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变的语文课

2024-05-10

多变的语文课(精选十篇)

多变的语文课 篇1

长久以来, 应试教育使语文课变成了生字课、分析课, 面目可憎, 失去了真正的风采, 让人避之唯恐不及。如今, 课程改革, 实施素质教育, 给我们大展身手的机会, 可以使我们把语文课上得一变倾城, 百变倾国。

俗语说得好:“变则通, 通则久。”语文课的多变要因“材”制宜, 要根据不同作家、作品的风格、内容和教学要求, 而加以变化。其手法有如下几种:

一、心随情动, 思随心动

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经说过:“一节课好坏的主要标准只能看学生是否在进行积极思维, 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思维之间是否有一根看不见的线紧紧维系着。”我在讲《再别康桥》一诗的时候, 没有像常规讲法那样去介绍背景、作者, 去指导朗诵、分析, 没有按部就班地去走每个环节, 而是用了一节课的时间, 以深情、哀伤、忧郁的调子讲述了徐志摩一生的情感纠葛, 之后, 再让学生们去思维、去品读, 《再别康桥》中的一切深情、一切思想内涵都迎刃而解, 一切的一切也都尽在不言中了。

二、合理想象, 创设情境

我在讲《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课时, 运用了想象法。我是这样开课的:“同学们, 我们都是身心健康的人, 无法去深刻体味残疾人内心的真情世界, 但我们可以借助我们的思维, 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尽情地翱翔。下面, 请同学们闭上双眼, 一边听着乐曲, 一边听我的讲述。”当同学们把眼睛全闭上了, 我打开录音机, 伴着贝多芬铿锵的“命运交响曲”, 我缓慢地讲述着:“我们漂亮的双眸, 每天看蓝天白云, 青草小溪, 悠闲的羊群, 奔腾的骏马, 潜底的小鱼, 喧闹的莺雀, 摩天的大楼, 熙攘的人群, 华丽的服饰, 婀娜的体态。突然, 医生告诉我们, 三天后, 我们的双眸将失明, 这三天你最想做的、最急迫要完成的、最值得你去见的人和事物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在脑海中快速闪过。”通过这种想象, 学生们的答案丰富多彩, 有些答案是我从不曾设想过的。

一番激烈的讨论之后, 我又追问同学们一句:

“‘你们刚才所想的是真的吗?’ (学生答:不是)

‘那么这种手法叫什么呢?’ (学生答:想象或虚构)

‘但你们的情感是不是真实的呢?’ (学生答:真实)

好, 我们一起来看海伦·凯勒的三天想象。”

这样, 就很顺利地进入到分析课文部分, 同时, 也让学生通过自身实践切实地体会了“想象”这一表现手法, 并抓住“想象”的特点。

三、声情并茂, 激趣激情

宋朝朱熹认为:“教人未见兴趣, 必不乐学也。”

在讲述李清照《一剪梅》一诗时, 我不是领着学生们去读, 而是去唱, 这样一种激趣激情的情境。

上课伊始, 我就通过电视播放《一剪梅》这首歌, 同学们一边看, 一边听, 一边跟着唱, 两遍过来, 同学们已经能独立地完整地唱下来, 那么, “背”还是问题吗?会唱以后, 同学们一边看着电视中画面的诠释, 教师一边配以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解说, 使教学栩栩如生、声情并茂, 一直到下课, 学生们还是余兴未尽。

四、追本溯源, 探究情节

布鲁纳提出:“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我在讲述《边城》一文时, 没有急于去分析课文的情节结构、语言及人物形象, 也没有急于去分析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 而是根据《边城》一文是沈从文长篇小说的节选这一特点, 把整个《边城》小说的故事梗概讲给了学生, 重点给学生们分析了“翠翠、傩送、天保”三人的情感纠葛。当这一点尘埃落定之后, 我领着学生们一起研读了文前阴影中的部分, 提出一个核心——“爱”, 我进而又提出一个问题:“小说中有哪些人物?他们之间有几种爱?”学生们很快就分析出有“爱情”, 有“手足之爱”, 有“亲情之爱”。这样之后再去研讨文章的内容就顺理成章, 并且条理清晰。

五、提纲挈领, 文图并茂

《林黛玉进贾府》历来是一篇复杂难讲的文章。分析过细, 就容易支离破碎, 把故事情节很强的文章讲得令人昏昏沉沉, 枯燥乏味;分析过粗, 其中的内涵深意、传神精髓无法完全展示。在讲这一课时, 我采用以下手段进行:

首先, 让学生们根据中心人物林黛玉的行踪, 勾画贾府布局的草图。学生们在勾画草图过程中, 不但对文章能深入、细致地看下去, 而且对其中一些重点布局、人物印象颇深。草图勾画完毕, 我可以就图点拨“贾府与别家不同”的硬件如下:宏伟的外观、讲究的布局、华贵的陈设。

其次, 与同学们一起理顺贾府人物关系图。通过人物的理顺, 学生们可以清晰地知道《红楼梦》一书中的重要人物是谁, 本文的重要人物又是谁?同时也把“贾府与别家不同”的软件介绍如下:非凡的服饰、骄矜的气质、繁琐的礼节。

通过文图并茂, 我们把贾府的环境、人物描写两大重点顺利解决。

最后, 我介绍曹雪芹其人、其事、其家族的兴衰, 把曹雪芹写《红楼梦》的目的、情感及表达的思想内容, 向学生们交代清楚, 为高三第六册语文中的《红楼梦》单元的学习打下基础。

六、间空艺术, 平中见奇

中国画的意境常常通过“留白”手法来体现。“留白”之处给读者留下了一方想象的天地。这种留白, 在语文课上, 可以称之为“间空艺术”。在具体实践中, 根据每一篇课文的内容的不同, 我选择不同的角度, 不同的方位, 实施“间空艺术”。

1.导语“留白”。在讲《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一课时, 我在开

课伊始, 播放了“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一经典动作的画面, 播放的过程中及结束后, 我始终静默不语。当同学们的心绪慢慢地拉回到我的身上的时候, 我才问学生们:“你们最想知道这个故事的哪个情节?”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为什么要怒沉百宝箱。”于是, 进入课文, 同学们积极地去寻找自己所要的答案。这期间大约30秒的留白, 就是给同学们一个沉思、一个猛醒、一个迫不及待的过程, 胜过千言万语的倾诉。

2.过程中的“留白”。

语文课很容易上成“满堂灌”, 老师一个人在讲台上激情昂扬, 慷慨陈词, 而学生们却面无表情, 魂飞天外。如果我们在讲课中, 寻找一个恰当的立足点, 戛然而止, 会有石破天惊之功效。

曹禺的《雷雨》, 是戏剧, 具有冲突性, 我为同学们讲述了整部剧情, 当讲到戏剧冲突的最高潮之处——雷雨之夜, 我停住不语, 学生们也异常的安静, 个别女生已然在低低啜泣, 一直到下课, 同学们仍然很安静, 无人冲出教室。我想, 他们终其一生也不会忘记《雷雨》。

这也不禁使我想起在讲《琵琶行》一课时所经历的事:讲完《琵琶行》, 学生对于琵琶女演奏一段的精彩描写始终领会不深, 体味不到位。我就选了一首琵琶曲播放给同学们听, 当听到高潮“四弦一声如裂帛”之时, 乐曲戛然而止, 学生们静默片刻后, 一起鼓起掌来, 高声叫好。这就是“留白”的妙处。

3.结尾“留白”。

俗语说得好:“编筐编篓, 全在收口。”在结尾留白, 也是一种很好的收口之法。还记得《项链》一课, 在讲完课文, 我问同学们:“如果你们是玛蒂尔德, 听到项链是假的这一消息后, 你会怎样做?玛蒂尔德以后的生活会怎样?玛蒂尔德如果不丢失项链, 她现在是什么样的情形?”让同学们在遵循原文的基础上, 大胆地发挥想象, 把作者留下的余韵补出, 把“留白”添上。这样做往往会引起学生的兴趣或争论, 对开拓学生的思维大有益处。

总之, 语文课不应墨守成规, 不应一成不变, 而应适时而变, 适文而变, 适人而变。但万变不离其宗, 再怎样变, 也应贴近教材, 贴近教学重点, 不能做脱缰的野马, 任意驰骋。“无规矩不成方圆”, 只有在语文课的轨道上加以变化, 才能开出艳丽之花, 否则是离题万里, 背离了设置语文课的宗旨。

《多变的天气》教案 篇2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教学要求1.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天气”这一术语。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内容点析1. 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教材没有直接给出天气的概念,而是联系实际分两步解释天气。第一步,说明怎样描述天气。第二步,解释天气“多变”的特点:同一时刻,不同地方天气不同;同一地方,不同时刻天气有变化。从感性材料入手,联系实际生产、生活,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会、认识有关概念的内涵和基本原理,并在学习过程中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技能和能力,这是贯穿本章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2. 图3.1举例性地介绍天气的三种状况:a图侧重于“晴”;b图侧重于“风”;c图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天气与气候第三章侧重于“冷”。图中设计同学对天气的谈论,以使学生学会怎样描述天气。3. “天气及其影响”的活动部分,围绕“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这一主题设计。第1题提供资料,并要求学生参照已有资料再补充至少一个资料。第2题让学生分析已有资料。第3题要求对活动作小结。4. 天气预报是每个人每天都要关心的问题。人们可以通过多种媒体(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获得天气预报,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电视天气预报,因此,教材也将收看电视天气预报作为重点。5. 为体现sts(科学、技术、社会)教育,教材从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引入。图3.3展示了天气预报制作过程的主要环节。它向学生说明天气预报是由许多人、许多单位共同参与的结果,并运用了许多先进设备,从而使学生在感性认识天气预报制作过程的同时,受到科学精神的教育。图中所展示的具体内容不要求学生掌握。6. 图3.4除展示了报纸上刊登的天气预报外,还就天气预报中常提到的阴晴、降水概率、风向、风力、温度等天气要素加以解释,以排除学生阅读天气预报时可能遇到的障碍。风力由弱至强分为0~12级(共13级)(见后面的参考资料)。风向风力符号解释:电视天气预报图中一般用带尾羽的箭矢来表示风向风力,箭矢所指方向为风的去向;尾羽的数目和形状表示风力,如3根尾羽表示6级风,4根尾羽表示7级风,尾羽呈三角旗状,则表示风力为8级或8级以上。温度的两个值依次是日最高温度(3 ℃)和日最低温度(-8 ℃)。7. 阅读材料中提到的克里米亚战争,又称东方战争。战争的一方是英、法、土耳其等国,另一方是俄罗斯。该战争持续多年,最后以俄罗斯的失败而告终。8. 教材将了解电视天气预报设计成活动,并按电视天气预报过程分三个步骤:认识卫星云图、熟悉天气符号、看懂城市天气预报图。活动的总体设计思想是使学生通过活动能够看懂电视天气预报。9. 教材将从互联网上查阅天气预报设计成活动,目的是使学生学习使用现代手段,也使学生多了解一种获取天气预报的途径。该活动不要求所有学生完成。10.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除关心每天的天气状况外,对空气质量状况也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也要求重点城市播报每天的空气质量状况及空气质量状况预报。教材随机选择了某日(xx年1月9日)我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并绘制成图3.9,使学生在读图过程中,了解空气质量日报的有关知识,从而能大致看懂电视中的空气质量日报。空气污染指数是评价一个地区环境质量状况的一种方式,是将空气质量的监测数据,按照一定方法处理后,变成大家熟悉的0~500的数字。数字越大,说明污染越严重,空气质量状况就越差。空气的质量级别、污染指数和质量状况之间的关系见下表。空气质量级别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状况ⅰ1~50优ⅱ51~100良ⅲ1101~150轻微污染ⅲ2151~200轻度污染ⅳ1201~250中度轻污染ⅳ2251~300中度污染ⅴ>300重度污染11. 空气污染物的来源是多方面的,从加强环境教育角度考虑,教材主要举例性地让学生了解人为原因形成的空气污染物。把这部分内容安排成活动,就是希望通过学生独立思考、相互讨论,了解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应采取的措施,从而对于空气质量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教学建议【天气及其影响】1. 这一部分的教学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其一,先通过阅读图3.1理解天气,然后通过活动理解“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其二,先通过活动理解“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然后通过阅读图3.1理解天气。2.天气的教学主要应抓住“怎样描述天气”和“天气的特点”,不要求了解严格的天气概念。正确描述天气,既能加深对天气概念的理解,又是一项基本技能。在阅读图3.1时,要把视野放开,引导学生从更多的方面认识天气。第一,图中只表现了晴、风、冷三种状况,相应地要补充阴、雨(可扩大到雪、雹等降水形式)、热三种状况。第二,在“阴晴、风雨、冷热”之外,还应补充其他天气状况,如雾、扬尘等。第三,可及时让学生描述上课时教室外的天气状况。天气特点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举例说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短时间”,可从某一时刻、一天、几天等不同的时间尺度举例说明。某一时刻如“现在正在下雨”,一天如“今天很闷热”,几天如“这几天阴雨连绵”。第二是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不同,如“东边日出西边雨”、“十里不同天”等。第三是同一地方不同时刻的天气有变化,如夏天暴雨前后的天气变化、冬天寒潮前后的天气变化等。3.活动中材料a说明了天气与交通的关系,材料b说明了天气与生活的关系,材料c说明了天气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材料d说明了天气与军事的关系。其他方面可让学生补充,如天气与工业生产、工程建设、商业活动、旅游活动、休闲娱乐等的关系。学生补充资料(图3.2e),可在前一节课后安排,由学生在课外搜集。活动最后要求学生写篇小短文,可在课堂上写,也可在课后写;应引导学生围绕“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这一主题,综合写也可,就某一方面展开写也可。【明天的天气怎么样】1.在各种媒体的天气预报中,以电视天气预报最引人注意,并且,了解电视天气预报也是本部分教学的重点,因此,“明天的天气怎么样?”的教学,建议按下面的顺序进行:电视天气预报(活动1~3题)──其他媒体的天气预报(图3.4和活动第4题)──归纳天气预报的作用和主要内容──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图3.3)。2.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一般先出现卫星云图,因此活动先从认识卫星云图开始。教学由此开始,也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动第1题主要通过引导学生读图3.5完成。因为学生还没有具体的区域知识,读此图过程中,只要求学生能按图示解释,分清陆地和海洋,并在图上指出哪些地方可能是晴天、阴天或雨天:无云的地方可能是晴天;有亮白色云的地方可能有雨;有灰白色云的地方可能是阴天。活动的第2题是为第3题做准备,在让学生熟悉常用的天气符号后,介绍了用天气符号表示天气变化的方法。题中天气符号所表示的天气变化情况依次是:晴转阴;小雨转中雨。活动第3题通过模拟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的形式,使学生熟悉天气符号,看懂城市天气预报图。教学时可把图中所示的13个城市分成6组,每组分别找1~2位学生播报。每组播报后,再找1~2位学生(未参加播报的)评判。3.在了解了电视天气预报后,可引导学生思考:还可以从哪些渠道获得天气预报?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读图3.4了解报纸上的天气预报;看活动第4题了解从互联网上可获得天气预报和气象知识。活动第4题可作为选学内容,由学生课外选做。4.引导学生综合报纸和电视天气预报内容,归纳出一般情况下“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的情况”。然后,再结合图3.4中箭头拉出的框解,使学生了解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概念。在熟悉了天气预报内容和有关知识后,学生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思考“为什么要进行天气预报?”(天气预报可让人们及早做好准备,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气,避免和预防不利天气的危害。)5.最后,让学生读图3.3概括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观测—接收数据—处理资料、制图—分析判断—做出预报。对图中涉及的设备和具体技术性问题,不必细究。在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中,需要制作和分析天气图。由此,引导学生看“阅读材料”,使学生对天气图的起源和作用有所了解。【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1.图3.9的教学,主要是使学生根据污染指数判断各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进而比较各城市空气质量的优劣(这一日)。如有可能,老师可摘录前一天中央电视台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中一些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让学生判断其空气质量状况。对于有关概念,如空气质量、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等,不要求学生掌握;对于各城市空气质量差别的原因,也不必细究。2.活动部分涉及农业生产、交通、生活、居住等四方面与空气质量的关系,要求学生就其中一个方面谈自己的看法。四个问题都是开放式的,可引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学时切忌以某一标准要求所有的学生,而应注意保护每个学生探讨问题的积极性;同时,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产生污染物污染空气,使空气质量下降,反过来又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为此,人类应该控制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以创造美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创设多变的小学语文课堂 篇3

一、移情体验,让小学语文课堂更活泼

小学语文课堂如同生活中的舞台,学生是舞台的主角,教师则导演与策划。一台好戏需要导演的精心策划,一堂好的语文课也需要老师精心的导演,才能有活泼、宽松的课堂气氛,才能熏陶、感染学生,让其批文入情、移情入文,真正達到文人合一之目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移情体验和角色激情扮演,以达到“演出”中内化文体,移情熏陶,真正把文本内涵内化于胸,产生共鸣。

教学《詹天佑》一文课,詹天佑设计了“人”字形铁路。学生对于“人”字形铁路,只流于表面,未曾通过文字形成具体表象。于是,我采用角色扮演来批文入情。让学生一是当小画家;二是当小司机。先根据课文中插图,引导学生动手画“人”字形铁路示意图、练习讲清图意;然后,在班级中开展“小司机赛车”,看看哪位小司机第一个顺利地把“小火车”开上山去。这样学生一个个地动手操作,不少高明的“司机”成功登顶。这样几个简单的动作表演,不仅让学生立即从中领悟到詹天佑设计的意图,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对詹天佑的才干由衷地佩服。再如,教学《海伦凯勒》一课,首先,上课伊始教师还是采用移情体验的方法和同学们作个小游戏:蒙上学生双眼让其去抓另一个学生。同时要求既不允许被蒙眼的学生说话,还不允许被蒙眼的学生求助,看谁抓住另个学生的速度快;其次,对被蒙眼的学生进行采访,和同学们一起讨论被蒙眼后的感受。从孤独无助、害怕惶恐,到不方便,受人嘲笑,学生们议得热烈,生活感受深刻。最后,教师导入课文,移情体验:“现在,海伦凯勒就像你们刚才被蒙上眼睛一样,而且是终生如此……”。通过这种游戏扮演,这种移情扮演,使学生对本文中海伦凯勒的处境及其难受理解理深刻,内化了文本,为后文理解海伦不屈不挠精神,作了完美的铺垫。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们从实践中体现学习的乐趣,比我们空洞的讲解更有创意也更有效。同时,也让学生更愿意参与,学得更主动更积极,使课堂更具活力。

二、融于生活,让小学语文课堂更开放

语文原本来源于生活,自然也应回归生活。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把课堂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只有学生亲身经历、耳濡目染事物,他们才能在熟知中凝炼感性认识,从而上升成理性认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把握好教材自身特点,揣摩好知识与生活经验的衔接,让学生在学文中融入生活情感,同时也把课堂中的知识带入课外生活中去应用。从而达到教学相长,教为应用的具体目的。

如:教学《黄鹤楼送别》,我们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首先出示几幅图片,几个送别的场景:(1)涕泪交加;(2)依依不舍、一步三回头;(3)潇洒拱手、饮酒告别;(4)送完就走。让学生体悟,根据自己生活体验,你喜欢哪种送别方式?如果送的是朋友,你选哪种?为什么?如果是两个大男人,两个大诗人应是哪一种?……选完后,让我们来看书,学文。其次,与学生交流,你们与朋友送别时会说什么,心情如何?再与文中李白与孟浩然的送别场景对比:体悟豪情。你还想起了几种送别或有关送别的诗?积累一下。最后,你是即将毕业六年级同学如何与好朋友、好同学告别?具体有什么想法和做法?这几个环节目的只有一个,把送别诗和生活中送别情景融为一体,学文更是应用,拓展更是熏陶。学生在学文中理解男人之间送别的豪情与柳永说的“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睦”相思送别的区别,更会把这其中送别诗,送别的想念诗,应用到生活中,达到物我两相合的境界。运用生活中的经验与文本交织,互相融合、互相渗透的方法,会形成了一种开放式的课堂,让学生畅所欲言,真正把学文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了起来。

三、多重想像,让语文课堂更加丰富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是知识源泉。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只有这样才能填补教材的空白,拓展教学资源,丰富文本表达的内涵,使教学活动更创新,更具生气。如教学《嫦娥奔月》一文。嫦娥奔月,大家为纪念这件事,即产生了中秋节。为什么要纪念嫦娥?文中只说了其美丽善良,经常接济贫苦乡亲。但如何接济,文中只字未提,试想大家思念嫦娥,纪念嫦娥,其本来就应是“接济乡亲”的结果。于是,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练习:让学生想象嫦娥是如何接济乡亲的?“×××病了,嫦娥_____________;××家里没有吃的了,嫦娥_____________;××家盖房缺钱,嫦娥________;×××,嫦娥__________;无论众乡亲家谁__________,嫦娥都_____________。”。这种引导式想像其目的就是拓展文本内涵,丰富嫦娥善良接济乡亲形象,也是补足教材中对嫦娥被人思念的原因。这一系列想像,既达到了让语文课堂更丰富的目的,又加深了课文理解。其实,这种想像我们还可以经常应用,也有多种应用的空间。再如《船长》一文中,诺曼底号被玛丽号巨轮撞击后,人们“乱的不可开交”场面的想像也是一例。“乱得不可开交”就为船长指挥大家救人“井然有序”,产生鲜明的对比,并以此来烘托船长高大形象。因此想像“乱得不可开交”也属丰富课堂一类。合理的想像,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由于是自己的想像,带有自己个性化特点,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丰富想像,互相碰撞、互相启发,还能产生新的智慧火花。为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起了推波助澜和激荡回应的作用。

四、读写结合,让语文课堂更有效

多变的语文课堂 篇4

一、构建多变的语文课堂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 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露出创造的萌芽, 促成课堂资源的生成。课堂气氛活跃了, 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知识

2. 以学生为主体,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是课堂的主导者, 参与者, 促进者, 而不应该是倾听者, 被教育者。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多种形式的体验中, 这样, 让学生在探究交流中互动学习, 在体验中学习, 在体验中成长, 在实践中创新。

3. 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给学生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是陶行知教育理念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在教学过程中, 师生一起参与文本的分析体验, 努力与作者形成心灵的沟通与情感的交流。应避免单向性的说教式分析。只有建立起注重感性能力培养与训练的语文观念, 我们才可以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出众多有效的训练方式方法。构成语文课堂教学的和谐氛围。

4. 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创造力量最能发挥的是民主。”在教学过程中, 只有树立民主作风, 在教学中创建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才能真正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使学生人格和创新思维得到良好的发展, 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二、构建多变的语文课堂形式

在构建多变的语文课堂时, 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多变的教学环节, 以激活课堂, 提高效率。在教学实践中, 我做过以下的尝试:

1. 诗歌朗诵会。

诗歌用最精练的语言表达了最深广的意蕴。如何从这些简单的字符中再现诗人当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读是一种最直接的方式, 古语云:书读百遍, 其义自现。因此, 在进行诗歌教学时, 我通常采取的课堂环节是诗歌朗诵会。诗歌朗诵时力争达到一定的效果。为此, 学生在课前会主动查阅与诗歌有关的信息, 揣摩诗歌的意境, 商讨诗歌选用的背景音乐, 思考诗歌蕴含的生活真谛。诗歌朗诵会, 让师生在愉悦中学习了诗歌, 走进了语文。更重要的是这种模式很好地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 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本来是中央台的一个热点栏目, 栏目的主旨是在专家、学者和百姓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一座通向老百姓的桥梁”。是面向大众, 传播大众文化, 提升大众素养的节目。在教学小说时, 涉及人物评论, 我就采取“百家讲坛”的形式, 让课文中的人物在学生的讨论、分析、争辩中鲜活起来。也激发更多学生对人物的思考, 进而转化对生活的思索。在《名著的推荐与阅读》方面也适合采用此种课堂形式。“百家讲坛”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提升了学生的认知能力,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更加强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3. 舞台表演。

优秀的文学作品, 描绘了丰富多彩的人生, 拨动了无数人的心弦, 如果能让学生置身于文学作品中, 亲自体味一下作品的形象, 对文学的魅力会有更深刻的感悟。把课本内容搬上舞台, 用课本剧来诠释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效果也非同一般。

苏教版九年级下第一单元的课文有《威尼斯商人》、《江村小景》、《陈毅市长》和《一厘米》。这一组课文都是剧本, 因此, 在教学这一单元时, 以小组为单位, 把讲台变成了舞台, 学生们开创性地用方言来表演

舞台表演的课堂形式, 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学生在准备过程也已经自觉进入了课本内容的学习。

5. 演讲比赛。

演讲是一种社会活动, 是用于公众场合的宣传形式。是以思想、感情、事例和理论来晓谕听众, 打动听众, “征服”群众的一种活动。演讲也是发挥一个人个性与口才的一次好机会。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课文是一组演讲词, 在教学时, 我设计的课堂形式是举行演讲比赛, 就以课文内容为题材。学生们在准备过程就自觉摸索出演讲词的特点, 小组成员的商讨让演讲者从语调、语速和感情基调的把握上恰如其分。一次演讲比赛, 促进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6. 知识竞答。

在文言文的教学中, 需要我们掌握大量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及用法。若是由老师一言堂的话, 学生容易产生疲倦的心理。设计知识竞答的课堂形式, 让小组出题, 把知识具体化, 老师归类整理, 以竞答的方式来解决这一知识点, 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做了课堂的主人, 学习效率也提高了。

多变的爸爸作文 篇5

我爸爸为人刚直,从不轻易说话。他对我要求严格,哪怕对我来说很难做到的事,他也要求我做好,做不好就会批评我。

刚上小学的我无忧无虑,考试考的好不好都不会影响我的心情。有一天学校进行了数学考试。放学的时候,爸爸边开车边问:“今天考了几分?”我可能觉得考得不太好,吱吱唔唔的。“我问你今天考了几分。”爸爸突然把声音提高了八度。“87……”感受到低气压的我赶紧怯生生地回答。“上次考了个98,马上要骄傲了是吧,啊?”爸爸严厉地说:“考这么点分数,你考试的时候在想什么……”我越听越不服气,心想:不就考的.低了一点嘛,用得着那么对我发火吗?谁没有马失前蹄的时候呢,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还错用了马谡呢!尽管如此,我还是闷闷不乐。

虽然爸爸有的时候非常严厉,但在日常生活中,他有时也非常搞笑。

有一天,爸爸在床上睡得死死的,他的眼睛闭得紧紧的,张着嘴,口水流了一大滩。无论我怎么叫、喊、摇、晃……他还是不醒,只是翻了个身,便继续睡。最后,我使出杀手锏:我的无敌小闹钟。刚打开,就觉得房间都震动起来,才过一秒,爸爸就从床上弹了起来,吃惊地问:“怎么了?什么情况?”

多变的语文课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318-01

一、让竞赛为课堂添活力

好胜之心人皆有之。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开展一些与阅读相关的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好胜之心,而这好胜之心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使阅读课堂焕发勃勃生机。

比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常常要进行字词教学。在有些文本中,甚至存在着大量需要学生记忆的字词。如果不先解决这些字词,它们就会成为学生阅读的阻力,成为阅读教学中的“绊脚石”,影响教学的进程。针对这样的文本,教师与其带着学生反反复复地读,不如来一次小型的字词记忆比赛。步骤可以如下:(1)教师指导学生读准字词。(2)学生默记字词。(3)随机选派学生到黑板前进行听写比赛。在比赛获胜心的激励下,学生往往能够迅速记忆字词,相比于课后记忆更为高效。而且,字词记忆比赛犹如阅读文本前的一次热身运动,已经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兴趣带动起来,有利于阅读教学其他环节的推进。

在阅读教学中,竞赛能给每个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尤为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缺乏学习热情时,笔者没有固守预设的教学方式,而是及时采用了和文本相宜的朗读竞赛,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乐趣,使阅读教学充满了活力。正因如此,才保障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二、让活动课为课堂增魅力

如今,随着新课标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阅读教学的方式方法已经得以拓宽,让学生动起来,让语文阅读课活起来成为了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因此,我们可以用活动课来为我们的阅读教学增添魅力,使阅读教学有效实施。那么,如何用活动课来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呢?可以分三步走。

第一步,明确阅读教学目标,确定阅读活动课型。阅读教学本身会涉及到引导学生对字、词、句、段、章的理解、赏析,对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结构布局的体会、学习。因此,在实施语文阅读活动课前,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即:通过这节活动课要达到怎样的阅读教学目标。然后再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活动课型。如:趣味识字课、句段赏析课、文本品鉴课、读写同步课、教学拓展课等等。

第二步,设计活动课方案。在确定阅读活动课教学目标,并选择了相宜的课型后,要精心设计活动课方案。在活动课方案中,要将活动课的流程一步步写清楚,而且要注意两点:1.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活动环节。2.活动环节易简不宜繁,以易于操作、易于达成教学目标为准。3.确保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第三步,正式实施活动课。一位教师针对小学一年级课文《乌鸦喝水》设计了一节阅读教学活动课。这节活动课的教学目标及课前准备可以概括如下:首先,教师对这节活动课教学目标的设计可以归纳为一说、二演、三议、四唱、五编。一说:由学生说一说各自在课前准备的故事,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演:学生将《乌鸦喝水》的故事演出来,从而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三议:引导学生讨论问题,从而对他们的创新性思维及口头表达能力进行锻炼。四唱:引导学生把故事唱出来,从而调动他们对学习活动的参与性。五编:让学生自己尝试编故事,从而进一步训练他们的语言文字能力。其次,教師和学生一起做了细致的课前准备工作:(1)学生准备了一些动物的故事,同桌的学生准备小水瓶,装入三分之二的水,并准备小石子。(2)教师制作了Flash动画,并根据课文编出歌词和动画相配合。此外,还制作了活动中需要用到的王冠头饰、奖章、佩饰、纸贴等。

三、让“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为课堂带来生命力

我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避免它仅仅成为一种口号,要让它切实为语文阅读教学服务,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既促成学生在学习中独立、协作、质疑品质的形成,又确保阅读教学的有效实施。目前,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有以下几种不太适宜的做法会影响自主、合作、探究这种学习方式的有效实践:一、提出疑难问题后,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过短。二、学生的分组讨论时间过短。三、提问者仍以教师为主,学生质疑探究的机会较少。这些做法的不足之处在于:一、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得不到保证。二、学生在学习中的协作性难以实现。三、学生在学习中的钻研探究精神不易形成。如何保证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的有效实践呢?关键在于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给学生留有足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我们可以尝试这样的策略:

首先,在进行某篇课文的阅读教学前,教师布置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让他们在充分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后完成一项任务:针对课文内容提出一些自己感兴趣或感到疑惑的问题,并做好记载。然后,在正式开始阅读教学后,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分组尽情交流各自在预习时提出的问题,经过探讨研究后选出最有价值的问题。最后,各组展示各自选择的问题,进行全班交流,教师适时引导。如果有学生还有自己的想法仍可提出,继续交流。

在以上步骤中,学生首先通过课前预习拥有了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因为完成预习的过程其实就是自主学习课文、独立思考问题并自行探究的过程。紧接着,学生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通过充分的小组交流获得了协作学习的锻炼。最后,全班交流的过程其实又是一次合作学习并持续探究的过程。

参考文献:

多变的课堂精彩的学生 篇7

本文以“课堂实录+反思”的形式重点记录了这节课中学生的认知冲突、形成和发展以及教师如何调整预设和生成等有课堂教学特色的场景,夹叙夹议的描述充分显示了教师善于倾听、灵活机智、教学功力深厚的特点。

这是一节对人有启发、耐人寻味的课。就学生而言,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不仅激发了探究热情,更充分意识到数学学科内部知识紧密联系的特征,逐步形成多维思考的习惯,了解学习的过程,从而学会学习。就教师而言,教师以一道题为载体,敏锐地引导学生对不同知识板块的“跨界”整合,是知识和能力并举、深入数学本质、“减负增效”的举措。这种做法,值得在高三复习课中推广。另外,在这节课中,时而层峦叠嶂,时而峰回路转,时而拨云见日的“多变”课堂气氛依然记忆犹新。我认为,正是学生参与才是课堂多变的诱因,教师只有将课堂还给学生,才可能在课堂上收获意想不到的“精彩”,而学生的“精彩”更源自教师的“精彩”,教师对学生疑问采取怎样的态度,以及教师对学生回答如何处理,反映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数学素养。

复杂多变的摩擦力 篇8

众所周知,接触面的湿滑情况可以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可以改变摩擦力大小.但是,接触面的湿滑情况是怎么样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改变摩擦力的呢?因为相互接触的物体表面特性不同,在接触面有湿滑的情况下,情形各不相同.为了阐述清楚这些问题,笔者做了一些对比实验.实验的目的是要测量不同接触面在不同湿滑状态时的摩擦力.实验器材选择了一块玻璃板,一块光滑木板,一块光滑小铁块,一块光滑小木块和一个2.5 N量程的弹簧测力计.实验时,先把光滑小铁块放在玻璃上(干燥或者湿润),匀速拉动小铁块,测出摩擦力.然后,将光滑小铁块放在木板上,做同样的实验.获得的实验数据如表1所示,将小铁块换成光滑小木块后做相同的实验获得的实验数据如表2所示.

从表1实验数据发现,当用铁块做实验时,玻璃表面由干燥变湿润时,摩擦力变小,而木板表面由干燥变湿润时,摩擦力反而变大.这是因为玻璃与铁块表面比较坚硬,水不易渗入,当两者表面有水时,相当于表面涂了一层润滑油,因而摩擦力明显变小;木板表面不是很坚硬,水会渗入,当表面有水时,表面就会变得柔软些,接触面变粗糙,因而摩擦力变大.

从表2实验数据发现,当用木块替代铁块做实验时,不管是玻璃上还是木板上,只要两者接触面变湿,摩擦力都变大.这是因为当木块和木板表面有水时,两者的接触面都变粗糙,压力不变,摩擦力变大.当木板和玻璃表面有水时,主要因为木块的接触面变粗糙,压力不变,摩擦力也变大.

有了表1和表2实验数据就可以很好的解释前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了.雨天地面湿滑或玻璃导管湿滑,都相当于在接触表面涂了一层润滑油,使得摩擦力变小.脚上或手上的皮肤变湿润,相当于皮肤变柔软,接触面变粗糙,使得摩擦力变大.因此水对摩擦力的贡献是增大还是减小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文最初提出的关于“镁粉”的练习题,又做了下面一组对比实验,把不同湿润程度的小木块放在玻璃上匀速拉,测出摩擦力,实验数据如表3所示.

从表3实验数据可以发现,即使是湿的接触面,其他条件不变,湿的程度不同,摩擦力也不同.当小木块由干燥变潮湿时,摩擦力迅速变大,但水多一些时,摩擦力又变小.当接触面有足够水时,拉动木块会呈波浪形前进,很难匀速拉,木块像是被吸住了似的.这是两物体的接触面相对比较平滑,当水比较多时,两接触面之间的缝隙被一层水膜填满形成真空,此时压力不再是木块的重力还有大气压,“摩擦力”急剧变大.当这层水膜被拉断时摩擦力瞬间变小,木块前进一段距离,因而成波浪形前进.

基于以上分析,再来看“镁粉”的练习题.手上皮肤比较接近木块表面,少量的汗水会使表面皮肤软化,使皮肤摩擦系数变大.但是,过多的汗水又会在手与器械表面之间形成一层光滑的“水膜”,使皮肤摩擦系数变小.运动员对摩擦系数的要求在不同时刻是不同的,如,在器械上转动时,希望摩擦能小一些,否则皮肤容易被磨破,无法保证日常训练和比赛;但摩擦力又不能太小,否则手容易打滑不能握紧器械,出现“掉杠”等各种危险情况.所以,需要改善手与器械之间的摩擦,使这个摩擦不要太大,也不能太小,控制在一个适度的范围.这样,就可以让运动员在汗水多或者汗水少时都能灵活自如的做完整套体操动作,减小不必要的失误率和风险.人们通过寻找,发现镁粉可以完成这个使命.镁粉学名“碳酸镁”,具有良好的吸湿性,能把手上的汗液迅速吸干.镁粉吸汗后,使手的表面摩擦系数恰巧在一个合适的范围,既不太大,也不太小,同时还对皮肤表层起到保护作用.综上所述,对镁粉功能的合理解释应该是:当运动员“上杠”或变换动作重新“抓杠”时,手上多余的汗液会形成光滑的“水膜”,“镁粉”的吸湿增加了手和器械表面的摩擦系数而防止打滑;但当手掌在器械上转动时,“镁粉”起到了衬垫作用,相当于在中间加了一层“小球”作“滚动摩擦”,同时又可以防止由于出汗使手和器械之间出现的真空,从而减小摩擦.涂抹了镁粉的手掌,不管运动员汗水多汗水少,其手掌与器械表面的摩擦系数都得到了改善.在电视节目中,我们还经常可以看到有工作人员用毛巾擦拭器械上的汗水,那是因为镁粉的吸湿能力有限的缘故.

谈舞台空间的多变性 篇9

一、舞台空间的形态构成

戏剧舞台的空间形态, 是有限的三维立体空间, 不同的空间因素, 以各自不同的功能, 丰富戏剧舞台的空间表现, 满足表演内容与环境变异的时空需要。

运用多种艺术与技术技能创造的舞台形象, 是构建舞台空间形态的组成因素。舞台人物形象, 是构成舞台可变性流动空间形态的重要形象因素。人物形象的完整构成, 是演员的表演技能、台词功力, 同服装、化妆、道具外部视觉造型艺术创造技能的综合体现。环境的形象创造, 不仅需要绘画、雕塑、舞台工艺美术的外部形象创造, 也需要舞台其他技术工程的基础体现。舞台情调气氛的创造, 既需要光效艺术的渲染照明, 也需要音乐音响技术的艺术体现。以多种技术技能创造的艺术形象, 构成了戏剧舞台上的物质与精神世界的空间形态。

二、可变性流动空间的舞台构成

可变性流动的舞台空间, 是表现戏剧舞台时空转换, 创造无限时空变化的舞台艺术构成。戏剧艺术的形象表现, 最基本的条件与条件限制是有限的演出时间与有限的舞台空间的局限性。在有限的时空条件下, 表现戏剧无限的时空内容, 必须遵循舞台艺术的创作规律。以创造人为美、艺术美的假定性手法, 把自然生活中的生活真实, 转化为戏剧舞台的艺术真实。根据不同的戏剧品种和体裁内容, 发挥舞台特有的构成形式。在程式化、风格化、单纯化等舞台形式构成中, 在转台、车台、升降台等机械舞台、光效舞台结构的运用中, 不仅突破了戏剧舞台的时空局限, 丰富、加强了戏剧的表现力, 同时又增强了戏剧舞台的科技含量与现代意识。

艺术, 是按美的法则创造艺术形象, 戏剧舞台的形式感, 必须具有强烈的人为性。任何艺术作品, 都是人为美与自然美的统一体。戏剧舞台的空间构成, 只要熟悉并掌握舞台规律与特性, 正确认识、掌握运用假定性这一现实主义的多种概括手段, 会有利于寻找、探索戏剧舞台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 有利于表现戏剧生活的内在真实, 创造戏剧舞台更高的艺术真实。

三、有形与无形空间的艺术体现

戏剧舞台所创造的空间, 是表演艺术所必须的艺术空间。有形空间与无形空间两大空间要素, 是创造体现演出艺术视觉空间的两大基础条件。

有形空间, 是由物理的空间条件 (舞台) 和物质的空间实体 (形象) , 综合体现出来的视觉艺术空间。

无形的空间要素, 是存在于作者头脑中的舞台空间意象、心象, 即心理的艺术空间和艺术空间形象。舞台美术家斯沃博达将其称为:“心理的造型空间”。它是艺术家的情感、意念、艺术理想、生活体验和技术技能综合性的艺术思维。是以形象思维和逻辑理性思维所确立的心理的舞台空间形象。作曲家贝多芬曾说:“当我作曲时, 在我的思想中总有一幅画, 并且按照这幅画去工作。”这幅画, 就是作曲家乐曲创作所必须的心里的无形艺术空间形象。再看鲁迅先生对《故乡》的景物空间的描绘:“时候既然是深冬, 渐进故乡时, 天空又阴晦了, 冷风吹进舱中, 咚咚地响, 从蓬隙间往外一望, 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落的荒村, 没有一些生气,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鲁迅对故乡的环境气氛作了上下远近立体空间的形象描绘, 富于声色地把读者带进了那阴凉, 萧落的荒村, 读者的心也随着悲凉起来了。这是存在于作者心里、并以文字语言艺术传递给读者的无形的空间想像。这种心里的造型空间, 通过物质创造呈现到舞台上, 就形成了有型的、物质的、直观的舞台空间视觉形象。

关于“一题多变”的解题教学 篇10

在数学教学中, “解题”是一种最基本的数学活动形式, 无论是数学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还是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获得以及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都要通过解题活动来完成.但是传统意义上的解题教学, 相对来说, 偏向于“就事论事”, 注重单一的解题结果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训练, 而对于学生的合情推理以及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关注不够.新课程强调在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这就需要我们在解题实践中, 充分关注习题的“一题多变”练习, 提高学生的推理、概况、抽象等高层次数学思维能力, 这也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重要标志.

所谓“一题多变”, 就是通过题目的引申、变化、发散, 揭示问题的本质, 暴露问题间的逻辑关系[1], 从而避免单纯的发展学生形式演算能力, 使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也得到充分发展.下面笔者以按照新课标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教材配套的练习册上面的指数函数后的一道习题, 谈一谈在解题教学中“一题多变”练习.

原题 已知函数f (x) =-22x+2, 求值f (-2) +f (-1) +f (0) +f (1) +f (2) +f (3) .

分析 由本题的待求结论形式可以看出, 本题显然具有某种规律, 这个规律是什么?我们通过仔细审题, 不难发现题中的6项具有和谐性, 即首末、第2和第5、第3和第4, 每两项它们的自变量之和都是定值1.由此可以充分利用我们的经验直观来猜想, 是否有f (-n) +f (n+1) 为定值?

解 由题意可得

f (-n) =-22-n+2f (1+n) =-221+n+2.f (-n) +f (1+n) =-2 (12-n+2+121+n+2) =-22-n+21+n+224+2 (2-n+21+n) =-1.

f (-2) +f (-1) +f (0)

+f (1) +f (2) +f (3) =-3.

这样, 本题的解答就把合情推理与逻辑推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通过上题解答, 可以发现:一方面, 在函数表达式中出现2和指数函数2x的数字, 但本题结论与2这个具体的数值无关, 即问题的解答对具体数字的依赖是非实质的;另一方面, 题目中隐含着这样一个关系, 如果x1+x2=1, 那么就有f (x1) +f (x2) 为定值.由此, 可以沿着这样的思路去考虑:

①本题的结论是否对一切实数a (a>0, a≠1) 都成立?

②本题的结论与实数a (a>0, a≠1) 有怎样的关系?

x1, x2的取值是如何影响函数f (x1) +f (x2) 为定值的?

为此, 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去探究:

探究1 函数f (x) =-aax+a (a0a1) , 对于任意的x1, x2∈R, 且x1+x2=1, 则f (x1) +f (x2) =-1.

解 由题意,

f (x1) =-aax1+af (x2) =f (1-x1) =-aa1-x1+a.f (x1) +f (x2) =f (x1) +f (1-x1) =-a (1ax1+a+1a1-x1+a) =-aax1+a1-x1+2a2a+a (ax1+a1-x1) =-1.

探究1表明:形如f (x) =-aax+a (a0a1) 形式的函数, 对于任意的x1, x2∈R, 且x1+x2=1, 则f (x1) +f (x2) =-1.这个值与具体的a无关.

要使学生的解题技能达到熟练的程度、解题能力获得显著的提高, 必须组织变式练习, 因而课堂教学课安排下面两个变式练习, 让学生巩固已经习得的能力和知识经验:

变式1 对于函数f (x) =-aax+a (a0a1) , 求值f (0) +f (1n) +f (2n) ++f (n-1n) +f (1) .

变式2 对于函数f (x) =-aax+a (a0a1) , 求值f (-n) +f (-n+1) +…+f (0) +f (1) +…+f (n) +f (n+1) .

所谓变式练习, 就是在其它有效学习条件的情况下, 概念和规则应用例证方面的变化[2].对于数学解题来说, 就是改变问题的非本质特征, 保留其结构成分不变.在解题中, 关注变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转变学法, 跳出题海.但学生的自主变式, 尚需要教师的逐步引导, 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示例让学生感知变式的过程、方法.

至于“本题的结论与a (a>0, a≠1) 有怎样的关系”, 我们是安排学生分别局部改变a的值, 探究其对于本题结论的影响.

探究2 对于函数f (x) =-1ax+a (a0a1) , 对于任意的x1, x2∈R, 当x1+x2=1时, f (x1) +f (x2) =-1a.

解 因为x1+x2=1, 所以

f (x1) +f (x2) =f (x1) +f (1-x1) =-1ax1+a-1a1-x1+a=-ax1+a1-x1+2a2a+a (ax1+a1-x1) =-1a.

“变式是问题解决的有效铺垫, 深化理解的有效途径, 提高效率的有效手段”[3], 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解题教学中应该让变式成为学生学习任务和学习习惯, 让学生自主变式成为解题教学中变式的发展方向.

变式 对于函数f (x) =-tax+a (a0a1t0) 对于任意的x1, x2∈R, 当x1+x2=1时, f (x1) +f (x2) =-ta.

探究2及其变式表明, 形如f (x) =-tax+a (a0a1) 形式的函数, 其中t为常数, 对于任意的x1, x2∈R, 且x1+x2=1, 就有f (x1) +f (x2) =-ta, 这个值只与分母中常数项a有关 (成反比例关系) .

事实上, 由探究2的变式, 隐约可以看出, 该题的结论与分子存在着某种正相关.

探究3 对于f (x) =-aax+1 (a0a1) , 对于任意的x1, x2∈R, 当x1+x2=0, 就有f (x1) +f (x2) =-a.

这里我们把分母中常数项1可看作t=0时的情况, 即f (x) =-aax+a0 (a0a1) .

证明 因为x1+x2=0, 所以

f (x1) +f (x2) =f (x1) +f (-x1) =-aax1+1-aa-x1+1=-a.

变式1 对于f (x) =-1ax+1 (a0a1) , 对于任意的x1, x2∈R, 当x1+x2=0时, f (x1) +f (x2) =-1.

变式2 对于f (x) =-tax+1 (a0a1) , 对于任意的x1, x2∈R, 当x1+x2=0时, f (x1) +f (x2) =-t.

探究3以及其两个变式表明, 形如f (x) =-tax+1 (a0a1) 形式的函数, 对于任意的x1, x2∈R, 若x1+x2=0, 则f (x1) +f (x2) 的值只与分子有关 (绝对值成正比例关系) .在探究3中, 我们发现需改变条件, 对于任意的x1, x2∈R, 当x1+x2=0时, 函数就能取得定值.因而, 需要进一步确定x1, x2的取值是如何影响函数f (x1) +f (x2) 为定值的.

探究4 对于f (x) =-anax+an (a0a1) , 对于任意的x1, x2∈R, 当x1+x2=2n时, f (x1) +f (x2) =-1.

证明 因为x1+x2=2n, 所以

f (x1) +f (x2) =f (x1) +f (2n-x1) =-anax1+an-ana2n-x1+an=-anax1+a2n-x1+2an2a2n+an (ax1+a2n-x1) =-1.

变式1 对于函数f (x) =-1ax+an (a0a1) , 对于任意的x1, x2∈R, 当x1+x2=2n时, f (x1) +f (x2) =-1an.

变式2 对于函数f (x) =-tax+an (a0a1) , 对于任意的x1, x2∈R, 当x1+x2=2n时, f (x1) +f (x2) =-tan.

通过以上几个探究, 能够得出结论:

对于任意形如f (x) =-max+at (a0a1tRm为常数) 形式的函数, 对于任意的x1, x2∈R, 当x1+x2=2t时, 都有f (x1) +f (x2) =-mat成立.

而探究1中函数f (x) =-aax+a (a0a1) 所具有的性质恰巧就是这个结论的特殊形式, 原习题是这个特殊形式的具体表达.在这里, 还可以进一步对该形式的函数性态进行研究, 比如函数f (x) =-22x+2的图像关于点 (12-12) 对称;函数f (x) =-aax+a (a0a1) 的图像也是关于点 (12-12) 对称.下面我们对后一种情况进行证明:

设点 (x0, y0) 在函数f (x) 的图像上, 即y0=-aax0+a, 点 (x0, y0) 关于点 (12-12) 对称的点为 (x1, y1) , 则

x1=1-x0, y1=-1-y0.

y1=-1-y0=-1+aax0+a=-ax0ax0+a=-a1-x1a1-x1+a=-aax1+a.

因而点 (x1, y1) 也在函数f (x) 的图像上.即函数f (x) =-aax+a (a0, a1) 的图像关于点 (12-12) 对称.那么对于任意形如f (x) =-max+at (a0a1tRm为常数) 形式的函数, 是否也有对称中心?如果有, 怎么求出这个值?除此之外, 该函数是否还具有其他性质?如此经常性的对学生进行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训练, 对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特别是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思维的层次性都将会有明显的改善.

因而, 在解题实践中, 应加强“一题多变”教学, 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发散性训练, 促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内化”成为学生的数学素养, 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这是学生作为未来公民必备的素养之一.

总之, 在解题教学的实践和认识活动中, 通过“一题多变”, 可以提高学生的构思、探究、推理及数据和信息处理等多方面的能力, 以及利用数学来构想及解决日常生活和数学问题的能力, 改变了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由机械模仿改为探索创造.另一方面, 长期的“一题多变”训练, 类似的解决问题的发散性的思维方式将被潜移默化, 慢慢成为一种思维模式, 能够被学生恰当的迁移到解决其他事情当中去.学生在对问题实施变化的过程中, 既开放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开发了学生的潜能, 又能使学生领悟到再生知识的方式、方法与数学发现的途径, 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数学知识、技能、能力、观念, 以及精确性、思想性、开发性等理性精神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季素月.数学教学概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0:177.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143.

上一篇:光明城市下一篇:油漆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