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问题

2024-07-26

初中历史教学问题(精选十篇)

初中历史教学问题 篇1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理念方面。虽然新课改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推动初中历史教学的强劲动力,但是仍有部分教师在教学理念上存在偏差,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不够全面,总是以应试作为教学工作的一切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初中历史教学所承担的培养学生能力和陶冶学生情操方面的任务,重视程度、推进力度不够,从而影响了教学的深入开展。

2.教学模式方面。完成应试目标 最为稳妥 的方式就是不断加强对知识点的灌输,部分教师仍然以这样的方式组织开展教学工作,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缺少互动参与的平台,整个教学设计也没有能够完全着眼于学生的能力素质发展,导致课堂教学仍以灌输为主,学生的参与性低下,对历史理解感悟的深度严重不足。

3.教学手段方面。不少初中历史 教师对教 学手段的改进不够重视,没有将教育现代化要求与历史教学实际密切结合起来。初中历史教学由于缺乏生动的演示设备,教学信息量相对匮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有效性。

4.资源整合方面。初中历史教学 不仅要抓 住课堂这一重点,还要善于整合资源,对学生开展全方位的引导和教育,形成对学生的立体化教育格局。部分初中历史教师没有在这 一方面下 工夫,完全局限 课堂教学 模式,许多能够为教学所用的素材、资源,未能有效得到运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学效果。

二、紧扣新课改要求,扎实有效开展初中历史教学

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既有着一定的历史原因,也与教师自身对教学钻研不足有关。初中历史教师应当强化教学研究,从思想上与时俱进,在教学实践中勇于探究,以提高自身教学素质为抓手,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切入点,不断增强教学的生动性,扎实推进初中历史教学。

1.从思想理念上反思,真正将新课改理念贯彻落实到位。思想转变是 一切工作 得以深入 开展的原 动力。首先,要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作为引领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无论是教学方案设计还是具体教学环节的开展,都要将这一要求落实到位,给予学生参与的平台,将教学重点难点提炼出来,引导学生开展学习研究活动。体现这一要求应当与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以及提高学生思维研究能力等方面密切结合起来。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广泛汲取教研教改的经验,从他人的成功实践之中汲取精华,站在巨人 的肩上提 升教学设 计的科学性,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从而实现教学成效的提升。

2.重视教学设计质量,充分体现新课改各项目标与要求。初中历史教师要全面深入地研究教材,抓住教材编排的特点与教学重点,将深入的研究作为教学工作的有力抓手,更加科学地安排教学工作。教师还要注重教学手段的改进,为历史课堂增强生动性。首先,教师要注重教学设计的优化,应当想办法设置好启发引领性较强的思考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深入研究,全面体现对历史教材的准确把握。例如《洋务运动》一课的教学,教师可以设置思考题,引导学生从洋务运动的社会与政治背景、倡导者、主要内容、积极意义和局限性,以及失败的必然性分析等方面开展讨论研究,营造较为浓厚的课堂学习氛围,学生理解的效果也得到了增强。其 次,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发挥先进手段的作用,尽可能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历史教学结合起来,提高直观性和形象性。例如教学《红军不怕远征难》时,教师可以借助影音资料中的长征场面,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长征过程中的艰难,并结合教学演示开展讲解,为课堂带来活 力。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提升科学性,促进学生历史素质的提高。

3.整合各类教学资源,提高历史教学活动的生动形象程度。初中历史教学应该将课堂教学与课外资源整合起来,既要发挥课堂的启发引导作用,同时也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在课外开展各种实践活动、主题活动,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比如学习《难忘九一八》一课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课外搜集抗战资料,让学生更多了解那一段历史,增强民族责任 感。同时,教师还可以搜集展示我国国防建设伟大成就的资料并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牢记历史的同时,深刻感受到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维护主权与领土完整能力的提升,增强爱国情感。课外资源,能够有效弥补课 堂教学资源的不足,对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成效具有积极意义。

摘要: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的教育理念未能适应新课改要求,教学的模式、手段以及资源整合方面略有欠缺。初中历史教师应当重视这些问题的解决,要在思想上真正转过弯来,打造高效优质的历史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问题的思考 篇2

(1)课堂教学枯燥乏味

一位学生曾写了如下的话:

“老师,我们学了辛亥革命,知道了它的来龙去脉,掌握了它的功绩意义,但仅此而已。我们语文课学了《阿Q正传》,才知道历史本来不是这样的。” 学生学到的历史,并不是学生想要得到的历史,而学生心目中的历史,我们历史教师又会说“那不是历史,那是文学”。问题到底出在哪?出在教师的教学方式上,出在教师的教学内容上,出在教师的教学理念上…

(2)知识太贫乏,但又安于现状不愿去自我完善。

(3)不多听课,也不会听课

(4)缺乏教学设计的基本常识,更谈不上去设计一堂好课

我们应当怎样的课才能避免枯燥乏味?

1.引人入胜的导语设计: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教育指南》一书中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学生对新课的学习欲望及其学习效果,与教师的导语有着很大的关系,成功的导语,如同徐徐拉开的帷幕,让学生一眼就看到精美的置景;有如精美的乐章序曲,使学生一开始就受到强烈的感染;又象是打开了殿堂的大门,诱导着学生竞相登堂入室。

(复习法、乡土法、设问法、谈话法、倒叙法、材料法、诗歌法、谜语法、故事法)

导语设计的要求

精概括性

疑启发性

妙趣味性

准严密性

2.生动的讲述

在目前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下,出现了历史课堂教学有意淡化讲授以及课堂教学示范课、公开课、观摩课等对讲授法的躲避及对讲授法低评价的现象。不可否认,讲解作为一种古老的教学方式,在它沿用的历程中,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以及教学活动的发展和教学活动背景——社会的变化,逐渐显露出其不敷应付现代教学的弱势一面。但讲授法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将长期存在于中学课堂之中,并成为广大历史教师乐用和善用的一种教学方式。

3.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探究中创新

过程一: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图片——尖状器、刮削器、砍砸器”,讨论其用途。

过程二:学生在讨论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生:我们怎样断定这些石器是人工制造的?

师:这个问题提得很好,说明有质疑精神。请大

家说说自己的认识或推断。(讨论)

生1:如果石器同猿人骸骨一同出土,说明是人工制造。(旁证)生2:经过使用的石器,一定留有痕迹。(自证)

一是学生浅层次感性参与。教师提供①三种石器的图片(包括名称),②三种石器用途的说明。让学生依据图片中石器的形状,根据自己的经验做出归类判断,将三种石器的图片与用途一一对应。这类参与,学生不需要高级复杂的思维过程,凭直觉思考即可完成。

二是学生较高层次理性参与。教师仅提供三种石器图片及名称,由学生依

据其形状和经验独立推断三种石器的用途。这需要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参与分析推理的过程。正如爱因斯坦所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这类参与,将直觉同推理、想象、分析结合起来,需要较复杂的思维过程和理性判断。

三是学生高层次创新性参与。就案例言,提问学生思维呈跳跃状况,从探

究用途,到追寻来源,即由果反因,跳出了教师原来预设的研讨主题,显示其质疑精神。生

1、生2的回答,揭示了历史学、考古学的重要特征,即重证据。生1所举的“一同出土”是旁证——间接证据,生2所举的“留有痕迹”是自证——直接证据。说明两人都有了历史学科基本的思维特征,也训练了科学质疑质证的思维方法,学生自身获得科学精神的熏陶。这类参与,学生独立提出问题,自主寻找证据证明,自主解决问题。无疑有利于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良性循环。

上述情况表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可以是有效参与,也可能是无效

参与。学生通过观察、欣赏、角色扮演等方式参与课堂教学,属于行为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写作等方式参与课堂教学,属于思维参与。这些都是有效参与,只是在参与的程度以及层次上有浅层次的感性参与、较高层次的理性参与、更高层次的创新参与的区别。而一些课堂教学活动,学生机械被动地参与,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只求活跃不求思考,或明显具有表演色彩,学生的历史知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没有明显的充实的提高,思维能力没有切实的训练,这样的参与都是无效或低效的参与。教师的责任是帮助学生有效参与教学活动。

4.在体验中感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价值观的内化

案例:在美国有这样一堂历史课。老师一上课就宣布了刚刚进行过的考试的结果。当她发现一些考得不好的学生垂头丧气时,便说:“如果想加分数,就给我10美元。但是,只能是白种人的学生。”学生一听便都愤怒喊叫,拼命跺脚,把课本、书包扔向教师,表示抗议。老师则像变魔术一样,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盾牌来抵抗,并用水枪向学生扫射。学生们的愤怒达到了极点。这时,老师才对学生严肃地说:刚才就是当年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反对种族歧视,组织示威游行而遭到白人警察阻扰的情景。他倒在了统治者的真枪实弹之下,显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但他给我们留下了《我有一个梦》。今天我们就来走进这位令人肃然起敬的历史伟人,学习这篇文章。

案例:

这是一节讲佛蒙特州发展的课。

教师先让大家看四张房屋的图片两张房屋外形的素描,两张照

片。他告诉大家这是玛格丽特同学的家,并让玛格丽特给大家讲解。玛格丽特开始讲她的祖辈如何从欧洲移民来此,第一座木屋的简陋正说明了当时生活的艰苦;接着她指着第二座木屋讲了如何建成日光采暖型的新屋,第三座房屋很小,她指着这张照片讲了大萧条时期她祖父的无奈;第四座房屋是她家现在的住所,宽敞、漂亮的二层楼房,还带有两间车库和一个小游泳池。玛格丽特的介绍充满了对先辈们艰苦创业的赞美和自豪,引起了同学们一阵阵的称赞。

教师给大家看的第二组照片只有一张:平坦的草地上半埋着一个旧的木车

轮,背景是一片树林和一座白色的房屋。这是另一个同学拉瑞的家。拉瑞开始发言。他讲了先辈用马车拉着全家来到这里开垦荒地,用马车拉来牧草喂养奶牛,用马车拉来枫树汁酿成甜美的糖浆。他用诗一样的语言描述马车轮碾过乡间的土路,碾过树林中的积雪,也碾过牧场的草地。如今,马车已不复存在,只有这个车轮静静地躺在庭院中,望着高速公路上川流不息的汽车,仿佛在告诉人们不要忘了它,不要忘掉过去。同学们个个屏气静听。

教师开始总结:“玛格丽特给我们带来的四张图片,让我们看到了历史是由

先辈们的劳动创造的。玛格丽特,我为你们一家自豪!我为我们的人民、我们的国家自豪!”停了一下,他又说:拉瑞家中的这个木车轮就像是切史的见证,告诫我们要永不停息地奋斗。孩子们,我相信你们已经开始理解历史了。”

他看着孩子们兴奋的脸,等了好一会儿,又说:“但我还有一样东西给你们

看。

教师领着孩子们走出了教室,让大家看远处的山丘,山丘上耸立着一尊雕

像----一头野牛的雕像。

“大家都知道,在美国有许多地方,地名都和野牛有关,其中有名的城镇就有六七个。这表明在这些地方原来生活着大量的野牛。为什么现在又没有了呢?

大家知道,野牛是印第安人赖以生存的主要动物。我们的先辈们

在开拓的过程中,大量射杀野牛,也就断了印第安人的生路。现在,这里没有野牛了,印第安人也无法生存了。我们建一座野牛雕像在这里,就是要让大家记住,我们国家发展的过程,不仅有光荣和自豪,也有错误和耻辱!”

这节课效果很好。课后班上不少同学开始从当地传说和遗迹探寻印第安人

生活的足迹,还有人开始着手研究美国历史上的失误,像奴隶制、种族主义和越南战争等。这节课讲清历史事件,这是知识;让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从历史中得到借鉴,这是能力。那么如何看待让孩子们在历史学习中生发出自豪感,对奋斗精神认同和对历史上的悲剧进行反思呢?应该说这就是道德教育。因为,它的着眼点是形成一代人的道德观和人生哲学。

5.给学生历史感的现实情怀

历史教育教学若就古说古、割裂古今,教学效果、教学功用肯定大打折扣。那些与现实有联系的事件、现象,在教学中往往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中,要多留意发掘那些与现实有联系、可比附的历史人物、事件和现象,进行恰如其分地参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下面两个教学片断是我在这方面的探索。

【例1】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教学内容:

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造成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带来意大利衰落,英国崛起的后果。

补充内容:同样的过程也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太平洋两岸贸易首

次超过大西洋两岸贸易,即美国与亚洲地区的贸易额超过与欧洲地区的贸易额,世界经济重心正向太平洋地区转移。

思考问题:面对这样两次相似的历史过程,对中国的发展有何启示和

借鉴意义?

【例2】美国和德国经济发展

教学内容:美国和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抓住机遇,发展科技,经济迎头赶上和超越先进水平。

补充内容:中科院《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年》,中国和美国现代化差100年,2080中国有望成发达国家。

《报告》预测,中国将在21世纪前50年达到世界经济现代化的中等水平;在21世纪后50年,达到世界经济现代化的先进水平。中国现代化历史上就曾经出现过两次中断、倒退。第一次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国现代化倒退20年左右;第二次是“文革”前后,造成我国现代化的重大倒退。所以大政方针不失误尤为重要。

思考问题:对比中国和美国、德国的现代化历程,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6、做好课堂教学的预设把握好教学活动的“生成”。

一位历史老师讲到唐朝灿烂文化时,想放开一些,就让学生提问题,学生在五分钟内提出的问题是:

李白究竟是哪里人?

李白一生究竟写了多少诗?他的诗歌有什么特点?

李白的酒量有多大?

李白死在什么地方?在小学我们学过《早发白帝城》,听说李白在流放的途中重获自由时写的,他为什么被流放?他又为什么获得自由?

那个白帝城的名字怎么来的?

江陵县现在在什么地方?

请老师给我们讲讲古体诗都有哪些特点好吗?

李白有个好朋友叫杜甫,能谈谈他的诗歌特点吗?

什么是课堂的生成(1)指的是师生教学活动离开或超越了原有的思路和教案

(2)表现在结果上,指的是学生获得了非预期的发展

(3)表现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怦然心动”、“妙不可言”;表现为心灵的共鸣和思维的共振;表现为内心的澄明与视界的敞亮

在一次教学中,讲到“三国干涉还辽”的时候,正准备按照预设的方案,进一步分析俄、德、法三国联合的动机:沙俄意在雄霸远东,侵占东北;法国假借捍卫公道,染指西南边地;德国则顺势施惠,窥视山东……。不料,一个同学发问:为什么恰恰是这三个国家结盟,其他国家在中国不是一样有利益追求吗?这是一个课堂教学中突然但是又是合情合理的问题,而且也不只是这个学生的问题。这位教师决定改变预设的教学方案,从三个角度入手探讨这个问题。第一,让学生分析,辽东半岛的割让威胁了哪些国家?第二,补充说明当时的国际关系,即各国之间的关系处于怎样的现象?讲明英日关系等。第三,阐明一个观点,即本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在欧洲是敌人,但在亚洲是朋友的现象。

一次公开课上,一位姓王的老师为讲述《香港回归》作了充分准备,为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一国两制”的作用,王老师还特意准备了香港回归后发生变化的资料。上课了,在简单复习旧知识后,王老师用倒述的方法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香港回归好吗?有什么意义?”以此引入课题。在群生回答“好”声刚刚落下,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我认为香港回归,从政治上讲意义重大,但从经济上讲,对香港发展不好”。全班顿时安静下来,瞪大眼睛看着老师。王老师愣了一下说:“你先坐下,好好听,这个问题,我后面会讲到”。(我顿时感到学生

挺直的身体缩了下去)。王老师按照预设的教学方案:“一国两制”提出的过程;回归的盛况……继续讲了下去。在讲道香港回归后发生的变化时,王老师将课前准备的香港回归前后经济发展的示意图展示出来,并特意对那位同学说:“这是你刚才提的问题,明白了吗?”“就这样吧”学生不太情愿的回答。

教学设计,尤其是优秀的教学设计,其产生的过程是世界上最难的事。比用沙子搓一根绳子还难,比用空气铸一把利剑还难,比用火点燃水还难。

初中历史教学问题探讨 篇3

关键词 初中历史 教育创新 学科功能

历史学是一门科学。史学家夏曾佑先生说:“智莫大于知来。来何以能知。据往事以为推而已矣!”蔡元培说:“历史者,记载以往社会之现象,以垂示将来。吾人读历史而得古人之知识,据以为基本,而益加研究,此人类知识之所以进步也。吾人读历史而知古人之行为,辨其是非,究其成败,法是与成者,而戒其非与败者,此人类道德与事业所以进步也,是历史之益也。”可见前辈们对历史的重视。历史,它连接着过去,揭示着未来。历史的作用很大,怎样教好历史,需要教师长期的钻研和思索。教学多年,下面笔者谈一谈实践中的体会。

一、讲课避免抽象讲解

教授八年级第一课《鸦片战争》中“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两个概念时,学生觉得比较抽象,和头脑中的意识对不上号。对此,教师可以针对鸦片战争做一个周详的讲解,那时候中国政治经济正在起着变化.鸦片战争前,中国在政治上独立自主,用外权干预,清政府大权在握;鸦片战争后,不平等条约的屡屡签订让中国的领土主权、司法主权、关税主权遭受侵犯,一些主权丧失,这就是“半殖民地”。至于“半封建”,就必须从经济上解释,鸦片战争前,中国自给自足,统治中国的是封建经济,鸦片战争后,国外的商品源源不断涌入中国,同时资本主义应运而生,蓬勃发展,所以说,既存在封建经济,又有资本主义经济渗入,这就是“半封建”。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清楚了,有了明确的认识。

二、借鉴历史教训

熟悉历史演变明清以后,随着封建专制的发展,科举制日臻完善和周密,科举制在甄拔人才方面曾经起过很大的作用,但是,从明清以后走向了有害的一面,也就是考试的内容和形式过于拘泥,专门取四书五经命题,对经义做出阐述,只能以朱熹的观点为标准答案,扼杀了思想,形式八股,格式单一,写作步骤单调。

我国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从明朝中后期逐渐落后,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闭关锁国政策,使中西文化交流中断;中央集权统治对科技束缚越来越严重,但封建王朝重文轻理和迷信落后思想的阻碍,尤其是科举考试只考四书五经的文科不考自然科学的理科,不能与时俱进是一个重要原因。作为四书五经的考试内容和八股文的形式本身都没有错,问题在于统治者给它做出了限制,专注于利用它维护自身的统治权益,想方设法压抑人们的思想,打击学子们的个性发展。四书五经是优秀的儒家经典,是我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巨擘,八股文也无可厚非,然而从内容上说,人的精神营养需要从多处吸取,只有四书五经难免偏颇单一,另外几百年只写一种文体,何谈发展?科举制最终被晚清政府废除。

此外,历史教学也需要让学生参加了一些活动,亲眼所见历史古迹会加深学习的印象。历史活动的组织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如对历史剧的编演、历史知识有奖竞赛、历史谜语趣味竞猜、开展历史人物辩论会等,方法多多,不一而足。总之,历史课程作为一门重要学科,它具有引领和教化作用,我们每一位历史教师都肩负着非常重大的责任,教师们深深懂得: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付出多少汗水,就有多少收获。教学手段越丰富,学生学得越积极,获得知识的速度越快。相信通过教师不懈的努力,历史课必然在学生的心目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三、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

历史学科虽然具备许多有利于培育学生创新教育的因素,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创新教育并没有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受到应有的重视,知识传授、应试技能的训练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师落后的观念、陈旧的教学方法严重阻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做一名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必须能够随时了解和掌握历史专业内容发展变化的脉络,在更高层次上驾驭教科书,而不是照本宣科地教教科书。近十年来,史学界研究的成果丰硕,中学历史教师应该涉猎历史上重大历史现象的最新研究动态,并恰当地运用到历史教学中去。一位优秀的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具有追踪历史学科学术动态和学术研究的能力。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和保障。很难想象,历史综合素质差,创新能力低的教师能培养出创新思维意识强的学生来。实际上,这种倾向渐有加强的趋势,应该引起教育界同仁的关注。

四、着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精神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精神,即培养学生形成自己在接近客观历史原貌的前提下对历史现象的一点认识,而不是去死记模式化的固定结论,这样就能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僵化定式,展开思维飞跃的翅膀,真正做到论从史出,寓论于史,史论结合。我想,有这几点值得注意:

(1)角度创新。历史教师先对长期流行的结论(一般为历史教科书的结论)进行分析,探究此结论是从哪个“角度”或“视角”得出的,并启发学生,分析历史现象,不应该拘束于某一个固定的角度或视角,而应该是多角度多视角。从不同的角度或视角看待历史现象,自然会得到不同的历史结论,然后帮助学生自己去评价、完善结论。这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称之为“角度创新”。

(2)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授之以渔。教师应该教会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亲自获得知识乃至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所以,有人把学生的“学习”明确解释为“学习如何学习”。显然,掌握学法是现代社会教育科研的新潮流,是当今世界教学改革的新趋势,也是现代教学论的新思想。

(3)培养学生质疑精神。创新型人才,通常思维不被已有的结论所束缚,不相信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不屈服专家学者的权威。鉴于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对传统固定的结论进行一定的分析探究,看其是根据何种原理或理论推理出来的,这个理论是否严谨,是否完善,是否“放之四海而皆准”。

参考文献:

[1]唐胜娟.初中历史有效教学初探[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4):55-56

初中历史教学问题 篇4

一、精心设疑

1. 问题要层层深入

教师的职责主要不在于“教”, 而在于指导学生“学”。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 反复领会重点、难点, 精心设计问题, 激发学生自主参与, 变“教”为“导”。教师可通过一系列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阶梯式问题, 让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入, 思维逐步发展, 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 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例如, 在学习“商鞅变法”的内容时, 笔者设计了几个层层深入的导学问题:“商鞅变法的目的、背景是什么?”“商鞅变法带来怎样的社会影响?”“你能分析出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吗?”“商鞅变法对我们今天社会有何指导意义?”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 有的放矢地进行了自主学习。教师只有设计出能有效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 才能避免放任自流的“放羊式”自学的出现, 帮助学生克服学习的盲目性, 发挥自主学习的最大效能。

2. 问题要有启发性

教师应选取那些有新意、能使学生感兴趣、有启发性的问题, 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如在学习“西安事变”时, 笔者提出问题:“张学良、杨虎城拘捕蒋介石以后, 该如何处置?是杀、是关、还是放?”学生对此十分感兴趣, 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当然, 设计启发性问题必须针对历史学科知识结构的特点, 合理设置, 既突出重点, 又兼顾全面, 尽量做到点面结合、难易适中。

二、鼓励质疑

从某种意义上说,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亚里士多德认为, “思维自惊奇和问题开始”。学生能提出各种问题, 就是求异思维的开始, 也是创造性思维萌生的开始。如果说“学思结合”重在教师以问题来“引”, 那么, “学问结合”则重在学生的“问”, 即发现问题, 提出质疑。

1. 培养问题意识

在教学中, 教师应加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在中国历史的教学中, 每学一个新的朝代, 教师都要指导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朝代问题的意识, 如朝代的起止时间、建立者、都城所在地、政治经济措施等问题;每学习一个历史事件, 教师都要指导学生建立全面分析历史事件问题的意识, 如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影响等。问题意识的培养不局限于各个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教学, 应贯穿于所有历史问题的综合学习之中, 如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古今中外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对比、联系等。意识决定行为, 问题意识是一种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 有了问题意识, 学生就能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就能不断提出新的问题, 提高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从而达到“鉴古知今”“以古论今”的境界。

2. 创设问题情境

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教材所能提供给学生的内容是有限的, 所能营造的情景也缺乏现场性, 所以教师要精心创设课堂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可以是一个谜语、一个历史故事;可以是相关的影视资料、图片、文献材料;也可以是虚拟的情境, 如角色扮演、戏剧表演、形象模拟等。向学生提供一个富有探索性、启发性的问题情境, 有利于刺激学生的思维活动, 帮助他们积极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 在学习五四运动时, 笔者精选和播放了相关视频, 学生在观看视频后提出:五四运动取得了哪些阶段成果, 五四运动的影响是什么, 什么是“五四精神”等。

当然, 初中学生的提问可能是荒谬的、幼稚的, 有时甚至是可笑的, 对此, 教师既不能武断地否定、讽刺、挖苦, 更不能粗鲁地呵斥;而是要正确引导, 尊重学生的想法, 给予鼓励性评价, 指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提出有价值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三、自主探疑与合作释疑

1. 自主探疑

首先, 有了问题就需要解决,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让学生知道, 现实社会没有现成的标准答案, 引导学生不迷信标准答案, 鼓励学生敢想、敢说。学生的回答只要有一丝闪光点, 教师都要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认识问题, 让学生明白, 答案可以是唯一的, 也可能是多元的, 需根据具体情况处理具体问题, 使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获取自信和成功的喜悦。

2. 合作释疑

著名剧作家萧伯纳曾说过, 你有一个苹果, 我也有一个苹果, 彼此交换各自仍只有一个苹果;可你有一种思想, 我也有一种思想, 彼此交换后, 每个人会有两种思想。历史教学应倡导合作探究学习, 发挥集体智慧解决疑难问题。对于学生独立思考中的疑难问题, 教师可采用生生互动的方式, 让学生互相交流、争论、切磋, 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对较难理解的问题, 教师可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引而不发”。即教师只提供科学的思路、方法, 引导学生讨论探究, 然后在启发引导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观点加以整理概括, 增强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初中历史教学问题 篇5

【摘要】在初中教学体系中,历史是人文类学科的重要机体。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当中,适当合理引入历史故事,可以有效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趣味程度,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引入历史故事,也要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本文立足教学实践,分析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现实问题,探寻故事教学法在历史学科中的有效应用路径。

【关键词】初中教学 初中历史 历史故事 合理引入

在初中教学阶段,历史学科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作为人文学科中的一个代表学科,对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掌握历史文化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初中生的学生特点及教学内容所限制,初中历史课堂往往缺乏足够的趣味性,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对于初中历史教学老师来说,有效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学生注意力,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应用历史故事教学方法,无疑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路径。

l 历史课堂引入故事的教学原则

在初中历史教学当中引入历史故事,要遵循教学规律和原则,能否适当引入历史故事,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将着力点放在真实性、趣味性和针对性三个方面。

真实性是历史教学的生命线,在教学当中,教师首先要选择真实的历史事件.要有足够的历史资料来佐证所选取的历史故事。教师所选取的故事内容和精神内核,要与课本内容和教学精神相吻合,对于很多杜撰的故事,不可随便引入,以免对学生产生误导,造成不良的教学效果。对于很多无法确凿证实的历史故事,也要通过演绎的方式向学生传达,并增强学生的甄别能力。

在历史课堂开展故事教学,要强化引入故事的针对性,所引入的故事不能偏离教学主线,要与教学目标设计相吻合,所引入的故事要服务整体教学体系,与所教学的篇章紧密结合,避免故事和教学脱节,产生”两层皮”的现象。

比如说,在讲解《夏商西周的兴亡》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适当引入《封神演义》中关于姜太公的故事,这样的故事耳熟能详,同时也有相应的历史资料佐证,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熟悉,对于服务教学主题也有帮助,通过引入这样的合理故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联想和理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并明白其中所蕴含的国家兴衰内在道理。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引入历史故事,最为重要的还是要突出故事的趣味性,如果所引入的故事也没有趣味性,甚至还不如教学课本内容精彩,那么故事教学这种方法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初中生与低年级学生相比,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律性,但是学习的动力依然不足,针对学生这样的特点,突出故事趣味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历史课堂引入故事的教学实施策略

2.1巧设悬念激活课堂

由于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因此通过巧设悬念的方式,引导学生课堂,对于提升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举例来说,在讲解《秦朝的暴政与灭亡》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故事开篇,巧设悬念,先向学生讲解秦王赢政统一天下的过程,吸引学生注意力,()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对如此兴旺的秦朝如何覆灭产生兴趣,进而进入教学的主要内容当中,提升教学效率。

2.2故事教学化解难点

在初中历史的教学内容中,知识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对于涉世不深的初中学生来说,相对比较难以理解。比如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名词对于社会公众来说耳熟能详,但是,初中学生未必一下就能领会其中的具体内涵。在历史课堂中,在引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名词之前,可以通过故事讲述的方式进行铺垫,比如说,通过历史影片片段等方式,向学生展示清朝末年沿海地区的生活情况和状态,让学生对时代特点有一个直观上的`印象和感受,进而提升对于知识的认知和理解能力。这样,通过故事的引入就有效解决了课堂教学中的难点,提升了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水平。

2.3利用故事引发思考

在初中历史课堂中适当引入历史故事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可以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于历史知识和历史整体脉络的思索,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在教学内容结束后,向同学介绍一个历史小故事,这则故事或者与本节课内容相关,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夯实所学知识,或者可以与下节课的内容相关,通过故事引导学生提前对下节课的内容进行预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经过实践教学检验,通过一则故事来结束课堂,既可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总体性,也能减轻学生整节课学习下来后的疲惫感,减小学生对于学习的抵触情绪,实现教学上的首尾呼应,提升整体课堂连贯性和教学水平。

初中历史教学问题及优化策略 篇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初中历史教学越来越受到师生的关注。初中历史教学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新问题、新情况,与传统教学模式产生了强烈的碰撞与冲突。作为长期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历史教师,我们应该深刻分析初中历史教学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

一、初中历史教学问题探析

1.教学定位不够准确。

在传统历史教学中,教师将学生的历史学习定位为掌握基础知识,以考试成绩为标准,这属于应试教育的范畴。围绕上述教学定位,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往往会选择讲解法,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为了节省课堂教学时间,教师往往不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学生只能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无法满足自身的学习需求。

2.导入内容缺乏针对性。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历史教师在导入教学内容时往往会陷入主次颠倒、详略不分的困境,严重影响了教学导入的有效性。教学导入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准确的了解,以减少课堂教学中不必要的解释时间,提高教学效率。而实际情况却是,在课堂导入结束后,学生心中的疑惑并未得到有效解决。

3.缺乏科学规范的测评机制。

长期以来,初中历史教学未能引起教师的重视,这使得表现较好的学生无法获得及时的赞许和鼓励,表现较差的学生无法获得及时的指导和纠正。这样一来,学生得不到有效的信息反馈,就会逐渐失去学习的信心。

另外,教师自身测评机制的缺失使得有些教师无法持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制约了教学能力的提高。

4.教师缺乏自我学习意识。

有些教师在教学中过于自信,自以为掌握了初中历史教学的全部内容,不重视学生的基本需求,从而导致教学缺乏针对性,引起学生的反感。初中历史教师的教学现状,一方面表现为对教材的“无比推崇”,缺乏质疑精神,只是机械地完成相应教学任务;另一方面表现为缺乏资源利用意识,不善于引入课外教学资源,缺乏创新活力。

二、初中历史教学优化策略

1.明确教学方向。

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研究,制订总体目标和各个阶段的分目标,确保整个教学过程有序进行。教师要提高历史教学的纯洁性和拓展性,立足教学实际,促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提高学生解读历史事件、现象的能力,实施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化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水平。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具体教学内容出发,划分教学层次,使学生清晰地感受到教学方向。

例如,在教学“明朝君权的加强”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从明朝君权加强的表现、原因和影响三个方面开展教学,引导学生搜集相关史料,积极进行课外学习。在明确了教学方向后,教师还应进一步细化教学目标,按照时间顺序,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皇帝采取的加强君权的一系列措施,使学生形成明朝君权强化知识體系。

2.营造融洽的历史教学氛围。

初中历史教学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教师要优化教学导入环节,建立多样化的测评方式,营造历史教学特有氛围。对此,教师可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课内外资源的互通,随时随地调用课程教学所需要的资源,将历史课堂打造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乐园”,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乐园”中收获快乐和知识。

例如,在教学“五四运动”这部分内容时,为了再现当时青年人的蓬勃朝气和心怀天下的家国情怀,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初中历史教学问题分析与措施探究 篇7

一、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 一) 老师过分强调自身的主导地位,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因为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左右,老师极难改变以往的硬性灌输教育手段,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变成了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现状,学生成为了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知识,对于他们来说,上历史课也许并不那么快乐,也无法做到高效吸收知识。

在目前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间的互动很少,学生也很难在课堂上展示自己。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扮演着“演讲者”的角色,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讲授初中历史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时,老师在讲台上只是讲授了春秋五霸都是哪五霸,却忽视了与学生互动,如拓展历史知识,讲一讲春秋五霸成为霸主的关键战役,引发学生思维的发散。因此,老师过分强调自己的主导地位,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 二) 老师只注重讲授知识,不重视学习方法的传授

目前,老师的教学理念未紧跟时代,他们总是为应付考试而教授学生历史知识,这是以往落后的教学模式的映射; 而初中历史老师并未投入所有精力去讲授历史课,总是为了上课而上课,教学目标显得过于模糊。而且,老师并未意识到在初中历史课上要传授给学生遭遇难题、归纳难题、解决难题的时空定位技能。假如老师的历史教学思维一直停滞不前,那么对学生来说有百弊而无一利。这样,其结果就是老师教学提不起兴趣,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遭到打击。

( 三) 老师不重视实践教学,学生学习热情难以被激发

初中历史教材中的历史理论,都是简单的、基础的、囊括性强的历史事件的重述。老师通常会忽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育,只让学生死记硬背以应付考试。这也是以往应试教育的弊端,它尽管有其合理性,但是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热情将被无情打压,老师的教学任务也无法有效完成。例如,在讲授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历史事件时,老师只让学生记住秦皇统一六国的时间,并未利用幻灯片、音视频为学生加深学习的印象,学生也许很快就会忘记所学的知识。又如,在讲授文景之治时,老师只讲授文景之治的原因、大一统的措施等,而没有简述汉文帝与汉景帝的生平,学生只靠死记硬背来学习历史知识,这会让学生感觉历史知识是枯燥乏味的。

二、提升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措施

( 一) 老师应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手段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老师应放下应试教育的方式,将历史科目的讲授与学生能力的培养相结合,老师要看清初中历史教学的本质,不能为了应付考试而传授学生知识,这是本末倒置。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培育初中生的时空定位能力,并培养其正确的历史观与价值观。

另外,应改良传统的教育模式,不仅教会学生历史知识,更要教会其用适当的方式学习历史,如此才能提升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例如,老师在讲授教材中的《汉通西域与丝绸之路》一课时,应教授学生利用发散思维思考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意义,而并非简单地灌输该意义。

( 二) 老师应颠覆以往的教学次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老师应颠覆以往的教学次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培育初中生的时空定位能力。老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是不可撼动的,但是老师应将课堂交给学生,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因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历史知识要由自己去消化和吸收,因而强调其主体地位显得十分重要。

在初中历史课堂上,老师应发挥自身的诱导作用,而并非凌驾于学生之上。老师应让学生畅所欲言,并对学生关于历史知识的错误观点进行纠错。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热情会空前高涨,但必须控制好度,在维护好课堂秩序的前提下开展师生互动活动。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印象,并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而且学生会牢记该堂课的重难点,并增强了初中生的能力。

例如,老师在讲授司马迁与《史记》时,应让学生就所知道的知识展开讨论,对于学生的错误观点应及时纠错,并引导学生的注意力回到知识本身。

( 三) 推动教学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科学运用课文中所提供的图像、历史文献材料、历史小故事等资料,让学生进行探究和解析。之后,让学生到社会上历练,透过社会历练掌握历史知识,并在实践中看到历史演化的过程。

另外,应引导学生观看历史电视剧或电影,这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并让历史知识具象化,这样的教学模式也彻底颠覆了以往的教学模式。透过实践,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还培育了学生的历史观。

例如,组织学生观看《三国演义》的电视剧,并让学生注意前期的官渡之战的背景、交战两方、大概情况等,加深印象。

三、结束语

初中历史课堂探究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篇8

一、要从学生的角度选择探究的主题

其一, 教师应从课程目标出发, 选择对学生有学习的价值的历史探究的主题, 如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等。学生通过探究掌握内容, 有利于学生将学习的内容变成自己的知识, 将历史认识变成自己的认识。课标中未要求学生掌握的我们尽量少涉及或不涉及, 免得浪费学生的精力。

其二, 教师应从学生实际的认知能力出发设定历史探究的重点。选择的内容必须符合学生的逻辑思路 (学生的兴趣、关心倾向) , 即能引起学生的主动投入,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例如, 观察小口尖底瓶 (陕西宝鸡市北首岭出土) 。想一想, 它为什么会被做成这样子?它是用来干什么用的?如果你用这瓶子去河里汲水, 会出现什么奇妙的现象?为什么?请大家用泥陶做一个这样的瓶子试验一下, 然后再作答。学生对此兴趣十足, 也非常投入。在教学中虽然有些内容在历史研究中很有价值, 但由于这些研究有特定的条件与范围的限制, 难以与学生日常生活感受和历史感受产生关联, 超出学生现有的认知程度, 因而不适合作为探究的主题。

其三, 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有吸引力、能激发学生探究思维的问题及材料内容, 帮助学生形成真正的历史认识。例如关于“郑和下西洋”的评价, 老师总是提到郑和下西洋比欧洲新航路的开辟更早, 是历史上的一个创举。但仅此是不够的, 毕竟郑和下西洋的影响比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要小得多。对郑和下西洋这一创举, 我们在教学中不应盲目崇拜而应冷静反思, 将历史与现实结合, 引导学生去感悟, 去体验。教师在设计该部分时, 不妨提出“为什么我国后来落伍了?我们什么时候落伍的?”等值得探究的问题, 以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与价值观念。

二、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的历史思维

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课堂, 教师在教学开始前, 应先了解他们已有的经验、想法, 再由此选取材料,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的历史思维与历史理解, 努力发现并解决问题, 获得自己的历史认识。比如:让学生观察《半坡聚落房屋复原图》和《河姆渡聚落房屋想象图》, 思考问题:“两者有何特点?你认为是什么因素所造成的?”在此之前, 我对学生的地理知识方面作了一个大致了解, 他们在小学及初中的地理课上都接触并积累到不少这方面的地理知识, 再加之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感受, 完全有能力解决这一问题。果然不出所料, 学生探究得相当不错, 同时他们在探究中也获得一种满足感, 对历史课堂探究充满信心。

三、“论从史出”

历史学是通过对证据的解释而进行的, 学习历史必须通过对史料进行归纳、推理, 寻找出历史事件的原因与规律。我们的感官无法直接观察的历史事件, 只能根据证据进行推理、研究这些事件。在课堂探究中难免会有个别学生毫无根据地随意猜测, 引起哄堂大笑, 甚至造成课堂的暂时失控。因此我们必须引导学生通过解释摆在我们面前的证据来思考古人在想什么, 做些什么, 并分析他们为什么这么想又是怎么做的, 即做到“论从史出”。唯有透过分析史料的实际经验, 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探究历史知识的方式。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让学生记住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 山顶洞人已经懂得人工取火, 而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 大多数学生都能依据考古发掘的资料, 推出在北京人生活的洞穴里, 用火的遗迹十分集中, 灰烬堆积很厚, 最厚处有6米, 并且用火地点是固定的。这说明北京人掌握了控制和管理火的技术, 他们在生活中经常使用火, 而且是天然火。从北京人遗址出土的烧骨可以推测他们用火烧烤食物等, 并由此推测到北京人用火照明、御寒和驱赶野兽等。山顶洞人已经能够人工取火这个观点是依据山顶洞人已经掌握摩擦和钻孔技术等史料来推断的。因此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 任何历史的观点和结论, 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历史证据的基础上, 而不是简单作出一个价值判断, 而要做到“论从史出”。

农村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9

一、存在的问题

1. 历史教学师资力量薄弱,学校重视程度不够

长期以来,历史教学的地位是很尴尬的,尤其是初中历史。历史占中考分数比例很低,一直以来作为语、数、外等大科的陪衬而被视为“副科”。这导致有些学校尤其是有些农村学校历史科目开课不足,且缺乏师范院校历史专业的教师,不少是由其他科目老师改科而来,对历史缺乏必要的理论素养和研究热情,无法从专业角度解读课本知识。

2. 教学观念、教学方式亟待改进

有些农村历史教师年龄偏大,对教材的认识更新不及时,教学过程中重结果、轻过程,重成绩、轻方法,忽视教学中的能力培养和情感价值观渗透。教学过程中不讲求方法和趣味, 还是采用老一套的“满堂灌”方式,学生在学习中体会不到学习历史的乐趣和成就感,学习历史形同嚼蜡,挫伤了学习的积极性,最终必然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3. 教学设备短缺,条件简陋

部分农村初级中学教学条件简陋是众所周知的。由于缺乏资金投入,有的农村学校设备简陋,有些学校甚至连历史挂图也不全。同时,多媒体设备短缺,电教器材落后,有些学校即使有一到两个多媒体教室,也因缺乏操作人员,使用的频率不高。这种情况下,很难有效实施素质教育。

二、应对的策略

面对新一轮的历史教学改革,身为一名农村历史老师,深感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性。只有积极投入、不断充电,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更上一层楼,才能使新课改落到实处,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 树立自我发展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新课程改革是教师自我发展的良好机遇, 也是一个严峻挑战,如果不能及时更新教育观念,紧跟新课改步伐,很快就会在教学中处于落后状态。我们应该顺应时代要求,主动学习课程标准要求,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进行改革实践,寻找适合自己的教育之路。要重视自我水平的提高,积极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培训学习,参加函授、自考等学历教育,加强历史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要扩大知识面,对那些与历史紧密相关的地理、政治、文学、民风民俗等知识也要不断吸收消化,做到“专博结合”。更要经常读书,订阅历史类杂志,及时把握新课改动向,了解学科热点,进行自我反思。这样,才能使自己逐渐成为“科研型“”复合型“”学习型”教育人才,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2. 把握学生特点,寻找突破之路

现在的初中学生接受的思想是多元化的, 得到的信息也是日新月异的,网络、电影、电视、报纸杂志等给了他们多方面获取信息的途径。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初步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但是看问题往往似是而非,注重于表面而不能深入分析,容易被表面事物所迷惑。所以,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针对现在学生的特点,寻找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这是新课改历史教学的切入点。

3. 把自主权还给学生,打造高效课堂

鉴于现在学生鲜明的时代特点, 以往那种“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教学的需要。其实,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师生双方通过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来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成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这里的关键,是要求教师要还给学生自主权。针对这种情况, 我在教学中改变了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科书为参考工具,充分运用各种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基本知识的点拨,诱导学生发挥想象,思考分析问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与教师共同探讨,引导学生自己找到答案。

4.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组织有意义的课堂活动

多媒体为历史教学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导入手段, 利用多媒体课件等资料可以在上课之初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氛围。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时,我用多媒体播放了电影《甲午风云》的片断。当看到邓世昌下令致远舰撞向日军吉野舰时,学生们脸上神情激动,深深为邓世昌视死如归的民族精神所感染。一个好的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而是由教师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组成的。师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可以营造出一种使学生身心愉快、无忧无虑的学习氛围。

三、结束语

初中历史教学问题 篇10

一、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必要性

1.这是历史学科的要求

为什么要学习历史?为了以史为镜, 现实是历史的延续, 了解历史是为了现在和将来的更好发展, 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历史意识, 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如何“以史鉴今”, 这都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 在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思考过程中将“死”历史学活。

2.这是培养学生求真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途径

古往今来, 所有发明创造都是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出现的, 只有发现问题后才能有创新方向。教学的过程是学生不断接触新知识的认知过程, 当学生现有知识储备与新知识无法衔接的时候, 必然就会产生问题,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求真精神和创新能力。

3.这是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法宝

初中历史教师要全面地认识和处理好历史学科三维目标的地位与关系, 着眼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历史知识是基础, 学习历史绝不能仅仅停留在记住一些年代、人名、地名和事件上, “历史教学并不是单纯地传递历史知识而已, 同时透过教学活动, 对历史因果的分析、历史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以培养学生分析、批判的能力, 获得正确的历史观念, 从而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产生所谓‘历史意识’。”

二、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转变教学思维, 让学生想问

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 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 使历史教学从重视结论识记转变为重视对历史问题的探究, 树立积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理念, 与时俱进, 并将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打破思维定式, 克服思维的惰性, 同时鼓励学生破旧立新, 不迷信权威, 敢于质疑。只有实现教师到学生的思维的转变, 才能让学生在历史课堂想问。

2.营造课堂气氛, 让学生敢问

一个紧张严肃的课堂和一个不尊重学生的教师只会让学生在课堂上战战兢兢、情绪紧张, 很难提出问题。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首先需要学生敢于提问, 这就需要教师花费一定精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 尊重学生的个体的特性, 尊重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 不局限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的问题和疑惑能得到有效的表达。

3.重视基础学习, 让学生能问

初中历史学科在学校、教师、学生眼里比语数外次要, 这种不重视使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一知半解。历史问题意识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它对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有着一定的要求。如果不具备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 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有实际意义, 想要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十分困难的。很多时候学生不会问是因为他们对历史基础知识没有很好的把握。教师要重视丰富学生历史基础知识的储备, 对于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教学内容, 需要熟记的要及时督促学生记住。

4.正确开展过程引导, 让学生深问

当学生对一个知识点产生疑问, 很可能刚开始只是一个浅层次的问题。如何让学生的问题更加深入, 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 鼓励学生提出假设问题、回答假设问题, 不断归纳总结, 由一个问题延伸到另一个问题, 环环相扣。学生提出问题后自主寻求答案, 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研究性学习, 在自我提问和自我解答的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历史知识结构体系, 形成理性的批判思维和积极探索问题的科学素养。

5.讲究提问技巧, 让学生会问

提问也需要学习。古语有言, 善教者必善问, 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在历史课堂提问中的作用, 对历史教材进行深入研究, 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提问,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需要教师注意的是, 提问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教学中可以由教师向学生提问, 也要鼓励学生向教师提问, 实现良性互动。

根据新课改的人才培养目标, 初中历史教师要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 实现历史教学从结论为主到探究过程为主的转变, 让学生在不断的提问与质疑中提高创新能力, 真正掌握学好历史的方法。

摘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历史学科的要求, 是培养学生求真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途径, 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法宝。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主要有:转变教学思维, 让学生想问;营造课堂气氛, 让学生敢问;重视基础学习, 让学生能问;正确开展过程引导, 让学生深问;讲究提问技巧, 让学生会问。

关键词:初中历史,问题意识,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高荣华.在体验性学习中不断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J].历史教学问题, 2011 (2) .

上一篇:打造服务型政府理念下一篇:基层农村医疗保险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