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育秧

2024-08-12

水稻育秧(精选十篇)

水稻育秧 篇1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南丹县城关镇中平村崖建祖农户田中进行,选择阳光充足、地势平坦、土壤肥力中上、地块肥力一致、水利条件较好的粘质壤土地块,秧田面积667m2,大田面积1 000m2,前作是马铃薯。

1.2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旱育保姆、壮秧剂、多效唑、塑盘、编织布等。水稻品种:中择优超级稻。

1.3 试验设计

试验在2块大田里进行,分秧田和本田2个区域,各设有9种育秧处理,分别为:旱育保姆+塑盘育秧(A);旱育保姆+编织布育秧(B);壮秧剂+塑盘育秧(C);壮秧剂+编织布育秧(D);多效唑育秧(E);壮秧剂育秧(F);旱育保姆+泥浆育秧(G);旱育保姆育秧(H)。以旱育稀植作对照(CK)。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每种育秧方式的处理各育1厢,厢面长10m、宽1.2m。大田小区为长方形结构,长4.0m、宽3.5m,面积14.0m2,定植225株,小区间人行道0.4m,四周设保护行,保护行以抛秧方式定植。

1.4 试验方法

秧田于4月12日同期同密度布种。大田:先用45%西洋复合肥750kg/hm2、磷肥250kg/hm2作底肥。5月18日移栽。移栽后7d用100kg/hm2尿素与氯化钾200kg/hm2加除草剂10包/hm2,混合撒施追肥除草。6月19日、7月12日、8月6日根据田间虫情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三化螟等害虫。

1.5 观测内容与观测方法

在秧龄35d时取样考察秧苗素质。移栽后10d内对每处理设置定点连作观察株观察各10株分蘖的生长动态。在全生育期中,注意观察记录各处理的物候期,即播种期、移栽期、回青期、分蘖期、分蘖高峰期、始穗期、齐穗期、成熟期。收割时均抽取观察株样本进行考种,测量有效穗、成穗率、穗长、每穗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理论产量等经济性状指标。收割时按区组小区测产登记产量,并根据测产结果应用方差分析试验处理差异是否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稻旱育秧物候期观察

田间观察发现,各育秧方式处理对分蘖情况早期影响较大,对其他生育进程影响不大。

2.2 秧苗素质考察

由表1可以看出,各处理的出苗率、成秧率、叶龄相差不大,秧苗不定根数以壮秧剂育秧和旱育保姆+泥浆育秧偏低,其他处理均在24.8~26.3个之间。秧苗单株带蘖率,壮秧剂+塑盘育秧、旱育保姆+塑盘育秧、壮秧剂育秧在365%以下,其他处理均在435%以上。

2.3 水稻旱育秧经济性状及产量考察

由表2可以看出,综合各项指标,经济性状最好的是旱育保姆+塑盘育秧处理。通过测产,发现旱育保姆+塑盘育秧产量最高(9 357.14kg/hm2),旱育保姆+泥浆育秧最低(8 000.00kg/hm2)。经方差分析(表3),处理间的F>F0.05,说明处理间差异显著,试验区区组设置降低了误差,能够客观地反映各处理的特征特性,实现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公正性,达到预期效果;重复间F值

3 小结

在水稻旱育不同育秧方式中,各处理外在性状差异不大,但经济性状和实际产量存在差异,综合2项经济指标,以旱育保姆+塑盘育秧为最佳旱育秧处理。

参考文献

[1]王新华, 孙红.旱秧绿3号在水稻旱育秧上的应用效果[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24) :182.

[2]侯伟, 王孝春, 蔡武宁.水稻旱育秧关键技术要点[J].安徽农学通报, 2008, 14 (8) :112-113.

[3]刘吉忠.水稻旱育秧高产栽培配套技术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9) :133-134.

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要点 篇2

【关键词】水稻;机械化;水稻机机插秧;育秧技术

水稻机械化育秧插秧技术是采用规范育秧、机械化插秧的水稻移栽技术,主要内容包括适合机械栽插要求的秧苗培育、插秧机的操作使用、大田管理农艺配套措施等。采用该技术可以减轻劳动强度,让水稻生产节本增收、高产稳产。为此,本文结合野鹤镇东子村、羊马村(2011年、2012年种植面积为4.1hm2)示范推广实践,介绍水稻机械育秧、插秧和田间管理的一些技术要点。

1 机械化育秧关键技术

1.1 秧苗培育指标

机插秧苗的主要指标:苗株高度一般在12~20cm之间,茎基宽大于2mm,白根要在12条以上,地上百株干重至少大于2.5g,叶龄在3.5~4.0叶,且无病虫害。对均衡群体的秧苗要求:毯状秧苗要根系发达、盘结好,杂交稻要求成苗0.8~1.3株/cm2,秧块标准为提起不散、形如毯状,盘根带土的厚度在2.0~2.5cm之间、保持厚薄一致[1]。

1.2 苗床土种准备

1.2.1 床土准备

床土宜选择菜园土、熟化的旱田土、稻田土和淤泥土,采用机械或半机械手段进行碎土、过筛、拌肥,形成酸碱度适宜(pH值5~6)的营养土。培育时,每667㎡大田用秧需备足营养土100kg,集中堆闷,充分熟化农家肥,注意未经腐熟的厩肥不可使用,用备足营养土的2/3拌0.25~0.4kg育秧壮秧剂培肥、调酸,但盖土不能拌壮秧剂培肥。一般苗床土在冬天就要准备好,经过冬天的冻融,开春时泥土就会变得细软松碎,而且富含营养成分和处理部分病虫害。

1.2.2 种子准备

(1)品种选择。选择通过审定、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品种。每667㎡大田依据不同品种备足种子。

(2)种子处理:水稻种子稻壳厚,吸水慢,所以在催芽前要浸种,使其充分吸水;为防止水稻病害,还要对种子进行消毒。水稻浸种时间长短与浸种水温的高低有关。一般水温15℃时浸种5~6天,水温10℃时浸种7~8天。消毒可用恶苗灵、咪鲜胺浸种。注意浓度不要过大,浓度过大或浸种时间长会抑制芽生长,出芽慢。

1.2.3 苗床准备

选择排灌、运秧方便以及便于管理的田块做育秧田。按照秧田与大田为1∶100左右的比例备足秧田。苗床规格为畦面宽140cm,秧沟宽30cm、深15cm,四周沟宽30cm以上、深25cm,苗床板面达到“实、平、光、直”的标准。

2 机械化播管的关键技术

为了确保规范化育秧质量,保证播种均匀、出苗整齐,宜采用机械或半机械的播种方法,因为机插育秧的秧苗具有苗龄短、秧苗弹性小、播量大的特点,所以在实际播种时要按照水稻品种的全生育期的长短、水源情况以及前后的作茬口来考虑和安排播种时间,宁可“田等秧”也不让“秧等田”。一般日均温在10 ℃时以上即可。

2.1 工藝流程

铺放育秧盘—装床土—洒水—播种—喷消毒药剂—覆土—盖底膜—拱外膜。

2.1.1 确定播种期

根据适宜机插的秧龄,参照当地常规栽插时间和水稻品种的全生育期推算出适宜的播种期。

2.1.2 播前种子处理

种子需经选种、晒种、脱芒、药剂浸种(用吡虫啉等拌种,以防治害虫)、清洗、脱湿处理。精播器播种的种子经脱湿处理后就可播种,手工播种的种子催芽“破胸露白”即可,芽长不超过1mm,以免伤害种芽。

2.1.3 铺放载体

育秧载体有软盘、硬盘和有孔地膜。在实际铺设软(硬)盘时,要注意软(硬)盘地面与厢面的紧密贴合,不可出现架空现象,然后在相邻的软(硬)盘之间填充适量的细土,并且相互靠紧。苗床上软(硬)盘的四周也要用细土填实,防止盘里填入床土后盘变形引起的胀盘,也便于秧苗保湿、保苗。保证机插时顺畅送秧。根据不同水稻品种,每667㎡机插大田约需18~22张软(硬)盘。根据不同育秧方式铺放不同载体,将软(硬)盘紧密排放于苗床上。

2.1.4 装床土

在育秧载体上铺放营养土,土层2cm厚左右,表面平整,并使床土水分达到饱和状态。

2.1.5 播种

规范化育秧需精量播种。根据品种和当地农艺要求,一般选择冷头暖尾天气播种。选择适宜的播种量,要求播种准确、均匀,不重不漏。1㎡的秧盘用1.5g移栽灵按1000倍用量、或50%敌克松4g按600倍用量,稀释后均匀地洒在种子上,如果天晴气温高,则用量要减半。[2]

2.1.6 覆土

播种后要覆土,覆土厚度为0.3~0.5cm,以不见谷为宜。覆土后不要浇水,以防止苗床表土大块板结被秧苗顶起。然后覆盖平膜并搭好拱架,拱高在40~50cm,再盖上拱膜以便保温,抽整齐后再揭去平膜。

2.2 秧苗管理

2.2.1 立苗

立苗期保温保湿,一般温度控制在30℃左右,超过35℃时应揭膜降温,相对湿度保持在80%以上。遇到大雨要及时排水,以避免苗床积水。

2.2.2 炼苗

一般在秧苗出土2cm左右时揭膜通风换气。揭膜换气原则:由部分至全部逐渐揭,秧厢太长的可适当在中间开小天窗换气;晴天傍晚揭,阴天上午揭;小雨雨前揭,大雨雨后揭,应及时通风换气来改善膜内环境,降低膜内湿度,减轻病害发生。日平均气温低于12℃时不宜揭膜,温室育秧炼苗温度白天控制在20~25℃,超过25℃则应通风降温;晚上低于12℃要盖膜护苗。当日均气温稳定通过14℃或叶龄在2.5叶左右时,应及时炼苗揭膜。炼苗时要分步、分次进行,由少到全部的揭膜,坚持揭膜前必须浇透水。全部揭膜后要做到膜不离田,以防止寒潮死苗。

2.2.3 水肥管理

先湿后干,在秧苗3叶期以前保持盘土或床土湿润不发白、晴天中午秧苗不卷叶,缺水补水。补水方法:秧田集中的可灌平沟水,小面积可早晚洒水。秧苗在1叶1心期叶色较淡,于傍晚待秧苗叶尖吐水时每667㎡秧田可施用尿素4kg,薄水匀施或对水500kg浇施,秧田面积小的可每10㎡秧厢用50~150g尿素对水15kg洒施,也可以每667㎡秧田用腐熟的人粪肥10担加水20担浇施,用肥后洒1次清水,以防肥害伤苗。看苗施好送嫁肥,一般在移栽前3~5d的傍晚施肥1次送嫁肥,每10㎡秧田用80~150g尿素对水15kg,于傍晚浇施。移栽前3~5d控水,以促进秧苗盘根老健。此外,还要根据苗情及时追肥。

2.2.4 病虫害防治

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在秧苗期要做好防治工作。同时,应经常拔除杂株和杂草,以保证秧苗纯度。

2.2.5 秧苗标准

适宜机械化插秧的秧苗应根系发达、苗高适宜、茎部粗壮、叶挺色绿、均匀整齐,标准为:叶龄为3叶1心的,苗高12~20cm,茎基宽不小于2mm,每苗根数为12~15条时为最佳。

2.2.6 秧苗调控

秧龄极有可能超过30d,用15%多效唑、或5%烯效唑1000倍液喷施,以达到控高、壮秧的目的。

3 正确起运移栽

机插育秧的起运移栽应根据不同的育秧方法采取相应措施,随起、随运、随栽。软(硬)盘秧可随盘平放运至田头,也可起盘后卷起盘内秧块叠放于运秧车上,堆放层数一般以2~3层为宜进行运输。

参考文献

[1]帅林根,周振军.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三十问”[J].南方农机,2010,(1):31-32.

平昌县水稻旱育秧规范育秧技术 篇3

1 苗床选择

苗床选择的好坏是旱育秧成败的关键。苗床应选择在土壤肥沃、质地疏松、背风向阳的菜园地或带沙性的干田坝, 苗床要长期固定, 常年培肥, 以改良土壤结构, 提高土壤肥力。苗床应靠近住所, 以便于管理, 但又不能离秧田太远, 太远不便于运输。

2 苗床制作

2.1 规范作厢

播前3~5d按1.7m开厢, 厢面宽1.3m, 人行道0.4m。厢面过窄浪费土地、棚膜, 厢面过宽拱棚高度不够, 秧苗后期容易烧苗。

2.2 留足苗床

苗床要根据播种量留足, 一般1kg种子需1.3m宽的苗床40m左右。苗床过少、播撒过密, 秧苗容易坐秧不长, 并且不利于分蘖。

2.3 精细整地

浅挖整细床土, 拣尽杂草、石块, 做到厢面平整, 厢面比人行道高5cm。然后按1m2苗床用腐熟清猪粪水15kg、过磷酸钙150g, 边施肥, 边翻地, 肥泥混匀, 坎细整平。浇足浇透底水, 达到床土一捏成团、松手即散的标准, 或者厢面可见积水、厢边有水溢出为宜。

3 播期安排

以常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为始播期。为躲避伏旱和秋冷天气, 保证秧苗适龄移栽, 我县冬闲田、冬屯水田、绿肥田等早栽田应在3月下旬播种, 5月上旬移栽;麦 (油) —稻轮作两季田、望天田、高塝田等迟栽田应在4月中旬下种, 5月下旬移栽。

4 精量播种

4.1 清水浸种

按每667m2本田备足杂交水稻种1~1.25kg, 采用清水浸种20h左右。浸种容器不能沾油盐, 否则严重影响发芽率。

4.2 播前包衣

水稻旱育秧的关键是床土的调酸、消毒、培肥, 用“旱育保姆”或“育苗伴侣”对谷种进行包衣, 可起到消毒、调酸、施肥、保水、化控、壮秧的作用, 简化旱育秧苗床制作较为复杂的操作程序;同时可有效防治地下害虫和水稻立枯病、青枯病等病害。将浸好的谷种捞出, 沥至谷种不滴水即可包衣, 按照350g“旱育保姆”或“育苗伴侣”拌谷种1~1.2kg比例, 将种衣剂先倒入干燥容器中, 然后将浸好的谷种慢慢的加入并滚动包衣, 直至将种衣剂全部包裹在种子上为止。谷种包衣后稍为晾干, 即可播种。

4.3 中厢撒播

于晴天将包衣后的谷种多次均匀撒播于厢面, 每个厢面两端应预留20cm不撒种, 原因是在揭膜炼苗时, 厢面两端温湿度不稳定、变化较快, 秧苗容易受到影响, 长势相对较差, 与厢面中间的秧苗长势不一致, 不能达到苗壮、苗齐的标准, 影响秧苗整体质量。播后用木板轻压入土, 盖1层0.5cm厚的细土, 以不见种子为度。再用标准浓度的除草剂溶液均匀喷洒盖土, 喷洒时一扫而过, 不宜长时停留, 否则容易造成药害。

5 搭拱盖膜

播种结束后, 应先紧贴厢面盖1层地膜, 可促进秧苗早发, 然后用竹弓搭架覆盖棚膜保温保湿。竹弓间距50cm, 弓高40cm (拱棚太高不利于保温, 太低秧苗后期容易烧尖) , 四周压实, 防风刮翻。同时要管好畜禽, 防止损毁棚膜。

6 苗期管理

6.1 适时抽膜

谷种大部分现针后, 应立即抽去地膜, 抽膜要缓起轻拉。抽膜时若发现有未现针的裸露种子, 可盖一层细土, 再用喷雾器喷透水, 促进再发。

6.2 揭膜炼苗

播种到现针前, 以保温、保湿为主。高温、高湿、不通风、不浇水。如膜内温度超过35℃时, 要及时揭开两端降温。如果不通风降温, 会造成高温烧芽。现针后, 要严格控温、控湿, 促进根系下扎, 逐步松膜炼苗, 早上揭膜, 傍晚盖膜。3叶1心期要揭去棚膜, 以防高温烧苗。一般晴天上午揭膜, 阴天下午揭膜, 雨天雨后揭膜。此时若遇低温寒流, 则延长盖膜时间, 待寒流过后再揭膜。

6.3 肥水管理

3叶1心期, 结合抗旱施清淡粪水, 施后喷清水洗苗。苗床实行干旱管理, 早、晚秧苗叶片无水珠, 午间叶片群打卷, 早、晚床土干燥出现之一者, 浇1次透水。浇水时间应选择早、晚, 切忌午间浇水。若床土发白变干, 应及时浇施清粪水抗旱。移栽前5~7d, 按1m2用15g尿素追施1次送嫁肥。在移栽前1d下午, 要浇1次透水, 以保证起苗时少伤根、多带泥。

7 适时移栽

东北水稻大棚育秧技术指导意见 篇4

一是高台做床,精制秧土。清雪扣棚后,抢前备土做床,确保按期育苗。提倡刨冻方、备冻土,并移进扣好的棚室内,实行冻土集中增温化冻晾干,随时备用。大力推广高台育苗。当大棚内土壤融化深度适宜时,立即开始翻地、晾晒,散墒增温,并打好高台苗床,将床土整平耙细,确保达到旱育苗标准。床土配制要防止未腐熟的有机肥拌入,与壮秧剂混拌时要均匀,于装盘前1-2天拌好,盖上塑料膜焖一下。装盘厚度要保持在2厘米,播种覆土0.5厘米。

二是优选良种,适期落谷。因地制宜采取集中高台旱育、大棚三膜覆盖、大棚综合增温等技术措施,防御低温冷害。要选择耐寒性强、抗稻瘟病强、熟期适宜的水稻品种,防止越区种植,确保安全成熟。播种前做好种子清选、晒种、发芽试验、种子消毒、浸种和催芽等播前处理工作,确保发芽率达到85%以上,确保苗齐苗壮。机插秧面积较大的.合作社或大户,要适时播种、分期播种。播种时间应根据预计插秧日期提前30天播种,采取每天少播、连续播种的方式,保证秧苗适期移栽。

三是加强管理,培育壮秧。苗床管理中温度以保温为主,最适温度25-28℃,最高温度不超过30℃。如遇30℃以上高温,秧棚要开口降温。第一叶生长期,温度要控制在28℃以下,最适25-28℃;一叶一心至两叶一心,棚内温度控制在20-23℃,最高不超过25℃,避免早穗现象发生;两叶一心至移栽,浇一次透水,插秧前3-5天施送嫁肥。苗床水分管理既要突出“旱”,又不能“缺水”,确保培育健壮秧苗。当出现早晚叶尖不吐水、午间新展叶片卷曲、床土表面发白情况时,要立即补水。

四是防控病虫,带药下地。加强苗期病害防控,用二硫氰基甲烷、杀螟·乙蒜素等进行浸种消毒,防治恶苗病。在营养土喷浇、种子拌种消毒、一叶一心期喷浇等环节上单独或同时使用甲霜灵(或甲霜灵锰锌)药剂,防治立枯病。此外,严格育秧大棚肥水、温度和湿度管理,特别是水稻1.5叶期以后,要在阴雨过后转晴时及早通风炼苗,并对秧田进行调酸、消毒,防止青枯病发生。插秧前要带药下地,预防潜叶蝇。

五是精细整地,适时移栽。旱整地要做到头、到边、不留死角,同一块地内高低差不超过10厘米,地表保证有10-12厘米的松土层;水整地在放水泡田3-5天后,用水田拖拉机配带不同的整地机械水整地,要求达到土地平整,土壤细碎,同池内高低差不大于3厘米,地表有2-3厘米泥浆,确保在高产期内高标准、高质量、高速度完成水稻插秧。

水稻旱育秧的简易操作 篇5

2.苗床耕整:把苗床耕整做成畦,以利于雨后排水,整地后及时用药杀天地下害虫。下种前2~3天,每66.7平方米(1分地)苗床施用旱育秧专用肥10公斤,要求撒肥均匀,耧耙入土3~5厘米,不宜太深太浅。注意播前不宜施用其他肥料,以防肥害烧苗,

3.种子处理:在简易旱育秧操作中,种子处理是关键。因此,播前要做好浸种与拌种工作,方法是播种前药刑浸稻种1~2天,捞出沥干,随即用拌种剂(与早育秧专用肥装在一个包里)拌种,充分拌匀,即可下种。

4.浇足底水:播种前苗床要浇透水,使表土充分吸收水分并达到饱和状态。这对一次齐苗十分重要。

5.播种技术:将种子均匀播撒,然后用木板压种贴土,覆盖薄层细土(以不露籽为度),然后再用喷壶浇湿,用铁铣拍平。苗床喷除草剂,每66.7平方米地用旱秧宁一支或旱秧草净一袋,兑水喷雾,防除杂草。

6.覆盖管理:化除后妥及时盖膜,四周用土压实,膜上盖一层薄稻草遮阳,待5~7天齐苗后要及时揭膜,边揭膜边喷一次透水,弥补土壤水分不足。要特别注意晴天傍晚揭,阴天上午揭,雨天雨前揭,高温天气时在床面撒铺一层薄秸秆遮阳,以减少苗床水分蒸发和减轻烈日灼晒。

7.苗期管理:早育秧以控水旱育为主,严禁旱育水管。下雨天要及时排干苗床积水。如果秧苗因为干早而到晚间仍然卷叶,则要补充一次水分;如果苗床土壤肥力较低,应根据秧苗叶色变化和秧苗大小,适时适量追施化肥或腐熟的稀人粪尿,切忌将尿素直接撒施在秧苗上,以免肥料浓度过高产生烧苗;移栽前1周施送嫁肥,栽前1天浇透水,以方便起秧。另外,要注意做好病虫防治工作。

水稻育秧技术 篇6

关键词:水稻,育秧,技术

1 适龄的早秧及壮秧标准

首先, 秧苗移栽时具有叶蘖同伸, 单株分蘖多, 鞘腋含有发育粗壮的分蘖芽, 秧苗移栽时群体叶面积适当;其次, 苗挺叶绿, 生长整齐一致, 无病虫害;秧苗矮壮, 发根力强, 根系发达, 白根多;抗植伤力强, 中苗叶色绿, 叶挺不披垂。大苗叶色淡绿, 叶片硬直。小苗叶色嫩绿, 叶片微弯。

2 肥床育秧技术

2.1 苗床准备

(1) 苗床选择。

选择背风向阳、土壤肥沃、质地良好、深厚疏松通气的菜地或水浇旱地做苗床, 地下水位在30厘米以下。

(2) 苗床大小。

一般常规稻每亩大田需净苗床:小苗 (4.0叶龄以下) 移栽的17~20平方米, 中苗 (4.0~5.5叶) 移栽的22~25平方米, 大苗 (5.5叶龄以上) 移栽的33~35平方米。

(3) 播种前要施肥。

播种前10~15天, 每平方米苗床施入腐熟农家肥3~5千克, 硝酸铵40~50克, 过磷酸钙100~150克, 硫酸钾 (或氯化钾) 20~30克, 硫酸锌3~4克。

(4) 施用壮秧剂。

播种前用壮秧剂1袋 (1.5公斤) 与15公斤细土充分混拌均匀, 堆闷一天后, 撒在20平方米的苗床上, 用耙子均匀耙入3~5厘米土层, 然后浇透水 (切忌灌水淹畦或沟内放水浸畦) , 如畦面不平, 可用木板轻轻压平, 待播种。

2.2 播种盖膜

浇透底水、压平床面以后, 播种程序是:播种→压平→覆土→化除→盖膜。

(1) 种子处理。

包括晒种、精选、浸种、消毒、催芽等环节。

晒种:选择晴天晒2~3天, 利用太阳光紫外线杀菌除虫, 散发二氧化碳和潮气, 同时增强稻种透气性和吸水力, 促使酶活化, 从而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 达到出苗整齐一致。

选种:要选谷位饱满、壮实、谷壳黄亮, 富有光泽, 大小一致的种子育袂。

种子消毒:水稻的许多病害是通过种子传染的, 如稻瘟病、恶苗病、白叶枯病、胡麻叶斑病、干尖线虫病等, 因此有必要对种子进行严格的消毒。

浸种:消毒后的种子要用清水清洗, 再用10℃的清水浸种5天, 每天换一次水, 使种子吸足水分水稻种子发芽生长, 首先必须吸足水分。水稻种子至少要吸收相当于种子自里25%以上的水分, 才能萌发。一般以吸收相当于种子重量的40%左右的水分, 为最适当。吸水过少, 降低发芽率, 吸水过多, 稻壳易胀裂, 从而导致烂籽、烂秧。早春气温低, 一般应用清水浸3天左右。没种要用清洁水, 每夭换水一次。如果用石灰水消毒的, 消毒后, 种子已吸足水分不必再用清水浸种。若吸水不够, 应继续用清水浸种, 直到吸足要求水分为止。

催芽:催芽的目的是可使出苗整齐, 幼苗生长迅速, 防止烂种, 培育壮秧。可先加入50℃左右温水预热15~20分钟, 然后盖好, 保证谷堆温度一直在35~38℃之间, 待种子破胸露白时即可播种。浸种、催芽要做到催芽均匀。

(2) 确定播种期的方法。

一般以日平均温度10℃和12℃左右, 而适宜播种期是由移栽期向前推至所需秧龄的时间。

(3) 播种量 (精选后的处子) 。

大苗移栽, 常规稻每平方米秧床播60~65克, 杂交稻25~30克;中苗移栽, 常规稻每平方米秧床播70~100克, 杂交稻35~50克;小苗移栽, 常规稻每平方米秧床播120~130克, 杂交稻50~70克。

(4) 播种方法。

要均匀撒播, 然后轻轻镇压, 使种子三面入土, 盖上1厘米厚的细土, 薄厚一定要均匀, 不能太厚, 种子不能露出土外, 否则秧苗细弱。

(5) 病虫害防治。

每平方米用呋喃丹4克和二嗪农0.3克或杀草丹0.4~0.6克, 兑水1千克喷施来防治。

(6) 盖膜方式。

一般可采用平铺薄膜和低拱架盖薄膜的方法, 低拱架盖膜法是用竹蔑搭起高20~30厘米的拱架, 然后盖上膜。两种方法都要求膜的四周用土压紧。

2.3 苗床管理

苗床管理的重点是温度和水分。

(1) 苗床的温度管理。

播种后3~5天开始出苗, 要注意观察苗床膜内的温度, 要经常揭膜透风降温, 晴天可从上午9点揭膜通风, 到下午4点盖膜保温, 保持床土干燥;阴天可开口通风, 膜内温度应该保持在25℃左右。待苗现绿后, 采取晴天揭膜, 雨天盖膜进行炼苗, 三叶期后全揭膜;

(2) 苗床的水分管理。

根据苗床的水分状况和秧苗的生理缺水情况进行浇水1~2次, 一般在床土干燥出现鸡脚裂, 秧苗叶尖早晚无水珠时浇透一次, 对土壤较板结的秧床, 以每次浇透水为好。若雨水过多, 要及时排除秧田积水, 播种至现针前, 以保温、保湿为主;现针后, 严格控水, 促进根系下扎, 揭膜后, 若秧苗发生立枯病, 发病区每平方米苗床再增施50克壮秧剂 (叶面无水珠时均匀撒施) , 然后浇水, 可有效防治病害;

(3) 肥料管理。

苗床期不用施肥, 尤其是使用“壮秧剂”后, 肥效一般可持续到

4 叶期。如果苗床培肥不够, 可结合洒水补施提苗肥。用2%的硫酸铵液喷施, 每平方米100~200克, 施肥后喷清水洗苗, 以防止肥害。

(4) 防治病虫草鼠害。

水稻基质育秧技术 篇7

1 水稻育秧基质的组成

水稻育秧基质是以秸秆、食用菌下脚料等可再生植物资源为原料, 经发酵等处理后, 接种生防菌和促长菌, 再按科学配方, 添加缓释肥、微量元素、粘结剂、保水剂等物质而成的, 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无毒无害绿色专用基质, 其相关指标 (见表1) 符合《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无土栽培基质要求》 (DB32/T859-2003) 标准。

表1长效型有机营养基质理化性状指标

项目 (g容/c重m3) (%) (%) 持水量孔隙度PH值速效有机质 (N、P、K) % (%) 指标0.35~0.55 60~70 60~70 5.5~7.5≥2.0≥40

2 基质育秧的特点

(1) 管理简便, 秧苗整齐、素质好。根据秧苗的生长机理, 复配了营养元素, 秧苗生长期内不需追肥;苗期生理病害发生率降低;基质透气性好, 利于发达根系、秧苗均匀生长及茎秆矮壮的形成。

(2) 适宜机插, 省工省力。基质容重较轻, 每盘基质重1.5~1.7 kg, 仅为等体积土壤容重的1/4~1/2, 机械负荷小, 工作轻快, 机械磨损亦小。同时, 插秧机可携带较多的秧苗, 搬运秧苗也省力, 生产效率得到提高。

(3) 适合机械化播种作业。常规的营养土播种, 对底土和覆土的细碎率、含水率要求较高, 常会造成播种流水线铺覆土装置堵塞, 用基质进行机械化播种, 铺覆土均匀, 一般不会堵塞。

(4) 成本低廉。育秧基质为工厂化生产, 市场价为1~1.2元/盘。由于减少了营养土制备的环节, 可节省田间管理用工量, 操作轻简, 较常规营养土育苗亩综合成本有所降低, 能够为用户所接受。

3 基质育秧操作要点

基质育秧的操作基本同于常规营养土育秧, 但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播种后用细土盖籽。由于基质较轻, 秧盘中的种子上水后容易飘浮, 易造成播种不均匀, 覆盖细土后可防止此现象的发生。

(2) 破除片状覆盖层。当种子破土齐芽时, 覆盖层会被成片状顶于芽苗之上, 此时要适当控制水分, 晾干覆盖层基质使之发白, 然后用笤帚轻戳, 使基质散落于根部, 再适当洒水, 冲净叶面。

(3) 适当减少洒水次数。基质具有良好的保水性能, 苗期保持基质湿润即可, 有利于控制秧苗陡长和盘根。

(4) 适时栽插。基质育苗生长速度较快, 15天左右即可达到插秧标准, 使秧龄缩短3~5天, 因此要把握好与机插时间的衔接。

(5) 机插深度的调节。基质育秧秧盘中的基质厚度一般小于营养土育秧秧盘中的土层厚度, 而且偏软, 因此机插时要注意适当调高插秧深度, 确保立苗, 不漂秧。

(6) 提早施分蘖肥。基质中含有缓释肥, 因此不必施“送嫁肥”, 移栽大田后, 活棵返青较快, 要提前施分蘖肥。

水稻硬地硬盘育秧技术 篇8

1 育秧准备及要求

硬盘:选用规格为58 cm×28 cm×3 cm、底孔为圆形的合格硬盘 (每1 hm2移栽大田备375张硬盘) 。基质、营养土:选择经农技推广部门试验过的合格育秧基质或经过培肥过筛的营养土。底土:可以单用育秧基质或单用营养土作底土, 也可用基质与营养土搅拌混合作底土, 基质与营养土的混合比例一般为6∶4或5∶5, 底土厚度以2 cm左右为宜。盖籽土:可用育秧基质盖籽, 也可用素细土作盖籽土 (忌用营养土) , 盖籽厚度不超过1 cm。

2 场地选择

选择水泥场地、晒场、空置路面等平整硬地, 地面起伏、坡度不宜太大, 附近要有水源、电源, 交通方便。秧大田比例一般按1∶130配置。

3 秧盘摆放

选定平整的水泥场或其他硬质地面, 清扫干净后, 在地面上整齐摆放24 cm宽的20孔红砖2条, 2条红砖间净内宽1.4~1.5 m, 长度视场地而定[1]。如果场地有一点坡度, 红砖摆放的条向应与坡面成直角, 以减缓坡面影响便于水分管理。将1 m双幅薄膜撕开摊开, 平整铺放在硬质地面和红砖上形成下凹水槽式的育秧畦, 然后把硬盘整齐地摆放在塑料薄膜上, 每个下凹的育秧畦面中间横放2排硬盘, 宽约1.2 m, 两边各留10~15 cm用以进、排水, 在一边留出排水口, 畦间24 cm宽红砖为行走道。在摆放好的硬盘上平铺底土, 厚度以2 cm左右为宜, 窨水后待播。如果是采用机械化流水线播种的地块, 播完盖籽后直接摆放, 然后盖膜 (布) 进行秧田管理。

4 种子处理

4.1 精选种子

在播前晒种1~2 d的基础上做好种子精选工作, 剔除空粒、瘪粒和杂草籽粒, 确保种子均匀饱满, 对有枝梗 (或芒) 的进行脱枝梗 (或芒) 处理。

4.2 药剂浸种

浸种前先用清水淘洗然后再浸种, 用17%菌虫清 (杀螟.乙蒜素) 1包 (15 g) , 对水5~6 kg浸4~5 kg种子, 5月底前浸足60~72 h, 6月初浸足60 h即可捞出。

4.3 适当催芽

催芽必须根据外界气温采用相应的催芽方法, 当外界气温超过28℃时, 采用常温催芽;当外界气温低于25℃时, 采用堆温催芽, 但需注意堆中心温度不能超过35℃, 且谷堆上下、内外温度要一致, 必要时适当翻堆;堆谷时间掌握在24 h左右, 破胸露白后及时散热。机播催芽要求:90%的种子破胸露白, 芽不宜太长。为了增强芽谷播后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及提高播种质量, 要求催芽达到标准后置室内摊晾炼芽4~6 h后播种。

5 适时精播

具体播期根据前茬腾茬时间、后茬耕整所需时间、机插面积等按照秧龄18~20 d推算播种适期。一般最佳播期在5月中下旬[2]。播种时尽可能做到分期分批播种, 以缓解插秧时的机械与季节、秧苗间的矛盾。播种密度要求秧盘内有2~3粒/cm2种子即可, 且分布均匀, 避免叠籽现象 (有条件可机械流水线播种) 。

6 盖籽覆膜 (布)

播种结束后用育秧基质或素细土盖籽 (忌用营养土) , 盖籽厚度不超过1 cm。为防高温灼苗和阻隔灰飞虱危害传病, 一般用无纺布覆盖, 将无纺布居中覆盖, 边缘多余部分压在硬盘下进行固定, 用高压泵、软水管在育秧畦内灌水[3]。如气温偏低时可加盖一层塑料薄膜, 一旦出苗后及时揭去薄膜, 以防晴天高温灼苗。

7 育秧管理

7.1 水分管理

2叶前, 育秧槽内保持1.5~2.0 cm水层, 2叶后保持底土湿润, 以利于秧苗盘根。硬地育秧由于底层是薄膜, 极易失水受旱, 尤其是久晴天气, 要常揭布观察墒情和苗情, 做到缺水时及时补水。雨天打开排水口, 防止槽内水位过高。栽前4 d揭膜炼苗, 调节秧块硬度。

7.2 揭布炼苗

机插前4 d左右揭布炼苗, 以减轻移栽大田植伤及病害的发生。

7.3 苗期追肥

硬地硬盘育秧由于秧苗期短, 再加上底土多是基质或营养土, 一般不需追施肥料。如果发现预定移栽期秧苗高度不足和缺肥现象, 可用1%尿素溶液喷淋, 促进秧苗长高。揭开无纺布后, 于机插前用相关药剂及尿素配成混合液喷淋, 做到带肥带药移栽[4]。

8 适龄栽插

当秧苗达到机插要求的高度和秧龄时, 及时栽插。如由于其他原因不能及时移栽, 可通过控制水分的办法控制秧苗, 但要注意不能过分失水。

参考文献

[1]方勤, 于庆华.水稻硬地育秧的效果及成本分析初报[J].上海农业科技, 2009 (4) :62-63.

[2]马登玉.水稻硬盘育秧基质配方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14 (4) :9-10.

[3]张卫星, 朱德峰, 林贤青, 等.不同播量及育秧基质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7, 28 (1) :45-48.

水稻旱育秧技术 篇9

1 苗床选择与准备

选择浇灌方便、向阳的旱地作苗床。苗床与大田比为1∶20, 根据土壤肥力状况, 施足腐熟的农家肥或每15m2苗床施复合肥 (15-15-15) 1.5kg加尿素1kg, 深翻。把苗床耕整作成畦, 以利雨后排水, 整地后及时杀灭地下害虫。施用旱秧调理剂, 可起消毒、调酸、施肥、保水、化控、壮秧的作用, 且能有效防治水稻旱育秧病害, 如立枯病、青枯病等。施用方法:每30m2苗床用旱秧调理剂2袋与30~35kg细土混匀后均匀撒施于畦面, 混拌于2cm表土层中, 用木板轻压平整, 待播种。

2 种子准备

先将种子晒1~2d, 以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 而后进行选种, 一般进行风选、筛选和比重选3个步骤。比重选的方法:每50kg水加食盐7.5~10.0kg左右, 把种子放到盐水中搅拌, 捞出浮在水面上的秕谷杂物, 取出沉到下面的饱满种子, 要求速度快, 一般4~5min内完成。立即用清水将盐洗净进行消毒浸种, 用浸种灵、强氯精等杀菌剂消毒30min, 再用温水浸24~36h后, 取出用清水冲洗, 在30℃下催芽。当80%种子破胸露白后, 可用1袋美洲星拌5.0~7.5kg稻种, 放阴凉处待播。

3 播种

3.1 播种期

要求适期早播, 过早温度低, 出苗慢, 出苗率低, 苗生长慢且弱, 容易烂秧;过晚成秧率虽高, 但影响栽秧, 应根据气温变化、育秧方式等确定播期。冬闲田一般在4月上中旬播种, 小麦茬一般在4月底至5月上旬播种。

3.2 播种量

播量大小和育秧方法、移栽苗龄有关, 一般小龄苗移栽播量大些, 大龄苗移栽播量小些。

3.3 播种方法

先用敌克松加辛硫磷颗粒剂进行土壤处理。播前1d苗床浇1次透水, 播种当天再补浇1次, 将稻种均匀的撒在苗床上, 用细眼喷壶再浇1遍水, 使种子粘上床面, 如没有浸种的稻种, 在撒种后, 喷美洲星, 再覆盖过筛细土1cm, 以不露籽为度。切忌用客土、草木灰、煤灰等盖种。

4 秧田管理

4.1 调节棚温

水稻出苗前要保持高温高湿, 以确保出全苗, 如遇棚内35℃以上的高温, 要及时在膜上盖草帘或遮阳网, 降低棚内温度, 苗出齐后揭去平铺的薄膜, 棚温保持在30℃左右, 秧苗完全展叶后, 加大通风量, 使温度降至25℃左右。注意:开始通风是小风、旁风, 逐渐变为大风, 转入自然炼苗。

4.2 控制浇水

秧苗在1叶1心前最好不要浇水, 以防土壤板结, 形成弱苗。秧苗在二叶期后如遇长期干旱, 秧苗中午卷叶, 到下午3~4时叶片放开即不需浇水, 到下午4~5时叶片仍卷在一起, 则需在傍晚浇水, 以防干旱死苗。旱育秧以控水旱育为主, 严禁旱播水管, 下雨天及时排干苗床积水。

4.3 施肥管理

旱育秧苗床培肥时施用大量肥料, 苗床已经足够肥沃, 因此苗期不提倡施肥。秧苗一叶一心期, 用多效唑250mg/L喷施, 控制秧苗徒长, 促进秧苗长粗, 多分蘖。四叶期用1%硫酸铵溶液喷施, 促进苗壮、蘖多。移栽前4d施送嫁肥。

4.4 覆膜盖草

冬闲田的苗床要用小拱棚, 加铺薄膜。油菜茬、小麦茬苗床上要铺1层薄膜或湿稻草, 以保温保湿利于出苗。

5 化学除草

一是封闭除草。在稻种播下地后1~2d内, 每20~25m2苗床, 用喷壶喷湿土表面, 再用旱秧净5m L对水喷匀。二是茎叶除草。在秧苗长到2叶1心后, 如果前期封闭没有做好, 杂草很多, 可用二氯奎宁酸加苄嘧磺隆进行茎叶除草 (如土壤干旱, 要浇水后再喷施除草剂, 以提高除草效果) 。

6 病虫害防治

6.1 虫害防治

近年来, 小麦收获后灰飞虱转移到水稻秧苗上危害, 引发水稻条纹叶枯病, 应重点抓好灰飞虱、稻蓟马、1代二化螟的防治, 可用杀虫单、Bt复配剂、福戈、锐劲特等喷防。对蝼蛄等地下害虫, 可用辛硫磷、敌百虫、敌敌畏、毒死蜱及其复配剂拌炒香的豆饼、麸皮诱杀。

6.2 病害防治

防治秧苗立枯病, 第1次在施肥时, 用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1.5g/m2与细土100g均匀混拌, 施入秧床, 再浇透水。第2次在播种后12d左右, 用敌克松1g/m2与细土100g均匀混拌, 施入床面, 与出苗后第1次浇水结合进行。敌克松不要对水喷雾, 避免灼伤秧苗。

摘要:介绍了水稻育秧技术, 包括苗床选择与准备、种子准备、播种、秧田管理、化学除草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 以期为水稻旱育秧提供参考。

寒地水稻大棚“三膜”育秧技术 篇10

关键词:水稻;高寒地区;育秧技术;保温育秧

中图分类号 S511.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3-0053-02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粳稻生产基地,属于寒地稻作区。在水稻育苗期间常常受到早春低温、阴雨寡照、回暖慢等多种不利因素影响,特别是倒春寒严重降低了秧苗素质。虽然目前应用的水稻大棚育秧基本上克服了小棚育秧的缺点,但仍存在不足,当遇到早春低温、阴雨寡照时,棚内温度上升缓慢,大棚的两侧受外界气候和地温的影响容易出现不出苗或出苗不齐的现象。大棚“三膜”育秧可以通过大棚膜、小棚膜、覆土膜三层膜来保证前期秧苗正常生长所需的温度条件,提高秧苗质量。

1 建棚

水稻育秧大棚要选择地势平坦、高燥、背风向阳、排灌方便、土壤偏酸、较肥沃且无农药残毒的旱田或庭院地。目前多用钢骨架结构大棚。大棚的规格可根据育秧地、移栽规格、育苗方法、本田面积等条件确定。大棚一般为南北走向,高2.5m,宽8~10m。棚膜裙围高80~100cm,棚架间隔1.5~2m。由于黑龙江省春季回暖晚、化冻慢,应在播前10~15d扣棚,促进土壤解冻。

2 做床

最好采用秋做床,避免春季土壤湿度大造成打床质量差,且可以活化土壤。同时秋做床能缓解春季育苗用工紧张,能够适时早育苗。春做床时应在春季棚内土壤融化达10cm以上时翻地做苗床。翻地前施捣碎的猪粪5kg/m2,并加草炭土5kg/m2,或硫酸铵50g/m2、二铵30g/m2、钾肥25g/m2均匀拌入5cm深的床土内或施水稻壮秧剂,施用量参照壮秧剂施用说明书。床土要细碎无大坷垃,整平床土,达到摆盘状态。

3 配制营养土

秋季将无农药残留的旱田土、草炭土运至苗床地,可避免春季育秧时误农时。将土长条状堆放在大棚内,并用草帘等盖好,避免春季雨水大,不易取土,但不要大堆堆放,否则春季育苗时化冻慢,费工费力。

配制营养土用肥沃的旱田土和腐熟的猪粪按7∶3比例混合堆制,或用旱田土、腐熟草炭和猪粪按4∶4∶2比例混合堆制,过6~8目筛,加入壮秧剂充分混拌后使用。钵盘育苗每个秧盘约用2kg营养土,子盘育苗每盘3kg,营养土高度为盘体高度的2/3,然后浇透水播种。

4 选种

选择优质、高产、抗病及分蘖力中上等的穗型偏重品种。第一积温带可以选择五优稻1号、五优稻4号、松粳9号、松粳12号、牡丹江31等作为主栽品种;第二积温带适宜选择松粳6号、东农425、东农427、东农428、五优稻3号、绥粳4号等为主栽品种;第三积温带适宜选择龙粳25号、龙粳26号、龙粳27号、龙粳28号、空育131等为主栽品种。

5 种子处理

在播种前10d晒种1~2d,之后用比重1.10~1.13的盐水选种,清选后的种子用清水冲2~3遍,再用施保克等药剂浸种消毒5~7d,催芽2~3d,当芽长1~2mm,捞出在阴凉处晾芽即可播种。

6 播种

6.1 播期 按期播种是“三膜”育秧的关键措施之一。在4月10至4月15日集中播种,不能晚于4月20日。要求钵盘育苗秧龄35~40d左右,叶龄为4~4.5,平均带1~2个分蘖。子盘育苗育苗秧龄30~35d左右,叶龄为3.1~3.5,带蘖率为20%~30%。

6.2 播量 子盘育秧时每盘芽籽播120~130g,最大播量为150g,1hm2用种子40~45kg。使种子三面入土,然后覆土厚度0.5cm。钵盘育秧时钵盘穴底要与床面紧密接触,每穴播芽种2~3粒,用抽屉式播种器播种,1hm2用种子20.0~22.5kg,覆土0.5cm。播种后封闭灭草,覆盖地膜。由于黑龙江省4月份气温不稳定,多低温阴雨,为防止低温危害最好不使用药剂封闭。

7 搭拱盖膜

平铺地膜覆盖后,苗床两边插竹皮盖旧农膜成小棚,四周农膜放下,不用培土压严。

8 秧田管理

8.1 播后到出苗 该阶段以密封保温保湿为主。为促进苗早、苗齐,对地膜和棚膜要盖严封好,防止破损和风揭。播后3~4d内要检查一次盘土干湿状况,如盘土发白即为缺水,要立即揭膜,并用细眼喷壶补1次透水。该阶段的棚温要求20~25℃,最低10~12℃。出苗50%后要立即撤掉盖于平面的地膜,避免揭膜过晚烧尖,以利苗的绿化和芽鞘粗壮。

8.2 出苗至1叶1心 1叶1心时幼苗粗壮芽鞘节上共长出5条根,且生长良好,为壮苗表现。该阶段适温20~25℃,白天不超过30℃,夜间不低于10℃。要防止高温高湿幼苗徒长,根系不良,充实度低,产生“白化苗”。出苗期如发现缺水和幼苗“顶盖”现象,要及时浇水。整个苗床秧苗1叶1心期的时候,撤掉小棚农膜。

8.3 1叶1心至2叶1心 1叶1心后应开始早炼苗,温度控制在25℃左右,株高4.5~5.5cm;白天棚温应控在25℃内,一般天气条件下,每天早晨8:00开棚通风,下午3:00-4:00扣棚。通风应先从两头背风一边开始,随着气温升高,逐步扩大通风口。大棚通风要从一头门到两头门,直到卸掉棚裙。当盘土中氮肥不足时,可视具体情况在1.5叶或2.5叶或插秧前3d左右,每盘追施硫酸铵5g。当盘土磷、钾肥不足,可按氮、磷、钾纯量各1g对水200倍喷施,喷施肥水后应立即以清水冲洗,避免喷施不匀烧苗。

该阶段易发立枯、青枯病,且秧苗易徒长,应控温控湿,保持盘土不缺水。浇水要一次浇透不能过勤,以早晨苗叶尖有水珠为准,达到控苗促根。在1.5叶和2.5叶期喷200~300倍硫酸水,并间隔喷用1 000~1 500倍敌克松药液或立枯灵或克枯星药液,1m2喷0.5kg。喷酸水和药水后应清水洗苗,避免酸害药害。

播后未进行药剂封闭灭草、或灭草不彻底而草害重的,应在1叶1心期,选晴天,每100m2用16%敌稗150~175mL兑水5kg均匀喷雾,兼防藜、蓼、苋菜等其它杂草。水稻1.5~2叶期进行茎叶处理,每100m2苗床用9~10.5mL对水2.5kg喷雾。

8.4 2叶1心至插秧 2叶1心期是机插小苗的适期,处于炼苗后期,温度应控制在20~25℃,株高7.5~8.5cm;此时稻苗正处于离乳期,管理上要由小通风炼苗转入大通风,以逐渐适应外界气候条件,由于此时正值多风燥热天气,应特别注意温、肥、水、酸的调理,如缺水、pH值升高,稻苗出现蔫萎,易产生青枯、立枯病害。应在2~2.5叶适当施离乳肥,补施磷、钾、锌肥和化控药剂,以增强稻苗抗性和健壮。

3叶1心期温度控制在20℃,苗高12.5~13.5cm。插前7~8d经过大通风,逐步使稻苗适应自然气候。插前2~3d追1次送嫁肥和乐果杀虫剂,带肥带药下地,具有壮苗返青快及防治潜叶蝇的作用。

9 适时早插秧

上一篇:影响反思下一篇:当代图书馆的人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