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适应能力

2024-07-15

就业适应能力(精选十篇)

就业适应能力 篇1

一对社会角色意识的认识

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 人在生活中要承担很多社会角色。所谓社会角色, 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 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社会角色包含两层意思。首先, 任何一种角色都与一系列行为模式相关, 一定的角色必有相应的权利义务。如病人既有配合医疗护理的义务, 又有获取健康教育、治疗护理的权利。其次, 角色是人们对处于一定社会位置的人的行为期待, 如一提到教师, 就会想到教书育人、诲人不倦等行为特征。应该说, 人同时承担着很多社会角色, 在家里, 是父母, 是子女, 是兄弟姐妹;在社会上, 是朋友, 是熟人;在工作上, 是上司, 是同事, 是下属。

了解了社会角色, 我们再了解一下社会角色意识。王光星在《大学生如何确立社会角色意识研究》中指出:“社会角色意识是社会角色的扮演者或充当者, 对自己的地位、作用、形象的理解和掌握的自觉性、准确性和倾向性的总体反映。”他认为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应具备文明意识、素质意识、责任意识、参与意识等角色意识;在就业市场中要有良好的创新意识、法制意识、团队协作意识、艰苦创业意识等角色意识;在进入职业社会前要树立角色数量增加意识、角色扮演水平意识、职业角色适应意识和职业角色变化意识。王光星先生的这些观点无疑对高职毕业生树立社会角色意识有着较强的指导作用。

二高职毕业生在角色转变上存在的问题

高职毕业生是第一次进入社会, 更是第一次进入职场。面对陌生的职场, 陌生的工作, 陌生的面孔, 陌生的环境, 心里不踏实, 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甚至不知所措。高职毕业生初入职场在角色转变上存在的问题常常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心理上的问题。依赖思想仍然存在, 自立能力不强;自以为是, 看不起眼前的工作, 对未来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喜欢挑毛病, 斤斤计较, 在小问题上患得患失;自我反省意识较差, 职业心理调节能力不强, 对于困难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较低。

第二, 工作上的问题。创新能力不强, 不能很快适应工作, 进入工作角色;自制力不够, 责任心不强, 有时上班闲聊, 不能主动工作;错误地认为“会混”就行, 不必踏实工作, “小事不愿干, 大事干不了”;不太适应新的工作时间和方式, 工作所需专业技能不能熟练运用;不能正确评估和看待自己的工资待遇, 甚至公私不分, 贪图小便宜;往往以自我为中心, 不善从团队角度考虑问题。

第三, 学习上的问题。以工作为由放弃或忽视学习, 不注重学习工作单位所在行业的专业知识, 不注重学习工作所需的专业技能, 不注重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学历, 不注重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不注重学以致用提高自己的专业应用能力, 不注重面向未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

第四, 人际关系上的问题。习惯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单纯的关系, 不善处理与同事、领导间的关系;容易走极端, 要么过于热情, 要么被动应付;常常抱怨上司看不到自己的成绩;对于别人的批评, 总是要找出理由解释;容易被周围人的错误观念或不正常情绪所感染;有时不知不觉被人利用或陷入小圈子。

第五, 环境适应上的问题。环境适应能力不强, 有的不习惯气候, 有的不习惯当地的饮食, 有的不习惯较强的工作节奏和较长的工作时间, 有的不习惯单位严格的管理, 有的不能吃苦耐劳, 有的总是抱怨周围的环境, 认为自己不如意的主要原因都是外部环境所造成的。

三高职毕业生如何增强就业适应能力

高职毕业生初入职场不能很好地转变角色, 有这样那样的不适应。那么, 高职生到底该怎样增强就业适应能力, 尽快适应自己的社会角色, 在就业单位站稳脚跟呢?让我们首先来看看小李的成功做法。

小李, 是湖南某学院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的高职女生, 毕业后她与同班的几位女同学一起到深圳一家韩资电子公司应聘。韩资公司的待遇相当高, 但是要求应聘者要先从清洁工做起。一幢8层高的大楼, 几个人要将其清扫干净, 需要起早贪黑地干上8~10个小时才能完成。其他几位女生都忿忿不平地走了, 只有小李留了下来。她一点也不嫌弃自己手中的这份工作, 每天手不歇、脚不停地埋头苦干, 把整幢大楼打扫得清清爽爽。小李的勤恳态度得到了视察主管的高度赞扬和充分信任……10个月后, 她成了这家韩国公司的第二财务总监。

小李之所以取得成功, 是因为她能够及时的转变自己的角色, 树立起角色意识, 摆正自己的位置, 服从公司的安排, 同时自己又非常吃苦耐劳, 脚踏实地, 任劳任怨。总之一句话, 她的就业适应能力特别强。小李能很快转变自己的角色, 调整自己的心态, 甘于从最辛苦、最基础、别人不屑一顾的工作做起, 从内心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 很快适应工作环境、工作方式和工作要求, 最后她成功了。

由此, 我认为高职毕业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切实转变社会角色, 树立角色意识, 增强适应能力, 主动适应就业岗位。

1树立“职业人”的角色意识

高职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 就从“学校人”变成了“职业人”, 这就意味着高职学生不能再依靠父母的供给和资助, 而应当以自己的本领为就业单位工作从而获取劳动报酬, 以自己的行为承担社会责任从而确立自己的“社会人”形象。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树立起“职业人”的角色意识。高职生首先要着力提高自身的自立能力, 主动抛弃依赖老师和父母的思想;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 爱一行才能干好一行, 只要是职业岗位要求做的, 不管自己喜欢还是不喜欢, 都应该高高兴兴去做;要提高抗挫能力, 敢于直面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 工作中不可以情绪化;要按照岗位要求去和他人合作, 善于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 包括和你不喜欢的人打交道, 因为这都是角色需要的。

2切实调整心态、进入角色

面对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 高职毕业生必须首先转变就业观念, 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切实树立科学务实的就业观念。要把就业当成“后学习机会”, 乐意成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劳动者。到就业单位上岗后, 你就是单位的员工, 不再是学生了, 很多情况都发生了变化。要遵守单位的工作纪律, 适应单位的工作节奏, 适应单位的生活规律;要作好犯错时遭受训斥或罚款的心理准备, 要面对同事之间微妙而复杂的人际关系, 要承受某些工作的机械单调和枯燥乏味……总之, 你必须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主动适应变化, 努力扮演好新的角色。

3要做到勤奋工作、任劳任怨

单位招聘员工, 是用来顶岗工作、为单位创造价值、创造利润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没有哪个单位会花钱养一个废物, 让你光领工资不干活。所以, 作为新员工, 你的第一要务是把自己承担的工作做好, 要特别能够吃苦耐劳, 要非常善于从小事做起。在工作中, 要做到兢兢业业、严谨认真、服务热情、灵活创新, 不要争功诿过, 不能斤斤计较, 不争名不逐利、不计较个人得失。同时, 你还必须任劳任怨, 当你受到他人误解时, 你要平心静气的向他作解释, 以求消除误会, 冰释前嫌;当你受到领导责骂时, 你不能大动肝火, 与之顶撞, 而要沉住气, 忍受委屈, 等领导的怒气平息后再作解释。

4要做到刻苦学习、积极进取

高职毕业生所从事的第一份工作, 只是从学校走向社会的一块试验地, 只是暂时解决毕业生的“吃饭、睡觉、零花钱”问题。也许这份工作与你所学的专业并不对口, 也许这个地方并不是你理想的生活所在地, 也许这份薪水还很微薄……总之你对这份工作不是很满意, 甚至是委曲求全。但凭你现在的知识、能力和阅历, 不这样又能怎样呢?如果你有另谋高就的想法, 这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你必须搞清楚一个关键的问题, 就是你得创造另谋高就的条件。你要不断的学习, 提高学历层次;你要不断的努力, 考取技术职称;你要不断的进步, 提高综合能力;你要不断的用心, 积累工作经验;你要不断的磨练, 增加社会阅历……创造吧!等你的条件创造得较成熟时, 你就可以实现你的美好愿望, 找到理想的工作。

总之, 高职毕业生的社会角色意识非常重要。角色意识强, 角色转变快, 就能适应工作单位, 保证就业成功;角色意识弱, 角色不转变, 就业必然失败。所以, 高职毕业生务必树立社会角色意识, 增强就业适应能力, 为成功就业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光星.大学生如何确立社会角色意识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8) .

[2]张信杰.浅论大学生的角色转变及社会适应[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07 (4) .

[3]魏萍, 王如高, 关蕾.大学生社会角色转变问题与对策研究[J].经济师, 2007 (12) .

[4]吴让汉.积极开展就业指导提高大学生就业适应能力[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0 (2) .

就业适应能力 篇2

班级:******姓名:***

学号:********

实践单位:北京北信阳光

实习时间:*************

在近几个月的实习实践期间,在北京北信阳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进行毕业实践,通过对工作岗位的体验,熟悉影视单位的工作气氛,转换作风,调整自我角色,以公司的行为规范来要求自己,杜绝浮躁,遵守组织纪律和单位规章制度,体验影视工作人员严谨,高效,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增强自己的责任心,对岗位负责,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学习与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处事的基本原则,锻炼自己交流沟通能力,提高实践动手能力,避免纸上谈兵;增强学习意识,转变学习方式,学习从实践中吸取经验教训,学会自主学习,为日后的工作创造财富。

参加社会实践的初衷是通过了解社会对知识和人才的需求,增强勤奋学习、奋发成才的责任感;通过了解改革和建设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克服偏激急躁情绪,增强维护社会稳定的自觉性。通过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这几个月的社会实践虽然不长,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生受用。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

通过这次的实习,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为详尽而深刻的了解,也是对这大学里所学知识的巩固与运用,也是对未来求职的试炼。我知道了影视的后期制作包括三个大的方面:

一、组接镜头,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剪辑;

二、特效的制作。比如说尽头的特殊转场效果,淡入淡出,以及圈出圈入等。现在还包括动画以及3D特殊效果的使用。

就业适应能力 篇3

口语交际能力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作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更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把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笔者结合自己的中职语文教学实践,对这个问题作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一、晨读晚记,积累储备;趣味竞赛,提高能力

我校晨读教材用的是《中职生人文素養知识读本》,晨读内容以识字写字、人文知识、经典诗歌诵读、口语交际为主,晚自习以阅读为主,选文贴近学生现实和未来职场生活实际。千万可别小看这晨读晚记,只要持之以恒,一个学期下来,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就得到了明显提高。

学生每进行一个月左右的晨读晚记,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后,为了提高学生积累的兴趣,便针对相关内容开展一次趣味比赛,以知识竞答的形式出现,学生为了小组的荣誉,事先都会充分准备,而这个过程就达到了积累的目的。

二、课前三分钟演讲训练

社会需要具有良好口才的人,为了提高学生“说”的能力,我采用了“课前三分钟演讲”。具体做法是:每节语文课前安排一名学生演讲,然后由其他学生作出评价。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使学生留心观察生活。这种即兴演讲,内容可以是所见、所闻、所感,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场合、对象选择简明得体的语言表达方式,鼓励学生用眼去观察,用脑去思考,用心去领悟,用口去表达,为书面作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活跃课堂气氛,引入辩论训练

中职语文教材,每个单元都有口语交际训练。教学中我随时在语文课堂开展口语交际训练,这有助于学生口才的培养,从而提高其社交能力和实现教学目标。如在学习《哦,香雪》一文时,讨论“火车开进大山,对香雪来说是幸还是不幸”这一问题时,便让学生展开辩论。我就把大学生辩论会中的精彩片断放映给他们看,给学生介绍辩论的相关知识。又如学生在学习《祝福》一文时,就以“究竟是谁害死了祥林嫂”为切入点,展开辩论,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学生在情景活动中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

总之,现代社会对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学会口语交际,提高交际能力将成为每个社会人适应现代社会交际最基本的能力需求。加强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对中职学生来说已势在必行。作为中职语文老师,理应把培养中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放在首要位置,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通过加强“说”的训练,带动中职生“听、读、写”能力的全面提高,增长中职学生适应社会的才干。

参考文献:

[1]陈慧娟.中职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6.

[2]葛海.职业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4.

作者简介:毕家红,男,本科,就职于湖北五峰县职教中心,研究方向:语文学科;李光芹,女,专科,就职于湖北五峰长乐坪中学,研究方向:地理学科。

就业适应能力 篇4

1 就业现状分析

1.1 供需不平衡

城乡供需不平衡。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以及医疗发展水平的不均衡导致了医学生严重的就业选择偏差。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数医学生毕业后宁可在大城市、大医院、大部门外徘徊竞争,也不愿改变就业途径和目标。而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却对人才求而不得,其原因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医疗工作条件、工资待遇等方面与发达地区有很大差距,很难吸引医学生前往就业,导致人才严重缺乏。

学历层次供需不平衡。随着医学生人数的增多,近年来大医院对学历的要求逐年提高,用人单位存在“人才高消费”现象。就业市场“僧多粥少”,用人单位提高标准,优先聘用高学历者,出现了“博士你开价,硕士请坐下,本科简历留下,专科你走吧”的就业形势。

专业间供需不平衡。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医等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需求量低。而其他专业,例如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口腔、护理等专业需求旺盛但招生人数少,发展缓慢,培养滞后于需求。社会更多需要的是解决农村和社区基本医疗问题的全科医学、康复医学、社区保健、民族医学等专业学生,而大多数医学院校的培养对象以临床医学为主[2]。

1.2 学校因素

学校知名度对就业的影响。同专业不同学校的毕业生,名牌或知名度高的学校学生更加受到就业单位的认可。具体到沈阳医学院这样一所地方医学院校来说,从科研经费、师资力量、政策扶持、科研氛围、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氛围等都弱于重点院校,导致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中处于弱势,甚至前几年有学生在就业市场遭受到“沈医毕业生免谈”的冷遇。

各高校医学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专业设置与就业严重脱节。医学毕业生总量明显增加,就业率持续下降。同时,医院和医疗机构数量有限,热门专业对医学生的需求有限。而新兴专业对人才的需求供不应求等情况造成医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部分高校对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相对滞后,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直接关系医学人才的水平和医患关系的发展,乃至影响医疗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和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比较普遍的情况是医学院校往往注重培养医学生扎实的基础专业知识,却忽略对医学生学习适应能力、社会工作适应能力、社会交往适应能力及抗压、承受挫折的能力,社会交往、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实践能力,还有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反思能力等相关适应能力的培养。

1.3 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有待提高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人在心理上适应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的能力,指人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时所做出的适合生存的反应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适应能力的高低表明一个人的成熟程度。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就会给其心理健康带来危害,进而影响个人的发展[3]。它是一个人综合素质高低的间接表现,是人这个个体融入社会,适应社会能力的表现。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关系医学人才的水平和医患关系的发展,自我意识发展不完全,人际协调沟通适应不良,挫折承受力不强,创新能力不足仍是当前医学生存在的主要社会适应问题。

2 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人际沟通能力。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说:“假如人际沟通能力也是同糖或咖啡一样的商品的话,我愿意付出比太阳底下任何东西都珍贵的价格购买这种能力”。由此可见沟通的重要性。对于未来将要从事医务工作的医学生来说,加强和培养医患沟通技能显得尤为重要。医学生将来服务的对象是渴望得到关怀和救治的病人及焦急的家属。如同古代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经说过的那样,医生的法宝有三样:语言、药物和手术刀。医生的语言如同他的手术刀,既可以救人,也可能伤人。医生高超的语言水平,能给病人增加信心、希望和力量,而如果运用不当,就会产生相反的作用。因此,掌握沟通的艺术尤为重要。

科研能力。虽然医学生科研能力有所提高,但是目前各个高校对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仍然比较滞后,高分低能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医学本科毕业生科研水平普遍不高,科研设计、论文写作技巧等科研基础知识和技能相对缺乏,导致医学本科毕业生在研究生阶段甚至博士阶段出现毕业论文水平不高、论文抄袭等问题。

抵御挫折能力。个体在生活中习得的某些抵御挫折的能力,可以有效减轻心理矛盾,消除焦虑,更好地适应环境。这种能力的培养对于医学生尤为重要。因为医学生在校学习时间长,学业比较繁重,就业压力比较大,在环境适应,学习动力,自我发展等方面易出现心理困惑,缺乏对困难和挫折的心理体验。挫折是把双刃剑,从积极角度来说,挫折能磨练人的意志,激励人奋发向上,使人更加成熟、坚强。如果挫折超过个体的耐受能力又未能得到正确疏导,就会产生消极的影响,降低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生活能力[4]。

3 就业建议与措施

3.1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准确定位,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医学生应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发展目标,积极培养自己的学习适应能力、社会工作适应能力、社会交往适应能力及抗压、承受挫折的能力,社会交往、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实践能力,还有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反思能力等相关适应力。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医学生要及时认清形势,转变观念,降低就业期望值,把追求个人价值同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择业观。大多数中心城市、发达地区医院岗位十分有限,就业竞争异常激烈。医学生可以主动选择到基层、农村、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就业,这些地方人才短缺,发展前景十分可观,可以使自己的所学得到充分发挥。医学生还要拓宽就业领域,不仅仅拘泥于自己所选择的专业或者经济效益好的专业。可以选择那些与医学专业相近或相关的新兴行业,如康复、美容、医药、家庭护理、临终关怀等。

早做准备,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当今就业形势如此严峻,医学生不能到了大四大五面临就业时才开始关注就业及考研信息,应该更早的明确就业及考研方向。建议学校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增加针对性内容,帮助学生立足于自身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从我们对学生的一次问卷调查结果可知,36.92%的医学生从大一大二开始关注就业信息,19.2%的医学生从大三大四才开始关注就业信息,剩下的43.9%的医学生直到大五,甚至从未考虑过关注就业信息。由此可见,大多数医学生自我约束能力欠缺,危机感和紧迫感亟待加强。

3.2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

从学校的角度,作为一所地方医学院校需要明确自身定位,调整学校的办学层次和教学内容,转变办学理念及培养模式,在专业设置上准确把握用人单位和医疗市场的脉搏,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医疗复合人才的需要,做到“适销对路”。医学人才培养要有超前预测,超前设计,超前培养的意识;同时扩大选修课的范围,增加应用性、操作性、技能性的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做好医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在低年级开展就业指导课程,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帮助学生分析当前形势并灌输正确的就业观念,使学生摒弃一次就业定终身的狭隘观念,要面向社会需求转变观念,树立先立足,再提高,再发展的就业观。积极探求适应社会需求的培养模式,夯实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全面提高和培养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实施过程中,大部分应届毕业生存在就业悲观态度。面对国家新近出台的有关临床毕业生5+3年规范性培养的政策,55.38%的大四大五医学生表现出迷茫和担忧,20.1%的人表现为比较有自信,剩下的24.52%则表现出无所谓。从学校的角度,应提升学校办学优势,制定专业建设规划和培养目标,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机制,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校及教师应该积极帮助和指导学生提高学习效率、锻炼能力,提升专业素质以期适应社会及市场的需求,增强学生自身就业竞争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加强学生基础教学的管理,提升教学改革力度,加大实践教学效果,加强对毕业生临床实习的管理,规范操作要求,采用多元实践课程,为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搭建良好平台。

总之,当前医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不是由单一原因引起的,改善当前医学生就业难的形势还需要医院、学校、毕业生等方面积极配合以及全社会的理解与支持。我们相信在社会、学校和毕业生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全面提高医学生社会适应的能力,缓解医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使广大医学生早日实现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的崇高理想。

参考文献

[1]杜文景.社科院报告:今年将有100万高校毕业生不能毕业[EB/OL].南方网,2008-11-12.

[2]赵世鸿,刘锦.新形势下医学生就业“瓶颈现象”成因探析及对策[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328-331.

[3]梁三平,王芳芳.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应对方式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6):47-50.

就业适应能力 篇5

【摘要】随着高校扩招和经济的发展,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稳定、科教兴国战略实施和综合国力提高。就业难使大学生担负着沉重的心理压力。因此,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研究干预,了解就业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解决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途径,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就业是每个大学生面临的重大抉择,始终是大学生最关心和最忧心的问题。作为高智商、高文化、高自我价值的群体,其理想与追求有明确的目的性,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因而也往往面临着更大的心理压力与冲突。

【关键词】毕业生 就业压力 调适

一、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现状分析

(一)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特征

1、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就业竞争加剧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教育开始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发展。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计划总规模为675万人,比2010年实际招生增加了13万人,增幅约2%。据全国就业会数据显示,2011年应届毕业生规模是本世纪初的6倍还多。毕业生数量急剧膨胀,就业竞争变得更加严峻。

2、毕业生就业城市分布不均,结构性失业加剧

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待遇优厚,发展空间大,毕业生择业往往集中于这些地区。据《2010年中国毕业生就业报告》,2009届毕业生中,“211”院校首选就业城市主要是直辖市,比例为44%;非“211”本科院校及高职高专首选主要是副省级市,比例为45%。

我国产业转型,技术更新,对就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部分地区企业“用工荒”与劳动者“就业难”问题并存,且有常态化趋势,就业结构性矛盾将会更加复杂。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现状

1、高校毕业生面临沉重的物质压力

伴随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毕业生在求职中的费用引起社会关注。根据“工作找寻”理论,大学生求职成本逐年增加。据《2010年大学生就业》蓝皮书调查显示,2009届本科毕业生平均求职成本为1207元、高职高专为1061元,比08年上升约1/10。这对于还是纯消费者的高校毕业生来说,无疑带来了沉重的物质压力。

2、高校毕业生面临强大的精神压力

根据耶基斯-多德森定律,适度压能激发人的潜能,提高工作效率。但过大的就业心理压力会影响大学生正常生活和就业进程。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主要表现为心理冲突和心理障碍。

大学生由于对社会和自身认知能力不足,使期望的就业城市、工作薪酬、就业单位等与现实不符,产生心理落差;个人兴趣爱好与工作性质不对口;一些毕业生对就业、考研、考公务员等选择把握不定,产生顾此失彼的矛盾心理。

二、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产生的根源分析

当代大学生就业压力问题的形成与存在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一)社会背景变化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影响

1、政治经济环境变化产生的影响

高校毕业生现行就业制度、户籍制度、干部人事制度与市场就业机制还不健全。地区就业政策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毕业生对就业地的选择,进一步加剧结构性矛盾。

从国内来看,我国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劳动力市场对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明显提高。从国际来看,2008年金融危机使大学生就业问题受影

响程度加深。

2、劳动力市场供需矛盾的影响

我国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需要大量毕业生,但一方面,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发展空间较小,部分企业用工不规范;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择业存在诸多偏见和歧视,主要表现为:性别歧视、名牌效应、户籍制度限制及对乙肝病毒携带者歧视等,这些因素都减少了毕业生择业机会,导致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

(二)家庭过度干预致使压力增加

家庭是大学生社会化的思想引导者之一,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对毕业生职业素质、心理素质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据统计,多数毕业生认为,父母过度干预就业会致使其心理负担增加。同时由于毕业生无独立经济能力,择业物质压力转移到家庭,易发生家庭冲突。

(三)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与社会需求脱节

1、专业设置、教学模式不适应市场需求

高等教育近年快速发展,但学校专业设置和调整与市场化就业模式产生结构性矛盾,部分高校仅从招生角度出发,冷热专业迅速转换造成供给结构严重失衡。不少专业过于细化,教学模式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2、高校就业指导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与整体教学模式相脱离。就业指导教材缺乏、指导方法单一,信息落后,从业人员非专业化,使得就业指导工作效果不佳。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就业指导仍停留在指导层面,对大学生职业意识、就业心理的指导,就业渠道的开辟仍不能满足市场化择业所需。

(四)大学生自身能力和心理素质差

1、大学生职业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不符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对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据新华社资料显示,我国企业对大学生基本能力要求依次为:环境适应能力占65.9%,人际交往能力占56.8%,自我表达能力占54.5%,专业能力占47.7%,外语能力占47.7%。当代大学生普遍年龄偏低,社会阅历少,学习知识过于理论化,思维模式化,协作能力、管理能力、社会责任感等欠缺。

2、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差

一些大学生由于家庭背景、社会经历、性格等因素,工作缺乏耐力,情绪易波动,不能客观冷静分析问题,使其处于极度敏感状态,这种状态抑制了大学生自身潜力的发挥,对择业产生不利影响。

三、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高校、家庭和学生自身共同努力,缓解就业压力,提高自身适应能力。

(一)积极发挥社会作用

1、改革现行就业制度,拓宽就业渠道

政府通过相关政策改革现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户籍制度、干部人事制度使其与市场就业机制相适应,消除地区间流动限制,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统一规范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为高校毕业生服务管理提供便利。政府加强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项目,引导大学生深入欠发达地区,鼓励中小企业吸纳毕业生,提高其社会责任感。

2、加大对高等教育投入力度,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政府要紧紧围绕国家“十二五”规划要求,加大对高等教育投入力度,保证高等教育快速健康发展。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挖掘创业信息,建设创业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形成高校以创业带就业的发展方向,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完善小额贷款担保程序,解决毕业生创业技能和资金问题。

3、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社会舆论宣传

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渠道,通过针对性的法律规范人才市场、中介等服务体系和秩序。对于困难家庭的大学生,政府制定援助政策给予扶助。利用媒体积极宣传国家出台的大学生就业创业相关政策。与政府、学校和家庭共同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择业环境。

(二)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1、加强教育体制改革

高校应根据市场信息反馈,推进教育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制度,探索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积极谋划和部署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所需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工作。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体系建设;优化新型教学方法,加强引导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夯实专业基础,培养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建立统一评价制度,将各项素质纳入大学生评价范围;改进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推进行业、地方与高校共建,建立产学研联盟长效机制。

2、就业指导力争与市场需求相适应

高校应重视就业指导工作,将就业辅导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引导大学生客观的评估自己,深入分析职业行业发展现状、区域经济特点,使大学生明确长短期职业目标,做出科学的职业规划;提高从事就业辅导人员的专业素质;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开展创业指导讲座。

(三)注重家庭教育影响

就业不仅是毕业生个人问题,也是家庭的一件大事。在精神上,一方面父母要降低对子女的期望值,不要给学生提超出其能力之外的目标;另一方面要营造宽松的家庭氛围。父母应充分的理解求职过程中的心理问题,积极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鼓励学生正确面对就业压力,教会学生合理释放压力,提高学生抗挫折的能力、自我调试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发挥毕业生自我调适的作用

1、努力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准备

科学的职业规划有助于大学生培养正确就业观念,提高对未来社会的洞察力,从而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改善自己。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要面对现实,坚持以贡献社会为导向,将个人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使自己在择业中处于积极主动地位。

大学生应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自己学习能力,将在校学习专业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并创造价值,提高职业素养。转变就业观念,拓宽就业领域,树立灵活就业观念,培养自主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

2、积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就业适应能力 篇6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就业

一、大数据:时代的新潮流

随着互联网、计算机、智能手机等广泛使用,各类信息数据飞速增长,人类已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时代——大数据时代。从硅谷到北京,从科学研究到医疗机构,从银行到军事,各个领域在演绎着大数据时代的故事。数据以信息为载体,在社会与经济发展过程不断彰显其地位。个人、企业和政府掌愈发意识到其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人想通过数据分析获得知识、商机和社会服务的能力。对此,有人形象的将大数据比喻成新世纪的石油与矿产,挖掘其背后的价值,以此来做市场预测、科学决策、提高服务水平。欧盟委员尼丽·克洛斯就表明大数据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燃料,可以创造机遇改造社会,是使服务更加个性化和透明高效的重要工具。麦肯锡研究院在《大数据:下一个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前沿》就指出,“数据是新时期的基础生活资料与市场要素,重要程度不亚于物质资产和人力资本,大数据将成为企业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的主要方式与关键要素。奥巴马政府更是将大数据战略提升为国家战略。

何为大数据?大数据,又称海量数据、巨量数据,指的是所涉及的数据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截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信息。具有量大、种类繁多、流动速度快和价值密度低四个显著特点。它是一个概念,更是一种趋势。

二、现实:数据人才的或缺

大数据正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则各行各业。一方面其带来了无限的商机,另一方面,不能回避的问题便是,大数据人才需求与现实中的不平衡。大数据与互联网的出现一样,不仅是信息技术领域的一场革命,它将在全球范围内启动透明政府、引领社会变革、加速企业创新。 但这一切均需大数据人才去启动和实现。据2011年美国麦肯锡公司报道,到2018年美国数据人才短缺将达到190万。埃森哲公司调查在美国、中国、英国等六个国家,也发现数据人才的需求空缺很大。而中国的专家也预测,近些年中国将形成巨大的数据人才缺口。还有一些科学与专家表明,大数据将促使新的职业出现,并带来新的职业。

什么是大数据人才?他们需要哪些技能?大数据人才必备的素质是大数据思维与大数据能力。思维是一切行动的先导,在大数据对人才的需要,“大数据时代的预言家”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思维转变过来数据就能被巧妙的用来激发新产品与新服务。在大数据时代,思维决定了政府、企业和个人的深度。树立大数据思维应对信息爆炸的要求。大数据思维应该囊括创新性、批判性和全面性思维。

1.大数据思维。

创新思维。创新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在大数据的舞台上,越来越多的问题要通过大数据解决。而迈入大数据之门的首要,便是树立创新思维。因数据处在时刻变化中,信息处于时刻更替中,需要时刻提出新问题、时刻解决新问题。需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结构去思考、分析、推理、判断,而这一切需通过创新思维才能实现。

批判性思维。大数据的世界里,到处都是信息与数据。纷繁多样,优劣参杂,需用判性思维来清洗。一方面,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正确识别和利用有效信息。另一方面,要允许不准确,错误的数据不是一文不值,可能会有新的领域与发现。

2.大数据意识。

数据信息安全意识。大数据的快速发展,如一柄双刃剑,在提供巨大机遇的同时,也严重威胁着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个人隐私。数据时代,每个人都是数据的制造者、数据的传递者、数据的获取者。数据信息发布门槛低、传播面广使得各种不良信息的混入,将给个人和社会公众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需具有信息安全意识,在保护好自身信息的同时,不随意传播信息。

3.大数据技能。

挖掘、整理、分析能力。大数据的真实价值就像漂浮在海洋中的冰山,第一眼只能望见冰山的一角,绝大部分都隐藏在冰山之下。有效挖掘、分析与整理预测这些数据让数据发声,让有价值的数据挖掘出来,利用他人眼中无意义的数据,才是题中之义。

团队合和沟通作能力。现代社会信息量大,各类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工作,单靠一个人的能力是无法掌握与挖掘其内在价值。需要团队一起合力完成,在良好的沟通与团队建立的基础上分工协作,完成庞大的数据分析和管理工作任务。

全面发展能力。数据所带来的变化是巨幅度的,对就业人员的要求也有相应的变化。由重知识的深度到前调知识的广度,行家、专家的光芒将随数据统计分析而减弱。更多需求是有交叉背景学科知识能力,能分析数据,有专业技能。

三、创新与改革:适应大数据的必然选择

大数据已是一种必然的浪潮,高校作为人才的培养基地,培养时代发展的人才乃为其根本使命。就业指导课程与就业直接接轨。对其进行改革与创新,是适应大数据的必要要求。

1.注重思维训练。

目前的就业课程存在教学内容陈旧,授课形式枯燥等问题。以教师为中心,注重单方面技能的传授 ,忽视了思维训练的重要性。丰富的海量数据人才需要势必需要打破这样的格局。为此,高校的就业课程应以思维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在课堂与第二课堂不断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2.注重数据意识和安全意识引导。

数据始终是大数据的核心与关键,高校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分析、利用、挖掘数据应是大学教育,尤其是大学就业教育应该强调和注重的能力。在就业课堂上,教师应把现实需求生动的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有数据意识,能在认识上知道数据的意义与价值。同时也能意识到数据管理不善可能带来的危害。如一些数据信息发布门槛低、传播面广可能给个人,社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因而,有必要培养学生对数字和信息安全的敏感性,将数据意识融入就业课程,进一步影响与融入其专业教育,从而全方位的帮助学生就业。

3.强调数据技能培养。

技能数据技能的培养需要课堂,但更需要走出课堂。在有限的就业课堂中要开发与培养学生以分析、挖掘和利用数据能力、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全面发展能力为主的数据技能,高校与教师共同需要探讨的问题。从学校层面上来说,应加强校企合作,注重实践教育环节,多方面组织学生参观企业、实习、现场观摩、邀请职场专家讲座等直观途径近距离接触与感受就业氛围与职场风云。就业指导老师则可从就业实战经验、组织模拟应聘、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给予学生指导。

参考文献:

[1]马佳慧,吕婷.高校应届毕业研究生就业精准指导模式探索[J].时代教育,2016(3).

[2][美]奥尔霍斯特.大数据分析:点“数”成金[M].译者:王伟军,刘凯,杨光.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18.

[3] 刘菊香.大数据分析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应用[J].文教资料.2013(28).

就业适应能力 篇7

1. 加强重视, 纳入课程体系

首先应从思想上加强重视, 予以足够的关注, 就业创业不仅关系学生自身发展, 还关系到国家栋梁之才的培养, 尤其在经济知识时代, 人才是提高竞争力的关键。所以, 各高校应当把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纳入课程体系, 作为教学的部分内容。

教育改革要求突出学生的综合能力, 非常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国外教育虽然注重实践, 但未必符合我国教育现状, 所以国内高校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 尽量根据实际情况优化课程体系。既考虑学科体系结构, 又要符合市场需求, 既注重学生人文素质, 又要考虑就业方向。课堂教学注重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学科的互补性, 培养学生适合未来社会发展的就业择业观念, 同时引进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等, 形成跨学科、综合性就业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2. 循序渐进, 加强就业指导

就业创业教育并非一蹴而就, 需要循序渐进, 逐步引导学生成长。在制定就业创业教育计划之时, 就应重视层级性, 在不同阶段, 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应有所改变和调整。一般而言, 在刚刚入学时, 学生对社会接触少, 了解也少, 可以先进行观察,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性, 其兴趣爱好和擅长领域通常都会慢慢体现。然后逐步引导, 让学生在保持个性的同时, 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 学习交际能力和专业技能, 以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标准开展教学活动, 既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可以吸引学生兴趣, 又能够促进他们不断进步。

3. 开拓平台, 完善创业教育

就业和创业其实是相通的, 比如说, 为满足就业要求, 学生需要有明确的自我意识, 了解自己的擅长和个性与工作岗位之间的差异, 还应时时关注专业就业动态, 能够大致把握将来的就业方向, 如此才能抓住更多机会。此外还要具备科学决策的能力, 并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创业就是把以上这些因素付诸实践, 并有所发展。比如学习理论知识时, 如果能够和企业需求联合起来, 站在企业管理者的角度进行思考, 这便是创业的过程。因此, 各高校应该完善创业教育实施体系, 该体系可分为以下几部分:

第一, 个性发展。每个人的能力和擅长领域都不同, 应当帮助学生发展个性, 比如开发职业生涯管理软件, 通过测试和实践活动, 使学生能够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 对自我作出比较科学的评价, 自己安排学习计划和目标。在完成每一步后做好总结工作, 将来可作为简历材料。

第二, 技能培训。创业除了具备专业技能提供创业方向, 创业者还需具备其他能力。比如人际交往能力, 能够合理组织一个项目, 管理好团队, 领导员工逐步完成项目。要具备较高的写作水平, 能够应付各种书面交流。个人综合素质也应提升, 比如自信心、创新意识、责任心等。

第三, 实践训练。这是就业创业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因素, 学校教育应当走出课堂, 提高实践教学的地位, 比如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 或组织学生到企业体验工作, 积累工作经验。

4. 培训教师, 利用社会力量

在高校教育中, 教师的作用始终不能忽视, 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诸多落后之处, 教师大多时候代替学生成了课堂主体。而且, 传统教师过于注重理论教学, 缺乏实践经验, 以至于在就业创业教育中无法结合自身经验, 给学生指引明确的方向。因此, 要想提高就业创业教育水平, 除了对学生展开实训, 还应对教师展开专业培训, 鼓励教师参加实践, 积累经验, 培养双师型教师。比如在寒暑假到当地企业了解情况, 参加相关项目活动, 也可以联合其他教师与社区合作, 在通过实践活动积累就业经验。其实很多高校每年都会聘请社会企业的优秀人才到学校举办讲座, 指导学生就业创业, 也可以聘请类似的人才到学校兼职教师, 为学生分析就业状况和创业艰辛。

学校资源毕竟有限, 而且是以知识传授为主, 在实践实训方面较弱, 所以应该创新办学理念, 积极和企业合作, 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力量。比如政府应当给与政策上的支持, 并对其尽心科学引导;与金融机构合作, 可以获得投资, 用于各项建设。校企联合办学是当前很多高校采取的新模式, 企业提供实训场地和实践岗位, 如建设创业园等。学校为企业提供人才输出, 按照企业的用人要求组织学生到企业上岗体验, 熟悉工作环境和流程, 了解岗位要求及职责, 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结束语

就业创业教育在当前高校很受欢迎, 这也是教育改革、环节就业压力的需求。为了实现高校教育的进步, 提高就业创业成功率, 教学活动必须结合社会企业工作岗位要求开展, 强化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尽快熟悉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段向帅.以就业与创业教育为导向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J]科教导刊旬刊, 2012, 22 (4) :222-223.

就业适应能力 篇8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实践,就业,对策

一、高校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

(一)大学生知识结构单一

目前,大学教育已是定向教育,每个专业都有自己固有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这些课程中所授的知识,构成了专业知识结构的核心。但是,只有核心知识并不能构成完善的知识结构,还必须配以其他诸层次的知识,比如说辅助性知识。辅助性知识应紧密围绕核心知识,与之配合发挥知识结构的应有功能。如法学专业的大学生,应该在语言、文学、行政管理、逻辑等相关领域有较丰富的知识,这样,在未来的工作中就能充分发挥出核心知识的作用。如果仅仅注重核心知识,而忽视辅助性知识,就会导致知识面狭窄,在人生的发展上受到限制;反之,如果核心知识没有学好,而辅助性知识学了很多,就会导致所学知识太杂,重点不突出,这样的人很难有所作为。

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大,使大学生为得到社会对自己能力的认可而盲目地追求证书的数量,于是出现了大学生“考证热”现象。这部分大学生对自身知识体系的构建,仅仅追求“考哪里,学哪里”,这就必然造成知识结构单一。而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一味的追求分数,忽视综合素质的提高,歪曲理解高等教育的实际意义,更加严重地阻碍了大学生知识面的拓宽。

(二)大学生应对社会压力的心理能力不健全

马克思曾说过:“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要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使自己有能力介入社会生活,就必须学习社会知识、社会规范和生存技能,使自己的言行遵从普遍的社会秩序,真正成为社会的一员,这一过程就是社会化的过程。但是我们看到,大学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如价值观念的扭曲、价值主体过于自我化、价值取向功利化、价值目标庸俗化、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增多[1]。

此外,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出现很多不良现象。经过心理学家对大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剖析,发现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浮躁、急功近利的就业心态;盲目的“精英”心态;落后的“靠”、“等”等被动就业心态;目标不明,没有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大部分高校毕业生没有自己的职业目标和规划,学生不清楚自己要什么,自己的目标是什么等等。这些都造成了大学生应对社会压力的心理能力不健全。

(三)大学生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欠缺

法学专业的教育机制是一个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教育模式。我国原有的法学专业教育的教学模式是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这样的教育模式的优点是可以让同学们将古今中外的法学理论学习得很熟练,但是,这并不能代表法学专业的大学生在毕业时,可以有能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律师、法官,或者进入相应的司法机关。

在当前的高等教育中,存在许多大学生忽视对专业知识的社会实践的情况,如思想上不够重视社会实践,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不够。社会实践仅仅局限在暑期下乡活动和课程实习、社会调查等范围。社会实践形式单一,在实践环节落实不到位,甚至流于形式等。很多大学生认为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就是做兼职、当家教、发传单、做促销等一般劳动,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隔离开来,没有认识到在校期间培养自身专业知识的实践能力的重要性。这部分大学生,一旦进入社会就会出现专业知识的实践能力欠缺的现象。

二、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弱的原因分析

(一)高校对社会人才需求判断失误,课程设置不合理

高校是大学生进行人格塑造与专业知识积累的第一平台,高校应加大根据社会形势发展对学生的培养力度。但事实上,很多高校将对大学生的培养力度只停留在原来的教学管理套路上,不关注社会形势的变化,将自身的职责定位于理论教学。并在课程、教学、学分制三者之中,对课程最为重视。近年来,大学文科课程设置存在随意性、分化性、职业化、肤浅化的趋势。高校的课程种类日益增多,但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意识很强,内容过深、过窄和过细,课程成为纯知识的载体。如此课程,使得大学生一进入校门就背负起一个日益加重的“书包”,走上了一条狭窄的路径,且智力负担越来越趋于沉重。另外,在课程结构方面还存在诸多缺陷:多必修课,少选修课,少实践课,等等,严重地阻碍了高校学生主观能动意识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和提高[2]。

(二)大学生自身不能正确理解专业学习的重要性

很多大学生无法将自身的专业知识学习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了解专业知识的重要性。他们对自身的专业课学习存在模糊的理解,不知道自己学好专业知识以后,适合做什么、能做什么;不了解社会上有哪些职业适合自己的专业,不清楚职业的具体要求。因而,这些大学生开始对自身专业课学习没有了信心和动力。经过走访调查发现,很多大学生受到“70%的大学生毕业后从事的不是自身专业的工作”的影响,将注意力集中在其他的一些专业上,飘摇不定,没有落脚点,最终浑浑噩噩地荒废了大学四年的美好时光。

(三)高校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缺乏重视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欠缺、社会适应能力不强是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的一大现象。原因在于很多高校在进行教育培养的过程中,仅仅重视大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而忽视了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很多高校在创建教育模式的认识上,将社会实践与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体系分离开来,错误地认为教学模式应仅仅围绕着理论教学。这样的僵化思想势必会影响高校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即使在教学过程中开始进行实践教学的摸索,也仅仅是停留在表面上,没有建立相应的评比与激励制度,没有根据各个系别和各个年级的特点将所设计的内容制度化,没有将效果与素质评测挂钩化,等等。

(四)大学生将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倒置

学习是基础的基础,只有把课本的原理知识学好学透,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和拓展。社会实践不失为拓展知识、增强技能的好办法,但要建立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从而可以有选择地、针对性地做一些社会实践,这样对于拓展知识面有很大的帮助。在搞好学习的前提下,再去做一些社会实践就是很有必要并且很有帮助的。但是,实践一定要有针对性和目标性,要有选择地做一些和所学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

三、提升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以促进其就业的对策

(一)高校要因时、因事制宜,抓好专业课程设置及社会实践

专业须有课程的支撑,以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不同课程的有机组会便构成了专业,高校应围绕专业培养目标设课。制定课程计划并不能仅仅由院系领导说了算,教务处要研究其他院校设置相同专业的课程计划或请校外相关学科专家提出课程计划建议,加以综合、比较,择善而从。如高校法学教育应广泛采用案例教学法。这种实践教学方式应借鉴以美国为代表的案例教学法和以日本为代表的实务训练模式,由教师或学生准备相应的教学案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并不主动讲解法学理论,而是由学生就如何解决案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和辩论,从而变学生被动接受法律知识为主动的思考、学习与分析法学理论。这种教学环节包括专题讨论、疑案辩论、实案旁听、模拟审判、模拟仲裁、法律咨询、普法宣传、社会调查、法律援助、见习、实习等。它能够为学生提供一种真实的法律环境以及法律分析的素材和机会。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分析案件、起草法律文书,使实践技能得到提高,毕业后能迅速地适应实际操作,实现法学教育培养职业法律工作者的目标。

(二)大学生应端正学习态度,紧抓自身专业知识的储备

专业知识的重要性体现在未来职场生活的方方面面。任何一个正常的企业,都更乐于花更短的时间培养一个富有专业知识的人,而不是花更长的时间培养一个富有社会经验而没有专业知识的人。面对经济危机导致的市场萎缩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量减少的双重压力,大学生只有端正学习态度,紧抓自身专业知识的储备,以过硬的专业知识做铺垫,才能让自身社会适应能力更强,让自己的未来越来越光明。

(三)政府应承担为大学生就业服务的主要职能

政府应充当解决社会问题的主要角色。考虑到企事业单位与毕业大学生的利益,政府应该发挥其职能的惠及力,采取“奖惩一体化”的政策措施。政府应号召企事业单位招用刚毕业、但具有过硬专业知识的大学生进入自己单位锻炼和学习。政府面对企事业单位的拒绝,应采取“多成才多奖励”的制度,即企事业单位成功培育出一名大学生就会得到相应的资金或者荣誉奖励,当然,相应的奖励数额和具体措施需要政府部门的进一步考察和协商。

(四)企事业单位应与高校“接力”,为我国塑造更多的栋梁之才

企事业单位在大学生的就业取向与就业形势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一部分的相关动态会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企业H R眼中的大学生员工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专业知识不扎实,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综合素质不高,难以胜任更高层次职位;能力水平低下,特别是实践动手能力不强。因而,企事业单位应在上述政策的大前提下,接纳更多的大学生进入自己的相关部门中,加大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使大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够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巩固和提高。此外,企事业单位应当合理安排人员的分工,实现“尽其所能,用其所长”,实现大学生在工作单位中各尽其才,各尽所能。

参考文献

[1]王俊文.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探讨[J].学习月刊,2010,(6).

适应企业需求打开就业之路 篇9

一、经验与特色

东忠人才的岗前培训模式得到了企业的认可和欢迎。经过东忠人才的培训, 不仅使应届生能够越过门槛, 而且也为企业解决了一人难求的问题。我们成功的经验主要基于完善的实训课程体系、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和良好的校企合作。

1. 完善的实训课程体系。

东忠人才根据开发现场的作业规范和质量保证标准, 开发了以项目实训为基础的实训课程体系。由30多个独立的模块, 组成以下3大板块:

——职业素养:基于日本企业文化的职业意识进行启蒙教育, 使学员具有良好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

——日语能力:基于IT开发的日语读写能力开展教育, 使学员能够胜任对日软件外包岗位的语言要求。

——操作技能与规范:基于东忠集团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实战训练, 使学员了解和掌握对日软件开发的作业技能, 以及质量管理要求和作业规范。

2. 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东忠人才的IT教师是由东忠软件开发现场项目主管以上的技术人员中选拔出来的, 这样做是为了有效地保障教学效果更加接近开发现场的实际要求。技术人员在任教期间, 不仅担当讲师, 传授实际的操作技能和实践经验, 还参与制定更新培训教材, 改进优化教学方法, 始终保持培训内容与开发现场的岗位要求同步。

东忠人才还积极录用日本员工担任各个课程的讲师。日语会话, 听力练习原则上由外教任课。另外, 根据课程的需要引进日本企业的资深技术工程师进行教授和指导。在技术, 语言, 思想意识各个层面, 营造近距离接触日本员工的环境, 引导学员提高对日本社会文化, 企业文化的理解和体会。

3. 良好的校企合作。

东忠人才已经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软件职业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中国计量学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浙江科技学院、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杭州师范大学、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等大专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还与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并正在与杭州师范大学协商长期合作计划。

东忠人才与近80家软件外包企业有人才合作关系, 其中不乏NEC, 理光, 塔塔, 萨蒂杨等许多世界著名跨国集团, 也有浙大网新, 恒生电子, 信雅达等国内优秀IT企业。东忠人才在推荐就业时, 采取将这些企业请进来的方法, 每位学员足不出户, 就可以有机会参加多家公司的面试, 减轻了学员的负担, 提高了就业效率。

二、新思路与新举措

改变我国学历教育与企业实际需求差异的现状, 任重而道远, 类似东忠人才的职业培训机构还大有用武之地。我们将坚持和推行东忠人才的培训模式, 并且在协调学生, 学校和企业三方关系方面继续努力。

其一, 学生是专业职业培训的直接受益者。在这里, 东忠人才提出保证就业的承诺, 同时, 争取各方面的资源, 努力使每一位有志于对日软件外包行业的大学毕业生, 能够低学费, 甚至免费接受专业职业培训。

其二, 东忠人才把与学校的合作看作是业务的主要方向。为了有效地配合学校的教学改革, 最大限度地将教学资源为职业培训所用, 东忠人才制定出了一套菜单, 供学校方面选择, 使校企合作的推行既力所能及又卓有成效。

其三, 东忠人才以分担各个企业员工岗前培训任务为己任。东忠人才从学员招聘, 课程设置, 到择优录取进行全程参与监督指导, 使企业不费时, 不费力, 低成本地得到适职人才的供给保障。东忠人才还将对已就业人员进行定期跟踪访问, 听取企业对培训人员在业务, 技术, 行为方面的评价, 及时分析问题, 研究对策, 不断改进培训内容和教学方法。

东忠人才在2007年的培训人数是680名, 2008年计划在800-1000名。未来3年中, 杭州对日软件外包行业的人才缺口是每年1500-2000名, 服务外包行业的人才缺口更是庞大。我们希望能够涌现出更多象东忠人才那样真正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职业培训机构, 切实地为杭州发展服务, 使杭州市成为名副其实的服务外包基地城市, 提供充足的适职人材。东忠人才也希望在软件外包培训方面继续探索, 创新, 在政府产业政策的引导下, 做大做强职业培训品牌, 以企业需求为前提, 为广大大学毕业生打开宽广的就业之路。

职业教育如何适应当前就业环境变化 篇10

关键词:职业教育,就业,对策,教学创新

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化教育体系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构建知识和技术创新体系, 还需要构建知识传播和应用系统;不仅需要培养一大批高层次知识和技术方面的创新人才, 更需要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技能型高素质劳动者。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对我国一些制造业造成了强烈的冲击, 做为为整个产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 无疑受到了影响, 特别是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环境的变化, .职业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的就业形势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使我国的金融投资产业、出口贸易产业、劳动密集型贴牌代加工企业、出口制造业等均受到了影响, 由此导致产业规模萎缩、中小企业倒闭、失业人口增加, 而职业教育也被推到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前沿。

我国高素质的熟练的技术型人才本来就比较缺乏, 特别是在金融危机中, 这类人才的数量, 更加不能满足时代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其中重要原因, 就是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滞后。

从国际市场来看, 以知识含量密集为特征的新技术和第三产业将取代传统工业成为主导产业;脑力劳动逐步取代体力劳动将成为主导趋向, 从而加快了职业更新的速度。

中国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且要占有一席之地, 必须掌握大量的国外先进知识, 才能面向国际市场, 适应国际竞争, 富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外向型、复合型、实践应用型技术专门人才是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

新的形势对技术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 人文素养与心理状态。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和深厚的民族感情和国家感情;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与合作能力;具有现代竞争意识和积极开拓创新的能力。第二, 知识结构上的立体交叉整合。以扎实的文化、科学知识为基础, 以专业为主干, 既有较深的专业造诣, 又有较宽的知识面;既精通专业与管理, 人文地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知识。第三, 能力结构上的多元复合。要求参与者具有较强的综合开发创新和实践应用能力;具有灵活的应变能力和果断的决策能力。

二、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 职业教育与社会的需求和发展存在着相互脱节的现象。由于多方办学, 多头管理, 造成条块分割, 各自为阵的状态, 使得学校布局不合理, 专业设置重复, 学校的规模效益无法提高。所培养的技术人才, 与熟练劳动力的断层太大, 加之经济发展的速度增快, 职业教育的供给总量和质量与社会需求仍有较大差距。再者, 各部门、各企业都按自己所需办学, 而部门办学往往社会化程度不高, 在宏观上出现结构上的不合理, 有的专业毕业生过剩, 而有的急需人才又缺少相应的专业来培养。

2) 职业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着知识老化、方法陈旧落后。职业教育所界定的“技术应用”以及对理论上的“必需、够用”的原则作简单、片面的理解, 教学和研究的学术性不强, 任课教师对生产、社会发展实际了解不多, 知识老化、方法落后。

3) 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学生存在着技能单一, 知识面狭窄, 缺乏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后劲, 难于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这种状况将难以培养出所具有多种知识技能, 全面的素质和广泛活动能力的创造性人

4) 忽视学生人文素养和健康心理的培养。由于职业教育更多地关注学生专业能力和技术应用的培养, 从而忽视了一些非智力的、非技术性的因素, 如价值观念、道德水准、意志品格、心理情感等等。

三、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1) 解决重技能、轻人文的问题。长期以来, 职业教育被外部定义为技能教育, 甚至把就业导向等同于就业教育, 这使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被严重弱化。目前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难点不在于技能教育, 而在于养成教育, 在于培养学生的德行品行;教师最难做的岗位不是专任教师, 而是做一个称职的班主任。因此, 打造职业院校技能教育和人文教育并重的双引擎, 就成为了当前职业院校的首要任务。

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打造具有多维能力的教学团队。基于目前职业院校学生素质现状以及产业升级后社会对职业能力的要求, 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成为教学主要目标, 因此教师必须具有“双师”能力。

3) 建立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结的机制, 打破学校教学边界, 向社会延伸学校教育教学空间。与行业、企业的紧密程度决定了学校教学的有效程度, 对接学校外部的能力决定了学校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 拓展学校外部教学空间的能力决定了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4) 建立与中学联动发展的机制, 打造学校生源输送平台。较为有效的做法是职业院校与高中三年级对接, 提前导入职业教育, 保证不升入大学的学生都能就读职业院校。

四、教学内容创新

对于职业院校内部来说要做好教学内容创新, 教学内容创新要回答好4个问题, 即教师———“谁来教”, 教学内容———“教什么”, 教学方法———“怎么教”, 学生———“学什么”。

“谁来教?”要求全体教师参加到应对金融危机的行列之中, 实现教师的素质、素养、水平和能力的升级, 每个教师都要具备教师资格、专业技术资格、心理指导师资格、职业指导师资格, 从而能够全面指导学生的发展。

“教什么?”在整个经济环境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 生产运营第一线将会出现很多新技术、新工艺、新的生产运营方式、新的劳动力组织方式, 以此来降低能耗, 提高劳动生产率。但这些内容在大专的课本上没有, 大学的课本上也没有, 学校教学内容在设计上如果没有与产业同步的话, 教学组织越科学、越精细, 教学资源的浪费就越大。所以, 学校必须花大力气实时吸纳市场的新信息。

“怎么教?”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解决职业院校教学如何与产业、企业、岗位等就业目的地结合起来的问题。国外先进的做法是, 把一个专业营销班从始至终与某个企业的一个品牌捆绑在一起, 让学生从了解品牌的产品设计入手, 进而到广告推广、材料采购、仓储运输、生产流程、物流系统、贸易订单、批发经营、卖场销售、专卖店经营、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 学生从入学开始全程跟踪至毕业。学生毕业之日, 就是该企业录用之时, 没有进入企业后的过渡期。

上一篇:ORACLE存储过程下一篇:宅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