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内镜下治疗

2024-09-04

超声内镜下治疗(精选十篇)

超声内镜下治疗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77例SM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经普通胃镜检查诊断为SML, 后行超声内镜检查, 并根据检查结果行内镜微创治疗。其中男36例, 女41例, 年龄18~77岁, 平均 (52.8±4.7) 岁。排除消化道严重狭窄, 内镜无法通过者;存在肺功能衰竭或心功能不全, 无法耐受EUS检查者;存在胃底静脉或食管静脉曲张者。

1.2 方法

1.2.1 EUS检查

(1) 病人准备。术前8h禁食, 对于存在胃排空障碍者或老年患者, 需禁食12h;对于可能存在幽门不全梗阻者, 要先洗胃, 再行EUS检查;对于术前存在焦虑或精神紧张的患者, 要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 部分心理障碍较为严重者, 需肌注安定等药物。术前口服局部麻醉药和去泡剂。 (2) 检查。普通胃镜检查:仪器选用富士能SU-7000型胃镜, 常规记录病灶的大小、部位、形态、合并病变等情况。EUS检查:仪器选用PENTAX 3630UR型超声胃镜, 探头频率7.5~20MHz。使用脱气水浸泡法进行检测, 详细观察、记录病灶的声像图特征, 包括病灶大小、部位、回声强度、来源层次、边界等, 获得初步诊断结果。

1.2.2治疗方法

根据检查结果和患者意愿, 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1) 外科治疗。42例行外科手术, 采用腹腔镜或开腹手术进行治疗, 并取病灶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2) 内镜治疗。35例行内镜微创治疗, 在超声内镜引导下完全切除病灶组织, 并对切除的病灶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以获得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数据,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х2检验,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起源层次

77例患者经EUS检查, 共检出79处病灶, 病灶部位:食管12处 (15.19%) 、胃63处 (79.75%) 、十二指肠4处 (5.06%) 。EUS检出病灶的起源层次:62.03%的病灶都起源于固有肌层, 15.19%起源于黏膜下层, 16.46%起源于黏膜肌层, 6.33%的起源层次不确定。

2.2 EUS与病理诊断结果

本组患者的EUS与病理诊断结果显示:诊断准确率为68.35%, 其中囊肿的诊断准确率为100%, 间质瘤为94.44%, 脂肪瘤为80.00%, 平滑肌瘤为57.89%, 异位胰腺为50.00%, 然而EUS未检出神经鞘瘤、类癌、增生性息肉。

2.3 超声内镜表现

源于固有肌层的间质瘤病灶表现为低回声, 源于固有肌层和黏膜肌层的平滑肌瘤表现为低回声。异位胰腺的回声表现多样, 且主要为位于黏膜下层的混合回声和低回声。

2.4 治疗结果

进行内镜微创治疗的35例患者中, 行EMR治疗10例, 行ESD治疗25例, 1例行ESD治疗的患者因出血难以控制而中转开腹手术, 其他患者均成功切除病灶。术后随访3~24个月, 均未见转移或复发。

3 讨论

消化道黏膜下病变在内镜下多表现为表面光滑的半球形或球形隆起型病变[2]。由于SML在内镜下的表现相似, 再加上其表面有正常黏膜覆盖, 所以普通胃镜活检仅能提取黏膜组织, 故难以明确病变性质。在超声内镜下, 可清晰地观察到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的位置、大小、边界、起源层次、回声特点及其与相邻淋巴结的关系, 同时还能区分壁内外病变, 是目前临床诊断SML的首选手段。较小的SML大部分都为良性病变, 但瘤体越大, 发生恶变的风险也就越大[3~5]。

间质瘤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消化道肿瘤, 好发于>50岁人群, 且有60%以上都发生在胃部, 30%发生在回肠和空肠部位, 仅有5%发生在十二指肠[6]。临床研究认为间质瘤具有恶变倾向, 大部分学者主张行手术切除未转移的间质瘤。间质瘤早期症状隐匿, 诊断难度较大, EUS检查可见起源于固有肌层的低回声, 其对间质瘤的检出率较高[7]。平滑肌瘤也是较为常见的SML, 且好发于食管[8]。异位胰腺多发于十二指肠、空肠、胃部, 可引起进食相关的腹胀、腹痛症状, 大部分患者在切除病变后症状消失[9,10]。本次研究结果显示EUS对异位胰腺的诊断准确率为50.00%。在EUS检出的79处病灶中, 共有54处与病理检查相符, 诊断符合率为68.35%, 这一结果与国外相关文献报道相符。

在超声内镜引导下治疗SML的常用术式包括EMR (黏膜切除术) 和ESD (套扎治疗和黏膜下切除术) 。近年来, 内镜微创治疗SML的临床应用已越来越多, 对于直径不足3cm的SML, 临床主张采用内镜微创治疗。ESD和EMR在EUS辅助下严格把握适应证, 均能完整切除病变。本组病例中进行内镜微创治疗的35例患者除1例转开腹手术外, 其他患者均成功切除病灶, 且随访未见复发或转移。

综上所述, EUS检查能检测出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的大小、病灶起源、回声特征等, 对于诊断SML病变性质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并且在EUS指导下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摘要:目的:评估超声内镜 (EUS) 在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 (SML) 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7例SML者进行EUS检查, 部分患者在确诊后行超声内镜治疗, 分析EUS诊断及治疗结果。结果:EUS共检出79处病灶, 食管12处 (15.19%) 、胃63处 (79.75%) 、十二指肠4处 (5.06%) 。病理诊断准确率为68.35%, 其中囊肿的诊断准确率为100%, 间质瘤为94.44%, 脂肪瘤为80.00%, 平滑肌瘤为57.89%, 异位胰腺为50.00%, 但未检出神经鞘瘤、类癌、增生性息肉。结论:EUS检查对SML病变性质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并且在EUS指导下治疗SML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超声内镜,诊断

参考文献

[1] 李小安, 赵奎, 李晓辉, 等.小探头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和治疗价值[J].西部医学, 2012;24 (7) :1255~1257

[2] 陈斌, 陈白莉, 吴晖, 等.超声内镜指导内镜套扎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 (医学科学版) , 2013;34 (2) :235~239

[3] 杨晓钟, 王琼, 高成城, 等.小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内镜杂志, 2010;16 (6) :597~599

[4] 谢俊锋, 邱荣锋.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J].首都医药, 2014; (16) :46~47

[5] 向阳, 冷芳, 方军, 等.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诊断及微创治疗中的价值[J].江西医药, 2014; (12) :1453~1455

[6] 曹亮, 孙源源, 邵建国, 等.118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31 (17) :2757

[7] 杨晓钟, 刘欣, 戴伟杰, 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治疗中的应用[J].社区医学杂志, 2012;10 (24) :81~82

[8] 洪伟勤, 王小忠, 彭启全, 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或挖除术治疗上消化道疾病的体会[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3;15 (7) :17~20

[9] 华娴, 陈志荣, 任伯良, 等.超声胃镜小探头对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的诊断[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10;20 (4) :589~590, 597

超声内镜下治疗 篇2

【摘要】

总结36例食管黏膜不典型增生患者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的护理经验,提出APC是有效治疗食管黏膜不典型增生的新方法,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病情观察、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饮食指导是治疗成功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食管黏膜不典型增生;内镜;氩离子凝固术;护理

食管黏膜不典型增生是食管癌的癌前病变,及时发现及治疗食管黏膜不典型增生对防止食管癌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1]。2006年3月至2008年1月,我科共收治36例食管黏膜不典型增生患者,经内镜下行氩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 CXoagulation,APC)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介绍如下。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36例均为2006年3月至2008年1月在我院消化内科住院病人,食管黏膜不典型增生均经内镜诊断及病理证实。其中男性25例,女性11例,年龄45~67岁,平均58.2岁。经内镜检查和病理活检确诊为Ⅱ、Ⅲ级不典型增生,超声内镜显示为黏膜层增厚。病灶面积0.5~3.5cm2,其中食管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Ⅱ级25例,不典型增生Ⅲ级11例。

1.2 治疗方法

电子内镜为Olympus GIFQ 240Z,UM 3R超声小探头,频率为12MHz和20MHz。氩等离子凝固治疗仪(ERBE ICC200,APC300)电凝指数为A60,氩气流量为2.4L/min,功率设定为60W。按内镜检查常规,进镜观察病变部位、程度、大小、距门齿长度,用卢戈液和美蓝染色确定病灶部位和范围,并用高频电标记治疗范围,将探头从美蓝着色黏膜的最远端到最近端来回或平行移动行凝固治疗,直至染色黏膜区域完全变为灰白色,尽量1次达到病变黏膜的完全凝固。护

2.1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向患者详细介绍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的方法、目的及意义,与患者进行沟通,消除其紧张、疑虑心理,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取得配合。(2)术前准备 1)在做APC治疗食管黏膜不典型增生术前,应详细了解病史,了解有无严重的心脏病症及出血性疾病史,测量血压,注意有无治疗禁忌症。2)检查有无传染病,常规检查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计数,乙肝三对、肝功能,监测血压、对老年及原有心脏疾病患者做心电图检查。3)术前禁食8~12h,向患者讲解术中配合要领,如解开衣领,放松腰带,取出活动假牙,练习吞咽动作配合进镜及用手势表达疼痛程度,即1~4个手指分别表达有疼痛感觉、疼痛明显、疼痛较剧烈但可以忍受及疼痛剧烈无法忍受等。4)术前20min肌内注射丁溴东茛菪碱20mg和地西泮10mg,松弛食管平滑肌,减少分泌物,以达到镇静、解痉的目的。

2.2 术中护理

(1)术中配合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头偏向一侧,以免咽喉部分泌物误入气管。将橡胶电极板放置于手臂与皮肤直接接触,按内镜操作常规进镜,嘱患者全身放松,深呼吸,勿咳嗽,口中分泌物自然流出,有恶心呕吐时防止牙垫脱出。(2)术中观察

治疗期间观察患者神志、面色、表情,询问对疼痛的表达程度及监护血压、心率、心电图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报告手术医生,及时处理。

2.3 术后护理

(1)常规护理 1)术中卧床休息,当日禁食,次日进食偏冷流质或半流质少渣饮食,避免高脂、粗糙、过硬过热及高纤维素食物,并嘱患者少食多餐、细嚼慢咽,戒烟酒。2)遵医嘱给予抑酸和黏膜保护剂治疗,在禁食及少量进食期间,给予静脉足量补充能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2)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注意观察患者有无疼痛、发热、出血、穿孔等表现,发现问题及时与医生联系。APC治疗食管黏膜不典型增生术的并发症较少,但也偶见,因此,要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腹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大便的颜色、性质、以及生命体征变化。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是内科治疗食管黏膜不典型增生的新技术,通过电离的氩气将高频电能传导到靶组织表面,使病灶凝固变性,其探头不与黏膜直接接触,治疗深度易于控制,穿孔出血等发生率低,阻断治疗食管癌前病变有效,且操作简便、安全,对于从源头上防止和减少食管癌的发生有着明显的优势[2]。而治疗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和术前心理护理,术中配合及病情观察,术后饮食指导及密切注意并发症发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是治疗成功的保证。其治疗围术期的护理不仅增强了患者的治疗信心,使治疗得以顺利完成,而且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患者的早日康复[3]。总之,APC是有效治疗食管黏膜不典型增生的新方法,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病情观察、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饮食指导是治疗成功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王国清.食管癌癌前病变的发展趋势及对策[J].中华肿瘤杂志,2002,24(2):206~207

[2]陈磊,房殿春,李向红.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Barrett食管的临床研究[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7,24(1):45~48

超声内镜下治疗 篇3

【关键词】超声微探头;食管粘膜下隆起性病变

常规检查对食管粘膜下隆起性病变的诊断比较困难。随着超声内镜(EUS)的应用,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有了较大提高。2010年4月至2012年5月,我们采用超声微探头(MPS)对88例食管粘膜下隆起性病变进行检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88例中男50例,女38例;年龄32~82岁,平均47.8岁。采用OLYMPUS-Q260電子胃镜,OLYMPUS UM-2000超声系统和UM-BS20-26R、UM-DP12-25R、UM-3R微探头,探头频率12MHZ、20MHZ。

首先将胃镜插入食管,将食管内粘膜表面粘液冲洗干净后经胃镜活检孔插入12MHZ或20MHZ带水囊超声微探头,将水囊内注入1.5ml-2.0ml无气水后连续多层次扫查,无水囊的微探头则在胃镜外绑一根胃管与胃镜同下,可以边注水边观察,完毕后将水囊内抽净,退出胃镜。

2 结果

2.1 MPS诊断结果 在88例食管粘膜下隆起性病变中,MPS检查诊断为平滑肌瘤35例、脂肪瘤16例、血管瘤6例、食管囊肿18例、食管黑色素瘤1例、食管静脉曲张5例、食管外压7例。其中56例在MPS检查后行内镜下切除术。47例病理组织检查结果与MPS诊断结果完全相符。

2.2 食管粘膜隆起性病变的MPS特征:(1)粘膜下肿瘤: 35例平滑肌瘤,表现为半球状隆起肿物,表面粘膜光滑,肿物为一极低回声均匀病灶,边界清楚,包膜完整,不向周围浸润生长,多呈梭形。16例脂肪瘤位于粘膜下层,呈密集高回声,质软。6例血管瘤呈淡蓝色,质地软,为中等回声区。(2)囊肿:18例囊肿表现为位于粘膜下层,边缘光滑完整的无回声区,穿刺可抽出液体。(3)静脉曲张:5例食管静脉曲张,可见粘膜下曲张静脉成串、成团凸向管腔,呈无回声区。(4)食管腔外压迫:7例可见食管壁结构层次完整,壁外脏器与食管外膜、浆膜外之间有明显的低回声区,外包膜不显示,并向食管腔内呈半球状隆起,边界模糊。

病例 1患者,女,53岁,食管平滑肌瘤,EMR术;病例2患者,男,68岁,拟诊食管孤立静脉瘤,EMR术,病理显示病变为黑色素瘤,且组织边缘有恶性细胞浸润,故转外科行根治手术。病例3患者,女,72岁,食管静脉曲张(V度);病例4患者,男,37岁,食管脂肪瘤,ESD术。

3 讨论

食管粘膜下隆起性病变主要包括平滑肌瘤、间质细胞瘤、脂肪瘤、血管瘤、囊肿、静脉曲张、壁外压迫等。常规内镜检查及粘膜活检对食管粘膜表面病变有较高诊断价值,但对粘膜表面正常或近乎正常的粘膜下病变,以及食管壁外脏器和(或)肿瘤压迫引起的隆起性病变则诊断较为困难。MPS是一种将内镜与超声相结合的新型诊断技术,在内镜光学系统的引导下置探头于隆起处进行超声检查,对病变的来源、性质和大小作初步判断,能区分食管壁的各层结构,同时可以清楚地显示其邻近组织的结构。MPS能显示食管壁高低回声交替出现的5层结构,且该层次与组织学结构有明显的对应关系。由内到外依次为:第1层呈高回声,相当于表浅粘膜层;第2层呈低回声,相当于深层粘膜或粘膜肌层;第3层呈高回声,相当于粘膜下层、粘膜下层与固有肌层的声界面;第4呈低回声,相当于固有肌层;第5层呈高回声,相当于外膜。因此,根据异常的回声与食管壁层次结构的关系,可以对食管粘膜隆起性病变做出定位诊断,同时可与食管壁的外压性隆起作出鉴别,比较容易确定病变的大小、边界等【1】。有报道高频超声微探头对病变小或表浅的早期胃癌、食管癌的诊断有很大价值【2,3】。

我们原来使用的微探头,其头端均不带水囊,所以我们是在胃镜外绑一根胃管和胃镜同下,边注水边观察,但在无痛胃镜下往往会引起患者呛咳,甚至中途停止检查和内镜治疗,后来采用带水囊的探头之后,既避免了患者因注水出现的呛咳情况,又能很好的在无痛情况下完成超声扫查和内镜治疗,尤其是不易贮水的部位。

MPS虽然属于一种影像学诊断,但是在消化道疾病的诊断方面具有很大价值,并且近年来随着内镜下治疗技术的日益成熟,它在疾病治疗方案的制定方面同样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从而避免了以前因盲目选择手术方法而带来的各种不良后果【4】。本组88例中56例患者分别在内镜下行圈套器电切除、粘膜切除术(EMR)、粘膜剥离术(ESD),愈后良好,47 例病理组织结果均与MPS的定性诊断结果相符,值得提醒的是本组中有一例食管黑色素瘤,直视内镜及超声内镜检查拟诊为食管孤立静脉瘤,行内镜下治疗后组织病理学显示为食管黑色素瘤,并提示病变组织边缘有恶性细胞浸润,后转外科行根治手术。此病例警示我们不要过分相信自己的经验学,要遵循循证医学,充分依靠病理学支持诊断,另外需加强自身超声内镜诊断水平,否则会延误患者病情,甚至导致严重不良后果。

综上所述,MPS对食管粘膜下隆起性病变具有良好的定位及定性诊断价值,而且对选择合适的临床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邹晓平,许国铭,李兆申等,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3,24(9):967-968.

[2] 董光宏,邹晓平,李兆申,内镜超声检查对胃及食管早期癌的诊断价值[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5.22(3):185-187.

[3] 唐丽安,袁伟建,陈爱莲等,超声微探头对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的诊断价值.中国内镜杂志,2001.10(11):256

超声内镜下治疗 篇4

关键词:超声内镜,胰腺,假性囊肿,支架

胰腺假性囊肿是一种常见的胰腺囊性病变, 是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的并发症, 也是胰腺损伤的并发症[1]。目前, 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的主要方法是:囊肿切除术、囊肿引流术、胰切除术。本研究选择我院治疗的78例胰腺假性囊肿患者, 均进行超声内镜引导下经胃穿刺置管引流术, 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3月-2012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胰腺假性囊肿患者78例。其中, 男61例, 女17例;年龄25~73岁, 中位年龄为46.5岁;慢性胰腺炎11例, 急性胰腺炎63例, 创伤性胰腺炎4例;临床表现:恶心呕吐26例, 上腹胀痛54例, 黄疸3例;病变部位在胰头部24例, 在胰体尾部54例;胃壁与囊肿壁之间的距离均≤1cm, 囊肿直径在5~26cm, 平均囊肿直径为10.3cm;均经CT、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等检查, 明确诊断为胰腺假性囊肿。

1.2 方法

所有78例均采取超声内镜引导下经胃引流术进行治疗, 经线阵扫描型EUS插入胃腔以后, 对囊肿的位置、大小、与胃壁之间的距离等通过EUS明确, 穿刺点选择应避免损伤较大血管。成功穿刺后, 进行囊液抽取并进行化验, 经造影检查后确诊为囊肿, 将导丝置入, 以环形切开刀进行柱状水囊扩张, 扩张完毕后通过导丝将硅胶支架置入。手术后采用质子泵抑制剂、抗生素等药物进行并发症预防, 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尿淀粉酶变化、临床症状以及血常规等进行密切观察。手术24h后可以下床进行简单活动, 并可以进食流质食物。出院前进行腹部CT复查, 同时要求患者分别在手术3和6个月以后回医院进行腹部CT复查, 以便有效的对囊肿变化进行监测, 进而决定支架移除时间。支架移除3个月后再次复查。

1.3 疼痛评分标准

对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 采用国际通用的疼痛数字分级法 (NRS) , 轻度疼痛评分1~3分, 中度疼痛评分4~6分, 重度疼痛评分7~10分[2]。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数据应用x珋±s表示, 采用t检验, 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78例胰腺假性囊肿患者中, 经超声内镜引导下经胃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后, 有74例患者穿刺和置管成功, 成功率达到94.87%;另外因为不能确定穿刺点而穿刺失败的患者4例, 无法进行经胃穿刺置管引流术而改用外科手术治疗。支架移除3个月时体质量指数 (MBI) 和NRS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 (P<0.05) 。见表1。

注:与术前比较, *P<0.05

2.2 并发症

有13例发生并发症, 占17.57%, 出现支架堵塞、移位以及感染现象;手术的平均时间在45~65min, 支架置入后患者住院的平均时间为3~9d, 留存支架的平均时间为4~11个月, 内镜治愈72例, 占97.30%, 有4例发生了支架堵塞, 后经内镜进行支架更换后治愈, 没有出现囊肿复发的现象。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充分显示, 在超声内镜的引导下经胃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早期胰腺假性囊肿的效果显著, 主要体现在: (1) 能够准确找到穿刺点, 明确囊肿壁、十二指肠壁、胃之间的距离是否合适, 有效的避免较大血管的损伤; (2) 能够将穿刺和置管的过程全部显示出来, 发现问题更及时; (3) 对囊肿的变化过程, 即从缩小到消失均能够清楚的观察到, 直观的显示出治疗效果; (4) 对囊肿腔内穿刺针的位置固定有较好的效果[3、4]。对于早期胰腺假性囊肿患者, 采取超声内镜引导下经胃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 治疗效果显著, 治愈率达到97.30%, 而且移除支架3个月后随访, 没有发生囊肿复发。

综上所述, 超声内镜引导下经胃引流治疗早期胰腺假性囊肿, 安全, 创伤小, 临床效果显著,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戴其利, 秦鸣放, 王震宇, 等.内镜超声引导下经胃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胰腺假性囊肿36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1, 19 (24) :2583-2586.

[2] 靳秀花, 吴鹏, 张家丽.内镜超声引导下经胃壁胰腺假性囊肿引流的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 (8) :196.

[3] 陈文凡.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和超声内镜下经胃引流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的临床疗效比较[J].求医问药, 2012, 10 (7) :509-510.

早期胃癌内镜下的免疫治疗分析 篇5

关键词:早期胃癌;内镜;免疫治疗

中图分类号:R735.2文献标识码:B文献编号:1671—4954(2010)09-658-02

2006年8月至2008年10月入住我院的早期胃癌患者30例,用因特康和Taurine对其行内镜下治疗,通过检测患者外周血中免疫指标的变化,观察临床疗效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男18例、女12例,年龄23~75(平均49.6岁)患者随机分为局部和全身用药两组,每组15例。

1.2方法

局部用药组:因特康(江苏金丝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s1 0970056)20万u,Taurine(北京怡康盛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IP8)0.5克,在电子胃镜直视下用长针注射于胃部肿瘤内,每日一次,每次只做一点注射,连续1 5d。全身用药组:因特康70万u,Taudne0.5克,加入500毫升灭菌氯化钠溶液中静脉点滴,每日一次,连续15d,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肿瘤变化情况,同时进行肝、肾功能、血常规、呼吸、血压、脉搏、体温的跟踪检测,一周后接上放、化疗。患者可能有一过性发热(小于38℃),可自行恢复正常。

1.3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表示,用SPSS15.0软件包完成计量资料t检验。

2结果

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K细胞、TNF-a、IL-2、IgG、IgA、IgM、c3、c4g<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免疫指标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0.05)。组内比较:每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其各项免疫指标差异均具有显着性意义(P<0.05)见表1、表2。

3讨论

Tanabe等对669例胃黏膜内癌的研究发现其淋巴结转移率为2.1%,尤其是女性和60岁以下相对年轻人。恶性肿瘤转移移常导致淋巴引流受阻而引起淋巴漏,腹腔淋巴漏会导致急性炎症等一系列疾病,故在胃癌早期对其进行免疫治疗可有效预防。本研究局部和全身用药患者的内镜下免疫治疗疗效显着。因特康的抗肿瘤作用是由于它能够刺激B和T淋巴细胞转化为具有广谱杀菌作用的LAK细胞。Taurine具有抗惊厥、抗血小板聚集,抗心率失常、降血糖、增加免疫力、调节血管张力等多种药理作用。IL-2是活性极强的免疫调控因子,在细胞免疫中起中心调控作用,而Taurine可以减少IL-2对微血管的损伤,并且能提高因特康的抗肿瘤作用,故二者联合用药免疫治疗效果更加显着。

超声内镜下治疗 篇6

关键词:超声内镜,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诊断,微创治疗

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 (submucosal ttmaor, SMT) 是胃肠道常见病变之一, 其中<3 cm的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多数为良性肿瘤, 但胃肠道间质瘤等固有肌层起源的间叶组织肿瘤具有恶变潜能[1]。本病通常无特异性症状及体征, 在胃镜检查中偶然发现的病例占大多数。近年来, 随着超声内镜技术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 EUS) 和微创治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成熟, 本病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明显提高[2]。本研究对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进行了探讨,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4 年8 月~2015 年8 月收治的48 例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 均经内镜和超声内镜确诊, 并接受内镜和外科手术治疗, 排除肿瘤接近大血管患者、难以耐受内镜手术患者、心功能异常患者和黏膜下血管瘤患者。其中男26 例, 女22 例, 年龄25~70 岁, 平均年龄 (51.26±5.25) 岁。

1. 2 诊断方法通过对超声内镜下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回声特点、形态 ( 圆、不规则、不固定或不定) 、边界 ( 清晰、模糊、不定) 及层次进行诊断。

1. 3 治疗方法依据超声内镜诊断结果拟定治疗方案, 本组患者中25 例接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 23 例接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 术后均进行对症治疗, 并限制饮食, 若无出血或腹痛现象则酌情给予半流质或流质饮食。

1. 4 观察指标统计超声内镜诊断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结果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 计算符合率;统计病变一次性完整切除病例数, 计算切除率;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2 结果

2. 1 超声内镜诊断结果超声内镜诊断出平滑肌瘤29 例, 间质瘤5 例, 异位胰腺4 例, 脂肪瘤4 例, 囊肿2 例, 病理结果证实平滑肌瘤31 例, 间质瘤6 例, 异位胰腺5 例, 脂肪瘤4 例, 囊肿2 例, 超声内镜诊断符合率为91.67% (44/48) 。

2. 2 本组患者治疗情况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病变一次性切除44例, 占91.67%, 其中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患者25例, 病变一次性完整切除23例, 术后有胸骨后疼痛2例, 体温升高1例;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23例, 病变一次性完整切除21例, 术后出现胸骨后疼痛2例, 体温升高1例。症状均较轻微, 经对症处理后很快好转。

2. 3 随访本组患者术后3 个月接受随访42 例, 内镜复查显示均愈合良好, 无消化道狭窄和肿瘤残留, 无复发病例。

3 讨论

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是源于上消化道黏膜以下各层病变的统称, 其发病率较高, 肿瘤长大后会出现压迫、出血和恶变等并发症, 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3]。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多数为良性肿瘤, 以往由于无法明确肿瘤性质及其来源, 通常实施手术切除治疗, 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 且并发症多, 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压力很大, 因而在病变早期采用微创治疗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

与普通内镜相比, 超声内镜可准确判断出病灶的回声特点, 明确其形态、边界、层次和病变性质, 目前已成为诊断黏膜下肿瘤的常用手段[4]。由于超声内镜可清晰显示肿瘤层次、大小、生长方式和浸润性, 因此可为选择适宜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有研究证实[5], 超声内镜诊断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符合率达100.00%, 本研究发现其诊断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符合率为91.67%, 略低于上述报道, 究其原因可能与病灶大小、所处部位和术者的诊断水平有关。对于该病的治疗, 既往研究认为肿瘤<3 cm时应密切随访, 定期复查或采用超声内镜观察其变化情况;如肿瘤≥ 3 cm, 则建议采取外科手术切除[6]。近年来, 内镜治疗技术的发展速度很快, 内镜下套扎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高频全套电切术、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等均可用于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治疗, 以上各术式特点及适用性不一, 疗效也存在一定差异。本研究中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后病变一次性完整切除率较高, 术后并发症较少且症状轻微, 经对症处理后好转, 随访发现均愈合良好, 无消化道狭窄和肿瘤残留, 无复发病例, 提示内镜下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效果均较好。

综上所述, 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诊断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该病安全性高, 且疗效满意。

参考文献

[1]刘莹, 卢雪峰, 王亚楠, 等.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探讨.中文消化杂志, 2014, 34 (5) :235-236.

[2]何池义, 韩真, 李芳芳, 等.内镜超声检查在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微创治疗中的价值研究.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0, 27 (3) :134-137.

[3]马升高, 杨俊文, 朱启槐.超声内镜引导下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内镜治疗.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 17 (2) :228-229.

[4]钟名荣, 索标, 黄文忠, 等.内镜下黏膜套扎切除术在消耗道黏膜下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江西医药, 2013, 48 (6) :530-531.

[5]刘倩怡, 彭侠彪, 阮巍山, 等.微型探头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诊治价值.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2, 17 (2) :81-82.

超声内镜下治疗 篇7

关键词:超声内镜指导,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胃黏膜间质瘤

本研究为确定超声内镜指导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对胃黏膜间质瘤的治疗效果,将62例胃黏膜间质瘤患者随机分组,分别采取超声内镜指导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腹腔镜下切除术治疗,现报道2组手术疗效以及术后疼痛程度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2例胃黏膜间质瘤患者均为2015年5月到2016年5月期间到医院就诊,均经超声内镜检测等明确诊断为胃黏膜间质瘤,存在手术指征,排除合并凝血机制障碍者、胃肠道手术史者、精神病者、资料不全者,本组患者均已签订知情同意书。按随机抽签方式将上述研究对象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均31例。其中,治疗组中男16例,女15例;年龄为28~76岁,平均年龄为(50.76±3.48)岁;对照组中男15例,女16例;年龄为29~76岁,平均年龄为(50.78±3.45)岁;以统计学软件分析2组患者之间平均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的对比,结果提示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组应用超声内镜指导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其手术过程如下:自胃镜活检通路置入超声探头,确定其间质瘤形态、大小,对瘤体直径在0.5~1.3cm范围者,实行普通的胃镜下套扎器治疗,即将全层胃壁包括肿瘤吸进透明帽,随后释放其橡皮圈,完成套扎。随后,以超声内镜技术确定其肿瘤被完全套扎,若未能彻底套扎,则以活检钳解开皮圈重新套扎。术后予以胃黏膜保护药物、止酸药物口服治疗。

对照组采取腹腔镜下切除术治疗,其手术过程如下:经腹腔镜探查肿瘤位置,在肿瘤四周注射美兰,以内经切割吻合器切除肿瘤组织并送检,完成胃壁吻合处理后,闭合手术切口。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肿瘤清除情况,并结合患者体征、临床症状变化,分析其手术疗效;2参考视觉模拟量表(VAS)[1]评估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其VAS评分范围是0~10分,VAS评分越高,代表疼痛越剧烈,越低者表示疼痛越轻微。

1.4 疗效判定标准[2]

1优秀:肿瘤彻底清除,体征、临床症状稳定;2良好:肿瘤基本清除,体征、临床症状趋于稳定;3较差:肿瘤未完全清除,体征、临床症状下降。手术优良率=(优秀+良好)/总人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对本研究中数据资料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予以分析。计数资料的组间率(%)对比使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对比则实行t检验;P<0.05表示2组资料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优良率

治疗组手术优良率是96.77%,对照组手术优良率是77.42%,其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

治疗组平均VAS疼痛评分是(4.12±0.65)分,对照组平均VAS疼痛评分是(7.15±1.06)分,其对比有统计学差异(t=13.568,P=0.000)。

3. 讨论

胃黏膜间质瘤作为消化系统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是因消化道黏膜病变所导致,多呈现良性。然而,有专家认为胃黏膜间质瘤有潜在的恶性情况,需早诊断、早治疗[3]。现阶段,因超声内镜检查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胃黏膜间质瘤检出率日益增加,即使其病变体积微小亦能发现,便于早期予以手术切除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关于胃黏膜间质瘤的治疗术式较多,其中以腹腔镜下切除术比较常见,其要求在传统开放式切除术基础上应用腹腔镜,可明显减少手术所致创伤,但操作不方便,且危险系数较高。据报道,与腹腔镜下切除术、内镜下黏膜注射术等常规术式相比,在超声内镜指导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治疗的手术效果更佳[4]。在超声内镜指导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中,临床医师需将整个胃黏膜间质瘤吸进透明帽内,随后缓慢提出间质瘤,以此彻底清除病变组织。同时,在超声内镜、胃镜下开展套扎术,便于医师清晰观察病变位置、大小等,术野宽敞,可避免发生误伤、病变组织残留、胃穿孔等不良情况,安全性较高,且不易复发[5]。本组研究结果提示,治疗组手术优良率是96.77%,对照组手术优良率是77.42%,P<0.05,充分证明了超声内镜指导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治疗胃黏膜间质瘤的肯定效果;同时,治疗组患者术后平均VAS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可见超声内镜指导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有助于减轻患者术后疼痛。

参考文献

[1]尚瑞莲,孙自勤,贾爱芹,等.超声内镜引导下硬化剂注射对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残留曲张静脉及穿通支序贯治疗的观察[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4,39(7):572-575.

[2]陈子洋,阳运超,刘晓岗.超声内镜指导下尼龙环套扎术对胃间质瘤的治疗价值[J].中国内镜杂志,2014,20(11):1172-1174.

[3]左利平,庄坤,张欣,等.内镜下单环套扎联合电凝切除术治疗胃黏膜下肿瘤的临床研究[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6,25(10).1165-1167.

[4]谢巧玉,张德强,王胜炳,等.超声内镜辅助套扎切除胃固有肌层来源小间质瘤的临床研究[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6,33(10).672-675.

超声内镜下治疗 篇8

胰腺假性囊肿是急、慢性胰腺炎或胰腺外伤的常见并发症, 约75%的病例由急性胰腺炎所致, 约20%病例发生在胰腺外伤后, 5%病例由胰癌所致[2]。Howard和Jorden根据囊肿形成的病因, 将胰腺囊肿分为: (1) 炎症后假性囊肿:见于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 (2) 外伤后假性囊肿:见于钝性外伤、穿透性外伤或手术外伤。 (3) 肿瘤所致假性囊肿。 (4) 寄生虫性假性囊肿:蛔虫或包囊虫引起。 (5) 特发性或原因不明性假性囊肿。胰腺假性囊肿的临床症状主要由囊肿持续增大或继发感染引起[3,4]。

胰腺假性囊肿穿刺引流中, 操作要领是选择合适的穿刺点, 所以目前多数内镜中心采用辐射型扫描的超声内镜作治疗前评估及穿刺定位[5]。EUS可以于胃内清楚显示病灶, 在选择经十二指肠或经胃壁时, 能够很好的判断胃壁与囊肿壁之间有无血管通过, 根据囊肿同临近脏器的毗邻关系, 选择临近胃或者十二指肠的最近点为穿刺点[6];经胃壁是内引流最常采用的途径, 囊肿壁距胃壁<lcm是最佳的穿刺部位, 一般间距越大, 手术并发症越多[7]。胰腺假性囊肿内容物可为稀薄的液体, 但因为同时存在比较多的坏死组织, 往往给引流造成困难, 通常稀薄囊液引流只需单根引流支架即可, 而粘稠液体需在冲洗基础上, 放置多根引流支架, 支架放置4~6周后复查B超或CT, 待囊肿消失后取出。现多数学者倾向于使用胰管支架内引流, 引流效果好, 而且持续时间较长, 并发症也少[8]。朱广庆等[9]报道EUS引导下假性囊肿引流术既放支架又放置鼻囊肿引流管, 共放置引流管14根, 13例得到随访, 其中11例囊肿消失。国外Giovannini等[10]报道也有类似的结果。

EUS判断囊肿内容物, 还能排除胰腺囊性肿瘤。胰腺囊性病变包括假性囊肿和囊性肿瘤。通过EUS引导下细针穿刺FNA只要取得2m囊液, 就可对囊液中的肿瘤标志物、胰酶、粘蛋白和细胞等成分进行检测, 为判断胰腺囊性病变的性质提供依据[11]。此外, EUS能够较清晰地显示囊肿壁的性质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不成功的病例也很多, 主要为胰管明显狭窄扭曲、胰管开口处巨大结石或多发结石, 致使插管不成功或不能置入导丝而不能放置支架。相关文献报道, 经乳头胰腺假性囊肿引流术可使76.86%的患者囊肿明显缩小或消失。

EUS引导下穿刺可以避开重要脏器的大血管, 仅部分病例手术有胃壁少量渗血, 一般处理即可止血, 但仍不能完全避免严重出血可能, 出血可能原因与囊肿引流后体积缩小、压迫的解除后, 针状刀、探条或球囊扩张针道损伤血管有关。感染是最常见的晚期并发症, 引流不畅是最重要原因。Markus等[12]报道了内镜下胰腺假性囊肿引流术成功率为79.2%, 并发症发生率为12.9%, 死亡率为0.7%。

超声内镜下治疗 篇9

资料与方法

2013年6月-2015年4月收治食管黏膜下隆起性病变患者63例,男37例,女26例,年龄17~76岁,平均(52.4±11.3)岁,主要表现为胸骨后不适、吞咽不适、反酸、烧心等,常规内镜检查发现食管隆起性病变,其中食管上段7例、中段38例、下段18例,呈圆形、类圆形隆起突入食管腔,排除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

内镜检查方法:采用Olympus GF-UM2000超声内镜平台,OlympusUM-2R微探头(频率12 MHz)、Olympus GIF-XQ260型电子胃镜。术前禁食8h,术前15 min口服胃镜润滑胶10 mL,患者左侧卧位,以丙泊酚0.5~1.5 mg/kg静脉注射,行无痛内镜检查,常规内镜检查发现隆起性病变,将超声内镜置入食管,采用注水法、水囊法检查,注脱气水50~100 mL,使病灶浸入水中,对难以储水的部位利用水囊外鞘管辅助扫查,以超声探头治愈病变部位,可获清晰的食管层次、肿块超声图像,冻结图像实时诊断,根据肿块起源、位置、大小、回声情况、边界、浸润程度、起源等,结合胃镜表现诊断,并活检或镜下切除标本病理检查。对食管壁外压迫者行胸部CT、超声等进一步的检查。

治疗方法:病变经超声内镜诊断后,源于黏膜层、黏膜肌层及黏膜下层者予以高频电凝电切、套扎、黏膜下剥离、囊肿穿刺抽吸等镜下治疗,切除标本常规病理检查,并将超声内镜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较。对病变源自固有肌层者或疑似恶性肿瘤患者,转外科手术或予以随访。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超声内镜检查情况:63例病变中最大径<1 cm 31例,1~2 c.m 24例,>2cm 8例;起源于黏膜肌层44例,黏膜下层14例,固有肌层5例。

超声内镜诊断情况:诊断食管平滑肌瘤32例,间质瘤17例,脂肪瘤7例,食管囊肿4例,颗粒细胞瘤1例,疑似恶性肿瘤2例。食管平滑肌瘤源于黏膜肌层27例,固有肌层5例,间质瘤源于黏膜肌层,脂肪瘤、囊肿源于黏膜下层。疑似恶性肿瘤者源于黏膜肌层2例,最大径约3 cm,边界不清,回声不均,包膜欠完整,浆膜层受侵。

超声内镜确诊情况:63例患者均经病理活检,58例病理诊断与超声诊断相符,超声内镜确诊率92.1%(58/63),食管囊肿误诊为平滑肌瘤3例,食管息肉误诊为脂肪瘤2例,误诊率7.9%。

治疗方法及转归:63例患者中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51例(81.0%),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5例(7.9%),术后均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痊愈出院。转外科手术治疗7例(11.1%)。

讨论

食管黏膜下病变包括平滑肌瘤、间质瘤、血管瘤、脂肪瘤、颗粒细胞瘤、淋巴瘤、囊肿、静脉瘤等,胃镜检查表现为表面光滑的隆起样变,因常规活检不能深层取检,且隆起不明显、范围较大、病变需与壁外压迫相鉴别,难以明确病变起源及定性诊断。超声内镜探头贴近病灶,图像分辨率增强,可清晰地分辨壁管结构层次,定位准确率高,有效识别食管黏膜下病变[1],准确区分食管黏膜下病变性质、大小、浸润层次,指导治疗,评估内镜治疗的可行性及风险,操作简便、准确、安全[2],对表浅或较小的病灶的检查效果明显优于常规超声检查,对食管壁外压迫所致隆起能判断病灶来源及性质,可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生存成本,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3]。

超声内镜下平滑肌瘤呈椭圆形或梭形,肿块边界清楚,均匀低回声或中-低回声,包膜完整;间质瘤呈圆形或类圆形,起源于黏膜肌层者病变较小,表现为固有肌层或黏膜肌层均匀低回声团块,部分呈分叶状,边界清晰,对肿块最大径>3 cm,且回声不均,内部液性暗区,边缘不规则,出现“断裂征”者,应考虑恶变可能。脂肪瘤表现为均匀高回声,后方衰减效应;食管囊肿表现为边界清晰、光滑的无回声区;血管瘤表现为黏膜肌层无回声或低回声圆形、类圆形单个或多个团块融合,边界清晰;颗粒细胞瘤表现为黏膜下层低回声团块;食管腔外压迫所致隆起样改变可结合胸部CT明确病因。少数黏膜下肿瘤约2年后复查时会增大,建议对直径3cm以下者间隔2年左右随访[4]。

清晰的超声内镜影像对上消化道管壁微小黏膜下肿瘤分层判断有重要价值,对病变性质诊断有一定价值,对指导选择微创疗法非常重要[5],本组患者超声内镜确诊率92.1%。食管黏膜下微小病变经水囊挤压可致管壁超声层次不清,使用生理盐水进行水充盈法检查可获满意的超声影像,注水过程中避免患者误吸,密切观察注水量及患者反应,对年老体弱、心肺功能差者,尽可能减少注水量,缩短操作时间,减少误吸的发生。

大多数直径≤1.0 cm、源于黏膜肌层食管黏膜下肿块可行简单、经济和较为安全的内镜下的黏膜切除术治疗,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应严格掌握治疗适应证[6],源于固有肌层的食管平滑肌瘤内镜的治疗有穿孔危险,应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或定期随访。经口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物切除术为起源于固有肌层肿物的切除提供了新的微创治疗方法[7],本组患者限于条件,未能采用。本组患者约81.0%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7.9%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均无穿孔等并发症发生;11.1%的患者转外科手术治疗。

超声内镜对食管黏膜下隆起病变定位准确,诊断符合率高,可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操作简便,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宁琳洪,王雷,樊超强,等.食管黏膜下肿瘤的超声内镜诊断与内镜下微创治疗[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33(19):2055-2056.

[2]周正斌,成宏伟,周瑞,等.超声内镜对食管钻膜下隆起性病变的诊治价值[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4,31(11):663-665.

[3]Russell I.Edwards R,Gliddon A,et al.Cancer of oesophagus or gastricus-new assessment of technology of endosonography(COGNATE):report of pragmatic randomised trial[J].Health Technol Assess,2013,17(39):1-170.

[4]周李平,胡兵,陈欢,等.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黏膜下小病变随访中的作用[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42(6):885.

[5]邱丽,丁祥武,谭诗云,等.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黏膜下微小病灶的诊断价值.临床消化病杂志,2013.25(5):293-295.

[6]朱薇,辛小敏,郭文,等.食管黏膜下肿物的特性以及超声内镜的诊断和治疗意义[J].胃肠病学,2013,18(3):163-165.

超声内镜下治疗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0月于我院经病理确诊的32例Brunner腺增生患者。其中男20例, 女12例;患者年龄为55~80岁, 平均 (60.5±2.1) 岁。临床表现为:入院治疗1个月前始解黑便, 每日1次, 为成形软便, 伴头昏、乏力, 一直未就诊治疗;后以“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既往体健, 否认有消化道出血史;重度贫血貌;腹平软, 剑突下轻压痛, 余体检未见异常。

1.2 仪器与方法

常规胃镜诊断采用电子胃镜GVE-2100, 超声内镜诊断采用超声内镜GF-UC2000P-OL5, 探头频率为20 MHz。本组患者在术前均检查血常规与血凝等常规项目, 给予静脉推注咪达唑仑 (0.05 mg/kg) 。本组患者均首先进行常规胃镜诊断, 然后进行超声内镜诊断, 运用超声微探头对其隆起的病灶给予探查, 并将病理组织送去活检。依据超声内镜所检查出的病灶尺寸、病灶起源、病灶的生长特征等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 比如针切开窗术、去顶技术与氩离子束去除术等, 术后取出病理组织送病理检查。患者术后1个月进行胃镜复查。

2 结果

2.1 常规胃镜诊断

本组32例患者经常规胃镜诊断, 单发与多发息肉分别共9例, 十二指肠单发与多发囊肿分别为11例和12例。病变的直径范围为2~20 mm, 其中8例直径<5 mm, 12例直径为5~10 mm, 2例直径为10~15 mm, 10例直径为15~20 mm。有蒂与无蒂患者分别为7例和14例, 扁平隆起患者为11例。

2.2 超声内镜诊断

经超声内镜诊断发现, 本组有30例患者为十二指肠黏膜下囊性病变-Brunner腺增生, 另外2例患者属于十二指肠息肉。

2.3 病理诊断

内镜治疗术后所得组织标本中, 31例均为十二指肠Brunner腺增生, 1例术后无法得到组织, 术前已确诊。

2.4 内镜下治疗

14例患者属于无蒂囊性病变, 采用鼠齿钳夹破与去除囊壁法进行治疗。7例患者为有蒂病变, 运用圈套电凝切除术给予治疗。另外11例患者属于扁平隆起, 给予氩离子束去除术进行治疗。本组32例都没有发生大出血及穿孔等临床并发症。

2.5 术后复查

患者术后1个月后接受胃镜复查, 其中30例痊愈, 另外有2例患者创面没有完全愈合。

3 讨论

关于十二指肠Brunner腺增生的病因目前尚未达成共识。有的学者认为, 十二指肠Brunner腺增生是因为机体胃酸的浓度过高而产生的一种反应性增生炎症[2,3,4]。过度增生的结节或者包块包括单发与多发两种类型, 一般不容易出现恶变。十二指肠Brunner腺增生大部分没有症状, 不过待病灶逐渐增大至一定程度时, 会致使患者十二指肠发生狭窄、出现痉挛以及梗阻等, 从而造成腹痛与腹胀, 甚至呕血与黑便等[5]。近年来超声内镜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十二指肠Brunner腺增生的诊断提供了良好依据[6]。

超声内镜是近年新兴的一种医学影像技术, 将内镜与超声结合起来, 将内镜顶端的超声探头置于病灶旁进行超声扫描, 以获取管壁层次的组织学声像特征和周围邻近脏器的超声图像。因其较普通内镜、体表超声和CT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已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消化内镜领域。

本组32例患者的病灶均<20 mm, 临床主要表现为腹部存在不适感, 以及具有腹胀与反酸之感, 未发现呕吐与呕血等临床症状。临床实践证明[7], Brunner腺增生的病灶与息肉、腺瘤及囊肿无法在常规胃镜下区分开来。本组32例患者经常规胃镜检查没有发现Brunner腺增生。但是, 通过超声内镜检查, 发现30例患者为十二指肠黏膜下囊性病变-Brunner腺增生, 另外2例患者属于十二指肠息肉。这2例发生误诊的原因是病变尚小、患者的病灶结构分层尚不明显、医务人员内镜检查不够仔细等。治疗十二指肠Brunner腺增生的方法有针切开窗术、去顶技术、圈套电凝切除术与鼠齿钳多部位夹破去除囊壁等多种外科方法[8]。

综上所述, 应用超声内镜对十二指肠Brunner腺增生进行诊断, 操作简便, 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是, 由于本次研究的病例数量有限, 对于大样本病例的研究有待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程洪文, 王大翠.2例巨大十二指肠腺腺瘤的病例分析[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医学版) , 2013, 27 (3) :271-272.

[2]郑鹏, 嵇武, 考晓明, 等.巨大十二指肠腺瘤一例[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4, 29 (2) :136.

[3]金震东, 李兆申.消化超声内镜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4]曹俊, 徐新运, 于成功, 等.十二指肠隆起型病变的超声内镜及病理特点[J].中华消化杂志, 2012, 32 (6) :374-378.

[5]张锦华, 庄剑波, 缪连生, 等.十二指肠囊肿的内镜诊断及治疗[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8, 16 (34) :3925-3927.

[6]许国强, 章宏, 厉有名, 等.15例十二指肠Brunner腺瘤的诊治[J].中华消化杂志, 2006, 28 (8) :511-514.

[7]张媛, 朴熙绪, 金仁顺, 等.胃镜下切除十二指肠球部Brunner腺1例[J].中国内镜杂志, 2007, 13 (8) :894-895.

上一篇:儿童的语言与儿童教育下一篇:酒泉卫星发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