须做好有效的预习, 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培养使用工具书自己解决疑难的习惯。精心设计导学案可以帮助引导学生有的放矢地去预习。预习导学案要突出学习目标、学习难点和重点, 学案要注重知识的再现与积累, 注重知识的联系与迁移, 将知识点以温故知新的方式总结, 引导学生在上课前就能借助学案疏通文本, 读懂文章, 初步了解文本的基础性和人文性的指向所在。

第三, 注重诵读, 用诵读引领古文教学。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没有诵读, 就不能真正走进作者、体悟写作背景、领悟文本思想。读是一切学习活动的根本。诵读形式不拘, 老师范读、学生领读、众生齐读等多种形式皆能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深层理解和领悟。人物情节比较集中的地方, 文本中的细节描写通过不同形式的诵读, 能让学生深入领会人物语言进而领会语言的精华与魅力。如在《垓下之战》课文中在讲解“乌江自刎”片段, 让学生分角色诵读, 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乌江亭长、吕马童等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 可以不同侧面深入理解项羽当时的处境和誓死如归的态度, 进而更深入地理解项羽的悲剧命运。

第四, 在课堂生成环节注意提纲挈领与局部点拨相结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突出重点知识, 要把握传记文本的特点, 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要抓文本的提纲挈领。文本思路找学生以预习检查的方式去展示补充, 调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成果展示的主动性。力争最后实现课前预习勾画圈点、知识积累到课上的手脑并用, 既要学文言知识, 又要有思考积累。当堂以课件形式检查知识点的落实和难点语句的点拨。

《〈史记〉选读》的每篇选文比起必读来讲文本都比较长、知识点也非常多, 但文本大意理解起来难度并不大, 而且选读相对必读来讲对知识点的要求相对粗略一些, 并不要求每个字每个句子都想必读那样必须一一讲得非常明白透彻, 有些存在学术争议的地方依然存在, 没必要再想学必修那样, 一篇课文讲若干节课还不甘心结尾。如《淳于髡》《毛遂》等课文其实在引导学生疏通大意后, 局部段落点拨即可, 没必要再面面俱到。

第五, 注重合作讨论与写作实践的结合。教师在分析、领悟文本时, 不仅要教会学生用脑去思考, 更要引导学生用笔去书写, 更要跳出文本教会学生运用所学。《〈史记〉选读》多少经典的人物素材, 多少精彩语言必将为我们的写作教学锦上添花。比如在讲《孙膑》时, 我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对文中提到的三个故事, 然后让学生展示、讨论并逐渐的完善。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又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在合作探究环节中让学生提炼出孙膑处理问题的特点和方式, 进而完成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在分组讨论环节启发学生在我们写作中论述哪些观点时可以使用“孙膑”这一论据, 从孙膑身上有可以得到哪些启示。在文本分析时在分析人物形象的同时, 以写颁奖词的形式展示学生对孙膑这一人物形象的思考。

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课文, 我班学生就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以多幕剧的形式 ( 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形式) 搬上了舞台, 有旁白, 有朗诵, 有音乐伴奏, 甚至有电脑特长的借助屏幕准备特定场景。最后引导学生评价、讨论、反思。学生热情参与, 积极投入, 充实了课堂, 提高了能力。如果教师进而提出写作的要求, 我想廉颇、蔺相如的故事可定会作为经典的素材出现在学生的作文中。

最后, 完善评价机制, 提升评价技能。《〈史记〉选读》不是一门简单的单一性能的课程, 不能单一地用一份高考模拟题结束课程的评价。教师要想真正提高学生文言文学习的能力, 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必须要把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环节都容纳进去, 实现课前预习导学案的评价和课堂实施环节中的各种活动有机结合, 既评价学习过程, 又评价学习效果, 这样将学生的各种表现都体现出来, 才能让学生真正融合进来参与进来, 真正体验到深入古文学习的快乐和启迪。

浅谈启发式教学中的几种常见误区 篇7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法;教学思想;误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10多年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我对新课程倡导的各种理念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尝试。实践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一直以来,我在思想上对启发式教学还存在一些偏见和误解,通过对新课程各种新的教学理念的认真研究和探讨,对启发式教学有了更全面、更科学的理解。

误区一: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式

把启发式教学看成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从“式”而来,认为既然是“式”,那就一定是一种具体的方式、方法。这种看法是片面的、不科学的。

传统的教学觀认为,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需要由一套固定的教学格式或若干个具体的教学环节来体现,而启发式教学并没有固定的教学格式和环节。启发式教学的真正含义就是要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生动活泼地学习,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启发式是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思想,而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

由于在一种思想的指导下,会产生种种不同的教学行为,所以启发式教学思想的具体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可能是形式多样的。在课堂教学中,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观察法、自学法、问答法、发现法等)进行教学,只要行之有效,能够体现启发、诱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素质,就是启发式教学。

误区二:讲授法不是启发式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现代教学观认为讲授法不等于注入式、“满堂灌”。注入式、“满堂灌”是把学生当做接受知识的容器,强制性地让学生死记硬背,不注意学生智力的开发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启发式则相反,只要讲授生动有趣、形象逼真、透彻如理,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较全面的知识,并能把传授知识、品德教育、开发智力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的讲授法就是启发式,不是注入式。

误区三:问答法就是启发式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职业就是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提升素质。教师应该善于通过向学生提出正反两方面的问题,不断启发、诱导学生,引导学生澄清对事物的片面的、错误的理解,得出科学的、正确的结论。过去我错误地认为,启发式教学无非就是在课堂上多问几个“为什么”,而现在我明白了把问答法、提问法看成是启发式,主要是源自“满堂灌”。因为“满堂灌”是注入式,问答法自然就是启发式了。这种不加分析地把问答法、提问法看成是启发式,实质上是对启发式教学思想的一种误解。

现在我明白了,启发式教学实质上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教学规律,从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出发,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他们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提升素质,这才是启发式教学思想的真正精髓。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人民出版社,2010-07.

上一篇:投资就业下一篇:指导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