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全面发展

2024-08-19

农民全面发展(精选十篇)

农民全面发展 篇1

一、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面向新世纪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保证。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要集物质丰富、精神文明、政治民主、生态协调等特征于一体。这一预期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只有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民收入增加了,才能不断改善交通、供水、医疗、教育等人居环境,才能为“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也才能使广大农民的拥护、支持和参与。因此,把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第一要务抓住不放,并切实抓出成效,是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越建越好的关键,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2、增加农民收入的紧迫性

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农村,难点在农村。改革开放以来,农民不仅以自己的产品贡献保证了社会稳定,而且以要素贡献、市场贡献支撑了城市的繁荣和发展。但与农民做出的贡献极不相称的是,农民在市场中面临的风险、付出的成本很高,得到的回报却相对较少。如果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不仅关系农村社会进步,而且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因此解决农民增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就显得非常紧迫。

二、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长期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偏低,农村比较落后,并且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城乡差别越来越大,制约农民收入的原因较多,但主要有以下几点:

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侵蚀农民收入

国家对农业的倾斜政策刺激和影响了农民的投资去向,农民在农业生产方面的投入,呈现出连年增长态势,这无疑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全年农民收入的提高打下良好基础。但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导致农业生产成本上升,不但加重了农民生产投入的负担,而且降低了农民生产投入的收益率,挤压了国家的政策给农民的好处,从而制约了农民的增收。

2、农业结构不合理,结构调整缓慢

受传统思想影响,在种植业结构中,粮田面积大,经济作物面积较小,虽然粮食价格呈现稳中有涨,但却出现了增产不增收的状况,甚至出现负增长。在农业内部结构中,种植业比例大,林牧渔比例小。同时,农村乡镇企业及农村非农产业由于资金不足,技术不高,发展缓慢,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农民增收空间受到限制。

3、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

在我国广大农村,农民思想观念仍比较落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小富即安的思想广泛存在,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差。

4、农业经营性收入增长持续放慢,甚至下降

农民收入主要由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财产转移性收入三部分构成,虽然国家为保障农民利益,提高农民种地积极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农民经营性收入增长速度却持续放慢,甚至下降。主要是因为:一是农产品供大于求;二是农产品价格相对比较低;三是农产品劳动成本较高,家庭经营费用增加。

三、关于增加农民收入的几点建议

1、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

政府要适当引导农民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尽快调整农产品品质、品种结构,发展特色产业,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靠科技进步,立足资源优势,突出抓好品种、质量的结构调整,使农业在由市场决定产量、需求决定品种质量的轨道上健康发展。切实强化市场第一的观念,下大气力研究市场信息、市场动态、市场容量和供求关系,超前预测,科学分析,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指导农业生产,利用时间差、地区差、扩大农产品销售半径,扩大农产品集散量。

2、突出优质抓特色,狠抓调整促增效

在市场经济的形势下,有特色,才能有效参与市场竞争并立于不败之地。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农业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是新时期实现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一是应抓好高效特色种植业。二是应抓好绿色农产品加工业。

3、进一步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目前,农村劳动力供大于求,就业不充分,是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一个重大问题。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必须多形式、多层次、多领域全面展开。一方面要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容量,进一步拓展农村二、三产业的就业空间,继续支持乡镇企业,加快县域经济和以县城为重点的小城镇发展,继续加大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力度,降低农民对土地的依附程度,让更多农民在二、三产业找到就业机会。另一方面,要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进一步改善农民外出就业条件。

4、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的素质

农民全面发展 篇2

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 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总结2003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客观分析当前形势,全面部署2004年的工作,着重研究促进农民增收、确保粮食安全、深化农村改革等问题。党中央、xx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xx常务会对会议文件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审定,对会议的召开提出了明确的意见和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央的指示精神,开好这次会议。

一、正确分析形势,不断深化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认识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在新的发展阶段。这是党中央、xx审时度势作出的重要判断,是全党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也是我们制定农村政策、指导农村工作的基本依据。基于这一科学判断,党中央、xx作出了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决策,提出了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中心任务和基本目标,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这期间,农村经济社会的变化广泛而深刻,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错综而复杂,基层和农民群众的实践丰富而生动。我们要认真总结,深化认识,科学把握,正确应对。

(一)深刻认识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变化。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以来的这段时期,是农业结构加快调整的时期,是农村改革不断深化的时期,是农产品供给最充裕的时期,同时也是农民增收最困难的时期。新阶段的内涵丰富,变化深刻,影响广泛,我们应当不断深化对新阶段特征和发展规律的认识。

一是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多少代仁人志士梦寐以求、为之不懈奋斗的“但愿苍生温饱”的目标得以实现。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是一个历史性的跨越,是新阶段最基本的特征。随着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和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用于食品支出的比重逐步下降,食品消费结构也发生很大变化。这使农产品供给的增长在受到资源约束的同时,越来越受到市场需求的约束。农业结构问题凸显,农产品价格低迷,增产难以增效,增产难以增收。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工作往往容易产生忽视农业、忽视粮食生产、忽视耕地保护等倾向,影响农业和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可能导致农产品供求出现新的波动。

二是农村劳动力就业格局和转移动因发生重大变化。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工业化的推进和城镇化的提速,农村劳动力加快由种植业向养殖业转移,由农业向非农产业流动,由农村向城镇集聚。现在已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大批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和进入城镇经商务工。这是一个重大的结构性变化。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对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追求,在社会发展中对良好生态环境、生活质量的追求,使得农民就业观念和经营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日益增强,使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式和流动的动因也发生很大变化。农民外出就业在很大程度上不再是权宜之计。相当一部分进城农民,由过去一人进城到现在举家进城,由暂时居住到稳定居住,由从事简单劳动到从事技术工种,由离乡不离土到离乡又离土。有的进城农民,正在逐步转变为城镇居民、企业工人和工商业经营者。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格局将继续呈现农业就业比重逐步下降、非农产业就业比重稳步上升、外出就业较快增加的基本态势。

三是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发生重大变化。农业收入仍是农民收入的重要基础,但收入增长的来源日趋多元化、多样化。农民收入由主要来自农业转向农业和非农产业并举,农业收入由主要来自种植业转向种植业和养殖业并举,农民增收由主要靠增加产量、提高价格转向主要靠提高效益、扩大就业。目前,农民收入构成中来自非农产业的比重已经

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许多纯农户的收入持续徘徊甚至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农民增收困难,既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性矛盾的现实反映,也是国民经济发展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集中体现。从农村自身来看,主要是“三个不适应”:一是农产品结构不合理、质量水平不高,不适应市场日益多样化、优质化和精细化的需求;二是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水平不高,不适应农民多渠道扩大就业和增加收入的需要;三是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高,不适应市场竞争特别是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从农业农村与国民经济的关系来看,主要是“三个不协调”:一是就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调整不协调。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没能随农业占GDP比重的下降而同步下降,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效益低下。这是农民增收困难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原因。二是城镇化进程与工业化进程不协调。城镇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近几年我国城镇化速度有所加快,但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和同等收入国家的水平。这直接影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产品需求的扩大,严重制约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和农业效益的提高。三是资源和国民收入在城乡之间分配不协调。受二元经济结构影响,农业、农村和农民在资源和国民收入分配中长期处于不利地位,农村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外流严重。近几年在全社会贷款余额中,农业和乡镇企业的比重一直分别只占5%左右,这与农业和乡镇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明显不相称。

我们还要看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民增收问题和粮食安全问题将相互交织、互为影响。近几年来,粮食生产不断下滑,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种粮比较效益低,种粮农民增收困难,种粮积极性不高。农民收入问题与粮食安全问题是紧密相连的,特别是在粮食主产区,可以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两者的关系处理得好,就可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处理不好,两者就会产生矛盾,相互制约。我们要把促进农民增收和发展粮食生产有机统一起来,统筹兼顾,及早谋划,强化措施,主动应对,既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又要下大力气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三)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促进新阶段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做好新阶段的农业和农村工作,直观地看,是要解决好农民增收和粮食等农产品供给这两大问题;本质上看,是要研究和探索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如何加强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持和保护,加快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这是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回避不了的现实问题,也是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要按照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战略部署,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

要坚持城乡统筹,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发展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加快发展,必须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五个统筹”,走城乡互动、工农互促的协调发展道路。要全面、正确地理解统筹城乡发展,这不仅是繁荣农村的需要,也是发展城市的需要;不仅要围绕“三农”谈统筹,而且要立足全局抓统筹;不仅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考虑统筹,还要从政治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考虑统筹。这就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真正把农业、农村的发展纳入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盘子”之中,统筹考虑,统筹安排。在具体工作中,要做到“六个注重”:一是注重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合理配置资源,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形成一二三产业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局面。二是注重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打破地域界限,消除城乡壁垒,促进产品和要素在城乡间、地区间自由流动、公平竞争。三是注重兼顾不同地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扶持粮食主产区,推进扶贫开发,逐步缩小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四是注重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强农村公共服务,提高农村的科技、教育、文化和医疗卫生水平,扩大农民的就业空间,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农民的全面发展。五是注重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努力开拓国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全面提高农业效益。六是注重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004年是全面落实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实现“十五”计划目标的关键一年。党中央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强调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全面推进农村改革,进一步增强农村经济活力,出台了一系列力度较大的政策措施。当前,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农产品市场环境和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环境正在得到逐步改善。我们必须紧紧抓住不可多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努力克服存在的困难,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

ONT>

2004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党的农村基本政策,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强化支持保护,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采取更加有力的综合措施,努力构筑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

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事关全局,意义重大。这既是当前紧迫而繁重的任务,也是今后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既是农村工作的基本目标,也是整个经济工作的重大课题;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就必须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调动农民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要扩大国内需求,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就必须提高农民购买力,开拓农村市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就必须繁荣农村经济,增强农户的经济实力;要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就必须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让他们安居乐业。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最根本的也是要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让农民共享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我们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促进农民增收的重大意义,切实解决好农民增收问题。

随着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环境、条件和任务的变化,促进农民增收的思路和方式也要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必须采取更加直接、更加明确、更加有力的措施,对促进农民增收实行“内外抓、重点抓、综合抓”。内外抓,就是既要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把农业和农村内部增收的文章做足,又要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寻求增收途径。重点抓,就是既要抓好面上增收,全方位开辟农民就业和增收的渠道和途径,又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抓好粮食主产区、纯农户和低收入农户的增收,着力解决好农村贫困人口和特殊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综合抓,就是既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靠调动农民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增收,又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大国家的支持保护力度;既要立足当前采取见效快的具体措施,又要着眼长远寻求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建立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

(一)推进结构调整,壮大县域经济,充分挖掘内部增收潜力。

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线,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近几年,我们在这方面迈出了较大步伐,方向是正确的,成效是明显的。但总的看,战略性结构调整的深度还不够,水平还不高,还大有文章可做,前景十分广阔,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

一是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要在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继续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原则,走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道路。要依靠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把我国精耕细作的传统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发展新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变劳动力“包袱”为财富,让有限的土地等农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发挥出更好的效益。要适应市场抓调整,不断满足国内外市场日益增长的优质化、多样化需求,积极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要突出特色抓调整,做大特色产品,做强特色产业,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要围绕加工抓调整,建好生产基地,壮大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二是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既是农村经济组织创新的有效形式,又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带动力量;既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又是推进农业区域化、专业化和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要落实有关政策,加大支持力度,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农民走向市场的依托,是新型的市场竞争主体。从某种意义上说,农户找到了龙头企业,就是找到了市场。要切实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完善企业和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

三是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不能单纯地依靠数量增长、外延扩张,要转变增长方式,注重内涵式发展。推进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建立健全经营机制,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品适销率。大力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经济。结合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小城镇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加强对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的引导和服务,在市场准入、融资条件、政策支持等方面创造平等竞争环境。

四是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县(市)是我国功能相对完备的国民经济基本单元,自古以来就是国家行政管理的基础层次。我国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县域范围,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总量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县域经济发展快的地方,整个经济发展就好,综合经济实力就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也高。壮大县域经济,重在突出个性,形成特色。要立足区位和资源优势,面向市场需求,培育和壮大支柱产业。加强县城和中心镇的建设,发挥其产业集聚和对乡村经济及农业生产的带动功能。要研究制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拓展县域经济发展空间。

(二)加强技能培训,改善就业环境,努力拓展外部增收空间。

统筹城乡发展,很重要的是统筹城乡就业;城市带动农村,很重要的是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农民进城务工,不仅是农民就业的需要,也是城市发展的需要;不仅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也是发挥我国劳动力充裕的比较优势,增强制造业和服务业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现在农业户籍劳动力已经占到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很大比重,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些行业已成为数量上的主体。因此,必须正确看待和公正对待农民工。当前要突出抓好两件事:一是善待农民工,维护好他们的合法权益。要进一步改善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环境,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当前突出的是要切实解决好工资拖欠、劳动保护和巧立名目的乱收费等问题,还要解决农民工在户籍管理、子女就学、住房安置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为他们在城市安心务工就业创造条件。二是培训农民工,提高他们的就业技能。这是促进农民外出就业、稳定就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的客观要求。要把农民工培训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实事来办。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鼓励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用人单位开展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各级财政要给予必要的支持。目前,一些地方在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要认真总结和推广。

(三)加大扶持力度,调整投入结构,积极发挥国家政策对农民增收的导向和带动作用。

农业是弱质产业。世界各国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都要对农业和农村给予支持和保护。我国农村发展相对滞后,农业经营规模小,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业竞争力不强,抗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弱,更需要国家给予必要的支持和保护。随着我国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和经济实力的增强,工业和城市应更多地支持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要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要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搞好种养业良种培育、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动植物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信息与农产品市场开发、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及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等农业支撑体系的建设。要适应由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切实搞好林业六大工程建设。退耕还林还草和湿地保护等生态工程,要统筹安排,因地制宜,巩固成果,注重实效。在继续加强大江大河治理和重大农林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农业基本建设投资要进一步向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倾斜。近两年开展的“六小工程”建设,效果很好,对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要继续增加投资规模,充实建设内容,扩大建设范围。要拿出一部分资金,通过良种补贴、培训补贴、大中型农机具补贴和退耕还林还草补贴等多种方式,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完善扶贫开发机制,各级都要增加扶贫开发投入,切实加强扶贫资金管理,提高扶贫成效。

(四)认真落实政策,放活农村经济,充分调动农民自主创业和增收的积极性。

农户是独立的市场主体,也是自主创业增收的主体。增加农民收入,不仅要“多予、少取”,更要做好“放活”的文章,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激发农民群众自主创业增收的潜能。要突破一切妨碍农民增收的思想观念,取消一切限制农民创业增收的政策规定,革除一切束缚农民增收的体制弊端。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的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市场,促进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充分结合。积极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资投入农业开发,发展农村经济。建立培养和造就农村能人的机制,营造鼓励能人干事业、支持能人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为广大农村能人施展才华、创业致富、带动一方,给予必要的支持,开辟广阔的天地。

进入新阶段以来,中央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作出了一系列部署。这次提交会议讨论的《中共中央xx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稿,也有不少力度较大的政策措施。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把中央的政策细化、实化、具体化,既要遵循政策的基本精神,又要从各地实际出发有所创新;既要做存量文章,又要做增量文章;既要有常规性的考虑,又要有一些特殊的办法。要建立健全责任制,把中央的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三、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粮食问题是关系经济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党中央、xx对此高度重视,胡锦涛同志、温家宝同志多次强调粮食安全问题。2003年10月xx还专门召开了农业和粮食工作会议,明确了确保粮食安全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提出了重大政策措施。我们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抓好措施落实,切实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经过多年艰苦努力,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粮食生产能力达到了1万亿斤的水平,实现了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的历史性跨越。正是有了这个前提,我们才有条件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才有基础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当前总的看,我国粮食供求形势是好的,当年产量加上现有库存仍然是供大于求的格局,市场供给是有保证的。现在强调粮食安全,并不是说粮食安全出了问题,而是要防范和消除影响粮食安全的隐患,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必须清醒地看到,一些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和苗头已经出现,粮食供求关系正在发生变化。最为严重并需要坚决遏制的是,近几年耕地大量被占,粮食播种面积大幅度减少;最为根本并需要着力解决的是,粮食比较效益低,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高,地方抓粮的积极性不高;最为关键并需要研究探索的是,有利于粮食生产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如果这些问题任其发展下去,加上目前粮食市场信号的放大效应,各地各方面粮食购销的同步效应,以及粮食生产的滞后效应的影响,就会危及我国的粮食安全,就会对国民经济发展全局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近几年粮食面积和产量减少较多,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主动调整的合理因素,也有非正常的因素;既有市场经济法则的作用,也有不少政策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突出的有两点:一是乱征滥占耕地,大搞各种开发区、园区,既侵害了农民利益,又损害了粮食生产能力;二是一些地方片面理解农业结构调整,把调整结构与粮食生产对立起来,以为结构调整就是压粮扩经,致使一些地方粮食播种面积大幅度减少。各地区各部门必须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大局出发,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做到认识到位,政策到位,措施到位。

2003年入秋以来,粮价开始上涨。这是粮食供求关系正在发生变化的客观反映,是多年来粮价低迷基础上的恢复性上涨,是市场对粮食供求预期的理性反应。粮价适度上涨对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有促进作用。但必须看到,粮食是生活必需品,粮价一头连着农民,一头连着市民,粮价的涨跌应该调控在合理的范围内。粮价一价带百价。如果粮价上涨过快过多,就可能带动整个物价的上涨,甚至引发通货膨胀,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如何防止粮价暴涨暴跌和生产大起大落,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是当前经济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一定要下大气力稳定和扩大粮食生产,搞好粮食储备和供给,加强粮食市场调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生产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场在农业资源配置中越来越起到基础性作用,价值规律在粮食生产中越来越发挥主导作用。我们必须用新的思路、新的办法,来研究解决新阶段的粮食问题。要始终坚持调整农业结构不动摇,始终坚持增加农民收入不动摇,始终坚持立足国内解决粮食供给不动摇,始终坚持对粮食实行省

长负责制不动摇。具体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第一,兼顾保障粮食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两个目标,把发展粮食生产与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这是我们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繁重任务和重要职责。要全面正确地理解和贯彻农业结构调整方针,不能把增加农民收入与发展粮食生产对立起来。调整农业结构要坚持在发展粮食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两个方面下功夫。特别是在粮食主产区,粮食收入是农民收入的主体,促进农民增收必须首先抓好粮食生产。农业结构调整不是简单地压缩粮食面积,市场信号已经要求2004年粮食播种面积不能再减少。要加大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的实施力度,加快优势粮食产业带建设,优化粮食品种结构,提高粮食质量,促进粮食加工转化,增加种粮农民收入。

第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手段,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粮食生产稳不稳,粮食安全基础牢不牢,关键在于种粮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高不高。价格是调节生产最基本的杠杆,有利可图是农民发展生产最基本的动因。新阶段发展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最根本的是要通过市场引导,提高种粮效益,让农民种粮不赔本、能赚钱。粮食是弱质产业,国家必须给予必要的保护和扶持,要使农民在政策支持下从市场获得合理收益而积极种粮。2004年,各地要通过政策和价格信息引导,搞好服务,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努力恢复粮食生产,不能搞指令性计划,搞强迫命令。

第三,守住耕地、依靠科技、改善条件,进一步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是保障粮食供给的重大举措,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没有稳定可靠的粮食生产能力,就没有稳定可靠的粮食安全。要把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作为我国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来抓。一是要守住耕地。耕地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易于流失的稀缺资源,对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基础作用,对农民生计具有保障作用,对农村社会具有稳定作用。粮食调控主要在于“库”,保障能力主要在于“地”。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基本农田这条“红线”决不能逾越。不能随意改变基本农田用途,禁止在基本农田挖鱼塘、栽种树木,在这方面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二是要依靠科技。集中力量加强科研攻关和技术推广,培育一批影响重大、优质高产的优良品种,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发挥科技对粮食生产的支撑和促进作用。三是要改善条件。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和旱作农业,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扩大高产稳产、旱涝保收面积。

第四,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支持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重点在粮食主产区。抓住了主产区,就抓住了大头,就稳住了全局。粮食主产区多年来为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耕地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都占全国的60%以上,粮食产量占全国的70%左右。今后主产区要继续发挥粮食生产的比较优势,发挥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用。国家将采取力度更大、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加大对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支持力度,帮助主产区特别是中部地区的主产区解决种粮效益低、财政负担重等问题。要加快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主产区搞好粮食产能建设和粮食加工转化。粮食主销区和产需平衡的省区,也要注意保护粮食生产能力,也要支持粮食主产市县和种粮农民。

第五,大力发展粮食产业,提高粮食生产的综合效益。要把粮食的生产、转化、加工、流通、消费作为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进行系列开发和整体建设。特别是粮食主产区,更要立足粮食优势,做大做强粮食产业,把生产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不少粮食主产区通过发展优质专用粮和发展畜牧业,搞加工增值,提高了粮食效益,促进了农民增收。要大力支持和发展粮食加工、储运和流通,延长粮食产业链,提高粮食附加值,增强粮食的市场竞争力。要启动重点区域动物疫病应急防治工程,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和畜产品贸易的安全性,为粮食的转化增效开拓空间。

四、加大农村改革力度,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指导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决定》中关于农村改革的内容十分丰富、内涵十分深刻,有许多重大突破和创新,为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

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培育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加强粮食批发市场建设,稳步发展粮食期货市场,鼓励产区和销区以多种形式建立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加强粮食市场的管理和宏观调控。健全和完善国家粮食储备体系,增强调控能力。加快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使其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

(四)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加强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健全农村金融体系、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目前,农村金融服务主体少、能力弱,难以满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对信贷的需求,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要从农村实际和农民需要出发,按照有利于增加农户和企业贷款,有利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要求,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切实解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要努力增加农村信贷资金总量,通过明确县域内金融机构为“三农”服务的义务、完善邮政储蓄政策等措施,缓解农村资金的外流。加快现有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和调整,完善政策性金融的功能,逐步扩大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严格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和外资,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采取多种形式解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问题,鼓励各类信用担保机构积极拓展符合农村特点的担保业务,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农业担保机构。

五、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党的一个传统,也是一个重大原则。当前,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促进农民增收的任务十分紧迫,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提高驾驭农业和农村工作全局的水平。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以与时俱进的思想,奋发图强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真抓实干的行动,全面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

切实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中央对解决“三农”问题历来高度重视,在中央文件和领导同志讲话中有许多精辟深刻、醒人耳目的重要论述。2003年11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指出,要始终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始终重视严格保护耕地和保护、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始终重视维护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利益,始终重视增加农民特别是种粮农民的收入。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刻认识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真正在思想上、工作上更加重视“三农”问题。要清醒地看到,虽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逐步下降,但农业的基础地位没有变;虽然新阶段农村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内涵有所变化和调整,但党和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大政方针没有变。全党全社会要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多方支持,对农业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政策倾斜,对农民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充分理解。农业和农村工作涉及面宽、政策性强、头绪很多,不仅分管领导要直接抓,而且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地、县两级领导更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上,并体现在工作部署、资金投入和干部配备中。要切实加强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的建设,发挥他们在综合协调、调查研究、督促检查等方面的职能和作用。各有关部门要把支持农业和农村工作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确保中央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京郊农民四项收入全面增长 篇3

钱袋鼓起来,日子火起来

2010年,京郊农民收入两位数增长,钱袋子更加饱满。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262元,比上年增加1276元,增长10.6%;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后,实际增长8.1%。从四项收入来源看实现全面增长,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10.1%,家庭经营纯收入增长8%,财产性收入增长1314%,转移性收入增长13.7%。

农民收入增加,手中有钱,消费也同步增长,人年均消费支出过万元,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全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到10109元,同比增加968元,增长10.6%。吃、穿、住、行、医疗、文教消费支出样样增加,特别是新建、改建、扩建住宅和购买生活用汽车成为京郊农民两大消费热点,人均居住支出增长24.1%,交通和通讯支出增长19.3%。另外,购买首饰、化妆品等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也以36.7%的速度大幅提高。

收入工资化。就业渠道拓宽

上班拿工资,这是城里人的主要从业方式和收入来源。和经营农业收入相比,工资收入的特点是水平高,风险小,稳定性强。如今,京郊农民中的多数从业者也和城里人一样,不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是按钟点上下班,照合同拿工资,当起了“上班一族”。工资收入已经成为京郊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人均工资性收入在纯收入中占60.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京郊可耕种的土地越来越少,为了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政府各级部门千方百计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开办各种劳动技能培训班、建立农民转移就业登记制度、出台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政策、鼓励用人单位招用农村就业困难人员、推出护林员、水管员、护路员等公益性岗位,为农民广开就业门路。据3000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10年,京郊农村就业劳动力持续向非农产业转移,非农就业劳动力比重达81.3%,同比增加0.4个百分点。非农就业渠道也是多种多样,有在本乡镇企业上班,有在本地提供劳务,还有离土离乡外出打工等。

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农民人均得到工资性收入达到8007元,同比增加733元,增长10.1%,对当年农民增收贡献率达57.4%。其中,在本乡镇地域内各类企业劳动得到收入3187元,增长6.7%;在本乡镇地域内提供劳务得到收入1881元,增长9.6%;外出从业得到收入2108元,增长20.9%。

经营多样化,农业和非农收入并举

家庭经营在历史上是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虽然在人均纯收入中比重下降到现在的14%,但仍然是农民收入的第二个主要来源。京郊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构成呈多元化发展态势,形成了由原来单纯的依靠农业收入转向农业和非农收入并举,各占家庭经营纯收入50%的局面。

2010年,由于受春季低温冻害影响,京郊农民家庭农产品产量和出售量均有所下降,但由于农产品价格上涨,出售农产品收入不降反升,农业纯收入同比持平略升。伴随着近年来农业收入低速增长甚至负增长的局面,以交通运输业和商业、饮食业为代表的非农产业异军突起,高速增长,大有赶超农业收入之势。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为1857元,比上年增加137元,同比增长8%,对当年农民增收贡献率达10.7%。其中,第一产业收入934元,与上年基本持平:第二产业收入120元,增长18.8%;第三产业收入803元,增长17.4%。

城乡一体化,转移收入提高快

转移性收入增加是近年来农民收入迅速提高的重要增长点之一。按照市委、市政府率先形成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战略目标,北京市逐步建立了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并出台多种支农惠农政策。城乡一体化发展使农民得到了实惠,农村居民在更多方面和城镇居民享受同样的待遇。例如,在养老保障方面基本实现了城乡一体: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可以参加城镇职工各类社会保险,享受与城镇职工同等养老待遇;劳动年龄内的其他农民可以参加城乡居民统一的养老保险,实行个人账户缴费加每月政府补贴280元基础养老金的办法,农民参保积极性很高,参保率达到92%;无保障老年农民每月领取福利养老金200元,城乡标准统一。由于一体化养老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农村居民的退休金和养老金收入迅速增长。此外还有各种农民独有的优惠政策,继全国统一取消农业税和特产税后,北京市先后出台了农民粮食种植面积直补制度、生态林补偿制度、延长退耕还林补贴年限等政策,各级政府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有力促进了农民收入水平提高。

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农民家庭人均获得转移性收入1808元,比上年增加218元,同比增长13.7%,对当年农民增收贡献率达17.2%。其中,离退休金和养老金收入1109元,增长20.8%;其他政策性收入526元,增长6%。

财产资本化,做股东当房东增加收益

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是政府工作任务之一。京郊农民财产性收入在纯收入中的比重快速上升,达到12%。农民最大的财产就是集体所有的土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范化工作对土地进行确权确利和确权确股,让农民成为股东,土地经营收入按照权益分配股息和红利。北京市在建立生态林补偿机制的基础上,推进林权制度改革。林权改制完成后,京郊130万集体生态林股东每人每年将享受到300多元的生态效益补偿。随着农村城镇化建设对土地开发利用的增加,农民征地占用补偿和房屋拆迁补偿收入高速增长。根据北京外来人口多,租房需求大的特点,京郊农民利用区域优势,出租自家房屋,变财产为资产,租金收入越来越多。

农民全面发展 篇4

4年来, 天津市津南区认真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 全面推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 (2011-2015) 》, 大力推进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 津南区群众体育工作得到不断提升, 始终保持全市领先水平, 人民体质状况在不断改善, 生活方式朝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得到了长足进步, 为津南区各项社会事业水平全面提升做出了贡献, 对津南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城乡一体化新津南目标的实现做出了积极贡献。

加强组织领导, 确保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见实效

津南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作为津南区十项民心工程之一, 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 成立了以主管副区长为组长, 各镇、各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区体育局负责工作的具体实施。通过农民体育健身专题会议、现场会议、征求意见多种形式, 定期听取各方意见,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坚强的组织领导为津南区农民体育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组织保障作用。4年来, 群众体育工作均纳入津南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工作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在津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十二五”规划中, 都将群众体育发展作为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议题, 严格组织, 积极实施。津南区每年的财政预算报告, 都将群众体育工作经费纳入专项管理, 为津南区全民健身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4年来, 由于领导重视, 措施得力, 在国家体育总局领导和天津市体育局领导对津南区多次工作调研中, 均给予了津南区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严格落实规划要求, 圆满完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

津南区在发展群众体育工作实践中始终按照国家规划和《全民健身计划》的要求, 将建设全民健身设施, 大力改善群众健身条件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 把兴建广大人民群众最急需、最实用、最安全的保障性体育设施作为政府工作的主攻方向, 津南区群众体育设施建设工作有了较大的发展。

4年来, 津南区利用体育彩票公益金为社区、村、公园配建了172套体育健身器材, 农民健身工程数量占全区行政村数的95%, 极大改善了农民、城镇居民的健身条件, 为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体育建设工作。利用体育彩票公益金建立了5所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为青少年开展健身活动开辟了新领地。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建设得到巩固发展, 培养了20所区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4所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2所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成为津南区发现和培养体育人才的摇篮。各中小学校认真贯彻《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学生阳光体育活动丰富多彩, 田径、篮球、长跑等竞赛活动形成传统, 体质健康达标率不断提高。区宏康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被评为“全国群体工作先进单位”。

着力提升健身环境, 落实各项质量工程建设任务

为进一步加强镇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娱乐和体育健身需求, 促进农村文化体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全区各镇结合天津市示范镇建设工程, 加快了镇级文体中心建设的步伐。葛沽镇、小站镇、北闸口镇高质量建成镇级体育馆和镇文体中心, 使基层全民健身工作硬件设施得到全面提升和完善, 促进了体育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

实现津南区现有的体育场馆全部免费对外开放工作, 不断规范服务方式和运营模式, 扩大服务项目, 延长服务时间, 扩大服务空间。4年来, 全区在社区、村、公园配建的所有体育健身器材均符合新国标要求, 为群众健身活动的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加强健身设施管理, 推进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发展

津南区农民健身工程的维护管理采取政府主导、体育部门指导督查、使用单位日常维护的层级化管理模式, 各镇均设立专职机构负责对设施的巡查、维护。4年来, 未发生因设施损坏伤人事件, 确保了设施设备的安全化运行, 对津南区全民健身活动的有效开展起到了保障作用。

不断丰富传统项目内容。津南区“三八健康杯”妇女体育通讯赛、机关干部长跑运动会、独生子女家庭运动会、消夏篮球赛等一批群体活动形成传统, 活动内容不断丰富、竞赛方式不断创新。举办了津南区第七届全民运动会、天津市“洋河沙龙杯”乒乓球系列大奖赛、“全民健身日”群众全民健身展示等有影响的群体赛事, 创办了区政协委员首届运动会、天津荣程联合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春季职工体育运动会等群众体育新的品牌赛事。每年全区性群体活动达到30项次, 参与人数在逐年增加, 掀起了全区民众参与健身的热潮。区体育局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全民健身优秀组织奖”。

农民全面发展 篇5

——2009年安康农技推广工作综述

安康市农技站 作者:张忠民 周长安

我市2009年农技工作,在主管局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现代农业、推广先进技术,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以创建“农民群众满意站所”为抓手,充分发挥农技推广系统的网络优势和技术优势,强化工作措施,狠抓任务落实,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人民日报》、《陕西日报》、《各界导报》、《安康日报》、《新农村商报》和省、市各级农业网站等新闻媒体均对我市的工作进行了报导,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和广大农民好评。

1、油菜高产创建活动开局良好。

我市油菜高产创建工作在汉滨、汉阴县开展,由于领导重视、方案可行、措施得力、技术到位、油菜生长整齐一致,为高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全市实际完成油菜高产创建任务313086亩,涉及2个县、12个乡镇、42个村、16982户。4月27-29日由省农业厅、陕西油研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省农技总站、汉中和安康9名油菜专家教授按照农业部统一验收办法,通过交叉检查、田间测产、查阅档案、座谈走访等方法进行了全面检查验收认定,安康市油菜高产创建万亩示范方平均亩产220.15公斤,百亩核心攻关田平均250.9公斤,最高单产277.1公斤,超额完成省农业厅下达我市的创建任务,其中万亩方、百亩点和最高单产均获全省第一,创全省油菜历史最高纪录,《陕西日报》5月20日头版进行了报导。

2、陕南稻油一体化示范工程稳步推进。

我市共完成稻油一体化示范工程7.6万亩,涉及4个县、29个乡镇、117个村,水稻平均亩产592公斤,油菜平均173.5公斤,较全市平均亩产分别增加17.5%、18.8%。在技术上一是确定主导品种。水稻突出高产、抗病、优质的丰优香占、协优

517、丰优

28、宜香2084、宜香725等国颁三级标准以上的品种;在油菜上突出双低(低芥酸、低硫甙)、双高(高产、高含油量)、抗病性强的秦优7号、10号、33号和德油8号、秦研

211、希望98等品种。二是突出关键技术。在水稻生产上重点突出种子处理、水稻旱育、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稻鸭共育、免耕抛秧、平衡施肥、肥水捉控、适时晒田、综合防治等关键技术;在油菜上抓好适期播种、培育壮苗、适时移栽、合理密植、免耕栽培、平衡施肥、重视硼肥、合理捉控、化学除草、病虫综合防治等措施,为高产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搞好田间试验,做好技术储备。今年在4个县分别安排了“密度试验”、“氮肥后移试验”和“增施钾肥试验”以及“品种对比试验”,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四是搞好技术宣传培训。先后召开了4次技术培训会,6次现场会,发放稻油一体化栽培技术卡通画册900份,《安康农技推广》4000册,技术明白纸1万张,利用农业网站等媒体编发技术要点和宣传报导15期次。五是建立生产基地,推行订单生产。协助汉阴县新鑫米业有限公司和平粱红星大米加工厂按每亩补助10元,按高出市场价10%的价值与5个乡镇20个村3900个农户签订1万亩优质水稻订单,安康市兴安粮食有限公司按0.90-0.95元1斤稻谷与3个乡镇的12个村2100农户签订0.5万亩的订单,安康市硒源油脂公司在全市4个县42个乡镇签订合同,按1.87-1.89元价格收购油菜籽1.8万吨。全市农技部门与企业合作共建立生产基地8个,落实水稻订单任务1.5万亩、油菜2.3万亩,使农民的产品有人要,企业原材料有保障,农技人员有事做。

3、月河农业科技园区优质粮油开发亮点纷呈。

在月河川道3个县18个乡镇,完成优质粮油生产基地30.9万亩,其中富硒双低油菜13万亩,平均亩产173公斤,优质水稻14.5万亩,平均589公斤,高产红苕3.4万亩,红苕平均3018公斤。在工作中一是成立优质粮油专家组,抽调农技、植保、种子、土肥、科研所等相关部门专家和具体实施的三个县农技中心负责人参加,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二是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按照水稻、油菜、红苕三个作物分别制定出三个技术方案,以文件下发各县执行。三是推广先进实用增产技术,重点突出高产、抗病、优质品种、测土施肥、统防统治、生产基地主导品种覆盖率和关键技术到位率达90%以上。四是市、县、乡三级共抽调36名农技干部和专家包抓3个作物9个示范点,示范点插标立记。五是引进新品种开展田间试验,先后引进60个水稻新品种,43个油菜新品种,8个红苕新品种在3个县布点试验,做好技术储备。六是协助企业落实订单任务,开发富硒农产品。与安康兴安粮食有限公司合作组建了安康市富硒稻米专家大院,与5个乡镇建立订单0.5万亩,由企业投资6000元补助,按高出市场价的10%保价收购,研制的富硒大米产品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与安康市硒源油脂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富硒菜油,制定富硒油菜标准,抓基地建设,落实订单生产,研制开发的富硒菜油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

4、红苕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再创新高。

在去年成功引进美国9号、日本川山紫、湘黄一号新品种的基础上,今年我站又从西南大学引进渝薯2号、3号新品种,分别在汉滨区长岭村、岚皋县四坪村开展统一育苗,在平利、岚皋、汉滨、汉阴按排4个试验,协助汉阴绿康农科公司建立基地繁殖日本川山紫,协助岚皋农技中心繁殖美国9号种薯,协助汉滨绿洲农业公司繁殖渝薯系例新品种,加快新品种推广步伐。2月16日《人民日报》对我站引进新型红苕获高产进行了报导,影响很大。据统计,全市推广高产红苕19.5万亩,占全市红苕面积30%,由于春季干旱,夏季多雨,不利于红苕生长,收获前测产,梅营一号亩产3114公斤,日本川山紫1856公斤,渝薯2号1965公斤,渝薯3号2110公斤,平均亩产达到2261.3公斤,较全市平均亩产1500公斤,净增761.3公斤,增幅达50.1%.5、稻鸭共育成效显著。

全市共投资15万元,分别在石泉县银龙乡丝银坝村抓1000亩示范,汉阴县长坝村、岚皋县蔺河村抓了2个100亩示范点,6月4日,在汉阴长坝召开了稻鸭共育现场会,5月底省外专局及市人事局领导对此工作进行了检查指导,对我站引智工作评价较高。撰写的“引智助推安康农业经济腾飞”一文在《国际人才交流》杂志上发表,受到省外专局领导的好评。今年稻鸭共育的特点是集中连片、规模大、标准高、技术规范。全市7个县、65个乡镇、180个村示范推广5.36万亩,平均每亩放鸭15-20只,回收鸭17.8只,亩产无公害稻谷595.6公斤,增幅达7.6%,每亩稻、鸭增收390元,9月4日《陕西日报》对我市稻鸭共育工作进行了报导。

6、蔬菜生产发展迅猛。

省下达我市设施蔬菜建设任务为1.896万亩,集中育苗点19个,190亩。主要在汉滨、汉阴、石泉、平利、旬阳六县区。截止12月中旬已完成水泥、镀锌钢管和新型复合材料等材质,跨度6米以上,棚高2米以上的标准大棚1.915万亩,占任务的101%,新建集中育苗点18处,190亩,占任务100%,其中集中连片在1000亩以上的3处、500亩以上的7处、200亩以上的20处、100亩以上的50处。在6个基地县的带动下,全市10县区累计发展不同材质大、中、小棚4.5万亩。通过设施大棚生产蔬菜13.5万吨,产值达到2.63亿元,分别占种植面积、总产、产值的6.17%、12.34%和16.1%。在设施蔬菜建设的带动下,有效促推了全市大露菜、高山菜、富硒菜和野生菜的发展。据统计,全市蔬菜复种面积84.8万亩,生产总量109.39万吨,总产值达到16.4亿元,分别较上年增加9.98万吨,3.5亿元,增幅达10%和28%,基本实现了春提早、秋延迟、优势互补、平衡供应。在工作上一是以市政府的名义召开了全市蔬菜工作会议,下发文件,将任务落实到各县,分解到乡镇,并与各县签订了责任书。二是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今年全市共引进叶菜类、根茎类、茄果类等五大类62个新品种,开展对比试验和适应性示范,总结栽培经验。三是推广集中育苗,在重点县和基地乡镇,推广集中工厂化育苗,解决农户育苗技术难掌握和菜地少,户户育苗不好办的实际问题,深受农户欢迎。今年在6个县建立19个育苗点。四是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务菜水平。组织蔬菜专家,编写了《新编农业实用技术》一书,印发3000册,举办了2期市级培训班,培训县、乡两级师资力量158人,组织4个县的16位农技干部到西农学习蔬菜技术。五是狠抓大棚建设。今年我市从湖北十堰和四川成都引进镀锌钢管骨架,从河南引进新型材料骨架设施。加之原来的水泥骨架设施,分别在石泉、汉阴、旬阳、白河、平利建骨架厂生产,满足生产需要。六是抓点示范。今年,我站抽派4人在汉滨区联合村抓100亩地膜洋芋示范,5月底收获平均亩产1600公斤,100亩莲藕示范,10月收获平均亩产2450公斤,200亩镀锌钢管大棚示范,吸引各级领导参观,市政府方市长、省农业厅李处长和市农业局领导看后均给予高度评价。

7、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有序进行。

农民全面发展 篇6

一、政府出台文件,统领培育工程

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市政府名义先后出台龙岩市《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工作方案》(龙政综〔2012〕152号)、《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市推进实施方案》(龙政综〔2014〕155号),明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工作内容、扶持政策和保障机制,引领全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

二、确定培育目标,明晰努力方向

结合龙岩市现代农业发展实际,适时调整制定全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5112”工作目标,即每年培养5000个以上农业生产技术工人;每年扶持100名以上大中专毕业生回乡从事农业创业;每年认定1000名以上新型职业农民;每年扶持200户以上新型职业农民示范户,并采取“一户带十户”模式带动2000多户种养户,到2020年培育10000名以上“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确实解决好“谁种地、咋种地、种好地”等问题。

三、健全运行机制,凝心聚力协作

市县两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均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农办、财政局、发改委、农业局、林业局、教育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民银行、保险公司等部门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统筹协调推进培育工作。同时建立新型职业农民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和协调具体工作,解决实际问题。认真落实月报告、季会商和不定期巡查制度,各成员单位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基础上密切联系,通力合作。

四、完善培训体系,提升从业素质

坚持课堂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集中教学与分散指导相结合、专家授课与学员讨论相结合、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相结合的原则,整合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模式,强化教育培训,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体系,实现培训、指导、实践、服务一体化。一是选聘132位高级农艺师和农业创业成功人士组建讲师团,并选派5位讲师参加农业部组织的创业师培训班学习,提升创业培训师资力量。二是依托漳平永福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龙岩市政府挂牌建立市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心”,设立教务处、后勤处、办公室等部门,授牌建立9个实训基地。利用培训中心平台,集聚农业局、林业局、农科所、农校和各产业协会培训资源,举办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12期,培训1100多人。三是选送1632名农民参加福建省“万名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提升工程”的大中专学历教育。四是引导并扶持746个新型职业农民示范户发挥“传、帮、带”作用,通过“一户带十户”模式联系带动7645人。五是应用福建省农村远程教育和龙岩优秀人才超市等网络平台,开展在线教育培训、政策咨询和专家答疑。

五、纳入目标考评,规范认定管理

龙岩市根据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和特点,制定了《新型职业农民认定标准(试行)》。各县(市、区)结合实际,分别制定认定管理办法,明确认定条件、认定程序、颁证机构(由县级人民政府颁证认定),对违法违纪或退居认定条件的进行淘汰,建立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机制。同时,市委市政府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纳入市对县目标管理与考评内容,制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考评办法》,细化20项指标对各县(市、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进行考评,由市委、市政府督查室每月跟踪进度、每半年开展一次督查,并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反馈工作落实情况。

六、强化政策扶持,激发创业热情

一是扩大认定范围,整市推进培育。在前两年3个国家试点县基础上,今年在全市范围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认定产业范围由8个扩大至30个,产业实训基地由9个增至30个,受益农户扩大20多倍。目前,已培养农业生产技术工人19354人,颁证认定新型职业农民1095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示范户746户。

二是加大财政扶持,撬动各方资金。2012年以来,龙岩市财政已安排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专项资金1200万元,到2020年,仍将每年安排600万元以上专项资金,主要支持各县(市、区)建立担保基金、培训中心和实训基地,开展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贷款贴息,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回乡从事农业创业,鼓励新型职业农民示范户联系带动等,撬动县级财政每年投入2000多万元,农民每年投入创业资金1亿多元。

三是组建担保基金,拓宽融资渠道。针对职业农民创业、扩大规模资金筹措难的困境,从2012年起实行担保基金奖励制度,要求各县(市、区)组建100万元以上规模的农业规模经营担保基金,并逐年增加投入,扩大基金规模,市政府对县级完成担保基金组建且运行良好的,按第一年30万元、第二年15万元、第三年起每年10万元标准奖励,各县(市、区)按照银行基准利率,对职业农民给予10万元贷款额度的贴息。目前全市担保基金规模达3000万元,按1∶5放大倍率可帮助农民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1.5亿元,实际已为114位新型职业农民担保贷款457笔6074万元,财政贴息314.8万元。

四是加快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为解决新型职业农民土地流转难、成本高的问题,龙岩市出台了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扶持政策,各县(市、区)和乡镇都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农村土地流转领导小组。市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对流转面积达300亩以上的,每亩奖励300元;对完成土地信托面积500亩以上的土地流转服务组织,奖励5万元;对全村80%以上耕地实行统一流转,且流转面积达500亩的,奖励40万元;对运作规范、成效显著的县级土地流转服务组织,补助2~3万元工作经费。在此基础上,试点县给予新型职业农民进一步的优惠,如长汀县对新型职业农民当年新增流转面积300亩以上、流转时间3年以上的每亩追加补助50元,流转合同续签两年以上的,当年再给予每亩30元的一次性补助。目前,全市耕地流转面积达52.96万亩。

五是推出新型保险,增强抗险能力。为提高职业农民抗风险能力,龙岩市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先易后难、协同配合、整乡推进”的政企合作模式,推出农民“用得着、买得起”的三农综合保险,在全省推行5大农业政策性保险险种之外,还新增了农业生产小额贷款保证保险、露地蔬菜种植保险、温室大棚种植保险、茶果种植保险、鸡鸭兔养殖保险等14个险种。近年来,全市农业产业保险累计承保面积达703.6万亩,可提供保险保障4000多亿元,市级财政补助保险费用1100多万元,县级财政补助2700多万元,保险公司支付受灾理赔7209万元。

六是落实倾斜政策,提高扶持效应。充分整合农业项目和资金,支持现有支农惠农政策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经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可优先享受政府已出台的土地流转、农机具购置补贴等优惠扶持政策,优先享受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示范基地(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政策,优先安排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低产田改造等项目,优先列为市级科企共建基地或农业“五新”推广对象,优先申报、晋级农民专业技术职称,选送到大中专院校免费参加学历教育。部分县按每亩多64元标准调剂粮补政策向新型职业农民种粮大户倾斜,在全省农机补贴标准基础上追加5%支持新型职业农民,按每亩150~400元标准补助新型职业农民规模经营。市委、市政府还要求金融机构开发金融服务新产品,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木所有权、农民住房、农业设施等抵押贷款试点,创新担保形式,降低门槛,减化程序,以更低利率、更大额度、更长期限的贷款支持新型职业农民。

加快山区农民增收确保全面建成小康 篇7

一、山区农民收入的实际状况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 地形复杂多样, 其中, 平原只占总面积的12%, 丘陵占10%, 山地占33%, 高原占26%, 盆地占19%。山区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3, 大多集中分布在中西部地区。

(一) 全国各省 (市、自治区) 农民收入状况

根据各省 (市、自治区) 数据统计报告, 2013年全国三大区域农民收入比较如表1所示。

全国农村居民收入有以下几个特点:

1.区域收入差距大。最高与最低收入相差14100元, 东部平均收入高于中部4475元、高于西部6283元。

2.低收入集中在西部山区。达到10000元以上有9个省 (市) 均是东部平原和沿海地区;10000—8000元有11个, 绝大多数是中部省份;8000—5000元有11个, 除山西外, 其余都是西部省份。

3.中西部收入增幅略高于东部。除天津市外, 中西部收入增幅普遍高于东部省份, 特别是前11名中就有10个属于西部省份。

(二) 广西各地级市农民收入状况

2013年广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500元以上的市均为桂东南沿海和桂东北平原、丘陵地区;7500以下的河池、百色、贺州、崇左、来宾、梧州等六个市, 都是典型的大石山区市。最高与最低收入相差3359元。全区平均收入为6791元, 比全国最高收入的上海市低12417元, 比全国平均值低2105元, 比东部平均值低6309元, 比中部平均值低1834元, 接近西部平均水平。

(三) 百色市农民收入状况

百色市更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贫困山区地级市, 山区面积占了95.4%, 丘陵、平原仅占4.6%, 耕地面积只占总面积的11.9%。按地形地貌可分为右江河谷、南部山区、北部山区等三个区域, 2013年全市各县 (区) 的农民收入比较如表2所示。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各省 (市、自治区) 调查总队报告。

数据来源:2013年百色市统计月报。

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314元, 河谷四县 (区) 均达到6000元以上, 南北两翼山区均未达到5000元, 平均相差2254元, 最高与最低相差3299元。右江河谷生产、交通条件比山区好, 产业化、市场化程度比山区高, 农民数量充足、素质较高, 土地利用率高。南部三县略比西部五县高, 是因为德保有华银铝、靖西有信发铝企业发挥了一定的拉动作用。

二、山区农民增收困难的原因分析

山区农民增收问题不容乐观, 距离小康要求差距还很大, 主要原因是:

(一) 山区自然环境恶劣

我国山区主要集中在西部, 除青藏高原外, 大部分分布在第二地形区的中低山地, 如西部的六盘山区、秦巴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滇西边境山区、四川藏区、西藏地区、南疆三地州, 中部的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燕山-太行山区、吕梁山区、大别山区、武陵山区、罗霄山区等, 都是典型的特困山区, 地形地貌多样, 环境恶劣。西北黄土高原、西南云贵高原是我国著名的干旱地区, 山高坡陡, 岩石裸露, 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奇缺, 旱灾频繁, 人畜饮水困难, 耕地资源奇缺, 沟壑纵横难以开发。还有相当多的山区农村居民仍在不适合人类生存的恶劣自然环境中生产生活。

(二) 山区基础设施落后

2012年, 贵州、云南、西藏、青海、宁夏、新疆等山区省 (区) , 单位面积的铁路里程、公路里程和邮局数量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4%、44.4%和27.2%, 交通通讯相对困难。西部多数省 (区) 虽是西电东送基地, 却电力不足;水泥路、信息网络还未实现村村通;土地整理、水利建设、市场建设水平还很低, 人均市场数量和单位面积市场数量只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2%和18%。由于基础设施落后, 交通通讯网络通达性差, 交易费用高, 与外界的交往机会少, 影响市场扩展, 限制了分工, 导致自身比较优势难以发挥。

(三) 山区农民自身素质低

一是文化技能水平低。山区农民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占到78.5%左右, 文盲半文盲也占到将近19.5%左右, 高中以上只占约2%, 农民得到的学习培训机会少, 对科技实用型技术掌握不多, 外出务工只能做简单工种, 收入不高。二是科技推广应用滞后。在引进新品种和推广先进技术上不敢试不敢创, 服务、示范、引导也跟不上。三是懒惰怕苦不敢闯市场。一些农民懒惰, 怕吃苦, 宁愿在家坐着守穷, 也不愿出去闯市场。四是缺乏足够的现代农业生产劳动力。大部分青壮年农民都外出务工, 留在农村的大多年老, 对推进现代农业化力不从心。

(四) 山区城镇化建设滞后

2013年城镇化率东部平均达到65.6%, 中部平均49.7%, 西部平均42.3%, 西藏、贵州、云南、甘肃仍未达到40%。一是工业化水平低。城镇工业布局分散, 且产业结构单一, 村镇企业发展疲软, 配套产业少, 带动能力弱。二是人口规模小。山区县总人口大都在五、六十万人, 非农人口不足40%;建制镇人口大多在1~5万, 大部分乡镇所在地非农人口不足两千人。城镇综合服务功能不足, 第三产业发展空间狭小。三是主动进城意识不强。大多数山区农民农业生产和进城务工只满足于在农村建个小楼房, 没有过多考虑成为市民的目标计划。

(五) 山区经济发展能力弱

一是经济发展水平低。由于上述几方面的内在因素, 山区农村经济结构单一, 非农经济不发达, 导致与全国及东部平原地区差距大。二是山区传统农业经济比重大。山区农村都是家庭小规模生产, 合作经济组织少, 生产组织化程度低。三是土地流转不畅、规模不大。由于山区耕地面积少、地块小、交通不便、融资困难、投入产出比较效益低等原因, 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不发达。

三、实现山区农民增收措施建议

山区农民收入还很低, 增长困难, 距离实现全面小康时间已经逼近,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采取更加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解决。

(一)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扩大农田水利建设和土地开发整理补助专项资金规模, 实现山区土地充分利用。二是加大农村路网、电网建设。尽早实现村村通油路或水泥路, 屯屯通公路、通电。对人口少、环境差的边远村屯要动员安置到条件较好的地方。三是加强能源建设。积极推广沼气、秸秆气化等清洁能源, 普及户用沼气, 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灶。四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网络和整合涉农信息资源, 建设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五是加强人居环境建设。重点解决农村道路、给排水、垃圾处理、人畜混居等突出问题, 彻底解决高氟、高砷、病虫等饮水安全问题。六是加强教育文化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把山区农村寄宿制学校、文化活动场所、广播电视设施、卫生网络建设好并发挥作用。

(二) 优化生产结构

各地山区农村要因地制宜, 认真研究本地农业结构调整方向, 找准农民增收的项目和突破口, 选好支柱产业, 引导农民发展高产高效特色农业。如广西百色靖西县南坡乡马峒村是个典型的喀斯特地型地貌区, 在政府引导帮助下, 选择种养甘蔗、柑橘、猕猴桃、桑蚕等产业发展, 收入逐年快速增长。随着人民生活水准的提高, 特别是城市居民越来越重视农产品质量的追求, 优质优价的土特产品就是农民增收的亮点。因此, 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 把发展优质优价的农产品, 作为山区农民增收的着眼点, 适时实施, 扎实推进。

(三) 创新土地经营形式

一是创新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采取多种措施, 让土地向生产和经营能手、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集中, 形成规模效应, 避免土地撂荒, 提高产出, 同时促进劳动力的多向流动。二是发展农村合作组织。根据农民自愿, 通过农户间的土地、技术、资本、劳力等多种合作, 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组合, 实现集约化经营。三是创新农业经营理念。积极引进外地农业企业进入山区农业领域, 以工业的理念经营农业, 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 开辟广泛的就业门路。实行公司+农户+基地, 农工贸一体化, 产加销一条龙, 通过龙头企业分散经营联合起来, 逐步引导农民进入社会化大生产的轨道。

(四) 提高农民素质

要加强山区农民技能培训。一方面对种养新技术的培训和推广应用, 提高农业生产技能;另一方面要多渠道、多形式了解外地用工、外出务工的信息, 以各用工单位沟通协商, 建立长期的劳务关系, 对务工农民进行对口技能培训, 提高务工技能。

(五) 加快城镇化建设

一是加快发展小城镇。对水、电及自然等资源丰富、基础人口较多的乡镇所在地建有产业园区、宜居社区、贯通路网、市政基础设施、综合服务中心、标准化集贸市场、标准卫生院、标准中小学和幼儿园等, 发展特色镇、卫星镇。二是做大中小城市。山区县、市所在地城市努力扩容, 拉大城市框架, 开发新城区, 吸纳外出务工回乡创业和其他进城的农民。

(六) 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

山区农村发展生产同样面向市场, 山区农民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更需要各种服务。按照“政府引导、完善网络、转变职能、创新方式、市场运作、有偿服务”的运营模式, 围绕产业化、特色化、规模化、集约化、生态化、标准化、现代化的发展要求, 充分整合资源, 建立健全县乡村良种供应、水利灌溉、农资农机、农技推广、生物疫防、金融支持、产品销售、涉农信息、现代物流、劳务用工、社会保障等服务体系, 为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提供高效、优质、全方位的服务。

摘要:全面建成小康, 重点在农村, 难点在农民, 关键在山区农民。文章提出加强山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山区生产结构, 创新山区土地经营形式, 提高山区农民素质, 加快山区小城镇建设, 发展山区农村社会化服务等措施加快增加山区农民收入。

关键词:山区,农民,增收,小康,措施

参考文献

[1]周洁.广西农民增收形势严峻[N].中国经济时报, 2013-02-25.

[2]刘伟, 王立.关于中国西部地区贫困问题的浅论[R].中国农村研究网, 2013-06-12.

[3]程子阳.农村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调查报告[R].中国农经信息网, 2013-09-21.

农民全面发展 篇8

(2) 时间安排。9月20日前完成新型农民培育工程工作方案;10月30日前全面推进新型农民培训工作;12月30日前基本完成集中培训、资格认定、档案管理等工作;2015年1月31日前完成各项收尾工作。

(3) 资金安排。重庆市将安排新型农民培育工程资金8200万元, 其中70%用于培育生产经营型农民的补助, 30%用于培育专业技术型和社会服务型农民的补助。

(4) 绩效考评。实行项目资金补助切块到区县, 目标任务落实到区县, 管理权下放到区县, 工作责任明确到区县, 绩效管理延伸到区县, 将绩效考评结果与下年度项目资金挂钩的“五到区县和一挂钩”管理制度, 切实促进新型农民培育工程见实效。同时, 建立培训对象实名登记和个人准确完备的信息档案, 向社会公开培训情况, 接受社会监督。

农民全面发展 篇9

关键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民增收,制约,对策

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三农”问题作为贯穿中国现代化过程的基本问题, 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 关键在农民。农民生活水平是衡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标准, 而农民收入增加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前提条件。近几年农民增收困难已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的一大突出难题, 分析我国农民增收的主要制约因素, 提出破解之道, 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

1 农民增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 农民的生活水平直接关系着我国小康社会的发展水平, 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整个中国的小康。习近平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 没有农村的小康, 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小康不小康, 关键看老乡”。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 农民问题解决不好, 我国的小康就不是全面的、高水平的、实现了共同富裕的小康。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反映农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指标, 也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农村小康指标体系包括收入分配、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人口素质、生活环境、保障安全等6个方面。其中, 收入水平是实现小康的决定因素, 收入差异则体现了共同富裕的程度, 物质生活宽裕是小康的核心内容, 精神生活充实是实现小康的重要标志, 人口素质提高是小康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 生活环境改善是小康社会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 社会保障系统完善、治安良好是居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证。这6方面无一不与收入水平密切相关, 可见, 增加农民收入是实现农村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所在。

2 当前影响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 在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 我国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然而, 农民增收仍然存在问题, 主要表现为:收入水平上, 绝对收入低、增长不平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收入结构上, 主要来源于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来源有限。农民增收主要受到人力资本、产业结构、制度3方面分析的制约。

2.1 制约农民增收的人力资本因素

农民是农村人力资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也是农村生产力的核心。农民人力资本状况直接决定其就业能力、竞争能力和生存发展能力。我国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普遍偏低, 农村人力资源丰富而人力资本严重短缺,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民的增收。首先, 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低下, 劳动力结构呈现老龄化, 使得基层组织对农民的培训收效甚微, 现代农业机械原理难以全面推广, 现代化农业机械化普及率不高。其次, 由于对教育和健康投资认识模糊, 依靠技术发展现代农业致富的愿望不强烈, 使得农民游离于网络化和信息化时代之外, 影响了增收的可能性。再次, 农村家庭的教育投资占其总生活费用的比例受教育成本的增加不断升高, 导致因无法负担学费而辍学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阻碍了农村人口科技文化水平的提高。

2.2 制约农民增收的产业结构因素

产业结构因素是制约农民增收的根本问题。一方面, 农业同其他产业相比, 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 在市场经济中处于劣势地位。首先, 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约束大、生产效率低、产业规模小、市场风险高, 农业生产的弱质化是制约农民增收的先天性因素;其次, 我国产品深加工仍处于初级阶段, 高科技、高水准加工企业微乎其微,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极为匮乏, 农产品的加工、贮藏、包装、运输环节不能达到国际市场要求, 影响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农业产业化水平低是制约农民增收的内在因素。另一方面, 我国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首先, 农业结构趋同, 农产品品种单一, 存在低层次产品饱和, 而受市场欢迎的优质、高档、深加工产品供给仍然短缺, 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其次, 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滞后, 导致农民收入来源渠道减少, 对农民增收带动力不强;最后, 农业结构调整具有盲目性和分散性, 不能适应市场及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

2.3 制约农民增收的制度因素

制约农民增收的制度因素主要是指城乡分割的二元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第一, 我国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是国家垄断一级市场, 农村非农建设用地无法直接进入市场交易, 农地转化为建设用地的惟一途径是国家征用, 导致了城乡土地市场分割, 在进行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剥夺了农民的土地财产权收益。第二, 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致使有意愿进入城市定居的农民无法将其户口从农村迁往城市, 不但无法享受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的权利, 还会遭受各种歧视。从而限制了人口的合理流动, 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 制约了劳务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间接地影响了农民的增收。

3 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研究

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 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 使9亿农民随我国经济的发展尽快富裕起来, 到二〇二〇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不能回避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为此, 必须针对上文提到的制约因素, 采取有效的对策。

3.1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促进人力资本创新

培育一批有文化、懂科技、会管理的高素质的职业化农民, 获得人力资本溢出的收入效应。一要加强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围绕主导产业开展农业技能和经营能力培养培训, 扩大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示范培养培训规模, 加大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和返乡农民工的培养培训力度, 把青年农民纳入国家实用人才培养计划。二要积极探索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制度和农业行业准入制度。重点培育生产经营类新型职业农民, 实行分层培养和职业农民准入制度。使农业成为进入有要求、经营有收益、收入有保障、职业有尊严的行业。三要建立高素质人才回流机制。加快制定和完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务农的激励政策, 鼓励吸引毕业生兴办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争取将骨干务农农民的农科职业教育, 纳入国家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 吸引农村有志青年学习农业、投身农业。

3.2 探索新型农业经营, 增强农业产业实力

在坚持农户家庭承包的基础上, 发展家庭农场、合作社和各类产业化经营组织, 提高农业生产专业化水平, 增加务农的主业收入。一要坚持农户家庭经营的基础地位, 继续加大小规模农户的扶持力度, 引导他们通过共同使用农业机械、开展联合营销等方式发展联户经营, 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 提高经营效益。二要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 给予其资金、政策方面的支持, 着力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加工水平高、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大中型龙头企业, 促进农业产业发展, 吸纳更多农民就业增收。三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 优化产品布局, 提高种植规范化、品种优良化、产品标准化水平, 大力提升农产品科技含量, 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四要大力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 不断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发展, 全面提高农业的素质和效益, 确保农民增收。

3.3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促进农村土地流转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任务是在保护耕地、保障农村发展、保全农民利益的前提下,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中的比例。一要强化征地监督机制。增加征地行为的公开透明度和农民参与程度, 确保做到依法征地、合理补偿, 及时发现并查处违法违规征占用土地的行为和做法。二要构建失地农民社保体系。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 失地农民的数量也将会越来越多, 必须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努力实现失地农民失地不失业、失地不失保。三要提高土地补偿标准, 不仅要考虑征地前农民种植粮食作物的收入, 更要考虑土地的市场价值和升值因素, 并充分考虑当地农民的最低生活标准, 让土地回归其应有的市场价值, 切实保障农民增收。

参考文献

[1]张红宇.新常态下的农民收入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 2015 (5) :6-13.

[2]李子联.中国农民增收:困境与路径[J].社会科学, 2014 (6) :59-66.

[3]段军利.新时期农民增收问题研究[D].陕西:长安大学, 2014.

农民全面发展 篇10

由于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积极变化。但是还必须清楚的看到,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就像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所指出的:“必须清醒地看到,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状况并没有建立,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消除,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观,农村改革和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和攻坚阶段,保持农村发展好势头的任务非常艰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故此,笔者连续三年对杨凌杜家坡自然村(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之一)的布局、在册人口数量、人口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家庭收入、身体素质情况、文化素质变化情况、农民劳动技能等方面做了仔细的调查。

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又称国家农业经济观察点,是国家在农村进行经济改革的背景下,为满足政策研究需要而建立的固定经济观察点。[2]通过观察,对农村社会经济进行长期的连续调查,掌握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领域的变化,了解不同村庄和农户的动态、要求,从而取得系统周密的资料。因此笔者选择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之一的杨凌杜家坡村进行农民素质调查,研究农村劳动力素质对农村经济发展影响是具有代表性的。在调查中,笔者发现,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农民素质有了较大提高,但从整体上来看,农民素质仍然较低。这种较低的状况已经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瓶颈。以杨凌杜家坡村为例:

1 杨凌杜家坡村农民素质主要现状

杨凌杜家坡自然村是杨凌区李台乡的14个村之一。高速公路从村子中央穿过,村子被分成两个部分,交通便利;2008-2010年间,总户数基本没有变化,为576户,2009年总在册人数为1700人,其中青壮年为384人,中小学生人数145人。

1.1 文化素质偏低

据调查,该村村民的总体文化水平偏低。在1700个村民中,20.2%没有接受过文化教育,37%小学没有毕业已经不再上学了,32.3%接受或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10%的村民接受或正在接受高中阶段的教育,只有极个别的村民接受高等教育,受过高等教育的这部分人据2010年调查都离开了杨凌,在地工作。相当一部分村民认为,当前农村并不是仅仅需要国家的救济款,他们渴望的是文化知识。文化水平低已成为当前农村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因为本身的文化程度不高,所以对自己的孩子的家庭教育就无法开展。学生一出学校就没有人去正确的引导、正确的教育。从而产生了好多“问题少年”,对社会危害留下了隐患。

1.2 身体素质较差

虽然我国农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农村周围的医疗站增多,农民的身体素质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该村的所有村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但是与其它地方相比,人均占地仅为0.4亩的杨陵区杜家坡村农民收入有限,生活水平条件还是非常有限,比如在食物的数量上、种类搭配上、营养搭配上的不讲究原因都使得象杜家坡村此类地方的农民身体素质较差。村子里留守的人口又几乎是老人和孩子,主动的身体锻炼更是谈不上,身体素质整体状况更是令人担忧。

1.3 科技素质不高

具备科学素质的农民较少,绝大多数农民对农业可见的接受能力不强,不能尽快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运用到实际生产实践中去。以杜家坡村为例,由于土地剧减,村子农民的主要收入来自打工收入。村里绝大多数年龄在18—35岁之间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年龄在45岁以上的村民大都留在家里,或在附近的地方,做一些临时工作,另一方面也顺便照顾照顾家里。所以,在生活水平难以保障的情况下,凭自己的能力对农业可见的接受能力肯定是不强。据调查,杜家坡村,外出和留守打工的人口约占全村劳动力的48.7%,其中从事个体户约占到28.2%,他们主要从事交通运输、销售、餐饮服务、建筑等行业的相关工作。虽然工作技术含量不高,但在外务工照样面临严峻的生存考验,所以只要有活儿就有生活来源,这样就更加增大了让青壮劳力回农村利用科技改造家园的难度。

同比,我们还调查了杨凌区其他村的情况,这种情况比比皆是。

1.4 中小学生的家庭教育质量不高

中小学生基本由老人看养,基本属于放养式管理。目前,村子耕地面积极少,人均占地仅为0.4亩,不能使农民有大的收入,所以大部分青年劳力都外出打工谋生。留守劳动力基本上45岁以上,而这些人口的文化程度就更令人忧心。在调查过程中甚至发现,6至12岁和13至15岁阶段都存在失学的孩子。经过调查,这些孩子失学的95%原因是留守儿童,因为父母常年在外务工,爷爷奶奶管不住,自己学习的自觉性不高造成的。在调研的过程中,广大村民迫切要求相关部门加大周边农村的义务教育力度。

1.5 农民心理素质和观念素质存在一些缺陷

农民的思想观念较落后,安于现状,市场观念淡薄,小农意识较浓。虽然对新兴技术和新兴事物有一些兴趣,但是又抱有保守思想,害怕风险和损失,不敢放手进行变革,因此自觉不自觉地形成排斥新科技、新技术的心理。

以上这些农民素质问题,将会大大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影响了农村的生产发展;农民素质影响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从整体上制约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2 提高农民素质的基本对策

笔者认为要提高农民素质,加快新农村建设,必须着重改善村容村貌、保证留守孩子教育问题、发展乡镇企业,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乡镇村干部的思想观念、文化技术水平,把在外务工的年轻农民吸引回来,他们才是新农村建设的生生力量。具体应该强调以下方面:

2.1 制定农民素质和村容村貌基本规划及建设

应制定提高农民素质的总体规划。规划应包括相应的组织结构、资金筹措、目标、步骤、法律制度保障等内容。需要组织力量,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借鉴国外经验,分层次制定提高农民素质的长期规划。村容村貌的改善治理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农村是我们生产生活的地方,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对提高农民素质有着重大的意义,因此,农民素质规划和村容村貌基本规划建设应该齐步走。

2.2 加大农村教育的力度,还应结合村边企业,学校,实施帮教活动

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对农村学生免除杂费,对家庭困难学生提高减免学费额度或给予相应的贫困补助。同时,加大农村教育的力度,还应结合村边企业,学校,实施帮教活动。一方面,高等农业院校要根据农业和农村结构调整的需要,适当扩大招生规模,拓宽高校毕业生、各类中等专业技术学校通向农村的渠道为农村培养和输送大量的专业人才;一方面应该结合村边企业,学校,实施文化、科技、文艺活动的帮教活动。

2.3 搞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教育问题

目前,农村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外出打工,其中以青壮年、接受过某种程度教育的农民为主。因此剩余农民当中普遍文化素质低下。通过多种技能培训,并且把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结合起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弥补这种素质的快速下降。当然,国家也采取了一系列的工作,努力提高广大进城务工人员的工作技能水平,有一技之长,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找工作就会多几分胜算。

2.4 创造新型农村文化氛围

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是提高农民现代化素质的必要条件。比如在农村设立广播电视网;建立村镇文化站、农民夜校;设立图书馆、阅报栏等方式,逐步形成覆盖农村各个层面的网络阵地,提高农村信息化程度,为农民掌握新的发展模式、接受新观念、开发新思路创造好的环境。同时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农民自觉摒弃陈旧的思想观念、陈旧习俗,确立正确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

2.5 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的政治文化素养,选好致富带头人

农村基层干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起着模范带头的作用,因此基层干部要切实改进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水平。选拔致富带头人,做好乡镇规划布局,吃透政策,做好宣传工作,通过从思想上对他们教育,从政策上对他们进行扶持,使他们认清大局,勇于做广大农民的带头人,乐于向广大农民传授致富秘诀,从而起到带头作用。

2.6 计算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效益

农村人力资本是指通过教育、培训、健康投资和劳动力流动等方面的人力资源费用支出,而形成或凝结在农村劳动力身上的资本量[3],能带来价值增值的智力、知识、技能及体能的总和[4]。这些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旨在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这就是说,农村人力资本具促进农民收入水平提高的作用,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大,劳生产率就高,农民收入水平也随之提高,这已经被世界上多经济学家和学者的研究所证实[5,6]。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可以形成一种生产资本储备,它像物资资本一样,能够增进产出并获得收入分配权。因此,政府在提高农民素质投资、增强农村人力资源竞争力方面,应该正确计算人力资本投资收益,明确人力资本投资结果,从而做到在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方面有的放矢,真正能提高农民素质。现阶段,在我国农村力资本的积累过程中,教育和培训是构成农村人力资本核心内容,对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具有决定作用。

通过以上调查和分析,笔者认为,全面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是新农村的重重之道。这样才有可能真正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

摘要:在新农村建设中,培养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农民的文化素质、技能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本文通过分析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之一杨凌杜家坡等村农民素质现状,指出农民素质较低对杨凌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及提高农民素质的对策。

关键词:农民素质,社会主义新农村,杨凌

参考文献

[1]王莉,苏祯.农户粮食种植面积与粮价的相关性研究——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的农户调查数据[J].农业技术经济,2010(9):90-91.

[2]Theodore W Schultz.Invests net in human capital:The role of educationand of research[M].New York:The Free Press,1971.

[3]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编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4):181-182.

[4]Gary S Becker.Human Capital: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with special reference[M].Chicago:T 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3.

上一篇:高压水射流法下一篇:综合仿真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