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用远程监控管理装置

2024-07-17

专用远程监控管理装置(精选七篇)

专用远程监控管理装置 篇1

1 信任管理

1.1 信任管理的概述

笔者认为信任管理是网络安全服务中一个特殊且重要的部分。信任管理的内容包括:形成安全策略,获取安全凭证、判别安全凭证集是否满足相关的策略。现有的网络应用中支持安全的系统,包括X.509和PGP等只是强调整个信任管理问题的一部分,并且只适合一个相应的系统。

信任管理系统帮助应用程序回答如下形式的问题“这个具有潜在危险的操作符合我的安全策略吗?”[1]。典型的来说,这样一个问题的正确答案依赖于你要做什么样的操作,谁要求它执行的,本地的安全策略,请求者的凭证和其他因素。信任管理系统为应用程序得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提供了标准的接口,并提供给用户一种标准的语言来书写控制允许和不允许的行为的策略和凭证。

使用信任管理系统来控制关键性的安全服务,既可以让应用程序的开发者从大量困难的设计和实现中解脱出来,又可以让用户利用灵活的、标准的、与应用程序独立的语言,进行制定具体的策略。在进行信任管理之前,每个应用程序都要提供它自己的具体策略机制以及凭证解释,并用授权绑定用户身份验证来执行‘危险的’操作。从另一个方面讲,信任管理系统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接口来处理所有这些东西。应用程序设计者所要做的,是明确在应用中的信任管理问题并对信任管理系统形成适合的查询公式。

1.2 信任管理的特点

信任管理采用对等的授权模型,每个实体可以是授权者也可以是请求者。与公钥体系(隐含通信双方有相同的信任根)相比,信任管理没有任何隐含的信任假定,其信任模型完全由本地控制,因而更灵活、更具有扩展性。信任管理方法适用编程的授权证书,统一表示策略、证书和信任关系,并且可理解、一致、灵活透明。信任管理系统应是一个通用的、与应用独立的查询引擎,其一致性检查算法应避免涉及应用的语义,这样既保证了授权的可靠性又使得程序可以复用,减少了重复性劳动。

1.3 信任管理的实现模型

信任管理要解决的问题可以表达为:安全凭证集C能否证明请求r符合本地的策略集P。M.Blaze等人提出了“信任管理引擎”的概念和基于信任管理引擎的模型。信任管理引擎运用统一的方法对(r, C, P)进行策略一致性证明验证,返回支持或者拒绝的建议。PolicyMaker, KeyNote, Referee等信任管理系统都是基于这个模型而实现的。

Matt Blaze在文章[3]中提出了第一代信任管理原型系统:PolicyMaker。首先,PolicyMaker不坚持特定的编程语言;其次,PolicyMaker的设计目标是最小化,因此证书收集和签名验证是应用程序的责任;最后,PolicyMaker的证据观点是形式化、可分析和证明的。

KeyNote是第二代信任管理系统,它沿用了PolicyMaker的大部分思想和原则。KeyNote的主要特点是使用了专门语言,KeyNote语言简练并功能强大,同时和一致性检查算法紧密结合在一起。它将在本论文的第二部分详细介绍。

Referee[4]是Chu Y等人开发的集中解决web应用的信任管理系统,其基本原则就像项目名称(Rule-controlled Environment For Evaluation of Rules, and Everything Else)所表达的:一切都在政策控制之下,包括证书收集和签名验证。信任管理系统评估请求的过程本身就是危险的:通过网络收集的证书会被篡改、冒充。其原因是证书是程序,而执行证书和执行未知程序有相同的危险。Referee并不试图消除危险,而是将危险置于政策控制之下,其信任管理系统是与应用相关且不可形式描述和证明正确性的。它和PolicyMaker、KeyNote最显著的不同就在于Referee根据策略来进行凭证的收集和签名验证。

2 Keynote信任管理系统

KeyNote由Matt Blaze等人于1997年设计的。KeyNote提供了一种简单的语言来描述和实现安全策略,信任关系和数字签名凭证。应用程序使用者可以通过访问这个强大的标准的语言来写出可安全策略和凭证,这些策略和凭证可以管理在不信任网络中具有潜在危险的行为。

KeyNote允许创造复杂的安全策略和凭证,实体可以被赋予受限的权利来执行具体的信任的行为。当一个‘危险’的行为要求进入基于keynote的应用程序中,程序提交这个行动的描述,带着本地安全策略的一个拷贝给KeyNote解释器。KeyNote然后依照应用程序中给出的安全策略‘接受’或‘拒绝’这个行动[6]。

2.1 一致性证明

应用在调用KeyNote时,必须提供请求、一系列凭证以及公钥,KeyNote在调用凭证断言前首先对它进行签名验证。KeyNote的一致性证明算法如下:采用了深度优先算法(DFS)试图找到能满足请求r的至少一条策略断言。当请求r的一致性证明成功时,KeyNote将构造出一个由请求、断言以及信任条件组成的断言有向图。

2.2 KeyNote语法

KeyNote发展了一些特殊的术语,使讨论它做什么和如何工作时更容易。在大多数方面,KeyNote概念的名字基于他们标准的技术意义。特定的,为了KeyNote的目的。和PolicyMaker类似,KeyNote也采用断言来描述策略和凭证,其断言格式类似于E-mail头部,基本结构如下:

其中VersionField为KeyNote断言语言的版本,目前为2.0;AuthField为授权者,即断言的发布者,以公钥标识;LicenseesField为被授权者,被授权者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主体;LocalConstantsField为当前断言的局部常量,用于只增加或重载当前断言的动作属性;ConditionsField为授权条件,是定义在动作属性集上的谓词,用于测试Keynote应用提供的操作环境变量,其中包含了请求相关和信任判断必须的信息;CommentField为当前断言的注释信息;SignatureField为断言签发者的数字签名。在一个断言中.AuthField、LicenseesField、ConditionsField和SignatureField为常用的域。

当一个实体要求一个动作,并以一个动作的正确描述调用KeyNote系统,控制策略和相关的凭证,KeyNote返回PCV (Policy Compliance Value),然后通知应用程序。

在应用程序中调用KeyNote的伪代码如下:

Keynote应用策略和凭证是以相同的语言写的。KeyNote语言中基本的单元是Assertion。Assertions包括可编程的断言,断言在要求的属性集中操作,并描述限制principal允许执行的actions。应用程序以一组属性/值对(在KeyNote术语中称为“action attribute set”)描述了上下文和关键性安全操作的结果。

想要使用KeyNote,应用程序设计者的首要任务是明确信任管理决定发生的位置。然后,在每一个信任管理决定点,设计者明确和定义一组属性,这些属性用来捕获安全策略决定是否处理或不处理的信息。最后,设计者决定如何确定和命名规则并创建一个方案来管理策略文件和编组适合的凭证。由于KeyNote负责凭证的签名验证,它减轻了应用的负担;KeyNote采用特定的断言语言来描述策略断言和凭证断言,这有利于它的标准化和广泛使用。

3 远程管理机制中的信任管理模型

在对铁路安全设备的远程管理中,需要对向安全设备发送的命令和从安全设备收到的各种状态信息进行管理,而这些信息本身要保证较高的安全性。为了防止网络上其他主机对信息进行伪造或者截取,需要设定相应的策略,并通过某种机制发送到管理主机。

采用KeyNote信任管理模型来完成策略的制定与发布,设计的信任管理模型如图。主机拥有一个本地的策略库,同时,有一个凭证产生者制定策略,再以凭证的形式签发给主机。当一个外部请求到来时,KeyNote运用本机上的策略(P)和有效凭证(C),进行一致性判断,得出是否允许通过的结果,最后根据结果放行合法数据给应用程序;不合法的数据则直接拒绝,这样就达到了安全管理的目的。

首先,指定一个本地策略。实体RSA:123是信任根,只有它才能分配给其他实体以权限。

现在需要对安全设备传输信息策略进行个性化的制定,信息只能源于规定的IP段,信息头部必须有特定的标识,那么就需要本地主机对安全设备进行进一步的授权。凭证描述如下:

上述描述表明只有在211.71.76.0~211.71.76.255网段内的IP才能对应用系统进行访问,并且信息的头部必须是标识的“NetOne”,这就形成了灵活安全的策略系统,大大简化了策略中心服务器策略制定的复杂度,认证与非认证方法得到了统一,Conditions中既可以用ID、公钥等加密认证方式,也可以用IP地址、主机名等非认证方式,提高了策略的灵活性,保证了远程管理的安全性。

4 结束语

通用的信任管理系统优点在于安全策略及安全证明书都可以用一通用的语言来描述,各种具体应用都可以实现自己或简单或复杂的安全系统而不用自己去管理,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实现各部分的责任分离,应用程序制定安全策略、提供安全证明书、解释动作语义,信任管理系统验证动作是否合法。在这里权限没有与个人身份直接相连,权限存在于策略之中,它是通过策略来动态联结用户的,这样既方便了权限修改也更安全。当然,应用系统安全的关键还在于要提出正确的安全需求,确定正确的安全策略,动作串要准确地反映安全语义等等。

同时我们看到KeyNote信任管理系统还有很多不足:例如KeyNote的凭证是以明文传输,容易被侦测到系统漏洞;KeyNote不负责凭证的收集管理,需要统一的服务器保存或者在应用程序中有专门的代理程序;KeyNote系统本身并不解释动作的属性,这是应用系统的属性,所以如果输入的策略是虚假的或者应用程序忽略它的一致性验证结果都会使KeyNote系统证明失效,KeyNote系统不支持否定凭证。

参考文献

[1]Matt Blaze.Using the keyNote Trust Management System[EB/OL]Http://www.crypto.com/trustmgt/.

[2]BLAZE M, FEIGENBAUMJ, IOANNIDISJ.The Role ofTrust Management in Distributed Systems Security[A].In:Secure Internet Programming Issues for mobile and distributed objects[C].Berlin:SpringerVerlag, 1999.

[3]BLAZE M, FEIGENBAUM J, LACY J.Decentralized Trust Management[A].In Proc 17th Symposium on Security and Privacy[C].Oakland:IEEE, 1996.

[4]Chu Y-H, Feigenbaum J, La Macchia B et a1.REFEREE:trust management for Web applications[J].World Wide Web Journal, 1997 (2) .

[5]BLAZE M, FEIGENBAUM J, IOANNIDIS J.The KeyNote Trust Management System Version2[S].September1999.

[6]Blaze M, Feigenbaum J, Keromytis D A.Keynote:trust management for public-key infrastructures[C].In:1998Security Protocols International Workshop, Springer-Veag, 1999.

监测监控装置管理制度 篇2

监测监控装置管理制度 目的

为了保证各种监测、监控装置的完好、准确,需对其进行有效的维护保养,从而满足生产安全运行需求。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厂属各车间、部室。3 管理内容与要求

3.1监测、监控装置的巡检、维护、保养分工职责按设备系统检修维护分工规定执行。

3.2各类显示仪表、监测探头等需检定的按相关规定进行周期检定。

3.3监视、监控系统的设计、安装需满足安全生产要求、施工标准及厂区内防爆等相关规定。

3.4监测、监控装置的安装、验收及撤除要求

3.4.1新增加的监测、监控装置需使用单位提出申请,业务部室核实,分管厂领导批准后方可进行。3.4.2新项目工程按设计图纸配置。

3.4.3监测、监控安装完成后,由机械动力部组织安监处、生产部和使用单位等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交付使用。

3.4.4因工艺调整或其他原因监视、监控装置确实不需要,维护单位按程序终止其使用。

3.5使用、维护单位按其分工职责保证各监控、监视装置的完好,数据准确,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对设备需加强监测及巡检维修,并认真填写记录。4 检查与分工

各单位按照分工对所监视、监控实施检查维护。机械动力部、生产部、安监处、信息部负责监督检查。5 附则

专用远程监控管理装置 篇3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电力的需求已经不仅仅满足于有电用,良好的供电质量和服务水平,成为社会对供电企业要求的重要部分。在电力管理发展过程中,原来以拉闸限电为目的的负荷控制正逐渐向用电管理方向过渡,电力企业为提高供电质量和服务水平,需要有一套完善的用电侧电能管理系统,对与用户直接相关的低压电网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低压配电网运行的情况,适时根据供电需求的增长调整电网负荷,及时发现和定位电网故障,发现异常供电和异常线损,杜绝供电隐患。低压配电监控装置是整套用电侧电能管理系统中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一般以低压网中的配变为监测对象,使电力部门及时了解设备运行状况,为线损分析、负荷预测、电压合格率、配电规划等提供科学的依据。

1.配电监控装置在用电侧电能管理中的应用

长期以来,低压配电网络一直是供电系统运行可靠性的薄弱环节之一,一些配电变压器和配电线路因过载发热、线损率高、电压质量合格率低等,既容易烧毁设备,也容易危及低压电网安全可靠运行,而这些故障却常常被人们忽视,为此,原能源部规定各基层单位要定期上报电压质量合格率和作配电网的可靠性统计,并在"用电管理信息技术规范"中明确提出要掌握配电网络负荷情况及重点用户的年、季、月、日各种负荷曲线等重要信息。但多年来,由于低压配电网络缺乏这方面的自动化检测手段,一般都在每年或每季的几个典型日,由工作人员用钳式电流表逐个测量配电装置负荷的简单方法,结果是费时费工,既不能反映真实情况,也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为此,研发、推广一系列低压配电网络的监控装置仪表是十分必要的。

1.1配电监控装置硬件构成与工作原理

该类仪表的系统构成一般由电源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及控制模块、显示模块、CPU模块和通讯模块五大部分组成。模块化的设计使得该系统结构简单、便于维护与升级。仪表在工作时,对低压配电房内低压配电柜的三相电压、三相电流分别取样后,送到放大电路进行缓冲放大,再由A/D转换器变成数字信号,送到CPU进行处理,CPU将处理过的数据根据需要送至显示部分、通讯部分等数据输出单元。

1.2配电监控装置的功能描述

1.2.1测量、显示及存储功能

在工作中,配电监控装置对低压配电柜内的各种电压、电流进行采样后,经过计算模块,将电流、电压、频率、有功和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电能量、环境温度等各类数据传输给CPU或DSP,进行数据处理,这样最终得到的电网状态信息将会通过显示模块反映给工作人员进行数据的读取,对于那些需要存储的数据,系统会将其存储在大容量的存储器中。

1.2.2数据的现场采集及远程通讯功能

目前,这类仪表除了可以利用手抄机对测量所得数据进行手工抄表外,一般还可以扩展各种通讯接口,支持RS232、RS485、ISDN等多种通讯协议,从而实现了数据采集效率更高、操作更简单。随着USB技术的日渐成熟,利用电子盘进行数据的现场采集已经成为可能。这种方式具有传输误码率低、采集速度快、成本低廉等优点,比较适合于目前我国电力系统的需要。在实现数据的远程通讯方面,可以利用监控装置的RS232、RS485通讯接口与光端机联系,通过光纤实现数据的远程通讯;还可以在监控装置表内置一个modem通讯模块,通过固定电话网络拨号连接的方式访问监控装置,进行远程数据采集;更新的技术是在监控装置内置GPRS通讯模块,使监控装置成为一个GPRS终端,管理中心便可以利用移动通讯的GPRS网络进行远程数据采集。

1.2.3停电抄表和电路保护功能

在停电或设备电源模块发生故障时,工作人员仍然可能需要对测控仪数据存储器进行读取操作,因此监控装置应设有备用电源接口,从而实现测控仪存储的数据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供读取。此外存储器还应具备静态存储功能,保证在停电时,数据可以有效的保存在内部存储单元,而不会丢失。测控仪应配置过流、过压保护元件,可以对短路、过载或过压状况进行自动保护。

低压配电监控装置在用电管理中的应用。

1.2.4动态无功补偿功能

在低压配电网中,尤其对公用配变台区,由于负荷的分散性和用电的不定期性等因素,决定了其三相电流及无功功率很难分配得完全平衡,在此方面,利用低压配电监控装置的动态无功补偿功能,可实现对电容器组的智能投切。监控系统的控制软件可以在配电网的多种接线方式下,通过中央处理器来控制电容器的投切开关,实现补偿功能。当需要进行无功补偿时,配变运行的三相无功电流及三相电压输入到无功补偿控制器的模块,无功补偿控制器根据配变当时需要补偿无功量,决定补偿电容的投入或切除。

1.2.5数据综合处理功能

配电监控装置还应具备配套的后台管理软件,帮助用电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目前此类管理软件的主要功能一般包括报表分析(日报表,月报表,年报表);采集记录数据的统计;电压、电流等参数曲线的绘制;无功补偿的电容器投切状态分析等。

通过后台管理软件对数据的统计与计算,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软件分析结果,及时调整配电网的运行状态,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

1.3监控系统的控制软件设计

配电监控软件的设计一般包括两个部分:配电监控装置控制软件和后台管理软件。本文重点介绍配电监控装置控制软件的设计流程和实现功能。系统的软件设计部分遵循模块化的设计方法,以便于调试。

系统复位以后,硬件电路便开始对电网数据进行采集,根据GB检验规范采集到的数据应该在规定范围以内,CPU根据此标准来判断数据是否达到规范,若采集数据不准确,程序返回到初始化部分重新开始。若这样循环一定的次数,那么系统便会发出报警信号来提示技术人员检修,否则,CPU便对得到的准确数据进行各种计算并存储。接下来显示程序便将准确的数据通过LCD或数码显示模块显示出来。系统监测到电网电压、电流的不平衡,便会通过程序进行自动补偿。这样,一次操作完成后,程序便返回到采集部分,进入循环状态,直到系统被重新复位。

2.配电综合监控装置在用电侧电能管理系统中的作用

随着电力工业的飞速发展,电力供需矛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随着电力企业改革的进一步加速,如何利用高新科技手段来适应市场经济,如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现高效优质服务,已经成为实现用电营销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利用现代化的配电监控手段对用电网络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可给用电管理提供直接的、便利的技术支持,为负荷预测、电网规划、电力调度、用电营销管理、营销服务水平、用电检查、电能计量管理等提供科学的分析依据。在此,我们把配电综合监控装置在电能负荷管理系统中的作用归纳为以下6点:

(1)为及时了解电力市场需求,合理进行电力资源配置提供了有效的数据资料。

(2)帮助电力企业更好地为客户服务,从而制定长远的营销策略,提高电力资源的配置效率。

(3)利用远程通信功能,可以推动用户远程抄表的普及工作。

(4)利用软件管理系统,为配网管理系统提供实时的用户用电信息,提高配网管理水平,为配网运行、维护和用户接入提供分析、决策依据。

(5)配套使用的管理软件,可以强化计量装置的工况监视,防止窃电和因装置故障而漏抄电量。

专用远程监控管理装置 篇4

关键词:监控数据的传输,监控数据自动分析,揭示命令的编制与复核

一、引言

中国神华轨道机械化维护分公司主要承担神华铁路轨道大修、清筛、捣固、整形等业务, 对神华铁路安全稳定运营发挥重要的基础保障作用。下属三个工务机械段各个作业点分布神华各铁路线沿线, 位置分散, 流动性大, 条件恶劣, 管理困难。目前, 公司大型养路机械运行数据采用传统的分散管理方式, 没有建立远程数据传输通道, 无法有效了解和掌握设备的实时运转情况;由于线路施工面临时改变运行状态及区段限速的现象时有发生, 为保障安全, 需依据运行调度命令, 提前将运行揭示按照一定的数据格式编辑后写入IC卡内, 由作业员出乘时带上车写入监控, 使监控装置按照揭示命令实时对列车运行实施减速控制或改变行车方式。建立揭示复核系统可以发现揭示命令的下发是否规范与完整, 对命令中出现的错误信息给予警示。而目前我国铁路列车运行数据还是采用定点 (固定检测地点) 、人工转录的方式:作业车到达入库地点或车站后, 由监控装置检测人员携带转储器上车进行转录, 然后将列车运行数据文件发送到监控地面微机中进行数据处理和质量分析, 并将处理后的文件传到运用服务器微机, 并进行安全检索和乘务员标准化作业检索, 最后作业人员才能插卡退勤。

为了做到公司、工务机械段、作业车相互间及时有效进行信息传递, 快捷有效地查询和统计分析作业车实时状态, 做到事前有卡控, 事后分析有依据, 避免安全隐患, 需要进行运行监控记录装置远程管理技术的研究。

研发专业的远程数据传输通道、车载专用通讯设备及揭示复核系统是提高大型养路机械使用效率的有效技术手段, 对确保高效管理养路机械设备, 确保铁路运输生产安全、高效和按计划顺利推进, 将起到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目标

2.1LKJ2000简介。

LKJ2000型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是在LKJ-93型监控装置广泛应用的基础上, 借鉴国内外ATP及ATC先进技术而研究开发的新一代列车超速防护设备, 它是因铁路运输生产要求和当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发展需要而研制成功的列车行车安全设备的升级换代产品。

2.2LKJ与车载传输装置。

采集是整个系统的基础, 通过车载连接LKJ2000型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 实时采集作业车方位, 车速、作业车重要状态和作业质量数据, 并实时传输到系统服务器上, 最后由软件自动分析、统计, 给决策人员提供数据支持。数据采集流程如下图:

2.3系统通信方式及难点

2.3.1通信方式。

系统通过GPRS网络进行通信。GPRS三大突出优点是:1) 高速数据传输。传输速度较好, 可满足基本需求, 还可以稳定地传送大容量的高质量音频与视频文件。2) 永远在线。由于建立新的连接几乎无需任何时间 (即无需为每次数据的访问建立呼叫连接) , 因此随时随地都可与网络保持联系。3) 按数据流量计费。即根据传输的数据量 (如:网上下载信息时) 来计费, 而不是按上网时间计费

2.3.2难点。

由于捣固车作业在位置偏僻、环境恶劣的地段, 对通信的稳定性和流畅性都有比较高的要求, 如何才能保证通信不受GPRS网络时延、中断、丢包的影响是本次研究的一个难点。

下图为以上行数据为例的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远程管理系统总时延模型图, 其时延主要分布在GPRS时延, internet时延和服务器处理数据时延。因为本系统使用的服务器配置较高, 数据的处理能力较强, 并且每次需要处理的数据流不是很大, 所以服务器处理时延可忽略不计, 局域网时延和internet网络时延相对稳定, 时延较小, 在此也不做具体分析, GPRS网络由于本身无线信号的不稳定性, 是系统消耗总时延的主要来源。

2.3.3重点分析:

GPRS时延模型图如下:

2.3.4GPRS数据时延优化及中断防护措施

(1) GPRS数据通信时延优化。本远程监控系统采用的是中国移动GPRS网络, 通过车载终端配备的工业级外置式GPRS数传模块 (DTU) 与远程监控中心进行数据通信。影响其通信时延的因素比较多:数据长, RLC/MAC窗口机制, LLC证实/非证实模式, GPRS网络编码等网络参数, 上述因素属于移动通信系统范畴, 不在本系统的可控范围内。而DTU模块的状态也是影响GPRS数据通信时延的重要部分, 可以通过控制DTU的工作状态来优化通信时延。DTU的状态分为两部分:Ready状态和Stand By状态。当DTU刚启动或没有数据发送的时候处于Standby状态, 在发送数据之前DTU首先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Standby状态转化至Ready状态。

(2) GPRS数据中断防护措施。由于GPRS通信自身的特点及先天不足, 导致他无法像有线那样稳定、可靠, 其中数据传输信号会收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首先作业位置不固定性, 有可能进入GPRS没有覆盖的信号盲区 (如隧道等地方) , 另外也有可能因为系统本身因温度或者电磁干扰的影响导致GPRS模块通信故障而导致通信的失败, 这些缘故使得车载终端采集的作业数据就不能实时的发送至通信服务器, 影响了作业数据传输的连续性。针对这一棘手的问题, 我们在车载终端上开发出了网络通讯、缓存续传模块 (DT30) , 使其具有数据存储功能, 另外远程管理分析系统对传输的数据包都添加序列号, 通信服务器在接收数据包时通过对比数据包序列号的连续性, 进行丢包检测。通信服务器通过向远程管理分析系统通告数据包的丢失信息, 并请求重传。车载终端通过网络通讯、缓存续传模块上传丢失的数据包, 这样有效的防止了GPRS数据的丢失, 保证了生产业务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与连续性。

2.4硬件系统研究。

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的全面推广及部分作业车安全运行辅助检测控制装置的投入运用, 使作业车信息化获得较大的发展, 作业车上的计算机技术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与此相应的是工务部门地面网络建设及信息技术应用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作业车车载系统是工务信息化建设的最基础部分, 大量工务基础信息源的获取都是建立在车载应用系统之上的。目前, 尽管有不少作业车实现了部分运行信息和状态信息的在线动态检测、监控和诊断处理功能, 但是这些设备所记录的信息基本是在作业车上时通过手持式转储设备来完成信息转储的, 这样需要投入大量人员上车作业。因此, 建立作业车与地面间的数据通信系统、地面远程跟踪查询系统对提高工务管理、施工安全和技术装备水平以及铁路信息化都十分重要。列车运行数据无线传输装置的开发依托现有监控装置、TAX箱综合监测装置等作业车安全装备, 以及地面微机、服务器系统、利用现代无线和有线通信手段建立车地间的数据无线通信系统, 可实现列车实时信息的GPRS实时传输和大量运行记录文件入库时的无线网络高速下载, 实现公司随时掌握列车在途运行中的安全报警信息、以及对运行状态信息的实时查询等。

本系统通过无线方式传送到地面的列车运行实时状况信息可以作为己建项目的信息补充, 提供列车在途运行的连续实时信息, 能够更加及时、准确地掌握作业车的运行状况。

2.5系统结构设计。

通过对数据传输通道的研究, 监控数据分析平台的开发, 对监控数据进行统一管理, 实现公司内数据的共享, 杜绝作业队专场中违章 (超速、冒进等) , 做到事前安全有卡控, 事后分析有依据, 对监控数据统一管理、提供预警、报警安全项点功能, 促进管理水平。

研究高效的数据传输通道及开发车载数据传输设备、地面综合软件平台、采用统一数据库体系, 建立各级用户体系, 实现各级工作人员数据。

主要实现如下功能:1) 监控数据的传输;2) 监控数据自动分析;3) 揭示命令的编制与复核。

2.5.1监控数据传输 (车载) :

车载数据通信终端与地面通信服务器之间通过GPRS网络进行通信, 地面数据服务系统将数据转换为浏览器可以识别的数据格式, 客户端使用IE浏览器通过Internet对作业车运行实时信息进行监测。

车载无线传输设备可根据设定条件 (如改变车次、司机号) 触发, 将作业车行车监控文件通过GPRS方式自动发送到地面系统服务器。地面人员可根据需要调看监控文件, 根据地面人员权限可调用本职权范围内监控文件用于分析。

2.5.2监控数据自动分析。

作业车监控数据自动传输到数据库, 自动对监控文件进行处理分析, 将行车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项点自动进行分析和统计, 将作业车各项处理结果自动生成报表。

2.5.3行车揭示的复核。

自动对比揭示命令计划与作业车IC卡写入监控装置揭示命令信息, 自动对比作业车揭示命令数量及内容的完整性, 对于作业车揭示命令短缺或内容不全情况进行报警。各级管理人员可通过此复核系统卡控作业行车揭示是否准确。

2.5.4决策分析:

生成各种日报、月报年报, 辅助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三、系统软件功能设计

3.1系统软件功能。

1) 列车跟踪。可根据各个段查询在线的作业车, 并且可以直观的看到作业车的位置、速度、限速、柴速、公里标等各项情况。2) 运行安全。系统通过饼状图和表格对报警项点、预警项点、提示项点、及最新报警、提示信息进行展示, 并可按在线预警、揭示预警、作业车运行状态图、作业车运行实时图等多个条件查询。3) 故障检修。可按分类添加、删除、查询不同类型的作业车维修情况。4) 系统维护。系统维护包括用户管理及人员维护。用户管理:管理维护用户、IC卡、用户角色、用户密码等。人员维护:包括运用人员登录和作业人员管理。

3.2系统软件组成:

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远程管理系统软件组成包括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软件、作业车运行监控装置数据远程管理分析系统及无线传输车载软件。其中LKJ2O00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软件出厂时已配备, 本文主要讨论的是车载、地面部分软件并对利用GSM/GPRS实现实时信息的发送和接收进行了详细讨论并给出设计方案:

1) 作业车运行数据无线传输跟踪查询系统中地面软件部分介绍。该部分软件由无线传输装置读取LKJ20000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的实时数据, 通过GPRS网络传给地面软件, 由地面软件做出相应的统计、分析、预警以及对作业车运行状态信息的实时查询。

地面远程跟踪查询系统基于Mysql开发, 该部分完成GPRS数据接受、作业车实时跟踪、文件传输等功能;

2) 系统的无线网络依托电信的GSM/GPRS移动公网和Internet互联网, 主要完成作业车与地面间的数据信息传输。

实时信息的传输流程为:在途作业车运行状况实时信息经过GSM/GPRS和Internet网传输到服务器上, 系统通过对数据库的查询实时动态的显示作业车的数据, 各相关业务部门可以调用及进行分析。

四、实施方案

运行监控记录装置远程管理主要围绕建立数据传输通道、车载无线传输设备及地面软件系统的开发为主进行, 以实际需求为驱动;以实际应用为目标, 结合项目建设, 取得实际应用的成果;以车载监控与无线传输设备为核心, 服务于作业车行车安全项点管理。具体来说, 有以下几个步骤:

1.完成项目的调研分析, 并给出总体规划、技术方案、实施方案的设计。

2.建立安全可靠的数据传输通道, 开发车载数据采集设备、车载无线传输设备应用。

3.构建完善的应用处理管理系统, 形成信息汇集、处理、统计分析和决策支持的科学安全的系统平台。

4.项目运行试验。

五、系统技术参数

(l) 地面部分和车载部分的无线通讯系统采用2.4一2.4835HGz频段, 通讯接口标准为IEEE802.11b, 采用直接序列扩频 (DSSS) 作为传输方式, 网络协议为TCP/IP, 无线传输距离不小于1000米;

(2) 车载主机与地面点远距离传输采用基于9001/800MHZ的GPRS移动数据和GSM短信业务;

(3) 车载主机和地面无线传输控制主机的操作系统均采用Red Hat、linux, 车载主机的linux是经过技术处理实现了嵌入式功能, 占用资源很少;

(4) 地面出入库跟踪工作站采用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和Mysql数据库;

(5) 车载主机电源采用作业车24V蓄电池供电;

六、结论

运行监控记录装置远程管理技术应用将对作业车行车安全工作提供有效保障。系统的开发有利于全方位及时准确的了解大型养路机械的运行作业状态, 可实时对设备状态信息的进行进监测预警、进行远程技术支持;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确保运行揭示写卡正确无误, 改变传统人工卡控模式。从而, 大大提高作业车的运行安全性, 提高工作效率, 高质高效完成线路养护作业任务;同时, 大大提高大型养路机械管理水平, 做到数据全公司内共享, 可根据大量基础数据生成各类报表, 为领导决策支持提供科学的数据依据, 具有巨大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铁道部.铁路技术管理规程[M].

[2]铁道部.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 (LKJ) 管理规则[M].

[3]徐洪泽.LKJ2000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控制系统[M].

专用远程监控管理装置 篇5

第一条 为强化对重点污染源的监督管理,根据《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重庆市长江三峡库区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污染源自动监控装置是指为监控污染物治理设施运转情况和及时、连续获得排污单位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及动态变化信息而安装的进行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记录、污水或废气排放计量、污染物自动采样分析的仪器和装置以及信息接入、传输等设备设施。

第三条 属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控装置并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监控中心并网运行:

(一)城镇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装置和建有渗漏液处理装置的垃圾卫生填埋场;

(二)10蒸吨/小时以上燃煤锅炉和3米以上窑径的工业炉窑;

(三)燃煤发电厂;

(四)日排放废水1000吨和小时排放废气1万标立方米的现有企业排污口以及日排放废水500吨和小时排放废气5000标立方米的建设项目排污口;

(五)排放一类污染物的排污口;

(六)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其他重点污染源排污口。

第四条 对应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控装置的建设项目和现有排污单位的限期治理项目,应当在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和决定限期治理时一并提出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控装置的要求,并纳入该项目验收内容。本办法颁布前已完成污染治理的,应当按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期限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控装置。

第五条 现有排污单位安装的污染源自动监控装置在正式并网运行前报请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验收。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装的污染源自动监控装置,由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其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中一并组织验收。未经验收合格的,不得并网运行。验收标准是:

(一)安装的污染源自动监控装置符合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质量要求; 

(二)污染源自动监控装置输出的数据符合国家规定的比对监测误差标准; 

(三)排污单位已建立污染源自动监控装置运行管理制度。

第六条 排污单位在确定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控装置时,所选产品必须符合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有关标准,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符合国家或者本市的环保技术规范。

进口的在线监测仪必须具有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的商检证明,并符合国家或者本市的环保技术规范。

第七条 建设、运行污染源自动监控装置接收控制中心的经费在本地区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中安排。

现有排污单位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控装置的经费以自筹为主,可以在所在地区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中申请拨款补助和贷款贴息。新建、扩建、改建项目,应当在安排该项目污染防治经费中一并安排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控装置的所需经费。

第八条 排污单位应将污染源自动监控装置纳入污染治理设施进行管理,为污染源自动监控装置的正常运行提供工作条件,保证与本单位污染治理设施同步运行。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启封或停运污染源自动监控装置,维修、停用、闲置、拆除、更换应提前5日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因事故、故障及其他突发原因使污染源自动监控装置停止运行或污染源自动监控装置发生故障,排污单位应在24小时内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及时采取措施,尽快恢复运行。污染源自动监控装置使用期满或元件出现故障,必须及时更换。

第九条 排污单位应当依法对污染源自动监控装置进行定期校验,并每月不少于一次进行自检。第十条 污染源自动监控装置因维修等原因而停用期间,排污单位应立即启动人工监控系统,并按规定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监测数据。

第十一条 排污单位可以委托取得省级以上资质的相应的污染治理设施运营机构维护、管理污染源自动监控装置。委托前双方应签定委托合同并报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二条 经定期校验的污染源自动监控装置所监测的数据,可以作为排污单位进行排污申报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实施监督管理及征收排污费的依据。

第十三条 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市污染源自动监控中心的建设和运行,并对排污单位自动监控装置的运行状况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区县(自治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各自行政区域污染源自动监控中心的建设和运行,并对所辖排污单位自动监控装置的运行状况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第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依法予以处罚:

(一)拒不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控装置的;

(二)不按规定进行校验导致自动监控装置不能正常运行的;

专用远程监控管理装置 篇6

斜巷运输是矿井生产中的事故多发环节。煤矿井下很多斜巷在运输货物的同时兼顾运输职工上下井, 在运输货物的过程中, 经常发生由于操作工违章超挂车造成断绳、绞车拉翻、带绳跑车放大滑等事故;另外, 还时常有人员误入运输巷道引发伤亡事故。如何对斜巷运输进行综合治理, 确保斜巷运输的安全提升, 一直是矿井安全生产中的重点和难点。为此, 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斜巷综合监控装置管理斜巷运输的方案。安装斜巷综合监控装置后可以及时监控巷道中的实时情况, 从而为开停绞车提供参考, 避免运输、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

1 斜巷综合监控装置在斜巷中的应用

1.1 斜巷综合监控装置

斜巷综合监控装置包括2个部分:斜巷视频监视系统和斜巷道岔远程控制及显示系统。

(1) 斜巷视频监视系统

斜巷视频监视系统可将各斜巷上下口、安全档及斜巷跑车防护装置等关键设备和重要生产环节的实时图象传送给绞车司机, 便于绞车司机分析、判断、选择准确的操作方式, 为斜巷安全运输增加保障。

斜巷视频监视系统由图象采集、图象显示和图象控制等部分组成, 如图1所示。斜巷全部监视点采用矿用本安型彩色光纤摄像仪采集图象, 并由隔爆兼本安电源型电源箱提供DC 12 V本安电源。监视图象通过矿用阻燃光缆无中继传输到就地绞车房, 在绞车房安装1台矿用隔爆型显示器。系统本质安全、传输距离适宜, 接口兼容, 界面友好, 易于学习, 切换控制方式便捷灵活;选用的阻燃光缆重量轻、损耗低、耐水火、抗拉强度好, 特别适合煤矿井下比较复杂的地质环境条件。

1.2 斜巷道岔远程控制及显示系统

斜巷道岔远程控制及显示系统可完成斜巷中间车场、上下口车场等处的远程和就地控制, 并将控制范围内的道岔转换状态传输至绞车房显示, 便于绞车司机分析、判断, 选择准确的操作方式。斜巷道岔控制系统组成结构如图2所示。斜巷道岔显示系统显示控制柜面板如图3所示。

该系统由井下道岔操作机构、道岔控制系统、状态显示和报警等组成, 由远程控制分站控制各个控制箱完成各种控制。其中绞车房内布置1台操作台、1台集中显示柜、1台电源箱, 并集中放置于集中控制显示柜内。道岔控制地点安装1台气动转辙机, 与集中控制显示柜通过信号电缆连接, 由控制箱远程控制。气动转辙机具有油水分离、就地岔位显示等功能。搬动道岔时可在信号硐室内就近操作, 也可在绞车房内由司机远程操作。布置在绞车房内的集中控制显示柜的显示界面可以显示道岔正转、道岔反转、道岔报警、道岔手动状态、道岔自动状态等信息。集中控制显示柜具有互锁功能, 在绞车房操作集中控制柜搬动道岔时, 在道岔现场不能手动搬动道岔, 与此相反, 在道岔现场手动搬动道岔时, 在绞车房不能操作集中控制柜搬动道岔。两者有互锁功能, 不能同时动作。在道岔现场出现道岔密贴不严、挤矸、不到位等故障状态时, 集中控制柜能发出声光报警, 在报警后几秒钟内, 自动返回到操作前状态。

2 使用效果

通过斜巷视频监视系统在斜巷中的应用, 绞车司机能有效地实时观察、掌握斜巷内关键安全设备和重要生产环节的工作情况, 在出现把钩工违章误操作、斜巷安全设施误动作或处于不正常状态时, 能准确地安全操作和及时停车, 避免斜巷内安全事故的发生。

斜巷道岔远程控制及显示系统则有效避免了从斜巷向中间车场甩车时, 把钩工需在车辆悬钩时到斜巷中就地操作手动道岔出现的安全隐患。气动道岔的故障报警和岔位显示功能则有效避免了在出现道岔密贴不严、挤矸、不到位等故障状态时可能出现的车辆掉道现象。同时绞车司机在绞车房内能观察到现场道岔的状态显示及故障报警, 有利于绞车司机的安全操作, 避免斜巷内安全事故的发生。

通过斜巷综合监控装置在现场斜巷运输中的实际应用, 取得了较好的安全效果, 为斜巷安全运输又增加了一道安全屏障。

3 结语

斜巷综合监控装置的使用, 大大提高了井下煤炭的运输效率, 降低了工作难度、强度。该装置能实时监控井下运输情况, 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便于及时发现巷道运输货物过程中违章作业、断绳、行人问题, 从而避免由于人为原因引起的运输事故或人员伤亡等;实现了井下巷道运输系统的安全、可靠、高效运行, 达到了减员增效的目的, 有着很强的实际应用意义。

摘要:针对矿井斜巷运输管理存在的问题, 文章提出了一种采用斜巷综合监控装置进行管理的方案, 详细介绍了斜巷综合监控装置在斜巷管理中的应用。该装置通过斜巷视频监视系统和斜巷道岔远程控制及显示系统将斜巷安全设施等关键设备、车场操作等重要生产环节的实时图象及中间车场道岔的远程操作控制和状态显示传送给绞车司机, 便于绞车司机及时分析、判断, 选择准确的操作方式, 为斜巷安全运输增加了保障。

关键词:斜巷运输,综合监控装置,图象传输,远程控制

参考文献

[1]李景平.基于现场总线思想的煤矿综合监控系统设计[J].测控技术, 2000, 19 (12) :21-23.

[2]成继勋, 孟祥忠.煤矿用现场总线标准的研究[J].煤炭学报, 2001, 26 (6) :657-662.

[3]芦建军.Profibus-DP现场总线在煤矿设备监控系统中的应用[J].煤, 2005, 14 (3) :30-31.

[4]茹锋, 薛钧义.Profibus协议实时性能的仿真计算[J].系统仿真学报, 2002, 14 (6) :789-792.

[5]刘富强, 钱建生, 曹国清.多媒体图象技术及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0.

专用远程监控管理装置 篇7

要解决电力系统的监测问题, 必须考虑电力系统地点分散、覆盖广、供配电节点多、电力网络线路复杂等特点, 其根本的出路是实现信息获取的自动化以及数据的远程传输与交换。对这些设备进行经济有效的、实时的、高精度的检测与监控, 直接关系到电网的稳定可靠性。基于移动无线网络的监控系统必须在管理中心和供配电节点的设备中加装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结构简单, 控制容易, 利用它的RS232标准接口很容易和单片机连接在一起, 构造出一个可利用标准HAYSE AT命令集驱动的通信链路。这种基于GPRS的监控方案很有潜力, 不需要重新组网, 方案无需变更就可以推广到不同的地域使用。

移动通信网遍及全国, 因此构建这种监控系统时, 完全可利用现成的GSM无线网络而不必重新建设新的基站。建立在GSM基础上的GPRS网络技术, 由于引入了分组概念, 为设备无线接入Internet提供了一种先进的、有效的手段[1]。GPRS基于现有的GSM网络, 还需要增加一些节点, 包括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服务GPRS支持节点SGSN。GGSN在GPRS网络和公用数据网之间起关口站的作用, 它可以和多种不同的数据网络连接, 如ISDN和LAN等。SGSN记录移动台的当前位置信息, 并在移动台和各种数据网络之间完成移动分组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为服务区内所有用户提供双向的分组路由。采用GPRS的方式实现远程数据的实时传输, 可提高控制系统的实时性、可靠性, 减少对设备维护人员的限制。通过与GPRS服务器的Socket连接, PC机与终端设备进行实时通信, 对远端发送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而且, GPRS采用了分组交换技术, 使每个用户可同时占用多个无线信道, 同一无线信道又可以由多个用户共享, 资源被有效利用。GPRS允许用户在端到端分组转移模式下发送和接收数据, 不需要利用电路交换模式的网络资源[2]。

1 通信模块

本系统集成设备测试技术、现代传感技术、无线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一体, 从结构组成上可划分为3部分:设备数据采集与发送、服务器端接收存储、基于Web的数据发布和分析应用。电力设备安装在生产现场, 其终端采集发送模块包括放置在远程现场的各类传感器和完成对传感器信号采集、处理、无线发送的设备;服务器端接收存储模块, 是运行在服务器上的在线接收处理程序, 完成对所有监控终端传回数据的接收, 并存储在SQL Server 2000数据库服务器中;基于Web的数据发布分析模块, 是运行在Web服务器端的Web应用程序, 实现用户对所选择终端环境监测数据的实时查看和分析操作。监控中心一方面通过GPRS网络与现场监测器进行双向通信, 另一方面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可视化界面, 让用户足不出户即可了解远方设备相对实时的运行状况。

1.1 终端采集发送模块

设备终端控制器核心硬件主要由6部分组成[3]:①CPU采用S3C44BOX作为微处理器, ARM在基本RISC结构上增强的特性使ARM处理器在高性能、低代码规模、低功耗和小的硅片尺寸方面取得良好的平衡;②GPRS模块选用西门子MC35, MC35支持标准的AT指令集和标准的3V SIM卡, 具有良好的温度特性和稳定的工作性能, 由于MC35没有嵌入TCP/IP/PPP协议栈, 需要用软件实现TCP/IP/PPP协议族, 另外GPRS终端上电自动拨号接入GPRS网络并且保持实时在线, 如果意外掉线, 能够自动发现并自动重新拨号登录GPRS网络;③Flash Memory选用SSTT的39VF020存储器, 该存储器除作为程序存储区外, 也用作用户数据存储区, 用于存储GPRS终端的设置参数等非易失参数, 用户可以通过相应的API函数访问并修改其内容, GPRS终端掉电后数据不会丢失;④外扩数据交换区选用ISSI的62LV1024SRAM芯片, 主要实现动态数据的交换、缓存等功能, 提高其运行速度;⑤RS232/RS485接口部分采用Maxim系列芯片进行电平转换, 支持标准RS232/RS485/TTL接口电平并且接口速率可在1 200 b/s~115 200 b/s区间设置, 同时提供奇偶校验功能和音频接口、I/O口, 用于紧急话音通信和远程开关控制;⑥天线接口部分是无线通信模块与外部天线的接口。设备终端的软件系统结构见图1。

1.2 GPRS终端软件结构

系统采用了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Linux OS, 其软件系统的结构见图2。

在Linux OS上主要实现9方面的功能:①系统初始化模块:根据需要进行初始化参数设置, 并监测是否需要修改参数设置, 如果需要, 则通过超级GPRS终端显示设置中文菜单, 按照提示进行设置, 并将参数保存于Flash中, 否则, 按照初始化的参数配置系统, 初始化各个I/O口、串口及相应的全局变量;②GPRS网络登录模块:初始化西门子MC35模块并拨号通过PPP协议登录GPRS网络, 通过监测DCD脚电位及模块返回值确定登录结果, 如果失败, 自动重拨, 从而保证系统可靠登录GPRS网络并实时在线;③目录服务器连接模块:GPRS网络登录成功后自动运行该模块用于连接目录服务器, 发送GPRS终端IP地址、用户密码等信息, 等待登录结果返回, 如果登录成功则按照设置的连接时间自动发送连接信息, 如果登录超时则放弃并自动重新连接, 从而保证与目录服务器的可靠连接, 连接建立后, 根据目录服务器指令执行相应的操作;④监控中心连接模块:如果GPRS终端获得监控中心的连接请求包, 则主动在特定的端口与监控中心建立连接并保持, 同时发送连接信息, 这样就在监控中心与GPRS终端之间建立了数据通道, 可以互传数据, 通信结束后断开连接;⑤连接检测模块:连接检测主要接收来自监控中心和目录服务器的连接信息, 如果在设定的时间内没有检测到连接信息, 则认为连接断开, 自动断开现有连接并重新与相应单元建立连接, 从而防止了连接的意外断开, 保证了连接的可靠性;⑥网络状态检测模块:该模块每1 s执行一次, 用于检测GPRS终端是否从GPRS网络掉线, 如果掉线则停止其他任务, 重新拨号, 保证了GPRS终端实时在线;⑦检测功能模块:该模块检测电力参数和设备状态;⑧控制功能模块:该模块主要通过I/O开关量改变设备状态;⑨人机交互模块。

2 基于Web的数据发布分析模块

监控系统的数据库管理和应用采用Browser/Server模式。监控中心接收、存储监控数据, 并以图形化的界面显示, 同时接收监控中心端的控制指令向现场传输, 其功能见图3。

2.1 结构

监控中心采用了两层C/S结构的运作方式, 监控中心和后台数据库服务器直接通信, 监控中心直接向数据库服务器发出数据请求, 数据库服务器则运行本身数据处理机制处理数据请求, 并将数据返回给监控中心应用程序, 监控中心接收数据并经过本身的业务逻辑处理, 然后显示给用户。

2.2 主要功能

监控中心将多台远程的设备集中管理, 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的功能:①状态监测:根据设备编号选择一路或多路对象进行数据监测、实时显示和集中管理, 根据设备编号改变一路或多路对象的状态, 可以添加或更换终端;②参数设置:监控中心可以遥控设定数据采集终端的通信参数、电力运行参数的采集控制参数以及本地的参数;③数据库管理:完成设备的原始、历史数据库的形成、检索、查询、删除等, 也是设备的目录服务器;④数据输出:可通过显示器、打印机等输出电力参数、设备状态以及统计特性等。

3 总结

GPRS方式为供配电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更为有效、经济的通信链路, 使得管理的自动化、网络化进程步入商业化运营阶段。本系统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技术的通用性和兼容性, 可以根据应用目的和用户需求进行灵活组装与配置, 尤其是可以任意添加和裁减传感器的类型和数量, 能满足各类应用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鹏, 张东来.GPRS在远程环境监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 2006, 22 (8) :237-238.

[2]嚷钢, 王文博, 常永宇.移动通信原理与应用[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2.

上一篇:方向原理下一篇:广东省雷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