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设计

2024-08-30

论证设计(精选十篇)

论证设计 篇1

1 牛河梁遗址Ⅱ简介

牛河梁遗址Ⅱ地点东西长140 m, 南北50 m, 为五冢一坛, 地势为南低北高, 落差约为3 m, 祭坛为浅红色的棱状石筑成的三重圆, 如图1所示。位于遗址Ⅰ地点山梁下方两侧冲沟间的平缓坡地上, 海拔高度约625 m。南侧43 m为锦承铁路, 北侧紧邻101国道。

为便于科学考古及游客参观, 预防雨雪等对遗址现场的浸泡和破坏, 在五冢一坛遗址区上方设计加盖最大高度为18 m的钢结构保护棚, 并在遗址区南侧设置若干附属用房, 在遗址区上方设置一个环形游廊, 供游客观赏 (效果图如图1所示, 钢结构保护棚中间凹面剖面图如图2所示) 。

遗址Ⅱ地点加盖保护棚后, 工程总用地为111 484 m2, 总建筑面积7 214 m2。耐火等级为二级, 建筑层数为两层, 其中, -3.00 m标高层南侧为主入口门厅、南展览厅;西南侧为设备用房;东南侧为考古工作用房、部分设备用房;北部为遗址保护区自然地面;0.00 m标高层为环形游廊。建筑总高度18 m, 属于多层建筑。建筑内功能分区如图3、图4所示。

由于现设计整个建筑为1个防火分区, 面积为7 214 m2, 超出《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未设有自动灭火系统的防火分区面积不应超过2 500 m2的要求。因此, 要先评估建筑内人员疏散的安全性, 进而提出消防系统和建筑防火的优化设置建议。

2 人员生命安全判定标准

对于建筑内人员生命安全而言, 最重要的安全标准是火灾发生时, 火灾发展到致使环境条件达到人体耐受极限的时间 (ASET) 必须大于火灾发生到人员疏散到安

全地点所用的时间 (RSET) 。如果能满足这个条件, 则这个人员疏散设计方案是可行的, 否则要对该设计方案提出调整意见, 直到其满足消防安全性能要求。

对人员疏散构成威胁的因素包括:烟气层高度、热辐射、对流热、毒性和能见度等, 选择以下的火灾环境判定标准作为该项目人员疏散安全的定量判定标准:

(1) 清晰高度以上空间平均烟气温度不大于180 ℃;

(2) 清晰高度以下空间平均烟气温度不超过50 ℃;

(3) 清晰高度以下空间的能见度不小于10 m。

所选择的清晰高度是按在最不利的0.00 m层基础上考虑的, 而室内大空间最大建筑高度为18 m, 因此, 按公式计算后确定清晰高度为3.4 m。

3 烟气模拟分析

为了分析建筑内发生火灾时的可用疏散时间 (ASET) , 首先必须对其进行危险源辨识, 分析火灾危险性, 从而设定合理的火灾场景。设计火灾场景时根据火灾发生时对人员安全疏散、防止火灾蔓延等安全目标最不利的原则。针对防火分区面积超出规范要求的问题, 结合建筑内部火灾荷载分布、可能的起火点、建筑使用功能分区和人员疏散路线等因素, 并参考相关文献及消防规范, 设计火灾场景如表1所示。

针对以上选取的4个火灾场景, 采用FDS软件进行火灾烟气模拟, 计算出结果如表2所示。

4 人员疏散模拟分析

为了分析影院内发生火灾时的人员疏散所需时间 (RSET) , 该项目采用Building Exodus软件模拟并计算建筑内人员的疏散行动时间, 并参考相关文献和消防规范设置报警时间和预动作时间, 从而计算得出各火灾场景下的RSET值。

使用Building Exodus软件设定的假设条件:

(1) 建筑内展览区和环形游廊内人员密度恒定;

(2) 疏散人员具有相同的特征, 并且都具有足够的身体条件疏散到安全地点;

(3) 疏散人员在疏散开始的时刻能一起开始疏散, 且人员在疏散过程中不会中途退回选择其他疏散路径;

(4) 人员从各个疏散门疏散, 人员的步行速度将根据人员所处区域的人员密度在0.8~1.7 m/s 范围内自动调整, 其步行速度的动态调整, 能够较真实地反映出人员拥挤、排队等待、超越等情况, 计算结果更加符合实际。

(5) 遗址内各安全出口除其附近发生火灾外均可用于建筑内人员的疏散。

通过对报警时间、人员响应时间、反应时间的取值和疏散行动时间的模拟与计算, 得到RSET的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5 人员疏散安全性分析

在特定的火灾场景下, 如果保证人员逃离到安全地带的时间小于火灾发展到不可忍受的条件的时间, 则可实现人员疏散安全。这个关系中加入一个适当的安全余量, 以考虑假设和计算中的不确定性。

通过FDS与Building Exodus软件的模拟, 得到ASET值与RSET值的比较结果见表4所示。经火灾烟气运动模拟及人员疏散模拟, 并从人员疏散安全性的分析可知, 目前的设计是能够保证人员疏散的安全的。

6 火灾危险区域防护

由火灾危险性分析可知, 遗址Ⅱ地点内遗址区和展览区照明灯具和用电线路较多, 最有可能发生的是附属用房内的电气火灾, 因此, 遗址Ⅱ地点内火灾危险主要区域主要是设置于-3.00 m层的附属用房。因此, -3.00 m层各附属用房与遗址区大空间设计上以防火隔墙、楼板和甲级防火门分隔。其中, 防火隔墙采用200 mm厚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可以保证的耐火极限不小于3 h, 各房间楼板的耐火极限可以保证不小于1.5 h, 以上设计上可以保证各附属用房的建筑耐火时间不低于1 h , 在消防队到达火场前, 将火灾限制在附属用房内。

为将附属用房内火灾限制在该区域内, 不使火灾产生的烟气、热辐射扩散到室外, 进而影响-3.00 m层上部建筑的钢结构保护棚, 应将各附属用房与室外连通的自然窗改为火灾时可自行关闭的防火窗。各附属用房与大空间连接处均设计有常闭式甲级防火门。防火窗与防火门应与设置在消防控制室内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 发生火灾后可及时关闭, 防止火灾蔓延。

为消灭早期火灾, 防止火灾蔓延, 可在变压器室、消防控制室等附属用房内设置超细干粉悬挂式自动灭火装置。

7 结论与建议

根据牛河梁遗址Ⅱ地点的地理位置特点、建筑结构特点、使用功能特点、人员流动特点和消防设施情况, 确定了具体的消防安全目标, 并对人员安全疏散、火灾烟气蔓延特性、大空间排烟设计等进行了模拟计算, 结合消防设计实际经验, 提出具体解决措施和整改意见。

(1) 防火分区超出规范要求问题。

由于遗址区内可燃物较少, 并基于古遗址类建筑特殊的使用功能要求和遗址Ⅱ地点内超大空间的限制, 建筑内划分为1个防火分区是可行的。但应采取以下措施:各附属用房采用耐火极限大于3.0 h的防火墙、耐火极限大于1.5 h楼板、防火窗和甲级防火门, 并设置超细干粉悬挂式自动灭火装置, 防止该区域内火灾向其他区域的蔓延。

(2) 在安全疏散方面。

建筑内各安全出口、疏散楼梯处、-3.00 m层各展览厅的地面应设置集中电源型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系统; 0.00 m层环形游廊地面上可设置视觉连续的蓄光型疏散指示标志;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提高应急照明的最低照度。

(3) 在消防设施方面。

为保证消防设施完好有效, 消防控制室应按照GA 767-2008《消防控制室通用技术要求》的要求严格设计;为保障遗址Ⅱ地点电气线路的安全, 预防电气火灾发生, 建筑内应设置电气火灾监控系统;为防止雷电波侵入, 建筑内所有电气线路进入变压器室前应设置防雷电保护器;遗址内大空间设计安装的线型红外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 当在保护棚钢结构上安装时, 应采用具有防止钢结构位移影响的线型红外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产品;为消灭早期火灾, 防止火灾蔓延, 应在变压器室、消防控制室等附属用房内设置超细干粉悬挂式自动灭火装置。

(4) 在建筑防火方面。

为将火灾控制在危险部位内, 应将各附属用房与室外连接的自然窗更改为防火窗, 与大空间连接处的防火门选用常闭式甲级防火门, 防火门窗应与设置在消防控制室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 保证火灾时及时关闭。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 50222《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展览区内的所有展品和0.00 m层环形游廊上设置的木质地板应作阻燃处理, 使其达到GB 8624-2006《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中要求的B级水平;0.00 m层环形游廊的钢结构框架应涂刷薄涂型防火涂料;建筑内所有配电线路应选用低烟无卤电线电缆。

摘要:牛河梁遗址Ⅱ地点钢结构保护棚建筑为例, 分4个场景模拟烟气运动及人员疏散, 评估人员疏散的安全性。结果显示人员可以安全疏散。为提高安全性, 建议各附属用房采用耐火极限大于3.0 h的防火墙、耐火极限大于1.5 h楼板、防火窗和甲级防火门, 并设置超细干粉悬挂式自动灭火装置, 防止火灾向其他区域的蔓延。

关键词:安全疏散,火灾场景,优化设计,遗址,数值模拟,耐火极限

参考文献

[1]NFPA101, Life safety code[S].

[2]DGJ 08-88 2006年版, 民用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S].

[3]霍然, 袁宏永.性能化建筑防火分析与设计[M].合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4]李引擎.建筑防火工程[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课题设计论证 篇2

课题设计论证

安徽省滁州市第三小学

一、研究的背景

1.国内外研究现状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成长”。国内对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是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提出的。在这一领域影响较大的有叶澜、裴娣娜、余文森教授,余文森教授指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虽然表现在不同的层次上,但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加强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视点。有关此类课题的研究,到目前还没有形成科学、系统的理论体系,特别是学生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的研究还有待完善。

2.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我校是安徽省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软硬件的配备达到了省级一类标准,在全市是一流的。我校数学教学在全市处于领先水平,因此,我们确定以《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作为我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题,探索信息技术

支持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的教与学,旨在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质量强校,特色亮校”。

二、研究的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研究,寻求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整合有效的教学策

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推进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学科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普遍有效地应用,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通过探索和实践,实现教师在高品位上提升,学生在高素质上成长。

2.具体目标

(1)学生方面:

通过研究,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提高学生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探

究的能力,使学生的潜能和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2)教师方面:通过研究,进一步增强教师的教科研意识和信

息化意识,探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途径与方法。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和水平,帮助教师提高教育科研意识,掌握教育科研方法,使广大教师通过教育信息技术课题的研究逐步向学者型、科研型教师转变。

(3)学校方面:通过研究,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加强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实现学校优质、科学、和谐的发展,通过教育信息技术课题的研究,构建我校浓郁的学术氛围,打造一支精良的教师队伍,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办学品位,彰显办学特色。

三、研究的内容

1.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情境创设”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2.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资源利用”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3.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4.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评价”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四、研究的思路

(一)研究对象:本校1—6年级实验班级。

(二)研究时间:2013年5月——2014年10月。

(三)研究关键概念界定:信息技术是指人类对数据、语言、声

音、图画和影像等各种信息进行采集、存储、传输和检索的经验、知识及其手段、工具的总和。

(四)研究途径

1.通过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公开课,深入课题研究。

学校要求每位课题组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节公开课,平时利用多

种媒体上课要成为自觉的行动,并能熟练地运用录音、幻灯、录像和课件上课,上电教课的节数达到上课总时数的95%以上。

2.定期组织课题专题学习。

定期组织实验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召开课题研讨会,加强过程监

控,及时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不断地调整和完善实施方案。

3.举办对外大型课题研讨观摩活动。

对全区举办课题研讨观摩活动,课题组成员上公开课题观摩研讨

课,课题负责人作课题研究中期汇报,组织开展全区有关“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的论文竞赛。

(五)研究人员分工

课题组顾问:李玉明校长、李清丽副校长负责本课题的研究指导

及成果推广工作。

课题组组长:汪伟负责课题研究的全面工作。包括立项申请,课

题设计论证,制定实施方案等。

课题组副组长:孙宏、张俊林、李莉、赵庆协助课题组长工作,包括撰写开题报告、中期报告、收集整理资料,撰写结题报告等。

课题组成员:陆家佳、贾俊、陶彩柱、程飞、张高飞、黄华、程

清,负责课题的调查、研究、实验的具体实施和分析工作。

五、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收集整理有关课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讨论,更新教育观念,借助理论,指导课题研究。

2.行动研究法:在理论指导下,强调实践和探索,边学习,边实

践,边总结,及时提炼经验、摸索规律。

3.问卷调查法:运用问卷、测试、抽样调查等及时发现并收集实

验过程中有关材料进行分析,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事实性依据。

4.经验总结法: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探索有效措施,总

结出成功的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经验。

六、研究步骤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3.5——2013.9)

1.确定研究课题,组建课题组,聘请专家,构想总体课题实验框

架,制定研究方案。

2.收集、整理与课题有关的教育教学及理论资料,进行调查、对

比分析,做好课题的研究理论准备。

3.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学习交流相关课题研究的信息资料,明确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3.9——2014.9)

1.在各年级教学中全面开展课题研究,实践——反思——实践,不断完善可操作的实施方案。

2.组织进行各种形式的实验课教学研讨交流活动,促进课题的深

入研究,积累课题研究过程性资料。

3.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参加省电教馆组织的课题中期评估。

4.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优化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

(三)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4.9——2014.10)

1.整理和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汇编优秀论文、课例集。

2.展示研究成果,撰写课题实验研究报告。

3.召开验收鉴定会,对课题研究进行评审验收。

七、研究预期成果

软式藤球的初步设计与论证 篇3

关键词 藤球 软式藤球 设计 论证

藤球(Sepaktakraw)是亚运会正式常设项目,项群属隔网对抗项目,是东南亚开展非常普及的运动;藤球运动在我国发展已经20余年;俗称“羽毛球的场地、排球的规则、足球的踢法”。最初的藤球是用9—11根3—4mm宽、3—4mm厚的单层天然藤条编制而成的空心圆球,现在比赛使用的是塑料材料藤球,即由塑料藤球带编制的藤球,球体表面有孔,也有部分藤球带表面增加一条胶体弹性材料,但这些胶体弹性材料只是起到增加摩擦的作用。

我们先期的调查证明了藤球难于开展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藤球技术性较强,学员很难在短期内掌握基本技术,在我们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开展的藤球课程中也印证了这一点,半年的技术课程结束,学员的学习效果非常差。藤球技术难度高的根本原因在于藤球球体没有弹性,硬度很大,对运动员的技术要求很高,也易造成人们在训练、比赛、健身过程中遭受意外伤害,初学者的学习难度极大。

这就提示我们,在藤球的推广和普及中能出现一种较软的、有弹性的藤球,这对于降低学习的难度和增加学习的兴趣性一定有帮助,软式排球、软式网球的成功也说明了这一点。本研究首次提出“软式藤球”的范畴,并提出空心球体和实心球体两种思路,进而从理论上证明其科学性。

一、软式藤球的初步设计

(一)基于空心的软式藤球设计

基于空心的“软式藤球”是由橡胶弹性材料和羊毛和化纤纺织物覆盖球体表面制成的新型藤球,以解决现有藤球球体过硬、缺少弹性的问题,防止由藤球冲击带来的伤害,提高初学者的学习兴趣,降低其学习难度。具体来说它是一种空心密封的弹性球体,由球胆和球体表面覆盖物构成;球胆是用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配合化工粘合剂制作,球体表面由羊毛和化纤混合纺织物制成的毛织物覆盖在球胆上。空心的软式藤球可不设置充气气门。

基于空心的“软式藤球”有两种设计方案:一种是制作时加入发气药剂的带气压的高弹性球,其时间久了容易漏气气压降低,作为比赛用球;另一种制作时不加入发气药剂使其气压和外界一致,经久耐用,作为训练用球。

如图1,其中1是球胆,用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配合化工粘合剂制作;2是球体表面,球体表面由羊毛和化纤混合纺织物制成的毛织物覆盖在球胆上,厚度不超过2mm,以用来增加摩擦和舒适度;新型藤球优选圆周长与传统藤球一致,500mm—560mm之间,优选重量120—200g;在制作时,可加入发气材料,制作带有气压的高弹性球,这种球从1.8m高度自然落下,反弹高度不高于0.8m;也可不加入发气材料,使球内气压和外界一致,这种球从1.8m米高度自然落下,反弹高度不高于0.5m。

图1 图2

(二)基于实心的软式藤球设计

基于实心的“软式藤球”是一种实心的软质球体,软质球体用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作为主要材料制成,也可以用其它软质材料制成,软质球体的表面用聚氨酯甲基酸胶或高分子聚合涂料做硬化处理,并作点状突起颗粒,以增加摩擦。

基于实心的“软式藤球”有两种设计方案:在具体的实施中,可设置中心气泡或置金属球体置于球中心,以便调整球体重量,软质球体的优选圆周长在500mm—560mm之间,优选的质量在120克至180克之间。

如图2,其中1是球体,优选圆周长500mm—560mm之间,由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作为主要材料制成;2是球体表面,是聚氨酯甲基酸胶或高分子聚合涂料做硬化处理的球体表面;3是球体中心金属球体,优选直径0—10mm,主要是用来用于制造时调整球体重量;4是球体表面突起颗粒,高度不超过1mm,用于增加摩擦。

上述两例方案区别在于例1球体中心设气泡、例2球体中心设金属球体。气泡的大小可以为零,同样内置金属球体的大小也可以为零,其设置目的都是为了修正不同密度的制球材料而作调整球体重量,和实际比赛用途无关。

二、“软式藤球”与传统藤球的异同

基于空心的“软式藤球”和基于实心的“软式藤球”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是:“软式藤球”使藤球由“硬”变“软”了,降低了学习难度,减少了藤球冲击带来的伤害,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软式藤球的发展也会促进传统藤球的发展。软式藤球与传统藤球相比较,可以在物理特性和运动技术变化方面进行。

(一)“软式藤球”和传统藤球的物理特性之异同

1.物质构造不同

本研究的“软式藤球”,顾名思义,球体是软的。现有的藤球制作材料是硬质塑料,经过镂空编制的球体,球体表面非常坚硬,球体整体的弹性极小,而软式藤球(基于空心的软式藤球与基于实心的软式藤球)制作材料都是软质的。

2.球体弹性不同

由于制作材料和方法的不同,藤球的球体几乎没有弹性,而软式藤球(基于空心的软式藤球与基于实心的软式藤球)球体由较大的弹性。

3.球的重量不同

藤球质量在160—180克,而软式藤球质量是不高于180克,基于空心的软式藤球质量更轻。

正是由于上述构造特点,带来了“软式藤球”更利于在青少年儿童中广泛开展的许多优点。由于球体软,重量轻,使球与身体部位接触时,碰撞的力量大大减弱,从而减轻或避免了采用传、扣、发球时可能会产生的疼痛,尤其是双手传球时易出现的挫伤;由于排除了心理畏惧情绪、增加了参与的兴趣,激发了兴奋性,大大地提高了该项目对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影响效果,达到锻炼的目的。

(二)“软式藤球”和传统藤球运动技术之异同

藤球运动是一项动作技术较为复杂的运动项目,主要包括抛球、发球、接球、传球、扣球和拦网等技术动作,单纯从技术动作可分为:脚踢球(包括脚内侧、脚外侧、脚背踢球)、大腿触球、头攻球、外摆倒勾、脚底扣球、传球、发球等技术。有此技术根据其战术的要求、接触球部位的不同还可细分。多而杂的技术动作给练习和掌握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大多数状况下,完成藤球技术动作训练都是在静态的比赛状况下进行的,所以可以分别从抛球、发球、接球、传球、扣球和拦网等技术动作来分析软式藤球和藤球的技术区别。

1.抛球

抛球时,抛球手手掌握住球体,由于软式藤球和藤球基本一致,软式藤球能很方便的被抛球手握持住。从抛球方面看软式藤球和藤球没有较大区别。

2.发球

以单组赛发球为例,以右脚击球为例,左脚站在发球圈内,支撑着身体,脚尖朝向四分之一圈的抛球队员,右脚放在左脚后,发球圈外,左手举起示意抛球的高度。当抛球接近击球点高度时,右脚迅速抬起,做里合式摆动,用右脚内侧击球的后中部,将球越网踢过对方场区,击球后右脚顺势向前迈出,上述击球动作中软式藤球和藤球发球手的击球动作是没有变化的,但是脚的受力状态是有变化的,软式藤球可以更为方便的做出各种旋转球,现代已经出现的大力旋转球在软式藤球上更为容易实现,因为脚面与软质的球面可以更为方便的做出各种摩擦动作,这是原来藤球的硬质光滑的塑料面很难实现的。更重要的是软质球面使发球手的心理顾虑降低,这在低水平的运动员当中更为突出。总之,发球时的击球动作没有变化,但可以发出更为复杂的发球。

3.接球

藤球的接球压力一般来自与发球和对手大力扣球,软式藤球的出现主要是在解决接球手的心理压力方面,球速很快的藤球飞过来,不管是用身体的任何部位接球都是很疼的,这在运动员来讲确实有一定的压力,高水平的一接成功率只能达到20%以上,所以软式藤球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接球手的心理压力,这在低水平的运动员更为明显。

4.传球

传球是由守转攻的纽带和桥梁,高水平的队在一场比赛中传球成功率竞达到95%左右,为完成有效的进攻创造了条件。特别是传球的目的性及多变性,给对手在防守时,及时采取防守措施,准确判断拦网点,造成很大的困难,体现了隐蔽性进攻的战术特点,真乃防不胜防。软式藤球的优势在于更低水平的运动员更为容易的传球,对于高水平运动员来讲,优势不明显,因为高水平的运动员的传球成功率很高,软式藤球没有增加传球的难度,某种程度上可以降低难度。

5.扣球

扣球技术是防守转为进攻后的关键技战术环节。世界强队扣球技术的全面性,表现在成功率高、进攻点多、不仅近网到位球能打,中远网不到位球也能打,有时甚至是有意识的根据对手的拦网特点,退出网前打,使对方拦网不得奏效。软式藤球和藤球在扣球方面技术动作没有变化。

6.拦网

由于软式藤球的球体变软,在背部拦网的动作过程中,大大减少了使拦网运动员受伤的几率,即使球体打到头部也基本不会受伤,运动员拦网的主动性更强一些。拦网动作可以做的更为充分和到位。

三、结论

(一)“软式藤球”不同于传统藤球,球体可以设计为基于空心的软式藤球和基于实心的软式藤球两种;

(二)“软式藤球”的突出优点集中在降低技术难度方面、增加趣味性方面,藤球技术本身没有较大变化。

参考文献:

[1]张志东.藤球运动发展与展望[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5(3):73-74.

[2]王洪武.我国女子藤球运动现状与发展设想[J].2001(2):63.

[3]张永斌.浅析藤球运动训练中的“多因素”综合性训练原则[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2.20(4):104-105.

[4]方明.我国藤球运动的现状和发展对策研究[J].科学促进发展.2007(4):96-99.

[5]马为民.对普通高校开设藤球选修课的构想[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2):118-119.

多功能智能车的论证与设计 篇4

如今关于电子设计的比赛项目越来越多, 很多比赛采用模型车去完成相应的比赛任务和要求, 而由于竞赛的科技性加之娱乐性, 引起了很多电子爱好者的情趣, 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因此, 本文设计了一种多功能智能小车, 可以良好的实现循迹、壁障、遥控、显示等功能, 方便用户的二次开发和学习。

1 系统方案

本系统主要由单片机最小系统模块、直流电机驱动模块、红外光检测模块、无线收发模块、锂电池模块组成。

1.1 主控制器的论证与选择

方案一:采用FPGA控制方案。FPGA内部具有独立的I/O接口和逻辑单元, 还具有速度快、外围电路较少和集成度高的特点, 因此特别适用于复杂的逻辑电路设计。但是FPGA的成本高, 而且由于本设计对输出的速度要求不高, 所以FPGA高速处理的优势得不到充分体现。

方案二:采用STC89C52单片机作为系统的控制器软件编程灵活, 可用软件较简单地实现各种算法和逻辑控制, 并且由于其成本低、体积小、技术成熟和功耗小等优点, 技术比较成熟, 开发过程中可以利用的资源和工具丰富。

综合以上两种方案, 选择方案二。

1.2 电机与驱动的论证与选择

方案一:采用步进电机作为小车的动力源。步进电机是一种将电脉冲信号转换成角位移或线位移的开环控制元件, 可在各种数控系统中作为执行元件。但步进电机用于小车功耗高且需要相应的硬件驱动。

方案二:采用直流电机作为小车的动力源。直流电机具有优良的调速特性, 能承受频繁的冲击负载, 可实现频繁的无级快速启动、制动和反转。直流电机的驱动电路简单, 可使用L298N驱动。本设计用到两个直流电机, 可以实现系统需求且成本低。

综合以上两种方案, 直流电机控制小车转角精度足以满足题目要求, 选择方案二。

1.3 检测系统的论证与选择

方案一:采用光敏电阻对黑线判断。光敏电阻光照性为非线性、反应灵敏度一般, 检测距离范围有限, 其受外部影响较大, 检测信号易出现误差。

方案二:采用激光收发管对黑线判断。激光收发管线性度好、反应, 其受外部影响很小。但对黑线判断需要黑白对比度高, 成本相对较高, 要求较严格。

方案三:采用红外收发管对黑线判断。红外收发管线性度一般, 反应较快, 检测范围一般, 受外部影响不大, 对黑线判断可通过调节来改变黑白对比度不同的灵敏度, 成本低廉效果好。

综合考虑采用方案三红外收发管作为检测系统对黑线判断。

2 系统理论分析与计算

2.1 智能小车控制系统

智能小车控制系统一般可看作自动引导系统, 使得智能小车跟随道路的变化而运行, 另一方面, 智能小车在走直线或弧形线时, 也可以看作一个恒值调节系统, 能够跟随道路变化而更加平稳快速的运行。在设计控制算法时, 要既能满足跟随系统的动态特性, 同时又能满足恒值调节的稳定特性。

2.2 智能小车转向和速度的控制

控制模型车的转向和速度, 使其能够跟随道路的变化来运行。实现这一目标有两个难点:一是各种外界干扰因素作用于系统, 从而影响被控对象偏离控制规律, 例如道路变化、检测信号的噪声和电池电压不稳定等;二是车体自身的惯性影响使得被控量变化不能够灵活自如。

3 电路与程序设计

3.1 电路的设计

3.1.1 系统总体框图

系统总体框图如图1所示。小车以STC89C52单片机作为系统核心, 按键切换程序用来检测运行不同的程序, 红外收发管判断出黑线并产生低电平给单片机来确定小车的运行,

3.1.2 红外检测子系统

红外收发子系统原理图, 如图2所示。

3.1.3 电源

电源由7.4V锂电池提供, 通过L7805三端稳压管输出5 V为单片机系统、L298芯片、无线通信模块供电, 通过L7806三端稳压管输出6V给L298N为直流电机供电。

3.2 程序设计

3.2.1 程序功能描述与设计思路

(1) 程序功能描述:根据题目要求, 软件部分主要实现小车的转弯和调速。 (1) 小车转弯功能:设置小车一侧车轮速度大于另一次车轮速度实现转弯; (2) 小车调速功能:设置PWM的不同值驱动小车变速。

(2) 程序设计思路:小车左侧传感器检测到黑线左轮全速, 右轮低速, 实现右转;右侧检测到黑线左轮低速, 右轮全速, 实现左转。

3.2.2 程序流程图

主程序流程图如图3所示。

4 结语

本文介绍了以STC89C52单片机为核心的智能车的论证与设计, 采用单片机控制外围传感器和驱动电路, 结构模块化, 稳定性好, 相应的软件设计简单, 易于对硬件车体进行控制。通过测试, 此多功能智能车能够很好的实现循迹、壁障、遥控等功能。

参考文献

[1]郭天祥.新概念51单片机C语言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

[2]丁元杰.单片微机原理与应用[M].第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3]毕满清.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8.

动漫设计专业论证 篇5

为使我校的动漫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凸显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先进性,缩小与用人单位需求的距离,让学生有更好的就业空间。根据市场对中职学校动漫设计专业学生的职业岗位需求,来研究分析中职学校动漫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主要以市场为导向、以行业需求为依据、以能力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全面改革课程体系。

1.设置本专业的必要性

⑴从全国范围的人才需求情况分析,设置本专业是必要的近年来,我国数字娱乐产业发展迅猛,2003年全国动漫产业总收益已开始超过电影行业。但是国内动画市场处于深度饥渴状态,市场供给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到2008年底,全国有47个省市少儿频道和3个卡通卫视频道开播,动画节目的需求量一年将达到100万分钟,而我国2003年全年国产动画片的产量仅2.9万分钟,缺口巨大。专家认为,薄弱的原创力量和巨大的市场需求相形见绌,中国因此已经成为动漫产品的最大输入国。香港漫画协会会务总监郭峰认为:“中国的动漫产业目前最缺少的就是大量的创作人才。众所周知,有了大量的动画创作人才,才有作品产生,有了人画漫画才有作品出版,有了出版,动漫业才有可能发展起来。”

拥有4个国家级动画教学研究基地之一的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则这样分析道:“除了北影、北广等过去培养的少数专业人才,中国第一批动漫专业本科生还未毕业,现在大部分真正从事动漫事业的都是从其他专业转过来的。像这样的现状,这样的素质,要去发展中国的动画,很难。”中国动漫产业最缺的是人才,尤其是创造型人才。”而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内大多数企业“一头在外”,以加工日、韩等国动画片为主。在贴牌加工的过程中,培养了大量中后期制作人才,而位于动漫产业前端的创造型人才群却未能形成。所以开展此专业是有必要的。

⑵从广东本地需求情况分析,设置本专业也是必要的目前,广东省正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加快发展、富民强市为目标,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提高综合竞争力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工业化战略、城镇化战略、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加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广州市2009年开展了动漫专场招聘会。40多家招聘单位平均每家提供10~20个岗位,一半以上企业都有三维人才缺口,如3D建模、3D动画、3D背景、3D渲染等。动漫企业除了需要招聘原画创作、三维制作、后期剪辑等方面常规性动漫人才外,还推出市场销售人员、手机动画制作等职位;随着动漫市场的日益扩大,此次招聘会上“动画讲师”需求也很大。动漫人才因为专业技术强,明显供不应求,用人单位不惜开出年薪30万的条件重金抢聘。据了解,此次招聘会共有41家动漫企业提供近1000个岗位,吸引了来自省内22所高校4000多名学生前去参加。但这场本来主要面对广东地区各高校的动漫及相关专业的毕业生的招聘会,却出现毕业生不来,在读生却忙赶场的现象。

据招聘企业反映,广东地区尤其是珠三角的动漫、广告企业较多,发展也很快,因此动

漫人才缺口比较大,有经验且兼通艺术与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还太少。

有关统计显示,动漫行业薪金水涨船高,平均月薪已经突破5000元,试用期工资也普遍在3000元以上,中高级人才更是虚位以待,极为紧缺,月薪近万元,最高年薪可达30万。但是昨日记者在招聘会上了解到,很多毕业生对月薪要求却不高,普遍在2000元左右记者发现,动漫企业很看重学生实操能力,都要求当场展示作品。现场不少学生左手简历,右手一袋“作品”,面试时候拿着设计的图画、产品、动画等滔滔不绝地向面试官展示。也有招聘单位自备手提电脑,方便学生播放视频资料GCC网游。一动漫学院的面试官告诉记者,带上手提电脑,除了能即时了解学生的实际制作水平外,也会向学生展示一些出色的作品,让毕业生从对比中得知自身的优劣所在。

通过调查,我们得出结论,未来五年内,广东省每年至少需要600多名动漫方面,特别是创作方面的专业人才,而其中约70%需要的是中职层次的人才。因此,从立足广东角度上讲,设置动漫艺术设计专业,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是广东省及其周边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急需。

⑶从我校发展情况分析,设置本专业同样是必要的国家的大力扶持和广阔的动漫市场给中职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中职动漫专业的开设应该适应本地区市场的需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因地制宜地选择专业方向,在专业建设实践中不断探索适合中职学校的动漫专业发展之路。

因此,从学校的总体发展思路上讲,需要大力发展应用型的专业而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调整学校的学科结构上讲,也有必要大力发展应用型专业,从而进一步地完善学校的专业结构,以适应市场对人才的新需求。根据我校的发展计划,未来的五年内,动漫设计专业将会占到学校专业总数的10%左右,学校也为此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在师资队伍方面、实验室建设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先期工作。

为此,从学校本身的发展角度考虑,也有必要开设“动漫设计专业”专业。

综上所述,在我校开设“动漫设计专业”专业,符合当前市场对IT人才的需求实际,是我省及滁州市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我校发展的客观需要。该专业的开设,对地方经济及我校的发展都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

2.设置本专业的可行性

⑴ 相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情况

本专业拟在我校现有“艺术设计”专业及信息与教育中心的基础上开设。

在教学方面,教育中心先后为校内有关专业开设了“素描色彩”、“动漫手绘基础”、“动画制作”、“3D制作”、“影视后期制作”等方面的课程。同时还开设了服装设计、广告设计、多媒体设计、装潢设计等相关专业。通过以上教学工作的开展,教育中心培养了一支既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与应用开发能力的师资队伍。实验室的建设也具有了一定的水平。

以上先期工作的开展,为我校开设“动漫艺术设计”专业提供了强有力的师资及实验室保障。

⑵ 专业师资情况

广东省政府对于动漫基地的开设,十分重视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注重专职教师的引进、培养、储备。现在拥有一支由中青年教师组成的专业素质高、教育教学经验丰富、学科、专

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充分满足了专业开设和发展的需要。现已有专职教师9名,9中级职称1名,双师型教师4名。

⑶实验设备及图书准备情况

我校现有计算机基础实验室2个、软件技术实验室3个、办公自动化实验室3个、数据库实验室1个、网络操作系统实验室1个、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室1个,与二期工程配套的网络安全实验室、网络工程实训室、动漫设计实验室、微机原理实验室将于2010年下半年交付使用。

⑷实习基地准备情况

学校领导办学指导思想明确,思路清晰,十分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大投入建设实验实习条件的同时,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加强实践基地建设。目前已与三家企业签订协议,建立实训基地。

综上所述,我校已具备了开设“动漫艺术设计”专业的基本条件。

3.本专业的特色

动漫产业是个新兴产业。动漫游戏产业是指以设计、制作、生产、销售和人才培养为产业链的二维和三维动画(儿童动画片和成人动画片)、网络动画、影视动画、游戏动画及衍生产品开发(玩具、服装、旅游和其它产品)的产业,是文化、艺术、娱乐与现代科学技术高度结合的新型产业。动漫游戏专业以软件产业为支撑,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结合艺术创造为社会培养专业动漫游戏专业人才。动漫专业不但能为社会培养急需人才、为信息和文化产业创造良好创业环境,而且能丰富发展我院学科建设,促进专业结构科学化,对计算机系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⑴ 厚基础:为了保证培养人才的规格及适应能力,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基本功,如基本的动画设计能力,厚实的绘画基础和创作基础;

⑵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本专业的学生在面向市场,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及应用能力,因此在课程设计及教学方面,我们将特别注意加大实践性环节的教学力度,适当压缩课堂教学时间,增加学生的实验与实践时间,特别是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中,加大学生设计性实验的教学与实验时间;

⑶ 紧跟学科技术发展的最新方向:我们将根据动漫设计技术发展的动态,及时调整应用性实践性课程的内容,保证学生学到的是最新的技术,用得上的技术。

⑷ “双师型”教师:本专业现有的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教师都有扎实的绘画基础,都有实际的动画制作经历,同时也有一定的教学经验,这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了保障,也符合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要求高职高专学校的教师队伍应该向“双师型”方向发展的要求。

⑸ 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经验与培养模式:在本专业的教学中,拟借鉴国外动漫特别是日本等地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在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及教学方法方面做必要的改进,以保证所培养人才的质量。

“专家论证”之我见 篇6

如果在一个社会里面,法官的专业水平很高,甚至比教授还高,这种情况下当然就没有必要组织专家就某一个问题来发表意见。但是我们国家目前情况并非如此。我们现在的法官队伍和司法队伍真正有正规学历的人占得还比较少。在这种情况下,在司法实践中就会出现某些疑难案件,出现某些疑难问题。对于这些疑难问题,专家们也未必能够解决,对于同一问题不同专家们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毕竟专家们是专门研究这些问题的。对于这些问题他们发表他们的意见,对有关当事人、对司法机关来处理这些问题可能会起到一种参考作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聘请专家,听取专家意见,就成为我们司法过程当中普遍进行的一种情况。不仅律师来聘请专家就某一个案件发表意见,而且公安机关也聘请某一些专家就某一个案件来发表意见,检察机关也聘请专家来发表意见,法院也聘请专家来就某一个案件发表意见。

我本人是最高人民法院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多次参加最高法院主持的就某些案件的定性问题的咨询会,来发表对某些案件的处理问题的处理意见(甚至包括某些重大案件,有些问题定不了,那么请专家来进行咨询)。我也参加过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的专家咨询会,发表对某些案件的咨询意见。我也是北京市公安局的专家咨询委员,北京市公安局有很多案件都找我们专家委员会来进行咨询。当然我们也参加了包括律师代表的被告人一方,律师代表的被害人一方来就某一个问题进行专家咨询。

专家在这些咨询当中,只是发表自己对某一個问题的看法。这里面涉及到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过去把司法活动看作是一种单纯的权力的行使。但是现在随着法治文明的发展,越来越看到的是在司法活动当中,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司法活动不是一种赤裸裸的权力行使,而且包含着一种知识的运用。因此在司法活动中需要一些专业的知识。那么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知识,专家的咨询意见才有可能在一个案件的定性当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就这个问题而言,我认为专家对某一个案件发表意见本身,它仅仅是代表专家本人,只是供有关的当事人参考,而不能对案件起到决定作用,不可能说专家说有罪就有罪,专家说无罪就无罪。这种情况是不可能的。

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也就是说,专家提供意见如果是不收取费用的,是无偿的,那你是公正的,但是你收了当事人的费用,那好像你就为当事人所用。实际上我要先说明一点,专家提供咨询意见本身也是提供一种劳动服务,所以这种服务它必然是有偿的。实际上不仅律师请专家咨询会给予一定的报酬,而且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请专家同样也会给专家一定的劳务报酬。这正是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所应有的价值。不能以有偿无偿来判断是否公正。当然如果我是受这一方当事人委托,我肯定是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来就某一个法律问题发表意见。那么这种意见也是从有利于委托人这个角度来发表的。但是我们首先要记住这一点:任何意见必须要有它的事实和法律基础,如果一个专家意见完全脱离事实,完全脱离法律,那么说了等于白说,没有任何价值。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管是站在哪一方,不管是有没有领取报酬,它必须要从事实和法律出发,这样的意见才有可能被有关的司法机关所采纳。脱离了事实和法律,那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而且专家的意见,只对律师所提供的证据负责任。律师提供的证据可能会有假,也不排除有的律师有隐瞒,但是在这种基础上提供的意见它不可能被司法机关所采纳。所以这样的咨询意见没有任何意义。

同样,专家参加咨询,可能会在诉讼的不同阶段,他在不同阶段发表的意见,是根据现有材料来发表的。比如说海淀前段时间发生的所谓“天价葡萄案”,海淀公安分局就请我们过去咨询,说这个案件到底能不能定罪,定罪数额是多少?在这个时候,公安机关还刚刚处于收集资料的初始阶段,在这个阶段专家发表意见,只能说这个案件如果你要想定他什么罪,就需要什么资料;如果没有这些资料,这个罪就定不了。就是提出一些指导性、参考性的意见,对于他们的办案工作会有一定的参考作用,绝不是说专家说有罪就有罪,专家说无罪就无罪。专家绝对没有这么大的权力,也不可能做到这一步。

论证设计 篇7

高职教学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少数学生平时不用功, 到期末临时突击, 应付考试。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有的上课班级规模较大, 人数众多, 教师无法准确地对每个学生的平时表现和成绩给出客观的评估, 因此在这个环节上对学生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显得比较薄弱。教师的教学水平高, 会给学生带来正面影响, 不用功的学生就相对少些, 但是仅仅靠学生的自我约束和教师的人工管理仍无法达到比较满意的效果。

问题二:教师与学生的课外互动较少。通过一些即时通讯类软件, 例如QQ、MSN等, 教师与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保持联系, 学生可以及时请教问题、提交作业等。但是比较多的是一对一的问答, 达不到类似课堂讨论的效果。而且这也需要依靠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如果学生不主动, 教师就无法通过这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问题三:考核手段比较单一。目前高校的学科成绩考核主要还是依靠试卷笔试, 有条件的还可辅之以技能考核, 最后综合打分。这样的考核形式存在的问题一是对笔试的依赖性较强;二是考卷相同, 容易作弊;三是考试成绩与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之间有一定的差距。

结合实际探索解决方案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注意到上述问题的存在, 并开始认真思考解决方案。笔者认为, 可以先进的网络技术与信息处理技术为工具, 建立一个教学、互动交流、考核一体化的信息化系统, 教师、学生与教辅人员在这个系统中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

(一) 教学一体化系统的设计思想

相对于论坛式网络虚拟社区, 系统设计可借鉴类似“百度知道”的系统“百度知道”是中文搜索引擎“百度”研发的基于搜索的互动式知识问答分享平台, 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 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 并通过积分制鼓励其他用户, 共同创造该问题的答案。同时, 这些答案又将作为搜索结果, 进一步提供给其他有类似疑问的人。系统引入这个功能时可做一些改动, 使提问和回答的学生都能得到奖励, 但奖励的程度有所不同, 做出解答的积分更高些。这样就引入了一种激励机制, 不仅学生可以通过这个系统得到其他同学或教师的帮助, 解答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而且帮助别人的学生也可以产生成就感并得到奖励。可借鉴“百度知道”的头衔制, 按照积分高低, 分设初入江湖、江湖新秀、江湖大侠等不同头衔, 增加系统体验的趣味性。系统还可提供数据库支持, 学生只要有权限, 就可以对以前的问答过程、最佳回答等进行查询。

解决身份确认问题本系统不允许匿名登录, 要确保确实是合适的人在使用相应的账号登录系统, “百度”所采用的简单的用户名/密码的方式无法进行安全的身份认证, 本系统采用更为严格的认证规则, 即通过客户端数字证书加强身份认证并加密。PKI技术是目前唯一的、最好的解决方案。系统在开发时已经考虑应用PKI技术。Windows Server2003系统可支持PKI技术, 教师可通过教学一体化系统制作、颁发数字证书, 通过Web界面方便地管理所有已经颁发的数字证书, 检查所有证书的到期时间, 证书到期后可以重新颁发, 也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吊销和替换证书。学生每人都可通过在线申请, 获得属于自己的数字证书, 并保存在自己的电脑上, 私钥设置为不可导出, 以此保障证书的安全性。

布置课程任务, 学生自由选题系统中包含了课程实践的题库, 题库中的题目与当前所授课程相关, 具有一定的难度, 按照要求, 学生每一学期可自行从题库中抽取一项任务, 在学期结束以前完成。教师与学生按照各自不同的权限对任务进行管理, 学生可以对任务进行增加、删除、修改等操作, 教师具有审核、批准、删除等操作权限。

期末实现无纸化在线考试网络拓扑图如图1所示, 学生客户机无需安装任何软件, 只需要从浏览器打开考试站点即可。系统中具有丰富的试题库, 可以通过自动和手动两种方式生成试卷, 考生试卷相同的几率几乎为零。试题库有丰富的题型, 编辑题目时可插入图片、声音等多媒体信息。系统具有较强的分类管理功能, 教师可根据需要设定不同科目的题库, 针对不同的考生设置不同的考试内容。在线考试系统可严格控制整个考试过程, 实行时间监控与权限控制, 考生需要在限定时间内提交试卷, 考试时间一到, 系统会自动结束考试。阅卷分主观与客观两部分, 主观卷由教师批阅, 客观卷由计算机自动完成批阅, 并计算出得分, 可有效减轻教师评卷的工作负担。对考试结果有多种形式的分析和统计, 可按各种条件分析/统计考试结果, 例如考试信息、考生信息等, 可生成各种类型的统计图, 如饼图、柱状图等。该系统是运行在Internet/LAN上的多媒体教学考试系统, 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能分别对应学生、教师与管理员用户, 并授予不同的权限, 通过管理员进行统一管理。

系统综合打分利用系统中的信息处理技术, 对学生期末考试的评分变得很轻松, 系统可根据教师事先设定的各项得分的加权, 自动计算出学生的最后成绩。

(二) 系统实施的技术手段

系统选择B/S模式, 即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方便应用程序的部署, 采用微软的.net技术进行开发, .net依托Windows操作系统, .net framework框架完全面向对象, 具有丰富的类库及可视化开发界面, 可为系统的实施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持。登录到网站时, 系统首先进行安全连接, 检验客户端证书的有效性, 需要访问Windows证书存储区, 使用System.Security.X509Certificates命名空间中的X509Certificate的证书类4, 选择使用派生自X509 Certificate的.NET Framework 2.0版本的X509 Certificate2, 可以支持加密操作。在获得X509 Certificate2的一个实例后, 可以检查证书的各个属性 (如使用者名称、到期日期、颁发者和友好名称等) 。HasPrivateKey属性会告知是否存在关联私钥。PrivateKey和PublicKey属性将对应密钥作为一个RSACryptoServiceProvider实例返回。

下面给出的是本系统使用的搜索证书的具体代码:

访问证书存储区域使用证书存储类X509Store类。存储区如图2所示。在其构造函数中, 需要提供存储区位置 (当前用户或计算机) 和存储区名称。可以使用字符串或StoreName枚举指定要打开的容器。获得有效的X509Store实例后, 就可以搜索、检索、删除和添加证书。类的功能很强, 可以按使用者名称、序列号、指纹、颁发者和有效期等条件搜索证书。通过该类的Add方法可以将学生的客户端证书导入到Windows证书存储区中。下面给出的是在系统使用的证书导入的具体代码, ImportCert方法演示了如何将用户李婷的证书导入TechSystem容器中:

一体化教学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该系统中的知识问答积分体系非常适合像计算机网络这样重视平时知识积累的课程。学生平时通过系统与同学、老师交流, 积累经验, 到期末就会感觉到考试变得不再是一种负担。系统还可以做进一步改进, 将证书放入Usbkey, Usbkey是一种内置单片机或智能卡芯片USB接口的硬件设备, 有一定的存储空间, 可以存储用户的私钥及数字证书, 利用Usbkey内置的公钥算法可实现对用户身份的认证。Usbkey非常安全可靠, 由于用户私钥保存在密码锁中, 理论上使用任何方式都无法读取。Usbkey与学生的身份进行绑定, 就可以应用本系统的问答体系与考试体系的身份认证。

摘要:高职院校应具体分析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认真分析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 提出一体化教学系统设计的创新性构想, 结合网络技术与信息处理技术提出设计方案并进行严谨的论证, 解决系统中存在的一些技术难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系统,一体化,证书

参考文献

[1]潘显民.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实现技术略谈[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1) .

[2]王建兵.PKI数字证书在WEB系统中的安全应用[J].信息技术, 2005, (1) .

[3]杨辉, 虞淑瑶, 南凯.网格环境中身份认证的研究与应用[J].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6, (1) .

论证设计 篇8

会上, 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监管三司巡视员王海军对设计建设组的研究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同时要求, 要进一步提出国内外在设计标准制定理念上存在的差异, 学习国外基于风险分析理念开展设计工作, 并从设计角度提出合适的风险分析方法及基础数据库建设的建议。他还指出, 政府将在培养先进标准意识、营造制定先进标准氛围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提高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安全技术水平, 尽快实现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

设计建设组牵头单位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杨玉兰向会议介绍了专业工作组工作进展情况, 以及过程安全、设备安全、管道系统安全、管道材料、仪表安全、电气安全、消防安全7个专题对标研究的内容及结论。与会人员和专家共同对各专题研究结论进行了梳理、论证, 并就共性内容进行了提炼、整合。

会议确定, 设计建设组应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对各专题研究共性的结论进一步提炼, 辅以具体实例, 对其结论的正确性和必要性进行详细阐述, 重点突出对比研究成果及对行业的启示和建议, 形成更加精炼的设计建设对标研究报告。

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总公司、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化学赛鼎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等公司30名研究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

论证设计 篇9

化学和容积控制系统(CVS)作为核电厂最重要的辅助系统之一,承担了为反应堆冷却剂系统提供化学净化和容积控制的重要功能。化容系统设置有再生热交换器(RHX)和下泄热交换器(LHX),可将来自主回路系统的高温、高压流体冷却至化容系统树脂床及废液处理系统相关设备可接受的温度,其换热能力的确定对于化容系统的设计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某型核电站为背景,从热交换器UA值选定、典型工况下性能论证、净化/下泄/返回流流量平衡等方面,就如何选取合适的热交换器UA值,验证其在典型运行工况下的性能,放宽特定工况下RHX和LHX的运行流量限制等方面予以探讨和分析,并最终给出RHX和LHX的推荐UA值。

1 RHX和LHX运行流量的限制

对于已取消离心上充泵设计的化容系统,在电站升温阶段,流经再生热交换器壳侧的返回流量等于净化流量与下泄流量的差值。如过下泄流量过大,将引起返回流量减小,导致再生热交换器冷却能力下降,并增大下泄热交换器的负荷。极端情况下可能因净化流冷却不充分,触发报警并最终导致隔离化容系统。对于处于升温阶段的核电站,隔离正常下泄通道是十分危险的。因此RHX和LHX的容量设计应综合考虑性能及流量平衡,尽可能放宽净化流量的限制,从而增加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简便运行人员操作。

2 设计要求

对于某型核电站,再生热交换器和下泄热交换器的设计UA值应符合以下要求:(1)在各工况下,可将净化流温度冷却至树脂床允许限值以下。(2)在最大净化流量下,允许主系统以19℃/h升温;在正常净化流量下,允许主系统以27℃/h升温。(3)RHX和LHX的热负荷应平衡分配,避免单台热交换器体积过大。(4)合理选取UA值和设备冷却水流量,减少对支持系统影响。

3 设计步骤

(1)选取电站升温最后1 h,计算下热交换器的设计UA值。(2)论证热交换器在正常运行、热态零功率、下泄无补水等工况下的换热能力。(3)论证在不同工况下热交换器允许的最大净化流量及最大下泄流量,判断主系统升温时是否需要限流以及计算对应的流量限值。

4 流程简图

再生热交换器和下泄热交换器运行流程简图如图1所示。

5 计算设计工况下热交换器的设计UA值

5.1 选取RHX出口T2温度

RHX和LHX应可在电站升温最后1 h阶段将来自一回路的净化流冷却至树脂床可以承受的温度,其总的热负荷是一定的。为了确定合适的RHX和LHX的设计UA值,应合理分配热负荷至两台热交换器。通过假定不同的再生热交换器管侧出口温度T2,可以平衡两台热交换器的负荷,再通过比较选取合适的UA值。选取T2温度时,考虑以下几点:(1)应避免出现单台热交换器热负荷过大而另一台热交换器热负荷较小的情况。(2)应综合设备制造、厂房空间等因素,将UA的增幅控制在合理范围内。(3)为了避免对最大下泄流量的限制,在选取不同的再生热交换器出口温度T2时,在一定范围内倾向性地增大LHX的热负荷。

综合以上因素,分别选取193℃、176℃、165℃作为最小、额定、最大净化流量下RHX热交换器出口T2温度,以平衡RHX和LHX的热负荷、获取合适的设计UA值。

5.2 选取LHX设备冷却水流量

LHX设计UA值受T2温度影响较小,而受壳侧设冷水流量影响较大。为了评估不同设备冷却水流量下LHX UA值的变化,选取合适的LHX设备冷却水流量,分别计算了三种净化流量下不同冷水流量的结果。经综合评估,选取130 m3/h作为LHX设备冷却水流量,可明显降低LHX UA至合理范围内。

5.3 选取RHX和LHX设计UA值

RHX和LHX的UA分别选取为额定净化流量工况的0.089 4 MW/℃和最大净化流量工况的0.087 8 MW/℃,取值可包络其余工况下要求。

6 热交换器在其他工况下换热能力论证

在电站正常运行期间,RHX和LHX应可将净化流冷却至54℃或更低。在电站升温过程中或一些特殊工况下,RHX和LHX应确保净化流温度不超过57℃。为了论证之前选取RHX和LHX设计UA值的合理性,分别计算了正常运行工况、热态零功率工况、下泄无补水工况、下泄有补水工况下RHX和LHX的换热能力。各工况中LHX净化流管侧出口温度均满足验收准则要求,故RHX和LHX UA的选取值是可接受的。

7 RHX和LHX允许最大净化流量及最大下泄流量关系论证

当电站以下泄无补水模式运行时,为避免LHX出口温度超出树脂床运行限值,化容系统所允许的最大下泄流量受限于此时的净化流量。为获得净化流量与下泄流量的关系,可对不同净化流量允许的最大下泄流量予以分析,计算电站升温最后阶段下泄流量达到最大时所允许的净化流量,为确定系统运行限值提供依据。

7.1 不同净化流量下允许最大下泄流量

化容系统的净化流量范围为19.2~29.3 m3/h,分别计算最小、额定、最大净化流量下允许的最大下泄流量。如以此下泄流量运行,LHX管侧出口温度将到达树脂床运行的限值温度57℃。由于随着净化流量增大,允许的下泄流量逐步减小,当化容系统以下泄无补水模式运行期间,电站操作人员应控制下泄流量不超过允许限值,如表1~3所示。

7.2 电站升温最后阶段允许最大净化流量

当电站以19℃/h或27℃/h速率升温时,在升温最后1 h所需的下泄流量最大,且此时化容系统以下泄无补水模式运行,对应系统允许最大净化流量如表4~5所示。

由表4~5可以看出,RHX和LHX的UA值,在最大净化流量下,可满足主系统以19℃/h升温要求;在正常净化流量下,可满足主系统以27℃/h升温要求。

7.3 零返回流量工况允许最大下泄流量

如上文所述,随着净化流量减小,系统允许的最大下泄流量逐步增大。当净化流量减小至不需RHX参与冷却,单台LHX即可将净化流冷却至57℃及以下温度时,净化流可全部通过下泄通道排出。此时,净化流量等于下泄流量,返回流量为0。该数值为系统下泄无补水工况的最大下泄流量,如表6所示。

8 净化流量与允许最大下泄流量关系

通过调整设备冷却水流量,增大LHX承担的热负荷比重,可使得RHX、LHX在下泄无补水工况下获得更大的下泄流量。对于某型核电站,在最大净化流量下,可满足主系统以19℃/h升温要求;在正常净化流量下,可满足主系统以27℃/h升温要求。当净化流量在0~17.7 m3/h范围内时,净化流可全部通过下泄管道下泄,如表7及图2所示。

9 结语

本文通过对化容系统典型工况的计算和论证,推荐0.089 4 MW/℃和0.087 8 MW/℃作为某型核电站RHX和LHX的UA值。使用以上UA值,RHX和LHX在各工况下,可将净化流温度冷却至树脂床允许限值以下;在最大净化流量下,允许主系统以19℃/h升温;在正常净化流量下,允许主系统以27℃/h升温,且合理分配RHX和LHX热负荷,放宽了净化流量的限制,从而增加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简便了运行人员操作。

摘要:再生热交换器和下泄热交换器作为化容系统中最重要的设备,可将反应堆冷却剂净化流冷却至树脂床可以接受的温度限值。现以某型核电站为背景,从热交换器UA值选定、性能论证、流量平衡等方面,就如何选取合适的热交换器UA值,验证其在典型运行工况下的性能,放宽特定工况下RHX和LHX的运行流量限制等方面予以探讨和分析,并最终给出RHX和LHX的推荐UA值。

关键词:化学和容积控制系统,再生热交换器,下泄热交换器

参考文献

[1]ASME Steam Tables:Fifth Edition[Z],1983.

[2]孙汉虹.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论证设计 篇10

1 目前码头用海等级的判定方法

1.1《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 (试行) 关于码头用海等级的判定方法

国家海洋局2008年颁布了《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 (试行) , 并规定于2008年7月1日起施行[以下简称《技术导则》 (试行) ]。该导则首次提出了海域使用论证工作实行论证等级划分制度, 按项目的用海类型、规模和方式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 并给出了海域使用论证工作等级划分表。关于码头用海等级判定见表1。

根据海域使用用海类型划分[3,4], 码头用海应属“交通运输用海” (一级类) 中的“港口用海”, 港口用海的论证工作等级以用海规模来确定且工作等级最高为二级。

1.2《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 (2010) 关于码头用海等级的判定方法

为指导和规范海域使用论证工作, 提高海域使用审批的科学化水平, 国家海洋局对《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 (试行) 》进行了修订, 形成了正式的《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 (国海发[2010]22号) [以下简称《技术导则》 (2010) ]。该导则延续了海域使用论证工作实行论证等级划分制度, 改变了原论证工作等级的判定方法:海域使用论证等级按照项目的用海方式、规模和所在海域特征, 划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关于码头用海等级判定见表2[3]。

注:并行铺设的海底电缆、海底管道等的长度, 按最长的管线长度计;新增温排水和污水达标排放应考虑原排放规模;敏感海域主要包括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重要的河口和海湾等.

《技术导则》 (2010) 对论证等级的判定改变了原判定方法, 不再从用海类型方面进行判定, 而是根据用海方式和所在海域特点以及用海规模等方面进行判定。码头项目用海方式属于一级用海方式中的构筑物用海, 二级用海方式中的非透水构筑物用海和其他透水构筑物用海, 论证工作等级可达一级。

2 目前码头用海等级的判定方法优缺点分析

2.1 码头用海等级判定的优点

《技术导则》 (2010) 较《技术导则》 (试行) 在码头用海等级的判定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优点具体如下。

2.1.1 判定增加了所在海域特征因素

根据《技术导则》 (2010) , 项目所在海域的特征是判定论证工作等级的主要依据之一, 所在海域的特征分为敏感海域和其他海域。敏感海域主要包括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重要的河口和海湾等。增加了敏感海域的概念, 对位于海洋自然保护区等海域的码头项目用海论证的深度和广度相应增加, 可以更全面地分析项目用海对海域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同时也相应地降低了码头项目用海在其他海域的论证要求。将所在海域特征这一因素加入到论证等级的判据中, 对规范海域使用论证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质量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1.2 判定依据主要从用海方式考虑

在《技术导则》 (试行) 中, 海域使用论证等级的确定主要是依据用海类型和用海规模来确定的, 而忽略了项目用海方式, 尤其对码头用海, 只是笼统地考虑了港口用海总规模。港口用海的主要用海方式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码头构筑物用海;一是港池用海。港池用海一般都是开放式的用海, 没有具体设施, 不会对海域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而码头构筑物的建设一般会引起水动力条件、悬浮泥沙等产生变化, 尤其是采用非透水构筑物型式建设的码头对海域环境的影响更大一点。因此在《技术导则》 (2010) 中对码头用海论证等级的界定则主要从用海方式考虑, 而且区分了码头构筑物透水和非透水两种用海方式, 切实考虑了码头的建设对海域环境的影响, 这种界定方法更加合理。

2.1.3 用海规模考虑了长度和面积

《技术导则》 (试行) 和《技术导则》 (2010) 在论证等级的判定中均考虑了用海规模, 前者采用的是不同用海类型的用海规模;后者采用的则是不同用海方式的用海规模。关于码头用海不仅考虑了构筑物用海面积还考虑了构筑物长度, 使得论证等级的判定依据更加全面。

2.2 码头用海等级的判定的缺点

根据笔者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 认为《技术指导》 (2010) 还是存在以下不足。

2.2.1 所在海域特征判定方法不明确

《技术导则》 (2010) 一个比较明显的进步就是考虑了所在海域特征, 尤其对于透水构筑物总长度400~2 000m或透水构筑物用海总面积10~30hm2的码头用海, 如果位于敏感海域则论证等级为一级, 如果位于其他海域则论证等级为二级, 因此所在海域特征直接决定了码头用海论证等级的高低。但是关于所在海域特征的判定不甚明确, 仅规定了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重要的河口和海湾等海域为敏感海域。对于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是很明确的不会产生争议, 但是对于重要的河口和海湾则比较模糊, 该导则并未注明什么是重要的河口和海湾, 比如重要的河口判定依据是什么?是根据大河的规模还是河口的其他指标?同样重要的海湾这种定义也很不准确。此外, 其他海域是否就不存在敏感海域?比如在论证舟山外钓岛光汇万吨级油品码头工程时, 论证等级的确定就引发了较多讨论和不同意见。对于舟山外钓岛附近海域, 该海域不属于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重要的河口和海湾, 但是因为所处海域距离舟山渔场较近, 所以专家建议该区域还是应界定为敏感海域。但是经过详细调查发现, 外钓岛附近海域海洋功能区划和相关规划中均为港口用海区, 外钓岛周边开发活动主要为码头、桥梁、排污口等用海, 且未涉及养殖等对环境比较敏感的用海项目, 因此最终还是界定为其他用海。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对于如何界定敏感海域还应有详细的标准和方法。

2.2.2 未考虑码头建设规模和码头类型

对于码头用海论证等级的确定, 码头构筑物的长度和面积作为了论证等级确定的主要依据之一, 对于论证等级的界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准确性。但是《技术导则》 (2010) 完全不考虑项目用海类型, 而仅考虑项目用海方式, 在实际工作中还是存在不少弊端。对于采用透水构筑物形式的码头来说, 不同吨级的码头采用不同的码头布置形式, 码头的长度和面积还是有很大差别的。30万吨级的码头如果采用蝶式布置, 如果所在海域是深水近岸的岸线, 其透水构筑物的长度和面积可能会比万吨级以下码头采用L型或其他非碟型码头布置要小, 则论证等级可能小于万吨级以下的码头, 但实际上30万吨级码头的建设要求的通航条件、自然条件等要高得多, 项目用海风险影响的范围也会较大, 因此码头用海等级的确定还应考虑码头的泊位等级。

除了码头的建设规模外, 笔者认为拟建码头的类型也应作为论证等级的判据之一。码头根据其平面布置、用途、断面形式等有不同的分类标准, 本文所提的码头类型主要是按照码头的用途分类。主要有一般杂货码头、专用码头 (渔码头、油品码头、危险品码头、煤码头、矿石码头、集装箱码头等) 、客运码头、工作船码头及修造船码头等。对于油品码头、危险品码头建设, 由于其用海风险较大, 不应仅以码头透水构筑物的长度和面积来界定论证等级。

3 对码头用海等级的判定方法的建议

根据以上研究分析可知, 目前关于码头用海的论证等级的判定方法过于笼统, 给海域使用论证工作带来一些困扰, 笔者根据多年实际工作经验, 对于码头用海等级判定方法给出以下建议。

3.1 对敏感海域的界定应具体化

所在海域特征应是码头用海等级判定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因此, 对于如何界定敏感海域就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笔者认为, 敏感海域的界定不应仅局限于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重要的河口和海湾等海域这种定性的界定方法, 还应根据多项指标, 在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中, 也应给出一个具体的判定表, 应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判定。敏感海域的界定对所有用海项目都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

3.2 界定指标应增加码头建设规模和码头类型

如前所述, 码头用海论证等级的判定仅考虑了构筑物用海的长度和面积而忽略了码头建设规模和码头类型, 这种情况容易使得海域使用论证的广度和深度达不到拟建码头用海项目的要求。而且构筑物长度这一指标应主要针对的是线性工程 (如防波堤等) , 对于码头工程而言意义不大, 而码头建设规模对于论证等级的确定应更加有效。

3.3 码头用海等级判定表

综上, 码头用海等级的判定也应单独给出判定表, 根据笔者初步研究, 该判定表见表3。

4 总结及展望

科学合理的界定论证等级是海域使用论证的重要工作之一, 有利于提高论证的效率和节约论证成本的投入, 有利于提高海域使用论证的质量, 为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审核项目提供更科学的依据。本文以码头用海为例, 全面分析了《技术导则》 (试行) 和《技术导则》 (2010) 关于码头用海论证等级的界定方法及优缺点, 对于码头用海等级的判定方法给出了建议和判定方法表。全国海域使用论证工作虽然起步较晚, 但是目前正逐步走向规范, 在海域使用论证中参考的主要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也在不断完善中, 希望本文的工作能推进海域使用论证相关技术工作的研究, 对于各种类型用海项目均能有科学合理的论证等级判定方法, 使技术导则更加完善, 形成全国统一的标准规范。

摘要:论证等级的确定是海域使用论证工作重要的关键技术之一。文章依据海域使用管理的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 详细介绍了《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 (试行) 和《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 (2010) 关于码头用海论证等级的界定方法及优缺点, 并结合近年来的工作实践, 给出码头用海论证等级判定的建议和具体方法。该研究可以提高码头用海论证等级判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对于研究各种类型用海项目论证等级判定方法及海域使用论证相关技术工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海域使用论证,码头用海,论证等级

参考文献

[1]贾后磊, 张志华, 王健国, 等.海域使用论证中论证等级确定的探讨[J].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1, 28 (3) :13-16.

[2]黄蔚霞, 张叶春, 颜文, 等.海域使用论证等级划分方法探讨[J].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1, 28 (5) :22-25.

[3]国家海洋局.HY/T 123-2009海域使用分类体系[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9.

上一篇:检察宣传下一篇:保险监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