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约责任归责原则

2024-05-30

违约责任归责原则(精选十篇)

违约责任归责原则 篇1

关键词:违约责任归责,严格责任原则,过错责任原则

违约责任是合同中的重要内容, 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是明确违约责任的基础和标准, 还是司法人员处理合同纠纷遵循的基本准则, 更是对合同法法律规范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合同中违约责任归责原则的含义

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是指当事人出现违约行为后, 承担法律责任的依据是什么。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一种法律的价值取向问题。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 出现违约行为时, 如何判定当事人承担法律责任。认定责任的标准是当事人主观上的过错, 还是不考虑当事人主观上有无过错, 只要存在违约后果即可。违约责任归责原则的确定与当事人的责任有着重大的关系, 对于合同纠纷的解决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对于违约责任归责原则的认识和思考

我国专家和学者对违约责任归责原则有着不同的认识。我认为目前我国合同中违约责任的认定采取的是二元化的归责原则。在我国合同法中同时存在着严格责任原则与过错责任原则两种归责原则。严格责任原则占据主要地位, 而过错责任原则起到补充作用。

( 一) 严格责任原则作为主要的归责原则

严格责任原则的含义是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承担法律责任时, 只要当事人的行为导致违约后果的出现即可认定责任的归责原则。采取严格责任原则最主要的特点表现为不考虑当事人有没有过错。换句话来说, 即使当事人没有过错, 也要承担违约责任。

严格责任原则在合同中占据着主要地位, 表现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当事人不履行以及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时适用严格责任的归责原则。《合同法》总则中明确规定, 无论当事人主观上有没有过错, 只要有违约行为出现, 都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除此之外当事人不支付价款、不履行非金钱债务等实行严格责任的归责原则在第109条、第110条中做了详细的规定。由此可以看出, 一般情况下当事人对违约结果的产生要承担严格责任, 而不能因为自己没有过错而免责。

第二类是因为第三人的原因而导致当事人违约时也适用严格责任的归责原则。《合同法》第121条对因为第三人原因造成的违约做了规定。实际上当事人主观上没有任何过错, 但因为第三人的原因引起了违约, 这时需要当事人依据严格责任原则承担责任, 而不是由第三人承担, 这主要是基于合同的相对性。至于当事人的损失可以依据其与第三人的约定或者是法律规定进行处理。

( 二) 过错责任原则作为补充的归责原则

过错责任原则是指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承担法律责任时, 认定责任的标准是当事人是否有过错。如果当事人主观上有过错, 那么他就需要承担违约责任。反之, 如果当事人主观上没有过错, 就不需要承担违约责任。过错责任归责原则把过错作为其中的构成要件。由于过错责任原则在合同中作为补充原则, 在适用范围上做了严格的限制。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 涉及过错责任原则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当事人因为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损失的情况下需要承担法律责任。这类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大多集中于赠与合同、无偿保管合同之中。在这些无偿合同中, 只有当事人存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心理时, 造成损害的, 才需要承担违约责任。如果只是轻微过失, 主观上没有过错的, 则当事人不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第二、当事人因为主观上有过错造成损失的情况下承担违约责任。这类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集中于有偿合同中。其一是《合同法》条文中明确出现“过错”字样的, 如 《合同法》第303条和第320条规定的客运合同和多式联运合同等。在这类合同中, 当事人只要有过错的, 造成对方当事人损失的, 就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其二是《合同法》中虽然没有明确出现“过错”这两个字, 但是能从合同的性质上判断当事人有过错的, 当事人需要承担违约责任。如在保管合同中保管人有义务保管好物品, 若因为其保管不善, 没有尽到应尽的保管义务时, 造成物品损失的, 应当承担违约责任。这类合同还有仓储合同等。我们可以看出, 上述几类情况的违约责任归责原则是过错责任原则。虽然分则中对部分合同违约责任的认定采取的是过错责任原则, 但是这毕竟是例外情况, 只有少数类型的合同。

三、对于违约责任归责原则的建议

严格责任原则作为主要的归责原则, 在违约责任认定上占据着主体地位。过错责任原则作为次要的归责原则, 在违约责任认定上起着补充作用。合同法在分则中根据各个合同的特点规定了一些过错责任原则适用的情形。但是在过错责任原则方面一是缺乏概括性的条款, 二是分则即有名合同是有限的, 并不能包括所有使用过错责任的情况, 这从而在过错责任原则方面产生了许多法律调整的空白。 因此增加对过错责任原则的概括性条款, 明确过错责任便于司法实践中的具体操作。

参考文献

[1]梁慧星.从过错责任到严格责任[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7.

[2]王利明, 崔建远.合同法新论总则[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3]王利明.违约责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

违约责任归责原则 篇2

【论文摘要】违约责任制度是合同法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制度。本文结合我国现行《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从内涵界定、归责原则、违约责任形态、承担方式四个主要方面对违约责任制度的相关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加强对合同违约责任制度的准确理解与适用,对更好地为我国市场经济服务,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论文关键词】违约责任;归责原则;承担方式

违约责任制度是我国合同法中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它是合同的当事人之间的合意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保障,不仅可以促使合同的当事人双方自觉全面地履行合同义务,起到避免和减少违约行为的发生的预防作用,而且在发生违约时,通过追究违约方的违约责任,使守约方的损失得到补偿。本文结合《合同法》对违约责任的内涵、归责原则、样态及承担方式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违约责任的内涵界定

违约责任,是指合同当事人因违反合同义务应承担的责任。在英美法中违约责任通常被称为违约的补救,而在大陆法中则被包括在债务不履行的责任之中,或者被视为债的效力的范畴。违约责任制度是保障债权实现及债务履行的重要措施,它与合同义务有密切联系,合同义务是违约责任产生的前提,违约责任则是合同义务不履行的结果。我国《合同法》第七章专设违约责任,规定了预期违约及实际违约等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二、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

民事责任的认定必须依循一定的原则,合同法上的违约责任也要依循一定的归责原则。归责即责任的归属,归责原则是指在进行违约行为所导致的事实后果的归属判断活动时应遵循的原则和基本标准。

(一)违约责任以严格责任原则为主

综观各国立法实践,对违约责任归责原则的规定主要有过错责任原则和严格责任原则。我国《合同法》第10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外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我国《合同法》在违约责任归责原则上采取了严格责任原则。严格责任原则又称无过错责任,即除非存在法定的免责事由,违约方不论在主观上是否具有过错,均应对其违约行为承担违约责任。采取严格责任为一般归责原则,有其优点:

1.在严格责任原则之下,受害方只须证明违约方不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合同的事实,无须证明违约方主观上是否具有过错;违约方亦无须证明自己对于不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合同主观上无过错,只要有违约行为,就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2.在严格责任原则之下,当事人不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合同与违约责任直接联系,有不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合同的行为即有违约责任,两者互为因果关系,这样有利于增加当事人的责任心和法律意识,促使当事人认真对待合同,从而保证合同的严肃性。

3.在严格责任原则之下,违约责任是由合同义务转化而来,本质上出于当事人双方约定,不是法律强加的。法律确认合同具有拘束力,在当事人一方不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合同时追究其违约责任,不过是执行当事人的意愿和约定而已。

(二)违约责任以过错责任原则为辅

我国《合同法》在坚持严格责任为一般归责原则的同时,规定了过错归责原则。这符合我国合同立法、司法的一贯的内容和精神,可以说是对我国合同立法和司法经验的总结:1.《合同法》总则对过错归责原则的规定:责任免除(第53条)、预期违约责任(第108条)、加害给付责任(第112条)等;2.《合同法》分则关于过错归责原则的规定:赠与人的损害赔偿责任(第189条)、承租人的损害赔偿责任(第222条)。

三、违约责任的形态

违约责任的样态,又称违约形态。综合我国《合同法》及各国实践,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预期违约。这是源于英美法的概念。其可分为预期拒绝履行和预期不能履行两种具体类型。这两种类型均有明示和默示两种表现形式。我国《合同法》第108条对预期拒绝履行做了规定,而第68条关于不安抗辩权的规定,则兼含有以上两种类型的具体表现行为。第二,不履行。即完全不履行,指当事人根本未履行任何合同义务的违约情形。根据不履行的时间,有先期不履行(预期违约的一种)和实际违约两种。根据当事人的主观态度,又可分为拒绝履行和履行不能。

第三,迟延履行。即指在合同履行期限届满而未履行债务。包括债务人迟延履行和债权人迟延履行。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债务人迟延履行的,应承担迟延履行的违约责任。债权人迟延履行表现为债权人对于债务人的履行应当接受而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即迟延受领。若债权人迟延造成债务的损害,债权人应负损害赔偿责任。

第四,不适当履行。即指虽有履行但履行质量不符合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的违约情形。包括瑕疵履行和加害给付两种情形。瑕疵履行即一般所谓的履行质量不合格的违约情形。加害给付是指债务人因交付的标的物的缺陷而造成他人的人身、财产损害的行为

四、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

实践中存在大量合同违约案件,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是解决合同违约纠纷的关键之一。我国《合同法》第107条规定了承担违约责任方式有继续履行、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等。

(一)继续履行

继续履行是指一方违反合同义务时,另一方有权要求其根据合同规定继续履行合同义务。继续履行是违约后的一种补救方式,有利于合同目的的实现。它强调的是对未履行的合同义务的继续履行。

1.继续履行的适用条件

继续履行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能适用:第一,前提是必须有违约行为的存在,并且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提出继续履行的请求。第二,要求履行的合同义务在法律上能够履行或者适合于履行。第三,违约方有继续履行的能力,并且继续履行在经济上合理可行。如果违约方没有能力履约,继续履行就不能实现。继续履行应当符合公平和效益原则。

2.继续履行的表现形式

继续履行最主要表现形式是限期履行,债务人不履行合同债务,或履行合同债务不符合约定,债权人可以要求对方当事人在一定期限内履行,即给与违约方一定的宽限期。如果债务人仍不履行的,债权人可请求人民法院强制债务人履行。

(二)赔偿损失

赔偿损失是民事责任中最常见的一种责任方式。合同法上的赔偿损失,指合同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合同约定,依照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赔偿对方因违约所受到的损失的责任形式。

一般认为,法定的赔偿损失的构成要件包括:首先,必须有违约行为导致债权人遭受损失。其次,违约行为与损失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

如何确定赔偿损失的范围,是解决损害赔偿的关键。目前,确定赔偿损失的范围的原则和方法主要有如下两种。首先是《民法通则》第112条规定的“当事人一方违反合同的赔偿责任,应当相当于另一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这就是完全赔偿原则,该原则可以全面、充分的保护受害人的利益。其次是根据我国《合同法》113条规定,对于不履行债务的损害赔偿,包括实际损失和预期利益等履行利益的损失。

(三)支付违约金

违约金是指由当事人约定的或法律直接规定的,在一方违约后向对方支付的一定数额的货币或代表一定价值的财务。我国《合同法》第114条第1款规定了违约金的违约承担方式。违约金常见的分类有两种。一种是从性质上分为赔偿性违约金和惩罚性违约金。赔偿性违约金是指为了弥补一方违约后另一方所遭受的损失。惩罚性违约金是指对债务人的过错违约行为实行惩罚,以确保合同债务得以履行。另一种是从形式上分为法定违约金和约定违约金。法定违约金具有强制性,不管当事人是否约定,违约方都应按照法律的规定支付。约定违约金是指支付的数额及条件均由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

在合同的实际履行中,违约金被视为当事人对事后发生损失的预先估算,因此事先约定的违约金数额可能与实际损失有些出入。约定的违约金过分低于或高于实际损失,根据《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增减或适当减少。如果没有实际损失的发生,或可以适用损益相抵规则,而违约方主观上又非故意,则可以免除违约金责任。惩罚性的违约金只是例外,只有在违约方主观上迟延履行的情形下才不可免除。

(四)定金责任

论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 篇3

产品责任,是产品的生产者、出售者依法应当承担的一种民事赔偿责任。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是当产品因存在问题而给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带来消极影响时,应当由哪方当事人来承担责任的一种法律准则。我国法学理论界认为我国产品责任归责原则有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责任原则和严格责任三种,产品责任由过错责任演变为严格责任是大势所趋。本文分析了我国产品责任归责原则,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

产品责任;归责原则;严格责任

1 产品责任的概念以及产品责任归责原则

产品侵权责任是产品责任的另一种说法,它是产品的生产者、出售者依法应当承担的一种民事赔偿责任,其产生的原因是产品在生产、出售的过程中,因自身存在问题而对他人人身或者财产造成消极影响。产品责任的构成要件有如下几个方面:(1)产品需有缺陷;(2)损害事实的存在;(3)有因果联系。

归责即责任的归属。至于归责原则,意思是当产品因存在问题而给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带来消极影响时,应当由哪方当事人来承担责任的一种法律准则。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在产品质量纠纷案件中独具价值,是产品责任制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表明了法律的立场,也给了法官明确的裁量依据。确立公平合理的归责原则,对于预防和制裁产品责任行为,维护正常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具有非比寻常的伟大价值。

2 英国及德国的产品责任归责原则

2.1英国

早期的英国确定了无契约无责任原则,又称为合同责任,其含义是如果买方与卖方意思表示一致,双方当事人之间就必然产生合同效力。但它的不足之处在于如果因产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是没有合同关系的第三人,则生产者或者销售者因与其不存在缔约关系而既没有合同责任也没有侵权责任。因此,当对消费者保护出现空白时,英国开始转而适用侵权责任法中的过失责任。但在法官判案过程中,让原告证明被告有过错往往困难重重,规避了被告所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于是英国法律委员会所发表的《关于缺陷产品责任的报告》,报告中详细讨论了因产品缺陷而引起的人身、财产损害赔偿的修改方案。承认了英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不利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建议采用严格责任制。

2.2德国

《德国民法典》中规定,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由受害人,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消费者,对生产者或者销售者的过错承担证明责任。发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家禽瘟疫案”是德国由过错责任原则转向严格责任原则的重要里程碑,在该案件中联邦最高法院要求生产者对其无过失承担举证责任。真正确立对缺陷产品致损的严格责任制度是在1989年通过的《产品责任法》,并明确规定了产品责任的最高赔偿金额。

3 我国的产品责任归责原则

3.1过错责任原则

该原则确定行为人承担侵权责任所依据的判断标准是行为人的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两部分。也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如果行为人的行为不存在主观上的缺陷和不足,即使造成了消极影响,行为人也不对此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3.2过错推定责任,是过错责任原则的特殊适用方法,从其定义上就可以看出有严格的限制

只有在法律有明文规定的情况下,通过损害事实的存在直接就推定认为行为人,也就是生产者或销售者有过错,从而更好地保护消费者,也就是受害人的合法权益。此种归责方法同样存在免责情形,那就是行为人可以自证没有过错。

3.3无过错责任原则

也被学者称之为无过失责任原则,它不以行为人的过错为判断其承担责任的依据,而是以产品有问题,发生损害结果以及二者间存在因果关系为判断标准来要求行为人承担赔偿责任的一种归责原则。学术上也把无过错责任称之为 “严格责任”。

4 我国产品责任归责原则存在的问题

4.1民事立法中规定的产品责任归责原则彼此冲突

我国现行立法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到现在为止不得不说,除了《民法通则》和《侵权责任法》中对侵权行为作了个别规定之外,尚没有关于产品责任归责原则的统一的、明确的规定,更不要说相关的司法解释了。《侵权责任法》中也规定了与《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彼此矛盾的三种例外情况:第一,当销售者不能指明问题产品从何而来而需要承担终极责任的时候;第二,第三人的过错致使产品存在缺陷,在承担最终责任的时候,第三,在跟踪观察缺陷,确定生产者承担侵权责任的时候。

4.2法律条文表述存在瑕疵

产品责任是产品的生产者、出售者依法应当承担的一种民事赔偿责任,其产生的原因是产品在生产、出售的过程中,因自身存在问题而造成他人人身或者财产损害。总的来说,是受害人要求产品责任人承担的一种外部责任。而产品质量责任则是指产品的相关责任人因其生产、出售的产品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而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是一种相对来说更为综合的法律责任。而《产品质量法》却将这两种责任混淆在一起。

5 完善我国产品责任归责原则体系的思考

5.1确定严格责任为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

《产品质量法》和《侵权责任法》对归责原则的表述不够清晰明确,建议在法律条文中直接引入“严格责任”。不论行为人是否存在故意或过失,只要在产品责任纠纷中因产品存在问题而给受害人的人身、财产造成不良后果,产品的相关责任人就要承担责任。在举证责任正常分配的情况下,严格责任原则与过错推定责任原则都不需要受害人证明行为人的过错,转而由加害人承担证明自己不存在错误的责任。但在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况下,内容却大相径庭:首先,实行严格责任,侵权人承担举证责任,需要证明损害是因为被侵权人的故意或重大过失;而实行过错推定责任,侵权人证明的内容是自己没有过错。其次,侵权人证明致损结果是因为受害人的错误造成的,其证明难度要远远大于侵权人证明自己没有过错。这样相比,严格责任更有利于保护被侵权人的利益。

当然,严格责任合乎国际立法趋势。产品责任最初只属于国内法问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各国为了融入国际化浪潮,减少涉外产品责任的法律冲突,先后在产品责任归责原则上确立了严格责任。欧共体法、英国法、德国法、日本法都规定严格责任是产品责任法的主要归责原则。

5.2赋予生产者完备的免责事由

严格责任的规定是为了最大限度的保护消费者的权益,而赋予生产者相应的抗辩事由,是为了保证企业的合法利益和整个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然而,《产品质量法》仅规定了三种免责情形,这毫无疑问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脚步。笔者认为,立法者应当积极广泛的参照《欧共体产品责任指令》,将“非经济目的”“遵循强行法”以及“受害人甘冒风险”等纳入免责事由。这些免责事由既可以严谨严格责任的适用,又可以使企业没有负担的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促进真正的产品更新和技术创造,推进行业进步。同时,使产品缺陷的认定更加完备。

【参考文献】

[1]梁慧星.《民法学说判例与立法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陈璐.《产品责任》[M].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 .

违约责任归责原则 篇4

关键词:违约责任,规则原则,不可抗力,意外事件

一、问题的提出

(一) 案例

甲出卖某名马给乙, 约定于三日后交付。假设甲同往常一样, 悉心照料该马, 交付前一夜, 甲在熟睡之际, 邻居七岁小孩丙玩火致其房屋着火, 火势太大, 波及院中马棚。后甲人虽被救, 但马被烧死。问该案如何处理?本案中甲可以基于侵权行为向丙之监护人请求损害赔偿故无疑问, 但是乙对甲有何种请求权, 不无探讨余地。下面甲乙二人分别依《合同法》规定提出自己的主张或抗辩。

(二) 问题归纳

该案件是典型的与债务人无结合关系的第三人致违约的情形, 甲乙两造争议的焦点有两个:第一, 第三人的原因能否构成不可抗力进而适用不可抗力的效果予以免责。第二, 第三人原因致标的物毁损灭失能否适用双务合同风险负担理论予以解决。这两个争议的本质都涉及到我国《合同法》上违约责任究竟采何种归责原则。

二、以不可抗力视角看“第三人的原因”致违约

(一) 概说

我国《合同法》第121条确立了合同的相对性原则, 但其所称的“第三人的原因”究竟所指为何?颇有争议, 争议焦点是对“第三人”范围的界定。学理上, 有学者自比较法角度出发, 认为“第三人”范围过于宽泛, 主张对“第三人”作出限缩解释, 也有学者认为并非必须对“第三人”做限制, 更有学者认为第121条的存在造成法律体系内的矛盾而必须废除, 但是这些观点在司法实践当中都没有得到完全的贯彻。根据传统合同法理论, 合同是当事人双方意思合致的结果, 合同一旦成立, 当事人必须本着诚信原则履行合同义务, 若因可归责于当事人的事由致未依约履行义务时, 当然要承担违约的不利后果;但在不可归责于当事人的事由致合同履行不能时, 该如何处理, 则与合同责任所追求的目的密切相关。[1]在不能归责于债务人的情况下第三人介入到合同关系当中, 因其介入致使合同履行不能, 债务人应否对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根据考察, “第三人原因”属于“意外事件”的范畴 (对此笔者持保留态度) , 意外事件的定位有两种:一是属于不可抗力;二是独立于不可抗力。

(二) 属于不可抗力

在采结果责任的古代是没有讨论不可抗力的必要的, 在过错责任原则确定以后, 才有不可抗力存在的可能。不可抗力规则产生的目的在于对债务人民事义务的缓和, 确保人的行动自由, 促进人们活动的积极性。

(三) 独立于不可抗力

从内涵上看, 有学者倾向于对所出现事件从客观上的不可预见而不可避免为视角 (客观说) ;有学者倾向于对所出现事件从主观上的尽管尽最大的注意义务仍难以避免为视角 (主观说) ;也有学者采折衷观点 (折衷说) 。现今对不可抗力的认定其实融合了客观说与主观说, 即采用折衷观点。

从外延上看, 不可抗力的范围也有相当的缩小, 首先, 原来属于不可抗力的客观现象, 如旱涝灾害、风霜雨雪, 现在因为可以预见到而不被认为是不可抗力;其次, 意外事件被独立出来。境外立法中, 既有不可抗力概念, 又有意外事件的概念, 如1804年《法国民法典》第1147条和1148条对两者都有体现, 在债务不履行是由于不可归责于债务人的“外来原因” (法cause etrangere) 时, 除非债务人负有担保责任, 否则债务人对之不承担责任。并且其将不可抗力 (法force) 与意外事件 (法cas fortuit) 相并列, 同为“外来原因”, 构成合同责任的免责事由。[2]其中意外事件主要是指第三人原因造成的合同不履行。《德国民法典》借助给付障碍体系来缓和债务人责任, 学说上一般称德国民法上的“不可归责于债务人的事由”为事变 (德Zufall) , 事变又可分为通常事变 (德gewohnlicher Zufall) 与不可抗力 (德hohere Gewalt) 。[3]我国台湾地区“民法”的规定与德国相似。

(四) 总结

学界对不可预见且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构成不可抗力可以免责没有疑问[4], 而对意外事件是否能够免责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免责存在争议。同样是不可归责于债务人的客观事实, 为何产生这样大的差别?一般认为两者的注意义务程度上是不同的、不可抗力即便可以预见, 但仍难以避免和克服, 而意外事件一旦可以预见则是可以避免或者克服的。问题在于, 若以注意程度划分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 则表明不可抗力不仅应包含自然事件, 还应当包含一些尽最大注意义务仍难以预见和避免的人为事件。

解决这个矛盾的方式有两种:第一, 严格执行以注意义务的分类标准, 承认不可抗力既包含自然事件, 又包含人为事件, 而意外事件同样既包含自然事件, 也包含人为事件;第二, 重新认识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 将二者看成是并列的关系, 再在其内部划分可免责的部分和不可免责的部分。

三、以风险负担视角看“第三人的原因”致违约

(一) 概述

风险, 又有称为危险或价金危险, 是指因不可归责于债务人和债权人的事由, 标的物损毁或灭失之事实。[5]如何在双方分担该风险, 根据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的不同, 产生了三种立法主义:债权人主义, 即由债权人承担该风险, 故其有义务依约给付价金;所有人主义, 即由对该标的物有所有权的一方承担该风险;债务人主义, 即由债务人承担该风险, 且不得请求对方给付价金。[6]现今各国 (地区) 立法原则上采债务人主义居多, 如德国、奥地利、日本、我国台湾地区。

(二) 我国《合同法》中双务合同的风险分担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142条对买卖合同标的物风险做的一般规定: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 在标的物交付之前由出卖人承担, 交付之后由买受人承担, 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这里的“由出卖人承担”和“由买受人承担”具体包含哪些内容, 并未明确。

(三) 总结

在风险负担债务人主义模式下, 标的物发生了不可归责于双方的事由损毁灭失时, 债务人免其给付义务, 对方也不负支付价金义务。这实际上使双方当事人回复到缔约前的状态。这里的“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事由”所包含的内容有哪些?除了狭义上的不可抗力, 是否还包含意外事故, 学者有不同看法。[7]笔者赞同后者, 因为对意外事故, 当事人, 尤其是债务人本来没有义务预见, 也无“可归责”之说, 并且在风险的概念中, 看不出将意外事件排除在外的地方。

在第三人原因介入到合同关系中, 致使债务人给付不能, 符合了风险负担的要件, 则产生相应的法律后果。如本文开头的案例, 标的物马被烧死, 且该事由的发生根本不能归责于债务人甲, 依据风险负担规则, 甲免其给付该马的义务, 但是其应当将已收到的乙支付的价款返还给乙。在承认代偿请求权的情况下, 乙还可以请求甲让与其对侵害人丙的监护人的损害赔偿请求权, 但也应支付相应对价。这种处理结果同我国《合同法》第121条的规定是相矛盾的。

四、从“第三人的原因”致违约看我国《合同法》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

通过以上两点的论述可以看出, 我国《合同法》关于第三人原因致违约的规定与法律体系呈现出矛盾性, 这种矛盾性表面上是未像德国或法国那样, 对第121条中“第三人”范围作出限制。但其深层次原因却是对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认识的偏差。

(一) 过错的含义

我们对“过错”一词理解的分歧表现在主观说和客观说的争论上, 主观说主张过错指心理状态;客观说主张过错指外在表现即行为。我们赞成主观说, 因为仅从外在行为来确定过错与否无疑会陷入循环定义的尴尬, 并且有客观归责之嫌疑。过错作为法律否定行为的最终根据, 是一种可归责的状态, 或说是导致侵害权利的心理状况。

(二) 第三人原因在违约事由中的地位

正如上面我们首先对过错的界定, 在从外在上表现为违约的情况下, 讨论合同债务人是否承担违约责任, 就应当对违约之事由做体系化思考。其实, 发生违约事由的原因无外乎有以下几种:不可抗力, 债权人原因, 债务人原因, 第三人原因。[8]各国的法律几乎都对因不可抗力、债权人原因致违约的情况下, 债务人不承担违约责任作了规定, 原因是债务人不存在任何可归责事由, 债务人仅仅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 能够支配自己的身体和财物, 但是绝对不能支配控制他人之行为或财物。在因债务人原因致违约时, 无疑要承担违约责任。问题是在第三人原因致违约时, 出现了解释的困境。

(三) 解决方案

解决问题的途径有两个:第一, 将合同法中的违约责任确定为过错责任, 在证明责任上是过错推定。确立《合同法》上违约责任的过错责任 (过错推定) 原则后, 则对第121条的适用就不存在问题了:“当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违约的”中的“违约”不应当只是客观的不履行合同状态, 而是包含了客观不履行合同和主观的可归责的实质违约概念。这样, 因不可归责于债务人的第三人致合同不能履行的, 债务人本身不构成违约, 所以就不适用121条, 而是视第三人原因的具体情形适用 (构成不可抗力) 或者准用 (意外事件) 117条的规定, 全部或部分免除债务人的责任。

第二, 区分责任性违约债务和非责任性违约债务。[9]简而言之, 应当对因债务人原因致违约和因第三人致违约的情况分别看待之, 二者绝非等量齐观。即便二者财产价值相同, 但是反映的法律对其的评价是完全不同的。

参考文献

[1]据学者考察, 合同责任的目的是为了“补偿”当事人因过错不履行合同所造成的损失;或是为了使债权人获得其应受给付的“等值履行”, 对于合同责任的构成有很大的影响.参见尹田.法国现代合同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9:337-338.

[2]尹田.法国现代合同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9:368.

[3]史尚宽.债法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367.

[4]王利明.违约责任论 (修订版) [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6:319;邱聪智.新订民法债编通则 (下)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263.

[5]史尚宽.债法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594.

[6]史尚宽.债法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595;[日]我妻荣.民法讲义V1——债权各论上卷[M].徐慧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8:94-95.

[7]史尚宽认为意外事件也是可归责于债务人的事由.邱聪智认为事变 (第三人因素) 属于不可归责于债务人的事由.

[8]李锡鹤.民法原理论稿[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9:685.

违约责任归责原则 篇5

摘要:2009年12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本法对其中的饲养动物损害责任归责原则采取的是混合型归责原则,即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相结合归责原则:第三人的过错造成受害人损害的,第三人承担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对于动物的饲养者及管理者承担的责任为无过错责任。本文对此归责原则的立法选择做进一步解释。

关键词:侵权责任 归责原则 饲养动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以下简称《侵权责任法》)的制定是我国民事立法中的一项重大成就,它对我国民事立法体系的科学性与完整性有着重要的意义。侵权责任的归责是整部《侵权责任法》的核心,指引着整部侵权法的规范内容。本文以《侵权责任法》中饲养动物损害责任归责为视角,对我国《侵权责任法》归责原则体系进行探讨。

一、侵权责任中归责原则的含义

法律责任的归结,简称归责,它是指针对违法行为所引起的法律责任进行判断、确认、追究以及免除的活动。归责不同于责任,责任是归责的结果,归责为责任的成立与否寻找根据,但归责并不意味着必然导致责任的产生。责任的成立与否取决于加害人的行为及其后果是否符合责任的构成要件。侵权责任归责原则,是指行为人因其行为或物件,或应由其负责的他人行为或归其管理的物件致人损害的事实发生时,确定其应承担侵权责任的法律依据或规则。

归责原则作为确认行为人承担侵权责任的一般性规则,是民法的平等、公平等基本原则在侵权法领域中的具体表现。归责原则在侵权法中居于核心地位,对于归责体系的构建起着基础性作用,贯穿于侵权法中的各项制度,是对整部侵权法的规则制度起着统帅作用的立法指导思想,一定的归责原则决定着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举证责任的负担、免责条件、损害赔偿的原则和方法、减轻责任的根

据等等。

二、《侵权责任法》中饲养动物损害责任归责原则的立法选择

《侵权责任法》所采取的归责原则与《民法通则》有所不同,《民法通则》第127条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由于受害人的过错造成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不承担民事责任;由于第三人的过错造成损害的,第三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从这条规定来看,民法通则中关于饲养动物损害责任采取的归责原则是无过错归责原则,也就是不管饲养人有没有过错,均应承担责任。这条还规定了免责事由“由于受害人过错造成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不承担责任”以及由于第三人过错造成损害时的责任承担。但是这条规定过于粗糙,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不少问题,《侵权责任法》抛弃了《民法通则》中关于饲养动物损害责任的单一归责原则,而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归责原则。

(一)、无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

《侵权责任法》第 78 条规定了饲养动物损害责任的一般情形:“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对于动物的饲养人或者管理人的理解包含两层含义,(1)、在动物的所有人自己饲养管理动物的情况下,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当然包含动物所有人;(2)、动物所有人或占有人或管理人将该动物交由第三人或者由他人非法占有或者管理及的情况下,动物原所有人或者占有人或管理人。按照这条的规定,对于一般的饲养动物致人损害,并不要求有过错的要件存在即可构成侵权责任,即只要有损害的发生,被侵权人就可以要求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赔偿损害。《侵权责任法》第 79、第 80、第 82 条规定了适用无过错责任的三种特殊情形。第一,违反管理规定,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里的侵权责任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根据本条之规定,如果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已经按照管理规定,尽到“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的义务,但还是造成他人损害,是否构成侵权责任,还值得研究。如果违反管理规定,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那么则不问其主观心态,只要发生动物致害事件,一律适用此条之规定。第二,禁止饲养的烈性犬等危险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此种情形的是无过错责任,不论被侵权人是否是过失或者是重大

过失,都不得减轻或者免除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的责任。第三,遗弃、逃逸的动物在遗弃、逃逸期间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原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这里也是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条文里没有规定减轻或者免责责任的事由。首先,虽然原所有人对遗弃、逃逸的动物失去了所有权,但是正是由于这种失去所有权的行为造成了他人的损害,因此,也是由原所有人承担侵权责任。其次,遗弃、逃逸的动物已经被他人管理的,动物的管理人对该动物就取得了事实上的占有,是该动物事实上的占有人,造成损害的,应由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

(二)、过错推定原则的适用

《侵权责任法》第 81 条规定,动物园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园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此类情形适用的是过错推定责任,即先推定侵权人具有过错,侵权人主张自己无过错的,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必须要证明自己已经尽到了管理职责。侵权人能够证明已经尽到了管理责任的,为无过错,免除责任;不能证明者,为有过错,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三)、第三人的过错致使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责任承担

《侵权责任法》第 83 条规定,“因第三人的过错致使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根据《侵权责任法》第28 条规定,“损害是因第三人造成的,第三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第三人承担责任的基础是其对动物造成他人损害有过错。如果没有过错,第三人则不承担侵权责任。因此,本条实际上是两种归责原则。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承担的是无过错责任。第三人致使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第三人承担的是过错责任。为了能够更加充分、周到地保护被侵权人的合法权利,有利于赔偿得到更好的实现,由于动物的归责原则属于无过错责任原则,所以本条就不适用《侵权责任法》第28条的第三人侵权的一般规定,而是采取不真正连带责任。本而这种不真正连带责任的规则下,被侵权人既可以向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

三、《侵权责任法》中饲养动物损害责任归责原则的意义

《侵权责任法》对饲养动物损害责任归责原则立法和更为合理的规定,不仅是对民事法律领域的完善,更重要的是彰显了公民的权利意识,同时也强化了责任意识、义务意识。如第82条规定:遗弃、逃逸的动物在遗弃、逃逸期间造成

他人损害的,由原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这意味着被主人抛弃的流浪猫狗咬伤他人,主人脱不了干系,依法必须承担侵权赔偿责任。原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说自己已经与狗没有关系是不行的,还得继续为其闯下的祸事买单,这对公民的基本民事权利的保护起到非常重要的意义。

结束语:

论董事责任中归责原则的适用 篇6

[摘要]董事责任应包括董事对公司、股东即第三人的责任,因此董事责任的归责原则也应根据董事承担责任的具体情形加以区分。

[关键词]董事责任归责原则

董事对公司责任的性质是多元化的,既有违约责任又有侵权责任。董事义务除公司法明确规定的内容外,公司章程也可规定董事的义务内容。董事不适当履行义务时的主观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如董事负有注意义务,在履行职务时应当恪尽适当的注意和勤勉,否则就构成过失。董事违反忠实义务攫取公司机会,给公司造成损失,主观应为故意。但在追究董事责任时,是适用过锚责任原则,还是采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对追究董事责任的程度则有所不同。当今商事立法的趋势便捷、效率为其首要基本原则。而社会分工的细化、高端技术的引用在民商立法中更多采用严格责任原则。我国新《公司法》第150条规定: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该条规定的是董事对公司承担的责任。依照该条的规定,董事对公司承担的责任的条件是:第一、违反法律、法规、章程关于义务的规定,第二、给公司造成损失,第三、在执行公司职务时。采用的是客观判断标准。而违反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时行为的主观状态是故意还是过失并不要求,或者说,董事对公司承担责任的归责原则采用的是无过错责任原则。这看起来符合商事立法便捷、效率的原则。

浅析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 篇7

一、侵权责任归责原则概述

1.归责原则的内涵。

归责原则是指确定行为人的民事责任的根据和标准, 它解决的是侵权的民事责任的基础问题。按照“损害应停留其发生之处”的法理, 原则上损害应由受害人自己负担, 除非有足够的理由才能转嫁于他人, 这个理由就是归责原则。

归责原则在侵权责任法中居于重要地位。学界一致认为:归责原则贯穿于整个侵权法之集中体现了侵权法的价值功能, 因而成为对各个侵权法规范起统帅作用的理法指导方针, 也成为司法机关处理侵权纠纷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2.归责原则的历史沿革。

归责原则因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1) 大陆法系以法国法和德国法为代表。

法国曾采取单一的过错责任原则。《法国民法典》第1382条规定:“任何行为使他人受损害时, 因自己的过失而致使损害发生之人, 对该他人负赔偿的责任。”第1383条规定:“任何人不仅对因其行为所引起的损失, 而且对其过失或疏忽所造成的损害, 负赔偿的责任。”法国所采纳的这种单一的归责原则, 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 从而给法官以极大的自由裁量空间, 在处理侵权纠纷时也较为方便。但单一的过错责任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需要, 所以法国的侵权责任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这种多元化的趋势同样也影响着其他的大陆法系国家。

德国民法上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可以归纳为两项:一是适用于一般侵权行为的过错责任原则。过错责任是德国侵权法的基本归责原则。在《德国民法典》上, 过错侵权又分为三种类型:对绝对权利的不法侵害, 违反保护他人之法律, 故意违反善良风俗加害于他人;二是适用于特殊侵权行为的危险责任。

(2) 英美法系。

普通法的归责原则经历了一个从严格责任发展到过失责任、再到严格责任逐渐扩张的过程。

早期的普通法主要采取严格责任。在英美法中, 传统的严格责任包括侵占、侵害、动物责任、极度或异常危险活动责任、妨害。自17、18世纪以来, 随着雇佣关系的增加, 产生了过失归责原则, 现代普通法中的严格责任是由1865年Rylands V. Fletcher一案确立的。英国1897年颁布《劳工赔偿法》, 确立了严格责任。《美国侵权法重述》 (第二次) 第三编专门规定了严格责任。

综上所述, 不难看出, 两大法系的侵权归责原则正朝着一个共同方向发展, 即“大陆法系向着多重责任发展, 普通法系向有限多重责任发展”, 并且两大法系的多元归责体系正在日趋接近。

二、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的体系

现代社会摈弃结果责任原则, 保留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 在归责原则体系的构建上, 理论界存在三种理论学说:一元论、二元论和三元论。

恩格斯指出:“原则只有在适合于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这是对事物的唯一唯物主义的观点。”因而我们说, 特定的归责原则只能在特定的具体社会条件下才能存在, 它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在我国, 学术界对于侵权责任归责原则存在不同的观点, 笔者认为立足于我国社会经济状况和立法、司法实践的现实, 单一的归责原则已经不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归责原则的多元化已是侵权法的发展趋势。我国应当采用归责原则多元化更为合理。

归责原则集中体现了侵权法的价值功能, 随着时代的进步, 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以及生产力水平的迅速提高, 现代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 侵权法不断地向社会结构的各个层次渗透, 侵权法的功能也必然随之扩展和变化。具体说来, “一方面, 侵权法不再仅仅是简单的控制社会维持秩序的统治工具, 而且成为公民作为权利主体自觉主动地运用侵权法实现自己的权利制止侵权行为的工具, 同时也是预防损害、合理承担或分担损失、恢复被侵害的权利的有效措施。另一方面, 适应充分尊重个人的价值和尊严, 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的需要, 侵权法的补偿损害的功能日趋突出。”

具体而言, 我国应当建立过错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二元归责体系, 对于一般侵权行为, 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对于一般侵权行为之外法定的特殊侵权行为, 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过错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构成的二元归责原则体系, 理论上和逻辑上具有周延性和完整性, 并有利于充分发挥侵权法多元化的价值功能。

过错责任原则又称为过失责任原则, 是指在一方违反合同规定的义务、不履行和不适当履行合同时, 应以过错作为确定责任的要件和确定责任范围的依据。

我国《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确立了过错责任原则的法律地位:“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 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 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侵权法具有补偿、教育、制裁等功能。其具有以下特征:第一, 以过错为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只有在具备“过错”这一主观要件的前提下, 加害人才有可能为其行为承担侵权责任错。有过错则有责任, 无过错则无责任。第二, 以过错为归责的最终要件。第三, 以过错作为确定责任范围的重要依据, 过错程度与责任相一致。第四, 一般情况下, 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 受害人请求加害人承担侵权责任时, 应对加害人在实施侵权行为时主观上存在过错负举证责任, 若加害人不能证明其没有过错, 则推定其实施行为时主观上存在过错。

无过错责任, 也称为严格责任, 是相对于过失责任而言的, 指根据法律的特别规定, 在加害人的行为或其管理下的人 (物) 与受害人的损害具有因果关系时, 加害人不得以主观上没有过错而免于承担责任, 唯有以法定的抗辩事由方能免责的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具备以下特征:第一, 不以加害人主观上有过错作为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第二, 以因果关系作为构成责任的基础性要件。第三, 无过错责任为法定的责任。第四, 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一般有最高赔偿限额。无过错责任原则从产生之初就带有鲜明的时代使命感, 它是在工业革命的进程中, 为了弥补过错责任原则的不足而应运而生的。无过错责任原则实现了侵权法的补偿功能,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实现了预防损害的功能, 最终实现了法律的实质公平正义。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 过错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构成的二元归责原则体系, 理论上和逻辑上具有周延性和完整性, 并有利于充分发挥侵权法多元化的价值功能。

过错推定是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的一种方法, 它仍以过错为归责的最终要件, 故不应脱离过错责任原则成为独立的归责原则。

所谓“公平责任”是民法公平原则在侵权法领域的具体应用, 是在双方均无过错的情况下, 当事人之间分担损失的一种方法。公平责任已经脱离了法律责任的本质, 所以不应成为独立的归责原则。

三、小结

由于我国现在尚无一部独立的侵权法, 所以有关侵权的立法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时代法律的要求, “21世纪是一个走向权利的世纪, 同时也是一个权利更容易受到侵害的世纪。专为救济私权特别是专为救济绝对权而出现的侵权行为法必将变得越来越重要。”所以研究侵权责任归责原则具有重要的意义。

笔者建议, 以二元归责原则体系为基点, 采用一般条款与类型化相结合的方式来构建我国侵权责任法律体系, 使得归责原则博采大陆法系与英美法律的优点, 来构建我国的侵权法, 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利明.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2].张新宝.侵权责任法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3].王卫国.过错责任原则:第三次勃兴.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0

[4].王家福主编.中国民法学:民法债权.法律出版社, 1991

[5].杨立新.侵权法论 (第二版) .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4

[6].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 (第二册)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8

论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 篇8

关键词:侵权行为,归责原则,民事责任

1 引言

在民法的发展中, 侵权行为的保护对象经历了由单一的财产权向人身权以及其他一些合法的人身利益和财产利益的拓展, 对侵权行为人的责任确定也经历了一个由单一的过错责任向过错推定、公平责任、无过错责任的发展过程。即侵权行为是产生责任的根据, 它不仅包括因行为人的过错而导致的侵权行为, 还包括行为人依据公平原则产生的责任和无过错责任。在这个过程中, 法律观念经历了重大变化, 它使得侵权责任作为法律规范责任, 不仅是社会控制的工具, 同时也是公民实现权利的工具, 最终还是预防损害、分担损失、恢复先前状态的措施。

所谓归责是指行为人因其行为和物件致他人损害的事实发生以后, 应依何种根据使其负责。而这种根据体现了法律的价值判断, 即法律应根据行为人的过错或损害结果使行为人承担责任, 还是以公平考虑作为价值判断标准而使行为人承担侵权责任。

在民法学上, 归责原则实际上是归责的规则。是指据以确定侵权民事责任由行为人承担的理由, 标准或者最终决定性的根本要素。归责原则决定着一定的责任构成、举证责任的承担、免责条件、因果关系的证明等一系列问题, 它贯穿于整个侵权法之中, 直接影响到当事人的利益并对各个侵权行为规范起着统帅作用, 是司法机关处理侵权纠纷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侵权行为法的归责原则是民法的基本原则在侵权法领域的具体化。

2 侵权行为法及其归责原则的发展

在侵权行为法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大致可以划分为习惯法时期、古代成文法时期和现代法时期这样三个阶段。

在习惯法时期, 最早的侵权行为法主要表现为私人复仇制度, 它的使命是解决部族成员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在人类社会初期, 对个人所加大侵害行为, 是以受害人及其血亲对加害人进行同态复仇的方式来解决。

在古代成文法时期, 侵权行为法并没有单行的成文法加以规定, 而是散见于各国的一般的成文法典之中。法律禁止私人复仇, 而赋予受害人及其家属要求损害赔偿的请求权。在起初的古代成文法中, 对于侵犯财产权造成的损害, 确定以财产的方法赔偿;对于人身权利的损害, 一方面规定可以用财产的方法赔偿, 另一方面还规定可以用同态复仇的方式进行。这种矛盾性规定, 反应了新旧法律规范的矛盾, 使当时的成文法成为一个习惯与新法、古老法制原则与法律进步化趋向的混杂物。在古罗马, 直到裁判官法出现, 才最后确定了对人身侵害也一律实行财产赔偿制度。

进入现代法时期, 侵权行为法的发展具体可以分为大陆法系和普通法系等几个方面。就大陆法系侵权行为法发展来说, 具有代表性的是1804年《法国民法典》和1900年《德国民法典》。1804年《法国民法典》承袭了罗马法的体系, 把侵权行为作为“非合意而生之债”, 并用“侵权行为”和“准侵权行为”代替罗马法中的“私犯”和“准私犯”的概念。它的最突出的贡献, 就在于打破了罗马法及其他古老法典对各种侵权行为分别规定的办法, 制定了一个适用于一切侵权行为的原则条文, 即1382条:“任何行为使他人受损害时, 因自己的过失而致使损害发生之人, 对该他人负赔偿的责任。”1900年《德国民法典》详细地规定了一般侵权行为责任的原则、特别侵权行为责任、监护人责任、共同侵权行为责任、损害赔偿范围、请求权时效等一整套完善的侵权行为法制度。

就普通法系侵权行为法发展来说, 它是由各种特殊侵权行为责任的规定和大量具体侵权诉讼的法院判例构成的法律汇编。它没有一般侵权行为责任的法律原则, 也没有恰当的分类。例如, 有的分为: (1) 人身损害; (2) 非法拘禁; (3) 精神折磨; (4) 侵犯财产所有权; (5) 侵犯个人无形利益。

从世界法治观念的演进历史看, 归责原则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主观到客观、从结果论到行为论的过程。从古罗马法到现代的各国民法, 源于对私法保护的侵权法, 都体现了人类社会对侵权行为作出规范和控制的努力。在原始社会, 氏族之间解决侵害的基本方法是血亲复仇。随着生产和交换的发展, 血亲复仇逐渐被赔偿制度所取代, 这时的赔偿制度, 实行的是结果责任主义, 即只要有损害发生, 受害的一方就可以要求加害人赔偿。确定当事人承担责任的依据是损害事实本身, 不考虑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随着人类理性日趋完善, 到罗马《十二表法》时, 过错的概念开始出现。在《国法大全》中, 过错责任原则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和发展, 即行为人承担责任需以主观上具有过错为最终条件。近代资产阶级民法继承了罗马法上的过错责任原则, 使之成为与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契约自由并列的近代资产阶级民法的三大原则之一, 充分体现了处于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在事业上生气勃勃的进取精神和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即合法的损人利己) 的价值观念。

3 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的主要形式

3.1 过错责任原则

侵权行为法的归责原则, 首先应提到的是过错责任, 即因故意或过失不法侵害他人权利时, 应就所发生的损害负赔偿责任。过错是侵权行为法的核心问题。自19世纪以来, 过错责任成为各国侵权法的基本归责原则。我国《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有的、集体的财产, 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 应承担民事责任。”这一规定表明, 我国民法把过错确定为承担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和归责的最终要件, 使其成为确定责任范围的重要依据。

侵权行为必定给他人或国家、社会造成一定的损害, 但造成损害并不是侵权行为的本质属性。在过错责任制度下, 一个人只有在他具有过错的情况下才能对其行为造成的损害后果承担赔偿责任, 但这种责任的承担首先考虑的是当事人主观上的过错问题。传统侵权法奉行的基本原则是:无过错即无责任。

过错是一个主观和客观要素相结合的概念, 它是行为人通过违背法律和道德的行为表现出来的主观状态。过错的基本形式是故意或过失, 体现了行为人故意或过失的心理状态, 而此主观状态是确定过错程度的重要依据。过错具体表现为受行为人的主观意志支配的外在行为, 这种行为是行为人的主观意志状态和违法行为的统一, 是法律和道德对行为的否定评价, 具有非法性和非道德性。

3.2 过错推定原则

推定是指根据已知的事实对未知的事实所进行的推断和确定。在民法上, 过错推定也称过失推定。过错推定原则是指法律事先规定, 一旦行为人实施了某种加害行为, 法律就推定行为人有过错, 必须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如果行为人能证明自己无过错, 其责任即可豁免。需明确的是, 行为人不能通过简单地证明自己没有过错而免责。这种原则的确定, 其目的在于改变过错责任中受害人的举证不利的地位, 实行举证责任倒置规则。

过错推定原则在狭义上是指审判机关可以在特定的情况下裁定由行为人承担侵权责任, 除非行为人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实质上, 使行为人承担责任的最终依据仍然是有过错, 仍适用过错责任原则, 惟一的区别在于承担举证责任的是行为人而不是受害人, 只是在举证责任上不同于过错责任的“谁主张谁举证”。而在广义上, 过错责任原则等同于无过错责任或严格责任原则。正基于此, 我国民法学者对过错推定责任的意见不一, 一部分学者认为过错推定属于过错责任, 它是在无法判明过错的情况下, 为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利, 根据行为人与造成损害的人或物的管束关系和对之应尽的注意义务或享有的利益, 在其不能证明没有过错的情况下, 推定为有过错。一部分学者认为它是一种独立的归责原则, 适用于严格责任领域。

在过错推定的运用中, 推定常常以客观过失的概念为基础, 依据客观标准评价过失, 即以普通人、合理人的标准或以违反义务的标准等来评价行为人是否有过失。我国关于医疗事故赔偿法律关系和赔偿责任等即适用过错推定原则。过错推定的发展是当代侵权法发展的标志之一。作为一种法律技巧, 过错推定已为世界各国民法所普遍采纳。在过错推定中, 举证责任倒置旨在给行为人强加责任, 尤其是在日益扩大适用的特殊的过错推定中, 通过限定行为人举证证明其没有过错的抗辩事由, 无疑大大增加了其免责的困难, 由此也加重了行为人的责任。

3.3 无过错责任原则

无过错责任原则是与过错责任原则相对应的, 指法律在某些情况下, 行为人承担责任不以其主观上具有过错为必要条件, 行为人造成他人损害时, 即使主观上没有过错, 也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基于这种认识, 受害人无须对行为人的过错进行举证, 行为人也不得以其没有过错为由主张免责或减责。我国《民法通则》对这一原则也有体现, 如第106条第3款规定:“没有过错, 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 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无过错责任源自工业革命后。在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 工业事故也大量增加, 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传统的过错责任原则在化解纠纷方面变得不敷应付, 为维护受害人的利益, 无过错责任原则应运而生。

无过错责任不同于过错责任, 它不以行为人的过错为构成责任的要件, 而注重于损害的客观存在及行为与损害事实间的因果关系, 即无论行为人有无过错, 都应依法律的特别规定承担责任。无过错责任的目的在于补偿受害人所受的损失, 因而适用范围是受限制的, 只有在法定的情况下才能适用。在我国, 有学者认为, 产品责任、高度危险作业所引起的损害、地面施工所引起的损害、环境污染以及动物引起的损害等应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

3.4 公平责任原则

在处理侵权问题时, 过错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例如生活中出现一些损害事故, 当事人对造成的损害不具有主观过错性, 按照过错原则, 行为人不负赔偿责任。同时, 这种损害并非出自特殊的法律事实, 也不能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 但受害人无端遭受损失却得不到任何补偿的情形显失公平, 因此侵权理论在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原则之外产生了公平责任原则。

公平责任原则即是指当事人对造成的损害都没有过错, 又不能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要求行为人承担赔偿责任, 而使受害人遭受的重大损害得不到补偿, 在显失公平的情况下, 由审判机关根据实际情况, 依公平合理负担原则, 判由双方分担损失。

公平责任的出现是现代侵权法发展的产物, 它已经逐步为许多国家的侵权法所接受。我国《民法通则》第132条“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没有过错的,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就是对这个原则的确认和运用。公平责任以公平观念作为价值判断标准来确定责任, 它是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结合的产物。它的确立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合理性和在更高的水准上要求人们承担互济互助的社会责任, 也是损害赔偿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利明.侵权行为归责原则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2]杨立新.侵权特别法通论[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0.

侵权行为过错责任归责原则解析 篇9

一、过错责任原则的概念

过错责任原则来源于阿奎利亚法典所规定的侵权责任。过错责任原则指以过错为归责的依据, 并以过错作为确立责任和责任范围的基础。过错责任原则以过错为归责的根据并通过过错的程度来确定承担责任的范围。也就是说, 过错责任原则是一项归责的原则, 也就是说在侵权行为中将行为人是否承担责任以及承担何种责任联系起来的纽带。

二、过错的认定

过错归责原则以过错为归责的基础。要想很好的确定侵害者的责任必须对其过错进行界定, 过错不仅确定了承担责任主体并且为其应承担何种责任以及承担多大的责任提供了裁判的依据, 所以对过错的认定在侵权责任中具有重要意义。过错是指行为人在实施加害行为时的某种应受非难的主观状态, 此种状态是通过行为人所实施的不正当的、违法的行为所表现出来的。过错有两种表现形式即故意与过失, 故意与过失表明了行为人在进行侵害行为时的主观心理态度。

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后果, 而对这种损害后果持希望或放任态度。故意有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之分。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会发生损害后果而希望发生, 间接故意是指明知会发生损害后果而放任其发生。既然故意要行为人明知会发生损害后果, 那么对于这种损害结果的认识要达到何种程度呢?笔者认为, 对于损害后果的具体内容, 行为人不需要认识的很具体。例如拳击比赛中是严禁运动员攻击对方下体的。如果行为人攻击了对方的下体, 不需要他认识到攻击下体会使对方性器官受损而丧失性能力或者攻击下体会使对方生殖器发生疼痛等具体后果。只要其认识到攻击对方下体会给对方造成一定得伤害即可。这种追求或放任对方合法权益遭受损害后果的态度, 是为法律、道德所不允许的。

过失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后果应当预见或者能够预见而没有预见, 或者虽然预见了却轻信后果可以避免。过失的判断一般要具备几个条件, 一是行为人负有注意义务, 二是行为人违法了注意义务, 三是因违反注意义务而对对方造成一定的损害结果。通过以上关于过失侵权的构成条件我们不禁要问, 这个负有注意义务的主体是谁呢?笔者认为, 负有注意义务的主体应当是一个理性人, 即在一定的状态下, 一个理性人应当负有的注意义务, 比方说司机在开车过十字路口时, 他有义务将机动车减速以防止对突然冲出的行人造成伤害, 这就是一个理性人应当做出的行为。也就是说理性人也就是根据社会及内心的约束做出的社会上所有人在此种情况下应当做出的行为的人。对于过失判断的标准, 有的人认为, 应当从行为人的年龄、学识、技术、经验等方面分析行为人在做出某种行为时的心理状态, 即在某种情况下, 行为人根据自身的综合因素能否预见其行为的后果。不能从第三人的角度分析其是否能预见到损害结果, 因为每个人的客观方面的因素是不一样的, 比方说同是在雨天崎岖路上开车, 老司机就会认为自己不会出问题, 因为自己的车龄长, 走过的路也多, 就像中国那句俗话讲的“我吃过的盐比你吃的饭都多”。所以在这种情况下, 完全从第三人的角度进行判断明显会有失偏颇。但是完全从行为人角度进行分析判断也不可避免的有错误, 因为对行为人主观状态的认定还是要通过判断人做出认定, 而判断人与行为人的客观因素又不尽相同。笔者认为, 不管是从行为人自身认定还是从独立于行为人外的理性人行为方面判断认定, 都有失偏颇, 不免造成判断的错误。要想做出比较正确的判断, 应当从这两方面综合考虑。行为人的心理状态与客观行为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心理状态主导客观行为, 客观行为反映心理状态。

三、过错责任归责原则的适用

过错责任原则是我国关于侵权责任归责的基本原则, 那么其在实践中如何适用呢?

无过错无责任为过错责任归责原则的核心价值。在侵权行为中首先要判断是否承担责任以及由何人承担责任, 过错责任归责原则以过错为判断的根据。无过错无责任, 谁有过错谁承担责任。在过错责任归责原则中的过错不仅指侵害人的过错还包括受害人的过错, 因为受害人的过错在一定程度上对损害后果的发生具有诱发或扩大的作用。在受害人也具有过错的情况下, 应当比较侵权行为当事人过错来确定是否减轻或免除行为人的责任。

在确定了行为人是否承担责任以及承担责任主体后紧接着就是要确定行为人应当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也就是承担责任的范围问题。根据过错责任归责原则的内涵, 行为人承担责任的范围以及承担责任的大小要与行为人的主观过错相联系, 大过错大责任, 小过错小责任, 无过错无责任。侵权责任法为私法, 目的是为了规范平等主体间的民事权益, 当受害人因他人的违法行为造成自身损害时首先要结果的就是如何维护受害者的民事权益也就是对其对其损失的救济。在实践中, 如果不考虑行为人过错的大小一概对受害人承担相同类型的赔偿不仅无法使受害人的权益得到保护而且有时还会对侵害人的利益造成损害, 比方说在共同侵权行为中主观故意与主观过失所承担的责任就该不同, 否则难以体现法律的公平公正性;还有在社会上存在的“碰瓷”问题, 如果行为人具有过失而受害人具有故意, 在确定应承担何种责任时应以行为人以及受害人的主观过错进行综合考量。

摘要:过错责任归责原则为侵权法的基本归责原则, 按照过错归责原则的内涵过错为承担责任的前提, 无过错无责任。为使过错责任原则能更好的在实践中得以适用以维护侵权当事人的权益, 笔者欲对过错责任原则中过错的含义以及过错责任原则在实践中的适用做一探讨。

关键词:过错责任原则,过错,责任

参考文献

[1]王利明, 周友军, 高圣平.侵权责任法疑难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2.

[2]龚赛红.关于过错与违法性再探讨[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 2002, (01) .

知识产权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研究 篇10

关键词: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

现代社会, 人类正走向知识经济时代。近年来, 随着我国知识产权侵权案件越来越多, 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显得愈发重要。但是, 怎样确定知识产权侵权的归责原则在我国法学理论界和实务界都是一个长期存在争论的问题。

一、知识产权侵权责任归责原则基础理论

(一) 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概念

广义上的侵权概念, 是将各种侵害或妨害法律所保护的权利的行为均视为侵权, [1]在我国《民法通则》中表述为“侵害”。同样地, 我国知识产权立法采纳的也是广义的侵权概念。与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的有《著作权法》、《专利法》和《商标法》。《著作权法》第48条将“侵犯著作权者”称为“侵权人”;《专利法》第60、62条将“侵犯专利权的行为”称为“侵权行为”;《商标法》第53条将“侵犯商标权的行为”称为“侵权行为”。

因此, 从我国的法律条文和人们的一般理解出发, 侵害、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和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 均可理解为:违反法律规定, 擅自行使或利用知识产品所有人专有权利的行为。[2]

(二) 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特征

1. 侵权客体的无形性

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所涉对象为无形的知识财产本身。因此, 对无形的知识产权侵犯行为一般表现为剽窃、假冒、篡改、仿制、擅自使用等, 而对有形财产的侵权行为大多表现为侵占、毁损和妨害。然而, 由于知识产权一般都有相应的物质载体, 认定知识产权侵权时, 需要对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以及侵害知识产权物质载体的侵权行为加以区分。

2. 侵害对象的两重性

知识产权侵权一般具有侵害人身权和财产权的双重性质。知识产权分为商标权、专利权和著作权, 在知识产权的这种双重属性下, 商标权和专利权以财产权为主, 而著作权则以人身权和财产权并重。因此, 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有时会表现为对人身权和财产权的双重侵犯。

3. 侵权手段的高技术性和隐蔽性

由于知识产权的客体是由人类智力创造性劳动创造的, 侵犯知识产权的手段必然具有一定的知识性和技术性。比如, 利用电子技术对作品进行扫描、下载、复制和发行从而侵犯著作权;通过互联网对其他公司的商业秘密进行匿名披露等。另外, 知识产权侵权的隐蔽性随着技术革命的发展也得到了提高。比如, 通过互联网非法复制他人作品或窃取他人商业秘密等。

4. 侵权范围的广域性

非物质性和公开性是知识产品的两大特征。由于知识产品的特殊性, 可能会同时发生合法使用与侵权使用的情况, 在不同的地域也可能同时发生多个侵权使用。同时, 侵权行为由多个环节组成, 各个环节都有发生侵权行为的可能性, 不同环节的侵权行为可以在不同的地点进行, 这构成了侵权行为的广域性。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得知识得以在全球范围内快速传播, 这也使得知识产权侵权行为趋向于国际化的广域侵权。

(三) 知识产权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的内涵

侵权责任归责原则是让侵权行为人承担法律责任的法律依据。正确适用侵权归责原则, 有利于维护法律的公平、公正, 从而合理地解决侵权纠纷, 稳定社会关系。

侵权责任法的一般归责原则是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 是与损害赔偿相关的, 无需涉及所有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德国法学家拉伦茨认为:归责原则是对于赔偿之归责原则而言的, 归责是负担行为之结果, 对受害人而言是填补其所受之损害。[3]换句话说, 在一定的主观心理状态的支配下, 行为人应当对其实施的行为而对他人造成的损害后果承担赔偿责任。

纵观侵权法的发展, 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也应当是针对损害赔偿请求权的。[4]因此, 损害赔偿归责原则应为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所探讨的范围。

二、我国知识产权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的不同学说

(一) 过错责任说

过错责任原则, 即因故意或过失而不法侵害他人权利时, 加害人应当对所发生的损害结果承担赔偿责任的原则。以该原则为基础, 又衍生出了过错推定原则。即只要权利人证明行为人实施了法律规定禁止的侵权行为, 就推定其主观上有过错, 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若行为人能证明其没有过错的, 则不承担赔偿责任, 否则应承担赔偿责任。[5]也有学者认为, 只应对那些难以确定行为人主观状态的行为适用过错推定。还有学者提出了关于过错责任原则的新想法:将过错责任和过错推定责任分为两个原则。若原告选择自己举证, 从而有针对性地向侵权人追偿损失, 那么该案可适用过错责任原则;若原告放弃举证权利, 法院应责令侵权人举证, 举证不能或者不成立的, 则推定侵权人有过错。[6]

(二) 无过错责任说

无过错责任原则又称危险责任, 在英美法上也称严格责任或绝对责任, 是指无论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过错, 只要其行为与损害后果存在因果关系, 就应判其承担相应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主张此原则的学者认为, 知识产权的无形性、地域性以及受法定时间限制等特点, 使得权利人的专有权被他人无意侵犯的可能性增大。在某些情况下, 无过错而使他人知识产权受损害的情况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此外, 个别主张该观点的学者认为, TRIPS协议中对知识产权侵权责任采用无过错责任原则, 因此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情况下, 也应当对知识产权侵权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

(三) 混合责任说

除了过错责任说和无过错责任说, 还有一些学者主张混合责任说。这些学者认为, 侵权行为分为直接侵权和间接侵权, 应当对前者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 对后者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一般来说, 无过错责任原则适用于确认行为是否构成知识产权侵权, 而过错责任原则适用于确定是否赔偿及确定赔偿金额。因此, 对直接侵权行为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和对间接侵权行为适用过错责任原则, 是我国在确定知识产权侵权责任归责原则时可采取的做法。

三、知识产权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的确定

(一) 无过错责任原则的不适用性

在现有法律条文和实践框架下, 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不应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 否则会引起与立法初衷相违背的事实发生, 理由如下:

1. 侵权人的过错并非难以证明

主张无过错责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侵权人很容易证明自己没有过错, 但权利人要证明侵权人有过错非常困难。然而这个理由并不是绝对的。直接侵权行为, 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行为而直接造成对他人权利的侵害, 中间没有其他人行为的介入。在此种情况下, 权利人想要证明侵权人有过错, 只需证明自己的权利存在, 且侵权人是未经权利人的许可而使用的。间接侵权行为, 是指有其他人的行为介入了行为人的行为与侵权结果之间。[7]在大部分间接侵权的案件中, 行为人的过错是可以证明的。[8]

2. 与无过错责任的损失分配理念相冲突

纵观无过错责任原则的历史发展, 无过错责任原则主要适用于高度危险作业。将损失分配给制造且控制着危险来源并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人, 这是无过错责任的损失分配理念。因为这类活动一般具有高度危险性, 行为人即使高度注意仍不能完全避免损害的发生, 这时若坚持过错责任原则, 无辜的受害人将不能得到相应的赔偿。但若主张对侵害知识产权者适用无过错责任, 则刚好与此逻辑相反, 不符合分配正义的理念。

3. 适用无过错责任将不利于社会发展

权利人的利益、行为人的利益和公众适度的行为自由, 是确定一个侵权行为应适用何种归责原则时应当考虑的因素。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信息传播十分迅速的时代, 应平衡知识产权人的利益和知识信息传播者的利益, 保护前者有利于激发人们从事发明创造的积极性, 保护后者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但无过错责任原则过于严格, 虽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权利人的利益, 却过分限制了一般人的行为自由。这样做必然会抑制人们创造的积极性, 从而影响社会的发展。

(二) 过错责任原则的合理性

1. 维护行为自由

知识产权法是民法的部门法, 属于私法范畴, 其基本原则之一就是意思自治, 过错责任原则充分地扩大了人的自由空间, 确定了自由范围, 使人们在不受法律和道德非难的范围内享有广泛的行为自由。[3]尽管生活中的过错并不等同于法律上的过错, 但是, 如果一个人的行为结果完全超出了主观预期, 这将会对社会的活力造成损害。

2. 协调利益冲突

人们的活动都是为了追求一定的经济利益的活动, 而在经济活动中摩擦是难以避免的, 侵权法的功能就是要纠正不正当的利益失衡。过错责任原则通过对加害人予以制裁来平衡受害人的利益, 无过错责任原则虽然能强化对受害人的保护, 但如果过分扩大责任, 势必会损害加害人的正当利益。

3. 符合价值定位

知识产权中的价值判断问题可以归结为:一是知识产权人的安全利益;二是社会公众的行为自由。这两者间存在天然的紧张关系, 知识产权人的安全利益要求不管加害人出于何种动机, 都要对受害人的损失承担责任, 甚至是无过错责任。但是, 社会公众的行动自由利益却要求只有在加害人出于故意或者对他人没有尽到注意义务的时候, 才承担过错责任。然而, 在个人的安全利益与社会的自由利益之间, 后者更具优先价值。同时, 这和知识产权人的安全利益也并不完全对立, 知识产权人的利益也得到了应有的保护。

参考文献

[1]王利明.物权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2]吴汉东, 胡开忠.无形财产权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1.

[3]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8:151.

[4]姚欢庆.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归责原则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 2001, 04:88-92.

[5]蒋志培.TRIPS肯定的知识产权侵权赔偿归责原则和赔偿方法[J].法律适, 2000, 10:67-69.

[6]吴汉东.知识产权保护论[J].法学研究, 2000, 2:45-50.

[7]艾亮.知识产权间接侵权之归责原则的探讨[J].河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03:126-129.

上一篇:文献调查下一篇:年轻人眼中的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