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营养健康分析

2024-07-11

大学生营养健康分析(精选十篇)

大学生营养健康分析 篇1

(一)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特殊群体,用创新的健康理念对大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 健康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大学生素质的高低、创新能力的强弱关系着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力、道德健康等大学生服务社会、奉献社会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从身体健康来看,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没有健康的体魄,就无法全身心投入现代化建设中,也会影响对国家贡献的质量。假若没有健康的心理,经常出现焦虑、困惑、恐惧、失衡等现象,就会使一些学生认识失衡、行为失范、精神上压力沉重、心理上不安、情绪不稳定、对前途和命运信心不足,这必将影响到自身学习、对社会的态度以及对将来工作的积极性。就社会适应能力来讲,当今社会,科技迅猛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大学生只有拥有社会适应能力,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至于道德健康,更是人类区别于动物健康的根本标志。大学生掌握了大量的知识和较高的智慧,但没有良好的道德素质、责任意识,就会运用手中掌握的知识给国家和社会带来更大的危害。因此,高校培养人才的一个艰巨的任务就是把德育放在首位培育“四有”新人。道德健康是高尚道德教育和形成的基础,是道德要求的底线,一个道德不健康的人是不可能有良好的道德素质的。

2. 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整体健康水平的需要

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影响,我国大学生的整体健康水平出现了下滑趋势,出现了许多与教育相悖的现象,如心理疾患的学生越来越多,道德失衡而走向犯罪的事情屡有出现;进入社会而厌倦社会自杀的大学生时常出现在报端。据报道,现今高校中因健康原因休学约占休学总数的75%。这其中不是因为躯体健康的原因,就是由于心理原因,或是由于道德危机,违纪而致。这种现象的发生,一方面由于学生自身多年的学习压力导致的身体心理疾病的凸显;或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或不良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养成,未得到及时纠正;或小的疾患不及时就诊等原因造成的。另一方面,高校在健康教育理念上的偏差,导致健康教育内容单一、手段落后,不能将知识传授、教育方式和管理方法相结合,不能将躯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四位一体的健康教育理念相结合也是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

3. 良好的健康教育有利于全民健康教育的开展

大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社会阶层。素质教育工作者用全新的健康教育理念对大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并固化其思想之中,内化为大学生健康锻炼的自觉行动,就可以使这个流动群体成为健康教育的宣传使者,将全新的健康理念传播辐射到不同的角落,为社会普及简单的健康教育知识,宣传或倡导公民建立良好的健康理念和行为,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

1.健康状况。当代大学生中某些不良行为与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作息无常的现象时有发生,肝炎、肺结核、贫血及心理障碍等疾病的发病率有增无减。有关资料显示,南京大学近6年来休学的138人里,导致休学的疾病中排在前三位的是神经衰弱 (25人) 、乙型病毒性肝炎 (23人) 、心理障碍及精神系统疾病 (22人) ,分别占休学总人数的18.1%、16.7%、15.9%,其他疾病中除甲肝以外,所占比例逐年下降。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

2.心理健康方面。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如:强迫、抑郁、偏执、人际关系障碍。某医科大学对562名大学生的调查发现,21%~27%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据报道:西安地区12所院校1987~1997年大学生中精神病患者的心理研究表明,高校大学生身心疾病比较普遍,并有逐年上升和低龄化的趋势,并且有一定的性别差异、专业差异和城乡差异。由此可见,大学生中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现状令人担忧,已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与前途。

3.身体健康方面。部分学生健康知识贫乏,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注意视力保健和口腔卫生、吸烟酗酒、作息时间不规律、不食早餐、不参加体育活动,从而导致身体健康状况下降。如中国医科大学对4505名大学生的视力情况进行分析,男性3786人,其中视力低下的人为2421人,占男生人数的63.9%,女生719人中视力低下的有530人,占女生总数74.2%;大学生吸烟现象也较为普遍。在目前形势下,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不仅有细菌、病毒等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更有和人们日常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非传染性疾病,而学生健康知识的贫乏令人担忧。

(三)大学生健康教育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开设健康教育课。

开设健康教育课是高校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这种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教学活动,对增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极为有益。可以安排高素质的医生担任健康教育课的任课老师,根据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卫生保健及性保健知识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以提高大学生的认知水平。

2. 开展个性化健康教育。

在大学生健康体检、就诊、治疗过程中,针对个体疾病的具体特点,进行个性化健康指导和健康教育,发放健康教育处方,使他们获得防病治病知识。

3. 开设健康教育门诊与心理咨询门诊。

开设健康教育门诊,不仅可对有疾患的大学生提供康复指导,还可满足他们对卫生保健知识的特殊需求。通过心理医生对大学生的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进行及时转介和危机干预,以减轻心理负荷,化解不良情绪,纠正行为偏差,避免挫折可能造成的消极影响,从而改善心理状态,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

4. 利用校内媒体进行卫生知识宣传。

利用广播、校报、广告橱窗、板报等宣传载体,开辟卫生保健栏目,图文并茂地宣传和普及卫生保健知识,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身心素质。

5. 利用校园网建立大学生保健网站。

网络打破了人们在信息交流方面的时空障碍,带来了全新的人际互动关系,使人们不必再为诸如性心理问题、情感隐私问题而难为情。高校医院应联合学校诸部门充分利用网络这一信息传播工具,采用论坛、聊天室、电子信箱、QQ、MSN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的宣传活动并根据大学生健康问题的特点,利用自身优势,明确职责,转变服务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既要作好日常医疗工作,又要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对大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有效地防御大学生身心疾患和防止传染病的传播,使大学生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用创新的健康教育理念对大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摒弃传统的健康教育观点,用创新的健康教育理念和健康教育内容,通过多种途径宣传、引导学生树立躯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四位一体和谐发展的健康观念,为和谐社会的建立,为社会可持续性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摘要:通过对目前高校大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等几方面健康情况的分析, 总结出现在高校大学生健康状况存在一定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健康教育,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

参考文献

[1]刘志军.创新大学生健康教育理念.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18 (3) .

[2]王平.当代大学生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6.

[3]王志英.加强大学生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7.4, 20 (2) .

大学生营养与健康分析论文(模版) 篇2

【摘要】大学时代是学知识长身体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良好饮食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掌握一定的营养知识,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促进生长发育保证身体健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对于当代大学生,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要我们必须有健康的体魄,具备热血青年的朝气蓬勃,才能成为国家栋梁。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学生的营养状况,在1985、1991、1995、2000、2005年的5次全国大规模的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调查中,都把学生营养状况作为重点调研内容。《中国居民营养健康状况调查》表明,近几年来城镇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有明显改善,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症逐渐下降。但由于种种原因,如膳食的知识水平、行为态度、生活方式等直接或间接影响营养失衡,即某些学生营养摄入过多或过快,另一些学生营养摄入不足或缺失。那么,关注自我,关注健康,科学合理的营养就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

【关键字】大学生 饮食 健康 合理膳食 1.大学生营养状况

新世纪以来, 国内不少学者对不同区域大学生的饮食和健康状况进行了较广泛的调查与研究, 所得结果令人深思。孙建华等的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大学生的饮食处于自发行为,缺乏科学指导,体格状况不容乐观;主食量不够,种类单调, 缺乏身体健康发育所必须的粗粮;不重视早餐的情况严重,挑食、偏食等现象也令人担忧。

谢佩娜通过对浙江省985名大学生调查结果发现,在30天内有 4.6%的男生和0.4 %的女生报告有10次或10以上重度饮酒;在最近6个月内饮酒后曾有过恶心、头痛等感觉情况的有216人, 酒后曾呕吐过的有 170 人, 酒后曾伤害过自己或他人有22人, 酒后曾有过损害物品、谎报火警或类似行为的有1 5 人, 暴饮的大学生还面临着无防护的性行为等其他危险。

张有平等对我国西南地区的28个少数民族的138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主食以米饭为主,且存在挑食行为、偏食行为和按自己 嗜好饮食;31.7 % 的大学生经常伴有牙龈红肿和瘀血, 58.1% 的女生经期不正常,43.2 % 的学生存在缺铁性贫血。

从以上调查情况来看,不少大学生在珍惜健康和为健康投资上很不理性, 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不吸烟和饮酒不过量的健康生活方式还得不到大学生应有的重视。因此, 必须加强科学饮食教育, 增强科学营养知识, 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 提高营养水平;提高学生的饮食、营养及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

2.营养知识、行为态度、饮食习惯现状

在有关调查中得知,学生正确的营养态度及膳食行为形成率均不高,不吃早餐、吃零食等行为较普遍。多数学生缺乏必要的营养知识,普遍存在不合理的膳食行为,但有较好的健康饮食意识,愿意接受更多的营养知识,并改正不良的饮食习惯。查阅有关资料:大学生获得营养知识的途径,依次为报刊和杂志75.1%、广播和电视54.0%、周围的人45.3%,其他方式12.90%。营养态度调查显示:90.9%的学生想知道更多的营养与健康方面的知识,78.2%的学生选择食相时考虑食物的营养价值或自身的营养需要,9.1%的学生对此抱无所谓的态度。

对于饮食习惯现状,从总体来看,36.43%的大学生有荤素营养搭配的饮食观念及习惯,43.39%的大学生有时能够做到饮食营养中的荤素搭配,而15.44%以上的大学生在饮食行为中基本上不管荤素营养的搭配,有什么吃什么。因此,大学生群体是一个值得注意的营养不平衡的群体。合理的膳食应该保证满足保持身体健康所必需的所有营养成分,并且各种营养素的比例符合人体的需要。

3.建议

从全国大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调查以及有关学者进行的大学生调查中,都说明大学生对营养知识掌握得很少或漠不关心,没有注意自己的膳食行为是否会影响自身的健康状况。对此,给出以下建议

(1)营养是大学生身体发育的先决条件,必须强化科学饮食意识教育,增加科学营养知识,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改善饮食结构,提高学生饮食中的营养水平。(2)高校应努力创造适合学生身心特点而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宽松有序的业余生活环境,提高大学生耐受挫折及适应生活的能力,利用体育科学知识及相关科学知识教育,教会学生自我心理调节和心理放松的方法。(3)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健康与保健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人生观;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杜绝不良嗜好,学会自我医务监督检查手段,建立良好的健康观念和健康行为习惯。

(4)高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培养大学生的体育能力和健康意识为目标,开设一些有关体育文化、体育锻炼与健康的专题讲座,进行体育知识、饮食营养与健康教育的培训,增设大学生开展健康体育的专业指导教师。

4.总结

合理膳食对促进大学生的健康与学习有相当大的作用。营养是大学生生长发育最主要的物质基础。有机体的生长发育、生命活动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进行,都有赖于体内的物质代谢,体内在进行物质代谢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从外接摄取一定数量的食物,才能促进生长发育、增强体质、增加免疫功能、预防疾病、提高工作效率和运动能力等。合理的营养意味着机体能够摄入保持身体健康所必须的所有营养成分,并且各种营养素的比例符合人体的需要。营养素缺乏,或各种营养素摄入不均衡,膳食结构不合理等,不但会引起生长发育迟缓,而且会导致各种急、慢性营养不良和各种营养缺乏症。因此,合理膳食与膳食平衡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所必须的。

大学生健康状况分析与对策研究 篇3

一、大学生的健康理念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

世界卫生组织(WHO)从“生物学-医学-社会学”模式的角度对健康内涵和外延重新定位: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方面的完美状态。资料表明,最初的大学生对健康的认识也停留在“无病、无残、无伤”的水平上。近年的调查表明(见表1):大学生的认识有所提高,但还不够全面,基本停留在“生物学-医学”的模式下。他们有现代人的文化素养,但缺乏现代人的健康观念、体育意识和保健策略。

我国学者的论述可概括为:健康应是提高学生的健康知识水平;增进他们自我保健能力和对社会健康的责任感;促进有益于个人、集体和社会的健康行为、生活方式与习惯的养成;预防疾病、降低常见病的发生率;促进其身心健康和提高对环境适应能力等方面。问题的关键在于根据我国现阶段体育发展水平及社会发达程度,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健康素质”测评标准,不仅包括体质,还应包含心理、社会适应方面,强化大学生的健康意识,以达到激励和导向作用,使大学生认识到提高生命质量是提高生活质量的核心,把自觉参加体育锻炼当作生活质量提高的标志。

二、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首先,大学生形态指标偏低,且呈下降趋势。据2000年全国第4次学生健康调研显示:1995-2000年全国城市男生超重肥胖者由6.97%上升到10.70%,5年来上升3.73%;大学生形态指标低于全国常模,胸围出现负增长。山西省大学生体脂缓慢增长,而去脂体重(LBM)却呈下降趋势。陕西省大学生的BMI指数的统计,只有56.5%的男生的体重基本在正常体重范围内,54.9%的女生偏瘦。天津市大学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逐年增多。上海市大学生的BMI指数呈上升趋势。

其次,大学生身体机能和素质水平呈下降趋势。据来自天津、山西、陕西、江苏、辽宁、甘肃、浙江、海南等省的统计数字表明,我国大学生的肺活量下降,心肺功能出现较大“滑坡”;速度、耐力、柔韧等素质均有所下降,且耐力素质下降明显, 2000年比1995年,1000m跑(男)和800m(女)平均所花的时间分别增加20s"和15.01s"。

研究表明:合理参加体育锻炼是改善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的最有效途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也是基于体育对人体形态、机能、身体素质的良好作用。研究表明:大强度运动可以明显改善心肺功能的状况,大强度相当于最大吸氧量的70%~80%,即相当于最高心率的80%~90%(人体的最高心率的计算方法是“220-年龄”)。

再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不容乐观

据1988年对天津三所高校近400名大学生的调查,患神经衰弱的人的比例为1.05%,其中女生为1.23%,男生为0.81%。1989年教育部曾对126所大学的学生调查结果表明,有20.3%的人患有心理障碍,北京、天津、黑龙江等地区的调查统计数字表明:部分高校大学生出现心理障碍倾向者达30%-40%,其中严重障碍者约占10%。

神经衰弱比例明显上升,其他心理障碍状况加剧。通过对西北 36所高校健康教育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发现,抑郁发生率为36.11%,焦虑发生率为21.45%。性别、专业特点、在家排行、家庭经济收入对焦虑、抑郁的影响均有显著性。

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要从发展自我意识,帮助其理解并形成社会规范意识,完善个性,培养意志品质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入手。研究表明:体育活动对人的情绪状态具有显著的短期效应,活动后的受试者其状态焦虑、抑郁、紧张和心理紊乱等水平显著降低,而精力和愉快程度则显著提高。研究表明,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能够改善焦虑、抑郁、紧张和疲劳等情绪状态。中等强度相当于最大吸氧量的50-60%,即相当于最高心率的 65-75%。锻炼者每次从事20-60分钟的活动有助于情绪的改善,长期坚持2-4次/周的活动频率会产生明显的心理效应。

三、大学生社会适应状况分析

据统计,大学生每天除了睡眠外,其余时间中有70%左右用于人际交往。2006年的一份调查结果[2]显示: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偏执、敌对、抑郁等因子可能有较重症状的分别为9.4%、6.8%、4.5%、3.3%和 3.1%。另据资料,在被测试的大学生中无论进入什么样的环境都能应付自如的只占3.01%; 能良好适应环境的占9.97%;经过努力基本能适应一个新环境的占41.23%; 而遇到困难怨天尤人甚至消沉的占29.13%;还有16.66%的人适应能力很差。随着社会竞争和就业压力的加大,大学生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去适应愈加复杂的学校和社会环境。研究表明:体育运动对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经常从事体育运动的人,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生活节奏的改变有较强的适应性。运动中的竞争与协同、胜利与失败、求胜欲望与规则限制、强烈的情绪体验、复杂的互动关系等,对克服认知、情感和人格的障碍,培养社会生活所需要的行为能力、行为方式与规范有较好的效果。

四、结论与建议

首先,高校体育应以素质教育为指针,贯彻“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思想,确立增进身体健康、改善心理健康、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三位一体”的目标体系。

其次,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大学生课余体育意识,敦促大学生的体育行为;面向全体学生进一步开展课外体育锻炼与余暇体育活动,包含体育表演、校内运动会及各项运动比赛,加大对课余体育项目的开发,加强对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科学引导,建立适应课余体育运动的俱乐部形式;创设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组织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体育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

再次,高校综合测评体系作为高校教育实践真正的指挥棒,其导向功能和激励作用是巨大的。针对大学生健康问题,应制定合理的考核评估体系,以外力促内力,将“健康素质”提上日程,促进学生的健康理念,使体育成为必不可少的手段,最终实现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

大学生心理健康分析 篇4

1 心理健康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一词的解释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身体疾病和症状, 而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也就是说, 健康不仅是一种身心状态, 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三种因素的统一体, 而心理健康是一个人获得整体健康的核心与支柱。

心理健康是这样一种状态, 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 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 遇到任何障碍和困难, 心理都不会失调, 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 包括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健康是相对的, 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一般判断心理是否正常, 具有以下三项原则:其一, 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动, 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其二, 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其三, 人格的稳定性。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表现。而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当代大学生身上出现心理障碍, 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而引起的, 时间短、程度较轻微, 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 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 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两个方面。心理活动方面表现为感觉过敏或减退、错觉、幻觉、遗忘、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表现为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

2 心理健康的研究对象

2.1 新生群体和毕业生群体

大学新生是毕业生高校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群, 近年来大学新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受到更广泛的关注, 全国高校都针对大学新生普遍开展了心理普查与心理建档。

随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毕业生的就业取向、择业观等都将面临一系列的改变。即将走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 对未来充满幻想, 由于社会经验贫乏, 身心比较脆弱, 对现实困难估计不足, 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其心理活动, 甚至使学生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2.2 特殊群体

特殊群体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a.网络群体。主要针对大学中网络成瘾者进行的研究。网络这把双刃剑对一部分大学生带来了困扰。b.贫困大学生。研究表明, 贫困生有心理问题的比例高于非贫困生, 人际关系敏感, 自卑和心理负担过重的现象在贫困生中较为普遍。c.人际交往困难的学生群体。高校大学生有很多心理负担, 同寝室里同学因生活琐事处理不当引起争端、同班级同学相处不合远离集体、同老师交流不当产生隔阂, 都是常见的现象。

3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大量调查表明, 当代大学生的素质不能很好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 最欠缺的是心理素质, 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 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和自立能力, 缺乏自信心等。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学习方面的困扰长期存在

当前大学生在学业方面的主要问题是:第一, 学习压力过大产生焦虑感、自卑感。社会发展急需高层次人才, 多数大学生深深地认识到学习对一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 在刻苦学习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 还要适应用人单位需要参加各类证书考试, 一旦考试结果不理想, 就容易产生挫折感、自卑感。第二, 学习动力不足。个别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 求知欲望低, 沉迷于上网、玩游戏机, 学习热情明显缺乏。第三, 学习的恒心和毅力不够。有的学生虽满怀雄心壮志, 但碰到困难和挫折容易退缩, 不能持之以恒。第四, 未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学生学习的随意性大, 等到期末考试才突击复习, 专业基础不够扎实。自学。

3.2 专业知识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尚未达到良性互动

从教学环节看, 大部分教师在备课过程中, 在对专业知识深入挖掘的同时, 并不注重对其中心理健康内容的挖掘;在作业评价上, 往往更多关注学生对某一问题回答的正确性, 而并不能了解学生完成作业过程中的具体情况, 造成对学生作业评价的盲目性、单一性、标准化, 有时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

3.3 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

今天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 “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倾向严重, 在人际交往中经常表现为:很少关心别人, 与他人关系疏远;唯我独尊;猜疑嫉妒心强。这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其人际交往。另外, 缺乏交往知识和技巧, 导致一些大学生既渴望交往又害怕交往的心理困惑, 导致孤独、自卑、抑郁等不良症状, 危害身心健康。

3.4 情感的困扰也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

在大学校园里, 大学生恋爱现象已相当普遍, 但由于缺乏经验与指导, 一些大学生在认识和行为上陷入了各种各样的误区, 出现了许多心理问题:有些学生感情把握不定, 易走极端、易冲动;有的学生恋爱动机不端正, 盲目随大流, 互相攀比, 或者为了填补空虚、寂寞而谈恋爱, 缺乏真挚的爱情基础;也有部分大学生因对性知识、性行为的不恰当理解而常常陷入苦闷和彷徨中, 经常出现恐惧、不安, 甚至失眠, 从而影响学习、生活等。

4 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措施

4.1 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

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 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 排解心中忧难, 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 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

4.2 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 做到心理问题早期预防

大多数院校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 采用"心理健康问卷"的方式, 防患于未然, 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干预, 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得到具体的心理健康指导。

4.3 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

各科教学过程都包括着极其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 因为教学过程是以经社会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道德规范、思想价值观念为内容和主导的。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 只要注重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并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 就能够把人类历史形成的知识、经验、技能内化成学生的思想观点、人生价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4.4 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 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 系统学习心理、卫生、健康方面的知识, 有助于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 掌握心理调节方法, 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4.5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 如团结友爱的校风是形成群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土壤。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定义、心理健康的研究对象、心理健康现状、心理问题的教育措施是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遍关注的问题,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归纳、分析, 从而更好地开展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干预策略[N]中国青年报2001-12-4.[1]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干预策略[N]中国青年报2001-12-4.

[2]马建青,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10年研究得失探索[J].中国心理卫生, 1998 (12) .[2]马建青,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10年研究得失探索[J].中国心理卫生, 1998 (12) .

大学生心理健康分析 篇5

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试题及分析前言:近几年,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和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面临的学习、生活、情感和就业压力明显增大,由此产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高校的校园稳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了了解我校大学生心理的现状和心理素质,分析造成大学生心理困扰的主要问题,为我院今后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提供决策依据,从而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更好的应对人生和社会的各种问题和矛盾,我院团委决定对我校大学生心理状况进行专题调研。此问卷针对大学生目前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以统计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当前出现的校园大学生心理健康。 测试题及分析总结:1..请问您的性别? ( ) 统计结果:A. 男 B. 女 分析与总结:这次调研对象男女比例各为50%,这样更能反映这次调研的客观性更全面的反映大学生的心里健康状况,从而使调研更有效。2.你认为一个人心理健康最典型的特征是什么?统计结果:A. 处事乐观 B. 心平气和,乐于助人C. 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D. 吃的下,睡的香分析与总结:通过这次调研发现75%的同学认为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最典型特征是处事乐观,心平气和,乐于助人;同时也有20%的同学认为吃的`香,睡得下表示心理健康,还有少部分人觉得良好的人际关系意味着心理健康。可见大部分同学都有正确的心理健康认识。3.目前大多数人都处在一种“亚健康”状态,请问您对“什么是心理健康”这概念清楚吗?统计结果: A.非常了解 B.有点了解 C.朦胧知道一点点 D.很不清楚分析与总结: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和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面临的学习、生活、情感和就业压力明显增大,很多人的心理都呈现一种“亚健康”状态。但很多学生对于 “什么是心理健康”这概念不太清楚,了解的人很少。可见,学生在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有待加强。4.目前您最大的苦恼是什么?(可多选)( )统计结果 : A.学习压力大 B.就业压力大 C.家庭经济压力大 D.人际关系紧张 E.其他 分析与总结:目前大部分学生的苦恼来自于几个主要的方面,有学习压力大 、就业压力大 、家庭经济压力大、人际关系紧张等。其中学习压力的大占28%,就业压力大占了33%。这两者是最主要的原因。近几年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让许多学生对于未来能否就业产生忧虑,同时也带来了学习压力的增大。当然,家庭经济压力大和人际关系紧张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5. 在您现在的生活中,经常出现下列哪种情绪?(可多选)( )统计结果: A. 郁闷 B. 抑郁 C.焦虑 D.敌对情绪 E. 愉快 F.充满希望 G.其他___ 分析与总结: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经常出现郁闷、抑郁、焦虑等不良的情绪,这些都是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加以改正。我们应该时刻保持愉快的心情,对生活充满希望,乐观向上。6.经过这么长久的大学生活,您对自己目前的大学生活觉得满意吗?( )统计结果: A. 满意 B. 不满意 C. 没感觉 分析与总结:由上表可以看出,对自己目前的大学生活觉得满意同学仅占20%,而大多数是没有感觉。对于那些不满意目前大学生活的同学,究其原因,是因为现实的大学生活跟他们想象中的相距甚远,对这样的大学生活感到乏味和无聊。

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因素的调查分析 篇6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从教育体制、高校体育课程、群众体育活动、体育场地器材和学生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旨在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天津市4所高校19-22岁的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收集近20年有关学生体质健康的文献资料百余篇,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对参加体质测试的1800名大学生包括城男、城女、乡男、乡女和20名高校体育教师发放问卷。其中学生收回有效问卷1737份,回收率为96.5%;教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

(3)数理统计法。对所有收回的数据,通过SPSS软件进行数理统计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大大改善,为青少年身体生长发育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障。表现出目前大学生身体形态指标呈上升趋势,形态发育水平不断提高。但是超重和肥胖学生明显增加,学生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学生体质状况令人堪忧。问卷调查表明有75.01%学生和90%体育教师认为体育锻炼不够是造成学生身体不好的首要因素,排在第一位;其次是睡眠不足;精神紧张,营养不够,作业太多和玩的时间太少也成为影响学生健康的主要因素。大学生体质健康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这些因素交织相互影响造成体质健康水平下降,运动不足只是学生体质下降的表面原因。深挖其根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教育体制的弊端

我国应试教育模式始终把智育放在学生成长第一重要的位置上,许多学校、学生、家长以重点学校、升学率、上大学为指挥棒,惟考定终身。教学、考试、招生等人才培养环节未能与倡导的素质教育理念相匹配。进入大学以后,就業压力的日趋严峻,迫使大学生仍要以文化课学习为主。由于身心长期处于紧张的学习之中,很容易造成精神紧张和心理疾病。在这种普遍忽视学生对身体素质培养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大学生很难对体育锻炼引起足够的重视。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课业负担依然繁重,导致回家后每天用于做作业的时间1~2小时的学生占34.25%,有29.88%的学生在2~3小时以上。周末仍有51.01%的学生以学习为主,除22.33%的学生周末安排看电视和玩电脑为主的生活,仅有26.66%的学生以户外活动为主。学生平均每天用于睡眠的时间不足8小时的占71.10%。罗加冰等对我国西部地区20所大学的学生调查中亦指出,有53.8%的人赞成课业繁重、就业压力和不良习惯是影响中国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最大因素。繁重的课业给大学生在身体上和心理上带来严重负担。

2.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出现误区

教育部门在学校工作中多次强调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为此,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应以“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为根本宗旨。关注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是高校体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目前多数高校的体育教学实行“三自主”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顺应了终身体育的教育思想,不仅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而且极大地满足了学生个人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更大的学习选择空间。体育课程改革理念虽好,但是有些高校的做法偏离了体育教育“健康第一”的宗旨。注重强调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单项运动技术,而忽视学生的整体发展和全面锻炼,特别是体能素质的锻炼,体育课程重形式、轻实效。

高校公共体育课由竞技性体育为主的田径、体操、足球、篮球、排球项目逐渐向健美操、网球、武术、乒乓球、羽毛球等趣味性体育活动方向转变。体育教学逐渐趋于快乐体育,降低体育课技术的难度和强度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同时学校体育改革的保障体系的不完善,保险和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立法还未健全的情况下,学校也为了避免承担高风险,都尽量简化稍有难度和危险的体育教学内容。

调查发现除个别院校给三、四年级的学生开设体育选修课外,高校只在一、二年级开设体育必修课。即使有些学校有各种体育协会和俱乐部,也只有少数体育尖子生能够参与。学生在每周2学时的体育课上,按照所选择体育项目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从每次活动的持续时间看有70%的大学生能保证在40min左右活动时间,其中40min左右的人占30%,男生每次锻炼的平均时间高于女生。大学生每周2学时的体育健康课90min,有效练习密度按40%计算,学生每周的直接身体练习不超过45min,所以很难达到增强身体素质的目的。

3.竞技体育与群体活动的严重失衡

2008年奥运会体坛健儿在竞技场上谱写了中国体育史上的辉煌篇章,给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有力的推动,取得了新的成就。但青少年学生方面的体育工作却并没有实质性改观。重视奥运争光战略的实施,忽视全民健身计划的推行,导致了竞赛场上硕果累累,而学生体能素质逐年下降的现实状况,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和尴尬境地。

在“举国体制”的影响下,绝大多数高校将有限经费的体育资源配置用于能够提高学校知名度,展示学校风采的竞技体育,而日常体育教学和发展大学生群体活动的投资却大大缩水,致使高校竞技体育与群体活动严重失衡。可想而知,失去了金字塔底座的竞技体育难免会根基不稳。

4.体育场地器材的缺乏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学生人数不断增多,造成了原本资源有限的高校教学资源更加匮乏。国家对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不断提升,仍不能满足高校发展的需求。55%的体育教师和29.30%的学生认为高校体育教学所需场地、器材的匮乏,是大学生不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原因之一。因此,高校体育场地器材的缺乏是造成大学生体质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

5.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1)意志品质薄弱。当代大学生具有自信、开放、敢于竞争等特点,但也因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懒散、心理脆弱、缺乏自立能力和吃苦精神。调查表明:52.22%的学生是因为“怕累”,22.05%学生是因为“怕受伤”而不愿参加体育锻炼。65%的体育教师也认为“怕累”是学生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学生中只有38.28%的人愿意参加长跑锻炼。对于不愿意参加长跑锻炼的原因,76.17%的学生认为太累,49.91%的学生嫌枯燥。

(2)缺乏主动锻炼的意识。足够的运动时间和适当的运动方式是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因素。高校现行体育课程计划只开设两年体育课,到三、四年级以后就主要依赖于学生的自觉锻炼。研究结果显示,许多学生大学期间体力情况表现为:一年级较弱;二年级最强;三年级下降;四年级最差。这表明大学生体质下降一方面源于高考复习中学生身心负担加重,导致体质下降的持续现象;另一方面学生大多缺乏主动锻炼的意识,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造成自我锻炼效果不理想。多项调查表明,我国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时间严重不足。乔培基等对我国北京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每周参加1-2次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为占37.7%,偶尔参加的占30.2%;每周3次以上的占31.1%,完全不参加的占0.9%。目前我国计算体育人口的标准需要同时满足以下3个条件:①每周身体活动频度3次以上;②每次身体活动时间30分钟以上;③每次身体活动强度中等强度以上。按照此判定标准,大学生中有31.1%的学生可以被视为体育人口,与我国体育人口31.20%的整体比例相比水平相当。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体育人口达到45%-50%左右的比例相比明显偏低。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75.01%的学生和90%的教师认为学生体质不好是由于体育锻炼不足造成的;有34.31%学生说他们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66.66%的学生每天锻炼不足1小时;有55.84%的学生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3)膳食不合理。由于营养摄入的不均衡,使学生营养状况呈现两极分化状态。一方面,饮食无节制,谷类食物、粗纤维食物和青菜食用少,而脂肪、糖类食物过多,热能过高造成营养过剩或营养失衡,加上为数不少的学生不吃早餐,到了中午吃得更多,导致超重和肥胖。另一方面,存在挑食、偏食、厌食、吃零食等不良的饮食习惯。另外,有些学生尤其是女生缺乏健康知识及正确的审美观一味地追求苗条,盲目节食减肥,造成营养不良者日益增多。

(4)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人们自身的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给个人、群体乃至社会的健康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危害,它对机体具有潜袭性、累积性和广泛性影响的特点,导致了亚健康状态的产生和迅速蔓延。有学者报告,美国前10种死因疾病中,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在致病因素中占70%,中国占44.7%。美国通过30年的努力,使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下降了50%,其中2/3是通过改善行为和生活方式取得的。可见,行为和生活方式对健康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我國大学生体质状况较差的现状与广大学生的不良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熬夜,迷恋网络、游戏、电脑和小说使得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机会和兴趣减少,造成视疲劳,影响身体形态发育;随着经济状况的改善和校园文化的社会化,抽烟、喝酒等不良嗜好导致了学生体能下降,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

三、结论与建议

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是教育体制、高校体育课程、群众体育活动、体育场地器材和学生自身等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各级政府、教育界、体育卫生工作者应时刻了解当代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状况和发展趋势,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深化教育、体育改革,树立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积极推进和开展适应学生身心特点的群众体育活动;增加学校体育工作的经费投入和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对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认知教育,使他们积极合理地利用余暇时间,养成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 罗加冰.影响中国大学生身心健康若干因素的调查分析

[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0):1343-1347.

[2] 赵忠伟,李英玲,刘瑞平.高校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因素与

体育课程干预手段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

(2):217-222.

[3] 乔培基,等.影响大学生身体健康的体育学分析[J].北京

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0):1369-1371.

[4] 王慧丽.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

报,2007,23(6):142-144.

[5] 刘海元.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原因及解决对策[J].体育

学刊,2008,15(1):67-71.

[6] 余兰.西南财经大学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动态调查[J].成都

体育学院学报,2008,34(6):87-89.

[7] 刘凌宇,马珺.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与体育教学改革的调

查分析与对策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7(5):

101-103.

[8] 杨秀芹.辽宁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相关理念的调查分

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24(2):97-99.

[9] 李鹏,钟大玉.1985-2000年四川省汉族大学生体质健康

状况动态分析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7,(3):114-118.

[10]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2005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篇7

大学阶段是每个人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阶段, 也是由学校迈向社会的准备阶段。在这个阶段, 大学生的心理发育逐渐成熟, 但也容易发生强烈的变化, 进而出现心理问题。目前, 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可以总结如下:

一、对大学生活的不适感

这种状况往往表现在刚刚升入大学的大一新生身上。大一新生经过高考的激烈战斗, 终于进入了梦寐以求的大学生涯, 而进入大学后的第一感觉就是“自由了”。这种自由往往让大一新生不适应, 他们适应了高中阶段处处有老师提点的生活, 初到大学校园的自主生活往往让其感觉自己好似“断了线的风筝”一样。心理适应力强的学生很快就能调整好自己, 越飞越高, 相反有些学生就会迷失了自己, 不知该如何生活学习, 在心理上出现情绪低落、茫然和彷徨的状况。进而容易沾染上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气。这些都是新生班主任尤其需要注意的心理问题。

二、生活上的差异感

一个班级的同学由来自不同地区和民族的独生子女学生组成, 这就决定了班里每个同学都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气质形象、文化背景等, 而独生子女普遍具较强的自我意识, 这就导致学生之间缺少心灵沟通和情感交流, 尤其是单亲、重组家庭或家境贫寒的学生, 其自我保护意识强, 经常把内心世界封闭起来, 因而他们比正常家庭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要差。他们进校后, 家境状况较好的学生, 他们高额消费支出使家境贫寒的学生相形见绌, 造成家境贫寒的学生心理不平衡。伴随着人际交往的复杂化, 他们难以应付并且缺乏应有的心理准备, 常常封闭自己的心理, 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常陷入苦闷中, 感觉内心孤独、焦虑、自卑。

三、人际交往上的孤独感

大学给学生的第一感觉除了相对自由之外, 莫过于丰富多彩的文娱生活了。于是, 学生往往需要更强的人际交往能力, 来应对这种生活。他们除了需要与老师交往, 与同学交往, 并逐渐从校园伸向了社会。在此过程中, 寝室矛盾、同学矛盾、与家长的矛盾等也随之产生, 大学生交往难问题渐渐显现。如今的大学生绝大部分是90后, 生于独生子女家庭的他们往往自我意识较强, 在与人的交往过程中缺乏包容心与忍耐力, 这就使得其人际关系容易紧张, 进而使其较难融入集体生活。而此时, 已经成年的大学生普遍渴望与异性交往, 但其心理成熟度却不高, 此时, 如果不正确引导就会导致很多同学在追求甜蜜爱情的同时忽略学业, 在爱情面前不能理性的把握是非观念, 承受不住失恋或者其他感情挫折的打击。这个问题是高校学生工作者尤其需要重视的。

四、就业升学压力的焦虑感

六月份应该是被绿色包围的颜色, 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却无心欣赏, 因为这时他们普遍被高强度的就业压力所折磨。在理想与现实、专业与爱好、爱情与面包、职业与地域、薪资待遇与专业等方面均感到无从选择。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在就业过程中处于被选择的被动地位, 有些学生为了找工作 (考研) 而经常逃课, 有些学生单纯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 过分突出自我。过高的择业定位往往与现实产生很大的差距, 从而容易给其造成强烈的心理落差。于是很多学生为了增加工作筹码, 拼命的考取各类证书, 生怕自己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这些都容易造成焦躁不安、逃避、自卑等心理。

针对以上问题,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来解决:

1、开展大一新生心理辅导, 完善学校心理辅导的机构设置

现今高校普遍具有心理辅导等机构, 其开展的心理咨询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减轻内心的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 积极的适应外界环境。所以应该从大一新生开始做好心理健康教育, 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 采用例如“心理健康问卷调查”、在线心理小课堂等手段, 针对不同心理症状, 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 防患于未然, 做到了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干预, 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得到有针对性的辅导, 进而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人生观形成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们应教给大学生适应学业上的、生活上的、人际交往上的各种压力, 学会自我调节。更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力度。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情感交流小站、阳光心理论坛等多种形式的沟通排解方式, 帮助大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

3、积极开展就业心理辅导, 引导学生正确进行就业 (考研) 定位, 积极灵活的就业创业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 很多大学生在经历艰难的就业过程之后容易产生沮丧、失落、自卑、逃避等心理。因此, 有针对性的开展就业辅导势在必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问题:1、教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己、建立合理的工作定位。就业是一个双向的选择过程, 在大学生选择工作岗位的同时, 工作单位也在选在他, 而“僧多肉少”的状况就造成了工作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大学生在选择工作岗位时, 应根据自身状况对自己建立正确的定位, 弄清楚自己的兴趣和能力的区别, 用自己的能力去找工作而不是用兴趣去找工作。2、正视就业困难, 及时调整就业心态。要适时适度地引导大学生克服就业心理误区和障碍, 学会自我调节。3、积极准备, 积极竞争, 灵活就业。俗话说, 条条大道通罗马, 通往成功的道路不止一条。在大学生就业的方式上, 要引导学生从做好求职简历开始, 全面了解所要应聘单位的状况, 掌握面试问答技巧等。同时要引导大学生到中小城市就业、回乡就业、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等。

总之, 高校应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另外, 有条件的高校可以适时的建立高校学生心理档案, 这样就能更加有效的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

参考文献

[1]姜俊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与对策》, 《知识经济》, 2010.20。

[2]廖莎:《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世纪桥》, 2011.15。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分析 篇8

1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十分活跃,对知识渴求,在思想上追求进步,积极努力,奋发向上,都能自觉将个人的价值与国家的命运捆绑在一起,都想为我们伟大的祖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是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主流。但是,当前我国社会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人们的个人想法、价值观念、看待问题的标准都有了不小的变化,这对处于不成熟的、社会经验不足的高校大学生会带来很大的影响。随着我国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高校的大学生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不断加重,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中都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由于心理健康问题采取极端手段的高校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这几年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这说明当前很多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很弱,对于社会的这种变化,不能很好的去适应和接纳。有关部门通过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表明,在高校中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存在着心理问题,同时,还有一小部分大学生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障碍。对于以上所述,我认为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有些大学生学习目的不是十分明确。在学习上缺乏足够的动力,对自己未来没有紧迫感,一些高校大学生甚至将宝贵的学习时间浪费在上网聊天和打网络游戏上,每天为了玩游戏经常旷课,不按时的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导致各科学习成绩不理想或不及格,长期以往,慢慢产生了对学习的厌倦和对考试的焦虑。

(2)在学校中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当前,很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是在父母的关怀和溺爱下长大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人不在少数,这些大学生由于缺乏与老师、同学交往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在大学中没有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接触同学和老师的时候不知道如何相处,渴望交往的这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这样的情况时间一长,就会影响到他们自身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状况。

(3)部分大学生存在抑郁的心理状况。步入大学的门槛,每一个同学都有他们自身的长处和优点,但是,有些高校大学生不善于与其他同学作比较,总想拿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长处作比较,比较下来,觉得自己事事都不如别人,进而逐渐产生自卑抑郁的心理。

(4)严峻的就业形势所产生的心理困惑。随着我国近几年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大学扩招政策的实施,使得近几年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显得越发严峻,而多数大学生没有做好迎接压力与挑战的心理准备,缺乏对当前就业形势与自身能力之间合理的判断与选择,结果导致择业时出现盲目选择等状况,最终导致心理失衡的现象出现。

2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分析

当前看来,社会、学校、家庭的各种压力是导致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由于大学生在我国的社会地位较高,其自我的关注度和对自己的人生目标定位也很高,因此他们所面临的心理压力要比普通人大得多,其压力的来源也比普通人要广得多,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2.1 我国目前社会环境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

(1)大学生对来自社会的竞争所产生的心理问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我国的各项改革都有秩序的进行和深入的发展,使大学生面临着各种竞争的压力。例如我国毕业分配就业制度的变化,使大学生就业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毕业即失业的大学生人数逐渐增多,同时,一些单位在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也使得大学生感到愤恨和迷茫,以此渐渐地产生了失落感。(2)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认知问题。随着我国网络时代的到来,各方面的信息都大量的涌来,但是,这些信息有真有假,纷繁复杂,而在校大学生由于社会经验还不够丰富,对信息的辨别和处理能力不强,使理论和现实之间产生巨大的差异。

2.2 我国高校校园环境的影响

大学的生活是学生自己一个小社会圈子的独立的,集体式的生活,这对娇生惯养习惯了的学生来说需要一个转变,要求学生要快速的适应这一生活模式,学会独立,学会自立,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仍有不少的大学生由于在父母长期的呵护下缺乏自我独立自理生活的能力,不习惯过集体生活,从而对大学生活产生很大的不适应,很多大学生都有孤独、焦虑和压抑之感。大学校园是一个大学生共同生活的场所,在这样的一个场所中大学生要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但是,很多大学生都是来自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也不尽相同,这些都会导致人际关系某种摩擦和不和谐。有些大学生对于交往的技巧和能力十分缺乏,不能很好的处理这些问题,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焦虑,影响到心理健康。

2.3 大学生受家庭环境的影响

(1)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太高。在当今社会,家长们中很多都喜欢那孩子的出色程度去炫耀,渴望子女成才的心理特别迫切。父母对子女的这种期望,在一定程度上可成为孩子们学习的动力;但是也会使孩子们产生心理负担。(2)家庭经济因素的困扰,由于学生的经济来源都是来之家庭,而城乡差距,社会分配经济收入不均衡的差距问题,给一些家庭贫困的学生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这些学生不但要应付平时繁重的学习工作,而且要承受高额学费以及生活开支所带来的经济方面的压力,这使他们所承受的心理负担远远超过其他同学,极易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和行为上的偏差。

2.4 大学生个体因素

目前多数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刚刚进入大学自我独立自理能力都比较差,对家庭的依赖性仍比较强,导致孩子认知和情感发育不正常,大学生心理断乳期延长,致使在步入大学后出现与他人交往障碍,自我控制和自我判断能力差等问题的出现。

参考文献

[1]王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王祖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谢炳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教育[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重庆工商大学学生膳食营养状况分析 篇9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重庆工商大学2003~2005级学生,共507人,其中男生279名,女生228名;年龄均在18~24岁。

1.2 方法

采用24 h膳食回顾法,在学生中选15人组成调查组,经培训后,对2003~2005级学生分层随机抽样,连续5 d询问调查每天膳食情况。以表格形式分别记录每人每天早、中、晚餐及零食摄入的品种和数量。在膳食调查期间,每天每餐派学生到各食堂和学生常去的学校附近的餐馆现场调查食物,取回食物样本对食物称量(食物净重)。

1.3 评价标准

参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编著的《中国食物成分表2004》[1]计算。膳食结构、营养素参照《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和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10月修订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2]进行评价。营养状况评价按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对中国成人判定超重和肥胖程度的界限值:以BMI(kg/m2)为评价指标,<18.5为营养不良(体重过低),18.5~23.9为体重正常,24.0~27.9为超重,≥28为肥胖[3]。

1.4 数据分析

用王士软件公司开发的《膳食分析与营养评价》软件分析每人每日每餐各种营养素摄入量,再将数据录入到SPSS 11.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能量及营养素摄入量

见表1。

注:*RNIs按中等劳动强度计算。()内数字为百分比/%。

男、女生能量摄入量都不足,分别占RNIs的86.24%和86.36%;男生铁、维生素E、烟酸摄入量超过RNIs,蛋白质、脂肪、磷、铜摄入量占RNIs的80%以上,锌、硒、视黄醇当量、维生素E、维生素C、镁、钾摄入量占RNIs的60%~80%;女生脂肪、维生素E、烟酸、磷、铜摄入量超过RNIs,蛋白质、铁、视黄醇当量摄入量占RNIs的80%以上,锌、硒、维生素C、钾、镁摄入量占RNIs的60%~80%,钙、维生素B1、维生素B2摄入量占RNIs比例不足60%。

表2结果显示,男生能量摄入量不足检出率为60.22%,严重不足检出率为37.63%,蛋白质、锌、硒、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磷、钾、镁、铜等摄入量不足检出率均在20%以上;女生能量摄入量不足检出率为21.49%,严重不足检出率为42.11%,蛋白质、脂肪、硒、维生素E、维生素C、磷、钾、镁、铜等摄入量不足检出率均在20%以上。

2.2 能量来源分布

能量来源分布见表3,男、女生均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能量来源,与参考值相比较,脂肪能量偏高。男生碳水化合物供能占总能量的56.4%,女生占54.5%;男生蛋白质供能占总能量的12.2%,女生占12.5%;男生脂肪供能占总能量的31.4%,女生占33.0%。

2.3 学生营养状况

重庆工商大学507名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男、女生分别为14.70%,3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9,P<0.05);超重检出率男、女生分别为7.89%,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P<0.01);肥胖检出率男、女生分别为1.43%,1.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注:()内数字为男、女生分别占其同性别人数百分比/%。

注:()内数字为检出率/%。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能量摄入不足,膳食营养素不足且不平衡。无论是从平均摄入量与RNIs比较,还是从低于RNIs人数检出率看,都存在较高营养不良风险。调查显示,不良膳食行为是造成学生能量和膳食营养素摄入不足且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学生膳食费用调查中发现,每月膳食费用在150元及以下的学生占9.4%,151~200元的学生占30.0%,201~250元的学生占30.6%。笔者作过测试,按重庆工商大学目前的膳食价格,学生每月250元的膳食费用在没有精心选配食物的条件下难以达到合理膳食要求。在对学生选择食物依据调查时发现,有83.3%的学生以口味作为择食依据。因此,膳食费用较低也是造成学生能量摄入不足,膳食营养素不足且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之一。调查还发现,学生营养知识知晓率较低(营养知识量表是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相关资料自行设计的),只有15.8%。这些也是造成学生能量摄入不足、膳食营养素不足且不平衡的原因之一。

学生能量来源分布中,脂肪供能偏高,各种食物搭配较差,膳食营养素摄入量不足且不平衡。建议学生膳食中应增加奶类、豆类及其制品的摄入,同时要注意食物的多样化;增加营养知识,加强自我营养监督,改变健康观念,改进膳食行为和习惯,适当增加膳食费用;建议学校在食物的品种和口味上进一步改善,引导学生对膳食的合理摄入。

摘要:目的了解重庆工商大学学生膳食营养状况,为引导学生膳食的合理摄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24h回顾法,对507名学生进行连续5d膳食调查,食物成分用膳食营养软件分析,数据用SPSS11.0统计。结果男生能量、蛋白质摄入量低于推荐摄入量(RNIs)的分别占79.93%,86.02%,女生分别占78.07%,83.77%。男生和女生钙、锌、硒、视黄醇当量、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钾、镁等摄入量也低于推荐摄入量(RNIs)。结论学生能量来源分布基本合理,但膳食结构不合理,各种食物搭配较差,膳食营养素摄入量及供能不足且不平衡。

关键词:膳食调查,营养状况,营养不良,肥胖症,学生

参考文献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中国食物成分表2004.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75-217.

[2]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简要本).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3-115.

大学生营养健康分析 篇10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学生心理健康评价为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文献法

通过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检索和搜集以“体育”和“评价方法”为关键词的相关文献资料, 为论文选题和文献综述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材料。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 心理健康的内涵

心理健康是一个多层次、多侧面的概念, 由于研究者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研究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不同, 因此不同学者对心理健康有着不同的看法。

我国学者对“心理健康”的内涵也给予了不同的见解。如果将人格中的许多生活习惯归因于认知, 则人格维度可与认知维度合并成为三个维度, 即:认知、情绪和社会适应。我国学者韩文星认为, 心理健康是个体的一种积极的、持续的内部状态。在这种状态下, 个体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性, 充分发挥各种潜能并以积极的心态应付各种问题和环境的变化。我国学者张厚架认为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三方面:心理活动与外部环境具有同一性;心理过程具有完整性和协调性;个性心理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张春兴关于心理健康的界定:心理健康是一种生活适应良好的状态。大体而言,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多能符合下列若干条件: (1) 情绪较稳定, 无长期焦虑, 少心理冲突。 (2) 乐于工作, 能在工作中表现出自己的能力。 (3) 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 而且乐于和他人交往。 (4) 对于自己有适当的了解, 并且有自我悦纳的态度。 (5) 对于生活的环境有适切的认识, 能切实有效地面对问题, 解决问题, 而不是逃避问题。

2. 课程标准中心理健康的释义

包括两层含义:“一种是指心理健康状态, 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 不仅自我感觉良好, 而且与社会处于契合和谐的状态;另一种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施。体育活动对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作为学习领域的心理健康, 要求学生学会通过体育活动调节情绪状态, 增强自尊和自信, 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

3. 心理健康学习领域目标与心理健康评价的关系

(1) 教学目标与教学评价的关系

教学评价是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 运用科学可行的评价方法, 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 为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可靠的信息和科学依据。

教学评价是按照教学目标进行的, 明确教学目标是搞好教学评价的前提。教学目标总是带有某些程度的原则性、抽象性和笼统性。为了教学评价顺利进行, 必须把教学目标分解为教学指标, 建立教学指标体系。

(2) 心理健康的学习领域目标

在课程标准里心理健康教学培养的领域目标如下:

(1) 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 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

该领域目标的水平目标:体验体育活动中的心理感受;体验身体健康状况变化时的心理感受;了解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的意义;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

(2) 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

该领域目标的水平目标:在体育活动中具有展示自我的愿望和行为;正确对待生长发育和运动能力弱可能带来的心理问题;通过体育活动树立自尊和自信;在体育活动中努力获得成功感。

(3) 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

该领域目标的水平目标:说出自己在体育活动中的情绪表现;观察并说出同伴在体育活动中的情绪表现;知道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节情绪;学会其他调节情绪的方法;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调控情绪的意愿与行为。

(4) 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

该领域目标的水平目标:在体育活动中适应陌生的环境;在一定的困难条件下进行体育活动;敢于进行难度较大的体育活动;根据自己的运动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在具有挑战性的运动情景中, 体验战胜困难带来的喜悦。

(3) 有关体育学习的心理健康评价指标研究现状

张旺认为:评价中注重学生坚强意志品质的形成和提高学生的自信水平。意志品质是指一个人的果断性、坚忍性、自制力以及勇敢顽强和主动独立等精神。新课程心理健康领域对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提出了具体现象并给予评价, 还将评价记入学生的成长卡中, 作为学期结束学生体育成绩总体评价的一部分。体育活动是增强学生自信心的一个重要因素, 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多给学生创造一些成功的机会, 多给他们一些及时的评价,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水平。

(4) 有关体育学习的心理健康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体育对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已越来越凸显, 心理健康目标也被列为体育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 并且把对学生的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知、情、意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价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纵观教育学各学科, 唯有体育教育, 以其独特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 以其对培养形式良好的心理状态、塑造学生心理健康环境的显著功能, 成为承担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优载体。体育课程教学心理健康目标的设定对体育课程改革起到关键性作用。

(5) 学习领域目标与心理健康评价的关系

通过上面的分析, 我们可确定心理健康目标是确定心理健康评价指标的前提, 只有通过心理健康目标才能确定出评价指标, 而学习评价是针对于目标而言的, 目标实施的如何只有通过评价才能得出结论。所以说, 目标和评价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两者密切联系, 只有通过评价才能看出课程的实施情况。

(6) 学习评价的分析

学习评价作为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更直观地体现教学活动的成效。学习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表现, 以及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判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培养与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能力。在学习成绩评价建议1~2年级采用评语制, 3年级至高中三年级采用等级评定制, 也可以将等级评定与评语式评定结合使用。学生体育学习成绩的评定还应重视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 学生成长记录袋可以收录学生在体能和运动技能方面的发展、学生学习态度和行为的变化等方面的有关资料。

三、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1) 通过对心理健康内涵和课程标准中心理健康的释义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 这些定义都是比较抽象和泛化地介绍心理健康, 没有对心理健康得出一个可行性概念, 这就使教师在认识心理健康的学习领域目标上模糊不清, 难以实施, 更无从谈起准确的评价。课程标准中的心理健康的内涵偏于简单而仅仅侧重于一般心理过程的把握, 缺乏体现心理健康本身的简练、可操作的准确界定。

(2)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收集文献中各学者对心理健康评价指标和课程标准中心理健康评价的指标是基本一致的, 这说明学者在对心理健康评价指标上的研究和课程标准中是高度匹配的。

(3) 通过查找参考文献, 发现学者对课程标准中心理健康评价方面的研究文章很少, 这可能是由于现在这方面体育课程的实施还不是很好, 再就是实施过程中不是很好把握。

2. 建议

(1) 在教学实践中要根据评价的不同需要, 选择不同的指标。

(2) 评价主体要多元化。

(3) 提倡评价方法多元化。

参考文献

[1]吉红.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调适[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6 (5) .

上一篇:受众心理研究下一篇:山羊口疮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