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软件数控系统

2024-09-06

全软件数控系统(精选八篇)

全软件数控系统 篇1

关键词:DSP,数字交流伺服系统,软件

本文是在DSP的全数字永磁交流伺服系统硬件设计的基础上, 对软件的设计做了介绍。主要包括系统控制主程序设计、定时器下溢中断服务程序。

1 主程序模块

如图1系统控制的主程序结构。各模块的初始化工作是在主程序内完成的, 当所有初始化工作完成以后, 主程序进入等待中断发生的状态, 来进行速度和电流的调节。

2 定时器中断服务程序模块

定时器下溢中断程序来实现对电机的主要控制, 由于惯性较大, 机械系统响应的时间常数远大于电系统响应的时间常数, 因此按一定间隔对速度进行采样。本系统电流采样10次, 位置和速度分别计算、调节一次。

2.1 电流采样子程序

TMS320F2812内部集成了ADC转换模块, 该模块具有:12位ADC核, 内置了双采样-保持器 (S/H) ;模拟输入:0V~3V;16通道, 多路选择输入。本系统的电流采样就是利用一个定时器事件启动A/D转换来完成的。

2.2 转子位置检测

由于控制算法必须获取转子位置信息。本系统使用永磁同步电机自带的2500线的增量式光电编码器检测位置, A、B两路信号在相位上互差90度, 转子每转一周各产生2500个A、B脉冲, 将A、B两路脉冲输入DSP的正交解码电路四倍频之后每转可对应10000个脉冲, 提高位置检测的精度。

通过检测电机上U、V、W信号, 确定转子的初始位置, 电机每旋转一周3路脉冲信号U、V、W周期变化1次, 生成6个绝对位置信息, 即101、100、110、010、011、001, 它们将转子一周空间角度6等分, 每两个相邻位置之间相差60o, 由此可以得知转子的初始位置。

2.3 速度检测

增量式光电编码器的转速检测方法有3种:M法、T法以及M/T法。系统中采用的是M法。M法是在一定的时间间隔T内采样一次位置, 可得速度为:

M法实际上是一种差分方法。DSP在每个采样周期读取编码器输出的该时刻的位置值θ (k) , 然后与上一采样时刻读进的位置值θ (k-1) 相减, 再除以T得到各个采样周期的速度估计值, 作为速度回路的速度反馈信号。

以下是M法测速子程序, 程序中用到的资源有EVA的定时器T1和T2, 以及捕获单元CAP3。

2.4 位置调节子程序

比例调节是位置调节经常采用的算法, 这种算法可以对偏差瞬间作出快速反应。比例系数越大, 控制作用越强, 同时, 要对输出值进行限幅处理。

调节子程序如下:

2.5 速度和电流调节子程序

在速度调节当中不但要采用比例控制, 还需引入积分环节。同时采用PI调节器, 是为了防止积分饱和带来的不利影响, 如系统振荡、调节时间延长等不利后果, 其原理如下:

输入:rk, yk

偏差:ek=rk-yk

经PI调节后的输出:u=xk-1+Kp╳ek

调节器的输出:

式中

Kp-比例系数;Ki-积分系数;KC-积分修正系数KC=Ki/KP。

下面为速度调节子程序:

3 SVPWM的DSP实现方法

本系统中采用SVPWM在DSP上的软件实现。其程序流程图如图3所示。

4 结束语

同硬件相比, 大部分功能实现都是通过软件完成, 硬件相对比较简单。因而软件在整个伺服驱动系统的地位更加重要。整个软件在编程思想上采用了模块化编程的思想, 这样非常便于修改与和调试。

参考文献

[1]王兆安.电力电子技术.第四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2]王兆安, 陈桥梁.集成化是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J].交流技术与电力牵引, 2006.

软件生产全实习日记 篇2

第一篇

实习内容:参观公司,了解软件生产全过程。

工作过程以及出现的问题:公司先派专人带领我们参观整个企业,介绍企业文化和公司概况,然后将我们分为若干实习小组,指定负责我们每组学员的公司设计人员。随后同学们分散到各小组,学生与设计人员互相介绍认识,大家互相了解彼此的大致情况。

解决问题对策和办法:刚走进企业,我们需要虚心向老师们请教、学习。

实习心得:观感、敬业精神、企业文化等。

第二篇

实习内容:工程师讲授软件生产的全过程。

工作过程以及出现的问题:了解用软件工程的方法设计软件。

解决问题对策和办法:查找资料,学习软件工程方面的知识。

实习心得:学校学的知识对于实际应用来说远远不够。

第三篇

实习内容:设计印刷电路板——了解用户需求。

工作过程以及出现的问题:工程师讲授设计工作的第一步——了解用户需求。

解决问题对策和办法:跟随工程师与用户沟通、交流,了解用户的需求。

实习心得:软件设计不是凭空想象的,用户需求至上。

第四篇

实习内容:设计印刷电路板——撰写需求报告(草案)。

工作过程以及出现的问题:总结用户需求,撰写需求报告。

解决问题对策和办法:在工程师指导下,根据与用户交流记录,按照格式,撰写需求报告。实习心得:撰写需求报告的过程中,发现以前学的《WORD》要用好不是很容易,知道规范化的文档格式以及文档规范化的重要性。

第五篇

实习内容:设计印刷电路板——就软件需求问题再次与用户沟通。

工作过程以及出现的问题:就撰写好的需求报告再次交流、沟通,明确需求细节。解决问题对策和办法:修改需求报告。

实习心得:原来与用户的沟通不止一次,要反复多次呀。因为用户并不是软件专家,有时不能准确表述自己的需求。以后做事要谨慎、细心等。

第六篇

实习内容:设计印刷电路板——分析软件功能,撰写软件功能报告(草案)。

工作过程以及出现的问题:在设计师引导下,根据需求分析报告,分析软件功能,撰写软件功能报告。

解决问题对策和办法:学习分析软件功能,进一步学习书写规范化的文档。

实习心得:

第七篇

实习内容:设计印刷电路板——与用户沟通,进一步明确软件功能。

工作过程以及出现的问题:就软件功能报告与用户交流,细致讲解软件功能,进一步明确用户对软件功能上的需求。

解决问题对策和办法:

实习心得:

第八篇

实习内容:设计印刷电路板——确定软件功能。

工作过程以及出现的问题:根据与用户交流的记录,修改软件功能报告草案,确定软件功能,完成软件功能报告。

解决问题对策和办法:

实习心得:更多实习日记:http:///rijifanwen/

第九篇

实习内容:设计印刷电路板——划分软件功能模块。

工作过程以及出现的问题:跟随设计师学习划分软件功能模块。

解决问题对策和办法:根据软件功能报告,采用系统工程、模块化的方法,将整个软件划分为若干功能模块。

实习心得:一个大问题划分为若干小问题,解决起来方便啊。

第十篇

实习内容:设计印刷电路板——分配设计任务。

工作过程以及出现的问题:老师把不同的功能模块分配给大家,让大家先琢磨各自的任务。解决问题对策和办法:企业文化体现出来了,要团队合作。

实习心得:

第十一篇

实习内容:设计印刷电路板——模块电路设计。

工作过程以及出现的问题: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分析每个模块的功能,研究相应的电路图,我们还得把数字电路、模拟电路书捡起来,另外,还要学习集成电路知识。

解决问题对策和办法:

实习心得:书到用时方恨少!大学应该出了教学计划的内容,自己还要自学相关知识,求职时才能有优势。

第十二篇

实习内容:设计印刷电路板——用PROTEL设计电路。

工作过程以及出现的问题:不熟悉元件功能。

解决问题对策和办法:恶补呀,加班读书,熟悉元件。

实习心得:

第十三篇

实习内容:设计印刷电路板——用PROTEL设计电路。

工作过程以及出现的问题:不熟悉元件库,设计速度太慢。

解决问题对策和办法:熟悉元件库。

实习心得:

第十四篇

实习内容:设计印刷电路板——用PROTEL设计电路。

工作过程以及出现的问题:继续用PROTEL设计电路,逐渐熟悉元件。

解决问题对策和办法:

实习心得:

第十五篇

实习内容:设计印刷电路板——用PROTEL设计电路。

工作过程以及出现的问题:编译时出错,悲催呀,看不懂提示的错误,全英文!解决问题对策和办法:恶补专业英语。

实习心得:

第十六篇

实习内容:设计印刷电路板——用PROTEL设计电路。

工作过程以及出现的问题:编译时出错依然,在导师指导下略能看懂一点出错信息。解决问题对策和办法:继续恶补专业英语。

实习心得:

第十七篇

实习内容:设计印刷电路板——用PROTEL设计电路。

工作过程以及出现的问题:对编译时出错的信息提示终于可以大致明白了。

解决问题对策和办法:继续恶补专业英语,提高修改错误的技能技巧。

实习心得:

第十八篇

实习内容:设计印刷电路板——用PROTEL设计电路。

工作过程以及出现的问题:继续用PROTEL设计电路,编译时问题越来越少。

解决问题对策和办法:功夫不负有心人。

实习心得:

第十九篇

实习内容:设计印刷电路板——用PROTEL设计电路。

工作过程以及出现的问题:继续用PROTEL设计电路,终于通过了,OK!

解决问题对策和办法:

实习心得:

第二十篇

实习内容:设计印刷电路板——连接各模块。

工作过程以及出现的问题:虽然大家的模块各自编译都已通过,可连在一起编译就通不过了。解决问题对策和办法:老师调试,同学们观察、学习。

实习心得:不是自己的事干完就算工作完成了。

第二十一篇

实习内容:设计印刷电路板——连接各模块。

工作过程以及出现的问题:继续模块连接。

解决问题对策和办法:看老师连接、修改,是个学习的过程。

实习心得:模块连接挺难的。

第二十二篇

实习内容:设计印刷电路板——连接各模块。

工作过程以及出现的问题:继续看老师连接、修改,学习。

解决问题对策和办法:

实习心得:

第二十三篇

实习内容:设计印刷电路板——连接各模块。

工作过程以及出现的问题:老师继续模块连接,今天终于通过了!额的神哪!

解决问题对策和办法:

实习心得:

第二十四篇

实习内容:设计印刷电路板——讨论、总结。

工作过程以及出现的问题:讨论发言踊跃,谈体会,最后老师总结。

解决问题对策和办法:

实习心得:

第二十五篇

实习内容:安装软件。

工作过程以及出现的问题:工程师示范几种软件的安装,交代设置。

解决问题对策和办法:

实习心得:

第二十六篇

实习内容:实习内容:安装软件。

工作过程以及出现的问题:同学们学习安装,主要学习安装时的设置以及出现问题后的处理。解决问题对策和办法:

全软件数控系统 篇3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简称OA)和脊柱侧弯是骨科常见的疾病。OA晚期关节软骨严重蜕变、关节畸形、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此类患者一般要采用关节置换术[1]。脊柱侧弯则在青少年中比较常见,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成严重的畸形,继而影响心肺功能。青少年脊柱侧弯80%以上是功能性的,早期发现多数可以手术矫正[2]。而不管是全髋、全膝还是全踝的人工关节置换术,术前都要行下肢力线的测量(下肢力线指股骨头中心、膝关节中心、踝关节中心的连线[3])。脊柱矫形术前要测量cobb角(在脊柱正位片上,沿侧凸上端椎体的上终板和下端椎体的下终板各划一条直线,两线交角为cobb角[4])。因此要想得到准确的测量值就需要1张完整清晰的负重位全下肢/全脊柱X线片,用于测量和评估手术的疗效。我科自2011年7月引进岛津医学影像诊断后处理系统以来,已经应用该软件拼接了近百例全下肢/全脊柱成像,为骨科提供了重要的影像资料。现将具体操作步骤介绍如下。

2 材料与方法

2.1 设备与器材

所有图像采集均使用岛津公司多功能胃肠机D-Vision Plus设备系统,具有图像拼接功能的岛津医学影像诊断软件系统1套,柯尼卡793激光相机。

2.2 摄影方法

2.2.1 全下肢摄影方法

前后负重位:在受检者大腿下端2/3、小腿上端1/3体表处分别固定1枚1 cm长的铅标记。嘱咐患者站立在踏板上直立不动,移动球管及探测器从上至下分别摄取髋关节(包括髋关节至大腿下端铅标志)、膝关节(包括大腿下端铅标志至小腿上端铅标志)、踝关节(小腿上端铅标志至踝关节)正位。

2.2.2 全脊柱摄影方法

前后负重位:嘱咐患者站立在踏板上直立不动,双手自然下垂、仰头、背部及臀部均紧靠摄影架,屏气不动。移动球管及探测器从上至下分别摄取颈胸椎、腰骶椎正位(必要时加摄侧位像,方法基本相似)。

2.2.3 中心线及摄影距离

在透视下确定曝光起点到曝光止点位置,焦片距为1.5 m。

2.2.4 成像过程

对预定的范围进行分段曝光,然后将这几幅图像传送到后处理工作站,使用该系统软件的图像拼接模块进行拼接,生成一幅完整的全下肢/全脊柱图像,再进行窗宽窗位调整后保存,最后通过激光打印机打印出胶片,至此,一幅全下肢/全脊柱的相片便完成了。

2.3 分析方法

由放射科2位主管技师和1位诊断医师对拼接前后的影像进行分析,按照《全国放射科QA、QC学术研讨会纪要》的标准评定甲、乙、丙级片,对拼接前后X线片质量是否有差别和拼接后能否达到优质片等进行评价[5]。

3 结果

3.1 拼接结果

下肢与脊柱X线片原始影像与拼接结果分别如图1、2所示。

3.2 诊断结果

30例下肢全长摄片中,拼接前图像90幅,拼接后图像30幅,膝关节OA 13例,术后7例,髋关节置换术前7例,术后3例;30例脊柱全长摄片中,拼接前图像75幅,拼接后图像37幅,脊柱侧弯19例,术后4例,脊柱后凸7例。

3.3 图像质量评定结果

对拼接前后图像质量结果(见表1)进行χ2检验,应用SPSS12.0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χ2=0.433,P=0.510>0.05,说明2组数据对比没有统计学差异。经本软件拼接模块拼接处理后图像效果显示,全下肢正位/全脊柱正侧位片完全无痕连接,清晰度、对比度较好,视觉连贯,并能清晰显示畸形,影像质量完全满足临床对下肢力线、长度以及cobb角的测量要求,为全髋、全膝关节置换术/脊柱矫形术前评估提供了可靠的X线依据。

4 讨论

只有负重位下的整体成像才能正确地反映支撑人体骨骼负荷自重时的形态变化[4],因此,在一张胶片上观察全下肢/全脊柱影像是临床医师一直所希望的。传统的屏/胶系统对该问题也形成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如秦民益、张新华等用组合长胶片设计一次曝光法[6,7],但笔者认为此法操作过程繁琐,且因上下组织厚度差异较大,曝光条件很难把握,以至于影像密度不均匀,清晰度及分辨率较差;而张子齐等[8]使用Photoshop软件进行拼接,尽管摄片和后处理的要求和过程都是非常严格的,但是并不能完全地保证图像被正确地拼在一起,而且在图像转换过程中,图像信息量会轻度丢失,拼接后还有明显拼接痕迹。

岛津医学影像诊断后处理系统提供的图像拼接模块,是一个全新的、能针对DR/CR/RF图像进行手动/全自动精确拼接的软件,该系统无需追加硬件设备,只要是数字化影像就可以进行拼接,因此只要拥有CR、DR设备的医院都可以开展。它还提供了多种拼接方式,用以适应各个部位的图像拼接。拼接过程无需进行图像格式的转换,直接就可以DICOM格式拼接。当图像被拼接在一起后,拼接的结果可以存储成为一个新的DICOM文件。医生可以运用该系统软件的图像处理功能对拼接后的图像进行精确的测量和分析(如进行下肢力线、长度、髋关节角度以及脊柱侧弯的cobb角测量等),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前、后评估及脊柱侧弯的诊断治疗、手术方案的制定均有着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不过该方法也存在缺点,经拼接后的图像空间分辨率低于原始图像,所以必要时应向临床医生提供原始图像;患者接受的照射剂量高于组合长胶片一次曝光法;对患者的配合要求较高(由于患者的体位改变及呼吸运动都会导致拼接点出现“错位”伪影,检查前一定要对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并嘱其憋气不动),操作者要以熟练的技术使每个体位一次摄影成功。

摘要:目的:探讨拼接软件在负重位全下肢及全脊柱摄影中的应用。方法:利用日本岛津公司的D-Vison Plus设备系统和具有拼接功能的后处理工作站(E-PACS 2000),60例患者在负重立位下分次进行全下肢正位(双侧髋关节至踝关节,30例)和全脊柱(C3至S1,30例)摄影,然后进行图像拼接和影像质量对比评价。结果:60例全下肢和全脊柱影像全部成功拼接,拼接前后甲片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51>0.05)。拼接后的影像诸骨结构、下肢力线以及脊柱侧弯的cobb角测量点均能清晰显示,密度也基本一致。结论:应用拼接软件对负重位下分段拍摄及全下肢和全脊柱影像进行后处理,使全下肢和全脊柱能同时在一张照片上完整无缝地呈现,更有利于外科医生对脊柱和下肢的整体观察与计算测量,有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和疗效的判断。

关键词:负重,X线摄影,全下肢,全脊柱,拼接

参考文献

[1]李超英.膝关节OA的治疗进展[J].实用全科医学,2005,3(6):552-553.

[2]王艳艳,宋利平,杜笑松,等.X线螺旋CT三维重建及磁共振成像对先天性脊柱侧弯的诊断价值[J].山西医药杂志,2011,40(5):463-464.

[3]罗志鸿,陈胜利,谢琦,等.CR双下肢全长图像拼接的摄影参数探讨及其临床应价值[J].医疗卫生装备,2009,30(6):71-73.

[4]秦民益,吴琮琏,邱勇,等.负重位全下肢、骨盆及脊柱的整体成像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3,10(13):788-789.

[5]陈华平,蒋书情,杜云,等.FotoCanvas软件在全脊柱摄影中的应用[J].放射学实践,2009,24(9):1 044-1 046.

[6]秦民益,蒋青,胡毓亮,等.负重位全下肢成像技术研究及临床应用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2,36(9):845-846.

[7]张新华,邱勇,张冰,等.X线超长规格全脊柱摄影装置的研制与应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2,36(1):82-84.

IE9云安全提升恶意软件阻断能力 篇4

据国外媒体报道, 日前在一个针对欧洲计算机用户的抵御社会工程学恶意软件的浏览器安全测试中, IE9独占鳌头。

在今年4月由NSS实验室组织的在线测试中, IE9检测出了92%的威胁, IE8检测出来90%的威胁。与之形成对比的是Safari 5, Chrome 10和Firefox 4, 它们的威胁检测率只有13%, 而Opera只检测出了5%。NSS实验室主管Rick Mon称, 微软之所以在此次测试中获胜是因为测试是在线的而不是离线的, 这样IE就有机会利用云端的信誉引擎来提升恶意软件判断的有效性。这也是云资源模型的作用之一。在使用IE的用户中, 有很大一部分向微软反馈了信息, 这样公司能够知道用户放行了什么和阻止了什么。

IE9新增的另一个功能是应用程序检查库, 它使用了软件黑名单和白名单组合, 以此来加速检查进度。据NSS实验室称, 除了Firefox之外, 其他在该实验室注册的浏览器比起以前的版本, 在安全性上均有所提升。另外, 有专业人士表示, 现在有50%~70%的恶意软件依赖于社会工程学传播。

全软件数控系统 篇5

一、医院全成本账务核算的实际情况及不足

医院财务核算数据主要来自HIS系统的人工报送,数据的归集、记账、分析、报表的报送等都由财务人员来完成,全成本账务核算虽然核心在财务部门,但是医院全成本核算的真正目的是全院所有人员、所有部门、所有收入、支出的全过程运行。大量的数据需要归集整理、分摊计算等,单靠现有的财务人员进行核算是远远不够的,而且有些数据还需要手工收集整理完成,数据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得不到根本保证。医院现有的医疗信息管理系统(HIS)与现有财务软件不兼容,这就直接导致全成本核算与财务核算不协调,数据无法共享。有些医院,医疗信息管理系统(HIS)是医院的主运用系统,财务部门的账务系统是由外地一家公司开发的医疗财务软件,人事及绩效管理系统则是购于其它软件公司制作的,它们之间相互不兼容,形成了一个个独立信息,数据无法相连,无法实现对接,也无法提取。这就是现实医院成本核算运行结果。

二、用友财务软件现阶段全成本核算的功能

所谓医院全成本管理是指,某个医院的成本管理不是简单而静态的成本核算,而是从不同角度,对各种成本进行全方位考察,实行全过程控制。全成本管理还可以从成本的发生过程分析、控制成本,并可分别站在全局和局部的角度,分析哪些是可控成本、哪些是不可控成本。全成本管理把医院成本以谁受益谁承担的方式,按责任成本分摊到其所对应的成本对象上。因此,在信息时代,全成本管理作为一种管理工具与手段,它必须要借助信息系统这个载体。用友财务软件在医院财务中用于全成本核算,它只是今后从医疗业务成本到医疗成本再到医疗全成本最后到医院全成本核算中的一个核算模块,在医院全成本核算发展中起到“马前卒”的作用。它的开发和运用于全成本核算现已被当地几家医院所采用。现在在内蒙古鄂尔多斯中心医院目前已经用更为先进的ERP集成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医院全成本核算,可以做到信息精细化、全覆盖全封闭管理的医疗全成本核算。相信不久的将来,全国所有的二级以上医院都能实现这种愿望。用友财务软件实现了财经业务一体、人力资源及薪资管理、物资供应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系统、HIS系统等效果,提升了医院运营管理水平。

三、用友财务软件在医院全成本核算的应用

在三级医院中出色的计算机软硬件工程师充分利用用友财务软件强大的功能把所有系统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把数据接口链接在一起,形成一个集成业务系统。包括固定资产模块,物资管理模块(采购、销售、库存),人力资源及薪资管理模块,财务核算模块(现金、银行、应收、应付、明细账、总账、成本)等。系统对医疗活动所产生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处理、提取、传输、汇总、加工,从而为医院的全成本核算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用友财务软件下的财务核算模块

用友财务核算模块拥有强大的功能,它除了具备凭证的制作、登记记账和报表生成的功能外,它的最大之处在于通过医院内部的数据交换平台,实现HIS系统与用友财务核算软件的数据对接,每天HIS系统中的门诊和住院收费系统生成的收入汇总报表及各类医保报表等信息,直接传递到用友财务核算软件中自动生成记账凭证。用友财务核算模块下设成本核算子模块,该模块是医院全成本核算的基础。月底通过所有明细成本数据按比例对成本数据进行直接成本归集和间接成本的分摊。数据在系统中的自动传递减少了人员用手工计算的工作量,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医院的成本。

(二)用友财务软件下的人力薪资管理模块

用友人力薪资管理模块是用友财务软件下的一个模块。该模块下又有两个子模块,分别是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和薪金管理模块,它们分属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通过服务器系统网络连接。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以下简称人资部门)主要是对建立好的涵盖单位职工所有信息等人事档案数据库以及其他附加信息的设置,通过服务器传递到财务部门管理下的薪资管理模块中,再对单位职工工资及其它薪金的管理、计算、汇总、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扣缴、发放、数据归集到凭证自动生成等进行账务处理,然后月末结账后到总账系统对工资中的明细进行人力成本的分摊直至科室全成本核算。特别是在薪资管理模块上还可以开发出针对单位实际情况中可以利用的一些系统。比如:职工住房公积金、职工医疗养老保险等代扣缴交的账务管理系统等。而且应用价值很高,对于三级以上的大医院,职工多、部门多、汇总繁杂的情况下,它可以做到既快捷、又准确;既节省了时间、又节省了单位的成本。

单位人力资源和财务部门通过用友人力资源薪资管理系统中储存的基础信息数据对全院人员的编制、岗位设置、人员调配、工资档案、薪资发放实现了全面掌控,最大程度激发了职工潜力,提高了工作积极性,强化部门管理力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用友财务软件下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块

用友固定资产管理模块是用友财务软件下的又一个模块。它属于医学工程器械管理和后勤保障管理两部门,同人力薪资管理模块一样,通过财务部门服务器网络连接,对医院所购进的各类型房屋、各种医疗设备、器械、医疗救护用车、办公用品(符合固定资产形式)等以填写的固定资产卡片的模式,详细输入各种医疗设备、器械等的原值、使用部门、计提折旧、日常检修到最终报废清理的全过程。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接到所采购得设备后,即时入账,进行账务处理,各部门经过领用发放后,即时计提折旧,也进行账务处理。将固定资产的价值、计提折旧年限通过固定资产管理模块核算到使用该设备、器械部门的成本当中去。房屋类固定资产则通过计算折旧后,根据部门实际使用面积进行成本分摊。

用友固定资产管理模块解决了固定资产数量多、分类多、使用年限差别性、计提折旧不足等问题,真正做到了“一站式”服务。使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服务于临床,服务于基层,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用友财务软件系统对医院财务全成本核算的发展前景

把先进的用友财务软件系统引进医院的日常管理中去,是公立医院今后一段时间为实现全成本核算而打造节约型医院的一个先进理念。在当今医疗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通过初期用友财务软件在很多医院的运用来看,已经有了看好的市场价值和前景。这无疑就是一项很好的“合作”,作为医院并不是以节约成本要寻求利益的最大化,而是通过用友财务软件这个高度集成的信息系统,将不同业务部门的信息高度交汇,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高度统一,并且强调事前计划、事中控制、计划、决策、控制、分析和考核为一体的财务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医疗机构全成本核算指导手册.

[2]刘丽华,曹秀堂.基于ERP系统的医院运营管理[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2(1)

全软件数控系统 篇6

Office办公软件是一个现代职业人的基础工具, 熟练运用Office办公软件是现代职业人的基础能力, 对在校学生而言, 掌握Office办公软件的运用还是发展自主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本条件, 因此, 熟练运用Office办公软件也是高职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 它的工具性属性决定它的教学必须摆脱传统章节式的学科教学体系, 全面贯彻“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但教学模式还需要具体的教学方法支撑和教学内容配套, 才能避免成为一种单纯的理论范式, 落实成为一种行动体系。

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发展出“Office办公软件全案例教学法”, 并编写了配套的教材, 很好地落实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1 研究背景

Office办公软件无论是对在校生, 还是对现代职业人, 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它也是高职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但目前, 高职办公软件教学并没有统一标准, 各类办公软件教材也是五花八门, 且大多数还是按照软件的“功能体系”来组织教学内容, 这类“知识体系”的教材对于高职生来说, 不够生动灵活, 学习过程和学习内容支离破碎, 与实际工作需要脱节, 学习过程没有明确目标导引。

目前国内的办公软件教材主要分两类, 一类是教学类, 一类是商务类。教学类也有按案例组织教学的, 但多数都存在案例表现单一、前后案例缺乏知识点的适当衔接、艺术表现不够、知识点整合生硬等弊端, 这与案例设计者在考虑案例所需具备的教学功能与实际功能时不够周全有关。商务类就过于行业化、商务化, 与学生实际存在距离。这些原因导致了高职生办公软件的学习, 完全取决于任教老师个人的标准和实际操作水平。

在高职公共计算机课程的研究中, 多数研究者都将注意力集中在整体知识体系的构建上, 或者将注意力集中在具体教学方法上, 没有将教学内容体系与教学方法有机地统一起来, 而实际上, 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直接相关。

2 学情现状

近年来, 高职生源质量普遍不高, 存在文化基础薄弱、学习习惯差、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差等特点, 进入大学前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有一部分学生中学时开始接触计算机课程;有些家庭条件不错的, 在家里天天接触计算机, 但所掌握的知识也仅只局限于一些网络初步应用, 比如上网聊天, 收发邮件, 查找信息等;也有连开机都不会的学生。

进入大学后, 高职院校一般都会在第一学年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 课程中办公软件教学内容占了很大比重。

3 传统学科知识体系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3.1 枯燥的理论, 让学生提不起兴趣, 总是被动地学习

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是中心, 课堂是主体, 上机实训只是验证理论课上所学的辅助工具, 不利于学生及时理解和消化。久而久之, 学生逐渐失去兴趣。

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 枯燥无味的概念讲解和脱离实际应用的理论学习的教学方式, 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进而影响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为了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知识在职业岗位中的应用, 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至关重要。

3.2 教学时间浪费, 学生实训时间无法保证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 教师在教室上理论课, 然后机房上实训课。这种授课形式的缺点是:上实训课时由于学生对理论课的内容印象不深, 加上没有任何的导引, 不知如何着手完成实训, 教师又需要花时间重新进行演示教学, 浪费了几乎一半的课程教学时间, 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践训练的时间也大打折扣。

3.3 实训课目标不明确, 实训效果差

高职生普遍学习习惯不好, 学习能力不高, 模仿是其技能学习的主要方式。由于没有教学功能和实际应用功能兼具的教学案例作为导引, 学生没有清晰明确的模仿对象, 实训课的实训目标也变得不明确了教师也无法随堂检测学生的实训效果, 实训效果很差。

3.4 不清楚办公软件工作的整个流程

办公软件的应用, 总是体现为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 如Word软件的使用, 总是包括文字录入、图片插入、表格设计、版式设计、颜色搭配、页面设置、模拟显示、打印等一系列完整过程。但学科知识体系教学模式侧重传授给学生归类过的知识点, 每一次课掌握一小块软件功能, 会导致学生对办公软件的整体认识不够, 当学生把软件的各个功能逐一学完, 可能前面的一些功能已经忘记, 即使没有忘记, 学生也仍然不知道如何去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

4 全案例驱动教学法及其现实意义

在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笔者探索、总结出了一种适用于高职办公软件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全案例驱动教学法”。

这一教学方法, 其基本思想就是以完全来自实际工作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教学案例为导引, 以解决实际工作需求为目的, 驱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并优化教学过程融“教、学、做”为一体。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教学模式, 是根据章节目录所归纳的知识点, 用软件功能来组织和实施办公软件课程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完全由教师所主宰, 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 这种方法可以称之为“软件功能引导法”。全案例驱动教学法来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组织和引导作用, 并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 教学关注的重点是学生掌握的程度, 指导教师的任务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水平和兴趣来选取适合他们的案例, 使学生置身于探索知识的情景之中, 即在真实世界中运用知识解决实际工作问题。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巨大潜能, 认为教学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 引导他们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全案例驱动教学法”将教学中心从传统教学的课本和软件转变为实际工作任务, 更能吸引学生, 从而驱动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去主动学习以解决实际工作问题。

全案例驱动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并为了完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工作任务而进行的教学活动, 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参与积极性和教师的教学设计主动性;案例的完成方法也不是唯一的, 体现出案例教学法的开放性, 能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形成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以小组形式协作完成案例的过程,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5 教学内容的重组和案例的设计、制作

目前多数Office办公软件教材都会在每个章节附上实训案例, 甚至另外编写配套的实训教材, 但这些教材实际使用效果并不好, 究其原因, 仍然是编者和教者没有跳出追求“知识系统化”的学科知识体系教学模式的窠臼, 教学内容体系与教学方法脱节, 所设计的案例也都是为了解决某个或几个知识点。这样的案例, 只能算是“举例”, 这样的小例子脱离了具体的工作环境, 其实并没有多少生命力。

如果把整个办公软件看成是一幅打散的拼图, 那么, 拼图中的每一小块就相当于是一个知识点。如果永远只是一次盯着其中的一小块, 那么这幅拼图永远也拼不好。我们需要做的, 是把视线抬高, 从整体上来看这幅“拼图”, 找出关联, 然后进行有机的整合。

重组教学内容, 设计教学案例, 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 分析软件, 将所有工作、学习、生活中常用的知识、技能全部筛选、列举出来。 (2) 搜集学生毕业后的专业岗位工作和日常学习、生活中常用的软件实际应用案例。 (3) 对案例与知识、技能进行对应分析, 确保所有知识点、技能点都被涵盖, 并前后勾连, 适时出现。 (4) 对案例进行优化, 使其在保证软件真实应用效果的同时, 教学功能更加突出。 (5) 对案例进行排序, 使其更加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排序过程中, 对案例进行进一步调整、优化, 使相关知识点、技能训练点合理分布。例如:在Word教学中, 可以将“水印”与“页眉和页脚”放在一个教学案例中, 因为水印和页眉页脚的设置在Word中, 都起得是页面标记和美化作用, 放在同一个案例中进行教学, 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在案例选择、优化、排序时, 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标准。

(1) 内容序化科学: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 符合认知规律。 (2) 遵循遗忘规律:前后案例所包含的知识点和技能训练点要遵循遗忘规律, 适时交叠又富于变化, 便于前后衔接和巩固, 同时传达给学生一种“条条大道通罗马”的能动性探索精神,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创新能力。 (3) “三性”并重:优化、整合过的案例, 要兼具职业性 (实用性) 和教学功能性, 还要有一定的艺术性, 让学生在完成案例的过程中, 既掌握了知识点和技能技巧, 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职业能力, 同时也提高了审美能力和表现美的能力

6 全案例驱动教学法的使用

全案例驱动教学法的“全”就体现在教学过程中, 完全以案例为载体, 不以软件的功能菜单作为教学开展的序列。但“案例”毕竟只是一个载体, 它所要传达给学生的还是软件的功能和相关的技能技巧, “案例”只是软件功能和使用技巧的一具“有血有肉”的“躯体”, 在这个“躯体”里, 软件的功能和使用技巧都是“鲜活的”, 都是相互通过“七经八脉”关联着的。

好的案例, 能让学生在完成这个案例后, 明白这个案例中包含有哪些技能技巧, 并能灵活使用这些技能技巧, 让这些技能技巧结合自己的专业为自己服务, 让这些技能技巧在自己需要的时候能快速地从脑海中蹦出来。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 必须让学生明白, 模仿并完成案例, 其目的不仅仅只是学会制作案例, 而是要灵活运用这个案例中软件功能, 否则, 再大再全的“案例库”也不可能满足偌大市场中无数专业岗位的实际需求。

对于软件初学者来说, “全案例教学法”是快速掌握软件的致胜法宝, 但“全案例教学法”精髓并不是让学生单纯地去模仿完成教学案例。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初学者从单纯的案例模仿开始入门, 当学生能够将案例模仿得八九分像时, 就要鼓励学生去思考深层次的东西, 比如根据案例在日常的实际运用需要, 加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进去, 看加得合不合适, 效果好不好, 当学生慢慢地、一点点地抛开原有的案例, 一点一点地加进去自己的东西, 最后, 他会发现一个自己创作的全新的作品出现在了他的眼前。这个过程是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 也是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发展和培养的过程。

7 全案例驱动教学法的实际效果

在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专项资助重点课题“Office办公软件全案例教学与教法研究”的研究过程中, 笔者带领课题组成员做了题为“Office办公软件学习情况”的专项问卷调研。

在回收的615份有效问卷里, 学生一致肯定了“全案例驱动教学法”对于学习效果的积极影响, 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在办公软件的学习中使用“全案例驱动教学法”能激发学习兴趣。

在问卷中, 学生们大都认为“全案例驱动教程教材的使用, 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能让自己很有成就感, 很期待下一课自己将会学习完成一个怎样精美实用的案例, 很自信地认为“接到一个与办公软件相关的工作任务后, 自己可以胜任”。在对“全案例驱动教学法”与“软件功能引导法”进行对比分析时, 94%的学生认为前者比后者在教学中更有优势。学生在回答“如果你认为全案例教学法更有优势, 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时, 意见比较集中的有如下几点: (1) 激发兴趣, 调动学习积极性。 (2) 通过案例的形式展示知识点和技能点比较清晰明了, 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掌握。 (3) 实训过程有据可依, 实训目的性更强, 极大地提高了动手能力。 (4) 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除问卷外, 课题组还在相同专业班级中随机抽取班级开展了教学对比实验, 实验结果显示, 使用全案例驱动教学法的班级, 学生对办公软件的实际掌握效果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的班级。

全软件数控系统 篇7

当前, PLC技术已在自动控制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现在全国开设有电子、电气以及工业自动化等专业的高职院校大都将PLC技术作为一门必修课程纳入教学计划。该课程具有极强的实践性、综合性、创造性, 需要精讲多练、开设与工业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的实验课程、搭建良好的实验平台。

完整的P L C实验控制系统由被控对象、执行机构、传感器以及主令电器等组成。这种系统一经制作完成就是固定的, 学生无法任意组合, 不利于学生教学实验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这种PLC控制过程实验室实现成本高、体积大、容易损坏以及受到高校实验室经费及场地等因素的限制, 因而不适合广泛应用于教学实验中。

针对以上情况, 本文提出借助于易控 (INSPEC) 组态软件、MX Component软件包、G X S i m u l a t o r仿真软件、G X Developer编程软件, 通过16彩灯的3种花样自动循环的控制实例, 构建一种全虚拟PLC实验控制系统。

1 组态软件和组态控制技术

组态软件在国内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 并没有明确的定义, 它可以理解为“组态式监控软件”。“组态 (Configure) ”的含义是“配置”、“设定”、“设置”等意思, 是指用户通过类似“搭积木”的简单方式来完成自己所需要的软件功能, 而不需要编写计算机程序, 也就是所谓的“组态”。它有时候也称为“二次开发”, 组态软件就称为“二次开发平台”。“监控 (Supervisory Control) ”, 即“监视和控制”, 是指通过计算机信号对自动化设备或过程进行监视、控制和管理。

组态控制技术是一种计算机控制技术, 采用组态技术构成的计算机系统在硬件设计上除采用工业PC机外, 系统大量采用各种成熟通用的I/O接口设备和现场设备, 基本不再需要单独进行具体电路设计, 这样提高了工控系统的可靠性。

易控 (INSPEC) 软件能够实现对自动化过程和装备的监视和控制。它能从自动化过程和装备中采集各种信息, 并将信息以图形化等更易于理解的方式进行显示, 将重要的信息以各种手段传送到相关人员, 对信息执行必要分析处理和存储, 发出控制指令等等。易控 (INSPEC) 软件提供了丰富的用于工业自动化监控的功能, 用户根据自己工程的需要进行选择、配置等较为简单的工作来建立自己所需要的监控系统。

作为通用的监控软件, 易控提供了对工业自动化系统进行监视、控制、管理和集成等一系列的功能。同时也为用户实现这些功能的组态过程提供了丰富和易于使用的手段和工具。[1]

2 我校PLC教学的现状

我校PLC课程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重点, 主要以模块化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把实际工业生产的需要与相关知识模块相结合, 根据工作任务的要求, 在项目化课程内容之上, 以能力培养为目标, 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 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流程如图1所示。

尽管采用了模块化的教学组织模式, 但是实验教学还是缺乏直观性, 学生不能观察到中间变量, 不能体会实验的变化过程, 对实验结果也就只能有感性的认识, 被动地接受, 从而导致学生的参与性不强。

3 构建基于易控组态软件的全虚拟PLC控制系统的思路

基于易控组态软件的全虚拟PLC控制系统, 学生可以通过电脑动画显示, 监控实验的动态过程, 动画显示直观、设计灵活、学生易于上手。

采用GX Developer作为编程平台, 将编制好的梯形图程序写入GX Simulator进行仿真, GX Simulator作为一个模拟PLC运行的虚拟PLC控制器。

将GX Simulator和易控组态软件通过MX Component进行通信连接, 建立基于易控组态软件的监控界面, 通过信息的交互和上位机界面的监控实现虚拟控制过程。[2]虚拟通道实现方法如图2所示。

GX Simulator为一个软件包, 其基于Microsoft Windows操作系统上运行。在安装有GX Developer软件的计算机上安装GX Simulator后可实现离线调试。离线调试功能包括监视和测试本站/其他站的软元件以及模拟外部设备I/O的运行。只要满足条件, GX Simulator就可以自动让内部软元件导通或断开。

在安装有GX Simulator的GX Developer编程平台上完成梯形图的编制后, 启动梯形图逻辑测试工具, 则梯形图程序写入虚拟PLC的虚拟CPU中, 且虚拟PLC自动打到R U N状态。

MX Component是三菱一款用于PC与PLC进行通信的软件。在易控组态软件中就是应用MX Component与GX Simulator进行通信的, 从而实现上位机界面对于梯形图程序的运行及监控。[3]

4 基于易控组态软件的全虚拟PLC控制系统的实现

在安装有GX Developer、GX Simulator、MX Component和易控组态软件的计算机上, 通过16彩灯的3种花样自动循环的实例, 完成PLC程序的编制, 调试, 组态界面的制作、通道的连接、画面的监控等, 实现全虚拟的PLC实验控制系统。具体步骤如下:

(1) 进行PLC的输入输出变量分配, 建立与易控组态软件的变量对应关系, 如表1所示。

(2) 在GX Developer编程软件上写入16彩灯自动循环的程序, 并进行编译、调试。

(3) 在易控组态软件中开发工程

启动易控组态软件的开发环境, 新建一个工程用于保存工程的所有配置信息, 系统将其自动打开。对于工程树中的各个部分按照工程的实际需要分别进行配置。在画面中, 从元件库中调出2个按钮和16个灯, 并对其属性和事件进行设置;在定义变量窗口中建立上述18个变量;在IO通信窗口中, 新建一个通道, 选择串口的通信方式, 进行参数设置, 其中波特率为9600Kbps, 偶校验, 数据位7位, 停止位1位。选择三菱FX系列的PLC, 注意要选择使用模拟器进行调试, 如图3所示。在新建立好的FX编程口中建立通道连接。寄存器类型、数据库变量的对应关系如表1。

(4) 打开编制好的梯形图程序, 点击GX Simulator进入仿真环境, 同时运行易控组态好的工程。这样就可以通过易控监控画面监控16彩灯的运行状况。如图4所示。

5 结束语

基于易控组态软件的全虚拟PLC实验教学控制系统, 不受实验设备和实验仪器的限制, 可以直观的显现各个部分的运行状况, 是PLC实验教学的一种探索、一种改革、一种进步。同时工业环境的模拟调试亦可借鉴应用。

摘要:在分析PLC课程特点的基础上, 结合我校PLC教学的现状, 提出基于易控组态软件, 构建全虚拟PLC实验控制系统的方案。经教学尝试, 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PLC实验控制系统的局限, 可广泛地应用于实验教学过程中。

关键词:全虚拟PLC,易控组态软件,MX Component软件包,GX Simulator仿真软件,GX Developer编程软件

参考文献

[1]北京九思易自动化软件有限公司.易控 (INSPEC) 组态软件培训教程[Z].2008

[2]叶力, 郑萍.基于GX与MCGS的全虚拟PLC控制系统研究.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年12期

全软件数控系统 篇8

河北电视台新闻中心机房自1995年投入使用, 现有播出设备老化、前后期设备严重不足、没有备用机房, 存有重大安全隐患。为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率、实现集约经营, 2009年初, 河北广播电视局党组就河北电视台新闻技术改造作出决定, 立足打造全国一流新闻节目和建设一流的新闻中心。

2009年10月23日, 河北电视台与上海文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双方合作建设河北电视台新闻中心综合技术改造项目在上海正式签约。上海文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向河北电视台提供上海电视新闻采编播系统先进的管理理念、工作流程、全套管理软件, 并提供新的物理空间设计, 创造全新的工作环境, 打造全国一流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技术综合改造分一个目标、两个部分、两个阶段:一个目标即再造流程、提升素质和能力、全国一流;两个部分即新闻演播室系统和新闻制作网络系统;两个阶段即改造分工程的物理部分和技术集成部分。新建立的新闻系统具有高清外采设备、卫星车、机器人摄像系统、编辑制作高清系统, 真正成为全国首个全高清的新闻采制播的全流程高清系统, 实现新闻线索及策划、稿件编辑、审核、串联单编辑、审核、节目采集、编辑制作、自动播出、节目内容存储管理、多媒体发布等功能的自动化网络办公。

这次改造有几大亮点:一是媒资库的建立。资料的收集整理, 尤其是媒资系统按开口设计, 可以实现全台资源共享;二是主演播室实现了360度取景, 而且C型主演播台的创新设计, 能够适应多种类型节目的制作需要。三是演播室灯光系统全部采用LED新光源, 能耗低、寿命长, 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四是演播室添置高清机器人摄像机, 实现景别、播音员形象、灯光照明等自动化的规范性操作;五是全新的空间设计, 更加有利于节目的生产和管理。

上一篇:感恩心理下一篇:灰土垫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