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服务型政府理念

2024-07-26

打造服务型政府理念(精选十篇)

打造服务型政府理念 篇1

武汉市人民政府:提升政务服务能力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

一、优化服务机制, 促进行政审批集约化

落实应进必进, 实现审批部门集约化。推进各区审批部门统一进驻政务服务中心, 实行“一门式服务”。

推行职能归并, 实现审批职能集约化。将部门内部分散的审批和公共服务职能, 向一个科室集中, 向政务服务中心一个窗口集中。

推进网上审批, 实现审批过程集约化。

二、创新服务理念, 促进服务措施人性化

推行预约服务, 延长办事时间。民政、公安等14个窗口服务部门推行节假日预约办公制度, 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坚持在节假日提供全程服务。

推行全程代办, 提供贴身服务。在区级政务服务中心推行行政审批全程代办, 设立全民创业咨询台和服务窗口, 免费为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证照代办等服务。

推行超时默许, 严守承诺时限。对除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以外的行政许可事项, 试行超过审批时限即视为默认许可的办法, 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三、加大服务力度, 促进服务平台多元化

搭建创业平台。开展“服务企业年”活动, 出台相关意见及配套政策60余项;设立了15个全民创业示范基地;每月举办一期“创业武汉”系列公益培训等。

搭建对话平台。开通“企业便利直通车”服务平台, 市、区覆盖企业1105家;建立市、区领导对口联系企业和定期对话制度。

搭建资金平台。设立市级全民创业专项资金5000万元、区级1.4亿元;累计安排资金2000余万元用于支持建立市级中小企业服务超市、教育中心、信息化推进中心等机构。

四、规范服务行为, 促进权力运行透明化

深化政务公开, 接受社会监督。

咸宁市人民政府:深入推进阳光政务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一、注重优化服务机制, 在效能政务建设上求实效

立足“便捷、统一、高效”的基本要求, 深入推进效能政务建设。一方面,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力求做到“审批事项最少、办事环节最简、申报资料最省、办理时限最短、收费标准最低”。另一方面, 加强行政效能机制建设, 努力实现“提质、提速、提效”的目标。全面推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 严肃查处公务员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问题。

二、注重完善服务平台, 在便民政务建设上求实效

以“便民、利民、惠民”为取向, 深入推进便民政务建设。一是全面提升服务中心建设水平。着力抓好各级服务中心建设。市行政服务中心实现了招投标中心、政府采购中心、产权交易中心、土地招拍挂中心、行政效能监察中心“五位一体”。二是不断拓宽民意表达渠道。系统推进政府网站、市长信箱、行风热线等政府公共网络平台建设。三是努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全市教、科、文、卫等方面支出年均保持45%以上的增幅。

三、注重改进服务方式, 在透明政务建设上求实效

以“利于决策、利于管理、利于服务、利于监督”为重点, 深入推进透明政务建设。

四、注重严明服务纪律, 在廉洁政务建设上求实效

打造服务型政府 篇2

政府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群众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如马克思本人就提出“公仆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是实现人民主权的工具,其一切活动都围绕为人民服务而进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立服务型政府,是对我国政府改革和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体现。我们党的宗旨和政府的性质决定了政府所做的一切,必须是也只能是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我国政府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在党的领导下履行国家政务职能的组织,必须模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建立服务型政府,以服务人民、服务市场为己任,才能真正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客观需要。在当今充满竞争的世界中,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效率和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哪里政府管理规范、投资成本低、办事效率高、服务环境好,哪里就能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实现更大的发展。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要求政府必须履行各项承诺,遵守世贸组织的“规则”。随着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要求政府部门精简机构,建立起新的体现服务型政府的管理体系。建设服务型政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范围是有限的,管理方式必须由指挥经济变为服务经济,管理目的在于纠正“市场失灵”,弥补“市场缺陷”。如果政府在市场活动中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就很难保证市场活动的公平、公正。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政府应通过发挥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职能,为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通过加强社会管理,不断优化社会环境,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通过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供满足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需要的质优价廉的公共产品,促进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文化生活和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

“服务型政府”理念解析 篇3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途径

中图分类号:C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366-01

在西方发达国家,普遍认为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做好公共服务的提供。随着经济社会全球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创建服务型政府的问题越来越显得迫切和重要。

一、服务型政府内涵

我们这里所说的服务型政府,是指在社会民主秩序框架下,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通过法定的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并且以为公民服务为目标及宗旨,承担起服务责任的这样一种政府。

服务型政府是相对于管理型、权力型、命令型政府而言的。这是一种新型政府管理理念及管理模式,致力于打造一个有限政府、责任政府、透明政府,其目标就是把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放到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上来,放到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服务上来,不断改善政府的服务水平,最终提高服务质量。

二、服务型政府特征

“服务型政府”,即服务公众、服务社会的政府。需要指出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根本宗旨。政府最应该体察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切身的利益入手,制定和实施具有民众导向的公共服务和产品供给制度。

(一)由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

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且投资规模大、投资周期大。而企业不愿介入无利可赚的公共物品市场,作为个人不愿又无力承担公共物品的支付责任。这是因为一旦公共产品被提供,多增加一个人的消费绝不会减少其他任何消费者的收益,同时也不会增加社会成本,因而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大家都不愿来承担提供公共物品这种责任。这就决定了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不可能为市场所提供,而只能由政府来承担。

(二)市场化的公共服务

尽管提供公共服务及公共物品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之一,但并不是说政府就可以由此垄断掉公共物品的生产。就算是可以证明某种公共服务或者公共物品它们只有政府有能力进行提供,但是政府也没有理由去禁止企业或者说私人寻求出某种新途径。公共服务行业应该面向市场开放,也就是说政府应该允许私人或者私人的企业自由地进入到公共物品的领域之中,需要说明的是政府这样做其实不会与之前讲的企业或者个人不愿意承担起提供公共物品的责任这种提法之间存有矛盾。也就是说服务型政府不仅不会垄断公共物品的供给,而且还会大力鼓励和倡导公共服务市场化这样一种新型的政府。

三、创建服务型政府的现实意义

公共服务,简单说就是以公共产品为人民服务。通过建立服务型政府,从而使得政府的自身建设和各项工作有所创新和突破,关系着我国坚持“以人为本”的位执政思想的落实,从而使得人民群众不断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成果。

(一)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求

我国市场化改革走到今天,已经初步建立起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也对政府转型提出了客观要求。政府职能的转变就体现在,政府将目光主要放在加强及改善宏观经济调控上面,将规范市场、创建良好市场环境作为工作重点,努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能力等,从而使政府的管理更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相关要求,进而更好地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二)由我党的宗旨及我国政府的性质决定

“以人为本”的核心问题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我党的宗旨和目标就是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最终贯彻和落实,就体现在如何执政为民。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将实现和维护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为其目标,因此,推动创建服务型政府不单是实现中国共产党执政活动的主要内容更是中国共产党其执政理念的要求。

(三)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各国的具体国情实际情况不同,因此各地区的发展水平也就会不一致,因而,政府在选择提供公共服务时所采取的模式也就不一样。各国各地区都要根据当地的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最佳的公共服务模式。就我国而言,建设服务型政府,对于提高我国政府的公信力,增强我国政府在国际市场上面的竞争力都有很大的意义。在扩大对外开放的进程中,更有利于增强应对国际市场的各种冲击和风险的能力,从而切实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

(四)西方国家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趋势

90年代以来西方掀起政府改革浪潮,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各国政府进行政府改革的主要活动便是重塑政府。普遍认为国家实力之间的竞争,在政府提供服务的能力方面有较大的体现,尤其认为能否做好公共服务的提供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的体现又是政府的主要职责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基于我国的实际国情,我国政府也在各方面为创建服务型政府做着不懈地努力,先后多次进行了以转变职能为重点的机构改革,这些改革也是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的。

总之,服务型政府是一种全新的政府职能的模式,要求政府改变相应的管理职能,将主导经济发展的职能让位于市场主体,主动承担起公共服务的职能,最终更加高效、透明、公正地为全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作者单位 :陈岩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张蒙豫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陈金慧 开封黄河河务局

作者简介:陈岩(1985— ),女,河南开封,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行政管理;张蒙豫(1986— ),男,河南开封,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行政管理;陈金慧(1981—),女,河南开封,开封黄河河务局,助理工程师。

参考文献:

[1]杨贵言.政府行政能力问题研究综述[J].甘肃社会科学,2008(02).

[2]魏峰.关于提高政府行政能力的思考[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04).

[3]厉以宁.转型发展理论[M].北京:同心出版社,1996.

[4]费斯勒,凯特尔.行政过程中的政治——公共行政学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江苏移动更新理念打造服务新优势 篇4

盯牢网络质量

苏州火车站候车大厅里,移动工作人员小张正在按照要求用公司的内测客户端进行端到端网络质量测试。从2014年开始,江苏移动每个月都会抽取地市分公司的部分员工对CBD、大型超市、地铁、火车站、飞机场、景区、酒店等9大指定场景进行网络质量测试,以此保证网络质量的最优,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对于通信运营商来说,网络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线。江苏移动不仅将网络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线,也视其为保障公司服务质量的关键环节。

客户对通讯运营商最直观的感受,主要来自于网络质量。关心客户所关心的才是做好服务的第一步。为了更好地监测网络质量,持续提升服务水平,江苏移动从客户的需求出发,多措并举为企业的生命线保驾护航。

为了获取最直接、最真实的客户体验,每月都会通过外呼、客户端推送、网页弹出或push链接的方式,对每个地市的近800名4G客户进行调研,收集客户评价和意见;其次,通过省市两级测试团队,模拟客户真实体验场景,常态化开展4G上网端到端质量测试,促进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双提升;此外,公司还计划今年在掌厅客户端中增加“我要测试网络”的功能。发动客户参与到网络测试中,此举不仅能增强客户的参与感,提升客户体验感知,还能通过客户的测试直接将网络问题传送到后台,节省人力物力。

确保电子渠道体验

除了在网络质量上狠下功夫,电子渠道也是关注的重点。江苏移动将电子渠道作为向“互联网化”转型的营销服务“主入口”,大力推进电子渠道发展。

从全省范围来看,江苏省内移动客户到厅率达到客户总量的30%,每月通过拨打10086客服热线的客户占到客户总量的7-9%,在巨大的客户基数下,这样的比例给客户服务带来不小的压力。从单纯的增加服务人员的方式上解套,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引导客户自助服务,搭建好一个优质的自助服务平台,让每一位客户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完成一些基础业务的查询和办理。这一点上,掌厅客户端让江苏移动的服务覆盖几乎可以轻易触及到每一位客户,不仅满足了客户的日常服务需求,还将营业员、客服人员从繁杂的琐事中解放出来,投入到更有价值的服务中。

江苏移动每月都会组织测试人员对电子渠道进行拨测体验,以保证客户的使用感知。以掌上营业厅客户端为例,会定期组织测试人员对客户端的各项功能进行拨测,检测是否有卡顿、闪退、不能继续使用等问题,为提升客户端的客户体验添砖加瓦。

调整考核着眼点

促进服务转型,不仅要在方法上创新求变,还要在意识形态上不断突破。以往,江苏移动对地市分公司及各专业部门的服务考核主要集中在客户满意度上,从今年开始,为适应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客户行为和需求特征,江苏移动调整评价机制,以真实客户体验平台为基础,采用NPS评价指标(即客户净推荐值,请客户从1-10分评价推荐产品或服务的意愿,客户净推荐值等于9-10分的客户占比减去1-6分的客户占比),以提升服务质量管理效率和价值这个由贝恩咨询公司创立的测评体系,是苹果等国际互联网公司的宠儿。比如,当客户在苹果直营店购买产品后,会填写“是否愿意推荐此产品”,以此来预期客户未来的行为方式。所以,构建NPS监测提升体系,意味着江苏移动的品质管理工作开始从单纯的询问客户是否满意向收集客户意愿、预期客户行为转变,向忠诚度管理转型。值得一提的是,这一转变,通过客户推荐意愿的评分差异,还能反映出移动服务在客户中的口碑如何。移动互联网时代,尤其是在自媒体传播的背景下,客户口碑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客户满意了不一定推荐,但推荐的基础一定是满意,愿意推荐的客户越多,企业的忠诚客户也就越多。这样的服务考评体系,不仅提高了服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而且通过服务还促进了新业务办理,让服务与营销结合得更紧密。

打造学习型服务型政府 篇5

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随着中国的入世,随着现代企业服务品质的提高、随着人民群众对服务期盼质的提高,更随着中央十五届六中全会的召开,继大连、上海、北京等城市提出创建学习型城市、打造服务型政府的举措后,全国各地各级政府都在改进作风,着手打造学习型服务型政府,改进自己的服务,重塑新形势下的政府形象。党的十六大召开,新一轮打造服务型政府的高潮已经兴起。

打造学习型服务型政府

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首先是形势逼人、大势所趋。

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与民主化已是当代四大国际性潮流。这四大潮流交互作用将人类社会带入一个快速变化的新世纪,也给各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在日益加快的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取利避害,各国纷纷进行多方面的战略性调整,而政府在这种调整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再有,中国入世关贸总协定的有关条款大多是针对政府的,要求政府机构更加精简、人员更加精干、政策更具透明、为官更加清廉、服务更加优质、效率进一步提高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改革大潮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政府的职能必须从管理型计划型向学习型服务型民主型转变。其次是社会需求和百姓的期盼。服务的水平既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又是衡量一个国家、城市、政府文明程度的最重要标准和内容。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人们对服务的要求越来越苛刻,服务已成为社会的焦点亮点和热点,成为社会的主旋律。其标志是:中央领导抓服务,新闻媒体炒服务,人民群众盼服务,社会各界看服务,各个行业争服务。不仅流通行业重视服务,制造业也在靠服务提升核心竞争力;不仅服务行业抓服务,垄断业也在争打服务牌。而一直在积极倡导服务的政府的服务质量最关键也最受关注最有影响。在此情况下,按照市场规律和现代服务的要求,改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效能乃是人心所向和最佳选择。第三是打造政府品牌,提升政府和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需要。经济文化服务全球化一体化使我们进入了这样一个时代,既城市竞争的时代、以服务的水平能力作为评价企业乃至政府城市选择合作伙伴的时代、客户选企业、企业选城市、市民选政府的选择时代。政府和城市要提升自己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首先要靠服务能力提升自己的亲和力凝聚力。公务员有了服务的意识,政府有了服务的能力,城市有了服务的环境,距离再远的企业、再挑剔的企业、再牛气的企业,也会慕名而来寻求合作与发展。否则,不仅外地外国的企业望而却步,而且本地的金凤凰也会背你而去,而去选择能为自己提供优良服务适于自己发展的城市。一个没有吸引力、没有品牌企业的城市政府是没有竞争力的,一个市民、包括公务员不喜欢不选择的政府是没有生命力和发展空间的。大连市创建了温馨舒适空气清新的花园城市和全天候旅游城市;青岛市培育了一大批以海尔海信为代表的名牌企业名牌产品和以情满旅途为代表以情为核心的服务品牌,创建了品牌城市和品牌政府;上海市则建立了全员学习全员培训的学习型城市;苏州则提出和制定了创建文明城市群的规划,北京市广州市则提出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思路。我们要认真借鉴他们的经验,搞好城市的研究和定位,打造城市的特色和政府的品牌。城市靠政府打造升值,城市提升政府的品牌效应。

第四,政府服务严重滞后的现状增加了打造学习型服务型政府的迫切性和艰巨性。

政府的特殊身份和特殊地位,本应在传统服务向现代服务的延伸和跨越上走在社会的前列,但由于离市场较远和旱涝保收条件优越的工作环境所带来的优越感满足感,使许多公务员缺乏相应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在改进服务上缺乏动力压力,因此喊得多做得少,口号多措施少。与现代企业相比,与群众需求相比,许多政府机关的服务观念滞后效能低下,不同程度的影响了发展的机遇,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和社会的进步,必须尽快转变观念积极打造服务型政府。

打造学习型服务型政府是一个牵一发动全身的战略工程系统工程,需要进行观念的革命、机制的创新、流程的再造和职能的转变,需要从公务员的意识到政府的机制流程进行观念更新、服务转型。

(一)、打造学习型组织,营造良好的机制和氛围,不断激发政府和公务员的创造力,使大家更加勤奋聪明快乐的创新服务。构建危机文化,强化忧患意识,保持居危思进的精神状态;构建信息反馈文化和交流共享文化,提高团队的学习效益;构建创新文化,鼓励自我超越;构建反思文化,倡导系统思考;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积极培育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二)、确立全新理念,强化服务意识。

服务是一篇内涵很深外延很广的大文章,是一个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的社会课题。近几年,现代企业进行了四次服务革命,继语言革命、空间革命、手段革命之后已经和正在进行服务理念服务方式的革命,为服务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各级政府各部门都应强化培训,搞好文化对接,为公务员认真的补一补服务和服务文化课,确立全新的服务理念,站在时代的潮头,以全新的视觉,给自己、部门、市民、企业给予科学的定位,摆正好位置、调整好心态、演好服务角色,为主动服务用心服务创新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当今首先应确立以下观念:顾客(纳税人、企业、市民乃至自己周围的其他人,以下统称顾客)是衣食父母,顾客为中心;顾客是总裁,顾客定生存;顾客是朋友,待客献爱心;顾客是自己,将心来比心;顾客就是质检员、要用真情换真心;来者都是客,要一视同仁;服务是分工、是角色、是本份、是资源、是资本,是便利、服务是简单、服务是能力,服务是政府的DNA、是管理、是生命线、是硬道理、是文化、是事业、是灵魂、是追求、是乐趣、是人生价值观的实现,是生活乃至生命的重要部分,是一种崇高的忘我的境界。还有“服务不是口号、不是手段、不是赔本买卖、不是可有可无的形式主义”“经营业务向经营客户转型”“客户体验是服务转型的通行证”等与国际接轨的先进理念,不断提升服务顾客的核心能力。

(二)、搭建服务平台,重树服务形象。要继续开展“创三优一满意”文明机关、文明窗口、文明处室活动,要以优质服务的规范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经常化制度化。从小事入手,在点滴处规范,达到八条标准:完善的服务设施;幽雅的服务环境;严密的规章制度;整洁的服装仪表;文明的服务语言;优雅的服务行为;娴熟的服务技能;良好的精神风貌。做到站姿挺拔、坐姿文雅、行姿稳重、着装整洁、举止大方、文明礼貌、作风严谨、办事利索、表达准确,讲普通话、谦虚自信、彬彬有礼、气质高雅、风度翩翩。自觉做到十八个字和八句话,十八个字是:站相迎、笑相问、双手接、快速办、亲手递、提醒送。八句话是:您好开口请字当头;谢谢再见站立送走;快速准确一丝不苟;有问必答说细说透;征求意见有错必纠;顾客误会忍让宽厚;周到服务不分童叟;热情相助排难解忧。要扑下身子深入基层听取民意体察民情,说实话办实事,为基层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彻底解决“吃、拿、卡、要、冷、硬、拖、顶等百姓反感的问题,由“四难”(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变成“四不(不推不拖不训不傲)”“四民(想民亲民便民为民)”、做到“四公(公开公平公正公道)”、“四办(马上办热心办主动办办的好),达到“四心(让市民放心、舒心、称心、贴心)、“四满意(基层满意百姓满意同行满意上级满意)。

(三)转变职能创新服务,提高政府的服务能力。要借鉴现代企业的服务理念服务模式,变管理型为服务型政府,变管理型服务为服务型管理,寓管理与服务之中。积极提供为个性化差别化亲情、智能化、品牌化的服务。要把现代企业的服务理念、服务模式和服务规范引入机关内部,取消不必要的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优化业务流程,实施阳光工程,建立绿色通道,设立“行政服务中心”,开设“政务超市”,提供一站式服务、四全服务(全员化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便民服务、首接责任制,领导接待日、挂牌服务、热线网络服务。使公共服务职能集于一处,办事项目明晰上墙,服务咨询全面提供,老百姓满意不满意则是考评工作的首要标准。让服务对象跑一次腿、进一个门、找一个人、办完一切手续,甚至打一个电话上一次网就能把事情搞定。市民来此办事方便快捷如沐春风。这样一来,不仅缩短办事的等候时间,减少服务成本,而且摆正了政府与市民服务于被服务的关系,由民求官变为官为民,公正廉洁高效、把为人民服务落到了实处,缩短了市民与政府的心理距离。

(四)建立市场链机制,各部门相互协调支持。建立以群众基层为中心,一切为了群众,领导为群众服务、上级为下级服务、各部门互为顾客相互服务高效运行的大服务机制。各部门视做相对独立的服务主体,相互承诺明确自职责,量化考核绩效挂钩。建立信息绿色通道,广泛征求和及时听取服务对象的意见,把服务对象的满意度进行量化打分,与个人收入挂钩。

打造服务型政府理念 篇6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 障碍分析 对策建议

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行政理论界对传统行政管理模式的批判已成定论,各式新的管理理论与改革导向层出不穷,西方各国也纷纷发起政府再造运动,与理论界遥相呼应。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世界都深受影响,加之我国本身的经济与行政体制改革需要,我国政府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亦不可避免地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和完善自身职能,满足日益成熟的社会物质与精神需求。服务型政府理念由此在我国逐渐盛行。

一、服务型政府概念及其内涵

服务型政府不是一个口号,不仅仅是机构上的调整和职能方面的转换,它既包含了观念上彻底的变革也同时蕴含了操作上切实可行的指导依据。综合来看,服务型政府从根本上来说是以公民为本位的政府,公民利益和意志是政府工作首要关注的价值追求,公共政策必须反映公民的意志,公民参与和公民满意应该作为评估政府绩效的重要标准。从这个角度看,服务型政府就是在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公共服务为宗旨并承担公共责任的政府。

经过我国学说界与行政界的相互补充和借鉴,服务型政府理论趋于形成自身完整的价值内涵和运作体系。作为有别于传统的管制型政府和西方的市场化政府模式,服务型政府具有自身的理念和追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服务型政府是法治政府,政府的所作所为应该限制在法律允许范围之内,从根本上迎合人民的内在需求,公务人员在制定政策法规和执行公务过程中都应该清楚认识到自身的特殊地位,务必遵守法律准绳,一切以人民为重;服务型政府是阳光政府,政府部门应该尽量采用更方便、更简约、更快捷的方式来为民服务,服务信息向所有人公开,而且对所有享受服务的对象都是公平公正对待的;服务型政府是“全民政府”,政府成员必须转变思路,把人民置于首位,在自身努力提供相应服务的同时,积极分化公共权力,尊重和培育社会性组织和中介组织,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培育提升社会成熟度,保障和积极引导公民实行自我管理;服务型政府是弹性政府,政府的弹性化运作不仅体现在机构设置和对规章制度的灵活运用上,它更深层次的积极意义在于真正置人民于政府服务工作的中心,一切以服务和满足人民的需求为重,同时,它也能更加灵活多样地面对众多的突发危机和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政府内外部创新氛围的孕育发展。

二、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现状及其障碍分析

服务型政府建设已经成为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当前我国正处于紧张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生产力极大提升,人们的受教育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有了普遍提高,社会日益趋于成熟。面对这种新的发展环境,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深刻认识到必须要通过转型的方式来改善政府运作模式,以更好地适应时代要求,获取人民真心的支持和拥护。然而,综观近年来各地服务型建设现状及其所取得的成果,在政府管理模式不断向人性化迈进的同时,它所曝露出的问题和建设进程中的障碍依然十分严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服务理念尚未在公务人员中引起广泛共鸣。传统管制型政府采用集权化管理模式,政府管理权力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主要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来实现管理目标,行政人员在政府内部也存在或明或暗的人身依附关系。这种传统政府管理模式的弊端依然难以消除,公务人员经常以管理者身份自居而非以服务者地位为荣,对上级负责而非以全体人民的共同福利为目标的现象依然普遍。服务型政府倡导国家多元治理模式,政府与市场、民间组织是平等的公共治理主体,它们存在的终极目标都是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这种理念必须加以贯彻执行,尤其是公共管理者特别应该着重培养这种“服务”意识。

二是政府职能转换和体制建设仍然与服务型政府建设不相配套。由于历史原因和增强国力的现实需要,我国政府长期将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建设上,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政府职能在许多方面越位、错位、缺位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尤其体现在衡量一国政府执政水平的社会服务职能方面,如老龄人口服务、流动人口服务、农村公共服务、就业服务、信息服务、法律救助服务等都存在着资源调配不足的问题。对经济建设的过度关注直接导致了对社会投入的相对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打破公共支出结构中的头重脚轻现象,重新调整财政收支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增加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对社会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力度,如此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地方政府过于轻视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现状。

三是各地政府还没有就服务型政府建设形成完整的规划和实施机制。如今,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口号随处可见,其基本理念已经广为传播,并且成为各级政府行政改革的最终目标选择。但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许多地方只是进行一些零星的改革尝试而非系统、完整的服务型政府建设,更是缺乏全局性的建设规划及其相应的服务型政府建设评价机制。由于缺乏全国系统的、多层次的、分阶段的建设规划,各地在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普遍无的放矢、没有重点,这直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服务型政府在我国的建设进程。

四是服务制度有待健全、服务能力亟需进一步提升。在长期原有行政体制影响下,公务人员在行政过程中往往带有明显的人治色彩和随意性,行政人员的自由裁量权滥用现象亦是屡见不鲜。在新的服务制度并不健全的情形下,不仅是个人会因为缺乏激励和约束机制而脱变,政府部门之间、上下级政府之间亦会因为责任机制不健全而争功推过。在服务水平和能力上,受制于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水平,政府在为群众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也会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和障碍,政府公务人员的整体服务意识和能力也需要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

三、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路径选择

服务型政府是一种全新的政府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不是简单地对现有政府管理模式的修修补补,也不是单纯地对现有政府管理体制的增增减减,而是对我国的行政理念、行政体制、行政方式以及公务员素质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针对当前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障碍,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深入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进程:

首先,各级政府应该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不仅强调国民经济的良性健康发展,它更加重视人自身的发展,政府的重要职责就在于以人为本,全面推进包括人的需要、人的素质与人的能力在内的各种关系和存在方式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必须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强调经济建设的同时注重合理科学发展,发展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满足人民的现实需求。政府部门必须把握发展的理念和中心,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满足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内在需求。

其次,要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换。服务型政府建设要求各级政府深刻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继续推进机构改革和职能转换,从根本上解决政府“错位”、“越位”和“缺位”的问题。具体来讲,一方面各地政府应该强化区域调控职能,将工作重点从直接抓项目、办企业转到制定和执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规划上来,以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社会提供基本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着力创造良好的法制、政策、人文、信用和服务环境;另一方面,可以将政府的一些社会职能向社会组织分化,并抽调资源积极培育社会自治能力,提高人们的自我管理热情。“公民社会”是时代趋势使然,服务型政府正是与之相吻合的政府管理模式。

再次,要进一步明确和强化政府服务的体制机制建设。权责一致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因而相应的体制和机制保障在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这种制度建设主要可以通过几下几个途径来达成:一是从国家立法的角度进一步明确政府的服务职能,完善和加大对政府行使公共权力、履行公共职责的监督机制建设;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事权划分机制,为提高公共服务效能提供保障;三是要合理界定政府管理经济的范围,把政府从繁重的微观经济管理中解放出来,以致力于为公众和企业创造良好的自然、社会环境,创建公平竞争和信任合作的平台;四是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机制,要加强对各级政府以及政府所属部门的监督考核,全面落实岗位问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明确分工和责任,设定总体的绩效评估指标,以便更好地督促地方政府的服务型政府建设。

第四,要不断增强政府的公开性和回应性。信息的公开和透明是现代政府的重要标志之一,这也是人民知情权的重要体现。因此,政府要不断增加透明度和沟通渠道,充分认识媒体在治理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在与新闻媒介进行良性互动的同时创新各种沟通方式,努力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和心理需要。面对众多的社会矛盾和纠纷,必须及时加以沟通和化解,政府对社会和公众的回应性此时显得尤为重要。要增强政府对民众的回应性,就必须要清楚认识到人民的主权地位和政府的服务角色,将公共利益居于主导地位,在日常行政过程中遵守正义、公平、公正和平等的民主价值准则,确保每一个有需要的公民都有表达的渠道以及能够获得公开公正的政府回应。也唯有如此,服务型政府理念才会真正深入人心,并在实践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和意义。

第五,要着力提高公务人员素质,提升政府工作效能。公务员是政府提供服务的实际承担者,是政府众多职能的具体履行者。能否真正创立服务型政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务人员的思想意识和行政能力是否能够成功转型。提升公务人员素质,主要是通过严把进入公务员队伍关和强化培训的方式来完成的。公务员不仅要有专业技能还需要对政务工作有整体的理解和认识,同时还要在思想上树立人民利益至上的人生价值观,从传统的注重管理和服从命令向注重服务和独立解决问题转变。政府工作效能的提升需要全体政府工作人员的齐心协力,同时,它也离不开一定的体制建设和行政程序整合。为了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更好地为民众服务,应该加强“窗口”建设,大力推广和落实“首问负责制”、“一站式办公”、“窗口办文”等好的经验和做法,不断改革办事制度,简化办事程序,规范办事环节。另一方面,要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对政府工作中的腐败行为和不正之风要坚决予以打击制止,强化为民服务的行政理念。

四、用创新和发展的眼光看待服务型政府建设

从政府管理改革浪潮来看,随着时代变迁政府管理模式也相应随之改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政府管理模式正在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各式各样新的行政理念和管理模式纷纷在各国由理论转为实践。服务型政府理念与西方的主流政府再造运动有着很多共通之处,然而具体而言又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是与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的。伴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展开,服务型政府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上亦不断前进和发展,更多的现代元素和西方先进管理经验被吸纳进来,为创立我国新一代政府管理模式注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应该用创新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服务型政府建设,凡是以人民利益为核心、充分尊重人民主权地位的好的政府服务方式都应该被吸纳进来,通过辨证吸收不断充实和完善服务型政府理论,以为我国政府行政体制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与实践支撑。

参考文献:

[1]李文良.中国政府职能转变问题报告[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刘熙瑞.服务型政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2,(7)

[3]高尚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J].中国改革。2007,(12)

[4]麻宝斌.公共利益与政府职能[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5]沈荣华,朱海伦.论和谐社会的制度性起点[J].理论探讨,2008,(5)

以执政为民理念构建服务型政府探究 篇7

1 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特征

服务型政府的本质要求, 就是坚持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现实需求出发, 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 这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要求, 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核心目标, 是新时期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 要按照“以人为本、依法行政、民主责任、公正透明、高效廉洁”的要求, 从施政理念、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管理方式、手段等各个方面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和变革, 即通过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 实现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转变, 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根本转变, 实现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治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根本转变。

2 服务型政府建设导向

改革开放35年来, 我国对行政管理体制进行了六次大的改革, 政府职能发生了重大变化, 政府职能的重心转向经济建设和发展上来, 逐步确立起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这四项基本职能,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现代政府管理体制框架基本形成。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在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中央地方关系重塑、政府与企业、社会和市场关系调整、行政决策和监管体制创新与完善等领域取得了积极进展和主要成效。

当前,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重大的历史转折时期, 改革正处于深水区和攻坚阶段, 面临着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克服各种社会矛盾和风险的严峻考验, 产能过剩、城市病严重、耕地占用过多、地方债风险、生态环境保护等现实经济问题突出。为适应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改革为主线, 用科学发展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 进一步把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保护环境这五项政府职能作为全面深化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全面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要围绕进一步形成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 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进一步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 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等重大课题, 坚持党的领导, 贯彻党的基本路线, 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 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一切从实际出发, 总结国内成功做法, 借鉴国外有益经验, 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坚持以人为本,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发挥群众首创精神, 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 胆子要大、步子要稳, 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 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 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 广泛凝聚共识, 形成改革合力。

3 坚定务实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建设服务型政府, 要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从政府管理理念、管理职能、管理方式方法等方面, 加强制度和机制建设,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真正使政府成为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成为良好发展环境的创造者、优质公共服务的提供者、社会公平正义的维护者。

3.1 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理念

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行政治理理念。一是要把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穿到行政体制改革各方面和全过程, 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 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最大限度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促进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 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在依法行政过程中, 坚持把以人为本理念具体化, 严格落实服务承诺制、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工作制度, 使广大群众真正得到政府提供的各种服务。二是要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和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 全面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切实转变作风。各级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 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和节俭意识, 把执政为民的宗旨真正铭记在心,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反对“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铺张”, 整治“楼堂馆所的豪华”“节日期间不正之风”等风气, 以真诚之心和清廉之风, 以更多的精力和财力, 去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努力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通过改善民生的实际举动真正体现服务型政府为民务实清廉的本色。

3.2 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全面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要着力解决好政府职责越位、缺位、不到位并存的问题, 积极稳妥地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 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 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 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进而找准市场功能和政府行为的最佳结合点, 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更好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保护环境的作用。

(1) 加强政府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职能。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更加尊重市场规律, 更加注重在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调节经济活动, 进一步划清政府和市场、企业、事业、社会的职能、定位、责任及相互关系, 增强宏观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和有效性;要加快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的步伐, 强化政府经济调控、市场监管职能, 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等社会组织、民间组织在社会服务中的作用, 促进社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充分流动, 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营造良好环境;要加强市场监管, 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建立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 推进公平准入, 维护公平竞争, 规范市场执法, 依法行政, 加强对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领域的监管。

(2) 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围绕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要进一步健全公共财政管理体系, 加快建立惠及全体人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更多的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 并不断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 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 把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 通过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着力保障城乡居民生存发展基本需求, 着力增强服务供给力, 着力创新体制机制, 使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全面建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3) 强化政府社会治理职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坚持系统治理, 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针对当前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 要正确调节社会各阶层利益关系, 着力解决城乡发展差距、地区发展差距、社会成员收入差距等突出问题, 加强对困难群体、特殊群体的权益保护、利益倾斜和社会救助, 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3.3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按照全面深化服务型政府体制改革的要求, 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要立足于推动国家有关重大战略的有效实施, 立足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现实问题, 进一步优化政府组织结构, 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 健全部门职责体系;要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切实大幅精简行政审批事项, 严格规范和约束行政审批权, 实现依法行政;要创新行政管理方式, 优化行政流程, 简化办事程序, 继续深化窗口机构改革, 健全完善政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等综合服务平台, 进一步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要严格控制机构编制, 减少领导职数, 降低行政成本;要按照事业和产业分开、盈利性和非盈利性分开的要求, 坚持分类指导、分级组织、分步实施的工作方针, 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建立起现代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

3.4 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要围绕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深入推进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 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的力度。进一步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充分发挥行政系统内部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的作用, 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切实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各项民主权利。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 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要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 发挥思想库作用, 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 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 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 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 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 让人民监督权力,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中外医疗》稿件要求

1.来稿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数据准确、逻辑严谨、文字通顺、图表规范。每篇论文2000~6000字 (一般不超过8000字) , 短篇1500字以内, 直接发至电子信箱, 来稿请详细注明作者单位、地址、科室、邮编、办公电话、手机号码及E-m a i l。

2.来稿不涉及保密问题, 署名无争议, 稿件一律文责自负, 本刊有权对来稿做文字修改。本刊不退稿, 请作者自留底稿, 请勿一稿多投。

3.凡投稿后10个工作日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的作者, 请及时与本刊联系。

摘要: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本文旨在为全面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提供参考。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政府职能,行政体制改革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Z].

[2]中共中央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Z].

服务型政府治理理念的拓展及深化 篇8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治理理念,拓展,深化

20世纪末期, 西方国家兴起了“政府重塑”运动, 服务型政府的构建即发端于此, 很快这股浪潮就席卷全球, 并引发了一场针对政府治理理念的深刻而巨大的变革。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取得飞速发展, 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在此过程中, 政府的角色与定位也在不断地得到调适。只有适时地转变政府的职能, 才能更好地维护人民的利益和促进经济的长足发展。我国提出建立服务型政府, 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在服务型政府构建过程中, 政府治理理念的确定尤为关键。

1已有相关文献综述

关于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以及治理理念的内涵, 诸多学者已进行过相关探讨, 但综观起来, 大多文献大同小异, 相对陈旧, 治理理念不能与时俱进。鉴于此, 本文就在现有文献综述的基础上, 对服务型政府治理理念进行再思考, 紧密结合时代发展, 着力拓展和深化服务型政府治理理念。

根据现有学者的研究, 服务型政府的治理理念大致有以下这些:优质服务、公共服务市场化、成本—效益分析、顾客导向、诚实守信、有限政府、合理分权与授权、以人为本、依法行政、民主、效率与责任等。构建服务型政府, 首先必须深刻领悟服务型政府治理理念的实质, 并切实地积极贯彻落实, 不仅如此, 还要与时俱进, 不断地拓展服务型政府的治理理念。因此, 除上述治理理念之外, 服务型政府治理理念在目前形势下必须要加以拓展与深化, 否则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经过仔细思考与梳理, 笔者认为, 它还应该包涵以下治理理念:追求和谐、关注民生、善于学习、注重创新、公平道德、综合弹性、凸显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2笔者的新思量

2.1 追求和谐:现形势下服务型政府治理的基石

在现形势下, 服务型政府还应是和谐政府。追求和谐是现形势下服务型政府治理的基石。它至少应有以下两层含义:一是政府内部要和谐, 这主要体现在政府机体自身上;二是政府外部也要和谐, 主要体现在政府与外部行为主体的关系上。从最广义的外部环境来说, 政府与人民的关系最为重要, 政府作为一种国家机构, 其权利来自于人民, 其应对人民负责, 接受人民的监督, 人民当家作主, 所以政府应该最大化地为人民谋福利, 只有这样, 人民才会信任和继续支持政府, 否则干群关系恶化, 政府就会丧失公信力, 人民与政府不和谐的外部关系, 就会严重影响政府的权威性。政府还应搞好与媒体、社区、社会团体等主体的关系, 积极致力于外部秩序状态的和谐谋划。从严格意义上说, 追求和谐应是政府的内在和谐和外在和谐的统一。没有和谐的内部秩序与外部环境, 服务型政府的服务职能也就无从谈起。

2.2 关注民生:现形势下服务型政府治理的核心

在现形势下, 服务型政府还应是民生政府。关注民生是服务型政府治理的核心之所在。我们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发展还很不充分, 况且现在还正处于新旧体制转轨交替之际, 各种制度还不尽完善, 民生问题在国家不断发展进步中日益凸显出来。因此,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理应成为服务型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解决好民生问题始终是政府的核心任务。政府只有始终把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作为自己的根本目标指向, 才是顺应服务型政府发展大势的。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务必要牢牢树立这种理念, 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服务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第一要务, 只有时刻把广大人民的民生问题当做自己的事情来做, 才能很好的彰显服务的职能与价值。

2.3 善于学习:现形势下服务型政府治理的手段

在现形势下, 服务型政府还应是学习型政府。学习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 善于学习是服务型政府治理的重要手段, 是高效履行政府职能和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工具与方法。首先, 政府作为一个组织, 需要不断学习, 只有紧跟时代, 才能做到灵活自如、顺势而动。其次, 政府职能的执行者更应该加强学习。根据公共选择学派的观点, 政府也会失灵, 究其原因, 就在于政府的各种职能归根结底还是由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或者是执行者来完成的, 所以执行者自身的思想素质、知识结构、性格气质、业务能力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政府职能履行的效果, 失灵现象的出现也就不足为怪。同时,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只有善于学习, 勤于学习, 活到老学到老, 见贤思齐, 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 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 不断磨砺自身的品格, 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 才能提供优质服务和最大化地为人民服务。

2.4 注重创新:现形势下服务型政府治理的灵魂

在现形势下, 服务型政府还应是创新政府。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注重创新也是服务型政府治理的灵魂。政府自身只有锐意进取, 不断变革, 才会不断展现活力。目前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 对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 迫切需要政府创新社会管理方式, 同时, 我国改革已经进入到攻坚阶段, 已经进入到改革的技术层面了, 现在有很多问题迟迟解决不了, 不是政府没有好的想法与思路, 而是十分缺乏具体操作实施的技术手段, 这些也同样要求政府提高自身创新能力, 构建创新智囊机构与系统, 形成完善的创新体系。至于如何创新, 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要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尤其是要解放单位“一把手”的思想。创新政府的建设可以与时下进行的创新型国家构建相结合, 两者可以互相配合、互相借鉴, 力求相得益彰。

2.5 公平道德:现形势下服务型政府治理的底线

在现形势下, 服务型政府还应是公平道德政府。公平道德是服务型政府治理的底线。在“政府义务本位、公民权利本位”的前提下, 公平和正义一直是政府追求的目标。践行公平正义, 它不仅是政策使然, 还是施政宗旨, 也是政府决策的基点。只有追求公平正义, 才能极大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才会更有效率。尤其在当前社会贫富两极分化的背景下, 政府更应致力于公平正义的实现, 不可为了部门利益而与民博弈, 同时还要务必保持清廉, 杜绝腐败, 做一个道德政府, 取信于民, 服务于民。建设道德政府是以德治国的需要, 也是改变政府道德迷失现状的需要。政府是社会公共管理的主体, 也是社会道德建设的主体和保障, 政府能否在道德上作出表率尤为关键, 影响亦十分深远。没有道德作基础, 政府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公共服务精神和行为。当然, 政府的道德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做好一系列的工作。其中尤为重要的就是要加强公务员的公共伦理培训, 提高公务员的道德素质, 改变考评机制。

2.6 综合弹性:现形势下服务型政府治理的新要求

在现形势下, 服务型政府还应是综合弹性政府。综合弹性是新形势对服务型政府治理提出的新要求。日益复杂的形势已经对政府的传统权威提出了严重的挑战, 新的考验层出不穷, 千变万化的实际和全球化迫切要求出现深谋远虑的政府, 时代要求催生出综合性和灵活性很强的政府, 要求政府的机制富有弹性, 要求政府具备全球眼光, 要求政府具备较强综合应变能力, 要求政府有更高超的驾驭手段来管理好一切事务等。所谓综合性政府, 就是要求政府在治理时能够做到全景、全面、全方位地统筹与管理, 不能顾此失彼, 不能缺位、越位、错位。所谓弹性化政府就是指政府要有应变能力, 能够有效应对一切新的挑战。一般说来, 政府在综合治理中, 弹性越强, 说明驾驭能力越高。现代社会矛盾错综复杂, 新问题的出现让人防不胜防, 政府治理应通盘考虑, 居安思危, 尽早建立预警机制, 未雨绸缪, 力争呈现出较强的弹性。对突发事件的应对与处理尤其能考验政府的这一能力, 增强弹性, 积极适应新环境与新情况, 根据具体形势而动, 才能很好地解决新问题与新矛盾。

2.7 凸显生态:现形势下服务型政府治理的重要支撑

在现形势下, 服务型政府还应是生态政府。凸显生态是服务型政府治理的重要支撑, 也是生态文明理念的拓展与延伸。目前, 全球已经达成共识, 对生态重要性认识更加深刻, 对生态问题越发关注, 环保意识日益增强, 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建设呼声愈加高涨, 在这种形势下, “生态政府”就是当代政府为自觉适应这一环境变化而进行创新与发展的新目标、新理念。它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是致力于实现人与自然的自然性和谐的政府。生态政府的建立要求政府务必要把对生态的考核作为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纳入到政绩考核体系之中, 树立环保绩效观念, 同时努力构筑和打造节约型政府。

2.8 可持续发展:现形势下服务型政府治理的目标

在现形势下, 服务型政府还应是可持续发展政府。可持续发展是服务型政府治理的目标。政府是社会前进的火车头, 官员则是人类政治列车的驾驶员, 政府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对人类实现善治和可持续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政府的可持续性发展不仅体现在政府的平稳、有序的更替上, 还应包括政府政策的连续与政府公务人员的后继有人。只有可持续发展的政府, 才可能提供持续的优质服务。这就需要从制度上进行完善与约束, 务必保证决策过程和决策环节的合理性, 减少领导决策的随意性, 需要依靠科学的决策制度, 最大限度地降低政策失误, 杜绝政策和制度因领导人变更而任意改变, 需要确立一套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努力保持政府政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 从而保持发展的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魏涛.服务型视角下的政府治理理念分析[J].体制改革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 , 2006 (11) .

[2]胡穗, 闵素芬.和谐政府的标向[J].求索, 2006 (11) .

[3]黄爱宝.“生态型政府”初探[J].南京社会科学, 2006 (1) .

打造服务型政府理念 篇9

1 当前政府网站建设的总体状况及存在问题

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完善, 国内政府网站的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管理更趋于成熟, 提供服务的形式也更加多样化, 但仍存在不足, 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具体如下:

(1) 网站信息整合程度不断提高, 信息分类趋于合理, 信息更新慢的现象有所改善, 但网站信息搜索功能不完善, 重点领域办事信息的提供仍较欠缺, 数据不共享, 信息单一, 实用性和易用性不高, 公众无法通过网站便捷、高效的获取所关心的信息;

(2) 提供的在线办事服务更多样化, 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但提供办事服务的广度、深度及效果有待加强, 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大多数网站的办事服务仍提留在公开办事机构电话、下载表格和提供办事流程的层面, 没有改变公众或企业须到现场办理事项的现状, 无法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网上办事需求;

(3) 网站的互动交流功能得到加强, 办事信箱、在线访谈、行政投诉、民意调查等版块的建设, 搭建起政府与公众互动交流的平台, 但不少政府网站的互动栏目运行效果并不理想, 互动功能流于形式甚至形同虚设, 公众在互动的过程中得不到及时和有效的反馈, 其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4) 微博、微信等新技术的应用, 创新了政府与公众的互动形式, 提高了公众的话语权, 并考验着政府转型的决心与智慧。各级政府网站纷纷利用这一互动新平台发布政府声音、加强了宣传、倾听了民意、促进了互动。但各地微博、微信平台建设缺乏一个总体性、导向性的指导意见, 管理运维水平亟待提高

2 建设服务型政府网站的意义

随着政府职能从全能型和管理型加快向服务型转变, 政府网站亦应顺应新形势, 加快转变职能, 以满足社会公众和企业对政府服务功能的需求。在此背景下, 做好服务型政府网站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政府网站是体现政府职能的最直接和有效的载体, 并影响着政府工作思路、工作作风和管理方式。建设服务型政府网站, 有助于提高政府的电子政务水平, 促进政府服务体系的完善, 加快政府职能转型。

(2) 有助于推进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 提高公众的知情权;促进了信息和服务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提高了政务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提供更全面、高效和便捷的政务服务。

(3) 有助于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政府服务功能, 促进创新服务形式, 提升服务水平, 推动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4) 为公众提供了参政议政的渠道, 加强了政府和公众的互动交流, 有利于政府倾听群众声音, 了解社情民意, 解决实际问题, 打造亲民、便民的政府形象。

(5) 为公众提供了监督政府工作的渠道, 有利于打造公开透明型政府, 加强政府的廉政建设与勤政建设。

3 如何打造服务型政府网站

政府网站是支撑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手段, 是服务型电子政府思想的充分体现。打造服务型政府网站, 应立足政府网站的三大功能:信息公开、网上办事和互动交流, 并充分利用新技术带来的机遇, 创新思路, 转变职能, 推动政府网站的运行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 为公众提供更优质、高效、便捷和人性化的服务。

3.1 深化信息公开工作, 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实施以来,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进入法制化、规范化的阶段。应充分利用政府网站作为信息公开第一平台的优势, 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增强信息公开的针对性、实效性, 扩大信息公开的受众面, 提升公开的及时性。应加强民生领域办事信息的提供, 针对社会公众普遍关心的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价格和收费、征地拆迁等问题, 大力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为公众提供最实用和权威的信息。

同时要加强管理, 保障信息公开的全面性、实用性、及时性和有效性, 避免出现公开的信息严重滞后或一旦公开, 永不更新的情况, 确保信息公开的质量和实效。

3.2 整合信息资源, 提高信息易用度和利用率

政府网站的信息内容普遍存在分类不明确、主题不突出、编排不合理、实用性不高等情况。网站信息的臃肿和无序影响了公众查找和使用网站信息资源, 纷繁杂乱的版块和主题只会令访问者望而却步。应对网站信息资源进行合理分类和瘦身, 充分考虑信息资源的实用性、有效性和权威性, 科学分类, 去芜存菁, 打造精干、实用、便捷的信息资源网站。同时可利用Tag技术建立通俗易懂的分类体系, 或提供站内搜索和导航功能以便快速查找网站信息, 使公众能便捷、高效地获取网站信息资源, 提高网站信息的易用度和利用率。

3.3 以人为本, 不断深化在线办事功能

提高服务意识, 坚持以人为本, 以需求为导向, 整合办事资源, 优化办事流程, 重点围绕办理量大、关注度高的服务事项, 为公众和企业提供“一站式”办事服务。

首先应从公众的角度分析和调整在线办事主题, 梳理出各项办事服务内容, 及时清理过时和公众关注度不高的办事信息。然后按照业务主题、用户对象、弱势群体等类别分类整合服务资源, 提供场景式服务和专题服务。最后还要明确和落实各办事事项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并纳入部门和个人绩效考核内容, 建立长效的运行维护机制, 确保在线办事服务的高效和高质量运行。

应加快移动政务APP的应用, 将网站办事服务拓展到移动终端, 进一步向空间和时间延伸, 满足不同应用环境下的用户需求, 积极探索新平台下提供办事服务的内容、形式和运作模式, 提高网站服务的多样性和便捷性。

3.4 提高公众参与和互动, 保障运行机制

搭建公众参政议政的平台,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倾听公众声音, 能为政府规划和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为民排忧解难, 则是政府以民生为本、为民办实事宗旨的重要体现。政府网站应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的资源的情况, 建设办事信箱、在线访谈、行政投诉、民意调查等版块, 多举措多渠道加强政民互动。

同时应建立完善的审核、转办、协同和监管机制, 保障互动平台的良性运行, 杜绝有问无答或敷衍群众、打太极、踢皮球、推脱责任等情况出现, 将老百姓的每一件事真正放在心上, 落到实处, 解决实际问题, 为公众提供开放、平等、有效的互动平台。

3.5 积极利用新媒体, 加强对社会舆论的引导

微博的出现, 拉近了政府和公众的距离, 营造了政府的亲民形象, 成为政府与公众沟通交流的新平台。应充分利用这一新媒体, 及时发布政府信息, 加强互动交流, 增进公众信任, 并在危机公关和处理突发事件时快速、权威、有效的发布政府声音, 有效遏制谣言的传播, 安抚公众情绪, 发挥引导社会舆论走向的作用。同时要保障微博运行的及时性、权威性和有效性, 避免因缺乏责任心或保障机制不完善而产生长期不更新、内容刻板枯燥、语气生硬、打官腔等现象, 严重影响政府形象。

4 结语

建设服务型政府网站, 是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和公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政府网站的转型迫在眉睫。各级政府应与时俱进, 加快转型, 打造服务型政府网站, 积极探索网站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 努力扩大网站服务的范围、丰富服务形式、提高服务质量, 让政府网站成为服务型政府转型的探路者和助推器。

参考文献

[1]中国软件评测中心.2013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总报告[R].2013 (11) .

[2]王友奎, 周亮, 王凯.服务型政府网站的体系架构探讨[J].电子政务, 2011 (01) .

[3]王燕娟.提升政府门户网站的公共服务——基于对“中国通州”公共服务功能的调查和思考[J].信息化建设, 2013 (02) .

[4]中国软件评测中心.2011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总报告[R].2011 (12) .

打造服务型政府理念 篇10

一、电子政务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作用

(一) 电子政务能够支撑政府改革与创新

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 政府科层制下的那种强调组织、规则和服从的特点已不适应社会的需要, 而服务型政府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服务型政府的关键是推进政府职能改变、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1]在这方面, 电子政务利用信息技术, 在政府政务中形成一个高效、快速, 并且超越各层级和部门界限的政务信息自动化处理系统, 从而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有效遏制暗箱操作, 促进扁平化体制的形成。

(二) 电子政务能够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政府运行效率

服务型政府的核心是向公众提供高质量的管理和服务, 而高质量的管理和服务就要求政府必须遵循高效率、低成本的原则。因此, 政府在管理和服务过程中, 就必须追求成本、效益和公众的满意度三者的有机结合。电子政务通过组织结构重组, 拓宽管理幅度, 消除条块分割导致的信息孤岛等症结;通过流程再造, 政务优化, 节约政务动作时间等, 从而在公共服务质量和政府工作效率上得到提高。

(三) 电子政务加强民众的监督和参与

建立服务型政府的要件之一就是, 实行透明的民主监督和决策机制, 从而保护公民权利, 实现社会公正。要有一个让公民广泛知晓的平台和窗口, 而电子政务的相关平台建设可以做到这一点。如通过构建政府门户网站, 可以在互联网上建立政务公开的窗口, 提供政府与社会、公民沟通互动的平台。[2]

二、奎屯市电子政务发展历程及成就

(一) 政府上网工程引导了奎屯市电子政务建设的起步

2001年, 奎屯市启动了政府上网工程的建设。一是成立了奎屯市政府上网工程领导机构, 完成了《奎屯市政府上网工程规划》;二是完成了计算机培训中心、科技局局域网以及虚拟主机方式的奎屯市政府网站建设。

(二) 办公专网建设推进了奎屯市电子政务应用工作

电子政务专网是自治区电子政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 该网络向上与自治区、自治州办公专网连接;向下与乡镇办公网相通。

(三) 政府网站群和OA建设将奎屯电子政务推向了一个新台阶

政府网站是电子政务中重要的平台, 承担着信息发布、公众沟通、政府监督等功能。2006年, 奎屯市政府完成了全市的党政部门网站群建设。在此基础上, 2007年, 奎屯加大办公自动化的建设力度, 借助互联网, 采用托管和VPN方式完成政府办公自动化OA系统的建设。

(四) 奎屯市行政服务中心把奎屯电子政务推向新阶段

2011年1月1日, 随着行政服务中心的正式投入使用。首先, 经过各方面的努力, 政府各部门的审批业务以“两集中、两到位”的方式进行了重组再造, 打破了审批的条块分割局面。其次, 通过“一站式审批系统”, 大大提高了政府办理审批事项的效率及程序化、规范化, 服务了公民和企业。第三, 行政服务中心, 在完善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39条管理规章制度的基础上, 建立了电子监控系统, 通过监督体系的完善, 保障了电子政务的高效运行。这样, 奎屯电子政务的重心由侧重政府内部转向了公众与企业, 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三、进一步加强奎屯电子政务发展促进服务型政府构建的思路

(一) 促进政府管理理念的改变, 由官本位到民本位转变

服务型政府要求政府管理者以民为本位, 摒弃官本位思想, 而电子服务的供给体现了以民众为中心的理念。建设电子政务将促进政府强化服务职能、弱化行政职能, 从而突出以民为本的思想, 削弱中国几千年以来的官本位思想的固疾。因此, 发展电子政务, 可以有效地增强政府的公仆意识, 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使民本位的民主理念取代官本位的官僚思想。[3]

(二) 丰富政府网站的功能, 强调信息公开、在线服务和公众参与

服务型政府可以高度概括为六个字-“透明、服务、民主”, 这在政府网站上的反应就是“信息公开、在线服务和公众参与”, 这是政府网站的三大功能定位。奎屯政府的门户网站要围绕这三大定位, 不断完善政府网站的内容和架构。一切政府网站的相关工作要以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服务。在信息公开上, 要加强信息公开的全面性和实效性兼顾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在网站服务上, 要以“客户”为中心, 为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便捷和实用的公共服务。服务的内容要以行政事项为重点, 以社会性服务为补充。在公众参与上, 在设立网上投诉、领导信箱、在线调查的基础上, 完善公众参与的反馈机制, 要重视政府网站的民意传达作用。

(三) 完善一站式服务, 大力推进协同政务

“一站式”服务是电子政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简化办事流程, 转变管理方式和工作的作风, 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的有效形式。从长远看, 奎屯市一站式服务应在奎屯市行政服务中心基础上, 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 向协同政务推进。协同政务是指通过信息化手段来实现数据共享、信息交换, 政府内部不同的工作群体之间利用共同的工作平台来合作解决问题。其实质是指以服务公众为中心, 通过计算机信息及网络技术的应用来事例政府资源, 实现政府各部门之间的链接, 形成一个虚拟的网上政府。为此, 要在综合数据库建设, 制定数据交换标准, 协同平台, 政务流程重组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参考文献

[1]陈拂晓.电子政务促进服务型政府构建[J].数码世界, 2008 (6) :6-8.

[2]陈瑶.论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从建设电子政府角度[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65-67.

上一篇:参与式管理措施下一篇:初中历史教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