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

2024-07-18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精选十篇)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 篇1

加强学习目的的教育,是学校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作,应经常结合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从而使学生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由此产生学习的需要,形成长远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在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原有特点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如针对性格内向、基础较差的学生,应热情鼓励他们,消除其心理焦虑。同时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要经过教师一系列积极细致的工作才能调动起来。教师是每一堂课的设计者,又是实施者和组织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对教学内容的精心组织,每次上课前应吃透教材,掌握教材的轻重环节,认真编写教案,尤其在教学实践中,对应用性很强的内容,在备课时应引起重视,在课堂上加以补充。如此,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引起对新知识、新课程的重视,激发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2 在授课前提倡学生预习,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双边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既有老师教,又要有学生自己学。学生自学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让学生开动脑筋,按授课计划进行预习,并在预习中对要学的内容提出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听课,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便于教师收集学生预习中提出的问题,也能改进教学结构,及时调整教学手段。

3 在课堂教学中,重点放在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上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课堂教学是在校学生获得知识极为重要的手段。教师在课堂讲授时切忌“灌注式”,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活动呈现双向交流。我们在课堂教学时,根据学生在自学时提出的问题,多采用开放式教学,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在预习中提出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为主线,精心选择讲授内容,突出重点,讲透难点,引导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独立思考、归纳、整理。在讲述的过程中,阐明对问题的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途径。对于学生得出的结论,给予合适的时间开展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既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口头表达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不单是单纯地向学生讲述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智能,也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要作用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做储存知识的“容器”,而是主动、积极地思维,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地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

4 运用媒体,拓宽创新空间

电脑多媒体的应用为英语课堂教学提供了强大的辅助功能,它为教学创设了一个教与学的广阔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新知,形成学科的创新能力。如在教授迈克尔·乔丹时,以多媒体的形式出示了他辉煌和不平凡的一生,并把他的精彩扣篮视频短片给学生演示。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当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如:计算机网络教学、录音机、录像机、投影仪、幻灯片、语音实验室等多媒体设备,以多维的、多样的、多角度的、高密度的展尔方法,通过语言图像和声音同时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官,让他们左右脑并用全身心地投入,增加了真实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消除其学习紧张感和焦虑感,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本能和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每一个学生都是生动、独立的个体,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而教师是这个变化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为学生服务的。英语作为“教育面(下转第105页)(上接第103页)向世界”的重要学科,在新形势下它的作用显得更加突出。

5 课后辅导是开发学生智能的重要一环

课后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也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重要措施,是开发学生智能的重要一环。

我们在课后辅导时,针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不是就题论题,直接给出答案,而是根据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对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从多个侧面进行详细分析,逐步启发学生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使学生对问题理解得深刻,掌握得扎实,同时也教给了学生正确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和启发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此外,在课后辅导中,我们针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差异,采用因人而异的辅导方法。对于基础知识掌握得好,所学知识理解得透的优秀学生,适当地增加课外知识,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向上、主动学习的状态中;对于反应较差,所学知识不能灵活掌握的学生,则注重于从所涉及的问题讲起,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从而使其易于接受,达到问有所答,学有所得,积极思维的良好效果。

6 加强教师的教学与创新

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知识的更新、教师素质的提高是新世纪我们面临的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也是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培养的瓶颈。对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不断进行动态调整,是教学的需要,更是时代的需要。应该认识到,创新教学不仅是多层次的,而且还是同层次里多层面的,只有在教学实践的广博疆界里不断发现、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才能最终实现我们的教育理想。要积极推进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独创性和多样化,鼓励教师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教学创新,增加对教学设施更新的力度,努力提高医学教育技术水平。提倡教学中的独立思维和个性化特色,鼓励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并通过参加各类教学科研组织,锻炼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意识。鼓励青年教师进行跨专业的学习,鼓励青年教师跨学科的联合,应是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且切实可行的方法。青年教师应非常珍惜与临床医院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熟悉理论在实践上的应用;熟悉学科在临床上的发展;熟悉科技进步与人类健康;熟悉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只有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才能实现自我的提高、教学的创新、社会的进步。只有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极大的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越学越愿学,越学越会学。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篇2

摘 要: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的关键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学的重要任务。本文介绍了几种主要的动机理论,并以这些动机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关键词:学习动机;动机理论;激发和培养

学习动机是指激励并维持学生朝向某一目的的学习行为的动力倾向,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和直接原因。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的关键因素,它支配了学生的学习行为,说明了学生是否想要学习,乐意学什么,学习的努力程度等。由于学习动机的多样化,导致人们对学习动机的理解也多种多样,由此派生出多种不同的学习动机理论。

一、学习动机理论的研究

1、强化动机理论。

强化动机理论是由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家提出来的,他们不仅用强化来解释学习的发生,也用它来解释动机的产生。斯金纳通过系统的实验操作证实了行为之后给予的正强化对后继行为具有增强作用,认为强化是形成和巩固学习的重要条件。强化有两种,即正强化和负强化,一般来说,正强化和负强化都有增强学习动机的作用,如适当的表扬奖励等正强化懂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而适当的批评等负强化也能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2、学习动机的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的创立者、人本主义心理家马斯洛认为,人的动机来自于五种基本的需要,由低到高排列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认为,只有低一级的需要得到满足或至少得到部分满足之后,高一级的需要才会产生。他认为人的动机是因为人们的某种需要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而产生的,通常人的动机是在低层次的需要获得满足后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时而产生的。

3、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德在其对人际知觉的研究中首先提出的。韦纳使归因理论不断完善。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做的解释和评价。不同的归因对行为活动产生的影响不同,个体怎样解释其先前的成功和失败,决定她下一次对任务的选择、持续努力的时间等,也就是说,归因是动机的决定因素。归因通过自我意识、期望和情感的变化从而影响动机的。因此,根据学生对学习成败的自我归因可预测他以后的学习动机。4、成就目标理论。

成就目标指个体从事成就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成就目标理论的代表人物德维克提出,人们对于能力持有不同的内隐观念。一种是能力的实体观,一种是能力的增长观。持有能力实体观的学生倾向建立成绩目标,以最好的成绩来表现他们自己。持有能力增长观有学生,更多地设置掌握目标,并寻求那些能真正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技能的任务。

5、自我效能感理论。

班杜拉认为动机来自于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是否能成功地进行某项活动并取得成功的主观判断。班杜拉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主要有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体验、替代经验、言语说服和情绪唤醒。自我效能感不仅制约学习动机,而且制约学习结果。所以,要改变学生的学习行为,就应设法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二、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的关键因素,因此,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极其重要。根据以上学习的一些学习动机理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人本主义教育学家将学生的个人发展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人生来就有成长和自我实现的倾向,所以强调动机的内部和内在因素,如自主的需要、发展能力、实现潜能等。这种观点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特别是在他的自我实现观念中十分突出。另一个代表人物罗杰斯也认为,人都有学习的自然潜能,都有学习的愿望。因此,教师的首要工作不是传授,而是起到一个引导者的作用。教师应该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奠基石,只要能把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和激发出来,引起他们的疑惑、惊讶,那么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的愿望,从而自动地去学习和发现问题。

(二)鼓励学生建立掌握目标,激发学习动机。成就目标理论的代表人物德维克等人提出,人们对于能力持有不同的内隐观念。一种是能力的实体观,一种是能力的增长观。持有能力实体观的学生倾向建立成绩目标,而持有能力增长观有学生,更多地设置掌握目标,并寻求那些能真正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技能的任务。对于持成绩目标的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循循善诱的方法,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让学生多动动脑筋,并帮助这些学生建立掌握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让他们认识到失败并不可怕,失败不过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从而让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对成就目标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教师应该强调学习内容的价值和意义,让学生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为了所谓的分数,而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

(三)训练学生对学习结果有一个积极乐观的、现实的态度。美国心理学家韦纳认为,一般地说,人们常把自己的成功或失败归结为个人能力、努力程度、任务难度和运气、他人的帮助、情绪、环境等多个因素。归因理论研究发现,个体怎样解释其先前的成功和失败,决定她下一次对任务的选择、持续努力的时间等,也就是说,归因是动机的决定因素。其实,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其结果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时好时坏是正常的,有些学生看到成绩提高了,就得意扬扬,开始骄傲自满;而有些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下降了,就非常失望,对自己完全失去信心。其实这两种心态都是很不科学的,它会破坏学生良好的内部学习动机,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其实影响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是很多的,主要有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他人的帮助、情绪、环境等等,所以在分析的时候,我们应该多种因素一起考虑。而教师应该学习和借鉴归因理论,帮助学生对自己的成败进行正确归因,因势利导,对学习结果有一个积极乐观的、现实的态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4)正确运用奖与罚。

强化动机理论者认为动机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激发力量,无论是正强化还是负强化,都是来自外部的刺激,对行为起到了增强作用。一个学生的学习动机来源于他过去和当前学习所经历的强化体验,教师的表扬或批评、奖励或处罚等,都是强化的例证。一般来说,表扬与奖励比批评和指责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实施奖励时,我们必须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实行不同的奖励制度。一般情况下,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评价起的作用更大一些;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通过集体舆论进行评价效果更好。只有这样,奖惩才能起到激励学习动机的作用。并且对于学生来说,能得到教师的肯定或表扬有利于保护其学习积极性,每一个学生从内心来说,都是希望能得到表扬的。基于这一点,我们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对其多加鼓励,肯定的评价具有积极的强化作用,能使学生产生再接再历、积极向上的力量,这一点是绝不能忽视的。当然也应该适当运用批评,必要的批评也是要的。批评能帮学生指出缺点和不足,让他们更好地发展。并且学生被老师批评之后,为了重新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他们会更加努力的学习,显然批评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总而言之,正确合理的运用奖罚制度,只有这样,奖惩制度才能起到激励学习动机的作用。

研究和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重要意义,学习动机的激发和维持是实施各种有效教学的前提和保证。而对学生的学习来说,只有当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学习动机,对其动机和行为的可能后果作出分析评价,并以此来改变自己的某种动机时,才能使自己更好地学习或发展。而学习动机理论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依据,我们可以充分运用学习动机理论来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得到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篇3

关键词:学习动机 培养 激发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正确了解、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就能充分发挥其潜在能力,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需要

学习动机包括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个基本成分,学习需要是个体从事学习活动的根本动力,在学习动机中占主导地位。

1.加强对学生学习目的的教育,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

正确而又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形成和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必要条件。作为教师,我们必须经常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方面的教育,要使学生明白,学习能使自己获得就业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尽管目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但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技校生、高职生,却普遍受到企业的欢迎。

我们要通过现实中的具体事例,使学生牢固地树立起就业并不一定难的观念,从而把学习当成自身的需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此外,教师还要注意根据各个学科、所讲知识、教学形式和学生年龄特点等,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和远景教育。同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价值,让他们的学习动机在现实生活和活动中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强化。

2.改变学生的成败体验,使他们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

一是学生的成败感与他们的自我标准有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这种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二是在课题的讲授中要由易到难呈现,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感;三是课题难度的设置要适当,要使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后都可以完成;四是在某一方面课题失败时,可组织学生先完成有关基础课题。

3.改善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弥补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欠缺

成功体验的获得,最终必须依赖于学习上的真正成功,即有效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因此,找出学习上的关键问题、填补知识技能掌握方面的空缺,是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关键,也是真正获得成功感的先决条件。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下,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形成学习的积极性。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要实施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在教学中,教师可把一个较难理解的知识或较难解决的问题,分解为几个较为简单的知识或问题,逐层推进、逐步深入、循循善诱,让学生理解知识或解决问题有一种“拾级而上”的感觉。

那么,教师如何创设难度适宜的问题情境呢?这就要求教师一要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二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发展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概念,他认为“最近发展区”是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即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独立地完成任务,不需要教师的帮助即可达到的水平)与学生的第二个发展水平(即在现有发展水平之上,学生不能自行完成任务,须经过教师的启发帮助才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距离。教育要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必须把着眼点放在学生心理发展的第二个水平上。也就是说,教师对学生提出的目标或要求,能使学生“跳一跳,够得着”,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获得“柳暗花明”的惊喜。如果完全适合(太易)或完全不适合(太难),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多种多样,既可以用教师设问的方式提出,也可用作业的方式提出;既可以从新旧教材的联系引进,也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经验引进;既可以是在教学的开始阶段,也可以在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束时进行。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经过实验,提出了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有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但是动机水平也不是越高越好,动机水平超过一定限度,学习效果反而更差,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也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

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恰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在学习较容易、较简单的课题时,应尽量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而在学习较复杂、较困难的课题时,则应尽量创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慢慢引导,以免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

3.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不断深化学习动机

所谓“成功的喜悦”,是指学生达到预定目标的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当学生从成功中看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时,就能产生“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基于这一点,我们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的积极因素,对其多加鼓励,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从而享受成功的满足和喜悦。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对学生所表现出的热情,特别是鼓励,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尤其是学习困难生,他们也有一种“不能比别人差”或“要胜过别人”的心理,教师要更加努力去发掘他们的闪亮点,他们哪怕有很微小的进步,也要及时予以鼓励。

4.充分利用反馈信息,给予适当的评定

从信息论和控制论角度看,没有信息反馈就没有控制。来自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对学习效果有明显影响。这是因为:一方面,学习者可以根据反馈信息调整学习活动,改进学习策略;另一方面,学习者为了争取更好的成绩或避免再犯错误而增强了学习动机,从而保持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果在提供定量的信息反馈的基础上,再加上定性的评价,效果会更明显。

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有促进作用。适当的表扬效果优于批评,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表扬而非批评。因为前者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而后者恰恰起到了相反的作用。虽然表扬和奖励对学习具有推进作用,但使用过多或者使用不当,也会产生消极作用。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奖励,促使学生由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换,对信息任务本身产生兴趣。

5.适当地组织竞赛,激发学生的外在动机

学习竞赛以竞赛中的名次或胜负为诱因,可以满足学生自我提高的需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影响其学习效果。组织得好的竞赛;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有助于培养他们积极进取、勇于攀登的思想品德;不仅能够有效地形成学生的外在动机,而且能够作为一种鼓励进取、反对懈怠的诱因,去调动学生尚处于萌芽状态的各种内在的学习动机,并使之活跃和强烈起来。但是,竞赛只能是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的一种辅助性的手段,不能夸大它的作用。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不同、智力水平不同等,竞赛的指标不易做到恰当,因而不能企图通过频繁的竞赛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谋求教学质量的提高。竞赛的作用和意义,关键在于如何适当而又妥善地组织竞赛。

激发与培养学生学习动机教育对策 篇4

一、教学中要做好学生内在需求的培养与激发

由于动机源于个体的内在需求, 内部唤醒状态是人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学习活动, 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 不在活动之外, 它不需要外界的诱因、奖惩来使行动指向目标, 因为行动本身就是一种动力。

1. 加强理想教育, 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在祖国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 因此应教育学生从小树立:当前努力学习, 长大报效祖国的信念, 做一个有理想、有文化的新人, 从小立志为祖国复兴为民族振兴作出贡献,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只有具备了崇高的理想, 在学习上才能产生无穷的动力, 才能不被纷繁复杂的外界诱因所干扰, 潜下心来努力。

2. 加强学习目标教育, 提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学习目的教育是一项经常性的教育, 它与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和培养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 常常是由于对学习这门学科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它的目的、任务、要求, 认识到在以后的应用中的价值和作用, 这样随着学习的深入、认识的深入, 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就会提高。

3. 提供成功的机会, 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某些成功的体验是激发学生内部动机的最主要的手段之一, 学习的动力与目标的达成是相辅相成的, 因此教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应该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一旦尝到成功带来的喜悦, 学习的动机就能获得强化, 又有助于使学生产生自信心, 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二、教学中还要重视外在诱因的设置与运用

外在诱因主要是指行为目标和奖惩等, 它是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 动机的满足不在活动之内, 而在活动之外。

1.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师需要加强教学的吸引力, 在教学中要注意教学的新颖性和启发性,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育教学过程中, 创设问题情境, 提出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 使学生既感到熟悉, 又感到不能单纯利用自己的已有知识去解决。这时就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的欲望, 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 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 不愤不启, 不懈不发就是对这种境界的完美描述。在教学方法上不能照本宣科, 让学生参与其探索、研究、参与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快乐, 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提高学习的热情。

2. 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心理成分, 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会把学习看成内心的满足, 而不是把学习当成负担, 从而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 它是通过多种教育机制培养形成的。 (1) 多样化的课堂导入, 激发学习兴趣。 (2)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培养学习兴趣。 (3) 精选喜闻乐见的教学资源, 增强学习兴趣。 (4) 利用目标期望效应, 培养学习兴趣。 (5) 利用已有的动机和兴趣, 形成新的学习兴趣。 (6) 加强课外活动, 发展学习兴趣。 (7) 及时反馈和评定, 提高学习兴趣。 (8) 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的兴趣得到激发与培养, 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得到增强, 使学习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良好的融洽的学习环境、气氛和师生关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诚所谓“亲其师, 信其道”, 近代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功能不仅是传授知识, 更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师生关系良好, 学生会因为对老师持肯定的态度, 并希望得到自己所肯定的教师的赞许和认可, 而转化为对该老师所教学科“爱屋及乌”式的学习动机。

三、教学中也要注重学生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

自我调节是联结和协调动机的内在起因和外部诱因的中间桥梁, 通过它个体的需要被激发, 并进而获得能量和朝目标方向前进的驱动力, 从而引发和维持行为。为使学生真正转变“要我学”到“我要学”, “我肯学”到“我能学”, 如何才能做到这点呢? (1) 培养学生的自我有效感。 (2) 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合理的评价, 判断自我反应。 (3) 鼓励学生通过评价判断, 将自我反应效感与学习动机联系起来, 使良好的自我有效感成为学习动机的有效调节器。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重点放在学习的认知活动方面, 而不是动机本身。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动机需要, 即在课堂上有哪些需要可以促进他们把自己的行为指向学习, 并据此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 通过富有成效的教学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参考文献

[1]陈琦, 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吴洁.浅谈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J].初中教学研究, 2009 (10) .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 篇5

[内容提要]

当前农村初中学校中学生流失率极其严重,而究其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是细细分析却是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学习动机低落造成的。只有认真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找出相应的对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初中中学生流失率居高不下不爱学习这一矛盾。本文将从存在的现象、深层的原因、积极的对策三个方面进行论述解决这一矛盾的探讨。

[关 键 词]

农村 初中 学习动机 激发 培养

[正 文]

一、现阶段农村初中学生中较为普遍存在的现象

在当前的阶段,农村初中学生由于受家庭、学校、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感到到学校读书根本没有明确的动机和目标,被动的上学“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糊糊涂涂地打发时光,这也是当前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率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向学生问起“你为什么要学习”的问题时,很多人回答“爸爸妈妈和家里人逼我来的”、“不读书在家也没事干,反正我还小就得来学校吗”、“人家来了我也只好来了、“爸妈说了等我年龄大些就让我出门打工了”等诸如此类的话。由此可以看出,很多学生到学校学习是无可奈何的,是被动的学习。同时许多的农村初中学校在积极推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同时,却对能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学习动机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明确的对学生进行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引导的教育并不多,或者说根本没有。

虽然学生到学校读书没有明确的动机和目标这种现象在当前的农村初中还不是很普遍,但是绝大多数的学困生是这样的,部分中等生也存在着这样的心理,甚至包括一小部分优等生也存在着缺乏明确、坚定的学习目的,没有足以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动机。

二、当前农村初中学生学习动机低落的原因剖析

动机是指激起一个人去行动或者抑制这个行动的一种意图、打算或心理上的冲动。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导向和强化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变量。

学生学习动机低落的直接表现是对学习有一种反感甚至厌恶的情绪,具体的表现是对待学习中的困难能躲就躲、对待老师布置的作业能拖就拖、对待课本能少看一眼就少看一眼、对待学习上的制度能钻空子就钻空子。这种现象是很普遍的存在着,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学生学习上松松垮垮,毫无上进心;有的敷衍应付、甘居落后;有的一捧起书本便打瞌睡,倦态十足……这些现象是对学习兴趣低落情绪的外在表现,从更深层次来看是学习动机低落造成的。造成当前农村初中学生学习动机低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初中学习生活的不适应。许多的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之前及之后缺乏较为明确的适应教育,再加上中学学习生活具有时间紧、节奏感强的特点,从而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进入初中后不适应。小学时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仍然保留着,仍然恋孩提时的嬉戏和爱不释手的小儿书读物,当面对新的老师、新的课程时茫然失措,一旦学习上遇到困难,就会出现颓废丧气的不良心理,进而导致学习成绩的直线下滑。

(二)、学习基础较差,早早失去了学习信心。一部分初中学生由于小学阶段的基础较差,上课做晕车、学习倍感艰辛,甚至在班上常会遭到老师、同学的嘲笑,久而久之,他们对学习产生一种恐惧感,破罐子破摔。这一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较差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既有一味追求素质教育而忽视智育的因素,也有农村家庭对基础教育重视的程度不够因素。

(三)、农村初中大面积片面追求中考升学率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农村初中大面积片面追求中考升学率的压力之下,上级领导考核一所学校办学成功与否的指标中升学率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校长考核教师优秀与否的指标也是看升学率的高低,教师从而一味地片面追求升学率,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少数成绩好的学生身上,放松甚至放弃对多数学生的教育,使中等生、学困生成为教育的弃儿。再加上教师工作方法简单、粗糙,一味地通过加强学习强度和加班加点来提高学生的成绩,忽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课堂教学枯燥乏味,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师生之间没有民主的沟通。学生在校园内体验不到读书的乐趣,惭惭地对学校学习生活畏而远之。

(四)家庭、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农村家庭的孩子大多数是父母不在家,常年累月的在外打工赚钱,孩子往往留给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看管,有的甚至把孩子自己留在家里或者学校里。他们多数关心的是孩子的身体健康与否,对子女的学习关心很少甚至漠不关心。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太低,只要求孩子关在学校内不闹事或混本毕业证就行了;另外一方面则是部分家长盼子成才心切,过分的关心孩子的学业,导致学生思想上压力较大。此外,家庭生活贫困、家庭结构的破损解体等也是使学生失去学习信心,滋生厌学情绪的一方面。

当前社会上新一轮“读书无用论”又见抬头,在人人大抓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一些学生及家长认为读书不顶用,无非是混本毕业证书,考上大学照样没工作,而赚钱才是最实惠的硬道理,学生小小年龄就萌生外出打工的念头。另一方面社会上各种娱乐设施日趋多样化,网吧、电子游戏机如雨后春笋,遍及社会各处,其诱惑力远远大于气氛紧张严肃的课堂。学习对他们来说失去诱惑力。

当然,影响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的因素是多种多样很复杂的,更是多重因素的交织影响包括个人兴趣爱好、道德品质、家庭社会、人际关系等。

三、农村初中学生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心理学家认为,动机是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人的行为总是在动机的指引下向一定目标前进,动机越强烈,人的行为目标也越明确。实行动机教育,在硬件设施、教学设备不足的农村学校显得尤为重要。对这些学校来说,只有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积极、深入地培养和发掘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营造你追我赶、相互促进的竞争氛围,才能弥补学校硬件、软件等资源的不足,才能从根源上保证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全面提高教育的质量,在一定意义就是要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需要与学习行为。

(一)、帮助树立正确学习目标,适应学习并激发自觉性。

人的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活动动机引起的,学生的学习活动也不例外。学习目的和个人的奋斗目标是重要的学习动机,他们就如同在江河中航行的帆船所需的灯塔一般。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就会在学习中产生巨大的力量,在困难、挫折面前永不畏缩。“人们都说中学的课程多,功课重,学习很累。可我不以为然,我觉得虽然课程多、功课重,可是我做起来如小菜一碟,没一会功夫就完成了。回到家,无事做的我便一头插进电视里,一发不可收拾,连妈妈叫我吃饭都没听见。结果是被妈妈捏着耳朵‘揪’起来,说:‘都这么大了,还那么爱看电视,还不去学习。’唉,天天都是学习,学习,又是学习,我该怎么办呢?”说这些话的这位学生目前的学习成绩十分优异,但是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由此可以看出多数的学生学习处于一种原始的、朴素的状态,一旦遇到挫折的打击很容易一蹶不振。因此应该从帮助树立学生的正确的学习目标入手,通过主题班会课、历史伟人故事会、国旗下讲话等途径介绍名人伟人成长事迹,使学生明白,杰出人物之所以能够做出巨大贡献,除了机遇之外,崇高的追求目标和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是他们成功的关键,激发学生以他们的先进事迹鞭策自己,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积极克服初中生活的不适应,自觉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努力追求崇高的奋斗目标,把当前的学习与祖国的需要和未来的建设事业联系起来,与个人的远大理想联系起来,从而端正学习态度,形成正确长远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的热情和自觉性。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某些学科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常常是由于对学习这门学科的重要意义缺乏认识。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它的目的、任务、要求,认识在以后的应用中的价值和作用,尤其是要与生活紧密联系。这样随着学习的深入,认识的深入,学生对学习就越有兴趣,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就越高。从而把学习当成自身的需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我善学”。

(二)、提供学习成功机会,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得到某些成功的体验,已经成为当今激发和培养学习动机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失去学习的兴趣、学习动机低落的原因之一就是学习基础差而在当前的初中学习中又跟不上进度。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学习上很少取得好成绩,得不到精神上的满足和成功的喜悦。相反,他们总是受到批评、指责、冷遇,常此以往,越受批评,越觉得学习可怕,引起退缩和回避。如果教师给他们合适确定的作业,让他们有“跳一跳就够得着”的感觉,帮助他们取得进步,并且及时鼓励和表扬,就会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一次成功的体验又推动第二次,从而使动机不断加强。对学困生而言,成功使他们恢复信心,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讲授知识进行具体的课堂教学时,应该创造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获得成功的体验。还应不断创设问题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学生一旦尝到成功带来的喜悦,学习动机就能获得强化,又有助于使学生产生自信心,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运用这种方法时,首先要考虑到学生的不同实际情况,设立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要求,也就是说,教师对学生提出的目标或要求,要使学生能“跳一跳摘到桃子”。其次要控制教学的进度和难度,使学生的某些具体学习得到不断实现,尤其是尽可能创造条件,使学生有机会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在生活的实际运用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三)、改革课堂教育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在当前对教育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状况下,努力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水平大面积的提高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是符合时代的要求的,尤其在当前农村初中中更应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然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不矛盾的,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不但不影响教学质量相反会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内容的新颖和丰富,会使学生学有所得;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更可引起学生的新鲜和好奇,两者都可以使学生获得精神的满足而产生学习的兴趣,特别是教育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最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体验到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人。

积极贯彻落实新课标要求,认真组织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形式。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使学生充分发挥联想的作用,回忆和归纳经验知识,或举一反三,或“滚雪球”,尝试解决具有多种可能答案的问题,体验学习的乐趣。在合作探究交流中轻松自由的学习,学生通过和老师同学的交流在愉快的完成学习目标。教师在教学中要更多的关注中等生和学困生的学习愿望、尤其是学困生的学习愿望,他们更学要老师给予关注与帮助。[莲~山 课件]他们是学习中为数众多的群体,不应使他们成为教学中的弃儿,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以此来激励他们以加倍的努力学习。积极活跃课堂气氛,努力改变死寂沉闷的课堂,充分开展辩论会、演讲会、朗诵会、竞赛活动,有效的利用奖赏手段激励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因素。教师要能及时反馈学习结果包括作业的正误、成绩的好坏、应用所学知识的成效等,它更能激励学生对学习的热爱,更能鞭策学生发愤学习。反馈越及时,效果就越好,对学生的鞭策与激励就越高。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当前农村初中中已经建成的多媒体教室及丰富的网络资源来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能给学生带来声音、图像、动画等多方面立体的学习感受,课堂变得更生动有趣。

(四)、建立定期联系互动机制,积极应对种种负面影响。

当前农村初中的学生多数是留守在家的孩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者居多,自然受到金钱至上思潮的影响很深;同时由于缺少父母有效的家庭监管和正确的学习目标教育,受到社会上弥漫的知识无用论、上学好了考上大学也是一个打工仔的片面影响很大。学生在学习上自然而然的表现出动机低落、学习得过且过。许多教师面对这种情况虽是怒其不争,但往往都以无法有效的进行教育为借口放松了对他们的教育,或者干脆不管不问任其发展。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不应该采取这种消极被动的方式,他只会让更多的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会辍学,应该积极行动起来采取力所能及的方式消减来自家庭、社会等方方面面的负面影响。

教师和班主任一同行动起来和家长取得联系。充分利用电话、手机、甚至互联网这些通讯手段积极主动的和家长取得联系,定期向他们汇报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有效的沟通,利用短信、电子邮件把学生在校的情况反馈给家长争取得到家长的最大支持,[莲~山 课件 ]教师和家长一道共同激发、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其次:利用节假日、重大活动等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积极营造学知识、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如:带领学生消灭充斥社会各个角落里的墙体广告错别字、纠正用语不规范活动,既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体验到了知识的重要性,又使周围的群众看到了学习的有用性。最后:努力打造适合当地农村初中的校园文化,让学校成为当地的积极文化的领潮者,成为当地群众心目中的知识圣地,扩大学校的影响力。如结合我县打造“楹联文化之乡”的具体活动,组织学生、教师人人学对联、写对联、送对联到农家活动。

论中职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篇6

关键词:中职学生;学习动机;培养;激发

G712.4

1 引言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对于教学效果的好坏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那么,对于中职学校这样一些具有一定特殊性的学生们来说,如何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进而为全面提升中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提供坚实、有力的基础呢可以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难题。由此可见,对中职学生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的探讨、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2 中职学生的基本特点分析

与其他学生不同,中职学校的学生有着他们的独特性,他们基本都是初中毕业甚至是还没有毕业的学生。与普通高中学校的学生们相比,他们在学习上并不占优势,往往是班级中的差等生或者落后生,甚至可以说是应试教育的牺牲者。由于他们在学习上的劣势,长期被教师所忽略,他们缺乏对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加之文化基础的薄弱性,甚至讨厌学习,厌恶学习,伴有一定程度的自卑心理,对于教师往往带有本能的抵触情绪。因此,要想真正让他们喜欢学习,实现学习成绩的进步与提升,就必须首先解决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培养他们的学习动机。

3 对中职学生学习动机现状的分析与探讨

3.1学习目的不明确

要想真正把学习搞好,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然而,在走访调查的过程中发现,中职学生的学习目的极其不明确,甚至相当一部分学生表示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来职业学校,非常茫然,也不知道自己未来究竟应该做些什么。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就很容易解释了,玩手机、睡觉、混日子自然是极为常见的现象了。

事实上,也正是由于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他们很难产生学习动机,也就很难把学习成绩提升上去了。

3.2自信心不足

自信心不足是中职学生学习动机不强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们而言,他们从来就不是学习中的佼佼者,他们之所以回来到中职学校,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学习成绩不好,出于无奈,只能选择中职学校。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在学习上相当没有自信,甚至厌恶学习、抵触学习,那么,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也就无从谈起了。

3.3缺乏崇高的人生理想。

崇高的人生理想是指引人生前进的方向,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人生进步的力量源泉。可是由于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和错误思想以及不良的网络文化的影响,部分中职学生缺乏崇高的人生理想,没有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因而找不到正确的努力方向。

4 中職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要想真正激发中职学生的学习动机,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4.1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大量的教学实验告诉我们,融洽的环境、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动机水平。为此,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第一,真正走进学生。学生们进入中职学校,可以说是进入一个崭新的环境,他们不仅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同时也渴望得到老师的认可。为此,教师一定要放下教师的身份,走进学生,了解学生,用心和学生们沟通,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第二,学会赞美与肯定

无论学生是在日常的学习中,还是生活方面,犯了错误,教师要首先思考,在个过程中,学生虽然是错了,但是是否有闪光点呢?如果有,班主任一定要毫无吝啬地给予学生赞美与肯定,在此基础上,指出学生的错误所在,并引导其积极改正。这样,学生就会有强烈的被尊重和被认可的感觉,这种感觉会影响到他们在学习中的表现,也有助于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第三,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比较敏感,为此,作为教师,一定要一视同仁,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绝对不要以学生的学习成绩、家庭背景等去区别看待。

4.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维持学习动机

学习可以说一个极其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往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为此,常常会伴有高度紧张的情绪,如果长期持续下去,势必会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某种程度的疲倦感,甚至会讨厌学习。进入中职学校以后,和以往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课下教师往往很少会布置作业,更多的是要靠学生的自觉性。为此,教师一定要重视培养中职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维持学习动机。为此,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尽量给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让他们会逐渐懂得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问题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储备水平,为其设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如果这个目标经过一定的努力,得以实现,那么就会满足学习的需要,进而使学习行为更为持久。

4.3帮助学生获取成功的体验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是追求成功,或者是逃避失败,都有可能会促进学生们用功读书,然而对于学生心理和学习效果的影响却是截然不同的。因为追求成功往往可以给人以振奋、乐观,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们而言,他们已经历经了太多的挫折和失败,他们迫切需要获取成功的体验,而最为快捷和有效的方式就是教师的欣赏与信任。

4.4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渗透德育教育

教材中每个单元都蕴含了德育素材,老师在教学中将德育渗透与教材紧密结合,并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这样就能不断的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使他们正确认识世界,产生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为此,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经常表扬和鼓励学生,即便学生在经历了艰辛的努力和付出以后,获取的进步依然微小,教师也要适时给予其必要的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给学生以更多的成功体验,让他们在理解、信任与欣赏中主动学习、积极学习,尽情享受知识的奥妙和学习带来的乐趣。

参考文献:

[1] 杨光云. 中职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J].职业圈,2007,24.

中职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篇7

一、以生为本,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强化学生学习动机

1. 教师要紧抓学生的心理特点,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中职生学习成绩差, 学习动机不足, 是因为中职生的学习能力比较差。但是中职生对成功, 对能力的拥有还是有着一定的渴望。需要中职教师所做的, 就是要架起学生现有的学习能力以及中职生应该具备的学习能力之间的

姨姨姨姨姨姨姨姨姨姨姨姨姨姨姨姨姨姨姨姨姨姨姨姨姨姨姨姨姨姨姨姨姨姨姨姨姨姨姨姨姨姨姨姨姨姨姨

三、情景教学法, 激发学习兴趣

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是主体。教学中要善于创建优质课堂,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善于思考, 乐于思考, 寓教于乐, 快乐学习。

比如, 导入新课。在学习复合函数时, 我使用了一个导具, 让学生猜猜我带来的是什么东西。导具其实很简单, 外层是一个大蛋糕盒, 里面是一个鞋盒, 再里面是一个糖果盒, 糖果盒里有一个恰恰瓜子袋, 里面盛的是半袋瓜子。从外形看各层盒子有自己鲜明的特色, 正好符合各个函数鲜明的特征, 一层层打开盒子的过程正好契合了我们找出函数复合的过程, 由此引入今天的课程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结束后, 和学生们一起磕磕瓜子, 体会成功的香甜, 也非常的开心。

四、成功体验法, 保持学习持久动力

在学习导数应用时, 我们稳扎稳打, 首先学习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在学生熟练掌握的基础上, 又采用循序渐进, 步步推进的教学方法学习求函数极值。通过下图中的对比, 你就可以体会到步步推进的学习效果了。成功的体验, 既增强了学生自信心, 又利于保持学生学习的持久动力。学生普遍认为, 高等数学也没那么难。

五、创新教学法, 实现快乐学习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教给方法, 快乐应用。

复合函数求导数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为了使学生容易学、容易掌握。我经过艰苦的思索和思考, 采用了下列步骤, 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同学们举一反三, 学习热情高涨, 还给这种方法起了个名字叫“车库法”。

例如:y=ln姨x+1, y=lnu

解题步骤:

1. 首先写出复合函数的复合过程。

u=姨v, (复合过程有三层式子, 相当于有三辆车)

2. 备车库 (复合过程有几层式子求导数时就备几个求导括号) 。

3. 入库 (等号右侧的式子依次进入括号) 。

4. 分别对所含字母求导。

姨x+12姨x+1

5. 还原 (中间变量代回含x的式子) 。

6. 整理。

经历以上几个步骤, 学生对复合函数求导数的学习效果非常好, 有的同学甚至要求到:“老师, 考试时就出这样的题吧!”这可是从未出现过的现象。

总之, 我仍然坚信,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只要我们一心扑在教学上, 千方百计想办法, 学生没有学不会的。

桥梁。因此, 教师首先要重视中职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状态探究学生的心理, 制定适合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 让学生能够从心底激发起自强、奋发、向上的心理, 能够主动去克服在学习生涯中遇到的困难, 从而使学生激发起学习动机。

2.正确认识专业, 合理进行职业规划。中职生之所以离开高中, 选择中等职业学校, 是因为学生感觉到自己的学习基础并不是很好, 同时又想尽快就业。因此, 教师要组织学生正确认识专业, 合理进行职业规划。如在中职生钳工专业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让学生认清社会对钳工工种的需求持续升温, 学好钳工专业相关技能对日后尽早尽好就业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当学生真正认识到所学的专业会成为自己谋生的技能的时候, 学习兴趣就会增强, 学习动机有了, 学习劲头也就会上来了。

二、强化实训,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1.根据学校现有条件加强学生的实训。中职生学习底子比较薄弱, 但是并不代表中职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差, 很多中职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甚至会超过学习上的一些尖子生。因此, 加强学生的实训, 既可以让学生尽快掌握专业技能, 又能让学生从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 让学生乐于参加, 勇于探究, 能够在实践中提升工作能力和学习能力。如在中职学校钳工专业的教学中, 传统的钳工实习已经明显落伍, 教师应该结合本校实际, 让学生能够在本校实训车间或者在校企实训基地进行实训, 充分激发学习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

2.充分发挥学生长处, 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中职生的实训接受能力较强, 教师要对教学对象进行适当的分析, 以生为本, 以学定教, 拿出学生感兴趣的实训项目, 提高中职生人才培养质量。在实训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 让学生的长处发挥到极致, 让学生在实训中感觉到成功的喜悦。对于在实训中有难度的学生, 指导教师要从最基本的开始指导, 通过教师慢慢讲, 学生反复练, 保证学生在沟通、交流中解决困惑和混淆的地方, 保证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实训任务, 提高实训教学效果。学生在这个过程中, 提升了实践动手能力, 也为日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注意课堂的艺术性, 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

1.根据学生特点以及专业特点, 适当复习初中知识, 注意知识的衔接。中职生初中学习基础比较差, 因此中职教师在进行中职各科知识的教学过程中, 首先要弥补学生的知识漏洞, 让学生能够做好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 以便能够扎扎实实学习专业知识。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平等、热情地对待学生, 不要对学生充分讥讽, 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尊重, 让学生能够激发起学习新知的兴趣。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爱, 才能让学生在互敬互爱的和谐的课堂气氛中产生学习的动力。

2.巧妙设疑, 引发学生认知兴趣。在中职各科知识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巧妙设疑, 引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很多中职生对课堂有着一定抵触情绪, 因此教师引发的学生的惊奇和疑问会成为学生最好的学习诱因, 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进行思考, 并在自主探究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3.合作交流, 开展课堂讨论,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中职教师要想激发起中职生的学习动机, 就要想办法引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中职生学习能力一般较差, 如果独立完成某项教学内容可能会有些难度。因此, 教师要整合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资源, 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取长补短, 在课堂讨论中激发起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如在中职数学教学“异面直线的概念”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积极讨论空间两条直线若没有公共点是否也是平行直线。学生经过激烈认真而又积极的讨论, 观察到空间两条直线虽然没有公共点, 但是也不一定平行, 这样难讲的难以理解的问题在学生的讨论与观察、交流中顺利得到了解决。

4.多媒体课件以及教学网站的引入, 让学生更好地进行专业学习。中职生虽然学习基础较差, 但是对于新事物的认知却并不比其他人慢。因此, 教师在网络教学环境下, 有效进行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可以帮助学生降低学习难点, 顺利完成课时教学。如在中职语文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如在《我的空中楼阁》这样描写优美景致的作品, 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根据文字勾画出一幅幅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色。这样, 学生在诗情画意中受到了美的熏陶, 自然进入了教学情境。而在《孔雀东南飞》和《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样的文章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插入了适当的背景音乐则会让学生更好地感知人物的悲剧命运。多媒体课件将教学内容通过画面、音乐等媒介传达给学生, 既怡情养性, 又超越了时空的限制, 重现了最佳情境, 自然容易使学生认真参与到最佳教学情境中,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另外,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网站的创建, 让学生参与其中, 搜集各种资料充实网站内容。

四、通过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1.课上教师可以组织适当的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在课堂上, 教师要紧抓学生的心理, 组织学生感兴趣并乐于参加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如在数学课堂中教师通过数学游戏, 引发学生思考, 使枯燥抽象的数学学习变得生动起来。而在专业技能的训练上,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各种竞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课外组织专业技能竞赛, 引发学生参与动机。中职生正是争强好胜的年龄, 因此即便是他们的学习基础比较薄弱, 但是适合学生的恰当的专业技能竞赛也会激发起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如在钳工专业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组织钳工工作技能大赛, 并在赛事的过程中加强指导, 学生必定乐于并积极参与。

总之, 中职生学习动机的培养方式是否得当, 是中职生能否顺利完成学业, 具备相关专业技能, 顺利走上工作岗位的关键。因此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让学生能够在中职教学中主动思考, 积极探究, 充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何佳.浅谈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J].科技信息, 2009, (08) .

激发与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动机 篇8

关键词:学习动机,激发,培养

数学学习动机是指与数学学习有关的某种需要所引起的、有意识的行为倾向, 它是刺激或推动学生采取行为, 以达到一定的学习目的的内在动因.只有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才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正确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完成数学学习、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是学生逐步完善知识结构和发展思维的重要心理机制.

一、分析学生缺乏数学学习动机的因素

第一, 由于学生年龄特征的关系, 学生对数学的重要性认知不足, 没有把社会和教育向他提出的客观要求转变为自己学习数学的动力.学生没有认识到数学学习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有潜在的、积极的作用.抽象的思维能力对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思维逻辑上看, 数学比一般学科更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第二, 如果学生不喜欢某个学科的教师, 那么学生就会对该学科知识产生抵触心理, 主要原因有:教师的知识素养不足;教师没有将知识进行包装就传授给学生;教师给学生举例时, 没有灵活转变题目等.这些原因造成学生内心深处对教师缺乏崇拜感, 认为教师的存在没有意义, 进而使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厌倦心理, 没有进一步学习数学的意向.第三, 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比如, 学生学习知识时不会总结、反思, 没有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 没有掌握到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而教师也没有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没有及时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法.

二、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激发与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动机

1.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增强数学美感

教学是一门技术, 更是一门艺术.由于数学知识较抽象, 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和抑扬顿挫的语调, 再加上丰富的表情, 将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 学生的注意力则会高度集中, 学生的思维才会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这将有利于师生共同营造一个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数学给学生的感觉是抽象的, 是枯燥乏味的.事实上, 数学也是充满传奇色彩和美感的, 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中美的东西, 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和向往, 激发与培养他们的学习动机.比如, 可以将代数与几何的知识结合起来, 让学生感受数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奇妙;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和具体的数学知识结合起来,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奇妙等.教师讲授知识时, 应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和谐美、统一美、简洁美、对称美等.

2.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交往动机

交往动机是人类主要的社会性动机, 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动机.交往动机是指人在交往中为自己的行为获取信息进行定向, 以自己所做的同人们期待他做的进行核对, 从而调节自己的需要、观念和行为, 使自己在符合群体要求的情况下得到发展;否则就会感到孤独、别扭或焦虑的一种社会性动机.学生的交往动机主要表现为:遇到自己喜欢的教师, 就愿意学习, 而遇到不喜欢的教师, 就不愿意学习;因教师、父母、同学的鼓励或赞扬而努力学习, 若教师、父母、同学责备或数落, 则会丢失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从而放弃学习.所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交往动机的特点, 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 当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好或作业做得好时, 要鼓励学生继续保持, 努力学习.

总之, 激发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 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是非常重要的.激发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的方法很多,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 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成效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孔凡哲, 曾峥.数学学习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2]高广月.中学数学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2014 (1) :133.

[3]徐镇红.论学生数学学习动机的培养[J].考试周刊, 2010 (52) :125.

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动机 篇9

1. 动机的概念

动机 (包括情感和兴趣等) 是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力。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动机是一种学习的需要, 这种需要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里的反映, 它表现为兴趣、情感、意向、意图、信念等形式, 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推动作用。学生不想学习, 不爱学习, 学习活动就难以进行下去, 这常常是因为缺乏学习动机。所以, 教师要不断地给学生输送动力, 调动学习的情感, 运用对学科的兴趣, 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在学习动机中, 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认识兴趣, 也叫求知欲。它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从而学习就有了动力。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因, 是学习的心理动力调节系统的主要成分。它对学习活动具有导向、动向、调节等功能。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不仅对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具有重要作用, 而且对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2. 物理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2.1 认识物理学习的意义, 激发学习需要, 增强学习责任感。

影响学生学习物理的因素是多样的, 其中教育是影响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我曾对初二的50名学生做过调查, 当被问到“你们为什么要学习物理时”, 竟有10名学生回答是“爸爸妈妈要学的”或者是“老师要学的”。原因很简单, 如果不学好物理, 老师会批评, 爸爸妈妈则会生气或惩罚等。而这10名学生在班里成绩处于中下游。大部分学生的回答是学习物理很重要, 它关系到以后的学习、工作……这些学生的成绩都是比较好的, 显然让学生明白学习物理的意义是很重要的。而要使初中阶段的学生明白学习物理的意义, 就要靠我们广大教师来进行正确的引导, 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物理的重要性, 增强学习的责任感。

2.2 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学习物理是以兴趣为前提的, 如果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不感兴趣, 他们马上就会产生厌恶、烦燥的心理, 而新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初二学生刚拿到物理新书时, 总是爱不释手地翻来覆去浏览, 急于想认识这一新增设学科中一般物理现象及其本质。这种积极的倾向是朦胧兴趣的开始, 下面就看教师如何把握契机, 把这种积极的心理倾向设法转化成一种积极探索的真正兴趣了。无疑, 这当中上好“序言”尤为重要。我是着手做好几个实验以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 (1) 惯性小球实验; (2) 沸水养金鱼; (3) 变碳棒为铜棒等, 再让学生回忆若干个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击石取火、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摩擦起电等。这样就使学生感觉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 不知不觉中把学生带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在教学中, 我们要注意课堂教学艺术, 切实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特别要善于使用好的“开场白”, 采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除此之外, 我们还要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点,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新知识不断同化于已有知识结构的过程。初中生注意力的持久性和稳定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加强, 他们的学习兴趣往往左右他们的注意力。因此在教学中, 教师要配合使用音响、图片、手势等, 给学生提供多种感官刺激, 且教学活动要活泼多样。例如教学《平面镜成像》时, 以《让我们荡起双浆》歌声导入, 让学生动起来、唱起来, 轻松一下, 可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由“水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 引发学生探究热情,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兴奋状态。

2.3 及时反馈, 运用鼓励性评价, 呵护学习兴趣。

初中物理作业分为口头、书面、实践等形式, 其中以书面作业为主, 而在课堂45分钟内很难全面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如果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加以检查, 学生就会轻视这门学科, 不花时间和精力, 很难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因此, 我们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检查, 及时反馈教学、学习情况, 从而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教师在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口头练习时, 有很多学生会产生恐惧、害怕、紧张的心理, 因此教师要运用鼓励性评价, 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加以肯定, 同时激励他们更努力地学习。同样, 在课堂内, 教师也要鼓励性地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加以赞许。即使有错误, 教师也不应一棒子打死, 要在肯定的基础上及时纠正, 同时也呵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4 创设成功机会, 使学生产生积极体验, 享受学习乐趣。

初二年级的学生刚接触物理, 他们也很想学好, 但基于各种原因, 他们又怕不如别人, 被人嘲笑, 因此成绩始终没有大幅度的提升, 甚至自暴自弃, 学习成绩越来越差。这时教师要多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条件和机会, 让学生产生积极的体验, 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从而树立学好物理的自信心, 藉以稳定学习的兴趣, 转化为良好的动机, 获得学习物理的成功。在授课时教师应尽量采用“创设问题情景, 独立学习思考, 自己归纳总结, 相互补充完善”的方式, 提倡面红耳赤的争论, 鼓励大胆质疑, 培植“小老师”, 让每个学生都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心理, 让每个学生都自我创造一个“小小探索者、大大研究者”的愉快心境, 让每个学生能够在“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氛围中体验到成功带给他们的满足和愉快。

摘要:本文对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了研究, 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物理教学,非智力因素,学习动机

参考文献

[1]韩永昌.心理学[M].华东师大出版社, 1993:41.

农村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篇10

一树立理想, 把握学习目标

目标如航灯, 有了明确的目标, 学生就会在学习中产生巨大的力量, 奋勇当先, 永不畏缩。我们从确立学生的学习目标入手, 通过主题班会、故事活动课等途径介绍名人伟人成长事迹, 使学生明白, 杰出人物之所以能做出巨大贡献, 除了机遇外, 崇高的追求目标和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 是他们成功的关键, 激发学生以他们的先进事迹鞭策自己, 自觉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 追求崇高的奋斗目标。在中考前夕, 学生忧心忡忡, 生怕自己考不上高中, 针对这种情况, 我进行了一次“把握命运、前途光明”的主题班会。班会课上, 引导学生朗读名言:“有志者, 事竟成, 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 天不负, 卧薪尝胆, 三千越甲可吞吴。”接着, 10位同学先后上台讲了司马迁发愤撰《史记》;闻鸡起舞;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等十个小故事。从这些名人身上同学们深受教育和启迪, 明确了“欲成才需先立志, 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从而产生极大的学习热情。

二多种激励手段并用, 让学生成为发展的主人

激励是青少年奋发向上的原动力。它能使懦弱变为坚强, 使自卑变为自尊, 使消沉变为激昂。所以, 我运用各种形式的激励技巧, 激起学生健康的、积极的动机和热情, 促进学生的发展。

1. 榜样激励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它比说服教育更具号召力, 更容易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 给学生以鼓舞、教育、鞭策, 激起学生模仿和追赶的欲望。因此, 在进行情感激励的同时, 必须施以榜样的激励。在榜样的确立上, 班主任要重点对优秀生加以栽培, 使之成为班级管理的骨干、学习上的排头兵。同时, 加强对班干部、优秀学生进行榜样意识的教育, 使之在各项活动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今年中考, 我校郑××、王××等一批同学考出优异的成绩, 为母校争光, 很多同学为他们感到自豪, 我及时抓住这个时机, 邀请他们同我班的学生面对面座谈, 事后又组织学生写心得体会并择优在班会课上演讲, 起到良好的激励效应。

2. 能力激励

有些学生学习成绩较差, 但其他方面如体育、文艺、劳动等却很突出。教师要充分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 鼓励他们发展个性、发挥特长, 要通过各种活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 并转移到学习上, 这样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每学期我组织学生评选“最关心集体的人”、“最遵守纪律的人”、“最乐于助人的人”等, 通过评比, 一部分中、差生榜上有名, 他们感到很高兴, 找回了自信心, 激发了上进心。

3. 语言激励

心理学认为, 每个人都希望被肯定、被赞扬, 成长中的学生更喜欢班主任对其关心和鼓励。所以班主任要不惜运用赞美之辞, 表扬学生的优点与进步。在批评学生时, 要从关心学生的角度出发, 进行善意批评, 要在否定中有肯定, 寓批评于表扬之中。因而, 平常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 我总是亲和地拍拍学生的头, 表示鼓励, 在批阅学生作业或试卷时, 每当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时, 总会在上面批上“很好”、“你能行”、“你会学好的”等鼓励性语言。

三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 学会在失败中奋起, 在挫折中成长

在人的成长道路上, 失败与挫折就像预先为人设下的激流险滩, 只有通过它, 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 总要经历各种挫折的“磨合期”。对此, 教师要时刻提醒学生:当遇到挫折或失败时, 要挺住, 不气馁, 敢于承认和正视挫折的存在, 要有和挫折抗争的精神, 学会在失败中奋起, 在挫折中成长。去年我班有个学生方××, 由于家庭贫苦, 他上完初一就辍学外出打工, 去年他返校随原班就读初三, 第一次月考中, 三科成绩在30分以下, 他心灰意冷, 几乎想放弃学业, 这时我向他伸出鼓励之手, 帮助他总结经验教训, 分析失败原因, 重新制订新的奋斗目标, 最终他以顽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 不断努力, 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四合理组织竞赛与合作,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上一篇:初中语文教学教育技术下一篇:过程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