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音乐

2024-07-08

商业音乐(精选十篇)

商业音乐 篇1

一、数字音乐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数字音乐产业虽然蓬勃发展,但是新兴的在线音乐平台还没有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版权收费成为难题。很多在线音乐公司都是衍生盈利,比如会员付费、秀场主播、演唱会推广等多个变现方式。据统计,音乐人的版权销售收入占比不足6%,版权分账和专辑销售占比不过10.8%,占比最大的是演出和商业活动,而能够产生这些付费需求的核心因素是粉丝。

随着国家对版权的重视,各大音乐企业为了做到不盗版,花费巨资争相获得版权,如获得环球、华纳以及索尼三大唱片公司的打包权,每年需最少花费100万美金。然而,尽管唱片公司从中获得了一些版权收入或分成,但数字音乐无法为音乐产业带来可观的利润,大部分歌手只能通过商业演出赚钱。基于互联网用户、数字音乐提供商和音乐人之间的矛盾,各大数字音乐企业坚定了推行付费制度的决心。酷狗联合了百度音乐、QQ音乐、多米音乐、酷我音乐等在数字音乐行业处于领先地位的数家提供商组成联盟,希望尽快推行音乐付费制度。尽管数字音乐企业的决心是刻不容缓,但推行付费制度的进展仍不明朗,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以用户数过亿的QQ音乐为例,绿钻用户也只有400万。所以探索适合企业发展的商业模式是促进数字音乐产业繁荣发展的路径。

二、数字音乐产业商业模式

随着数字音乐产业的发展,各大数字企业纷纷投入巨资,为音乐平台付费模式的建立和版权保护规范化带来新的机遇。目前数字音乐产业三足鼎立的局面逐渐清晰,一方是以腾讯为首的QQ音乐,一方是以阿里为首的虾米音乐和天天动听合并而成的阿里音乐,另一方则是酷我音乐、酷狗音乐和海洋音乐成立的新公司。分析数字音乐平台的商业模式有助于更好探索未来数字音乐产业的发展趋势。

(一)版权和社交制胜的QQ音乐

在当今互联网由“BAT”转向“TABLE”航母的同时,打造生态链和“闭环生态”是当今的互联网巨头企业的热点。QQ音乐依托腾讯巨头生态产业,在商业模式上以版权和社交制胜,逐步打造音乐行业生态。《2015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报告》以知名度、正版曲库丰富度、线上线下体验、社交互动能力和商业创新力五大指标为数字音乐平台“把脉”,QQ音乐以“五项冠军”的成绩,成为了行业领头羊。其商业模式具体体现在:

1.优先以版权制胜。良好的版权环境,对音乐人和唱片公司而言能够激发活力,获得更有品质的音乐作品。2015年8月以来,随着国家版权局对盗版音乐的治理工作开展,中国音乐市场越来越健康的发展,也为版权方在商业模式上获得政策上的支持。从2013年6月起,QQ音乐陆续获得超过10家唱片公司在互联网平台的独家授权,并与版权方携手联合打击盗版。根据腾讯数字音乐部总经理Andy Ng提供的信息,QQ音乐陆续与海内外200余家版权方达成合作,并与索尼音乐、华纳音乐集团、YG娱乐、Believe以及JVR、福茂、英皇、华纳词曲、少城时代、乐华、梦响当然等全球优秀唱片公司建立了独家版权合作关系,累计正版曲库资源达1500万。

2.以社交优势稳固用户。在社交媒体时代,用户群中的口碑因素对于音乐产品推广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腾讯具备QQ、QQ空间、微信、微视、腾讯娱乐、腾讯微博等多个社交平台,可以说“社交”是QQ音乐的独特基因。QQ音乐通过强大的社交及引流功能,形成了更加稳定的用户群体和品牌形象。根据梅花网报告数据,QQ音乐相较于其他音乐软件在微博上拥有更高的关注度,同时还在互动量、活跃度和热议度三大评定指数排在了第一;除了分享朋友圈之外,数字音乐专辑独家首发使其也成为了乐迷们及明星粉丝聚集地,为喜欢的歌手、综艺打榜,最终影响到比赛进程、或歌手排名也增加了用户的参与度。根据腾讯数字音乐部总经理Andy Ng提供的数据:“QQ音乐拥有日活跃用户破亿,年歌曲分享量200亿。”

3.线上线下互动,打造音乐O2O。QQ音乐除了背靠腾讯品牌、产品在知名度和社交互动能力方面具有优势外,其在线上线下用户体验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包括一系列O2O演唱会的举办和线上数字专辑的销售等。对于用户数过亿的QQ音乐来说,绿钻用户也只有400万。绿钻会员收入和广告收入并不能支撑QQ音乐第一的局面。腾讯数字音乐部总经理吴伟林透露,“音乐O2O将成为QQ音乐发展的下一个目标,线下演唱会也会是QQ音乐所看重的收入来源。”通过线下演唱会,将线上用户与线下演唱会相连接,形成O2O互动良性局面,是QQ的商业运作目标。

(二)抢占上游音乐人资源——豆瓣、阿里音乐为例

与QQ音乐强大的腾讯社交优势相比,其他数字音乐商家并不能与之相抗衡。他们根据自身优势,也相继推出自己的特色商业模式。豆瓣、虾米从上游资源入手,抢占上游资源,开启音乐人服务。

1.豆瓣创造“豆瓣音乐人平台”。豆瓣音乐致力于为音乐人服务,打造豆瓣音乐人平台。从2008年开始至2015年底,已有3万多组音乐人在豆瓣平台上聚集,每天大概有300到490个的音乐作品产生。豆瓣音乐人平台在2014年推出“金羊毛计划”,用户只需在线播放音乐就可以为音乐人带来收入,无需支付任何费用,豆瓣将通过作品播放带来的广告净收益与音乐人直接分成。豆瓣音乐负责人、大福唱片总经理刘瑾对盈利模式解释,去除部分运营费用,对音乐人的支付标准被定为:1元/千次播放。刘瑾说,从后台数据看,这些音乐人不管是从内容的质量还是数量上都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

为了更好地服务上游,2015年底,“豆瓣音乐人”平台与“幕后圈”音乐平台联合开启了“混出名堂”的线上活动。1他们提出了“面向未来的音乐生产平台”的口号,豆瓣以其稳定的UGC模式+资源聚合模式与幕后圈背后一批懂音乐的极客和精准to B营销相结合,更好服务音乐人“混出名堂”。

2.阿里音乐打造音乐产业的淘宝网。与豆瓣不同,阿里音乐虽为音乐人平台,但具体来说,阿里音乐的方向与淘宝网一致,致力于打造“互联网音乐全产业链”,成为音乐产业中的淘宝网:聚集独立音乐人,提供推广、销售的渠道。在阿里音乐商业模式中,阿里音乐董事长高晓松谈到,“他们正通过平台化和大数据,探索一种适合互联网音乐的模式。阿里音乐将歌手、唱片公司、音乐制作人、经纪人和粉丝放到同一个平台,各个环节都在这个平台互动,形成交易链。”2阿里注重对音乐人的推广,采用录制专辑、MV,向综艺节目、唱片公司和音乐节输送音乐人等方式打造音乐人。并依托支付宝平台,独立音乐人还可以在虾米网上传歌曲并自己定价,作词人、谱曲人和歌曲录音制作者可分别获得10%、10%、80%的收益,虾米网暂不参与收益分成。

(三)互联网“直播演唱会”模式——酷狗、酷我

面对腾讯、阿里支持的巨头QQ音乐平台,酷狗、酷我另辟蹊径,嫁接当前视频直播的“网红经济”模式,发展“直播演唱会”的音乐产业商业模式。在直播平台里,歌手们通过在线视频进行唱歌直播,而大量的粉丝在歌手的直播间里即可在线观看实时的演出。歌手与粉丝通过滚动的聊天屏进行即时交流,粉丝通过赠送虚拟礼物来表达对歌手的喜爱之情,这一系列的互动为歌手创造了收入来源,也为数字音乐行业实现了一种盈利模式。业内人士赵靖认为,“粉丝”经济撑起音乐产业的半边天,未来也将是音乐市场的主要收入模式3。

酷我的视频直播产品借鉴了YY音乐的部分模式,但长远方向是靠明星经纪赚大钱。酷我音乐CEO雷鸣认为,“明星的顶端效应太强,这跟媒体特点有关系。以前大众媒体的容量是有限的,互联网媒体用分众的方式实现突破,每个明星都能找到自己的受众。”4借助互联网平台,明星的产生是自然选择与淘汰后的结果,不再像传统方式那样耗费大量财力物力去包装打造。

综上,无论是哪种商业模式,数字化、移动化、交互式的消费模式已经倒逼音乐产品或服务商作出根本改变,数字音乐产业将逐步与音乐演出产业、实体唱片、版权经纪等行业的原创内容行业发生关联,加速各类音乐产品或服务实现“原创-展示-体验-产业化”发展,打破原有产业价值链,实现上中下游全产业链平台化经营。北京市版权局副局长王野霏表示,音乐行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应当坚持几个原则,“第一是要让权利人有合理的回报;第二是整个产业链的经营主体都要有盈利机会;第三个原则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用户标准,就是要让用户有好的音乐听。”5

摘要: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大众消费音乐的观念和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数字音乐产业得到进一步增长。为了提升数字音乐市场占有率,各家数字音乐平台都在探索自己的商业模式,这些探索进一步促进了数字音乐产业的繁荣。

关键词:数字音乐产业,数字音乐平台,商业模式

注释

11.厂商原创:幕后圈+豆瓣,助音乐人“混”出名堂.2016-02-26.

22.赵亚芸:在线付费音乐消费兴起“粉丝经济”撑起半边天.央广网,2016-06-06 09.http://finance.cnr.cn/txcj/20160606/t20160606_522328219.shtml

33.沈云芳.酷我5年变现探索:在线音乐爆发的三种可能.新浪科技,2013-03-11.

44.画匪.北京版权局副局长:网络音乐版权乱象不可容忍.韩娱前线,2015-11-4.

三 中国移动音乐业务商业模式创新 篇2

2009年音乐业务营销指导意见

2009年音乐营销将以“夯实基础、提升用户质量”作为核心工作思路,通过无线音乐俱乐部会员权益经营、渠道拓展、加强音乐沟通与培训等基础工作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和服务,让用户真正认同音乐业务;同时通过新人新歌营销、品牌联合营销等工作,突出音乐号召力,提升中国移动的影响力。为了更好地整合总部、省公司的营销资源开展音乐业务精确营销,总部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2009年音乐营销工作思路:

一、在客户需求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客户的品牌特征,以“M-STAR”新歌计划和新人计划为工作主线,以“咪咕”为核心形象,整合音乐价值链各方优质资源开展联合营销和无线音乐俱乐部会员权益经营,为用户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和业务,提高无线音乐的影响力,实现音乐业务营销的“品牌化”;

二、以活动营销为点、以常态营销为线,加强音乐业务常态化营销手段,并以营销渠道作为重点突破点,全网与各省联动,实现“无所不在的音乐”,落实音乐营销的“一体化”、“信息化”;

三、以音乐营销团队常态化交流机制为基础,以全网无线音乐营销论坛和支撑系统为手段,完善音乐业务营销交流机制,及时推广优秀营销经验,实现音乐营销的“扁平化”。

(二)音乐业务主要营销目标及重点营销的业务:

一、主要营销目标:(截至2009年12月31日)

一)无线音乐俱乐部功能费收入及中央音乐平台歌曲下载结算后收入不低于21.3亿元;全曲下载月均活跃计费用户不低于192万用户。具体请见附件1;

二)无线音乐俱乐部高级会员不低于6500万,各省无线音乐俱乐部高级会员占比不低于本省彩铃用户的18%;各省高级会员月均活跃度不低于20%;

三)全网铃音盒用户不低于2000万,各省全网铃音盒用户占比不低于本省彩铃用户的5%;

二、重点营销业务:

无线音乐俱乐部高级会员、全网铃音盒、全曲、彩铃、音乐搜索、音乐随身听。

(三)音乐业务全网营销工作安排:

2009年音乐业务全网营销安排总体概括为: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深化两个基本点(无线音乐俱乐部经营、新人新歌工作),组织三次全网营销活动,加强音乐与三个客户品牌的结合,拓展多种渠道,扩大音乐联合营销合作,加深音乐与各自有业务的结合,完善音乐营销交流机制和系统。

一、深化两个基本点:无线音乐俱乐部经营工作、新人新歌营销工作。

一)深化无线音乐俱乐部会员权益经营工作,以丰富的权益提升会员的满意度和业务吸引力。

1、按季度形成无线音乐俱乐部经营创新报告,建立会员权益创新机制。2009年无线音乐俱乐部经营工作将紧密围绕会员需求展开,按季度通过问卷调查、网络调查、会员消费行为分析等方式掌握会员对无线音乐俱乐部权益和业务的需求,并充分结合省公司的意见,按季度形成创新报告。在无线音乐俱乐部经营创新报告的基础上建立会员权益创新机制,认真落实会员、省公司以及地市公司提出的各项权益建议。同时鼓励省公司创新会员权益,建立无线音乐俱乐部会员权益创新评比机制。

2、扎实做好现有权益的管理、分发、反馈等工作。2009年将继续由音乐基地统一提供包含5000首免费内容的会员专属免费音乐库、200场会员专属歌友会、1100万份会员专属礼品、会员杂志等现有权益。音乐基地将建立全网会员权益管理平台,对专属活动、礼品、杂志的发放、使用等情况进行统一管理。同时各项权益的日常经营工作将充分征询消费者的需求和

省公司以及地市公司的意见,各项权宜的评审工作将邀请音乐营销团队的成员省公司参加。

二)加大新歌营销力度,启动新人营销工作,全面整合自有产品、销售渠道、传播等资源,打造音乐综合营销平台,推动中国移动音乐业务由“音乐销售渠道”向“音乐媒体平台”转变。

1、加大新歌营销力度。总部将联合省公司、音乐基地根据唱片公司提供的艺人星光度、歌曲质量、合作资源进行综合评估,甄选出符合分层分级合作原则的优质资源,组织全网营销资源与唱片公司联合开展独家首发新歌的营销工作,新歌营销分为深度新歌营销、重点新歌营销、普通新歌营销三种营销模式。

1)深度新歌营销主要是指中国移动与唱片公司共同对双方选定的新歌进行营销,唱片公司主要负责将国内外一线大牌艺人最新专辑,至少在发布前两周,独家提供给中国移动,同时提供不少于若干场歌友会(超一线大牌艺人提供歌友会活动不少于2场;普通一线艺人提供歌友会活动不少于6场),1万张新专辑CD,负责新歌传统推广方式,并组织艺人配合中国移动开展音乐营销等工作。对于深度新歌营销工作,总部将按季度组织开展,每季推广2张一线明星最新专辑,每张专辑计划下载收入(包括彩铃、振铃、全曲,结算后收入)为500万元,对于唱片公司承诺不再发行实体CD,新专辑只通过中国移动以全曲、彩铃、振铃等业务形式开展数字发行的方式,将给予重点支持。

2)重点新歌营销主要是指中国移动至少提前两周独家销售唱片公司提供的国内外一、二线艺人最新专辑,唱片公司负责专辑的传统推广,并组织艺人配合中国移动的音乐营销工作。重点新歌营销工作计划每月组织1次,每次推广1张最新专辑。

3)普通新歌营销主要是指中国移动对最新专辑开展的日常营销工作,其营销按照现有新歌首发推广规则开展,唱片公司所提供的最新专辑如未能入选“深度新歌营销”和“重点新歌营销”,将纳入“普通新歌营销”工作。

4)2009年预计选择8张专辑作为深度新歌营销,8张专辑作为重点新歌营销。新歌营销的重点产品为“新歌发源地”专区、“新歌速递”铃音盒。

2、启动新人营销,全面整合自有产品、销售渠道、传播等资源,打造音乐综合营销平台,推动中国移动音乐业务由“音乐销售渠道”向“音乐媒体平台”转变。

1)新人营销的意义:

①以彩铃、全曲、飞信、139邮箱、手机报、12580、手机电视等自有业务为媒体渠道,结合传统传播方式,推出新人,培养客户“找新人到中国移动”的习惯,推动由“音乐销售渠道”向“音乐媒体平台”转变,提高彩铃、振铃、飞信、139邮箱、12580和手机电视等新业务的粘性和活跃度。

②打造无线音乐新人、树立无线音乐品牌、建设第一音乐门户,成为无线音乐新人的风向标和唱片公司推出新人重要渠道。

③整合价值链合作伙伴资源和能力,通过对艺人的推广和掌控,进一步扩大中国移动在音乐行业的影响力。通过对艺人和内容的掌控,树立中国移动音乐营销的核心竞争力。

2)新人营销的内容:

①新星的诞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根据音乐产业规律,将分为三个阶段:选择新星、打造新星、推广新星。

②通过“咪咕汇” 无线新星选秀活动,选择具备较强市场号召力和销售潜力的歌手。③利用专业培训机构培养新人,效仿日韩造星模式,迅速打造知名度,将新人打造成为具备唱功表演及明星潜质的无线歌手。

④联合唱片公司,突出电视媒体的宣传力量,结合巡演活动和持续的培训活动,通过各种无线手段推广新星及歌曲,实现对新星的推广。

二、结合热点事件,整合音乐行业优质资源,开展三次全网音乐主题营销活动,实现音乐营销的规模化。

三、充分利用音乐卡、终端内置、SIM卡、体验营销平台、互联网分销平台等方式、拓展自有营业厅、社会合作渠道、定制终端等销售渠道,打造“无所不在的音乐”。

一)音乐卡:音乐卡通过将音乐业务(彩铃、振铃、全曲)放置在纸质、SD、光盘等多种材质的载体上,有效地实现了音乐业务显性化,便于客户感知,便于自有渠道、社会合作渠道等实体渠道和电子渠道销售。音乐卡的内容可包含中央音乐平台内容和省公司本地音乐内容,并实现明星卡、主题卡、商客卡等多种形式,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和营销需求灵活组合。音乐卡包括零售和批发两种销售方式,面向个人客户和商业客户两个市场。音乐卡将重点拓展自有营业厅、合作渠道等实体销售渠道。经过总部和省公司的共同努力,目前音乐卡已经在6个省公司开展了试点工作,总部将在试点结束后总结试点经验在全网推广音乐卡。

二)终端内置:终端是新业务的重要载体,对终端的普及及适配是新业务发展的重要条件。全曲、振铃、音乐随身听等业务对终端的依赖性较高,总部将建立终端内置营销的常态化流程,实现全曲、振铃、音乐随身听等业务与终端的紧密结合,通过音乐业务丰富终端的内容,通过终端内置降低用户的使用门槛。

三)SIM卡:SIM卡具有普及率高、门槛低等优点,是2009年音乐营销渠道拓展工作的重点,总部将推出音乐SIM卡,并充分利用OTA技术开展SIM上音乐内容的营销工作。

四)体验营销平台:体验营销平台是自有营业厅等实体渠道营销新业务的有效手段,实现了体验与销售的良好结合。总部将重点利用体验营销平台拓展音乐业务的增长点,通过音乐业务界面体验优化、奖品资源重点倾斜等方式实现体验营销平台音乐销售能力的突破。请省公司利用体验营销平台重点拓展自有营业厅、合作渠道等实体渠道。

五)互联网分销平台:互联网渠道分销平台以按照实际营销效果支付销售酬金的方式,利用社会有线或无线互联网网站、实体网吧等渠道,以“绿色、透明、精准、快捷”等方式分销新业务,吸引社会优质互联网站的客户积极参与中国移动自有商用新业务的体验、使用。2009年将通过互联网分销平台重点推广音乐随身听、全网铃音盒等业务。

四、加强音乐与全球通、动感地带等客户品牌的结合,丰富品牌内涵。

一)音乐与动感地带的结合:重点推广动感地带音乐套餐,结合无线音乐俱乐部会员权益经营工作,开展音乐套餐权益升级活动,通过丰富的权益提升用户的满意度;推出针对动感地带用户的全网铃音盒,通过丰富多变的内容,提升音乐用户粘性;结合无线音乐俱乐部会员专属活动,开展“音乐进校园”活动,组织知名艺人进入高中、初中开展音乐课堂,帮助动感地带拓展初、高中市场,鼓励省公司将音乐课堂固定化,形成拓展初、高中市场的重要方式;结合俱乐部会员专属活动和音乐营销活动,组织针对动感地带用户的音乐歌友会活动,通过与偶像的近距离互动提升用户对业务的使用习惯和活跃度。

二)音乐与全球通的结合:结合全球通用户的音乐需求,发展无线音乐俱乐部高级会员,通过丰富的权益满足全球通音乐用户的需求;推出针对全球通用户的全网铃音盒,降低全球通用户的业务使用门槛,提升客户感知;结合无线音乐俱乐部会员专属活动,开展全球通音乐会,组织全球通用户喜欢的艺人开展全国歌友会活动,进一步满足全球通用户的音乐需求。

三)音乐与神州行的结合:推出针对神州行用户的全网铃音盒,为神州行用户提供丰富的内容,组织神州行用户喜欢的艺人开展全国歌友会活动,进一步满足神州行用户的音乐需求。

五、扩大音乐营销对外合作,与知名品牌开展以音乐为主题的联合营销。与银行联合推出咪咕音乐信用卡,为会员提供显性化的会员身份识别方式,并通过银行的服务体系为会员提供更为的服务和特权;与麦当劳、肯德基、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阿迪达斯等知名品牌开展音乐联合营销,提升无线音乐俱乐部的品牌感知,为会员提供丰富的权益。

六、加深音乐与各自有业务的结合。与飞信、139邮箱、12580、手机电视等各类自有业务

开展多层面的合作,重点在飞信、139邮箱产品中内置音乐播放器,并增加办理音乐业务的功能。并与各自有业务开展以音乐为主题的联合营销,实现营销资源的共享。

七、完善音乐业务交流机制,建设音乐交流系统,建立音乐培训机制,加强音乐营销团队建设。

一)完善音乐营销团队季度交流机制,建立营销需求季度调查机制:在音乐营销虚拟团队季度沟通交流的基础上,建立省公司营销需求季度调查机制,每季度征集省公司对总部和音乐基地的营销需求,并明确时间,逐个落实。

二)建设全网音乐营销交流系统:在现有飞信 “音乐营销”群组(群组号:3100000)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音乐基地建设的音乐支撑交流系统,开辟营销交流论坛并建设成为音乐营销观点交流、信息共享、活动通知、资料备份的重要场所,为音乐营销的沟通交流和经验共享提供强大的系统平台。

三)建立音乐营销季度培训机制。为了让省、地市公司的音乐营销人员成为既懂营销又懂音乐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打造一支音乐营销的核心队伍,总部将按季度举办音乐营销培训,请省公司和重点地市的音乐营销人员参加,培训内容将涵盖营销专业知识和音乐专业知识,培训讲师为音乐和营销行业的专家以及知名人士。

(四)、传播工作安排:

2009无线音乐传播工作将重点围绕两个主线开展:深化无线音乐俱乐部会员权益、新人新歌计划。

一、深化无线音乐俱乐部会员权益:

一)根据用户日常媒介接触渠道,增加新媒体的使用,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有效结合,合理分配传播资源。

二)充分利用自有渠道、自有网站、自有杂志以及合作伙伴传播资源,统一内容进行推广;

三)搭载全球通、动感地带客户品牌资源推广,形成传播合力。

二、强势推出新人新歌计划形象传播:

一)建立统一主题,以鲜明的概念切入,明确核心优势,在推广过程中始终保持统一声音,并建立视觉冲击;

二)根据每季度推广的新人新歌的不同,以明星、大碟为焦点,在传播中利用名人影响力,吸引用户关注;

三)传播过程中,建立与受众的互动,扩大体验范围。

三、根据音乐的工作安排,针对具体活动和业务,重点制作物料,提供给省公司用于宣传推广。

商业音乐系统设计浅析 篇3

真正舒适的环境在满足顾客餐饮·购物需求的同时,更能为顾客提供舒适愉悦的氛围。声音自然逼真、外形美观、可与建筑風格融为一体的商业音乐系统将带给顾客的是愉悦与留恋,也意味着无限商机。

柔和的背景音乐是否让你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全身心放松下来,来享受这美妙的氛围?当然,在“享受”的同时,你免不了要细细欣赏那些精致的设计,免不了要去把玩令你心动的物件,最后也免不了将其中一些收入囊中。你可能还没有发现,在这个过程中,音乐竟然“主导”了你的消费节奏。一旦顾客愿意停留下来,那么,消费的机会将无处不在。

一、商业音乐系统在商业环境的重要性

一项关于店铺背景音乐对消费行为的影响的研究报告指出:“慢节奏背景音乐会使消费者在店内产生较慢的步伐,较长的停留时间和较高的消费金额。”心理学家也有研究表明,凡是能在购物环境中降低信息处理能力的东西都能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商家也可以用一些办法来抑制信息处理能力,并从中获利。比如:播放让人分心的音乐等。

饭店、连锁店、商场和购物中心均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所以对于商家来说,提供舒适愉悦的购物环境和优质的服务以及精美的商品变得同等重要。一些具有前瞻意识的商家充分意识到高品质的BGM(背景音乐)对于听觉空间的营造,乃至产品销售及服务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于是在寻找构筑最佳听觉空间的过程中,人们开始意识到通过悦耳动听的BGM(背景音乐)可以实现并提高听觉吸引力,从而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在当今社会中,声音不仅是理念的一种表达方式,同时也是吸引人们愿意频繁出入某一场所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商业音乐系统的选择

BGM(背景音乐)系统的基本结构,从输入到输出,分别由音源设备(话筒、CD机等)、混音器(前置放大器)、信号处理设备(均衡器、压缩器等)、功放和扬声器组成。(参见图一)系统设计时,多从选择与内部装修或者设计相称的扬声器开始。扬声器是决定功放、信号处理系统规格的重要因素,其种类丰富安装方式多样,选择时是有窍门的。而大多数人在选择背景音乐系统却往往忽视这一个表现声压的基础。他们更纠结于系统的整体功能,功放的价位等等其他传播和处理声音的设备。殊不知,这根本是本末倒置。再好的系统功能,再好的音源传播设备最终呈现在人们耳都里的都是他们最忽视的声音。声音的好坏最终是要靠扬声器解析出来的。

前文,我们已经提及声音的判断是非常主观的一件事情,而每个人对声音的敏感度都不尽相同。因此,尽量能保障声音的“原音原现”即能够准确的传达讯息,包括歌者的音乐及发言的人声。

在这里我们以挑选扬声器为中心,说明设计BGM系统的技巧。

1.确认扬声器的选型

作为一套用于店铺的商业音乐系统。首先,需要确定的是店铺的经营范围及面对的客户群以及呈现的装修风格;然后,再根据不同的经营商品和面对的客户类型确定背景音乐系统放什么类型的音乐,并由此确定扬声器的类型及安装方式。快餐厅与西餐厅所用的就是截然不同的音乐。

按照安装方式的不同,扬声器一般可以分为吸顶式安装和壁挂式安装。其中吸顶式扬声器安装时要注意天花板上预留的空间高度是否足够以及天花板的类型。如果天花板是属于格栅状的,即目视可以看见内部结构的天花板。那么,在安装吸顶扬声器是需要配备后罩的。因为扬声器是靠震动纸盆发出声音的,如果在扬声器背面不是一个封闭的环境的话,那么声音传动的动能将有一半的损失在空气的震荡中,这样输出的扬声器功率就无法达到标识和设计的功率了。同理,一般低音箱我们也需要安装在坚固的墙面内以抵消支持扬声器的震动,而不浪费它的的功率损耗。

2.必需声压的设定

1)确认背景噪音的等级

所谓背景噪音,是指该空间所特有的嘈杂声。发生源因应地而异,例如他人的谈话、人多拥挤、空调、各种设备、各种交通工具等混合起来的声音。BGM必需的音量(称为声压)需比这些背景噪音等级稍大(后面进一步叙述),才能保证人们能够听到自己需要的讯息。图二显示了各种主要场所的平均背景噪音的等级。

2)BGM的声压

人在听到2种以上的声音时,如果其中一种增大,就会听不清或者听不见其的声音(这种现象称为遮蔽)。因此,BGM一般比背景噪音等级大3dB左右就可以了。扬声器的声压参数,各个厂家出厂的产品各有不同。一般是以在1米1dB的情况下的声压级指标作为标准。以星巴克餐厅使用的“TOA”品牌扬声器为例,该款扬声器的参数解读为,最大功率15W,在1米1dB的标准测量值时声压级为88dB。加上功率对声压得补偿的话,那么这款扬声器的最大声压的指标为:99dB/15w/1m。

3)决定扬声器配置的间隔及数量

要决定扬声器的数量,需要音响理论知识作为依据,在此简单介绍安装于店铺的BGM系统必需的标准。

扬声器之间的间隔太宽,就会产生声压差异。间隔最大时会产生3~4dB的声压差异,因此做计划时,扬声器的数量需有富余。

按照1台扬声器可以覆盖直径7~8m的圆形区域来配置。一般来说,扬声器的布置遵循多点小功率的原则。即要使声音传输的均匀,要在一定的空间内要多布置些扬声器,这些扬声器都不能采用较大的功率。就像在一个200平方的房间内,如果放置一个200瓦的电灯,相信足够照亮整个房间,但在灯光附近的人就会觉的非常难受,眼睛都睁不开。但是如果在房间内点上10只20W的电灯,在不损失照明强度的情况下,人们就会感觉很舒服即使站在灯的下面。同理,扬声器也是类同。

4)立体声与单声道

我们熟悉的家用TV的立体声,声音就如在左右扬声器的中央附近。但如果偏离了扬声器的中央附近(最佳听音位置),较远的扬声器的声音信息就会难以听见,很难获得满意的立体声效果。

而店铺空间的BGM音源以有线、CD等立体声音源为主,且客人很少长时间逗留在特定地方,一般宜采用单声道,这样声音信息就不会受所在地点的影响。

结论

当然从系统的构来说,商业音乐系统是比较简单的声音运用,对系统整体的功能并没有那么多的要求。因此扬声器的选择基本上确定将来系统总体水准。按照上文提及的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就能避免声场不平衡的问题。除了扬声器的电声指标外,还要注意扬声器面板的材质,不容易有锈蚀和发黄等外观上的瑕疵。

大众与流行——音乐商业模式讨论 篇4

一、大众与流行的商业模式与音乐专业建设的关系

1. 音乐商业模式是音乐专业发展的新模式

大众与流行, 使得我们的专业教育从音乐艺术向音乐产业经营转化。为什么消费者不精心挑选歌曲, 而是随大流点歌呢?因为音乐消费, 很大程度上是从众和跟随流行, 与数字音乐本身无关。音乐高额收益, 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占领好的营销位置。例如用户拨打12530, 系统菜单下排名越前的歌曲被用户选择的几率越大, 下载次数越高。音乐互联网公司与移动运营商合作成功上市, 标志着资本市场已经向“SP+数字音乐”的商业模式敞开大门。

我们音乐专业建设, 要在精品课程开发上, 体现大众艺术特性和扩大音乐效益的前提下,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调节作用, 从而达到专业文化引导演出实体经营方向, 开发适销对路的精品课程, 提高学校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大众与流行, 反映了现代教育面临的复杂多变的职业心理。精品课程就是把艺术性思想性强的作品, 与学生流行的非主流身心进行教育改造, 例如听贝多芬的音乐与现代一些流行曲目, 都能使人找到一种向上的力量, 感到世界之广大, 自我之渺小, 感到人生的航船不是一帆风顺的。或者欣赏民族风格的音乐作品, 如“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 更能起到一种净化灵魂、陶冶情操、使人觉醒、催人奋进的作用, 升华人的情感。

2. 音乐市场化运作是音乐专业化发展的新机制

大众音乐市场, 更多是硬件的竞争, 就是要把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引入演出市场, 引入艺术生产、经营、管理与服务的各个环节, 这就需要一批艺术生产经营管理与服务水平的专业人才, 改进自身技术装备, 回应现代大众传播媒体和新兴文化形态的竞争。

目前, 我们在商业模式上将服装专业与音乐, 互联网与音乐, 现代化大众传播与音乐, 影视拍摄与音像录制业务, 建立自己的音乐专业体系。鼓励音乐产业、演出单位进行商业模式的对接, 多种经营, 以文补文, 多业助文, 开展有偿服务和兴办文化经营实体, 增强经济实力。提倡各种形式的联姻, 巩固和发展其与企业、社会各种形式的广泛合作, 文企互利, 共同经营建设演出市场。建立数家大型跨国演出公司, 加入国际演出经营组织, 按照国际惯例引导我国演出市场走向世界, 与国际演出市场接轨。

商业模式的音乐美感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侵入人的内心世界, 通过职业、人生的审美体验的积淀, 产生巨大的行为力量。它对提高现代人鉴别真、善、美, 形成高尚的情操, 进行思想教育、道德品质与纪律等方面熏陶, 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和激励、净化、升华其精神面貌与思想境界的功能。所以, 商业模式是音乐文化走向大众的最佳方式之一。

3. 大众化音乐是商业文化的新内涵

商业除了市场模式, 还有专业渠道, 还有文化渠道。随着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 商业模式本身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这样, 一般性的参与合作就需要发展到文化的介入合作, 最终目标是互动性的产业合作。这种形式是在前两种形式的基础上进行的互动性产学合作。音乐企业越来越需要完整的“商业文化”, 这种深层次的合作, 是将音乐企业的全过程的绝大部分内容由市场、企业合作完成, 企业已经成为“音乐主体”的一部分;音乐主动参与企业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等企业发展活动, 协助企业完成营造“学习型企业”的任务。因此, 我们的音乐专业要深入企业, 探讨商业文化的融合, 才能做到时尚、流行。这种形式在一些音乐机构与企业的合作中已初见端倪, 并赋予了合作双方更积极、更有活力的合作空间。

近年来, 在西方流行领域中, 越来越向青年延伸, 无论是专科院校还是综合性大学, 艺术及社会科学类课程已经占到总学时数的20%。麻省理工学院为例, 该校为本科生开设的360学分的课程中, 明确要求学生必须选择72学分的音乐艺术及人文学科课程。我国的清华大学艺术团的同学, 曾用“8-1>8”来说明在读书学习的时间内抽出1个小时进行音乐艺术活动, 可以使7小时的学习效果大大超过8小时全部用来学习所产生的效果。

二、市场对接下音乐商业模式的运作

随着商业模式理念的更新, 音乐表演专业建设当然也是处于改革与发展过程中, 就是音乐的市场化、规范化、行业化得到充分的发展:

1. 让音乐与市场沟通起来, 拓展广阔的流行和大众空间

音乐本来就是从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我们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 实现市场、企业、大众、流行、时尚环境与生活的多方面横向联系, 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让音乐回归生活、回归自然。让音乐人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 创编歌词, 拓展思维, 以达到优化音乐生产过程的目的。市场为音乐创造新的空间, 让艺术家亲身体验、主动参与, 取得良好的商业效果。

当前, 音乐艺术出现了彻底摈弃音乐的纯学科观点, 构建多元文化音乐新观念。增加传统音乐教育的比重, 重视继承和发展传统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简化现有专业性强、难度大的基础知识, 多选择贴近大众现实生活的内容, 以流行音乐审美能力、审美素质的发展为本, 培养大众和市场对音乐的兴趣爱好, 使鉴赏音乐、体验音乐越来越普遍。

2. 音乐与产业联系起来, 拓展流行艺术的大众视野

当艺术与产业活动结合在一起时, 它会同时刺激人的参与、消费, 同时, 流行拓展了大众的市场主体的感官愉悦, 参与到艺术活动中来, 互相影响, 发挥着培养流行、时尚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的思维力、创造力的作用。例如:《动画城》中的音画组合, 创造了新的流行, 导入大众审美环节中来, 这样相关艺术间的横向联系和相关学科的整合, 拓展了市场的思维, 拓展了市场对不同艺术的综合感受, 使商业的理念得以体现, 产业过程的结构更加合理, 提高了大众化的新视野。

3. 企业生产是“音乐想象”的拓展

自古以来, 身体活动与音乐就是一对有机的结合体, 是形体美与音乐美的交融。《乐记·师乙篇》记载道:“故歌之为言也……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 则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说的是唱歌唱到激动时, 不知不觉手也舞起来了, 脚也跳起来了。如果音乐流行中, 能做到根据大众生活的内容, 创作一些舞蹈动作, 让人们边唱边表演, 定能加深人们对歌曲的内心体验与理解, 拓展市场的“音乐想象”。

音乐生产的实践还包括商业模式的艺术活动。比方说, 组织大中型广场艺术, 参与各种音乐企业文化演出, 举办各类文艺比赛, 群众征集活动等, 这些都为市场提供和创造展示音乐得时尚空间。比如, 近年来的原生态音乐, 通过旅游业推出, 让大众在民俗音乐表演中充分领悟到音乐的审美特征, 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样, 大众的参与精神和创造精神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同时, 这些市场活动也锻炼了企业能力和专业素质, 使他们通过排练、演出、比赛, 克服不健康的心理倾向, 调动起乐观、向上、勇于挑战的进取心, 为将来适应不同的人际组和, 更好的投入社会生活奠定基础。并且把娱乐身心、陶冶其性情、潜移其品性、培养其情操、塑造其灵魂的文化氛围洒满社会的每个角落。

总之, 21世纪面临文化的多元化和科技发展的巨大冲击, 音乐工作者应具有中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念, 并坚持“以人为本”, 在产业实践中不断探索音乐文化的新途径、新方法。

参考文献

[1]戈丽芳戈丽珠:素质教育与实施音乐素质教育探微.教书育人, 2003年9月

[2]陈业秀:提升高职生审美能力的教学创新策略探讨.当代教育论坛, 2007年第4期

[3]马春莲:论音乐教育与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国成人教育, 2003年第12期

HMV音乐女神不再眷顾的商业老人 篇5

HMV的光芒与暗淡

世界上没有不好的行业,只有不赚钱的生意,眼下的HMV破产风波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曾几何时,HMV是全球连锁唱片业的执牛耳者,它的一举一动都关系着这个世界上所有音乐消费者的神经。在上个世纪的绝大部分时间里,这家1921年起源于伦敦牛津大街363号的唱片零售业巨子不断扩张,在除英国之外的大部分欧洲国家设有分店,并在美国、日本、新加坡甚至中国香港开展零售业务。

HMV甚至一度在上游领域也干得风生水起,20世纪三四十年作为唱片发行商的HMV,包括托斯卡尼尼、海菲茨一批伟大音乐家曾为其录音,而其与“披头士”乐队的渊源则向来为人传诵。在其全盛年代,HMV在伦敦开设了5000平方米面积的总店,光在香港尖沙咀旗舰店就有上下四层的营业面积,而这仅仅是HMV在全球300多家门店里的一家而已。在音乐唱片的黄金年代,HMV的那枚“小狗聆听留声机”的商标深入人心,甚至成为了音乐的象征品。

正因如此,HMV的轰然倒塌引来了一片唏嘘和惊叹。还没有熬到成为百岁老店的那一天,拥有92年历史的HMV便遭遇了破产的命运。1月15日,HMV的管理层证实,由于无法和债权人及供应商达成协议,同时4000万英镑融资行动屡遭失败,公司最终宣布破产,在新的接管人出现前,由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受理HMV目前的业务截止到HMV申请破产保护的前夜,公司在世界各地仍然拥有279家分店,并是伦敦股票交易市场上市公司的一员。然而时值上周公司股票停牌前的一个交易日,HMV的股票价格只有区区1.1便士,比前一个交易月缩水了近300%,而在2002年公司上市时其市值高达10亿英镑,而如今已跌至500万英镑。

实际上,HMV的债务危机早已初见端倪,一年前苏格兰皇家银行和劳埃德银行(Lloyds Bank)均已决定不再向其提供额外贷款。与此同时,而母公司多年来则一直在出售经营不良的资产业务,此番充当“白骑士角色”的Hilco公司在2011年就已收购了HMV 在加拿大的公司,再次接盘HMV意味着Hilco将全面入主HMV。此外,部分上游行业,包括音乐和电影制作品牌也打算参与到营救HMV的阵容中,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环球唱片公司,其去年刚刚购入的EMI厂牌正是HMV昔日的母公司,目前仍然持有EMI的部分股权。

实体唱片业丧钟的余音

在市场分析人士看来,HMV申请破产是不可避免的,尽管其拥有相当的品牌影响力和商誉资产,但网络零售、音乐下载正已经彻底使其边缘化。而最重要的是,无论流行音乐还是古典音乐,人们聆听的方式已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在唱片技术刚刚问世的年代,人们将其视为对现场音乐演出的一种取样,从酒吧沙龙中的爵士乐,到音乐厅中的贝多芬,在交通与通讯尚不发达的日子里,即便忍受着令人不悦的电流噪声,唱片仍是帮助人们获取音乐的最佳形式。而随着高保真和数字录音技术的普及,唱片对于音乐的高度还原性已经到达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这在很大程度上透支了人们对于这一载体的兴趣。

流行音乐的传播没有古典音乐那样高的质量规格,不管是Adele还是贾斯丁·比伯,在Youtube上一段画质不怎么清晰,音响不怎么细腻的MV或者EP已经可以让年轻的听众飘飘欲仙,何况随着带宽流量的不断提升,在互联网取得高清晰度、高还原性的视听节目已经易如反掌,而免费原则虽然只在网络灰色地带盛行,却足以瓜分游移不定的唱片消费者们。

美国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总经理彼得·盖伯(Peter Gelb)曾经是索尼音乐公司的总裁,他对实体唱片的穷途末路早有预判,于是早早从日薄西山的领域撤出,转而进入音乐生产的源头领域。让观众“回到现场”才是21世纪音乐传播领域的王道,所以在林肯中心的歌剧演出大厅,当20台摄像机在歌剧院或音乐厅舞台上龙飞凤舞时,最高质量的画面和音效会在第一时间出现在互联网终端的观众眼前。柏林爱乐乐团的数字音乐厅(Digital Concert Hall)中,高保真的环绕立体声让直播效果不亚于任何一张CD唱片的质量。比起鲜活的现场演奏,录音显得就像二手货,即使它拥有最精美的载体,也无法扭转乾坤。

唱片销量萎靡不振的消息已经是陈词滥调,唱片业的衰败甚至提前预演了下游零售商的末日。大型唱片公司不断上演着重组、兼并、收购的大戏,即使硕果仅存的唱片寡头仍然按部就班地发行传统唱片,在战场的另一端,电子商务也足以将实体零售商打得片甲不留。

实体零售行业重资产,毛利率偏低,债务风险过大的问题暴露无遗,TowerRecords和Virgin Megastore都是HMV昔日的竞争对手,都在短短几年间应声倒下。Itunes和亚马逊等电子商务品牌的背后是网络信息革命的先行者,亚马逊与苹果的股价在纳斯达克市场始终处于高位运行。就像HMV成立初期代表的是20世纪最新的音乐聆听方式一样,而现在这个迟暮的商业老人已经到了向世人说再见的时候了。

音乐女神会把橄榄枝抛给谁?

无论是HMV还是昔日不可一世的唱片巨头们都曾经辉煌过,当爱迪生发明留声机之后的一个世纪,音乐作为人类有史以来最杰出的艺术形式被大范围地传播着,音乐女神多次将橄榄枝抛给那些富有创新精神的人们,第一款留声机,第一张78转密文黑胶唱片,第一盘磁带,第一枚激光唱片,第一台随身听,只要音乐女神永葆青春,跟随她的脚步就始终不能停息。

德国老牌的音乐录影节目提供商UNITEL CLASSCAL作出过不错的尝试,该公司原本是一家内容制作机构,传统载体的衰落也令其一度艰难度日,如今该公司利用不断普及的有线电视交互平台,以分众传播的方式将提供24小时音乐节目的高清信号送入了电视机顶盒,同时与卫星通讯企业进行合作,分销其硬件产品,而其所播出的节目日后大部分又出卖给影音出品商。

世界上没有不好的产业,只有不赚钱的生意。现在看来,HMV的首度破产似乎并不是坏事,在音乐产业中仍然有其可以立足的领域,但曾经令全球乐迷魂飞梦绕的HMV门店也许将大面积消失,但是改头换面后的HMV也许会在不久的将来重新回归人们的视野。

浅谈音乐的商业化及其影响 篇6

一、音乐商业化的缘由

(一) 信息化时代的蓬勃发展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 当今音乐的传播与发展几乎完全依靠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才走向了商业化。信息化时代主要包括大众传媒与网络, 尤其是计算机、国际互联网、中国移动网、微波通信、光纤通信等各种能够实现互动的智能网络的互联, 给音乐商业化发展提供了动力。在音乐艺术领域, 信息化主要表现为传媒手段的更新与发展。

(二) 人们需求的转变

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提高, 更多的人选择追求精神上的享受。音乐是绝大多数人的精神食粮, 商业化形式的音乐是在人们需求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的。它是为人们的生活消费服务的。事实上, 音乐商业化的发展就是以不断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为目的的。

(三) 明星效应

明星的吸引力、可信度再加上自身的知名度、影响力, 不仅带动了各行业的商业化发展, 而且提高了产品的地位。明星效应就是企业为了增加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请明星做品牌形象的代言人, 追求市场的最大效用, 即需求的最大化。

二、音乐商业化发展的现状

(一) 各大媒体选秀节目的兴起

2005年湖南卫视《超级女声》迎来了全国性的狂欢, 两亿人在看现场直播, 这次选秀成为了选秀史上的神话。七年之后浙江卫视主办的《中国好声音》凭借强大的导师阵容和新奇的表现模式再掀收视狂潮, 选秀节目再次备受瞩目。随之《中国梦之声》《中国好歌曲》《我爱好声音》等草根真人秀横空出世, 席卷荧屏。这些选秀节目的兴起是音乐商业化发展的突出表现, 电视选秀这一媒体艺术形式是中国艺术市场的大型推广。

(二) 网络歌曲的涌现

在媒体选秀节目如火如荼开展的同时, 网络音乐也在快速发展着, 网络音乐一般比较短小精悍、内容通俗易懂, 旋律朗朗上口, 而且具有通俗性、娱乐性、快速更替性等特点。歌曲都比较草根化、大众化, 极大地迎合了大众审美的世俗化, 更贴近人们的生活, 是各大网站点击量最高的歌曲, 是大众喜闻乐见的, 也更加接地气儿。

(三) 流行音乐的盛行

流行音乐是商品音乐的一种形式, 是指以盈利为主要目的而创作的歌曲, 它的艺术形式是次要的, 市场形势是主要的。流行音乐是商业化了的音乐, 一般结构短小, 内容通俗, 节奏活泼, 是被大众所喜爱的音乐。

三、音乐商业化带来的影响

(一) 改变了人们的听赏方式

当今社会是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 现代化的传媒技术与娱乐方式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之中, 由此人们的听赏途径得以扩大。不但颠覆了传统的音乐欣赏模式, 也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使人们听赏音乐的方式更加自由化、舒适化。

(二) “明星梦”进入普通家庭

制作方在开展选秀节目的同时不仅给自己带来了商业利润而且给普通大众提供了一个成名的机会。早在前几年童星阿尔法、陆敏雪等都是从选秀节目中一炮而红的, 就连如今红遍亚洲的李宇春、张靓颖、张杰、吴莫愁等无一不是因选秀节目而成名的。

(三) 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形式

一般来说传统意义上的音乐表现形式可以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 但随着音乐商业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现如今的音乐已经打破了传统。像《贵妃醉酒》中流行与戏曲的结合让人耳目一新, 又如大剧院中民族、美声、歌剧的大型交响乐伴奏, 流行音乐融入的摇滚、爵士、RAP、说唱音乐等, 还有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的相结合等, 都很大程度上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形式。

(四) 满足人们多元化的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网络技术的更新普及, 音乐走向商业化的形式也不尽相同。互联网使远距离的交流、传播、共享和创作变成了可能。从而使音乐创作更加多元化, 颠覆了以往在旋律、节奏, 甚至语言方面的限制, 满足了人们对新鲜事物的向往和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创作者使原来的歌曲融入新的艺术风格, 或者是在新的流行趋势的基础上加入古典元素等, 给人们带来了多元化的感受。

(五) 破坏了音乐的审美性

随着多媒体的发展, 网络进入到千家万户, 人们接受音乐的途径也越来越多。当今社会人们功利心理很重, 创作者为了表现自己的才能, 不再追求音乐作品的艺术性、内涵性, 而是追求市场性和效益性。一些所谓的草根音乐迅速发展起来, 商业化音乐在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同时, 在某种程度上也破坏了音乐的艺术价值。

四、结语

音乐走向商业化加快了经济的发展步伐, 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大发展, 但是由于商业化的本质, 它容易使音乐创作者迷失自我, 丢失了艺术作品的内在含义。所以我们应当在商业化到来的时候, 提升自我修养, 欣赏那些有正能量的歌曲, 在商业化的浪潮中保持自我。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音乐作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特殊的精神财富也随之被不断地物质化、价值化, 音乐正在以商业化的各种形式走进人们的生活。本文主要通过分析音乐商业化的缘由、发展现状这两方面来系统地论述音乐的商业化及其影响。

浅谈音乐产业及钢琴商业演出的营销 篇7

1 音乐产业

音乐自混沌诞生之初, 就与人类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不论是最初的自娱自乐, 再到后来的他娱他乐, 音乐从来不是独立存在的。从原始社会的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混生状态, 到封建社会后的自成一体, 音乐伴随着人类生产力的提高以及城市的发展而发展。

1.1 城市音乐的两种属性

城市一词, 本身就是“城”与“市”的组合词, “城”主要是指防卫, 并且用土木、砖石等材料建起用作防御的障碍性建筑所围起来的地域。而“市”则指进行交易的场所。虽然这两者是城市最原始的形态, 就严格意义上而言, 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但在历经漫长的演化之后, 城市已成为人类文明繁衍和聚集的物质载体。

因此, 城市音乐首先应具有文化属性。它承载着人类在城市这个特点地域之中的经济、历史, 乃至于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价值取向等多个方面的文化内涵。

其次, 城市音乐还应具有商业属性。自古以来, 城市音乐作为艺术的重要方面, 其演出场所多位于市井的酒楼、茶肆等商业消费场所, 它的出现满足了城市人口的精神需求, 既是消遣也是享受。

正是由于音乐, 尤其是城市音乐所具有的两种属性, 再加上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 人类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精神生活的巨大需求, 使得音乐必将成为一种商品, 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音乐产品及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以满足当今社会的需要。

1.2 音乐与经济的联系

如同上文所提到的一样, 音乐在人们的生活中, 尤其是城市中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的前提之下, 精神的消遣与享受体现着人们迫切需要的生活调剂品。而另一方面, 当经济遇到音乐, 则产生了让人喜悦的化学反应。

当流行音乐在国内兴盛之后, 各种类型的音乐商品铺天盖地地袭来。从早期的磁带、广播、CD光碟、到现在的数字信息化大发展所带来的电子浏览、网上音乐欣赏、音乐制作软件及音乐下载等, 一系列的音乐商品层出不穷, 在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享受的同时, 也为经济带来了巨额的利益。音乐在商业领域中的地位也逐渐攀升, 商场、餐厅等公共商业场所, 随处可聆听各种类型的音乐, 在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精神享受的同时, 也刺激了人们的经济消费。

总的来说, 音乐所带来的文化内涵, 将促进多种产业市场的经济发展, 它的经济附加值也体现在文化市场的开发中。当文化贴上商品的标签, 商品既是文化, 文化也是商品, 二者的界限也不再那么泾渭分明。总之, 商品一旦与文化挂钩, 就能形成一种新的产业, 而音乐产业则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

1.3 音乐产业的定义

音乐产业作为文化产业模式中“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的文化产业市场中逐渐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音乐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然将按照文化产业的划分方式, 有着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及分配产品与服务的一系列与文化相类似的活动。据李向民教授 (我国精神经济学与艺术经纪史学创始人) 在借鉴钱学森教授对艺术产业的详细阐述之基础上, 对艺术产业的三种分类来看, 无论是艺术生产还是艺术传播, 或是艺术经营, 音乐产业都在其中有所涉猎[1]。因此, 对于音乐产业的界定, 不应只考虑从事艺术产业中与音乐相关的产业, 还应考虑各个方面从事音乐事业的相关人才。

由于音乐形成的产业体系, 改变了过去时代的单一发展模式, 推动其向着多元化, 国际化的模式进行着转变。因此, 与音乐相关的产业可以包括音乐艺术业、音乐娱乐业、音乐产品印刷与记录媒介复制业、音乐用品制造业、音乐信息传输服务业、乐器批发零售业、音像业、音乐教育与培训业以及音乐会展业等多形式、多领域合作的产业。正是由于音乐产业所容纳的内容较多, 对于音乐产业的定义也应该包括四个层次:首先是以满足人们文化需求为目的;其次是以市场化方式进行;第三是它必须是一系列文化产业活动的总称;最后是它必须依据各产业联系形成一套完整的产业链条。

简而言之, 音乐产业是为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并以市场化的方式, 从事音乐产品的生产以及提供音乐艺术服务的活动。它是一种围绕音乐产品的商业活动而形成的产业体系。

2 钢琴商业演出的营销

钢琴表演艺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艺术学科, 作为二度创造的艺术形式, 它是建立在遵循作曲家写作意图的基础上, 结合演奏者自身理解, 具有演奏家个性风格特点的作品再现。正是基于这种虽是同一乐曲但演奏风格却截然不同的特点, 以及钢琴在内地的普及, 使得钢琴商业演出在近些年来受到越来越多年龄层爱好者的喜爱及追捧。

2.1 内地钢琴现状 (营销优势)

自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 钢琴作为舶来之物, 在中国发展了近百年的时间。盛行至今, 它已经在中国的土壤上扎根, 发芽, 开花。仅是最专业的音乐学院就有九所, 更别提各省市的各个高等院校所下设的音乐系的数量。如此庞大的高校数量, 每年可为社会输送大量音乐人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我国就不乏高水准的演奏家, 例如善弹肖邦作品的女钢琴家顾圣婴 (在“文革”中去世) 及入英籍的钢琴家傅聪, 例如海外称为“中国钢琴五圣手”的除顾圣婴及傅聪以外的其他三位钢琴家——刘诗昆、李名强、殷承宗和鲍蕙荞 (之前的五位没有鲍蕙荞, 后加入) 。而到了21世纪, 中国的钢琴演奏家则更为年轻且出众, 例如李云迪、朗朗、陈萨 (女钢琴家) 。正是由于这些钢琴家在乐坛的活跃表现, 使得国内的钢琴热潮一浪掀过一浪。

从最初的冲动的钢琴“考级热”、“考试热”再到近些年来的钢琴学习普及化, 虽然人们学琴的热潮始终没有消退, 但是人们已经开始理性地对待钢琴这种乐器。据孙丹老师在她的文章中[3]称, 近几年的国内发达地区约有10%的儿童学琴, 而有90%学琴的儿童或其家长认为:学习钢琴对人类具有启蒙作用, 可以开发大脑及智力。学琴不是为了当演奏家, 而是为了在学习过程中锻炼孩子的头脑, 使孩子在观察力、注意力、意志力等方面进行充分的锻炼。人们对于钢琴的关注越来越理性化, 但经济的发展也使得钢琴这种乐器在内地越来越普及化。对于大多数人来说, 钢琴不再是“阳春白雪”, 曲高和寡得令人感到遥不可及;而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大量出现的钢琴培训中心 (或学校) 也使得钢琴的学习不再如十几年前一样困难。钢琴, 正以其极其强大的魅力席卷着中国的千家万户。

2.2 营销策略

在谈起策略之前, 首先应该再次强调一下本文的主体, 音乐产业中的钢琴商业演出特性。虽然我们把它产业化了, 在这里更看重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但实际上, 它的产品价值依然更多体现在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方面。即是在商业演出营销中, 无形的商品居多, 消费者通过文化艺术市场中的商演营销过程的消费, 来获取无形的欣赏和享受。钢琴是一种听觉的艺术, 哪怕它为了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求, 而产生出价值, 成为一种可以等价交换的商品, 这种转变依然不能改变钢琴所固有的特点——听觉艺术。因此, 在为钢琴商业演出进行营销的时候, 必须将文化艺术市场的特性考虑周全。

按商业演出营销的内容, 可以将钢琴商业演出划分为两方面的营销策略:

第一, 票务价格制定与运作。这是以票务营销的经济效益目标作为依据, 以成本核算为基础, 针对文化艺术市场, 在这里即是钢琴市场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进行合理、科学且灵活地进行具体运作以确定票务价格的系统性的策略。以一场在西南地区举行的钢琴商业演出简单举例:考虑到西南地区所拥有的音乐资源, 中低端价格主要对应的是广大的琴童及其家长, 钢琴爱好者以及钢琴专业方面的大专院校师生。而中高端价格则主要针对钢琴发烧友、钢琴圈的专业人士以及部分对钢琴感兴趣的社会人士 (例如金融或传媒界等方面) 。总之, 在准备一场钢琴商演之前, 必须考虑该地区的音乐资源, 有针对性地制定合适的票务价格。

第二, 名人品牌效应。按照商业演出的一般规律来看, 品牌算得上是商演营销的一个重要内容, 然而在文化艺术市场, 尤其是国内钢琴市场来看, 单以品牌效应来进行营销的结果是不理想的。追根究底来看, 这主要是因为在国内尚没有形成十分浓郁的古典音乐氛围, 而且大多数国人 (专业院校较多的城市除外) 在钢琴方面的底蕴是不深的。他们不会对“贝多芬”、“莫扎特”专场进行过多的关注。所以在国内, 必须依靠名人来带动品牌。尤其是广大的琴童及其家长, 他们就比较重视钢琴名人效应。

2.3 营销结果

虽然并不可能仅仅是由于看了几场钢琴的商演就对整个音乐产业产生如何巨大的影响, 但是“潜移默化”一词用在这里是恰当的。

首先, 在钢琴制造业方面, 据中国乐器协会信息部统计结果显示:2012年全国钢琴总产量为37.97万架, 占世界钢琴总产量约50万架的76.91%, 同比增长8.05%。2012年出口钢琴共计5万架, 其中出口立式钢琴4.3万架, 从数据上来看,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钢琴的制造大国。又据海关数据表示, 2012年中国钢琴产业进口增速大于出口, 全年进口钢琴10.68万架, 同比增长15.64%, 出口钢琴5万架, 其中出口立式钢琴4.3万架。进口钢琴数量大大高于出口的状态, 一是表现出中国国内钢琴市场需求向中高档品牌钢琴转变。 (数据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2013年08月29日) [3]一系列的具体数据显示着中国钢琴的消费是巨大的, 而且其发展前景是可见的。

其次, 在与钢琴文化相关的出版业方面, 各类的钢琴教程课本、音乐家传记、考级教材、专业院校的辅导教材等相关书籍在近十几年中大量出版;各种音乐会、考级辅导教学、初级教学及大众欣赏的光碟, 尤其是网络视频、音频等音像资料更是琳琅满目, 任君选择。

最后, 在教育行业方面, 专业音乐学院、师范学院、普通综合大学等高校为社会输送大量音乐人才, 而这些人才又反过来成为新生代的师资力量。遍地开花的钢琴培训中心则默默地为各中小学输送着有钢琴方面特长的未来人才。

现在的学琴资源, 从硬件设施, 例如钢琴的数量, 人们的经济消费能力;再到软件设施, 例如钢琴的师资、教材的种类、钢琴音乐会等音乐氛围的营造。正是由于如此丰富钢琴资源, 使得更多的爱好者加入到学琴大军中去。

3 结语

钢琴产业作为音乐产业的一部分, 在创造着经济效益的同时, 也担负着传播文化修养的作用。当人们逐渐关注钢琴这种高雅艺术的演出之时, 正确而饱含文化内涵的营销宣传是必要的。例如对正确欣赏艺术的礼仪礼节的恰当引导, 对西方古典作品及中国传统作品必要介绍等等。因此, 只有注重于文化内涵的传播, 才是音乐艺术商演能够长此以往进行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赵沛.中国音乐产业的概念界定及其发展现状[J].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8.

[2]孙丹.中国钢琴文化产业结构动态[J].音乐创作, 2011.

[3]曾燕.试论文化艺术市场商业演出营销的特性与策略[J].商业营销, 2011.

商业音乐 篇8

2014年整个行业的全球数字收入增长了6.9%,达到68.5亿美元(见图2)。全球数字渠道收入达到46%,与实体收入首次持平(见图1)。全球每个国家的音乐市场发展的速度和趋势都不尽相同。亚洲整体收入下降了3.6%,其中我国的收入增长了5.6%,与增长强劲的韩国(+19.2%)有很大差距,但我国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潜力有待开发的音乐市场,目前的在线用户数多达6.5亿,授权数字服务也在增长中。然而,企鹅智库的调研结果却让看似最有可能的盈利模式(付费收听)的未来略显昏暗,《手机在线音乐》的调研结果显示,从未为手机在线音乐付费的消费者占很大比例,达到81%。所以,缺少为音乐付费的文化,再加上盗版的历史,我国的授权数字服务,数字音乐版权管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需要大量的研究工作对其进行更好的开发和完善,以适应其发展的环境。

资料来源:IFPI 2015数字音乐报告。

2015年11月17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81号文件《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大力推进我国音乐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充分发挥互联网音乐平台在国产原创音乐作品上的聚集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类似QQ音乐等的互联网音乐平台的良好发展给予坚实支持,促进其积极向完善的方向发展,加快互联网音乐平台的良性循环。总结和分析已有文献的基础上,笔者发现关于数字音乐的相关研究已经相当全面和完善,从数字音乐的现状到面临的问题再到解决对策都有了比较详细的定性分析,鲜有从商业生态系统角度对数字音乐相关问题进行研究,这将是本文的一个创新之处。考虑到商业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本文选取QQ音乐平台这一具体案例分析数字音乐版权管理的路径。商业生态系统理论将QQ音乐平台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将与其有关的参与者看成是生态位成员,从系统的角度考察系统内各成员的协调发展,共同进化关系。

资料来源:IFPI 2015数字音乐报告。

1 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的QQ音乐平台概述

1.1 商业生态系统理论

Moore早在“捕食者与猎物:一种新的竞争生态”一文中率先提出商业生态系统(Business Ecosystem)概念:以组织和个人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经济联合体,并从开拓、扩展、领导、自我更新或灭亡等四个阶段对商业生态系统的进化规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1]]。商业生态系统为凝聚创新理念的激烈的共同进化的微观经济划分了界限,它横跨了许多行业,包括了一系列利益相关者,如生产者、供应商、经销商、中介机构、消费者、投资者、贸易合作伙伴、行业协会、标准制定机构、科研机构、政府等,由他们的共同发展创新能力,通过合作与竞争,开发新的产品,满足顾客的需要,进行下一轮的创新[2]。商业生态系统强调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是一个联系紧密的共同进化系统,一个企业想要在这一系统中获得长足发展,需要与其他企业等利益相关者互利共生,协同发展[3]。(见图3)

1.2 QQ音乐平台呈现的商业生态现象

QQ音乐是腾讯公司推出的网络音乐平台,是中国互联网领域领先的正版数字音乐服务的领先平台,有着个性明星主题,大咖装,添星妆等,同时也是一款免费的音乐播放器,始终走在音乐潮流最前端,向广大用户提供方便流畅的在线音乐和丰富多彩的音乐社区服务[5]。截至2009年第二季度,注册使用腾讯即时通讯工具QQ的账户数已经超过10.57亿,活跃账户数超过4.84亿,一亿同时在线账户,QQ游戏的同时在线人数达到8 663万,在此基础上,手机QQ音乐推出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聚集使用。随着乐迷数量的增加,QQ音乐平台在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音乐服务的同时,也为消费者增加了附加值服务,这也不可避免的得到更多消费者对QQ音乐追捧和使用。2011年2月底在全球范围内创下了1 000万同时在线的纪录,QQ音乐向乐迷们献上免费欣赏海量高清MV的丰厚大礼。2014年索尼和华纳以及若干领先的台湾独立厂牌与腾讯签署授权协议。华纳录制音乐国际总裁Stu Bergen表示:“我们与腾讯合作的目的是为了把握住这一飞速发展国家中对音乐的巨大需求。通过合作,我们一定能够帮助创造一个鼓励艺人和企业投资的可持续的、合法的音乐生态环境。”在我国,最受欢迎的收费产品是腾讯的绿钻,月费为10元人民币(1.60美元),目前大约有三百万用户。但是,在免费产品和网络盗版的双重压力下,整体的订阅用户数量仍很少。

腾讯积极寻找方法,为旧秩序注入新观念,用其他替代物延续竞争,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牢牢抓住了消费者的网络价值诉求,以“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在线生活服务”作为自己的战略目标,其中QQ音乐是其业务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满足用户个性展示和娱乐需求方面,还为手机用户提供了多种无线增值业务。大批乐迷、版权所有者、唱片公司等在QQ音乐平台聚集,并吸引大量能够为消费者提供增值服务的组织机构参与进来,如为QQ音乐平台提供推广服务的导航网站、类似于豌豆荚的软件APP集成推广平台等,为QQ音乐平台带来收益的广告商、游戏商等,为QQ音乐平台付费环境提供改善服务的软件商,培训机构等,为QQ音乐平台提供支撑服务的金融机构、认证机构、监督机构、政府机构、电信服务商等[3]。这些组织机构围绕着QQ音乐平台这一中心,以实现消费者最大价值为导向,在对自身准确定位的生态位意识基础上,互相之间积极沟通、协调、合作、配合来为消费者创造最优需求,通过QQ音乐平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搭建起边界壁垒,并在这一范围内通力合作不断创新,不断自我更新,建立起消费者需求反应机制,及时、领先于竞争对手满足消费者的动态需求,从而持续保持竞争优势,QQ音乐平台及在此聚集的企业或组织呈现的就是一种互利共生、共同进化的商业生态现象。

2 QQ音乐版权管理商业生态系统模型及路径传导机制

2.1 QQ音乐商业生态系统模型结构

按照《国务院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和《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抓住“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发展契机,推动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音乐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传统音乐产业技术进步,融合创新,业态升级。然而,传统的音乐产业的商业模式按照如下方式运行:唱片公司制作和发行录制有音乐的磁带或光盘,由各种代理商,如超市、便利店、音像制品店等进行销售,消费者再到代理商处选购,整个过程耗费的时间长,消耗的资源多,缺乏效率。即使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传统音乐产业在音乐制作发行和销售上也进步较为缓慢,部分原因是担忧音乐数字化产生的盗版问题以及对相关信息技术缺乏足够的了解[6]。QQ音乐积极把握了互联网时代和大数据时代的创新成果,不断将高新技术运用到平台发展中去,通过调查研究及时发现消费者的动态需求,从而对平台进行优化。QQ音乐平台将消费者、唱片公司、版权所有者、金融服务机构等利益相关者紧密、无缝地集成在一起,通过合理的分工和有效的协作,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服务,方便快捷,而且成本很低。QQ音乐商业生态系统解决了传统音乐产业面临的严重考验及其担忧,不仅有助于QQ音乐整合商业生态系统中的丰富资源,获得长足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让各相关利益者从中获利,实现多赢局面(见图4)。

QQ音乐商业生态系统核心商业包含了QQ音乐播放器,数字音乐制造发布,支付服务,推广,监管部门等。QQ音乐播放器是QQ音乐与广大消费者最直接的接触的服务端,通过QQ播放器的运行,QQ音乐透过消费者的搜索足迹追踪记录可以很清晰的挖掘出消费者的需求,从而进行平台优化与完善,赢得消费者的良好口碑,口碑效应又将帮助QQ音乐的触角延伸到更多潜在消费者。数字音乐制造与QQ音乐是上下游的关系,授权给QQ音乐大量音乐作品。支付服务目前来说进展比较慢,长期以来的免费音乐服务已经深入人心,广大消费者并没有购买正版音乐的意识,但就QQ音乐绿钻服务的现状来看,不乏良好的势头的出现,说明我国是存在实行付费制度的基础的,只是有待进一步完善版权管理制度,这也是本文路径探究的重点所在。推广是当前我国几乎所有音乐平台获得收益的主要来源,QQ音乐通过与游戏公司,广告公司等需要推广产品或服务的公司合作收取广告费来维持平台的运营。监管部门是根据QQ音乐商业生态系统的战略发展需要在系统内设立的,它在监督QQ音乐平台、音乐版权所有者,唱片公司等的同时,也接受消费者的反馈意见处理工作,针对消费者所反映的低品质甚至盗版音乐作品进行核实,如果属实,进行下架,严重的对相关者拉入黑名单的措施,净化音乐平台营造正版艺术氛围,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最佳视听盛宴;另外,对不符合QQ音乐商业生态系统战略发展要求的相关利益方进行惩罚或淘汰[3],对进入QQ音乐平台设置标准,择优选取。

QQ音乐商业生态系统扩展企业包括用户,唱片公司,金融服务机构,广告公司,游戏公司等,它们是参与QQ音乐平台有效运营的各个相关组织,是QQ音乐平台必须依赖的机构,因为它们与QQ音乐共同进化,互惠共生,共同为广大消费者提供音乐服务提供各种支撑服务。这些组织并非仅仅依赖于QQ音乐商业生态系统而生存,但它们却可以通过QQ音乐这个平台为其本身赚取超额利润。

QQ音乐商业生态系统的核心商业与扩展企业共同促进了QQ音乐商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发展,保障QQ音乐平台的可持续发展,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不法生产者和经营者为了牟取暴利,擅自生产或销售大量的假冒伪劣商品的现象。目前造假之风涉及的领域已相当广泛,音乐领域的盗版更是屡禁不止,再加上数字音乐的防盗版更加复杂,形成了坚实的造假文化,使得QQ音乐等音乐平台的发展面临较大威胁。为了能够继续保持竞争优势,一个强有力的健康有序的版权管理制度的建立迫在眉睫。

2.2 QQ音乐付费版权管理商业生态系统模型路径传导机制

QQ音乐商业生态系统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数字时代面临着威胁,根据Moore[2]的商业生态系统的竞争与合作演化划分的4个阶段,即开拓、扩展、领导、自我更新或灭亡,QQ音乐商业生态系统需要不断调整自身状态,不断创新以适应环境的选择,及时进化,寻找到更好解决版权管理的路径,打破我国长期以来只是一种简单的规则借鉴加政府主导,忽略对制度价值和经验的比较法考察的不合时宜的做法。QQ音乐版权管理商业生态系统模型路径传导机制如图5所示[7]。

我国当前在版权管理方面面临的重大争议———“是否以及如何建立同时面向用户和服务提供商的付费机制进而弥补对唱片发行替代所带来的损失,实现音乐作品的版权价值”,从欧美网络环境下音乐产业转型的启示中我们可以得出根本的解决路径是培养用户的自觉行为,通过调整规则来推动网络付费等新的有效模式的建立。图5所示的QQ音乐版权管理商业生态系统模型路径传导机制就是基于当前音乐版权管理所面临的无有效付费制度而建立的。首先用户登录注册后方可使用该系统,用户向系统提交申请,由管理人员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是否授权等相关数据查询,而与此同时,审核者对用户的相关信息进行审核,用户可以随时查看管理员和审核人员的工作进度以及自己是否被授权[7]。管理人员在对用户申请进行查询时,对用户类型进行分类方便音乐作品授权,并且便于日后的准确推送相匹配的音乐作品。审核者在对用户进行审核时要对相关得付费工具的兼容性进行检验,并发挥监管的作用,针对用户提出的意见进行合理处理,满足用户的需求,审核通过后可发放给用户授权码前去下载页面进行下载,如果没有通过审核,要及时告知用户未通过审核的理由,比如该产品在本平台未获得授权或者申请有误导致产品不存在等,并请用户输入正确或者本平台获得授权后再前来下载享用。

3 QQ音乐付费版权管理路径有效运行的对策

QQ音乐付费版权管理路径传导机制的有效运行,离不开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协作努力,多方共赢是一个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虽然一些利益相关者并为在传导机制中出现,但它们是作为潜在的环境生态位因子对QQ音乐付费版权管理路径传导产生影响。接下来本文将从政府、数字音乐服务商,数字音乐技术提供者、消费者等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为QQ音乐付费版权管理路径传导机制保驾护航。

3.1健全和完善著作权立法,严厉打击各类数字音乐侵权盗版行为

规范网络音乐版权秩序是“剑网2015”专项行动的首要任务。2015年7月8日,国家版权局发出《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授权传播音乐作品的通知》,将严厉打击各类未经许可传播音乐作品的侵权盗版行为。这一举措为QQ音乐付费版权管理提供一个优质的大环境,有利于QQ音乐专注于优化付费版权管理路径。

3.2 数字音乐服务商加强版权自律

网络音乐行业加强自我约束是规范网络音乐版权秩序的基础。2015年7月15日,《网络音乐版权保护自律宣言》正式签署和公开发布,这是网络音乐版权自律的一个突出成果。各大数字音乐服务商在与QQ音乐合作过程中,要切实遵守自律宣言,积极维护正版版权,促进付费有价值可循。

3.3 充分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加入切合实际的新技术

移动性与音乐有着天生的契合度。当越来越多的互联网音乐公司在摸索广告以外的移动盈利道路时,QQ音乐的绿钻服务开始挺进付费版权管理的创新领域,虽然效果还不是特别明显,但是在我国免费文化的大背景下,这已是一个不小的进步。未来还有待于采用更多更先进的新技术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增值服务。

3.4 加强消费者的版权意识,引导消费者逐步接受付费制度

我国大多数公民虽对精神产品有付费意识,但大多数人却不太了解音乐人付出的劳动[8]8[8]。可以通过图文和视频向消费者宣传数字音乐版权的重要性,提高消费者对数字音乐版权使用资源付费意识,在此基础上,QQ音乐付费版权管理路径传导机制能够顺利实施。

4 结束语

商业生态系统强调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是一个互利共生、相互依赖的共同进化系统,以商业生态系统的眼光来应对现代经济的竞争,是商业发展的必然趋势[3]。本文基于商业生态系统视角,联系数字音乐版权管理发展的背景,以腾讯QQ音乐付费版权管理为例,尝试揭示数字音乐版权管理的商业生态现象,构建以QQ音乐为中心的商业生态系统模型,及探究其付费版权管理路径传导机制,并从政府、数字音乐服务商,数字音乐技术提供者、消费者、等角度为数字音乐付费版权管理路径更好的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商业音乐 篇9

一、背景音乐的选择须切合主题

每一部影视作品都有其要表达的主题, 不同的电视商业短片同样拥有不同的主题。主题是所有影视作品的灵魂, 背景音乐是升华主题灵魂的内驱力, 二者是红花与绿叶的关系。背景音乐为主题服务, 对表现主题起着辅助烘托和升华的作用, 而不能喧宾夺主。同时, 背景音乐不能游离于主题之外而独立存在, 而是电视商业短片的一个有机组成元素, 与画面在同一时空出现, 其风格类型由画面内容与解说词决定。只有保持背景音乐的基调与电视商业短片内容相一致, 才能使二者相互对应, 从而达到音乐扩展画面、画面渲染音乐、延伸意境, 二者交相辉映的意境。倘若背景音乐与画面貌合神离, 则不但起不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反而将破坏彼此的美感!因此, 背景音乐的选择必须切合主题并且与主题相融合。这不但是电视片整体品质锦上添花的保证, 同时也是作品绽放艺术色彩的原动力。

一部农村题材的电视短片令笔者印象深刻。“画面是一小溪流水, 镜头慢慢拉长, 展现出一片绿油油的庄稼地。其选用的音乐是清越抒缓的竹笛声。先是保留了小溪流水的同期音响, 叠加上竹笛声———竹笛声渐强、流水声渐弱──流水声消失———竹笛声中, 男播音员浑厚的声音响起:‘这是一个……的故事。’竹笛声音演奏的乐曲符合中国农村的实际, 农民们喜爱的乐器不就是竹笛、二胡、锁呐诸如此类的吗?在村旁小河边响起了悠扬的笛声总比在村旁小河边响起了高雅的小提琴声更自然贴切吧?水声与笛声叠加, 平添了一份真实, 感觉那清脆甜美的笛声是从咱农民心里淌出来的一样, 为片子增添无限美感。”

如果背景音乐与影视内容不切合, 甚至风马牛不相及, 那所产生的效果无疑是反面的, 要么干扰画面的形象, 要么破坏画面的气氛。影视作品本身是艺术, 音乐也是艺术, 当音乐作用于片子时, 二者不是简单地相加, 而是有机地融合。两种不同表现方式的艺术相互作用所产生的艺术力理应增值, 如果贬值, 显然毫无意义。

二、背景音乐的运用应注重变化

影视作品有故事有情节, 电视商业短片也有事件与情节。背景音乐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在不同的故事情节或叙述中渲染不同的气氛。从这点上讲, 背景音乐不同于主题音乐, 又比主题音乐赋有更多的变化。但这种变化是应叙述与情节发展的需要, 而不是为了变化而变化。

电视剧《士兵突击》的背景音乐多达14段, 片花用的是振奋人心的曲子《He’s A Pirate》 (《他是海盗》) ;七连解散时放的背景音乐是《Conquest Of Paradise》 (《征服天堂》) ;高连长最喜欢听的, 也是他在七连解散后用来遮掩他的哭声的是前苏联军歌《The Sacred War》 (《神圣的战争》) ;第八集班长和许三多擦车那段用的背景音乐是《Mother》 (乐曲全名为《the rain》, 出自《菊次郎的夏天》, Mother是其中的一段) ;第19集三人进老A考核的最后冲刺时刻, 许三多和561眼睁睁地看着成才舍他俩而去时, 用的是《BLOOD Grand The m e》;许三多一鸣惊人的333个腹部绕杠时的配乐是电影亚历山大大帝的原声音乐《Eternal Alexander》 (出自专辑:《亚历山大大帝 (Alexander) 》) ;在第11集里, 许三多对袁朗说:他是钢七连的第4956个兵, 让561第一次认可了他, 此处用的是《前向きな乙女心》 (动画片《女生爱女生》的原声音乐) ;A大队训练时的音乐为《Tians》 (出自专辑:《亚历山大大帝 (Alexander) 》) ;A大队射击训练时的音乐是《Dream of babylon》 (出自专辑:《Ale xande r OST》) ;划船中的钢琴曲是日本NANA的おやすみナナ, 是动漫原声音乐《Sets unakute》;第二十集拓永刚和吴哲受罚时的配乐是《HANA-BI》 (日本电影《花火》的主题曲) ;老马复员时用的音乐是《太极旗飘扬》里的《young shin death》;此外, 第八集中许三多在车里得知老马要退伍却不敢露面而伤心落泪, 以及第九集中许三多砸了班长的手后独自一人躲在战车里时用的是《Clifside Waltz 3》 (A Scene At The Sea) 。当然, 《士兵突击》还有一段重要的背景音乐, 那是全剧唯一的原创———主题曲。

《士兵突击》之所以能获得成功, 除了振奋人心的励志主题外, 切合情节发展、富于变化的背景音乐功不可没!注重背景音乐对于一部电视剧如此, 对于一部电视商业短片同样不可忽视。

由福建电视台制作的获奖电视纪录片《梦回双杭》的背景音乐就很注重画面在现实与过去的切换中变换, 清悠与凝重的音乐让人身临其境, 犹如置身于过去的梦境, 留白的只有解说的画面又把人拉回现实, 从而产生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行云流水般变化的背景音乐既升华了主题又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艺术的美与力量。

三、背景音乐的运用要连贯

当背景音乐求变性的要求事实摆在我们面前时, 随之也产生了许多问题, 比如, 如何将这么多不同的音乐和谐地剪接在一起, 使音乐与流动的画面同样连贯?是渐进淡出还是激进激退?如何承接前后两个不同的镜头?这些都是考验配乐水准、决定电视商业短片成败的关键因素。

电影《花木兰》是一部典型的战争爱情片。花木兰从“吾家有女初长成”到“踏花归来马蹄香”, 其中不仅经历女子的戎马生活而且还有亲情、友情与爱情。于是影片在宏大的战争场面与触动人心的情感之间相互转换处处可见。那么影片是如何去完成这样巨大落差的剪接呢?从影片来看, 这个使命正是由背景音乐来担当的!背景音乐以主题曲《木兰情》为基础, 通过变奏和大小提琴的演绎不仅漂亮连接了英雄豪情与儿女情长而且恰到好处地烘托了残酷的战争、悲切的爱情与复杂的人物内心, 从而诠释了背景音乐的艺术。正是因为完美流畅的背景音乐, 由赵薇主演的《花木兰》才被影评人赞为一朵热烈绽放的战场奇葩。很多人以为, 商业没有艺术, 商业不需要艺术。这正是当前背景音乐被电视商业短片运用却不被充分重视潜在价值与艺术挖掘的重要原因!笔者以为, 这是一个非常错误并需要及时纠正的认识!从商业电影《花木兰》里, 我们已经看到, 商业可以很艺术, 商业也需要艺术。

由福建音像出版社制作的纪念古田会议80周年的电视纪录片《古田会议永放光芒》的背景音乐使用了众多旋律, 但是它给人的感觉却是多而不乱, 浑然天成。

四、背景音乐的运用要有节奏感

“节奏是音乐之灵魂, 同样是影视艺术的画面运动之生命。没有节奏, ‘运动就失去规律与秩序’。”[1]

一部好的电视商业短片不是直线前进而应该是有曲有线、波澜不惊地向观众展开。那么为之服务的背景音乐应该按照片子的路线走, 当片子缺少这样的动态演进时, 那么背景音乐担当的这种责任或者作用就显得更加重要。只有这样, 背景音乐才能真正意义上对塑造形象、交待故事情节、渲染气氛都起到作用。

“以《卧虎藏龙》中‘月夜打斗’这场为例, 片中配合着两位女主人公的追逐打斗, 中鼓与小鼓像戏剧般由缓而急、紧密迅捷结合中国武术的内涵, 使观众也跟着紧张起来, 此外虽无其它乐器相配合, 但表现力仍十分强烈。”[2]由此可见, 节奏作为表现手段之一在于能给旋律以鲜明的个性, 具有强烈特点的节奏使人易于感受并且易于记忆, 这大大有助于音乐与片子形象的确立。

当然, 音乐的慢节奏同样能使观众产生一种共鸣。许多人都记得电影《星愿》中既是主题音乐又是背景音乐的《星语心愿》, “它的是非曲直是在怎样的一种情况下产生的呢?女主角抱着杨送的小老鼠, 低诉着对他的思念和内心的痛苦, 音乐则重复演唱着那句‘找不到坚强的理由’, 缓缓的音乐如泣如诉加上女主角动情的演绎, 有谁不会被音乐与情节的互动而感动呢”?[3]慢节奏和舒缓旋律两样具备着不同凡响的功效。

电视纪录片《中国船政文化》, 背景音乐从片头的浑厚到片中的悠扬古筝再到婉转的提琴, 不同的乐器不同的节奏不禁让人跟随着流动的画面穿梭于过去和现在的时间隧道里!片子能够产生如此强大的震憾, 其力量正是来自背景音乐强大的节奏感!

音乐与情节恰到好处的结合, 产生了对人心里最强烈的震撼, 背景音乐是影视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 正是在特定的节奏下通过一定的调式、句段具体形成其独特的旋律, 从而帮助影视作品深化为自己的主题思想, 更完美地表达出影视作品起起落落的感情曲线, 背景音乐的旋律会伴随着情节的发展向前推动, 它牵动着故事情节, 同时也牵动着人的情感。因此, 我们在配乐时应该选择最佳的类型, 然后作出最恰当的剪接。

随着电视事业的迅猛发展, 电视商业短片的创作观念与表现方法也有很大的突破与长足的进步。背景音乐的使用和如何剪辑越来越受到电视商业短片创作者的关注。但是, 如何考量背景音乐的艺术价值, 如何将背景音乐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值得我们不断探索!

摘要:背景音乐是电视商业短片中除了解说词之外不可或缺的提升品质和艺术的声音元素。背景音乐在被电视商业短片运用的同时, 其内涵与作用却未被真正地挖掘与利用。本文就电视商业短片中如何选择与运用背景音乐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电视商业短片,背景音乐,选择与运用

参考文献

[1]边月波.影视音乐之浅谈[J].中国电视, 1998, (3) :15.

商业音乐 篇10

摇滚的,不仅仅是一颗草莓

沈黎晖第一次见到张曼玉,听完她录的5、6首样歌后直接对她说:你签摩登吧! 尽管事后回想起来,他觉得这一切挺不可思议的。

沈黎晖看来,这样级别的明星还有这样好的音乐审美,刚好自己心气儿比较高,要不也不敢提这事儿,一切都是机缘巧合;在张曼玉看来,自己已经准备好了。

2014年3月,“份摩登天空”以一个“不那么苛刻,但也不是非常小”的价格签下张曼玉,10天后对外公布,同时确认张曼玉将参加今年北京草莓音乐节第三天的演出。回想起来,沈黎晖觉得有点儿不可思议,但可以确定的是,沈黎晖对这事儿看得特别透,只要有大牌参加门票肯定好卖。草莓传递的是春天、浪漫的气息,而不是一群愤怒的人用摇滚宣泄和寻找存在感。

摩登天空这家已经成立17年的公司,可以以10年为节点划分为两个阶段,前10年用沈黎晖的话讲:“在商业上是完全失败的”。

1997年,成立摩登天空的初衷是给沈黎晖组建的“清醒乐队”出唱片专辑,后来陆续也签了些艺人,最早有新裤子、果味VC等。1998年摩登天空并推出同名有声(磁带)杂志,前幾期被一抢而空。紧接着随着CD时代到来的迅速普及和盗版横行给沈带来沉重打击,过期杂志堆满了而迅速蔓延的盗版毒瘤让所有卡带和正版CD的出货量衰滞下来。

沈黎晖在北京平谷的四套房子里堆满过期杂志。在最困难的时候,房子全卖了,去收拾房子的时候还被邻居当成做从事盗版举报了。

最低谷的时候摩登天空欠债200多万元,公司只剩下两三个人。

沈黎晖把房子全卖了,乘公交、住公司,甚至把公司分一半租出去,还不得已做了为一些品牌商做些音乐顾问和活动执行的业务,Live’s的校园乐队比赛、摩托罗拉的电子音乐杂志,包括还和苹果联合推出一款以摩登天空命名的限量版iPod Shuffle。

2002年,在著名的瑞典胡尔茨弗雷德市大型摇滚音乐节上,沈黎晖找到了一直想要的感觉。这座位于瑞典东南部的美丽城市有成片的原始森林,音乐节就在一片临近湖泊的草地上举行。“整个音乐节就像一个大Party,最奇怪的是竟然有个发廊在剪头发”。“我觉得音乐节最重要的是把大家连接在一起的元素,最重要的是快乐,不是苦大仇深的垃圾筒。”

那时的摩登还无力举办一场音乐节,但1年后的Suede北京演唱会算是一次演习。2003年摩登天空和竹书文化联合承办2003 Suede北京演唱会,这是Suede首次来华演出,这支世界顶级乐队在此次演出后不久就宣告解散,也让此次演唱会增加了许多传奇色彩。

草莓前传

——摩登天空音乐节

4年后,当2006年公司财务状况逐渐好转,账面上有了100万元的盈余时,团队人数也恢复到十几个人。有一天沈黎晖对员工说:我们要做一个场音乐节。一个负责宣传的主管当场就辞职了——摩登此前完全没有做这种规模的活动的经验。

想法在2005年已经萌生,沈黎晖认为时机基本成熟了,但在对怎么做音乐节也完全没有概念的情况下,沈黎晖每天关注的问题甚至具体到一个灯箱怎么设计上,但对于如何维持现场秩序、如何查验假票这样的大事情却迟迟没有重视起来。

2007年10月,热情有增无减的沈终于如愿以偿。

一场音乐节的成败,关键在两个环节:一个是艺人,一个是钱。演出前三个月,美国当红摇滚乐队Yeah Yeah Yeahs 确认参加第一届摩登天空音乐节,无疑极大地鼓舞了团队的士气。当时国内的音乐节,无论MIDI迷笛、雪山等等,音乐节还都没有邀请国外大牌艺人的先例。

音乐节拼的是艺人和钱,沈邀请到了。而这次成功邀请海外乐队的背后还有个滑稽的故事。

2006年一天,摩登天空的一位员工收到一封来自一个名叫Michael的美国人的邮件,要求来摩登天空免费工作三个月。简历显示,他有在美国各大唱片公司从事跟音乐有关的公关活动经历。沈黎晖摸不着头脑地望着同事说:那……就让他来吧!一个星期后,Michae真的站在公司门口。Michal每天喝得醉醺醺,经常酒后闹事儿被打成青眼圈。他在摩登干了三个月的结果是忽悠沈黎晖在纽约成立了个办公室。后来沈黎晖才发现,当时包括日本、台湾在内的亚洲唱片公司都没有在纽约设立办公室的。“太不靠谱了!”沈黎晖大笑着说。

2007年摩登决定要做一场音乐节的时候,Michael就在联系了一圈美国的艺人,恰好Yeah Yeah Yeahs当时很渴望进入中国,于是就很快敲定了,算是被忽悠的意外收获,后来纽约办公室成了摩登和海外艺人保持密切联系的天线。国内的艺人则要邀请到新裤子、后海大鲨鱼、PK14、Joyside,港台的My Little Airport、陈珊妮,以及当年快乐男声冠军陈楚生在内的总计超过120组的艺人,阵容可谓豪华。

(i黑马注——沈黎晖说:国内没有任何一个音乐节主办方像“摩登”在节目单上花这么多时间,它们都是谁有号召力请谁。我们会为了明年的节目单提前签艺人。 我们每年都试图在内容上差异化,然后为了新的内容签艺人,而不只是为音乐节。最近突然火起来的“万青旅店”乐队,就在第一届摩登天空音乐节的演出名单里。)

当时摩登的账上有100多万元现金,沈黎晖给做杂志时积累下来当年打过交道的品牌商打了一圈电话拉赞助,最终摩托罗拉和Levi's赞助了100万元。加上供应商账期谈判,基本保证了音乐节的现金流。

音乐节前一天下午,Yeah Yeah Yeahs到达北京,沈打车去接机。夕阳的余晖洒进车里,想到这一切就要发生了,沈的眼泪瞬间流下来。后来,沈黎晖他曾在多个场合重复提及这个在他心头挥之不去的经典画面这一自我感动的时刻。

音乐节在海淀公园当天开幕了,沈黎晖惊奇发现居然冒出很多黄牛和假票贩子,“不知道为什么第一年就有这么多人盯上我们,有人拿着一看就是翻印的门票,还有农民工模样的人挂着K14的演出证。甚至演出人员的换证的帐篷里,100多张演出证被人一把抢走跑了。”对讲机里乱成一片,所有人都在嘶吼。沈黎晖坐在指挥中心一个角落,把对讲机一关,“我觉得特别疲惫。”直到音乐响起那一刻,一切才真正拉开序幕。

第三天下午,开始大暴雨如注。重塑(重塑雕像的权利乐队)前面的演出已经结束一个小时过去了,Yeah Yeah Yeahs迟迟不肯上场。不得已请DJ杨悦上场安抚大家,几千人一片嘘声,一边喊“下去”一边往台上扔东西在骚动。

暴雨持续下个不停,沈黎晖沿着一条半封闭的路跑到距离舞台100多米的艺人休息室。到了休息室一看人没了,沈黎晖大脑一片空白,机械地往回跑,跑到一半这时音乐声突然响起,现场瞬间沸腾了。

扬声器传出来主唱的声音:我们要感谢这个人——沈黎晖……

“这是第一届摩登天空音乐节,乱七八糟的音乐节,也是最绚的一场音乐节。”沈说。Yeah Yeah Yeahs在暴雨中谢幕的场景至今还时常被当时在场的乐迷们提起。最近万能青年旅社突然火起来了,沈黎晖发现第一届摩登天空音乐节的演出名單里就有他们的名字,当时还被排在正中午一个很偏的舞台上。

第一届这次音乐节最终亏损100万元,摩登的账面现金瞬间清零,但沈黎晖亏的很爽,看到了这个市场强烈的需求信。

(i黑马注——沈黎晖说:总体来讲,我觉得其他竞争对手没有冒险精神,他们从来不做赔本的买卖。我们的做法基本上是我有多少钱就要把它全花掉,我们在不断挑战自己,假如去年是1000万元投资,今年就会变成1500万、明年2000万,逐步给自己加码。很多音乐节几年投资都没变,因为它要算票房多少、赞助多少、最终赚多少。我们不是,去年投1000万、收入1000万,那么我今年投1500万会发生什么?北京“草莓”赚了钱,收入已经达到几千万元,但是我们并不想把这个钱放在兜里,我们去开成都站、深圳站,开拓新的市场。我们到一些新的城市,可以说是百分之百投资,迷笛比较保守,必须要找到一个买单的人。我们的投资最少也是50/50,把财务完全透明给对方,所以“草莓”才能在每个地方扎根很深。)

第二年的音乐节沈黎晖用“幸福”两个字来形容,这一年是北京奥运会,爱国情绪空前高涨,气氛一片祥和。沈黎晖很明智地主打起国货的概念,一个海外艺人也没请。

那一年新裤子的新专辑《龙虎人丹》正是国货风的标志性信号;沉寂多年的何勇、张楚重又站在海淀公园的舞台上唱起了《姐姐》。

“还有件事情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第一届摩登音乐节有很多鸡冠头,满身铁钉子的摇滚青年,第二年的时候漂亮姑娘特别多,我都惊了,这些人平常在哪儿?倍儿美那种。”

草莓音乐节

在我心中 在我心中 最迷人的LUCIA

我要为你 我要为你 尽情的歌唱

田野中间 田野中间 开满白色的野花

春天来了 草莓红了 映着那蓝天

——《永远的一天》

2008年冬天,通州运河公园的工作人员打电话给摩登天空,说有一块儿场地希望他们去看看,他不知道这是命运在招手。沈黎晖觉得这地太远了,后来对方三番五次打电话,沈就答应去看看。

当他站在了那个绿油油的大草坡上,“一下子就爱上了这个地方”。于是沈黎晖决定在次年“五一”的时候,做一个新的音乐节。

在距离公司不远的一个胡同里,沈黎晖和两个同事在一个小饭馆里他们开始讨论新的音乐节应该叫什么名字。“我们就想,在北京的一个大草坡坪上,特别春天的感觉,显然应该是一个挺小清新的音乐节,但它离城市有点距离,也希望它也稍微有点儿‘野’的感觉。”当有人随口说出“草莓”时,这成为中国文化流行符号的名就被注定了。为了和摩登音乐节比较酷的气质区分开来,草莓请了很多像老狼、曹芳这样比较文艺的音乐人。

2009年5月1日,第一届北京草莓音乐节如期举行。

当时,北京暴雨。沈黎晖心里不断念叨“完了完了”。现场只有很少一部分人,第一个乐队唱完第一首歌,天空突然就晴了,台下的人欢呼起来。这时远远的山坡上渐渐出现了一些人,披着英伦风格的国旗、拿着气球的乐迷们才陆续进场。第一次就有很多人带着各种含有草莓元素的配饰,还有乐迷用一块长十几米长的布做成的巨幅海报铺在草地上,上面印着一个草莓火箭——音乐节的logo。

那一次,沈黎晖隐隐感觉到,“草莓”可能会做得很大。

一年后,草莓音乐节登陆西安,随后进入上海、镇江、武汉、广州、长春等地。沈的草莓种子正在迅速繁殖。

2013年,摩登天空在音乐节板块的业务收入达到6000万元,远超过行业第二名,是“前辈”音乐节收入规模的近10倍。其中,“草莓”收入占60%。

2014今年,摩登天空计划在公布了首批10个城市,到年底完成10~15个城市举办草莓音乐节。明年会翻到20个,最终做到30个城市。沈黎晖目前已经停止扩张,开始精耕细作这三十个草莓。与此同时,摩登天空开始还在收购各种区域性小的音乐节,其中包括西安的“张冠李戴”音乐节、昆明的“五百里城市”音乐节,以及“影响城市之声”——这是一个会展、博览会、会议加现场音乐的音乐节。

(i黑马注——沈黎晖说:北京、上海草莓音乐节在商业上已经成熟,利润率最好的时候可以达到30%。但现场演出利润很不稳定,有点像电影行业,20%赚钱,80%不赚钱或亏损。我们并没有将收购来的音乐节消化吸收进草莓。音乐节必须要保证多样性,未来肯定是朝着更细分的方向发展。)

沈黎晖估计,2014年全国音乐节的数量约为100~150个,平均收入400万元。“日本的Summer Sonic音乐节单场收入4.5亿人民币,门票就占95%。”沈黎晖对“草莓”寄望甚殷。

(i黑马注——沈黎晖说:有人说我们会不会垄断音乐节,根本不可能。艺人哪儿都可以去,即便是签了约,合约到期也不能保证续约。其实我们是有生存恐惧症的,今天我们(在音乐节领域)大约20%的占有率,但未来要面對的是一个竞争更加激烈的生存环境,能保持这个份额就不错了。所以去年开始我们大量签艺人、大量开新站。现在其他竞争对手跟我们差很多倍,导致我们在国内已经没有参照物了,但将来做到几十个亿的时候,竞争对手会变成互联网公司、房地产公司、品牌公司、国际巨头……国际巨头已经在中国试水了,例如全球最大的现场音乐公司Live Nation就承办过乐谷音乐节;日本的Summer Sonic音乐节去年在上海举办了上海Sonic。二者都不成功,上海Sonic简直可以说是惨败,现在不成功不意味着将来不成功。)

“草莓”成了摩登天空的品牌,但音乐节远非这家公司的全部,它的收入只占全部的一半。它涉及的业务还有经纪、剧场演出、演唱会、版权交易等。“音乐节从来不是独立的事情,”沈对i黑马&《创业家》说:“‘摩登’在音乐领域是一个全产业链的公司,所有的业务都基于深耕音乐来展开。现在,音乐领域之外,我们希望变成一个消费类公司,包括我们在做的Live House(集现场演出、酒吧、自主品牌零售等为一体的娱乐休闲体,类似798的尤伦斯)这种跟生活方式有关的事情。”

“日本的Summer Sonic音乐节单场收入4.5亿人民币,门票收入占95%。”沈黎晖言谈中无不带着向往,一颗超级草莓正在快速膨胀。

沈黎晖预测2014年全国音乐节的数量约为100~150个,盘子不超过10亿元。新的地方性音乐节还会出现,并且逐渐呈现细分化的趋势。

沈黎晖独家口述:

草莓的成功逻辑

总体来讲,我觉得他们没有冒险精神,他们从来不做赔本的买卖。

我们做法基本上是我有多少钱就要把它全花掉,我希望这个事做对,尤其到现在这个阶段,草莓规模越做越大,我们到一些新的城市,我们完全可以说是百分之百投资,迷笛必须要找到一个买单的人。我们最少是55%的投资,把财务完全透明给对方,所以草莓才能在每个地方扎根很深。

审美性:首先我觉得摩登成功之处还在审美性,呈现的还是整套的审美,从艺人的选择到视觉,反过来说摩登,如果只能音乐来说,摩登是唱片公司,音乐公司起家,第一个音乐节的时候,这个公司十年做了第一个音乐节,没有任何一个音乐节主办方像摩登花在艺人上更多的时间,因为他们都是谁火谁有号召力请谁,摩登花的时间和精力在节目单上占最长时间,他为了这个节目单可能明年要变成什么样的节目单,他可能提前签艺人,所以他的逻辑有时候是反的。

深耕内容:我们每年都试图在内容上做到差异化,然后为了新的内容签艺人。他不是为音乐节签艺人,而是为了摩登天空签艺人,你会发现去年底到今年我们签了很多艺人,这有点像足球俱乐部买进很多球员,你需要个前锋还是需要后卫,根据内容签不同风格的艺人。其他音乐节不会这样,因为他们不是经纪公司。所以我们在艺人的时间表和艺人年度规划当中,我们是整体考虑的,显然我们花在音乐上的时间比任何人更多、更深入。

自我挑战:我们在不断挑战自己,举例讲,假如去年是一千万投资,今年就会变成一千五百万、明年两千万,逐步给自己加码。很多音乐节几年投资都没变,今年是四百万,明年还是四百万,因为他要算票房多少、赞助多少,最终赚多少。摩登不是,摩登会说现在手里有多少现金,去年投一千万、收入一千万,那么我今年我投一千五百万会发生什么?北京草莓赚了钱,或者说收入已经达到几千万的体量,但是我们并不想把这个钱放在兜里,我们去开成都站、深圳站,我们是要开拓新的市场。现在其他竞争对手跟我们差很多倍,导致我们在国内已经没有参照物了,在这种前提下我们只能自己跟自己,就好比我们要请这么多国外大牌艺人,要求音乐节提高一个档次,考验你的接待能力和硬体水准。今年草莓的主舞台是用K1,是全世界最顶级的音响。现在慢慢慢慢已经到这样的阶段,当你作为一个行业领先的公司,还敢于挑战自己的话,距离才会拉得开。

上一篇:中职教育科学发展下一篇:结构分析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