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型人才

2024-06-04

科技创新型人才(精选十篇)

科技创新型人才 篇1

2006年2月, 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 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战略目标。2007年10月,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1]。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 从源头上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我国提出了以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为主要保障, 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建立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素质教育体系, 形成全社会关注创新、学习创新、勇于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 培养掌握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工具的创新型人才, 培育拥有知识产权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

企业科技创新是一项高风险、非常复杂的工作, 是一项不仅要考虑技术因素还要考虑市场因素的工作, 是一项需要持续投入和长期坚持的工作, 是一项直接影响企业长远生存和发展能力的工作[2],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是一个庞大、不断完善的系统工程。其中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是企业增强自主创新、突破技术壁垒、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3]。打造创新型团队, 培养创新人才, 已是国内各个企业面临的首要任务。

人才需要培养, 创新型人才更需要培养。创新人才是与常规人才相对应的一种人才类型。所谓创新型人才, 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4]。而企业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呢?在国内企业, 一般是以研发平台为培养平台, 通过项目运作实现创新人才训练, 制定鼓励人才创新创造的政策, 营造浓厚的创新型人才成长氛围等措施来实现对创新人才的培养。笔者认为应该在提高认识、构建平台、团队建设、制度保障、营造学习氛围五方面着手, 采取一些必要措施, 增强技术人员创造性, 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1 高度重视, 培养对创新活动综合能力的认识

企业科技创新活动具备实践性的特点, 任何先进工艺、新产品、新技术, 都需要在市场上推广应用, 为企业带来利润。在一个企业, 技术创新不仅仅是研发部门自己的工作, 而应与企业内其他职能 (如产品的生产、营销等) 紧密结合, 企业更加关注研发和业务活动的有机结合, 创造各种条件增加业务部门和研发部门之间2013年 (第42卷) 第9期论的联系沟通。在人才培养上, 企业科技创新型人才不但要有一定的技术理论基础, 还要有生产方案确定、成果应用推广的实践能力。因此, 对企业技术创新人才能力的培养就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在企业向市场经济完全转型的阶段, 具有创新意识、协作精神和解决市场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的人才, 才是企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企业技术创新应是技术推动和市场需求拉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2 加大投入, 构建科技创新实践平台

随着全球大开放大格局竞争态势的形成, 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唯有加强技术创新活动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创造各种条件为技术创新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持是企业科技活动实施的基础保障。建设以企业为主体, 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技术创新活动等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企业科技专项经费至少要达到企业销售收入的5%以上, 并确保逐年增长, 才能为科技创新活动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条件基础。除此之外, 通过私有权益市场、企业自有资金、合作伙伴为项目融资, 加大资源整合和共享力度, 不断实现在时间、空间、内容、方法和手段等各方面的开放机制, 也能为企业科技创新活动构建创新平台和环境保障。

3 组织协调, 打造技术创新团队

创新活动中市场营销、研发和生产等职能部门之间的充分沟通和交流至关重要, 企业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需要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相互配合, 协协调运作, 为了便于跨部门的协调合作, 很多企业通过构建多职能部门组成的技术创新团队来完成创新活动的有效实施。一个沟通交流良好的创新团队, 能为创新活动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知识平台, 获取信息的渠道较多, 有利于各种想法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从而产生创造性的新想法, 增强团队的整体创造性。当然, 要构建技术创新团队, 企业必须考虑到团队的技能组合、获取资源的能力以及团队内部沟通和协调的有效性。创新团队中人员的协调合作、沟通交流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

4 完善制度, 建立科技创新保障机制

科技创新保障机制的建立, 旨在充分调动企业广大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保证科技创新活动持续稳定地开展, 使得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科学化、规范化, 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企业在奖励创新、技术指导、完善管理、资金规划等方面都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给予落实职称评定、现金补贴、表彰奖励等各个层面的鼓励, 引导更多的技术人员实践创新。有效的创新机制保障原则是能使创新人员人尽其才、奖惩有效、沟通顺畅、合作高效。人尽其才是指能充分发挥创新人员的创造性;奖惩有效是指创新的质量与其晋升密切挂钩, 有明确的物质奖励, 并能积极发挥作用;沟通顺畅是指企业内研发、生产、营销等各个部门之间具有良好的沟通方式和渠道, 能开展实现技术创新的紧密协作;合作高效是指在与企业外部的技术力量合作中具有行之有效的办法经验, 并取得很好的成效。

5 创造条件, 营造科技创新学习氛围

企业创新活动的过程也是技术人员学习的过程, 技术人员只有不断积累内外部各种知识、经验、诀窍, 才能解决技术创新和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才能具备创新实践能力。企业可以采用正式非正式的培训、工作轮换、共同讨论等, 获取内部知识和技术。也可以通过支持和鼓励更多的技术人员参加科技参观、科技沙龙、科技讲座、科技培训、科技竞赛等活动, 培养技术人员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和热情。还可以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 举办各类学术活动, 加强技术人员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 开阔技术人员的视野, 增强企业技术人员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思维, 培养其创新意识, 激发其学习热情, 效果更加显著, 形成“干中学”和“用中学”的学习氛围, 为创新型人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总之, 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才能敏锐把握市场需求, 有效整合产学研力量, 发挥科学技术对经济建设的贡献。企业培养创新型人才, 鼓励技术人员开发适应市场变化、环保健康的新产品, 大力推动成果转化应用, 就是为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做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企业是创新的主体, 创新型人才是创新的载体, 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 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围绕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综合特点、强化技术创新活动基础条件、构建技术创新协作团队、调动技术人员创新积极性、营造企业科技创新学习氛围等实际问题, 重点阐述了企业如何从上述五方面着手, 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 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创新主体,创新型人才,可持续发展,企业培养

参考文献

[1]党的十七大报告, 人民网[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4/6429094.html.

[2]唐殿强, 孙玉萍.企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J].中国发明与专利, 2009 (05) .

[3]臧力克.论企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 (03) .

科技创新型人才 篇2

论文摘要: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建立开放创新实验室、建设立大学生创新基金和创新学分等几种措施,将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大学生培养的整个过程,形成持久有效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体系,对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不仅关系到其个人的发展,而且对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深远影响。近年来,各大高校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大力推进实践教学改革,鼓励大学生科技创新,使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由于传统教育模式及功利化思想的影响,部分高校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划上了等号,没有专门负责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管理机构,只有在组织参与国家、省市等各级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时,才由教务处、团委、学生处等部门组成临时管理机构,并且仅对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提供资金、场地和技术支持,直接导致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缺乏持久性,培养机制与时代要求不符。为了使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持久有效,我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体系进行了大力改革,在建立创新管理机制、开放创新实验室、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和创新学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专门的服务。

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建立有助于以“科技创新”为中心来协调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按照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目标要求和实施内容,把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人才培养的整体方案之中,贯穿大学生的整个培养过程,整合优化成有机的整体,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我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主要由管理部门和专家指导委员会两部分组成。管理部门由教务处、团委、学生处、科研处、招生就业办公室等相关单位抽调专门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是制定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整体规划和组织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规划和审查科技创新课题的开展、资金的使用等管理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由各系部抽调文化素质高、科研能力强的教师组成,主要负责研究本校大学生科技活动发展的方向,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进行甄别与推荐,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进行技术指导,对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成果进行评估等指导工作。

2、建立24小时开放的创新实验室,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

大学生科技创新是综合性高、应用性强的学术研究活动,从而对实验场地、设备等条件的要求也比较高,固定的实验场地和必要的仪器设备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基本保障。因此,我校开放所有本科实验室,建成了实验室网络化管理系统,统一协调管理实验资源的使用。此外,在整合现有设备资源的基础上,建成了一个24小时开放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除了购置必要的仪器设备外,还采用了门禁、监控等安全防范装置,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固定、便利、安全的场所。

创新实验室坚持开放性和自主性原则,开放性是指实验内容、实验时间开放、实验仪器等资源全部开放,由专职实验员负责实验室的资产管理、设备运行与维护等;自主性是指学生处于创新实验的中心地位,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组队、选择课题、查阅资料、设计方案、分析结果等。创新实验使学生成为实验教学的主体,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解决必要的经费支出。

大学生科技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的设立,解决了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必须的经费支出,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前提。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用于支持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创新基金的使用以课题为导向,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按照“理论结合实际、鼓励技术创新、突出研究重点、注重应用实效”的原则选择课题,打破平均分配的传统思想观念,按照课题的实际需要,对立意新颖、实用性强的课题适当增加经费额度支持,所批准的资助经费将按项目立项、中期检查合格、结题答辩三个阶段分别划拨50%、30%、20%。

近年来,随着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每年都有较大的增幅,但与学生人数和活动数量增加相比,远不能满足深入开展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需要。因此,我校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邀请企业参与我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不仅为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提供了又一资金来源,还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广泛的研究课题,使得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可以转化为生产力,以获取更多的资金支持和社会资源,实现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4、设立综合教育学分,为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氛围。

根据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变化,为了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我校结合本科教育教学发展实际制定了《综合教育学分管理办法》,包括教育管理、科技文化创新、社会实践、职业技能及自选活动等五个方面,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种类型,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综合教育学分方可毕业。综合教育学分每学年审定一次,由所在系的学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评定审核,院学生工作委员会最终审核确定,并记入学生本人档案。综合教育学分是推荐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评定奖学金等大学生评优活动的重要依据之一,未修满当学年综合教育学分者,取消该学年各种评优、评奖资格。综合教育学分的设立,使大学生更多地参与创新活动,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造热情,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市场的要求。

5、结语。

我校通过上述几项强有力的举措,使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科技创新教育取得了优异的成果。2010年,我校有近千人次参加了科技创新训练,在各级科技创新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励11项、省级奖励59项,相比以往,参与学生人数、获奖层次和数量有了大幅度提高。更令人可喜的是,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层次有了明显的提高,与生产实际的结合更加紧密。2010年,我校大学生独立研制开发的“51单片机试验箱”、“PLC教学试验台”、“通用电工电子实验室成套设备”等实验设备已经在教学中投入使用,累计为我校节约设备资金10余万元。通过所取得的成绩可以看出,改变传统观念,开拓多种途径,建立长效的科技创新管理机制,对于加速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邓春岩,陈芳,陈攀峰等。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106—108。

农业科技创新与人才 篇3

配合“十二五”规划,中国政府2012年一号政策文件强调科学技术创新对经济可持续增长、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作为一家在华的外国企业,先正达来到中国已经有40年了,我们相信这种创新来源于公平的竞争环境和对知识产权的尊重。放宽对外国资金投资科学研发的限制和支持现有的研究中心将会进一步促进外国专家和国内机构的合作。

近些年来中国政府对杀虫剂和种子产业进行了积极的改革。我们认为这些改革应当继续深入,外国公司能够对中国农业作出贡献,改革要对此表示认可和支持。创造一个透明的、竞争性的环境,有利于企业各投资方(合伙方)发展,这将为国家带来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并保证中国农民能够接触到世界各国一流的科技成果。

农业生物科技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农业生物科技的发展有赖于国家对中外合资企业的政策的一致性,以及减少列外国公司投资农业生物科技的限制。政府提出建设“绿色通道”注册系统,这有利于提高种子产业的效率以及鼓励国内积极开展科学研发,但是我们也认识到这些发展需要时间。创造一个良好环境,使外国机构在投资科学研发方面获得平等待遇能够确保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及时创新和先进技术的获取。

创造支持农业投资、创新以及研发的良好环境对吸引和保留外国人才也会产生积极的“外溢效应”。确保世界级科技在中国的可获得性是吸引全球人才的“催化剂”,同时应当简化外国人才来华工作的手续流程,并给予他们平等待遇,保证中外专家在国内重点地区间的高效流动。鼓励人才的交流是中国获得高端科技和管理经验的重要手段。

我们全力以赴地支持中国政府实现粮食安全的目標,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将继续在中国市场进行投入,提高生产力以及改善中国农民的生活水平,并帮助中国实现粮食的自给自足。

创新型科技人才界定研究 篇4

一、国外相关研究

“人才”是我国特有的概念, 国外几乎没有与我国相对应的“人才”概念, 更不要说“科技人才”或“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概念。与此有些关联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创新”“创造性人格”的探讨上, 但并不特指科技人才, 范围较为宽泛。对“创新”概念的描述最具代表性的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从经济学角度提出的创新理论。后来美国学者弗里曼和美国国家竞争力委员会从创新成果市场价值转化的角度对科技创新的范围进行了界定。而对“创造性人格”的研究迄今为止较为成熟和全面的是美国心理学家J·P吉尔福特, 他对富有创造性的人进行分析, 归纳出八点特征:“有高度的自主性与独立性, 不肯雷同;有旺盛的求知欲和刻苦钻研精神;有强烈的好奇心, 对事物运转的原理与原因勤于探索;知识面宽, 善于观察, 一般有较强的记忆力, 唯独对日常琐事不经心;工作中讲求条理性、准确性与严格性;有丰富的想象力与直觉能力, 喜好抽象思维, 对智力活动与游戏有广泛兴趣;富有幽默感, 多数爱好文艺;面对疑难情况, 能轻松自若, 能摆脱一切外来干扰, 全神贯注于感兴趣的某个问题”。

二、国内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提出与研究

关于创新型科技人才这一概念的提出, 应该说是中国的首创, 在国外即使是发达国家也鲜见这样的提法。对科技人才创新能力的重视应追溯到200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出台的《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 文中指出要实施“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长江学者计划”等人才培养选拔计划, 全面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2006年, 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上发表讲话说, 要加紧建设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这是“创新型科技人才”概念的首次明确提出。2010年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人才队伍建设主要任务中, 援引了这一概念, 强调要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显而易见, 这个概念的出现带有一定的官方色彩。

近几年, 国内学者从应然和实然的角度对创新型科技人才展开研究, 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在中国情境下, 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种观点:素质说、身份说、贡献说。王广民、林泽炎按照一定的标准选择了84名高层次科技人才进行访谈, 将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和频次处理, 在征求50位学者意见后, 筛选出创新型科技人才所具备的55种关键特质, 并进一步分类为四个方面:创新意识、基础知识和稳定的研究方向、敏锐的观察力及科学思维判断能力。按照类似的标准, 华东师范大学廖志豪通过问卷调查了87名科技人才, 得到了包含四个要素簇的创新型科技人才素质模型, 分别是思维要素簇、知识要素簇、能力要素簇和个性要素簇。这都可称作素质说, 凡是具备这些素质的即为创新型科技人才。身份说则是按照科技人才承担的业务角色和职务进行判定, 比如两院院士、博士生导师、国家科技部、教育部认定的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工程技术中心负责人、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主持人等。贡献说是以结果为导向, 把取得有重大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并带来经济社会效益的科技人员称作创新型科技人才。如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的主要承担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在成果转化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科技企业创业者、在国际公认的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高影响因子论文的独立作者或第一作者。

三、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界定

素质说只能说明具备某些素质的科研人员有可能成为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潜质, 并不具有必然性;而身份说包含面太窄, 不能涵盖众多正在奋斗中的创新型科技人才, 也不能穷尽所有从事创造性工作、取得或即将取得创新成果的科研人员;贡献说则带有一定的偶然性, 不能代表一种持续的状态或稳定的特征。

综合各种说法, 从科技人员的活动、投入、产出和素质能力等方面对创新型科技人才做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应是:长期持续从事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技术创新活动, 投入大量时间、精力、知识、经验、创造力、兴趣、意志与情感等多种因素, 获得科学共同体内同行专家认可或社会公认、具有效益全面性的创新成果, 通常能把握本学科领域的发展方向和变化趋势, 跟踪前沿动态, 发现现实需要, 能够提出新的研究课题或攻关项目的科技人才。

创新型智能科技人才培养探索论文 篇5

信息社会的智能化进程孕育了对智能科技人才的巨大需求。这一进程需要什么样的智能科技人才?W家教育体系如何满足时代发展对智能科技人才的耑求?高等学校如何培作符合时代;/,_i求的高素质智能科技人才?等等-系列问题,必须引起政府、高校的高度关注,并应尽快上升为高等教育的国家战略。

学会先行

12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CAA卜9在我国智能科学技术教育史上留下了两个历史性的贡献:一是大会接受了时任中国人丨:智能学会副秘书长的韩力群教授等学者提出的在我国智能科学技术领域逐步建立本科专业的建议,并由钟义信理事长提议将该新专业的名称确定为“智能科学与技术”;二是大会成立了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王万森教授任主任),并把筹建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任务交给了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

12月13日,由中国人T.智能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办、首都师范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承办的第?届全能科学4技术教育学术研讨会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H开,,这次大会在认真研究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向全国高校发表了“加快矜能科学4技术学科发展的建议”,该建议也被称为“锊能科学~技术北京宣言”,在国内部分髙校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作为我国智能科学技术教ff先驱的北京大学智能科学技术系,其“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设置申请,分别于10月26日、11月26日和12月5日通过了专家论证组、学部和学校评审,并于12月15日前报到教宵部备案,同年年底权教育部备案通过。

自北京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首届学生入学至今,我国智能科学技术教育已经走过了九年的不平凡历程。截至3月,全国经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该专业的院校已达24个。并且,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也已被正式列入教育部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的专业代号为080907T。北京大学的“一大基础,三个核心”;中南大学的“精品工程建设”;北京邮电大学的“意识-情感-理智三位一体理念”;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从培养学生科研兴趣入手”;重庆邮电大学的`“以智能技术的前沿性+信息处理和系统的跨学科性作为专业特色”;武汉工程大学的“创新?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大连海事大学的“结合学校行业特色规划培养目标”;上海理工大学的“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相融合“;以及各高校在教育教学,实验实训等方面的经验等,都是创新型智能科技人才培养的宝贵经验,值得学习和推广。

北京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选择了一条将国外引进与自身提高相结合的道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依托优秀创新团队,采取的是国内外引进和国内外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办学方法。其他髙校也都采取了相应的有效建设措施。就全国高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师资队伍而言,最大的一个优势是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较高。这一优势为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十余年来,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以其对我国智能科技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感,以倡导、协调、推进、创新我国智能科学技术教育为宗旨,在开创、引导、发展、繁荣我国智能科学技术教育事业的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创造性工作,先后组织了18次各种类型的活动,打造出了一个又一个活动平台。例如,面向全国智能科学技术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全国智能科学技术教育暨教学研讨会”;面向全国智能科学技术学科、专业研究生、本科生的“华为杯全国大学生智能设计大赛”等。

在这些平台,对我国智能科学技术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对我国智能科学技术人才培养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成绩虽然可喜,前路依然漫长,我国智能科学技术教育目前还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增设”智能科学与技术”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尽快完善我国智能科学技术教育体系;进一步优化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突出专业整体特色、凝练特色专业方向;加快制定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大纲和专业实验教学大纲;进一步汇聚高水平师资队伍等,具体表现在一级学科增设、专业规范确定、实验平台设置、实训基地建立、教材编写规划、教学资源建设上还需要花大力气,下大功夫。

科技创新型人才 篇6

关键词:创新管理;课程改革;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2-0143-0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很根本的一条路就是要靠教育,科技人才是创新的载体[1],其能动性决定了创新的水平,而科技人才的培育离不开教育。高等学校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首先要学习什么是创新,创新的条件是什么,而创新管理课程恰好能回答科技人才培育所需要的基本问题,潜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认识。一般在工科开设创新管理课程侧重于技术创新管理,而在管理、经济类开设的创新管理课程则侧重于企业创新管理,例如目前南航大创新管理课程仅仅在工商管理和工业工程专业中设置,还属于选修课程,小范围的课程教学。创新管理一般包括技术创新,组织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创新扩散与激励,创新系统等相关内容,给予大学生系统的创新管理思想、思路和途径,因此,依托创新管理课程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以课程改革为抓手,做好课堂教学

1.结合理论与实践,改革课程体系。目前,关于创新管理课程有很多教材,比如傅家骥主编的《技术创新学》,许庆端主编的《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管理》,James M.Utterback著的《把握创新》等。不同的教材侧重点不同,适用对象也有差异,因此,基于授课对象合理选择课程教材是施教的第一步。在理论基础内容上要结合授课对象的专业特点和其他相关课程设置,因材施教,设置不同的教学模块,循序渐进,比如由企业管理引入企业管理创新,由组织管理引入组织管理创新。在课时安排上要根据教学模块的设置,设计对应的实验室课时,做到活学活用,实践紧跟着理论走,并进一步引导理论的发展方向,实现由被动创新到主动创新的转变。

2.设计情境教学,培养创新意识。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创新管理课程是该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利用创新管理课程把学生引入一个多思、多问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其创新能力。教育学家陶行知曾经说过:“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人的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创新管理课是一门注重科学实践活动的课程,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实践的情境和机会,让学生的手、脑协同获取知识。在创新管理理论学习中,结合案例完成部分教学内容,比如组织结构创新,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企业,从纵向来分析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及成因。有些教学内容可以到企业或工厂完成,比如生产工艺改进,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比如汽车、轮船等专业相关复杂产品的生产工艺创新,可以边参观边学习其生产工艺,从配件生产、组装到喷漆等环节的参观学习,请教师傅,实地讲解学生课堂上学的内容,进一步满足同学们的好奇心,让枯燥的学习变成有意义的现实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热情。

二、依托创新管理课程实践设置,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载体,是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许多高校的大学生创新活动蓬勃开展,“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的“奥林匹克”。如果创新活动能有效地与创新管理课程结合,则能发挥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创新能力培养功效。

1.基于专业需求,建立创新管理课程实验室。设置实验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探索性或验证性研究,激发学生对研究的兴趣[2]。为有效体现整个创新管理课程学习效果,在课程理论课时结束后,应设置自由探索性实验,提供各种可能的仪器设备,结合爱好,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在实验室中设计和创造出各种创新产品。把开放性实验室的安排计划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们在实验室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锻炼同学们的团队合作能力[3]。例如北京邮电大学的创新实验室就是很好的改革学习模式,同样,南京晓庄学院实施的开放实验室活动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他们在申报南京江宁区水生植物生态调查研究课题之前,借助在开放实验室活动中先期完成的方山校园及周边水生植物调查研究的成果,为课题的申报积累了较丰富的资料,使申报的省级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顺利通过[4]。结合创新管理课程的内容,开设开放型实验室,学生自愿报名,自由结合组队,自主选题,教师对立项内容进行把关的课程实验模式,体现了创新的自主性。

2.依托科技竞赛,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高校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有效载体,是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创新是需要引导的,创新管理课程恰好可以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引导学生选择参与创新类型,创新内容和创新方式。目前,大学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多彩,但科技创新活动有限,在对部分大学生进行调查时,发现大学生对于科技创新活动了解得并不多,甚至是不清楚[5]。随着高校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许多大学尤其是研究型的大学也越来越重视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例如2011年江苏省教育厅资助江苏高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2938项,充分调动了大学生的创新热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对学生创新活动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性、江苏省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例如在2011年,先后组织学生参加“领航杯”2011年江苏省大学生数字媒体作品竞赛,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电子信息类创新作品评选,教育部办公厅、文化部办公厅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学生原创动漫大赛”,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开展课外科技创新和实践活动。

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管理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有效发挥该课程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的功能,必须避免填鸭式、机械化的教学方法,避免用书本来单纯讲授理论知识。

1.校内与校外结合,设立实践基地。现在各学科教学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验的倾向,即使安排实验教学的课程,其实验课内容也简单,模式固定,验证型、功能型、演示型实验过多,各实验之间缺少知识点的融合,因此,同学们对实验课普遍缺乏学习兴趣,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对新生事物的感悟、思考与再创造的能力。北京邮电大学党委书记王亚杰说:“创新人才培养中,独立思考能力尤为重要,这种思考能力的培养基于实践、始于问题,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充分发挥这种创新性思维的空间,而创新实践基地所营造的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学术氛围,正是这样的尝试。”2011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外实习基地在南京新城科技园揭牌,双方进一步加强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等方面的相互支持,推动南航与建邺区政府产、学、研全面深入合作的愿望。该实习基地的建设,为南航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专业实践提供良好的平台与重要的支撑,基地的进一步建设也将为我校其他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提供支持。

2.依托科技创新活动,激励创新产品。大学生科技创新是一项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工作,应该结合创新管理课程的教学目的,引导尽可能多的同学参加到科研科技工作中来,激励他们发挥创新能力,结合课程需求,创造创新产品。例如,2011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学所承担的44个国家级、省级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验收工作在南航将军路校区圆满完成,验收的项目孵化出了不少成果,例如:結题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金笛同学通过主持创新项目《小型风力发电机》孵化出一批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自动化学院俞忆洁通过主持项目《高亮度LED驱动器研究》获发明创造型专利一项——隔直电容多路LED串均流。创新活动有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拓宽了知识视野,丰富了他们的大学生活。

综上所述,要依托创新管理课程,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坚持课堂传授知识与自由探索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师与学生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教育理念,重视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建设等实践环节设置,从而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科技人才。

参考文献:

[1]钱国英,白非.注重创新型人才的能力培养探索合作性学习的教学方式[J].中国大学教学,2007,(8):20-22.

[2]张素风,李政.推进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实践型工科人才[J].化工高等教育,2011(2):68-71.

[3]周光礼.姜嘉乐.研究性学习:本科教学改革的主导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9,(20):40-42.

[4]宋东杰,任源浩.结合专业教学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J].中国科技信息,2010(24):247-248.

[5]赵莎莎,刘哲,陈佳华,张学林.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状况调查分析[J].宁波大红鹰学院学报,2011(3):106-112.

作者简介:陈洪转(1977-),女,山东泰安人,博士后,南京航空航天学副教授,研究方向:科技管理、技术创新。

科技创新型高端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篇7

一、科技项目带动模式

通过重大技术创新项目或重大专项实施有效解决国家和地方、行业和企业发展的核心技术问题, 在技术创新实践中提升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吸收消化能力、独立创新能力、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及组织管理能力。这种创新实践积累的模式是以项目为载体、团队为背景, 以创新实践带动和造就高端人才成长的主要模式。科技项目常用课题制和课题负责人制。课题制是研究与开发活动中以课题为基本单元, 以科研人员为主体, 以合同作为规范各行为主体的责权利的法律手段, 来进行研发活动的组织管理基本制度。课题负责人在课题实施过程中磨练和表现出科研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履行合同的信誉、科研道德等。这种模式往往能促进科技人才拓宽专业口径和知识融合, 实现专门知识和通用知识之间的转换、知识创造与知识应用之间的转换。但科研项目的成功还取决于科研课题组人员的专注、悟性、勤奋和踏实心态。创新实践是不断学习和人才成长的关键要素。

二、团队互动培养模式

依靠组织优化和团队合作的综合优势, 有条件承担更大的攻关课题, 获得更大的创新成果, 有利于克服个人的分散力和惰性, 组织培养可有序组建创新团队轮流安排学术带头人或在不同岗位上轮岗锻炼, 使个人成长与团队成长良性互动, 促进创新团队带头人有效组织、指挥和协调, 提升综合领军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团队在认识系统上互补、动力系统上共振、调节系统上协同、理想追求上互勉、意志品质上互励、组织行动上共识。团队带头人在与团队成员信息共享和充分沟通的基础上互相尊重、通力合作、优势互补、实现组织目标, 个人与团队共赢, 更好地磨练自己的心智, 释放集体的智慧, 从优秀走向卓越, 成为团队的领头雁。尤其是在国家计划项目引导下实行研究团队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和不同部门单位的团队之间的有机结合, 造就产学研合作攻占战略制高点的优秀团队, 培育科技领军人物成长, 在科技企业研发团队、管理团队和营销团队之间加强协调联动, 尤其是领军人物在管理风格和能力特长方面与高管互补匹配, 有利于相互支持、提携后生、拓展人脉、掌控时间, 协作创新, 凝练智慧, 赢得先机, 融合共生。推动科技企业向创新型领军型企业发展的实践过程中促进科技企业家的成长。

三、学科交叉融合模式

发明创造依赖于不同知识交叉连接和转移重组。该种远缘杂交开放模式侧重对各种边缘学科知识的掌握和知识转移, 要求在人文社科和理工类学科之间的跨越交叉, 运用辩证逻辑, 掌握科学发展规律, 在解决实践问题的同时应加强国内外跨学科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的科技人才之间交流学习的平台, 同时要兼顾学科知识体系的建设, 一般应在大师或院士带培下实施培养目标, 提升知识创新的变通思维能力、洞察能力、应变能力、独创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要建立跨学科教育组织机制, 加强学科间的渗透、交叉、融合, 促进专业结构的调整优化, 从源头上改变以专业为核心的培养模式和管理体制, 打破学科专业壁垒, 实现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在培养目标引导下改变原有的知识结构, 形成复合型的知识结构。集中精力积蓄能量, 聚焦成才有利于领军人才的快速成长。

四、同行竞争激励模式

在创新型企业领军实践中与高手过招、强者竞争, 直接面对同行竞争压力, 有利于扬长避短, 开拓思路, 提高创新能力, 注重技术与市场的率先性, 争夺制高点和自主知识产权。在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和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在与先进企业对标中学习锻炼成长一批市场开拓能力、机会识别能力、创新决策能力和战略定位能力强的企业领袖和科技企业家。但个人努力成才目标要与企业内在需求相适应, 掌握竞争情报系统分析方法, 积极参与所在单位的竞争战略层次的管理规划。在竞争激励机制下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而其培养成本较高、管理复杂, 按市场竞争机制配置科技资源, 需要加强人才的社会评价管理制度等配套条件建设。

五、自主学习成长模式

培训研修完全由被培养者自己去决定做什么怎么做, 自主设计职业成长和个性发展定位, 不受“官本位”影响和行政干预, 拥有自由探索发展空间, 适合于以基础理论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培养。在个人研修深造主动实践自我完善过程中培养提高人才的质疑力、观察力、思维力和协同力等素质。关键在于师带传承、自我修正和尊重创新人才的自主性, 增加工作的自由度。这一模式适于高校按坚持以学生为本和个性化原则优化选修课制度, 这是因人施教, 教学改革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突破口。理想追求和事业心是人才成长的内在动力, 严谨治学、勇于创新和持之以恒是人才成功的前提。

科技创新高端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离不开动力系统、智能系统和支持系统, 其基本特点体现在作为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的培养目标必须适应社会经济未来的需求, 必须加强综合素质、科研潜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必须加强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素养, 系统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注重基础训练和导师、经费、氛围等条件的保障。

六、结语

打造科技平台汇聚创新人才 篇8

关键词:科技平台,优势产业,人才

近年来,连云港市积极抢抓江苏沿海开发新机遇,加快建设重大科技平台和创新创业载体,不断提高创新创业人才的承载力和吸引力,加快汇聚高端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已建立“校企联盟”353个,参与高校院所62个,引进高层次人才1800多名,其中国家“千人计划”3人、省“双创人才”38人。

注重高端切入,建设国际一流水平研究机构。2008年底,院省市共建的中科院能源动力研究中心开工建设是中科院在苏北地区布点建设的第一个研究机构。目前,中心已建成3.9万m2科研基础设施,组建以国家“973”高效洁净能源领域首席科学家肖云汉为首的52人专职研发团队,实施包括国家“863”“973”在内的20多个重大项目,获发明专利20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心同美国能源部国家能源技术实验室、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等20多家国内外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开展合作研究和试验示范,实现高层次人才双向交流与互动。启动建设清洁能源创新产业园,加速先进能源技术成果转化,培育和发展清洁能源和能源装备新兴产业。围绕海洋特色产业创新需求,整合集成高校、院所和企业资源,组建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建成绿色过程与工程研发中心、分析测试中心等创新平台,引进中科院系统创新团队4个、教授博士40人,建立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将逐步建成集应用研究、技术孵化、工程化开发和成果转化为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

突出核心主体,建设企业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以占领产业制高点为目标,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2009年,康缘药业、豪森药业分别通过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药物研究所、东南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建立了中药制药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生物药物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实现连云港市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康缘“中药制药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引进院士2名。恒瑞创新药物研究院、方剂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等一批省级企业重大研发机构获批建设。建立国家企业技术中心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6个,科技平台总数260个,以重大创新平台、企业研发机构为载体,引进和培养科技领军人才1200多名。企业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7个,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100多名。以接轨国际创新为目标,建设海外创新研发基地。鼓励支持企业在海外以收购、兼并或直接投资等方式设立海外研发机构,利用国外人才、科研条件等创新资源,借鉴国外的创新理念和研发模式,在境外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目前,连云港市企业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7家,组建海外创新团队30多个,吸引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100多名。

围绕特色领域,建设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加快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建设,引导和支持企业引进一批领军人才和团队,重点在创新药物、功能材料、清洁能源等领域突破一批核心技术,打造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产品。新医药领域,四大药企在美国、瑞典和上海、南京等设立多个研发机构,引进博士以上高端人才75名,开发一类新药15个,实施新药创制国家重大专项项目18个。恒瑞从美国引进邓炳初、孟宪台等科学家,与国际大公司同步掌握全新化合物设计、合成和生物评价等高端技术,已开发具有应用前景的全新化合物100多个。新材料领域,中复神鹰引进国家碳纤维重点实验室首席专家潘鼎、国家碳纤维工程中心主任王成国,自主开发碳纤维规模化生产的全套工艺和设备,建成国内第一条稳定的千吨级生产线,应用于航天、国防领域的T700、T800碳纤维进入中试。新能源领域,中复连众收购德国第二大风电叶片研发和生产企业,建立海外研发中心,一批洋博士成为中国企业员工,实现风电叶片设计制造水平世界先进,国内最大的5MW风电叶片下线,建成亚洲最大叶片制造基地。

唐山市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战略 篇9

随着经济的发展, 科技创新在经济活动中的贡献越来越大, 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 已经成为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唐山市作为资源型城市, 在继续推进产业向产业链这一高端发展的同时, 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自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后, 唐山近年来也提出以建设“沿海强市、美丽唐山”, 如何吸引、培养、激励、留住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唐山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本文将对如何构建适合我市的科技创新型人才战略提出建议。

1 唐山市科技创新型人才发展现状

1.1 唐山市经济发展概述

唐山市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前景可观的大都市之一, 是京津唐大都市商圈的核心, 是整个河北的经济核心, 同时也是渤海区域、海运及东北亚三大中心的重要城市, 也是新型高科技工业核心基地, 新一代国际港口都市, 且与170多个国家贸易地区有合作。

唐山市, 市域总面积13206平方千米, 地区总人口735万, 其中市区人口约310万, 占地3874平方公里;2009年, 唐山市拥有面积为160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市建成区, 按最新计划预计在2020年将至少扩大至300平方公里, 人口在300到500万间。唐山曾多次被国家列入我国卫生、园林及文明城市的队列中。近年, 其总财政收入额为413亿, 同比增长14.2%, 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一。

1.2 唐山市科技创新型人才现状分析

1.2.1 科技人才年龄结构

唐山市的科技创新人才以梯队结构形成的青年主干是合理的。主要是中青年, 35岁以下的占51%, 36-45岁的占27%, 46-54岁的占17%, 55岁以上的占5%, 可见唐山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员大多数集中在45岁以下, 这种年龄结构是合理的, 适合时代需求。

1.2.2 科技人才学历结构

以本科为主的唐山科技创新人才占了76%, 成为专业技术员的主力军, 而研究生高学历仅占8%, 大中专占13%, 高中以下占3%。可见, 我市以本科学历的人才学历结构为主, 研究生这类高层次人数严重缺乏。高层科技人才数量严重缺乏, 直接影响着我市经济的发展。

1.2.3 科技创新人才职称分布

唐山科技人才主要以初级职称为主要结构, 占总人数的57%;中级职称占26.8%, 无职称的占11.8%, 正高级职称的只占0.2%, 副高级职称仅占4.2%。由此可知, 此结构中初级与无职称的人数占大部分, 而高级职称却占了4%, 相对较少, 这是不合理的。

1.3 唐山市科技人才发展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 我市以创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为着力点, 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目标, 以加快实施重大科技项目为突破口, 持续推进科技兴市、人才强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看, 我市的科技进步、自主创新与南方发达城市相比层次不高、水平不高。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1) 高层次人才匮乏。我市经济定位以工业经济为主, 城郊型农业经济也是一大特色。但从调研情况来看, 我市各行各业在市级以上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型人才微乎其微。高级农艺师很少。高层次的企业管理人才更是缺乏。最需要高层次人才的地方, 往往因待遇、环境或其他人为因素等原因而募集不到, 只能望“才”兴叹。纵观全市经济领域, 能称得上企业家并具有现代经营管理思想的企业管理层人才是很少的。 (2) 人才结构不够合理。一是行业结构不合理, 在全市人才总量中教育、卫生类人才占了40%左右, 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中人才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全市企业众多, 包括市属以上的大型企业在内, 职工人数相对较大, 而科技人员占比例不高, 可见我县企业的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程度是滞后的。二是职类结构不合理, 具有中高级职称的1790人, 其中大部分在教育与卫生领域, 有些具有中高职称的同志也先后进入了机关, 因而行业一线的中高级科技人才相对少且分布不合理。三是专业结构不合理, 农业科技和企业管理、生产、研发、营销等一线人才紧缺。 (3) 人才整体素质不高。我市人才队伍从数量上看已初具规模, 但由于历史原因, 低学历者仍占有一定的比重, 知识老化现象严重, 其知识结构已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科技发展的需要, 复合型、开发创造型的人才极少。有些专业技术人员满足现状, 接受继续教育的自觉意识不够。部分单位对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认识不足, 支持不够, 投入少, 影响了他们素质的提升。 (4) 人才队伍不够稳定。人才一般都向环境好、待遇高的地方流动。据了解, 近几年来, 我市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 走的都是优秀的, 都是我市多年来精心培养的骨干。其主要原因就是我市人才待遇还不够高, 留住人才的机制还不够健全。 (5) 人才资源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我市人才问题面临的最大挑战, 是人才资源的配置和管理还不能适应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实施建设“一城二园区三个经济带”战略的要求。一方面是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的体制性障碍尚未从根本上消除, 人才的“部门所有制”、“单位所有制”还没有完全冲破。另一方面是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亟待完善, 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人才激励机制尚未形成, 论资排辈、平均主义现象仍然存在, 技术贡献的价值在分配中还不能得到体现, 影响了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2 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储备路径选择

2.1 政府应优化唐山市科技创新人才的成长环境和投资力度

唐山市要在企事业内部推动形成创新氛围, 应采取多种形式, 鼓励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主动创新的原创性文化氛围和科学研究的精神。科研条件是保障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前提, 是科技支撑的重要基础。除了资金、设备、信息等物质条件, 社会、法制环境和政府的投资力度也是创新科技人才成长的必备条件。

2.2 企业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体系建设和制度化标准

企业核心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强化岗位培训, 将企业努力的方向引导到实现自身人力资本价值最大化方向来, 继而带动企业发展, 并最终实现市场技术创新。还要立足京津冀的优势, 引导企业和京津联合开发, 建立跨地区的产品加工及出口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积极培植和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 加大研发投资。

2.3 发挥高等学校在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中的主力军作用

高等学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与主要基地。故应加大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 有针对地加强高等院校重点学科、专业建设, 构建一批能为我市经济社会进步提供科技创新支撑学科群。首先, 要培养模式创新;其次, 要营造创新型校园环境;最后, 要加强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要提高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

3 总结

本次对唐山市的科技创新型人才稀缺的现状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及研究, 并对分析结果进行了讨论, 并给予了相应的建议, 但不可否认, 这次研究还是粗糙的, 因此, 本次研究的结论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单国旗.创新型科技人才资源开发战略的国内外比较研究[J].特区经济, 2009 (01) .

[2]周昀.城市科技创新人才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商场现代化, 2009 (05) .

科技创新型人才 篇10

一、以课程改革为抓手,做好课堂教学

1. 结合理论与实践,改革课程体系。

目前,关于创新管理课程有很多教材,比如傅家骥主编的《技术创新学》,许庆端主编的《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管理》,Jam es M.U tterback著的《把握创新》等。不同的教材侧重点不同,适用对象也有差异,因此,基于授课对象合理选择课程教材是施教的第一步。在理论基础内容上要结合授课对象的专业特点和其他相关课程设置,因材施教,设置不同的教学模块,循序渐进,比如由企业管理引入企业管理创新,由组织管理引入组织管理创新。在课时安排上要根据教学模块的设置,设计对应的实验室课时,做到活学活用,实践紧跟着理论走,并进一步引导理论的发展方向,实现由被动创新到主动创新的转变。

2. 设计情境教学,培养创新意识。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创新管理课程是该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利用创新管理课程把学生引入一个多思、多问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其创新能力。教育学家陶行知曾经说过:“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人的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创新管理课是一门注重科学实践活动的课程,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实践的情境和机会,让学生的手、脑协同获取知识。在创新管理理论学习中,结合案例完成部分教学内容,比如组织结构创新,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企业,从纵向来分析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及成因。有些教学内容可以到企业或工厂完成,比如生产工艺改进,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比如汽车、轮船等专业相关复杂产品的生产工艺创新,可以边参观边学习其生产工艺,从配件生产、组装到喷漆等环节的参观学习,请教师傅,实地讲解学生课堂上学的内容,进一步满足同学们的好奇心,让枯燥的学习变成有意义的现实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热情。

二、依托创新管理课程实践设置,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载体,是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许多高校的大学生创新活动蓬勃开展,“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的“奥林匹克”。如果创新活动能有效地与创新管理课程结合,则能发挥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创新能力培养功效。

1. 基于专业需求,建立创新管理课程实验室。

设置实验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探索性或验证性研究,激发学生对研究的兴趣[2]。为有效体现整个创新管理课程学习效果,在课程理论课时结束后,应设置自由探索性实验,提供各种可能的仪器设备,结合爱好,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在实验室中设计和创造出各种创新产品。把开放性实验室的安排计划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们在实验室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锻炼同学们的团队合作能力[3]。例如北京邮电大学的创新实验室就是很好的改革学习模式,同样,南京晓庄学院实施的开放实验室活动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他们在申报南京江宁区水生植物生态调查研究课题之前,借助在开放实验室活动中先期完成的方山校园及周边水生植物调查研究的成果,为课题的申报积累了较丰富的资料,使申报的省级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顺利通过[4]。结合创新管理课程的内容,开设开放型实验室,学生自愿报名,自由结合组队,自主选题,教师对立项内容进行把关的课程实验模式,体现了创新的自主性。

2. 依托科技竞赛,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高校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有效载体,是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创新是需要引导的,创新管理课程恰好可以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引导学生选择参与创新类型,创新内容和创新方式。目前,大学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多彩,但科技创新活动有限,在对部分大学生进行调查时,发现大学生对于科技创新活动了解得并不多,甚至是不清楚[5]。随着高校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许多大学尤其是研究型的大学也越来越重视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例如2011年江苏省教育厅资助江苏高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2938项,充分调动了大学生的创新热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对学生创新活动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性、江苏省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例如在2011年,先后组织学生参加“领航杯”2011年江苏省大学生数字媒体作品竞赛,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电子信息类创新作品评选,教育部办公厅、文化部办公厅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学生原创动漫大赛”,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开展课外科技创新和实践活动。

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管理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有效发挥该课程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的功能,必须避免填鸭式、机械化的教学方法,避免用书本来单纯讲授理论知识。

1. 校内与校外结合,设立实践基地。

现在各学科教学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验的倾向,即使安排实验教学的课程,其实验课内容也简单,模式固定,验证型、功能型、演示型实验过多,各实验之间缺少知识点的融合,因此,同学们对实验课普遍缺乏学习兴趣,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对新生事物的感悟、思考与再创造的能力。北京邮电大学党委书记王亚杰说:“创新人才培养中,独立思考能力尤为重要,这种思考能力的培养基于实践、始于问题,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充分发挥这种创新性思维的空间,而创新实践基地所营造的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学术氛围,正是这样的尝试。”2011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外实习基地在南京新城科技园揭牌,双方进一步加强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等方面的相互支持,推动南航与建邺区政府产、学、研全面深入合作的愿望。该实习基地的建设,为南航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专业实践提供良好的平台与重要的支撑,基地的进一步建设也将为我校其他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提供支持。

2. 依托科技创新活动,激励创新产品。

大学生科技创新是一项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工作,应该结合创新管理课程的教学目的,引导尽可能多的同学参加到科研科技工作中来,激励他们发挥创新能力,结合课程需求,创造创新产品。例如,2011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学所承担的44个国家级、省级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验收工作在南航将军路校区圆满完成,验收的项目孵化出了不少成果,例如:结题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金笛同学通过主持创新项目《小型风力发电机》孵化出一批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自动化学院俞忆洁通过主持项目《高亮度LED驱动器研究》获发明创造型专利一项——隔直电容多路LED串均流。创新活动有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拓宽了知识视野,丰富了他们的大学生活。

综上所述,要依托创新管理课程,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坚持课堂传授知识与自由探索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师与学生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教育理念,重视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建设等实践环节设置,从而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科技人才。

摘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前人才工作、教育工作的重大主题和历史使命, 创新依托人才, 人才培养靠教育, 创新管理课程在创新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创新管理,课程改革,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钱国英, 白非.注重创新型人才的能力培养探索合作性学习的教学方式[J].中国大学教学, 2007, (8) :20-22.

[2]张素风, 李政.推进教学改革, 培养创新实践型工科人才[J].化工高等教育, 2011 (2) :68-71.

[3]周光礼.姜嘉乐.研究性学习:本科教学改革的主导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 2009, (20) :40-42.

[4]宋东杰, 任源浩.结合专业教学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J].中国科技信息, 2010 (24) :247-248.

上一篇:射流理论下一篇:高校统计学计算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