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洪山区

2024-06-29

武汉市洪山区(精选十篇)

武汉市洪山区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2010年武汉市洪山区各助产技术服务机构共45 564例产妇的接生情况报表进行分析。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洪山区2006~2010年产科质量情况资料按年度、户籍及助产机构级别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计算器软件版本V 1.61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006~2010年洪山区产科质量情况

2006~2010年洪山区分娩产妇人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孕产妇死亡率和围生儿死亡率呈波动性下降趋势,剖宫产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2007~2010年未发生产褥感染的病例。见表1。

2.2 城、乡产科质量情况

城、乡间孕产妇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3,P<0.05);城、乡间剖宫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8,P<0.01)。见表2。

2.3 各级助产机构产科质量情况

一级助产技术服务机构的孕产妇死亡率、剖宫产率、会阴Ⅲ度裂伤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高于二、三级助产技术服务机构。见表3。

3 讨论

3.1 洪山区产科质量现状分析

3.1.1 近年来,国内各大医院的剖宫产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在洪山区农村及一级助产机构表现得尤为突出。

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围生儿死亡率,但当剖宫产率升高一定程度,围生儿死亡率并未随其上升而下降[1,2]。剖宫产率的提高对母亲和新生儿都有一定的危害。剖宫产使母亲产后出血增加,产褥感染率为阴道分娩的10~20倍,也提高了新生儿湿肺、肺炎的发生率[3]。

3.1.2 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是评估围生保健效果的指标,也是重要的信息反馈和制定保健方案的依据。

由于辖区、医院间条件的不同,各医院收容对象不同,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会有自然差异。2006~2010年,我区孕产妇死亡率和围生儿死亡率呈波动下降的趋势,这与我区产科质量的不断改进和基层妇幼保健工作的广泛开展是分不开的。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的下降是围生保健成效的必然结果,而不是偶然的波动。

3.1.3

我区属于城乡结合部,以城带郊的结构,农村妇女和流动人口较多,而这部分产妇因为经济状况限制,多到一级助产技术服务机构进行分娩,其对母婴保健知识了解甚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一般无技术特长,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围生期的高危人群[4,5];加之一级助产技术服务机构的硬件、人员等方面的限制,对一些产科相关疾病认知不足,导致农村及流动孕产妇死亡率、会阴Ⅲ度裂伤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高于城区。我区的三级助产技术服务机构为危重症孕产妇的转诊救治中心,因此,围生儿死亡率、子痫发生率等相对较二级助产技术服务机构高,但对产后出血、会阴Ⅲ度裂伤、产褥感染及新生儿窒息等情况的发生控制较好。我区一级助产技术服务机构多分布在各乡镇,面对的多为低收入人群,由于技术力量及设施的落后,医务人员经验的不足,会导致以下情况的发生:(1)为了避免纠纷,一味提高剖宫产率,从而减少因助产经验不足造成的并发症的发生;(2)民营医院为了经济效益,对高危孕产妇进行截留,超范围行医,导致孕产妇死亡率上升两种情况的发生。而二级助产技术服务机构对产科各项指标控制情况较为稳定。

3.2 干预措施

3.2.1 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已成为当前产科工作的重要问题。

降低剖宫产率不仅要求助产机构的医务人员严格把握手术指征,熟练掌握阴道分娩的助产技能,提高阴道自然分娩的安全性,还要加大健康教育的力度,减少甚至杜绝因社会因素造成的剖宫产手术的发生。医生和社会、孕产妇及家属密切配合,创造良好的氛围,才会使剖宫产率逐渐下降。

3.2.2 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

将流动人口中的妇幼保健情况及信息上报与政府领导的政绩挂钩,能够使流动人口问题得到足够的重视[6]。武汉市现已全面实行农村妇女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利用我区妇幼保健的三级网络,及时掌握农村及流动孕产妇的情况,督促其进行产前保健和住院分娩,加强宣传不断增强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提高农村及流动孕产妇的母婴保健覆盖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围生儿死亡率。

3.2.3

(例)

(例)

(例)

加强基层助产机构产科质量的建设,严格落实高危孕产妇的转诊制度,切实执行分级管理,加大对各级助产机构的督导力度,以满足各类孕产妇的不同需求,全面提高洪山区的产科质量水平。

综上所述,加强高危妊娠管理,降低剖宫产率,加强基层助产技术服务机构的产科质量建设,加大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是提高产科质量、保障母婴安全的主要干预措施。

摘要:目的:对洪山区20062010年产科质量进行分析研究,寻找目前工作的差距,明确今后产科质量管理的重点,争取降低剖宫产率,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的死亡率,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产科质量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62010年洪山区各助产技术服务机构共45 564例产妇的接生情况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2010年武汉市洪山区剖宫产率等人为干预分娩方式上升,孕产妇死亡率和围生儿死亡率得到了有效地控制。城乡孕产妇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3,P<0.05),城乡孕妇剖宫产率,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6.98,P<0.01)。结论:加强高危妊娠管理,降低剖宫产率,加强基层助产技术服务机构的产科质量建设,加大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是提高产科质量、保障母婴安全的主要干预措施。

关键词:产科质量,孕产妇死亡率,围生儿死亡率,妇幼保健

参考文献

[1]黄醒华.剖宫产的现状与展望[J].妇幼卫生科技进展,1998,(1):1.

[2]李秀媚.28例剖宫产术后出血原因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5):127-128.

[3]张颖.剖宫产相关因素分析[J].北京妇幼卫生,2002,2(1):35.

[4]沈汝桐,刘凯波.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与分娩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4,20(1):46.

[5]赵芳.农村妇女孕产期保健服务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7(30):145-146.

武汉市洪山区财政局文件 篇2

洪财[2006]124号

洪山区财政局关于开展2006年度基层财政所

财政财务检查实施方案

各科(室)所:

根据湖北省财政厅(鄂财监发[2006]8号文件)关于印发《开展全省基层财政所2006年度财政财务检查方案》的通知精神,洪山区财政局决定2007年用一年的时间,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一次基层财政所财政、财务收支检查。为了搞好对全区基层财政所2006年度财政、财务收支检查工作,特制定检查实施方案如下:

一、检查的指导思想

开展基层财政所财政、财务收支检查,是为了加强基层财政建设,规范基层财政管理,强化对基层财政所财政、财务收支情况的监督,维护正常的财税秩序,推动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促进乡镇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检查的重点和内容

开展对基层财政所的检查,以2006年度财政收支,财务管理为主,检查的重点是:

(1)基层财政预算内、预算外收入状况

(2)财政收支平衡状况

(3)财政所年度财务收支、财务管理状况

(4)固定资产管理状况

(5)债权债务变动和货币资产的真实状况

检查的内容有:

(1)财政、财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有无内控制度

(2)财会人员配备、设置是否合法合规

(3)是否按规定设置账簿,有无账外账

(4)是否按规定设置和使用了财政预算科目、会计科目

(5)账表、账账、账证是否相符

(6)会计档案资料是否齐全,管理是否规范

(7)年度预决算是否合规

(8)拨款、支出审批手续是否合法合规

(9)专项资金管理是否规范,有无挤占挪用情况

(10)有无违反规定程序购置、处置固定资产情况

(11)有无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

三、检查的时间和步骤安排

这次检查共分为五个阶段进行,具体是:

(1)2006年11月至12月底:编制审定检查实施方案阶段 在局党组的领导下,根据洪山财政局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全局检查实施方案,各基层财政所要结合自己的职责范围和工作实际,认真制定本单位的自查整改实施方案,各基层财政所的自查实施方案于2006年12月15日前交财政监督科。同时,要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使广大基层财政干部充分认识开展此次检查的重要意义,以积极的态度做好自查整改、迎接局里的检查和上级部门的重点抽查。

(2)2007年1月4日至2月28日:基层财政所全面开展自查阶段

各基层财政所要按照《实施方案》确定的自查项目、内容和要求,认真开展全面自查,并将自查结果以书面形式于2007年3月10日前交财政监督科。财政监督科要根据自查进度情况,及时做好自查阶段的督察指导工作。

(3)2007年3月15日至6月底:全面实施检查阶段

按照《实施方案》确定的检查重点和内容,由区财政局组织检查小组,深入到每一个基层财政所,认真实施检查。对基层财政所的检查面要达到100%。检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财政部门

内部监督检查暂行办法》,认真做好《检查工作底稿》、《询问笔录》和各种检查证据的收集、整理和归类。对检查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和严重违规现象,检查小组要以书面材料及时向局党组汇报。对检查中发现的违规违纪问题要认真做好检查记录。检查小组对全局所有基层财政所检查结束后,必须针对每一个财政所作出相应的《检查结论》。《检查结论》中要有检查组提出的整改意见和检查组长的签字(盖章)。

(4)2007年7月1日至9月25日:检查整改和重点抽查阶段

首先将检查出来的各种问题进行归类排队,由局检查工作领导小组进行集中汇审,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和整改期限。其次是各基层财政所针对《检查结论》和局检查工作领导小组提出的整改意见和整改期限,认真制定本单位的整改措施。通过认真检查整改,最后达到规范基层财政所管理,全面提高财政管理水平的目的。对检查出问题较多、整改措施不落实、整改效果不明显的财政所,局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将派检查小组进行重点检查,帮助整改。

(5)2007年10月8日至12月20日:检查验收汇总上报阶段

根据省财政厅制定的统一验收考核标准,局党组将组织专门检查验收小组,对全局所有基层财政所规范化管理达标情况进行

考核验收。考核验收结果与年终目标绩效奖挂钩,对考核验收不合格的财政所,将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的处罚。财政监督科要对全局开展的专项检查工作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并认真做好检查工作总结和向市财政局递交的检查报告。

四、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对基层财政所财政、财务的专项检查工作的领导,确保对基层财政所财政、财务的专项检查工作质量,经研究决定,成立财政局“基层财政所财政、财务专项检查工作领导小组”,由余春华同志任组长,陈锋同志任副组长,日常检查工作由财政监督科牵头,农村财政管理科参与,检查小组由若干人组成。各基层财政所负责人均为本单位迎接检查的“第一责任人”。

附件:

1、2006年度基层财政收支情况检查汇总表

2、基层财政所2006年度经费收支管理情况检查汇总表

3、基层财政所2006年度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检查汇总表

4、基层财政所2006年度执行《会计法》情况检查汇总表

5、基层财政所2006年末债权债务余额情况调查汇总表

6、基层财政所2006年财政财务收支管理情况检查存在问题汇总表

二OO六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主题词:财政财务检查通知报:市财政局抄报:区政府办室抄送:区审计局、区监察局武汉市洪山区财政局办公室2006年12月21日印发

武汉市青山区红钢城改建刍议 篇3

关键词:武汉红钢城;历史价值;改造

1.红钢城形成的历史背景

红钢城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是新中国成立之初武汉钢铁集团工人的家属住宅区。这里居住的工人大多来自全国各地,据《武钢志》记载:从同行业厂矿抽调大批技术工人支援武钢建设,这些工人来自鞍山,大连,沈阳,哈尔滨,天津,北京,太原,郑州,长沙,重庆,昆明,广州等地。[1]截至1955年二月,青山已经集结了五万多名建设工人,七万多工人家属,红钢城即将在这轰轰烈烈的时代背景下诞生。

为解决这十多万人的住宿问题,列宁格勒设计分院院长别良其可夫、总工程师格里高里扬、总图运输专家德门其耶夫、测量专家多莫夫、水道专家禾秋森、……还有华中钢铁公司副经理王厂和中国专家们[2]齐聚武钢,承建单位参照苏联专家的建议,日夜赶制简易工人宿舍。于是,一栋栋带有显著苏联特色的红房子便拔地而起,红房子一般都是三到五层的砖木结构,清一色的红砖墙绿木窗,平顶或带烟囱的斜坡屋顶,较小的开窗,红房子或横排整齐,或呈四合院组合,着实另当时住在简易工棚的工人们神往。建房之时,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为节省水泥,钢铁等当时缺乏的建筑物资,我国的设计师则创造性的發明了以竹片代钢筋的手法,解决了建筑隔层的用材的问题,所以一些外表看来整齐的建筑,内部却是竹木结构,也只有在厨房卫生间这些小隔间才会用上水泥与钢材。正是从这些建筑里,走出了武钢第一辈无私奉献的钢铁工人,他们背井离乡,携家带口投身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为武钢乃至整个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做出伟大贡献,而红房子则伴随建设大军一起度过了五十多个春秋。

现在的红房子身上承载的不仅仅是老一辈建设者的记忆,是我国工业化进程的见证者,更是中苏人民友好往来的见证者。在武钢成立之前就受到苏联专家的知识技术的大力支持,大到厂区选址,小到机械维修,甚至工人住宿区建设都受苏联深刻的影响,在武钢建立初期,来武汉援建的专家充分发挥他们的国际主义精神,凡事亲力亲为,与广大一线工人一起为武钢的筹建工作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也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

2. 建筑现状

从卫星云图上看,现在保存较好的八,九,十,三个街区围合出一个中国的传统字:囍。站在高处,横竖整齐排列的红房子显露在郁郁葱葱的高大乔木丛中,不远处便是滚滚东逝的长江水,天气晴好的下午,漫步在红房子围合出的开阔院落中,红砖红瓦绿木窗下面会看到在绿荫长椅上打盹的老工人师傅,还有织毛衣,晒萝卜干的老奶奶们,在一个过客眼里也许会觉得这是闹市区的一片桃花源,似乎这里的一切与街坊外繁华的大武汉毫不相干。但是,再走进建筑内部细看下去,会看到剥落的建筑内墙壁,屋顶的木檐也多已腐烂,掉落。较小的开窗,哪怕打开大门的居室也显得不是很亮堂,顺着老人身后敞开的居室门向内看去,房间里哪怕整齐排列家具的人家也遮盖不住空间的局促。这些现代人看来不是很理想的内部居住结构在当时却是青山区最好的建筑。

年轻一代的钢城人大多搬离红房子片区,早已住进了更为宽敞的现代化建筑里。留守在红钢城的大多是当年武钢早期的退休工人,他们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武钢,他们选择留居于此,除了经济原因,更多的还是对自己曾经奋斗历程的追忆,更有与红钢城难以割舍的情谊,毕竟,他们青春与祖国一道轰轰烈烈的奋斗记忆都存放在这里。

这里的生活氛围很浓厚,但这里的生活条件的却不尽如人意,建筑物已经破败,但她彰显的历史却很厚重,她代表了一座城市历史,甚至孕育一座城市的未来,对红钢城旧街区的建筑维修,改造再利用就显得十分重要。

3. 红钢城改造方案刍议

由于红钢城历史印记鲜明,我个人认为不能笼统的借鉴别处改造成为商业街,艺术商业区的手法,更应该尊重建筑的历史意义以及房子的主人的意愿。由于现在红房子的主人多半是武钢及其原下属集团退休员工,以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居多,他们中的多半已没有经济实力购买外面的商品房,最重要的是老年人早已习惯在红房子里的生活:这里有参天大树遮天蔽日,有开阔的门球场地,也有可以地种菜的小空地,这里不仅有他们过去的记忆,还有很多他们一起奋斗的工友,房子面积是小,但楼层不高,易于他们平日出入。

综合上述环境,可以将红钢城的红房子片区合理修复之后,改造成专业化的老年社区。

3.1.可行性:

1.现住居民以老年人居多,占百分之六十以上。

2.楼层较低,多为三层建筑物,适合老年人上下,可根据不同身体状况分置楼层。

3.较小的开间,可满足两位老人或单身老人基本生活需求。

4.开阔的中央广场已有各种适合老年人运动的场地。

5.我国人口已步入老龄化,“四二一”,或“四二二”的家庭人口结构的子女赡养老人的负担加重,普通养老院的集约化管理模式不能满足现代人生活需求。

6.青山区政府关于红钢城旧街区改造的“十二五”规划。

3.2.室外部分规划细则:

1. 在不改变建筑整体外观的前提下加固建筑,提高建筑的承载力。

2. 修复被居民私自搭建的室外挡雨棚,恢复原建筑样貌。

3. 在保护原有大中型树木的前提下重新规整道路系统,增设休息椅凳,残疾人,盲人用道路。

4. 合理增设停车位。

5. 提供符合老年人饮食习惯的专业食堂,娱乐,体育,兴趣组的场地

6. 配套的医疗机构。

3.3.室内部分:

1. 统一修整水电,天燃气,接光纤。

2. 原层高均高于三米,可加固室内层板,以提高建筑的安全系数,增长使用年限。

3. 加固墙壁,营建符合现代化生活氛围。

4.改造后的经营模式及老年社区发展前景

改建后的红钢城的经营模式倒是可以学习借鉴上海新天地:只租不卖。

现有的老年人养老居所,多数是在自己的家庭,而现在的大的社会背景造就的“空巢老人”的现象严重,而年轻人赡养老人的经济负担,精神负担加重。现存的敬老院,养老院经营模式单一,老人的居住环境太集中,虽然利于管理,但对于追求更高生活品质的老年人来说,显然已经落伍。多数红钢城的老年人有较稳定经济收入,且多数老人的知识文化水平都较高,有条件并且追求现代化更高品质的生活。前期老人社区可以先以红钢城原有老年居民为主,同时吸纳周边的老年人入住,一个社区成熟之后,渐渐对外广泛开放,成立一个典型的,高品质的养老社区,不仅武钢老一辈退休人员能继续在红房子里安度晚年,也可以开创一种新的养老模式。

红钢城鲜明的历史背景影响了一代人,它存在的历史价值,人文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残破的建筑本身,它代表了那个火红年代,是一代人乃至后来人追溯历史的记忆与凭证。保护好红钢城成片的红房子,但从长远意义上来看合理保护并充分利用老式建筑意义重大,保护好它们就保护好了一座城市的历史。为红钢城寻求一条适合她的未来发展,以更好延续她未来的道路,是我辈努力的方向。(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

参考文献:

[1]阮丹.《青山史话》[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4

武汉市洪山区 篇4

20世纪80年代以来, 洪山区教育事业特别是义务教育有了长足发展, 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八五”期间, 实现了“一无两有” (校校无危房, 班班有教室, 人人有课桌椅) ;“九五”期间, 通过了省市“普九”达标验收, 标志着洪山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十五”期间, 成功创建武汉市教育先进区,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整体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师资队伍得以较大优化, 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高。

但是由于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 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 导致义务教育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学校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 而且在有些地方还有扩大的趋势。这种趋势如若继续扩大, 势必产生更大的两极分化, 并由此造成教育系统内部的富者越富、穷者越穷的恶性循环。最终, 可能导致政治、经济的不公, 亦即社会的不公。那么, 如何公平地分配公共教育资源, 逐步缩小地区与地区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等方面的差距, 实现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以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要呢?

近年来, 洪山区根据区域实际, 按照“课题先动、人大促动、政府主动、城乡互动”的总体思路, 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实践和探索。

一、政研一体, 合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在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发展中, 能否把社会各界、政府各部门以及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各方力量有效整合起来, 形成合力, 同心同德, 共谋发展, 至关重要。

1. 广泛宣传发动, 课题研究先行, 形成思想合力

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 我们充分认识到思想合力的重要性, 以“面向每一个学生, 办好每一所学校, 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 让所有的学生都充分享有接受优质教育的平等权利”为指导思想, 协调全区有关部门深入开展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的学习和研讨, 广泛进行了宣传动员。

从2006年开始, 我们启动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专项课题研究工作, 成立了以教育局、老年科协为主体, 人大、政协相关人员参加的课题组。两年多来, 课题组按照“边研究, 边推进”的基本原则, 围绕“办好每一所学校, 教好每一个学生”的总体目标, 突出“深入实际发现问题、围绕问题分析原因、针对原因找寻对策、依据对策督导落实”的工作理念, 坚持“科学、有效、创新”的研究思想, 通过深入基层学校进行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座谈、访谈和查阅资料等方式, 进行了深入扎实的研究工作, 从中获取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资料, 在认真筛选、整理和反复研讨的基础上, 完成了《关于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综合调研报告》《关于教育资源整合的专题调研报告》《关于管理体制和校长队伍建设的专题调研报告》《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专题调研报告》《关于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调查与思考》和《城乡学校教育质量的现状与分析》等多项基础性调研报告和相关对策研究, 为区人大立法和区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使我们走出了教育均衡发展一系列观念上的误区, 也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教育均衡发展就是教育的科学发展观, 就是当前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 促进了强大的思想合力。

2. 人大立法促动, 政府积极行动, 形成制度合力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立法是关键, 制度是保障。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 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 切实维护教育公平,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洪山区人大多次对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和督察, 并专门召开人大代表会议, 为洪山区教育均衡发展广纳计策。2007年5月洪山区人大主任会专门听取了区教育局关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专题汇报。2008年6月, 受区政府委托, 区教育局又向洪山区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作了题为《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 促进我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报告, 并接受了审议。2008年7月, 区人大常委会作出了《关于促进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决议》 (以下简称《决议》) 。《决议》以战略的眼光和全局的高度, 重申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强调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程中政府的主导职能作用, 强调政府必须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 切实予以保障, 从而, 为洪山区下一步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指明了方向, 提出了明确要求。

为贯彻区人大《决议》精神, 区人民政府也颁发了《关于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明确提出了用3~5年左右的时间, 基本建立与洪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保障体系;全区初中学校基本实现标准化, 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 城区薄弱学校建设明显加强, 区域内学校之间在办学条件、教学手段、生均经费、师资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基本均衡, 城区基本消除薄弱学校和超级大班现象, 基本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发展各项指标全部达到国家、省、市规定标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 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显著增加, 人民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的总体工作目标。《意见》特别就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建立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专项基金、完善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机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优化教师资源配置、落实扶助机制、建立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考核问责机制、健全义务教育督导监测机制等方面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具体办法和措施。由此, 我们深切感受到, 全区上下关心教育、重视教育、支持教育均衡发展的良好工作局面已经形成。

二、政策倾斜, 大力促进农村教育快速发展

教育均衡的最大问题是缩小城乡差别问题。缩小城乡差别, 必须切实依靠政策的倾斜和保障, 加大经费投入, 均衡资源配置, 优化管理体制, 从而带动农村教育的快速发展。

1. 资源重组, 优化农村学校资源配置

办学条件的均衡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实现办学条件的均衡化, 首要的着力点应该放在优化配置学校教育资源上, 减少甚至消灭弱势学校, 使每一所中小学校都能按照法定标准, 拥有大致均等的物质条件, 实现基础教育规范化办学, 从而形成一个公平竞争的教育环境。

为此, 洪山区坚持“既考虑长远, 也立足当前;既全面发展, 也重点突破;既全面规划, 也重点推进;既全面整合、也重点扶持”的工作方针, 统筹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 2008年采取“撤小、并弱、重组”等手段先后对17所农村中小学进行了资源重组, 撤销了12所学校, 完成了石嘴学校、花山小学、金鹤园学校等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等措施, 缩小了初中学校之间、城乡学校之间在办学规模、班额、教师配置、生均校舍建筑面积、教学设施设备等方面的差距, 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公益性, 也有力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

2. 加大投入, 解决农村办学后顾之忧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首要问题是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所需的投入机制, 完善投入行为。为此, 洪山区积极建立和完善新的农村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设立了每年1 000万元的初中标准化专项资金和农村教育专项经费, 落实了“普九”债务化解工作和农村学校公用经费, 逐步提高了农村学校教师医疗补贴、住房公积金补贴和远郊补贴, 增设郊区教师特岗津贴。2007年, 为郊区教职工实施免费体检, 并投入4.8万元组织30名远郊学校优秀教师代表在暑期赴外地免费疗养。同时,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 先期投入40万元, 为左岭、花山片教师开通了上下班大巴, 并报请区政府, 将完善和开通远郊学校教师上下班班车线路列为政府2008年七件为民办实事之首。2008年, 又投入150万元, 全面解决了郊区学校教师上下班交通问题。从2007年开始, 每年新增202万元, 用于弥补农村学校生均人头经费不足, 确保农村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切实做到了“保工资、保运转、保安全”, 教育经费向农村、向远郊学校倾斜。

3. 理顺关系, 完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必须完善教育管理体制, 从而促进教育资源在区域范围内实现更加合理的分配, 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构建一个新的体制平台。为了全面落实“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2002年全区所有乡属中学被直接收归区管, 同时, 撤销了8个乡镇教办。2005年春季, 全区农村小学被全部收归区管。为加强对农村学校的管理, 教育局成立了教育视导室, 设立了各乡镇教育视导员。至此, 洪山区在全省率先全面实行农村义务教育“区乡共管, 以区为主”的管理体制。

为进一步理顺关系, 完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 2008年区人大《决议》和区政府《意见》中, 又对区政府、各乡镇政府在农村教育管理体制中的主要职责进行了明晰的界定。由此足以凸显政府的主体意识和主导行为。

三、城乡互动, 着力推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要努力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在洪山区具有明显的二元结构特征的情况下, 如何发挥城乡各自优势, 建立起城乡教育互动机制, 统筹推进城乡教育互动发展, 也一直是我们深入研究、理性思考和不断探索的问题。

1. 支教、送教, 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师资队伍素质的整体差异会直接影响教育的均衡发展。所以, 缩小校与校的差距,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关键就是要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尤其是对于薄弱学校, 当校舍和教学设备等硬件设施接近好学校时, 就应上下结合、内外结合, 下大力气抓好师资队伍的建设。针对我区因为典型独特的城乡二元化特点而导致的城乡师资配置不理想、师资结构不合理等发展不均衡的局面, 近几年来, 我们先后选派了多批次城区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有计划地组织了市区级名师和骨干教师送教下乡活动, 较好地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 增进了城乡教师教育教学方法的交流和相互间的取长补短, 也保障了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的不断优化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2. 挂职、任职, 提升学校干部领导水平

学校作为公共教育机构, 是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责任主体, 其主要责任是推进学校内不同学生之间的均衡发展, 不断提升学校在教育均衡发展中的位次。而肩负这一重任的当然是学校领导干部, 能否履行好这一职责的关键在学校干部的领导水平。为此, 近年来, 我们通过采取从城区示范校 (如洪山高中、卓刀泉中学等) 中分批选派优秀干部到农村学校 (如花山中学、弘光学校等) 挂职或直接任职等方式, 将好的模式、成功的做法、先进的理念送进农村学校, 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农村学校干部的领导水平。

3. 捆绑、联体, 促进城乡共同发展

相比较而言, 城乡教育硬件的均衡较为容易, 而软件的均衡则较为艰难。在大力改善农村学校硬件条件的同时, 为了更好、更快、更有效地优化其软件条件, 充分发挥城区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 本着既输血又促进造血的目的, 从2007年开始, 我们把街道口小学等四所城区品牌学校分别与左岭小学等郊区农村学校“捆绑”在一起。目的是将城区优质教育资源与农村学校整合、联体, 并不断引进和完善目标引领机制、动态监控机制和推介激励机制, 不断丰富学校间的思想交流会议、教育教学管理研究、集体示范指导等活动形式, 促使两所学校实现办学理念共享、资源共享、方法共享、成果共享、荣辱共担, 促使农村学校迅速在观念上、管理上、思想上与城区学校广泛接轨。这一做法, 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城乡学校的共同发展。

四、管理驱动, 努力营造争先创优良好氛围

随着学校之间硬件与师资均衡配置的逐步到位, 学校之间发展能否均衡的决定因素就在于学校管理的优劣。学校管理对教育均衡发展有很大影响。在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背景下, 要真正达成“办好每一所学校, 教好每一个学生”的目的, 学校必须做出管理的变革, 加强教育创新, 形成办学特色, 树立教育品牌;必须通过管理的创新, 驱动学校内在活力, 促进争先创优良好氛围的形成。近年来, 我们围绕创新管理重点做了两个方面的文章。

1. 强化绩效管理, 构建良性激励机制

绩效管理是一个综合的管理体系, 涵盖了人力资源管理的诸多环节, 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正确的绩效管理之道, 在于遵循设定目标、业绩辅导与沟通、绩效评估、绩效诊断与提高四个步骤的逐步展开。为此, 我们在不断优化管理考核指标体系, 加强过程管理和督查指导, 狠抓落实的同时, 逐步完善绩效管理工作责任制, 积极探索构建梯次式动态绩效考核评价新模式。新模式注重把每所学校、每位教师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幅度和发展趋势作为衡量和考评的重要内容, 从而真正使绩效考核体现出发展性。让每所学校可能、可为、可发展, 实现各得其所的适宜发展, 让每位师生能获得自主发展的最大增量, 并体验发展的快乐, 最终实现管理流程的理顺、管理手段的规范、管理者管理水平的提升、员工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学校竞争优势的增强等目标。

2. 提升学校内涵, 走特色发展道路

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要义就是要努力促进学校持续的、特色的发展, 其关键就在于学校的内涵发展。为此, 洪山区始终把提升学校内涵、促进学校特色形成, 作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着眼点。一是建章立制。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乃学校的立身之基。近年来, 我们先后出台了《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估细则》《校本教研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工作制度, 在教学评估、课程改革、校本教研、教育科研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 力求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在教研体制方面, 建立“学校——学科片——中心组——项目组”四级校本教研体制, 形成了以教培中心为核心, 教研基地为依托, 中心教研组为载体, 全区教师全员参与、整体联动的教研新格局。二是科研兴校。我们始终坚持“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方针, 在中小学采取课题引领的方式融科研于教学之中, 形成以课题带教学、以科研促教育的工作思路, 努力实现“校校有课题, 人人都参与”的科研局面。三是精细管理。我们十分注重精细化管理, 不断加大教育教学管理力度, 努力把追求教育质量作为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学科、每一个班级和个人的工作目标, 以精细化促标准化, 以标准化促均衡发展。四是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办好学校特色, 创建独有的教育品牌。

通过艰辛的付出和不懈的努力, 我们欣慰地看到, 教育均衡发展的理念, 已经成为了全区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管理者思考、推进工作和指导教育教学实践的基础和准绳;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识, 已经深深植根于每一个教育管理者的脑海中;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也已成为了全员的共识和期盼。洪山区城乡教育正朝着教育布局合理化、办学设施标准化、师资队伍专业化、干部教师队伍交流制度化、教育资源信息网络化、学校管理规范化等方向迈进。

武汉洪山区有哪些大专 篇5

(Hubei Communication Technical College)是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是交通运输部交通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和湖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源头可追溯于1953年的汽车驾驶员培训班,其前身是湖北公路工程学校、湖北航运学校及湖北汽车学校。湖北交通学校、湖北航运学校、湖北汽车学校合并升格为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校名沿用至今。  8月,入选第二批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武汉民政职业学院

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创办于1986年,前身为“湖北省民政学校”,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升格为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首批民政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学院设有社会管理学院、康复医疗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孤儿教育中心、继续教育部六个教学机构,设有环境艺术设计、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21个专业,各类在校学生6,000余人。

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市洪山区 篇6

言为心声!2007年以来, 洪山区建筑管理站在以罗时彦站长为中心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 按照“落实制度、规范程序、依法监管、强化执法、公正评价、服务企业”的工作思路, 开拓创新, 扎实工作, 涌现出一大批实践科学发展、争创精品工程的优秀项目, 华中科技大先进制造工程大楼只是众多精品建筑的代表之一。2009年, 受监的250余栋在建工程中, 有18个项目申报市安全黄鹤杯和省楚天杯, 这些创优工程有力地带动了全区安全文明施工水平的整体提高。

公而严, 确保安全管理上层次

加强招投标管理, 是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源头治腐的一项重要举措, 也是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维护业主根本利益和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洪山区建筑管理站在招标投标管理工作中坚持“三公”原则, 做到严格把握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的界限, 坚持在“中国武汉建设网”发布招标公告;坚持截标与开标时间统一;坚持中标价与合同价的一致性。未报建的工程不进入招标程序, 招标的前期准备工作不到位不进入招标程序, 招标全过程不符合规定要求不开标。对未招标先开工项目坚决进行查处, 遏制了假招标行为。

与此同时, 以严格贯彻《建筑法》等法律法规, 认真执行市建委各项文件精神为主线, 建立建筑管理的新模式。

人是企业之魂, 以人为本是管理之魂。洪山区建筑管理站坚持以人为本, 围绕全年的工作目标, 不断改进监管方式, 逐步实现监管工作从重点对企业施工实体的监管向企业体系的建立与落实、建筑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等监管;从告知性的检查转变为以随机抽查及日常巡查为主的“两个转变”。加强对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管理, 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监督, 有效地规范了工程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公司三方的质量、安全行为。对辖区在建工程项目建立质量安全管理网络, 充分调动了项目参建各方的积极性, 使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从一个责任主体管变为多个责任主体管, 从一人管变为各方齐抓共管的监管模式。

实践证明, 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转变, 大大强化了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责任感, 激发了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创优积极性。

专而强, 确保工程质量上档次

质量, 是所有措施的最终目标。质量, 是检验管理的唯一标准。

为了让建筑工程质量上档次, 洪山区建筑管理站在日常监督检查的基础上, 加大了巡查力度, 加强了对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及其它主要结构部位的质量监督, 重点整治主体质量通病, 积极创建结构优质。

在日常监督巡查中, 该站还加强了对建设各方主体履行质量责任行为的监督管理, 规范了工程建筑设计、勘察、监理等各方主体的质量行为。同时, 该站继续深入开展创无质量通病住宅工程活动, 完善质量通病专项治理, 要求监督人员从工程开工就制定详细的质量通病治理工作方案, 把治理措施落实到日常监督工作中, 落实到施工现场。

在加强检查的同时, 洪山区建筑管理站还深化专项整治, 打造安全环境, 提高工程质量。

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强化政府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监督检查职能, 对必须纳入政府监管的项目, 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以监督管理。根据《市建委关于进一步开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要求, 该站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全面排查治理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事故隐患和薄弱环境, 全面排查、监控重大危险源, 狠抓隐患整改, 进一步深化建筑工程安全专项整治。2月13日和4月7日分别召开洪山区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会议, 及时传达贯彻落实武汉市建委、武汉市城建安全生产管理站有关文件和工作会议精神, 通报今年武汉市、洪山区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有关情况, 研究解决辖区内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制定和实施各项安全生产措施。

通过专项整治, 质量、安全隐患得到彻底的排查。截至目前, 辖区建筑工程没有发生一起重大质量、安全事故。

实而紧, 确保工作作风上台阶

罗站长常说, 联系群众, 转变工作作风不是一句空话, 必须以身作则, 从现在做起, 从身边的点滴做起。为此, 该站结合自身特点, 大力开展“创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活动。把创建活动作为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来抓, 以先进单位为榜样, 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为核心, 以便民服务为目标, 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尺度, 不断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廉政勤政建设, 努力打造一支公正执法、勤政为民、文明规范、廉洁高效、群众满意的建管干部队伍。

该站开展了树形象、比服务的活动。在全站开展了“六个一”的文明服务和文明用语的推广活动。要求每名干部职工在接待来人来访时都要做到“见面问一声好, 进门让一个座, 话前倒一杯茶, 情况问一个明, 办事给一个公, 临走道一声安”。要求每名干部职工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都要将“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十字文明礼貌基本用语记在心中、挂在嘴上, 时时刻刻做文明人、办文明事、树文明风。该站还对窗口工作人员的着装进行统一和规范, 给服务对象展现全新的面貌。

该站开展了办事公开、自觉接受服务对象监督的活动。干部职工在工作中实行挂牌上岗, 下工地检查首先亮证便于群众认知, 每个科室都公开工作流程和服务承诺, 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 真正做到寓服务于管理之中, 树立公正、廉洁、高效服务的建管形象。

该站开展了以服务为宗旨的惠民活动, 主要开展了“一清、二送”的活动。“一清”, 即针对建筑领域拖欠工程款及农民工工资问题比较突出的问题, 该站配合区劳动监察部门加大了对辖区建筑工地拖欠工程款及农民工工资清理的力度。2007年以来共解决拖欠工程款4.3亿元, 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4200万元, 为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二送”, 一是“送清凉”。在夏季高温时节开展了为建筑工地农民工“送清凉”的活动, 每年为农民工送去清凉油、十滴水、毛巾等防暑降温物品近3000份, 价值近6万元;二是“送知识”。针对农民工业余时间精神生活比较匮乏的情况, 该站在市、区总工会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 投资近10万元专门建立了洪山区农民工书屋, 购买各类书籍近万册, 并以项目工地为单位办理了农民工借书证, 借出各类书籍3000余册, 既增长了他们的文化知识, 也大大地丰富了其业余文化生活。

在服务中创建, 在创建中提高, 在全体建管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 洪山区建管工作迈上了新台阶、新水平。2008年, 全区建安企业创产值30.18亿元, 完成税收9200万元, 实现建筑业增加值9600万元。洪山区建筑企业为武汉市城市建设、改善城市居民居住环境、为城市的美化、亮化工程作出了有益贡献。

武汉市洪山区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武汉市武昌洪山区5个社区居民中,采取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35~75岁调查样本,从每个社区居委会中抽取调查样本120例,共抽取调查样本600例,剔除资料缺失者,有效样本506例。经分组筛选,其中469例入选本次研究,并已按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劳动强度等分类组配。分组如下:①按照2005年中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诊断高血压者共100例,男42例,女58例;平均年龄(56.04±8.22)岁。②选择本次调查中排除患高血压病的居民构成对照组,共369例,男114例,女255例;平均年龄(52.19±5.60)岁。

1.2 调查方法

调查采用WHO-MONICA方案病因调查问卷。采用现场集中调查和入户面访的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统一问卷调查及体检。调查表由经培训合格的调查员统一填写,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基本资料特征,如性别、年龄、职业和心血管危险因素:如吸烟(烟龄≥1 a,≥1支/d)、饮酒(≥100 g/周)史、饮食史、高血压家族史、个人病史等。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既往在县级以上医院确诊的即可诊断。测量身高、体重、腰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静息心率、血糖、血脂、尿酸、肌酐等生化项目。被调查人员检查的生化项目采用OLYMPUS AU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实验室检查由专人采用双盲法使用统一标准完成。

1.3 检测方法

1.3.1 血压的测量和诊断标准

按国际通用测量方法和质量控制办法进行。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用标准的水银柱血压计测量血压,要求调查对象测量前休息5 min,调查对象取坐位或卧位,于右臂连续测量3次(每次间隔1 min以上),取平均值。血压值以Korotkoff第Ⅰ音和第Ⅳ音作为SBP和DBP读数。按照1999年WHO/ASH《高血压防治指南》[2]具备以下1条或2条就定义为高血压:①平均收缩压(SBP)≥140 mm Hg和(或)舒张压(DBP)≥90 mm Hg;②调查时血压正常,但过去诊断为高血压并且调查时近2周正在服用降压药物者。高血压知晓的定义为调查对象知道曾被卫生专业人员诊断为高血压;高血压治疗的定义为调查对象目前正在服用降压药;高血压控制的定义为通过治疗收缩压<140 mm Hg且舒张压<90 mm Hg。

1.3.2 血脂分析

血脂测定要求至少空腹12 h以上,按照2007年《中国血脂异常防治指南》[3]将成人高总胆固醇(TC)定义为:TC≥5.18 mmol/L;高甘油三酯(TG)定义为:TG≥2.26 mmol /L;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定义为:LDL-C≥3.37 mmol/L;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定义为:HDL-C≤0.91 mmol/L。

1.3.3 血糖

按照美国糖尿病学会标准[4]将高空腹血糖定义为:空腹血糖(GLU)≥6.10 mmol/L。

1.3.4 超重与肥胖

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2(kg/m2),BMI按中国成人标准[5]分组。正常,18.5≤BMI<24;体重过轻,BMI<18.5;超重,24≤BMI<28;肥胖,BMI≥28。男性腰围(WC)≥85 cm,女性WC≥80 cm为腹部脂肪蓄积的界限。

1.3.5 血尿酸与肌酐

血尿酸(UA)水平正常标准范围:男性为178~416 μmol/L,女性为148.5~357 μmol/L;血肌酐(Cr)水平正常标准范围:男性为53~106 μmol/L, 女性为44~97 μmol/L。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软件17.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undefined表示,用t检验来比较两样本均数的差异性;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用χ2检验进行比较;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别对高血压组和对照组间进行分析以确定其独立危险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变量赋值和统计学方法对本次调查的高血压患病主要危险因素的赋值方法为:性别,男=1,女=2;吸烟,不吸=0,吸=1;饮酒,不饮=0,饮=1;高血压家族史,无=0,有=1;高钠饮食,无=0,有=1。

2 结果

2.1 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

本次调查高血压患者100人,粗患病率为21.32%(100/469),其中男性患者42人,患病率为26.92%(42/156);女性患者为58人,患病率为18.53%(58/313),经统计学处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1,P<0.05)。本次调查100例高血压患者中,41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知晓率为41%;其中23例坚持服用降压药,治疗率为23%;11例血压得到控制,控制率为11%。未控制的高血压患者Ⅰ、Ⅱ、Ⅲ级占的比例分别为43%、32%、14%。

2.2 高血压组与对照组调查结果的比较

两组人群在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高钠饮食、高血压家族史、打鼾史、BMI、静息心率、GLU、TG、HDL、HDL-C、UA、WC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高血压组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3 两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将所有调查人员分为2组,高血压组(设为1)、对照组(设为0)定为应变量,将以上一般资料的各个项目设为自变量,进行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组和对照组之间,依OR值由高向低排列,打鼾、高血压家族史、吸烟、BMI、高空腹血糖、腰围、年龄、心率入选方程,高血压与上诉因素存在正相关(OR>1,P<0.05),可视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高血压与HDL-C存在负相关(OR<1,P<0.05),可视为高血压的保护因素。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加上人口老龄化等因素,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本次调查显示,武汉市洪山社区3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为21.32%。广东省1998年全省调查显示,35~74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21.7%[6],2002年全国营养和健康调查结果显示,成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为18.8%,2000—2001年Inter ASIA[7]调查结果显示,35~74岁的中国成年人的高血压患病率为27.2%。Hajjar总结了1999—2000年美国第4次健康与营养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血压患病率为28.7%,样本为18岁以上人群[8]。本次调查高血压患病率高于2002年全国水平,与广东省抽样调查水平相当,但低于国外报道水平。高血压患病率男性(26.92%)高于女性(18.53%),分析除生理方面的原因外,可能还与男性吸烟、饮酒,工作压力大,精神易紧张,社会交际应酬相对更多,外出就餐高盐、高脂饮食有关。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本地区居民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41%、23%、11%,与2002年全国大规模调查时的比率(22.5%、17.4%、3.5%)相比均明显增高。可能与近些年来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保险体制的逐渐完善、社区医疗服务站的逐渐增多、健康知识宣传以及媒体药品广告增多等有直接关系。但与1999—2000年的美国的调查(高血压知晓率为68.9%,治疗率58.4%,控制率达到31%[9])相比仍处于较差水平。该地区高血压未得到控制的人群以Ⅰ、Ⅱ级高血压所占的比例为主,两者占总数的75%。虽然Ⅰ和Ⅱ级高血压发生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比Ⅲ级高血压低,但该人群的基数和发生心血管病事件的人群特异危险比分高。因此,Ⅰ、Ⅱ级高血压是高血压治疗和控制的重点对象。

本次调查显示,年龄是高血压独立的危险因素之一。不论男女,高血压的患病率都随年龄增长呈递增态势。Das等[10]研究显示,不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年龄都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40~49岁的人患高血压的概率是<20岁的4倍,50~59岁的人患高血压的概率是<20岁的8倍。肥胖和超重是大家公认的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BMI和血压水平有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即使在BMI正常的人群中(BMI<24 kg/m2),随着BMI的增加,血压水平也相应增加;体重每增加10 kg,收缩压将升高3 mm Hg,舒张压将升高2~3 mm Hg。中心性腹部肥胖被证明是一种特殊的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肪沉积,有研究认为它的增高比BMI增高对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更大[11]。亦有研究表明,BMI和WC与人群血压水平、高血压患病率相关联,基线时BMI每增加1,5年内发生确定的高血压的危险增高9%[12]。赵连成等[13]研究发现,WC与血压均值和高血压患病率间存在着线性相关关系,在BMI不变时,随着WC的增加,人群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吸烟与高血压的关系已引起人们的重视,许多研究认为其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已有研究报道,高血压患者中,吸烟者高血压患病率是不吸烟者的1.63倍。而本调查发现吸烟者高血压患病率是不吸烟者的2.2倍,与上述结果相近。原因可能是烟雾中的尼古丁对血管壁有直接毒性,可刺激血管收缩,使血管内膜受损,导致血管痉挛并引起血压升高。本次调查多元回归分析未显示饮酒与高血压患病相关,分析原因可能为调查人数样本量小,且女性多,而女性大多不饮酒。高血压病与遗传因素间的联系较为明确,既往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中有家族史者占40%~60%[14]。本研究结果也证实遗传与高血压病有较强的联系,父母亲有高血压病史罹患高血压的危险度是父母亲无高血压病史的4.667倍。刘娟等[15]发现高血糖不仅是糖尿病的主要标志,而且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常有糖代谢的不正常,血糖水平和血压呈正相关,且独立于年龄和体重。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心率快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Palatinii等[16]研究也认为静息心率(RHR)的增加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Palatini等对意大利、美国、比利时和坦桑尼亚等6个人群的资料进行分析,在校正了年龄、性别、BMI、吸烟、饮酒、体力活动情况和胰岛素水平的可能影响因素后,心率与血压的相关性仍有显著意义。刘建红等[17]研究发现,高血压的患病率随打鼾程度的增加而增加,打鼾程度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呈正相关。打鼾是除年龄、BMI以外与高血压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本次调查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

武汉市洪山区 篇8

近几年来, 社区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事件时有发生, 严重威胁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也严重影响到精神病人本身的健康与康复。仅被110警车送入我院的精神病患者就有65人次。他们是社会不安定因素, 而社区居民渴望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 这就是一对难解的矛盾。为了提高居民心理健康水平, 方便精神病人就医, 现将笔者在2006年8月~2007年6月期间到武汉市青山区社区摸底、调查、开展社区精神卫生工作的实践情况探讨如下。

1 社区存在的问题

1.1 精神疾病康复知识欠缺

有60%~80%左右的精神病人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社区居民及患者家人存在怕管、放任、溺爱、指责、限制、关锁、甚至打骂虐待等现象。精神病人常产生自卑、消极、抑郁、烦躁、焦虑、冲动、报复心理。当这些负面心理得不到及时而有效的帮助、指导、宣泄时, 失控的情绪突然爆发之时也就是社会肇事肇祸事端的开始!武汉市每年约有1 900人左右死于自杀。按严重肇事肇祸、危害社会治安的占精神病患者的10%左右计算, 武汉市有1.2万有潜在肇事肇祸可能[1]。

1.2 社会的偏见与歧视

导致他们的社会地位低下, 被戏弄、侮辱、捆绑、禁闭甚至关锁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处境十分悲惨。经济困难户住院难, 有的一家中有2~3个精神病人 (母亲儿女) , 家里经济一塌糊涂;有的病人父母亲下岗;有的病人妻离子散;有的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无经济能力住院。

1.3 流浪的精神病人医治更难

他们基本是药没法吃到, 病无处治疗, 风餐露宿, 衣不遮体, 并且在社会上不断得到恶性刺激, 加重病情, 原本有治疗价值的部分病人也拖成了慢性的精神病人, 使得他们长期处于病态之中。

1.4 社区精神病专科医生缺乏

很难见到社区医院 (站) 或个体医生开设精神病专科的。

2 几项举措

2.1 建立社区康复定点网络

首先, 在青山区14个社区中选择了8个社区的卫生服务中心点, 创建了心理咨询室, 由我院的精神科医生和高级心理咨询师, 每周定时定点到社区为病情较轻的病人及其它病人家属、社区居民免费提供专业服务。关注弱势群体, 开展重点人群心理问题干预。

2.2 抽查落实情况

由精神病防治网工作人员不定期到各社区抽查下派社区医生工作情况及收集社区的反馈意见, 深入患者家里进行满意度的调查等。

2.3 康复知识指导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 使病人采纳有利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去除或减少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从而预防疾病, 促进健康, 提高生活质量。实施健康教育是依据认知理论的基本原理, 并以健康教育的形式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精神病及相关知识的认知。认知障碍是精神病患者的核心和持续性症状, 通过认知领悟治疗使患者认识自己有病, 扭转对治疗依从性的不良认知, 把精神症状的好转, 社会功能的恢复以及回归社会与服用抗精神病药联系起来, 领悟服药带来的好处, 提高服药依从性, 使预后得到改善, 有效地改善服药依从性, 提高了疗效, 减少了社会功能再次受损, 尽可能回归社会和家庭。

2.4 强化社区健康教育

强化社区健康教育对精神病患者预防复发, 促进社会功能的恢复有积极作用, 同时也是一种科学信息支持。通过对疾病知识讲座、咨询, 家属反复向患者讲解病情及治疗的意义和疾病的认识, 增强患者的健康信念, 达到控制疾病的目的。

2.5 组织各社区医生到我院培训

由青山区卫生局和疾病控制中心领导直接牵头, 组织了8个社区31名医生到我院参观学习并接受培训, 由我院精神科的临床科主任分期分批授课。内容为精神病的病因学、症状学、精神病各类型特点、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典型病例症状分析等, 对他们加强精神卫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训, 逐步提高他们对常见精神疾病的早期鉴别和有效防治能力。

2.6 加强精神卫生防治工作

精神卫生防治工作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是对患者进行治疗、教育的根本保证。出院随访使患者与义务人员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 定期的家访、复诊、电话联系、集体座谈会或联欢会等方法, 对患者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指导, 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和尊重程度, 从而提高患者的尊医行为, 鼓励参加各种力所能及简单劳动与活动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 调整其情绪与心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各种问题, 有助于患者的全面康复, 减少疾病的复发, 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 使其真正达到心理与社会的康复。

3 体会

通过社区精神卫生防治工作的实践, 深感社区精神卫生知识的欠缺和精神专科医药的缺乏。我们社区工作者任重而道远。不但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还要注重护士专业素质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有意识锻炼有效的演讲能力和沟通技巧。

要转变传统的坐堂行医等病人上门为走出高墙深院, 不断拓展医疗市场和服务方式。加快从单纯的精神疾病诊治向精神疾病的综合性防治转变。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多样化医疗需求;积极开展精神疾病预防、康复, 大力加强社会防治网络建设。普及心理健康和精神疾患防治知识, 主动送医、送知识、送服务下社区, 使居民重新认识精神疾病, 真正理解他们的病态行为, 从而消除偏见。最终达到社区文明, 社会和谐的目标。

关键词:社区,精神卫生,防治

参考文献

[1]徐汉明·开展社区精神卫生构建和谐[C]·武汉市精神卫生工作会议, 2007·3·

[2]李达丽·三级甲等医院援助乡镇卫生院护理管理的实践[J]·护理学杂志, 2007, 5 (22) (综合版) :20-22·

武汉市洪山区 篇9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7年发布的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 武汉市洪山区有残疾人口2.7万, 占武汉市残疾人总人数的5.65%。其中尚有劳动能力的约0.32万人, 但是这部分达到就业年龄、有就业需求、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并未如愿实现就业的愿望。不仅如此, 洪山区每年还有一批在岗的残疾职工面临着下岗失业的风险。近年来洪山区政府从多方面出台措施, 着力解决这一难题, 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残疾人就业前景仍不容乐观。

二、武汉市洪山区残疾人就业状况调查

为了了解武汉市残疾人的就业情况, 笔者组织调查小组于2010年7月赴武汉市洪山区开展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形式进行, 共走访5个社区、3个居委会, 调查残疾人50名。

(一) 被调查者情况分布

1. 被调查者性别分布

被调查的人中, 共有男性20人, 占调查总人数的40%。女性30人, 占调查总人数的60%。

2. 被调查者文化分布

在被调查的残疾人中, 文盲9人, 占调查人数的18%。小学文化12人, 占总数24%。初中文化8人, 占总人数的16%。高中文化15人, 占总人数30%。大专以上学历6人, 占总人数12%。

3. 被调查者残疾情况

在被调查的残疾人中, 肢体残疾20人, 占总调查人数的40%。精神残疾2人, 占总调查人数的4%, 智力残疾13人, 占总调查人数的30%。视听残疾15人, 占总调查人数的26%。

(二) 残疾人就业状况调查

1. 被调查者对残疾人相关政策的了解程度

对政策基本了解的占调查总人数的8%, 听说过, 但不清楚其内容的残疾人占调查总人数的24%, 而完全不了解残疾人相关政策的残疾人占总人数的68%。

2. 被调查者对生活现状的满意程度

在调查中发现, 对生活现状非常满意的人数为零, 比较满意的人占总人数的2%, 表现为满意度一般的占到30%, 不满意的人数占到总调查人数的68%。

3. 被调查残疾人所从事的职业分布

从事于服务业的残疾人占总人数48%, 从事于手工业的残疾人比例达32%, 体力劳动和企业文职人员的比例分别是8%和2%, 其余为残疾人进行自主创业, 占调查总数的10%。综合残疾人自身基本情况和就业状况, 我们得出武汉市洪山区的残疾人就业总体状况不容乐观。

一是不同残疾类别就业情况不同, 据洪山区残联提供的资料显示:该区就业的残疾人中, 主要是肢体残疾, 而智残和视听残疾的人较难就业, 这无疑给残疾人的主体成员就业带来了困难, 致使这部分残疾人难以就业。二是残疾人对就业政策了解不够, 数据显示有92%的残疾人对残疾人政策不了解或不清楚, 这也是导致90%以上的残疾人对生活现状不满, 希望政府能给予必要的帮助, 其原因在于政府对残疾人福利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 导致许多残疾人不了解对自己的有利政策, 造成了政府服务与残疾人找工作的脱节, 致使残疾人对政府的抱怨, 这明显是一种不好的恶性循环, 不利于残疾人服务工作的展开。三是文化水平差异是造成残疾人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 有将近50%的残疾人文化水平在初中以下, 特别是在农村, 残联数据显示, 农村的残疾人的文盲率达到90%以上, 这更加重了残疾人就业的负担。随着经济的发展, 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用人机构对简单体力劳动者的需求量明显减少, 而着重面向于拥有高级技能和高学历的人才, 最近几年来, 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已将近饱和, 供求关系明显失衡, 这无疑加剧了低文化水平残疾人的就业负担。四是残疾人的就业形式单一。从事于服务业的残疾人占总人数48%, 从事于手工业的残疾人比例达32%, 只有10%的残疾人能够从事技术部门以及企业文员。还有不到2%的人自主创业。由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对残疾人劳务的需求量是有限的, 再加上有许多残疾人不能从事于某些体力劳动, 造成了残疾人就业形式单一, 就业渠道狭窄。相反, 掌握了知识技能的残疾大学生相比文化水品低的残疾人较好就业, 这种鲜明的对比告诉我们, 提高残疾人的文化程度也是刻不容缓的。

三、洪山区残联促进残疾人就业采取的措施

(一) 切实履行国家残疾人政策

按照《残疾人保障法》规定:“政府有关部门鼓励、帮助残疾人自愿组织起来从业或者个体开业。”按照规定, 残联积极联系有创业意愿的残疾人, 帮助他们进行创业, 在洪山区即出现了一批由残疾人开的宠物店、小商店, 并且, 残联根据相关规定, 给予优惠政策。

(二) 积极推动各单位按比例吸收残疾人就业

据相关资料显示其中湖北省安排残疾人就业比例为1.5%, 也就是说, 企业每100名员工就要安排1.5个残疾人。今年湖北省的要求安排的残疾人就业岗位是3.3万, 如未能达到比例线则需要向国家交残疾人保障金。充分保障残疾人岗位的落实。

(三) 多形式促进残疾人就业

1. 购买公益岗

武汉市残联给各个区都安排了公益岗, 给予每个公益岗位员工一年8000元的工资, 岗位职能主要是做一些打扫卫生等一些简单性的工作, 洪山区去年安排了102个残疾人在公益岗上工作。

2. 残疾人协理员

协理员的工作主要是在社区办公室协助有关残疾人政策的落实, 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 向上级报告基层残疾人的一些基本状况。残疾人作为协理员, 能够体会到自身的困难, 感同身受, 达到更好的为残疾人服务的效果。洪山区大概有100个从事此类工作的残疾人。

3. 阳光创业工程

通过扶持城市里有创业能力、创业欲望的残疾人, 一年给予他们四元千的资金扶持。用于残疾人的创业, 这为残疾人创业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4. 残疾人培训

针对残疾人工作能力低的现状, 洪山区残联安排了固定的培训项目, 积极开展残疾人就业和失业需求登记, 根据武汉市洪山区残联召开的2009年全区残疾人工作总结会议的内容表明, 2009年, 洪山区残联共对331名残疾人开展实用技术培训, 超目标27%完成任务。

四、洪山区残疾人就业面临的困难

(一) 残疾人就业结构单一

调查表明, 不同伤残类型的残疾人就业状况明显存在差异, 根据就业的难易程度, 他们分别是肢体残疾、视听残疾、智力残疾和精神残疾。洪山区有将近一半以上的残疾人属于智力残疾和视听残疾, 而适合智残和视听残疾人的工作比较少。90%以上的残疾人从事于手工业、餐馆服务生和环卫工, 而这些行业都是一些相对来说较为简单的体力劳动。城市对这些行业的需求量是有限的, 再加上有许多残疾人不能从事于这类体力劳动, 从而造成残疾人就业形式单一, 就业渠道狭窄。

(二) 文化程度不高影响就业

文化水平是造成残疾人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 有将近50%的残疾人文化水平在初中以下, 特别是在农村, 据了解, 农村的残疾人基本上都是文盲, 很明显这对就业是非常不利的。一般的企业不会接受这样的残疾人, 造成残疾人就业环境十分严峻。

(三) 自我的价值取向影响就业

排除自身身体上的原因, 残疾人事实上还是有许多就业的机会, 比如自我创业, 但调查显示, 在现实生活中却有许多残疾人不愿意就业。分析其原因, 一些残疾人都可以接受国家的低保, 再加上残联的补助, 每月也有一定量的收入, 这些收入可以满足他的日常生活, 再加上部分残疾人的懒惰, 造成残疾人宁可呆在家里, 也不愿寻找工作机会。

(四) 企业招纳残疾人的落实情况较差

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规定, 所有企事业单位及福利单位都要按比例吸收残疾人就业。其中湖北省的比例为1.5%, 如未能达到比例线, 企业需要向国家交残疾人保障金。今年湖北省的要求是3.3万人, 但事实上企业给予每一位残疾人的最低工资是900元, 加上“五险” (一般会按最低标准) 、补助和一些节假日补贴, 一个月大概要付给每一位残疾人1300元左右的工资。事实上残疾人并不能够创造等量的价值, 使得企业的回报与支出不成比例, 因此大部分单位是不希望招收残疾人的。企业为了免交残疾人保障金, 可能就会虚报自己企业的残疾人名额。

(五) 残疾人权益没有得到保障

整体来看, 残疾人的工作环境、条件、工资待遇等方面普遍存在着不如人意的地方。在激烈的劳动力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的残疾人, 由于害怕失去工作机会, 加上又缺少相应的法律保障, 在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 大多数残疾职工往往只能无奈地选择沉默, 这将影响到残疾人就业的积极性。使得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五、促进洪山区残疾人就业的对策建议

(一) 强化残疾人联合会的作用, 开拓残疾人就业市场

残联作为残疾人就业服务的主体, 加强自身建设, 强化残疾人服务的意识是十分重要的。残联可以结合劳动就业市场, 通过就业平台, 广泛收集和发布用人单位的空岗信息, 建立残疾人就业服务站, 通过就业指导、政策宣传、岗位推荐、人事需求信息公布等方式, 让求职残疾人充分了解政策法规、劳务输出、职业介绍、用工方面的信息, 增大他们的了解面和选择面。方便用人单位通过残疾人就业服务站进行查询、招聘。同时, 残联应当引导企业处理好用人自主权与按比例就业的关系, 为残疾人开发简单的工艺流程。通过政策扶持或政府购买岗位的方式, 为残疾人开发社区岗位, 在社区就近就业。引导残疾人树立务实的择业观。加强对求职残疾人的职业指导, 引导残疾人正确认识自己的个性特点, 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 帮助他们了解就业形势和社会职业, 把改善生活、发展个性有机统一起来。

(二) 加大对残疾人的教育和培训, 提高其工作技能

政府应该加强对残疾人进行基础教育, 使残疾人拥有像健全人一样的受教育权利, 增设像盲人学校、手语学校等特殊学校, 提高残疾人的文化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可供残疾人就业的岗位也越来越多, 如微机操作、文秘等。依托当地职业技术培训机构开展适合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残疾人职业技术培训, 提升残疾人的就业层次。针对残疾人存在消极对待人生, 不能积极对待生活的态度, 我们在培训中就该重视从心理上进行教育和感化, 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 积极引导、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

目前, 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是吸纳残疾人就业的主要途径, 然而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的残疾人屈指可数。事实上不少残疾人自身完全有可能创业, 但限于资金与技术的局限而无法实现。帮助残疾人实现劳动就业, 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状况, 就变得义不容辞了。所以政府应当加大对残疾人的资金投入和创业的优惠政策, 帮助残疾人就业, 在调查中, 我们发现政府已经出台了相关的优惠政策, 希望它能够顺利执行, 帮助残疾实现创业梦。

(四) 健全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 落实残疾人法律法规

残疾人就业问题涉及面较广, 需要残联、人才市场、企事业单位加强合作, 实现互通, 共同为残疾人就业服务。同时要动员和依靠社会力量, 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 并加大对个体就业的扶助力度, 为这种灵活的就业方式提供各种方便措施。在强调人道主义、社会同情心的同时, 要通过法律手段推行残疾人劳动就业, 使安残工作有法可依, 违法必究。劳动保障部门在制定就业规划、政策时, 要把残疾人纳入其中, 给予统筹安排和特别扶助。残联机构应与劳动部门共同抓好残疾人的用工管理和维权工作。工商、税务等部门对残疾人就业在税费上要予以减免照顾。各级人大、政府应定期或不定期对安残工作开展执法检查。建议政府部门加大对落实残疾人就业工作较好的企业激励和表彰力度, 引导更多的企业关心残疾人就业。对于侵犯残疾人劳动就业的部门、单位、个人, 根据情节轻重处以相应的经济赔偿和行政处罚, 情节恶劣、影响较大的案件从重从严处理, 可移交司法部门对有关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摘要:残疾人作为社会弱势群体, 其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对武汉市洪山区残疾人的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后, 就洪山区残疾人就业面临的残疾人就业结构单一、文化程度低、自我价值取向不明确、企业招纳残疾人落实情况差等问题, 应采取积极措施:强化残疾人联合会;加大对残疾人的教育和培训;积极引导、鼓励残疾人创业;健全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

关键词:武汉市洪山区,残疾人就业,调查

参考文献

[1]于华东.武汉市社区残疾人就业状况调查——以武昌区珞珈山街8个社区为样本[J].学习与实践, 2008 (7) .

[2]范海珍.对弱势群体的政策支持刍议——以武汉市A区实施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政策为例[J].行政与法, 2010 (7) .

武汉市洪山区 篇10

展示活动在青山区教育局贺皖龙.副局长热情洋溢的致辞中拉开序幕。青山区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罗敏首先作了题为《探究体验, 释放综合实践活动情结》的主题报告, 介绍了该区的在领导的支持下、在专家的引领下、在老师们的努力探索下综合实践活动从无到有、从有到专、由点及面, 喜获丰硕成果的经验。接下来是各实验学校介绍经验:红钢城小学魏玉妮老师以《红蕴童年钢城致远》为题介绍了该校开发综合实践系列校本课程的经验;钢花小学刘潇副校长以《国球润童心特色促发展》为题介绍了该校以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为抓手, 形成了鲜明独特的国球文化特色, 取得了不俗办学业绩的经验;吉林街小学冯青副校长以《玩在吉小乐在其中》为题介绍了该校满足孩子玩的兴趣, 玩出了名堂、玩出了国门;青山小学魏嘉副校长以《阳光下的精彩》为题, 介绍了该校弘扬“快乐独轮车”文化传统, 积极打造以独轮车为亮点, 以“小小科学家”、“七彩生活馆”、“走近石化”为辐射点的具有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校本课程;新沟桥小学王云芳主任以《借OM创新竞技之力展综合实践别样风采》为题介绍了该校以头脑奥赛选拔为引擎激发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热情, 从而拉动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经验。

最激动人心的是孩子们的现场展示, 青山区的综合实践活动可谓一校一特色, 展示活动异彩纷呈:青山小学的每个孩子都会骑独轮车, 表演的孩子们还加上炫伞、丢帽、转球、舞旗、顶竿、飞盘等戏法, 博得了嘉宾们一阵一阵的掌声;钢花小学的IPAD乐队演奏了一串经典乐曲;钢城一小表演了航模;钢城九小表演了魅力排球;钢城十小表演了足球;钢都小学表演了篮球;武东小学展示了玩偶纸花;新沟桥小学展示了纸浆画陶泥:红钢城小学展示了雕艺;钢城十九小展示了百变丝巾秀;钢城十一小展示了泡沫仿真制作;钢城二小展示了魔方挑战;桥头小学展示了十字刺绣;青翠苑小学展示了塑料瓶DIY;钢城十二小展示了巧手编制工艺品;吉林街小学展示了DIY饼干;钢城十七小展示了水果沙拉。这些活动综合了孩子们平时的实践, 彰显了学校特色, 体现了青山区小学师生的力量与智慧、实践与创新。

展示活动结束, 红钢城小学的魏玉妮老师带着她的学生给大家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综合实践活动展示课———动画探秘。孩子们通过动手玩双面绘画的小扇子发现了动画的秘密, 进而尝试自己动手制作动画, 结果画面真的动起来了, 而且越来越流畅, 这让孩子们充满了成就感, 越玩越有味。下课铃声响了, 孩子们还意犹未尽!

武汉市教科院教研员徐宜汉老师对此次活动进行了点评。他认为, 此次展示活动较好地诠释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本真意义, 体现了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的特点。各实验校不仅认真实践着综合课程, 而且综合着学校的、学生的实践活动, 学生展示异彩纷呈, 成长了学生, 锻炼了教师队伍, 发展了学校特色, 可谓一举多得, 真正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

上一篇:新概念下的数学教学下一篇:会计风险规避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