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寄生虫

2024-07-26

体内寄生虫(精选三篇)

体内寄生虫 篇1

1 发病情况

2009年3月一畜主前来询诊, 说其家中1头两月龄犊牛不吃奶, 有点腹胀, 自己在家里灌了100ml豆油, 未见好转, 探求治疗方法, 并要求看治。

2 临床症状

病牛站立困难, 肢体末端发凉, 体温36.5℃, 呼吸促迫, 脉搏微弱, 可视黏膜发绀, 肷窝部鼓胀, 微汗。

根据病牛的临床症状, 判定其已没有治愈的可能, 无抢救的必要, 并决定死亡后进行解剖 (1小时死亡) 。

3 剖检变化

切开腹壁后, 立即有粪水流出, 随即从腹腔内容物跟出数条长约18cm粗似筷子的蛔虫, 经查共17条。进一步探察发现皱胃前壁中下部, 有一直径为4cm的穿孔, 而且边缘不规整变薄, 呈紫黑色。胃内容物稀少, 无尖硬异物。胃黏膜有多处黄豆粒大小的坏死性溃疡, 并有几处高粱粒大小的结节, 质地较硬, 中央有黑色小点, 外围呈淡红色。腹腔内除有残余的粪水外, 未见其它可疑变化, 其它脏器未见明显的变化。

4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综合判定为寄生虫引起的牛胃穿孔, 因胃内及腹腔内未发现其它尖硬异物, 排除了金属物质引起的穿孔。

5 小结

犊牛早期感染蛔虫病的病例并不多见, 虫体发育较快可能与哺乳期间, 乳汁、营养充分和犊牛抵抗力弱有关。

本病例虽然比较少见, 但一旦发生也会给犊牛造成较大的危害, 甚至导致死亡, 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应引起注意, 予以防治。

6 防治及建议

体内寄生虫 篇2

1 材料与方法

1.1 粪便样品采集在蜀宣花牛繁育场分别选择犊牛舍、育成牛舍、成年牛舍、产房等不同圈舍中不同年龄的牛, 部分粪便样品取自精神沉郁、厌食、喜欢躺卧、腹泻、所排粪便带血和含大量纤维素样薄膜、发育迟缓、进行性消瘦或体重减轻、后期粪便呈黑色的牛。按0~6 月、0.5~1 岁、1~2 岁、3~4 岁、4 岁以上5个年龄段编为5 组, 每组随机采集刚排出的粪便样品20~30 份。每头受检牛直肠取粪100~150 g, 装入采样袋中。养殖专业户同样也按不同年龄段分组编号, 也选取了部分精神沉郁、厌食、喜欢躺卧、腹泻、所排粪便带血和含大量纤维素样薄膜、发育迟缓、进行性消瘦或体重减轻的牛进行取样。所有粪样均应在采样单上记录好牛的耳标号、年龄, 粪样用冷藏箱保存运输, 放入4 ℃冰箱中待查。

1.2 检测方法

1.2.1 线虫虫卵的检查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线虫虫卵。先把粪便样品在采样袋中混合均匀, 然后取25 g放入100 m L三角瓶中, 加入50 m L饱和盐水至瓶口, 轻轻搅拌均匀后静置2~30 min, 用载玻片盖在三角瓶口部沾上漂浮粪渣, 然后取下载玻片用盖玻片盖上, 镜检, 检测线虫卵、球虫卵囊。用测微尺测量虫卵大小, 依据有关资料[2,3]进行寄生虫种类鉴定。

1.2.2 吸虫、绦虫虫卵的检查采用水洗沉淀法检查吸虫、绦虫虫卵。取搅拌均匀的粪样50 g, 放入260目棉纶筛兜中加蒸馏水冲洗, 直到洗出清亮透明的水为止, 再通过60 目铜筛过滤出粗物, 滤液放入锥形杯中, 静置25 min, 倒出上清液, 用竹签挑取沉淀涂片镜检, 检测吸虫卵。用测微尺测量虫卵大小, 依据有关资料进行寄生虫种类鉴定。

1.3 虫卵 (卵囊) 计数采用麦克马斯特氏计数法和斯陶尔氏法对虫卵 (卵囊) 进行计数, 计算出每克牛粪中的虫卵 (卵囊) 数量[2]。

1.4 培养及鉴定

1.4.1 球虫卵囊分离培养及鉴定取有虫卵 (卵囊) 阳性样品于烧杯中, 加入适量清水, 用玻璃棒充分捣碎混匀, 用铜筛过滤之, 收集滤液, 经离心机300 r/min离心5 min;抛弃上清液, 在沉淀物中加入饱和食盐水静置漂浮20 min, 再以300 r/min离心5 min;取其上清液, 加10 倍蒸馏水, 最后再以300 r/min离心5min;弃去上清液, 取其沉淀物放到2.5%重铬酸钾溶液培养皿里, 置28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48 h。其间每6 h观察卵囊发育状态, 直至孢子化。

在孢子化后, 取出培养皿中的卵囊液于载玻片上制片, 然后置于有测微尺的400 倍显微镜下观察孢子化卵囊的结构、形态、色泽、大小。同时, 根据卵囊、子孢子、孢子囊等的微结构特征 (用油镜观测) 、形态、色泽、大小等, 依据有关资料[4]进行寄生虫种类鉴定。

1.4.2 隐孢子虫的检测与鉴定用配制的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检测, 操作步骤如下:取10 g样品加适量蒸馏水, 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60 目铜筛过滤, 将滤液用离心机以300 r/min离心10 min;倒出上清液, 在离心沉淀物中加入饱和蔗糖溶液20 m L, 搅拌均匀后置入离心机中, 经300 r/min离心10 min;离心后取出静置1 min, 用接种环蘸取离心液表面层液膜涂片, 于400 倍显微镜下检测, 并用测微尺测量卵囊的大小。

用改良抗酸染色法鉴定种类, 其操作方法如下:取10 g样品加适量的蒸馏水, 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60目铜筛过滤, 将滤液用离心机300 r/min离心10 min, 倒出上清液, 在离心管底取出沉淀物放于载玻片上, 用铁丝环涂成硬币大小的粪膜, 晾干后用甲醇固定, 然后用抗酸染色液染色, 最后在1 000 倍油镜下测量卵囊大小。

2 结果与分析

2.1 蜀宣花牛体内寄生虫感染情况本次调查共采集蜀宣花牛粪便样品579 份, 检出阳性303 份, 总感染率为52.3%。其中规模养殖场采样279 份, 阳性106 份, 感染率为37.99%;养殖专业户采样300 份, 阳性197 份, 感染率为65.66%。检测结果见表1。

从表1 可见, 不同地方、不同年龄阶段蜀宣花牛的寄生虫感染率不一样。总的来讲, 规模场感染率低于专业养殖户, 犊牛感染率高于育成牛和成年牛。感染率最高的是专业养殖户养的犊牛, 感染率为81.67%;感染率最低的是规模养殖场4 岁以上的牛, 感染率为31.67%。

2.2 蜀宣花牛原虫感染情况在本次采集的579 份蜀宣花牛粪便样品中, 原虫阳性127 份, 总感染率为21.93%, 规模养殖场感染率为13.26%, 养殖专业户感染率为30%。其中, 球虫感染率为22.97%, 隐孢子虫感染率为2.41%。各地和各年龄阶段都有球虫感染, 以犊牛感染率最高, 专业养殖户高于规模养殖场;隐孢子虫主要发生在犊牛和育成牛, 成年3 岁以上的牛均没检出。检测结果详见表2。

2.3 蜀宣花牛蠕虫感染情况579 份粪便样品中, 蠕虫阳性68 份, 总感染率为11.74% (68/579) , 规模养殖场感染率为5.73% (16/279) , 养殖专业户感染率为17.33% (52/300) 。不同地方、不同年龄段蜀宣花牛的蠕虫感染率和感染种类不同, 犊牛 (1 岁以内) 主要感染蛔虫, 其他年龄的牛主要感染食道口线虫, 个别牛感染捻转血矛线虫, 吸虫感染主要是肝片吸虫和前后盘吸虫。在规模养殖场和养殖专业户的1~2 岁牛粪样品中, 有3 份样品同时检出线虫卵和吸虫卵, 其中规模场占2 份, 养殖专业户占1 份。检测结果详见表3。

2.4 蜀宣花牛粪便卵囊数统计球虫OPG值在不同地方都有较高的感染, 蜀宣花牛各个年龄阶段都有感染, 最高OPG值出现在专业养殖户1 岁以内的犊牛 (犊牛有临床症状) ;线虫EPG值只有在规模养殖场3 岁以上的牛身上没有检出, 最高EPG值出现在专业养殖户6 月龄~1 岁的牛 (来自有临床症状的牛) ;吸虫EPG值在规模养殖场0~6 月龄、6 月龄~1岁和养殖专业户0~6 月龄的牛身上都没有检出, 最高EPG值出现在养殖专业户4 岁以上的成年牛身上。EPG值最高值为1 000, 全部来自有贫血、血便、精神不振、食欲下降、腹泻的牛, 最低值为100。统计结果详见表4。

2.5 蜀宣花牛体内寄生虫混合感染与单纯感染情况由表5 分析可知:规模养殖场和养殖专业户都存在寄生虫交叉混合感染的情况, 混合感染率分别是20.83% (15/72) 、46.60% (48/103) 。养殖专业户所养蜀宣花牛的混合感染严重, 4 岁以上的混合感染率达到90.90%, 感染寄生虫少则2 种, 多则4 种。

2.6 蜀宣花牛体内寄生虫种类在所采集的579 份样品中, 检测出的虫卵有犊牛蛔虫、食道口线虫、吸虫、球虫等, 球虫分别是斯氏艾美耳球虫、椭圆艾美耳球虫, 吸虫有肝片吸虫、前后盘吸虫。

3 讨论

3.1 寄生虫的直接危害

3.1.1 掠夺蜀宣花牛草料的营养, 产生毒素, 破坏机体组织, 导致牛生长速度下降、饲料利用率降低, 严重时引起死亡;易继发细菌感染, 造成疾病诊断困难, 增加用药成本。

3.1.2 低死亡率造成养殖业主对驱虫工作有所忽视。无论体内寄生虫还是体外寄生虫, 它们在致病过程中所产生的症状及危害都是渐进的、缓慢的, 一般不会像细菌性、病毒性疾病那么猛烈、突然。但是, 寄生虫感染可使育成牛生长速度下降8%~15%, 饲料利用率下降13%~25%, 对养殖效益影响极大。

3.1.3 寄生虫病的存在使牛对细菌性疾病易感, 比如肠道蛔虫感染会使细菌性肠炎发病率增加。蛔虫移行至肺脏或后圆线虫感染, 会加重呼吸综合征的症状;蛔虫移行至肝脏或肝片吸虫感染, 会降低肝脏的解毒能力, 引发黄疸性疾病。

3.1.4 寄生虫感染会增加临床诊断的难度。蛔虫、肾虫移行到肺脏或后圆线虫感染, 会引起咳嗽、气喘等呼吸道症状, 易与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呼吸道疾病混淆。蛔虫寄生于肠道引起的腹泻和球虫造成的腹泻易与病毒性、细菌性腹泻混淆。肾虫病引发的后躯不能负重、跛行, 易与营养缺乏、风湿等症混淆。

3.1.5 寄生虫病的存在会造成临床用药不准确。由于习惯思维的影响, 临床上出现腹泻症状就立即选用抗菌止痢药物, 出现呼吸道症状就认为是细菌、病毒感染, 这样往往会造成治疗上的不及时和误诊。

3.2 防控建议宣汉县所有蜀宣花牛养殖场应当根据牛群状况制定出综合防疫措施, 定期驱虫, 及时清扫牛粪, 做好圈舍和环境的清洁卫生, 采用发酵等方法无害化处理粪便, 选用高效环保的驱虫药品对牛体定期驱虫。放牧要到清洁卫生之地, 饮水要用清洁卫生的水, 或对水消毒后才给予牛饮用, 同时加强饲养管理。这样方可减少寄生虫病的发生, 保障蜀宣花牛养牛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发荣, 赵景义, 等.北京地区奶牛寄生虫病感染情况的调查[J].中国兽医杂志, 2011, 30 (6) :173-174.

[2]秦建华, 李国清.动物寄生虫病学实验教程[M].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7:6-10.

[3]赵其平, 韩红玉, 等.上海地区奶牛球虫病感染现状调查[J].畜牧与兽医, 2007 (7) :9-15.

体内寄生虫 篇3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对象

选用青海省海西州天骏县牧民饲养的102条藏獒,其中所选用实验藏獒生活海拔2 850~5 826 m不等。

1.2 方法

清晨尚未走动时收集藏獒新鲜粪便,每份样品5 g,编号。实验室检查时,充分碾碎收集的粪便并充分混匀,逐份进行饱和盐水漂浮法和水洗沉淀法[3]检查虫卵。镜检后确定其种类,并统计感染率及感染强度及EPG。

1.3 计算方法

感染率(%)=感染动物数/检查动物数×100%;感染强度=检出虫数(虫卵数或幼虫数)/检查动物数;感染范围:最低感染数×最高感染数;单体虫体总数=虫体总数/被检动物数。

2 结果

本次调查发现共102只藏獒中有64只藏獒粪便中均有虫卵检出,感染率达到62.7%,感染强度为9.65,只有单一虫种寄生虫感染的藏獒有4只,所检粪便中胃肠道线虫克粪便虫卵数(EPG)较大。结果详见表1。

3 寄生虫病感染来源

犬弓首蛔虫寄生于犬的小肠和胃内。主要危害幼犬,常引起幼犬生长缓慢,发育不良;严重的会引起幼犬死亡,成年犬的肠道内几乎无成虫。主要通过被感染性虫卵污染的食物、饮水经口感染;妊娠母犬感染该寄生虫后经胎盘可将幼虫传染给胎儿,当仔犬出生后在其体内发育为成虫;哺乳母犬感染后幼虫移行到乳腺,经乳汁传染给幼犬[4]。钩虫主要寄生于小肠,尤其以十二指肠为主。主要以高度贫血、消化功能紊乱和营养不良为特征。主要由于犬钩虫线虫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育成为感染性幼虫,感染性幼虫经过口、皮肤、胎盘等途径感染宿主。人是复孔绦虫的中间宿主,复孔绦虫病是人犬共患的寄生虫病。犬绦虫除复孔绦虫以蚤为中间宿主外,其他都是以人、猪、牛、羊、马、鱼、兔、骆驼及野生动物等为中间宿主,犬是终末宿主。犬是因吃了感染有幼虫的肉类(中间宿主)或舔毛时吃入感染似囊尾蚴的蚤、虱而感染。泡状袋绦虫寄生于小肠,其中绦期的幼虫为细颈囊尾蚴,对犬的主要危害也是由幼虫引起的,主要破坏肝实质和微血管形成孔道,导致出血性肝炎。病犬表现出不安、流涎,腹泻和腹痛等症状。

4 结果分析与讨论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调查的102条藏獒中,64条藏獒的粪便中检出寄生虫虫卵,其检出率达62.7%。目前该地区常见消化道寄生虫虫种为犬弓首蛔虫、犬钩虫、犬复孔绦虫和犬泡状带绦虫,其中属人兽共患寄生虫有3种,每克粪便中寄生虫虫卵数最多达44个,最少11个。这与李凤兰调查的青海地区达日县藏獒体内外寄生虫病的结果基本接近。

5 防治措施

5.1 驱虫药物的合理选用

本次调查发现寄生于藏獒消化道的虫种不是很多,但大多数都呈现混合感染。驱虫药需选用广谱高效药物,由于消化道寄生虫一般都呈现混合感染的特点,在药物选择时可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进行联合用药,扩大用药范围,起到协同作用。针对该地区条件下寄生虫病的调查结果以及已有相关资料的查阅可以选用吡喹酮、丙硫咪唑、氯硝柳胺、噻嘧啶等药物进行治疗。在局部小范围驱虫实验安全的条件下进行大规模的驱虫。旦在驱虫过程中也应注意驱虫药物的更换使用,避免造成抗药性增大,防治效果降低的现象。

5.2 饲养管理方式的改进

由于该地区藏獒都是进行散养的,没有统一的饲养和管理模式,加之当地的牛羊等大动物也大多为散养,加大了预防寄生虫病和各种传染病的防治和预防难度。对此建议饲养主人对散养的藏獒进行圈养,生活环境要求干燥卫生远离畜禽屠宰场、加工厂及其周围,定期对水槽、食槽等进行消毒。尤其是不能生食动物脏器及肉食品。

5.3 增强藏獒免疫力

要求藏獒获取营养均衡全价,确保犬身体健康强壮,不吃脏物,少在不卫生地方进行活动。加强饮用水,食物的卫生监督,养成勤洗澡,多晒太阳的习惯。保证全体免疫力处于正常水平。

5.4 定期检查

及时掌握发病情况,在日常饲养管理下要多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并及时作出有效的防治方案。实际上当发现了犬有腹泻症状而且是因肠道寄生虫引起时,就意味着犬肠道内的寄生虫已经对其产生了伤害,而且还是犬自身胃肠机能所无法控制的伤害。所以要求主人在平时多观察粪便形状,颜色、气味以及是否有黏膜等。除此之外要想从根本上控制和消灭寄生虫,就需要做好相关农牧民的宣传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增强农牧民的驱虫意识和定期检查工作,做好废弃物的合理无害化处理工作。

摘要:采用寄生虫学水洗沉淀法和饱和费勒鹏氏法(饱和盐水漂浮法)对青海省海西州天峻县内牧民饲养的102条藏獒的粪便进行了体内寄生虫的检查、鉴定、分类和统计。结果表明:天峻县藏獒体内寄生虫有4种,分别为犬弓首蛔虫、犬钩虫、犬复孔绦虫和犬泡状带绦虫,其中除犬泡状带绦虫外其余都为人兽共患寄生虫。调查得出感染率达62.7%,感染强度9.65。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可行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藏獒,寄生虫,感染率,防治

参考文献

[1]崔泰保,郭宪.中国藏獒[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2]徐鹏,刘孝刚,李霞,等.宠物犬寄生虫流行区系调查[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0,⑸.

[3]汪明.兽医寄生虫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上一篇:有限元数值模拟下一篇:词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