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筹划研究

2024-07-04

企业所得税筹划研究(精选十篇)

企业所得税筹划研究 篇1

一、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概念

企业所得税是对中国境内企业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为来源于中国境内的从事物质生产、交通运输、商品流通、劳务服务和其他营利事业取得的所得, 以及取得的股息、利息、租金、转让资产收益、特许权使用费和营业外收益等所得。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为应纳税所得额, 即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内的收入总额减除准予扣除的成本、费用、税金和损失等项目后的余额。

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在符合纳税法律制度和取得税务机关认可的前提下, 以政府的纳税政策为导向, 通过经营活动的事先筹划或安排进行纳税方案的优化选择, 以尽可能地减轻纳税负担, 获得纳税利益的合法行为。也可以说是纳税人在纳税法规许可的范围内, 利用合法的手段, 通过经营和财务活动的安排尽量减少纳税税额, 以获得纳税人或纳税人的所有者最大利益的活动。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是以所得税为出发点而进行的纳税筹划。

二、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主要策略与方法

进行合理的纳税筹划的基本思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 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的纳税筹划

1、利用西部大开发的税收优惠。

根据实施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 对设在西部地区国家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 在2001年至2010年期间, 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民族自治地方的内资企业可以定期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 外商投资企业可以减征或免征地方所得税;对在西部地区新办交通、电力、水利、邮政、广播电视企业, 上述项目业务收入占企业总收入70%以上的, 可以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2、利用农、林、牧、渔业减免税项目筹划。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 企业从事农、林、牧、渔业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

3、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税项目的减免税筹划。

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减免税范围包括:公共污水处理、公共垃圾处理、沼气综合开发利用、节能减排技术、海水淡化等。从上述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年度起, 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 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

4、安置残疾人员所支付的工资。

税法规定企业安排的残疾职工, 按实际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100%加计扣除。企业应结合自身条件尽可能多地安排残疾职工就业, 一方面残疾职工为企业创造了利润;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 同时还促进了整个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二) 收入纳税筹划。

关于收入筹划主要是通过选择收入确认方式来进行的。按照会计准则, 不同销售方式收入确认的时期不同, 一旦确认收入, 不管资金是否回笼, 都要在当期上缴应纳所得税税款。所以, 收入确认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税收筹划, 推迟应纳税所得的实现, 则可以使本期应纳税所得减少, 从而推迟或减少所得税的缴纳。

对一般企业来说, 最主要的收入是销售商品的收入, 因此推迟销售商品的收入的实现是税收筹划的重点。在企业销售商品方式中, 分期收款销售商品以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为收入确认时间, 而订货销售和分期预收货款销售则在交付货物时确认收入实现, 委托代销商品销售在受托方寄回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这样企业可以选用以上销售方式来推迟销售收入的实现, 从而延迟缴纳企业所得税。同时企业要综合运用各种销售方式, 既使企业延迟缴纳企业所得税, 又使企业收入能够安全地收回。另外, 对临近年终时所发生的销售收入, 应根据税法规定的确认条件进行税收筹划, 使当年收入推迟到下年确认。

(三) 成本费用纳税筹划

1、资本化与费用化的列支。

对成本费用进行纳税筹划是使企业税前列支的成本费用最大化, 进而实现所得税支出最小化。企业在纳税筹划时, 可根据不同成本费用支出的抵税效应差异, 合理地安排各种成本费用支出, 加强纳税管理。纳税人发生的收益性支出中, 构成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在产品销售实现时直接作为营业成本, 并全部从营业收入中扣除;而企业的期间费用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全部或部分地从当期收入中扣除;纳税人发生的资本性支出, 应先资本化为长期资产的价值, 再以折旧或摊销的方式逐期从收入中扣除;纳税人发生的营业外支出、各种财产损失应争取尽量、尽快地在税前列支。对一些必需的税前成本费用开支, 如果可以提前的, 则应尽量提前列支, 如企业的各项符合规定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以及财产损失的清理报批等。

2、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

研发费用是指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 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 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 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 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部分高新技术研究企业应当充分利用技术研发费加计扣除的优惠政策, 继续加大技术研发费投入, 提高企业技术研发水平。更为重要的是, 可以提升企业品质, 提高企业的科技竞争力, 促进其参与市场的竞争。

(四) 利用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及年限的不同进行纳税筹划。

固定资产折旧是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照我国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 企业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及年数总和法等。运用不同的折旧方法计算出的折旧额在量上是不一致的, 则分摊到各期的固定资产的成本也存在差异, 这最终会影响到企业税负的大小。税法中规定, 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 确需加速折旧的, 可以缩短折旧年限, 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无论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如何, 整体会计期间内的折旧抵税金额的总和是相同的 (假设税率不变) , 但在期间内前后不同时段内的折旧抵税金额不一样, 并由此而影响到所得税应纳税额, 这就给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提供了新的空间。

三、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实施

(一) 设置专门的税务会计。

鉴于纳税筹划在企业中的显著作用, 企业应设置专门的税务会计人员, 税务会计一方面要精通国家的税法及税收相关法律, 明确节税活动的筹划点, 总体上能确保经营活动和税务行为的合法性;另一方面不仅熟悉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能力, 给企业自身的纳税筹划进行一个准确定位, 而且了解企业所面临的外部市场、法律环境, 为企业争取最大的外部发展空间。因为任何好的筹划方法, 都有一定的适用环境。企业领导更应注意重视培养自己的纳税筹划意识, 重视单位内部纳税筹划人才的培养。

(二) 聘用专业的税务筹划师。

除重视内部纳税筹划人才的培养外, 企业聘用专业的税务筹划师也是一个现实的选择。优秀的税务筹划师通晓税收法律, 精通节税规则、精明节税操作, 而且熟悉企业的经营业务、纳税特点, 他们了解企业从事的经营、投资等业务自始至终涉及哪些税种, 与之相适应的税收政策、法律、法规是怎样规定的, 税率各是多少, 采取何种征收方式, 业务发生的每个环节都有哪些税收优惠政策等, 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 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聘请他们为其提供专业化的纳税服务。

四、结论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我们必须重视所得税纳税筹划工作, 充分了解在税法许可下, 如何利用税法赋予的税收优惠政策, 进行所得税纳税筹划可以有哪些主要途径和方法, 应该注意哪方面的问题, 都是所有企业必须要面对和妥善解决的。企业在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过程中, 要树立成本效益原则, 在总体利益最大化的情况下, 不同的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全面考虑有关因素, 制定一套适合本企业的纳税筹划方案, 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 使企业的税负最小化, 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黄薇.浅论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策略及风险防范[J].科技广场, 2011.

[2]王江.新《企业所得税法》下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 2008.

对企业税收筹划的研究 篇2

一、税收筹划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一)税收筹划是纳税人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且有所发展,不仅要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收入,也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对固定资产进行更新改造,减少原材料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在经济资源有限、生产力水平相对稳定的条件下,收入的增长、生产成本的降低都有一定的限度。故通过税收筹划,降低税收成本成为纳税人的必然选择。

(二)税收筹划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由于税收具有无偿性的特点,所以税收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纳税人的既得经济利益,与纳税人的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相背离。这就要求纳税人认真研究政府的税收政策及立法精神,针对自身的经营特点,进行有效的税收筹划,找到能够为自己所利用的途径,在依法纳税的前提下,减轻税收负担。

(三)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及国际间的税收制度的差异为税收筹划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地区间、部门间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是我国目前宏观控制的主要内容。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国充分发挥税收这一经济杠杆的作用,在税收制度的制定上,在诸多税种上都制定了一些区域税收优惠政策,产业、行业税收优惠政策,产品税收优惠政策等。另外,由于各国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国情不同,税收制度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的国家不征或少征所得税,税率有高有低,税基有大有小。这就使纳税人有更多的选择机会,给纳税人进行税收筹划提供了广大的操作空间。

二、我国税收筹划的`现状分析

税收筹划在发达国家十分普遍,已经成为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制定经营和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税收筹划开展较晚,发展较为缓慢。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意识淡薄、观念陈旧

税收筹划目前并没有被我国企业所普遍接受,许多企业不理解税收筹划的真正意义,认为税收筹划就是偷税、漏税。除此之外,理论界对税收筹划重视程度不够也是制约我国税收筹划广泛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税务代理制度不健全

税收筹划须有谙熟我国税收制度,了解我国立法意图的高素质的专门人才。但很多企业并不具备这一关键条件,只有通过成熟的中介机构代理税务,才能有效地进行税收筹划,达到节税的目的。我国的税收代理制度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出现,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并且,代理业务也多局限于纳税申报等经常发生的内容上,很少涉及税收筹划。

(三)我国税收制度不够完善

由于流转税等间接税的纳税人可以通过提高商品的销售价格或降低原材料等的购买价格将税款转嫁给购买者或供应商。所以,税收筹划主要是针对税款难以转嫁的所得税等直接税。我国的税收制度是以流转税为主体的复合税制,过分倚重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间接税种,尚未开展目前国际上通行的社会保障税、遗产税、赠与税等直接税税种,所得税和财产税体系简单且不完备,这使得税收筹划的成长受到很大的限制。

三、税收筹划的方法选择

税收筹划贯穿于纳税人自设立到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在不同的阶段,进行税收筹划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

(一)企业投资过程中的税收筹划

1.组织形式的选择

企业在设立时都会涉及组织形式的选择问题,而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供企业选择的企业组织形式很多,不同的组织形式税收负担不同。企业可以通过税收筹划,选择税收负担较轻的组织形式。

2.投资行业的选择

在我国,税法对不同的行业给予不同的税收优惠,企业在进行投资时,要予以充分的考虑,结合实际情况,精心筹划投资行业。

3.投资地区的选择

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我国税法对投资者在不同的地区进行投资时,也给予了不同的税收优惠,如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沿海开放城市、西部地区等的税收政策比较优惠。因此,投资者要根据需要,向这些地区进行投资,可以减轻税收负担。

(二)企业筹资过程中的税收筹划

不论是新设立企业还是企业扩大经营规模,都需要一定量的资金。可以说,筹资是企业进行一系列经济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筹资,如企业内部积累、企业职工投资入股、向银行借款、企业间相互拆借、向社会发行债券和股票等,而不同筹资渠道的税收负担也不一样。因此,企业在进行筹资决策时,应对不同的筹资组合进行比较、分析,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确定一个能达到减少税收目的筹资组合。

(三)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税收筹划

利润不仅是反映一个企业一定时期经营成果的重要指标,也是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税额的主要依据。企业可以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选择适当的会计处理方法,对一定时期的利润进行控制,达到减少税收负担的目的。

1.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

企业存货计价的方法有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等。企业采取不同的计价方法,直接影响企业期末存货的价值以及利润总额,从而影响企业的税收负担。企业应根据当年的物价水平选择计价方法来减轻税收负担。

2.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

固定资产的折旧额是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而折旧额的大小与企业采取的折旧方法有关。根据现行制度的规定,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主要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加速折旧法等。企业可以根据税率的类型、税收优惠政策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折旧方法。

3.费用分摊方法的选择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然发生如管理费、福利费等费用支出,而这些费用大多要分摊到各期的产品成本中,费用的分摊可以采取实际发生分摊法、平均分摊法、不规则分摊法等,而不同的分摊方法直接影响各期的利润、税收负担。因此,企业要对费用分摊方法认真筹划。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对销售收入的实现时间、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无形资产的分摊年限等内容进行筹划。

四、税收筹划应考虑的几个问题

进行税收筹划不能盲目,否则,将事与愿违。要有效地进行税收筹划,达到节税的目标,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一)税收筹划必须遵循成本―效益原则

税收筹划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筹资、投资、生产经营等过程。它应该服从财务管理的目标,即利润(税后利润)最大化。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许多税收筹划方案理论上虽然可以达到少缴税金,降低税收成本的目的,但是在实际运作中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其中方案不符合成本一效益的原则是筹划失败的重要原因。也就是说,在筹划税收方案时,过分地强调税收成本的降低,而忽略了因该方案的实施会带来其他费用的增加或收益的减少,使纳税人的绝对收益减少。比如说,某企业准备投资一个项目,在税收筹划时,只考虑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选择在某一个所得税税率较低的地区。但该项目所需原材料要从外地购入,使成本加大。该方案的实施可能使税收降低的数额小于其他费用增加的数额。显然,这种方案不是令人满意的筹划方

案。采取以牺牲企业整体利益来换取税收负担降低的筹划方案是不可取的。可见,税收筹划必须遵循成本―效益的原则。

(二)税收筹划应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将适用的边际税率

货币的时间价值和将适用的边际税率筹划需要考虑的另一个因素。比如,我国企业所得税法定税率是33%,某纳税人有一笔10万元的所得(假设不考虑其他扣除因素)可以在实现,也可以在实现,该笔所得不论在哪一年实现,它都会不在乎,因为不管在哪一年实现,都要缴纳3.3万元的税款,税收成本不变。但若考虑货币的价值则不同。选择不同的纳税年份,应纳税款的现值将存在差异。假设折现率为10%,该笔所得推迟一年实现,差异额为3003元[10000×33%-100000×33%÷(1+10%)],等于节税3003元。再比如,我国企业所得税法定税率为33%,除此之外还有18%和27%两档优惠税率。如果某纳税人签订一份销售合同时,将使其收益增加,若不考虑该份合同,其应纳税所得额为9万元,适用税率为27%,应纳税额为2.43万元,若考虑该份合同,将使其应纳税所得额增加到11万元,适用税率为33%,应纳税额为3.63万元,增加了2.2万元,大于其应纳税所得额的增加2万元,这样的话,通过税收筹划,该企业可以考虑不签订这份合同。

(三)税收筹划要在合法的前提下进行

企业与税收筹划研究 篇3

关键词:税收筹划;特点;注意问题

1 税收筹划概念及其特点

税收筹划是指企业在税法规定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生产经营、投资、理财等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尽可能地节约税款,以达到减轻税收负担为目的的经济行为。它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1)合法性。(2)择优性。(3)整体性。(4)普遍性。

2 企业进行税收筹划应注意的问题

(1)税收筹划必须遵守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只能在税收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必须依法对各种纳税方案进行选择。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保证所设计的经济活动、纳税方案为税收主管部门所认可,否则会受到相应的惩罚,并承担法律责任,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损失。

(2)税收筹划应进行成本一效益分析。如果税收筹划所产生的收益不能大于税收筹划成本,税收筹划就没有必要进行了。

(3)税收筹划应从总体上系统地考虑。一项成功的税收筹划必然是多种税收方案的优化选择,必须综合考虑。一方面,企业税收筹划必须着眼于企业整体税负的降低,不能只盯在个别税种的负担上,因为各个税种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种税少缴了,另一种税可能就要多缴;另一方面,企业的税收筹划不是企业税收负担的简单比较,必须充分考虑到资金的时间价值。

(4)税收筹划应在纳税义务发生之前进行。税收筹划必须在应税行为或应税事实发生之前对企业的投资、经营和理财等活动进行筹划和安排。

(5)税收筹划应注意风险的防范。税收筹划之所以有风险,与经济环境,国家政策及企业自身活动的不断变化有关。尤其是那些立足长期的税收筹划,更是蕴涵着较大的风险性。另外,无论什么税种,在纳税范围和应纳税额的界定上,法律都赋予税务机关一定的职业判断。因此,在企业税收筹划中,有关人员除了全面学习税收法规之外,密切保持与税务部门的联系与沟通,至关重要。

3 税收筹划的应用例举

(1)企业组建过程中的税收筹划。企业在组建过程中,可选择恰当的组建形式来进行税收筹划:一是公司制企业与合伙制企业的选择。当前我国对公司制企业和合伙制企业实行差别税制。比如有限责任公司与合伙经营相比较:有限责任公司要双重纳税,即先交企业所得税,股东在获取股利收入时再交纳个人所得税;而合伙经营的业主或合伙人只需交纳个人所得税。二是分公司与子公司的选择。一般说来,如果组建的公司一开始就可盈利,设立子公司就更为有利。在子公司盈利的情况下,可享受到当地政府提供的各种税收优惠和其他经营优惠。如果组建的公司在经营初期发生亏损,那么组建分公司就更为有利,可减轻总公司的税收负担。

(2)企业投资决策过程中的税收筹划。有时国家为了支持某些区域的发展,一定时期内对其实行政策倾斜,如现行对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西部地区等的税收优惠政策。在这些地区投资,有些税种可以少交或不交,这完全符合政府的政策导向和税法的立法意图。因此,在国内进行投资时,应适当选择这些税收优惠地区。另外,为了优化产业结构,国家在税收立法时,也作了相应的规定,以鼓励或限制某些行业的发展。因此,企业投资时选择投资何种行业也可以进行税收筹划。

(3)企业对外筹资的税收筹划。一般而言,当企业息税前的投资收益率高于负债利息率时,增加负债,就会获得税收利益,从而提高权益资本的收益水平;当企业息税前的投资收益率低于负债利息率时,增加负债,就会降低权益资本的收益水平。总之,各种筹资方式的选择并无定数,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资金成本、税负和收益等因素,以企业整体利益最大为目标进行选择。

(4)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税收筹划。如对于享受限期减免所得税优惠的新办企业,获利年度的确定也应作为企业税收筹划的一项内容。由于新办企业产品初创,市场占有率相对较低,获利初期的利润水平也较低,因此,减免所得税给企业带来的利益也相对较小。为了充分享受所得税限期减免的优惠,企业可通过适当控制投产初期产量及增大广告费用等方式,一方面推迟获利年度,另一方面通过提高产品知名度,充分挖掘其潜在的市场占有率,提高获利初期的利润水平,从而获得更大的节税利益。

参考文献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研究 篇4

目前对纳税筹划的定义并不统一, 尚难以从教科书中找出很权威或者很全面的解释, 但是其内涵是基本一致的。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为达到减轻税收负担和实现税收零风险的目的, 在法律规定许可的范围内, 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等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 制作一整套完整的纳税操作方案, 从而达到节税的目的。

分析上述概念, 可以看出纳税筹划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明确表示了纳税筹划的目的。纳税筹划是为了同时达到两个目的:减轻税收负担和实现税收零风险。如果企业开展纳税筹划活动后, 没有减轻税收负担, 那么其纳税筹划是失败的;但是, 如果企业在减轻税收负担的同时, 税收风险却大幅度提升, 其纳税筹划活动同样不算成功;二是体现了纳税筹划的手段。纳税筹划需要企业在税法所允许的范围内, 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组织、交易等各项活动进行事先的合理安排。

二、纳税筹划的基本原则

纳税筹划是纳税人在充分了解掌握税收政策法规基础上, 当存在多种的纳税方案的选择时, 纳税人以税收负担最低的方式来处理财务、经营。组织及交易事项的复杂筹划活动, 因此要做好纳税筹划活动, 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 合法性原则。

要求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必须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具体体现在:第一, 纳税筹划只能在税收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第二, 纳税筹划不能违背国家财务会计法规以及其他经济法规。违反经济法规, 提供虚假财务会计资料和信息的做法不可取;第三, 纳税筹划必须密切关注相关法律、法规的变更。纳税筹划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企业纳税筹划必须顺应这种变化。

(二) 筹划性原则。

筹划性表示事先规划、设计、安排的意思。在经济活动中, 纳税义务通常具有滞后性, 企业交易行为发生后才缴纳增值税;收益实现或分配之后, 才缴纳所得税。这在客观上提供了对纳税事先做出筹划的可能性。另外, 经营、投资和理财活动是多方面的, 税收规定也是有针对性的。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的性质不同, 税收待遇也往往不同, 这在另一个方面为纳税人提供了可选择较低税负决策的机会。如果经营活动已经发生, 应纳税收已经确定而去偷逃税或欠税, 都不能认为是纳税筹划。

(三) 兼顾性原则。

不仅要把纳税筹划放在整体经营中加以考虑, 而且要以企业整体利益为重。有人认为, 纳税筹划就是要使企业的纳税额降到最低点, 认为纳税越少越好。其实不然, 在现实生活中, 最优的方案并不一定是税负最轻的方案。因为任何一件事物都有两面性, 风险与利益并存。税负减少并不一定等于资本总体收益的增加, 有时反而会导致企业总体收益的下降。纳税筹划就是进行设计、选择总体收益最大的最优方案。这样, 我们就不难理解一些设在我国特区的外资企业为什么违反常理, 运用转让定价的办法将利润逆向转移到境外的高税区。这些企业是在逃避外汇管制, 追求的正是集团的总体收益而非税负最轻。

(四) 目的性原则。

纳税筹划是为了同时达到三个目的:一是绝对减少税负。选择低税负, 低税负就意味着低成本, 高资本回收率, 从而减轻税收负担和实现税收零风险。如果企业开展纳税筹划活动后, 没有减轻税收负担, 那么其纳税筹划是失败的;但是, 如果企业在减轻税收负担的同时, 税收风险却大幅度提升, 其纳税筹划活动同样不能成功;二是相对减少税负。相对减少税负需要把纳税额与企业的各项经营业绩挂钩。如果某企业今年的销售额比去年有了相当大的提高, 在这种情况下, 绝对数的减少并不能完全反映纳税筹划的效果。所以, 通常以税收负担率来衡量是否相对减少了税负。税收负担率, 是指宏观的税收负担率。转化宏观税收负担率, 使企业利用税收负担率来分析税收负担问题, 具有实际意义;三是延缓纳税。推迟纳税时间, 取得迟延纳税的收益, 从而体现纳税筹划的手段。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 企业一般不在乎延缓纳税, 认为通过一切方法, 把年初应交的部分税收推迟到年末交, 并不能起到节税的效果。这种观点并不正确, 因为把年初的税款合法地推迟到年末交之后, 企业就取得了把这笔税款作为资金使用一年的价值,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纳税筹划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新税法下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主要策略与方法

(一) 新税法下选择有利的组织形式

1、公司制与合伙制的选择。

新税法规定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缴纳企业所得税, 只对其业主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现代企业组织形式一般包括公司制和合伙制 (包括个人独资企业) 两种。我国对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实行差别税制, 公司制企业的营业利润在企业课税环节缴纳公司税, 税后利润以股息的形式分配给投资者, 投资者又得缴纳一次个人所得税。而合伙制企业的营业利润不缴公司税, 只缴纳各个合伙人分得收益的个人所得税。可见, 投资者能通过纳税规定上的“优惠”而获得节税利润。投资者应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 确定是选择合伙制还是公司制。

2、子公司与分公司的选择。

设立子公司还是分公司, 对于企业的纳税金额也有很大的影响。新所得税法统一以法人为单位纳税。不是独立法人主体的分支机构可以汇总缴纳所得税。也就是说, 企业在设立分支机构时, 设立的分公司可汇总纳税, 设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子公司, 则要分别独立缴纳所得税。如果组建的公司在初期阶段处于亏损状态的可能性比较大, 那么组建分公司就更为有利, 可以减轻总公司的税收负担。

(二) 把握好新税法对准予扣除项目的规定。

新企业所得税法与原企业所得税法相比, 从总体上看, 新税法放宽了成本费用的扣除标准和范围, 这让企业扩大了纳税筹划的空间。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的过程中, 要把握好这些变化, 以便更好地设计纳税筹划方案。

1、取消了关于计税工资的规定。

原税法采取计税工资制度, 税前工资超过扣除限额的部分不予扣除。新税法取消了该规定, 真实合法的工资支出可以直接全额扣除。

2、公益性捐赠扣除条件放宽。

原税法规定, 企业的公益性、救济性捐赠不超过年度应纳税额3%的部分, 可以据实扣除, 超过限额部分不予扣除。新企业所得税法对公益救济性捐赠扣除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 允许税前扣除, 超过部分不予扣除。

3、研发费用扣除幅度增加。

原税法规定企业研发费用可以据实扣除, 对研发费用年增长幅度超过10%的, 可以再按其实际发生额的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新税法取消了研发费用年增长幅度需超过10%这一限制条件, 规定企业研发费用可以按其实际发生额的1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这样, 一方面有利于企业研发新产品, 探索新领域;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国家支持科研开发, 鼓励创新的政策导向。

4、广告费用的扣除有所调整。

原税法将广告费用的扣除分为三种情况:高新技术企业据实扣除;粮食类白酒广告费用不得税前扣除;一般企业的广告费用支出按当年销售收入一定比例扣除, 超过比例部分可结转到以后年度扣除。而新税法则未规定广告费用的扣除比例, 企业每一年度实际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用支出均准予据实扣除, 但新税法明确规定赞助支出不得税前扣除。

(三) 合理利用新税法中有关税收优惠的规定

1、企业投资产业的选择。

新税法规定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 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 (含2年) , 可按其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投资额的70%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 符合抵扣条件并在当年不足抵扣的, 可在以后纳税年度逐年延续抵扣。这些规定都说明了国家的产业政策是扶植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就要结合自身条件对这些规定加以充分利用, 这不仅有利于减少企业的税收负担, 还有利于我国科技水平和科技创新发展能力的提高。

2、企业人员构成的选择。

新税法规定企业安排的残疾职工, 按实际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100%加计扣除。企业应结合自身条件尽可能多地安排残疾职工就业, 一方面残疾职工为企业创造了利润,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 同时还促进了整个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四) 会计核算中纳税筹划的策略方法。

在新税法下, 利用会计核算中的不同处理方面进行纳税筹划仍然可行。有些纳税筹划方法并不能减少企业的纳税总额, 但能将纳税的时间递延到下一年或未来几年。由于货币具有时间价值, 纳税时间的递延也会给企业带来收益。

1、利用销售收入确认时间不同进行纳税筹划。

企业的产品销售方式大体上有以下三种类型:现销方式、代销方式、预收货款方式。代销方式又分为视同买断方式和收取手续费方式。视同买断方式与现销方式没有区别, 委托方应在当期确认有关销售收入。在收取手续费方式中, 委托方在发出商品时通常不应确认销售商品收入, 而应在收到受托方开出的代销清单时确认销售商品收入。在预收货款方式下, 企业通常应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 在此之前预收的货款应确认为负债。上述每种销售方式都有其收入确认的条件, 企业通过对收入确认条件的控制, 可以控制收入确认的时间。在进行所得税筹划时, 企业应特别关注临近年终发生的销售业务, 因为这类业务最容易对收入确认时点进行筹划。

2、利用坏账准备的提取进行纳税筹划。

对坏账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 是会计制度“八大减值准备”中唯一一个可以按税法规定在税前以一定条件和标准列支的特殊项目, 是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中不可忽略的内容。在进行纳税筹划时要注意以下会计制度与税法规定上的区别: (1) 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不同。现行会计制度规定, 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 但不包括应收票据。而税法则规定, 可在税前扣除的坏账准备的计提范围仅限于纳税人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而产生的年末应收账款, 包括应收票据的金额。也就是说, 税法准予税前扣除的坏账准备的计提范围较会计规定多出一个应收票据的金额, 少了一个其他应收款的金额。 (2) 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和比例不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 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和计提比例由企业自行确定。提取的方法一经确定, 不能随意变更;如需变更, 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具体方法有: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销货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等。而税法中只规定了一种方法, 即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 且其提取比例一律不得超过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0.5%。

3、利用存货成本计价方法的不同进行纳税筹划。

新税法规定, 企业使用或者销售存货, 按照规定计算的存货成本, 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新会计准则中规定, 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 加权平均法 (包括移动加权平均法) 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即取消了后进先出法的应用, 不允许企业采用后进先出法确认发出存货的成本。依据现行会计制度和税法的规定,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用任意一种计价方法。不同的存货成本计价方法, 会对企业的成本、利润总额产生不同的影响, 从而应交纳所得税款的多少也会有所不同。

4、利用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及年限的不同进行纳税筹划。

固定资产折旧是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照我国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 企业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及年数总和法等。运用不同的折旧方法计算出的折旧额在量上是不一致的, 则分摊到各期的固定资产的成本也存在差异, 这最终会影响到企业税负的大小。原税法规定固定资产只能采用直线法 (年限平均法) 提取折旧, 而新税法中则规定, 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 确需加速折旧的, 可以缩短折旧年限, 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这就给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提供了新的空间。

参考文献

[1]王险峰.新企业所得税法下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J].商业会计, 2007.10.

[2]牛达.企业所得税法新旧法条要点对照[J].财会月刊, 2007.13.

[3]朱省葱.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方法及案例研究[D].天津大学, 2007.

[4]韩东平, 董本信.纳税筹划理论与实务[M].科学出版社, 2008.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研究的论文 篇5

目前对于纳税筹划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阐述。本文所采纳的观点是指纳税人在遵守税法及其他法规的前提下,利用税法中规定的条款或优惠政策对自己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进行合理合法的安排,将纳税人的税负降到最低,从而达到节税的目的。纳税筹划具有目的性、合法性、导向性、专业性等特点。

二、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完善和建立,企业不再仅仅只将眼光放在扩大收入规模上,如何有效地控制内外部成本同样成为摆在眼前的一个重要问题,纳税筹划便成为一个很好的“节流”手段。对于个人所得税来讲,其来源于员工工资,是员工和国家之间利益的再分配。如果企业能很好地帮助员工进行个税纳税筹划,那么员工的利益将会最大化。这样可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个税筹划的现实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于纳税人增强合法纳税意识起到促进作用。纳税人进行纳税筹划的目的就是为了尽可能将自身所负担的税款降到最低,那么如果纳税人不了解相关财税知识进行筹划的话便成为了纸上谈兵。我国税制改革目前正在进行中,相关税法政策不断进行修改和调整。这样的环境要求纳税人要不断学习新的税法知识政策,方能进行合理避税。纳税人先懂法后用法,降低了在纳税筹划过程中产生违法行为的风险。

2.纳税筹划可以将纳税人税收负担降到最低。纳税筹划通过对税法的准确把握,通过计划选择税负最少的方案,减少纳税人当月的现金流出,增加职工税后的可支配收入,对纳税人长期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纳税筹划的作用就是将无需缴纳的税金保留在个人的可支配收入中,使纳税人的利益最大化。

三、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在实务中的具体应用

在2011年国家通过人大修订了个人所得税法。未来随着税制改革,个人所得税法还将不断地完善与更新。这就要求纳税人不断学习税法,进行个税纳税筹划,将自己的个人利益最大化。本文列举了如下纳税筹划方式供纳税人参考:

1.对于职工工资薪金的纳税筹划。

1.1均衡发放收入法。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工资薪金所得采用的是九级超额累进税率。在这种计算方式下,个人的工资越高应纳税所得额越高,其适用的累进税率等级也变高,导致纳税人当月所纳税款增多。在当年职工工资不变的情况下,若每月收入差异过大,将造成纳税人本年累计获得的税后收入变少。由此可见,若均衡职工每月的收入数,将工资发放尽量平均化,一定能够减少个人所得税税款的缴纳,为员工争取最大利益。

1.2将工资薪金收入转化为职工福利或费用化报销。我们知道,工资薪金所采用的是九级超额累进税率。如果超过了低税率区间范围,便要缴纳高额的个人所得税减少个人的税后收入。企业可以通过将工资薪金转变为职工福利的形式,减少员工的应纳税所得额。例如企业可以通过为员工提供宿舍、组织旅游等活动进行安排。企业还可以将工资薪金所得费用化进行筹划,如可将原先纳入工资发放的通讯费补贴改为由员工凭发票报销的形式领取。这样在企业总支出不变的前提下,职工的所获得的利益达到了最大化。

1.3年终奖发放金额进行筹划,应该避免进入“黑洞区”。在发放年终奖金的时候,注意两档之间的分隔点。企业如果在分割点上多发一元钱,可能造成员工缴纳更多的税款,从而导致员工实际到手的收入减少。这就要求企业财务部门应该统筹好年终奖发放的金额,避免进入“黑洞区”。此外员工的季度奖金,半年奖金如在合理筹划的情况下,尽量计入年终奖进行发放,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年终奖的优惠政策进行筹划。

1.4利用工资薪金与劳务报酬转化的方式进行筹划。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工资薪金所采用的是九级超额累进税率。劳务报酬一般情况下适用20%的比例税率。当职工工资收入较少的时候,可以将员工劳务报酬的税率按照工资薪金的计税依据进行发放;当员工收入较高,应纳税所得额所在税率档高于20%时,可以将工资薪金所得按劳务报酬形式进行计税,从而达到少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目的。

除此之外,个人所得税法中对于工资薪金计税规定中,有减免税政策及加计扣除应纳税所得额的适用范围,纳税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利用,通过纳税筹划尽量将税负降低到最小。

2.对于职工劳务报酬的纳税筹划。根据税法规定,纳税人只有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属于同一事项取得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所以如果员工为企业提供多项劳务服务,应该分项与企业签订合同。这样每一笔收入都可以利用劳务报酬的减征费用,并可使每一项收入的应纳税额降低。在收入确定的情况下,纳税人可以减少个人所得税的支出,使自己获得最大的利益。

四、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过程中需注意问题

1.纳税筹划应在税法规定的合理范围内进行。纳税筹划不能以偷漏税的形式进行,应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筹划。纳税筹划是在认真学习税法后,对个人涉税业务进行最优化的安排。这种安排是合法合规的,是法律所允许的。但如果筹划的方案违反了法律法规的要求,纳税人将承受很大的涉税风险甚至可能受到税务监管部门的惩罚。这是需要纳税人在筹划过程中所引起注意的。

2.纳税筹划应由多方共同合作完成。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需要多方共同合作才能完成,如果只依靠纳税人自己去做,不可能将筹划工作做得尽善尽美。这时需要在企业财务处办公或者在税务师事务所任职的税务专业人员帮助纳税人进行筹划方可获得成功。时至今日,很多纳税服务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为税务筹划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纳税人应充分利用好这些条件,为自己创造最大的财富利益。

3.纳税筹划应按照成本与效益原则进行。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目的是使纳税人的利益最大化。如果进行纳税筹划所发生的费用超过了由此带来的收益,这样的纳税筹划就对纳税人来讲便失去了意义。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对税法不断地学习,对纳税筹划过程中所带来的收益与成本做出快速地判断,这样才能达到筹划的目的。

五、结语

我国企业税收筹划现状研究 篇6

关键词:税收;筹划;现状

一、税收筹划的概念

税务筹划是指纳税人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等各方面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选择最优的纳税方案,以争取税收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筹划活动,以便最终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二、我国企业的税收筹划现状

在发达国家,税收筹划活动非常广泛,甚至有了专门的税收筹划产业。而在我国,税收筹划的发展只经历了较短的时间,上世纪90年代,我国的税收制度才相对完善起来,税收筹划的专业性也在逐步加强,归纳起来,我国企业的税收筹划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税收筹划的认识上有偏差

在我国,税收筹划起步较晚,许多企业对它都有着一些误解、一些认识上的偏差。第一,虽然理论界早已系统地论述了税收筹划与偷税、避税之间的区别,但仍有部分企业,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仍常常把税收筹划同逃税避税混为一谈。第二,很多企业对税收筹划的认识还停留在一个很低的层面上,单纯地认为税收筹划是就是少缴税,从而想方设法使企业缴税最少,但实际上缴税最少的方案不见得就是最优方案,税收筹划的目标应当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结合起来。第三,很多企业认为税收只是在会计核算出的利润的基础上计算纳税义务,认为税收筹划只是会计核算的任务,但成功的税收筹划应当是企业财务管理,甚至是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它需要企业各个层面尤其是高层领导的参与,而不仅仅只是依靠税务员和会计核算员。

2、对税收筹划存在的风险理解不够透彻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税收筹划也一样,在给企业减轻赋税压力、提高收益的同时,它也是存在风险的。

第一,企业在选择政策上以及国家政策变化方面存在风险。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企业的税收筹划人员对国家政策理解不够,那么就无法正确的选择适合本企业的政策。而不同地区针对税收筹划也有不同的法律规章,地区的差异性,使得企业在这一地区选择的政策未必也适合复制到另一地区,因此,企业在进行政策选择时是的确存在风险的。当今社会高速发展,法制建设也必须紧紧跟随其进行改进,税收政策也会为适应这种变化而相应地做出改变,这样就会使企业原本制定的税收筹划方案不再适应国家的新政策,则企业原本制定的税收筹划方案也必须随之做出改变,由此可见,企业的税收筹划还存在着国家政策变化引起的风险。

第二,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也会产生因筹划成本而引起的风险。企业的税收筹划方案从制定到实施,到最終的反馈评价,都需要耗费一定的成本,进行税收筹划,企业可以给自身增加收益,若税收筹划所发生的成本费用太多,甚至于超过了筹划本身所能增加的收益,显然这样的筹划是失败的。

第三,税务机关执法人员的人为偏差也会导致企业税收筹划产生风险。一般来说,只要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遵循了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那么企业的税收筹划行为就属于合法行为,可在实践中,企业的税收筹划方案是否合法是由税务机关的执法人员来确认的,在是否合法的确认过程中,存在着执法人员的执法偏差,有的执法人员可能会认定原本合法的税收筹划方案是不合法的。以我国的营业税税法为例,营业税税法规定,娱乐业的营业税税率为5%至20%,却并未明确规定各个地方或者是某个企业具体适用的税率是多少,这样,地方税务机关就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项目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规定适合于当地情况的营业税税率。此外,税务执法人员的文化程度和认知度也各不相同,这在客观上也使得税收执法具有了执法偏差的可能性。由以上可知,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的过程中,还需要把税务执法人员的执法偏差现象考虑进来。

3、税收筹划专业人才的缺乏

税收筹划其实是一种管理行为,它是企业在经营中的理财计划的一部分,而当今是一个快速发展又变化不断的时代,那么税收筹划也需要不断的变化来跟随时代的发展,因此,税收筹划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他们不仅应当具备基本的财务会计知识和税收相关知识,还应当熟悉企业的各种经营活动,不仅要精通税法知识,掌握政策变化,还要熟悉企业的各个业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得出什么样的纳税方案才能给企业带来最大化的利益。只是现实往往南辕北辙,实际中,我国大多数企业都缺乏这类专业人才。

三、对策

1、端正态度,更新认识

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中,税收筹划是其财务管理中的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实现收益的最大化,而税收筹划便是为这一目标服务的。这里的收益最大化,是一个综观的概念,不能片面地以某一部分成本的减少为判断标准,具体到纳税筹划这里,就是判断筹划是否成功不能单纯以节税为准绳,而应看其是否能帮助企业实现收益最大化的目标。逃税避税是国家明令禁止的,是违法的,而税收筹划与逃税大相径庭,它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国家鼓励企业进行税收筹划,合理的税收筹划让企业更好的发展,从而有利于整个市场经济的和谐,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2、完善机制,防范风险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总是面对着这样那样的风险,同其他经营活动一样,税收筹划也是具有风险的,企业应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税收筹划都能给企业带来一定收益,它只有在一定的政策条件下、一定的范围内才能发生作用,所以企业人员不仅应当正视其风险的客观存在,更应像警惕其他风险一样,保持对其的警惕性。企业应建立与税收筹划目标相关的机制,包括筹划工作流程、筹划风险预警、筹划决策、控制机制以及反馈机制等,这些有效机制的实施可以防范税收筹划风险,从而保证税收筹划方案的合法合理性及它的有效实施。此外,企业还应明确涉税环节各部门的岗位职能,明确各方的权限安排,从而确保企业税收筹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3、重视人才,加强培养

21世纪企业的竞争已不单单是产品的竞争,它还是战略的竞争,是服务的竞争,而人作为整个企业运作的核心,更应当被放到应当应有的重视高度上,可以说,企业的竞争已经成为了人才的竞争。税收筹划直接关系到了企业的收益,那么企业更应重视相关人才的培养,不仅应当开设相关课程,对在职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可以更好的进行税收筹划管理,更应当大力引进相关知识背景的专业人才,更好地为企业服务。除此之外,企业也可以加强与中介机构的合作,借助其优势,更好的进行税收筹划,不过在合作时,企业仍应加强自身对税收筹划风险的管理,避免委托失败而产生的损失。

综上所述,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有一个良性的发展,则在做好日常经营的同时,还应当做好税收筹划工作,从而更好的维护企业生产经营的合法权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作者单位:1.西华大学管理学院;2.成都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艾华.税收筹划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问题研究 篇7

1.1 未区分税收因素与非税收因素造成的税负水平失衡

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可能考虑到了税收负担水平、税负弹性和税收优惠等相关的税收因素, 但同时也可能忽略筹划时带来的非税因素的影响, 即纳税人在企业的财务经营决策中没有考虑到进行纳税筹划的适宜程度, 没有细致考虑纳税筹划的空间以及节税程度的多少, 没有结合非税收因素等进行筹划可能给企业带来更大税后利益。因为有的企业在选择纳税筹划方法时往往只从单一因素方面考虑, 可能从单一因素方面看, 该纳税筹划方法能给企业减轻了不少税负, 但同时也可能增加许多非税收方面的支出或隐性成本。

例如某公司通过发行债券进行筹资, 债券票面利率为12%, 企业所得税率25%。因为公司发行债券的利息可以税前扣除, 所以公司实际负担的资金成本即税后利率为:12%× (1-25%) =9%, 这样, 负债资金的利息费用可以起到节税作用。但是如果企业通过发行普通股进行筹资, 那么企业所支付的红利都必须由企业的税后净利润来承担, 则其实际成本就等于其支付额。

从单一的是否节约了资金成本看, 公司选择发行债券的纳税筹划方案确实给公司带来了资金成本的节约, 但发行债券筹资相比于发行股票筹资也同样存在着局限性, 该案例中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时考虑到了税收优惠等因素, 从企业筹资成本这单一因素考虑相对于发行股票筹资形式节省了不少筹资成本, 但是债券筹资的筹资风险高、筹资金额有限和限制条件多等非税收因素给企业带来的隐性成本可能比其自身所减轻的筹资成本所付出的代价还要大。这样如果没有正确考虑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 只考虑到单一因素税负的最小化, 那么企业进行纳税筹划不仅可能使企业资本收益率降低, 也可能不利于企业的整体发展。

1.2 缺乏长远的发展眼光

有些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往往只考虑到短期经营的情况, 即只考虑到企业的眼前利益, 而忽视了企业的长远发展或者忽视只考虑短期利益进行纳税筹划可能给企业长远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也就是说企业纳税筹划后短期的税负减轻可能会阻碍到企业的后续发展。

比如固定资产作为企业资产中的一个重大项目, 其折旧额是可以在企业缴纳所得税前准予扣除的项目, 所以选择合适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案为企业减轻税负十分重要, 会计上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主要有平均年限法 (也叫直线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可以使固定资产前期多计提折旧, 后期少计提折旧, 进而使得企业前期应纳税所得额较少, 降低了前期的所得税额, 从而获得延迟纳税上的时间价值利益。当企业已确定折旧方法后, 还应考虑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 在合理的情况下, 企业应尽可能的选择较低的折旧年限。短期来讲, 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可以使企业延迟缴纳因折旧分摊时间不同而对应的企业所得税。但是因为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与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一样, 折旧方法一经确认是不得随意变更的, 所以企业在后续的经营过程中, 由于受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确认后不得随意变更的影响, 可能给企业发展带来一定的阻碍。

再如企业利用税收优惠进行纳税筹划时, 由于我国税收法规正在逐步完善和调整, 所以有些优惠政策并不是长期可行的, 企业很容易为了短期享受到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而投入大量的成本, 结果不仅节税未成反而增加了企业正常经营外的额外支出, 使企业得不偿失。

1.3 忽略从企业整体经济决策中考虑纳税筹划

企业在进行所得税纳税筹划时往往没有结合企业的整体经营决策去分析, 导致企业纳税筹划后虽然所得税税负减轻, 但是经营决策可能受到影响而使企业不能按其经济决策有计划的发展。比如企业可能为了减少企业所得税的税负而产生铺张浪费, 使企业非必须发生的费用增加。再如企业可能为了享受税收法规的减免税期而推延企业的获利年度, 忽略了企业正常的经营发展而造成企业不应有的亏损行为;这对企业来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如果企业没有认清到纳税筹划只是为企业税后利润最大化服务的, 导致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时可能做出错误判断的风险。

比如企业利用存货不同发出计价方法的选择上进行纳税筹划时, 可能短期内因为选择了某种方法计价可以获得税收上的利益, 但长期来看可能对公司不利, 因为现行准则规定存货计价方法一经确认, 不得随意变更。比如在一般流通企业中, 存货是企业经营财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存货市场行情不稳定的情况下, 如果企业筹划时没有结合当时企业的整体经营决策, 那么之前筹划时确定的方法也许只能给企业带来部分利益, 而存货的流动性大, 价格随时受到市场行情变动的影响, 那么就不利于企业整体经营决策或者直接脱离了企业整体经营决策, 从而达不到纳税筹划时预期的节税目的。

1.4 未能正确考虑纳税筹划风险

由于企业纳税筹划人对税法知识掌握不够深入, 专业素质不高, 在筹划时可能没有分清合理避税与逃税偷税之间的界限等风险。又由于纳税筹划本身就是在税收法律法规的边缘上进行操作, 很容易在钻税法空子的情况下造成纳不仅纳税筹划不成功反而出现违法的可能性风险。再者, 企业经营决策活动可能会伴随着市场经济形态的变动而变动, 而纳税筹划离不开企业的经营活动, 所以纳税筹划时还会遇到因经营决策变动的影响成而导致纳税筹划效益不明显或者形成反效应的风险, 以及其他方面在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时可能遇到的风险等。

2 解决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问题的对策

2.1 正确衡量税负水平

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要正确衡量税负水平, 在选取纳税筹划方法时应该重视税收与非税收因素, 并且还应综合衡量纳税筹划方法。因为有些纳税筹划方法可能给企业节省了不少所得税税款, 但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许多其他非税方面的支出, 或隐性成本。因此企业在筹划时应该长远考虑可能发生的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充分考虑到与纳税筹划方案相关的税收与非税收因素。并且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时更应注重企业整体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而不是暂时税收负担的最小化。

2.2 从企业的长远发展考虑进行纳税筹划

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时应该从其的长远发展角度考虑。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的策划活动过程中应结合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目标, 准确的分析所要选择的纳税筹划方案是否与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目标相冲突, 并做出相应的模拟分析预测。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时不要只关注企业的短期利益, 也不应只考虑到企业短期税收负担最小化, 或者短期的税后利益最大化。因为企业的最终目标是长期可持续发展和企业经营利益的最大化。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时要充分认识并时刻谨记纳税筹划是为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目标服务的, 即使有些纳税筹划不能给企业短期减轻税负, 但是能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控制一定的税负, 这样的筹划方法也是可取的, 并且是真正的为企业长远发展服务的, 所以企业应该选择最有利于企业长期整体收益增加的纳税筹划方法。

2.3 应结合企业经营决策进行纳税筹划

企业进行所得税筹划时应该将筹划方法放到企业的整个经营决策中进行分析, 纳税筹划是为企业税后利润最大化服务的, 它只是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一种途径, 企业只有认识到这一点, 就能降低可能做出错误判断的风险。比如为了减少企业所得税而造成铺张浪费, 增加不必要的费用支出, 为了推迟获利年度而享受税法规定的减免税期, 忽略正常经营利益而造成企业亏损的本末倒置的行为。对于企业来说, 正确的纳税筹划态度是以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为本, 选择恰当的纳税筹划方法, 即使该筹划方法不一定使企业的税负减少, 但只要能带来企业整体利益增加就是可行的。

2.4 应遵循成本收益原则进行纳税筹划

纳税筹划应进行成本收益分析, 在选择纳税筹划方法时应充分的分析成本收益间的关系, 如果筹划带来的收益大于筹划成本时, 纳税筹划就是可行的, 如果分析得出纳税筹划成本高于纳税筹划带来的收益时, 就应该放弃该筹划方法。因此企业应对所有的筹划方法进行成本收益分析, 以便提高企业筹划的有效性。

2.5 应正视纳税筹划的风险性

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应正视纳税筹划的风险性, 我国税制建设还处在不断完善中, 税收政策变化较快, 纳税筹划者必须通晓税法及财务会计制度, 充分利用税务政策与财务会计制度的差别, 并将两者结合起来, 在利用某项税收政策进行筹划时, 应针对政策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 防范筹划的风险。比如某项纳税筹划在税法变革前是税收筹划, 而在税法变革后就可能被认定是偷漏税, 所以, 目前纳税筹划的重点是纳税筹划者应紧跟并掌握现行税收优惠政策, 因为税收优惠政策有着的广阔的筹划空间。同时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时所选取的筹划方案最好交由税务部门审核认定后施行。

参考文献

[1]夏仕平.我国纳税筹划误区研究综述[J].当代经济, 2011.

海南旅游企业所得税筹划研究 篇8

一、海南旅游企业所得税务筹划存在问题

(一) 税务筹划意识不强

目前, 许多海南旅游企业税务筹划意识不强。海南旅总国际旅游社作为海南国资委下属旅行社, 认为自己是国有企业, 在追求自己利润的同时, 还应当向国家缴纳更多的税收, 因此税务筹划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而一些海南旅游私营企业认为税务筹划就是偷税漏税, 不按实际收入登记营业额, 多列扣除项目支出。根据《营业税暂行条例》第五条第二款规定, 自2009年1月1日起, 纳税人从事旅游业务的, 以其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替旅游者支付给其他单位或个人的住宿费、餐费、交通费、旅游景点门票费和支付给其他接团旅游企业的旅游费后的余额为营业额。这些海南旅游私营企业在接团时, 一方面, 从不需要发票的旅游团或游客手中取得收入时既不开发票, 也不登记入, 少计收入;另一方面, 将本企业的业务招待费大部分或全部计入为游客代收代支的住宿费、餐费, 还将本单位职工的交通费也列为为游客代收代支的交通费, 多列费用项目, 从而达到偷税漏税的目的。第一种观点增加了企业的税收负担, 第二种观点违反税法规定, 企业有被追究法律责任的风险, 因此这两种观点都是不可取的。

(二) 税务筹划能力较低

税务筹划作为减少企业税收成本的有效途径, 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税务筹划要求企业财务人员既精通会计准则、会计业务实务, 又熟悉税法、税收政策, 还要求能够运用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和经营活动进行事先优化安排。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 海南省旅游企业的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仍然偏低, 他们习惯机械式地重复记账和报税, 缺乏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和预测能力, 并且缺乏运用税收政策来合理筹划企业经营活动的税务筹划能力。

(三) 导游工资抵扣不充分

目前, 海南的导游分两种, 一种是专职导游, 即与旅行社签订劳动合同, 旅行社发放基本工资和“五险一金”, 主要收入靠回扣;另一种是兼职导游, 与旅行社只有一纸协议, 没有基本工资也没有“五险一金”, 收入完全依赖回扣。目前专职和兼职导游的比例约为1:6。海南导游为了增加回扣收入, 大量安排自费项目、大量安排购物点, 甚至某些导游还强迫游客购物, 将风险转移给游客。按税法规定, 企业的工资可以据实扣除, 由于购物回扣是商家直接返给导游, 因此海南导游的实际工资很难核定, 从而导致海南旅游企业导游工资抵扣不充分, 企业所得税增高。

二、海南旅游企业所得税筹划的方法

(一) 增加企业税务筹划意识

海南旅游企业作为市场主体, 参与市场竞争, 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 在遵守国家税法的前提下, 利用国家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税务筹划, 既符合国家的税收征管要求, 又减轻了企业的负担, 因此企业应当增强税务筹划意识。海南旅游企业税务筹划是指企业为了实现自己的经营目标, 在遵守税法的前提下, 通过对企业的筹资活动、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的优化事先安排, 选择最优的纳税方案, 达到减轻税收负担, 取得合法税收收益的目的。税务筹划是合法的, 偷税漏税是违法的, 两者有本质上的区别。海南旅游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时一定要坚持税务筹划的合法性。

(二) 探索所得税筹划方法

1. 降低筹资成本

任何一个海南旅游企业在旅游市场中竞争发展, 仅仅依靠企业的内部资金是很难解决资金缺口问题的, 因此企业必须依靠外界力量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筹资方式多种多样, 常见的筹资方式主要有向金融机构以及非金融机构借款、发行债券、发行股票、自我积累方式、企业内部集资入股等。各种筹资方式各有利弊, 企业应该在税务筹划的角度进行权衡利弊选择筹资成本较低的筹资方式。目前, 大多数海南旅游企业的筹资方式过于单一, 注册资本金来主要自于筹建时投资者的一次性投资, 后期经营管理过程中所需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内各大银行借款。筹资成本是指企业在筹集资金过程中发生的成本费用。根据我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 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合理的财务费用支出, 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给予扣除。海南旅游企业向银行借款, 由此产生的利息净支出、金融机构手续费、汇兑净损失等非资本化支出在会计上作财务费用处理, 可在税前抵扣。但是, 如果海南旅游企业将向银行的借款用于房屋建筑物等资产构建, 并构建期在一年以上, 其借款利息在会计上应作资本化处理, 不能在税前抵扣。因此, 当海南旅游企业出现经营性资金短缺时, 应向银行申请短期借款, 这些利息费用可以全部在所得税前扣除。当海南旅游企业出现构建大型资产引发的资金短缺, 企业不应向银行借款, 而应在企业内部向本单位职工内部集资。海南旅游企业向职工内部集资操作不难并且可以堵住资金缺口。从税务筹划的角度考虑, 企业内部集资可以将企业付出的利息成本转化成职工的利息收入, 这部分利息支出在会计上可以作为职工工资、薪金处理。按我国所得税法规定, 企业发生的合理工资、薪金准予在所得税前据实扣除。

例如:海南金太阳国际旅行社公司需要构建一幢行政办公楼, 资金缺口400万元, 预计三年内可以偿清, 银行贷款三年期年利率5.75%。

方案一:公司向中国工商银行海南分行借款400万, 年利率5.75%, 借款期为三年。

方案二:公司向职工内部集资400万, 年利率5.75%, 期限为三年。

通过两个方案的比较, 可能看出, 海南金太阳国际旅行社公司构建一年期以上的资产, 采用内部集资方式筹集资金比向工商银行借款方式筹集资金节税5.75万元。

2. 转让定价降低税负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等于收入减准予扣除项目, 然而税法对一些扣除项目作了最高扣除限额。如果企业在这些项目的支出超过了税法规定的限额标准, 超出部分不能在所得税前抵扣。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 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 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 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 (营业) 收入的5‰。《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四条做了原则性规定:“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 不超过当年销售 (营业) 收入15%的部分, 准予扣除;超过部分, 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新所得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为25%, 但是国家为扶持小型企业的发展, 将小型微利企业的税率定位为20%。海南旅游企业可以通过增设小型微利企业, 转让定价扩大整个集团的收入, 从而扩大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等项目的扣除限额, 降低企业所得税负担。

例如:海南通达假日旅行社有限公司主营国内外旅游服务, 还兼营旅游商品的生产和销售。2014年企业实现旅游商品销售净收入800万元, 与旅游商品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7万元, 广告费120万, 业务宣传费10万元。

方案一:公司没有进行税务筹划, 按税法纳税。

方案二:公司将其销售部门独立出来, 设立旅游商品商业子公司。企业将旅游产品以700万元销售给商业子公司, 子公司再以800万元对外销售。母公司与子公司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分别为4万元和3万元, 广告费分别为75万元和45万元, 业务宣传费分别为6万元和4万元。

方案二通过设立子公司, 扩大销售 (营业) 收入, 扩大了扣除项目的扣除限额, 并且利用小型微利企业的低税率, 比方案一节税26100元。

3. 加速固定资产折旧

海南旅游企业拥有大量的旅游客运汽车, 这些固定资产占企业的总资产的比重较大。海南旅游客运汽车折旧费可以计入当期费用冲减利润, 直接影响企业所得税额的多少。税法对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和残值率等都作了规定, 但税法也规定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实需要加速折旧的, 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法, 加速固定资产的折旧。海南政府规定旅游客运汽车报废年限是10年。海南旅游企业业务多, 客运汽车损耗大, 可以向上级部门申请缩短汽车折旧年限, 加速折旧。固定资产加速折旧, 企业前期折旧额大, 应纳所得税额少, 实质是为企业获得一笔无息贷款。

例如:海南金太阳国际旅行社公司拥有客运汽车价值600万元, 净残值率为5%, 采用平均年限法折旧。假设企业在不考虑折旧的前提下, 每年应纳税所得额为300万元, 所得税税率为25%。

方案一:按海南政府要求最长报废年限10年折旧

方案二:缩短折旧年限为8年加速折旧

前1-8年, 方案二比方案一每年折旧额多105000元, 每年节税35625元, 也就是说企业每年获得35625元的无息贷款。

(三) 规范海南导游工资待遇的管理

海南旅游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康、有秩序的海南旅游市场竞争秩序。海南省旅游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对旅游产品提出合理的指导价格范围, 坚决消除海南旅游市场低价格、低质量的恶性竞争。应理顺海南旅游企业、购物商店与导游的关系。海南旅游企业在取得了合理的旅游团费收入后, 应按当地平均收入水平, 适当提高导游的基本收入, 并按国家规定为员工交纳“五险一金”。游客到购物商店消费的佣金应先返还给旅游企业, 作为海南旅游企业的中介收入, 旅游企业再按一定的比例作为奖金返给导游。规范海南导游工资待遇的管理, 既提高了旅游企业的收入, 也保障了导游的待遇, 同时避免了导游强迫游客购物的现象。导游的工资和奖金都通过旅游企业发放, 也便于海南旅游企业对导游工资的核算, 增加工资费用的税前扣除。

三、海南旅游企业税务筹划风险的管理

目前, 我国的税收政策还处于频繁调整时期,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也会遭受到各种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海南旅游企业进行税务筹划必然会存在一定的风险。海南旅游企业税收筹划风险成因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 主观原因。税务筹划人员表面上对国家税收政策理解透彻, 筹划得当, 但实际上对其内在精神把握不准确, 从而导致税收筹划失败。二是, 客观原因。国家税法变革或企业经营环境等筹划方案成立的条件不断发生变化。

为了降低税务筹划风险, 海南旅游企业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税务筹划风险的管理。

(一) 提高企业税务筹划方案的质量

对日常业务的所得税筹划, 企业可以成立一个由法务部、财务部、业务部等部门联合组成的税务筹划小组, 负责制订税务筹划方案, 经领导审核后, 再交给相关部门严格执行。然而对一些大型、难度较大的专门项目, 企业可以委托给海南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虽然企业需要支付一些费用, 但这些机构拥有更专业的财会、税法知识和税收筹划能力, 其制定的税收筹划方案的质量相对会更高。旅游企业与这些机构订立合同时, 应当注意受托人应承担的责任, 从而减少企业的涉税风险。

(二) 执行中适时调整筹划方案

目前, 旅游法对旅游行业规范的力度在不断加大, 税法也在不断变革, 海南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这就要求海南旅游企业在制订税务筹划方案时保留一定的调整余地。旅游企业在执行税务筹划方案时, 可根据国家税法、相关政策变动以及企业经济活动变化, 适时调整税务筹划方案的内容, 分散风险, 趋利避害, 实现税务筹划方案的目标。

(三) 事后评价税务筹划效果

税务筹划方案执行完毕, 旅游企业的税务筹划小组可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来评价税务筹划效果。税收利益只是企业的一项经济利益, 而不是全部利益。评价小组应以企业整体效益为标准比较税务筹划前和税务筹划后企业整体效益的增减变动, 从而评价税务筹划的效果, 总结税务筹划的经验教训。

税务筹划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财务管理内容, 操作性很强, 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和国家政策信息。海南旅游企业需要建立和更新信息库, 并且及时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 顺应环境变化, 才能做出成功的税务筹划方案。

摘要:国家和海南省不断出台发展海南省旅游业的优惠政策, 大力推动了海南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但沉重的企业所得税成为海南旅游企业前进的负担。文章指出海南旅游企业所得税务筹划存在税务筹划意识不强、税务筹划能力较低、导游工资抵扣不充分等问题, 并提出海南旅游企业所得税筹划的方法, 最后提出海南旅游企业税务筹划风险的管理建议。

关键词:旅游企业,企业所得税,税务筹划

参考文献

[1]申山宏.对中小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探讨[J].商业经济, 2012年第8期

[2]尹淑平.有效控制税务筹划风险[J].会计之友, 2010年第4期

[3]罗雯.中小企业所得税税务筹划分析[J].企业家天地 (理论版) , 2011年第4期

[4]李广军.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企业纳税筹划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 2012年第13期

[5]何玉梅, 罗洁.中小企业纳税筹划误区及解决方案[J].经营管理者, 2011年第16期

[6]郭超.中小企业税务筹划现状及对策分析[J].财政监督, 2011年第3期

[7]盖地.企业税务筹划理论与实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2年2月

[8]曹林琳, 胡胜娟.企业所得税税务筹划探讨[J].财会通讯, 2011年第32期

某汽配企业所得税筹划方案研究 篇9

1 企业所得税及其纳税筹划概述

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国家通过征收企业所得税可以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活动, 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调节产业结构, 促进经济发展;为国家的建设筹集财政资金。企业所得税的征税范围较广,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 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 为收入总额。

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 应纳税所得额为企业每一个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 扣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应纳税所得额的正确计算直接关系到国家财政收入和企业税收负担, 并且同成本、费用核算关系密切。因此, 企业所得税法对于应纳税所得额的具体计算作了明确规定。

当前我国企业所得税的税率统一为25%, 但对符合条件的部分企业可以享受20%或15%的优惠税率, 而且国家对某些特定的企业和课税对象还有一些其他的减轻或免除的税收优惠政策, 对于国家鼓励发展的地区及行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也有很多。除此之外, 国家为了扶持和鼓励某些特殊的纳税人和特定的项目, 或者避免因征税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 对企业取得的某些收入予以不征税或免税的特殊政策, 来降轻企业的负担, 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由于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构成更为复杂, 作为计税依据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也较为复杂, 同时受国家各项政策的影响, 因此在庞杂的计税与纳税的过程中, 可以进行纳税筹划的方法和环节相对其他税种较多, 故而选取企业所得税来进行纳税筹划就显得必要而富有意义。

2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方法概述

考虑到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构成及其计算的种种复杂情形, 因此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筹划方法也相对比较多,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要描述企业所得税的筹划方法。

2.1 从纳税人角度考虑

从纳税人角度考虑的纳税筹划, 主要是通过纳税人之间的兼并、分立、新设分公司或子公司等方式, 从而达到间接避开高额税率、充分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的途径来实现纳税筹划目标的。

2.1.1 企业兼并的纳税筹划。

依据税法的规定, 在企业兼并过程中因为可供产权交换的支付的方式不同, 因此在资产计价、转让损益、亏损弥补等涉及企业所得税的事项上面, 就可以选择不同的税务处理方法, 因此企业兼并过程中的所得税筹划势必要考虑上述三方面的影响因素。

2.1.2 企业分立的纳税筹划。

无论企业采取存续分立还是新设分立, 一般都不需要经过清算程序。企业分立前的债权或债务, 按法律规定的程序及分立协议的约定, 由分立后的企业来承继。同企业兼并一样, 在企业分立中因为可供产权交换的支付的方式不同, 不同的税务处理方式也因不同的选择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 故而企业分立的纳税筹划影响因素也大致包含资产资产计价、转让损益以及亏损弥补三方面直接影响所得税税负的因素。

2.1.3 设立子公司、分公司的纳税筹划。

考虑税负的影响, 设立子公司亦或分公司各有利弊, 需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而决定。例如, 企业的分公司不是独立的法人, 也就不是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 分公司的所得需要与总公司汇总后计算来纳税。故而对成立之初有亏损的分支机构或是在总公司亏损而分支机构盈利的情形下, 企业此时比较适合采用分公司的形式。另外, 如若分公司地处税率相对比较高的地方, 通过此种方法来进行汇总纳税, 也可以规避较高税率。如果反之的情况, 企业分支机构选择子公司的形式比较妥当。

2.2 从计税依据角度考虑

依据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可以知道,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大小取决于收入和扣除项目两个关键因素, 故而从计税依据角度的筹划可以从这两方面进行着手。

2.2.1 收入方面的纳税筹划。

(1) 产销规模。企业的产销规模与企业税负相互影响。在税款的计征过程中, 由于计税依据是企业账面记载的应税收益额及税款征收额, 因而企业所取得的现金流入量并不能影响税款的征收, 即不会因为现金流入量的减少而使税收减少。但实际上, 税款是要用现金来缴纳的, 如果企业为了无限制地扩大产销规模, 大量进行固定资产投资, 购买原材料, 过度挤占资金, 可能会导致税款的征收与企业现金的脱节。从现金流量这个角度来看税收, 企业扩大产销规模时, 一定要考虑到期要缴纳的税款。 (2) 产销结构。在企业具体的经营过程中, 还得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确定适合自己的产销结构。若企业拥有合理的产销结构, 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合理运用资金配置相应的生产, 亦可帮助企业进行合理妥善的税务筹划, 帮助企业节约资本, 从而更有效的利用资本。

2.2.2 扣除项目的纳税筹划。

根据应纳税所得额公式我们可以知道, 在收入总额一定的前提下, 如果尽可能增加准予扣除项目的金额, 必然会使应纳税所得额减少, 从而减少企业所得税。

(1) 固定资产。对于固定资产方面的纳税筹划,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利用折旧的方法;二利用折旧年限的方法;三固定资产修理与改良等进行考虑。

(2) 成本费用核算。对于成本费用方面的核算, 也有许多方面值得我们考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选择合理的存货计价方法; (2) 选择合理的费用分摊方法; (3) 选择合理的资产租赁方式、筹资方式、坏账核销方式等进行考虑, 合理筹划成本费用方面可以进行筹划的各种途径。

2.3 从税收优惠政策角度考虑

2.3.1 利用优惠年度。

对于新办企业, 若为年度中期开业, 当年实际生产经营期不足6个月的, 可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选择就当年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其减征、免征企业所得税的执行期限, 可以退延至下一年度计算。如果企业选择此办法后, 下一年度发生亏损, 其上一年度已缴纳税款, 不予退库, 亏损年度应计算为减免执行期限, 其亏损额可按规定用以后年度的所得抵补。

2.3.2 选择投资地区。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为适应各地区发展情况和水平的不同, 对不同的地区制定了不同的税收政策, 为进行投资地区的纳税筹划提供了空间。投资者选择投资地点, 除了考虑投资地点的硬环境等常规因素外, 不同地点的税收差异也应作为考虑的重点。

2.3.3 选择投资项目。

投资项目是多种多样的, 不同项目所享受的税收待遇也各不相同,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 根据税法的不同规定,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选择恰当的投资项目, 在获得更多收益的同时又能减轻自身的税收负担。

2.3.4 选择投资方式。

投资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 即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形成了各种形式的企业, 企业生产经营结果就要征收流转税, 如增值税, 其纯收益还要征收企业所得税。而间接投资的交易需征收证券交易税, 其收益则征收企业所得税。

2.3.5 选择设备更新。

根据现行所得税条例规定, 企业固定资产的折旧费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 也就是说折旧具有抵税作用。因此, 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更新决策时要考虑这一因素, 以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

2.3.6 境外所得已纳税额的扣除。

纳税人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 在汇总纳税时, 可以选择分国不分项抵扣或者定率抵扣, 但抵扣方法一经确定, 不得随意更改。

3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案例分析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 了解某汽配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筹划, 并进行最优方案选择。

某汽车配件生产厂为某一类型的大型客车生产零部件, 出售给某客车制造厂的客车配套使用。销路好时, 从20X4年开始, 以后的10年中, 每年可销售8万件该零部件, 估计的概率为40%;销路低迷时, 每年只生产4万件, 对应的概率为60%。某客车制造厂希望某汽车配件生产厂能供给配套的零部件, 洽谈价格如下:

(1) 如果配件生产厂能确保供应, 则客车制造厂在10年内不再去购买其他配件厂商的该零部件, 每件的价格定为150元。

(2) 如果配件生产厂每年只能供应4万件该零部件, 其销售价格需降低3%。

(3) 如果配件生产厂每年确定能供应8万件该零部件, 其销售价格降低5%, 超过4万件而不足8万件, 也按这个价格收购。

某汽车配件生产厂根据上述情况, 具体分析本厂的相关资料如下:

(1) 如果想达到每年生产4万件该零部件, 需改建自有车间, 这一举措需要投资50万元, 由企业自有的资金解决, 若于20X2年年初开工, 预计年底可完工。

(2) 如果想达到每年生产8万件该零部件, 需要扩建成型生产车间, 这样需投资800万元, 而本厂可投入自有资金50万元, 其余资金需要通过贷款解决, 贷款年利率为6%, 若于20X2年年初开工, 预期年底可完工。

(3) 某汽车配件生产厂现有生产该类型客车零部件的固定资产1000万元 (不考虑净残值) , 年折旧率为20%, 每年分摊的管理费用为10万元, 生产车间改建后每件该零部件的变动成本为75元, 扩建后可以下降8%。

(4) 经过市场专业机构预测, 20X4年后的10年内, 其他客车制造厂也需要这种零部件, 预计每年需求量大的情况可达3万件, 概率为60%;需求量小的情况达1.2万件, 概率为40%, 每件的售价为150元 (不含税) 。

某汽车配件生产厂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增值税税率为17%, 每件产品可抵扣进项税额的材料成本占销售价格的比重为50%, 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为7%, 教育费附加征收率为3%。

该汽车配件生产厂根据掌握的资料, 对市场销售、购买要求以及本场的具体情况作了全面的分析, 提出了3个可行性方案以供选择。

方案一:用企业自有的资金投资50万元改建生产车间, 生产4万件该零部件, 全部卖给某客车制造厂。

方案二:向银行贷款750万元, 用企业自有资金50万元, 总共投资800万元扩建生产车间, 可以每年生产8万件该零部件, 全部卖给某客车制造厂。

方案三:扩建成型的生产车间, 以达到年生产8万件的能力, 其中一部分产品供应某客车制造厂, 一部分卖给其他客车制造厂。

若从中原则净利润最大者, 各方按净利润的计算如下: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我们通过以上计算可得知, 方案三的年税后净利润最多, 所以应该选择方案三。

4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总结

当前我国现有的的所得税税收法规因其对不同的经济事项所产生的结果不同, 使得企业合理的筹划税务存在许多可能的条件。现代企业在管理层决策的时候, 势必也会考虑到企业所得税这一重要的影响因素。企业所得税在进行筹划的时候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4.1 合理地制定纳税筹划的目标

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是一种合法合理的规划性行为, 但在实际的过程中, 可能会受到执行人或利益相关者的影响, 或多或少出现违法倾向。因此, 为了保证企业纳税筹划合法化, 企业应该在制定相应的筹划方案时, 对企业经营的内外环境、发展程度与基本状况进行详细的分析, 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 尤其是相关管理者与执行者, 要对税收法律与法规进行学习与理解。

4.2 加强纳税筹划的具体工作

企业在缴纳所得税的时候, 首先必须能够清楚地辨别什么是纳税筹划什么是偷逃漏税。国家的经济发展需要企业的推动, 企业的发展也需要依赖国家的扶持, 企业想要实现良性的发展, 必须要对企业自身的特点有清晰的把握, 只有这样, 在纳税筹划的时候, 企业才能冷静合理地分析适合于自身的方案方法。

4.3 优化纳税筹划工作的选择模式

公司在运营过程中的资金获得在于不同的融资方式, 因此, 在制定企业纳税筹划方案时应该根据企业不同的融资方式进行, 特别是与其他融资方式比较分析后, 进行综合性的研究, 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制定出适合本企业的纳税筹划方案。

企业所得税作为现代企业的重要税种之一, 是可以影响到企业经营状况的关键因素。合理合法地进行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筹划, 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税后的利润最大化, 也能充分发挥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 公平合理分配社会资源。企业也要严格区分纳税筹划与不合理避税、偷逃漏税等行为, 不断提升企业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 完善企业涉税的内控体系, 积极防范纳税筹划风险, 这样才能使纳税筹划发挥其积极作用。

摘要: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迅猛, 企业间的竞争愈加激烈, 企业所得税作为当今企业主要纳税税种之一, 伴随着我国税收政策逐渐健全, 可为企业宏观规划较为可观的弹性空间, 因此该税种的纳税筹划, 可以有效地提升资本利用率, 全面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促使企业的价值得到最大化。以此为出发点, 对某汽配企业所得税筹划过程中可选择的方案加以剖析研究, 并通过计算分析, 对筹划的方案进行比较, 为相关企业进行所得税筹划提供参考, 同时为企业提供相应的建议, 并揭示企业所得税筹划为企业未来发展所发挥的重要、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汽配,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

参考文献

[1]徐元玲, 兰庆莲.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筹划研究[J].会计之友 (上旬刊) , 2010 (05) .

[2]博迪, 刘丽娇.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01) .

企业税务筹划研究 篇10

一、税务筹划的涵义及特点

(一) 税务筹划的涵义

税务筹划是指纳税人在实际纳税义务发生之前对税收负担的低位选择行为, 即纳税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 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等事项的事先精心安排和筹划, 充分利用税法所提供的包括减免税在内的一切优惠政策及可选择性条款, 从而获得最大节税利益的一种理财行为。税务筹划是企业独立自主权利的体现, 也是企业对社会赋予其权利的具体运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 税务筹划必将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二) 税务筹划的特点

具体包括: (1) 合法性。企业税务筹划本质是一种法律行为, 由税收政策指导筹划活动。即税务筹划是在国家法律许可的范围内, 以税法为依据, 深刻理解税法精神, 在有多种应税方案可供选择时, 做出承担税负最低、合理又合法的抉择, 是有别于避税、偷税、骗税、逃税的行为。 (2) 超前性。税务筹划行为相对于企业纳税行为而言, 具有超前的特点。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 纳税义务的发生具有滞后性。税务筹划是在纳税义务确立之前所作的经营、投资、理财的事先筹划与安排。如果经济活动已经发生, 应纳税款已确定, 就必须严格依法纳税, 此时如果再进行税务筹划就已失去现实意义。 (3) 目的性。企业税务筹划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 取得节税利益。企业的节税利益可从两方面获取:一是选择低税负或总体收益最大化的纳税方案;二是滞延纳税时间。但税务筹划不能为节税而节税, 必须与企业财务管理的根本目标保持一致, 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服务, 为实现企业发展目标服务。 (4) 择优性。当企业在经营、投资、理财活动中面临多种方案时, 税务筹划就是在两种或更多的方案中, 选择税负最轻或最佳的一种方案, 以实现企业的最终经营目的。对纳税方案的择优标准不是税负的最小化而是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5) 普遍性。即从世界各国的税收体制看, 国家为达到某种目的或意图, 总要牺牲一定的税收利益, 对纳税人施以一定的税收优惠, 引导和规范纳税人的经济行为, 这就为企业提供了进行税务筹划、寻找低税负、降低税收成本的机会, 这种机会是普遍存在的。 (6) 时效性。国家税收政策是随着政治、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而变化的。因此, 纳税人在进行税务筹划时, 必须随时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化, 适时地做出相应的变化, 注重税收政策的时效性。

二、企业进行税务筹划的必要性

(一) 税收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

企业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 对投资、经营和理财等方面进行税务筹划是完全必要的, 但税务筹划的实施必须有一定的经济环境和相应的配套措施作为前提。现阶段, 企业实施税务筹划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这主要表现在:国家征什么税、征多少税、如何征税, 无不体现政府的政策意图。税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往往是对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和不同产品实行区别对待的, 对需要在税收上鼓励的, 往往少征税或不征税, 对需要限制的, 往往多征税。因而企业如何纳税, 往往存在多个可供选择的方案。企业可以通过对自身行为的调整, 避开税收所要限制的方面, 达到国家规定的、可以鼓励的政策条件。这样既有利于企业的微观发展, 又达到了降低税负的目的。

(二) 国家法律为税务筹划提供了可能

国家的税收法律、法规, 虽经不断完善, 但仍可能存在覆盖面上的空白点、衔接上的间隙处和掌握尺度上的模糊界限等, 这也为企业进行税务筹划提供了可能。

(三) 现行财务会计制度中存在着弹性与自主性

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中, 有些规定是有弹性的, 有些财务处理可以自由选择确定, 如存货计价方法可以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固定资产折旧可以有直线法与加速折旧法。企业可根据自身环境的具体情况, 充分地运用这些合法的可选择的自由, 选择那些有利于自身的财务处理方法和会计核算方法。

(四) 税务筹划导致国家财政收入的减少

从短期来看, 税务筹划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 导致了国家财政收入的减少。但这种减少其实是国家本身的意图之一, 因为国家正是通过牺牲税收收入来换取经济政策的贯彻落实和国家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从长期来看, 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意味着涵养了国家的税源, 有利于国家长期财政收入的增长。因此, 国家对正当的税务筹划行为持肯定与支持的态度, 这也是企业税务筹划行为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税务筹划是企业应有的权利, 通过对企业税务筹划的肯定与支持, 促进企业依法纳税、也是依法治税的必然选择。

三、企业税务筹划范围

(一) 新建企业的税务筹划

具体包括: (1) 企业组织形式的选择。经营者在组建企业时, 从有限责任制、合伙制和股份制中选择一个适当的组织形式, 是税务筹划的一个重要内容, 因为这三种组织形式在税收上待遇是不同的。 (2) 经营地点、行业的选择。国家为了贯彻宏观产业政策, 对特定地区、特定行业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 这种优惠就成为企业进行税务筹划确定经营地点、经营行业的重要依据。如国家规定对设在西部地区国家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 在2001年至2010年期间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西部地区新办交通、电力、水利、邮政、广播电视的内资企业, 上述项目业务收入占企业总收入70%以上的, 可以享受从开始生产经营之日起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所得税, 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所得税。

(二) 企业扩展的税务筹划

具体包括: (1) 分公司与子公司的选择。分公司与子公司在税收待遇上不一样。分公司和总公司在法律上同是法人实体, 分公司和总公司的盈亏要合并缴纳所得税。子公司为一个独立法人, 要单独缴纳所得税。一般而言, 新扩建企业开始经营初期如果有亏损, 则以分公司有利, 之后有盈利以子公司有利, 如果子公司在国外, 利润不汇入母公司则可以不必合并缴纳所得税, 可以获得递延纳税的好处。 (2) 企业改组改制中的税务筹划。企业改组是指企业经营发展到一定时期针对企业产权关系和其他债务、资产、管理结构所展开的企业改组、整顿与整合的过程, 以此从整体上和战略上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状况, 强化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推进企业创新, 如公司的收购、合并和分立、公司股权资产的转让等。重组时税收是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根据《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和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企业改组改制中若干所得税业务问题的暂行规定》的要求, 企业合并通常情况下被合并企业应视为按公允价值转让、处置全部资产计算资产转让所得依法缴纳所税, 但如果合并企业支付给被合并企业或其股东的收购价款中, 除合并企业股权以外的现金、有价证券和其他资产即非股权支付额, 不高于所支付的股权票面价值或股本的账面价值20%的, 经税务机关审核确认被合并企业可以选择不确认全部资产的转让所得或损失。同样如果分立企业支付给被分立企业或其股东的交换价款, 除分立企业的股权以外的非股权支付额, 不高于所支付的股权票面价值或股本的账面价值20%的, 经税务机关审核确认被分立企业可以选择不确认分离资产的转让所得或损失, 不计算所得税。

(三) 企业在筹资、投资过程中的税务筹划

具体包括: (1) 企业筹资的税务筹划。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所需资金主要是通过所有者投入和负债取得, 股权和债权两种筹资方式在形式上税收待遇是不同的。债权的利息费用可以在所税前列支, 具有利息免税的优待, 能够利用财务杠杆获得更多的收益, 但向股东发放的股利只能从企业税后利润中分配, 没有减税效应。从税务筹划角度考虑, 利用债权筹资越多越好, 但是债务过大, 会增加企业财务风险, 因此企业资本结构决策中要进行税务筹划。 (2) 企业投资核算的税务筹划。企业有多余资金准备对外投资时可以购买国债或股票。购买国债可能收益不高, 但国债到期时的利息免征所得税。而企业股权投资所得凡投资方企业适用所得税率高于被投资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率的, 除国家税收法规规定的定期减税、免税外应按规定还原为税前收益后, 并入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 依法补缴企业所得税。

四、企业进行税务筹划应注意的问题

(一) 税务筹划必须遵守税收法律、法规与政策

只有在遵守税收法律、法规与政策的前提下, 才能保证企业所设计的经济活动、纳税方案为税收主管部门所认可, 否则企业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并承担法律责任, 而这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损失。税务筹划的合法性, 还要求企业依法取得并保存会计凭证或记录, 使其完整、正确, 并正确进行纳税申报, 及时足额地缴纳税款。这样就不会出现任何关于税收方面的处罚, 这也是税务筹划的一种形式。

(二) 税务筹划应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企业进行税务筹划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合法节税、增收, 使企业整体收益最大化, 因此要考虑投人与产出的效益。如果税务筹划所产生的收益不能大于税务筹划成本, 税务筹划就没有必要进行了。

(三) 税务筹划应从总体上系统地进行考虑

企业税务筹划的目的是取得企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即不能仅仅关注个别税种税负的高低, 某一税种少缴了, 另一税种可能要多缴, 而必须着眼于企业整体税负的轻重。同时, 企业不仅要保证整体税负最低, 还要避免在税负降低的同时带来的由于销售与利润的下降超过节税收益。此外, 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时, 不能仅把眼光盯在某一时期纳税最少的方案上, 而应从企业的总体发展目标出发去选择有助于企业发展, 能增加企业整体收益的方案, 甚至有时, 节税的目的还得为企业的整体、长远利益让路。毕竟相对于增加企业综合经济效益而言, 节税只是一个途径、一种方法。

(四) 税务筹划应在纳税义务发生之前进行

税务筹划必须在应税行为或应税事实发生之前对企业的投资、经营和理财等活动进行筹划和安排。如果纳税事实已经形成, 纳税项目、计税依据和税率已成为定局以后, 就不存在税务筹划的问题了。否则将不可避免地要沦为避税甚至逃税。因此, 税务筹划应在应税经济行为之前进行, 并指导经济活动的运行。

(五) 税务筹划应注意防范风险

税务筹划之所以有风险, 与经济环境、国家政策及企业自身活动的不断变化有关, 尤其是那些立足长期的税务筹划, 更是蕴涵着较大的风险性。例如, 较长一段时间内, 国家可能调整税法, 开征一些新税种, 减少部分税收优惠等。另外, 无论什么税种, 在纳税范围和应纳税额的界定上, 法律都赋予税务机关一定的职业判断。因此, 在企业税务筹划中, 有关人员除了全面学习税收法规之外, 还应密切保持与税务部门的联系与沟通, 至关重要。在某些模糊或新生事物的处理上及时得到税务部门的认可, 同时还能尽早获取国家对相关税收政策调整或新政策出台的信息, 及时调整税务筹划方案, 尽量降低风险, 趋利避害, 争取获得最大的收益。

参考文献

[1]王兆高:《税务筹划》,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盖地:《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刘东明:《企业纳税筹划》,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马洪:《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与经济结构的调整问题》, 工业经济管理丛书1998年版。

[5]马宇平、裕冲:《中国昨天与今天》, 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版。

[6]曹江:《企业如何进行税务筹划》, 《商业会计》2002年第2期。

[7]叶翔:《关于企业税务筹划的探讨》《, 交通会计》2005年第4期。

上一篇:中国货币政策调整下一篇:《钗头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