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

2024-09-04

中国移动(精选十篇)

中国移动 篇1

移动支付平台以TSM (可信服务管理) 系统为核心, 通过合作共赢, 实现资源最大化共享, 为各方提供基于安全支付载体的智能卡应用发行和管理服务平台, 是连接移动支付产业各方的“桥梁”。目前, 中行、中信、光大、民生等商业银行都完成了与该系统的对接, 其他商业银行也正陆续接入。这为移动支付加快推广应用创造了更大的空间和更为有利的条件, 实现金融行业、通信行业乃至将来更多行业的融合。

据悉, 用户可在支持NFC (近距离无线通信) 功能的手机SIM卡上下载银行卡, 实现电子现金充值、远程消费和商户现场小额快速交易, 未来还将支持现场大额交易。移动支付平台帮助商业银行实现从传统“柜面发卡”向“空中发卡”的转变, 支持通信运营商开拓增值服务, 让消费者拥有低成本、安全、便利和应用丰富的“手机钱包”。

中国移动 篇2

2010-11-08 20:0

4中国移动134,135,136,137,138,139,150,151,152,154,157,158,159 187, 188(TD-SCDMA), 147

中国联通130,131,132,155,156 185、186

中国电信133,153,189 ,180

中国移动通信主要经营移动话音、数据、IP电话和多媒体业务,并具有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单位经营权和国际出入口局业务经营权。除提供基本话音业务外,还提供传真、数据、IP电话等多种增值业务,拥有“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神州大众卡”等著名服务品牌,服务网号为“139、138、137、136、135、134、159、158、150、157、151、187、188”。号段排序按照发放顺序排列。

发放完134后,13号段全部发放完毕,紧接着,2006年,159; 2007年2月,158; 2007年9月,150;

2008年4月,157,用于八大城市,4月1日起启动的3G“中国标准”TD-SCDMA业务测试和试商用号段

2008年7月,151;08年三季度集中放出“151号段” 2008年7月,187,188,08-7-17,工信部

2008年7月,188,移动接手青岛,保定的TD网后,很可能启用 2008-7-17,记者从运营商内部获悉,目前工信部已经完成了3G专属的部分18X号段号码分配,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分别获得了部分18X号段。在此次分配中,180、189号段被分配给中国电信; 187、188归中国移动使用;而185和186号段则归新联通所有。中国联通130、131、132、133、153、155、156、185、186 中国电信133、153、180、189

153属预付费号码,133仅有极个别是预付费号码,大部分都是和189一样,属后付费号码

1349号段早已经配给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使用(全球星卫星手机),中国卫通旗下中宇卫星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简称“中宇”),中宇通过地面建基站可以实现和其他运营商的“互联互通”,经营的号段由国家规定为1349,号码长度为11位,可以直接和固话、移动、联通等互拨,其资费标准1.8元/分钟,国际业务则按照国际长途话费计算。

补充: 130号段,131号段,132号段,155号段为中国联通普通号码段。133号段,153段号,180号段为中国电信普通号码段。

134号段,135号段,136号段,137号段,138号段,139号段,150号段,151号段,152号段,157号 段,158号段,159号段,182号段,187号段,188号段为中国移动普通号码段。147号段为中国移动G3高端用户号码段。

“逃离”中国移动 篇3

此前5年时间,他一直是中国移动某下属公司的一名经理,已经快熬到中层,放弃家人和朋友公认的金饭碗,跳槽到竞争激烈的互联网公司,前途实在难料。

但多位老同事的接连出走,逐渐消弭他的顾虑,“外面的世界那么大,那么精彩,该出去看看了”。

从账面上看,中国移动所处的世界也不能说“不精彩”。2014年中国移动在央企利润收入榜中排行第三,每天的利润高达1.39亿元。但即便如此,人才流失问题却越发凸显。

事实上,在电信资产投建的退潮期和互联网经济的爆发期,人才流失成了整个通信行业的共同难题,除政策、市场环境影响之外,也暴露出运营商多年来传统体制机制下所积累的管理和效率顽疾。

如何留住骨干人才,在互联网经济的浪潮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是2016年包括中国移动在内的三大运营商需面对的头道难题。

离职!离职!

2016年伊始,如果总结中国移动过去一年的关键词,“离职”一词可以入列。

最新案例来自中国移动转型移动互联网的排头兵——咪咕公司。2015年12月,有媒体报道了咪咕总经理戴和忠提交离职申请的消息。

对于戴和忠的离职,中国移动官方没有具体回应,对接媒体的相关负责人向《财经国家周刊》表示,中国移动作为一家拥有数十万员工的大型企业,年底出现跳槽实属正常。

如果从已披露的信息来看,近两年中国移动中高层的离职现象的确已经很“正常”。

据媒体报道,2014年底,中国移动控股公司卓望飞信事业部总监罗川离职,跳槽到李开复的创新工场;中国移动香港公司董事长林正辉离职,任中信国际电讯公司执行董事和行政总裁;2015年初,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院长黄晓庆、市场部副总经理徐刚、互联网公司(筹建 )业务一部总经理杭国强相继辞职,原中国移动终端公司总经理的唐剑锋,也离职跳槽到三星。

但戴和忠跳槽传闻暗含的信息却没那么简单。随着传统电信业务营收下滑,咪咕作为中国移动重要的转型平台被寄予厚望。从现有的营收数据来看,其也不枉重负,在一年时间里与超过6000家合作伙伴展开深度战略合作,为合作伙伴带来高达121亿元的收入。

如此大好形势下转型排头兵的掌门人半路出走,不得不让人思考目前中国移动员工所面临的处境。

金饭碗与苦日子

从政策和市场环境来看,看似高收入金饭碗的电信运营商,实则过着苦日子。

外部的压力显而易见。

中国移动公布的2015年上半年业绩显示,中国移动上半年营业收入为3407亿元,增长4.9%,实现利润573亿元,利润率下降0.8%。虽然绝对数字在增长,但利润增幅早已放缓。

而另一面,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正在弱化用户与运营商的直接关联,电信运营商正在沦为互联网产业的网络“管道工”。

电信运营商中,月薪低于4000元收入的后端员工占比超过了70%。

“管道化”趋势严重冲击了运营商的传统业务。以苹果应用商店的收入构成为例,除去开发者获得的7成外,苹果自身拿到的是13%,信用卡公司获取16%,剩下的1%归数据存储和传输服务商。用户下载一个收费应用中,提供网络支持的运营商只有微不足道的收益。

外部重压下,内部的改革阵痛也纷至沓来。

2014年年末,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将推动民间资本进入基础电信设施领域。而铁塔公司的出现,则在加速电信行业的去固定资产化。

中国通信业的体制机制决定了电信运营商既是身背国家通信发展重任的央企,又是肩负盈利目标的上市公司。刘旭认为,“这意味着一方面要响应国家号召提速降费,另一方面,又要完成相关部门以及股东的业绩考核和营收要求。基层和中层员工夹在两者之间,压力巨大。”

任务和工作量增加,运营商员工的平均薪资却并没有外界想象中高。据《电信运营商后台员工月薪调查结果》显示,当前电信运营商后端员工中收入低于2000元的超过39%,而月收入在3000元?4000元的比例占到38%。也就是说,低于4000元收入的后端员工占比超过了70%。

随之而来的央企薪资改革,更是“雪上加霜”。2015年7月,中国移动对外公布降薪方案,从集团到各省公司都做了相应调整,二级正以上高管(相当于子公司高管)年薪降50%,各省公司班子成员降40%,处长一级管理人员降20%。

一位电信行业资深专家认为,副处、处长一级人才一直是电信运营商的中坚力量,内部考核和薪酬体系的双重压力延伸到中层,人才流失就成了必然现象。

市场化重任

不过,在黄晓庆等一些离职高管的观点中,考核和降薪并非人才流失的根本原因。

2014年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三大运营商的高管均表态称不愿沦为互联网时代的管道公司。去电信化,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已经成为共识。但实际情况是,受累于体制机制的束缚,运营商的互联网转型并不顺利。

2015年7月,中国移动集团召开总经理半年会,有消息称时任董事长的奚国华在讲话时曾表示,咪咕文化必须采用市场化机制,中国移动要给咪咕营造适合移动互联网公司特点的小环境、小气候。

但随后有媒体报道称,所谓的“小环境、小气候”并未实现,咪咕公司离真正的互联网化、市场化、去行政化的独立运作仍有距离。

与电信运营商内部考核和薪酬压力双增长对应的是,外部互联网公司快速发展带来了市场化机制的巨大诱惑。

刘旭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在互联网行业,不少公司都专门准备了从电信运营商定向挖人的名单,除了数倍于电信运营商的薪酬、股权激励等,还包括中高层人才更为看重的运营决策自主权。

在黄晓庆看来,现有体制机制下,电信运营商很难放开手脚,想要真正实现市场化,必须有一整套系统化的改革机制,包括股权结构、人事任免、薪酬体系等各方面的协同推进。

中国移动 篇4

智能手机改变了人们的沟通娱乐的方式, 而互联网金融改变了人们交易买卖的方式。当互联网金融将交易平台从电脑转向手机时, 移动支付应运而生。如今, 移动支付作为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领域正在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二、移动支付资源数量比较分析

(一) 手机支付用户量。手机支付用户量方面, 中国移动拥有庞大的手机使用用户做基础资源最为丰厚。虽然中国银联掌握着绝大多数用户的银行卡信息, 但是手机支付用户数量却并不多。 (见图1)

(二) 覆盖地区中国移动依然凭借自身通信运营商的地区范围基础, 提供了相比之下最广泛的远程支付服务。而中国银联和支付宝的覆盖范围都不及中国移动。

中国银联和中国移动开展的近场支付合作在覆盖范围也可以做到双方互补。中国银联掌握着银行卡终端商户的信息, 可以为改造POS机以支持近场支付提供服务。中国移动掌握着电话卡和通信渠道, 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支持近场支付的手机及近场支付工具的服务。

(三) 银行资源。在银行资源方面, 中国银联具有先天优势。但是, 支付宝作为一种第三方支付平台它所发展的银行资源也不容小觑。更重要的是, 目前第三方平台不再只是一种支付的媒介, 还是资金的储蓄池。支付宝中的交易沉淀资金很大, 甚至有威胁到银行业的趋势。

三、移动支付产品类型比较分析

(一) 远超支付。中国银联、中国移动和支付宝都提供了短信支付、客户端支付、手机网站支付这三种基本支付产品。中国银联与其它两者相比还提供了金融智能SD卡产品。金融智能SD卡是一张嵌有金融智能芯片的SD卡, 用户将SD卡插进手机的SD卡槽内, 绑定用户银行卡信息, 下载银联手机支付客户端, 即可在手机上实现远程支付功能。与单独使用客户端进行远程支付相比, 插入金融智能SD卡后, 客户可以享受更多、更安全的远程支付。中国银联掌握着银行卡用户的卡信息和个人信息, 它利用自身优势开发产品, 领先于中国移动和支付宝。 (见图2)

(二) 近场支付。支付宝对近场支付参与较少。这与其既不掌握用户的银行卡信息, 也不掌握手机用户信息的劣势很大关系。中国移动与中国银联在近场支付方面紧密合作, 联合推出了“手机钱包”产品。对于只掌握银行卡信息的中国银联和只掌握手机用户信息的中国移动而言, 只有两者合作开发才能真正推广近场支付。在两者的合力推动下, 目前“手机钱包”所使用的NFC技术已经成为未来近场支付的发展趋势。除此之外, 中国银联在近场支付方面也有自己的独特产品。“手机钱包”虽然是未来发展的主流, 但是要想使用“手机钱包”必须更换具有NFC功能的手机。因此中国银联推出了在发展过渡时期的近场支付产品“simpass”和“贴片卡”。这两种产品不需要更换手机就可以进行近场交易。

(三) 创新支付。支付宝并不甘于被近场支付淘汰。第三方平台虽然不具有银行卡和手机用户信息的优势, 但其所依托的电子商务平台其一大优势。支付宝推出了创新的近场支付新方式客户端NFC支付和扫码支付。客户端NFC支付不需要手动输入对方支付宝账号, 只需要在支付宝客户端中的“摇摇找人”, 将自己手机靠近对方手机, 通过NFC就能找到对方账号并进行快速支付。这种方法巧妙地避开了自身的劣势, 同时也可以配合电子商务的交易进行近场支付。

四、总结

总体来看, 中国银联、中国移动、支付宝在移动支付用户服务方面表现的各有侧重, 它们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中国银联提供了丰富的近场支付和不同的远程支付。银联利用自身优势和自身的银行清算系统率先推出了许多与众不同的服务产品。中国移动依托庞大的手机用户人群, 逐步在全网推出手机支付服务。其中中国移动与中国银联合作推出“手机钱包”实现优势互补, 让手机和金融消费充分结合。支付宝第三方支付公司根据自身特点建立起了可靠的银行合作关系, 有凭借电子商务平台的优势推出了创新支付方法。

未来中国银联、中国移动和付宝还会面临更多的竞争和挑战, 只要认清自身优势, 推陈出新, 就可以在移动支付领域不断发展。

摘要:目前, 提供移动支付业务的行业主要包括银行业、通信业和第三方支付业。中国银联、中国移动、支付宝分别是这三类行业中提供移动支付服务的代表。中国银联、中国移动、支付宝各自依托于自身优势推出移动支付服务, 形成了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关系。

关键词:中国银联,中国移动,支付宝,移动支付,比较分析

参考文献

[1]中国银联手机支付网站[OL].http://mobile.unionpay.com/, 2014

[2]中国移动电子商务网站[OL].http://cmpay.10086.cn/info/aboutwallet/index.html, 2014

中国移动简历 篇5

性 别: 男

民 族: 汉族

出生年月:

证件号码:

婚姻状况: 未婚

身 高: 181cm

体 重:

户 籍: 广东湛江

现所在地: 广东湛江

毕业学校: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学 历: 专科

专业名称: 移动通信技术

毕业年份: 20xx年

求职意向

职位性质: 全 职

职位类别: 通信技术

职位名称: 销售 ;

工作地区: 湛江市 ;

待遇要求: 可面议 ; 不需要提供住房

到职时间: 一个月内

技能专长

语言能力:英语良好 ; 普通话 标准

计算机能力: 良好 ;

综合技能: 证书:

1.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局域网管理模块(Windows 2000平台)网络管理员

2.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Microsoft Office)

3.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

4.维修电工(中级)

获奖:

1.在20xx年8月-10月份中国联通河源分公司校园营销推广工作中,因态度积极、业务量突出,被评为“优秀实习生”称号。

2.于20xx年9月份参加“中国联通河源分公司服务技能大赛”荣获“优秀奖”。

3.在20xx-20xx年度在中国联通河源分公司实习工作期间,因工作态度积极、工作表现突出,被评为“优秀实习生”。

4.在参加“河源职业技术学院20xx年大学生国旗班活动月”系列活动比赛中荣获“第一名”。

5.在20xx-20xx年度参加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国旗班工作表现突出,荣获“优秀旗手”称号。

教育培训

教育经历: 时间 所在学校 学历

20xx年9月 - 20xx年6月 廉江市第三中学 高中

20xx年9月 - 20xx年6月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培训经历: 时间 培训机构 证书

工作经历

所在公司: 中国联通河源市分公司

时间范围: 20xx年9月 - 20xx年11月

公司性质: 国有企业

所属行业: 互联网、电子商务

担任职位: 营业岗

工作描述: 1.熟练操作BSS系统、ESS系统以及各相关营业系统,精通流程。

2.负责在中国联通营业前台为客户提供业务咨询及办理,做好服务工作;

3.掌握各种中国联通业务,主动向用户推荐;做到玩3G,沃做主,玩出沃精彩。参加现场活动,宣传和推广联通业务,挖掘潜在客户。

所在公司: 中国联通东莞市分公司

时间范围: 20xx年12月 - 20xx年2月

公司性质: 国有企业

所属行业: 通讯、电信业

担任职位: 营业岗

工作描述: 1.熟练操作BSS系统、ESS系统以及各相关营业系统,精通流程。

2.负责在中国联通营业前台为客户提供业务咨询及办理,做好服务工作;

3.掌握各种中国联通业务,主动向用户推荐;做到玩3G,沃做主,玩出沃精彩。参加现场活动,宣传和推广联通业务,挖掘潜在客户。

自我评价: 本人性格开朗,待人热情,爱好广泛,有足够的耐心,能吃苦耐劳,做事认真,负责,有很好的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协调能力。对人热情真诚,团队意识强,善于接受新的知识。

中国移动遭遇挑战 篇6

5月初,当第一家虚拟运营商“话机世界”开始推170号段时,用户发现当初说好的不清零条款并没出现在列表上。但是,中移动却在对4G套餐做出调整,一个传闻是,它将打破包月制,允许用户把用不完的流量转到下个月,甚至还能分享给朋友;对超出流量的现象,不收取昂贵的费用,而是视为自动升档;此外,还可能会联合一些互联网应用推出免费流量服务,比如免流量看微博。

用户希望看到类似的变化。工信部提出“资费全面市场化”后,外界认为其实际意义有限—因为电信业的下限早已取消—但从中移动的这个反应来看,这个姿态对电信产业的竞争还是有一个正向的促进作用。尤其对于新进入市场的26家虚拟运营商来说,这条政策此时推出,无异于在鼓励竞争。这算是件好事。

眼下的中移动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关口上。

中移动本来是想依靠4G重返2G时代辉煌的,但是现在看来,事情并没有达到预期—4G套餐的昂贵、信号覆盖有限,阻碍了推广。而中移动继续依靠3G时代派指标下命令的方式推广4G,除了让基层员工感到压力巨大外,也让4G基站的建设有点大跃进的意味,任务难以实现,并且已经拖累了业绩—再加上对iPhone 5s的大量补贴,它至少要到今年第四季度才能看到些4G的好处。

它的第一季度财报出来后,业界无不发出凛冬已至的感慨:收入虽然上涨,利润却出现下滑,对比联通和电信,中移动的业绩并不好看。假如细究其中原因,除了网间结算上有些损失以及受到互联网的冲击外,它在4G建站中的投入也是利润走低的重要原因。

从这个角度来看,国资委强推一个与三大运营商并驾齐驱的铁塔公司,或多或少有些网业分离的意味—假如你联想到目前水、电、天然气和铁路等行业正在发生的事情。它能解决运营商“轻资产”的问题,表面看对中移动似乎是一个利好—让它不至于被4G基站建设拖垮—但本质上,可能是种倒退。

电信业并不是所谓的“天然垄断”行业,无关公共福利。铁塔公司想要解决的事是重复建设和资源共享问题。其实,早在2006年,三家运营商就用类似的方式入股成立了中国通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来解决“共享共建”问题,但基本上是失败的。问题在于,重复建设虽然会降低利润,但它仍属于市场行为,三家运营商会根据自己的策略去建立竞争壁垒,并不一定是坏事。

从长远来看,上游建设是有利可图的,假如你从互联网公司亚马逊建设云的思路去理解这件事,就会知道垄断基础设施在未来的通信产业是一件多么重大的事,所有的运营商都要向它购买网络。而现在,政府垄断了上游,并不会让整个产业更具有效率,可能还会降低4G的建设速度,毕竟政府不了解市场,对基建行为缺乏推广动力。当然,现在铁塔公司的细则未出,一种说法是它暂时只针对增量铁塔建设市场。

对于想靠4G翻身的中移动来说,这一切将让它的未来充满挑战。假如它失去了建网的主动权,也就相当于失去了一直以来积累的竞争优势—铁塔资源,夹在铁塔公司和OTT之间,与虚拟运营商并驾齐驱,还要付更多的增值税费,未来它的利润空间可能会越来越小,甚至沦为资质平庸的小运营商。

作为目前市场中最大的一家运营商,中移动对虚拟运营商一直有所排斥,并未像另外两家一样公布针对虚拟运营商的批发价格。但相比虚拟运营商,中国移动最大的对手还是微信。它自己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推出了类似微信的RCS方案,这相当于革了自己语音和短信业务的命。相比起微信对中移动的竞争作用,政府斩断上游的方式并不一定会让用户获得更多的实惠。要促进这个产业的有效竞争,政府应该学会彻底放手,不以政治任务论短长。

中国移动的战略转型 篇7

中国移动的全称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它成立于2000年4月20日, 注册资本4千亿人民币, 其中包括中国移动香港集团有限公司和国内30个省设立的子公司, 拥有全球领先的网络技术和庞大的客户体系, 被列为世界500强企业, 成为全球最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

中国移动主要的经营范围包括手机充值、数据、固定电话和多媒体业务, 拥有“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等家喻户晓的客户品牌, 目前中国移动的基站总数达到100多个, 客户总数据统计高达7.2亿户。中国移动自成立以来, 多次获得世界荣誉, 其中包括连续六年在国资委考核中获得A级最高级别, 并获得国资委授予的“业绩优秀企业”称号, 连续3年在《财富》杂志上列为世界500强, 在《金融时报》获得全球最强势品牌排名。

二、目前中国移动市场发展的整体状况

中国移动作为全球电信行业的顶端潮流, 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引领国内电信市场的发展, 但要其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必须认清当前国内电信市场的整体形势, 然后主动做出战略转型。

1、电信市场的规模持续扩大。

根据国家信息部统计的数据, 截止2012年12月30日, 中国内地的移动用户已经达到10.2亿, 在中国电信市场的72%左右, 从最近电信市场来看, 移动的用户规模呈现稳步增长的状态, 但是与国际其他比较成熟的市场相比, 中国移动的推广率还存在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 移动用户的普及已经接近极限, 不能作为行业提高的新动力, 需要探索新的增长方式。

2、移动互联用户需求日益旺盛, 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由于网络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 移动互联网业务越来越盛行。据国家互联网统计居统计, 在2010年至2012年短短两年的时间内, 3G网络覆盖了85%以上的大中城市。

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由2010的6月1.1亿人增长到2012年的6月3.42亿人, 近两年的复合增长率达27%。手机上网用户也迅速提升, 由2010的6月23%增长到2012年的6月的37%。在2012年上半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监测显示, 移动互联网用户对手机上网的使用得到进一步广泛提升, 其中排名前三名的业务分别是:排名第一的手机即时通信, 使用率高达78%;排名第二的手机网络新闻, 使用率高达62%;排名第三的手机搜索, 使用率高达56%。智能手机的发展趋势锐不可当, 必将会带动“流量风暴”的随之而来。

3、ICT产业竞争日趋激烈。

在当今移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趋势下, 整个互联网产业局势也在悄悄发生变化, 竞争越来越激烈, 电信运营商对产业链的控制, 正在受到冲击, 中国三大运营商通吃产业上下游的局面将被打破。终端、内容应用、系统平台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争夺重点, 各大厂商通过向产业链向下游延伸, 不断向电信运营领域渗透, 产业链条集合交叉、融合大势所趋。

三、中国移动提升竞争力的战略转型

在整个互联网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 在移动网络日渐普及的大趋势下, 传统业务收入增长已不能适应移动互联网产业的游戏规则, 如何把握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机遇, 在未来的产业发展中占据主动, 在同行产业竞争中存活下来并持续壮大呢?因此, 中国移动为了迎合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不得不进行转型, 由传统通信业务向信息通信业务转变。中国移动产业的转型, 主要目的是使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 在新的竞争环境下保处于不败之地, 面对中国移动提升竞争力的战略转型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1) 发展全面业务服务

随着这几年中国移动不断拓展用户规模和丰富发展多样化数据业务, 以满足激烈的市场竞争。拓展用户规模策略不仅包括预存话费、存话费赠手机、话费打折、积分捆绑等综合措施, 还包括开拓农村、校园、外来务工人员等新增市场来充实用户数量。

中国移动的发展策略是:不断挖掘自身资源, 并有效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 与终端商、设备、内容服务提供商等价值创造主体密切合作, 大力推进业务创新, 在不断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

(2) 完善品牌体系, 提高品牌价值

中国移动品牌体系中全球通、动感地带、神州行被广泛使用, 但这些都属于个人客户品牌, 目前缺少家庭客户品牌, 所以中国移动应加强致力于家庭客户品牌的研发与设计。中国移动的发展策略是:推广家庭品牌时, 做好宣传工作, 以强大的个人客户资源位基础, 大力发展各业务之间的连带等模式。在家庭用户取得一定规模后, 可以结合宽带手段再继续拓展新的业务。

家庭式发展策略就是中国移动应有选择性的进入家庭市场, 开发针对家庭用户的套餐服务, 家庭宽带接入业务主要在新建的小区或者原来铁通覆盖的小区重点覆盖, 将DSL和原有的移动业务进行捆绑, 为家庭用户客户提供固定、融合的解决方案。

(3) 提升最满意特色业务服务开发能力

中国移动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和网络资源, 进一步明确和提高服务标准, 通过建立完整详细的客户数据库, 数据分析技术, 着重发掘客户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心理, 调整自己产品、服务和宣传方式, 以适应客户的真正需求。中国移动的发展策略如下:始终坚持以服务为中心, 优化组织结构建立服务性组织。同时, 加强服务质量的企业文化宣传工作, 加强对员工的服务培训, 使每位员工都能认识到自己的服务质量对工作带来的影响。不断加强市场调研工作, 因为客户的需求是千变万化的, 中国移动必须时刻了解用户的消费习惯, 时刻关注用户需求的变化, 从而有效提高中国移动对客户最满意的特色业务服务开发能力。完善系统建设能够帮助企业从网络和系统中获得最真实、最有价值的数据, 并将这些数据转化为知识, 利用已形成的知识增强服务开发能力。完善的系统建设还需要将客户感知的服务质量和实际提供的服务质量相结合, 并制定出满足用户感知和市场竞争需要的流程。

(4) 加强网络建设, 构建智能管道

中国移动要在3G时代保持其在网络方面的核心竞争力, 首先要加强网络建设能力, 以便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其次要充分考虑和提高网络的延伸和有效性, 做好网络的规划和管理工作;最后不断完善开放、低成本的基础设施, 保证技术先进、网络高效运作、支持丰富业务种类, 并为用户提供优质语音业务与高速数据业务。在网络质量管理方面, 要做到有效控制运营成本, 牢固树立网络服务市场、服务客户的理念, 巩固中国移动稳定性高、效率高、客户满意度高的优质网络, 只有这样中国移动在网络质量方面独占优势。在网络规划方面, 要积极采取集中化管理模式, 以实现各类通信网、业务网和支撑网的集中建设, 优化企业各类资源的配置, 发挥规模优势, 提高运营效益。

在发展固定网络领域上, 中国移动应重点发展移动、宽带与固话之间的捆绑业务模式, 将原有的铁通现有用户继而升级为3G用户, 加强对铁通的固网及宽带资源的利用和发展。在中国移动宽带发展策略上, 除无线宽带外, 面向个人用户推出捆绑业务, 开拓自身的宽带网络建设, 充分做到利用固网宽带携手广电, 达到资源互补, 以语音、宽带与视频结合的模式。大力发展固网宽带和数据通信业务, 以积极应对固网业务目前所面临的挑战, 寻求优势互补和强强联合进一步挖掘客户价值, 造就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

(5) 以3G的战略发展4G移动通信

3G网络在中国一直朝前盛行, 但是中国移动抢先一步开始着手4G技术的发展, 4G的发展必将会给我们的生活, 乃至整个移动通信产业带来意向不到的好处, 所以说以3G的战略发展4G, 这不仅是一场即将到来的技术革命, 更是标志着中国在移动通信标准制定领域再次走到了世界前列。

目前, 对第四代移动通信 (4G) 已经确切定义, 4G的牌照也已经发放。我国的4G业务已在江苏进行小范围试运行, 主要以中国移动推出的TD-LTE技术为主, 中国移动计划在2013年实现TD-SCDMA向TD-LTE的平滑过度, 并建立TD_LTE基站20万个以上。正式的4G商用服务2013年初已在广州推出。虽然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已经体现出许多优势, 但未来的4G通信能满足第三代移动通信尚不能达到的在覆盖范围、通信质量、造价上支持的高速数据和高分辨率多媒体服务的需要,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提供的无线多媒体通信服务包括语音、数据、影像等大量信息透过宽频的信道传送出去。总之第四代移动通信可以容纳市场上庞大的用户数量, 改善目前通信质量的需求, 已达到高速数据传输的要求。

4G的高速无线网络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信息无处不在, 便捷无处不在的无线宽带体验, 这将会给人们的通信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4G网络可以手机看视频瞬间播放, 减少等待时间, 画面质量更加高清;手机音乐拥有更佳的音乐质感;手机玩游戏, 可以反应更快, 游戏接入更迅速;手机视频通话的画面也会更清晰流畅, 更有共享通话功能!关于通信的幸福憧憬, 在4G时代都将会变成现实!

中国移动应以客户为中心, 紧密结合产业环境和电信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不断坚持战略转型和业务创新, 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的新型模式, 成为最强有力的信息、网络服务提供商, 为中国的通信事业创造更大的辉煌。

摘要:改革开放30年, 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并且各行各业的发展也是突飞猛进, 电信行业更是如此, 面对市场宏观环境和日趋激烈的竞争市场, 中国移动虽然一直作为电信行业的领跑者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就, 但面对新领域、新业务、新市场中国移动如何延续过去的辉煌将面临非常大的挑战。所以中国移动要想不断发展壮大, 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获取更大的发展的空间, 只有通过战略转型。本文首先对移动进行简单介绍;其次对目前中国移动市场的发展整体状况, 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诠释;最后提出了中国移动提升竞争力的战略转型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中国移动,战略转型,移动互联网

参考文献

[1]张传福, 胡敖, 彭灿, 等.移动通信新业务开发必读.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8, 16-24

[2]黄秀清, 梁雄健.电信企业ARPU值分析.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9, 2:34-37

[3]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2005年中国移动公司年度报告, 2009

[4]中国联通通信有限公司.2005年中国联通公司年度报告, 2010

[5]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移动梦网创业计划-SP分册.2011, 3-15

[6]郑大海.移动梦网——产业链创新共赢的榜样.中国数据通信, 2009, 08:64-65

[7]王国顺, 晏宗明.我国移动通信增值业务发展现状及营销模式分析.2008, 17:28-29

中国移动搜索市场简析 篇8

关键词:移动搜索,语音助手,简析

引言:随着中国智能手机渗透率迅速上升, 移动搜索成为搜索行业的一片新的蓝海。但移动搜索行业在中国的发展也面临着多种困难。

一、移动搜索是搜索行业的主要增长点

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正快速增长。根据CNNIC数据, 2012年7月中国互联网用户总数为5.38亿人, 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为3.88亿人, 占互联网用户总数的72%。根据艾瑞预测, 2012-15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平均增速将达到11%。

智能手机的快速渗透是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随着低端千元智能机的蓬勃发展, 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也受其推动快速增长。笔者认为原因如下: (1) 智能手机与传统功能手机相比整体配置较强, 且安卓和i OS系统上有丰富的各类移动软件 (如网游, 在线音乐软件等) , 吸引用户更多地使用移动互联网。 (2) 智能手机相比传统功能手机屏幕更大, 且一般采用触摸屏作为输入方式, 更方便用户进行观看在线视频, 浏览手机网页等行为, 提高移动互联网活跃度。

受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推动, 移动搜索行业也在近年间迅速发展。根据CNNIC数据, 2012年7月中国搜索用户总数为4.29亿, 移动搜索用户为2.59亿, 占搜索用户总数的60%。艾瑞预计中国移动搜索用户总数将在2015年达到4.39亿人, 占据搜索用户总数的86%, 百度CEO李彦宏在2012年曾提到百度2012年三季度移动搜索流量同比增长110%。与此同时, PC搜索流量停滞不前, 艾瑞数据显示2012年PC搜索流量相比2011年仅有个位数增长。

虽然移动搜索相较PC搜索有着更为迅猛的增速, 但笔者并不认为移动搜索会侵蚀PC搜索的市场份额。然而在未来几年, 移动搜索或许会成为整个搜素行业的唯一增长点。原因如下: (1) 许多用户在家中或工作场合使用PC搜索主要为了查找较为复杂, 与工作相关的信息, 这部分的搜索流量很难被移动搜索代替。 (2) 但随着平板电脑和手机性能的迅速发展, PC搜索上的许多与娱乐相关的需求将被转移到移动搜索上。 (3) 用户主要利用碎片时间进行移动搜索, 这部分的搜素需求将对传统的搜索需求进行补充, 成为搜索流量增加额的主要来源。

然而移动搜索的增长也面临着多种困难: (1) 中国的3G渗透率依然较低, 由于费用依然较高, 宣传力度不足等多种原因, 中国的3G渗透率依然较低。根据工信部数据, 2012年中国3G渗透率仅为13.6%。由于流量限制, 针对一些高流量耗费的功能, 如在线视频及软件下载的移动搜索需求受到抑制。 (2) 大部分网站仍未开发适用于手机的版本, 根据艾瑞数据, 只有5%的网站提供适用于手机观看的版本。由于手机网站的体验度较差, 许多广告主对在移动搜索平台上投放广告仍持有保守的态度。

除了以上的两个原因以外, 移动搜索也面临着移动应用的冲击。搜索是PC上毋庸置疑的互联网入口。然而在手机上, 移动应用 (app) 取代搜索成为了许多用户上网的第一入口。根据艾瑞数据, 智能手机用户花费75%的时间使用app, 仅花费8%的时间进行网页浏览。因此, 搜索和浏览器在移动平台上的互联网入口作用被弱化了。

二、移动搜索行业变现前景如何?

根据艾瑞数据, 2012年中国搜索广告总体收入占中国互联网广告总体收入的60%。虽然搜索广告在各类互联网广告中具有最高的投入产出比 (ROI) , 但笔者预计2012年将是搜索广告行业面临困难的一年: (1) 许多与电子商务相关的广告需求转向电商平台, 如淘宝, 天猫, 京东等。 (2) 新的互联网广告形式, 如视频广告, 社交网络广告开始受到广告主认同。

与PC搜索广告相比, 移动搜索广告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由于手机屏幕较小, 移动搜索只能提供PC搜索1/3的广告位。以百度为例, 其移动搜索结果页上最多只提供3个广告链接。相比之下, 百度PC搜索至少提供8个广告链接。由于手机屏幕较小, 同一屏幕超过两个广告链接即会对用户体验产生影响。 (2) 基于本文前述的多种原因, 广告主对移动搜索的接受度依然较低, 因此对移动搜索广告的投放仍处于试验阶段, 并没有给予移动搜索广告独立的广告预算。因此移动搜索广告的一些核心营运指标, 如每单位广告点击成本 (CPC) 相比PC搜索依然较低 (3) 相比PC搜索, 移动搜索能提供用户的位置信息, 因此其广告投放相比PC搜索更为精准。主流的搜索引擎公司, 如百度, 谷歌, 搜狗, 腾讯均开发了移动地图软件以求与移动搜索结合搭建移动广告平台, 从而能根据客户位置推送相应广告, 这种广告相比电脑上的传统搜索广告拥有较高的用户到达率, 因此广告客户会愿意付出更高的广告费用。

三、语音助手有望让搜索市场重新洗牌

自从苹果在i Phone上推出语音助手, Siri以来, 语音助手逐渐成为中国各大互联网巨头的必争之地。传统搜索只能直接搜索用户输入的特定语句并给出相应的结果, 而语音助手则能直接给出用户需要的答案。以旅馆查找需求为例, 用户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哪里有旅馆”, 搜索引擎只会利用其作为关键字在其数据库内进行搜索, 而相比之下, 语音助手则会对用户的输入需求进行简要分析并直接给出附近旅馆的列表, 用户可以直接选择并完成后续的预定, 付款等功能。虽然现在的语音助手功能依然不够强大, 但已经体现出了对移动搜索进行功能替代的潜力。未来在移动助手上获得领先的互联网厂商将会成为未来移动互联网入口的有力竞争者。

四、结论

综上所述, 由于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 移动搜素行业将成为未来几年搜索行业的唯一增长点。虽然移动搜索相比PC搜索具有精准度高, 随时随地可搜索的优点, 但其也面临广告主接受度低, 广告位较少的困难和语音助手的挑战。移动搜索的未来前景到底如何, 尚需要进一步的观察。

参考文献

[1]CNNIC.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2

[2]艾瑞.2012年中国移动搜索市场研究报告简版.2012

中国移动 篇9

目前中国移动从移动互联网的网络、平台、业务、终端各环节都有着较深度的参与, 在无线接入、承载传送、IT支撑、云计算、物联网、终端、业务都提出了自己的理念、标准, 或完全主导着自己的技术选择;并且或多或少地开始在地方实施对这些领域的改造或发展。这种种动作在2010年无疑加快了推进速度, 其背后有相关技术的渐趋成熟, 有产业的更趋完善, 更有用户需求愈加快速增长的推动。

中国移动确实是国内运营商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先行者。不过在其参与移动互联网方方面面的过程中, 也难免有操之过急、疏漏缺失之处, 而我们此次专刊也广邀业界各方人士为其出谋划策, 以业界之力为其产业发展推波助澜。

中国移动:固定宽带之踵 篇10

在电信重组后全业务运营的初期, 引入了中国铁通固定宽带牌照的中国移动带着一丝新鲜感似乎有过一段时期的热情。比如在2008年至2009年间, 据称中国移动有20余省份进行了FTTx试点和部署。其后在2009年12月启动了首次集采, 彼时放言2010年全年集采600万线。当时这场集采还对PON产业形成了新的触动, 因在此之前国内其他两家运营商的态度多倾向EPON, GPON基本未获采纳, 而彼时中国移动启动的集采首次给了GPON拼杀的机会。

开头可以说激动人心, 而结果却颇有些让人意外, 尽管中国移动财大气粗, 最终2010年全年集采建设量也是大大缩水。

另一方面, 在初期, 许多地方移动公司与铁通公司间似乎也是充满了融合的兴奋劲头, 当时许多地方迅速推出移动与铁通的固移捆绑业务, 两家的营业厅协同推广、互设坐席之类, 让人颇有响应及时之感。这种合作方式虽然在此后也依然存在, 却渐渐冷了下来, 并没有什么突破性的发展或是进一步合作的消息。

在体制之外, 中国移动也曾试图与广电方面的固定宽带业务进行合作, 这样的目的一是可以多条业务发展的选择, 其次也可以借助广电在三网融合中的机会。不过可惜的是, 目前的广电纯粹“鸡肋”, 其内部错综复杂的产权、利益博弈、方向性选择不明确, 使得其自身仍是个“烂摊子”, 网络改造推进迟缓, 相关业务无法推进, 遑论与中国移动的有效市场配合了。

可以说, 经过三年期, 中间虽有不少动作, 但到了目前, 就中国移动整体的固定宽带给人们的印象来说, 反而是“没有什么印象”。

究其原因, 政策因素当然是其中之一, 它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中国移动整体在一些决策和行事上显得束手束脚。对于中国移动此后全心发展移动宽带的决定, 政策因素也是推动因素之一。

不过政策虽对中国移动整体固定宽带策略形成约束, 却并不能完全阻挡地方移动公司的动作, 据了解多地的移动公司倒是以许多业务名头来推动过固定宽带业务。尽管在地方上也多次遭到同业者的投诉, 但地方移动公司的做法却也颇值得理解:中国移动的整体竞争优势已不再明显, 甚至可说这种“被逐渐蚕食”之势仍在延续, 危机感深重, 任谁都不会想放过这样一大块业务。

上一篇:疯狂的赛车下一篇:自主参与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