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民失海

2024-07-30

渔民失海(精选三篇)

渔民失海 篇1

关键词:广西,失海渔民,就业保障,对策

21世纪是人类探索海洋,挖掘海洋经济发展潜力的新世纪。海洋蓝色经济是资源型经济、高技术经济、开放型经济。在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已经成为国内沿海地区实现经济振兴的重要举措。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过程中,应当加大财政和政策的帮扶力度,开拓各种就业渠道,帮助失海渔民实现再就业,保障并提高失海渔民的生活水平。

一、当前广西失海渔民的就业保障中的主要问题

现行广西失海渔民的就业保障政策虽然政府在赔偿和安置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还是难以解决失海渔民就业和生活保障的长远问题。渔民失海之后大多数靠打散工,微薄的收入勉强维持生活,但万一遇到老人患病就医、子女上学教育等问题时,就显得困境重重了。尽管一些地方政府会强制要求一些沿海企业招收一定比例的失海渔民,但由于渔民的自身素质比较低,失海渔民很难可以长期保住工作。

(一)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由于我国海洋的归属权归国家所有,所以使得有些政府在对海洋渔业捕捞使用性质作变更时,很少征求渔民意见,这使得渔民的海洋使用权和渔业捕捞权由于没有被重视而遭损害。一些地方政府在海域确权过程中,以缴纳海域使用权为条件,谁缴纳海域使用金就给谁使用。这样,一些经济实力较强的企业和个人在缴纳了海域使用金后就可以大面积占用海域。一些政府甚至采用招标拍卖的方对待渔民传统作业场所,使一些渔民赖以生存的重要渔业水域被企业或者个人长时间占用。比如2002年5月钦州市的茅尾海350亩浅海滩涂被拍卖,拍卖后被5家个体户占有,使得一千多渔民失去了作业场所。而该区域则是钦州牡蛎、青蟹的重要育苗场。[1]也有一些部门擅自改变水域、滩涂养殖使用及承包关系,侵害渔民利益。不少机关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使得相关政策制度落实不到位,执行不力,各种失海渔民权益难以保障。

(二)缺乏统一的法律管理制度

在我国,有关海洋的法律、法规仍然不完善。针对广西沿海港口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及防治船舶污染水域的管理规则有《北海港水域船舶通航安全与防治污染监督管理规定》、《钦州港水域船舶通航安全与防治污染监督管理规定》、《防城港水域船舶通航安全与防治污染监督管理规定》,这主要防止发生水上交通事故和船舶污染海洋事故规定。对于广西沿海海域使用权的管理和怎样征用渔民已经开发利用的海域并未作明确说明。各地政府自行出台的海域征用方针政策缺乏一定的法律依据,且存在着不少的漏洞,一些甚至让失海渔民难以接受。现行的法律对渔民权益保障和渔业水域占用补偿机制并不健全,这导致渔民的一些切身利益无法得到长期、有效的保护。有些海域由于征收仓促,在发布公告之前并未与群众接触协商。使得一些渔民陷入“养殖无海、转产转业难”的困境。也有一些政府部门以经济效益优先为原则,不管谁投资,只要给的钱多就将海给谁,完全不顾广大渔民的权益。

(三)保障资金来源困难,保障责任不明确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保障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保障工作的任务也变得异常繁重,但是相关保障工作经费却显得严重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保障工作的正常运转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对于社会保障工作运转起着重要影响作用的主要是社保资金问题。社保资金的来源主要依靠政府筹集,而保障的责任也不明确。这必须多渠道增加社会保障基金,加快全区统一的社会保障卡发放。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监管,实现保值增值。加强社保服务能力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可对各类社保经办机构进行整合归并,有些服务可委托银行、商业保险机构代办。[2]各政府部门应细化社保资金指标,规范原始单据归集,并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监督活动,对各项社保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整改到位,有效地堵住社保资金截留挪用和虚报冒领现象,促进基金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加强资金使用过程中的跟踪问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广西失海渔民就业保障的制约因素

(一)就业形势严峻的社会大环境

近年来,我国劳动力供给总量逐年增加,但经济的发展并不能及时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劳动力需求难以大幅度增长,劳动力总量拱大于求。社会就业竞争压力加大了失海渔民在就业中的难度。仅就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来说,2013年达699万人,2014年达727万人,2015年达749万人。随着大学扩招,大学毕业生竞争压力日益加剧,不断降低就业标准,部分低端就业岗位如今也成为大中专毕业生、职业院校毕业生竞争的对象。失海渔民即使经过几个月的转产技能培训,也难以与这些年轻的经过多年系统教育的学生竞争。加上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和下岗工人的数量也在不断加大,这些就业群体的不断发展壮大,失海渔民在这样的一个就业难的社会大环境中,就业难度不言而喻。[3]

(二)政府目前的海域征收制度和补偿方式不完善

政府目前对于征海的补偿安置方式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采取一次性的货币补偿方式。然而,这种简单易行的安置方式并没有很好地解决失海渔民的就业问题。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是让被征海域的渔民处于失海又失业的困境。即便政府可以安排部分失海渔民到征用海域的企业工作,但是现在面临着全社会就业难的状况,遇到企业改制、倒闭、裁员等各种原因,失海渔民也有可能面临失业,重新返回贫困的状况,这并不能达到政府所预期的效果。

(三)政府对失海渔民的再就业培训重视程度不够

政府部门在失海渔民的再就业培训中,缺乏统一的规范和管理,在培训的内容上也存在盲目性,无序性倾向。有的培训项目并没有按照失海渔民和用工单位的实际需求来安排,只注重渔业实用技术的培训,而忽视了企业用工技能的培训,针对性不强;各地区在培训方式上也不尽相同,差异较大,一些培训班只注重理论的培训,而对实际操作的培训较少,使得失海渔民在培训班结束后仍然不能掌握一些技能和技术。一些培训班的开设课程是政府效仿其他城市照搬照套的,而忽视了当地的实际情况,没有调查了解清楚就盲目开展的,这样的培训难以达到开展培训班的预期效果。针对政府部门开设的失海渔民就业培训机构和项目,失海渔民也普遍反映,培训时间较短,在就业市场上与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相比并没有竞争优势,加上渔民本身素质基础比较低,接受新知识比较慢,短期培训班又不系统,孤立的学习某方面的知识,消化难度比较大,因此通过短短的一两个月的培训,并不能完全达到企业的用工需求。

(四)失海渔民缺乏自主寻找工作的积极性

其实,在许多失海渔民当中,缺乏主动寻找工作的意识,存在着一种等政府进一步完善海域征收制度来保障他们生活的思想。他们并不自主去寻找工作来解决自己长远的生活保障的途径。一些失海渔民积极去参加了政府的再就业培训,但很多参加了培训的渔民拿着培训部门发的结业证书和劳动技能等级证书去企业求职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一定程度上,这也降低了失海渔民参加就业技能的积极性。[4]另外,部分失海渔民对就业的岗位、收入要求预期较高,要求福利制度较好的岗位,往往不愿意从事苦、脏、累的工种。这些就业观念使得失海渔民的就业之路也变得更加狭窄。在大部分失海渔民中,特别是一些年轻人,眼高手低,总想做一些办公室之类的工作,但却因自身的文化程度较低而不能适应具体工作的需求。

(五)失海渔民自身素质不高,参与就业的竞争力差

当今社会,社会需要技能型、知识型人才,然而,人才的紧缺却与失海渔民素质偏低产生了矛盾。失海渔民文化程度低、技能单一,参与社会就业竞争较弱。从事养殖、捕捞的渔民大多文化程度低,年龄比较大。全区范围内的失海渔民中,绝大部分处于劳动力阶段,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失海渔民不断提升的就业期望与现实可提供的就业机会越来越突出,增加了失海渔民的就业难度。所以经常会出现用人单位招不到想要的员工,而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大量的失业人口的这种情况。在失海渔民中出现就业难的重要原因是他们的文化素质较低,缺乏相关用人单位所需求的技能和技术。尽管也有部分企业表示愿意招收一些失海渔民来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但是由于失海渔民没有相关的技术而不能适应工作的需求,使企业不得不招收一些流动性较大的技术人员。同时,政府在开展失海渔民培训时往往只是重视一些基本的生存技能,而忽视了培养一些可解决部分失海渔民就业的相关企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六)外来人口不断涌入,增加了本地劳动就业的压力

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北部湾经济区与中国—东盟的不断发展,广西经济得到了繁荣发展,大量其他省市区的劳动力纷纷涌入广西经商、务工、升学、定居等流动人口在逐年递增。他们冲着西部大开发的政府优惠政策而来,加上北部湾海洋经济的发展也极具诱惑力。据了解,广西流动人口数量目前约有600多万。[5]他们绝大多数集中在沿海城市,而这些外来人员相比较当地渔民而言,最明显的竞争优势就是比当地渔民富有资本,他们是带着钱和技术而来。大量外来劳动力的进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劳动力供给储备库,可以很好的解决广西人力资源缺口,满足广西区经济建设和发展需要,同时也对本区劳动力就业带来了很大压力。这使得失海渔民的待业、失业问题将随着就业竞争的日益加剧而趋于明显。

(七)适应新的工作岗位难度大,就业收益不理想

渔民从事的海上养殖和捕捞职业,最具吸引力的就是工作自由,一切由自己做主,生活没有规律性,自由度比较高。在调查中发现,一部分失海渔民有本地人的优越感,希望能够工作轻松,工资高,上班时间又短,存在着“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观念。有些失海渔民经政府培训后推荐到企业上班,但他们嫌工资待遇低,上班几天就辞工了。有的失海渔民习惯了捕捞渔业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受不了企业里严格的劳动纪律管理,适应不了经常加班加点和流水线劳动强度大的工作环境,宁愿待在家无所事事。[6]沿海渔村附近的沿海工业项目大多是知识性、技能性要求较高的行业,对渔民再就业的吸引力不强。大部分劳动密集型的企业都集中在远离渔村的工业区,渔民去沿海工业区上班,路途相对比较远。同时劳动密集型工作的工资较低,工作时间长,往返路费,加上中午就餐的开支,所获得实际收入并没有那么理想,因此,好多失海渔民就放弃了去企业上班的念头,宁愿在家等着,偶尔去做做兼职、钟点工,也不去工厂上班。这些原因造成了失海渔民不断参加培训,不断去就业,又不断失业这样的恶性循环。

三、建立和完善广西失海渔民就业保障制度的对策建议

大多数渔民失海后,由于主观和主观上的因素,难以实现真正的转业转产。如何解决失海渔民的再就业问题,需要全方位、多渠道,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加强基层管理与服务,多方位筹集失海渔民就业培训经费

政府部门要提高广西海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加大对海洋产业的投入,要按照市场经济要求,改革投融资体制,确保海洋经济的快速增长。各级财政性建设资金应向海洋产业倾斜,严格海域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依法征收海域使用金和资源保护费,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建立集中统一有效的海洋经济建设协调管理体制,要不断强化海洋执法队伍能力建设,搞好执法队伍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在海域征收过程中,一些实施收回海域使用补偿工作的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弄虚作假,对于这些行为,要严格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政府要加强基层管理与服务,多方位筹集失海渔民就业培训经费,继续做好失海渔民就业工作。协调地税部门加大社保资金的征缴力度,增加资金积累,确保保障金的发放。把创造就业岗位扩大再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有利于实现和扩大再就业作为制定和实施我区社会保障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筹集社会保障资金,逐年加大对失海渔民的就业保障预算,切实解决失海渔民的民生问题。认真贯彻落实失海渔民就业培训政策,加强宣传力度和再就业资金的管理与监督力度,切实提高失海渔民的就业竞争能力。就业资金专项用于再就业培训、职业介绍补贴等支出,并制定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补助标准,严格拨付程序,并实行资金的跟踪问效管理。

(二)构建快捷有效的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及时传递就业信息

各地沿海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就业信息队伍,不断改进县、镇、村三级就业服务网络系统,构建快捷有效的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建立失海渔民人员劳动力供需信息库,实现联网运行,成立失海渔民就业服务咨询中心,为失海渔民提供职业指导、岗位信息、政策咨询等服务,及时传递就业信息。各级政府和社会多方面应积极采取措施,增加投入,加强城乡沟通的劳动力市场硬件,软件建设,特别要明确包括劳动部门在内的职责和权力,规范管理,创造有利于失海渔民就业机制和环境。搞好就业帮扶服务活动,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心失海渔民就业氛围。各级就业服务机构为失海渔民提供失业登记、求职登记、职业培训、职业介绍、劳动和社会事务代理等一站式服务。

(三)整合就业培训教育资源,加强对失海渔民人力资源开发

失海渔民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其转产转业能力,进而关系到失海渔民的生活保障水平。各地政府部门要积极整合就业培训教育资源,大力加强失海渔民就业培训工作,努力健全培训网络,创新培训方式,完善培训内容,建立新的培训工作机制。政府部门在培训过程中,培训部门可以对培训人员设立就业贡献奖、给予用工补贴等办法,加强对失海渔民人力资源开发,积极鼓励企业吸纳失海渔民。各渔区教育资源整合要科学优效,符合转移培训多层次、多形式的要求,才能有效激活、放大培训主体的功能,切实保障培训质量的提高,有效推动转移工作取得更好的绩效。采取“失海渔民+培训基地+企业”的失海渔民培训、就业“一体化”模式,引导和鼓励各类职业学校、技术学校和培训机构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联合,扩大培训规模,增强培训效果。通过对培训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全区建立起学校与企业结合、渔区与企业合作的培训机制,形成各县、乡和部门、企业、学校等多层次、多渠道、多门类的培训网络体系。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性,创新工作方式,完善服务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努力为失海渔民转产转业提供高效服务,大力开发社区经济创建更多就业岗位,招收一批失海渔民进入保安、保洁、保绿、物业管理等职位,鼓励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安置本区失海渔民进城务工和外出就业。

(四)大力宣传就业培训政策,组织渔民积极参加培训,提高自身就业技能

就业宣传渠道较窄,政策宣传不到位,培训内容不全面等,这是失海渔民就业困难的原因之一。绝大多数的失海渔民只是对就业培训政策有简单的了解,而本身维权意识就较差,极少主动去关注政府的方针政策,对具体的就业培训自然就了解较少。[7]为增强失海渔民的再就业能力,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失海渔民的教育和就业培训机制。相关政府和部门应该针对失海渔民就业状况开展调查,清楚明白他们的就业意向,调整失海渔民的就业培训体系,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和文化层次,有针对性地安排不同的培训内容,同时注意将理论和实际操作联系起来。必须加大失海渔民就业政策宣传力度,拓宽宣传渠道,充分运用广播、电视、网络、新闻、画栏、板报、会议等多种手段和渠道,对失海渔民各方面的宣传,让渔民真正清楚政策内容和精神,积极参加培训。争取让每一位失海渔民都能掌握一项非渔业技能,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就业技能,消除他们的陈旧就业思想,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促使他们通过劳动力市场找到更多的就业机会。

(五)加强外来人口管理与服务,完善法律保障,创造良好就业环境

外来人口的增长,为广西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但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也加重了该地区的公共资源的承载负担,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战。政府部门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全新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方法,加强和改善外来人口管理,为失海渔民就业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显得越来越重要。同时,在法规上也要尽快明确失海渔民身的份,有针对性的开展对失海渔民对象的调查与确认,掌握失海渔民的基本情况,给他们发放明确身份的证书或者相关的保障卡。完善相关法律,让渔民的维权具有相关法律依据,能够自主维护自身权益。政府出台失海渔民就业法律政策前,要广泛听取民众意见与建议,集思广益,从渔民群众的生产实践角度出发,保证相关法律的群众基础与科学性、可操作性。

(六)科学发展渔区产业经济,拓宽失海渔民的就业渠道

海洋经济处于对外开放的前言,依托海洋经济,可带动内陆腹地的经济,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繁荣发展。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广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提高广大人民生活水平的必然要求。经济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失海渔民的社会保障,因此必须科学发展渔区产业经济,为失海渔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科学发展渔区产业经济时要突出广西海洋生态、海洋文化与北部湾的热带气候、沙滩海岛、边关风貌、京族风情的特色,壮大滨海旅游业,加快建立环北部湾滨海跨国旅游区,加快海岛旅游开发,优先发展各项服务行业。海洋旅游业就是一个带动作用比较强的产业,集行、食、住、游、娱、购与一体的综合配套过程,是一个密集型行业,许多大型海洋游乐设施的建设可以容纳更多的劳动力,可为社会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所以必须重视发展休闲渔业,重点发展渔业观光旅游、水族观赏、观赏鱼养殖,建设一批休闲渔业主题园、海上休闲渔庄、海上休闲渔排、观赏鱼养殖基地等,延伸海洋渔业产业链。[8]同时,加强渔港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渔港整体综合功能,加快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及配套服务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要严格控制近海渔业资源的捕捞强度,建立渔船报废制度,继续加强伏季休渔管理制度。优先发展远洋渔业和开拓外海渔场,对从事远洋捕捞的渔船,政府给予资金支持,保障渔民的基本物质生活水平,为就业拓宽渠道。

(七)在工商登记、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鼓励渔民自主创业

鉴于许多失海渔民对于企业的各项工作纪律普遍适应较难,感到工作压力较大,情愿时不时到熟人那里帮忙打零工、看店,也不愿到企业上班。在做好失海渔民外出就业的工作同时,还应积极引导和鼓励失海渔民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努力构造让他们提供能够施展自身聪明才智的创业平台。免费为失海渔民提供职业指导培训、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减少他们的创业风险。各沿海乡镇政府要成立创业服务中心机构,为失海渔民或者其他创业者提供创业的管理与服务,创造有利于创业的大环境。该创业服务中心的主要功能在于协调政府有关部门对自谋职业、个体经营和开办私营企业的法规、政策,简化申报程序,为创业者的注册、经营、管理和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效率高的服务。同时,创业服务中心还可以参与到当地的培训与企业咨询机构,和各行业协会建立亲密的联系,方便安排失海渔民就业或者创业。对渔业生产方面有特长的渔民,要发挥他们的养殖技能,为他们积极创造条件到水产养殖区继续从事渔业生产。同时,在工商登记,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通过项目缓助、小额贷款、创业奖励等鼓励失海渔民自主创业。因地制宜地发挥当地的经济优势和资源优势,颁布灵活多样的税收优惠,加大税收政策扶持力度,发挥税收优惠政策的投资诱导作用,增强失海渔民自主创业能力。对于失海渔民自主创业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的,也可以享受民营企业优惠政策和城镇失业人员自主创业的税费减免。

(八)鼓励劳务输出,完善劳动力市场机制,增加就业机会

广西失海渔民大多数生活在沿海城市边缘,容易受市场经济的发展影响。所以,各沿海地区要以当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为汇聚点,建立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劳动服务站等为基础的失海渔民信息库。这样能够及时掌握失海渔民就业情况,了解市场劳动力的供求动态,完善劳动力市场机制,有组织、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务输出。抓住发达地区经济高速增长对劳动力需求增加的机遇,加强区域劳务协作和山海劳务协作,做好劳务异地输出。[9]各乡镇要主动出击,充分利用各种招商引资的机会,想方设法组织失海渔民参加沿海地区召开的各种劳务交流会,进行广泛的劳务交流和洽谈。定期同沿海发达城市举办人力资源招聘交流会、劳务供需见面会,有序组织渔民外出务工。从劳动力剩余地区向劳动力短缺地区转移,从资源枯竭地区向资源丰富地区转移,从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较发达地区转移。劳务输出过程中,面临较大的现实问题是,外出劳工的生活经费和劳动保障问题。这就要求各政府充分发挥其在信息,经济,资源等方面的优势,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对劳务输出人员进行全程的就业服务,对失海渔民因劳务输出而产生的培训费、中介费、交通费等费用,给予适当补助,推动劳务输出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岩红.渔民“失海”之忧:法律不明难以维权[N].法制日报,2004-09-08

[2]唐文邻,张旭.北部湾(广西)特色化社会保障体系优化策略[J].广西大学学报,2010(5)

[3]段美之.失地农民与就业保障[J].新东方,2007(5)

[4]陈晶.失海渔民为何就业难?[N].中国渔业报,2010-12-20

[5]王雪,陈丽丽.广西提高居住证“含金量”城市流动人口享市民待遇[EB/OL].中新网,2012-05-31

[6]汪啸.应重视失海渔民再就业难题[N].中国渔业报,2006-10-30

[7]殷文伟,陈静娜,李隆华.沿海失海渔民补贴政策之效果研究[J].中国渔业经济,2008(2)

[8]吴彩莲.中越海上划界背景下广西北部湾渔民的现状与出路[J].桂海论丛,2007(6)

失海失地妇女调研 篇2

南京市建邺区兴隆街道妇联 夏玉玲

2010-06-1

3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河西新城的开发和建设,大量的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大批妇女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形成了比较庞大的妇女失业队伍,妇女就业、再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如何解决再就业问题,是失地妇女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是各级组织和政府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居乐业是人们生活的第一需求。做好失地妇女的就业工作,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部门应予高度的关注和重视。

一、河西新城征地拆迁失地妇女就业现状及其主要原因

河西拆迁、新城建设过程,是妇女失地后一切生活重新调整的过程,也是他们思想观念、生活观念发生重大变化的过程。由于种种原因,失地妇女的就业问题很难一步到位。2001年的奥体中心建设以及以后的新城区建设,河西大面积征地拆迁,仅兴隆地区5个行政村被征集体土地就近万亩,失地农民达2万多人,其中妇女近5000人。据调查统计,失去土地后,40%的妇女就业和社会保障无着落,60%的妇女生活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就业难成为失地妇女非常突出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受到外来务工人员竞岗的冲击。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南京有几百万外来务工人员,他们以“肯吃苦、低报酬、低待遇、好管理”的优势与当地农民竞争就业岗位。如兴隆地区河北村大小企业共有100多家,吸纳了40岁左右的外来民工近5000多人,而进企业务工的当地农民却只占很小的比例,当地失地妇女则少之又少。二是思想观念转变不及时。不少失地妇女自主性差,依赖性强,竞争意识薄弱,怕风险,缺乏闯劲,习惯于等待政府为他们介绍岗位、安排工作;爱“面子”,怕吃苦,对一些工资、待遇低的工作和脏活累活不愿干;对投资大、有风险的创业工作不敢干。三是文化水平低,大多没有技能特长。在急需解决就业问题的失地妇女中,学历大多集中在高中、职高层面上,初中毕业也占相当比例,而且没有经过专门培训,无一定的技能、特长,很难在激烈的、有一定要求的就业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和企业由劳动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转变,失地妇女就业压力将越来越大。

二、河西新城征地拆迁失地妇女就业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

失去土地的农民,由于种种原因,再就业十分困难,而能进入低保的农民仅占总人口的3%。据调查发现,失地农民在搬进楼房后,收入减少了60%以上,日常开支增加20%以上,如遇到重病则致贫致穷,生活拮据。近年来,因失地致贫而上访事件剧增,仅2007年,兴隆街道接待来访困难群众245人,其中妇女147人,这不仅增加了工作量,干扰了正常的工作秩序,也给社会稳定带来了负面影响。

1、就业机会不均等引发的矛盾。农民,特别是妇女,在失去了集就业、养老、最低生活保障为一体的土地后,不能与城里人一样获得就业机会,还要为再就业和改变生活方式而付出大量的成本,使得不少失地妇女产生了不满情绪和逆反心理,对政府的不信任度和不满意度在增加,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2、因失地致贫而引发的矛盾。在河西新城刚开始开发时期,不少妇女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主动带头拆迁,但由于当时的补偿标准较低,不少家庭买了房子后就所剩无几,由于缺乏必要的就业竞争能力,失去土地后就失业,生活困难,于是她们认为是政府的拆迁导致了自己的贫困,进而不断上访,要求政府补偿她们,这不仅影响了政府正常的工作,也影响了社会稳定。

3、由于历史及传统观念的影响,造成了男女在就业方面的不平等,使得失地妇女在就业上屡屡遭遇挫折,生活状况大不如前,处于一种弱势地位,容易产生心理上的失衡,进而迁怒于政府。

4、随着近几年房价的快速增长,政府征地拆迁成本在增加,拆迁政策也随着市场的变化进行了适当的调整,这种征地拆迁不同时段政策的不一致,也导致了部分妇女心理上的不平衡,进而采取一些过激行为,影响社会的稳定。

三、对解决河西新城征地拆迁失地妇女就业问题的思考

农民(包括妇女)有秩序地从农村走向城市,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趋势,也是加速实现“两个率先”的必然要求。农民(包括妇女)离开土地,他们(她们)有理由要求和城里人一样获得工作机会和社会保障来支持未来的生活。

1、充分认识失地妇女就业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妇女科学、合理地离开土地,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不仅符合政府的愿望,也符合多数妇女的要求。城市化不是造就大批妇女失地失业,而是应更有利于她们富裕;不是扩大社会不公,而是应更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失地妇女就业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积极创造就业机会,加强就业指导,让更多的失地妇女和城里人一样,走上就业岗位,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2、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制度。根据失地妇女的需求、承受能力和目前条件,按分类分层保障原则,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要在完善农村养老保险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尽快把失地妇女的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等基本社保项目建立起来,保证失地妇女在工资福利、社会保险、劳动权益、劳动安全等方面享受与城镇职工同等待遇,并在逐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使被征地妇女养老保障制度逐步并入城乡一体化的轨道。

3、积极支持鼓励被征地妇女自主择业、自主创业。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加强对失地年女创业工作的领导和鼓励,优化政策环境,将开展“双学双比”、“巾帼”建功工作与促进失地妇女再就业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开展以“充分发挥百所妇女学校的作用,开展千名女能手创业大比武,做好万名女农民素质培训工作”为主要内容的创业活动,为广大失地妇女同胞就业提供支持和帮助。

4、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失地妇女就业竞争能力。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把劳动保障、农业、水利、科技、建设、社会团体等有关部门和行业现有的培训基地确定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构,落实培训职责和任务,形成工作合力。定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被征地妇女的就业竞争能力。

5、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建设,加强街道、村劳动保障管理,做好失地妇女转移就业工作。街道的就业服务重在及时、准确地提供岗位供求信息,降低失地妇女就业成本。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多渠道收集企业用工信息,按期举办劳动力就业洽谈会,促使失地妇女有秩序地向二、三产业转移。

四、对解决河西新城征地拆迁失地妇女就业问题的建议

1、加强对失地妇女就业、择业观教育,提高再就业的积级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业、择业观教育内容要贴近实际、逐步深入。要开展理想、信念、观念更新教育,帮助她们认清当前就业现状和形势,帮助她们消除对再就业的恐惧、担忧、消极等不正常心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创业观。在就业教育对象上要有分类有突破。在教育方式上,要选择广泛教育、直面教育等多形式的结合。如在实践中开展的“一帮一”结对子、“与创业者座谈”等教育形式,往往能引起失地失地妇女的共鸣,收效较好,受到欢迎。同时,要积极营造关心失地妇女再就业氛围,引导全社会来帮助她们解决实际困难。部分难就业群体及弱势群体,在短期内难以提高就业能力,难以找到合适工作,就需要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给予更多的关爱、援助,帮助她们度过暂时的难关。

2、加大对失地妇女技术、技能的培训力度,提高她们就业的稳定性。失地妇女第一次就业,定位较准确的,就业状态相对稳定。通过技术、技能培训,加强职业新起点的入门教育,帮助他们树立就业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业热情。

3、强化就业的信息网络,壮大就业工作者服务队伍。就业信息网络在收集发布用工、培训信息及再就业人员统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要进一步加强网络信息建设。就业工作者服务队伍在实施再就业工作中能很好地发挥管理、引导、示范等作用,因此,在实践中,要注意把再就业、创业的典型吸收到服务队伍中来。

4、建立“征用”和“安置”并举机制,尽量缩短就业时间差。从土地被征用至找到工作,这里有一个时间差的问题,如果这个时间差过长就会损害被征失地妇女的切身利益。因此,我们要建立市场化的征地安置机制,在安置征地劳动力中确立“经济补偿、社会保障、就业服务”的三位一体新模式,实现征地和劳动力“安置”的同步进行。主要是通过创办劳动管理中心,进行技能培训和介绍就业服务,逐步实现农村劳动力市场化,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吸纳被征失地妇女的良好局面,使她们在土地被征用后,就会有多个就业的选择机会,缩短等待时间。

5、制定政策调控体系,创造被征失地妇女的就业环境。要制定和完善有关政策,积极鼓励征地用地企业适当优先安排一定比例的征地失地妇女。对达不到规定比例的,企业应向主管部门缴纳缺额人员的安置补偿金。同时,对被征失地妇女劳动力,要及时发放《就业证》和《再就业优惠证》,让她们尽早进入城市就业市场,与城市再就业青年享受同等待遇。政府部门还要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当地企业招收农村劳动力。通过这一系列政策的制定,切实为她们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缓解失地妇女就业难的问题。

6、大力发展服务业,广辟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渠道,增加妇女就业机会。农村城市化为村级服务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因此,农村要及时抓住这一机遇,发挥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服务业、兴办市场,创办经济实体,投建商贸大楼、标准厂房、停车场、加油站等,增

渔民失海 篇3

1“失海”渔民的定义界定

我国“失海”渔民的问题从上个世纪的90年代起就已经存在, 但是由于当时规模较少, 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21世纪初, 随着渔业资源的日益衰退、用海项目的增多, 海洋环境的污染及渔业协定的签订等原因, 使渔民的作业空间大幅度缩减, 渔民“失海”现象日趋凸显, 这一特殊的弱势群体 (“失海”渔民) 的队伍也不断地扩大, 由此“失海”渔民的问题就此开始浮出水面, 学术界对此问题的研究也呈上升趋势。学界目前对于“失海”渔民的定义界定还未形成统一的概念。究其原因一是渔民的身份比较模糊, 法律上把渔业当成大农业的组成部分, 在此框架之下, 渔民无异于农民, 失去了其独立的身份, 所以到目前为止现行的法律制度还没有渔民的概念。这就给界定“失海”渔民的身份增加了难度。二是渔民“失海”的原因极其复杂, 有外在的社会、环境等因素, 也有内在的个人因素。进而导致“失海”渔民的定义界定更为复杂。殷文伟曾在其2009年发表的《失海渔民概念探析》一文中, 把“失海”渔民定义为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特殊体制下, 失去以海洋渔业为生活保障的传统渔民。包括显性“失海”渔民和隐性“失海”渔民。

在此借用殷文伟对于“失海”渔民的概念界定, 再结合本文的研究主题, 重点关注的是在法定的年龄内, 具有劳动能力而且又想要再就业的那部分“失海”渔民群体。

2“失海”渔民再就业的现状分析

自2002年起, 农业部及各级地方政府对“失海”渔民实施了各项补贴政策, 包括转产转业项目补贴、培训补贴、减船补贴、子女教育补贴、海岛移民补贴等, 其目的是对“失海”渔民的生计负责,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却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他们所遇到的问题。虽说到目前为止有关部门还未具体统计出“失海”渔民的准确数字, 但毫无疑问, 这一特殊的弱势群体 (“失海”渔民) 的数量在不断地增加, 这从对舟山实地调研的情况就可获知 (见表1) 。

舟山作为典型的渔业基地, 由于长期以来海洋渔业是舟山市的传统优势和最重要的基础产业, 有20%左右人口都是以“渔”为生的, 但是“船多、鱼少、海少”的矛盾迫使部分传统渔民纷纷从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业中退出来, 去寻求岸上的工作。但是他们在再就业过程中困难重重,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适龄的“失海”渔民总量不断增加, 再就业率相对较低

虽说有关部门还未具体统计出“失海”渔民的确切人数, 但“失海”渔民总量不断增加却是毋庸置疑的。在对舟山市的调研中发现:每年“失海”或“失涂”的渔民人数还在不断增加, 从表1中可以看出:自本世纪初国家颁布减船政策以来, 舟山市从2001年到2013年近十几年间, 渔业劳动力缩减了25%左右, 其中专业捕捞劳动力缩减了近17%, 养殖劳动力缩减了27%。由此可见, 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预测, 以后“失海”渔民的人数总量还会进一步增加, 这就给渔民的再就业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此外, 在“失海”渔民这个庞大的群体中, 法定年龄 (18~59周岁) 内, 未就业的渔业劳动力占了相对大的比重。以岱山县秀山乡为例, 在全乡适龄的309名“失海”渔民中, 顺利实现再就业的渔民有208人, 占失海渔民总数的67%, 而未就业的人数为101人, 占总人数的37%。该乡对于舟山市来说, “失海”渔民的再就业状况已经算是比较不错的。但“失海”渔民的再就业率总体来说还是相对较低的, 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

2.2 再就业选择空间小、就业稳定性较差

从对舟山实地调研来看:“失海”渔民的再就业空间非常狭窄。2013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0.3:44.2:45.5, 二、三产业发展明显滞后于内地, 而渔区的三产结构比例更不平衡, 比重为7.97:1.03:0.99。舟山全市现有人均耕地仅有153.41m2, 仅为全省平均的1/4。其中有182个纯渔村四面环海, 没有一分耕地, 这些渔村除了捕捞及近年发展的少量滩涂养殖外, 没有其它产业。在对岱山县的调研过程中发现:岱山是个纯渔业县, 捕捞业是其主导产业, 其他产业都不发达。正是由于渔区二、三产业不发达, 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不高, 真正转到二、三产业人数不多, 即使能转出去也稳不住。因此, 渔民“上岸”之后就业领域就相对狭窄及集中, 多数从事价格低廉、劳动密集型的技术含量低的行业。除了极少数人会利用国家给的补助自谋职业外, 还有部分进厂务工, 剩下的一部分人就在社会上混日子。对其中一个典型的纯渔村进行调查的情况如下:该村在上世纪90年代捕捞业发展高峰期, 从事的是海洋捕捞渔民有543人, 现在仅剩161人从事专业捕捞, 382人退出了捕捞行业, 进行了再就业。其中进城创业 (搞运输、批发、零售、餐饮) 有67人, 进厂 (水产加工企业、船舶修造企业、建筑业、餐饮服务业等) 务工的98人, 还有86人从事海水养殖。这些“失海”渔民再就业的行业进入门槛都比较低, 受市场需求影响的波动较大, 工作岗位很不稳定。

2.3 再就业质量较差、工资待遇水平不高

“失海”渔民的就业技能单一, 一旦离开其熟悉的渔业生产上岸后, 他们曾有的生产技能和生活经验基本上无用武之地, 这自然涉及到“失海”渔民的再社会化问题。由于再社会化能力不足, “失海”渔民自身综合素质又不高, 因此只能找临时工、钟点工、自我雇佣等无制度的非正规就业岗位。而这些工作岗位的就业质量相对较差, 可替代性强, 工资待遇水平也普遍不高。以舟山市为例, 目前“失海”渔民的月收入平均可达2000~2500元, 从表面看待遇似乎尚可, 但实际上这种工资水平都是以延长工作时间、提高劳动强度所实现的, 即使节假日加班工资翻倍制度是国家明文规定的, 但在“失海”渔民身上却很难实现, “超时工作”现象更为普遍。除此之外, “失海”渔民的工资由于没有受到劳动合同的保护及约束, 被雇主的克扣或者拖欠薪资的现象时有发生, 有时甚至会分文无收, 因为活干完了, 雇主或包工头却卷款潜逃了。

2.4 工作环境较差, 频遭就业歧视

由于当前简单劳动力卖方市场供给过度, 所以“失海”渔民只能选择在生活条件恶劣, 必要的安全卫生和防护措施缺乏的工作环境中从事一些高强度的简单的体力劳动。除工作环境不良之外, “失海”渔民在再就业过程中还频频遭遇学历水平、工作经验、年龄、健康等方面的歧视。在调研中可发现有部分企业除非政府规定, 一般都不愿招收“失海”渔民, 这就排斥了他们参与公平就业的机会。

3“失海”渔民再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3.1 从“失海”渔民自身的因素分析

3.1.1“失海”渔民受传统观念束缚, 就业意识比较薄弱。

大多数“失海”渔民的传统观念比较强, 他们认为既然生活在渔村, 靠海吃海才是他们唯一的出路。即使他们现在已经因为资源衰退、作业空间变小等因素从渔业生产中退了出来, 但他们都还寄希望于海况和市场的好转, 或者抱着侥幸的心理, 期望其他渔民退出海域作业, 自己重新返回海洋从事渔业生产。大部分“失海”渔民对再就业普遍持观望、消极的态度, 缺乏主动性。总希望政府去帮助他们, 安置他们。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 有相当一部分的“失海”渔民认为他们之所以无法继续从事海洋渔业生产, 主要责任在于国家, 是国家要求他们转产转业的, 因此他们的再就业问题就应该由政府和集体来负责解决。

3.1.2 文化水平普遍不高, 生产技能单一。

众所周知, 就业与学历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学历越高, 即文化水平越高, 就越容易找到工作。但由于长期以来, 公共教育资源在城乡间的分配不均导致渔农村在受教育方面远滞后于城镇, 所以渔民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据不完全统计, 87.8%的渔民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 60.2%年龄在40周岁以上, 大多数只有海洋捕捞一种技能。由于文化水平不高, 所以对新谋生技能的掌握能力较弱, 致使“失海”渔民在向非渔产业转移过程中困难重重。此外, 也正因为受教育程度较低, 很多“失海”渔民对劳动力需求信息捕捉能力及就业机会的把握较弱, 从而使其无法及时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单一的捕捞生产技能使“失海”渔民在再就业过程中倍感挫折, 这在大龄的“失海”渔民身上尤为明显。由于长期从事的都是渔业生产作业, 对其它的工种及行业接触较少, 基本没接受过系统的职业技能培训, 致使其从事非渔产业的专业技能严重缺乏。再加上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劳动力市场对技能型、专业型的需求逐步增大, 这进一步增大了渔民的再就业难度。当前, “失海”渔民劳动力只能在技术含量低、社会参与度低、收入低的领域中就业。

3.1.3 资金短缺问题影响了“失海”渔民的再就业。

失海渔民从海洋渔业转向海上运输业、水产品加工业或其他非渔产业, 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特别是海上运输业及水产品加工业对资金的投入量的要求越来越大, 少则几万、多则十几万、上百万。而在调查后发现, 大多数的“失海”渔民不但没钱, 而且还负债累累, 并且平均每个渔民负债达6~7万元。如果他们想通过自我创业来自谋职业的话, 创业的资金缺口就很大。而渔民真正想要通过正规渠道获得的贷款极小, 所需资金大部分必须通过向亲友凑借或高利贷筹得, 利息负担沉重, 同时筹资数额有限。这样就限制了“失海”渔民的创业和就业门路, 使他们陷入生活的困境。

3.2 从政府层面的政策因素分析

3.2.1 政策扶持对象缺乏针对性。

政府虽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来帮助渔民解决再就业问题, 但是实施对象却缺乏针对性。究其原因首先是因为渔民身份到目前为止还无法依法确定, 从广义上说, 所有生活在渔区, 不享受国家社会保障的人都可以被认为是渔民, 所以本来应该是“失海”渔民受惠的转产转业的补助政策, 现在至少被大多数广义上的渔民所共同享受, 虽然, 我们没有对经费去向做具体的统计和测算, (实际上也无法对经费去向做具体的统计和测算, ) 但可以肯定的是, “失海”渔民并不是该项补贴的唯一受益;其次, 因为渔民自身的年龄及综合素质决定了他们不可能迅速具备争取资金并将资金投资于新项目的能力。于是, 在很大程度上, 本不是“失海”渔民的其他个人或企业反而成了这部分补贴资金的第一受益者。如舟山市2008年起设立转产转业项目达20项, 基本都作为发展相关产业所用。这样的补贴政策在长期内可能会产生效果, 但在短期内, 这些政策的实惠很难到达真正需要得到补贴的“失海”渔民头上。而本应作为“失海”渔民的专项培训经费的, 很有可能被扩大为渔民培训经费。由此可以看出, 虽然补贴政策出台的初衷是好的, 但落实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很难真正惠及“失海”渔民。

3.2.2 再就业保障政策缺乏引导性。

当前政府对“失海”渔民的安置政策不够完善, 其基本上采用的是一次性货币补偿政策 (如减船补助政策) , 但以货币补助形式属于生活指向性的临时安排, 而不是就业指向性的长期生计安置。政府相关就业扶持政策缺少对如何传授技能、提高“失海”渔民的素质有力引导和帮助。因此, 面对当前就业信息零散、简单劳动力市场供给过度的情况下, 缺乏非渔产业就业技能和经验的“失海”渔民上岸后便会变得束手无策, 真正找到就业岗位的其实并不多。很多政府部门认为对“失海”渔民只要兑现了补偿安置费, 就算完成了对“失海”渔民的安顿。他们更关心的是投资项目的落实, 在加强“失海”渔民转产转业技能培训及其他配套措施建设方面还远远不够, 往往都是任其自然发展。“失海”渔民拿到安置费后, 如果没有学会新的技能, 一旦钱用完了或经营不善, 生活便陷入窘境。

3.2.3 再就业保障专项资金的扶持力度不够。

长期以来, 我国对财政支渔认识不足, 无论是与其他国家的横向比较, 还是相对于渔民人数及其需要解决的问题, 各级政府对渔业投入的总量十分有限。所以, 对于“失海”渔民的就业保障专项资金投入总量相应的也很有限, 目前只能实行“重点制”而非“普惠制”。然而就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 “失海”渔民的数量每年还会以一定比例增加, 因此再就业保障所需的扶持资金规模也应越来越大。但由于各级地方政府的财力有限, 所以政府对再就业保障资金的扶持力度明显不足。以渔民为例, 每户“失海”渔民从政府得到的补助很少, 按减船政策中的报废成本来算, 补偿金还不足以投入成本的五分之一, 渔船报废的补助远远低于“失海”渔民的期望;另外有些资金落实的透明度不高, 在再就业保障过程中没能实现有效的管理和使用;最后政府虽然为“失海”渔民提供了很多融资渠道, 但这些渠道门槛较高, 成本也较高, 也严重挫伤了渔民再就业的积极性。

4 政策建议

4.1 引导“失海”渔民改变就业观念, 强化就业意识

由于“失海”渔民思想比较传统, 再就业意识不强, 所以应通过电视、广播等大众媒体或渔村宣传栏、宣传标语、图片资料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和教育, 不断开拓他们的视野, 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 帮助他们认清当前严峻的渔业形势, 增强其自谋出路的新观念, 摒弃等、靠、要的依赖思想, 树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理念。不过, 由于渔民自身的文化水平不高, 所以在宣传中要注意尽可能地避免空洞说教, 采用喜闻乐见的形式, 运用具体鲜活的实例进行说明。只有“失海”渔民彻底摒弃传统观念, 才能在今后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寻找工作, 并能在就业中保持心情舒畅, 爱岗敬业, 在获取合法收入的同时也为新渔农村的建设添砖加瓦。

4.2 完善“失海”渔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

提高“失海”渔民的自身素质及就业技能培训是最终解决渔民再就业问题的关键。所以一定要狠下功夫来完善现有的针对“失海”渔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 全面提供“失海”渔民的专业和综合素质, 培育其自我造血的功能。政府可根据劳动力市场对就业岗位的需求以及“失海”渔民的年龄和自身文化水平, 分层次、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适应性职业技能培训, 一般以短期和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培训为主, 使其至少能较快地掌握一门或几门除渔业以外的专业技术, 增加再就业时的选择面, 促使“失海”渔民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在培训方式上, 可利用现有的培训机构进行集体培训, 也可采用企业和职业培训机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联合培训, 但是必须注重实用性、有效性及针对性。对于那些想要自我创新的“失海”渔民, 可以举办创业培训班, 通过较为系统的培训, 增强他们的市场经营常识, 帮助他们选准经营项目, 熟悉申报程序。

4.3 调整产业结构, 以此来拓展再就业渠道

“失海”渔民再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再就业空间狭窄, 就业渠道较少;因此政府应从渔区的实际情况出发, 因地制宜, 面向劳动力市场, 还能充分发挥“失海”渔民熟练的海上技能, 拓展各种与海有关的经营内容, 使他们能在海洋多元经济的三产行业就业。首先, 渔区可以抓住生态旅游发展的契机, 构建多元化、市场化、精品化的休闲渔业集群。通过休闲渔业多方位的梯度发展, 使其成为渔业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样一来, 可以解决部分“失海”渔民上岸就业问题, 促进他们收入的增长。其次, 可开拓海上运输业。相比较而言, 海上运输业具有收入较高、工作时间较短、保险制度完善的优点, 是“失海”渔民比较向往的职业, 而且航运企业也比较愿意招收他们进企业工作。为了鼓励企业招收渔民, 政府可以出台一些扶持政策, 做到企业与政府的合作, 共同解决部分渔民的再就业问题。再次, 结合生态旅游对环境保护的要求, 发展高科技的水产品养殖业、加工业及其附属产业, 通过提升内涵、拓展外延来带动三产, 以此就地解决部分剩余的渔业劳动力。最后, 还可以通过劳务输出的方式来部分解决“失海”渔民的就业问题。

4.4 建立健全“失海”渔民的再就业保障制度

由渔民“失海”、“失涂”进而导致他们在各项权益受损后, 无法得到应有的保护, 这是因为他们缺乏强有力的法律救济与保障机制所导致。为此, 建议应对“失海”渔民的各项权益实施法律救济和保障, 建立健全关于保障“失海”渔民的相关法律。首先, 要从法律上依法给“失海”渔民一个合理的身份界定, 只有这样, 政策扶持对象才具有针对性;其次, 要完善现有的就业扶持政策, 使其更具引导性, 通过政策倾斜来增加“失海”渔民的就业机会。如把政府现有的对“失海”渔民一次性的货币安置补偿 (生活指向型的临时性安置) 措施改为货币补偿与就业指向型的长期生计安排的制度措施相结合的, 不至于使“失海”渔民在钱花光以后陷入生活的窘境;再次, 要加大对“失海”渔民再就业的专项扶持资金的投入力度, 如可对“失海”渔民因以前购买渔船及其它渔具设备所产生的债务进行减息或免息, 进一步加大减船补贴, 有利于帮助他们减轻债务负担;“失海”渔民打算二次创业遇到的资金短缺问题时通过相关部门应降低融资门槛, 加大专项资金扶持, 更好地引导“失海”渔民走好创业之路。

实现“失海”渔民再就业, 一方面要鼓励渔民主动去自谋出路, 创造幸福生活, 另一方面需要立足于“失海”渔民作为弱势群体这一特殊性, 除了给予必要的社会保障之外, 政府还应在就业培训、再就业岗位的提供、资金扶持、政策制度制定中, 积极引导, 主动扶持。只有这两方面双管齐下, 才是解决当前再就业问题的理性之举。

摘要:由于长久的滥渔酷捕、海域污染以及用海项目等因素导致近海渔业资源几乎到了“无鱼”可捕的境地, 使许多渔民离开了世代赖以为生的海洋上岸生活, 成为“失海”渔民, 其生存及再就业困难也因此凸显。基于此, 对舟山市“失海”渔民的再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 并分析了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 最后提出了在政府的政策引导扶持下, “失海”渔民主动就业的再就业方式。

关键词:“失海”渔民,再就业,困境,出路

参考文献

[1]刘舜斌.渔业权研究 (I) [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4) :6-9.

[2]殷文伟.失海渔民概念辨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3) :29-32.

[3]殷文伟, 陈静娜, 等.失海渔民渔业补贴政策之效果研究[J].中国渔业经济, 2008 (2) :31-36.

[4]罗超冰.失海渔民就业保障问题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 2011.

[5]施静海.舟山市渔农民转产转业问题研究[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 2012.

上一篇:红外基础理论下一篇:新建钢结构建筑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