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分析和预防

2024-06-06

原因分析和预防(精选十篇)

原因分析和预防 篇1

1 临床资料

20例中, 男13例, 女7例, 年龄最大74岁, 最小19岁, 平均50.5岁;平均加药种类2.7种, 平均安瓿数6.4支, 其中大液体质量引起的输液反应4例, 占15%, (低分子右旋糖酐2例, 复方氨基酸1例, ) , 抗生素7例, 占35%;输液器具5例, 占25%;加药后液体存放时间过长3例, 占15%;中药针剂2例, 占10%;发生反应输液量最少75ml, 最多200mL;发生时间最早输液后15min, 最迟1h 20min。输液反应的参考诊断标准如下[1]:在输液后15min至1h内, 发生冷感、寒战, 发热38.5℃以上, 在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 可伴有恶心、呕吐、头痛, 腰部及四肢关节剧痛, 皮肤苍白、湿冷、血压下降, 休克甚至死亡。

2 输液反应产生的因素

2.1 热原

所谓热原是输液中的微生物及代谢产物, 是一种内毒素, 存在于细胞外膜和固体膜之间, 它是一种蛋白质, 类磷酯和酯聚糖的复合物, 其中类酯聚糖热原的活性最强。由静脉输入血液, 刺激脑下垂体发热中枢, 引起输液反应。热原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来源有配制液体的原料、液体制备过程、使用过程及输液器具灭菌不全等。

2.2 不溶性微粒

输液中的不溶性微粒和异物可引起静脉炎, 血管肉芽肿、肺水肿、血栓、过敏反应、类热原反应等, 严重危害人体健康[2]。如橡胶微粒, 不溶性无机盐、活性炭微粒、纤维、配伍用药过程中产生的微粒以及输液过程中空气没经滤过而进入输液的致病菌或灰尘等。《中国药典》1990版中规定, 每1 ml中含10 um以上不超过20粒, 含25 um以上不超过2粒, 超过标准、就有发生输液反应的危险。

2.3 联合用药

由于药物配伍不当, 添加药物过多或添加药物本身热原不合格, 易引起输液反应, 输液中的微粒增加与加入针剂数量成正比。

2.4 输液器具

现已广泛应用一次性输液吊瓶和输液器, 由输液器具引起的输液反应有所下降, 但输液器具的生产、运输、保存过程中不按规定进行, 使输液器具污染, 也是引起输液反应的一个因素。

2.5 治疗室和输液过程中空气清洁程度

多数医院治疗室和输液环境无净化装置, 紫外线虽对空气中和表面的微生物有杀伤作用, 一旦停止照射并通风3 h后, 细菌总数复原率占70%以上[3]。据有关文献报道细菌总数为700-800个/m3时, 则空气细菌传播感染有明显危险。大量资料表明输液过程的污染以空气污染较为突出。

2.6 致敏药物

高敏体质的患者输注含有异性蛋白的液体如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水解蛋白、复方氨基酸、脂肪乳及各种血浆代用品或配伍青霉素类等药物时可引起过敏反应。应用此类药物前应做过敏皮试, 阴性者方可应用。

2.7 输液技术

输液操作人员无菌观念差, 操作中不带口罩、工作帽, 不穿工作服, 操作时大声说话, 开启安瓿不用砂轮锯痕掰开而直接敲开, 穿刺橡胶塞次数太多, 注射局部消毒不严, 药物配制太久、延长药物的输入时间, 使某些不稳定药物降解失效, 产生聚合物或致热原, 输液速度过快输液量大, 可造成短时间内输入的热原总剂量过大, 当其超过可致敏剂量时, 既可发生输液反应。液体与机体的温差较大, 药物浓度过高, 刺激性强, 都可造成机体反射性发冷发热。

2.8 液体配制程序不过关:

护士在液体配制过程中麻痹大意, 未能履行"三查十对", 对液体外观未予仔细查验;或没做到"一人一管"、"一液一管", 用同一支注射器给多人或多组液体配制药液, 使医源性致热原输入人体;

2.9 液体与体温温差过大:

临床中输液反应常发生于酷热或寒冷季节。如果存放液体的房间, 冬天供暖不足, 夏天制冷过度, 都会使液体温度过, 使液体与人体温差加大, 温度过低的液体输入人体而导致输液反应;

2.1 0 输液速度过快:

凉的液体快速进入人体而致输液反应。

3 输液反应的预防

3.1 静脉输液时尽量减少药物配伍品种

多种药物配伍易造成微粒、热原迭加而超标引起输液反应, 由于中草药注射剂既易带入微粒, 又易与其它药的发生反应, 因此使用中草药注射剂时尽量不要与其它药物配伍。

3.2 规范操作, 注意环境、人员的清洁卫生

输液配制过程应在净化区内进行。对配液间及输液间采用紫外灯消毒可使空气细菌下降95。3%, 保持空气的清洁主要是减少人流、物流和保持地面清洁。

医护人员在静脉输液操作前有效地进行手的清洁与消毒, 是防止执行操作规程, 严格消毒患者穿刺部位皮肤。配液时, 切割安瓿前后用酒精棉球擦拭切割处, 可有效地防止污染及因安瓿内负压将大量玻璃微粒吸入药液。配液加入粉剂时, 加药后应让药物充分溶解, 必要时增加灯检, 符合输液要求方可输注;药液宜现配现用, 尤其是在高温潮湿季节或外部环境较差时。

3.3 选择质量保证的输液器具

目前临床都使用带有终端滤器的一次性输液器, 但各厂家一次性输液器的终端滤器质量参差不齐。因此我们应选择信誉保证、质量可靠的厂家供货。输液器具贮存不宜过久, 同一个批号尽量在短期内使用。实验表明, 现今一次性注射器微粒大都超标, 而使用消毒的玻璃注射器加药时很少带入微粒。因此, 建议临床加药时最好使用消毒的玻璃注射器以减少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累加。

3.4 注意药物使用浓度、药液配制顺序、加药方法、尤其是中药注射剂

文献报道一些中药注射剂其微粒数随浓度增加而增加, 而且158例中双黄连粉针剂输液反应中有52例是因超剂量而引起, 因此, 我们不能随意加大中药注射剂用药量。另有文献报道, 川芎嗪与维生素C分别加入5%GS中微粒数明显少于两种药混合后加入5%GS中, 因此配液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我们应注意配制顺序。

3.5 选择适宜的稀释剂和输液速度

最好选用药品说明书上稀释剂, 选用输液速度则应考虑病人的年龄、病情、身体状况及药物性质。

总之, 静脉滴注推行净化配置室, 提高静脉滴注质量, 增强护理人员的无菌操作培训, 培养无菌观念是减少输液反应发生的关键。

摘要:本文对20例输液反应进行分析, 其主要原因有液体制备过程热原超标, 联合用药配伍不当, 添加药物过多或添加药物本身热原不合格;输液器具污染;治疗室和输液过程中空气污染;致敏药物;输液操作人员无菌观念差、违犯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药物配制太久, 输液时间过长和输液速度过快。输液反应的防治应从各环节抓起, 包括液体的运输生产、存贮等。液体应用前, 认真检查, 采用密封式一次性医用终端带有过滤网的输液器, 治疗室或配伍室保持空气净化, 定期消毒培养, 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操作技术及配伍禁忌, 提倡单剂量输液, 液体现配现用, 输液后严密观察, 加强巡视,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从而杜绝或减少输液反应。

关键词:热原,输液反应,防治

参考文献

[1]董慰慈, 等.护理学基础[M].东南大学出版社146.

[2]阳昌友.临床输液反应分析[N].96年全国临床药剂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1996:137.

[3]章建华, 等.173例临床输液热源反应分析[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2:2 (!) :43-44.

自杀行为原因和预防方法的分析 篇2

自杀可以说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无论是古往今来,还是中外各国都非常普遍地出现过自杀现象。可以这么说,自杀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自杀行为是指有意识、自愿的直接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它主要是一种个体行为。它与心理过程、社会环境和文化影响等因素密切相关。

由于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状况的迅速变化与前进,以及很多不可控的社会问题,致使人们也产生的更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问题,从而也导致了更多的自杀问题的出现。据WHO统计,2000年全球自杀死亡的人数达到100万,自杀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

一、自杀行为产生的原因

(一)内因

在诸多研究中,无论是什么原因直接导致了自杀,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自杀者的心理绝大多数是不健康的。归纳起来,引起自杀行为的内部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躯体的折磨。在自杀的人当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因为身体有残疾,或得了重病乃至不治之症,因而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也有些人是为了不给身边的人增添负担),觉得前途暗淡,看不到光明,不如一死了之。这类原因是比较多的,尤其是在车祸中受到伤害和他人人生攻击等(如女孩遭遇强暴等)。

2、自身性格上的弱点。性格对人的行为产生非常大的原因,很多自杀的人都或多或少会有性格上的缺陷和不完善。可以说性格是产生自杀行为的最重要原因,也是最根本原因,夸张一点,无论遭遇什么坎坷,只要性格足够完美,是永远不会产生自杀行为的。所以说,性格是最大的内因,它直接决定了人们对外界的感知、判断以及行为。好的性格能够很容易化解外界的很大挫伤,而不健全或者是消极的性格,纵是小小摩擦,也会引起轩然大波。所以说性格是影响自杀行为的最重要的因素。

3、有严重精神病。精神病患者一般非常容易产生自杀行为,因为患有精神病的人性格当中多了很多不可控的因素,换句话说就是性格(或者人格)弱点增多,被疾病控制。所以当出现激进刺激时,容易产生自杀行为。医学上认为,大约有72%的自杀者在自杀前情绪恶劣或有非理性狂乱冲动,抑郁症患者自杀率约为15%,研究表明36%的自杀者是精神病患者。

4、有不良行为或犯罪行为。吸烟、酗酒、赌博、吸毒等不良行为都有可能导致心理不健康,最终引发自杀。有不良行为的人群,性格怪癖,自制能力差,在面对挫折时,很容易出现自杀行为。有犯罪行为的人也极易出现自杀行为,原因是犯罪人群一般抱有一种侥幸心理,一旦走投无路,便极有可能一死了之。

(二)外因

除上述内在原因之外,还有纷繁复杂的外因,可造成自杀的悲剧。导致自杀的外部原因我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点:

1.人际关系僵化。可以说,人际关系矛盾是引起自杀生的主要外部原因。如果一个人的人际关系比较和谐,与周围的人能融洽相处,他(她)就比较容易找到倾诉的对象,内心的种种痛苦、压抑都会得到缓解,一般情形下是不会自寻短见的。

2.家庭原因。家庭原因是一个很重要的隐私,与配偶的关系恶化,是自杀行为产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与配偶离异,也很大可能会带来自杀行为。众多科学家研究表明,与配偶的关系是人际关系中最根本的关系,家庭出现了不和谐,是很大可能带来自杀的。

3.意外的挫折和打击。失恋,考试失败、受坏人恫吓,丢失了重要财物、亲人突然去世等突然打击,都有可能使感情脆弱的青少年心灰意冷,悲观绝望。

4.失去社会归属感。

感觉到被抛弃,被社会组织或社会团体抛弃、被恋人抛弃,有时社会角色扮演失败也会产生被抛弃的感觉,情绪极端时可能感觉到被整个社会所抛弃。失去社会归属感往往使人失去在社会中的坐标和参照系,引发绝望。有时担心失去社会归属,或者预计自己将失去社会定位也可能诱发自杀。

二、自杀行为的预防

(一)完善自身性格,加强承受能力,提高心理素质

提升自身面对逆境的能力,是消除预防的最有效的方法,消除自杀行为首先要从自身做起,加强自身性格优化。只要性格得到了美化,心理承受能力加强了,心理素质、心理排解能力增强了,一般的挫折也就没那么容易对人产生致命的打击了。

(二)心理疏导及心理治疗

自杀行为不是突然爆发的,而是有一个渐变的过程,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所以在他们选择自杀之前,我们是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防止悲剧的产生。加强对他们的心理疏导和心理咨询,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自杀行为的产生。此外,对与有精神病的患者,我们也可以通过心理治疗的方式最大限度的降低其采取自杀行为的可能。、(三)减少挫折

对于我们生活的这个团体,这个社会来说,要尽可能的为每一个人提供最好的环境,减少挫折,增强人们归属感,让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对这个群体、对这个社会是很重要的。增强人们幸福感,这样也就不会出现这么多的自杀者了。

(四)建立自杀预防中心

声音嘶哑的原因和预防 篇3

声音嘶哑,俗称“哑嗓子”,就是嗓音变粗、沙哑,甚至说不出话来。这种病症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其发病情况有急有缓,病情有轻有重:轻者无须用药,调养一段时间即可痊愈;重者可能失声,甚至有时可能是恶性肿瘤引起的,因此不可轻视。

声音嘶哑是喉部病变或全身病变的一种常见症状。造成声音嘶哑的疾病很多,原因比较复杂,可将其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症状较轻的因炎症或水肿引起的声音嘶哑,比如感冒导致的急、慢性咽炎和喉水肿等。这类声音嘶哑通常经过一段时间的对症治疗和休息即可康复。有一些声音嘶哑常常与职业有关,如老师、演员、主持人、电话客服人员等平时说话较多的人,很容易由于声带过度疲劳导致声音嘶哑。但只要休息得当,一般都能得到有效恢复。

第二类是喉部器质性病变所引起的,包括声带小结、声带息肉等良性病变,喉白斑、成人喉乳头状瘤等癌前病变,甚至还有喉部恶性肿瘤。需要强调的是,喉癌近年来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大家对喉癌了解较少。其实,喉癌是目前最常见的喉部恶性肿瘤,发病年龄以50~70岁为最多,最常见的症状是声音嘶哑,常被患者误认为是“上火”而不管不顾。长期吸烟者容易罹患此病。很多人在没有了解病情的情况下自行喝胖大海等药饮来治疗,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第三类是声带麻痹所引起的,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两种。如果是器质性声带麻痹,则可能是多种原因引起,如病毒感染、食管癌、肺癌、颅脑肿瘤、甲状腺癌等肿瘤压迫喉返神经以及外伤或手术损伤喉返神经均可导致声带麻痹;如果是功能性的,多见于女性在强烈的精神创伤或者情绪激动后发生,表现为突然失声,但哭笑或咳嗽时声音正常而响亮。

此病须防患于未然。对于声音嘶哑的预防:要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肌体对疾病的防御能力,避免受凉感冒,感冒时应尽量减少发声;要科学饮食,特别在演唱、做报告、讲课和作解说等过度用嗓前后,尽量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不抽烟、不喝酒,避免刺激咽喉部而产生慢性咽炎;对于用嗓较多的职业人员,要学会保护嗓音和科学的用声方法,长时间连续用声时要适当休息;平时多吃梨以润喉,梨子质脆多汁、清甜爽口,吃生梨能明显解除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所出现的咽喉干、痒、痛、声音嘶哑等症状,吃熟梨则能增加口中津液,防止口干唇燥,也可保护嗓子;变声期的青少年不要过度用声;老年人的嗓音保健要从多方面入手,适当的体育锻炼、合理的饮食和乐观的精神都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经常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的食物,对延缓衰老、增强机体抵抗力都是大有裨益的。

出现了声音嘶哑,首先要查明原因,进一步确定治疗方案。症状较轻的炎症或水肿引起的声音嘶哑,经过相应的抗生素、激素、中药及其他对症药物,并配合局部雾化吸入及物理治疗,一般可以恢复。

原因分析和预防 篇4

关键词:煤粉锅炉,制粉系统,燃烧,爆炸,控制,预防

0引言

制粉系统的爆炸在许多电站煤粉锅炉运行中都不同程度地发生过,而且在有些单位多次连续发生,并且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给企业带来严重后果,严重影响到人身安全、设备安全和正常的安全生产。

新疆奎屯热电厂二厂2台WGZ-130/9.8-Ⅲ型高温高压煤粉锅炉,压力9.8 MPa、温度540℃、蒸发量130 t/h。制粉系统为中间仓储式乏气送粉系统。自2001年10月投入生产至2005年12月期间,锅炉制粉系统发生过十几次的爆炸事故,制粉系统磨煤机进出口防爆门、粗细粉分离器防爆门多次因爆破裂,其中2002年11月6日,6#炉在运行制粉过程中突然发生爆炸,造成主厂房门窗有上百块玻璃损坏,主厂房铝合金大门变形,细粉分离器防爆门体炸开1个大口子,锅炉被迫停炉,对外紧急限电、限热,严重影响到安全生产和企业的社会形象,对此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探索和分析。主要是通过对煤粉燃烧、爆炸理论认识的加深理解及结合在运行操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规范方式的分析,最后准确的找出事故的根源,并提出解决方法和预防措施。

1对煤粉的燃烧、爆燃的理论探讨

1.1燃烧过程的3个阶段

a)着火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水分蒸发、挥发份析出、燃料与空气混合达到着温度;

b)燃烧阶段。

当达到着火温度后,挥发分首先着火开始燃烧,放出热量温度升高焦炭被加热到较高温度而开始燃烧;

c)燃尽阶段。

主要是讲燃烧阶段未燃尽的碳烧完[1]。

1.2燃烧与煤粉爆燃的关系

煤粉的正常燃烧过程和煤粉的爆燃从形式上是不同的,煤粉爆燃是煤粉燃烧的一种特殊形式,但它们的过程有着必然的联系,都是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有氧气、有火源存在、挥发份引燃引起煤粉燃烧,都是燃烧后能量的释放,而且这个过程一种是燃烧时间充分、氧量充足速度缓慢;另一种是瞬间爆燃时间极短,并且温度高、压力极大、速度快。从理论上我们认识了煤粉燃烧的几个阶段和燃烧与爆燃的关系,就为我们控制煤粉系统的爆燃主要关键点奠定了基础。

1.3煤粉爆燃的因素

a)煤的挥发份含量高,产生爆燃的可能性大;

b)煤粉细度越细爆燃的危险性也越大;

c)气粉混合浓度高是爆燃的主要因素。一般烟煤煤粉危险浓度为1.2 kg/m3~2 kg/m3之间;

d)煤粉沉淀在死角不断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自然,生成火源,在气流的扰动下引发爆燃;

e)气粉混合物中的氧气浓度,浓度越高越危险;

f)气粉混合流速过低煤粉沉积,过高会引起静电火花;

g)气粉混合物温度越高,爆燃的危险性越大;

h)煤粉太干爆燃的危险性也越大。

1.4制粉系统煤粉爆燃的基本条件

a)煤粉爆燃时其气粉浓度过高。

严格讲应该是挥发份可燃气体的浓度、风粉的混合浓度及充足的氧量,这是1个很重要的条件;

b)有较高的气粉混合温度。

温度过高是引发挥发份可燃气体大量析出及浓度增大的先决条件,也是挥发份先着火的先决条件,这一点也非常重要;

c)有火源及空气扰动。

在制粉系统中火源主要来自系统中某处积粉死角产生自然,然后在气流扰动下被风带入制粉系统形成星火点点状况。磨煤机在启动中,若其内部煤量少,造成金属碰撞起火花及摩擦静电火花等这些都是煤粉爆燃的基本条件。

2原因分析

a)煤种挥发份含量高。该厂发电用煤为挥发份很高的优质烟煤。煤质试验报告:W水11.55%、V挥48.1%、C碳39.58%、A灰12.18%、Q低22 327 kJ/kg;

b)始终有火源及空气流扰动存在,这一因素是不可控的。在正常制粉过程中对制粉系统进行观察发现制粉系统磨煤机出口后始终都有许多星火点点随气流流动。这些火源主要来自制粉系统中某些死角沉积处煤粉的自燃,在空气流的扰动下进行流动。其原因就是制粉系统在安装中留有许多未割除的死角存粉处,另外,磨煤机在启停时也可能出现碰撞火花;

c)在制粉系统中,磨煤机出口温度太高,一般都在80℃以上。遮掩为引发煤粉系统爆燃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煤粉中的挥发份可燃气体也随着温度的升高较多的析出,浓度增大,为引发爆燃提供了最先决的挥发份先着火的条件。这一因素是可以控制的[2];

d)在制粉过程中对风量操作或切换风路的操作不规范使其突然变化,引起挥发份可燃气体浓度和气粉浓度突然变化,是引发爆燃的决定性因素。调查中发现,6#、7#锅炉制粉系统的爆燃多数是发生在磨煤机启、停前后切换风路的过程中。而在风路的切换中最主要是顺序错误或有时风门出现卡涩卡住等,造成风量的突然变化及风速的突然变化降低。理论研究分析可知,在正常制粉过程中气粉配比混合浓度不超过危险浓度(1.2 kg/m3~2 kg/m3)时,属安全有效浓度。而在煤粉量不变的情况下,当制粉系统中风量突然的减少、风速突然的降低,就意味着挥发份可燃气体浓度和气粉浓度的突然升高至临界状态,严重时就会发生沉积,这是引发制粉系统爆燃可控性的最主要原因。若制粉系统始终有火存在,并且磨煤机出口温度又较高时,控制挥发份可燃气体浓度和气粉混合浓度将是控制制粉系统爆燃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而挥发份的着火爆燃又是引发煤粉爆燃的先决条件。在制粉系统中煤粉在受热的情况下挥发份析出时时刻刻都在进行,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挥发份析出越多、浓度越高。

3解决和控制制粉系统爆燃的措施

a)控制燃煤的湿度,将其水份保持在12%~15%的范围内;

b)煤粉的细度。在制粉过程中加强煤粉细度的分析,始终将其控制在R90=20%~25%,R200=2%~3%范围内;

c)控制制粉系统中的挥发份浓度。控制挥发份主要是通过:(a)改变一定量的煤种,选用挥发份较低的煤种与高挥发份煤种混合使用。,即选用W水11.86%、V挥33%、A灰28.43%、Q低18 394 kJ/kg的煤种与原煤种进行1:1混合;(b)在制粉过程中,控制磨煤机出口温度为65℃~70℃左右,从而达到控制煤粉中挥发份的过多析出和满足爆燃的外部条件;(c)通过分量的调节使气粉混合后的挥发份可燃气体的浓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内[3];

d)在制粉过程中,在风路的切换过程中,按合理的操作顺序要求,规范操作各有关的冷、热风调节门,使其风量、风速平稳过渡。坚决杜绝全开全关、先关后开这种严重误操作,是控制气粉浓度及制粉系统爆燃的关键所在。

4结语

a)制粉系统爆燃是在温度、气粉浓度及火源等3个基本条件同时满足状态下才能发生。如果在制粉过程中通过最简便、最实用的方法,能够控制其中任何2个条件就可以达到有效控制爆燃的目的;

b)通过降低制粉系统磨煤机出口温度,并控制在65℃~70℃左右,来达到控制煤粉中挥发份可燃气体的大量析出和满足爆燃的外部条件,使爆燃的基本条件不具备,这是控制爆燃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c)在制粉过程中,尤其是开、停磨煤机前后,在风路切换过程中,坚持平稳过渡,先开后关逐步完成的原则,使制粉系统中的挥发份可燃气体的浓度及气粉浓度适中,不因为风量的突然变化减少出现升高达到临界爆燃浓度。这是控制爆燃最有效的手段;

d)通过控制制粉系统中温度及气粉浓度,很好地解决和控制了几台锅炉在运行中煤粉系统的爆燃。经过8年多的运行生产,目前几台锅炉运行正常安全,制粉系统没有再发生过一次爆炸事故,效果非常好;

e)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就是在燃用高挥发份的煤种时,只要控制好温度和操作好风路的平稳切换,控制好气粉的安全浓度,制粉系统的爆燃是完全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参考文献

[1]范从振.锅炉原理[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6.

[2]樊泉桂.锅炉原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近视眼的原因和预防 篇5

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视近负荷是单纯性最重要的原因。视近负荷包括过近用眼及视近时间过长。近距离工作是近视形成原因之一。

经过研究发现,经常阅读时间过长的学生患近视眼的几率要远远的高于阅读时间段的学生。近距离的阅读或者工作时间越长,近视眼进展的就越快,阅读及近距离工作时间越多,近视眼进展也是越快。

同胞间屈光度一致性随其年龄差的增加而减小。相差2岁的比数比(OR)为5,相差10岁的只有2.5。因同胞之间无论差几岁,其遗传背景是相似的,对比数比随年龄差增加而减小最合理的解释是,年龄相差小的同胞比年龄相差大的同胞所暴露的环境更相近。

2. 营养及饮食

饮食对身体的发育起重要作用。不少人认为营养不良是引起近视的原因之一。营养不良的婴幼儿可过早出现正视化,从而容易发展成为近视眼。研究表明素食者近视眼的患病率高。近年来研究表明,高糖、高蛋白及某些微量因素缺乏和近视眼的形成可能有关。运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量发铜及锌含量发现弱视患者、异常眼轴者及远视力差者锌/铜比值明显低于正常视力者。

另有研究发现发展成为近视眼的儿童在能量摄入、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B2和C、磷、铁和胆固醇等均显著低于未发展成近视眼组儿童。

3. 地区差异及社会经济因素

城市近视眼的患病率要远远地高于乡村的,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就变得越加明显。因为农村的生活接近自然而且空气质量也是非常的好。近视眼和平时的生活环境、水平以及饮食都有关系的。而且,相对来说,农村学生用手机和电脑以及看电视的机会也比城市学生少。

4. 照明与阅读姿势

原因分析和预防 篇6

【关键词】 肛肠疾病;尿潴留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2-0113-01

在肛肠疾病的临床护理中,通过对痔瘘病人手术后现现尿潴留的密切观察,认为只要分析引起尿潴留的常见原因,尽早采取有效的预防,大部分可以避免的,现将肛门部分手术后并发尿潴留的原因和预防总结如下:

1 术后并发尿潴留的原因

1.1 患者精神因素和排尿习惯改变,由于患者自身对手术的恐惧导致精神过度紧张,适应能力差,表现也焦虑不安,担心伤口出血,不敢下床排尿,或站立排尿,或不习惯在床上排尿,或对手术后首次排尿高度紧张,一次排尿不畅,即使膀胱并不充盈,也不断临厕导致尿潴留发生。

1.2 术后肛门疼痛几乎是所有手术后的主诉,肛门神经,会阴神经和阴茎神经的分支是由阴部内神经发出的,肛门和尿道部肌肉在会阴部有广泛的联系,肛门部疼痛和损伤很容易引起膀胱颈和尿道括约肌痉挛而产生反射性排尿困难以致尿潴留,又与手术中牵拉过度,挤压损伤较多,可引起手术后肛缘水肿,致使肛门括约肌痉挛而出现疼痛,或肛门填塞物过多,肛外敷科压迫过多过紧,引起肛门自律性收缩加重了肛门疼痛,进而使膀胱与尿道括约肌痉挛,均可引起排尿困难,造成尿潴留。

1.3 麻醉影响[1],腰麻或局麻效果不充分时,可引起排尿障碍。腰麻后排尿反射可受到抑制,由于肛门和尿道括约肌受2-4神经支配,当局麻不完时,可引起肛门括约肌痉挛,反射性引起排尿障碍。

1.4 泌尿系统疾病 以往患有男性前列腺炎或前列腺增生,女性患者泌尿系感染、尿道狭窄等疾病,加是手术后的刺激,会加重排尿困难,使尿潴留发生的几率大大增加,年老体弱者因平滑肌收缩无力,或有隐匿性排尿困难,这两种情况往往会出现张力性尿潴留。

1.5 手术刺激 手术中肛缘前侧结扎过多或注射药物过量,使局部张力过大,压迫尿道,术后加压包扎、肛管内油纱、纱布等填塞物过多,压迫尿道括约肌,均可引起排尿困难,以致尿潴留,由于女性尿道与肛门之间间隔有阴道,而男性直肠与尿道紧邻,因此手术刺激所至尿潴留,男性高于女性,其次手术中对肛门直肠及周围组织过度牵拉、挤压、手术范围大、损伤过多,致使肛门手术后水肿疼痛,反射性引起膀胱颈部及尿道的肌肉痉孪,均可引起尿潴留。

2 预 防

2.1 术前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消除其紧张情绪,做好术前检查,除外泌尿系统结石、肿瘤、前列腺肥大等的屋和隐匿排尿困难,输液不要过多过快,以免引导起膀胱过度充盈而诱发麻醉性尿潴留,对不习惯在床上排尿的患者可协助病人离床排尿。

2.2 术后要保持大便通畅,有便秘者给服润肠通便药,以防大便干结嵌塞,若出现术前已行清结灌肠,术后前几日排尿均正常,然后发生尿潴留,或术后患者有肛门坠胀或频繁如厕,但大便数日未行或虽行仅排少许便,在符合上述情况并排队膀胱尿道及前列腺等脏器疾病的前提下行肛门指(控及直肠内充满粪块),往往提示有粪便,通便后才能利尿。

2.3 选择适当的麻醉药物,严格掌握剂量和浓度可有效的预防尿潴留,布比卡因为局部麻醉药,局麻效能比利多卡因强4倍,一般在给药后5-10min作用开始,15-25min后达到高峰,麻醉时则应有1%的利多卡因,单用量10-20ml,可加高乌甲素2ml,增加肛门肌肉松驰度,因此,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手术难易程序,选择药品和估计用药剂量是关键问题。

2.4 操作要熟练轻柔,对肛门组织不宜过度牵拉和挤压而诱发尿潴留,术中伤口止血要彻底,术后肛内放入黄连油纱条即可,不可用大量敷料填塞的方法止血,以避免尿道受压而影响排尿,术后做好止痛处理也非常关键。可采用热敷法(尤其热敷下腹部),促进排尿,并于次日大便前去掉1日敷料。

3 小 结

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虽然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但只要我们积极的分析其原因,做好预防,并及时有效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不仅减轻病人痛苦,而且还能够保证手术质量和疗效。

参考文献

[1] 黄乃健.《中国肛肠病学》,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424-425.

猪腹泻的原因及预防和治疗 篇7

1 病症分析

生猪腹泻性疾病, 在病因上基本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

1.1 病原性腹泻

猪自身感染了细菌、病毒、寄生虫而引起的腹泻, 当猪体在消化机能减弱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 免疫机能不完善的情况下, 细菌和病毒很容易侵入体内引起腹泻, 细菌性腹泻如仔猪白痢、黄痢、红痢、黑痢、副伤寒、坏死性肠炎等。病毒引起的腹泻主要有肠型猪瘟 (HC) 轮状病毒 (PRV) 传染性胃肠炎 (TGEV) 流行性腹泻病毒 (PEDV) 等。寄生虫大多为孢子虫。

1.2 非病原性腹泻

生产管理上: (1) 猪只受风着凉; (2) 饲料蛋白过高或配比不合理。日粮中脂肪高、能量过高、高抗性淀粉新玉米的使用, 麸皮配比过高、青绿多汁饲喂量过多、饲料霉烂变质等都会引起生猪腹泻; (3) 不清洁的饮水、饲料中盐含量过高; (4) 饲养猪舍卫生环境差, 室内湿度大, 空气污浊; (5) 大量使用抗生素造成药物中毒; (6) 乳腺疾病:母猪产后三联症 (MMA乳腺炎、子宫炎、无乳等都会造成仔猪的腹泻 (母乳分泌不足, 母乳中免疫球蛋白数量会减少) ; (7) 仔猪缺铁性下痢、因乳猪生长较快, 体内贮存的铁逐渐被消耗, 母乳中每天供给乳猪的铁不超过1mg, 因此乳猪出生3d后如不及时补铁, 则很容易引起贫血性下痢。

2 如何预防

(1) 做好猪的免疫接种。对于母猪要根据自己猪场的实际情况按抗体效价做出合理的免疫程序。如:传染性胃肠炎 (TGE) 、流行性腹泻 (PED) 、轮状病毒 (PRV) 三联苗, 同时也把母猪猪瘟做好预防。小猪也在出生后做好上述疫苗防疫, 使机体产生抗体。并定期做好驱虫。

(2) 加强饲养管理:注意圈舍昼夜温差和干湿度的变化 (及时通风) 冬季保暖和通风是一对矛盾, 要解决好这对矛盾, 让猪生活在尽量恒温的环境中, 小猪保温箱的温度在30.0~33.0℃产房温度在20.0℃以上。

(3) 饲料要选用优质的饲料原材料及预混料配制日粮, 确保饲料营养均衡。

(4) 时刻保证充足饮水, 注意水的清洁, 特别是铁离子的超标, 许多物质和抗生素会发生反应降低药效。

(5) 保持圈舍清洁积极清理粪便。

(6) 限制抗生素的使用, 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造成动物肠道菌群失调。破坏微生物环境使畜禽免疫力下降, 造成动物疫病爆发, 抗生素使用越多, 动物免疫力越低, 用抗生素替代物如益生素等提高猪的自身免疫力。

(7) 对于母乳不好的母猪可淘汰或切断母源。喂乳猪代乳粉或牛奶饲料, 每天饲喂6~7次每次喂15~20g乳猪代乳粉, 按比例混匀, 可14~16日龄断奶。

(8) 小猪出生后及时补铁 (3d补铁2ml) 7d再补1针 (2ml) 右旋糖酐铁。

(9) 隔离消毒:选择天气良好的时间消毒, 严格落实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 把病原消灭在萌芽中。

3 如何治疗

发生生猪腹泻病症后, 首先在临床上要冷静, 设法从复杂的生猪腹泻中辨别分析, 找出真正的主因和诱因, 提出相对应的综合性解决方案, 在改善环境和饲料的基础上, 根据病症轻重缓急, 结合以下措施对因对症治疗。

(1) 补液: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 腹腔补液, 注意要等温, 全群用电解多维或补液盐。保证日常饮水, 补液是救急之策。

(2) 止泻:腹泻早期是条件性排毒, 之后则影响胃肠功能和全身机能, 所以, 补液的同时要适时止泻制酵, 药物有大蒜酊、鱼石脂, 兽药如肠菌痢、肠移健、止痢散, 若有出血性炎症, 要配合止血敏, 安络血等止血药物。

(3) 杀菌:若怀疑细菌性引起的腹泻, 可用磺胺脒、土霉素、氟喹诺酮类等胃肠道抗菌药物预防。若怀疑病毒感染, 则可用黄连、连翘、黄芪、白头翁、乌梅神曲等清热, 或黄芪多糖、金丝桃素中药进行防治, 若怀疑有寄生虫感染, 则可用百球清或盐霉素、磺胺类药物治疗球虫, 可用左旋咪唑或丙硫苯咪唑、阿维菌素治疗蛔虫。

(4) 调理:腹泻后胃肠道菌群发生改变, 功能下降, 适当配伍微生态制剂、助消化药品和适当停食节食, 改善饲料品质, 以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5) 消毒:对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腹泻与疫病, 更要渉及教训, 对发病猪舍, 道路和仓库等相关场所要做好隔离, 清洁, 消毒。

原因分析和预防 篇8

随着空分设备大型化, 空分冷箱随之加大、升高, 有的高达60余米。冷箱内充填的珠光砂容量随之增多, 冷箱内珠光砂装卸的事故时有发生。

(1) 1972年, 连源钢厂在装珠光砂时, 装砂人从装砂入孔掉入冷箱, 窒息死亡。12月, 鞍钢氧气厂在冷箱卸珠光砂时, 珠光砂突然倾泄下来, 其中1人被埋窒息死亡。

(2) 1990年, 某化工厂10 000 m3/n空分设备因漏液需停车检修。卸下冷箱最下部的检修用的冷箱人孔盖板, 没有多长时间, 就听到一声巨响, 珠光砂喷出约8m远, 整只高40 m的方冷箱变成圆冷箱。

(3) 2005年11月29日, 西宁特钢6 000 m3/h空分塔漏液, 卸沙检修中, 突然喷沙, 造成严重损坏, 修理费损失120万元。

(4) 2006年1月6日, 水钢氧气厂3号空分设备在检修过程中, 将塔内的珠光砂卸下来, 突然“轰隆”一声, 大量珠光砂劈头盖脸的喷射出来, 7名女工丧生。

(5) 2009年7月15日, 江苏无锡新三洲特钢6000 m3/h空分装置泄漏, 外壳结霜, 停车当日排完液体, 并进行了加温处理, 在未确认冷箱内温度的情况下, 未启用冷箱原有的卸砂孔, 在旁边用气割刀切开了一U型口违规卸砂, 大量珠光砂喷出, 下塔、上塔、氩塔整体倒塌, 造成11人被埋, 其中3人死亡。直接损失近千万元。

上述的这些事故案例告戒人们, 空分设备冷箱装卸珠光砂时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因此一定要对该问题给予重视和关注。

2发生空分冷箱珠光砂事故的原因分析

(1) 介质隐藏的危险因素:空分设备冷箱内充填的珠光砂, 又名膨胀珠光岩, 无毒、无味、不燃烧、不腐蚀。具有极低的导热性和可靠的化学稳定性, 有良好的充填流动性和极低的容重性;有优良绝热性能, 广泛地应用于空分、制冷设备冷箱的绝热。珠光砂很轻, 易飞扬, 易吸入肺, 引起咳嗽, 人员落入其中, 很快被淹没而窒息死亡。

(2) 在卸光砂过程中造成冷箱爆炸的原因综合起来有以下几种可能性:空分塔内管道、容器泄漏, 特别是低温液体的泄漏, 使珠光砂中贮存了液体, 未经彻底加温、汽化, 卸沙时温度升高, 流动速度快, 产生摩擦静电, 导致液体急剧膨胀, 气压升高, 引起冷箱爆炸。

3事故预防措施

从造成冷箱爆炸和伤亡事故原因来看, 有冷箱设计、安装、使用和管理上的问题, 我们应从中吸取深刻的教训, 并提出以下预防措施:

3.1在设计上应采取的措施

(1) 要充分考虑管道的热胀冷缩引起管道补偿问题, 防止管道拉裂、拉断; (2) 建设冷箱内的容器, 管道都要100%的无损探伤合格; (3) 空分塔冷箱内低温管道、容器、连接尽可能采用焊接结构; (4) 建议空分塔冷箱高度大于40 m的应在20 m左右设置珠光砂装卸口, 装卸口不宜过大, 也不宜过小, 一般在0.3~0.4 m2。 (5) 空分塔冷箱底部、中部、上部的珠光砂层中设置有代表性的测温点。

3.2安装上预防措施

(1) 确保安装质量, 特别是液体管道必须制订施工方案, 确保焊透和密封; (2) 冷箱内管道安装时要自然对中, 严禁强接、硬扯;液体管道必须进行无损伤; (3) 空分塔冷箱内气密性试验必须严格按规定试验, 残漏率必须优于规定。

3.3操作上的预防措施

(1) 企业对空分塔冷箱珠光砂加温必须制订安全操作规程, 并严格执行规程; (2) 装填珠光砂人员应经专业培训, 熟知装卸珠光砂的规定程序和安全注意事项, 发生事故的安全撤离和应急求援措施; (3) 装卸珠光砂场地应设危险警戒标识, 高空作业应设拦杆或拦绳, 防止人员坠落的措施装卸珠光砂场地, 应隔离阻拦措施, 与施工无关人员不得入内; (4) 珠光砂装入口应设φ6~φ8钢筋焊制的方格形安全铁栅或专用安全网, 防止人员或整袋珠光砂坠入的措施; (5) 需要动火时, 必须办理动火许可手续, 严格经有关审批权限的人员审批和有专人监视下, 定人定时的动火。

3.4组织管理措施

(1) 确保珠光砂的质量, 珠光砂堆积密度≤60 kg/m3;珠光砂振实密度≤75 kg/m3;含水率<0.5%;导热系数<0.0226 w/m.k; (2) 与有安装资质的单位签订合同; (3) 每个装卸口确定人数, 轮换班时由组长清点一次人数, 并向现场指挥报告; (4) 现场配备监控一人, 在操作控制室, 监视塔内压力; (5) 现场配备应急求援人员两名, 并在现场巡回检查, 了解现场人员分布情况并制订出应急救援预案。

3.5应急救援措施

(1) 装卸中一旦发生冷箱爆炸, 珠光砂淹没人群, 或有人员掉入珠光砂中, 发现人员或监控人员应立即与总指挥或应急求援人员报告, 总指挥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2) 应急救援人员平时应穿戴好劳保用品, 一旦发生险情应立即戴好空气呼吸器、防风镜等劳动保护用品抢救被困人员; (3) 一旦人员解救出应首先转移到空气新鲜处, 挖出口中珠光砂, 用自来水冲刷眼中、口中珠光砂, 若呼吸中止, 应进行人工呼吸。同时打120电话来现场抢救。或者立即派车送往医院治疗。

3.6珠光砂充填程序和注意事项

(1) 空分塔冷箱容器、管道已经吹刷干净、裸冷、结束、气密性试验合格;冷箱内的安装用工艺支架已拆除, 具备装砂条件; (2) 在空分塔容器管道内充入0.02MPa左右的氮气或者空气, 发现异常要及时报告; (3) 确认总指挥、副总指挥、安全监护人、装砂人员都已到岗;劳动保护用品穿戴都符合要求, 且无关人员已清出安装场地。确认装珠光砂口防护栏栅或安全网安装牢靠; (4) 珠光砂按按冷箱人孔自下而上的往上的装, 最后从冷箱顶盖人孔倒入。充填过程中要用木榔头或橡胶榔头敲打冷箱外壳, 确保充填结实; (5) 等每层珠光砂填满时, 装好冷箱盖板, 最后将冷箱顶盖封好; (6) 充填珠光砂中应注意的问题: (1) 装填组长要随时注意人员变化, 上层开始装珠光砂时, 下层不得有人工作, 防止物品掉下伤人。 (2) 发现空分塔内压力突然降低时, 查明原因后再装。

3.7冷箱内珠光砂的卸出

(1) 从泄漏的气体中测定氧含量, 结合泄漏部位, 初步断定可能泄漏的部位。 (2) 根据泄漏量和发展情况, 制订出检修计划, 由技术负责人审批实施。 (3) 冷箱内加温步骤: (1) 空分设备应按正常停车, 排除液体, 按正常步骤对塔内容器管道进行加温; (2) 打开冷箱顶盖所有人孔盖, 使加温的气体流通; (3) 在空分塔内正常加温时, 通入少量常温干燥空气, 对珠光砂层进行加温; (4) 当空分塔管道、容器吹除阀、仪表管口温度按近常温、干燥度达-5℃左右, 基础层温度按近常温, 加温结束。 (4) 卸砂的步骤: (1) 做好卸沙准备工作, 四周拉好警戒线, 设定堆场和安全撤离通道; (2) 卸砂应有经验的人控制速度, 打开卸砂孔, 调节放砂速度; (3) 装砂、搬运人员应在离出砂口2 m以外工作, 一旦发生砂爆可及时撤离;卸砂工作应从冷箱上部开始, 逐层往下, 最后打开最底部的卸砂口; (4) 珠光砂卸完后, 进入冷箱前应测定冷箱内的含氧量在19.5~23%之间, 达到要求才能进入。

原因分析和预防 篇9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锅炉,结焦原因,预防措施

0 引言

连州发电厂3、4#炉是哈尔滨锅炉厂引进Alstom公司技术设计制造的440t/h循环流化床锅炉,型号为HG-440/13.7-L.WM9。为加快锅炉启动速度,采用床上、床下油枪联合点火的启动方式,床上油枪6支,床下油枪4支,燃用0#轻柴油。采用两级碎煤系统,给煤机设计为三级,其中一级为皮带秤重给煤机,二、三级为刮板给煤机(现在一、二级合并为皮带秤重给煤机,三级为刮板式给煤机)。

锅炉流化风由2台一次风机供给。3、4#炉自调试和投产以来都相继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结焦现象,轻则减负荷处理,重则停炉处理,严重影响了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的经济性。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结焦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总结,并提出了相关的预防措施。

1 有关煤种和床料设计参数

连州发电厂燃煤主要来自湖南临武、宜章、嘉禾、白沙等地产的无烟煤以及连州本地产的无烟煤。湖南煤和连州煤按一定比例混合后送入锅炉燃烧。考虑湖南煤短缺的因素,也可能短期内只采用连州本地产的煤。设计:最大允许粒径为≤7mm,粒径为0.75mm占50%,粒径<0.35mm不大于10%。煤质特性如表1所示。

启动床料主要用炉底渣,最大粒径不超过3 m m;如用河沙时,要求控制子河沙的钠、钾含量,以免引起床料结焦。

2 经过及原因分析

2.1 结焦示例

2005年10月4日,3#炉启动过程中,床下4支油枪运行,一次风量为10.5万m3/h,二次风量为8万m3/h,床压2.5kPa。30min后逐步投入床上2、3、4、6号油枪运行,就地从前、后观察孔观察炉内床面流化情况,在可视范围内未见焦块,只是床料偏粗、粗颗粒较多、床料量偏少,床料流化正常。

6:30,发现前墙中部温度1、2均升至1000℃。10min后,前墙中部温度1最高升至1127℃,调整增大二次风量、开大床上油枪的回油门调小油枪出力,并退出3、4号床上油枪运行,此后,前墙中部温度1一直下降至700℃,前墙中部温度2有下降趋势,且基本稳定在900℃。6:50热工处理好1、5号床上油枪,逐渐将其投运,继续升温升压。7:00和7:30对炉内情况检查时在可视范围内未见焦块,只是床料偏粗、粗颗粒较多、床料量偏少,床料流化正常。

8:00就地检查发现3#炉炉膛内有结焦现象,8:20由于3#炉炉膛内有较多焦块,所以采用加大一次风量继续对3#炉进行大风量流化(从10.6万m3/h加至16万m3/h),同时联系人员对3#炉加床料,准备进行床料置换。将一次风量调整至18万m3/h、二次风量调整至16万m3/h后,床压升至3.3kPa,就地观察炉内流化情况未见好转,床面已经出现较大的焦块,A、B侧锥形阀已无法排渣至冷渣机,只能作停炉处理。

停炉后打开入孔,就地检查发现A侧入孔已被焦块堵住,从B侧入孔门往炉膛里看,可以看到A、B两侧靠前墙处均有大焦块,已形成“块状”,且焦块外表面坚硬,焦块体有明显的流态状,焦块内有未燃尽的煤粉颗粒且有明显的层次感,在4、5号床上油枪出口附近液态化更明显,属于高温结焦。

2.2 结焦原因分析

3#炉上次停炉时,已经有床料粗大不合格的现象,但未能及时发现问题,未提出要求进行筛选床料。

在10月4日3#炉升炉过程中从点火到并网期间,一次风量维持在10.5万m3/h,未能及时发现炉内流化效果已变差,导致粗大颗粒逐渐流化不起来,堆积在炉膛四周处,与油枪的火焰直接接触,从而造成高温结焦。

10月4日6:00至6:40,在投入床上油枪后,调整不当使炉膛中部温度1、2均达到了1000℃,其中前墙中部温度1最高升至1127℃,前墙下部温度1升至909℃,而且较长时间未发现做出及时调整,引起了长时间床温偏高,从而造成高温结焦。

在采取加大一次风量强化流化后,流化未见好转,没有充分确认炉内床料是否流化良好的情况下,间断投煤运行,使焦块越来越多,加剧了结焦程度。

从3#炉内发现4、5号床上油枪出口附近结焦最为严重,其中4、5号床上油枪出口附近有烧黑的现象。在1 0月8日升炉过程中发现,投入4号床上油枪后,床温、主汽温上升不大,但对角的后墙上中部床温上升较快,由430℃升至990℃,而投入3号床上油枪却没有这种现象,投入5号床上油枪时,从二次风看火孔看时油枪贴壁严重。油枪雾化不好造成油枪贴壁燃烧,使炉墙内壁与油枪火焰直接接触,从而造成高温结焦。

结焦的主要原因:投煤初期发现有轻微结焦,未及时停止给煤,进行置换床料处理,造成结焦进一步扩大;升炉投煤初期时,给煤量过多,大量未燃尽的给煤一旦爆燃时,温度超过灰的熔点,从而烧结成焦块;油枪雾化不良,床上油枪出力大于1.5t/h时,煤、油混燃,从而烧结成焦块;启动过程中从二次风口观察孔看到有大焦块,流化效果差但严重程度不确定,炉内床温测点偏差较大,此时结焦已较为严重,继续投煤导致结焦进一步扩大;一次风量偏低、床压过高、床料过粗,引起床料流化不好,造成给煤局部沉积堆烧,从而烧结成焦块。升炉投煤初期,1、4#给煤口给煤量过多,造成煤在炉膛两边的局部沉积堆烧,从而烧结成焦块。

3 预防措施

(1)启动床料的要求和运行中床压的控制。启动床料主要用炉底渣,最大粒径不超过3 m m;如用河沙时,要求控制子河沙的钠、钾含量,以免引起床料结焦。升炉加床料前要对床料的质量进行检查验收,粒度和湿度均合格的床料才能使用。

加床料时启动引风机、高压流化风机、一次风机、二次风机,维持临界流化风量加床料,床料通过床料仓旋转给料阀,经斜管接至炉膛前墙二次风口进入炉膛,在一次风的流化作用下使床料均匀地分布在炉膛内。运行中要连续排渣,及时将粗大的床料排出炉内,尤其是低负荷、煤质差、煤粒粗时要保证连续排渣,并定期加大一次风量加强流化。

(2)一次风量(流化风量)的要求。点火初期用较大的一次风量对炉膛内的床料进行充分流化。投入床下油枪后保持临界流化风量即可,一次风量过高不利于升床温,点着床上油枪后要适当加大一次风量,以保证炉内流化良好。

(3)油枪的投用要求。升炉前对所有油枪的雾化片进行清理,以保证油枪燃烧时处于良好的雾化状态,若运行中发现油枪雾化不好要及时清理雾化片。在预燃室温度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增大床下油枪的出力,既便于升床温又不容易结焦。

投床上油枪时尽量不投1、6号油枪,因为1、6号油枪容易贴壁燃烧。投床上油枪时采用对角投用,并定期切换油枪,以利于均匀升床温,同时可防止局部床温过高导致结焦。

(4)床温的要求。投入床上油枪后要严密监视各床温测点温度,防止局部或整体床温急剧上升。若有床温急剧上升要及时分析原因,做出调整。若投入油枪后对应的测点温度急剧上升,则可能为油枪雾化不良引起,应及时退出运行,清理雾化片。严格控制各床温测点温度不超过1000℃,防止温度过高导致结焦。

(5)投煤的要求。投煤时床温要大于650℃,后墙床温大于600℃,床压3.5~4.0k Pa,炉内床料流化良好,床上、床下油枪运行正常,3#炉一次风量大于13万m3/h,二次风量10万~12万m3/h,方可进行投煤。投煤初期采用间断投煤的方式,确定给煤着火(即床温升高,氧量下降)后再进行连续投煤,若间断投煤后发现煤没有着火要立即停止投煤。

投煤后要经常就地观察炉内流化情况,确保炉内流化良好。连续投煤后要及时调整落煤口插板开度,避免单个落煤口下煤过多导致燃烧不均匀。另外连续投煤后要尽快提高床温,尽早退出床上油枪运行,避免长时间油、煤共燃,引起结焦。

(6)定期检查。每次停炉后要对风帽进行检查,清理堵塞的风帽,防止风帽堵塞导致流化不好而结焦。

(7)控制好煤的粒度。煤的粒度过大可能会造成排渣不畅、床压过高、流化不好而引起结焦。

(8)运行中要严密监视好床温温升率和氧量的变化,防止煤质变差、床温快速下降、煤不着火、投油助燃后发生爆燃、床温快速升高而导致高温结焦。

4 结语

引起循环流化床锅炉结焦的因素很多,且机理复杂,但均可归结为低温结焦、高温结焦以及两者相互作用的渐进性结焦。通过对连州发电厂燃煤品种和机组类型的认真分析总结,采取以上预防措施,至今连州发电厂3、4#循环流化床锅炉在启、停和正常运行中未发生过结焦现象。

参考文献

[1]路春美,程世庆,等.循环流化床锅炉设备与运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原因分析和预防 篇10

1 临床资料

选择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晚期产后大出血产妇共52例, 年龄20~42岁, 平均25.5岁;初产妇50例, 经产妇2例;有人工流产史18例。52例均为足月妊娠, 占同期住院分娩总数0.25%。 (1) 分娩方式:剖宫产20例, 顺产32例。 (2) 诊断标准:产后大出血的诊断尚无统一的标准。本组病例选择的标准为分娩24h后至少有一次大量出血或持续间断出血约为400mL以上。收集:总失血量为估计失血量与继续失血量之和, 估计失血量根据休克指数粗略估计, 继续失血量为容积法测量。 (3) 出血原因与出血量:本组出血量400~1000mL者26例;1000~2000mL者23例, 2000~3000mL者2例, 3000mL以上者1例。由表1可见, 产后大出血的出血量以胎盘残留为最多, 依次为软产道损伤、产褥。产后大出血的发生时间以软产道损伤为出现最快, 依次为胎盘残留、产褥感染、子宫复旧不良。见表1。

2 治疗与结果

本组52例均采用采用清宫和药物治疗, 其中对软产道损伤引起的晚期产后大出血以及时缝合止血和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为主;剖宫产后子宫切口感染裂开引起的反复大出血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治愈;剖宫产产后大出血经积极保守治疗, 效果欠佳, 经产妇及家属同意, 行髂内动脉栓塞术治疗。经过上述对症治疗后, 本组52例病例均获治愈。平均住院时间为8.5d。

3 讨论

产后大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危重疾病, 其发病急而凶险, 观察不及时或处理不当, 则严重危害产妇生命安全。因此对产后大出血的患者要及时发现和采取有效措施不可忽视每一个观察环节。在产后大出血的原因中, 本组患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子宫复旧不良, 由于产程延长或难产后产妇体力衰竭, 精神过度紧张或临产后使用过多镇静剂, 多胎、巨大儿及患有全身慢性疾病等, 使子宫纤维过度伸展, 子宫肌纤维有退行性变, 子宫肌壁水肿等异常改变使子宫肌肉收缩不良, 血窦不易关闭而产生产后大出血。其次为胎盘因素, 而引起不同程度的出血。

针对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 应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如宫缩乏力, 应立即注射催产素或麦角新碱, 并按摩子宫, 还可配合官腔纱布填塞, 无效时可行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结扎, 或子宫切除。胎盘滞留, 关键是迅速娩出胎盘, 如果是胎盘剥离后滞留、嵌顿、粘连, 可行人工剥出胎盘, 或在全麻下行人工剥离胎盘术;系植入胎盘宜行子宫切除;胎盘胎膜残留, 可行官腔探查取出或用大号刮匙清官。采取综合治疗在止血的同时, 应采取补充血容量, 纠正失血性休克, 纠正酸中毒, 预防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等综合治疗。加强产时监测。 (1) 第一产程。要密切注意观察产程、胎心、宫缩情况, 了解宫口开张和胎先露下降情况, 用产程图监测产程进展, 及时发现和处理产程延缓和停滞。 (2) 第二产程。要注意胎心变化和科学接生, 注意保护会阴, 防止软产道损伤。 (3) 第三产程。注意识别胎盘剥离征象, 避免过早粗暴揉挤子宫或牵拉脐带, 正确协助胎盘娩出。同时还要加强一些配套措施的完善与建设。

总之, 产后大出血的预防与抢救其重要的一环在于及时发现与处理。因此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 严谨的科学态度做好病情的观察, 降低产后大出血的发生率。

摘要:目的探讨产妇产后大出血的发生原因与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52例产妇产后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产后大出血主要原因是子宫复旧不良, 其次是胎盘残留, 再次是软产道损伤及产褥感染。结论产后大出血可采用清宫术、宫缩剂及抗感染等对症治疗, 同时要加强护理工作。

关键词:产妇,产后大出血,护理,预防

参考文献

[1]许卫蓉, 张捷, 周淑贞.一例子宫肌瘤并发肺淋巴管平滑肌肌瘤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 4 (22) :52.

[2]乐杰.妇产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259~261.

上一篇:安全核对表下一篇:铁路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