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反思

2024-07-14

汶川地震反思(精选十篇)

汶川地震反思 篇1

从新闻报道中可以看到, 震区的中小学校, 除极个别外, 无一幸免。因为还没有官方统计数字见之于报端, 一些数据也只能从现场的新闻报道中搜寻。但是, 中小学校在这次地震中损失惨重, 是无可争议的事实。大量的教学楼瞬间坍塌, 无数师生被埋其中, 生还着了了。

为什么我们的教学楼如此不堪一击呢?

5·12地震后,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的专家们第一时间赶赴灾区, 进行震后房屋的应急评估检测工作 (新华网:建研院专家组召开新闻通气会, 2008年05月30日) 。总结出如下几点:

(1) 绵阳城区除15%的房屋属于严重破坏和倒塌之外, 85%的房屋属于轻微破坏和基本完好。这85%的建筑均可以通过加固和适当加工保留下来。

(2) 依照国家抗震设计规范89年标准执行设计的大多数房屋损伤并不是很严重。另外, 我们国家2001年新的抗震设计规范也提高了房屋结构的抗震水准。

(3) 以都江堰为例, 受损严重的多在老城区。新建的房子, 尤其是2000年以后修建的房子基本都很好。受损严重的地区, 比如北川, 还有泥石流滑坡等因素造成全城尽毁。

当然, 也有很多专家震后出来解释, 为什么中小学校在地震中损失严重, 例如周锡元院士在地震发生后表示, 学校在抗震方面存在几个先天缺陷:

一是教室房间大, 容易倒塌;

二是教学需要良好的光线, 采光使用大面积的窗户设计, 相应地使得墙的面积大大缩减;

三是一般教学楼都采用单面、外廊的走廊设计, 抗震能力相对较弱。

除了教学楼在地震中损失严重外, 老城区和农村的房子也同样损毁严重。同时, 很多新建设的房子虽然也同样遭到损坏, 却没有坍塌, 使住在里面的人得以逃生。除了房屋在建设过程中会存在偷工减料的问题外, 我们应该更多的反思, 我们的现行法律制度中不完善的地方。

虽然, 官方的统计数据还没有出炉, 但是我们通过大量的新闻报道, 可以看出农村的房子坍塌严重, 许多村镇被夷为平地。除了经济落后, 资金不足, 科学素养不高以外, 我们的法律制度又是怎么样的呢?由于我们长期而来的“城乡二元制”的制度背景下, 使得农村一直处在边缘地带。城市里面的房子, 从规划、设计、建设等环节都有相关的法律法规, 从而保证了房屋的质量。而在农村呢?盖什么样的房子, 怎么盖法, 全凭自己, 除了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外, 也没有哪个部门和机构可以提供帮助和提出建议。虽然, 我们的经济在发展, 科技日益发达, 规范的标准在提高, 但是农村却依然处在被遗忘的角落里面。

现在正在进行的新农村建设, 除了注重文化、医疗等建设外, 科技兴农, 也不应该仅仅体现在种田、畜牧业, 养殖业等方面。技术员既然可以做到下乡指导农民如何种田, 如何种菜, 如何养牛等科技下乡之行动, 那么也应该能够做到, 将标准提高了的相关规范也一同下乡, 也许人们一时不会接受, 就像一开始大棚蔬菜等技术也是无人问津一样, 如果人们知道了自己的房子不安全以后, 谁会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呢?科技下乡活动一直有农业部来实施, 那么对于建造房屋这样的专业工程, 应该有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来负责。一是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 缩小城乡差距, 新农村的住房建设完全可以借鉴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二是建设部一直与建筑打交道, 经验丰富, 很多规范也是建设部牵头编写的, 实际应用起来更具有可操作性。在农村中, 不仅仅是人居住的房屋需要有相关的规范, 诸如养鸡场, 温室大棚等也应该有相应的规范。

当然, 建造符合要求的房子需要花费更多的钱, 由于经济原因, 一时难以推广。但是, 我们可以借鉴, 大棚蔬菜的推广方法。当时, 为了推广大棚蔬菜, 信用社可以提供低息甚至无息贷款, 那么现在也可以提供房屋建设专项贷款。或者, 在新农村建设中, 国家提供专项资金予以补助, 使人民共同分享经济建设的成果。

在新成立的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的下属市县乡一级的行政办公体制中, 还应该加入这样的一项职能, 即可以免费提供符合当地农村实际情况的房屋建设施工图纸, 指导、规范农村房屋建设。因为除了地震以外还有风、雨、雪等其他自然灾害, 如果设计考虑不周的的话, 照样可以使房屋倒塌。

四川地震中坍塌非常严重的还有老城区的房子或者说是建设的比较早的房子。那么, 我们也应该深深地思考如何管理房屋使用中的质量问题。那些房屋的建设是基于当时的标准建设的, 而现在标准却提高了, 那么对于那些早建造的房子应该如何处理的呢?需不需要要加固呢?特别是商品房中的私有住房, 如果要加固的话, 资金如何筹措, 或者应该有谁承担呢?如果以后标准又提高了, 现在建设的房子, 也会遇到相同的问题。但是, 现在还没有一部相关的法律来处理这些问题。《物业管理条例》、《住宅专项维修基金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对此都没有涉及。还有, 使用过程中的装修问题, 特别是野蛮装修, 原来没有裂缝的出现了裂缝, 不渗水的开始渗水, 怎样规范使用中的装修问题, 也同样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川汶川地震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 有客观原因, 也有主观原因, 不管是哪方面的原因, 都是值得我们深思和反思的。希望我们能从灾难中吸取教训, 总结经验, 天佑中华, 多难兴邦, 祖国的明天会更好。

摘要:在四川汶川地震中, 中小学校损失严重, 大面积农村住宅被夷为平地, 面对着这些惨痛的现实, 反思我们现行体制中的不足, 并提出些许建议。

回忆5.12汶川地震反思天灾有感 篇2

5.12纹川浇铸在心间,4.14玉树雕刻在心田

零时已过。前年纹川的今日,天空电闪雷鸣,阴风怒号。蜀地的山川抽泣着,扭曲着,崩裂着。瞬间破碎的山河吞噬着,掩埋着数万条鲜活的生命。

今年玉树的昨天,又有千余逝者随风,让生者有了新的祭日,谁能面对?又怎能忘记?它浇铸在我们的心

间,雕刻在我们的心田。

在这样的日子里,我不再回首那一幕幕催人泪下,令人悲伤的惨象,因为那是上天所赐,是天灾。我不想重提惨剧发生的时候,国家领导怎样地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因为他们是人民的公仆,为国民排忧解难是他们的使命。我不想再赞部队官兵怎样地奋不顾身,冲锋陷阵,因为他们是人民的子弟兵,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我也不想再夸各族同胞怎样地群情激愤,慷慨解囊,因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当代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想做的是采颉一朵盛开的白菊花寄放在逝者的墓前,并祈求圣主垂怜他们的亡灵,赐给他们永恒的安息,以永远的光辉照耀他们。

我更想做个反思,反思人类与自然究竟是怎样的关系。

去年、今日,都让我明白了一个真理:人类是伟大的,自然是强大的,有时伟大奈何不了强大。人胜不了天,也胜不了地。而天与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对这个浩瀚神秘的宇宙,我们必须心存敬畏,心怀感激,没有了它,人类将无处立锥。就说说我们头上的这片皇天吧,它若是吝啬起来,不滴一粒儿圣水,庄稼便干渴得奄奄一息。它若是撒起野来,狂风大作,骤雨倾盆,折腾得我们房毁人亡。当然,大多数时候它其乐融融,和颜悦色,赐给我们的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再说说我们脚下的这方后土吧,它轻轻地打个喷涕,我们就如惊弓之鸟。它不经意伸个懒腰,我们便魂飞魄散。它若是撒起欢儿来翻个跟头,我们将会遭到灭顶之灾。

人类在宇宙面前显得多么脆弱,脆弱得不堪一击。又显得多么无助,无助得有时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不要再振臂高呼人定胜天,而是提倡天人合一。人类履后土而戴皇天,取材于地,取法于天,应该尊天而敬地。象古人那样回归自然,亲近自然。自然是高大伟岸的,它象一个无边无际的房子,大庇着万物之灵长的人类。这个莫测的庞然大物哪怕有一点儿漏洞,就会给人类带来不能承受的灾难。去年的纹川,今天的玉树,灾难为何一再光临?大地就那么一颤,数万条生灵未灭先亡,长眠地下。林壑优美,望之蔚然而深秀的巴山青水,顷刻之间疮痍满目,哀鸿遍野。大地无情,苍天有泪,山河动容,人神共泣。

再看看人类栖息的家园——地球吧,它早已不堪重负,钢筋水泥构成的灰色森林,成为繁荣昌盛的象征。对资源野蛮开采,风狂掠夺,把地球凿得千疮百孔,危机四伏。浊水横流,乌烟行空,生态恶化得人畜共染相同的病毒。人类过分依赖科学,而对自然的破坏到了无所顾忌的程度,好象这个地球毁了,还有另外一个地球等着我们去住似的。我们只有这么一个家园,必须爱它的每一座山脉,每一条河流,每一片森林,甚至爱它的每一朵野花,每一棵芳草。

汶川地震反思 篇3

在巨大灾难面前,国内媒体尤其是电视媒体迅速反应,充分报道,竭尽全力满足公众的知情权。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地震发生32分钟以后,央视就播出了第一条与灾情相关的新闻,52分钟后即推出直播特别节目《关注汶川地震》,以同一主题不间断直播,对白天和午夜节目时段实施直播全覆盖。据央视-索福瑞的报告称,5月12日至18日,全国各级电视台共计播出1397小时的抗震救灾直播节目,共有10.15亿观众观看,创造了中国电视新闻节目直播时长和收视之最。

在这次创记录的直播报道中,现场报道这种最能体现和发挥电视媒体优势的新闻报道形式,因其及时、权威、生动、现场感强、信息量大的报道优势和传播特点成为汶川地震直播报道的首选。早已被西方电视媒体普遍使用的现场报道这种报道方式,前所未有地被上自央视下至各地方台广泛、大量地使用。

我们知道,现场报道是指电视新闻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以采访记者、目击者或参与者的身份,直接向观众口头报道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报道样式。

与以往大量的“画面+解说”的新闻不同,“镜头”前“站着”报道对电视记者提出的要求更高,让记者直接“出镜头”——站在镜头前采访,最能考验电视传播者的能力和素质。在现场报道中,记者要把新闻的时间、地点、人物、氛围、细节等因素进行组合,作用于观众的视听感官。记者要有良好的驾驭现场的能力,现场报道特别突出“我”(即记者)的位置和视角,强调“我在现场”。

进行现场报道,记者要同时具备“主持人+记者”的双重能力,不仅要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和严谨、快速的语言组织能力,还要有很强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若不能做到即席发挥,就要提前精心准备,打好新闻“腹稿”。尽管有些新闻来不及准备很长时间,但一定要有一个报道提纲,在什么地方出镜,在这里要说些什么都要精心准备,了然于心,绝不能仅靠现场发挥。

从事现场报道的前方记者,要在新闻事件发生、进展的现场,迅速准确地选择新闻事实与新闻人物,或口齿伶俐、语音纯正地亲自口播有关新闻事实,或访问有关新闻人物与知情人物(当事人),还要指挥摄像师拍摄富有新闻价值与传播意义的情景与特写镜头。这是做好现场报道的基本条件。在汶川地震现场报道中,我们遗憾地看到,一些记者表述不清晰、语言啰嗦、拖泥带水,连基本的新闻事实都无法为观众介绍清楚。今后,电视新闻记者在基本业务素质方面,无疑还应加上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锻炼。电视新闻记者不仅要长于“写”,还应善于“说”,要能快速地把自己现场看到的情景清晰、流畅、准确地表达出来。

现场报道的记者要有直击意识,要学会将观众直接“带到”现场。即便作电话连线报道,记者也要通过自己的形象、具体的语言准确描述现场,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简练平实的口语,向观众提供新鲜、准确、富有感染力的信息,增强报道的现场感,让观众感同身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如在播报时,可以多使用“我现在的位置;我看到了什么;我听到了什么;我闻到了什么”等现场感很强的表述和提示,让观众与记者同步获得在现场的真实感受。

现场报道往往离不开采访当事人或目击者,这时,记者一定要平等、真诚地面对被采访者,做好忠实记录、客观报道即可,不能为了达到自己所谓的“采访目的”去导演、摆拍、引诱、煽情等。然而,在地震现场报道中,我们看到:为了摆拍,授意还没有来得及从伤痛中恢复过来的受灾百姓去摆出镜头需要的煽情姿态;为了煽情,一女记者跟着一位母亲失踪正急忙往家赶的女子后面,不停地问“你是不是很想她?”“你是不是很希望能马上找到她?”“要是找不到,你是不是会很难过?”……这些记者的行为,不仅没有为自己的报道锦上添花,反而引起观众的反感,破坏了记者的公众形象。

对新闻记者来说,新闻现场往往有如战场,尤其是遇到重大灾难时。对于如何“抢新闻”,这次汶川地震给大家上了“生命高于一切”的一课:“抢新闻”应该让位于抢救生命。5月17日18时13分,什邡市蓉华镇的卞刚芬在被埋124小时后被成功救出,当时,中央电视台、美联社等几十名国内外记者在现场跟踪报道,这中间包括一名美国记者和一名韩国记者,这两名记者都是特大灾难报道的“老手”,经历过印度洋海啸和伊拉克战争的报道。事后,当“抢”到新闻的国内同行问,他们可否“抢”到当天卞刚芬获救现场的新闻时,他们却说:“记者太多太乱了,我们担心妨碍救人,所以就闪到一边了,那不是抢新闻的时候。”这两位不愿意公开姓名的老记者说,遇上大事件,记者“抢”新闻“是本能”,但那也得首先把职业道德放在第一位。现场记者最重要的职业道德,就是要有“人文关怀”。这种人文关怀是职业道德在特殊场合下的特殊要求。在事件现场,一定要处理好“抢新闻”和“抢救生命”的关系。

对现场报道,我们除了要学会体现人文关怀,还要注重细节,好的现场报道一定是有细节的。这次广受好评的央视记者张泉灵,她在现场报道中就特别善于运用细节,比如在绵阳九洲体育馆进行的连线报道,她思路清晰,采访细致扎实:“这里由北川转移出来的受灾群众已超过1万名,目前食物供给充足。但是现在因为在下雨,气温只有14℃到16℃,群众尽管在体育馆内,仍然缺少保暖的衣物和棉被,目前这些物资已由当地驻军发放,而且在馆外有免费电话站可供使用。”当主持人问到一个专业的灾后疾病控制问题时,她很快就从洗手间这个细节来回答。

有了细节的现场报道,因为真实、客观而更能打动人,被采访对象的痛楚,观众完全能够从紧蹙的眉头、疲惫的神情、干涸的双眼这些细节中读出,很多时候,无需太多语言,镜头已告诉了观众。

因为汶川地震,我们对灾难、对如何做好新闻都有了更深层的体验与感受,汶川地震必将成为中国传媒史上一次空前的变革与创新。当充满着人文关怀的现场报道在电视新闻中担负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时,我们的电视新闻就一定会赢得更多观众,赢得世界更多的注目与掌声。

(作者单位:河南电视台)

汶川地震反思 篇4

而2008年发生的5·12汶川8.0级地震, 截至6月24日12时, 造成69185人遇难, 374171人受伤, 失踪18467人。35·12地震之前, 也曾出现了动物异常现象, 比如四川绵竹市西南镇檀木村出现了万余蟾蜍大迁徙现象, 但《华西都市报》在报道该现象时, 重点突出了绵竹市林业局局长舒实的解释, 即大量幼蟾集体上岸迁移是正常现象, 与民众所说的天灾毫无关系;蟾蜍也不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 它们的到来还会为当地减少蚊虫, 村民不用为此担忧。该报道又称, 据德阳市林业局野保处工作人员介绍, 这种大规模的蟾蜍迁移其实是一件好事情, 说明绵竹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4

对比上述情况, 同样是出现了地震前兆, 却为何做法如此不同?

1科技思维和素养的缺乏导致对种种迹象的忽视

《人民日报》5月22日第14版刊登的《地震预测仍是世界难题》中被采访专家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张国民指出, “地震以前出现动物习性的异常, 在地震历史上有记载。但是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也是很多的, 地震是这些异常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比如蟾蜍出来很多, 这种情况除了跟地震有关以外, 跟气候因素、天气条件都有关, 所以这种情况跟地震有没有联系, 或者说跟地震发生有没有密切关系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5但是, 看完整篇报道, 读者 (大众) 不免会有疑问:虽然蟾蜍出来很多跟地震不一定有直接关系, 但是, 仅凭地震也有可能是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 也应该组织相关专家进行研究。

5·12地震之前, 还曾出现地震云现象。民政部、教育部相关人员联合“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 (北京师范大学) 985工程首席教授吴立新及其他几位专家对汶川地震发生前20天内的卫星热红外图像和电视云图进行了对比分析, 发现这期间的红外异常和云异常的现象。吴教授说:“真正引起科学界关注是从1978年开始, 当时日本发生过一次7.8级的地震, 日本奈良市的市长就注意到了震前出现的形状异常的云彩。”线性云是人们通常称为“地震云”的现象之一。“2005年和2006年伊朗发生过两次6级以上的地震, 在这两次地震之前就有很明显的卫星云图异常。”6

由上可见, 5·12地震发生之前, 确实有动物异常、地震云等能够提供震前预测参考的现象发生, 但是, 我们的媒体和相关部门, 并没有足够重视这些异常现象。离地震重灾区最近的都市大报《成都日报》, 纵览在5·12地震发生之前的4月份和5月12日之前 (包括12日) 的报纸页面, 只字未提有可能是地震先兆的种种异常现象。直到地震发生之后, 从5月13日开始出现大量篇幅关于地震及抗震救灾的文章。虽然震后新闻媒体反映非常及时, 但是遗憾的是, 各类报刊对于地震前的种种异常现象都有所忽视, 这就给社会各界和相关专家提供了一个信息“真空”环境, 除非从网络上获得这些信息, 但是, 专家们又有多少能关注到网络上提到的这些异常现象呢?!现在想来, 如果当时我们的媒体具有一定的科技敏感性和警觉性, 对以上种种反常现象做客观真实的报道, 并且采取一种开放的态度 (不要像《华西都市报》那样仅仅处于辟谣的目的) 的话, 就有可能引起地震学家和相关学者、研究机构以及相关部门的重视, 或许, 会对此次地震预测有所帮助, 也就能使此次地震造成的灾害程度降低到最低。

2科技传播理念的薄弱致使种种迹象没有受到足够重视

2002年《科普法》颁布, 2006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2006-2010-2020) 》以及《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发布, 这足以表明国家对于科技和媒体的科技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视。然而, 经过对入选“2007年世界日报发行量排名前100位排行榜”中8种党报类报纸、4种都市报晚报类报纸和4种行业专业类报纸进行抽样统计, 目前各种报纸科普类文章登载量较少, 各报平均每期刊登科普类文章4.75篇, 这与刊登文章总量相比, 是很低的。另外, 这些科普类文章中, 普及科学知识类占67.47%, 科技新发现类占27.37%, 科技宣传类占6.07%。可以看出, 普及科学知识是主要的报纸科学传播方式, 而对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传播相对薄弱。7拿《人民日报》刊登的《广西桂林山洪灾害造成10人死亡》8这篇消息为例, 可以看出目前报纸报道灾情的一般模式, 即先介绍灾情时间、地点和基本情况, 然后说明当地政府部门 (该文中为西林县委) 迅速开展自救工作, 最后指出当地灾情指挥部 (该文中为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 要求各地对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 做好住在低洼地带人群的转移安置工作。另据北京科技记者协会2007年6至8月对部分中央媒体和北京主要媒体进行的调查, 发现国外科技新闻的发布信息以大学、科研机构、科研协会为主体, 占全部科技新闻发布量的68%, 而国内科技类新闻的发布信息源以政府和企业为主体, 占全部科技新闻发布量的72%, 科研机构仅占14%。9

科技类新闻报道数量不多、分量不足以及报道环境不佳等因素使得大家的科技意识还比较薄弱, 科技思维能力还不够强, 这是此次汶川大地震之前的种种异常现象没有受到足够重视的重要原因之一。

3科技能力有限导致对种种迹象无能为力

目前的科技能力有限, 是造成5·12地震灾害没有预测到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据《人民日报》5月22日第14版刊登的《地震预测仍是世界难题》, 被采访专家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副主任张晓东说, 由于地球的不可入性、地震孕律的复杂性以及地震发生的小概率性, 地震预报到目前仍是世界难题。10同文中另一位被采访专家中国地震局原副局长何永年表示, 目前只能对一定类型的地震, 在特定的地区内作出一定程度的预测。他说, “有些地震有比较明显的前震, 也就是说它发生大的破坏性地震之前, 会表现出来地震活动的异常, 有一系列的小震活动首先发生了。…1975年的辽宁海城地震, 主震发生前有一系列的小震活动, 就是警告人们可能要有大地震发生。…利用了这样一个规律, 我们成功地预报了海城地震。”他认为, 这次汶川地震前没有明显的小震活动, 所以没有预测到。11

科技能力的限制、科技新闻报道能力及其报道量不高, 外加媒体内部管理层不重视、科技记者队伍力量薄弱、稿量贫乏、科技工作者和专家缺乏与媒体沟通的能力和意愿等等都导致了大众 (包括科技工作者和专家们) 对于科技类新闻以及有可能对于科技界具有深远意义的相关信息报道的敏感性和警觉性不够。因此, 大众的科技思维能力及科学精神素养还有待提高。这样, 就形成了媒体科技传播能力不高、科技报道环境不好、受众面窄、大众科技思维能力弱以及科技素养低这样一个恶性循环。

针对现阶段情形, 提出增强科技传播能力, 提高大众科技素养的建议如下:

1 提高都市晚报类报纸的科技传播能力, 建立良好的科技传播氛围

都市晚报类报纸受众多, 普及面宽, 可以通过增加科技版面、增加科技记者人数、鼓励科技类新闻报道等方式, 引导和扶持其科技类新闻报道, 向大众传播科技思想和精神。可以通过培训科技记者与科技工作者、科技专家的沟通技巧和能力入手, 提高媒体单位对于科技类报道的整体认识, 为科技类新闻写作和报道提供良好的氛围和平台。同时, 要鼓励媒体创造开放的环境, 做好社会的“皮肤”, 发现问题及时报道, 并能吸引不同领域的不同专家对于同一个科技现象作出各自的研究和判断, 不能仅仅引用一两个专家的话就堵塞了其他的预测空间, 更不能凭借记者自己个人的意愿选择报道专家观点。这样做的好处是, 可以培养全社会全员科技思维能力, 从而提高科学素养, 为媒体的科技传播能力建设提供良好的土壤, 形成良性循环。这样, 在地震 (或者别的灾难) 发生之前, 面对种种迹象, 新闻媒体就能自然而然地做到信息上下通达的畅通。经过对某些迹象进行客观公正的报道, 并尽量多的请相关专家进行采访, 这样, 就会引起社会各界, 包括专家们在内的重视和关注。

2 建立和完善科技类专业信息要报机制。

众多有价值的科技研究类论文都发表在科技专业期刊, 虽然在该领域有一定程度的传播, 但是对于一些或许会对现实的社会生活产生影响的观点, 应该组织专人搜集、整理和上报。比如这次汶川大地震, 就曾经有研究人员在2006年经过严密的运算和论证后得出“在2008年左右, 川滇地区有可能发生≥6.7级强烈地震。”12现在看来, 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如果当时有专人搜集这方面信息并上报给相关部门和机构的话, 或许会引起重视, 成为决策依据。因此, 我们建议可以在各个学科领域安排专人搜集重要信息, 随时上报。同时, 各相关部门之间做到信息的畅通和共享。这样, 必要的时候就可以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参与研究。专家参与很重要, 不然有可能流于行政程序或者形式。有了相关部门和专家的重视和参与, 信息情报就能发挥其作用, 反之, 就会失去现实的意义。

3 进一步完善舆情信息要报机制

我们国家的舆情要报机制是比较全面的。但是如何做到信息的去粗取精以及高度概括提炼后的真正对于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决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意义信息, 继而提出操作性强的对策建议, 是值得研究的。可以集中培训目前正在从事或者有可能从事舆情信息要报的人员, 从如何收集网络、民间, 哪怕是“谣传”信息, 到如何探究其来源和原因, 并且上报给相关部门, 便于组织专家进行研究。还拿此次汶川大地震来说, 地震发生之前, 曾有网民在网络上传播种种反常迹象。也有媒体报道湖北恩施市白果乡下村坝村的观音塘, 约8万立方米蓄水在5小时内突然消失。该报道中称“盼专家解谜”。13但是, 仅仅这么一个报道, 吸引专家们的注意是不够的。如果能有专人将此信息上报到相关部门, 效果就不同了。面对所有的有可能是地震 (或者其他灾难) 前期异常反应的信息, 如果专家预测有灾难发生可能性, 则可以组织预防工作;如果没有可能性, 那么就公开信息, 解释此现象发生的原因, 给出科学的判断和有理有据的、有说服力的报道。这样, 那些社会上的“谣传”也就不攻自破。

4 加强各种灾情及其救援知识的长期传播

2006年12月至2007年2月, 中组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及教育部四部委在我国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18个省 (区、市) 联合开展了“全国农村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万村培训行动”, 3万多个村庄和3千多所学校的近300万基层干部群众和中小学师生接受了培训。2007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死亡和失踪人数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2.3%, 直接经济损失减少了42.7%。14这说明, 集中的灾害预防及其治理知识培训还是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但是, 如何使这一作用持续时间更长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 一种观念和意识的重复启动最终将会造成长期的影响和改变。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那么, 如果我们能够在平时通过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渗透各种灾情的可能的形成原因、灾害级别及其危害, 及其自救和救援知识、灾后防疫知识、心理疏导方法、灾民安置房屋建设等等, 那么在灾难来临之前、之时和之后, 无论是灾区的人民, 还是奔赴灾区的军人、志愿者都会找到最佳的应对策略。

具体来说, 从人际传播的角度考虑, 可以通过面对面的教授、培训、沟通以及电话、手机短信和手机储存信息等的传播来增强各种灾情及其救援知识;从组织传播的角度考虑, 可以多渠道建立应急机制, 如公司, 企、事业单位, 学校等组织机构均可以建立安全委员会, 并且注重和强化平时的培训、演练。同时, 建立起各部门之间的信息通道, 互通有无, 灾难发生时就能整合资源, 信息共享, 做到物资、能源、人力的等有效调配;从大众传播的角度考虑, 可以通过书籍、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等, 来增强各种灾情及其救援知识;从大众传播与组织传播结合的角度考虑, 采取大众媒介与组织合作的形式, 是一种极其有效的传播方式。比如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了《开学第一课》“知识守护生命”大型公益活动, 于2008年9月1日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 (CCTV-2) 播出。该活动以生命意识教育为主题, 倡议全国的中小学学生每年每学期都进行应急避险教育, 通过互动、讲述等寓教于乐的形式, 让应急避险教育深入人心。15节目预告和播出时有于丹、姚明等名人参与, 也有此次汶川地震灾区小朋友参与, 通过多种方式和角度传播了灾害及其预防知识。教育部专门下发通知, 要求全国中小学组织学生观看。今后, 还可以拍摄制作一些融科技、艺术于一体的电影科教片, 由各单位和机构、社团等组织观看。电影是准确、生动、深入地介绍和传播科技知识的一个重要渠道。

5 灾难发生后, 把握时机加强灾害科技传播

灾难发生后, 受众关注度高, 把握这一时机, 正好可以加强灾害科技传播, 还可以将其他科技知识融入到灾害科技知识并将其传播给大众, 各种媒体完全可以加大对于灾害相关科技的介绍和报道, 比如交通、航空、生物科技、旅游、环保、医学、病理学、防灾后疫、心理学、建筑学、灾害预防措施研究以及抗震性强、质优价廉的土木工程研究等等。

这一点, 汶川地震后各媒体都作了很大的努力。当然, 有的报道还是流于地方政府政策性通告的介绍, 或者对于涉及到科技的报道并没有做太多的科技说明和注解。但是还是有一些报道是不错的。比如5月19日的《北京广播电视报》第18版刊登《为灾区献血应做好哪些准备》;7月8日《成都日报》刊登《安置点该住多少人先做地质灾害评估》, 专家们背罗盘、皮尺、卫星电话、GPS等工具, 查勘, 得出评估报告。报告中附了相应的建议, 比如减少人数、缩减建筑面积等预留安全距离。该报自5月28日推出了“专家详解地震系列报道”专栏, 介绍地震常识及防震方法等。

6 用科技传播积极应对灾后恐慌和谣言

面对大众对于余震的恐慌, 5月13日《成都日报》A6版刊登《汶川地震破坏力度在10度左右一般情况下余震不会超过主震》, 记者转述了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张国民的如题目所示的观点;5月20日的《成都日报》A4版刊登《地震专家谈余震》, 指出汶川地震发生后, 中国地震局组织地震系统专家对灾区地震监测并谈了对余震的推测;在5月25日16时21分, 四川广元市青川县发生6.4级余震后, 人心惶惶之时, 5月26日《成都日报》A6版刊登《余震不会破坏成都主城区》, 记者转述成都市防震减灾局副局长的权威论断, 即余震仍有5~6级可能性, 但成都市区不会遭到严重破坏;5月28日该报A4版刊登《汶川地震余震处于正常衰减过程中》, 说明了省地震部门组织专家会商后的观点。

上述这些报道可以起到三个作用, 其一, 解决了群众心里的疑惑和恐惧;其二, 使得有些谣言不攻自破;其三, 群众感觉到了政府部门及专家们的“作为”, 感到温暖和依靠。

7 建立积极的灾情预测机制

目前在世界上, 地震预测仍然是一个难题。许多国家能够做到全天候地观测地层变化情况或避开地震高发地带。如在美国加州, 随时可以从网上查到加州每天24小时内发生地震的概率;日本则有一个频道实时公布地震实况, 让公众根据具体情况, 自行采取相应防范措施。16但在我国, 由于大众科技思维训练不够、科技素养不够, 所以大众对于科技预测的结果, 还没有足够的宽容度。所以, 害怕地震预测万一失误, 将带给大众没有必要的不安和焦虑。这也是灾难预测机制没有健全的一个主要因素。实际上, 比起地震带来的损失, 预测失误带来的后果是可以忽略的。大众需要正确的引导, 而且, 现在处于信息多元的一个开放时代, 我们要充分信任大众, 并给予适当的引导。相关部门可以告诉大家, 预测只是预测, 不是一定会发生。这样, 大家多少会有所准备, 同时会有相应的宽容度。

灾害已经发生, 对于灾区民众来说, 是永远的悲痛, 或者感动。而对于地震研究专家和学者来说, 也是一次深刻的教训和经验。前车之鉴, 放眼未来, 在全世界范围内, 科技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然, 我们的媒体的科技传播能力建设, 也有很长的路要走。

摘要:文章提出, 科技思维和素养的缺乏、科技传播理念的薄弱、科技类新闻报道数量不多、分量不足以及报道环境不佳等因素使得大众的科技意识还比较薄弱, 科技思维能力还不够强, 这些都是汶川地震之前的种种异常现象没有受到足够重视的重要原因。作者由此引发了对科技传播在灾害事件中的作用的反思, 并提出了七条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建议。

汶川地震作文素材 篇5

可最后,我们却总是用力的铭记再用力的忘却。我总是怀疑我们是否真的能够忘却悲伤,所以我总是找不到美好的开端。

我看到那些学会了忘却的孩子们,抹掉了伤害的记忆他们却仍在哭泣。那些受伤的细节如同一个个黑洞在记忆的世界里搅乱我们的灵魂,于是只好忘却,狠狠的挖去被那些悲伤腐化的记忆黑洞。或许因为悲伤的时光太久神经习惯了被悲伤牵动着哭泣,可现在哭泣又神经质的开始,却找不到悲伤的理由,原本牵动眼泪的理由全变成虚空的深洞,于是不敢再找寻回忆,生怕在记忆的世界里前行的时候不小心就坠入深洞,从此生命变成虚空。所以只好把满是深洞还来不及愈合的记忆同悲伤一同掩埋。强迫我们向前看却再也不敢回头。

伤害又来了,我们眼睁睁的看着死亡和伤痛,耳朵里满是呼喊和哭泣的声音,就连呼吸的时候都有浓重的尘土的味道。我们该如何是好。记忆,还是逃避。

终于我们还是选择纪念。纪念哀伤,感动,死亡。近乎残酷的让我们记得疼痛的感觉,可当疼痛感觉过后竟然能看到生的希望。穿越伤害以后的我们更加努力的生活。

汶川地震大救援 篇6

剧烈的地震冲击波迅速向外扩散,成都、都江堰、理县、汶川、茂县、北川、绵阳、德阳……

道路中断、电力中断、通讯中断……

迅速集结的救援大军,向汶川方向艰难而强力推进。

新华社数十名记者兵分10多路迅速奔赴汶川、北川、茂县、理县、绵竹、什邡等重灾区。他们在哭泣中拍照、在乱石纷飞间采访、在余震中写稿,在大灾大难中见证了人性的光辉,见证了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都江堰:通往汶川必经之路

都江堰是成都距离地震中心最近的一个市,也是通往汶川的必经之路。震后立即向汶川方向进发的新华社记者发现,都江堰通往汶川的公路完全中断,无法通行。

进入都江堰城区,记者看到部分房屋倒坍,主街道两边一些房屋出现大面积裂缝,楼房底层一些店铺玻璃门窗被震碎,有的房屋顶层屋檐被震垮,高挂空中。路边一处加油站围墙被震垮。在石油路,四五幢楼房被夷为平地,遍地瓦砾,一些人在废墟上拼命地刨……

都江堰市聚源镇聚源中学一栋三层教学楼被震垮,部分学生被埋并有死亡情况。当地政府组织了8台大型机械搜救被埋在瓦砾中的人;都江堰市中医医院住院部大楼垮塌,几十名病人和医护人员被埋在废墟下。被抢救出来的病人在雨中继续输液。

在都江堰城区客运中心附近,一两公里路段就有二三十处大面积房屋倒塌。这些倒塌房屋有的是简易搭建房,有的是修建仅两三年的商品房。城区广场聚集了数百名避险群众,他们搬来了被子、椅子等,准备在广场上过夜。

在都江堰市度假游玩的65岁退休人员樊光琪当地震发生时,正好在城内风景点南桥广场打牌,突然一阵地动山摇,连他在内的周围10个人即使抓住旁边的栏杆也站立不稳,灰尘漫天蒙住了眼,耳边全是瓦砾摔落声。等看清东西的时候,周边的三栋四层旅馆顶部已全部垮掉……

5月13日凌晨,在成都通往都江堰的成灌高速路上,100多辆闪着应急灯的出租车冲破茫茫夜色,疾速驰向都江堰抢救伤员。灾情发生后,都江堰运送伤员的车辆严重不足,成都市交通委员会通过交通电台紧急呼吁出租车驾驶员前往都江堰。短短几个小时,17家出租车公司的近千辆出租车前往,参与义务救援大军。

北川:县城几乎无一完整楼房

5月13日清晨7时,当新华社记者徒步一个多小时,终于到达北川县城时,眼前的惨状令人难以置信:县城内的楼房几乎无一完整,几处废墟还冒着浓浓的黑烟,被砸扁的汽车随处可见。

每处堆积如山的废墟下,都可能埋着受困群众。县城里已基本没有了道路,救援者只能在山坡、水沟、河床里摸索前行。迎面而来的是一批批撤离的受灾群众,他们中,有的头破血流被人搀扶,有的昏倒在担架上。

北川县杨家街农贸市场是受灾最重的部位之一,它被地震中平移过来又倒塌的楼房彻底压在底下,前后几排楼房消失得无影无踪。42岁的向世勇当时刚好在另一条街道上,侥幸逃过一劫,然而,他那正在看管店面的妻子却永远出不来了。

在临近县城被当地人称为“三道拐”的地方,记者看到,公路像被人扯住两头生生折断了,完全扭曲变形成了“麻花”,与原来水平位置高低错位四五米。由此至县城方向,大大小小无数滑坡塌方覆盖了整条公路,七八米高的巨石堆阻断了行进路线,救援者和逃生者只能在巨石中爬行。

北川县商业街惨烈一幕让所有参与抢救的武警战士眼泪打转:一对年轻父母为了保护孩子,一个压一个地护在两岁多女儿身上,40多小时后,这名女孩被成功救出……

在北川县农发行,12名工作人员仅7人逃出。银行办公室主任的妻子被埋在废墟下,他却顾不上悲伤,赶紧帮助抢救同事79岁高龄的老母亲,并一直把她护送到安全区。

自清晨6时30分塌方路段抢修通车后,1万多名武警官兵、预备役战士、志愿者和来自各地的支援人员陆续进入北川县城,有组织地在各个废墟点抢救被埋人员。据某武警指挥学院战士称,从清晨至中午,至少抢救出200多名幸存者。

灾难激发了人们最大的互助精神。在湿滑的山坡上,在危险的塌方上,无论是撤离的群众,还是救援的人们,无论年老年少,大家都自觉地互相搀扶,帮助传递担架。

14日上午9时许,在重型机械和生命探测仪、搜救犬帮助下,重庆、沈阳和四川消防官兵在城区边的北川中学救出几名中学生,而后,在县城主城区的救援人员救出数十位幸存者。因县城城区与外界仍无法通车,被救出来的幸存者全靠武警官兵抬着担架行走1公里多的山路到任家坪。成都、重庆、洛阳等地各大医院组成的医疗队紧张地为每一位幸存者检查、包扎及紧急处理,再将他们送上救护车。

在现场进行紧急救治的泸州中医院医生告诉记者:“这些幸存者被掩埋了40多个小时,大多受了伤,十分虚弱,医务人员会先进行简单包扎和紧急救治,然后把他们送往附近的安县医疗点进一步治理,需要做大手术的再送往绵阳救治点医治。”

14日,下了一天雨的北川晴了,更多支援者陆续抵达北川,救援队伍规模比13日扩大了几倍,救援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绵竹:老师用身躯护住4名学生

地震袭来,位于绵竹市境内的东方汽轮机厂95%的建筑物和厂房坍塌,500多名职工和职工家属失踪,全县通信设施被损毁,信息无法向上级政府部门汇报,也无法及时向友邻区县求救。

东方汽轮机厂总经理张志英告诉新华社记者,工人们的搜寻和自救几乎同时展开。在雨中,缺少大型机械,大家就用杠杆撬,用手刨;听到废墟下有人呼救,就有工友主动驻足,凑近废墟中的缝隙试图与他们交谈。

武都卫生院内科主任贾正平24小时没有合眼、没有吃饭。他手拿刚刚争取到的消炎药,匆匆向病人住的塑料棚走去。贾正平焦虑地说:“缺药,真的缺药。”指着半边墙体被震裂的卫生院,贾正平说:“为救病人,有的医生几次冲进危房抢出药品。”

在绵竹灾区,常看到一辆辆卡车,坐满一手输液、一手托药瓶的病人,呼啸前行。这是为解决灾区病人猛增,救护车数量有限而“发明”的“卡车式救护车”。

13日一直下雨,灾区有伞可打的群众很少。没有公共汽车,只有个别出租车在营运,路上到处是招手希望搭车的受灾群众。他们需要更多饮用水和药物、御寒用品等。

13日23时50分,救护车的鸣笛声响彻汉旺镇,救援人员在东汽中学坍塌教学楼里连续救出4名学生。

被救女生刘红丽的舅舅对记者说:“我外甥女是高二(1)班的学生,要不是有他们老师在上面护着,这4个娃儿一个也活不了!”

学校操场上,记者从工作人员手中的遗体登记册里查到了这位英雄教师的名字——谭千秋。他的遗体13日22时12分从废墟中被扒出。

“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身下是4个学生。4个学生都活了!”一位救援人员向记者述说。

操场上,学生家长按当地习俗为谭老师燃起一串鞭炮……

汶川、茂县、理县:

救灾“盲点”被突破

地震后,震中汶川县在10多个小时内与外界失去了联系。直到5月13日1时15分,阿坝藏族自治州政府副秘书长、州应急办主任何飚才与汶川县县委书记王斌电话联系上。

王斌说,汶川县威州等乡镇群众的房屋大部分倒塌,汶川县城部分房屋倒塌、大部分房屋出现险情,当地已展开自救,县城3万余人在避难场所不敢回家。

13日下午3时许,经过20多个小时惊魂逃亡的汶川居民谭斌,浑身是伤、跌跌撞撞到达都江堰市城区。他向记者讲述了当地受创的惊人情景:大地摇晃,房屋几乎全部被夷为平地,大量居民被埋在瓦砾中,幸存的家畜吓得四处乱窜……

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北端与川西北高山峡谷接合部的汶川县道路本来就崎岖,大地震后,道路要么被山体滑坡严重堵塞,要么遭受地震冲击波断裂。即使使用大型机械的地面部队不停作业,开辟通道的速度也十分缓慢。

持续余震和阴雨让救灾抢险“雪上加霜”。震后,川西天气突然恶化。从12日晚起,川西地区开始降雨,13日凌晨雨势加大。成都军区于12日、13日连续两天派出直升机前往救援,都因天气受阻。14日凌晨,川西地区的雨势仍未停息。在频繁余震中,山路上不时有飞石伴随大雨滚落……

汶川、茂县、理县等几个县市,成为最难进入的灾区和救援“盲点”。

抢险救人,刻不容缓。解放军、武警官兵及当地救援人员,从各个方向强力向这些受灾严重的“盲点”突进。

——13日夜,首支部队突进汶川县城。

12日深夜,某高炮团一支20人的侦察分队进入汶川境内。经过一天奋战,一支30余人的成都军区先遣队13日夜冒雨徒步进入映秀镇。14日12时,水路运送了200名解放军到这里抢险。

13日23时15分,武警驻四川某部救援第一梯队的200名官兵由理县强行军90公里后,到达汶川县城。武警四川森林总队阿坝支队的100名官兵随后到达。

14日早8时,汶川县城已有上千名官兵开展救援,后续部队源源不断开进……

恶劣的天气终于转好,雨停且透明度较高,汶川当地具备空投条件。2架军用直升机飞抵汶川映秀镇上空,空投食品、饮用水、药品等救援物资。

14日11时50分,新华社记者随成都军区一支应急通信小分队搭乘直升机抵达汶川县城。眼前的映秀镇是一片瓦砾,飞机降落的空地旁是倒塌的学校大楼。一位消防部队的中校跑过来,请求让他搭飞机到都江堰:“这儿特别缺药品,缺专业救援队伍,我要去把我的队员带进来。”

——13日凌晨,武警官兵突进茂县。

受灾同样严重的茂县,在东北方向与汶川相连。12日夜间,武警驻川某师一路由数百名官兵组成,向茂县行进。武警重庆总队前方救援部队于13日早上抵达茂县附近,由于通往茂县的道路被堵,救援部队就地展开抢险工作。

14日9时20分,成都军区某红军师500名官兵进入重灾区茂县开展救援。某集团军军长许勇乘直升机在茂县空降。15名空降兵于14日中午成功伞降进入茂县,并传回该县10.5万人受灾、两个水电站损毁严重有决堤危险等重要信息。

14日12时15分左右,总参应急办通过无线监听测知,空降兵某军100人已在四川茂县实施空降。

14日18时,武警重庆总队前方救援部队500名官兵抵达茂县县城进行抢险,这是继14日空投的空降兵小分队后进入茂县的大部队。

——13日凌晨,阿坝军分区机关干部及卫生救护队突进理县县城。位于正西方向的理县与汶川紧紧相连。12日下午在执行任务中因地震被困于汶川和理县间的空军某部雷达团42名官兵,就地参与抗震救灾工作。

13日4时,阿坝军分区机关干部及卫生救护队85人,连夜徒步6小时32公里,到达理县县城,并展开救援。解放军、武警官兵相继赶到。

武警水电三总队100余名官兵携30余台机械和车辆,经过27小时奋战,于14日9时抢通从马尔康到理县县城的47公里道路。

14日夜,从成都经雅安市、甘孜州绕行数百公里抵达汶川附近的阿坝州理县的道路初步恢复通车,理县的固定电话经抢修基本恢复。

……

“徒步也要走到灾区,徒手也要挖出灾民。”救援人员与死神赛跑,尽最大努力抢救受灾群众。

与此同时,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全国各地,献血、捐款的人排起长队……暖流如潮,涌入地震灾区。■

编辑:卢劲杉

上海检察干警向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表示深切哀悼

上海市检察院检察干警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向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表示深切哀悼。5月19日下午14时28分,市院机关的检察干警们身着检察制服肃立于检察大楼广场上,向遇难同胞默哀三分钟。此时,检察大院内所有警车鸣笛致哀。

当四川汶川 “5·12” 大地震灾害发生后,上海检察机关干警心牵灾区,紧急行动,纷纷捐款,目前市院机关已向灾区人民捐出首批善款25万元。■

摄影报道:蒋爱山

编辑:曹参

中国以空前透明之举抗击汶川大地震

四川省政府13日下午举行汶川大地震后首场新闻发布会。四川省副省长李成云还向在场记者表示,类似发布会将定期举行。

从12日深夜起,多家中外媒体的记者已陆续赶到成都,有的已进入都江堰等灾区采访并发回现场报道。

“相当充分的信息披露和高级官员的快速反应,与中国当年应对唐山大地震有巨大的不同。”美国《纽约时报》13日这样评论。

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汶川县12日下午突发8级地震后,震中附近交通、通信全面中断,变成一座“孤岛”;但阿坝藏族自治州政府网站不断滚动更新的灾情报告和求救信息,为外界获知震中灾情提供了唯一且宝贵的渠道。

阿坝州应急办主任何飚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电话采访时说:“灾情太严重,只有及时全面地公布消息,让外界充分了解震中的情况,我们才可能尽快得到救援。”

在这次32年来最严重的大地震发生后短短几个小时内,中国已进入紧急救灾状态。

汶川大地震之后,中国政府部门的信息透明度之高引人注目。四川、重庆、甘肃等地民政和地震部门不断滚动发布最新灾情和遇难者数字等信息;目前,除因道路阻塞仍无法抵达震中区域外,海内外都能与救援力量几乎同步地了解到过去还属于“敏感内容”的灾情和救援情况。

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震撼了中国。针对舆论中的一些疑虑,中国地震局及各地地震监测部门迅即发布消息,明确否定了“北京12日晚将发生强烈余震”“浙江发生地震”等谣言;广东、河南等地政府还通过手机短信向公众发去安全提示。

三峡总公司也在第一时间发布了世界头号水利工程三峡工程安然无恙的消息。

及时的信息披露让各地民众很快平静下来。12日下午,从北京、上海多座高层写字楼台中跑出求生的职员陆续回到工作岗位,并如常下班回家。在成都等地,众多市民由担心自身安全逐渐转为关注灾区民众,走上街头采血车奉献爱心。

5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强调,以政府信息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

2003年以来,中国陆续遭遇非典危机、洪涝灾害、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拉萨等地暴力事件和此次汶川大地震等重大突发事件,危机处理机制和能力受到严峻考验,也推动了更透明、更有力的危机处理机制的成熟。

在今年年初罕见的南方雨雪冰冻灾害过后,中国提出:要加强对现代条件下自然灾害特点和规律的研究,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尽管灾区的伤亡数字还在上升,但令人欣慰的是,各地开始传出越来越多民众获救的消息。

汶川地震反思 篇7

官方交出重建答卷

在汶川地震三周年之际, 中国政府向世界交出了一份答卷:

截至今年4月底, 汶川地震灾区41130个国家重建项目中近95%已经完工, 累计投资8851亿元。预计今年9月底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颁布3周年时, 灾后恢复重建各项任务将全面完成。

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 为开展灾后恢复重建, 国务院同年9月印发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 在四川、甘肃、陕西三省51个重灾县区、13万多平方公里范围内全面启动了恢复重建工作。目前三省51个重灾县区在重建中优先完成城乡住房、学校医院、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后, 其他各专项规划任务也已进入到收尾阶段。

恢复重建首重民生

“5.12”汶川特大地震过去三年, 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已基本完成, 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总体超过灾前。在这三年时间里, “民生”成为恢复重建工作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

从2008年6月开始, 四川省就着手使临时生活救助与低保实现制度对接。到当年12月, 8.2万城市居民被纳入城市低保, 55.6万人被纳入农村低保。据统计, 2008年到2010年, 四川全省共采购和接收捐赠棉被714.6万床, 棉衣裤643.4万套, 取暖用品79.2万件。三年时间内, 中央和省两级下拨灾区用于社会救助的资金近750亿元。

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曾表示,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 “灾区最漂亮的是民居, 最安全的是学校, 最现代的是医院, 最满意的是百姓”。而新北川中学的重建融合了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一个前所未有的最棒的设计团队”, 设计方案前后进行了12次论证, 建筑不仅融合了羌族白石崇拜等特色, 其抗震强度更是高达8级。

重建考验彰显政府执政理念嬗变

“5.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被认为是灾后重建的世界性难题, 其重建范围之广、难度之大, 为世界瞩目。

如果说抗震救灾是对政府抵御风险能力的检验, 那么灾后重建则是对政府执政能力的更大考验。分析指出, 3年灾后重建过程提高了政府部门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 公权力行使开放性和透明度的提高让每一个身在其中的社会成员都得以参与重建过程, 也因此避免了决策的盲目和随意。

执政理念的变化, 首先体现在前瞻、明晰的重建规划。政府迅速成立了灾后重建组和规划组, 震后仅5个月, 就发布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其二, 这种执政理念变化还体现在对依法行政的强调, 重建带来许多全新的法律和政策问题, 也对执政者制度建设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验。官方相继制定出台了《防震减灾法》等法规制度, 及时将重建纳入法制轨道。同时, 自2009年起, 中国将每年5月12日的汶川特大地震纪念日确定为“防灾减灾日”。其三, 面对数以万计的重建项目, 以万亿计的重建资金, 政府在重建过程中大力推进各领域的阳光监督。

发展振兴任重道远

灾后恢复重建三年目标任务已经基本完成, 但要实现发展振兴,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去年5月, 四川在提出灾后恢复重建基本告一段落后, 及时把工作重点转向灾区的发展振兴, 并且明确以产业发展、就业促进和扶贫帮困三个方面为重点。

首先在政策层面, 四川省政府编制了灾区发展振兴的规划, 及时对产业发展、就业促进和扶贫帮困制订了相应的政策性规定, 并明确阶段性的目标和近期工作。二是在工作层面, 四川省委、省政府开展了以“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为主要内容的帮扶活动。此外, 四川和18个对口援建省市建立了长期合作机制, 通过产业互助、经贸合作、人才交流和信息沟通等方式, 帮助灾区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

汶川地震预兆迷局 篇8

75年前,正是在这里,四川省西部的羌族聚居区——茂县叠溪发生了7.5级地震,而32年前的1976年8月16日和随后的23日,四川松潘和平武——这条距离汶川不到160公里的狭长地带,先后经历了两次7.2级强震,直至震区的元宝山生生裂开。

6年前就有征兆?

早在2001年,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员陈学忠就曾著文论述《四川地区7级以上地震危险性分析》,正如李四光在1967年就对唐山大地震作过早期预报一样。

“四川处于中国最大的一个地震区,也是地震活动最强烈、大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青藏高原地震区。这里发生的7级以上强震数,居全国之首。”陈学忠告诉记者。

但这些年,它平静得让人生疑。“两个世纪以来,四川地区强震发生的时间间隔平均为16年,最长34年, 最短3年,但从1976年以后就没有七级以上的地震了,这远远超出平均时间间隔。”陈学忠说。

2001年11月,四川外围地带—青海与新疆交界的昆仑山口西发生的8.1级大地震让陈学忠提高了警觉—据他统计分析,自1900年来,四川地区发生了7次7级以上地震,每次地震之前的1到3年,中国大陆其他地区都发生过7.7级以上的大地震。他由此得出结论:“从2003年起就应该警惕四川地区发生7级以上地震的可能!”

虽然陈学忠在6年前就预测要发生的这场灾难,然而它的到来,仍然让他感到防不胜防。

对许多自然灾害如洪水或暴风雨,最好的对策是找出这类事件发生的统计概率。地震学家采用同样的方法,向公众发布破坏性地震可能发生的概率。

但是这种简单的概率计算遇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处于某一特定构造带的地震并非严格地遵循以往规律发生,地震有时是成组发生,有时会出现平静和空区。

“统计的东西有误差,在生活中,仅是一种经验论,”陈学忠说,“它没办法告诉你,到底是哪月哪天发生。”

地震学界认为,地震统计法只是现阶段对地震预测的三种常规方法之一,另外两种是地震地质法 (监测地质应力变化) 和地震前兆法 (监测大地震前震、地磁异常等等) 。三者需要相互结合,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但这一次,似乎没有人明确判断出地震的前兆。据地震前兆监测者——西南地区一位防震减灾局局长称,他也是直到2008年5月12日下午14:28分,办公楼摇摇晃晃的那一瞬间,才意识到这场地震来临的。

上万只蟾蜍过马路

据5月10日的华西都市报报道,2008年5月9日,在距离汶川县仅65公里之隔的四川省绵竹市,上万只蟾蜍集体迁徙,在水泥路面上密密麻麻地排着过马路,历时两个多钟头。

人们本能地联想到灾难。但四川省林业局的工作人员解释说:“这其实是一件好事情,说明绵竹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

同一天,江苏省泰州市市区的东风大桥上也出现了黑压压的数万只蟾蜍。当时有专家表示是近期河水缺氧造成。

这些蹊跷事很快见诸报端,又很快被人们遗忘。

有关动物能预报地震的说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73年,赫利克城大地震发生前五天。据希腊军事学家埃利亚努斯记载,居民发现了动物的异常:“城里的老鼠、貂、蛇、蜈蚣和金龟子倾巢而出,它们一股脑儿逃出城,沿着大路一直向南。”

一些科学家认为,动物机体实际上是一架复杂而敏感的环境变化的感知系统,如同一架“活”的地震前兆监测系统,可以把有关的地震前兆信号进行有效地提取和放大。

为此,2007年5月21日,北京大兴区成立了全国首个野生动物地震宏观观测站,对野生动物在地震发生前的敏感反应进行24小时监测,包括黑猩猩、鹦鹉和老虎在内的55种动物被选定“上岗”。

一些地质的异常表现,在事后也被质疑是强震的讯息。“这可以作为很好的观察指标,”陈学忠说,“像在唐山大地震前,滦县高坎公社的水井就曾经忽升忽降过”。

谣言?“群众预报”?

5月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布了一则“阿坝州防震减灾局成功平息地震误传事件”的新闻:

“5月3日晚8时,阿坝州防震减灾局接到群众咨询电话,求证‘马尔康县梭磨乡马塘村将要发生大地震,村干部劝村民搬到户外居住’的传言是否属实……乡人民政府迅速着手查找谣传来源,经查,此次谣传的发生是由于马尔康县在传达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时,村干部将‘地质灾害’误听为‘地震灾害’而造成。”

无论中国地震局还是地区级的防震减灾局,均表示对此毫不知情。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首席预报员孙士介绍说,中国地震预报的管理分两个层面,一是各省级地震局,由国家地震局直接管理;往下是各地级、县级地震部门,归地方政府管理,但业务上由中国地震局指导。

如果各地地震部门有地震预测意见,应当填写“地震预报卡”寄到国家地震台网中心。

“地震预报卡”包括三个要素:几月几日至几月几日、在什么地域、可能发生几级地震。国家地震台网中心负责全国“地震预报卡”的管理。每年,中心都会收到100多份短期或临震方面的预报卡。

孙士说,在这次汶川地震前,中心没有收到与此相关的任何“地震预报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十六条规定,“国家对地震预报实行统一发布权。”这意味着,属于地震系统的任何一级行政单位、研究单位、观测台站、科学家和任何个人都无权发布有关地震预报的消息。

“大地震之前要做出临震预报,主要有两个依据,一个是动物的宏观异常,二是有丰富的前震活动,比如小地震频发。但这一次,既没有动物的宏观异常活动,也没有任何前震活动。”孙士说。在专家眼里,仅仅上万只蟾蜍的集体出动依然不构成“宏观异常”的证据——规模依然太小,并且动物种类单一。

记者了解到,仅仅北京一地,就有上百位民间专家,或者说是爱好者长期从事地震研究,向地震局反馈信息。他们每天都会发出有几十个地震预测。如果每次都发布预报信息,显然将使预报完全失效。

5月6日,有网友在当天百度“地震吧”发帖称:“我在临沂看见大片地震云,不知今明两天哪里要发生6级以上强震。”帖中还附上了天空中条带状云朵的照片。这个帖子在12日之前一直被冷落,目前点击率已高达570万次。

以专业的眼光来看,这一帖子毫无价值—实际上,全国范围内诸如此类、以各种形式发出的猜测每天很多,何况它依据的是与这次地震相隔甚远的山东临沂所看到的现象。

没有预报

汶川大地震之前,由于“没有发现可靠的异常表现”,中国地震局没有作出任何地震预报。

地震预报在世界范围内确实属于高精尖的科技难题。“像美国2003年的加利福尼亚大地震,还有日本上个世纪的神户大地震,都没有报出来。他们的监测能力已经很高、很理想了,照样报不出来。”陈学忠说。

中国是一个饱受震灾之苦的国家,这也使得它在世界地震预报史上享有一席之地。世界上第一架地震仪——候风地动仪就是在公元132年由东汉张衡发明的。1949年以前,旧中国只有一个地震台、3位地震工作人员。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现代地震预报事业是从1966年河北邢台大地震的现场逐步发展起来的。目前,中国建立了1000多个现代化的地震台。

中国曾有一次举世瞩目的成功的临震预报——1975年2月10日的辽宁海城大地震。“较成功的预报在众多地震中只占很少的比例。地震学有条规律,是‘小震折腾,大震到’,海城大地震之前有一系列小地震,因而很好地做出了预防。但这次的汶川大地震像是晴天霹雳,震前没有其他地震发生。”陈学忠说.

陈学忠进一步解释,“要捕捉地震的微观前兆,就必须建立覆盖面积地区的地震观测台网,进行长时间的精密观测。而在西部地区,囿于勘测环境、交通和经济发展,它的地震监测台网的密度远远低于东部地区,地震监测能力相对薄弱。”

历史上有一首《地震现象歌诀》:“震前动物有前兆,发现异常要报告。牛马骡羊不进圈,猪不吃食狗乱咬……”

确实,单单看这些现象,以上解释也都是合理的,但依据“异象”预测地震并不一定可靠。(摘自:《中国新闻周刊》2008年5月23日编辑:何乐)

汶川八级地震有感 篇9

四川汶川大地震, 神州大地都抖颤。

山崩地裂狼烟现, 道路通讯全中断。

房屋倒塌万万千, 夺去生命数以万。

余震连连不间断, 人人自危不安全。

民众普遍宿露天, 胆寒心惊难入眠。

书记闻讯当机断, 心系灾民一线牵。

紧急召开高层会, 全党全军总动员。

以人为本明重点, 不惜代价不惜钱。

即刻行动不容缓, 损失降到最低限。

温总理率先垂范, 为民生一马当先。

最早到达都江堰, 下车直奔第一线。

城镇农村貌全非, 呼亲唤友音凄惨。

尤以学校更为重, 死的都是青少年。

总理声嘶泪满面, 人神共泣世罕见。

调动军警十多万, 陆海空军一齐现。

个人生死置度外, 救出无数重伤员。

白衣天使从天降, 死神不敢再来犯。

阎王老子被感染, 发放众生返阳间。

全国人民一条心, 众志成城力无边。

同系中华血脉连, 港澳台胞齐参战。

世界各国也震撼, 纷纷发来慰问电。

华人华侨泪心酸, 奔走相邀把钱捐。

从文艺复兴到汶川地震 篇10

历史教育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还要重视对学生人文主义精神的培养, 因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生活的意义, 学会做人。历史教学要帮助学生感受人类文化的精神家园, 从而达到内心的选择和情感的升华, 培养他们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精神。因此人文主义精神的教育说到底是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对学生健康性格、良好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学习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时, 就是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精神教育的最好时机。在讲到文艺复兴这一节课时, 我先让学生回顾了人文主义精神起源于古希腊, 接着追问:为什么说人文主义精神起源于古希腊?古希腊先哲们对发展人文主义思想做出了哪些贡献?通过学生的回答, 我向学生指出从智者学派、苏格拉底到斯多亚学派要求以人为中心, 从尊重人的感性发展到倡导人的理性, 追求知识、美德、思想自由, 倡导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人文主义的观点, 从而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人文主义的含义。并指出正是在这样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环境中, 产生的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也被赋予了人格和人性。众神尽管伟大, 但也有像人一样的缺点。神话中的英雄们自由奔放、独立不羁、狂欢享乐, 但在困难面前又表现得艰苦卓绝, 百折不挠。其实希腊神话对众神性格的塑造反映的是人类在童年时代对自身的要求:自尊、刚强、勇敢、乐观。

在人性被基督教压抑了千年之后, 14世纪首先从意大利开始, 迎来了一场伟大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 人性得以复苏和张扬。在教学中, 我一反结论式的教学, 而是采取了引领学生欣赏文学艺术作品的方式, 让学生深刻理解“人的发现”。我首先介绍了在基督教的原罪说、禁欲说之下, 人的现世生活被否定了, 生活的目的和意义就是赎罪和忏悔。其次, 我引领学生欣赏中世纪宗教作品中的表情呆板的人来加深印象。然后通过文化巨匠作品中所描绘的“人”的形象来理解这个伟大变革的时代。通过欣赏意大利文学三杰、艺术三杰和英国莎士比亚文学作品中对人的塑造和赞美, 让学生把自己的体验感受进行表达交流。学生纷纷发言, 指出这些文化巨匠赋予人以自由平等、富有才智和创造潜力, 他们笔下的人乐观热情、青春唤发, 反对禁欲主义、追求爱情金钱, 提倡冒险, 勇于探索未知世界, 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和世俗生活的享受。即使美术作品中圣母的形象也表现得青春、丰腴、慈爱, 充满了女性的韵味和母性的光辉。通过作品赏析, 学生深刻理解了文艺复兴继续高举人文主义的旗帜, 是继古希腊智者运动之后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早期资产阶级摆脱宗教束缚, 要求人性解放的一场新文化运动。

伴随着学生对人文思想的进一步理解, 我进而指出, 人文精神表现在个体身上, 就是倡导如何做人, 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表现在国家和民族身上, 就是如何对待个体, 如何体现以人为本、为人民利益服务。并及时结合汶川大地震这一场中华民族深重的灾难, 指出当这样的灾难来临时, 我们伤心、哭泣, 我们同时也深深地被炎黄子孙团结一致, 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和关爱生命、绝不放弃的人文主义精神而感动、震撼:从温总理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只要有一线希望, 就要付出百倍的努力”到胡主席的:“时间就是生命, 灾情就是命令, 一分一秒, 都可能救出一个生命, 一个孩子”;从解放军战士和武警官兵不畏生命的危险和亲友的安危奋力抢救每一个生命, 到全国人民无怨无悔, 慷慨解囊, 勇跃募捐, 支援灾区;从医疗工作者到平凡的志愿者、每一个普通人, 每一个场景都让我们震撼并潸然泪下。政府的迅捷、理性, 竭尽所能挽救每一条生命, 全国人民的同情、关爱、帮助, 灾区人民坚强乐观和重建家园的信心, 都让我们无处不在地感受到了人文主义的光辉、人性的温暖和爱的力量, 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正如学生指出的西方媒体指责中国在西藏问题上没有人权, 而汶川地震中中国政府的表现就是最好的回击。中国政府以它的人性化、人道化、公开性受到了国际舆论的好评。

其实, 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实质就是对生命的终极关怀。汶川地震中, 中国军民的表现给我们上了一节生动感人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实践课, 使人文主义教育自然天成, 深入到学生的灵魂之中。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汶川地震反思】相关文章:

舆情-汶川地震05-25

汶川地震有感07-10

汶川地震灾害05-17

汶川地震灾区07-03

中国汶川地震07-18

汶川地震与尼泊尔地震10-16

汶川地震诗歌范文05-24

512汶川地震范文06-06

汶川地震绵阳市区06-23

汶川地震英语作文06-23

上一篇:小学生集体荣誉感培养下一篇:墙体材料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