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要素

2024-07-22

社会责任要素(精选十篇)

社会责任要素 篇1

会计作为一门管理学科,独立存在的要素体系是其反映经营过程、计量经济业务、确定经济效益及披露会计信息的重要内容。会计要素理论主要有两种,一是国外的“财务报表要素”理论。如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中指出:“财务报表揭示交易和其他事项的财务影响,是根据交易和其他事项的经济特性,把它们分成大类。这些大类称作财务报表的要素;二是我国使用的“会计对象要素”理论,即“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是会计用于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确定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而会计对象是指会计反映和控制的客体。将会计对象划分为几个会计要素的根本目的,是便于进行会计核算和编制会计报表,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和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有用的经济信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的会计要素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费用、收入和利润六项。

社会责任会计是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计量和反映企业社会目标的执行情况。因此,其基本核算内容与传统会计的核算内容大致相同。但是由于社会责任会计是从宏观的角度出发,且其所要计量的内容中有些是非经济性的事项,不能进入市场中进行交易,社会活动的效益和社会权益的产权归属性不很明确,因此社会责任会计要素的界定和分类有其独有的特点。

二、社会责任会计要素界定的几种观点

(一)六要素观

此种分类方法是从传统会计要素分类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它以传统会计要素的理论框架为模版,将社会责任会计要素划分为社会责任资产、社会责任负债、社会责任所有者权益、社会责任收益、社会责任费用和社会责任利润,把各个要素所反映的内容加以“社会”化,实现了从微观到宏观的转化。传统的会计要素体系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的,是专家学者们经过长时间实践与理论研究达成的共识,因此,对社会责任会计要素运用类似的分类方法具有其它分类方法所不具备的理论优势。但是,社会责任会计毕竟不同于传统会计,它更侧重于为相关利益者、为社会作出贡献,会计要素也更多的反映企业履行责任的情况,显然,社会责任利润的提法不能很好的体现这一会计目标。

(二)两要素观

一部分人把社会责任会计要素分为社会责任贡献(或社会收益)和社会成本,他们的理由是:

1. 社会责任资产、社会责任负债和社会责任权益并不

能如实反映企业应承担及其履行的社会责任状况,不能很好地服务于会计目标。根据定义,社会资产指可在将来为社会提供经济利益(或贡献)的各项资源;而社会负债指企业承担的,以货币计量的在将来需要以资产或劳务偿还的债务。从表面上看,社会责任资产、社会责任负债和社会责任权益反映了企业与社会的关系,深入分析发现社会责任资产给企业未来带来经济利益,但给社会带来多少的利益却不能真实反映。同样,社会责任负债与社会责任权益也有类似情况。相反,社会贡献和社会成本却能很好地反映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2. 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一定时期的社会责任,但社会责

任资产等会计要素却是一定时点的会计要素。从数学角度来看,某一时点上,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对社会的影响很小,即外部性极限为零,也就是说任何时点上企业的社会责任是零。但是,从一定时期(段)来看,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则不为零。但是如果把企业对社会的影响看作是一定时期企业社会成本,则容易确认和计量,也能反映出企业行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3. 社会责任会计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是全社会,其主要

作用是协调企业目标与社会目标的矛盾,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但是,从社会责任资产的定义来看,其服务对象是企业,企业对社会责任资产拥有绝对处置权,所以,社会责任资产仍是企业的资产,并不能反映给社会带来多大的效益,势必造成企业的“社会责任资产越多承担社会责任越多”的假象。同样,社会责任负债和社会责任权益也存在类似问题。

4. 从会计实务来看,社会责任资产、社会责任负债和

社会责任权益的确认与计量不能体现企业生产经营对社会造成的影响,社会公众无法取得有用的信息,容易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相反,如果将上述企业的社会责任经济事项反映为社会贡献要素,则客观地反映出企业该项行为对社会的外部性影响。

这种分类方法充分考虑到了社会责任会计资产、社会责任会计负债和社会责任权益作为会计要素用于社会责任会计的局限性,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如果没有反映企业为履行社会责任所购置的资产、资源等和企业生产开发、污染环境等所发生的费用的资产类、负债类要素,似乎在社会责任会计的确认和计量上又有许多不便之处。

(三)其它的观点

也有部分学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提出了一些新的想法。如:“社会经济业务”要素,指企业对社会经济资源的应用和提供程度,它会影响各相关社会集团的绝对或相对利益,并可以产生社会收益或社会成本;“社会产权”要素,是指各社会团体在企业中所拥有的要求权不是法定的。因此,它与传统会计的股东产权的性质是不同的。但通过建立社会团体产权账户就可以确认各社会团体在企业中所拥有的权益,通过社会团体产权的计量,可以为社会目标的制定和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评价确定一个必要的依据。

三、对社会责任会计要素的修正

基于上述分类观点的优缺点,笔者认为,为更好地进行社会责任会计核算,在社会责任会计要素的界定上,还是应该坚持“六要素观”,但是在确定的要素中,除社会责任资产、社会责任负债、社会责任权益以外,另外的三项要素应该界定为社会责任收益、社会责任成本和社会责任净贡献。传统的收入、费用和利润更多的是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在金额上的变化,而社会责任收益、社会责任成本和社会责任净贡献则与其不同,它们要反映的内容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义务的情况,仅用金额上的盈亏来表示就很难实现社会责任会计的目标,因此,笔者在传统会计要素的基础上,做了适当的修正。每一会计要素的内涵如下。

(一)社会责任资产

社会责任资产,是指企业由于承担社会责任或参与社会责任活动所形成的、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社会责任经济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企业的社会责任资产除了具备一般资产的四个特征(经济资源、控制或拥有、货币计量、有用性)外,它还必须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或参与社会责任活动而产生的,这是企业社会责任资产区别于其他类型资产的显著特征。其具体包括:环境资产、环境治理设备、自然资源资产、人力资源培训资产、照顾幼儿及病、弱、老、残等投资、消费者售后服务投资、社会责任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及长期待摊费用等。

(二)社会责任负债

社会责任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所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包括应交各种税费及附加费、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职工社会统筹保障金、应交矿产资源补偿费、应付消费者退货金或赔偿金、应付售后服务费、应付环境治污费、应交环境绿化保护费、应交社区服务费、应交公益福利捐赠款、应付其他社会责任款等项目。

(三)社会责任权益

社会责任权益是指企业所有者在企业社会责任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企业社会责任权益的来源主要有两部分:一是投资者对企业实际投入的社会责任资本,例如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以某种自然资源向企业投资入股,其他股东可能以污染治理设备或技术等向企业投资;二是社会责任资本的盘盈或溢价,实际上是一种储备形式的社会责任成本。资本的盘盈或溢价的来源有很多种情况,包括在会计期间内自然资源的培育或正常生长;所有者实际出资额大于认缴注册资本部分的差额;资本折算差额;财产重估溢价或接受社会责任资本捐赠等。

传统会计认为:所有者权益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的余额。社会责任权益在金额上就不一定等于社会责任资产减去社会责任负债的余额,这是因为社会责任要素有的采用货币计量,有的不能采用货币计量而要采用文字表述。因此,社会责任资产总额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额不一定相等。社会责任权益包括投资者对企业实际投入的社会责任资本、人力资源资本、社会责任资本盈余和其他各种社会责任资本等项目。

(四)社会责任收益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有可能直接或间接产生某种经济收益。这种收益随企业社会责任类别的不同而各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企业的社会收益表现在很多方面:一是企业开发的垃圾处理新技术,净化了人们的生存环境,还解决了劳动力的就业,提高了社会居民的平均生活质量;二是企业为促进当地社区教育发展所做的捐赠等;三是企业因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而给其他企业做出表率或因承担社会责任而对社会良性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企业给予的物质或现金奖励;四是企业因利用“三废”生产产品所得对流转税、所得税等税收减免而相对增加的收益;因承担社会责任工程项目而得到国有银行或环保机关的低息或无息贷款,由此产生利息节约的收益;因从事的社会责任行为(如购置环保设备、购置地皮修建社会责任工程)而得到的国家价格优惠或补贴、社会责任项目拨款;五是企业因承担社会责任与不承担社会责任相比而带来的税后净利的增加及因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如积极参与生态环境治理和资源保护、对社会公益和福利事业进行捐款和赞助,从而获得的商誉等。

(五)社会责任成本

社会成本即指企业由于自己的经营活动给外部带来的损害或价值牺牲。具体包括:一是环境恢复治理费用。企业为了治理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废热、噪音、放射性物质或工业垃圾,必然要发生一些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耗费。如购买环境治理设备,建造相应的厂房、配备环境治理员工以及承担相应的水电费支出等,有些企业甚至还需要自主进行环境治理方法的研究,把这些费用归入环境治理恢复费用;二是环境改良费用。环境改良费用是企业自愿承担的一种社会责任,它是指企业为改良自然生态环境而进行植树、种草、放生等活动过程中而发生的费用;三是资源保护性利用费用。例如,企业为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而增加资源的存量所进行的改进生产工艺和设备而发生的费用;四是环境补偿、赔偿或罚款。这部分费用是指企业因没有及时进行环境治理,从而给他人或社会造成危害所承担的赔偿或罚款。另外,有些造成污染的企业如果从其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不愿承担保护生态资源的费用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必须交纳一定的环境补偿费,即超标排污费;五是职工福利改进增支额。包括职工培训、轮岗、以及为改进工作和活动场地所支付的各种费用以及职工福利提高的增支额;六是对社会事业的捐赠和赞助;七是企业缴纳的各种税款。在传统财务会计核算中,是将其作为与产品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并列的费用类型在利润表中予以反映,为保持社会责任会计内容的完整性,应将它在企业社会责任成本内列示;八是产品售后服务成本;九是退货或返修费用。对于企业己售产品,因顾客退货或产品返修等事项的发生而增加的企业费用。

(六)社会责任净贡献

企业的社会责任净贡献是将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企业社会责任收益与社会责任成本比较所得。虽然在数值上仍有:社会责任净贡献=社会责任收益-社会责任成本,但因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收益”与“社会责任成本”不一定相关,并且,一般情况下,两者并不匹配,因此,企业的“社会责任净贡献”与传统财务会计核算重的“利润”数值具有不同的财务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阳秋林.关于社会责任会计含义的研究综述[J].财会研究,2006,(2).

[2]谢良安.社会责任会计理论研究:回顾、综述与思考[J].财会通讯,2007,(7).

公民教育的社会背景与实践要素分析 篇2

首都师范大学蓝 维

摘要: 我国公民教育的理论构建和实践探索需要回答大量与其相关的问题。公民教育的社会背景和实践要素就是其中的两个问题。市场经济、民主政治、人类生存方式的城市化、民主与法制建设作为公民教育产生与发展的社会基础,与公民教育有着紧密、内在、必然的联系。公民教育的目标与实践体系、公民教育主体的理性认识水平和公民教育工作者的通力合作构成了影响公民教育发展的实践要素。在基本具备上述条件的我国,公民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就会成为必然。

关键词: 公民教育;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城市化;民主法制建设

我国公民教育的理论构建和实践探索需要回答大量与其相关的问题。公民教育的社会背景和实践要素就是其中的两个。公民教育的社会背景主要指公民教育赖以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由较为宏观的、外在于公民教育又对其产生重要影响的社会因素构成。公民教育的实践要素主要指公民教育赖以开展的基本条件,由较为具体的、教育内部的对公民教育起重要作用的条件所构成。公民教育的社会背景和实践要素共同决定了公民教育的社会需求和实施意义,决定了公民教育的顺利展开和发展水平。

一、公民教育的社会背景分析

公民教育在人类教育史上的产生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它与一系列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相联系,这些条件包括:市场经济的萌芽与发展、民主政治的倡导与实践、人类生存方式的城市化、国家民主与法制建设等。因此,严格意义上的公民教育是现代社会和现代国家的产物,是与现代社会的经济组织形式、国家政治制度、城市化的发展、民主与法制建设相伴而生的。

1. 市场经济对公民教育发展的需求

公民教育萌发于古希腊商业城市、发展于市场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一现实显示出公民及其教育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市场经济作为公民教育产生和发展的最为深刻的原因,一方面它决定和影响了民主政治和现代社会的发展,而民主政治和现代社会又构成了公民教育产生的更为直接的基础。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以其多元利益主体对自由、平等、民主化的需求和市场经济运行原则对社会成员的规格标准深刻地影响着公民教育。

首先,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其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以竞争为其本质特征,以多元利益主体的共同存在为基本条件的经济形式。不同利益主体的存在构成了竞争的基础,也构成了市场经济的基础。不同利益主体为了生存与发展,一方面运用一切经济活动的资源和手段,力求在市场规则下的竞争中取胜;另一方面从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他们会不断地试图通过多种途径以获得更大的机会和利益。在意识形态领域他们必然高扬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旗帜,在政治和其他社会领域必然积极推进民主化的进程,以提升和确立他们在社会决策中的地位。随着不同利益主体在经济领域中地位的确定,在政治和社会管理上必然提出更高的要求和希求获得更大的权利,产生出对民主社会和政治的强烈要求和愿望。由此,市场经济下的多元利益主体就成为政治和社会民主化进程中巨大的推动力,要求社会由专制向民主和开放发展。民主的政治体制和社会管理模式就会不断地被呼唤和产生出来,而与其相适应的公民及其教育也就必然被提倡和发展起来。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充满自由、平等和尊重精神的教育必然大大超出古代教育的范围,具有了现代公民教育的明显特征。

其次,市场经济作为以市场和价值规律为资源配置主要杠杆的经济形式,必然要求参与经济活动的人具有自主、独立的人格特征。独立的主体与主体之间、主体与社会之间以诚信和权利义务对等为原则构建起社会契约关系。为此,独立、自主的人格特征和权利义务等观念就成为市场经济对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和对教育的必然要求。由于对社会成员进行自主、独立人格和权利义务意识的培养是公民教育的核心,其必然成为市场经济所需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市场经济、政治民主和公民教育之间内在的、深层的依存关系在现实中必然呈现出互为条件、共同发展的态势。公民教育与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公民及其教育与民主政治的建立、政治民主化的进程紧密相关。

首先,严格意义上的公民是现代社会、民主政治的产物,其本质上反映着民主国家及政治生活与其成员的一种关系。

了解公民的含义和从臣民到公民演变过程的人都知道,公民一词表面上是国家通过法律制度确定下来的对其社会成员的一种称谓,而实际上公民是有其特定含义的概念。它反映着民主国家及其政治生活与其社会成员的特定关系。这种关系在与臣民的对比中就看得更加清楚。

臣民是君主制国家对大多数社会成员的一种称谓,古代的中国和西方都曾是臣民的世界。在高度专制的封建君主制度下,皇帝是国家的主宰,一般官吏和民众称臣,他们之间没有平等的权利可言。臣民作为自然经济、宗法社会和专制政治的产物,是君主的附庸,臣民无我。在我国为了表明君贵而臣贱、民贱,又派生出黎民、子民、草民、庶民等多种称谓。这些称谓包含了身份的差别和政治的歧视,反映了对一般官吏和民众的贬低和君、臣、民之间的不平等关系。

公民在现代社会是指具有本国国籍,并依据宪法或法律的规定,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严格意义上的公民作为市场经济、现代社会和民主政治的产物,他们是自由民,不与任何人有人身依附和半依附关系。他们是社会的主体、国家的主人,他们建成的社会是公民共同生活的基本形式,而国家是他们的政治家园。他们通过民主的方式来实施对社会的管理和促进国家的发展。不需要屈从于任何人。他们是有主体意识和自由权利的人,在政治、经济和人格上都是独立的。国家法律保护他们自由权利的实现,所有公民之间的关系都是平等的。

其次,公民及其教育与民主政治的发展互为基础,一个充斥着臣民的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领域中的真正民主是无法最终实现的。民主政治的产生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高度依赖公民及其教育的发展。民主作为一种社会和国家的管理方式,它的实现是需要人去完成的,公民及其教育为民主政治得以实现和发展奠定了人的基础。因为只有通过公民教育把社会成员培养成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既有民主意识又有参政议政能力的合格公民,推行民主政治的意义才有可能被充分认识,各种民主的活动才有可能被积极的参与,在社会生活中才能听到公众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真实的声音,管理和决策才有可能反映出真正的民意,政治的民主才有可能最终实现。

民主政治的提倡又成为公民及其教育存在与发展的环境条件和理由。因为民主政治实施所需要的公民观念和意识、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都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在教育、实践和生活环境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为此,就要对全体社会成员实施公民教育,以促进他们政治素质的成长和政治社会化方面的进展。应当说,公民及其教育与民主政治相辅相成,在本质上不可分。

最后,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上看,公民及其教育与民主政治之间的本质联系就更加外在和明显。了解教育史的人都知道,公民教育发源于古代希腊、罗马的城邦制国家和这些国家所实行的民主的政治制度,就是这些民主的政治结构要求它的社会成员是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国家决策的公民,而不是任人摆布的臣民。当古代民主被中世纪封建专制的政治制度所吞没,社会对公民及其教育的需要也随之消失,公民及其教育退出了政治和教育舞台,隐没在臣民和以服从为本质特征的中世纪的教育中。而当资产阶级革命再一次吹起民主共和的号角,民主政治的发展又一次唤起了对公民及其教育的需要,公民及其教育第二次登上了人类政治与教育的舞台,开始了其在现代社会发展的旅程。而在古代东方,由于不具有民主政治的土壤,在整个东方社会都没有公民及其教育的古代印迹,只是在现代民主制度的推进下,公民教育才逐渐产生并有所发展。

公民教育与民主政治的相互依存是直接、深刻和不言而喻的。

3. 公民教育与人类栖居方式的城市化

公民教育与城市崛起之间的依存关系是一个十分有趣的视角。从古代公民是“属于城邦的人”,到现代人类生活城市化的浪潮不断推动着公民教育的发展,都使我们看到了人类的生存方式与公民教育之间的密切关系。人类栖居方式的城市化演变发生在距今5000多年前,其发展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早期城市的出现和18世纪以来工业革命所造成的人口都市化的现代城市的发展。城市作为相对较大、人口密集的人们聚居生活的地点,其产生和发展与社会政治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家的起源有密切的关系。其中,为了适应等级制的商品经济社会的需求、手工业的发展、建立和发展市场、开展各种贸易活动、实现对经

济与社会的管理、对外防御等构成城市起源的基本条件。而在随后城市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演化成为政治、经济、生产、贸易、宗教和军事活动的中心,成为调节各种复杂社会运转机能的枢纽。

公民及其教育是在城市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它与人类生活城市化之间久远而内在的关系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城市作为人类的一种栖居方式是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相联系的,伴随着工业和手工业生产的萌芽和发展,商品和市场经济逐渐产生和发达起来,日益集中的城市生活使参与商品生产、市场经济的市民阶层逐渐酝酿和产生出来。而古代城市的市民即是城邦的公民,他们是当时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主体,反映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那时社会政治和公共生活都要求他们具备公民的基本素质,要求他们及其后代接受与其相适应的公民教育。现代城市的发展建立在大机器生产、市场经济、现代国家发展的基础上,社会政治经济基础和国家制度也必然要求其社会成员成为公民和接受必要的公民教育。

其次,共同的城市生活使得公共事务和公共管理的问题凸显出来,为公民教育提供了强烈的社会需求。在人口相对密集的城市或城镇,公共事务和问题要比乡村尖锐得多。道路、桥梁、通讯等公共设施的设计和维修,学校、商店、医院等公共服务的建立与运行,城市经济、卫生、人口等公共事业的管理,都尖锐地摆在人们面前。这些公共事务由谁来处理?管理公共事务的个人或机构如何产生?他们的权利由谁赋予和怎样赋予?怎样管理公共事务?管理公共事务的权利由谁来监督?等等,伴随着人们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一系列社会的、政治的、管理的问题要求人们必须做出回答。公民作为“享有其居住地所赋予权利的人”,必须承担起城邦或城市公共事务管理的责任,而公民教育就成为实现这一责任的直接保障。

再次,城市或城镇生活使人们之间的空间距离缩小,这种缩小一方面使个人的行为更容易对他人产生影响,人们之间的互动更加容易和频繁。另一方面,协调人们利益关系的各种道德的、法律的互动规则就显得十分重要。摩擦、冲突的协调,各种社会政治、经济问题解决的途径和手段都在城市需要的推动下,在原有社会规则的基础上逐渐产生出来。而各种社会规则都需要教育的参与才能在更广泛的层面上传播,公民教育是实现社会规范传播的最佳途径和手段。

最后,居住地的改变还使人们的社会交往和在交往中形成的社会关系随之改变,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和角色也发生了变化。城镇作为人们聚集生活的方式,在其基础上所衍生的人们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领域的发展,最终构成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丰富画卷,而公民及其教育在调节个体与他人、与群体、与社会之间关系上的独特作用使公民教育成为人们在城市化生活中的必然选择。

4. 公民教育与国家民主和法制建设

公民作为一个法律的概念和它的教育一起,从产生到发展都离不开城邦或国家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而城邦或国家的民主和法制建设也同样离不开公民及其教育的发展。从公民及其教育的角度看,公民的合法地位、与国家的权利义务关系是由国家法律所确定下来的,没有城邦或国家的法律制度就没有公民及其教育可言。随着国家民主和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公民及其教育的合法地位将得到进一步的保障和实现。从国家民主和法制建设的角度看,它们也离不开公民及其教育的完善与发展。公民素质的高低、公民教育的质量和水平都直接影响着国家民主和法制化的进程。不能设想一个公民素质和教育水平低下的社会,其民主和法制会建设得很好,反之亦然。

公民及其教育作为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民主和法制建设息息相关。

二、公民教育的实践要素分析

公民教育的发展不仅取决于其产生和生存的社会环境,作为人类意识支配下的有目的的教育活动,还取决于公民教育的目标与实践体系、公民教育主体的理性认识水平和公民教育工作者的通力合作等实践要素。

公民教育发展的社会背景在当前的我国已经基本具备,社会发展对公民教育的需求也已日益凸现出来,而公民教育在我国能否逐渐展开和发展起来,在教育系统内部,对公民教育实践要素的准备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

1. 公民教育目标的确立和体系的构建

公民教育目标是公民教育实践所要达到的目的,公民教育体系是其教育实践的基本框架,公民教育目

标的确立和体系的构建是公民教育顺利展开的关键。

公民教育的目标一般认为是培养受教育者的权责意识,使其具备思考个人与家庭、集体、社会、国家乃至世界关系的能力,培养他们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态度、实践能力和价值观念,使其在实践中成为权责主体的有效公民。

分解公民教育目标,可以看出它由几个基本部分构成。

首先,目标包括公民教育的基本内涵。公民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将社会成员培养成为依法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责权主体,成为在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中的良好公民。这是公民教育目标中的共性成分,由公民教育的本质所决定,是世界各国在不同条件下都要选择的目标要件。

其次,目标包括公民教育的特殊内涵部分,这一部分是不同国家或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需求在公民教育目标上的反映,具有很强的历史性和针对性。例如:当国家刚从古代社会中脱胎出来,民众的封建意识浓厚,权利、义务观念淡薄时,在公民教育目标中要特别强调公民权利、义务观念的培养。而当公民基本道德水平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时,强调良好道德的培养就成为公民教育目标中的重要部分。公民教育目标的变化反映了公民教育是一个开放的教育体系。反映公民教育本质特征的目标要件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可调整要件的共同构成,使其既可以与其他教育相区别,保持其特有的质,又能根据社会发展做出适时调整,发挥应尽的社会作用。

最后,从公民教育对人影响的层面看,公民教育目标还应包括受教育者在认知、态度、能力和价值观等方面成长的不同要求。公民教育对于人的影响是全面的,引起受教育者多方面的变化才能实现其目标。其中,掌握与公民相关的知识是公民成长的基础,形成对社会问题积极的参与态度是公民教育的核心,锻炼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是公民未来能否实现社会参与的关键,而决定公民社会选择的价值观是公民教育追求的深层目标,公民在认知、态度、能力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成长将长期而稳定地显现公民教育的效果。公民教育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必要而复杂的过程。从必要性上看,公民教育体系作为公民教育的实践框架能够全面规划和指导其实践活动的展开,包括公民教育内容的选择、方法和途径的确定、效果的评估等方面,使公民教育实践能够有序进行。从复杂性上看,由于公民教育体系包含着公民教育实践的所有环节和要件,在研究和确定它的时候不仅要理清它是什么、为什么,还要搞清它与其他部分和环节的关系、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位置,而众多因素的相互渗透,使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变得十分复杂。

从比较公民教育的角度看,国家不同,公民教育的体系也有所不同。有的国家公民教育体系详细而完整,包括从内容到评估的所有部分,也有的国家仅规定了公民教育目标和内容等主要部分。有的国家通过正式课程保证公民教育目标的实现,也有的国家实施全面主义的公民教育,而没有特定的公民课程。一般讲,公民教育体系应包括公民教育目标、内容、实施原则、途径、方法和评价等基本部分,才能保证其作为国家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和核心部分的有效实施。

2. 公民教育主体的理性认识水平

在人类有选择的实践活动中,在对活动目的的认识、动机的选择、计划的安排、过程的组织、效果的评估中,人类的理性认识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公民教育中,社会成员对公民教育的认识水平直接决定着他们是否选择公民教育和愿意为其付出多少努力。

公民教育是一个需要付出巨大努力的教育,在我国尤其如此。在我国,姓社姓资的思维定势在将近30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在表面上已经销声匿迹,人们确实尝到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的种种好处。但是在一些人的意识深处依然认为公民教育是资产阶级教育的产物,在我国政治背景下仍是一个敏感的区域,不愿意首先开展这一方面的研究。而面对13亿人口的大国,面对2000年封建社会和文化的积累,合格公民的培养谈何容易。虽然今天的中国,人们已经具有公民身份,但消极、被动地接受权威、对自身权益受到的侵害无动于衷、缺乏自治要求等意识还顽固地残留在一些人的观念中。要将他们培养成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自主与独立的公民,还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而对公民及其教育深刻而清醒的认识,则依赖人类理性活动的结果。

3. 公民教育工作者的通力合作

公民教育实践要素的落实需要公民教育工作者的通力合作,这是因为公民教育是一项复杂、庞大而艰

巨的工程,不是少数人能完成的,它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公民教育工作者的高度投入和他们之间的密切配合。公民教育的复杂来自于它要处理与社会发展、学生发展和其它教育的关系,这样才能发挥好公民教育的社会作用。而这些关系是复杂而动态的,有时甚至是相互矛盾的,满足了一方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影响到另一方,在某一社会条件下公民教育适应了社会和个体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了,新的调整的任务又被提出来,这就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公民教育工作者高度关注社会发展,关注公民教育与学生发展的关系,并根据变化及时做出调整和改变。

公民教育的庞大是因为虽然公民教育的重点是学校公民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公民教育。但就公民教育整体而言,它不仅仅局限在学校和基础教育阶段内,而是面对全体社会成员的终身教育,因此它是一个庞大的教育体系,它的最终完 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公民教育的艰巨来自几个方面。首先,它不仅传授与成为良好公民相关的知识,为社会成员奠定好认知上的基础,还要培养他们的态度、技能和价值观,使他们能够形成对社会和国家的积极态度、处理各种关系的有效技能和对态度技能起决定作用的价值观。而这多种目标的实现对于教育者来说是复杂而艰巨的。其次,公民教育所面对的虽然是当前的社会成员,但是传统文化和思想的影响,社会政治经济的状况,各种社会矛盾的存在都会反映到公民教育的课堂中来,影响社会成员对公民教育的接受。这样,公民教育工作者所面对的就不仅仅是面前的学生,而是学生背后庞大的社会,是悠久的社会历史与文化传统。公民教育工作者要与社会现实中的消极影响作战,与历史文化传统中落后、腐朽、被动、盲目服从等与现代公民意识相反的东西作战。公民教育的任务是艰巨的,过程是充满冲突的,道路是曲折的。

由于公民教育的复杂、庞大和艰巨等特点,公民教育的长期而有效地展开就必定需要教育工作者通力合作,为接受教育的社会成员提供良好的公民教育环境,以促进他们的社会性成长。

论社会和谐的基本要素 篇3

发展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生产力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发展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根本之道和物质之基。穷则乱,富生安。不发展、慢发展难以有社会和谐,离开发展谈和谐永远是“乌托邦”。

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年均增长率为9.6%;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总体上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跨越;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影响力显著扩大。然而,在取得成就的同时,由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发生根本转变,GDP的高增长主要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来维持,因而在经济发展中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高速增长而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资源短缺矛盾加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如果这些矛盾和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可持续发展就难以为继,直接影响和谐社会建设。这就要求我们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和谐发展,需要克服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心存顾虑,手足无措,不敢快速发展。有些同志,面对科学发展观,特别是在宏观调控的压力下,茫然不知所措,思想上产生了困惑,从而丧失了追求发展的激情。实际上,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离开发展,就无所谓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对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发展快,而且要发展好。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进行一定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的目的不是干扰发展,而是保证发展不偏离正确的轨道,既追求发展的速度,又重视发展的质量。如果把科学发展观与加速发展对立起来,那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曲解;如果因为宏观调控而顾虑重重,徘徊不前,就会贻误发展时机;如果因为构建和谐社会而放慢发展的步伐,结果只能事与愿违,一事无成。一旦错失“黄金发展期”,损失的是前人的心血,影响的是后世的发展,留下的是遗憾,得到的是悔恨。因此,任何自满情绪、松懈情绪、顾虑情绪、畏难情绪,都是要不得的。当前经济社会中存在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是在发展中出现的,只能在发展中加以解决。一切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发展,只有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思发展、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从根本上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发展始终是硬道理,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对任何可能影响发展的事情,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切不可因为这样那样的困难动摇我们发展的决心,切不可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扰乱我们发展的思路,切不可因为这样那样的顾虑延缓我们发展的步伐,真正做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另一种倾向是只知加速,不懂科学,不会更好发展。科学性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属性,是科学发展观的真谛所在。随着广泛深入的宣传,科学发展观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不仅思发展、谋发展,更想做到协调发展、科学发展。然而,从理念到实践的转变,需要一个跨越的过程。由于习惯于旧有的发展思维,对发展的科学性比较陌生,难以把握,因而在实践中,有的同志一讲发展就会身不由己地回归到传统的发展路径上,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继续走粗放型经济增长的老路。相比较而言,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易于实施,高投入、上项目、铺摊子,驾轻就熟;发展成果易于显现,以数字显示的发展速度、发展规模、经济总量,是无声的最有说服力的“裁判员”。而科学发展没有可资借鉴的经验,没有精确的数字化的评价标准,有的发展成果要在未来很长的岁月里才能显现,在实践中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困难再大,也不能成为重走老路的理由。克服这种倾向,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坚定不移地用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统领全局,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们都会走出一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路。二是本着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在实践中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用创新的举措开创新局面。改革开放之初,当我们从计划经济时代走来时,面对百废待举的局面,也有过不懂如何发展的尴尬。我们正是用敢闯敢试的精神,开拓出一片崭新的天地。今天,面对新的发展难题,我们同样需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通过积极探索,不断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获得新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长期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又不允许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继续走粗放型增长的路子。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采取有效措施,通过深化改革,切实把发展的重点转移到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来,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使经济社会发展运行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的轨道上。

利益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核心

社会和谐的首要标志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能否形成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局面,从根本上说,取决于能否实现利益的和谐,因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无不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因此,正确处理各种利益矛盾,促进社会利益关系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化越来越明显,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使得社会利益关系日趋复杂,社会矛盾日渐增多,特别是一些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

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如“三农”问题、就业问题、收入分配问题等。妥善处理这些矛盾,认真解决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最大限度地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既要始终代表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又要适度照顾少数人的合理利益,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既要保护强势群体的合法利益,又要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利益,实现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

始终代表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基。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体,主体不牢,地动山摇。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是社会和谐最紧要最具决定性的因素。代表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社会主义事业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党的各项工作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实现人民的愿望,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目的就是为了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因此,我们的一切决策和工作都要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意愿,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通过改革和发展,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人民群众的利益是现实的,是由一个个具体的利益组成的。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少数人的利益与多数人的利益,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但也有不一致甚至是冲突的时候。当两者发生矛盾时,当然是少数人的利益服从多数人的利益,但也不能为了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肆意剥夺少数人的合法利益。切实维护少数人合理合法的利益,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在现实生活中,企业改制、农村征地、城镇拆迁等引发的社会矛盾,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少数人的合法利益维护不力造成的。以农村土地征用来说,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农业土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由于征地制度的缺陷、有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土地农转非的增值收益向城市、向工业、向开发商倾斜,农民得到的太少。有关调查显示,46%的失地农民失地后生活水平下降,部分失地农民成为“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保障无份、创业无钱”的群体,由此引发诸多社会矛盾。现在农村最尖锐的矛盾主要跟土地问题有关,60%的农民上访是因为土地问题。征地造成的农民失地、失业问题,成为农村经济中不容回避的一个突出问题。这一问题的治本之策,在于坚持以失地农民的利益为本,切实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上,既要发展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也要维护少数人的合理利益,切实保护每一个人的合法权益。为此,要下更大的决心,坚决纠正土地征用中侵害农民利益的问题,坚决纠正城镇拆迁中侵害居民利益的问题,坚决纠正企业改制和破产中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最大限度地照顾全体人民的实际利益,为和谐社会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市场经济具有高效率的天然优点,市场经济又具有引起收入差距的天然不足。如果收入差距过大,就有可能引发社会动荡。构建和谐社会,一方面要提高效率,激发活力,使社会富裕起来;另一方面要维护公平正义,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拉大,使社会安定下来。富裕加安定,社会才和谐。这就要从改革完善分配制度着手,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坚决缩小过大的收入差距。同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总之,通过建立一系列科学合理的税收制度、财政制度和福利制度,激励强势群体创大业,帮扶弱势群体有作为,实现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

社会和谐,不是没有差别,没有差别就缺乏效率和精彩;社会和谐,不是没有矛盾,没有矛盾就缺乏生机和活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不断调整、协调利益关系,努力缩小差别,妥善处理矛盾,把各种差别和矛盾控制在合理的、社会心理能够承受的、有利于社会不断进步的范围内。通过有效平衡社会利益,既消除不和谐因素,又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发展和全体人民利益的普遍提高。

精神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支柱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当今时代,思想精神的力量深深熔铸在社会的凝聚力、创造力和竞争力之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需要物质“硬力量”的推动,又需要精神“软力量”的支持。一个社会,如果缺乏精神力量的支撑,终究会“忽喇喇似大厦倾”,分崩离析。精神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坚强支柱。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人们的开拓精神、竞争精神、创新精神等普遍增强。但是,与日新月异的物质文明建设相比,精神文明建设的滞后日益明显。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我们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教育发展不够。”物质文明建设一手硬、精神文明建设一手软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传统优良精神的失落,现代社会精神的欠缺,使得一些社会矛盾日趋激烈,甚至浊化了社会风气。“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生活空虚,社会风气败坏,也不是社会主义。”构建市场经济形态下的社会主义精神,或者说构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精神,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任务。

市场经济下的社会主义精神是丰富多样的,是变化发展的。我认为,其根本性的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进取追求精神,一是道德自觉精神。具备了这两种精神,既为社会发展增添了动力,又为社会和谐提供了保障。

进取追求精神,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是社会活力的源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进取追求精神从总体上来说不断增强。但是,精神层面进取不足、追求乏力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依然存在,主要表现为在贫困地区、贫困群体中依然存在不思进取、安贫乐道的精神状态;在先富起来的地区和群体中,有人滋生小成即满、小富即安的懈怠心理。个人要成功、生活要富裕、经济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就要进一步唤起人们的进取追求精神,把追求财富增长、追求事业成功、追求生活幸福化为人们永不停息的自觉行动。一个人只有不断进取、不懈追求,在回首往事的时候,才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才不会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一个社会只有不断弘扬进取追求精神,才能在财富的日积月累中走向和谐。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弘扬进取追求精神,应大胆借鉴资本主义精神的精华。马克斯·韦伯认为,资本主义精神是一种以赚钱为目的、为天职,以劳动为义务、为责任,合理追逐利润的精神。“旨在人类物质商品供应的合理组织的服务中的劳动,是资本主义精神的代表,它无疑总显得是作为人们生活的一个最重要的目的。”用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话来说,资本主义精神包括赚钱、惜时、信誉,“要记住,时间就是金钱”,“信誉就是金钱”,“金钱具有增殖性”;还包括勤劳、节俭、守时和公平交易,“除了勤劳和节俭,世界上没有什么能比在一切交易中严守时刻和公平合理更有助于青年人飞黄腾达的东西”。马克斯·韦伯评价说,富兰克林“所劝诫的不仅仅是在世上取得成功的手段,而且是一种特殊的伦理。违犯了它的规范,人们不认为是愚蠢,而认为是忘记了所负的义务。这是问题的本质。它不只是做生意的精明——那种事是很常见的,是一种社会的精神气质。”马克斯·韦伯认为,资本主义精神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真正动因。“近代资本主义的扩大的动力问题,不是供资本主义使用的资本额的起源问题,而首先是这种资本主义精神的发展问题。凡是资本主义精神出现并且能够发生作用的地方,它就能产生自己的作为达到其目的手段的资本和货币供给。”资本主义精神的精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全社会共同的财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从资本主义精神中汲取其最合理的部分,化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

道德自觉精神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带来社会群体的进取追求精神普遍增强,也造成社会整体的思想道德水平严重滑坡。人们过于把注意力集中在物质财富上,片面地用经济指标来衡量个人的成败。社会上逐渐形成了金钱至上、贪得无厌的畸形心理。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道德自觉精神的失落,同社会主义本质是背道而驰的,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大威胁。如果只讲物质利益,只讲金钱,不讲理想,不讲道德,人们就会失去共同的奋斗目标,失去行为的正确规范。任其发展,最终会使人们失去社会生活的安全感。构建新时代的道德自觉精神,成为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道德自觉精神,是我国自古以来对人的基本要求。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精髓,为人们在利益面前构筑了坚强的精神防线。孔子强调:“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东坡居士坚持:“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明代才子唐寅以诗明志:“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倘若我们能够继承这些传统精神中的宝贵财富,真正加以弘扬,那么教育、医疗等领域内的矛盾纠纷就会日渐稀少,干部队伍中的腐败问题也会迎刃而解。因此,构建道德自觉精神,就要大胆吸取传统精神中的精华,通过长期而艰难的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保障。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主义精神中,如果说进取追求精神是水,那么道德自觉精神就是渠。两者的结合,既引发源头活水滚滚而来,又保证一江春水畅流入海。进取追求精神和道德自觉精神的有机统一,将共同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在和谐中发展,在发展中和谐。

关于责任会计与内部控制要素 篇4

关键词:责任会计,内部控制,风险防范

目前, 内部控制体系主要是建立在管理层, 由管理者和外部审计人员对企业的全部运营活动进行整体的监督。这种内控体系存在较多缺点, 如:内控体系重点针对重大缺陷或重大弱点, 不能有效地对非重大风险的积累进行预防;在应对风险时对基层授权有限, 限制了对风险的反应速度;只局限于对优秀者的奖励, 对团队整体发展促进效果不佳等。责任会计作为管理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因此, 将内部控制制度与责任会计系统相融合构建出新的内控体系, 更具有灵活性, 对我国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加强企业风险防范有着重要意义。

一、责任会计的控制环境要素分析

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基石, 直接决定着内控体系的整体形式, 影响着内控系统的其他要素。目前我国企业规模已经逐渐向拥有多种产品线或多业务的集团式企业、跨国公司发展, 使得传统的集权管理已难以有效管理企业, 采取分权式管理已成为必然, 这样责任会计作为最适合分权式管理的会计体系, 成为与现代企业的控制环境最为密切的会计系统。责任会计体系的主要特征就是独立责任中心的划分。以责任会计为控制环境应该设置两层结构的内部控制体系, 第一层是以单个责任中心为整体, 主要是对责任中心内经营活动的有效运行进行监控;第二层是以企业为整体, 主要对各责任中心之间的行为以及高层管理者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控制。内部控制系统的建立是以会计环境为基础的, 只有内部控制与会计环境相适应、相协调, 才有助于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责任会计作为管理会计的一个重要分支, 其本质是一种“人本管理”, 是一个不断自我改进的循环过程。在人本管理运行过程中采用的是一种循环式的结构, 通过运行、分析、改进、再运行的过程实现管理体系的自我完善。要保证这种管理方式在可控的前提下有效运作, 就必须由内控系统加以促进, 即责任会计的有效应用需要内部控制的保障。另一方面, 一个有着完善责任会计环境的企业, 首先在最高层次上保证了内部控制系统的构建与实施。

二、责任会计的风险评估要素分析

企业的生产运营是在由许多不确定风险构成的市场中完成的, 而市场中风险与收益是对等的, 即“高风险高收益”, 所以企业面对风险是无法回避的, 这使风险评估成为内部控制必不可少的程序。内部控制有效性依赖于企业对不断变化的风险性质和程度的综合评价。

风险评估在《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中的前提是建立不同层次但具有内部一致性的目标, 这与责任会计体系结构相符。在二层内部控制体系结构中, 第一层责任中心的内部控制目标是以第二层企业总体目标为基础, 根据自身的特点、外部环境制定的。这保证了各责任中心之间、两个内部控制层次之间的目标本质上的一致。在分权式企业运营面临的风险中, 那些在市场中变化较快, 影响严重的, 如金融风险、投资风险等, 应作为内部控制风险评估的重点, 但在传统内控体系风险评估中涉及不同部门, 使这类风险难以得到重视。另外由于风险评估程序的相似性, 使另一些风险评估过于复杂, 导致无法进行快速而有效的风险评估。责任会计体系的应用解决了这一问题。内部控制中引入责任会计体系, 划分出的各责任中心业务都具有相似性, 每类责任中心的风险也就具有相似性, 减轻了评估的复杂性。责任会计在上述第一层内部控制中的作用体现在将企业的风险以受托责任方式细化分解;在第二层内部控制中, 责任会计体系中的内部转移价格和内部银行理论为风险评估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三、责任会计的控制活动要素分析

按照《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可以把控制活动确定为建立控制政策和程序, 确保由管理层制定的针对风险、实现企业目标的活动有效地执行。而责任会计与内部控制的融合又为控制活动提供了理论上、方法上的支持。责、权、绩相统一的责任中心是责任会计的精髓, 其与内部控制的结合是内部控制有效展开的保障。在现代管理中, 流程是实现企业改革的基本单位, 特点是容易进行改进, 而控制活动的核心过程是运行、分析、发现、改进、再运行, 新的划分方式以流程为最小单元, 这使责任会计在责任中心的划分上与控制活动找到最完美的契合点。以流程和责任小组划分责任中心, 可以使企业的责任细化, 明确财产安全责任, 结合在控制活动的约束使财产管理人履行其职责。

一是控制活动中的内部转移价格制定与应用。内部控制各要素的相关性, 使内部转移价格制定和相关交易原则成为控制活动的组成部分, 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方法决定了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在定价过程中保证了买卖双方共享内部转移中节省的宣传等费用, 使买卖符合“公平竞争”、“公允合理”的原则, 维护目标的一致性。从而实现了内部控制对资源调配, 帮助企业实现经营和盈利目标。

二是内部银行在控制活动中的运行过程。内部银行的建立和业务活动的进行, 是责任会计在控制活动中的另一应用。在控制活动中内部银行的作用是保持各责任中心间的联系、发行“厂币”为内部转移提供介质、担任对责任中心奖惩“执行者”的角色。内部银行为内部控制提供了技术上、信息上的支持。

四、责任会计的信息沟通要素分析

信息沟通在COSO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报告中, 表述为相关信息必须以一种形式和在某个时段被识别、获得和沟通, 以促使职责的履行;与外部单位进行有效沟通亦是必要的。报告还指出, 所有人员应当获得来自最高层的清楚的信息, 同时必须有向上级汇报重大信息的途径。

五、责任会计的监控要素分析

内控系统须被监督, 这是内控体系的保障。监督活动一般由持续监督、个别评估、报告缺陷所组成, 目的是确保企业内部控制能持续有效的运作。在责任会计与内部控制融合体系下, 监控的实施可以设立为两层, 责任中心内的员工和领导者构成了第一层监控对象, 员工及负责运营高层管理者是监控的实施者, 这一监控过程中持续监控与个别评估相伴随的, 在相互监督中防止舞弊的发生, 通过责任中心利益的保证实现员工自身利益的保证。而负责运营的高层管理者在履行其日常管理活动时, 取得内部控制系统持续运作的资料, 当营运报告、财务报告与其所得到的资料有较大偏离时, 可对报告提出质疑, 特别是对于重要的或有严重风险的中心, 可通过上层监控体系进行个别评估。第二层监控, 以流程划分出的责任中心和企业管理层为监控对象, 通过与外界团体的沟通、适当的组织机构的监督活动、内外部稽核人员等途径完成监控。

参考文献

社会责任要素 篇5

第一节 社会财富增长之源

第二框 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B)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理解各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掌握读懂图表数据和动手制作经济数据图表的基本技能。

2.过程和方法:通过设计、分析和完善创业计划书,引导学生全面地分析问题;通过课外收集资料、课堂交流和探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并形成较强的获取、分析、处理、表达信息的能力;通过分析和处理资料,初步掌握分析经济数据图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领会各类生产要素的使用率都与人的素质有密切关系,感悟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培养热爱科学、创新精神和节约意识。

二、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以研究型学习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师任务布置分别上网收集并处理相关资料,制作简单多媒体课件。

2.教师准备:布置预习任务;制作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材料】复旦大学学生顾澄勇成功创业的故事(参见附件1)

师:提问创业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学生交流】略

师:这些就是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

【课题】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按座位4人1小组)从4人的各自的创业想法中挑出一个作为重点,撰写简要的创业计划书。

【实物投影仪展示】各小组的创业计划书。

一份学生的创业计划书(略

师:在创业过程中首要的条件是什么?

生:略

师:当钱用作投资时,他就有了另外一个名称“资本”例子中的50万就是资本。这是社会生产中的基本要素之一。

1、资本

师:开公司前预备的50万大家知道是资本,那们在筹备过程中,购买了电脑、网络设备、教学软件、摄像机等这些必备用品,他们还是资本吗?

生:略

师:结合例子说明资本的三态:货币、实物和产品形态。

【多媒体出示图表】2004年第二、三产业实际投入资本(参见附件2)

师:这张图说明了什么?

生:略

【师生共同归纳】在经济建设中资本来源多渠道。但目前主要还是国家投资。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开放,以吸收更多资本融入现代化建设之中。因为资本是一种不可少的基本要素,如果缺少资本或资本流通不畅,社会生产就无法顺利进行。

师:为什么选黄浦区某中低档办公大楼而不是高档办公大楼呢?

生:略。

师:点出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

2、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

师:解释土地是个广义的概念,包括土地、水源、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

【学生交流】上网查询的有关土地资源的数据。

【多媒体出示材料】我国的土地资源(参见附件3)

师:我们为什么如此重视土地资源,耕地面积呢?

【学生讨论交流】略

【师生共同归纳】土地是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自然要素,任何一个行业和部门的生产必须借助于土地才能进行。但由于土地的沙化、水源的流失、矿产的开采,森林的过度砍伐等导致土地资源减少。土地要素具有不可再生特征。

师:选好址后,招募员工也是产业重要环节。因为劳动者是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之一。

3、劳动者的劳动

【学生交流】上网查询的相关材料

【多媒体出示材料】全国企业博士后广东占1/5(参见附件4)

师:博士后工作一直是广东人才发展战略中的重要部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财政先后投入专项资金过亿元,创下全国之最,种下了引凤凰前来的壮实梧桐。那么为什么广东如此重视博士后工作呢?

生:略

师:结合例子分析劳动包括体力和智力。特别强调其中劳动者的智力及综合素质在社会生产中所起的作用越显重要。劳动者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社会财富创造的数量和质量。

师:公司经营过程中,经营要有特色。我们来了解一下海尔的经营特色。

4、经营管理

【多媒体出示材料】海尔的斜坡球体论(参见附件5)师:除了斜坡球体论你们还知道海尔的哪些先进管理理念与模式?

【学生交流】上网查询的相关材料

生:略

师:在社会生产中,对劳动、土地、资本等要素起组织、联结、整合作用的要素就是经营管理。结合例子突出企业家的才能。【师生共同归纳】企业家的经营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经营管理是现代社会生产的一个基本要素。

【学生活动】上网查找丰田的精益生产模式,耐克的虚拟组织模式,戴尔的直销模式,安利的传销模式,沃尔马的连锁、特许经营商业模式等等。

师:公司之所以选聘专业人员,看重的就是他们技术过硬。这也是社会生产的一个基本要素。

5、科学技术

【多媒体出示材料】 海信与“hiview信芯”(参见附件6)

师:读了上述材料大家有何启示?

生:略 【师生共同归纳】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师:分析科技的作用表现(1)促进劳动者的素质的提高和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2)节约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使有限的自然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并使产品的质量更高,性能更优。(3)促使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平衡、协调、实现清洁生产,使经济增长可持续的进行。

【学生活动】 上网搜索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二号)中我国企业科技活动现状。(参见附件7)

【教师小结】出示这五大基本要素。分析其中,劳动、土地、资本这三个要素的共同特点:看得见摸得着,称为实体性要素。经营管理是联结性要素。科技是渗透性要素。强调劳动者劳动的重要作用。每种要素都具有稀缺性,稀缺的要素应得到有效利用。必须依

靠劳动者的主观能动性。各类生产要素的使用率都与人的素质有密切关系,我们要提高自身素质。

【学生活动】选做P32“操作平台”,或P34“阅读与思考”,或P36“想一想”

四、学习训练与评价

选择配套练习册和学习导向中相关的书面练习以巩固知识。

课后学生讨论修改完善自己的创业计划书。相互交流自己创业计划中这五个基本要素及其重要作用。

选择较好的创业计划书进行年级范围内展示并交由相关人士实施。

附件:

1、复旦大学学生顾澄勇成功创业的故事

上海复旦计算机专业学生顾澄勇,2002年毕业时没有像他的同学一样选择在企事业单位工作,而是回农村卖鸡蛋,3年

来,他成了“阿强鸡蛋”的年轻负责人之一,业内的知名人士。

最近,上海市南汇区农委正在为他申报“中国农民十大杰出青

年”。小伙子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不但开发出了一种检查鸡

蛋质量的软件,还将鸡蛋做出了品牌。他在上海首创了鸡蛋“网

上身份查询系统”,顾客可在网上查询自己买的鸡蛋的各种消息,有了“身份证”的鸡蛋销量大增,同比增长了2.5倍。

2、2004年第二、三产业实际投入资本

[5]2004年末,全国第二、三产业325.0万个企业法人单位的实收资本总额为18.2万

亿元。在全部企业法人单位的实收资本总额中,由国家投入的资本8.7万亿元,占48.1%;集体投入的资本1.4万亿元,占7.9%;个人投入的资本5.1万亿元,占28.0%;港澳台投入的资本1.3万亿元,占7.3%;外商投入的资本1.6万亿元,占8.7%。

(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2004年)

3、我国的土地资源

我国耕地面积18.37亿亩,草地面积60亿亩,林业用地面积27.6亿亩,荒地面积16.2亿亩。我国耕地面积仅占国土面积10%,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我国耕地资源短缺,人均占有耕地1.44亩,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5%。我国耕地面积仅2003年就减少了3750多亩,目前中国荒漠化面积占国土面积约1/

5、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国土面积的1/3。

4、全国企业博士后广东占尽1/

5全国企业博士后广东占尽1/5,450多名企业博士后全国第一。1987年前每年才引来一名博士后,近几年年年300多博士后栖息广东。群凤来仪刷新了广东高层次专业人才队伍结构,培养了广东自主创新新生力量,颇具规模的博士后网络正在初步形成。今天,广东隆重纪念博士后制度建立20周年。20年前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倡议,邓小平同志亲自决策,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有幸成为最先试行博士后制度的省份之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在广东已有55个流动站,81个工作站,积累博士后达2000多人,他们在广东大力走自主创新之路中挥洒聪明才智。

5、斜坡球体论

创立于1984年的海尔集团是20世纪中国出现的奇迹之一。十几

年间它借助于其卓有成效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从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国际知名的企业集团。斜坡球体论:海尔认为企业就如同斜坡上的一个球体,它由于受到来自市场竞争、内部职工惰性的影响,而产生向下滑落的趋势;为使它不再下滑,并且往上移动,就需要两个作用力:一个是支撑力,保证它不会向下滑落,这就好比是企业的基础工作;另一个是拉动力,促使它能够不断往上移动,这就相当于企业的创新能力,并且这两个力都是不可或缺的。

6、海信与“hiview信芯”

2005年6月26日,海信在北京发布了用五年时间埋头自主研发的“hiview信芯”并在随后成功大批量整机应用。“hiview信芯”意味着一颗真正的彩电“中国芯”的诞生,是中国彩电业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它标志着“年产7000多万台中国彩电数字芯片全部依赖进口的历史就此结束”。海信的总裁周厚健:“如果一个芯片从成本上可以便宜四五美元的话,100万台就是四五百万美元„„海信2005年(彩电产销量)大概700万台,700万中我就是再保守100万台可以吧?10万片就可以赚钱,那100万片呢?所以它的经济意义很大。”另外“信芯”最终可能迫使国外芯片供应商降价,惠及整个中国彩电业。

7、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二号)中我国企业科技活动

社会责任要素 篇6

【关键词】社会化;课程构成要素;决定课程要素

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社会科学。

社会学研究通常主张在研究中坚持整体性观点,将社会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用关系思维来分析社会系统中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影响,探寻所研究社会现象产生的原因。为此,社会学研究所应用的知识和方法往往是多样的,广泛借鉴其它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综合性地研究社会和社会现象,从而更全面、更深入地认识社会现象。另外,社会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这体现出社会学研究的应用性。

1 教育社会学概述

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分支之一,法国的涂尔干(E .Durkheim,1858-1917)被公认为教育社会学的创始人,他在1922年出版了《教育与社会》(Education and Sociology)。他从分析社会矛盾出发,以学科内容为焦点,对法国中等教育的起源及其演变作了动力学分析,诊断某特定社会、特定时期编制的教育内容应该成为社会学的研究领域。

20世纪60-70年代,英国教育社会学家麦克.杨(M.F.D.Young)和伯恩斯坦(B.Bernstein)等人创立了“课程社会学”,用社会学的理论和观点对学校传授的知识结构与教学机制进行分析,探讨教学过程本身的形态同社会结构的维系与社会不平等的再生产之间的相互关系。

麦克.杨重点研究了知识的选择和组织问题,特别是知识分层问题,试图通过分析社会分层与知识分层之间的关系,来研究权力结构与课程之间的关系,获得知识进入“上层”社会的机会之间的关系、知识与它在不同社会中的功能之间的关系。

2 社会学研究是用社会学的方法思路,探析学校课程的系列问题

社会学研究是用社会学的方法思路,探析学校课程的系列问题。通常课程的社会学研究有两种视角:一是宏观层面,探讨课程与社会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对课程的外部社会控制过程的研究、对课程的外部控制结果的研究;二是微观层面,探讨课程与课堂师生活动的相互关系,如教师的课程重构研究、学生的课程适应性研究、师生互动的研究等。

当前,课程社会学研究有不同的思想主张,因此在研究范式上也有所不同。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社会事实范式和社会释义范式。前者是将学校课程视为一种特定的社会事实,重点关注的课程事实的结构与功能的;而后者主要是研究社会和置身于教育中的人对课程与知识的解释,教育知识在课堂教学互动情景中的社会意义,以及师生在教育情景中的行为及互动。

实际上,我们进行的课题研究要定义社会化课程,是要探讨社会需要与课程活动之间的关系。下面让我们从社会学中的社会化角度来分析社会化课程的相关问题。

从课程论的角度看,课程的本体功能是培养人,课程的基本功能是传递和选择文化。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课程活动的上述两个功能实现的过程,就是个体(自然人)的社会化(转化为社会人)过程。

什么是社会化,俞国良先生是这样界定的:“社会化是个体走向社会公共生活,融入现实社会的起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就是在社会文化的熏陶下,使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一方面,个体接受社会的影响,接受社会群体的信仰与价值观,学习生活、生产技能和行为规范,适应社会环境;另一方面,个体作用于社会,用自己的信仰、价值观和人格特征去影响他人、社会,改造旧文化,创造出适应时代需要的新文化。因此,对个体来说,社会化是一个社会适应的过程;对社会而言,社会化是一个约束和控制的过程。”

对于社会化的基本内容,俞国良先生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

(1)生活技能的社会化;

(2)职业技能的社会化;

(3)行为规范的社会化;

(4)生活目标的社会化。

而社会化的载体主要有四个类别:家庭、学校、媒介、其他群体。

当然,仅以俞国良先生的观点来探讨社会化视角下的课程,必须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其它学者对社会化的界定对我们的研究仍有启发。如:柳海民先生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现代教育原理》一书,对社会化是这样表达的:“人的社会性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获得的。一个人降生于世,只不过是一个无知无识生物体,是一个自然人。他要做为一个社会的成员,就必须学习他所处的社会和群体的规范,掌握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观念,取得社会生活的资格,这就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正是社样一个过程,使一个自然人完成了到社会人的转变。所以,社会化是指个人学习知识、技能、规范,取得社会生活资格,发展个体社会性的过程。它是一个自然人转变成适应一定的社会文化、参与社会生活、承担一定的角色、履行一定的责任的社会人的过程。”

该书还对社会化的内容进行了界定:社会化的内容是就人的发展而言的,包括形成群体意识、发展社会文化交往能力、培养社会规范性行为、承担社会角色,其途径是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法律社会化、性别社会化、再社会化等。

上述两种说法,其实只不过是表达方式的不同,并无实质性差异。前者对社会化内容的总结更简洁、更具包容性。故主要以俞国良先生的说法展开如下的研究。

从社会化的角度看课程的本体功能,就是把自然人培养成社会人。课程的基本功能就是让个体传递和选择社会群体的信仰与价值观,以及传递和选择生活、生产技能和行为规范。课程的功能选择,反向影响了课程的构成要素。因此,我们可以找出社会化视角下、构成课程内容的三大要素:信仰与价值观;生产、生活的知识与技能;道德行为规范。在学校发生的实际课程活动中,生产、生活的知识与技能往往以学科内容来分类,而学校中传播的信仰与价值观、道德行为规范等隐含了社会化视角下社会需要和学习者的需要这两个重要的来源。所以,我们又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社会化视角下,课程的三大来源仍然是学科内容、社会需要、学习者的需要。这对我们下一步站在社会化的视角定义课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那么,从社会化视角如何寻找决定课程的因素呢?也就是说社会化视角下课程的各种发展变化是在什么力量的作用下产生的?课程的多种表现形态的根源在哪里?与其它视角下对课程的研究相比又会有什么样的不同呢?

要回答上述问题,我们完全可以从构成课程的三大要素由什么力量决定的这一问题入手。

第一个要素,信仰与价值观。社会化视角下构成课程的内容所体现的信仰和价值观,有区域性差别、时代性差别、民族、种族性差别、宗教性差别、政治性差别、文化传统差别、年龄阶段差别、性别差别、培养目标差别等。

从第二、三个要素来讲,生产、生活的知识与能力、道德行为规范,课程内容中也同样有上述差别。

实际上,这些差别影响了课程的构成,就是决定课程的要素。我们把这些差别分类一下,不难看出,从三级课程的开发管理权限来讲,上述大部份差别是由国家(统治集团)掌控的,具体到某一地的一所学校及教师,在他们的层面可以掌控的差别归根结底只有区域性(民族结构、文化传统、文化背景)差别。

这里,我们已经触摸了课程开发决定权及课程区域化的问题,让我们从历史学的角度了解一下。

从历史学的角度来说,了解课程的过去和现在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为了课程将来的发展。研究课程,肯定会从时空两个维度来展开。

从1500年以来,人类文明的发展真正具有了世界相互影响的特征,各国、各地区的课程也在此后逐渐形成了相互影响的局面。这种特征,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区域化两大趋势的出现,逐渐演化为一方面国际课程的交流、合作、相互学习的趋势,导致课程的国际化;另一方面,在经济区域化及众多因素的影响下,世界各民族的民族文化自信到文化自觉的脚步加快,各国各地区基础教育的课程内容也在呈区域化越来越强的方向发展。

在国内,课程区域化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中逐渐掀起高潮的。此前,教师及学校并无课程开发权,不能决定课程的内容,也就不成其为决定课程的要素。

三级课程体系在建立的过程中,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是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教育机构建构的,是纯官方性质的。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虽有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课程区域性差别,但不会影响我们对决定课程要素的界定。但校本课程体系的建立,学校、教师、学生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左右课程的构成要素,他们通过校本课程的建构,可以自行选择和传递较小区域内(教师、学生日常生活的区域,如县、市、乡等)的信仰和价值观,并自行选择和传递他们认为有价值的有关生产和生活的技能,自行选择和传递区域内共同认可的道德规范。因此,决定课程的要素除前文列举的差别外,还有学校、教师、学生的差别。这个差别虽然可以列入区域性差别而不单独分类。但由于同一较小区域内,不同学校、不同教师、不同学生的参与,会导致校本课程内容的完全不同。故从社会化的视角,将其单列为决定课程的要素之一更为恰当。

3 小结

综上所述,从社会化的视角来看,决定课程的要素有:区域性差别、时代性差别、民族、种族性差别、宗教性差别、政治性差别、文化传统差别、年龄阶段差别、性别差别、培养目标差别以用学校差别、教师差别、学生差别。

作者单位

社会转型期塑造警察形象的要素分析 篇7

关键词:警察形象,形象塑造,要素分析

一、形象及警察形象的内涵

在《辞海》中, 形象就是表面的“形状容貌”, 或者文学作品中根据实际生活, 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思想内涵的画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形象就是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各种感觉器官在大脑中形成的关于某种事物的整体印象, 简言之是知觉, 即各种感觉的再现。在现代社会中, 形象通常是指一个社会组织及其行为通过传播在公众心目中所确立的综合印象, 即公众对一个社会组织的全部看法和总体评价。

警察形象则是指人民警察给予人的直观的、具体的、形象化的总看法、印象或感受, 即社会公众对警察的总体评价。它是民警价值观念、职业素质、道德修养、廉政意识、服务作风、办事效率、警容风纪的综合反映。警察形象体现了公安机关的精神风貌, 是民警内在精神品质和外在行为方式的集中体现。公安机关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人民警察是公安机关联系和伸向社会公众的触角, 扮演着党和政府的公共关系人员的角色。它关系到警察组织的社会凝聚力与整合功能的强弱, 是当前警察公共关系的目标和核心。

二、影响警察形象塑造的要素

(一) 设计警察形象

警察机关在面临着愈发繁多的打击违法犯罪以及保障社会安全稳定的巨大责任的同时, 通过设计出一个能基本反应警察机关和民警特征的公安外在的形象, 可以说是一个获取广大社会公众的配合、理解和信任, 打造良性的警民协作关系, 打造公安民警良好的警察形象的至关重要的方式。通常公安民警没有真正的站在社会公共关系的立场来真正的意识到塑造警察形象的重要性, 社会公关关系意识非常的淡薄, 不但无法意识到公安机关在塑造社会公共关系中具有战略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而且把公安民警的社会公关意识提升到世界观、价值观以及社会管理哲学的层面更是无从谈起。公安机关必须大力的整合公安民警的队伍, 打造良好的社会公关资源, 理性的设计和塑造公安民警的良好形象, 一旦发生危机能够快速的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及时纠正公安民警在社会公众中留下的不好的印象, 从而让公众重新获得对人民警察的认知, 这样来更好的塑造警察的公众形象。

(二) 规范警务行动

目前在我国社会发展处于一个剧烈的转型时期, 加上我国的警务规章制度逐渐和国际相接轨, 公安机关的警务执法活动也逐渐对警察的外在形象日益发挥着影响和作用。首先作为公安机关的使命和职责是从具有武装斗争的国家阶级斗争工具逐渐向服务社会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发生转变, 就是说采取科学、民主、严格执法来调整我国人民的内部矛盾, 确保社会主义稳定、维护人民基本利益。公安民警在严格执法、依法维护社会安全、服务社会稳定的大局建设、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被提到社会风口浪尖上的位置, 基层的派出所工作中心也发生转变。其次是是警务活动性质的变化, 以前公安机关的工作往往带有国家强制性, 公安机关的行政执法职能完全是是一种自觉的体现, 没有法律法规的支撑。在新的发展阶段, 国家重点突出了公安机关执法的行政职能的法律特性,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的程序规定》、《110接处警规范》、《行政许可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的相继的制订和实施, 为公安民警的行政执法行提供了法律法规的约束和规范。再次, 由于公安机关的行政执法活动大多数是调节我国人民群众的一些内部矛盾, 公安机关严格依法行使行政执法职能, 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国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维护, 而且是解决人民群众一些内部矛盾的行之有效的方式。最后是警务执法行为评价标准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对公安机关工作的成绩以及办案民警业绩的考核标准是根据以往的发案率及破案率, 如今已经慢慢向多元化、全方位的评价标准发生转变。

(三) 拓展警务职能

随着我国与国际的接轨以及国内改革的不断深入, 公安民警所担当的社会角色也向多元化拓展, 主要职能为:维护社会的公共秩序;严格依法执法;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服务。加上公安民警这个群体面临的社会公共关系呈现复杂化的趋势, 不利于公安机关塑造良好的形象。目前在公安民警进行行政执法行为中, 处置不够公平、办事不文明, 效率低下甚至知法犯法等办案情况普遍存在。把服务社会群众工作当作是职能之外的事对待, 部分的公安民警服务意识有待提高。以及不少的民警工作中协调群众的能力不足, 不能够很好的调节、协调各种复杂的社会公共关系及不同的社会利益。

(四) 严肃警风警纪

目前我国公安民警的警风警纪总体情况还是非常不错的, 大多数的公安民警能够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当作开展学习与警务活动的指导思想, 严格执行公安部出台的“三项教育”和“五条禁令”、大力的开展三十余条便民利民的措施。在目前警务工作量繁多、执法行为困难、社会支持力不足、活动经费匮乏、侦破案件和打击犯罪活动难度增大、严重低于社会群众期望值的情形之下, 公安民警仍然保持积极的工作姿态、高昂的工作热情和斗志, 坚决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学习、特别能战斗”的优良的警风, 为保卫国家安全稳定和保障社会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认可, 塑造了“人民警察为人民”的光辉形象。然而, 我们也应要清醒的认识到, 在部分公安民警中依然发生着背离公安职能的现象, 权力寻租的空间依然很大。极少数公安民警对待群众的时工作态度冷漠, 蛮横, 没有热情, 道德修养低下、工作作风懒散, 严重伤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感情, 玷污了人民警察为人民的良好形象。

社会责任要素 篇8

关键词:购买服务,政府,社会组织,运行机制

1.政府购买服务的源起

(1) 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概念。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形成和发展, 与经济基础发展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也应随之做出调整。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形势下, 我国政府朝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建立“小政府, 大社会”的社会转型趋势, 都要求打破过去我国政府包揽一切社会服务的局面, 尝试让社会和公众参与到社会服务提供、社会问题的解决中来。2012年11月《民政部财政部关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 是政府利用财政资金, 采取市场化、契约化方式, 面向具有专业资质的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在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体系中, 专业组织或机构通过公平激烈的市场竞争获取生产公共服务产品的权利, 从而激发其经营管理的内在潜能, 提升专业服务能力, 为服务对象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并对资金提供者———政府负责。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 一方面有利于促进政府朝服务型政府的职能转变, 另一方面也创新了社会工作发展的新模式。

(2) 政府购买服务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 以英、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开始推行“购买公共服务”的制度, 涉及教育、文化、卫生、社区服务、养老服务、就业促进等诸多公共服务领域。20世纪90年代, “购买公共服务”制度引入中国。1996年, 上海市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向民办非企业单位“罗山会馆”购买服务, 开创了我国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先例。我国在数十年的政府购买服务发展过程中, 取得了一定成效, 如政府通过购买公共服务, 整合社会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减轻财政负担, 初步建立起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内容体系;政府通过购买服务, 鼓励市场公平竞争, 取消服务提供者的门槛限制, 开辟出更大的适合民营经济发展的空间和舞台;政府购买服务时, 资金拨付根据项目的进展、评估、考核,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促使受托组织或机构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2.政府购买社会服务要素构成的功能发挥

(1) 政府服务功能的体现。

(1) 转变政府全能的观念。政府万能的理念否认社会组织和公众在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的能力和潜能。于是政府包揽一切, 拥有无限权力, 也承担无限责任。有限政府理论认为, 政府权力的行使和政府的构建都需要通过人去实现, 但由于人类具有行善和作恶的双重可能, 必然导致政府具有善与恶的双重可能性。如果政府权力无限扩张, 无限扩大的除了善还有恶的可能, 这违背了建立国家、政府以保障公民至高无上的自然权利的初衷。政府不是社会公共服务的唯一提供者, 社会组织、公民也能并有权利参与其中。政府扮演委托者与受委托者的双重角色, 与公共服务产品生产者———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并非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关系, 而是平等的契约关系。

(2) 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优待。政府作为最大的资源拥有者, 通过税收和事业性收费给付社会组织。虽然处于平等的契约关系中, 政府和社会组织在资源拥有上是不平等的。社会组织优质服务的提供和服务开展效果的保证都离不开政府的资金支持。另外, 就我国目前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专业社工机构的社会认可度而言, 大多数社会组织仍处于半成熟阶段, 而且政府购买服务中对公共服务产品生产者的非营利性要求等诸多主客观方面的限制都决定了社会组织的未来发展和作用发挥离不开政府扶持。政府给与社会组织一定的政策优待, 鼓励社会组织良性健康发展, 有利于其效能发挥。

(3) 政策决定及监督实施。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要求政府从公共服务的唯一提供者转变为监督者、购买者、制度设计和供给者。政府除了扮演购买者的身份, 还承担制定纲领性、指导性方针政策、提供社会组织生产公共服务产品的制度框架的作用;同时, 在项目生产、推进过程中, 发挥监督者的角色, 适时评估工作成效, 根据进度和效果拨付款项, 督促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促使社会组织提高工作效率, 为公众提供更专业、更优质的服务。

(2) 社会组织的能力建设。

(1) 机构专业能力提升。社会组织受托于政府为公众提供服务, 最重要的就是工作产生理想的效果, 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社会矛盾得以缓解协调, 社会问题得以解决。政府购买服务涉及教育、文化、卫生、社区服务、养老服务、就业促进等领域, 社会组织则应根据服务提供涉及领域, 针对性地开展机构人员能力培养与提升。同时, 引进专业人才, 优化考核激励机制, 逐步完善用人机制, 不仅着眼于员工的当前发展, 还为其提供职业培训和职业生涯规划, 从而留住人才。

(2) 完善自身管理体制。社会组织是民间组织, 其建立是基于组织成员共同的理想和信念, 其运转主要依靠的是组织成员的自我监督和道德约束。在此情况下, 机构关系松散, 责任对象区分不明, 机构容易出现管理松弛。如果组织在决策制定、项目执行和监督评估方面的责权关系不明晰, 监督机制不够完善透明, 就容易滋生腐败, 从而难以获得政府和公众的信任。因此, 社会服务组织要不断加强其内部的管理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员工及机构的自我评估和监督反馈机制, 提升责任履行的透明度, 加强诚信建设, 听取来自社会各界包括政府、公众、新闻媒体的监督, 不断优化内部人事管理, 提高服务水平。

(3) 保持独立性。社会组织的出现是政府有意让渡一部分社会空间的产物, 社会组织效能的发挥以政府分离下放部分社会责任为前提。因此, 我国社会组织的组织建设和资金筹措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政府。另外, 社会组织经费主要来源于社会捐赠、政府资助和收费等, 极不稳定。这在根源上加剧了社会组织对政府的依附, 使之容易受到资金提供者的影响而丧失自主性。因此, 社会组织要和政府维持健康良好的合作关系, 必须保持自主性, 尝试多渠道筹措资金, 在经济上保持独立性, 从而减少政府可能的过多的行政干预。

(3) 服务对象的积极参与。

在研究政府购买服务的过程中, 更多的是探究政府和社会组织之间的互动方式和关系处理, 而较少关注政府购买服务真正的消费者———公众。在政府购买服务过程中, 服务对象是重要参与者, 更是服务的直接接受者和体验者。服务提供的需求来源于公众, 服务效果的评判止于公众, 公众的积极参与对提高社会组织的服务水平, 完善政府购买的制度安排具有重要意义。

(4) 运行机制。

不同学者对政府购买服务的运行机制提出不同的理解:政府购买服务作为一种新型的公共服务供给方式, 运行机制可概括为政府出资、定向购买、契约管理、评估兑现;运行机制涉及向谁购买、为谁购买、购买服务的标准及如何监控购买过程和服务质量等方面的问题;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的运行模式包括:民办公助的形式性购买、公有私营的非竞争性购买、竞争性购买模式、凭单制购买。

(1) 规范化。要规范政府购买行为, 需要制定相关管理办法, 明确体现政府在购买服务中的作用。购买过程中, 民政、司法、卫生等相关部门负责购买, 财政部门加强对有关部门购买社会服务的监管。这需要通过制定有关管理办法实现:首先要准确界定有关部门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内容和范围;其次明确规定政府购买服务的采购程序和具体方式;最后要完善政府购买服务的合同管理和评估工作, 明确政府和社会组织在合作过程中的责权利。

(2) 专业化。运行机制的专业化一方面在于社会组织本身的专业能力建设、专业性技术运用及独立性保持, 另一方面在于社会组织和政府在合作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具体化的伦理纲领以约束规范双方行为, 使政府购买服务的进行有理可遵、有章可循。

虽然目前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还受到旧有行政管理体制的约束、社会组织发展不完善的限制, 但立足于我国具体国情, 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 发挥政府购买服务中构成要素的积极作用, 不断探索改善, 民间社会组织将长足发展, 完善的政府购买制度将逐步建立。

参考文献

[1]魏中龙, 巩丽伟, 王小艺.政府购买服务运行机制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2001 (5) .

社会责任要素 篇9

2009年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举办的第二语言写作研讨会上, 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Ann M.Johns提到:“在过去的几年中, 写作变得更具协作性, 非正式性和全球性, 其多模态模式已经变得越来越流行。然而, 第二语言教学的素养还没有跟上这种快节奏的变化。”她更断言, 鼓励阅读、写作和技术的广泛交互使用, 以促进不同类型的阅读和写作将会是第二语言写作课堂的一个发展目标。

作为多种模态和交互的桥梁和载体, 对写作媒介的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网络技术和智能终端技术的结合为人们提供了异常丰富的资源和多样的交流互动手段, 这种优势已使其在现代教育过程中无处不在, 对二语写作也不例外。早在2003年, Palmquist就将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对写作的支撑作用分为七个阶段:计算机辅助教学 (CAI) 、行政支持工具、风格-语法分析软件、文本产出软件、网络通讯工具、网络化教学材料和技术为基础的教学。越来越多的证据也表明, 当技术被适当的整合到教学和学习当中, 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 (Schrum等, 2007) 。时至今日, 网络技术又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在这种形势下网络对二语写作的支撑作用又该如何定位?网络二语写作又该采取何种策略?但不论网络技术如何发展, 网络环境下的二语写作都是现代教育理论、现代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紧密结合的结果。这提醒着我们, 在网络二语写作过程中有必要厘清环境、技术、学习主体等等因素的作用。

1 网络二语写作研究现状分析

1.1 国外网络二语写作研究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英语写作课堂的出现为写作教学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 同时也为写作教学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例如出现了电脑辅助写作与传统写作环境的比较。Sullivan and Ellen (1996) 对两种写作环境中学生的写作行为从写作态度, 写作焦虑和写作质量三个纬度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了使用联网计算机写作的积极作用。但定量分析的结果表明, 写作环境对写作态度没有影响。其他研究人员, 例如Warschauer (1996) 和Warschauer&Kern (2000) 发现相比非电子教室环境, 二语写作者在借助网络的环境下, 在小组活动中更为积极, 并且在线环境中写作能力也得到提高。计算机工具在写作过程中的影响、计算机辅助写作前计划过程 (Braine, 1997;Lee, 2002;Li, 2006;Sullivan&Pratt, 1996) 、计算机辅助下同伴反馈 (Braine, 2001;Liu&Sadler, 2003;Tuzi, 2004)

早期的网络写作主要关注文本输出, 新近的网络写作则关注于提供资源帮助学生学会写作。在新的世纪里, 维基, 博客, 谷歌以及网上论坛等网上工具的出现, 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实现合作学习的新技术。众多研究者 (例如Cabot, 2000;Chuo, 2007;Zaid, 2011) , 认为交互活动和小组学习有利于二语习得进程的实现。Vignovic&Thompson (2010) 就大学生关于在线合作写作的观念进行调查, 结果发现在线合作写作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交流模式, 为学生提供了有效的学习环境 (Limbu&Markauskaite, 2015) , 并且允许班级成员平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Mabrito, 1991) 。

机辅同伴互评 (CMPR) 被越来越多地引入到二语写作课堂中来, 很多二语写作研究者 (例如, Braine, 2001;Liu&Sadler, 2003;Tuzi, 2004) 研究了机辅同伴互评对学生写作的影响。与线下反馈相似, 大多数着眼于机辅反馈对二语写作影响的研究主要关注机辅反馈对学生修改的影响。Frank Tuzi (2004) 对电子反馈进行研究发现, 同伴批改在反馈中担当的重要角色, 因此他提出了同伴反馈可以在以后修改中继续发展的新思路。Jin and Zhu (2010) 着眼于反馈的效果, 其研究表明, 当学习者的参与同伴反馈的动机与其他学习者以及任务目的一致, 学习者更有可能考虑根据反馈进行修订, 并从中受益。另外有一些研究着眼于比较电子反馈与传统的纸笔反馈。研究表明, 电子交流可以为学生提供面子不受威胁的写作环境, 从而能够接受到有意义的反馈和提高他们的读写技能 (Colomb&Simutis, 1996) , 提高写作的质量 (Sullivan&Pratt, 1996) 。

1.2 国内基于网络的二语写作研究

目前, 国内对网络写作的研究侧重数字媒体时代写作的特征 (Zheng, Warschauer&Farkas 2013) , 主要关注基于网络和微博的新的写作模态的发展、网络支持下的交互写作和同伴反馈。研究如何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提升英语写作能力已经成为网络情景下教学的热点话题之一。赵珂、王志军、蔡莉 (2013) 设计并实施计算机支持协作学习环境, 考察信息技术在提升社会认知过程与学术写作产出能力中的作用。研究结果发现, 协作知识建构环境下, 学生在知识论坛讨论中知识建构的作用是对学术写作产出质量的最显著的预测因素。龚嵘和Danling Fu (2011) 讨论了计算机支持环境下依托教学的发展前景, 提出课程论坛生态学习系统的解释模型。研究结果发现, 主题式论坛交互写作任务显著优于独立的读写任务。

一些研究探索基于网络的交互式自主学习模式对大学英语写作水平和动机的影响。王懿和宣安 (2010) 发现基于网络的交互式自主学习模式对提高英语写作水平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同时学生的英语写作动机尤其是内在动机得到显著的提高。胡琰和何培芬 (2014) 则从场认知视角下, 开展基于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的差异性教学。认为网络自主学习对不同场认知风格的学习者的写作产出都有推动作用, 虽然彼此间存在着绩效方面的差异。

互联网的便捷优势, 使得很多研究者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教学中。薛红果 (2010, 2011) 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便捷, 缩小地区距离的优势, 促进中外学生之间基于互联网的交流。其研究结果表明, 美国同伴的反馈能够帮助中国学生重视修改过程, 提高学生的写作构建能力和元语言认知能力, 同时还激发了中国学生的写作热情。陈美华和陈祥雨 (2013) 利用社交网站 (SNS) 的高效性和及时性特点, 基于SNS“人人网”的英语写作匿名性同伴群评, 不仅提升了反馈的批判性, 并且有效地控制了社会的环境, 从而保证了同伴反馈的质量。博客以其自身的交际特点, 为学生写作提供联系外部世界的可能, 因此可以构建出一道课堂内外写作的桥梁 (孙先洪、任连奎, 2012) 。赵翊君和杨跃 (2013) 基于博客的过程写作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大部分参与实验的学生对新教学法持积极态度。并且基于博客的过程写作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动态评估, 教师和同学的及时反馈可以使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写作优缺点, 从而对解决过程写作法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

网络二语写作研究已从多种角度广泛开展, 并具有明显技术发展烙印, 但大多数的研究主要以社会文化理论, 建构主义为理论框架, 却很少从“认知”这一基本心理过程的视角来进行研究, 我们在强调网络的媒介和技术优势的同时, 还需要注意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根据自身的环境条件进行。因此本文将尝试将社会认知理论引入网络二语写作研究中, 从社会认知理论视角下重新解读和认识网络二语写作。

2 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是由美国心理学家Albert Bandura提出的, 他于1977年出版的《社会学习理论》对于该理论的建立具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社会认知理论关注于人们是如何从观察中学习的, 是行为概念与认知意识结合的理论。社会认知理论解释人是如何发展他们的社会、情感、认知和行为能力;人们如何规范自己的生活;人们行为发展的动机是什么 (Bandura, 2007;Bandura&Locke, 2003) 。该理论建立了人类认知的适应、学习和动机的动态系统, 认为认知过程是个体、环境以及个体行为, 三者之间动态互动, 相互影响的过程。

个人因素即主体认知主要包括:一是, 自我效能, 即个体对自我是否能达到某种行为能力的判断;二是, 结果预期, 即个人对这种行为可能带来的结果的判断。环境因素即来自外部社会的影响因素, 例如既定的榜样模型, 不同的指导策略, 或外界的反馈。个体行为则包括行为结果, 目标发展以及个体动机的形成。 (Schunk, Pintrich&Meece, 2008) 。外部因素可以影响学习主体的目标、对于学习任务的效能感、归因以及自我调控等主体因素。积极的环境和主体因素又会促使个体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努力和坚持。同样, 个体行为也会影响外部环境和个人因素。人类的行为是自我系统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而外部环境反过来又影响了个体行为和自我信念。

3 网络二语写作的认知模型与启示

具体到网络二语写作中, 网络为“写作”这一认知过程提供了特殊的环境, 网络环境下多样化的互动方式又为这一认知过程提供了丰富的要素互动和要素影响路径;网络中个体的互动和交流也使个体和个体行为成为其他个体的环境要素。因此, 网络环境下的二语写作具有高度动态互动特性, 网络二语写作教学更需要发挥个体、环境以及个体行为三要素协同的要求。

基于以上社会认知视角下网络二语写作模型的建立, 对于二语写作模型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3.1 建立适合二语写作发展的外部环境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 个人的认知或行为会受到环境影响而有所改变, 学习者更容易注意权威和具有个人魅力的榜样;如果观察者和榜样经常在一起或观察者发现自己与榜样能力相仿, 观察者更易于注意榜样的力量。许多行为、信仰和态度是通过模仿来建立的, 学术技能就是很好的例子 (Bandura, 1989) 。榜样模型能够有效而强有力地为学习者树立榜样并使之与自己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注意力、记忆力、动作模仿和动力是榜样起作用的四个基本条件。这为二语写作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在写作的过程中, 学习者可以从网络中获取资源, 获取范文, 作为自己写作的榜样, 从而对自己的写作进行改善提高。同时, 网络具有快捷、便利的特点, 扫除了时间、空间的交流障碍, 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使其与教师、同伴甚至是以英语为母语者进行交流, 从而获得有效的同伴反馈。因此, 二语写作的完成, 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的讲解和演练, 教师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 应该合理利用网络和计算机资源, 提供更多的新模态写作、合作写作和同伴反馈。同时社会认知理论认为, 演习是记忆保持的必要辅助手段。在二语写作的过程中, 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基于网络实践的机会, 通过具体的操作, 使其写作技能得到提升。

3.2 充分发挥个体认知, 提高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是最重要的一个个体因素, 也是社会认知理论中重要的一部分。当学习者认为自己能够成功完成某种行为时, 他们更愿意进行此种行为, 这就是具有高效能。具有高效能的个体更有可能选择具有挑战性的活动, 并持续付出努力, 从而长远来看取得高水平的成就。根据社会认知理论, 人们的效能感影响着他们的行为, 例如对活动的选择、目标的确立、努力和坚持程度以及他们最后的学习成就 (Bandura, 1997, 2000) 。人们倾向于选择自己认为可以成功的任务和活动, 同样他们在设定目标的时候, 也会选择具有高效能感的领域。具有高效能感的个体更倾向于付出努力, 并且在遇到困难的时候, 可以坚持下去。从而较之低效能感者, 高效能感者, 更容易获得技能和成功。

自我效能有四个来源, 即成功经验、替代性经验、他人言语的劝导和情感状态 (Ormrod, 2012) 。基于网络的写作模式, 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借鉴的经验, 使学习者更容易获取成功经验和替代性经验, 从而具有较高的自我效能。他人的赞扬和对其成功的信任可以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例如, 对学生写作的建设性批判可以传达这样的信息:我知道你可以做的更好, 在此提供一些建议。教师可以提高学生写作的自我效能感。 (Hattie&Timperley, 2007) 。而基于博客、维基等网络社交网站的同伴反馈, 使得学生得到反馈的来源更为广泛。学习者的当前情感状态, 例如心态和焦虑压力也会影响他们的自我效能。基于网络的匿名反馈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学习者的焦虑, 鼓励写作的进行。

作为生存在群体中的个体, 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也会受到群体成功与失败的影响。当群体取得成功时, 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要高于独自工作时的状态。这种集体的效能感不仅仅是个体对自我能力的感知, 更是对自己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的认可 (Bandura, 1997, 2000) 。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 可以鼓励合作写作, 尤其是基于网络的合作写作的进行。

3.3 鼓励个体行为, 加强写作动机

根据社会认知理论, 个体行为结果受到个人因素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又会对二者产生反作用。在二语课堂教学中, 经常会存在着学习者产出困难的现象, 学生对于写作感到无从下笔。基于网络的二语写作, 为学习者提供了大量的文本资料和信息来源, 同样, 在宽松的网络环境下, 反馈的来源也更为多样化, 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写作者的焦虑感, 促进了写作内容和语言的丰富。同样, 学习者的写作动机也得到加强。

4 结语

社会责任要素 篇10

笔者近年在参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媒体传播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在信息社会全球化浪潮的背景下全媒体发展的大势所趋,无论是在发达国家集中的欧美还是信息社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亚非拉地区,传统媒体借助新媒体手段实施国际传播已成为必由之路。然而,由于缺乏对信息社会宏观语境和传播受众微观行为变迁发展的梳理和洞察,面向全球信息社会的国际传播布局容易遭遇策略缺失导致的诸多问题和困惑。

针对上述情况,本文尝试在信息社会语境下从宏观环境和微观主体的要素梳理入手,在限定范围内通过质化分析简要呈现国际传播与信息社会联动作用的基础和现状,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一定的展望,以便对新闻传播领域尤其是广电行业专业人士借助全媒体渠道实施国际传播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策略依据。

1 国际传播宏观语境的梳理

“在人类信息传播全球化进程中,尤其是近年来在互联网络和个人媒体(媒介)的数字媒介技术支持下,信息跨国界传播的多主体、多渠道、多受众等多维度、多层面性日益显著”。[1](P3)本文所涉及的国际传播,主要指涉由媒体作为载体而实现的传播。这里所提及的媒体,包含大众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等各个传播层次所涉及的媒介载体,尤其包括因社会化网络发展而出现的社交媒体、Web2.0和自媒体等新媒体模式。

在新媒体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结合,即全媒体形态的出现,已经成为国际传播语境中越来越关键的构成。在全球化和跨区域化传播中,传统媒体的资源占有和影响力虽远远超过新媒体,但新媒体的发展空间仍是国际传播实现突破的动力和想象所在。

在对国际传播的语境梳理中,本文将全媒体作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合谋助推国际传播发展的核心要素。如果从媒体视角梳理国际传播的语境,则需要对更为宏观的信息社会语境进行解构呈现。

从麦克卢汉的地球村到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从阿尔文·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到曼纽尔·卡斯特的网络社会,对于信息社会的讨论由来已久。“久负盛名的‘信息社会’特征的论述来自于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主义理论”,“大约到了20世纪80年代,由于人们对计算机和传播科技发展的兴趣盎然,未来学思潮所向披靡,贝尔才开始用‘信息’和‘知识’替换了‘后工业’这个前缀”。[2](P41)借鉴经典的信息社会理论和当下的热点趋势,简要梳理如下几个基本要素来描述信息社会的语境构成:

(一)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是构建信息社会的基本保障和强劲动力,而三者最新的结合催生的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正在主导信息社会发展的新方向

(二)形态:工厂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家庭自动化和农业自动化,是信息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一方面信息社会与后工业社会实现了良性的衔接和过渡,另一方面信息社会借此实现了对这四大基础领域的意义赋予和形态变革;

(三)关系:社会化、位置化、移动化,基于前述的技术要素和形态要素,信息社会重要的表征之一“关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人际关系、社会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而呈现出SoLoMo (Social,Local,Mobile)的新趋势,最为关键的是,这些关系要素已不只停留于虚拟层面,而发生了虚拟与现实、线上与线下的深度整合;

(四)经济:信息作为新兴的资源,其核心式的发展也逐渐影响着资源占有与配给的方式,并促成了生产方式和劳动力结构的转型,对于在信息社会发挥基础结构和关键主导作用的经济领域,这种变革已成为信息社会的关键要素之一;

(五)政治:信息社会的政治要素,其成型与发挥作用,在形式上要相对滞后于其他各个要素,然而信息社会的政治形态变革、传播技术挑战等热点,正在政治领域产生碰撞和火花;无论是信息传播主权、国家信息安全,还是新技术下的传统政治形态革新、网络舆情与新型民主等等,全球化与跨区域化都是信息社会政治要素的鲜明亮点和最大的机遇与挑战。

通过对信息社会如上要素的梳理可以发现,国际传播形成和发展的语境已经具备了技术、形态、关系和政治经济的基础。但是,全媒体的形态出现和功能实现,同时需要依托于受众主体在信息消费与生产方面的变化。因此,除了对于媒体本身所处的宏观语境进行解析外,同样需要对国际传播的受众主体进行微观层面的深入分析。

2 传播主体微观要素的界定

关于国际传播的受众主体,本文主要关注信息社会语境下所建构出的国际传播图谱中具有信息化特征的活跃和有效受众。基于这些受众的微观行为,可以简要概括出国际传播主体受众跨越地域、时间、文化差异而呈现的一些共同特点:技术壁垒与媒介技能、围观潜水与强弱关系、碎片时间与连续存在、线上线下的分裂与统一、信息消费与信息生产、物理连接与心理依赖。其中,技术壁垒与媒介技能主要指涉因对信息设备和相应使用技能的占有,而对受众主体产生的影响;围观潜水与强弱关系是受众主体在进行内容的消费与生产时惯有的行为,并且因为传播内容的指向性和互动性,而产生了相应的关系差异;碎片时间与连续存在,是在行为上对受众主体矛盾却又统一的描述,受众主体对于信息社会语境下传播的参与愈发碎片化,同时又因为多种错综复杂的信息关系而出现了受众主体对于传播参与的连续存在;线上线下的分裂统一,则指涉受众主体在相关语境下其行为在线上线下的巨大差异;信息消费与信息生产,是受众主体在信息社会语境下参与传播非常重要的特质,在国际传播中,尤其要充分利用伴随而来的Prosumer(Producer与Consumer)群体;物理连接与心理依赖,则是信息社会长期作用于受众主体的结果,也是观察信息社会语境下国际传播受众主体关乎行为和心理层次的要点。

受众传播主体的这些微观行为特点,与信息社会宏观语境要素和国际传播发展相互建构及作用的过程是相辅相成的。在个体与社会联动的视野下,国际传播借助全媒体进行拓展要重点关注信息社会传播主体如下的五种综合要素:

(一)信息设备:对物理设备的持有和实现信息网络的接入,依然是信息社会传播主体成立最为基本的特征;在新的物理模式如物联网、人工智能和生物芯片等成为主流之前,对于信息设备的获取与掌握,仍是成为信息社会有效和活跃传播主体必须迈过的资源门槛;

(二)信息身份:信息社会的身份赋予,是解决主体存在的关键之一,需要界定清楚信息社会的身份由来和过程衔接,毕竟信息社会不是独立或完全虚拟存在的,有意义的信息身份需要与其现实存在紧密相连;

(三)信息需求:这是信息社会的传播主体具有能动性的重要原因,对信息的消费和生产,并不仅是一种由技术特点和结构流程而导致的流行、便利或规范、强制行为,更不应与传统行为产生割裂或对立;

(四)信息处理:这里谈及的信息处理,主要指涉作为信息社会主体须具备的信息处理能力,对于现有主体构成来说,信息处理能力仍然是制约信息社会发展和产生信息社会主体差异的主因之一;

(五)信息组织:作为信息社会的主体,之前的论述主要集中于个体层面,然而信息组织的存在是不容忽视的;从虚拟的弱关系组织到实体的强关系组织,在信息社会中都有多样呈现,并且信息组织所呈现出的跨区域性甚至是全球性,值得国际传播在信息社会语境中重点关注。

3 国际传播如何分享信息社会发展红利

国际传播在信息社会语境中借助全媒体创新和信息化的受众主体实现变革的进程,恰逢社会化网络在全球范围的高速发展期。

虽然社会化网络(以Facebook、Twiter、Youtube、Instagram等社交媒体为代表)在部分区域因为种种原因形成了一定的阻隔,但其作为信息平台而产生的跨区域和跨文化的传播力量,仍在不断印证社会化网络对国际传播的信息流和关系流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社会化网络的理念本源于社会学领域,却因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六度空间”理论的实践而在互联网得以充分展现。这种趋势进一步揭示了信息社会与之前社会形态的本质关联,也简化了互联网的发展模型:互联网开始时是为了将静态文件连接在一起,之后逐渐发展为包含社交化行为的互联网,现在看到的互联网则是以人为中心建造的,即社会化网络,其中受众作为主体的重要作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伴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系统和数据库能够通过移动设备实现接入和互动,越来越多的对于流动空间的接入则成为社会组织所具有的决定性特征”,[3](P151)为国际传播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和可以充分利用的契机。

在这样的新语境下,国际传播应该充分把握社会化网络提供的机遇。以近年来在国际和国内都引发高度关注的微博为例,我们亲历了一系列事件,见证了舆论监督与议题设置、公共空间与意见领袖、舆情呈现与新型民主、生产与消费方式革新等现象的出现与深化。在此过程中,信息社会的传播主体成为更为活跃的互联网使用者、新媒体受众和去虚拟化的推动者,而来自社会化网络的声音和活跃受众,也逐步成长为国际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

“技术发展不仅影响了全球范围内信息流动的方向、数量和结构乃至各个文化的影响力,也改变着每一个个体的信息接受环境,重塑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体系,培育和塑造着新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4](P224)尽管国际传播是包含了传统媒体、新媒体和其他各类传播途径的跨国跨区域的宏观体系,然而在信息社会的语境中,宏观要素具化到受众个体微观层次并进行联动已成为可能。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社会化网络时代,由于个体的影响在传播中正发挥越来越关键的作用,从受众个体和语境要素联动的角度来观察国际传播,将为信息社会和国际传播的革新发展提供更为丰富的想象空间。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普及和全球化浪潮,在我国重点推进国家形象建构和对外传播的趋势下,国际传播借助信息社会发展带来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产物全媒体进入了新的变革机遇期。面对社会化网络等新兴传播形态的快速扩张和传播个体的信息化、主体化趋势,本文尝试性地运用信息社会理论和传播学视角,将国际传播置于信息社会的语境,简要探析了与国际传播相互作用的信息社会宏观环境和传播主体微观特征等语境要素,并通过这些要素的联动对国际传播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关键词:全媒体,国际传播,信息社会,社会化网络,受众主体

参考文献

[1]李智.国际传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弗兰克·韦伯斯特.信息社会理论(第三版)[M].曹晋,梁静,李哲,曹茂,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曼纽尔·卡斯特尔,米里亚·费尔南德斯-阿德沃尔,邱林川,等.移动通信与社会变迁:全球视角下的传播变革[M].傅玉辉,何睿,薛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上一篇:关联性学习下一篇:税款抵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