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全方位的预习体系

2024-08-27

构建全方位的预习体系(精选九篇)

构建全方位的预习体系 篇1

1 拓宽理论课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1.1 制作《日用化工》多媒体课件, 建立《日用化工》课程网络教学平台

由于日用化工涉及内容极为广泛, 产品繁多, 而且日用化工产品以飞快的速度在发展, 有限的学时很难将大量的信息传输给学生, 另外日用化工的工艺流程和设备等利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很难理解和记忆, 也很枯燥无味。我们利用Authorware软件制作了“日用化工”多媒体课件, 课件结合日用化工课程特点, 加入现代新潮产品图片、实验动画等内容, 使教学更生动,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我们利用校园网开发了日用化工网络教学平台, 便于学生课后复习、自学和答疑。并且通过《日用化工》课程网络教学平台, 链接日用化工产品生产企业等相关网站, 使学生及时了解行业最新消息, 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1.2 结合日化行业发生的安全事件加强学生的环保教育

近20年来我国日化行业快速发展, 无论是产品种类、产品品种还是产品档次, 都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层面的选择空间。但不时发生的安全困惑, 如重金属、磷和二噁烷等产品事件, 关注日化产品安全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2]。因此我们在理论课上给同学们介绍近几年发生的日化产品安全事件, 如化妆品中的SK-II事件、宝洁欧莱雅迪奥口红门事件、玉兰油致癌事件、宝洁漱口水、三氯生事件、霸王二恶烷事件和屈臣氏面膜事件等[3], 对同学们进行产品安全教育, 特别在表面活牲剂的安全性问题[4]、我国化妆品常见质量安全问题[5]上结合专业知识, 引导同学在配方设计时要将日化产品安全放在首位, 注意既要满足人们对提高生活质量, 改善生活环境的需要, 更要保护人体的健康、同时要进一步考虑日化产品使用后对环境友好性, 如生物降解性如何, 是否会增加环境负担, 对环境安全是否造成影响等, 加强对学生的环保教育, 使日化产品从配方设计———生产过程———产品使用, 符合“绿色化”要求。

2 开设综合实验, 培养学生综合实验能力

我校《日用化工》是专业课, 只有32学时, 如果开设2~8个学时的实验, 学时少, 只能做1~2个验证性的实验, 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且使得理论课部分学时更紧张。所以我们将32学时全部用于理论课, 将《日用化工》实验和其它专业课少学时的实验部分从理论课中分离出来, 合并开设《应用化学综合实验》。

2.1 增强设计性实验内容, 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应用化学综合实验》, 改变以往单纯的技能训练和照方抓药的实验形式, 增强设计性实验内容, 提高学生综合应用各种化学实验基本技能的能力。如:冷烫液的制备与应用、香豆素的合成等, 重点训练学生如何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实验方法, 选择实验仪器, 产品检测等, 逐步树立起实验设计思想。

综合性实验在强化基础训练的同时, 不断增加综合性实验项目和设计性实验项目的比例, 解决实验内容重复、技能训练单一等问题[6], 使学生熟悉相关的国家标准, 从而加深了对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程中有关理论的理解, 使学生有初步设计实验的能力及一定的科研能力。

2.2 正交实验法引入应用化学综合实验

正交实验设计, 是建立在数理统计学基础上的一种研究与处理多因素的实验设计方法, 它是根据正交性从全面试验中挑选出部分有代表性的点进行试验, 是一种高效率、快速、经济的实验设计方法, 正交实验法就是利用排列整齐的表———正交表来对试验进行整体设计、综合比较、统计分析, 实现通过少数的实验次数找到较好的生产条件, 以达到最高生产工艺效果。以往学生按实验教材中的反应条件进行实验, 不知道反应条件如何影响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不知道反应条件中哪种因素影响最大, 因此我们对“水质稳定剂-低分子量聚丙烯酸 (钠盐) 的合成及分析”实验进行了改革, 不按照以往教材中的实验条件做, 而开设模拟科研最佳条件的确定———正交实验的方法, 以确定最佳条件和最大影响因素, 使学生掌握正交实验法的技能, 为后面的毕业设计和科研工作打下基础[7]。

3 用科研激活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1世纪的教育是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 及早在高校学生中开展科研训练, 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我校在应用化学专业大三开设了《科学研究训练》实践课程。《科学研究训练》是一门开放性、创新性的实践教学课程, 在我校是第一次开设。它改变了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中验证性、单科性实验较多,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较少, 忽视对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的教学模式, 较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该环节由老师提出科研课题, 学生和老师双向选择, 课题确定后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设计实验方案、按方案完成实验、写出小论文, 实验室在《科学研究训练》进行期间, 全部全天开放。《科学研究训练》的课题非常广泛, 有教师的科研课题, 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航空高校基金课题如:<油茶枯饼中多糖的抗氧化性活性的测定>、<磁性分子印迹微球的合成与性能研究>、<壳聚糖衍生物微球的制备>等。也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自选课题, 如:<新型补血剂的制备>、<环保型厨房洗涤剂的研制>、<食用天然色素的提取>等。《科学研究训练》是使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密切结合的有效途径, 是一种理论联系实践、教学和科研有机联系的新型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让学生提前进入科研实践活动, 在科研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培养创新能力, 实现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战略思想。

4 结语

教学实践证明全方位的构建《日用化工》课程体系,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的同学在《科学研究训练》结束后, 对科研产生了兴趣, 继续在课余参加老师的科研活动, 与老师一起发表科研论文, 申请专利, 还有的同学积极参加系和学院的大学生创新活动并在国家和省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中获奖。

摘要:针对《日用化工》课程涉及内容广泛, 产品繁多, 工艺流程和设备枯燥无味等特点, 将《日用化工》理论课与《应用化学综合实验》、《科学研究训练》等实践课程结合, 全方位的构建《日用化工》课程体系, 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 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

关键词:全方位,日用化工,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王慎敏, 唐冬雁.日用化学品[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1:1-2.

[2]王万绪.发展安全健康“新日化”[J].中国洗涤用品工业, 2011 (1) :41-42.

[3]李向阳, 李伟年.关注化妆品安全[J].日用化学品科学, 2013 (4) :25-26.

[4]王雁, 安秋风.表面活牲剂的安全牲问题[J].日用化学品科学, 2008 (1) :28-31.

[5]穆同娜, 耿健强, 孙婷.我国化妆品常见质量安全问题及对策[J].日用化学品科学, 2013 (2) :36-38.

[6]卢怡, 刘金库, 徐志珍, 等.应用化学综合性实验的设计及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 2012 (1) :30-32.

全方位构建企业应急保障体系 篇2

一、企业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大多数生产企业已经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相关应急管理文件的要求,编制了应急预案,但与国家要求、行业规定和企业发展需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主要问题表现为:

企业应急预案在编制过程中照搬照抄现象严重,没有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可操作性不强;

已有应急预案没有形成体系,预案要素不全,或存在重复交叉,或覆盖不全面,各级各类预案没有达到有效衔接;

针对危险源和重点岗位的现场应急处置程序不清晰,现场应急处置措施不简明。

二、水利安全与应急处理的关系

安全生产是水利企业永恒的主题,搞好安全供水,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飞跃发展,人们对可靠供水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要想促进企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就要不断强化水利企业安全保障,守护好这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命脉”。

任何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但在不可预见的灾难和突如其来的事故面前,我们往往显得无可奈何,慌乱无措,这就要求我们在建设和谐社会,保证安全供水的过程中,尽全力做好在紧急状况下的应急管理,时刻做好冷静应对、妥善处 理突发事件的准备。水利企业的应急管理就是企业对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些列必要措施,保障员工生命安全,保证设备安全运行,从而促进企业发展、社会和谐的活动。

三、全方位做好应急管理工作

应急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包括建立应急组织管理机构,完善应急预案及制度,健全突发事件预测预警机制,建立舆情管控机制,组建应急队伍,配备应急物资,加强应急演练及安全教育培训,增强从业人员和社会公众应急处置、自救互救能力等方面。应急保障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完善体系、提升能力的思路,坚持科技领先、装备精良的途径,完善预案、强化演练的做法,不断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和保障水平。具体到每一次事故救援中,要始终做到“五个一切”:不惜一切代价、调动一切资源、争取一切时间、想尽一切办法、采取一切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建立应急组织管理体系,明确组织机构和职责

组织机构是开展应急保障工作的核心。水投集团旗下各供水项目肩负着当地安全供水责任,是重点安保单位。为切实加强单位安全建设,提升安全防范及应急处置能力,维护城市人饮、工业供水安全生产稳定,按照“安全责任重于泰 山”的建设思路,集团所属各供水企业、施工企业均按照不同单位、层级、业务范围,层层成立了由各单位主要领导任组长,各部门、运行单位负责人为组员的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应急预案、指导处置突发事件、组建应急抢险队伍、筹集配备应急物资、安排部署应急保障工作;集团及各子公司均设立了安全生产委员会及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日常安全防范、检查、管理等工作,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环扣一环的网状应急组织管理体系,以及安全建设及工作组织建全,责任明确的管理机制。

完善应急预案及规章制度体系,规范应急保障工作流程

应急预案是应急保障工作的重要环节,各类生产企业都应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从集团到各子公司、从班组到岗位分别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形成体系,互相衔接,并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的原则,同地方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急预案相衔接。应急处置方案应做到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清楚,应急管理责任明确,应对措施正确有效,应急响应及时迅速,应急物资准备充分,要将应急体系建设纳入企业总体发展规划,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推进水利应急组织体系、指挥平台、监测预警、预案体系、培训演练、物资保障、科技支撑等方面建设,提升水利企业综合应急能力。

1、企业应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企业性质、主营业务、生产流程等,分项编制一些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以水投集团为例,集团下属企业可大致分为供水企业和施工企业两类。

供水企业:基于我国不同典型区域的水源污染特征和供水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突发自然灾害损坏水处理设施、停电或输水管爆裂等因素均会直接影响城市供水安全等原因,根据国家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精神,以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为基础,水投集团以旗下各供水企业为基础,就构建水源保护、净化处理、安全输配、风险评估、应急处置等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和监管体系进行了研究。目前,集团以各项目供水现状为基础,以确保安全供水为目标,先后在不同供水单位,针对不同突发事件情况提出日常供水事故处理应急预案、水质污染事故处理预案、输水管网爆管事故应急预案、有毒有害气体泄漏事故应急预案、水源地水质污染事故应急预案、防汛抗旱供水应急预案、反恐防恐保障安全供水应急预案等各类应急预案40余项,宁东水务公司更进一步系统整合了在不同突发事件情况的应急预案,建立了适合该公司使用的城市安全供水保障体系,为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向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供水,提出了理论根据和建立健全了安全供水体系。建立了一整套与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协调,与宁夏生活水平相适应的城镇供水安全保障与应急体系,对于降低突发事故风险、提高供水安全,减 少不必要的损失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施工企业:水利水电局作为集团下属施工企业,最大的突发事件是施工安全方面的问题,基于此,该局应急保障工作主要针对安全工作方面进行开展,目前共制定火灾事故、高处坠落、防讯抗洪、触电、中毒、危险化学品及重要结构部位砼施工等七项应急预案。为加强施工现场应急事件的安全和环境保护管理,最大限度减少安全事故及突发性自然灾害发生时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做到组织有序指挥得当,分类制定应对方案:一是火灾发生时,发现人员迅速上报办公室,由办公室联络安全员并报项目经理,同时采取措施控制事故扩大,由现场安全员联络其他部门负责人及应急小组立即赶赴现场,组织灭火,若不能控制,立即通知当地消防队,报警时讲明起火点,火势大小,着火物质,危害趋势,电话号码等详细情况,并派人到路口接警。二是当高空坠落、爆炸、倒塌发生时,现场负责人迅速上报办公室,由办公室联络安全员并报项目经理,同时采取措施控制事故扩大,由现场安全员联络其他部门负责人及应急小组立即赶赴现场,救护组负责组织将受伤人员转送就近医院或通知医院赶赴现场进行紧急救护,组长组织其他管理人员协助现场的指挥、抢险、通讯和车辆的使用等工作。安全员负责现场安全和协调。三是特殊恶劣气候引发的灾害事故发生时,如地震、大风、暴雨等发生时,安全员应紧急通知各部门对人员及财产 采取保护措施,同时组长负责组织对设备材料完善防护或处置,尽可能减少因设备、设施发生异常引发的事故。

2、实行标准化管理,规范工作流程,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局限性在于事后启动,它以生产事故已经发生为起点,以生产事故的后果已形成为代价,无法有效控制生产事故的发生,不能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

生产中的事故隐患是生产事故形成的前奏和征兆。“海恩法则”告诉我们:一起生产事故背后有29个事故征兆,一个事故征兆背后有300个事故苗头,一个事故苗头背后有1000个事故隐患。这也是常说的“安全冰山理论”。由此可见,隐藏在事故“海平面”下庞大的事故隐患,是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的基础,基础不削减,事故的发生就会成为常态,且不可预测,不可控。避免突发事故的发生,不在突发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功能之中,因此,建立健全制度体系,规范工作流程,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在前移关口、预防事故发生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是要建立管理标准。就是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各类操作规范,以水投集团下属宁东水务公司为例,该公司制定管理制度及标准15个,安全检查表单11张;明确了日常安全管理、缺陷处理、检修管理、事故责任追究等内容及要求。二是制定工作标准。就是要细化岗位分工,明确各部门、运 行单位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及工作职责,并建立工作流程及作业指导书,保障安全生产工作高效执行。三是完善技术标准。就是要针对不同岗位制定严谨缜密的操作规程,严防操作漏洞,以六盘山水务公司为例,该公司门卫、水厂值班员均严格遵守《门卫制度》、《值班制度》开展工作,同时为一线生产工作人员制定了《反冲洗操作规程》、《加药装置操作规程》、《水厂泵房安全操作规程》、《水质净化加氯机安全操作规程》、《加氯安全责任制度》、《机泵运行规程》等多项规章制度,规范运行、检修工作行为。四是建立“三查”制度。就是各单位应按规程进行设备、工作环境等方面的的日常巡回检查,水投集团安委会定期组织对各运营单位、建设工地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对查出的安全隐患予以通报并限期整改;各运营单位均每月开展一次全面安全生产检查,同时分项开展专项检查,以六盘山水务公司为例,其水质监测中心对原水、出厂水9项常规指标日检,33项指标月检,并按月准时做一次33项全分析,形成了有效的水质保障体系;管网公司不定期对输水管道和管辖范围内的供水管网和设施进行巡查监护,同时公司在全市广泛宣传管网设施保护的重要性,号召市区居民对破坏管网等供水设施的行为进行举报,并与各施工企业签订保护管网的协议;工程、生产、客服、管网管理等部门对相关设施、输配水管道、阀表井、机电设备、配电设备、消毒设备等定期检查、维护和 保养,强化防损、防漏、防震、防盗措施,及时维修排除故障和安全隐患,保证供水设备完好。通过以上措施,安全隐患得以及时排除,有效保证了供水安全,降低了事故发生率。

组建应急抢险队伍,配备应急物资

1、强化资源整合,重点攻坚抓队伍建设。要做好应急保障工作,组建一支上下联动、反应迅速的应急抢险队伍至关重要。一是因地制宜,加强专业救援力量建设。水电工局不仅在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下分别设立了应急疏散组、安全保卫组、抢救抢险组等各职能小组,还成立了重特大事故抢险队,固定在编抢险人员30人,以各分公司的电工、焊工、起重司机、架子工、驾驶员、安全员等持证人员为主,一旦发生事故,相应应急预案可立即启动,人员可迅速到位。二是整合资源,发展多种形式应急救援队伍。针对不同类型事故,组建相对应的应急救援队伍,一方面要在抽调相关岗位工作人员组成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知识的应急救援队伍,另一方面在充分考虑必要性后,可在项目所在地区发动周边群众、单位,组建由本单位以外人员组成的应急救援队伍,如水库水源地出现险情、暴雨导致汛情严重时,仅靠本单位应急救援队伍显然不够,就需借助外力进行救援。三是集思广益,突出抓好应急专家队伍建设。按照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灾害类型,聘请环保、气象、消防等各领域专业人员组成应急救援专家队伍,提供救援业务咨 询、应急演练指导、应急预案修订完善等服务,充分发挥专家在决策建议、专业咨询和技术支持等方面的作用。宁东水务公司就定期邀请消防队、质检局、安检局、供电局等专业技术人员,对各类特种设备管理进行隐患排查,并参与、指导开展应急演练,修订应急预案中的不足之处,加强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强化综合保障,优化配置抓规范。一是不断完善经费保障。应当明确“应急救援工作经费投入就是买安全”这一理念,从政府到企业,从机关到基层,要层层重视并落实应急救援经费问题,以提升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的保障能力。二是不断提升装备水平,加强物资储备与管理。根据不同业务要求,水投集团旗下施工、供水企业分别配备了自卸车、装载机、挖掘机等大型装备,千斤顶、冲击钻、应急灯、污水泵、高压泵、云梯、防毒面具等小型器具,同时对应急物资的使用、管理、调拨、金积配送制定了相应的工作流程,为应急保障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支撑。三是坚持技术创新,为安全生产提供基础保障。以宁东水务公司为例,他们在隐患排查中注重科技手段的应用,XX年引进国际先进水平的断丝检测技术,与加拿大皮尔公司合作,对3578节DN2200和760节DN1400 PCCP管道进行了断丝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对严重断丝的管道进行了处理;并在PCCP管道上进行了阴极保护试验,新施工的管道采用了阴极保护技术,有 效防止了管道事故的发生;与武汉大学合作进行了水源泵站主水泵抗磨蚀技术研究,提出了水泵不同部位的抗磨蚀措施并成功应用,使水泵效率维持在设计水平,保障主水泵运行安全;与福州自来水公司、中国水科院联合开展集成混凝技术研究,研制了适合宁东水厂使用的复配絮凝剂,提出了低温低浊水、微污染水的处理技术,保障出水水质安全;与宁夏水产站联合进行了鸭子荡水库富营养情况的调研分析,提出了生态治理方案并取得成效,保障了原水水质安全;自主研究建设了供水管网计量点远程监控系统,提高管网发现、判断、处理的问题的速度及效率,保障管网运行安全;加强对冬季上水工作的研究积累,开创了宁夏大型扬水泵站“数九寒天”开机抽水的先河,确保冬季上水工作常态化开展。

宣教结合,紧扣主题,使安全生产意识深入人心

一要根据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实际,扎实开展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组织员工系统学习安全生产法规、本单位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把安全生产工作与员工业务技能培训相结合,采用技能教育、业务训练和岗位练兵“三结合”的培训模式,并根据需求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消防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等主题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员工自我安全保护能力。二要积极联系有关单位完成特种作业岗位员工的取证工作,使特种作业人员全部持证上岗。三要建立安全学习长效机制,夯实理论基础。宁东水务公司修订下发了“三级安全教育管 理办法”,结合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全年学习计划,将学习任务分解到周,培训任务落实到人,公司根据学习内容组织考试,并将培训效果和考试成绩纳入年底评优中进行考核,以考核促学习,让日常学习见实效。四要积极组织各种安全活动,全面提高安全意识。以每年6月的“安全月”活动、隐患排查和维稳反恐活动为载体,宁东水务公司分阶段组织开展安全演讲、知识竞赛、安全宣传日等活动,营造安全生产氛围,增强全员安全意识,开创人人参与安全生产管理的局面;长城水务公司则要求各施工单位上报《安全月活动实施计划》,经公司审核后监督实施,并根据在建工程不同阶段对临时用电、脚手架安装等施工环节深入开展专项检查和治理工作,抓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五要经常开展各类应急演练活动,使广大员工熟悉应急措施和救援程序,掌握救援和自救知识,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处变不惊,冷静应对,及时作出妥善处理。

建立完善突发事件预警机制,防患于未然

结合安全生产检查结果,对查出的安全隐患点、事故易发环节等建立危险源信息台账,日常巡查、工作人员要对危险源信息进行实时、持续、动态监控和测量,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并开展风险分析和评估研判,研究测定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时掌握危险源实时信息,做到隐患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水电工程局在此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鉴,项 目开工时,召开由局长、副局长、总工程师、部门负责人、项目经理、项目工程师、员工代表等参加的重大环境因素、危险源评价会议,对环境因素及危险源进行识别与评价。采取环境影响水平计算的方法评价重大环境因素,采取风险水平计算的方法评价重大危险源。共评价出机油泄漏、污水排放、危险废弃物、能源和资源的消耗、火灾/爆炸等8个重大环境因素;评价出机械伤人、触电伤人、坍塌、火灾、食物中毒等8个重大危险源,并组织力量加强对各大环境因素及重大危险源进行监测,实时防控,有效降低了突发事故的发生率。

四、对做好应急保障工作的一些建议

创新企业应急预案体系模式

针对目前企业应急预案建设存在的问题,水投集团对如何创新企业应急预案体系模式展开了研究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

1、应急预案体系化

应当构建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构成的应急预案体系,实现对突发事件的全方位应对,保障预案体系结构的合理性和协调性,各级预案规范统一、相互衔接,使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与总体应急预案有机结合。

2、现场处置方案可视化

现场处置方案的可视化,是指将现场应急处置流程和应急处置措施通过漫画、动漫等多载体手段和形式表示出来,使应急预案表达的信息更加清晰易懂、生动形象、一目了然。主要途径如下:

将企业特定场所、生产工艺、设备设施、重点岗位的应急预案做成漫画和海报等形式,通过预案上墙,对员工进行宣传教育。

将现场处置方案的应急处置流程和处置措施采用动画进行模拟,并做成flash文件,借助电子显示屏等多媒体手段进行播放。

通过应急预案的可视化,实现预案在企业内随处可见且表现生动形象,营造良好的应急环境,提高全体员工应急意识,从而在整个企业形成以安全文化为载体的应急文化。

3、预案编制全员化

企业应急预案编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需要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组织编制工作,还需要其它各部门和各重点岗位的工作人员都积极参与,密切配合,结合自己在实际工作经验提出问题或改进措施。同时还需要安全中介服务机构提供支持,结合其为企业编制应急预案的服务经验,编制标准、规范的应急预案,建设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

由政府部门建立保障安全的法律法规依据,避免安全事故隐患产生

近年来,我区经济社会呈现飞跃式发展,招商引资条件优厚,各工业园区及市、县经济发展迅速,这就使得各地电力、水利、新兴产业等项目竞相开建,从而导致一些原有项目线路、管网因新项目的开建,面临改线、改建管道等问题,这将会对原有项目带来重大安全隐患,影响项目安全运行。因此,希望由政府部门建立一些法律法规或相应规章制度,合理规划项目建设及改建,以保障项目安全运行,避免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整合军、企及社会各界多方资源,共建应急保障联运体系

南山纺织 构建全方位科技创新体系 篇3

科技创新,人才先行

在企业创新能力建设过程中,南山纺织始终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把人才优势作为最大优势,把资金保证作为开展工作的基础,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科技进步资金,千方百计为人才成长成才提供保障,积极与西安工程大学联合举办纺织工程专业本科班,与烟台南山学院联合举办大专培训班,组织全员培训,公司骨干技术人才、班组员工培训率均达到100%。同时,公司积极为员工创新搭建平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化企业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对科学技术的掌握程度和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的本质就是人的创新,公司根据实际制定了一套以人为本的科技创新体系,即“三梯队”创新体系。

公司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的工程师、设计师等高级技术人员作为第一创新梯队,主要负责公司重要的产品开发、科技创新,新式设备或技术的安装、运行、培训和再吸收等工作:各车间、科室中层管理人员为第二创新梯队,主要做好公司各项工作的领导和带动工作,全面落实公司制定的各项生产和技改措施,以保障实现安全高效生产,为科技创新提供最可靠的硬件保障;新入厂大中专毕学生做为第三创新梯队,主要在生产和科研一线锻炼学习,尽快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了解车间实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为了引进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公司每年都要到国内知名纺织服装高等院校举行专场招聘会,引进大量优秀人才进行重点培养。针对部分员工学历层次低的现象,公司组织员工进修学习,并邀请国内外专家前来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切实创建学习型、创新型企业。

创新机制、激发活力

创新科研开发机制,完善科技管理制度,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环节。南山纺织通过改革组织机构、完善科技管理制度等方式建立了以市场为主的研发体系和以激励为主的考核办法,保障企业的创新体系高效运行。

南山纺织根据自身优势,大力推行产业链创新模式。公司与上下游产业链企业间形成联动开发体系,把产业链创新作为新的发展模式,把南山纺织上游的纤维、纱线、助剂企业和下游的高档服装、成衣制造商纳入产业链创新体系,上游的新型纤维和助剂能在第一时间被公司进行成果转化和应用,公司研发的各类功能面料也能在第一时间推到高端市场,极大地提高了技术产品推广的效率和速度,在产业链企业间形成强大的联动创新效应。

在机构改革方面,南山纺织专门成立毛纺织研究院负责企业的科技创新管理,毛纺织研究院下设专家委员会、规划发展部、项目管理部、研究开发部、实验测试公司、知识产权和标准化部、技术服务与推广部、信息化部等部门,从科研项目的选题、立项、实施、专利保护、成果鉴定、市场推广、技术服务等方面全面管理企业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另外,为了使南山纺织的科技管理更为科学严谨,使南山纺织的科技项目更符合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南山毛纺织研究院专门成立了专家委员会,下设纤维材料学、毛纺织染应用技术、毛纺织品设计、节能减排技术、信息化应用技术等不同专家组。每个学科专家组均聘任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担任组长,协助制定企业中长期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规划;参与重大科技项目的联合立项;对重大科技成果评价提供论证和建议:对南山纺织产业发展战略、方针、政策、法规、办法等提出指导意见和建议。通过这些机构改革,确立了科技创新在企业的核心地位,有效梳理了科技创新流程,大大提高了创新速度和效率。

巨额投入,研发设施先进

企业要进行科研开发、产品试验和市场推广,良好的软硬件条件和充足的资金保障是取得成功的基础。在这个方面,南山纺织目光长远,并不是仅仅把目标盯住向政府争资金、争项目,满足于通过鉴定、评比奖项上,南山纺织更加注重产品研发的实际过程和研发成果向市场的转化。为使公司真正能从科技创新中形成核心竞争力,公司秉承“不干则已、干必一流”的理念,在保障上级项目资金全额投入的基础上,不惜血本,自身再投入巨资,每年至少将销售额的4.2%用于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下大力气提升企业科技创新的软硬件设施,并在意大利米兰、美国纽约、澳大利亚等地成立了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机构。拥有科研、办公、中试以及生产场所等各类必须的研发条件。建有专门的研发楼1座,现有办公场所1000m2,研究开发场所1400m2,中试和生产车间4个,超过170000m2。研发条件环境清新整洁,硬件设施先进。除了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外,公司十分注重科技创新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实现网络化管理并使用开发管理软件系统,采用ERP管理系统进行技术开发管理,同时引进世界最先进的面料设计软件进行设计,投入项目研发使用。

目前在毛纺织检测、面料检验、大中小型试验生产线等领域均装配有行业最先进的仪器设备,仪器设备装备水平在国内处绝对领先地位。检测领域目前拥有包括万能电子强力机、马丁代尔耐磨起球试验仪、纤维长度试验仪、纤维细度试验仪等在内的高端仪器设备;检验领域可按照GBT26382-2011《精梳毛织品》、GB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以及ASTM、AATCC、ISO、JIS、H&M等各国标准和重点客户标准进行面料检验。所有设备均运行正常,完全能够满足科研工作的需要。

创新绩效,硕果累累

近年来,南山纺织8项重大项目通过鉴定或验收,2项技术获国家纺织行业“十一五”重点推广技术项目。其中“集成纺丝毛蝉翼纱超薄精纺面料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3个项目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羊毛染色体系节能节水新技术的开发及应用”1个项目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另外“羊毛细化技术及高档超薄面料开发”作为国家纺织结构调整专项资金项目、“680万米/年高档多功能精纺面料”作为山东省双百工程重点产品结构调整项目分别通过国家发改委和山东省经贸委验收,填补国内空白并实现产业化生产。

南山纺织形成6项工程化技术成果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3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4项,烟台市十大科技成果1项,其他各类科技奖励100余项。公司开发出可机洗免烫易护理高档面料,高级防水、防油、防污呢绒,高级弹性职业装面料,低碳环保生态花呢面料等几十种重点产品。企业新产品占全部产品的比例已提高到75%以上。面料产品获国家级重点新产品1项,获“中国流行面料”、“唯尔加杯新产品”、“毛纺行业新产品”等行业最权威产品荣誉40余项。

浅谈构建全方位的高校财务服务体系 篇4

高校财务部门服务对象涵盖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各学院、机关处室,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方方面面的问题,高校财务部门一直都是学校风口浪尖上的单位,如何构建全方位的财务服务体系日益成为高校财务管理者不得不深思的问题。

1 高校财务服务的现状及问题

1.1 报账难问题

高校财务部门一般都存在会计人员人手不足、缺编现象,而各类专项经费、科研经费逐年增加,需处理工作量也逐年增加,同时这些专项经费常常发生年中、年底、开学初、学期末突击报账情况,往往造成财务核算大厅人满为患,甚至出现报销人员连夜等待排队取号的现象,财务工作人员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报账难问题给高校管理者带来极大的困惑。

1.2 服务差问题

高校报销人员常常在报销过程中抱怨会计人员的服务态度差,“门难进,脸难看”的机关作风问题时常出现,究其原因,一方面会计人员对票据审核比较严格,报销人员对财务制度不了解从而形成双方矛盾;另一方面会计人员每天八小时都在处理各种复杂的报销业务,难免会产生急躁心理,从而带来各种服务问题。

1.3 难沟通问题

高校财务服务的主要内容是为教学科研工作提供资金保障和开展各项业务服务,财务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教师和学生。由于国家、地方、学校的各项财务法律、法规较多,办理报销业务的老师、学生不可能全部了解,因此会计人员与服务对象的沟通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会计人员应为服务对象解释清楚业务办理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政策,从而避免各类误会。这一方面高校财务会计人员做的都不到位,信息沟通交流不够,导致业务办理过程中出现各类问题。

2 构建全方位的服务体系

高校财务部门在完善财务制度,规范报账流程的基础上应该从“拓展多渠道报销,提供多种报账方式”为突破口重点解决报账难问题;从“提高专业技能,强化服务意识,多角度、多方位转变工作作风”为抓手提高服务质量;从“建立信息推送机制,加强政策宣讲与信息沟通”为手段,完善财务与被服务者的信息沟通和政策解读;从“坚持管理创新,打造多元化财务服务队伍”为落脚点,全方位构建全新的高校财务服务体系。

2.1 拓展多渠道报销,提供多种报账方式

高校财务部门可以从管理创新的角度出发,通过下面一系列改革措施完善财务报账服务工作。

2.1.1 专项经费,集中报账

针对高校专项经费业务工作任务重、结题结账时间紧的特点,财务部门应及时调整报账方式,对专项经费报销业务进行整体规划,集中处理,完成主管部门对专项经费执行和决算的要求。如针对教育部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不同特点,及时调整报账时间,开辟专门报账窗口,安排专人集中处理此类专项业务,确保专项项目、重点项目的顺利执行。

2.1.2 上门服务,移动报账

由于我国大部分高校均实行的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集中核算”的财务管理体制,财务部门一般均设置报账大厅开展报销业务。由于高校办学经费的日益增加,需要财务人员适时迈出报账大厅,定期到二级学院、二级单位,或到有困难的离退休人员家里,面对重点服务对象开展“上门服务,移动报账”,现场整理票据、处理业务,解答教师和学生问题。

2.1.3 定时定点,错时报账

财务部门应结合学校的工作重点和一段时间内的报账业务特点,科学合理的划分各二级单位和个人报账业务的时间和内容,以人为本,合理分流,定时定点,错时报账。用灵活的管理方式与流程解决师生集中报账、时间冲突等突出问题。如年底制定集中报账应急预案,分学院通知报账时间,错时集中处理业务,避免了报销排队拥堵的情况。

2.1.4 网上填单,无等候报账

高校财务部门应积极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拓展财务报账的渠道,如通过建设网上预约报账系统与无现金支付系统实现“无等候报账”。具体流程为报销人员登录网上报账系统,填写相关的单据表格,将打印的报销单在经费负责人审批后,连同原始发票送达财务报账大厅,经过发票初审后即可离开,无需排队等待。财务人员接单后进行报销,并通过无现金支付系统进行打款,从而形成了一种无等候报账模式,大大节约了报销人等候的时间,也减少了现金周转的风险。

2.2 提高专业技能,强化服务意识,多角度、多方位转变工作作风

高校财务部门具有管理与服务的两大职能,由于部分财务负责人只注重管理,却忽略了服务。财务部门因为工作性质很容易被推倒学校的风口浪尖上。因此财务部门负责人必须高度重视会计人员服务态度和服务意识问题。财务部门应从改进工作作风出发,从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入手,树立以人为本、服务师生的工作理念,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的服务意识与职业素养,多角度、全方位的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意识。

2.2.1 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专业技能

财务工作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有会计学、经济学、管理学、审计、计算机等多方面的专门知识,同时国家的财经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变化,如近期推行的高校财务制度与高校会计制度等。因此,财会人员必须进行不断地加强学习,努力提高专业技能,拥有娴熟的业务处理能力才能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好的服务。作为财务部门管理者,一方面应有意识的着重加强员工的职业精神和业务素养的培训,另一方面应依据形势的不断变化为财务人员提供各种财经知识及业务技能提升的专业培训。

2.2.2 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意识

财会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存在着大机关作风,服务观念淡薄,这些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要求。高校财务部门应进一步加强财务人员的思想及职业道德水平建设,积极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意识,如:在财务部门内部树立起“一站式服务”的服务理念,建立“首问负责制”与投诉反馈机制等。

2.3 建立信息推送机制,加强政策宣讲与信息沟通

2.3.1 建立信息推送机制

由于广大教职工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与科研上,对国家新出台的各项财经法规不是特别熟悉,在报销过程中难免会对政策的理解产生偏差,从而带来对财务工作的不满。因此,财务部门有必要建立一种信息沟通渠道完善信息沟通。如:建立完善信息推送机制,将国家、教育部及学校新出台的财经政策、制度和办法以电子邮件、短信、微信等形式推送到全校每一位教职工,相关解读文字和政策宣讲也一并推送,让教职工在第一时间了解国家的最新政策。

2.3.2 建立意见反馈与信息交流机制

通过建立网上信息交互平台、财务报账大厅设立意见簿、留言簿等多种形式,为师生员工提供业务咨询、信息交流和意见反馈的途径;通过建立信息反馈与沟通交流机制、建立有问必答机制,积极与基层单位、师生沟通,主动倾听师生员工的意见,不断优化办事流程,通过不断努力为广大师生员工提供更加周到、完善的服务。

2.3.3 建立业务指导与培训机制

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政策解读、业务培训。如对全校师生员工、二级单位财务负责人进行财务知识培训,如培训学校各种有关财务管理的规定、办事流程、经费审批权限、原始票据要求、票据粘贴要求。通过培训,使师生员工了解有关文件规定、学校的规章制度、办理业务的程序及其相关准备工作等。加强与各二级单位业务负责人的交流,完善业务指导与沟通机制。

2.4 坚持管理创新,打造多元化财务服务队伍

高校财务部门在构建全方位的服务体系时,在完善财务制度,规范报账流程、公开财务信息的同时,应注意加强打造多元化的服务队伍,建立并推行财务咨询、票据预审、科研财务助理、财务秘书等制度,多元化、全方位提供财务服务。

2.4.1 财务咨询与票据预审队伍

为提供更好的财务报账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财务报账工作效率,高校财务部门有必要建立一支业务能力强、协调能力好的财务咨询与票据预审队伍,让他们在报账大厅做各类财务咨询和票据预审工作,为报销人答疑解惑。这个队伍可以由财务骨干组成,吸收培养部分学生助理,以轮班制的形式在财务大厅值班,优化报销前置服务。

2.4.2 科研财务助理与财务秘书队伍

高校财务部门针对科研经费报销量大的特点可以建立一支科研财务助理队伍,推行科研财务助理制度。科研项目负责人聘请科研财务助理,财务部门定期对其进行业务知识培训,提高科研助理财务管理水平和财经法规意识。科研财务助理制度的推行,一定程度上会加强科研老师科研项目及科研经费管理的意识,提高科研经费管理的水平。同时,针对非科研项目,项目或部门负责人聘请专职或兼职的财务秘书,在经过财务部门专业培训后可以独立进行项目经费预算、决算的编制、对经费报销票据的前期整理与审核等。通过科研财务助理及财务秘书这只队伍,高校财务部门管理者可以及时将国家、学校最新的财经政策、规章制度传达到每一个项目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同时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财务报账效率与准确率,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

2.5 建设财务综合信息平台,优化财务数字化服务

信息化服务是构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校财务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对传统的财务服务手段进行创新一方面应积极拓展报销渠道,完善“线上线下”报账服务,如现在很多高校的普遍推行的网上预约报账等,另外一方面财务部门应建立财务综合信息平台,提供借款查询、来款查询、工资查询、学费查询、乃至报账大厅叫号进度查询等多种数字化查询服务,同时,大力改进学生收费途径,如在收取现金、银行代扣的基础上,开通网上缴费、银行直联收费、POS收费等现代化手段,方便学生缴费。通过一系列财务信息化改革,让广大教职工切实体会到信息化、数字化的服务。

3 总结

高校财务服务是个老问题,但财务服务体系构建却是个新课题。高校财务管理者在抓好会计基础规范,做好财务监管的同时应注意提升财务服务质量。在不断完善财务制度、规范报账流程、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通过提供多种报账方式、拓展报销渠道、提高会计人员专业技能、提升服务意识、加强业务知识培训、深化信息推送和交流等多种手段,构建高效快捷的财务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张海燕.高校财务工作服务效率提升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4(5).

[2]丁家源.就高校“报销难”谈财务服务体系的构建[J].会计之友,2012(3).

[3]杨朝晖.高校财务报销流程存在的问题和优化思路[J].教育财会研究,2010(4).

[4]高勇.基于业务流程再造的高校财务核算模式创新探析[J].教育财会研究,2014(6).

[5]葛中宏.高等学校会计集中核算产生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财会研究,2005(1).

构建全方位的预习体系 篇5

一、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体系的作用

(一) 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必要性

内部财务控制与内部会计控制联系紧密, 与企业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在我国企业经营活动中, 为保证企业内部资产的安全可靠性, 防止出现资产纠纷及经营管理失误的现象, 需要对内部财务进行控制。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是一种企业内在机制, 企业依靠内部财务控制进行自我制约与自我调节。内部控制的中心环节是财务控制, 其是一种综合的价值控制, 是对利润、资产、成本进行的控制, 与企业发展有着直接联系。

(二) 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目标和内容

内部财务控制需保证企业资产安全, 保证企业经营信息的真实可靠性, 用以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 确立总体目标的实现。企业内部财务控制需要完成以下内容, 即组织规划控制。信息控制、资金安全控制、预算控制、内部财务管理控制。信息控制主要对企业资产、资金运作及结果进行控制, 收集财务控制信息及时为领导决策服务。预算控制是财务控制中最为普遍的一种控制, 是基础性的控制, 在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中占据着必不可少的关键作用。

二、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 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存在缺陷

董事会虚设, 董事长兼经理, 企业管理层对员工职能培训与再教育重视力度不够, 缺乏企业长远发展规划, 未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员工内部的团结力度不够, 企业道德责任感较低, 且企业高管对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建构不重视, 缺乏风险管理意识。

(二) 企业内部财务基础比较薄弱

企业对资金管理意识不强、成本费用控制力不够, 在企业日常资金管理过程中, 出现资金闲置或不足的状况, 出纳负责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不符合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规范。公司的技术人员多, 基层员工人数少, 在进行项目建设时, 还需临时增派员工, 造成成本费用的增加, 人工费不合理, 改进未到位。

(三) 企业内部全部预算管理工作不到位

企业全部预算管理工作随意性大, 手工记账仍是一种普遍现象, 业务的报销标准与业务招待费只起到事后核算的作用。企业的成本费用处于逐年增加的状态, 内部财务控制力度不强。

三、全方位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体系的构建

(一) 构建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机制

在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建构过程中, 需要完善内部核算机制, 提高人创造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提高员工的控制意识, 企业领导者的控制意识与控制行为对企业的生存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企业领导者控制不能随意而为, 要发挥内部财务控制的领导机制的作用。就企业内部财务控制而言, 如果能寻求两股相互牵制的能力, 或两个部门之间可以相互制约监督机制, 就可以降低风险及错误的可能性, 提高财务内部控制力度。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企业最关心的问题, 在企业建立内部财务控制机制的过程中, 需要充分考虑经济效益, 从成本节约机制入手提高经济效益, 防止设立过多监控点, 降低操作难度及复杂度, 科学合理的设立监控点, 减少不必要的财产浪费现象, 力争成本最小、经济效益最大。企业在急剧变化的市场环境下, 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多, 为提升企业竞争力, 创新企业经营形式, 企业在进行内部财务控制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不断创新的原则, 变革观念, 推进内部机制创新, 提高创新能力。

(二) 构建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环境

企业内部环境包括治理环境、人力资源环境、会计基础环境。在内部治理环境方面, 为了实现企业的经营管理, 需要合理安排权利制度, 使公司内部的各个部门可以达到监督制衡, 公司的内部治理环境便构成了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基础。传统的财务控制, 企业高层是在控制体系之外的, 只是通过高层对中层、中层对基层这种自上而下的监督模式实现, 而企业高层却少有权利约束。但为了完善监督结构, 现代企业管理理念须将企业高层纳入监督管理的范畴。利用财务部门约束董事会的财务活动, 成立预算管理委员会对日常财务活动进行监督, 为内部财务控制打好内部治理控制的基础。在人力资源环境方面, 近年来, 人力资源的重视度逐渐提升, 人力资源环境已成为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重要层面, 人力资源环境是企业的软环境, 其与企业文化、企业经营方针等密切相关, 人力资源具有两面性:控制得当, 企业内部关系融洽且充满活力;控制不当, 企业便处处都有风险。企业在招聘任用人才之际, 需要寻求自身素质与该岗位相匹配的人才, 以此创造一个好的人力资源环境。在人力资源环境创建中, 需要不断对员工进行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训练, 以此创造更好的人力资源环境。在会计基础环境方面,

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需要以大量的会计信息为支撑, 做好会计基础工作, 才能保证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正常实现。因此, 企业会计人员必须明确权责, 对生成的会计信息准确核实, 保证其可靠性, 营造一个良好的会计基础环境, 以更高层次的会计信息促进内部控制系统的运转。

(三) 构建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体系统

构建全方位的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体系需从三方面入手, 一是企业财务治理体系的构建;二是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信息系统的构建;三是企业文化体系的构建。

首先, 为完成企业财务治理机制的构建, 需使董事会在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懂事会要在充分行使职能的基础上对内部财务控制全盘考虑。为了对企业内部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 要成立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 对预算目标进行实时监控, 并对董事会经营策略的转变进行关注, 预算管理委员会对董事会负责, 并定期汇报相关信息。财务总监可作为代表参与股东大会对董事会进行监督, 企业日常的财务报告以及公司的财务运作都需由专门的职能部门负责, 企业要保证其工作的正常运行。董事会要保证财务总监及财务部门的相对独立性, 促使其日常工作正常开展。

其次, 信息无疑是企业正常运营必不可少的部分, 尤其是准确的财务信息。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体系的控制还需以信息系统的构建为基础, 信息一般经过反馈校正、完善信息间的联系, 最终经过输出加工来实现对企业内部财务的控制, 信息的反馈在内部控制中无疑占主导地位, 信息的输入与反馈, 在输出信息的前提下形成内部控制, 企业内部各部门也通过信息加强内部联系, 形成内部控制的一个整体。

最后, 企业文化是企业“软环境”的内容, 企业文化受管理层影响极大, 领导者或管理者重视度高, 建构积极, 文化的价值也就显现出来了。企业内部形成的道德责任感也与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成果有关, 企业文化氛围好, 主人翁意识强, 则道德责任感强, 内部财务控制成果更佳。很多管理者认为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无益, 重视度不高, 对企业发展无益。为确保内部财务控制的有效实行, 需提高管理层的关注度与重视程度。企业内部形成的风险观对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也有极大影响, 对风险不敏感的, 控制往往也不到位, 具有风险防范意识的企业, 内部财务控制往往效果显著。

(四) 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体系的完善

由于该企业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不合理、不注重企业文化的建构与企业员工素质的培养, 导致内部财务控制力量薄弱, 企业缺乏会计基础工作的支持力度。由此造成企业的发展受阻, 在对企业内部财务控制进行完善的过程中, 需考虑多方因素, 如企业文化的建构、人力资源的管理及内部治理结构的重新构建。结合企业的发展现状, 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措施, 始终将有效的财务信息作为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核心, 提高企业信息的安全性、有效性, 在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制的基础上, 实行有效的制约监督机制促使内部财务控制系统正常有序的运行。企业具体需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完善企业的组织形式, 倡导企业文化的构建, 协调企业人员配置与人员合理安排, 健全与完善企业的财务体制, 为内部财务控制提供一定的制度保障, 构建全面的预算管理体制, 保证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做好定期的业绩评价工作, 实行激励奖惩机制, 鼓励员工实现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 带动企业整体能力与水平的提升。

总之, 全方位的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体系的建构是企业需要长期坚持实现的目标, 内部财务控制需要企业结合自身经营发展现状, 从治理结构、会计信息基础、人力资源三方面达到建构要求, 企业内部财务合理控制是企业需要长期追求的目标, 实现企业良性发展、促使企业效益提升, 必须不断加强企业内部财务控制, 追求更高的控制目标。

参考文献

[1]郭晓梅, 唐予华.内部控制制度与会计信息[J].会计, 2002 (11)

[2]范年茂, 郭冰.对财务控制的重新认识和定位[J].理论探索, 2003 (5)

构建全方位的预习体系 篇6

在抓基础管理上, 建立了《管理基础工作考核办法》, 建立健全了基层班组建设, 从提高人的素质抓起, 形成了一批技术过硬、素质过硬、作风过硬的职工队伍。在标准化建设方面, 公司已形成了以技术标准为基础, 涵盖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的1500多项标准的标准化体系, 使公司各项工作做到了有“法”可依, 全面强化了管理基础工作, 形成了适合公司需要的制度体系, 公司通过了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AAAA级认证。

在抓规范化管理上, 企业能够积极推进公司产品与外部市场接轨的需要, 开展了ISO9002-1994版及ISO9001-2000版质量体系认证及尿素产品认证工作, 建立了公司的质量保证体系, 通过了中国方圆委的体系认证工作。企业通过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取得了国家AAA级测量管理体系证书。

在抓品牌管理上, 企业形成了以品牌为推动力提升企业形象的品牌管理战略, 2002公司荣获“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称号, 主导产品“渭河牌”尿素2002年获得“国家免检产品”称号, 2002年“渭河”牌尿素首次获得陕西省著名商标, 2005年、2008年、2011年三次顺利通过“渭河”牌陕西省著名商标的复评审核。2006年, 又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扩大公司了的知名度, 提升了公司的形象。2001年、2004年、2007年、2010年连续获得“陕西名牌”。

在抓营销管理上, 建立了适应企业生产特色, 与市场相接轨的“醇肥醚联产”的生产和“联储代储”的经营管理模式, 较好地解决了大型化工装置生产与经营环节的有效沟通与一致性, 提高了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 为大型化工装置抵御市场风险, 提升企业竞争力开拓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模式, 丰富了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管理内容, 创新了企业管理方法与理念, 在同行内获得广泛的赞誉。

建立全方位目标绩效管理考核体系

以目标管理为龙头, 以基础管理、绩效管理为支柱的全方位目标绩效管理体系, 主导思想是将煤业化工集团公司下达的年度经营业绩指标和工作任务进行全方位目标分解, 将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转化为每个单位责任目标, 然后再转化为每个员工的工作目标, 并与绩效和报酬紧密联系, 形成企业千斤重担人人挑, 人人肩上有指标的局面, 有利于构建起和谐的企业, 形成职工与企业命运共同体, 有利于激发起职工的主人翁意识。管理体系特点是“三严三化三基三合”, 所谓“三严”就是在体系实施过程中“标准严、检查严、考核严”, “三化”是“在指标上不断细化, 在程序方法上不断优化, 在考核措施上不断强化”, “三基”指管理考核体系目的是夯实企业基础工作、提升职工业务基本功、完善基层建设, “三合”指全方位目标绩效考核体系要做到目标考核、基础考核、绩效考核全面整合, 与工作标准、管理标准、技术标准三个标准化体系有效融合, 与质量管理、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安全标准化体系有机结合。

全方位目标绩效考核体系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 目标管理考核。主要是以集团公司与渭化集团公司签订的年度经营业绩责任书、安全责任状、党风廉政责任书为依据, 将上述几个责任书规定的主要指标按照目标管理的方法, 通过目标网络, 层层分解目标到各个单位、各个班组, 落实到每个员工, 努力做到全面覆盖。根据指标的分解情况, 制订全方位目标绩效责任书, 按月度、年度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实施目标管理的考核主体是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公司职能部门, 公司领导按月度、年度对分管单位的目标责任指标进行考核, 各职能部分按业务对负责的目标指标进行考核。

(2) 基础管理考核。也就是管理基础工作考核。基础管理考核是对各单位履职情况进行考核, 对在日常工作中违反工作标准、管理标准、技术标准行为进行考核, 其目的是维持企业正常工作秩序、确保各种工作行为规范化、有序化。为了将日常行为工作落到实处, 将管理基础工作考核办法进行了全面修订, 形成了更为细致、更为全面的考核细则, 该考核办法有56个项目200多个考核内容, 将各单位及人员日常管理工作进行细化, 确保各项考核项目科学合理, 管理基础工作考核办法实行绝对数考核, 便于量化。实施基础管理考核的主体是各职能单位。基础管理按月度进行考核。

(3) 绩效管理考核。绩效管理考核是针对各单位内部职工工作的考核, 它针对的是责任人, 是各单位对于目标管理考核和基础管理考核未达标的指标进行责任落实, 落实到每个责任人身上, 绩效就是各级目标在个人肩上分担结果。它是由各单位对每个职工在完成本职工作任务中所表现出来的工作业绩、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的综合考评。实施绩效考核的主体是各级领导, 各级领导按照层级负责的方式进行考核。由公司主管领导对分管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考核, 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对副职进行考核, 各副职对分管人员进行考核。

这三方面 (目标管理考核、基础管理考核、绩效考核) 考核结果的兑现统一按照全方位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来兑现计奖。在这个体系中, 目标管理、绩效管理、基础管理三方面是互相支持的、互相支撑的。目标管理重在对各单位重点指标的考核, 基础管理重在对日常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考核, 最后落脚在对人的绩效考核上, 这三个考核方面, 既有考核侧重点、又有考核职责分工, 确保消除管理空白和管理考核重叠, 有对单位的考核、有对个人的考核, 有以分计奖的, 也有按绝对数考核的, 目标考核和绩效考核以分计奖, 而基础管理则以绝对数来考核。这三个考核方面形成为一个统一体, 成为公司全方位目标绩效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

全方位目标绩效管理的主要做法

(1) 建立以全方位目标管理为龙头的管理体系。在这个体系中, 目标管理是核心, 其配套的是三个考核内容, 一个是针对各单位目标责任完成情况实施的目标考核, 第二个是针对各单位没有纳入重点目标的日常工作实行管理基础工作考核, 第三个是根据岗位目标完成情况和职工实际工作业绩、工作表现对职工实行绩效考核。

(2) 按照目标管理的思想, 实行目标层层分解。将煤化集团公司下达的经营目标分解成公司重点目标, 公司级重点目标实施一级分解, 明确落实重点目标的责任领导和责任单位, 由责任单位负责制订公司级重点目标二级分解和相应的二级目标考核办法。

(3) 公司依据二级分解目标制定年度《全方位目标管理责任书》。年度《全方位目标管理责任书》分生产系统类、决策职能系统类、党群系统类、经营系统类、项目管理系统类、独立核算和费用包干系统等6个类别41个单位。《全方位目标管理责任书》分月度和年度两种考核计奖方式, 对不同类别采取不同的考核指标, 根据考核指标在单位工作的重要程度设置不同的权重 (分值) , 规定满分100分。考虑到和过去联产计奖方法的衔接对于主体系统将生产产量设置为通用考核指标, 根据工作类别分别设置了业务指标和生产运行指标, 并将过去由绝对产量指标改为相对产量指标, 使指标设置更加科学、合理。

(4) 将单位目标考核结果、基础管理考核结果、绩效考核结果与每个单位和个人的奖金挂起钩来, 设置了科学的计奖方法。

一是科学地确定了月度奖金基数的确定办法。个人月度计奖基数由尿素计奖基数+甲醇计奖基数组成;月度计奖基数与企业的主导产品产量为主挂钩, 并结合企业效益来确定。

二是对于各单位目标责任月度得奖的计算, 按照各单位全方位目标管理月度绩效得奖=单位类别计奖系数ⅹ单位目标完成转换系数×单位目标责任月度考核实得分/100×月度计奖基数×∑个人岗位系数-管理基础工作考核扣奖来计算, 将单位的月度的得奖和单位类别、单位月度完成情况、以及基础工作考核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是单位目标责任年度得奖按照全方位目标管理单位年度绩效得奖=单位类别计奖系数×单位年度目标完成系数×∑个人年度计奖基数来计算, 将单位的年度的得奖和单位类别、单位年度目标完成情况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是对于个人全方位目标管理个人月度绩效得奖按照全方位目标管理个人月度绩效得奖=个人月度计奖基数×单位类别计奖系数×单位月度目标完成系数×个人月度绩效系数×个人岗位系数-其他工作考核扣奖来计算, 将个人月度绩效和单位类别、单位月度完成情况、个人的月度绩效考核以及其他工作考核有机地结合起来。

五是设置了单位类别系数和单位得分转换系数。单位类比系数按照生产一类主要生产车间、生产二类辅助单位、管理系统、附属系统四个类别, 体现了向一线、向脏累单位倾斜的思想。为了体现多劳多得的社会主义按劳分配思想, 根据“重奖重罚”的原则, 在计奖公式里面, 合理设计了得分转化系数, 将不同的分值设置了不同的对应系数, 得分系数从0.5到1.85, 得分越高, 系数分段之间的间距细分更细, 但是得分系数增值越大, 变成跳跃式的递增, 如在得分70分时, 得分转换系数为0.5, 在得分90分时, 得分系数为1.2, 在100分时, 得分系数为1.85, 在运行过程中, 对于得分系数进行了数学平滑处理, 变成了得分系数曲线, 使得分系数更为科学合理。根据统计在完成当月任务70%时和完成当月任务100%时, 得奖的差距为10倍, 体现了完成任务越好, 得奖越多。

六是全方位目标管理个人年度绩效得奖按照全方位目标管理个人年度绩效得奖=个人年度计奖基数×单位类别计奖系数×单位年度目标完成系数×个人年度绩效系数来计算, 将个人年度绩效和单位类别、单位年度完成情况、个人的年度绩效考核有机地结合起来。

从以上方式可以看出, 每个人的得奖不仅和本人工作绩效有关, 也和所在单位的目标完成情况有关, 将个人的收入和单位的目标完成情况结为一起, 形成利益共同体, 有助于每个单位将公司目标和本单位的利益结为一起, 有利于动员公司所有单位及全体职工同心协力, 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共同做好工作。通过实施全方位目标绩效管理, 建立规范化的工作行为和目标成果评价尺度, 引导和激励每位职工主动承担工作责任, 做出积极贡献, 破除“大锅饭”心态, 形成“良性竞争, 激发潜力”的工作氛围, 使公司总体经营目标和单位工作目标能够有效落实到个人的日常工作行为之中, 从而确保公司年度各项工作目标的实现。

(5) 完善有关配套制度的制定或修改工作。对于沿用多年的《管理基础工作考核办法》和《奖金分配办法》进行配套修改, 使之能与全方位目标绩效管理相适应, 制订了切合实际的《绩效考核制度》, 使绩效考核工作能真正成为衡量职工工作的一把尺子, 成为检验职工工作业绩的一个标准, 为全方位目标绩效管理的推广打好基础。

(6) 加强考核人员素质和业务的教育。考核人员的素质和质量对于保证制度的落实起着关键作用, 没有一支坚持原则、敢于工作的考核队伍, 再好的制度就会流于形式, 就会走过场, 渭化集团公司为了使考核工作起到作用, 加强对从事考核工作责任感的教育, 特别是加强了有关考核单位和负责人的工作责任, 培养起一支坚持原则, 严格管理, 公正考核的考核群体。对于那些在工作中出于公心, 不怕得罪人、敢于硬碰硬上水平的同志要鼎力支持。对于那些工作畏畏缩缩, 人情风严重的同志是要严格考核。各级领导干部都从企业大局出发带好队伍, 敢于管理、从严要求, 不徇私情, 认真执行制度, 做执行政策的典范, 为各级管理人员树立起榜样和示范作用。

(7) 进一步做好全方位目标绩效管理的基础工作, 要认真细细做好各项数据测算工作, 确保考核指标设置科学合理, 数据准确, 充分调动基层单位和职工的积极性。

全方位目标绩效管理考核体系的制度支撑

为了确保该体系的正常运行, 渭化集团公司完善了相应的管理制度来支撑全方位目标绩效管理体系的运行。支持公司全方位目标绩效管理体系运行的框架的文件有四项制度, 这四项制度是推行和建立全方位目标绩效管理考核体系的制度基础。

(1) 全方位目标管理办法。这个管理标准是2009年3月份颁布的, 办法规定了渭化集团公司建立全方位目标管理体系以及开展目标管理工作的目的、工作原则、目标管理组织机构与工作分工、各级目标编制、实施程序、修订、工作要求、检查与考核及附则等。

(2) 全方位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它是关于目标管理如何考核的文件, 这个文件明确了目标管理考核的基本原则、工作职责分工, 规定了渭化集团公司月度奖金、年终奖的计算及发放办法等, 规定各单位目标完成情况考核、基础管理考核、个人绩效奖金的计算方法, 是我们公司日常月度绩效奖金年度绩效奖金发放的基本依据。

(3) 管理基础工作考核办法。是新修订的管理制度, 是根据公司推行全方位目标绩效管理体系的要求, 对以往各单位在日常管理中难以界定的考核内容, 进行了进一步细化, 进一步明确了各职能部门的考核项目、考核范围、考核内容、严格依照各部门的工作标准的职能划分, 凸显了各职能部门的专业管理作用, 避免了管理空白或管理重叠造成的大家都管, 都不管的现象, 以及不按工作职责办事引起的工作扯皮、工作推诿现象。因此, 我们根据各单位的职责和工作分工, 规定了日常工作中的56项考核项目200多项考核内容, 体现了管理精细化的思想。

(4) 绩效考核指导办法。绩效考核是将目标管理和基础管理考核的结果落实到责任人的考核方式。主要针对的是个人, 绩效考核依据的各岗位工作标准和按照目标管理分解下来的岗位目标 (工作任务) , 公司仅主体系统就制定了岗位工作标准438个, 班组有近100个, 这些岗位中有生产型、有经营型, 有管理型等类别, 每个岗位类别的不同, 岗位的要求不同、具体的考核内容也不同。因此, 公司制定了绩效考核指导办法, 该办法规定了绩效考核的原则、各单位的绩效考核职责、考核分类、考核期限、考核主体、考核依据、考核通用的标准, 考核结果的处理等, 公司制定的绩效考核标准和内容是按照通用的制定的, 分为中层管理人员、业务技术主管、一般业务技术人员、操作和服务人员四个类别, 各单位按照公司的考核指导办法, 结合本单位内部的工作实际和岗位特点制定了单位绩效考核实施细则。

建立全方位目标绩效管理考核体系的成效

渭化集团公司通过建立全方位目标绩效管理办法, 充分发挥基层单位工作的创造性和责任感, 调动起了职工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职工的主观作用, 促进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实现企业的又快又好发展, 通过近几年的运行实施, 渭化集团公司建立推行全方位目标绩效管理方法起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一是统一了思想, 凝聚了人心。通过前期的准备和宣传全方位目标绩效管理方法, 公司全体职工的思想更加统一, 行动更加自觉, 大家都从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目标出发, 支持理解企业的管理创新工作, 特别是在2009年3月份~4月份公司生产系统大检修中, 各单位认真执行年度检修目标, 严格目标考核, 目前, 检修已经完成, 实现了一个月检修两头见氨的目标, “安全、优质、高效、节约、文明、准时”地完成此次检修的各项任务, 成为是实施全方位目标绩效管理考核的成果。

二是激发了活力, 鼓足了干劲。通过深大张旗鼓宣传全方位目标绩效管理方法, 各基层单位都积极行动起来, 变指标压力为动力, 主动想办法, 各单位深入细致测算指标数据, 完善相关管理办法, 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各生产单位主动加强内部管理, 加强生产设备的监控, 降低消耗指标。各附属经营公司领导为了完成外销指标, 不等不靠, 主动开辟外部市场, 计划财务部加强了计划工作的权威性和财务费用控制指标管控力度, 公司办为了确保完成年度费用控制指标组织制定业务招待费和车辆消耗费用控制考核, 运销市场部面对外部市场的复杂性, 探索建立新的营销方式, 采供部加大工作力度严控煤源质量, 确保公司目标责任落到实处。

三是转变了工作作风, 促进了科学发展。通过全方位目标绩效管理方法推行活动, 转变了各级领导干部和职工的工作作风, 强化了为企业服务的意识和服务本领, 许多生产车间已经转变观念, 改善作风, 不再埋头搞生产, 培养起节约意识和习惯, 大家都以扎实有效的工作实绩, 将推行全方位目标绩效管理方法作为科学发展观活动在企业的运用, 从自身做起, 完善制度, 认真履行职责, 有力推进了渭化集团公司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是职工素质得到了提升。渭化集团公司抓职工队伍从抓作风做起, 狠抓职工的养成教育, 使职工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公司建立了《渭化集团公司20条行为规范》和《渭化集团公司上岗人员20条行为规范》, 对于职工的日常行为提出了规范化要求, 提高严抓培训考核, 形成了一批具有实践经验的懂业务、会讲课的内训师队伍, 开展案例讲课, 形成了高质量的课程体系, 促进了职工素质特别是一线操作工素质的提高。

五是促进了生产。全方位目标绩效管理考核体系实施以来, 确保了生产装置高负荷、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 加快项目进度建设, 对职工的绩效起到了明显的激励与约束作用。按照该体系运行、在产量达到70%和产量为100%的情况下, 职工人均收入水平相差一倍, 激发了职工高产的斗志, 提升了生产管理水平, 如尿素装置长周期运行达174天, 二期甲醇装置连续运行达220多天, 三期甲醇连续运行180天。确保了公司各项生产经营目标和项目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特别是近年来企业每年的主要化工产量都连创历史新高, 2012年尿素产量57.33万吨, 超过设计值的10%, 甲醇完成51.03万吨, 完成年计划的127%;2013年尿素产量53.81万吨, 完成年计划的103.48%, 甲醇完成52.86万吨, 完成年计划的107.89%;2014年主要化工产品总产量104.88万吨, 完成年度计划100万吨的104.88%, 其中:生产尿素52.45万吨, 完成年度计划52万吨的100.87%;生产甲醇52.43万吨, 完成年度计划48万吨的109.23%。销售收入不断增加。

六是形成了PDCA管理闭环。新制度的推行、新方法的推广总会有不到位的地方, 渭化集团公司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实施PDCA管理过程, 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进行总结, 积极推广宣传新办法实施过程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 为企业管理创新工作做好经验积累。

构建全方位的预习体系 篇7

高校信息系统按照层次划分为信息管理系统、信息服务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它不仅仅局限于图书馆业务范围, 而是涉及教学、科研、管理 (含办公) 、服务应用系统等。高校信息系统的特征具体体现在:高校信息系统的集成性与开放性的协调统一;高校信息系统递进式的建设模式;高校信息系统整体设计的调整与整合;高校信息系统设计流程复杂。由于高校各部门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层次不同, 以及信息资源的高冗余和专有性, 建设规范不一致给高校信息系统设置了很多壁垒, 形成了高校信息服务系统的孤岛。消除信息孤岛、提供集成的个性化服务、建立信息应用规范, 是当前高校提供信息化服务的3个重要目标。为了实现这些目标, 需要解决如下问题:

(1) 信息资源高冗余和专有性。同样的学生信息资源, 教务处、财务处、学生处甚至图书馆重复建设, 相互之间信息不能共享, 为办理离校手续, 学生需要到10多个部门盖章的情况现在依然存在。这是由于各信息系统是在没有统一规范的情况下, 由各部门独自开发和维护的, 数据标准各不相同, 各系统之间无法实现有效的数据共享, 从而形成了网络环境下的高冗余和信息孤岛。

(2) 信息服务不能集成。由于各信息系统开发时期不同, 目的不同, 服务的对象不同, 且没有统一的标准, 使用不同的开发软件和开发技术, 缺乏统一规划下的应用访问接口, 应用系统各

3.3加强少数民族地区信息化人才建设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信息化建设, 人才培养是关键。因为信息化是一项高科技事业, 人才短缺是最大的制约因素。信息化需要既懂信息技术, 又懂科技和经济知识, 并具有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 因此必须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建立少数民族地区信息服务队伍。在具体操作中, 要强化各级信息管理和服务人员的培训, 提高他们组织开展信息体系建设的能力和自身的服务水平。

目前少数民族地区已进入新的信息化发展阶段, 我们更要及时掌握国内与国际市场行情和动态, 为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 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少数民族自独立, 不能统一身份认证, 无法相互访问数据和共享信息, 并且多个应用系统还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

(3) 信息服务体系守旧。目前虽然大部分高校已经设置了相应的信息服务和运维管理部门和岗位, 但由于所采用的仍是事后技术支持和故障解决的工作方式, 而这种“救火队”服务和管理方式会使服务处于被动状态, 故障和服务的响应时间比较长[1]。信息服务和运维管理缺少相应的流程和知识积累, 过多地依赖于人的支撑, 关键人员的流动可能会造成信息应用系统的瘫痪。

2 解决问题的思路

要解决信息资源孤岛, 实现统一身份认证, 实现真正的信息集成, 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同时通过信息整合建立起各个层面的信息标准, 为后续信息的管理与利用提供规范, 本文提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2.1 以整合信息资源为依托

高校信息资源包括:图书馆信息资源、学生基本信息、课程与学科基本信息、科研信息、管理 (含办公) 流程信息等。高校信息资源是高校信息化运行的基础, 也是高校的一笔宝贵财富。要实现信息化服务, 必须依托现有的信息资源。而要有效利用现有资源, 进行信息资源整合利用是十分必要的[2]。没有资源整合, 谈不上统一身份认证和数据共享。然而数据整合并非对信息资源进行生硬的拼凑, 而要对整个数字校园信息系统中的信息进行全局的分析, 整理出全局数据视图, 并理清各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关系, 然后建立数据交换平台, 实现各系统之间数据的有序交换与共享。既要有整合现有数据库, 又要建设独具特色的专用数据库。具体

地区的落后面貌, 逐步实现信息化和现代化。

主要参考文献

[1]孟广均, 霍国庆.信息资源管理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2]赵永刚.推进少数民族地区信息化, 带动小城镇、乡镇企业、农业产业

化三者互动发展[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3) :

[3]杨改学, 田健.少数民族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 2009

(10) .

思路如下:

(1) 首先建立统一数据交换平台。信息资源整合时, 可重点考虑建设统一的符合高校信息化数据交换标准的通用数据交换平台, 通过这样一个数据交换平台, 对原有信息服务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清除, 存储在一个统一的中央数据库中;各个应用系统可以通过数据交换平台使用中央数据库, 获取部门业务所需要的其他部门的共享数据。通过统一的数据标准、统一的数据存储、统一的数据视图、统一的数据管理和单一的数据来源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准确性和一致性。共享数据库是校园信息化各应用系统之间实现数据共享的基础平台, 是中央数据库系统的一部分。统一数据交换平台使高校数字校园实现统一的前台个性化门户、中间的多种应用系统和后台的统一数据平台成为可能[3]。

(2) 建立大学信息集成模式。首先, 加强具有学科专业特色的数据库建设。数据库是网上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连接传统信息开发利用与服务和现代信息开发利用与服务的纽带, 是实现资源共享的基础。针对不同学科专业的不同数据特性, 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走好特色化之路。其次, 要树立节约和效益观念, 不要重复建设。要把建设重点放在专用数据库方面, 用独具特色的数据服务赢得较高的访问率。

2.2 以整合信息服务为目标

高校信息化最终的目标是要服务教学、服务科研, 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建立基于校园一卡通系统、办公自动化、教务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后勤管理系统、科研系统等系统的信息服务平台。在服务方式上, 将传统的需要手工、人力计算处理的流程和手续信息化并与校园网络相结合, 使整合后的信息资源能够以数字、声音、图像、文本等多种形式存在, 并能够实现一对多传输, 使信息表达从平面走向立体。在服务流程上, 利用工作流、消息、协同等技术, 实现跨系统的流程整合, 使得不同的管理部门能够在一个统一的网络办公环境中实现对同一事务的协同处理, 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真正意义上的电子校务服务。高校针对学生的管理不但应该保留传统学团管理, 而且要建立信息化服务体系。像很多高校现在建立的短信平台, 高校教师与学生对话体制, 社会、高校和家长联动教育办学等, 对学生全面发展都有很大的促进。要整合信息服务, 一般从简单的应用改造开始到规范的应用管理, 主要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使用虚拟化的手段。将服务集中到统一的服务器平台、统一的存储上去, 以节约现有的物理资源, 避免信息化成本成几何级数拉长。

(2) 建立以校园一卡通为基础的信息平台。自学生入校开始就建立以一卡通为基础的电子档案, 档案的内容除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外, 还应该包括学生所学课程信息, 学生在学团中的表现, 学生特长信息以及学生在图书、医疗、住宿、餐饮方面的信息, 真正实现全方位一体化管理。

(3) 使用门户实现应用集成。采用门户技术将应用系统集成到一个统一的门户中, 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数字校园的单一入口点;利用统一的身份认证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单点登录和应用漫游, 初步实现应用的集成和个性化的服务。定义清晰的应用接口规范, 使得遵循规范的应用系统能够方便地集成起来。

(4) 建立大学自己的资源库, 可以采用Web、FTP、视频点播等形式。这样既可以对本校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挖掘, 又可以对本校信息资源进行引导, 促进优势学科的发展。

2.3 以信息知识为导向

高校是知识创新的基地, 只有通过对新知识的不断追求和挖掘, 才能不断促进高校教育和科研的进步, 才能不断提高学生认知世界的能力。要大力开发对学科建设有利的信息资源, 跟踪其发展动态。对有科技含量、有创新意义的信息进行深加工, 挖掘信息含有的价值, 总结信息深加工的方法, 提高驾驭信息的能力。高校档案室、学报编辑部、科研处、学生工作处、图书馆是信息的聚集地, 虽然服务内容各有侧重, 但都应该在探索信息服务的内在规律上下工夫。如图书馆、院系资料室要经常性地开展文献、信息、定题定向服务, 撰写专题调研报告等。要增强信息服务的主动性、能动性, 延伸各部门信息服务的职能, 使高校信息服务实现现代化。

2.4 建立自己的信息服务队伍

高校信息服务职能的转变, 需要一支水平较高、能胜任信息资源重组和深化信息服务工作的新型专业人才队伍。因此, 信息服务人员首先应从思想观念和心理上做好准备, 在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上加强自我适应能力, 努力使自己在当今的信息服务中承担起诸如信息资源管理者、网络知识导航员、主题咨询专家等时代赋予的新角色。树立“服务第一, 教师学生至上”的服务观念和开放的服务意识, 信息员要有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 一丝不苟的务实敬业精神[4]。服务方式也应由不自觉服务变为自觉服务, 由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 领导者应该积极为人才培养创造有利条件, 在技能培训、鼓励创新上下工夫, 大力培养一支具有较高素质、较高管理水平的跨世纪人才队伍。

3 结语

培养人才与科学研究是高校的主要服务职责, 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教学科研质量和效率大大提高, 信息资源对高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做好信息资源管理对于高校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如何有效地提高信息服务和运维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实现其工作的规范化、流程化和自动化, 安全有效地管理好各种信息平台和信息资源, 保证系统可靠运行并把风险降到最低, 就成为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 实际上这也是校园信息化建设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总之, 高校信息服务工作正向社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高校信息服务部门和人员只有树立起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和开放意识, 将资源优势和网络优势有机结合, 提高综合服务水平, 高校信息服务才能持续发展, 才能在为教学科研提供服务的同时, 为科教兴国发挥重要作用。

摘要:目前高校已快速进入教育信息化阶段, 各高校都把各种信息化技术手段应用于管理和教学中, 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 如目前很多信息化技术资源没有得到整合, 信息资源的系统建设目标不明确, 信息服务体系守旧等。本文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信息化,资源整合,信息化服务系统

参考文献

[1]何秀全, 韩耀军.高校信息化服务团队建设探究[J].现代教育技术, 2010 (2) :150-152.

[2]叶汝军, 贾新民, 谢一风.浅谈高校信息资源整合[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09 (3) .

[3]金业阳.高校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研究[J].图书馆论坛, 2008, 28 (3) .

构建全方位的预习体系 篇8

随着教育部对高职高专办学资质教学评估活动的进行,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的意识空前加强,纷纷结合本校实际,立足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建立了适合本校的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而完善监控机构,构建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组织体系,是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基础和先导,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保障。

1 高职高专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组织构成

教学质量监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由高职院校职能部门、所有有关成员彼此分工协作,共同履行教学质量监控的职责。

质量监控与评价组织体系是指教学管理决策部门与执行部门的设立及职能划分,其职能包括组织、协调、监督、控制、评价。在组织建设方面,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组织体系要通过各种形式将全体师生员工都纳入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形成一套完整的、全方位的质量监控与评价流程。高职高专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模式是融监控功能、评价功能与教学功能于一体,它们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有机整体。具有全方位的质量监控组织体系由以下七个子系统组成:(1)决策组织系统;(2)监督组织系统;(3)执行组织系统;(4)专职评估机构;(5)教学条件保证组织系统;(6)信息收集与反馈组织系统。

2 高职高专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组织体系建设现状

现今高职高专院校大都建立了以教学督导室(或者是行使教学督导职责的部门)为基础的教学质量督导体系,制定了本学院的教学质量监控管理若干办法、教学管理监督委员会等制度,几乎都坚持以教学为中心,高度重视教育教学质量。但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组织的建立上却并没有高度重视,甚至组织管理还很混乱,职责杂混不清,具体情况如下:

2.1 缺乏高层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组织,各高职高专院校都重视基层监控组织的建设,而没有最顶层的掌控整个学院的质量监控与评价的组织,来对全院的监控与评价做宏观掌控。

2.2 没有专司来监控与评价顶岗实习,顶岗实习已经成为高职高专实践教学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各高职院校都意识到加强顶岗实习管理与过程监控,对于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只是在监控与评价的内容多了一项,并没有成立一个单独科室来进行专项监控与评价。

2.3 没有把企业、行业的专家和学生家长纳入到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组织体系中来,高职高专是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基地,他的教学质量的高低,接受学生企业、行业和学生家长是最有发言权的,所以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需要考虑到行业、企业等多方面因素,因此,应构建以学院为中心,行业、企业等多方联动的监控与评价组织机构,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职业素养养成、职业纪律约束和技术安全等进行有效监控。

2.4 学生教学信息员组织身份不明确,各个高职院校都意识到学生对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重要作用,都相继地建立了学生教学信息员,但一般都由班级的学,习委员担当,与学习委员的职责混在一起,使学生教学信息员的身份很尴尬,另外,院级学生会和系学生会都没有学生信息员的位置,甚至某些学校的学生教学信息员有地下党、间谍的称号。

2.5 学生教学信息员素质良莠不齐,由于学生教学信息员的组织身份不明确,促使学生的工作积极性不高,高素质学生自荐学生干部时,第一选择永远不是学生教学信息员,在其他学生干部遴选结束之后才能选择担当信息员,从而学生教学信息员的素质不能得到保证,学院又没有相关的培训,不能使学生教学信息员素质得到提高。这样就造成了学生教学信息员素质良莠不齐。

3 高职高专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组织体系的构建

以作者所在的黑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谈谈高职高专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组织体系的构建。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要得以正常有效的运行,教学质量监控的决策组织体系是必不可少的有力保障。学院在原监控机构的基础上进行完善,构建了全方位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组织体系,如图1所示。

3.1 成立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委员会

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委员会是学院最顶层的掌控整个学院的质量监控与评价的组织,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委员会是监控与评价体系运行的领导机构,是学院的教学质量监控的决策系统,具体由分管教学的院长牵头,教学督导室主任、教务处处长、各系(部)主任、学生工作处负责人以及聘请资深教师或专家组成。其主要职责是确定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总目标,确定教学有关政策、规章制度和工作运行条例,负责指挥、管理、协调、监控整个教学系统正常运行,协调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并负责教学基本建设和教学管理建设,负责师资队伍建设,负责审定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方案及最终评价结果,调控学院各部门在监控与评价体系中的工作关系,审批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等有关教学活动的政策和措施,总结有关教学活动的经验和理论,监督整改措施及建设方案的实施状况等。

3.2 规范院系二级教学督导队伍

3.2.1 设立“专职督导”

学院拟聘请若干名资历较深、责任心强的在职教师或管理人员为专职督导员,“专职督导”不再承担教学任务而专门履行教学督导之职,这样避免了教学督导“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尴尬,发挥教学督导成员的专业所长,对学院12个系(部)的所有教师进行督教,对教师的招聘面试、试用考评、授课质量、跟踪服务、教研指导、综合测评到质量建设等全过程进行督导。

3.2.2 各系(部)成立系(部)教学督导组

各系(部)根据自身特点组织一支专业结构合理,品德、学识并重,教学管理能力强,善于学习和研究的半专业化督导队伍,教学督导组长由分管教学的主任兼任。各系的专业教学督导员必须敬业爱岗,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熟悉教育教学政策法规和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3.3 成立校外专家和学生家长监督委员会

3.3.1 成立校外专家监督委员会

在与学院的合作企业中聘请专家组成校外监督委员会,对学院的主要教学文件和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对学院的教学进行检查和评价,为学院教学质量提供参考意见。协助学院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和社会需求调研,获取社会对人才培养规格方面的最新要求。

3.3.2 成立学生家长监督委员会

学生家长监督委员会应由学院领导、各系主任、辅导员、学生家长共同研究推荐产生,由热心职业教育事业、重视子女教育、关心学院建设和发展、有一定的社会组织能力、能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的家长代表组成。学生家长监督委员会将对学院的教学质量进行监控,为学院教学质量提高提供参考意见。

3.4 进一步优化学生教学信息员队伍

2008年3月,学院出台了《信息员管理制度》。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的产生,使学生参与学院的管理,对学院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学生教学信息员队伍只有不断的优化才能提供更准确、客观、公正的信息。要使学生教学信息员队伍具有较高的能力素质,首先,要优化信息员选拔程序,严把准入关,对学生教学信息员的选拔要规范,要有具体的程序。其次,要加大对学生信息员的培训力度,培养学生秉公办事、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引导其对教学管理工作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第三,将学生教学信息员的考核、评奖评优机制纳入学生考核及评奖评优系统中,让学生教学信息员与其他学生干部享受同等待遇。

摘要:高职高专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但体系中的组织体系并不是非常科学合理,特别是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企业的全程,从而完善监控机构,构建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组织体系成为迫切需研究的课题,本文就从组织体系的构建研究入手,旨在探索建立企业、学院等全方位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组织体系。

关键词:高职高专,教学,监控,评价,组织,构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2003.

[2]李雁冰.课程评价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6.

[3]张安哥.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构建全方位的预习体系 篇9

中国矿业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大学之一, 也是著名的矿业学府, 更是特色鲜明的以工科为主导的大学。这就决定了矿大的学生对大学英语学习的特色要求。矿大的大学英语既需要基础的学习, 也需要针对工科的特点进行特色教学。这就需要矿大的大学英语教育既要有人文特色, 更要有科技特点。因此针对矿大学生的英语教学改革必须要从实际出发, 符合矿大学生情况。

一、推进多元教学

大学英语教师在改革中有着重要作用。传授知识, 教授方法的同时更应注重教学的创新。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 (倪转斌5) , 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也早已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能力提升的需要。因此教师应该采取多元创新的教学方法。井升华教授曾经指出, 我国英语教学落后与大纲和教材有关 (1) 。就中国矿业大学而言, 正在进行的大学英语改革就是从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开始修正, 提出培养具备听说读写能力, 擅于运用英语的高校学生。新的教学目标将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真正希望学生年那个擅于利用英语这一工具。首先教师的教学摆脱了原来的课本的束缚。新的教学以课本为依托, 注重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环节, 引导学生自己课前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课上解决问题, 课下拓展知识。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尤其注重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课上开展各种活动,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第二, 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 学习的主导。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 通过讨论, 作业展示融入课堂。第三, 课程设置多元化。戴炜栋教授曾提出英语应该纵深发展 (5) 。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应该包括普通英语、特殊用途英语、通识教育类英语 (王守仁3) 。矿大目前的英语课程基本形成了以基础课程为依托, 包含专业英语, 国际化课程以及功能英语等。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具备坚实的基础, 更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选择。尤其是矿大一年两度的大学英语水平测试, 本着测出学生综合水平的原则, 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进行, 全方位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准。在水平测试的基础上, 学生可以根据这个有效的维度, 决定是否免修英语, 是否选择更符合自己特色和需求的英语方向进行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等级, 结合自己的兴趣来选择英语课。

二、开展全方位学习

目前大学生仅仅依托课堂学习的模式早就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学生应该全方位进行学习。首先, 稳扎稳打, 立足课堂。课堂的学习应该是高效的集中的, 注重方法的学习, 课堂的参与。并且努力成为课堂的主导。大学生在课堂上应该学到的主要是一些技巧, 并且能够将这一些技巧应用到以后的学习和练习当中。其次, 充分利用第二课堂, 深化学习。中国矿业大学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大学生应该珍惜。例如, 开展自主学习, 充分利用网上资源, 完成网上测试, 了解自己水平, 检测自己的学习成果, 及时巩固复习学过的知识。积极参与英语广播电台的建设, 收听校园英语广播。踊跃参加大学生英语竞赛, 口说大赛, 演讲比赛等各类英语竞赛, 在比赛中提高自己。听取外教讲座, 丰富知识, 拓展视野。再次, 讲究学习方法的创新, 学习方式的突破。将英语的听说读写各个环节作为一个系统来发展, 求进步。本着时时刻刻学习, 随时随地提高的理念对待英语学习。

三、结论

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内局势的发展对英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真正以英语为工具具备一技之长的人才是社会国家发展的必须。大学英语承担着重要的任务, 既是对基础教育的巩固, 又是对后续教育的铺垫。

大学英语改革的成功推进离不开高校教师的多元教学, 更需要大学生自身的全方位学习, 也会得益于大学英语创新训练体系的构建。新形势下, 教师和学生应该多管齐下, 具备创新的思维, 采用创新的方法, 构建创新的模式, 真正使大学英语有所教, 得所学。

摘要:伴随着经济社会国际化和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 英语的实用功能进一步强化。大学英语改革势在必行, 培养真正懂英语, 确实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是国家和社会的需要。本文以中国矿业大学的英语教学为例, 论述推进多元教学和开展全方位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从而构建大学英语实践创新训练体系, 更好的推动大学英语改革, 使更多的人获益。

关键词:多元教学,全方位学习,实践创新训练体系

参考文献

[1]戴炜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的“一条龙”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 (5) .

[2]井升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费时低效的原因[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9, (1) .

[3]倪转斌, 刘治, 等.中学英语教学的反馈意见调查与分析[J].中小英语教学与研究, 1998, (2) .

[4]王守仁关于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1 (1) 3页.

上一篇:总服务台下一篇:幼儿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