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学现状

2024-08-22

思政教学现状(精选十篇)

思政教学现状 篇1

1 对开设思政课重要性的认识

问到在高职院校开设思政课的重要性时,教师和学生选择的情况如下:(见表1)

可以比较清楚的看到,教师对开设思政课重要性的认识明显高于学生。教师认为非常重要的比例超过了2/3,而学生则只有1/5。认为不太重要的学生有1/5,而教师则不到2%。学生中有3.74%认为根本没有开设的必要,有4.29%的学生认为开不开无所谓,教师中这两项均无人选择。这说明在对高职院校开设思政课重要性的理解上,教师的觉悟远在学生之上。实际教学工作也能看到,大多数思政课教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虽然有时条件有限、工作繁重,却努力把教学做到最好,与这种认识关系密切。但对比学生的认识,则让人不免心生忧虑。学生对思政课重要性认识不足,会直接导致更多逃课、上课不听讲、做无关事情等现象的产生。仅仅有教师的这种认识还远远不够,如何把这种认识迁移到学生身上,让更多学生也认识到思政课的重要性,学校、教师和相关人员还有很多实际工作要做。

2 学生在思政课上收获的大小

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与自身收获有紧密联系。学生感到没有收获或收获很小,甚至与预期收获不相符,对思政课的热情都会慢慢下降。学生对自身收获的评价也是考察教学实效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在问题的设计上,教师和学生有些细微区别。对教师是要求他们推测学生思政课上的收获,实际上是间接让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效果作一考察。而对学生则直接询问,让他们以切身体会来作答。两者题量上也不完全相同。

学生和教师回答的情况如下:(见表2)

学生选项中的第2、3项相当于教师选项中的第2项,学生选择二者的总比例为67.59%,而教师为70.37%,在“有较大收获”的感受和判断上,学生和教师差别不大。但在认为“收获很大”的选项中,教师的选择比例为16.67%,而学生的则为8.53%,教师几乎为学生的2倍。在“一点收获也没有”的选项中,教师为1.85%,而学生则为7.86%,学生的选项比例是教师的4倍以上。

也许教师的推测和学生的判断都因自身因素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出入,但这并非关键所在。两者哪个更接近真实情况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根据国家规定的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全面发展来看,从哪个角度考察最有利。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对思政课产生更大兴趣,让学生切身感觉自己有实际收获肯定是第一位的。教师的感觉再好也于事无补,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能够真正有收获。教师认为学生得到的收获大大超过学生自己的感受,很可能是教师没有正确评价甚至高估了自己的教学效果,或者仅仅是对自己教学效果的一种良好愿望的反映。只有正确看待学生对自己从思政课中获得的收获的判断,教师才能实事求是评价自己的教学效果,并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教学实效,从而让学生从思政课中得到更多帮助。

3 学生上思政课的原因

这个题目是为了考察学生上思政课的动机。(见表3)

本题是一道多选题,每个选项的比例是所选数与学生或教师总人数相比所得,不能直接显示其占所有选项的百分比。但由于学生和教师的题目与选项完全相同,依然可以将他们在同一选项的结果进行直接比较。第3项“为了考试拿学分”,学生的选择比例与教师的相当。以下一些选项差别较大,教师更多的认为学生来上思政课是“受学校纪律的约束”,而学生则认为自己更多的因为“可以提高政治素养”;在第2项“受教师讲授内容吸引”中差别更大,教师的选择超出学生30%;而在第4项“为进一步深造做准备”上,学生的选择超过教师20%。

从以上对比可以看出,在中性选项“为了考试拿学分”上,教师和学生的选择很接近。而在一些多少带有价值判断(社会赞许与否)的选项中,则出现了明显的出入。学生更多的相信自己上思政课有明确、上进的内在目的,但教师却更多的认为学生上思政课是受外部因素的约束。教师还认为学生上思政课很大部分原因是自己课讲得较好,而学生则不完全认可。很明显,不管教师还是学生,都更多站在自身的立场上,倾向于把更好的印象放在自己身上,而不太愿意去认可对方。

4 学生最喜欢的思政课

由于很多高职院校没有开设《形势与政策》课,部分教师不知道有这门课,学生更加不明白《形势与政策》课为何物。因此教师和学生对这一选项的理解可能都存在较大偏差,在这一选项上的异同没有太大可比性。而在“说不上来”选项上,学生与教师相差无几,这说明教师对学生和学生对自己在是否喜欢思政课的认识清晰度上是相近的。

但在对目前高职院校所开设的两门思政课《思修与基础》和《概论》的感受上,学生和教师的差别特别大。学生认为自己最喜欢的课程是《思修与基础》和《概论》,并且喜欢的程度相当,无明显偏好,选择《概论》的比例还略高一筹。但教师选择《思修与基础》的比例是《概论》的十倍。学生对两门课程喜爱程度相当,说明他们认为自己从两门课中得到的收获也是差不多的。这些收获包括学生从课本上学到的知识,更包括学生从思政课堂上吸取的营养。从学生的角度看,教师的教学活动让他们在两门课中都得到了同等程度的收益。而教师作出相差悬殊的判断,很可能是因为教师感觉《概论》课理论性较强,认为学生对它的兴趣没有对《思修与基础》大的缘故。另外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教师在教授《概论》课时感到教材理论性较强,准备过程花费的精力较多,讲授难度比较大,把自己这种感受也放在了学生身上。学生与教师的感觉出现这么显著的区别,可能是教师付出艰辛劳动把理论性较强的《概论》课中的理论进行了简化、转化、具体化等加工处理,教师觉得理论“难”教,而学生却没有相应“难学”的感觉了。

5 思政课教学方式

此题目学生问卷中的问题是“你最喜欢的思政课教学方式”,而教师问卷中的则是“您认为最适合思政课的教学方式”,两个问题都希望学生和教师对自己所认可的最佳教学方式作出回答。表面上问题不同,实则目的一致。学生的问题要求学生针对自己的情况来作答,而教师问题的落脚点其实也在学生身上,“最适合的教学方式”自然是指对学生最适合,学生喜欢不喜欢,是否感兴趣是首要的标准。因此两个问题的选项设计也完全相同。

两个问题均为多选题。上面的选择可以很清楚的反应出,学生最喜欢和教师认为最合适的思政课教学方式都是综合式的,要结合各种方式进行教学。通过计算发现,学生第四项的选择占到了所有选项总和的62.1%,而教师第四项的选择则占到了所有选项总和的79.63%,相比之下更多的教师倾向于综合式的授课模式。在前三项单项选择中,学生各选项差别不大,“专题讲座”稍微突出一些,学生并非对某种教学方式特别热衷。教师问卷中各单项选择里“专题讲座”也是最多的,这与学生选择的情况相同,只不过教师对“专题讲座”认可度更高,明显超出其它两个单项选项,是“老师主导课堂教学”的两倍,是“讨论辩论”的三倍。

“专题讲座”意味着要对教材和思政课相关内容进行重新分解与组合,意味着要更多地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和主观能动性,更多地体现教师自己的水平和素养,在组织教学活动时也显得更加自由灵活。教师更钟爱“专题讲座”则表明,他们希望能更灵活地运用教材,更自由地选择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活动。而学生在“专题讲座”的教学模式中也有相当的自由度,可以更自由的思考,更自由的与教师就讲座内容进行沟通交流。在学生看来,既然是“专题”,就会更加系统化,仅从讲授“专题”的标题上就能一目了然的知道所要讲授的内容是什么,对所学习的内容会有更准确的把握,因此预期收获更大。

思政教学现状 篇2

中小学思政课堂应全面贯彻新课改理念,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思想,改观传统教学的教师上课“满堂灌”,下课强制学生“死记硬背”,造成学生对学科没兴趣,不重视,成绩偏低等现象。以下是我关于思政课堂的看法:

一、思政课堂的做法和经验

(一)思想教育

利用开学第一课强调本学科的学科魅力,让学生了解本学科的系统知识体系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本学科是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起重要作用。再从中考入手,让学生感受到本学科在中考科目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决定人生命运的关键。

(二)精心备课,上好每一节课

学生对本学科的排斥很大程度上是老师没有认真备课造成的,精心备好每一节课至关重要,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把抽象的课本理论知识点具体化,让它们变成图片、视频、生活案例,吸引学生的目光,让他们的注意力始终放在课堂,思维跟着老师走。

在课堂教学中,认真贯彻新课改理念,以学生为主体,课前自律预习,课中自主探究,课后自育提高,教师在课堂自始至终围着学生转,思学生之所想,问学生之所困,解学生之所惑,让学生以主人公的角色走进课本情境中,达到知识点当堂清,让学生在课堂情境中自觉形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三)课后狠抓落实,牢固树立冲刺中考的紧迫感

合理利用班级小组合作,发挥课代表、小组组长的榜样带头作用,形成好的学习本学科的良好氛围。利用晚自习进行习题训练做到精练、精讲、精评,时刻按照中考标准要求学生认真书写,标准答题,掌握做题技巧。

二、思政课方面存在的问题

专业的思政课教师太少,对于新任教师缺乏专业的引领和指导。对思政学科相比较基础学科来说不够重视。

三、意见和建议

思政教学现状 篇3

【关键词】高职 思政课 教学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C-0028-03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尽管高职院校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实效性不强是不争的事实。而思政课教学质量的评价,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意义重大。

一、高职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缺乏课程特色

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课程本身具有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与专业性的特点。而目前高职院校在进行教学质量评价时,全校使用的是同一个标准,尽管统一规范,便于操作,但容易导致忽略效果,凭印象打分,使评价的科学性、准确性大打折扣,评估中较少考虑思政课的学科与专业特点。为此,在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中,既要体现具有课程共性的评价指标内容,又要突出思政课的课程特色,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

(二)教学质量评价因课程特点带来的难度

思政课的教学目标是思政课教学评价指标构建的基本依据,而教学目标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的特点,使思政课教学效果不能像专业课那样立竿见影。思政教育的投入与产出并非成正比,思政教育的过程与结果都带有很大的无形性。大学生的思想素质的提高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往往通过教育对象的行为转化表现出来,具有时间上的延续性与滞后性,为此,给教学评价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使评价科学、具体、公正有一定的困难。

(三)教学质量评价内容不完整

高职思政理论课教学质量评价,就是要检验教育对象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及知行统一的情况,以便更好地制定教学策略。目前的高职思政教学质量评价过程中,重教学目标评价,轻教学过程评价,易导致以偏概全,重知识,轻能力培养,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是否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道德素质是否提高等重视不够,考核的随意性较大。教学质量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学效果如何是教学过程中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教风、校风、学风等都会影响教学目标与任务的实现。

(四)教学质量评价目标不明确

思政课是对高职大学生开展思政教育的主渠道,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是推动大学生沿着中国特色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健康成长的精神动力。课程目标就是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等,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与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目前思政教学评价往往重视结果排名,强调数据与鉴定的功能。教师职称的评聘、酬金的发放以课时量是否完成,论文的多少为标准,重定量,轻定性评价,一个德育教师的论文即使再多,自身不能率先垂范,教学评价的目的效果很难真正实现,更难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五)教学质量评价方式单一

教学质量评价的指导思想是: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以评促改,以评促建。目前高职的思政教学评价只注重检查与考核,学生的评教如果份量过大,也会造成相关问题,学生的打分往往带有情绪性,甚至出现百分的情况,忽视定量与定性指标之间的互补关系,过分强调行政领导的评价的绝对地位,教学评估中忽视教师的自评与互评。某些教师调入不足一年,被评为优秀先进,难以服众。可见,教学评价不能反映思政课教学的全貌,评价带有偶然性、局限性。评价忽略了导向、诊断、激励、调节的功能,影响制约着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的提高。

(六)教学质量评估的效果缺乏权威性

目前,高职院校没有将教学质量的评价机构与教学管理两种职能有效分开,评估机构一般是二级学院的非专业人员,不同的评价群体与机构所运用的评价标准难以统一,评价的结果缺乏可比性与可信度,难以保证评价的公正、公开、公平,更无法体现思政课教学的特殊性。

二、高职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对高等学校办学质量和评估考核的重要指标,纳入高校党建与教育教学评估体系。构建科学完善的思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高职大学生思政教育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的客观要求,是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思政教学学习效果及相关行为效果进行的全面统一的评判,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需要。

(二)有利于思政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社会需要的是有一技之常的综合性应用型人才,高职思政课的教学质量评价有助于了解教学状况,帮助教师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质量评价有利于检验培养目标、教学任务是否实现,教学内容是否科学,是有效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举措。教学质量评价还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变化规律,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实现教学改革与教育创新,使高职的思政教学突出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有利于发现大学生的个性特长,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教学改革。

(三)有利于调动思政课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高职思政教学质量评价,通过定量评价鉴别教师的工作量、科研状况,通过定性评价了解教师的工作状态、敬业精神、教学态度、职业道德及教师队伍状况,以公正、公开、公平的方式,重视过程评价,检验教师工作的实效性,促进竞争氛围,调动广大教工的工作积极性。endprint

三、高职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策略

(一)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评估质量观

在教学质量评估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质量观,是要注重每个人的发展,以促进评价对象的改善、发展、进步为目的,发现问题要及时反馈给被评估对象,给他们创造宽松的环境,鼓励他们及时改进并调整他们的行为,促进个人积极主动的发展。在评估过程中把过程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不把评价的结果作为奖惩的唯一依据。

整个评价力求通过公平、公正、客观地分析教师工作,帮助改善教师的绩效,最终保证每位教师都能在自己的领域内拥有持久的专业能力。允许教师对评价结果表示不服并写反驳信上诉,最后与教师协同制定有针对性的发展规划程序,结束考评程序。

首先,要明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培养“具有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强调校企合作,培养热爱一线工作,熟悉一线环境,上手快,留得住,用得上,综合素质好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但是,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是一个长期、渐进的系统工程,是一个理论实践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质量不是来源于检验,而是源于改进生产过程。”上述目标的实现恰恰需要思政教育为大学生提供精神动力,思政教育目标的实现,有助于高职培养目标的实现。

其次,要设置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估的标准。高职思政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模式,教学设计,组织教学的条件环境等课程要素与专业课完全不同,所以,进行教学质量评估的标准也不能使用与专业课完全一致的质量标准与模式,要有学科的针对性,既体现共性又具有特殊性。

最后,正确发挥评价主体的作用。在教学质量的评估中要重视全体师生,社会用人单位,行业专家等在质量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学质量的评估过程中应包括:教师评、学生评、企业评、社会评、专家评,还要有评价对象的自评与小组的互评等,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教学质量评估的过程中,不仅要求评价者参与广泛,而且要重视社会的认可度。把质量评估融入到每一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让评价主体明确自己的岗位责任。

(二)建立长久立体的教学质量评估反馈机制

教学质量评估反馈机制是保证思政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整体上的设计,实行多元化的保障机制。

首先,要重视师生的教学质量反馈。高职大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培养对象,在思政教学质量评估活动中,他们的意见信息反馈是否被引起重视,是否被及时采纳,对高职思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重大影响。高职院校应该根据高职大学生的学习现状、个性特点、心理需求制定符合高职大学生特色的思政人才培养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指导工作,促进人才的培养,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监控。

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是组织者、指导者、实施者,他们身处教学第一线,对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的现状最为了解,重视他们的意见反馈,有助于高职思政教育教学的发展,有助于教学管理者在微观层面进一步了解思政教学发展的需求。

其次,建立学校、社会、企业、行业联合的信息质量反馈机制。建立数据库,跟踪评价对象在学习、工作、实训、实习中的表现,了解就业信息,知晓企业的要求及对高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满意度,并作为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

(三)构建科学的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1.完善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估的保障机制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各地和各高等职业学校都要建立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

首先,加强内涵建设。高职教育要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提高其竞争力,扩大国际交流,就要重视内涵建设。高职思政教学质量如何,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接班人的问题,关系到国家的稳定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高职教育能否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

构建高职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开展教学质量评价,是提高高职思政教育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手段。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档案,为评估提供相应的定量、定性分析的依据,而且要各个环节落实,才能起到教学质量评价的激励作用。

其次,领导重视。学校主管领导要高度重视思政教学质量工作。不仅要亲自过问,而且要亲自参与教学督查工作。各二级院系领导要重视激励广大师生员工积极参加到教学质量建设中来,让教师在教学评估活动中感受到成就感、归属感,充分尊重教师的工作规律,允许教师因学科专业的不同表现出教学评价中的多样性与差异性,不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评价对象。

第三,管理到位。在每项思政教学质量的督查工作中要有条不紊,落实到位。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有考核,以主人翁的态度解决好教学质量中存在的问题。CRP教学新系统的使用,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估提供了一个新的管理平台,为此,要把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估的每一项工作,当成一种创新性的工作来组织开展,为高职思政教育教学的发展做贡献。

2.完善思政课教学质量的评估体系

首先,要制定具有高职特色的评价指标体系。思政教学质量评价指标是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核心,规范化、科学化的评价标准是教学评价体系的基础。尽管目前我国还没有操作性强,设计合理、统一的思政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但是,高职院校可以根据高职特点,根据思政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设置相关的考评指标。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促进思政教育教学的发展,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由于教师工作的个体性、劳动对象的能动性、劳动过程的不确定性、劳动成果的滞后性,在进行教学质量评估的过程中,不可以使用同一标准与模式,更难以量化。根据高职的培养目标与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其考评的标准就要注重教学活动是否使学生成功具备了从事某种职业活动的职业理想、精神动力,如:吃苦耐劳精神、敬业精神、团队精神、职业道德、创新能力等。endprint

思政教学通过考核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是否提高(志愿者的比例、入党积极分子的比例等),并设定相应的权重,对教学的数量(课时量、知识的难易程度)、各类不同的评价主体的评价、教学的绩效等进行指标细化。借助于现代化的教育教学信息管理平台进行数据的统计与量化,公正、客观地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

其次,建立多维的评价主体体系。考核应当客观、公正、准确,充分听取教师本人、其他教师以及学生的意见,注重并提倡过程的、发展的、多角度和多视野的评价手段。

评价的目的在于激励、改善、促进教师工作的发展,实现思政教育教学目标。评价主体的坦诚性和权威性,都影响着被评价者的接受与认可程度。单一的评价主体容易造成评价的片面性与偏见,多角度、多渠道的评价有助于评价的全面、公正与客观。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企业是职业教育服务的需求主体,培养的人才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如何,是否满足企业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职业教育能否办出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业企业的参与度。行业是连接企业、社会、学校的重要纽带,是信息反馈和交流的主要组织。教学评价的最终受益者是社会、企业、行业。高职思政教育效果怎样,关系到社会、企业、行业未来的发展。

第三,完善思政教学质量的评估运行机制。

图1

建立健全思政教学评价机制,是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思政教学质量的评估运行机制,是让上述每一项工作的各个环节能够真正组织实施落实到位,要求相关的评价主体全员参与,人人皆知,深入人心。在教学评估中,以培养目标为主线,注重教育目标的实现与相关教学计划的实施与落实,学校目标任务的完成,思政课程目标的实现,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学生满意度等。其中教务处负责组织计划,学校督导办负责评价的内容与标准,各个教学团队与教学秘书负责教学评估资料的发放、信息资料的收集、表格的数据统计等,使之形成流畅的评价循环系统,保证教学评估的及时有效开展。通过教学质量的评估找出问题,及时改进、学习与创新,推动高职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3.坚持并完善思政教学的原则

科学性原则。高职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估,反映了高职思政课教学工作的质量与效果,涵盖了思政教学的多方面内容,在指标体系构建与考评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思政教学的工作特点,定量与定性考评相结合,把教育目标、教学内容、组织方式、评价对象、实施步骤等纳入考评范围。只有全面才能体现考核的科学性,思政课教学评价与教学目标、学校任务、学科特点等要紧密结合,排除主观与人为因素的干扰。

发展性原则。评价者对被评价者在评价时要坚持动态的、多样化的评价方法。要改变那种采用统一的模式和标准评价教师的“一刀切”的办法,即对于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业绩的考核办法。在教学岗位的聘任及其他教学质量评估中,应将教学作为主要的指标,并赋予与科研同等的权重。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策略。避免过分量化,要把质与量有机结合起来。定性评价时对被考评者的考核内容的诸多特征进行简洁、概括的描述,从本质上反映被考核者面貌的考核过程与方法,通俗的说就是评价者根据被评价者的平时表现、现实状态的观察分析,通过相互比较,用评语等形式对其作出定性结论的评判。如:教师的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大学生的献爱心活动,志愿者活动等无法量化,就要定性评价。发展性的评价原则还要求评价者将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以激励机制为主,以奖惩为辅,评价的终极目标在于指导教师,帮助他们提高与改进。

导向性原则。思政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高职大学生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并内化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与自觉的行为,用马列主义引导大学生的人生实践,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培养成为具有创新能力、实践精神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所以,思政课教学质量的评价要注重考察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四观,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整体性原则。指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要兼顾教学的各个环节,各指标之间要具有独立性,同一级别的各项指标,不能存在互相包含的关系,不能重叠,互相交叉。

可行性原则。指教学评价体系在建设、设计、运行过程中,努力做到简单方便,使每个参与其中的人感觉方便、轻松、易行。否则,使用的难度大,推广难以实行。

【参考文献】

[1]黄成林.国外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发展的研究与启示[J].三江学院学报,2006(12)

[2]牛金成.国际职教评估发展的趋势[J].职业技术教育,2013(5)

[3]郑蕊.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及方法初探[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5(12)

[4]李瑗瑗. 高职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职教论坛,2013(2)

【作者简介】张晓荒(1962- ),女,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部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教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

微文化传播下高校思政教学现状探析 篇4

从百度百科词条上看,源于20个世纪90年代,由当时北京一个微乐队主唱麦子提出,他在当地一些酒吧演出,传播最初的微文化理念。2006年他在新浪开通名为“万物本微·人类微文化交流”的博客,吸引了众人关注、逐步认知“微文化”理念。后来,在2008年麦子出版了5万字的专著——《微的哲学》,他将“微文化”界定为:“它是一种积聚的力量,通过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不经意间却改变了人民的生活”。

在2010年,“微文化”词经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等机构专家审定入选当年年度新词语,并收录在《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之中,同时对其作出提示性释义:“指由于微博这一网络平台的产生和普及而衍生出来的注重向个体和微观发展的文化现象”。

2微文化的传播及特点

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Wi Fi技术的发展,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Pad为代表的个人移动终端设备的迅猛普及,为微文化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为微文化传播提供了有效途径,表现为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微公益、微支付、微商等形式,传播极快,波及面极广,对人们的生活影响极大。当今高校师生几乎没有人不用微信,而且各自都有自己的交流平台,近些年来当代大学生还出现了热衷于微电影、微商活动的现象,逐步习惯微支付。

微文化之所以传播如此之快,影响面如此之广,深受大学生喜爱,与其自身特点有关。首先,注重个体的自主性,微载体却能凸显主体的存在感,比较迎合当下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微文化不同于精英文化,它属于一种草根文化,一个人不管你身份如何、地位高低,文化水平多高,在网上你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与别人平等的发言权。其次,信息传播快速便捷。以微博、微信等为载体,信息出现爆炸式的传播,都在高速运转中,一条新闻往往不超过24小时可以被获取。内容呈现“碎片化”“简单化”,人们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时间“碎片”时间,包括坐车、等人、排队等闲暇时间来接受信息。最后,微文化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注重信息的交互共享,提高信息的参与度。微文化是基于个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只要你有一台可以上网的个人移动互联设备。如:智能手机就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布、接收和转发信息,人们的参与度大大提高,信息的交流、人与人的互动更灵活。

3微文化传播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机遇与挑战

微文化的传播对大学生思政教学既有积极正面影响,也有消极的负面作用,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微文化传播改变了传统以课堂教育为主的模式,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性。传统的思政课教学以课本为主要内容,以课堂为主要阵地进行传授,微文化传播下,学习的途径和方式更加多元化,知识的获取更加容易,只要你有一个移动终端设备,你随时随地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听名校教师或专家的讲课,可以通过微博、微信、论坛等进行交流学习,突破了传统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近些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慕课正在发展,逐步改变着传统的课堂教学。

第二,微文化的传播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在信息迅速传播的当下,人们很容易第一时间内获得信息,可以通过微信、微博进行传播,引起大家的关注。大学生还可以利用微文化传播及时学习国家最新政策,关注最新动态。比如最近我党的“两学一做”活动,大学生可以通过微信、微博平台了解其基本信息,可以通过微视频,微课进行深入学习,及时补充思政课内容,提高思政课的时效性。

第三,微文化的传播使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学方式多元化。高校思政课内容比较枯燥,形式单一,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此,可以利用微文化的传播,不断丰富其教学内容,例如: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平台关注国内理论动态,关注一些专家学者对一些理论的最新解读,使教学内容更具有时代感。另一方面,利用微文化的传播课改变那种传统的说教式的教学,可以让一些微视频,微课、微电影等走入课堂,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更加适合当代大学生特点,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大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把握。

微文化的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正面的影响,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课堂“低头族”已经成为全国高校共性问题。由于移动网络和Wi Fi技术的发展,手机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必需品,他们长期沉湎于网络世界中,对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失去了兴趣。思政课作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培育学生“三观”,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得不到学生的认可,长此下去这种教育只会成为一种形式,谈何实效性。所以在微文化传播的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的“抬头率”,让学生在课堂上远离手机,这是当下首要关注并解决的问题。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受到严重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属于国家意识形态教育,宣扬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代表着国家整体的利益,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当代大学生生在这个信息爆炸时代,他们会接受大量的“碎片化”的信息,不具备科学性,合理性,主流化,加之西方一些国家有意识宣传不适合我国的意识形态,当代大学生都是90后思维意识还不够成熟,对新鲜东西很容易接受,也很容易走入误区,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而反感老师所传授的。

第三,微文化下信息的泛滥传播加大舆论控制的难度,容易出现一些不符合事实的“炒作”现象。微文化属于一种“草根文化”或者说是一种“亚文化”。每个人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制造者和传播者,每个人都有发言权,每个人的立场不同对事物的认知不同,甚至会出现歪曲事实现象,目前还没有能够控制这种不符合事实信息传播的有效途径,导致信息与事实脱节。

第四,微文化传播弱化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待某些问题要求学生能真正踏入实践,在实践中体会认知,完善知识。但随着微文化时代的到来,网上有大量的信息,当代大学生很多就直接“拿来主义”,校园流传这么一句话“有问题找百度”,一味地依赖于网络,缺乏独立思考和具体实践的意识,长此以往弱化他们的实践能力。

微文化的传播对当前高校的思政教育既有利又有弊,机遇与挑战同时存在。既要抓住机遇,同时又要避免微文化传播带来的种种问题,既要从源头上控制不合理信息的传播,又要从过程中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在微文化的大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变革,不断提高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

摘要:被称为“全媒体时代的新宠儿”——微文化正在逐步影响当代人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更为突出。微文化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更容易被高校大学生接受,作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宣扬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微文化的传播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在这种形势下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微文化,思政教学,机遇,挑战

参考文献

[1]石裕东,邢起龙.微文化内涵初探[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3(6):28.

[2]唐平秋,李勇图.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实审视与思考[J].教学与研究,2015(5):91-97.

思政教学现状 篇5

——当代农民的收入来源及生存现状调查

学院: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工业工程 班级:11-02 姓名:孙英杰

学号:XXXXXXXXXXXX

调查时间:2013年7月15日——2013年7月25日 调查地点:河南省鹤壁市

调查方式:访谈调查法、问卷调查法

调查目的:了解农民的收入渠道、年收入额,认识农民的生活现状。指导老师:魏新强

当代农民的收入来源及生存现状调查

摘要:众所周知,中国有9亿农民,占了全国总人数的一多半,“三农”问题是我国发展过程中特有的问题,也是一直引起党中央以及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关系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生活质量也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不得不承认,农民原有的生活方式也收到了很大的冲击,农民的收入来源、年收入以及支出和农民心态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当代农民面临着哪些新的问题,现今的生存现状又是何如,这都写都是本文包含的内容。

关键词:三农问题

生存现状

农民收入

一、引言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自然经济在中国持续了2000多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形成了庞大的农民群体。农民作为中国历史上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为中国的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古语有言:“得民心者得天下”,也体现了农民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吃苦耐劳,老实本分,这一直是农民特有的品质,然而时至今日,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中国自然经济的土崩瓦解,“农民”这个古老的行业要走向何方,一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改革开放三十五年以来,我国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农村经济取得日新月异的发展,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农民的生活质量也逐步提高。但是,农村经济发展相对全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是相对的滞后,由于政策的偏向、地区发展差异等因素,使得城乡及地区差距显著,贫富差距拉大的趋势尚未得到扭转,农民收入渠道单一,农村就业压力较大,诸如此类的问题,依然需要国家和全社会付诸切实的政策措施加以落实和改观。

二、当代农民的收入来源以及工资现状

(一)农民收入渠道单一,依然依靠农业生产以及外出打工为主要收入

302520151050男女种地打工其他

(二)外出务工成年轻化趋势,务农人员呈老龄化、女性化趋势 108642020—3030-4040-5050-6020—3030-4040-5050-60(男)(女)

(三)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依然明显

*********22013

河南省2010—2013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比

三、当代农民的收入来源以及工资现状分析

(一)农村收入来源单一,收入水平低

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有务农收入和打工收入,务农只需要在特定的时间从事生产劳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人力浪费,而外出打工正好利用了农村劳动力的闲暇时间,只是中国的农民太多,恶性竞争,导致了劳动力的廉价,平均月收入只有2000多元。

(二)种地不赚钱,养家必须靠打工

一个农村家庭按照5口人,两个孩子,一对夫妇,赡养一个老人计算:每个孩子每年上学的开销平均7000元,家庭开支15000元,老人花销平均每年3000元,共计25000元,而这25000元正好维持了家庭的基本开销,也就是说家里没有任何变故,全家人不生病,不添衣服的情况;而种地收入:拿我们鹤壁来说,按照亩产1000斤,市场价1元,年产两季,每亩每年可创造收入2000元,养活一个普通农村家庭,需要12.5亩土地。这12.5亩土地是在不考虑种子、农机、农药花销的前提下,就这还得遇到风调雨顺的年头!而按照鹤壁市平均每个农民一亩地的标准,这个家庭只可能有5亩地,刚刚够一家人活上半年!当然,这只是个荒诞的假设,但是这也反映了农村生存的真实现状,当农民连养家糊口都办不到的时候,农民只能背井离乡,到城市去打工。

(三)农村吸纳劳动力有限,就业压力山大

传统农业对人力要求比较高,然而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种地再也不是非青壮劳动力不能经行的工作,这就使得大量的青壮劳动力闲置,然而农村经济形式单一,除了某些有特殊资源的农村,一般的农村除了人力资源,什么也没有,而农村聚集地即便是有一些企业,也因为劳动力的充裕而压低报酬,这就使得农民要么选择在本地激烈的竞争,或者背井离乡去工业相对发达的地带寻求一份工资较高的工作。

(四)交通便利,通信的方便,给予了打工者外出的信心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在农村孝道更是根深蒂固,“父母在,不远行”曾今是多少农村有志好男儿窝在农村的原因,再加上以往交通的不便,高额的交通费,外出照顾到自己的家人等原因,使得以往无数农村青年没有选择外出;然而随着交通的便利,交通费的降低,以及人们之间通信的方便,家里发生任何事情,都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赶回处理,远隔千里,依然可以利用通讯工具交流情感,而且成本越来越低„„这些都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外出务工者的后顾之忧,减轻了外出务工人员的情感负担。

(五)农民劳动技能的欠缺,发展无望

总所周知,农民作为社会底层的群体,知识水平不高,劳动技能比欠缺,社会竞争力不强,这使得农民只能承担社会中最苦最脏最累而且劳动附加值不高的体力工作,摧残着自己的身体换钱。这些工作往往就是出卖力气,很少有发展提升自己的机会,一项工作往往从事十几年,几十年,而且还得不到基本的社会保障。只有当年老干不动了,才回到农村去种地,仿若务农是一种无奈之举。

(六)“土地流转”政策和热火的“农村城镇化改造”的影响

“土地流转”是指土地使用权流转,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含义,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百度百科

“农村城镇化”是指各种要素不断在农村城镇中集聚,农村城镇人口不断增多,城镇数量、规模不断增大,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百度百科

正是以上两个国家发展战略,毁灭性的冲击了某些已经累积了成百上千年的村落文明,人与人之间原有的平衡被打破,农民搬进了整整齐齐的楼房,然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却从此打破,淳朴的乡情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变味道的都市文明。“土地流转”政策使得农民转让了土地使用权,而“农村城镇化”则是直接剥夺了农民千年以来赖以为生的土地,不得不进行第二次谋生。突然间进城,也难免不适应。

地方政府把农民赶进了楼房,拿走了农民的土地,然后趁房地产行业还有预热的时候,靠卖地增加财政收入,个人以为,这种一次性消费不可能持久的存在下去。

土地流转政策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而城镇化建设貌似又给这些劳动力提供了工作机会,但是人们忽略了这种模式的可持续性,农民的子孙后代没有了土地,又靠什么活着?老人们没有了土地,靠什么生活?当然,聪明的人从来都不会去想这些。

(七)城乡贫富差距依然很大,而且越来越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的数据,2012河南省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980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098元,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竟然相差3倍,根据上面的统计图,城乡收入差距呈现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古语有云:“不患贫,患不均”。这种思想在农民中间更是根深蒂固吧,然而目前的形势是,不均的情况很普遍,这打击了农民劳动的积极性,再也找不到靠勤劳靠节俭就可以生活的很好的时代了,这种消极的情绪正在影响这年轻一代。小结

本文中写了很多农村负面的方面,谈到了农民就业难问题,提及了农民自身素质问题,论述了农村传统文化的崩溃,以及农民的收入来源和外出务工的原因,还关注了农民在新时代的心理变化,这些的的确确客观存在。然而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建设取得的成就,农民收入有了显著的提升,物质越来越丰富,农村硬件建设日趋完善,路通了,街道整洁了,农民口袋里有钱了,国家政策也开始向农民倾斜,连续几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是“三农”问题,这些都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农民兄弟的关注。

相信在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农业的进一步关注下,农村发展越来越好,农民生活质量越来愈高,这一天,一定不会太远!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网站 [2] 百度百科 [3]光明日报

思政教学现状 篇6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网络宣传;新媒体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必修课。目前高校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思想政治宣传教育体系和完善的大学生思想教育规划。在互联网时代,应用网络也成了思想政治教育顺利开展的重要法宝。高校利用网络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传统思想政治教学的枯燥无味感,使更多大学生对高校思政课产生兴趣。

一、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宣传教育现状

高校思政教学和网络的紧密结合能改变传统的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真正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推动其独立自主学习。在教育工作方面,网络不仅是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平台,也是思想政治教学宣传的主要工具。思想政治教学在网络方面的宣传目前主要通过教育网和学校自身搭建的网站平台来实现,笔者实际调查发现这种方式已经开始不适应当前学生对网络的应用。

高校思想政治宣传的网络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学校建设专门的思想政治教学网站,但只是发布一些官方的信息,提供教学材料,学生对这些网络宣传不感兴趣,也就不会登陆这些教学宣传网站。

高校用于教学宣传的网站设计不够吸引人,网站设计太偏向公务网站的风格,也不受学生的喜爱。

在思政教学网站的管理方面,网站的设计与实际运营是分离的,实际运营者不能在运营过程中根据情况进行栏目的增删,导致网站在一段时间内失去活力。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宣传网站应组建一个适应网站宣传需要的团队,以保证内容和形式的及时更新。

二、增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宣传效果的对策

1.提高对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宣传工作的重视程度

高校思政教育的网络宣传工作需要一定的网络硬件和人才支持,所以做好思政教育的网络宣传,需要高校重视网络硬件的建设和人才的引进管理,加大对于网络思政教育的宣传经费投入,通过完善的领导监督机制保障投入的费用能最大限度地应用在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建设上。注重完善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网站管理模式。思政教育宣传网站主要由学生管理,但教师也要充分发挥监管职责,组织建立负责不同任务的学生部门,比如信息采集部门、网站建设部门、网站宣传部门等,这些部门都应该在教师的监督下做好自己应当承担的工作。主管教师应该把握好技术工作和内容编排方面的大方向,引导学生完善相关的管理与网站运营工作。

2.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宣传工作的内容选择精度

高校思政教育的宣传网站以内容为核心。内容编排需要与时俱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为生动形象和丰富的内容信息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在宣传材料的选择方面,应该密切结合当前的时事政治,在选材的过程中考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情况,注重材料组织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的互动。除了一些信息类和评论性的内容外,网站还要注重为学生提供互动和交流的空间。比如定期推出网络课堂,举办各种比赛鼓励学生参与。教师要鼓励学生网络管理团队以创新推动网站的内容发展。

3.抓住新媒体时代的机遇,向个体进发

移动互联网时代,学生对电脑端网络的使用逐渐减少,微博、微信或媒体成为他们接收信息的主要媒介。高校思政教育的网络宣传要抓住这一特征,从网络发展的新特点出发,在微博、微信、APP上创建属于自己的阵地。教师要鼓励学生管理团队在微信公众号、微博或APP上进行创新,创建相关的新媒体账户,通过优质的思政教育宣传内容吸引学生“粉丝”,通过日常的点对点推送潜移默化地向学生输送思政教育的价值观,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内容的优化,同时要引导学生和账号之间的互动,使这一类宣传阵地更加具有亲和力,从而推动学生思想进步。

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宣传要在“内容为王”的标准下走出一条自己的路,要注重大本营——信息传播网站和前哨站——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APP等的建设,注重内容的趣味性,在推送中恰当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念,以服务于高校思政教育和学生思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季海菊.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

[2]陈云玲.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宣传现状与对策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138-139.

[3]都晓琴.大学生情感发展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影响研究[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2013.

[4]张程明.高校共青团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进程中的作用及实现路径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5.

思政教学现状 篇7

一、问卷调查的分析

为了解大学生思政课的现状, 笔者对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 共发放问卷450 份, 收回有效问卷439 份, 回收率为97.5%。 这些问卷主要从大学生对思政课教学评价、思政课的教学态度及思政课教学要求等几个方面展开。

根据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态度可以看出, 在大学阶段认为非常有必要开设思政课的占45%, 有必要的占35%, 而认为没太有必要和没必要的占12%和8%。 在你对思政课感兴趣的问题上有兴趣的同学占9%, 比较感兴趣的同学占32%, 不太感兴趣的同学占49%, 不感兴趣的同学占10%。 在思政课对自身的影响力方面, 32%的同学认为有影响力, 47%的同学认为较有影响力, 12%的同学认为影响力一般, 9%的同学认为没有影响力。

根据学生对思政课老师的教学评价调查可以看出, 22%的同学认为课堂氛围很好, 57%的同学认为课堂氛围较好, 10%的同学认为课堂氛围一般, 11%的同学认为课堂氛围不好。 在教学方式上, 学生希望采取多媒体教学和分组讨论教学, 37%的同学非常认同这种教学模式, 29%的同学较为认同, 17%的同学不太认同, 17%的同学不认同。 不认同的原因主要是理论知识讲授太多, 实践课的安排太少或者没有, 可见, 思政课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要求, 需要在实践性的教学环节上多下功夫。 在思政课的考勤情况来看, 到课率达到95%以上的占30%, 80%-95%的占45%, 80%以下的达到25%, 这些数字表明学生的到课率一般, 听讲的学生人数只有50%, 超过一半的学生在老师讲课时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因此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根据学生的满意度评价来看, 学生认为学习思政课收获很大的有27%, 较大收获的39%, 收获不大的15%, 没有收获的19%。 另有28%的同学认为应将理论知识与当前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 37%的同学认为应加强实践环节, 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20%的同学认为可针对某一问题写篇小论文, 15%的同学认为根据上课内容采取灵活的考核方式。

二、问卷调查的总结

从以上的问卷数据可以看出, 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感的满意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本身的教学方式、 效果、手段、内容等方面。 通过本次调查, 可以看出思政课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知识内容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很多学生认为思政课就是学习枯燥的理论知识, 在学习当中只要死记硬背就可以考试过关, 及格就是学习思政课的目标, 对思政课的重要性表现出冷淡不感兴趣, 也有同学认为学习思政课还不如学习专业课更能够帮助自己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2.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性和生动性。 很多学生认为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千篇一律, 学来学去都是些没有创新的内容。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 对于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讲得很少或者不够深入, 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也没有引导学生结合理论知识去形成自己的思路进而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授课老师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 有些老师认为思政课在学校地位不高, 思政课不像理工类的课程容易出成绩, 因此出现评职称难、申报课题难、与校企合作难, 因此会出现上课不够主动热情、课前准备不够充分、教学内容不能跟上当前社会发展, 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的对策

1.转变教育观念, 坚持学生为本

教学观念的创新是高校思政课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新时期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原则是以人为本, 目前大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 有较强的独立性和思维性, 对社会上出现的热点问题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和判断。因此思政课堂上, 老师应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摆脱理论性的说教、避免华而不实的内容, 应时时了解社会发生的热点, 关注学生普遍关心的话题, 与他们分享政治观点和社会事实, 引导学生树立明辨是非的能力, 使他们无论从社会心理、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上都开始形成自己的见解和主体认识。 但是教师也要学会在大学生出现矛盾的多元取向上给予正确及时的引导, 不断更新自我的知识结构, 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思想上出现的问题。

2.创新教学方法, 加大教学改革

思政课要在理论课的基础上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 可以通过分组讨论、观看视频、个人演讲等体验式的教学手段, 打破沉闷枯燥的学习局面, 营造生动活跃的课堂气氛, 让学生参与进来,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 变被动为主动。 此外, 除了理论课的改革, 社会实践也是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的大学生都十分欢迎实践课程的学习, 认为可以为他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积累更多的社会经验, 因此思政课可以让大学生通过对社会现象的分析, 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让每位学生都能感受到这门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因此可以根据学期的实践教学计划, 有针对性对大学生进行实践周的学习, 让思政课不仅停留在表面上, 让他们可以学以致用、真正实现可以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想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理论去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

3.加强师资培养, 提高师资水平

《 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教社科[2008]5 号) 指出, 要把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到战略高度, 要“以教学科研组织建设为平台, 以选聘配备为基础, 以培养培训为抓手, 以学科建设为支撑, 以制度建设为保障, 以实现教学状况明显改善为目标”。 这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出台, 必将为高校思政课老师提高教学能力提供一系列的保障。 因此高校应根据实际办学情况, 从制度、人才、经费等方面加大思政课老师的培养效果, 稳定思政课老师的思想情绪, 通过对兄弟院校的学习调研, 借鉴好的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形式各样的教学活动进行交流, 提升业务知识水平, 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只有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的业务素质, 才能形成一支高素质的德才兼备的人才队伍, 才能跟上思政课发展的潮流。

参考文献

[1]陈志杰.关于社会转型期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J].吉林省教学学院学报, 2009, (5) .

[2]张琴.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 2013, (8) .

[3]邵雅利.大学生思政课学习倦怠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13, (9) .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9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4.

[5]雷艳平.论思政课对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作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5, (6) .

思政教学现状 篇8

一、高校“思政课”教学结合机制构建现状

机制是指一个系统的组成要素或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及其形成的综合效应或社会组织、机构的内部结构及其运行原理。“思政课”教学结合机制是思政课”教学系统中的各个要素在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过程中, 使思政课”教学系统各个要素的力的方向努力朝向“思政课”教学的目标, 使各个要素的形成的合力方向一致、有效实现教育目的的综合效力的一种机制。

新世纪新阶段, 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 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有利条件, 也面临严峻挑战, 进一步改善“思政课”教学的现状, 必须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结合机制的构建。高校“思政课”教学是一个整体系统工程, 涉及到宏观和微观因素, 学校、社会和家庭因素相互支持和配合, 目前, 有些因素影响“思政课”教学结合机制的构建。

(一) 高校内部“思政课”教学资源整合不到位

1. 全员育人资源待整合

高校的“思政课”教学者是一个大概念, 不仅仅是“思政课”教师、学工系统的教师、辅导员, 还应包括专职思想政治教育者、一般任课教师、专业教师、教学及行政管理人员、为教学、行政提供服务的教学辅助人员, 形成教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良好场景。

目前, 高校教师的观念存在偏差:有一部分任课教师, 把育人认为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是各级领导、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学生辅导员的工作和责任, 与自己没有多大的关系;文化课教师只负责传授文化知识, 专业课教师只负责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至于学生是否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没有进入自己的职责范围。教师应该是育人是天职, 每位教师都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高校管理人员的认识存在不足:高校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高校的领导, 特别是高校及各学院的领导班子, 是学校的灵魂, 一言一行, 在教职工中有导向作用和表率作用。都能明白高校的办学应服从德育为先, 育人为本的宗旨, 应承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职责, 但在具体的实践中, 政策的制度中, 又忽视了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生命线的地位。

2. 全程育人资源结合待加强

全程育人应包括学生从进入高校到毕业走入社会, 成为从业人员之前的在校过程中, 高校必须对大学生展开教育, 包括各个年级、各个阶段、各门课程的递进、思政课、专业课、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生涯规划、就业与创业的指导;成长、成人和成才教育结合;每时每刻的教育。目前, 高校缺乏这些资源整合。

3. 全方位育人资源结合待改善

全方位育人资源结合包括课内和课外资源、网上与网下资源、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资源的结合。但结合不够, 表现如下:

目前, 高校“思政课”教学资源整合不够。高校不仅要注重课堂内容的政治化, 还要注重课堂内容的生活化、具体化, 做到“三贴近”,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把体现时代特征的相关信息添加到课堂中来, 增强课堂内容的新鲜性, 保持课堂内容的与时俱进。

“思政课”与专业课、文化课、其他教育力量互动不够。专业课与“思政课”在育人功能上有时出现两张皮, 不是一个声音。高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 无论思政课, 还是专业课、人文课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这应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活动和教师工作的主要价值取向。党委、行政、学生处、团委、思政课、班团组织、社团, 都要发挥各自优势, 加强互动, 形成教育合力。校园文化活动应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社会生活与课堂教学结合。

(二) 高校外部“思政课”教学资源整合有待加强

其一, 社会的多元化。多元社会是一个社会组织多样化、社会生活领域独立化、经济成分多元化、分配形式多样化、利益关系多样化、人的个性独立化的社会。在这种情况下促使个人更关注于自身利益, 导致社会整体利益越来越不清晰。

其二, 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市场经济强调效率, 讲求实惠, 追求利益最大化。

第三, 家庭教育的缺失。当代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 生活条件优越, 这使得整个家庭的活动都以孩子为中心, 导致孩子养成了过分依赖父母的习惯, 只知索取而不予回报;造成大学生成长中责任意识的先天不足, 意志力和心理承受力差, 经不起打击, 面对问题选择回避或采取不负责任的极端方式处理, 社会责任意识极弱。这都不利于大学生对自身、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形成。

二、高校“思政课”教学结合机制构建价值

(一) 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

高校“思政课”教学结合机制构建, 能够整合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整合环境, 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吸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之外, 更能在课外的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发展自己的特长、满足自己的兴趣、陶冶自己的思想感情、优化自己的智能结构, 使自己在课堂中学习和吸收的知识得到巩固, 并使得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正确理念和价值观。保证了学生的所学所得与所见、所闻保持和谐一致, 从而保证了学生的内心思想与外在言行和谐一致, 身心获得和谐健康的发展。

(二) 有助于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 政治多极化、信息网络化以及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心理层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高校大学生的“思政课”教学面临严峻挑战。在新时期要与时俱进, 进行新的探索, “思政课”教学决不单单是“思政课”教师和学生工作管理部门的事, 也不只是学校的事, 还应该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宽广的社会实践活动。它需要高校内部各部门、各教育环节之间紧密结合与协同运作, 进而形成整体教育合力。高校各部门通力合作, 在各个环节中进行相互配、合相得益彰的做好各自工作。克服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的局限性, 创新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 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认为, 青年是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未来和希望。大学生作为当代青年中的佼佼者, 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 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中流砥柱。当今, 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社会各个领域正发生深刻的变化, 诸如市场经济的盈利性, 社会生活的多样性, 国际形势的多变性, 社会上腐败现象增多, 社会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就业难度增大, 等等, 这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是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 构建高校“思政课”教学结合机制, 能及时解决普遍存在于大学生中间的思想问题, 有助于能够保持社会政治的长期稳定, 保证大学生走上社会以后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从而达到更好地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的目的。有利于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学校与学校、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家庭以及社会与家庭相互间协同运作的互动体系,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将更好地促进学校、家庭社会的和谐互动, 从而对和谐社会的建设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三、高校“思政课”教学结合机制构建对策

(一) 树立”三全”教育观

树立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大教育观, 以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等多维力量综合作用的组织设计, 以党务、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网上网下多位一体的体制创新, 以教育、监管、评价有机结合的机制创新, 以计划、经费、赏罚、保障跟进到位的制度创新的资源整合路径和构建模型, 并进行了实证分析, 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二) 建立“五级”联动机制

高校党委要加强对“思政课”教学工作的统一领导, 建立学校党委、思政部和团学组织、“思政课”教学教师、班主任和学生政治辅导员、班委会和班团支部相互协调配合的“五级”联动机制, 从组织上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完善党委书记、院长亲自参与“思政课”教学的制度。高校党委要通过文件和制度, 形成高校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积极配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核心, 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

(三) 运用“八结合”教育途径

在新时期需要与时俱进, 进行新的探索, 找到既符合“思政课”教育教学基本原则和教育教学规律, 又切合大学生思想实际和特点的新途径, 构建培育和增强“思政课”教育教学亲和力的长效机制, 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到八结合:第一, “思政课”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第二, “思政课”教学与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教育的结合;第三, “思政课”教学和文化教育以及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第四, “思政课”教学与大学生闲暇生活教育的有机结合;第五, “思政课”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第六, “思政课”教学与学生社团活动的有机结合;第七, “思政课”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结合;第八, “思政课”教学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结合。

(四) 构建高校“思政课”教学资源整合的理论体系框架

为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学资源结合, 促进各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和措施上进行相应调整, 构建高校“思政课”教学资源整合的理论体系框架, 进一步改善制约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条件保障。包括制度保障、组织保障、经费保障、时间、场地和人员保障, 形成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姚本先, 杜松涛.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J].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6, (08) .

[2]章小朝.关于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长效机制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 2009, (12) .

小学思政教育现状及对策 篇9

一、分析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1、重智育, 轻德育。

目前, 我国的大多数学校普遍存在重智育, 轻德育现象, 在教学目标上, 依旧以升学率为目标, 注重学习成绩的考核, 忽视综合素养的培育, 尤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上, 几乎是漠视的态度, 甚至没有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很多教师在开展家长会时, 往往注重与学生家长交流学生的学习成绩, 常常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学习能力, 甚至智力, 对于学习落后的学生, 往往责怪学生不努力学习, 上课不认真听见, 经常要求学生家长督促学生认真的完成家庭作业, 认真的学习、复习, 一味的重视学生的成绩单, 不考虑学生成绩下降背后的思想动态, 不尊重学生独特的想法, 不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价值观等, 逐渐的使学生丧失正确的学习价值观, 成绩差的学生, 长期受到教师、同学、家长的嘲讽, 严重打击他们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 容易使得他们养成“破罐子破摔”的学习思想, 这样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 更加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2、缺乏规范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教学理念比较落后。

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往往被忽视, 在教育理念上, 依然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 照本宣科的臭手知识, 然而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宽泛, 是对人的思想、价值观的塑造, 应当具有灵活多变的思维能力, 大部分的小学思想政治教师往往是由语文老师担任, 缺乏科学的、规范的教育理念体系, 而且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 精力有限, 难以认真的落实事项教育工作, 且部分教师的思想政治觉悟较低, 不足以支撑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面, 面对思维活跃, 天真好动的小学生, 往往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且具有不尊重学生个人想法发挥的嫌疑, 往往导致学生厌学, 课堂教育往往成为学生的聊天课或者发呆课, 完全损害学生的健康成长, 不利于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 也阻碍教育改革的前进步伐。

3、教学内容枯燥乏味, 教学手段单一。

小学生的心性思维比较发达, 纯理论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难以适应学生的心理需求, 而且小学思想纸质教材内容的设置往往过于成人化, 具有一定的理解难度, 往往使得卡唐教学变得枯燥乏味, 再加上教师单一古板的教学手段, 使得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课变得了无生机, 也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因此, 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急需改革, 增添课堂教学的丰富性、趣味性。

二、阐述问题的解决对策

1、深入的推进素质教育, 树立明确的教育目标。

新一轮教育改革浪潮的推进, 将素质教育推进人们的视野, 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更加高效、优质的培育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因此, 在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应当实现智力培育与德育培养齐头并进, 在全面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同时, 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为国家建设打造出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充分的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将生活中优秀的, 启迪人心灵深处的“小事”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之中,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价值观、学习习惯等, 最终达到完善人格以及人生价值观的目的。并且无论是教师, 还是学生家长, 均要改变传统的学习成绩为中的教育观念, 积极的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沟通, 及时的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 找出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 鼓励学生自主的完善人格素养, 从而实现学习成绩与思想政治品德双赢。

2、建立完善科学规范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与时俱进的改变教育理念。

根据学生的心理诉求、学习能力、思想觉悟等, 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任务, 制定详细而科学规范的教育体系, 将思想政治考核成绩证实的纳入学生的综合成绩, 并适当的加重所占比例, 而且要聘请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士担任教师, 这些专任教师要不断的强化自身素质, 与时俱进的改变教育理念, 即设立培育高素质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教育理念, 形成良好的学生综合素质评定体系, 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从而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 全面的提升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推动我国整体思想政治教育改革。

3、丰富教学手段, 创新教学内容。

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应该具有灵活性, 而且现如今新媒体技术的成熟, 为丰富教学手段提供了诸多方便, 如利用互联网视频、动画、语音、无时空界限等优势, 将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丰富起来, 同时, 也增强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趣味性, 教师可以与学生分享身边的感人事迹, 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从而调动课堂氛围, 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 而却这样也是创新教学内容的一种方式, 除此之外,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 适当的删除或增添教学内容, 只要能够达到应有的教学目标即可。丰富教学手段, 创新教学内容能够全面的提升小学思想政治教学质量, 推动素质教育改革。

三、结语

总之, 我国的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存在猪哦多的问题亟需解决, 只有立足于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 全面的推进素质教育, 才能有效的提升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推动我国整体思想政治教育改革。

摘要: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推进, 使得我国的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进入人们关注的视野, 目前, 我国的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然存在诸多的不足, 因此, 本文进行了小学思政教育现状的分析, 并提出几点问题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小学,思政教育,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蒋志鹏.民办培训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金田, 2015, (3) :237-237.

[2]赵玉华.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完善和创新[J].考试周刊, 2014, (35) :145-146.

[3]沈冲.影响高中思政教育的诸多矛盾及有效性改善因素[J].神州 (下旬刊) , 2013, (6) :164-165.

思政教学现状 篇10

一、当前网络思政普遍存在的特点

网络信息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资源共享等优点, 为高校思政工作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

(一) 网络宣传地域的全球化。

为高校思政教育网站的建立创造了有利条件, 学生能够突破时空限制, 接受来自不同区域教育工作者的指导, 并且能够通过网络获得除课本以外更多的信息。有利于打破传统中“相对固定”的局限思政教育, 做到网上教与学的双向交流, 从而达到强化教育的作用。

(二) 网络信息的共享性。

网络的全面实施与普及, 为高校提供了丰富的思政教育工作信息。学生可以在网上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信息或向自己喜欢的老师提问, 完全满足了学生广泛参与和接受外界思政信息的需要。

(三) 网络信息宣传的多样化。

网络信息的宣传极大改变了传统的思政教育方式, 积极发挥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 鼓励学生匿名对思政信息发表看法, 加强与校内外师生的交流学习, 充分调动了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

(四) 网络信息传播的时代性。

作为一种充满时代气息的传播媒体, 它深受高校师生的欢迎, 网络新名词、网络人肉收索、校园网络论坛等无不体现时代的气息, 参与者更多来自各大高校师生, 这些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推广与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

(五) 网络信息的互动性。

网络媒体通过互联网的互动, 读者可以通过网站浏览自己需要的信息, 并能够留言, 发表自己的看法, 打破了传统的单向传输和被动接受信息, 更加能吸引读者去阅读与鉴赏。

二、当前网络思政教育仍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 网络思政教育队伍层次低。

网络思政教育作为一项艰巨、长期的工作, 需要一批具有坚定政治立场、熟悉网络技术。要求具备网上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的思政工作者[2]。而目前我国在网络思政教育上的总体水平还比较低。首先, 表现在对思政网络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虽然能够熟练运用网络工具传达通知、安排工作, 但是对于网络的更新发展缺乏相应的了解, 一直沿用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其次, 缺乏既懂思政教育理论又懂网络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高校辅导员每天主要忙于学生琐碎的工作, 完全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充实所需的最新思政理论或网络技术, 导致工作上的欠缺, 更不用说能很好利用网络开展思政教育;再次, 辅导员队伍大多来自非思政或网络专业, 队伍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有的是非专业人员兼任思政课教学, 指导思想相对滞后。思政教育队伍如果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和系统的培训, 对于互联网的法律规范、道德规范就将缺乏相应的了解, 就很难对学生进行指导, 网络思政教育将不能有效地开展。

(二) 网络思政内容缺乏吸引力。

网络思政在教育领域上作为一种新生事物, 其教育内容应该更为丰富而全面。但是, 当前大多网络思政内容在编排和组织上均缺乏个性化, 对于乐于接受新鲜事物, 喜欢走在时尚、潮流最前端的大学生来说, 他们更喜欢追求个性的事物, 相对缺乏吸引力的思政内容更是无法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现行的网络思政内容, 大多是引入党史或是照搬照抄书本的知识, 内容还是沿用书本僵死教条, 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 这样的网络思政未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与讨论。与内容贫乏的网络思政版块相比, 大部分学生更愿意去其他网站浏览一些受关注、感兴趣且期待解决的内容。

(三) 网络思政教育方式落后。

网络本身的特点促进了师生之间的平等, 有利于新教育方法的产生。但是, 尽管目前某些高校思政教育改革中强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课堂上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社会调查、分组辩论等教学形式, 但思政教育的基本模式仍是沿袭传统的灌输式方法, 而忽视学生的内在需要动机和自我教育。其实思政工作者所掌握的信息和资料, 学生甚至有可能比我们知道的更早更多。我们必须解放思想, 创新理念, 充实新知识, 利用现有网络思政教育资源, 才能开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四) 网络思政管理水平低。

实施思政网络化管理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我国高校中从事网络行为的管理人员相对还比较少, 大多是从辅导员队伍中抽选出来临时组成的, 没有形成相对固定的专业人员, 思政网络版块的建设与维护等服务工作得不到有效进行。大多思政版块表现出来的是:内容陈旧不堪、没能及时更新、整体比率偏低、对网络违规现象置之不理等情况, 所以在为数不多建有高校思政版块的点击率少得可怜。

三、加强网络思政教育的策略

(一) 加强网络思政队伍的建设。

构建完善的网络思政工作系统, 关键是要建立起一支既熟悉网络又具备思政工作经验的人才队伍[2]。高校可以把网络思政队伍的建设纳入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规划, 纳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总体规划, 把思政教育网建设作为学校信息化建设和思政教育工作的重点工程来抓, 将网络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培训纳入党建工作中, 鼓励和加强他们自身的业务学习, 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出既具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熟悉思政工作规律, 又能掌握网络技术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 从而达到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需要。

(二) 加强高校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学生是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对象, 他们在网络思政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网络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加强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加强道德教育, 向他们传播党的方针政策, 同时围绕一些重大的政治问题、社会热点发表鲜明的评论, 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面对复杂性的网络文化, 应正确引导他们提高虚拟网络的辨别能力, 增强自觉抵制网上不良信息的意识。学校还可以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有关校园网使用制度, 可以通过思政教育网、课堂讲座等方式正确引导学生规范利用网络, 以社会道德标准约束他们的网上行为, 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网络道德行为的自觉性, 从而维护文明的网络环境。

(三) 增强网络思政版块的吸引力。

思政教育网建设要以受教育者为中心, 不断充实先进文化内容和探索适合思政教育网的新形式, 才能赢得广大受教育者的喜爱。从内容的版面布局、字体颜色、插图等均要以受教育者的喜好为基础, 明确思政版面目标和主题, 提倡和鼓励思政内容建设的原创, 内容要求简直明了、紧扣现实, 适当可以转载些受教育者所关注的社会焦点、学校热点问题和党建图片补充丰富内容, 这样有助于提升思政内容的品位和层次。对版块的布局也应根据其重要性及学生的关注点定期进行排版, 同时网站也要不断补充新鲜的内容, 以满足受教育者的学习和生活需要, 从而提升网络思政的影响力。

(四) 强化网络思政教育方式。

传统的思政教育方式主要是以灌输式为主, 老师填鸭式地讲解, 学生被动地接受[3,4]。很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容易产生逆反、厌学情绪, 事倍功半。而利用网络技术的优点, 通过网络教学, 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 一切以学生教育为中心, 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为主, 在思政网络教学上学生能够同老师以平等的身份进行交流和讨论问题, 能够以匿名的方式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学生能够在网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实现自我教育, 从而大大激发了对思政教学的兴趣。

(五) 加大网络思政的管理力度。

营造保证高校网络思政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网络舆论环境[5]。思政工作者必须加大网络环境的监管力度, 对现实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网络思政的焦点舆论, 应及时做出反馈。比如网上所发表不负责任的信息和议论、反动思想、人身攻击等不健康内容, 一经发现要立即删除;而对于师生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我们要及时对他们释疑解惑。同时, 高校还需建立起相应的网络思政管理机制, 安排人员, 统一部署, 适时更新网站内容, 并制定出相关的思政网络规定, 促使网络思政工作健康发展。

总之,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网络思政教育从无到有, 从有到不断完善的今天, 整个教育界都在分享来自网络技术所带来的巨大成就。但与此同时, 当前我国高校的网络思政教育还存在一些瑕疵, 各环节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为弥补这些不足, 尽可能完善好网络思政教育, 我们应当借鉴前人所研究的基础,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摸索出适应时代需要、符合我国国情的网络思政教育体系, 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开创出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陈承红.网络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利用网络与时俱进—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调查分析[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1) :68-71.

[2]厉利亚.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队伍建设的途径[J].法制与社会, 2011 (7) :240-242.

[3]孙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J].西安社会科学, 2009 (3) :14-166.

[4]刘天杰, 刘江毅, 袁小武.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模式的互动与共存—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为例[J].党史文苑, 2006 (8) :72-74.

上一篇:关联实证下一篇:新闻报道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