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预测

2024-07-17

趋势预测(精选十篇)

趋势预测 篇1

移动直播火线PK, 将在下半年形成稳定格局

过去一年, 视频直播领域实实在在上演了一场新秀巨头抢夺城池的世纪大混战。就算如今, 这场战争依然硝烟弥漫, 版图纷争、格局未定。

从Meerkat、Periscope、Twitch这样的新兴直播平台的崛起, 发酵起一个全民直播的生态;再到You Tube、Facebook的巨人苏醒, 拥有大量视频资源、技术支持和用户基础的平台, 开始发力视频直播业务;媒体面对移动直播的汹涌大潮有点“蒙圈”, 曾几何时, 直播明明是电视媒体的长项, 而如今他们的观众竟摇身一变都成了电视直播的竞争者, 包括美联社、CNN等老牌媒体表示不服, 开始一点点学习移动社交直播个性化的直播方式和强互动的交流体验。

而从移动直播业的更新速度来看, 在今年下半年, 基本会形成一个较为清晰和稳定的“三足鼎立”格局生态, 依然是巨头主导, 而变现空间也会逐渐显现。首先, 新年初Facebook将手机直播功能从名人向所有i Phone手机用户提供, 也就是说, 用户只需要在发布状态一栏选择直播, 就可以随时随地在Facebook上向自己的好友直播了。Facebook庞大的用户体量和社交属性, 无疑会让其以火箭般的速度发展。与此同时, Periscope在2015年直播领域积累了一定的优势, 但是面临Facebook的强势挤压, 目测极有可能被赶超。传统的媒体内容商的优势在于他们拥有绝好的内容资源、高质量的直播视频以及品牌的认知度, 而方向找对的话, 这些红利足够支撑他们锤炼出现象级的产品。除突发新闻直播、记者移动直播以外, 传统媒体的直播产品同样需要考虑社交和互动属性, 值得期待的是, 视频直播栏目将会是媒体这一年的“变现利器”。

预测二

不是所有视频必须是短的

皮尤、Com Score、哥伦比亚大学的学霸们, 都在研究人们到底喜欢看多短的视频。综合下来, 尽管人们的口味一直在变, 但短视频中稍长的视频内容保持在2.08分钟比较合适的, 而稍短的视频则在24秒最为合适。而在实践操作中, 电视媒体确实发现, 他们精心制作的长视频, 真心没什么人看。BBC的记者们在2015年被告知要注重内容的“简洁”, 制作的视频长度一般应该控制在1-1.5分钟左右, 除非故事本身和拍摄非常出众。《华盛顿邮报》发现过去制作的长度中等的纪录片以及长篇叙事文章, “这些内容从来都没有受众”, 于是在新的视频战略下, 邮报一改往日的“电视报道风格”, 配合新闻提供大量短视频。

然而, 有趣的是, 当传统媒体一股脑扑向短视频的时候, 那些“先锋之士”又杀回来了, 颇有包抄之势。其中的代表是Vice和Buzz Feed。聚焦于年轻读者的Vice News, 它制作的平均时长超过20分钟的“长篇新闻纪实报道”常常能取得不错的播放量。Vice发现, 国际新闻和时下热点是当代年轻人的兴趣所在, 但目前市场上并没有能完全满足这种需求的视频产品。于是, Vice的纪录片、纪实视频和新闻就成了大热门Vice的长视频强调真实, “如果做到了真实, 又能呈现有趣的叙事, 就一定会有非常好的结果。”

此外, Buzz Feed的野心不小。他们认为, 那些热衷于观看Buzz Feed短片的年轻互联网用户, 终有一天也会对这家公司的长篇节目和电影感兴趣的。关键的是, Buzz Feed能为用户提供怎样的内容。

因此, 短视频确实更加适配当下用户的消费场景和终端, 但在这里, 全媒派想要讲的是, 12秒或者24秒可能并没有实际的意义, “短视频”强调的是对信息的呈现架构、是内容的社交传播属性、是跨平台流动。而当所有人都集中在“短视频”的时候, 认认真真地讲真实故事的长视频, 或许又会无比珍贵了。

预测三

算法成为新“崇拜”, 但需要打破迷思

人类已无法阻挡新闻原子化的脚步, 阅读智能化时代已经到来, 尤其是当人们在网上留下的痕迹越来越多, 基于这些数据可以进行挖掘, 并结合算法进行资讯个性化推荐。国外有Instant Articles、Notify等应用拥有强大的算法基础, 国内的天天快报、今日头条、一点资讯也逐鹿个性化资讯版图。作为腾讯新闻客户端的“兄弟产品”, 天天快报是腾讯在去年推出的主打“优质新闻聚合+个性化精细化阅读”的资讯类客户端, 也是一个基于社交网络数据进行新闻资讯算法创新的资讯类产品黑马。与其他个性化资讯产品相比, 天天快报基于QQ、微信的社交网络数据, 对社交关系链进行深度挖掘, 是算法能够有用武之地的重要基础, 可以真实“计算”出用户真正的资讯需求所在, “社交平台的数据只会更优质, 平台在发掘新闻方面的角色只会更重要。”

算法的确可以挖掘用户的需求, 并增强用户粘性。然而, “算法崇拜”是否存在风险?如今, 尽管个性化一往无前, 但质疑之声也随之而来。例如:过度个性化的推荐会引起“回声室效应”, 造成信息孤岛;假设一条新闻的public value=X, private value=Y, X越大的新闻, 越依赖有经验的人进行运营, 而无法进行个性化推荐, 例如时政、重大突发新闻;相反的, Y越大的新闻, 则越有可能进行个性化推荐, 例如垂直行业新闻;而且, 个性化推荐如今还未到真正懂我的时候, 有时候我们误点了某个商品或者新闻, 过于智能的算法就会继续为我们推送相关的信息, 而这些恼人的信息, 本质上是不为我们需要的。

而目前所有的一切, 还是指向一个现实的方向:“机器算法+人工运营”。而这也是2016年个性化资讯产品靠谱的着力点。Facebook尽管拥有强大的算法, 但目前他们“完全不打算将Facebook定位为传统媒介如报纸、广播和电视的替代品”, “我们可以是互补的。”

预测四

新闻一时难造游戏爆款, 但游戏化是大方向

2015年, Buzz Feed的新闻游戏让业界眼前一亮:原来游戏还能这么玩!于是, 这一年, 我们看到了大大小小的新闻机构都在制造自己的新闻游戏, 但是, 真正流行的新闻游戏依然屈指可数, 而更令人惊慌的是, 今年Buzz Feed已经解散了曾经的游戏部门, 旗下成员被划分到各个业务部门。新闻游戏又是一个美丽的童话吗?

事实上, 我们可以仔细思考一下新闻媒体出品游戏的动机:希望通过游戏用户带入一个故事里, 即以围绕个人经验来为用户定制一种新闻叙事方式, 而不是单调的叙事。“记者的工作是要把消息告知给大众, 而游戏这种新形式则通过影响人的情绪, 产生移情作用, 从而加深读者的理解与记忆。”

值得警醒的是, 媒体的这种美好愿景很可能只是“一厢情愿”:制作精良的游戏往往需要耗费巨大成本, 这是当下的新闻编辑室无力承担的;而诸如填字游戏等小游戏, 又无法吸引用户的兴趣。因此, 新闻游戏需要在这一年警惕“自嗨”, 从打造编辑室文化开始, 或许“不需要专门制作新闻游戏, 只要在传统新闻中加入‘游戏性’, 就是对新闻游戏的有益探索。”

预测五

若找不到互动路径, VR新闻极可能沦为鸡肋

毋庸置疑的是, 2016年, 可穿戴的虚拟现实设备将再一次强烈冲击大众市场, 消费者将更加适应这项新技术, 公司也将扩大该技术的应用范围。Vice、《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在虚拟现实技术方面的动作很快。他们在个体叙事以及专业的虚拟现实应用方面, 都对虚拟现实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实验。

然而, 就目前看来, 虚拟现实仍是一项应用范围十分狭窄的技术, 一旦人们最初的新鲜劲过去, “身临其境”的感觉消失, 热潮可能就会过去, 因为这项技术始终无法让受众与故事情节产生互动。

确实, 目前大多数新闻机构都还聚焦于虚拟现实技术以及360度全景视频, 来为用户创造融入式体验, 而没有采用互动式叙事方式。“如果只有虚拟现实技术, 受众还是缺少参与感。比如说, 在一个360度全景影像中, 你能做的就只是把头转来转去到处看, 但大多数时候, 你只是个对一切都无能为力的旁观者。”从受众心理来说, 不仅需要沉浸感, 还要有参与感。

《纽约时报》也表示:“在传统的新闻报道中, 我们替读者做决定, 读者别无选择。而现在, 我们把选择的机会交还给读者, 这是一次激动人心又很有帮助的进步。”因此, VR新闻如果需要在2016年真正火爆起来, 必须着力研发用户真正参与和互动的技术与内容产品。否则, 只能是“换汤不换药”的传统叙事。

预测六

传感器与机器人成为全能记者亲密伙伴

未来真正高效强悍的全能记者, 应该是那些善于借助“机器人”和智能硬件力量的人。用来收集数据和信息的传感器、相机、无人机等机器将改变新闻采编, 特别是对于一些气象、交通、以及社交媒体上的区域新闻。《休士顿记事报》的一名记者为了探测当地一些化工厂是否释放有害物质, 在化工厂周围设置了一些传感器, 探测土壤污染情况。要知道, 一直以来数据新闻都只能依靠相关机构公布的官方数据, 但近几年, 随着传感器应用于新闻领域, 记者终于可以根据需要采购特定的传感器, 或自制传感器, 然后自己“生产”数据。

而无人机的发展也日渐成熟, 随着设备的不断升级, 无人机在新闻航拍方面已经具备了超强的稳定性, 而且随着Air Dog、Lily这类运动摄像无人机的出现, “一个人的航拍”已经成为可能, 而跟踪式无人机, 则完美替代了摄像、录音、设备……甚至整个直播团队。

此外, 过去一年机器人像“钢铁侠”一样帮助记者:自动提供事实材料、引用以及背景资料, 甚至帮助记者撰写新闻。机器人写作在短期内还主要在财经、体育新闻领域有其空间, 是下一代媒体应该引进的工具智能写作助手, 而更广泛的应用还有赖于模式识别、自然语言生成技术的进步。鹅厂的机器人写作表示:未来机器人最终会走向订制, 成为用户的私人资讯管家和投资顾问专家。

预测七

媒体必须迎接新商业模式

这几年, 我们看到了太多媒体产业的瓦解和重构, 这些变化让我们感知到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正在涌现。对新闻机构而言, 要想生存, 注定要以数字环境为导向, 转变自身的运作方式。“在权力中心不断扩散的情况下, 为了生产高质量的新闻, 保持自身独立的姿态和批判思维的能力, 媒体必须迎接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接受另一种价值链。”也就是说, 盈利某种程度上是为了唤回更大的自由。

而从2016年的趋势看, 在新的时代, 媒体原本三大互相分离的业务——广告业务、数字内容销售和订阅、增值服务需要融为一体, 而核心是“消费者”导向。

在过程中, Buzz Feed呈现了一种少见的、新闻业与商业可以融合发展的组织模式。这种模式对整个新闻业的转型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与其说Buzz Feed是一个新闻网站, 不如说更像是一个广告公司:它拥有发行技术、创作团队和绝佳的工具, 因此创建的品牌内容能让营销者覆盖最多的目标受众。例如, Buzz Feed开发的数字订阅、原生广告、视频、电子商务、现场活动等等业务模块, 将内容与营销实现了充分的跨界, 而这并没有影响他们的内品质。

需要明确的是, 新闻行业将是一项分销型的业务, 这就要求媒体必须注重与消费者的关系管理, 且这项服务必须具有目的性和策略性。技术投入、数字化精神、新型产品服务都不可或缺。

预测八

社交信源核实将成全民众包行为

当社交媒体成为信息分发的重要领地之后, 使得媒体和人们面临着这样一种挑战:人人都可以发布信息, 但这些信息到底是否真实?从Storyful开始, 有诸多内容业人士开始开发社交信源工具, 帮助人们鉴别社交信源真实性。而2016年, 社交信源核实业务还将继续增长。

例如, 由谷歌新闻实验室与Eye Witness Media Hub, Storyful等8家媒体共同建立的信源核实网站First DraftNews, 旨在提高新闻界对目击者报道的重视, 每天会推出新的专题、案例分析、互动、视频、指导、工具包, 指导记者如何甄别社交平台上信息的真实性。哥伦比亚大学数字新闻中心也开发了数字信源核实平台Emergent。

而社交信源核实的一大趋势就是众包核查。众包核查的许多尝试现在仍处于萌芽阶段, 但已经有不少工具上线, 例如由奈特基金会资助的市民新闻平台C r o w d V o i c e推出的一款开源工具Crowd Voice.by, 以及由麻省理工和卡塔尔计算研究所联合研发的众包核查服务和危机信息平台Verily。

在国内, 社交谣言与“打脸”新闻齐飞, 也有媒体开始关注信源核实, 例如腾讯新闻在今年推出社交信源核实“较真”栏目, 采用类似美国政治新闻中“Fact Tank”模式, 每期就热度较高的流传报道展开, 较真细节贯穿整篇文章查证背景、查证过程, 最后发布查证结果。通过对新闻事件的执着核查, 每篇文章会根据“取证”结果为事件打上标签, 如“假”“不太可信”“别太当真”等。

预测九

美国大选报道花式打法

大洋彼岸, 美国2016总统大选早已拉开大幕, 选举将于今年11月揭晓最终结果, “选举”议题势必贯穿美媒一年。尼曼新闻实验室在年初刊文分析了媒介与选举之间的双向关系, 研究对比了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候选人在主流媒体上出现的次数, 与他们在初选中的支持率, 最后发现这两个数字惊人地一致。媒体关注与候选人得票之间的关系是美国政治体系运作的大问题, 也是媒介领域的重要议题。

与此同时, 美媒开始在选举报道战中主动出击、开展花式打法。例如, 去年10月, 美国总统大选五名民主党总统参选人在拉斯维加斯进行了首次电视辩论。CNN转播了这场辩论, 不同以往的是, 这次CNN联合了Next VR应用, 通过Gear VR进行现场直播。在辩论大厅, CNN布置了4个VR摄像头。佩戴VR设备的观众便可以和参选人“置身同一个辩论厅”了, “房间里的每一个观众都有作为, 并以新的视角观看总统竞选。”近期, 《纽约时报》的VR App也新上架了一段名为The Contenderd 9分钟VR视频, 记录四位总统候选人的竞选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 今年的美国大选, 显现出比以往更胜一筹的泛娱乐化气息。川普, 以一己之力撑起恶搞风潮半边天;各家媒体推出趣味报道产品, 一本正经的《华盛顿邮报》推出了一款山寨版的游戏“笨鸟先飞”, 总统候选人在游戏中成了努力穿越障碍物“小鸟”。《华盛顿邮报》希望借这款脑洞游戏提高年轻人对大选的兴趣, 增加他们的活跃度。从游戏到综艺, 从动画到神曲, 美国大选被“玩”得不亦乐乎。而2016年的选举报道, 必定是一场技术与脑洞的角力。

预测十

航天成年度报道重要议题, 直播+创新齐飞

2 0 1 6 , 是名副其实的 “ 中国航天年”。据悉, 今年中国计划进行超过20次航天发射任务。上半年, 将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我国在役的主力火箭将在2016年迎来集体亮相, 其中长征七号、长征五号等两款新一代运载火箭将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中心首飞;除此之外, 今年我国还将发射高分三号、高分五号、风云3D气象卫星、量子通信试验星、数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遥感卫星、天链一号04星等应用卫星。

面对如此高密度常态化的航天大事件, 媒体纷纷将“航天报道”列为年度报道宏观规划重要板块, 某种程度上重要性不亚于2015年的抗战报道。航天领域的内容报道带有两面性:一是航天口是天生的优质内容出口, 无论是纪实直播, 还是幕后挖掘, 都极为珍贵吸睛;而另一方面, 航天领域的报道带有一定门槛, 报道难度较大, 如何创新成为新的命题。去年, 全媒派观察了科研机构NASA的传播策略, 无论是制造社交传播话题点, 还是借势营销, NASA似乎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范本:航天报道亦可以做得通俗易懂, 吸引除航天迷以外的大批拥趸。

而2016年我们的媒体, 又将用何种姿势报道航天大事件呢?拥有直播权限的媒体势必占据优势;而网络媒体的脑洞亦不会小, VR技术为民众真实触摸航天提供了可能;互动直播增强交互体验;航天类的新闻游戏将受到欢迎……让我们拭目以待。

以上为全媒派对2016年内容业趋势的十大展望, 亦是对全年观察的一份梳理总结。实际上, 没有人能真正看懂未来, 但是我们还是想在力所能及的范围, 试着将捕捉到的微光与大家分享。我们都深处洪流之中, 而前方的风景无论是惊涛骇浪、还是峰回路转, 都值得走上一遭。

联盟井喷,趋势预测 篇2

采购联盟发展的趋势和影响力到底怎么才能凸显出来呢,笔者的思考如下:

趋势之一:联盟进入迅猛发展期

由于新医改造成基本药物目录内产品在药店销售成为鸡勒,所有的连锁药店都在寻求差异化和多元化,其中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产品品类的差异化,而对于中小连锁药店来说,实现差异化主要手段就是通过联盟的集中联合采购一些新品来实现。从全国新成立的各种中小药店采购联盟如火如荼的出现,就能充分说明这一问题。

联盟迅猛发展期还会体现在联盟进入快速成长期,国内最早的两大联盟PTO和特格尔会在理顺后快速上量上规模,这是必然趋势,也是联盟走向成熟的标志。

趋势二:联盟进入全国整合期,大资金必将融入采购联盟

各个省级药店联盟的出现和运作,尽管有一定的规模,但还是不具备和大供应商谈判的实力,因此必然后会有大联盟站出来整合全国各地的中小联盟和省级联盟。笔者预测,今后几年内,一定会有工商资本或者风投以及其他资金进入药店采购联盟行业,优化整合全国联盟将是迟早的事情。

这种整合迹象已经明显出现,主要的标志是杭州会上药通联盟的全国性联盟论坛和江苏联盟成立时全国各地联盟的齐聚南通,以及这次成都会议上全国各地联盟再次聚会在成都蓉和四川药店大联盟论坛上,大家一起直接研讨联盟发展趋势。

趋势三:联盟营运机制和模式多元化趋势

以后的联盟形式和运作机制将出现多样化。比如紧密型、松散型、成立持股企业型、工商联盟型、商商联盟型、商业和零售联盟、产品换货联盟、信息共享联盟、管理输出联盟、上市联盟等等,

营运模式上也将出现资金紧密型联盟的实质性运作,第三方组织联盟的服务营销型运作模式,管理联盟的收费型管理输出模式等等。

趋势四:差异化品类联盟

药店下一步必然需求差异化的品类。以后必将出现药妆品供应联盟、保健品供应联盟、医疗器械供应联盟、新特药进口药供应联盟、品牌药品供应联盟、最常用的处方药供应联盟、同一通用名产品不同厂家和产地的联盟、适合药店销售的日化品联盟等等。这是药店差异化和多元化的必然选择。

趋势五:联盟研究会员需求快速反应趋势

各个连锁药店作为终端客户,有其需求特点,地域差异化造成需求差异化,加上药店的快速转型期内,必然对上游供应商需求也会发生转型。中小连锁往往对转型期所需的产品和服务,没有能力把我和采购,或者知道发展趋势也很难在短期内组织起来这么多产品群,这个责任就义不容辞的落在采购联盟头上。

基本的治疗性药品的差异化基本没有,在这些药品的供应方面你也搞不过九州通这样的大企业,只能在差异化的新品类上下功夫,才能突破目前困境。

关于作者:

茶行业趋势预测 篇3

第一趋势:

茶文化热,茶是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2013年底,央视纪录片《茶》让大家更多的人了解茶、喜欢茶,把茶当做生活的一部分;现代人生活紧张,节奏飞快,在繁忙的一天能喝到一杯好茶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咖啡文化的推广,得益于速溶咖啡的开发和普及,让茶成为时尚,成为工作、休闲的伴侣,应该是中国茶行业的发展目标。茶,是让人们灵魂休息的一种生活模式,而年份茶,更是将时间的味道收藏起来,让人们体会岁月的味道。

基于中国式茶感体验,展示现代茶生活空间茶香书香CHASTORY在上海都市秀出时尚风采;在北京,字里行间书店的10多家核心店联手芬吉年份茶,书香和茶香交相辉映,让现代的年轻人在读书的时候能品上一杯美好的热茶,也是茶文化热的一个现象。

第二个趋势:国际化,中国茶的再崛起

星巴克也经营中国茶了,咖啡、红酒和茶,究竟哪一个更时尚,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答案,有一点是不用质疑的,那就是在美国喝茶,绝对是一件让人惊奇的事情。

在美国这个历史上因茶叶纠纷和英国大动干戈的国家来说,好像他们放下咖啡喜欢茶一点也不奇怪。据美国茶叶协会报道,饮茶能给人体带来多种保健作用是吸引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喝茶的原因,茶叶中含有的多酚抗氧化物和黄酮类的化合物能够降低罹患糖尿病和中风的风险,对于保持苗条身材也大有好处,因此美国新兴的饮茶阶层不再是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而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也开始尝试着把咖啡换成茶叶,包括LadyGaga在内的诸多明星也把饮茶当作健康养生的秘密武器。2013年,星巴克旗下首个茶瓦纳茶吧在纽约开张,按照星巴克五年千店的规划,过不了几年,茶瓦纳茶巴就会把中国茶带到全世界。

第三个趋势:

细分市场,高端路线成趋势忽如一夜春风来,百度“年份茶”,就会发现这一关键词发生了很多故事,首先是芬吉茶业提出了“年份茶”的概念,主营“年份茶”,推出了“年份红茶,年份白茶,年份黑茶和年份乌龙茶”,并提出了“年份茶,生活的另一种奢侈”的理念,充分尊重茶,尊重行业,尊重时间,并参加了国内最顶尖的耀莱奢博会,作为唯一的一家茶企,参加国内最高规格的奢侈品文化博览会,是中国茶企在国际高端品牌面前的一次亮相,更是表明了中国茶界的雄心,挑战国际品牌,敢于亮剑。值得一提的是,竹叶青上榜2013年中国十大奢侈品牌,向国际品牌看齐,倡导茶礼文化的万生堂提出做百年品牌,中国茶企鼓足了干劲,力求创新,不走老路。

第四个趋势:

奢华与亲切,酒会变茶叙

茶叙,意思是喝茶聊天,通常适用于比较短暂、形式简单的聚会。伴随着中国的红酒热,酒会成了时尚高端的代名词,而“茶叙”则伴随着国家领导人对中国文化的关注而流行起来了,且不说国家领导人出访会见外宾采取“茶叙”的方式,甚至“茶叙”变成了充满温暖和感情的词语,“茶叙”流行,也许是温情回归吧。尤其是现在汽车的普及,酒驾入刑,而喝茶成了文明的方式,茶叙,透着亲切和温馨。

第五个趋势:

美好口感,健康安全国际范在国际上流行口感为王的趋势下,我们的茶人还在为本职之外的事情忙碌,轻松选择,更好口感,成了消费者的强烈要求,什么时候买茶如同买可乐那样,中国茶和中国消费者都有福了,那样的话,茶企和消费者都没那么累。打铁还要自身硬,首先茶企要堂堂正正做事,以消费者为核心,处处为消费者着想,不为眼前的利益所诱惑,在安全可靠的基础上,抓本质,让消费者轻松地享受茶生活的美好。芬吉茶业提出了自己的编号体系,锁定品质和口感,一个编号对应一种口感,消费者只要记住一个简单的编号,就可以轻松地找到自己喜欢的口感。健康安全,品质标准,口感美好,一定是2014茶界的关键词。

第六个趋势:

红茶正艳,白茶受宠红茶近年来发展较快,福建金骏眉、浙江的九曲红梅,过去主要出口的红茶,近年来被国内所接受,红茶因其适合女性保健而倍受欢迎,在红茶继续走红的趋势下,白茶逐渐受宠,萎凋、干燥,两道简单的工序,化繁为简,反璞归真,回到了茶的本质。借力黑妹、安利牙膏,一内一外两股力量,把白茶的魅力体现得非常充分,耀莱奢博会上,一款2005年的白牡丹,让与会的嘉宾们沉醉,拍卖市场上,老白茶的价格也是节节高升,所有的一切都预示着白茶是未来的黑马。

仿佛所有的事情都在支持白茶,首部以白茶为主题的电影《高手》开机,传统文化搭载现代传媒手段登上了时尚的T台,经过多年的发展,白茶已经形成一种趋势,2013年,白茶亮相央视,更是种下了白茶在2014年萌芽的力量。

茶客们开始炫耀自己珍藏的老白茶,虽然距大家都藏白茶还有一段距离,但收藏界已经走在了前面。

第七个趋势:

高度重视,做大做强 2013年年底,中国国茶发展战略专家研讨会暨国茶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召开,来自全国各地茶业界、文化界等8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国茶专家委员会聘请国务院参事、农业部原副部长刘坚出任国茶专家委员会主任,聘请张天福、陈宗懋、翟虎渠、阎肃等为顾问。

早在去年,民生银行就开始践行“民生产业金融,支持中国好茶”。国家的重视自不必说,民间的力量也在聚集,涉茶民间力量涌现,2013年,中国茶行业悄然形成几个纯民间茶组织,如深圳华巨臣公司发起行业盛会的“中国茶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欧阳道坤发起的“茶企领袖俱乐部”和“茶智业与茶媒体联盟”,周重林发起的“中国茶业新复兴计划”,泊园茶人张卫华发起的“中华茶馆联盟”,华彩传媒发起的“中国茶产业链同盟”,芬吉成立的茶学研究院等,这些组织充分整合各自资源,助推中国茶产业发展。

第八个趋势:

跳出格局来做茶,茶饮新革命。一个凉茶,就能成就一个企业,看人家多风光,跳出茶来做茶,也许也是一个方法。年份茶,站在葡萄酒的对面,从本质来说,茶和葡萄酒的重要成分单宁会随着时间的变化变得柔和与完美。

什么时候,大家拿起一杯茶,能说出它的年份和产地,那么茶就走向世界了。

跳出茶来做茶,才更清醒,跳出茶来想茶,才更理性。红茶、白茶、黑茶、乌龙茶,都适合做年份茶。时间是一个跨度,没有对年份的探索,茶的空间很小,没有成长就进入另一个循环,而年份茶,让茶的空间和时间拓展了,当人们端着一杯几十年的年份白茶的时候,就会明白年份茶在2013年的亮相是多么重大的一个事件。无论滋味如何变化,那份对茶的期待和尊重是让人感动了,2013,中国茶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速溶茶、茶酒、茶牙膏、茶火腿、茶籽油、茶多酚防晒霜,打破了千百年来茶的老形象,虽然我们还不太清楚这条路怎么走才成功,但探索是趋势,创新是趋势,如同春天到来一样,各种想法在茶界盛开着。

第九个趋势:

责任与力量,茶叶品牌化“都怪我太低调,才让别的企业骗了你那么多年,其实,我才是中国茶”,2013年,类似的广告终于喊出了中国茶企憋在心里的一句话,凭什么我的茶好却没人知道。一嗓子喊醒了很多人,世界最好的茶在中国,可世界最成功的茶企不在中国,中国有名茶没名企,有好茶无品牌的问题由来已久。在商言商,品牌是现代商业的语言,品牌形象的建立非一日之功,品牌需要样样行,样样行才能给人以可靠,光靠一两招是不够打天下的,放下茶,研究一下品牌建设,就会发现我们差太多。

第十个趋势:

勇敢改变,销售电商化。时代在变化,而且速度越来越快,我们准备好了吗?

当我们骄傲地宣称我们有多少专卖店的时候,抬起头来发现来逛店的人越来越少,2013,电商,无疑改变着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慢一步,百年企业易手他人,傲慢一点,下一场竞赛就会失门票。大气候在变,茶企是否还有避风港?我们还是不紧不慢地用一把古老的壶来泡明天的茶,我们是等着电商来叩我们的门,还是主动去迎接电商时代的到来?

2013,茶业电商小荷才露尖尖角,2014,会不会上演千军万马齐挤独木桥?

全球零售业发展趋势预测 篇4

在这些方面做得不到位的公司会受到负面影响。面对消费者预期在过去的几年里呈指数增长的趋势, 库存最优化、供应链的敏捷性和可视性将成为重要的商业元素, 商业公司必须随时知道库存量是多少。

零售商需要投资于有利可图的分布式订单管理系统, 即使他们已经有了合适的解决方案, 也需要对现有的系统进行微调。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库存, 一些公司正在直接从商店的货架上挑选和运输商品, 而不是从分销中心里拣货发货。零售商极为需要一种分析工具帮助他们确定为达到利润最大化而如何选择储存商品的地点;射频识别技术和电子标签可以用来追踪和管理几乎所有实体对象。因此, 有越来越多的零售商在关心和支持这项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地理定位能够更为深入地挖掘商业数据, 它能在购货点实时传输目标数据

请关注最 近发布的iBeacon技术, 它是苹果公司iOS7系统中的一部分。当你走入一家大型商场的店铺, 同时这也意味着你已经进入了这家店铺的iBeacon信号区域。然后iBeacon基站便可以向你的iPhone传输各种信息, 比如优惠券或者店内导航信息, 甚至当你走到某些柜台前面时, iBeacon还会提供个性化的商品推荐信息。也就是说, 在iBeacon基站的信息区域内, 用户通过手中的智能手机便能够获取个性化的微型位置信息。

平心而论, 零售商需要掌握良好的客户数据向消费者提供符合购物场景的商品。陈列室还会继续存在, 但它的功能会有所减弱。面对在线销售方式的诱惑, 有不少顾客会放弃到实体商店中购物。

各种高新技术将向传统商业发出挑战

零售业专家描绘出有五种趋势将对零售业的未来进行重塑, 随身计算机、大型数据库和数据计算、传感器数据的爆发式增长、社交网络和位置数据。

如果你无法确信自己已经并入高新技术潮流, 一些零售商已经开始探索使用谷歌眼镜的可行性, 这种可穿戴式的技术能够为店内的员工提供设置显示或货架布置方面的指导。也有一些经营超级市场的零售商开始引入了“智能货架”, 它所配备的传感器能够检测出消费者的年龄和性别。

移动手机比销售引擎更好地起到了网关的作用, 预计移动支付在2014年会更上一层楼

如果没有手机, 消费者不会访问任何购物地点。这一趋势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一旦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对使用移动支付的方式感觉到温馨舒适, 就再也无法脱离这种购物方式了。

虽然移动支付仍处于起步期, 但许多商业巨人都希望从中分得一杯羹。现在, 谷歌要面临一个新的挑战, 沃尔玛、塔吉特和其他许多大型零售商已经结成同盟, 意图取代谷歌, 成为移动支付市场的主导。这个新的联盟被称为商业客户交流 (Merchant CustomerExchange, 简称MCX) , 他们正在开发一种移动应用系统, 让顾客可以用智能手机在合作零售店内进行支付。该应用还会向客户提供独家的优惠券和折扣。

创新是2014年及其以后商家的主要任务, 众多零售商纷纷宣布建立创新实验室

兼并和收购还会继续下去, 但商家会在硅谷这样的技术中心设立自己的研发中心。沃尔玛已经为商家做出了榜样, 诺德斯特姆和家得宝公司也起到了表率作用。在公司内部设立创新团队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尤其是对于那些围绕着创新来制定发展战略的商业公司。

传统零售商的网络化是一个早已开始的自然趋势。例如, 美国百货企业的网络化几乎与电子湾和亚马逊等公司同步。

在这方面专业店和百货店比超市的创新要快很多, 日本大型百货店网上销售额在2011年增长了30%-40%, 而且呈继续增加的趋势。英国最大的家电连锁迪克森 (Dixons) 已经在两年前宣布今后只发展网络店, 而不再开实体店。

然而, 沃尔玛这些以超市业态为主的企业也不甘示弱, 这两年大大加快了网络化步伐, 甚至成立专门的创新实验室, 通过网络信息和工具辅助下的技术和模式创新, 面向网络顾客群来加大接触、辅助搜索、拉动购买、提升销量。

定价的任务更为艰巨, 以质定价成为最流行的定价工具

价格最优化将继续成为零售商在新的一年里颇为重要的一个营销工具。为了实施其“合理定价”战略, 零售商必须消除以下两个障碍。第一, 他们必须完成在企业文化和公司战略方面的转变, 从把价值等同于价格转移至认识到价值是总体顾客体验;第二, 他们必须理解合理定价的原则, 并大胆地付诸实践。定价合理的零售商以正常价格而不是竞争性的价格卖出大部分商品, 并且也能开展合理合法的促销活动。

频繁的减价销售、虚假降价, 还有其他形式的压价在短期内可以促进销量;而只有通过合理的定价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才能长久。

预测高考作文命题趋势 篇5

预测2006高考作文命题趋势

今年福建省高考的作文题延续了往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开放性和“三自原则”,也呈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这为作文命题的趋势带来一些思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回避社会热点,远离道德拷问,回归写作本质,契合新课标的理念和培养目标

没有直接选择大家公认的热门话题来命题,既与“和谐”无关,也和“人文关怀”无涉,也没有表现出以往高考作文突出而强烈的现实色彩,这与近年来高考作文关注社会、聚焦热点的特点似乎不太一致。这就使得高考作文“猜题”、“套题”和宿构的可能性大大减少。继去年走出道德怪圈强调人文素养,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已经完全丢弃了以往的道德说教和思想灌输以及“心灵选择”的残酷拷问,而是转为强调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理解生活、表现生活,这也是对写作本质的回归。

新课程标准要引导学生“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培养探究、发现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适当回避社会热点,远离道德拷问,将关注目标指向写作的本质,对于一道高考作文题来说是必要的。当然,这并非是要引导学生不去关注现实、逃避道德的修养,这恰恰正是要让考生在关注和贴近自己生活的基础上,养成“关注社会、关注人生、感悟生活”的习惯,引导他们观察、发掘、思考生活,探究、解决问题,培养深刻思考和创造探索的思维习惯,学会“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这才是真正与新课标的理念和培养目标相契合的,这样的作文命题才能真正引导中学语文教学特别是写作教学走向正轨。

二、话题由“显”而“隐”,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

话题作文走到今天,我们在承认其优点的`同时,也应以现它的弊端和缺陷。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到了高考选拔的公平和公正,已给中学写作教学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今年福建省的高考作文题的出现无疑是对话题作文流弊的一种有力反拨。今年福建的考题不再明确规定话题,而是采用了图文结合的形式命题,要求考生对所提供的图形(圆形和不规则多边形)展开联想,寻找感悟,变为“无话题”作文。话题由“显”而“隐”,审题难度加大了,考生必须在领悟这两个图形内涵的基础上,把握二者间的内在关系,积极展开联想和想像,联系生活、联系人生,才能寻找到恰切的立意,这就能够比较全面地考查出考生包括思维能力在内的语文素养;同时,思维难度的提高,也符合“加大试题的思维含量、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将是今后高考作文试题命题的发展趋势”。

三、赋分增至70分,字数限制增至900字,增加选拔的区分度

赋分增至70分,字数要求增至900字,试题在试卷中的比重增加,这也是本次作文题的一大新变化。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它的直接任务是为高校选择优秀学生,那么,高考语文理应选出语文能力强的学生,即会读善写的学生。衡量一个人语文素养高低的最主要依据是其作文水平,提升作文的分值,加大对写作能力的考查力度,特别是在提高作文审题难度的前提下,能够较好地拉开考生间的分数距离,有利于语文素养较好的考生脱颖而出。毕竟,在特定时间内,如果没有一定的语文积累和写作能力,900字的写作任务是不容易完成的,更不要说要写得好了。因此,赋分增至70分,字数限制增至900字,增加选拔的区分度。

数码产品趋势预测 篇6

2010年国内手机市场熙熙攘攘,国外知名品牌国内山寨机运营商订制手机一时让消费者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由于3G网络的正式推出,使得手机市场对智能机青睐有加。智能机为国内手机增量市场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对于未来一年我们做出大胆预测。

手机除了目前大热的苹果、谷歌系统手机,黑莓、NOKIA等更多电脑制造商通信设备制造企业互联网企业都将可能加人手机市场中,此外还有台湾、大陆本土手机厂商看好后市扎根本土。随着明年国内3G网络在主要城市的逐步完善,3G手机,智能机市场将更加精彩纷呈,值得期待。

而手机在功能上也会依据场景需求出现更多细分设计更加个性化并考虑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生活服务。

1.随着CPU与GPU合二为一的最新手机处理器的问世,支持更高分辨率将会成为多媒体手机的价值诉求。

2.多媒体、智能手机在存储方面一直存在问题,手机要能够播放更高分辨率的视频,但这类数据十分巨大,一般的存储空间小的手机根本没法承受,大容量存储空间的手机在2011年将受到欢迎。

3.手机实现与电脑、电话传真机,扫描仪等终端设备之间的双向广泛快捷的数据参数交换用户一次操作就可达到将各类数据、参数自动转换成为不同接收终端设备所需的数据和参数模式要求从而实现语音文字图片数字等多媒体文件的传输和互动处理要求。如这款可以投影的手机。

4.手机逐渐成为“小额支付工具”。支持公交地铁及便利店的小额消费支付。另外还将支持手机理财,股票基金,储蓄等全面的金融业务异地办理功能。

5.定位导航服务功能手机推广。具备优良的实时定位跟踪服务要求用户将通过预先安装在手机终端里的定位软件达到为用户实时提供当地路况信息行车导航,道路(方向)指南、出行参谋、气象预报等系列便利服务。如这款生动的天气预报手机。

6.不同操作系统下的手机商店产品都将丰富起来让手机变得更娱乐化生活化。

笔记本NOTEBOOK

2010年较2009年市场出现反弹,一是经济出现回暖迹象,二是酷睿处理器与Windows 7系统的带动、3C融合的深化。品牌方面,联想、HP华硕、戴尔、Acer、东芝三星依然占据笔记本市场的主要位置。前四强地位稳固,追随者实力不俗。在商用市场上占据的有利位置同时也帮助了四强稳固消费者市场的地位。

1.主流处理器芯片发热量的降低刺激了笔记本纤薄化的发展,2010年,各家主流厂商都推出了主打轻薄的系列产品。笔记本整体重量都在1.3~2KG左右。在2011年,“轻薄”趋势将愈演愈烈。

2.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笔记本显示屏从材质到显示效果上都会出现质的飞跃。比如出现柔性材质的OLED屏,用时展开,不用时可以卷起来存放。

3.3D显示将成为明年笔记本市场的又一大卖点。2010年,《阿凡达》那个神奇美丽的3D世界启发了业界厂商。从黑白到彩色,从球面到纯平,从CRT到LCD+再从平面到3D,3D显示屏笔记本的出现是必然趋势。

4.移动互联网带来的移动生活和工作方式逐渐普及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目前市面上最知名、支持厂家最多的迅驰技术帮助用户实现无线上网但其原理是通过无线热点而国内无线上网机站(热点)少得可怜,因此没有无线上网机站(热点)的支持,迅驰移动计算技术的价值很难发挥。未来几年随着3G网络建设完善+支持不同模式的3G上网本将会规模上市。

5.节能环保概念已在数码产品的各个领域体现出来。使笔记本更低能耗、内存用量减低,电池的使用寿命、工作时间更长。新型电池将会应用于笔记本。

6.平板电脑成为新的潮流。抛开了传统笔记本的鼠标+键盘,而使操作携带更方便。

7.预装谷歌操作系统的笔记本将上市。开始与苹果、微软抢夺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

电纸书POWER PAPER BOOKS

2010年国内电纸书市场可谓异军突起,销量较09年有了激增已占全球销量的20%。预计以此速度,2015年中国电纸书市场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

当前主流的电子阅读器市场售价在2000元到3000元左右最低端的产品,售价也在千元以上目前90%以上的屏显资源E-ink集中于一家厂商——元太科技。在多家台湾显示屏企业“电子墨水”产品加强研发的情况下,屏显资源垄断的局面会被打破。电纸书的售价也会回落。

但与此同时替代产品的出现也层出不穷,电纸书阅读器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比如,电纸书在手机MP4、PSP面前,就显得格外“单薄”。而苹果的阅读器配备了彩色显示屏增加了支持浏览网页、播放视频等新功能,而电纸书未免就有点相形见绌了。未来出现的平板电脑也将是电纸书产品的潜在替代产品。未来电纸书的功能定位将决定后市的发展潜力。

国产品牌汉王电纸书已成为国内电纸书市场的先行者除此之外国内电纸书市场上,方正“文房”、天津津科“翰林”、移动“G3”以及大唐等品牌的电纸书产品都开始发力这块市场,还有一些专门的电纸书品牌比如福昕、欣博阅EDO等新进企业还有一些传统的MP3厂商比如台电、纽曼OPPO进入。同时,国际品牌亚马逊和索尼等也都进入中国市场。今年有100家左右的企业进入该市场甚至还有分析说包括山寨在内,会达到400家之多。明年不排除一些传统媒体及新媒体企业强势进入该领域,竞争显得异常激烈和捉摸不定。

1.支持无线上网功能的电纸书,除了目前的WIFI功能,还将有内置3G芯片,可直接从网站下载图书资源。内置蓝牙功能可进行P2P传输文本。

2.将出现支持多语种图书功能的电纸书。

3.阅读便利性的提高。可以同时打开几个窗口对比观看,可以根据文本及图片大小选择横看或是竖看。文字大小可以调整编码可以转换。可以观看扫描电子书及动漫作品。

4.可以用手写笔在阅读内容间做笔记对文本图片进行编辑修改。

5.支持的文本及图片格式越来越丰富,有的电纸书可以浏览电子杂志。

数码相机DC

2010年数码相机市场有4条比较明晰的产品线——卡片相机便携长焦相机,传统长焦相机可换镜头消费相机。主流市场依然被日、韩品牌引导。

2010年消费市场正在悄然进行一场革命。一方面,随着80后一代成为主流数码产品消费人群,卡片机、数码单反相机渐为市场主流并且各细分市场定位清晰,有低、中、高三个清晰的价格区间。可以说数码相机朝着平民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清晰功能专业的高端消费相机空间被严重挤压另一方面,各大品牌DC在外观造型及附加功能上追求突破,比如,防抖、防水、防摔以及DC+DV、上网功能都在10年市场中获得了不错的反响。

预计,在2011年,国内DC市场将出现以下一些趋势特征:智能化和个性化进一步取代专业性,功能的拓展与融合带来新的市场亮点

DC将出现新的产品细分和融合趋势:

1.数码单反融合卡片机外型,寻求便携性与功能性的最大融合。

2.卡片机逐渐突破焦距问题这一短板,功能向便携长焦机靠近。或者说便携长焦机在外型上更趋近于卡片机变得轻薄小巧。

3.DC朝娱乐性智能化方向发展。上网功能逐渐被开发,同样出现内置WIFI,3G上网卡的DC。

4.厂商会引入一些最新的科技概念,3D摄影、物联概念等。

5.设计材质上,同样注重环保和节能低碳理念。比如这款数码相机通过手指套进两个小洞里转动就能产生电能,不用装电池确实是非常环保而且方便,相机永远放在口袋里想拍就拍环保又简便。

数码摄像机DV

2010年DV市场主要以标清和高清两种类型为主市场依然被传统的日、韩品牌掌控——索尼、松下,佳能三大品牌之间的角力仍为最大的看点。

产品类型中,闪存式DV占到了产品总量的一半以上,硬盘闪存式居后。但由于硬盘闪存式产品在存储一性能上的优势使其市场关注度高于闪存式DV。

预计索尼将继续以其技术优势在业界保持领先,松下,佳能处于第二梯队。市场上标清DV数量种类近一步减少,向高清发展的趋势明显。此外迷你便携也将是2011年DV的主流趋势。选择DV的人群更多的关注高端产品趋高和趋低态势明显,中端价位产品市场认可度最低。

在功能上:

1.数码摄像机涉足运行扫描。这个本来应用广播电视领域的技术出现在家用DV上将使得未来摄像效果更清晰流畅。

2.高清触摸屏的继续流行。对DV便携性和续航能力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3.尽管实现大变焦是DV相比DC的优势所在,但是在广角方面,多数家用DV却做不到。未来DV将突破广角功能,从目前常规的40mm左右达到35mm甚至是28mm,使摄像效果更加具有视觉冲击。

中考作文命题分析及趋势预测 篇7

一、题型———形式多样

2015 年, 全国各地中考作文的命题形式多样,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1.全命题作文独占鳌头, 稳居榜首。2015 年, 从收集到的全国各地100 多个地区的中考作文题目中, 全命题作文就有50 多个, 所占比例达总数的一半, 这是对传统作文命题形式的强势回归, 这是由命题作文强大生命力与无可比拟的优势所决定的。我们知道, 全命题作文既能有效地考查考生的审题和构思行文的能力, 又能有效地避免宿构, 且评分标准明确, 操作性强, 评价更客观、公正。同时, 还能减少考生拟题时的煞费苦心与举棋不定, 为考生考场作文节约了宝贵的时间。

2.半命题作文保持稳定, 安如泰山。在2015年全国各地100 多个地区的中考作文中, 半命题作文有32 个, 占30%以上, 比去年的21%上升了近10%, 有向全命题奋起直追的趋势。预计2016年中考, 半命题作文与全命题作文将平分秋色, 共同占据中考作文命题的精彩舞台。之所以出现如此局面, 也与半命题作文的特点和优势相关:半命题作文既有限制, 又能在命题、选材、立意等方面给学生更大的自由, 能给考生再一次选择的机会, 有利于不同考生的发挥, 更便于考查学生的作文能力和水平。

3.话题与材料作文零星点缀, 日渐式微。在2015 年全国各地100 多个地区的中考作文中, 有湖南益阳与怀化、福建泉州与厦门、浙江杭州与宁波、贵州安顺与黔西南、湖北十堰、河南、山西等19 个省市采用了话题作文或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 所占比例接近20%, 这充分体现了这些省市的命题者对中考作文开放性的难以放弃。但是, 话题作文由于过度开放的命题范围和过于宽松的写作环境, 与选拔性考试的本质属性存在一定的冲突;而材料作文对概括材料、提炼主旨又有较高的要求, 在选题、立意上有—定的难度, 学生写作时容易出现偏题、离题、跑题的现象, 其更适合高中学生写作。因此, 目前这两种命题形式不太可能成为中考作文命题的主流。

4.选题作文备受青睐, 风头正足。选题作文, 即提供两个作文供考生选择。在2015 年全国各地100 多个地区的中考作文题目中, 有24 个省市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选题作文形式, 占了24%。从命题的全面性来说, 选题作文可以让考生再一次选择, 两个题目互为补充, 若其中一个题目偏重感性认识, 另一个则可以偏重理性认识, 这样更适应不同情况的考生, 让考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写作, 效果自然会更好, 可以说, 这是实实在在的对考生的人文关怀。

5.小作文加大作文, 天地广阔。2015 年, 湖南、北京、山西、浙江、内蒙古等10 多个省市采用了小作文加大作文的“一大一小”的命题形式, 且小作文的设计独特, 新颖别致, 可谓“风姿绰约”, 让人眼前一亮, 耳目一新。如湖南长沙卷就要求考生在《幸福的篮子》第⒁段横线处作一个关于“我”的心理描写和景物描写片段, 并要求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等, 将读和写的考查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内容———丰富多彩

从2015 年中考作文命题所涉及的主题内容来看, 命题者主要着眼于以下六个方面:

1.“成长感悟”类。初中生在经历了懵懂、叛逆和自律的洗礼之后, 回顾过去, 一定会有很多的往事回忆和深切的感悟。因而, 中考作文的命题在内容上一般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 关注学生的成长经历和人生体验。如黑龙江绥化卷的“感谢生命中的美意”、江苏无锡卷的“读书滋味长”、江苏泰州卷的“_______让我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贵州黔西南卷的“我学会了_______”、湖南郴州卷的“一同成长”、湖南张家界卷的“_______, 让我很快乐”、内蒙古呼和浩特卷的“_______使我受益匪浅”等, 命题者都在积极引导考生审视自我, 回眸成长足迹, 写出成长中的思考、体验和感悟。

2.“励志修养”类。通过中考写作, 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真善美, 什么是假恶丑, 从而培养健康高尚的情操和积极阳光的心态, 引导学生关注人性中美好的事物和情感, 让学生在思考中加深对真善美的理解。如黑龙江哈尔滨卷的“不成曲调也是歌”、江苏徐州卷的“方法总比困难多”、江苏扬州卷的“苦趣”、湖南常德卷的“关于成败”、湖南娄底卷的“话说诚信”、浙江丽水卷的“给自己的世界一片晴朗”、浙江卷的“挥挥手, 出发”、山东聊城卷的“风景在路上”、河北卷的“这一次, 我没有_______”、甘肃定西卷的“我想去_______”、山东青岛卷的“赢得_______”等。

3.“社会生活”类。学生处在社会之中, 或亲历, 或目睹, 或耳闻, 对社会生活有一定的体验和认知。中考作文引导学生积极深入地了解社会, 认识生活, 及时总结生活经验, 有助于学生将来能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如山东济宁卷的“邻居”、江苏淮安卷的“回味”、四川绵阳卷的“劳动的色彩”、江苏连云港卷的“凝视生活”、湖北随州卷的“与平凡相伴”、广西玉林卷的“假如时光可以倒流”、贵州贵阳卷的“给_______让出一条路”、浙江嘉兴卷的“_______, 不仅仅是享乐”等是这类主题的体现。

4.“感恩感动”类。人的一生, 总是不时处在感动或感恩的角色中, 正在青春年少的初中生, 最应该培养和拥有这种健康的情感, 珍惜感动, 懂得感恩。应该说, “感恩”“感动”是人类情感大卷中弥足珍贵的一章, 也是备受中考作文命题者青睐的主题。如江苏南通卷的“一次相逢一份暖”、湖北鄂州卷的“有种幸福在心间”、湖南湘潭卷的“生命里不能没有_______”、广东佛山卷的“我真幸运能够成为你的/ 您的×××”、安徽卷的“难忘那_______的眼神”、新疆卷的“触动心灵的_______”、山东东营卷的“向_______鞠躬”、山东滨州卷的“有你相伴真好”、四川眉山卷的“有一种记忆叫温暖”等。

5.“哲理思辨”类。在日常生活中, 许多事物或现象, 只要我们仔细思考, 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也有些看似非常简单的道理, 如果试着换个角度去思考, 就会获得不一样的结论。中考作文出现哲理思辨类的试题, 目的就是为了有意识地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江苏镇江卷的“补”、江西卷的“丢”、四川资阳卷的“拐杖”、四川内江卷的“距离”、湖南邵阳卷的“_______ (勇气、自信、坚强……) 让我走出困境”、湖北武汉卷的材料作文“树的成长”等。

6.“时政热点”类。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现在的学生, 早已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 而是身处一个信息爆炸时代的“弄潮儿”。关注社会热点, 思考社会现象, 关心国计民生, 有助于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 更好地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在2015 年的中考作文命题中, 有不少命题较好地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特点, 有机地结合了社会热点, 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如天津卷的“晒出我的_______”、河南卷的“_______里的微感动”中的“晒”和“微”就很有时代气息, 能让学生感受到时代跳动的脉搏;四川广安卷的“_______去哪儿了”就从提示语中暗示了此题目是取自于社会热点“爸爸去哪儿了”, 湖北孝感卷的材料作文是取材于家喻户晓的社会热点———“一组烈日下一名小学生为女教师撑伞的照片”新闻事件。这些命题新颖别致, 富有生活气息和时代特征, 对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焦点, 把握时代脉搏, 关注时代风云, 投身生活激流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三、趋势———稳中求变

根据近年特别是2015 年全国各地中考作文题所呈现出来的特点, 基于“大稳小动”、“稳中求变”的规律, 预测2016 年中考作文将会继续以命题作文为主流, 以关注自我成长、情感体验、品德修养、社会生活等为主向, 精心设计作文题目。这是《语文课程标准》 (2011 版) 的要求, 也是将来中考作文命题应坚持的一个方向。因此, 对于广大的考生来说, 首先要做好命题作文的备战工作。另外, 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等命题形式虽然所占比例不大, 但这些命题形式将会长期存在, 同学们在备考时, 对这些文体的训练也不要轻易放弃。

预测国内手机用户的增长趋势 篇8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革,移动通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据工业与信息化部发布的最新数据,2012年我国手机用户已经达到十一亿户。手机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能源。手机与能源消耗方面的研究有很多。郑思平和肖人岳[1] 结合灰色模型与灰色关联度建立模型对某品牌手机未来的销量进行了预测。魏强[2] 从最低能耗的角度,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和数学建模方法研究了手机和固定电话的合理的市场占有率,在固定电话只在极窄范围内使用的今天,此研究已经失去了现实意义。王振飞[3] 运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全国手机用户数量在未来五年内的变化发展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手机电能浪费模型计算出电能浪费的总量,未进行全国手机耗电能进行研究。

全国手机用户数的数据表明全国手机用户总数平稳增长,而智能手机用户从2008年以后呈爆发性地增长;一并考虑到智能手机的耗电量明显高于功能手机。 鉴于此,本文顺应当今通讯业发展的潮流,引入了智能手机和功能手机的概念, 将它们分别讨论,分别运用最小二乘法曲线拟合和基于弱化缓冲算子的GM(1,1) 模型建立两个数学模型分别进行探讨。

1基于最小二乘法曲线拟合建立预测中国手机用户总量模型

1.1数据统计分析

我们通过查阅报刊杂志[4-7]、研究机构的研究报告[9-13] 等多种渠道收集全国总的手机用户量的数据(见表1):(单位:百万)

表1 2000—2011年全国手机用户总量

利用MATLAB软件对表一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绘制出手机用户总量随年份变化的关系(如图1);即以回归分析的思想,得到以因变量手机用户总量和自变量年份的回归方程。由图2 MATLAB软件绘制出的五种拟合曲线[14-15],可发现这五种拟合曲线与原数据有着很强符合程度很高。进而通过探索研究该五种拟合曲线与原数据的变化规律最接近(即拟合度),最后选择五种拟合曲线中拟合度最高的曲线作为最终的预测手机用户总量的回归方程。

1.2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由图2可以发现这五种拟合曲线与原数据的拟合程度均超过90%,由此我们认为这五种拟合曲线都跟图1中的手机用户随年份变化趋势有着很强的拟合度。 现假设f1(x,)f2(x,)f3(x,)f4(x,)f5(x)分别与x满足方程如下表:

对五个拟合函数进行检验如下:

表3衡量曲线拟合程度的四个参数的值

表2中列出了MATLAB自带的衡量曲线拟合程度的四个参数的值。残差的平方和SSE反应每个样本各观测值的离散状况 ;确定系数表示原数据与均值之差的平方和)。残差的平方SSE和标准差越小,则函数的拟合程度就越高;而确定系数R-square和校正后的确定系数Adjusted R-square越接近于1, 则函数的拟合程度就越高。

f2(x)和f3(x) 的残差的平方和SSE和标准差的值较小,确定系数R-square和校正后的确定系数Adjusted R-square的值都接近于1,再次说明它们的拟合程度很高。

从MATLAB较冗杂的拟合结果中, 整理出二次曲线和三次曲线的拟合函数)x结果与原数据的对比

为了进一步优化模型,运用环比增长率、同比增长率等多个参数对它们的预测进行分析,结果相差极小,难以进行取舍。 另据工业与信息化部发布的数据,2012年我国手机用户为11亿户,它们预测的相对误差为:pi=b-aa×100,%(i=2,3.)示预测的准确程度,b表示2012年的预测值,a表示2012年的实际值。

计算得二次曲线 : %8.32p=

三次曲线 :

可见,二次曲线和三次曲线对2012年的预测准确度都很高。故我们决定综合考虑二次曲线和三次曲线对历史数据的拟合程度和预测的准确程度,选择它们的预测值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表4全国手机用户总量的预测数据(单位:百万)

1.3模型检验

当手机用户数达到饱和时,中国手机用户数与中国人口总数具有关联性,换言之手机用户总量与人口规模呈平行关系。以此作为模型检验准则进行模型检验时,我们发现2015年后中国手机用户总量的预测数据与中国人口总量的预测数据不存在关联性。因为由生物学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是受到环境容纳量制约的这一理论,我们认为中国的人口环境容纳量为14-15亿,换言之中国的人口总量将在2015-2016年间达到峰值14-15亿的人口规模并且中国的人口总量在未来的若干年内都将在14-15亿保持着 ;对比表3的数据两者以2015年为时间点,表3全国手机用户总量的预测数据随着年份的增长持续增长而中国人口总量则在达到峰值后持续保持峰值状态不再随着年份的 增长而变化。所以,我们认为2015年后中国手机用户数的预测数据与中国人口总数的预测数据不存在关联性 ;换言之,模型在模型检验时无法满足模型检验准则。

由此,通过上述模型检验我们认为应以2015年为预测全国手机用户总量模型的时间上限。基于上述模型检验准则,我们认为在2016-2020年全国手机用户总量的预测值应以2015年的预测数据1425(百万)为基数以表3数据的均方差s=310为置信区间 ;最终得优化模型为

2预测智能手机用户量

2004-1011年的全国智能手机用户的统计数据表明 :从2009年开始智能手机用户数每年均有接近100% 的高增长率, 大大的超出往年的增长率。主要的原因是国家3G牌照的发放使3G网络迅速普及以及国内手机厂商与运营商一起对“千元智能机”的大力推广。这是一种超常规的发展,也就是外在的原因扰乱了事物本身发展的规律。

要对若干年后国内智能手机用户数进行预测,就必须考虑这些外在因素的影响,基于预测的连贯性和相关性原则,以及灰色系统“信息优先”的建模思想,我们首先利用刘思峰 [8] 构造的平均弱化缓冲算子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进而运用GM(1,1) 模型来实现智能手机用户数演化规律的正确描述。

2.1模型建立

对原始数 据序列采 用一阶平 均弱化缓 冲算子处 理,得到一阶 平均弱化 缓冲作用 序列单位 :千万

利用一阶平均弱化缓冲作用序列对国内智能手机用户数按GM(1,1) 模型建模,并进行预测。

构造弱化 缓冲算子 :

其中

对做1 - A G O , 得

其中

对X(1)做紧邻均 值生成 :

其中

求的模拟 值 :

还原求出

检验误差 :计算出残 差平方和

平均相对误差 :

2.2模型求解与检验

构造弱化 缓冲算子 :

对做1 - A G O , 得

对)1(X做紧邻均 值生成 :

确定模型 白化方程的解,也称为时 间响应函 数为

还原求出模拟值 :

检验误差 : 计算出残 差平方和

平均相对误差 :

残差平方和和平均相对误差均较小, 模拟结果与源数据非常吻合。

预测结果为 :

表6全国智能手机用户数的预测值

3结语

2009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趋势预测 篇9

总体来看,目前全国市场呈现量价齐跌的形态。从2007年底开始,中国房地产市场开始调整,2008年以来下行速度加快,下滑幅度加大,房地产价格也随之开始回落。从区域上看,以深圳、广州为代表的珠三角城市最先开始调整,接着长三角、华北、中西部也开始调整。通过分区域研究,我们发现东部地区深度调整。其中珠三角地区是全国房价的“重灾区”,2 0 0 8年以来,房价已下跌20~40%;长三角地区:2008年以来,成交量巨量萎缩,第三季度出现价格拐点;环渤海地区:各城市分化,北京下跌空间较大,沈阳波澜不惊。中部地区成交量明显下降,房价开始小幅下跌,武汉形势比较严峻。西部地区成交量下降20~40%,房价比较稳定,下跌空间不大。

低迷市场中,依然有四类楼盘实现热销。我们归纳如下:第一类,打折力度较大的知名企业的大盘,比如恒大、万科、富力等。第二类,超小户型单身公寓。第三类,近郊经济型房源。第四类,综合类特色产品,比如万达开发的综合性商业项目。今后两年我国房地产市场走势非常不乐观。我们认为:2008年房屋成交量同比2007年将出现大幅下滑,估计萎缩3~4成,但由于全国房价拐点出现在第三季度,因此2008年全年房价同比2007年,依然呈正增长,不过涨幅将由2007年的18%(商品房)大幅回落到5%左右的可能性较大(预计与2006年4.4%的涨幅相近)。至于2009年,全国房屋成交量将依然在低位徘徊,但全年成交价格将比2008年出现负增长。2010年全国楼市触底反弹的可能性最大。

前言

2008年9月以来,随着雷曼兄弟破产、“两房”被政府接管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美国次贷危机进一步深化成金融风暴,并迅速波及全球。在此国际背景下,国内经济亦不容乐观,第三季度GDP增幅回落至9%,中央宏观调控方针正由“一保一控”转向首先防止经济快速下滑,45天内连续三次降息,频率之高历史罕见。11月中央力度空前出台的“4万亿投资计划”,吹响了拯救经济的号角。

在国内外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我国楼市走向更加引人关注。2008年以来,多数城市房屋成交量已出现大幅萎缩,从第三季度开始,房价亦开始下跌。针对这种情况,从5月份开始,成都、重庆、西安、南京、杭州等18个城市纷起救市,而财政部和央行亦在10月22日出台相关救市措施。那么,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形势到底如何,未来一段时间又会走向何方,为此,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部特意成立了课题组,依托易居中国CRIC中国房地产决策咨询系统的信息和数据,对此进行了全面、深入、及时的研究。

一、全国房地产市场总体形势不容乐观

从2007年底开始,中国房地产市场开始调整,2008年以来下行速度加快,下滑幅度加大,随之房地产价格也开始回落。从区域上讲,以深圳、广州为代表的珠三角城市最先开始调整,接着长三角、华北、中西部也开始调整。总体来看,目前全国市场呈现量价齐跌的形态。接下来主要从国家统计局的两个指标来分析全国房地产市场的状况。第一个指标是“国房景气指数”,它反应的是行业景气度,尤其体现开发商对于市场的预期和投资意愿。2007年11月达到高点,其后一路下滑,2008年10月份为99.68%,比9月份回落1.47点,比2007年同期回落6.06点,步入不景气区间。

前三季度,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1278亿元,同比增长26.5%,相比2007年31.8%的增幅,明显回落。住宅完成投资15508亿元,增长28.7%。其中,经济适用住房投资638亿元,增长19.9%,说明很多地方政府依然没有开足马力推进住房保障建设。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土地开发面积1.79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6%。

前三季度,全国房屋施工面积24.04亿平方米,增长20.3%,比2007年的21.5%稍稍回落。其中,住宅施工面积19.07亿平方米,增长21.2%;办公楼施工面积8150万平方米,增长8.3%,比2007年的12.5%明显回落;商业营业用房施工面积25026万平方米,增长12%。截止到9月末,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为1.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0.2%。其中,空置商品住宅6641万平方米,增长14.1%。这是非常值得担心的一个指标,空置房面积的明显增长,意味着滞销房屋增加,企业资金回笼影响较大。

第二个重要指标是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由于我国的房地产销售均价与房屋成交结构关系较大,不能较好地反映房价短期演变轨迹。而拿这一房价指数做分析,更能反映房价真实走势。

以月度房价同比涨幅来看,2008年1月达到高点,同比2007年1月增长1 1.3%,其后增幅加速递减,2008年10月已降至1.6%,预计1 1月或12月份,将由正增长变为负增长。由于同比的时间跨度是一年,并不能反映近况,相较而言,月度房价环比增长情况更能说明近期走势,环比增幅的高点出现在2007年9月,其后递减,直至2008年8月份首次由正增长变为负增长,价格拐点正式出现,也即全国房价正式开始下跌,9月份继续下滑,这一下跌态势将会持续到明年下半年,甚至2010年。

二、全国一二三线城市形势有所差异,但皆有比较明显的下跌

接下来,分析一下全国主要区域房地产市场的情况,为了研究的方便性,在此把城市分为三类,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根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CRIC中国房地产决策咨询系统数据,在30多个大中城市中,半数以上城市9月成交量较8月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反弹,但反弹力度普遍较小。而另一半城市成交量不升反跌,成交继续萎缩。整体来看,绝大部分城市遭遇了近几年来最冷的“金九”,市场低迷程度可见一斑。价格表现方面,全国大部分城市房价均出现了下滑的迹象,打折优惠幅度有所增大。华南区域各城市更出现了新一轮的降价浪潮,在前期价格已下跌较大幅度的背景下,9月很多楼盘再次祭起降价大旗,优惠幅度均在10%左右。

1、一线城市:成交量萎缩五成,房价继续下跌

从商品住宅供应量上分析,除上海略降之外,北京、深圳、广州2008年前三季度供应量皆有明显增长。尤其是9月份,一线城市供应量均出现了大幅的上升,上海、北京、深圳供应量环比增长明显,深圳增长幅度较大,同比增加了123.57%。

但成交情况非常不理想,前三季度一线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量普遍下降五成左右。9月广州、深圳等城市成交量出现了回暖迹象,主要是前期价格下降明显,但上海、北京两城市成交仍处于极度低迷,与2007年同期相比成交量严重萎缩。

从价格上分析,一线城市房价继续下跌。上海二手房价格指数8月份首次由涨变跌,9月份上海商品住宅价格下滑迹象明显,全月共有50多个楼盘有新增推案上市,纷纷采取了平开或低开的策略,并有一定的优惠折扣。北京房价下跌势头明显,楼盘打折力度再度扩大。深圳和广州延续了降价的势头,新上市的大部分项目优惠幅度在原有基础上再增加5~10%。

2、二线城市:成交量降幅较大,房价稳中有降

从商品住宅供应量分析,前三季度和9月份大部分二线城市商品住宅市场新增供应量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但成交量却比较低迷,大部分城市成交量同比2007年降五成左右,绝大部分是东部城市;少数城市降幅稍小,比如沈阳、西安部分中西部城市。而9月份,成交表现相当不容乐观,大部分城市成交量仅为2007年同期二三成水平,合肥、福州、武汉等城市同比下降幅度均超过了70%,南京、苏州、宁波、成都等城市同比降幅均在80%左右。

从成交价格分析,9月份,大部分二线城市价格松动更为明显,部分城市降价幅度再度扩大,房价下跌趋势较为明显。华东除合肥仍能保持价格一定的稳定外,其他二线城市基本都已进入价格下降通道,尤以南京下调趋势最为明显。华北区域内大部分二线城市目前房价相对仍保持平稳,但天津降价趋势已经较为明了。华南福州出现了新一轮降价的风潮。中西部除郑州等个别城市房价仍较为坚挺外,武汉、西安、成都、重庆等城市房价继续下跌,特别是在恒大、万科、中海等品牌开发企业大幅下调价格的带动下,周边项目开始跟进,导致各城市房价下跌幅度明显加大。

3、三线城市:市场成交继续低迷

在经历了连续两个月成交持续走低之后,大部分三线城市在9月份并未迎来销售大幅反弹。在易居中国跟踪的11个城市中,有6个城市成交量出现小幅反弹,而其他5个城市成交量继续下滑。徐州、南昌、长春等城市环比下滑幅度超过20%,市场低迷程度进一步加重。徐州、长春、海口等城市本月房价仍保持了相对的稳定,但开发商硬扛价格的结果是成交量萎缩,在临近年底还款高峰的压力下,预计在未来几个月内这些城市房价体系也将出现松动,在市场基本没有发生重大改变的情况下,降价补跌将不可避免。

三、东部地区深度调整,中部地区情况分化,西部地区下调空间不大

1、东部地区:主要城市成交量下降40~70%,房价明显下降

(1)珠三角地区:全国房价“重灾区”,2008年以来,房价已下跌20~40%。珠三角是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较成熟的区域之一,2007年以广州、深圳为代表的珠三角城市群,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期后,又率先进入调整的态势。由于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珠三角以出口导向为主体的制造业正经历着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结构调整,导致中小企业大量倒闭和外迁,劳动就业开始出现下滑,直接影响到该区域的房地产市场。2007年珠三角区域楼市几经曲折,经历了从沸点到冰点的转变。上半年去化良好,基本上项目开盘即获得较高的去化,购房者追涨,开发商惜售,土地竞价踊跃。从四季度开始,成交力度开始走弱,成交量逐月下降。年底受宏观调控影响,开发商资金压力加大,出于快速回笼资金的目的,主要城市住宅市场出现供应放量现象。全年珠三角区域商品住宅价格呈稳步上扬态势,年底开始走弱。

2007年房地产市场热潮推动土地市场的火爆,珠三角区域土地价格上涨迅猛,频频出现地价标王和抢地现象,土地价格在房地产商品价格中的结构比重越来越大,并呈现加速提升趋势。但到年末,受国家政策调控和楼市成交量萎缩等原因影响,土地流标现象屡次上演。2008年以来,珠三角楼市处于调整期,降价或打折促销现象普遍,观望氛围较浓。供应量明显下降,住宅市场成交量也大幅萎缩。降价措施也由暗降转为明降。商品住宅成交量小幅微升,但购房者持币观望情绪依旧浓厚,市场以刚性需求消费者为主,低总价、经济型的中小户型单位消化最快。土地市场反应冷淡,开发商进入观望状态,拿地变得谨慎,招拍挂土地出让价格也渐趋理性,土地市场流标现象仍然频现。典型城市分析:深圳楼市,房价第三波下跌开始

(2)长三角地区:2008年以来,成交量巨量萎缩,第三季度出现价格拐点。近年来以上海为代表的长三角房地产市场总体显示出平稳发展的势头,市场交易价格互相支撑。2007年二季度开始,各主要城市增量房、存量房交易量和房价经历了井喷式的上升行情,凸显了该地区刚性需求的强大能量。随着9月份关于第二套房贷款规定的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出台,四季度长三角地区的各个城市相继进入了一个调整阶段。全年由于前期房价的飞速上涨,支撑房价始终在高位运行。

同期长三角地区的土地市场供应量明显萎缩,最大下降幅度将近70%左右。低量的土地交易在大部分时间内却呈现一派火热的景象,地价高速上涨,地王不断涌现,演绎了一幕“面粉贵过面包”的地价神话。从年底开始土地市场受房地产二级市场大幅调整的影响,成交遇冷。许多土地以底价或是低价成交,跌破业内预计。

2008年以来,由于观望气氛浓厚,市场呈现商品房交易量大幅萎缩而房价依然稳定的局面。成交量与2007年同期相比,下降幅度在50%左右,整体市场的成交不畅。新开工面积、在建面积和竣工面积呈现萎缩状态,从而导致商品房屋市场供应增长乏力。3月份市场出现回暖迹象,但缺少后期支持,市场依旧未能走出阴影。开发商对于市场的信心正在接受严峻的考验。在进入6月以后,长三角地区的楼盘开始出现打折现象,但是打折幅度较小,市场反应冷淡。

价格稳定的重要因素是同期长三角区域土地供应总体延续多年下降。受政府宏观调控的影响,土地供应特别是住宅土地的供应不断萎缩。楼市持续低迷迫使开发商拿地更为谨慎,导致大部分土地都以底价成交,部分土地流标。就目前来看,市场上依旧存在大量的刚性需求,但是,市场要走出低迷还需要一段时间,对于购房者市场信心的建立将是未来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关键。

典型城市分析:上海楼市,房价再跌二成或触底。

(3)环渤海地区:各城市分化,北京将下跌空间较大,沈阳波澜不惊。环渤海房地产市场最大特点是区域内部各城市呈现较大差异化。全国楼市繁荣加上奥运效应,使北京市场供应量和房价上涨幅度,在2007年和2008年上半年都位居全国前列,相比之下天津则表现为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和后发优势。大连房地产市场是辽宁省甚至东北地区的领头羊。青岛房地产则是山东省市场的风向标。目前,环渤海地区的房地产市场正在受到严重考验。

环渤海房地产市场的另一特点是发展空间巨大,前景乐观。其中主要的因素是国家改革和发展战略的重点已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珠三角(深圳、珠海为代表的特区开发)、九十年代的长三角(浦东为代表的新区开发),转入到环渤海地区(天津滨海为代表的新区开发)。北京、天津、大连和青岛都已是或将是外来房地产投资者和购买者占重大比重的城市,本地市场跨区域化。

2007年环渤海地区所依托的辽宁省、山东省和河北省的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保持快速增长,分别上涨约31%、28%和47%。三省的商品房销售面积的涨幅均大于竣工面积的涨幅,呈现严重供不应求的态势。环渤海地区各城市在奥运等因素推动下,市场成交量大幅度上扬。伴随着成交量,环渤海地区的房价也经历一轮高涨,市场发展偏热。年末各城市纷纷步入调整期,成交量萎缩,房价涨幅放缓,个别城市房价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调,市场逐渐转向理性化发展,客户购房也趋于理性。

2008年以来,环渤海地区各城市市场持续了观望,市场成交冷淡,二季度则出现了分化现象,多数城市市场依旧低迷。环渤海地区多数城市的土地市场成交平淡,大多以底价成交。对于总价高、位置较差的地块开发商纷纷持保留态度。在市场交易低迷的情况下,开发商拿地态度谨慎。

典型城市分析:北京楼市,房价下调空间较大。

2、中部地区:成交量明显下降,房价开始小幅下跌

2007年在全国楼市总体快速增长的情况下,中部六省即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山西也保持了较大增幅。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都在30%以上,高于东部地区;土地购置面积除江西略微出现负增长外,其它省份皆保持适中增长;施工面积平均增幅都超过20%,与东部和西部地区类似;竣工面积除江西同比减少之外都是正增长;销售面积平均增幅为30%左右,高于东部地区,说明该区域市场成交活跃;价格上涨幅度在10~20%之间,水平中等偏快,但房价增幅低于东部地区。

2008年以来,随着全国房地产市场出现整体性下调,以及国内外宏观经济增速下滑,东部地区也和全国其他地区出现同步调整。但鉴于中部地区基本上不存在房地产泡沫,而且以自住需求为主导,因此市场下调的空间并不大。但是,城市之间出现分化,2008年以来武汉市场下滑幅度较大,尤其是供大于求情况非常突出;而郑州、长沙、合肥等城市的市场虽然也出现下调态势,但相对表现较为稳定。

典型城市分析:武汉楼市,大幅调整势不可免。

3、西部地区:成交量下降20~40%,房价比较稳定,下跌空间不大

西部地区整体上较中东部地区的发展水平有一定的差距,正处于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提速期,房地产市场呈现初步上升阶段。2007年西部地区12个省、市、自治区的房地产投资加大,房地产开发力度增强,施工面积、新开工面积、竣工面积和销售面积等各项指标的增长幅度均超过其他区域的城市,总体上表现出较为强劲的发展势头。

2007年西部地区房地产投资额达4865.2亿元,同比增长40%。集中体现在新开工面积和施工面积的大幅增加,分别较2007年增长25%和26%,表现出强劲的后续动力。前三季度,西部各大城市土地市场成交都比较火爆,地王频出,开发商拿地热情高涨,土地购置面积为11044.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了12%;土地开发面积则大幅增加,达到6611.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了34%。除四川、贵州和西藏有所下降外,其余各省市均为同比增加。

西部地区的销售市场活跃,量价齐增。2007年西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达1926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2%,除西藏下降外,其余各省市增幅大都在20%以上。旺盛的需求映衬出供应稍显不足,这也一定程度上引致了价格的上扬。西部各省、市、区商品房均价较2007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尤其是四川、甘肃、内蒙和重庆四省、市、区涨幅均在20%以上。

2008年以来,西部各省市土地市场受调控影响,开发商资金链都比较紧张,成交相对冷清。拿地企业都以本地中小企业为主,个别城市甚至出现了较高的土地流标率,且地块也基本都以底价成交;区域内各大城市商品房供应量走势基本一致,即一季度供应量大幅下滑,二季度供应量虽有回升,但仍达不到2007年的水平;成交均价西部各大城市走势基本一致,历月成交均价呈小幅波动振荡。

典型城市分析:重庆楼市,暴风雨中的稀有“港湾”。

四、低迷市场中,依然有四类楼盘实现热销

即使是在楼市极度低迷的时候,仍然有一定的成交量,而且这些成交大部分被大盘和名盘所瓜分,知名地产商的明星楼盘的市场占有率明显超过市场繁荣期。万科的市场占有率已由2007年的2.07%上升到2008年的2.7%左右,即为明证。目前各地热销楼盘就具有这样的特征:名企名盘,打折幅度较大。万科在第三季度报告中,甚至公开号召开发商降价促销。从全国市场来看,近期有四类楼盘取得较好销售业绩。第一类,打折力度较大的知名企业的大盘。知名品牌具有很强的号召力,而且大盘社区配套完善,尤其是促销力度较大,很容易获得购房人的认可。从全国范围看,万科、恒大、富力、中海、大华、龙湖等知名企业的部分楼盘在楼市冬天逆市飘红。其中尤其以万科和恒大为典型代表。在本轮降价潮中,万科率先降价,在上海、杭州等多个城市多盘统一打折促销,起到良好的效果。恒大则在2008年黄金周期间全国13个新开楼盘同时进行8.5折的促销,气势宏大,而且收效甚佳,短短一周内回笼资金近50亿元。

第二类,超小户型单身公寓。在市场整体低迷的情况下,刚性需求成为市场销售的中坚力量。位于城市中心、区域中心或经济开发区内的满足单身白领居住需求的超小户型产品,获得市场追捧。此类项目大部分都是50平方米以下的一房,甚至是30平方米以下的产品。

第三类,近郊经济型房源。市场需求主力是那些首次置业的刚性需求。其相对有限的购买力决定了在区位选择更倾向于近郊,在房型上更为青睐80平方米左右的两房或90平方米左右的三房。符合此类需求的很多近郊经济型产品在适当的价格优惠刺激下都取得了较好的销售业绩。

第四类,综合类特色产品。比如,万达集团以开发销品茂等综合性商业项目为主,大部分项目是所在城市或区域内的商业中心和地标,其配套建设的住宅产品升值潜力得到了投资者的认可。再如,华侨城是专业的旅游地产开发商,其独特的产品概念使其在市场竞争中避免了与其他项目直接竞争,综合项目中的住宅亦卖得不错。

五、2009年~2010年我国房地产市场走势预测

未来两年,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走势受两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一方面是利空因素。国际金融风暴继续肆虐,世界各国都受到波及,欧美地区受灾尤其严重,国内经济亦受其负面影响,出口下滑,经济下行,外资撤离。国内经济下行已成定局,股市、楼市皆低迷,实体经济亦萎靡不振,企业效益下滑。在内外宏观经济双重负面影响下,我国房地产市场必然同步下行。

另一方面是利好因素。国际方面,主要国家联合救市,有助于抑制金融风暴的进一步恶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我国经济和楼市面临的外部压力。国内方面,目前中央拯救经济的决心超大,11月“4万亿投资计划”的出台,表明国家促内需保增长的力度将超过1998年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措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标志着持续五年之久的紧缩型宏观调控转变为扩张型调控。从房地产政策利好分析,10月22日财政部和央行的相关文件标志着中央救楼市的开始。

利空与利好同时存在,那么,今后两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到底何去何从?不妨先拿股市经验做类比。2008年9月中旬后,以百年金融大佬雷曼兄弟的倒闭为起点,美国次贷危机迅速升级为金融风暴,美国政府陆续做出接管“两房”和AIG、7000亿美元援助计划、降息等诸多救市动作,但多少有些出人意料的是,一边是政府步步紧逼地救市,另一边是股市难以扼制地节节败退。2000年股市泡沫破灭后,道琼斯指数用了8年时间(2007年10月)达到史上最高的14000点以上,至今已跌去了近一半。

中国亦类似,也是从2007年10月开始下跌,至今上指跌幅超过70%,比道指更熊大了。9月18日免除印花税等三项政策出台后,次日股市立即雄起,一片涨停板;奈何只是昙花一现,其后依然在低迷中寻找方向,重新跌回2000点以下。由此证明,在经济整体下行的市场预期下,无论美国股市,还是中国股市,都不领“政府救市之情”。股市的政策底来了,股价底部却未见踪影。

许多人反对中央救市的主要依据是:房价还没降到合理水平。事实确也如此。可另外还有一个事实:即使救市,短期内市场也不会见底,房价还将继续回落。目前全国及上海房价正处于下跌过程中,提前救市,更有可能使房价在到达合理位置时,市场同时也进入底部。反过来看,如果一直等到房价大跌之后才救市,则市场出现底部时,则房价极有可能已出现巨跌——这一点是政府绝不愿看到的。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绝大部分政策,其效力显现都需要一个过程,存在滞后期。若进一步往深处探究,则会发现政策显效的内因是市场主体(尤其是买方)的心理预期发生改变。众所周知,在资产市场中,“追涨杀跌”的现象一直存在,说明市场预期是左右市场走势的核心因素。而目前,全国楼市的预期是向下走的,救市之策绝非“神仙药”,无挽狂澜之力,短期内市场不容乐观。然而另一方面,随着越来越多、越来越强的救市政策出台,市场预期会必然受其影响,慢慢改变,终会迎来由量变到质变的时间节点。

这一节点的到来,也正是全国或上海房地产市场底部的到来。还要等多久?这几乎是一个谜。我们只能依据经验作大致预测。经验之一,楼市周期基本与经济周期同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经历了三个周期,第一个周期(1979~1990年)的高峰出现在1984年(GDP增长15.2%),低谷出现在1990年(GDP增长3.8%)。第二个周期(1991~2001年)高峰出现在1992年(GDP增长14.2),低谷出现在1999年(GDP增长7.1%)。第三个周期从2002年开始,2007年达到高点(GDP增长1 1.9%),若按前两次规律,2011~2012年将是谷底。而房地产业一般会比宏观经济提前触底回升,楼市底部极有可能出现在2010~2011年。

2009年房地产发展趋势预测 篇10

对这样一个话题, 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见解, 甚至大相径庭。亚豪地产综合运营服务机构市场研究部在分析2008年全国的经济走势、行业的发展动向及京城楼市的各种数据之后, 得出了如下一些结论。

整体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开发企业资金链依然紧张

08年是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不安的一年, 爆发于美国华尔街的“金融海啸”, 不仅让全球的金融市场遍体鳞伤, 而且许多国家的实体经济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在信息高度发达, 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深的今天, 美国的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作为出口贸易大国, 中国受到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这不仅表现在中国股市的大幅下跌, 出口的大幅减少, 而且更加表现在中国的实体经济层面, 广东、江浙等地众多的中小经济实体的纷纷倒闭和破产, 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08年的中国经济形势用温家宝总理的话来说, “恐怕是最为困难的一年”, 其实, 说的深刻一点, 中国的经济形势近两三年都将进入相对的低迷期。08年中国的钢铁行业、煤炭行业、纺织行业等众多行业都处于亏损状态, 房地产行业由于政府前期进行了力度较大的调控, 又加上金融风暴的影响, 市况十分萧条。国内许多的房地产企业面临着严重的资金困境。在此大环境下, 京城的开发企业日子也过得很艰辛。09年, 京城的楼市不会有太大的改观。开发企业的资金链依然紧张。

土地供应充足楼面价将现回落

08年6月, 北京市国土局等三部门发布了《北京市2008年度土地供应计划》, 该计划内容包括:2008年计划供应住宅用地1700公顷, 其中:廉租住房及经济适用住房类用地400公顷, 限价商品房用地300公顷, 其他商品房用地1000公顷。但是, 10个月过去了, 京城共成交的住宅用地仅为709.7公顷, 仅占总供应计划的41.7%, 而限价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用地仅成交了18宗, 与公布的供应计划更是差距甚大。

08年由于开发商资金紧张、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热情不高导致了土地成交量的低迷, 未来两个月, 不可能消化大量土地储备, 所以, 09年的土地供应将十分充足。

此外, 09年成交土地的楼面价将出现回落。一方面是因为, 开发商面对低迷的市场, 投资开发将更加理性, 争夺地王的现象不会再现。另一方面, 保障性住房用地的不断推出, 对周边商品房用地的楼面价格也会产生影响。如果周边商品房用地的楼面成本过高, 面对低迷的市场环境, 周边保障性住房的竞争压力, 开发商将无利可图, 因此不会过高竞价。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下, 高楼面价已经丧失了存在的基石。

新盘入市节奏放缓市场供应量充足

08年不仅销售同比下降明显, 开发商开盘入市的力度也明显下降, 尤其是奥运会后的8、9、10三个月, 开盘项目个数同比下降了近五成。供应减少、销售下降, 市场的供需双方处于僵持局面, 不仅仅是购房人, 包括开发企业也对后市的预期较为悲观, 市场的艰涩、资金链的紧绷令开发企业放缓了新盘供应的节奏, 09年上半年, 如果市场仍未出现回暖, 新盘上市量将进一步减少。

但是, 新盘上市量的减少并不意味着市场供应紧张, 据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数据显示, 截止08年10月底, 京城可售住宅面积为1858.7万平米, 其中可售期房住宅面积为1398.1万平米, 未签约现房住宅面积为460.6万平米。以套数计, 存量商品住宅可供京城销售20个月, 因此, 09年的市场供应仍较为充裕。

购房者更趋理性整体交易量回暖缓慢

与07年上半年购房者狂热的非理性购房的火爆场面相比, 08年排长队买房, 托人找关系买房的现象已经一去不返了。在政府调控、开发商大幅降价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下, 购房者的观望情绪与日俱增。尽管开发商挖空心思的打折、降价促销, 但是也不能让购房者心动。购房者对楼市的预期发生了改变, 楼市也从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 这种情况下, 购房者的购房行为变得越来越理性化了。

据亚豪机构预测, 09年楼市供大于求的基本面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交易量回暖的节奏比较缓慢。从市场规律来看, 在楼市预期不发生变化的前提下, 只有价格降低到接近消费者心理价位的时候, 楼市的消费才会真正调动起来, 而这就需要开发商大幅降低产品价格。然而, 09年入市的项目多是06、07年高价拿地的项目, 如果市场销量仍未复苏, 一旦部分开发企业资金链断裂, 将可能大面积低价抛售的现象, 加重市场悲观预期, 市场仍会处于相持阶段, 整体的交易量自然也难迅速回升。

房价进入周期性调整期短期内无反弹迹象

08年京城的房价已经进入了周期性的调整期, 受此影响, 09年京城楼市的房价仍将是下行趋势, 而且, 短期内不会出现反弹的迹象。

价值规律的原理表明, 价格总是会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但是不会出现太大的差距, 否则便会出现物极必反的现象。京城的房价自03年以来一直呈上涨的态势, 特别是06、07两年, 上涨的速度非常快, 已经远远偏离了价值本身, 这必然会导致价格向相反的方向发展。而京城的房价到08年下半年才出现了实质性的下降, 一旦下行通道打开将很难扭转, 预计09年的总体房价水平将会继续回落。

楼市两极分化愈加明显高端市场较为平稳

自07年下半年24号令出台以后, 政府对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明显加强, 而且, 未来以大力发展保障性住房为主体的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方向已经确立。这种转变从根本上改变了京城楼市的发展格局。09年京城楼市两极分化的现象会更加明显, 高档项目由于资源稀缺、抗跌性较强、消费群体较为明确, 仍然会受到开发商的青睐。而另一端的保障性住房在政府的大力推进下, 建筑的规模也将进一步加大。而位于中间部分的普通住宅市场则会面临着诸多的考验。

上一篇: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下一篇:污水集成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