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藏富集规律

2024-08-31

油藏富集规律(精选九篇)

油藏富集规律 篇1

1成藏地质条件

英旺油田的内部储层砂岩结构成熟度处于中等, 其成分成熟度则比较低, 对其的选择等级为好—中等, 储层砂岩的磨圆主要为次棱角。储层砂岩颗粒主要是线或是点—线的接触, 而局部的接触主要为凹凸以及可见点。储层砂岩的孔隙有五种类型, 依次为粒间溶孔、残余原生粒间孔、粒内溶孔以及晶间微孔隙, 延长组沉积发育了有效储集层等的四类储层。

2石油运聚特征

前人已经对中生界的地化指标、古构造演化、原油物性、砂岩储层的地质特征以及地貌形态进行了相应的研究, 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分析, 得出了石油运聚的特点只要有:

2.1油气的成藏期是以早白垩世大量排烃、生烃期为主;

2.2石油运移是以压实水动力的运移为主要动力;

2.3油气的运移方向为油气分布较多的纵向运移层系为主;

2.4石油的运移通道是以叠置的复合砂体为主。

3有利区带预测

3.1预测依据

通过油藏控制因素及油气富集规律的分析, 进行以下的预测:

3.1.1有利区预测以沉积相带作为地质基础

有利区预测的开展是以区内是否存在沉积相带作为考虑的前提, 因为沉积相带对生储层的配置以及组合关系进行着控制, 此外, 还要对有利区的生储层组合进行预测以及对有利的圈闭进行位置的测量。

3.1.2有利区预测的根本是砂体发育带

储层砂体的分布特征和形态对油气的分布位置以及是否富集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 要想对油气进行有效地预测, 就必须对砂体的形态以及地形特征进行有效地分析, 这是预测的根本。有利区的预测要以沉积相带作为基础, 寻找主砂体带上的有效发育区, 这是预测有利区的根本原则。

3.1.3西倾单斜及鼻状隆起构造是有利区预测的重要条件:鼻状构造是延长组油气聚集的有利圈闭。

3.1.4储层产能特征是有利区预侧的检验标准

对有利区预测的检验标准是产能建设, 对有利勘探区的寻找, 其最终的目的是寻找油气的分布以及富集区域, 从而获得工业油流并最终获得效益。

3.2长8油层有利区块预测

长8油层是研究区主力产油层位, 已大规模投产, 在此基础上经过研究, 筛选出了5个有利的区域, 主要是:

3.2.1高92-英10以北区块。该区域位于主砂体的位置, 因而物性较好, 英10、高92、永9有良好的聚集油气, 其中高92砂岩大约厚14米, 英10大约厚10米, 油斑为9.21米, 永9含油砂岩为5米, 高122井显示也较好。高12井初产0.97T/D.

3.2.2高77-高98以西区块。该区域位于主砂体的位置, 因此沉积相代和储层的物性有良好的配置, 高77井含油显示较好, 油斑及油迹级别的砂岩总厚约8米。高98井也具有较好的显示。

3.2.3青探7-青探8以西区块。该区位于沉积相带的有利区域, 青探7油迹级别以上的砂岩总厚约14米, 龙110、龙119、龙109、龙107、龙105都具有较好的油气显示, 含油砂岩厚度5-17米, 特别是该区块以西近邻富县探区中富43-49井区。

3.2.4高89-高71东北区块。位于较有利的相带, 因此, 砂体的厚度比较大, 10-25米, 高89、高71、高80、高85等井油气显示较好, 含油砂岩厚度6-18米, 但非均质性强, 局部变差。高71井初产1.2T/D.高80井初产0.76T/D。

3.2.5宜16-椿探2井以南区块。处于较好沉积相带, 砂体厚度5-25米, 宜16井含油砂体厚约11米, 椿探2井5米。

4结论与启示

本文结合之前的研究成果并且在实践考察研究的基础上, 在利用多种研究方法的基础上, 结合测井资料解释、钻井岩心观察、野外剖面观察以及对储层岩性的特性进行分析, 并最终对英旺油区的油气分布以及富集的规律进行了总结, 在此基础上对有利区进行预测, 并最终得到以下认识:

4.1英旺油区延长组砂岩以灰绿色、灰色以及灰褐色的长石细砂岩为主, 其优点是杂质的含量比较低, 而且胶结物的含量较高, 首先为方解石、绿泥石膜胶结物, 其次为自生石石英英、、水水云云母母、、网网状状粘粘土土以以及及长长石石等等胶胶结结物物, , 其结构类型是薄膜—孔隙式结构。储层砂岩的主要作用是晚成岩A期, 成岩作用主要有胶结、压实和溶蚀, 这些作用对储层的物质进行了有效地改善。

4.2英旺油区延长组含油层位长8储层孔隙度平均值为6.93%, 渗透率平均值为0.65×10-3μm2。进行总体分析为低渗、低孔储层。储层物性无论从微观孔隙、层内、层间还是平面上均具较强的非均质性。

4.3通过对英旺油田的油气富集规律进行分析, 可以得出, 英旺油田延长组有较好的圈闭条件以及良好的生储盖组合, 对有利区带的寻找, 可以先进行砂体发育带的寻找, 然后再是高渗带以及高孔。指出英旺油区的主要勘探方向具体为:英10井-英3井一带及其以北、青探8-青探7一带及其西南, 重点以长8油层为主。为下一步勘探开发提供了地质依据。

4.4根据英旺油区历年勘探实践, 研究区位于富县三角洲中后段, 不乏砂体, 仍可发现低丰度的油区富集区, 下部勘探思路仍以寻找分流河道主体带为主, 兼顾构造高部位。并进一步完善提高长8高含水、低饱油藏注水开发技术, 稳油控水。提高开采能力。

参考文献

[1]赵重远.鄂尔多斯盆地的演化历史、形成机制和含油气有利地区[A].见赵重远等著:华北克拉通沉积盆地形成与演化及其油气赋存.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1990.

[2]杨俊杰.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分布规律.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2.

油藏富集规律 篇2

本文利用电子探针和等离子质谱分析手段,对会泽铅锌矿床矿物和矿石的分散元素镉锗镓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矿床中分散元素镉、锗、镓的.赋存状态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矿床以富集镉、锗为特征,其中镉主要富集于闪锌矿之中,锗和镓主要富集于方铅矿之中.

作 者:王乾 顾雪祥 付绍洪 章明 李发源 WANG Qian GU Xue-xiang FU Shao-hong ZHANG Ming LI Fa-yuan 作者单位:王乾,章明,WANG Qian,ZHANG Ming(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

顾雪祥,GU Xue-xiang(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

付绍洪,FU Shao-hong(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2)

李发源,LI Fa-yuan(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油气富集规律 篇3

关键词:松辽盆地 梨树断陷 油气藏 富集规律

中图分类号:P5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3(c)-0044-02

Abstract:Lishu fault depression locates the southeastern of the Songliao basin,which is one of the hydrocarbon-rich fault depressions. At present the nine oil and gas fields have been discovered in the area.To further enhance the degree of exploration,looking for the favorable oil and gas reservoir zone,By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istribution of oil and gas reservoirs,the article summarized the three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First,the South and North Slope s developed lithologic hydrocarbon reservoir;Two, the primary reservoir storage conditions are favorable in late period structure slight area;Three,distribution of oil and gas is zonal. Analysis of oil and gas accumulation has played an active guiding role for further finding the size of reservoir storage and joining the hydrocarbon reservoirs in the Lishu fault depression.

Keywords: Songliao BasinLishu fault depressionHydrocarbon reservoirAccumulation

梨树断陷位于松辽盆地断陷群东带南端,是断坳叠置型复合盆地,下部为西断东超的单断箕状盆地,地层由西向东及南部斜坡区逐层超覆,向北部斜坡急剧收叙,减薄,靠近杨大域子凸起部位从上到下逐层被剥蚀。梨树断陷划分了四个二级构造带:北部斜坡区、西部陡坡区、中央构造带、东部斜坡区。(如图1)本文在构造分区的基础上,通过对沉积相、烃源岩匹配、物性、及新钻井情况分析,结合已发现油气藏特征及分布规律总结出以下三点富集规律。

1 南北两斜坡岩性油气藏发育

通过对近期钻探效果以及区带评价优选研究,梨树断陷北部斜坡带和东南斜坡带具备大中型油气田成藏条件,地层、岩性圈闭发育,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是最有利的增储潜力区带,中央构造带深层天然气以及双龙次凹值得继续探索。

1.1 东南斜坡带深层发育大中型原生油气藏

该区带位于梨树断陷东部,生烃强度最大2000万吨/km2,排烃强度最大1000万吨/km2,油气比值2.5~0.2,油气混生,油气资源量9100万吨。该区发育在基底古斜坡背景上,断陷层逐层超覆尖灭,东部构造高部位发育大型早期褶皱构造,成藏条件较为有利。

近年来该区七棵树向斜在深部沙河子组获重大突破,多口井见获工业油气流获见良好油气显示,特别是2010年钻探的十屋11、河山1、河山2井,在营城组和沙河子组见多套厚度较大的良好油气显示,充分展示了该区带深部领域较大的勘探潜力。该区总体斜坡背景,靠近主力生烃中心,与东南斜坡主体物源配置,后期构造改造较弱,极易形成保存良好的原生岩性油气藏,是梨树断陷下一步寻找大中型油气藏的最有利区带。

1.2 北部斜坡带发育深层地层-岩性油气藏

北部斜坡带主体位于中央构造带以北,紧邻断陷生烃主凹,营城组砂体展布主要受控于北部物源,部分受东南部物源控制,营城组储层主要为扇三角洲河道砂,单砂体规模较小,厚度一般3~10m,大多横向不连续,与泥岩间互沉积,呈透镜状分布,砂体之间的连通性较差。河道砂主体部位岩性主要为中细砂岩,厚度相对较大,物性较好,孔隙度一般大于10%,河道侧缘砂岩粒度细、物性较差,河道砂的分布直接控制着油气的富集程度。该区总体处于斜坡背景上,构造圈闭不发育,总体发育大型岩性-地层油气藏,局部存在断鼻、断块油气藏等类型。

西北部的苏家屯次洼为相对封隔的沙河子组-营城组凹陷,十屋30井钻遇沙河子组-营城组良好烃源岩,由于登末较大幅度的抬升,烃源岩成熟度适中,处于大量生油阶段,总体为向北抬起的向斜背景,构造圈闭不发育,因此也以寻找地层-岩性油气藏为主。

1.3 中央构造带发育深层碎屑岩天然气藏

位于梨树断陷腹地,呈北北东向展布。自东北向西南倾没于深洼之中,梨树断陷发现的多数油气田位于该構造带。区带石油资源量1.44×108t,天然气资源量960×108m3,目前已发现十屋油田、太平庄油田、四五家子油气田、八屋气田、后五家户气田及孤家子气田等,双龙构造也见较好油气显示。

该构造带西南部位于沙河子组-营城组烃源中心,钻井证实营城组烃源岩厚度最大793.93m、沙河子组烃源岩厚度最大620m,Ro大于1.3%,有机质达高成熟阶段,具有较好的天然气烃源条件,登娄库组-泉头组已发现气田。

深层营城组、沙河子组均为三角洲前缘-湖底扇沉积,储层发育,已钻探井分析营城组砂岩孔隙度7.04%~14.69%,储层条件较好,梨深1井在沙河子组砂砾岩测井解释孔隙度6%~9%,也具有一定的储集条件。营城组和沙河子组顶部均发育有稳定的泥岩层段,盖层条件良好。后五家户构造钻探的梨深1井在沙河子组-营城组获低产气流,因此该区是下一步深层天然气勘探的重要区带。

另外,东北部的双龙次凹吉林油田已获突破,2010年钻探的十屋20井见良好油气显示,试油获少量油流,仍是下步继续探索的有利区带。

2 晚期构造改造轻微区,原生油气藏保存条件有利

梨树断陷经历多期构造运动改造,在晚期构造改造强烈的地区,已发现的深层原生油气藏表现为复杂小断块油气藏,压力系数低,地层能量不足,在浅部坳陷层普遍发育次生油气藏。在晚期构造改造相对轻微区,钻井过程中,浅部几乎没有显示,深部原生藏产量高,能量足。

梨树断陷已发现的深层原生油气藏主要分布在斜坡部位受两方向物源控制的区域。在北部斜坡带发现皮家气田;在中央构造带四五家子地区,发现受两方向物源控制的十屋油田;在盆地东南部,发现受东南方向物源控制的七棵树油田,同时,秦家屯深层砂砾岩中也获工业油气流突破。

苏家屯次洼位于梨树断陷西北角,受皮家走滑断裂控制,与梨树断陷主体分割。该区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登娄库组末期的整体抬升剥蚀,晚期构造改造相对较微弱,地层分布稳定。已钻探的十屋30井在营城组、沙河子组钻遇约800m厚的暗色泥岩,生烃条件有利,对火石岭组的试油结果证实,该区在埋深超过3000m的沙河子组烃源岩以生油为主。目前,在该区已发现构造、地层、岩性等不同类型的圈闭,是深层原生油气藏勘探的有利区域。

梨树断陷晚期构造活动较强烈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小宽断裂带和秦家屯断裂带,受两条断裂带影响,原生藏普遍遭受破坏,在浅部形成次生藏。其余大部分地区为构造相对稳定区,是原生油气藏勘探最有利的目标区。

3 油气呈环带状分布

前已述及,充足的气源是形成天然气聚集的物质基础,断陷的结构特征、沉积特征决定了油气在平面上呈环带状分布的特点。一般从主力生烃中心向外依次分布岩性类油气藏、构造(或构造-岩性)类油气藏、地层(或构造-地层)类油气藏。从梨树断陷已发现的油气藏分布特点来看,具有围绕生烃中心分布的特点。自西向东如皮家气田紧邻生烃中心,演化程度为过成熟阶段,以产气为主;八屋气田和十屋油田演化程度为高成熟阶段,是一个油气混生区;七棵树及秦家屯油田演化成都为成熟阶段,以产油为主。整体呈环带状分布特征十分明显。

如图2所示。

4 结语

通过分析梨树断陷区带的特征,构造对油气藏的影响,以及油源对油气分布的影响,总结出了梨树断陷三条油气富集规律,并且正钻井的显示情况也充分证实了此规律。为进一步甩开勘探,寻找规模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杨立英,李瑞磊,张江涛等.松辽盆地南部十屋断陷构造特征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5,20(3):775-779.

[2]張玉明.松辽盆地南部十屋断陷北部深层油气成藏条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6,28(3):53-56.

[3]张青林,佟殿君,王明君.松辽盆地十屋断陷反转构造与油气聚集[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5,29(2):182-188.

[4]赵勇刚,张树林.松南十屋断陷深层油气成藏条件与模式研究[J].海洋石油,2009,29(1):21-25.

[5]孔庆莹,陈志海,魏荷花.松辽盆地十屋油田营城组油气分布[J].世界地质,2010,129(11):90-95.

[6]叶新民.松辽盆地十屋断陷南部油气勘探前景分析[J].江苏地质,2006,30(2):102-105.

[7]邹才能,贾承造,赵文智等.松辽盆地南部岩性地层油气藏成藏动力和分布规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5,32(4):125-130.

[8]陈孔全,吴金才,唐黎明.松辽盆地南部断陷成藏体系[M].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63-68.

油藏富集规律 篇4

一、区域概况及沉积特征

郝家坪地区位于陕西省安塞县郝家坪乡辖区内。西界以郝132井为界, 东至郝691井, 东西方向长约12km;南界以郝490井为界, 北至郝425井, 南北宽8.5km, 评价区范围约100km2。

经区域研究认为本区长21-3沉积体系属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相沉积。由于河流的多期分流, 砂体呈条带状分布, 并形成诸多的砂坝。各分流河间的洼地也遍布本区, 属典型的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相沉积。

由于本区的沉积有它独具的特点, 因此, 造就了长21-3砂体在本区分布范围广泛, 宽达7—8km, 纵横向上又有多种类型, 长21-3砂体形态多达14种之多, 它们分别是:一期河道型、两期河道型、上部致密型、上部过渡型、上部突变型、下部过渡型、底部下连通型、顶变底部下连通型、上下连通型、两期河道底部下连通型、上部致密下部下连通型、上薄下厚下连通型、上厚下薄型及上部渐变致密型。

当长21-3沉积后, 分流河已处于逐渐衰亡期, 仅在个别地方有所发育, 其规模、范围也属局限性, 因此, 使得长21-2、长21-1沉了一套以泥质岩为主的地层。由此将长21地层构成一个完整的下粗上细的正旋回沉积。

二、构造特征

1. 区域构造位置。

经区域构造研究认为本区大地构造位置属陕北斜坡中段, 巡检寺—张渠—坪桥。鼻状隆起带范畴。

2. 局部构造特征。

该区位于坪桥鼻状隆起带南侧。长21-3属三角洲平原河流相沉积, 本区有三支分流河经多级分流, 由东北向西南延伸, 而局部构造则在此基础上因岩性差异压实作用发育而成, 由北向南共发育三排鼻状隆起带, 即塞24—塞62井鼻状隆起带、塞11—郝827井鼻状隆起带、郝250—郝727井鼻状隆起带。从砂体展布, 砂顶起伏和长21顶标志层构造等图中可看出, 它们之间均有一定的继承性, 有着一定的依赖关系, 在砂坝、河口坝等处往往又是形成局部高点的所在地。

由于沉积时, 平原区河流的多级分流, 说明地势平缓, 由此奠定了本区构造格局。正常情况下陕北斜坡区域构造坡降每公里下降7—8m, 倾角30度左右。该区东西方向长约12km, 长21标志层构造东面海拔为620m左右, 西面海拔为570m左右, 相距12m海拔相差50m, 每公里坡降为4.16m, 由此说明本区构造较区域构造更为平缓, 对油气大面积分布更为有利。

三、油藏地质特征

1. 油层分布受控于沉积体系。

由于长21-3地层沉积时在此区的多级分流, 形成诸多的砂坝和洼地, 使得油层在纵向上变化不大, 均为长21-3油层。但在横向上油层所处的位置, 厚度变化则严格受到沉积体系的控制和制约。河道主体部位砂层厚, 油层厚度也随之增大。在河道两侧或河间洼地, 砂体厚度减薄, 此时油层厚度也随之变薄。

2. 油层非均质性强。

在长21-3油层中, 纵向上一般表现出有3-4个致密夹层出现, 声波时差曲线反映比较明显。致密层横向变化大, 井间不易对比, 因此, 它的出现也不会在区域上成区域隔层, 将长21-3油层分开, 形成多个油砂体。

3. 油水分异差。

本区长21-3油藏与其它地区一样, 投严初期均是油水同出, 出纯油很少, 只是早期含水低一些。它的特点是既液量变化而变化。产液量高, 净油就多;反之产液量低, 油量也随之降低。

4. 有一定边底水。

当砂体属一期河道型、二期河道型和下连通型时底水明显, 特别是下连通型, 水体厚度可达20—30m, 因此在此区底水驱动能力强, 产量也高, 有的井属1996—1998年间投产的, 直至现在日产油仍在3.0吨左右, 如郝280、294、352、600等井, 即属此类。

四、油气富集分布规律

1. 油藏保存条件好。

由于长21沉积时, 下粗上细, 形成一个完整的正旋回沉积, 长21-3为储层, 其上长21-2、长21-1岩性较细, 为一款以泥质岩为主的地层, 厚度25.0m左右, 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区域盖层, 避免油气继续向上运移, 油气保存条件好。

2. 具有良好的储油孔隙网络。

本区储层岩性孔隙网络属颗粒溶孔一剩余原生粒间孔组合, 说明原生粒间孔是主要的储油孔隙, 物性好。据塞11、塞24两井岩芯物性分析资料表明, 平均孔隙度为15.52%, 渗透率为34.5×10-3μm2, 为油气富集提供了良好的储油空间。

3. 区域构造极为平缓, 也是促使该区油气大面积分布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区构造较区域构造有不同之点, 再于它的区域坡降幅度仅为区域坡降的1/2。陕北斜坡的构造区域坡降每公里由东向西下降7—8m。而在研究区范围内东西方向长约12km左右, 坡降为50m, 平均每公里坡降为4.17m, 较区域构造更为平缓, 为此, 也是促使油气广泛分布的又一原因所在。

4. 多期构造与河道砂发育的一致性, 促使油气进一步富集。

本区油气的分布和富集有成排、成带分布的规律, 从开采至今已有5—6年之久, 日产油l-3吨井均分布在这些带上。而这些富集区都与砂体和多期构造发育的一致性息息相关。北面一排塞24—塞60井一带勘探开发程度较低;但其两端已被揭示出为又一富集区的皱形。这为下一步勘探开发寻找新的富集区指示方向。

5. 分流河间洼地是河道两侧或上倾方向重要的岩性遮挡带。

研究区内所发育的东北一西南方向的河道, 由于在沉积过程中的多级分流, 使河道往复侧迁, 所以形成砂体大连片。各分流间洼地沉积的泥质岩与河道侧翼的致密岩性带构成了沿河道同一方向两侧或上倾方向的岩性遮挡。促使油气只能沿其河道的主体部位聚集, 这也是三角平原分流河道相油气藏形成的又一个原因。

梨树凹地区剩余油富集规律研究 篇5

梨树凹地区油藏类型按成因可分为构造-岩性油藏、断鼻构造油藏及透镜状油藏三种, 北部砂体多为构造-岩性油藏, 处于辫状河三角洲砂体前缘带, 与鼻状构造相配置。东南部砂体多为断鼻油藏, 受边界断裂及鼻状构造控制, 油藏含油面积较小。梨树凹地区主要含油层位H2-H3段, 油层埋藏深度1500.8—2685.6米, 纵向上含油井段长达1184.8米。梨树凹地区纵向上主要含油层位分布在H2Ⅲ、H2Ⅳ、H2Ⅴ、H3Ⅰ、H3Ⅱ、H3Ⅲ等6个油组, 14个小层18个油砂体中。计算18个油砂体, 在各油组顶面构造图上圈定含油面积:6.5km2, 叠合含油面积2.64k m2, 计算地质储量206.47×104t。储量丰度78.2×104t/km2, 该区块油藏埋深1500.8-2685.6m, 平均千米井深日产油0.5-3.6t/k m·d, 属中深层、低丰度、低产量、小型油田。

2 储层沉积特征

根据对梨树凹地区砂层岩性及录井显示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该区主要接受两个物源的沉积。一是来自于搬运距离近、堆积范围较小东部边界大断裂老山的冲积锥砂体, 该砂体搬运距离近, 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低, 岩性主要为粗砂岩和含砾砂岩。二是来自于北部的候庄三角洲砂体:该砂体是梨树凹地区的主要成岩砂体, 由于该砂体搬运距离远, 分选好。磨圆度好, 但岩性普遍较细, 多为细砂岩到粉砂岩, 大部分为泥质胶结, 胶结较疏松较致密, 是较理想的油气储集层。部分层见到较好的录井显示。

3 油层分布特征

3.1 油层埋藏较深, 含油井段长, 油层纵向上分布零散

梨树凹地区主要含油层位为H2Ⅲ—H 3Ⅲ, 油层埋藏深度1 5 0 0.8—2 6 8 5.6 m, 纵向上含油井段长达1184.8m。梨树凹地区纵向上主要含油层位分布在H2Ⅲ、H2Ⅳ、H2Ⅴ、H3Ⅰ、H3Ⅱ、H3Ⅲ的6个油组, 14个小层21个油砂体中 (图1) 。

3.2 油层较薄、以差油层为主, 单井钻遇油层个数较少

油层一般厚度为2-4m, 有效厚度平均值为3.24m, 小于5.0m的油层占78%, 以差油层为主, 差油层占解释层的78.2%。单井钻遇油层数较少, 平均单井钻遇油层数只有3.6个 (表1) 。

3.3 以小油砂体为主, 含油面积小、分布系数低、局部叠合好

该区共落实14个小层21个油砂体, H2Ⅴ15含油面积最大为1.44km2, 分布系数最大为0.58, 其余油砂体含油面积均在0.65km2以下, 分布系数在0.025-0.25之间。分布系数小于0.15的有17个油砂体, 占油砂体总数的81%;大部分小油砂体分布在泌331井区构造高部位附近, 局部叠合较好。

4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剩余油分布不仅受构造、沉积微相、油层本身非均质性的控制, 而且受井网的合理性、注采完善程度、动用程度等注采状况的制约。梨树凹由于平面和层间的物性差异较大, 又经过注水开发, 储量动用状况和水淹状况复杂, 剩余油分布非常复杂, 主力层与非主力层在纵向和平面上剩余油的分布也不尽相同, 应用数模、动态分析及地质综合研究对深层系的剩余油分布状况和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

4.1 平面剩余油分布

梨树凹区块剩余油为185×104t, 其中75.24%的剩余油分布在主力层, 平面上主力层剩余油主要分布在主力层的主体区, 占梨树凹剩余储量的48%, 具有剩余油饱和度低, 但储量丰度高的特点。

4.2 纵向剩余油分布

受层间、层内非均质性影响, 各单层动用程度差异较大, 剩余储量集中分布在H2Ⅳ51、Ⅴ15、H3Ⅰ91、Ⅱ52、Ⅱ61、Ⅲ25.6、Ⅲ42主力层, 其剩余储量为140×104t, 占总剩余储量的75.24%。非主力层剩余储量46.01×104t, 占总剩余储量的24.76%。

4.3 构造控制型剩余油

梨树凹地区剩余油受构造控制, 在平面上普遍存在构造控制型剩余油, 由于主要控制油水边界, 油层均分布在高部位, 低部位为水层。该地区构造特征总体上呈一个鼻状构造、—个构造带及两个凹陷区, 对油气成藏最有利的为鼻状构造。从油藏分布特征看, 鼻状构造形成的有效圈闭, 油气均可成藏, 符合剩余油分布的规律。

4.4 岩性控制型剩余油

梨树凹地区岩性变化大, 受岩性变化形成的剩余油是该地区剩余油分布的另一规律。主要有集中类型:

(1) 部分远物源砂体均向鼻状构造上倾方向尖灭, 形成有效的岩性遮挡, 形成剩余油;

(2) 斜坡带上发育的砂岩透镜体, 形成岩性变化的剩余油;

(3) 近源的水下扇, 向扇根方向由于分选差而形成有效的岩性遮挡而形成的剩余油。

5 结论与认识

潜东南新沟嘴组油气富集规律 篇6

1主力烃源岩分布控制油藏分布

并非所有的生油岩都能够提供油源, 新沟嘴组烃源岩为湖相暗色泥岩, 实际影响到油藏分布的仅限于部分有机质丰度较高、母质类型较好、生排烃强度较大、为新沟嘴组油藏的形成提供了主要油源的母岩, 也就是主力烃源岩。

新沟嘴油藏分布在纵向上, 潜东南地区新下段Ⅱ、Ⅲ油组合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占潜东南地区全部的78%。同时Ⅰ油组油层主要分布于Ⅰ油组中、下部, 还有部分油层处于底部。平面上, 油藏以总口-潘场向斜为中心呈环带分布, 在潜江凹陷中北部由于距离生烃中心较远, 目前未发现新沟嘴组下段油藏。

2油气运移的主流向控制油气分布

2.1 继承性古隆起是油气运移的指向区

全区总体上是由两洼 (总口向斜、潘场向斜) 、五隆组成, 形成“隆-凹”相间的构造格局, 五个隆起分别为:老新鼻状隆起、建新鼻状隆起、拖市中央隆起、马王庙鼻状隆起及新沟断垒带。五个隆起均为继承性发育古隆起, 均具有形成时间较早、长期继承性发育的特点。

研究证实, 荆沙组沉积末期—荆河镇组沉积末期是新沟嘴组烃源岩主要的生油期, 潜江组沉积时期—荆河镇组沉积末期是油气的主要运移期。

马王庙鼻状隆起、建新鼻状隆起、老新鼻状隆起、拖市中央隆起和新沟断垒五个古隆起均为过剩压力相对较低, 油气一般是由过剩压力的高值区向低值区运移的。这些古隆起均于白垩纪晚期开始形成, 并且, 烃源岩在整个热演化过程中排出的油气均可以向古隆起上运移、聚集。所以, 继承性古隆起是油气运移的长期指向区, 具有良好的油源条件。

2.2 古隆起构造脊上的圈闭中油气最为富集

相比较而言, 古隆起构造脊的位置上更容易形成富集的油气藏, 这是由于圈闭、储层以及油源的有利条件, 为油气运移的主要路径, 因而其上的油气最丰富。例如马王庙和老新鼻状隆起就属于这个范畴, 并且拥有丰富的油藏, 据分析这两个区域的油藏油丰度也很高, 在马王庙鼻状构造脊含油丰度为130.2×104t/km2, 属于这一带油气藏分布中丰度最高的区域, 近期勘探证实毛场斜坡带油气分布也具有沿脊富集的特点。

2.3 断层控制油气运移和富集

按照断层的断面封闭能力有以下类型: (1) 纵向完全封闭型, 将油气完全遮挡在油源一侧, 统计发现这种断层数量不多, 马36井区的北部边界2号断层是其中之一。 (2) 纵向不完全封闭型, 遮挡作用有限, 从而使得断层两侧均能够找到油气藏, 如马王庙油田的彭市河断层, 在它两侧有高度相异的油气藏, 断层一方面起到了一定的遮挡作用, 另一方面可作为油气运动的通道。 (3) 纵向开启型, 油气运移到断层附近后无法聚集, 只能沿断层垂向运移, 断层对油藏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在油气的跨层位二次运移过程中, 断层是上部油藏形成的必要条件。

2.4 骨架砂体是主要的输导系统, 决定了油气运移的主方向

潜东南地区下第三系新沟嘴组分属两套沉积体系, 即北东向的汉川沉积体系和北西向的汉水沉积体系。前者在马王庙地区, 新下段Ⅱ2+3、Ⅲ1+2砂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最为发育;汉水沉积体系新下段以Ⅲ1+2砂组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较为发育, 在老新、新沟和拖市地区新下段Ⅰ、Ⅱ油组多发育河口坝、席状砂及滨浅湖滩、坝砂体。砂体储集性能是三角洲前缘亚相砂体的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砂岩物性最好, 其次是席状砂, 滨浅湖亚相中, 砂坝砂体物性好于滩砂。

储集层的孔隙是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通道之一, 其大小决定了油气运移的多少, 骨架砂岩厚度百分比可作为判定油气运移的重要参数。通过对潜东南地区新沟嘴组下段主力烃源岩段发育部位Ⅱ油组渗透性砂岩百分比分布规律进行分析, 北部马王庙地区渗透性砂岩占地层厚度百分比一般为10-40%, 而南部拖市、老新、新沟地区一般小于10%, 这种显著的差异造成了Ⅱ油组油气分布数量上的差异, 即马王庙地区Ⅱ油组油气比较富集。

通过对古构造、断裂、骨架砂体的研究, 明确了油气二次运移的方向、时期和通道, 认为位于主力烃源岩及其附近的骨架砂体发育且连通性好的地区中的继承性古隆起是油气富集的区域;在纵向上油气是通过断层和断层间的裂缝运移的, 成为Ⅰ油组含油的主要原因。

3沉积相带控制储层特征, 决定了油气富集程度

对比发现, 油气最丰富的要属以河道砂体形成的各种类型的油气藏, 因为在这个区域中油层较厚, 且物性佳, 含油丰度理想, 产量满意。研究发现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岩厚度大, 一般为3-4m左右, 连通性比较理想;滨浅湖席状砂岩厚度小, 一般为1-2m左右, 在受湖浪的改造作用强烈, 均质程度高, 呈薄层席状大面积分布的条件下, 才会有较为满意的物性和连通性。如果出现构造圈闭, 就能够形成以构造为主且油丰度高的油藏。如马36井区Ⅱ油组油藏, 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02×104t, 储量丰度高达251.3×104t/km2, 为江汉盆地新沟嘴组储量丰度最高的油藏。

参考文献

[1]戴世昭等, 江汉盐湖盆地石油地质[M].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7.

[2]翁文波.陆源盆地的生油.中国陆相大油田[M].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年9月

油藏富集规律 篇7

大庆长垣南部地区主要包括葡萄花构造、葡西鼻状构造和敖包塔构造三个局部构造。黑帝庙油层发育于嫩江组的嫩三段和嫩四段地层中。由于针对浅层做为目的层的探井少, 目前对浅层气的成藏规律认识不清楚。根据现有开发井资料分析, 认为浅层气藏以零星分布为主, 很难形成一定的储量规模, 但是由于气藏埋藏浅、开发投入成本低, 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1天然气成因类型

天然气的来源多种多样, 可以分为无机成因气和有机成因气, 后者按其热演化阶段可以分为生物气、热解气和裂解气, 通常把腐泥型有机质的热解气和裂解气成为油型气, 把腐植型有机质的热解气和裂解气成为煤型气。根据黑帝庙油层天然气地球化学分析资料, 天然气主要有生物气和油型气两种类型 (见图1) 。有的地区呈现单一的组分, 有的地方呈现混合气体的特征。葡西鼻状构造带的δ13C2在-37.42‰~-34.52‰之间明显小于-28‰, 表明天然气具有油型气的特征。生物气通常富集轻碳同位素, 甲烷碳同位素比值δ13C1<-55‰, 葡西鼻状构造带的δ13C1值在-67.9‰~-60.03‰之间小于-55‰, 可以得出结论天然气为生物气。葡西鼻状构造带的二氧化碳含量异常高9.057‰~51.898%, δ13Cco2的值在2.74‰~4.63‰之间, 根据无机成因的二氧化碳其δ13Cco2值为+10‰~-8‰, 说明葡西鼻状构造带的二氧化碳气有可能是无机成因气。由此可以说明葡西鼻状构造带是生物气、油型气和无机二氧化碳气体的混合。生物气和油型气的同时存在可能是由于烃源岩的埋深不同造成的, 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可能与本区发育深大断裂有关系。葡萄花构造带甲烷含量均大于90%, 表现为甲烷含量高, 乙烷、丙烷微量, 不含C4以上重烃成份;干燥系数C1/C1-5>0.98, 总体为生物气特征。

2 天然气富集规律

2.1 优质烃源岩是天然气富集的物质基础

根据层序地层学分析最大湖泛时期沉积的青山口组和嫩江组是本区泥岩及暗色泥岩最发育的层位。根据钻探结果显示, 嫩一、二段暗色泥岩最发育, 其次是嫩三段和嫩四段, 其余皆不发育。嫩一段暗色泥岩和嫩二段泥岩厚度一般在100 m以上, 具有一定的生气规模。对嫩江组各段取样品进行分析化验并记录均值, 如表1所示。区内嫩一段TOC含量样品均值为3.32, “A” 含量样品均值为0.2, S1+S2含量样品均值6。根据陆相烃源岩评价标准如表2所示, 嫩一段烃源岩为天然气的主要供气基础。嫩一段有机质类型为I、II1型, 与天然气的油型气的成因类型相吻合。

2.2 优质储层是天然气富集的有利空间

嫩三段和嫩四段地层为湖盆收缩体系域沉积体。在工区内沉积了三角洲前缘的各类砂体。黑帝庙油层孔隙度平均为30.69%, 渗透率平均696.9×10-3 μm2, 为高孔中高渗透率储层。由于砂岩储层埋藏较浅, 孔隙度随深度没有明显减小的趋势。储层储集空间以原生粒间孔为主, 同时也存在次生孔隙, 主要是长石溶解形成的, 另外还伴有裂缝。黑帝庙油层埋藏浅, 处于早成岩阶段, 砂岩尤其是泥质砂岩疏松, 常处于半固结状态, 许多含油砂岩岩心破碎成土状。原生孔隙常未被充填或半充填, 保存良好, 为天然气提供了良好的储集空间。

2.3 源断裂是烃源岩和储层沟通的桥梁

通过地球化学分析和油源对比分析, 黑帝庙油层天然气主要来源于下伏地层的嫩江组一段的源岩。所以源岩与储层的沟通是天然气成藏的关键因素, 而源断裂是沟通烃源岩与储层的断裂, 所以源断裂控制天然气的垂向疏导。通过对断层的活动时期和活动规模分析, 本区的源断裂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均为断裂密集带的边界断层, 规模较大, 晚期活动强烈, 主要活动时期与嫩一二段气源岩大量排气期一致;二是伴随构造反转该类断层活动, 断层控制着圈闭形成;三是断层向上消失于明水组地层中, 明水组泥质含量高, 具有较强的顶封特征。而对现今断层的封闭性进行分析, 现今断层多处于封闭状态, 对天然气的保存有利。

2.4 圈闭类型是油气保存的必要条件

本区的局部圈闭多于断层有关系, 是受断层控制的断块圈闭和断背斜圈闭。通过对现有大中型天然气田进行分析, 天然气的保存条件对气藏的形成至关重要, 天然气分子小, 在聚集成藏后很容易散失掉。断块型圈闭的封堵主要受断层的垂向封闭和侧向封闭控制, 而断层的封闭往往受多种因素控制, 而在断层的不同部位, 封闭能力也是不一样的, 如果断层活动, 被断层封闭的天然气很容易散失。以目前的分析资料看断背斜圈闭是天然气富集的最有利圈闭, 且在断背斜的高部位是最有利位置。天然气受断层的垂向输导作用向上运移, 然后在沿砂体做侧向输导运移至断背斜的高部位聚集成藏 (见图2) , 所以由源断裂控制的断背斜型圈闭是天然气富集的最有利场所。

3 结论

黑帝庙油层天然气主要有生物气和油型气两种类型。葡西鼻状构造天然气类型为混合气, 而葡萄花构造主要是生物气。

嫩江组一段是最优质的烃源岩, 嫩江组二段是中等烃源岩, 而嫩三段和嫩四五段为差烃源岩。

源断裂控制的断背圈闭是天然气富集的最有利场所。成藏模式为天然气沿断层做垂向运移, 再沿砂体做短距离侧向运移至断背斜圈闭的高部位聚集成藏。

摘要:对大庆长垣南部地区黑帝庙油层天然气地球化学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有机质的热演化规律和前人的天然气分类标准, 认为黑帝庙油层天然气为生物气和油型气两种成因类型。综合松辽盆地构造演化特征、断层活动规律、砂体分布规律和圈闭类型分析, 认为黑帝庙油层天然气的富集主要受源断裂和圈闭类型控制。由源断裂控制的断背斜圈闭是天然气富集的有利场所。

关键词:大庆长垣南部,浅层气,成因类型,富集规律

参考文献

[1]许运新, 谭保祥, 杨明杰.松辽盆地浅层气藏地质特征与勘探前景.天然气工业, 1995;15 (1) :13—17

[2]戴金星, 裴锡古, 戚厚发.中国天然气地质学.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2

[3]张英, 李剑, 胡朝元.中国生物气——低熟气藏形成条件与潜力分析.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4) :37—41

[4]康晏, 王万春, 任军虎.生物气生成的地球化学因素分析.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4;23 (4) :1—2

[5]黄第藩.成烃理论的发展——未熟油及有机质成烃演化模式.地球科学进展, 1996;11 (4) :327—335

[6]应凤祥, 罗平, 何东博, 等.中国含油气盆地碎屑岩储集层成岩作用与成岩数值模拟.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4

[7]吴富强, 宁兴贤.影响渤南洼陷深部储层次生孔隙形成的因素及其作用.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4;24 (2) :76—82

[8]云金表, 金之钧, 殷进垠.松辽盆地继承性断裂带特征及其在油气聚集中的作用.大地构造与成矿, 2002;26 (4) :379—385

[9]童亨茂.断层开启与封闭的定量分析.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8;19 (3) :215—220

[10]杨光.松辽盆地南部油气成藏期研究——以黑帝庙地区为例.世界地质, 2008;27 (1) :24—26

[11]戴金星, 王庭斌, 宋岩.中国大中型气田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7:184—237

油藏富集规律 篇8

崤山地区是豫西三大有色金属及贵金属成矿集中区之一, 雄踞晋豫陕“金三角”的中心位置。自20世纪80年代在崤山隆起的变质核杂岩内发现申家瑶金矿床和半宽金矿床之后, 又相继发现葫芦峪、寺沟、胡沟、安沟等一系列金矿床 (点) 。

崤山地区以前发现的申家瑶金矿、半宽金矿规模多属于小型, 近年来通过加大对葫芦峪金矿区的勘查力度, 开展地质、物化探等综合勘查方法, 采用地质测量、槽探、坑道及钻探工程等手段, 在找矿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在规模最大的K 3矿脉中深部发现富矿地段的存在, 以此为指导, 在相邻矿脉中深部也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成果, 预测本矿床规模可达中到大型, 为崤山地区金矿的找矿突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是在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科技创新项目——“河南省陕县大方山金矿深部找矿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结合陕县葫芦峪金矿详查, 对葫芦峪金矿床特征及矿化富集规律进行研究和成果总结, 对指导本区及周边地区金矿地质勘查矿工作具有现实意义。

1 成矿地质背景

1.1 区域地质

葫芦峪矿区大地构造位置为华北地台南缘与北秦岭造山带的衔接过渡带——崤山隆起。崤山地区为一典型的变质核杂岩, 其核部由太古宇太华群结晶基底组成, 周缘为拆离断层, 盖层由下元古界铁铜沟组及中元古界熊耳群地层组成, 见豫西崤山地区区域地质图 (见图1) 。

本区构造骨架为崤山隆起。区内断裂构造比较发育, 既有裂谷拉伸, 又有碰撞挤压造山, 还有造山期后的伸展拆离作用;按其各自的生成顺序, 可分成崤山弧形构造带, 北北西构造带、北西西向构造带等。碰撞挤压造山作用, 在区内表现为形成一系列北西西向和北东向的脆韧性叠加的断层带, 葫芦峪北西向的含金蚀变破碎带即为该期构造作用的产物。

区内岩浆活动除太华群地层中早期侵入的奥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钾长花岗岩类外, 主要分布熊耳群火山岩及基性岩墙群, 它们与本区金、铅锌、银等矿产密切相关。

1.2 矿区地质

葫芦峪矿区地处变质核杂岩核部, 主要地层为太华群兰树沟岩组, 岩性为片麻岩、绿泥钠长片岩类、绢云石英片岩及角闪片岩类;除此之外, 第四系多沿沟谷分布。

矿区内构造简单, 以断裂为主, 褶皱不甚发育。太华群地层构成一北西向展布、向南西倒转的向斜构造;断裂构造以北北西向的陡倾韧性剪切带为主, 控制了区内主要金矿脉的分布。倾向南西, 倾角较陡, 产状230~265°∠60~75°。

矿区岩浆活动不强烈, 仅有零星花岗斑岩、辉绿岩等呈脉产出。

本区的变质作用主要有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动力变质作用和热液蚀变作用。

近矿围岩蚀变有硅化、碳酸盐化、黄铁绢英岩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钾化等。与金矿化关系最为密切的蚀变是硅化、碳酸盐化。一般发生在构造蚀变带的顶、底附近, 尤以底板最为发育。硅化、碳酸盐化强烈部位, 金品位较高, 其次, 黄铁绢英岩化与金矿化也有一定的关系。

2 矿床地质特征

2.1 矿脉特征

目前, 在葫芦峪矿区已圈出矿脉20条, 其中具工业意义的金矿脉有8条, 分别是K 1、K 3、K 4、K 5、K 6、K 7、K 8、K 1 3、K17、K16、S1、S3。矿脉受北北西向构造蚀变破碎带控制, 并赋存其中, 见图2。

矿脉主要分布于长河沟~蚂蚁沟一带, 东西宽1.0~2.6km, 南北长约4.0km, 北西宽、南东窄的狭长区域内;出露标高950~1180m, 矿脉长度100~41500m, 厚度0.30~2.80m, 矿脉形态多呈脉状、囊状及透镜状, 沿走向有分枝复合现象;主矿脉产状倾向南西, 产状为230~265°∠60~80°, 局部反倾, 产状68°∠85°;矿化以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铜矿为主;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黄铁绢英岩化、高岭土化和绿泥石化, 局部见叶腊石化和滑石化;矿石品位Au2.65~45.2×10-6、Ag10.44~785×10-6、Pb0.22~28.51%、Zn0.11~5.16%。

K3矿脉分布于矿区中部南沟至葫芦峪沟一线, 为矿区规模最大、整体矿化较好的一条矿脉, 地表出露标高1046~1152m, 矿化蚀变带断续出露长度达4150m, 分为K3-1、K3-2两矿体, 长度分别为1050m、430m。矿体水平厚度0.35~2.80m, 平均0.68m, 沿走向呈舒缓波状, 矿带总体走向为320~350°, 倾向南西, 产状230~265°∠60~80°;构造破碎带宽20~40m, 矿化蚀变带宽0.4~1.5m, 局部地段厚度可达2.8m, 矿化带两侧往往发育绿泥石片理化带, 片理化带宽度可达4~5m, 产状与矿化蚀变带基本一致。矿石品位Au1.86~28.40×10-6、平均6.42×10-6、Ag11.56~349.00×10-6、平均为76.91×1 0-6。主要矿化蚀变类型为褐铁矿化、硅化、黄铁绢英岩化、高岭土化和绿泥石化;局部见叶腊石化和滑石化。矿脉中, 肉眼可见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

2.2 矿石质量

2.2.1 矿石的结构与构造

2.2.1. 1 矿石结构

(1) 按矿物的结晶程度有自形晶粒状结构、半自形镶嵌结构、它形胶状结构。自形矿物有石英, 黄铁矿和方解石。大部分矿物为半自形和它形。胶状矿物有硅质、钙质和泥质等。

(2) 按矿物的粒度大小有粗中粒、细粒和微粒结构。粗粒者有石英、方解石和黄铁矿等。大部分矿物以细粒结构为主, 粒度<2 m m。微粒矿物一般呈胶状。

(3) 按矿物间相互关系有碎裂结构、填隙结构。

2.2.1. 2 矿石构造

本区矿石构造以脉状~网脉状为主, 其次为角砾状、块状、团块状、条带状、浸染状等构造。

(1) 脉状~网脉状~条带状构造:早期岩石发生破碎断裂, 含矿热液沿裂隙贯入生成细脉状~网脉状~条带状金矿脉。

(2) 角砾状构造:早期形成的矿脉及岩石破碎后被后期石英、方解石等物质胶结在一起。

(3) 块状、团块状构造:主要出现在构造裂隙交汇处及矿体相对厚大部位。

(4) 浸染状构造:黄铁矿呈星点状分布在矿石中。

2.2.2 矿石矿物成分

矿石中矿物种类比较多, 金属硫化物以黄铁矿为主, 其次是方铅矿、铁闪锌矿、闪锌矿、黄铜矿、毒砂、黝锡矿等;脉石矿物有石英、钠长石、高岭土。绢云母、绿泥石、铁白云石、方解石等, 氧化与半氧化矿物有褐铁矿、镜铁矿、孔雀石、铜兰等。

金矿物在野外肉眼及室内光片显微镜下均未见到, 主要为自然金、银金矿, 自然金以显微金为主, 粒径集中在0.01~0.0 7 5 m m, 成色早期为7 2 7~8 6 2, 晚期为748~772。早期以自然金为主, 晚期出现大量银金矿。主要有包体金、裂隙金、粒间金三种形式, 前者最为重要。主要载体是石英、黄铁矿和褐铁矿。

2.2.3 矿石化学成分及伴生有益组分含量

矿石化学成分主要为A u、A g、P b、Zn、Fe、S、Mo、Cu、Si O2、Al2O3等, 根据矿石光谱分析、多项分析和常量元素分析结果, 除矿石中Au、Ag、Pb、Zn含量较高, 是矿床主要有益元素外, 其他伴生元素含量均较低, 不具工业意义。

葫芦峪矿石主要有用组分为金、银、铅、锌, 全区平均Au6.08×10-6、Ag67.46×10-6、Pb1.82%、Zn2.02%。

3 矿化富集规律

3.1 矿化与韧性剪切带的关系

1929年里德尔脆~韧性剪切带中剪切裂隙与张裂隙方向实验证明:随着剪切应力的增加, 首先形成早期与剪切带边界成低角度 (R) 和高角度 (R') 里德尔共轭剪切裂隙;前者为15°, 后者为75°, 接着形成晚期逆向的里德尔共轭剪切裂隙P、P', 前者与剪切带边界成5~10°, 后者成40°, 最后形成位于剪切带中部并与剪切边界平行的主剪切裂隙D, T为沿应变椭球体YZ面形成的张裂隙, 并与叶理垂直 (吴美德, 芮仲清, 含金剪切带型金矿床, 地质矿产部情报研究所, 1989) 。现已查明含金剪切带中金矿脉大多赋存在D、P、R和R'剪切带裂隙中 (见图3) , 这为该区找矿指明了方向。

R—为低角度里德尔剪切裂隙 (与剪切带边界成1 5°交角) ;R′—为高角度里德尔剪切裂隙 (与剪切边界成75°交角) ;P—为逆向剪切裂隙或压力剪切裂隙 (与剪切边界成5~1 0°交角) ;D—为主剪切裂隙 (与剪切带边界平行) ;T—为沿应变椭球Y Z面形成的张裂隙 (与S叶理垂直) 。

矿脉严格受次级剪切带控制, 在其两侧都不同程度地发育着糜棱岩, 宽1~5 m, 最宽达几十米甚至上百米。这说明无论矿脉赋存于何处, 均严格受韧性剪切带控制。

3.2 矿脉的空间分布规律

3.2.1 区域性不同方向的断裂交汇部位常形成金的成矿集中区。

3.2.2 葫芦峪矿脉主要分布于矿区中部, 叠加在早期北西~北北西向韧性剪切带之上的脆性断裂硅化蚀变岩型金矿带, 其特征是金矿脉两侧绿泥石片理化发育, 局部地段发育赭石化。矿脉延伸长、厚度大, 品位高, 局部地段含有块状铅锌矿, 脉带中局部石英脉卷入糜棱岩化, 矿化带蚀变带岩石破碎强烈, 该类型的矿脉往深部延伸有变厚变大的趋势, 是葫芦峪矿区的主要金矿类型。

3.3 矿脉走向、倾向变化富集规律

为了寻找该区金矿脉沿走向、倾向厚度、品位变化富集规律, 我们对工程控制程度高的葫芦峪K 3进行了综合研究, 发现矿脉在走向、倾向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为下步矿产勘查提供一定地质依据。

葫芦峪K3号矿脉在12~4、3~13线沿走向厚度、品位变化相对较稳定, 曲线近水平, 局部地段发生厚度、品位急剧变化, 在5线及11~13线中部, 品位与厚度呈负相关, 厚度增大, 品位突然降低;在21~2 7线矿体厚度、品位急剧变化, 品位与厚度亦呈负相关, 厚度增大, 品位突然降低, 与前者类似, 见图4、5、6。

葫芦峪矿区K 3号矿脉自海拔1 0 5 0~800m由地表向下沿倾向矿脉厚度变化相对较稳定, 但品位变化较大, 近地表品位相对较低, 向下约7 5 m急剧增高, 再向下延伸7 5 m品位也随之降低, 厚度与品位变化不具相关性, 见图7。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

葫芦峪矿区矿脉沿走向厚度、品位变化相对较稳定, 曲线近水平, 局部地段发生厚度、品位急剧变化, 品位与厚度呈负相关, 厚度增大, 品位突然降低;矿脉由地表向下沿倾向矿脉厚度变化相对较稳定, 但品位变化较大, 近地表品位相对较低, 向下约75m急剧增高, 再向下延伸7 5 m品位也随之降低, 厚度与品位变化不具相关性, 但有等间距性变化的特点, 变化间距约7 5 m。

3.4 矿脉其他变化富集规律

通过对葫芦峪金矿区矿脉特征的研究, 发现其矿化富集也存在一定规律, 主要有以下几点。

3.4.1在含有大量硫化物的石英脉或糜棱岩带中, 金属硫化物多呈细脉状或团块状分布于糜棱岩带的一侧或中部, 金品位增高, 即金品位与黄铁矿、方铅矿的含量成正增长关系。

3.4.2在石英脉或糜棱岩带产状或厚度发生变化地段部位金品位增高, 因为该地段挤压剪切作用最强烈。

3.4.3如果剪切带多次活动, 则早期张性断裂内的充填物会遭到破碎并再度矿化, 使金矿化更强, 品位更高。

3.4.4在硅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等围岩蚀变强烈部位金矿化增强, 金矿化与硅化关系最为密切。

4 结语

4.1 矿床赋存于崤山变质核杂岩内, 受北北西向韧性剪切带控制, 倾向南西, 倾角较陡, 糜棱岩发育。

4.2 金矿脉主要产于叠加在早期韧性剪切带的后期脆性断裂带。

4.3 对成矿阶段进行了划分, 石英-黄铁矿-金形成与脆-韧性剪切有直接。

4.4 对金矿脉厚度、品位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矿脉沿走向厚度、品位变化相对较稳定, 局部地段品位与厚度呈负相关;沿倾向矿脉厚度变化较稳定, 但品位变化较大, 厚度与品位变化不具相关性, 但有等间距性变化的特点。

4.5 对矿化富集规律进行研究:在含有大量硫化物的石英脉或糜棱岩带中, 金品位增高;在石英脉或糜棱岩带产状或厚度发生变化地段部位金品位增高;在硅化等围岩蚀变强烈部位金矿化增强;

4.6 为本区矿床勘查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郑洪涛, 刘祥龙, 赵金洲, 等.河南省陕县大方山金矿深部找矿研究报告[R].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资料室.2010

[2]陈衍景, 富士谷.豫西金矿成矿规律[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2

油藏富集规律 篇9

范庄银矿区位于豫西熊耳山北坡, 大地构造位置处于中朝准地台南缘、华熊台隆熊耳山隆断区、崤山~鲁山拱褶断束中部、龙脖~花山背斜核部。出露太古宇太华群深变质岩和中元古界熊耳群以安山岩~流纹岩为主体的火山岩系。区内岩浆活动以燕山期酸性岩最为发育, 并与本区内生金属矿产的形成关系极为密切。构造活动频繁、强烈, NE~NNE向断裂规模较大, 沿断裂分布一系列银金多金属矿床 (点) 。

1 区域矿化分带

1.1 异常特征

纵观整个熊耳山多金属矿点及地球化学异常的分布组合规律, 有两大明显特点:就地域而言, 以洛宁兴华瓦庙河向形构造轴部为界, 东部主要为金矿点, 分散流异常以Au、Ag和Mo、W高温元素组合为主, 分别有上宫、青岗坪、小池沟、陆院沟、祁雨沟等多个大中型金矿床;西部以银铅矿点为主, 分散流异常为Ag、Pb、Zn等中低温元素组合, 主要有铁炉坪、蒿坪沟等大中型银铅矿床。范庄银矿区南距铁炉坪大型银矿床约5km, 二者同处于龙王庙~岳坪沟北东向构造带上, 具有相同的成矿地质条件和相似的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类型主要为蚀变岩型, 与铁炉坪银矿的矿石特征基本相同。矿脉受北东向断裂控制, 对比分析表明, 该区亦具有中~大型银矿的找矿潜力。

1.2 矿化分带

北东~北北东向断裂是区内最为发育的控矿、容矿构造带。经历多期活动, 与本区金、银、铅多金属等内生金属矿床的形成和分布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平面上呈等间距分布的特点, 自西而东划分为四个含矿构造带。

(1) 蒿坪沟~沙沟含矿构造带, 分布的矿床主要有沙沟、月亮沟银铅矿、蒿坪沟金矿, 矿化以银、铅为主, 伴生金;

(2) 龙王庙~岳坪沟含矿构造带, 分布的矿床主要有铁炉坪银矿、龙王庙银铅矿、伴生铜、范庄银铅矿、全宝山金矿、青铜岭金矿, 矿化以银、铅、金为主, 伴生铜;

(3) 上宫~八百坡含矿构造带, 分布的矿床主要有上宫金矿、干树凹金矿、八百坡金矿, 矿化以金为主;

(4) 青岗坪~大木厂含矿构造带, 矿床以青岗坪金矿为主, 矿化以金为主。范庄银矿区位于龙王庙-岳坪沟含矿构造带上, 详见洛宁范庄银矿区区域地简图 (图1) 。

2 矿区地质及矿化分带

2.1 矿区地质

矿区地层主要为太古宇太华群及中元古界长城系熊耳群为主, 前者大面积分布于矿区中部及北部, 岩性主要为角闪斜长片麻岩、混合质角闪斜长片麻岩;后者仅在西北部及东南部出露, 岩性主要为安山岩, 玄武安山岩及少量安山质疑灰岩。

矿区处于龙王庙~岳坪沟北东向成矿构造带的中部, 区内断裂构造为北东向、东西向及近南北向, 其中北东向断裂为区内主要含矿容矿构造。

北东向含矿构造带主要分布于茴椿树沟、冯家沟及锁凹矿段, 总体走向4 5°~6 2°, 倾向北西为主, 倾角70°~80°, 如Ⅱ、Ⅲ、Ⅴ、M10、M23等;局部反倾, 倾向南东, 如M22号脉。近南北向含矿构造带主要分布于银洞沟矿段, 主矿脉为M21-0、1、2、3, 倾向西, 倾角50°~70°。

区内岩浆活动比较强烈, 出露较多的为辉绿岩和辉长岩脉, 多呈岩墙状和脉状充填在北北东向和北东向断裂构造带内, 局部地段和含矿蚀变破碎带重叠, 与成矿关系密切。

2.2 矿化分带

矿区自北而南分为茴椿树沟、冯家沟、锁凹、银洞沟、全宝山等矿段, 根据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成果圈出化探异常多处, 并且与目前发现的矿脉基本吻合, 通过化探资料综合整理与研究, 将矿区化探异常自西北向南东依次分为Ⅰ、Ⅱ、Ⅲ三个矿化分带, 详见洛宁范庄银矿区化探异常分带简图 (图2) 。

Ⅰ带:由竹院沟、茴椿树沟及彭家沟组成, 呈北东向展布, 带宽0.3km~1km, 长约3km, 发现的矿脉主要为茴椿树沟的Ⅰ、Ⅱ、Ⅲ、Ⅳ、Ⅴ号, 矿脉以铅为主, 伴生银。

Ⅱ带:由大麻院、冯家沟、锁凹、银洞沟矿段组成, 呈北东向展布, 南西南有分枝现象, 带宽0.2km~1km, 长约3.5km, 发现的矿脉主要为冯家的M10、银洞沟M21、锁凹M23、M22号脉, 矿脉以银为主, 伴生铅, 自南西向北东有逐渐变富趋势。

Ⅲ带:主要分布在矿区南东段, 以全宝山矿段为主, 主矿脉有M201、202、101、102, 矿化以金为主, 伴生银、铅。

3 各矿段矿化富集规律

3.1 茴椿树沟矿段

茴椿树沟矿段Ⅱ号矿脉主要富集于8~10线, 赋存标高850到地表;Ⅲ号矿脉主要富集于4~8线, 赋存标高620m~1009m向南东有侧伏现象, 侧伏角约60°~70°;Ⅳ-1号矿脉主要富集于9~3线, 赋存标高800m~900m, 向南东有侧伏现象, 侧伏角约50°;Ⅳ-2号矿脉主要富集于0~10线, 赋存标高830m~965m, 向南东有侧伏现象, 侧伏角约30°~50°;Ⅴ号矿脉主要富集于11~7线、6~10线, 赋存标高620m~920m向南东有侧伏现象, 侧伏角约50°~70°。

综上所述, 茴椿树沟矿脉主要富集在11~3线、4~10线, 赋存标高集中于763m~890m中段。

3.2 银洞沟矿段

3.2.1 见矿情况统计

银洞沟矿段施工31个钻孔, 主要布置在11线~2线, 见矿钻孔11个, 见矿率35.5%;见到矿化钻孔9个, 占29%;未见矿钻孔11个, 占35.5%。主矿脉为M21, 分为M21-0、1、2、3矿脉, 矿化及富集地段主要分布于7~0线。

3.2.2 富矿地段的确定

矿体长度及厚度确定:地表探槽工程控制矿体长度M21-0约60m、M21-1及M21-2约120m;真厚度0.7~1.8m, 矿石品位银40.4~111.1×10-6;铅0.11~0.35%。

矿体赋存位置的确定:M21号矿脉富集地段从银洞沟矿段M21矿脉矿化富集规律纵剖面图 (图3) 可以看出:

920m富矿地段, 主矿体为M21-2集中于0~7线, M21-0在3线附近, 沿脉长度为160m;880m富矿地段, 主矿体为M21-2集中于0~7线, M21-1集中在0或3线附近, 沿脉长度为160m;818、768、728m中段应以下, 均以1线为中心, 不超越0、3线;在818m中段主矿体为M21-0及M21-2;在768m中段主矿体为M21-2及M21-3;在728m中段主矿体为M21-2;沿脉长度为40m;728m~768m中段M21-2富集在1线附近;728m中段以下矿化减弱, 脉体较薄、品位较低。

综上所述:银洞沟矿段M21主矿体在880m中段以上主要富集于0~7线;728~880主要以1线为中心富集;728m以下矿化减弱, 脉体变薄、品位降低。

3.3 锁凹矿段

3.3.1 见矿情况统计

锁凹矿段钻孔主要布置在19线~10线, 施工32个钻孔, 见矿钻孔11个, 见矿率34.4%;见到矿化钻孔3个, 占9.4%;未见矿钻孔18个, 占56.2%。

3.3.2 富矿地段的确定

矿体长度及厚度确定:地表探槽工程控制矿体长约280m, 真厚度0.8m~1.3m, 矿石品位银45.2~256.09×10-6;铅0.11~1.11%。

矿体赋存位置的确定:M23号矿脉富集地段从锁凹矿段M23矿脉矿化富集规律纵剖面图 (图4) 可以看出:

矿体赋存标高在695m~1140m, 垂深445m;1076m矿体主要集中于11~2线, 走向长度约240m, 真厚度1.66m, 矿石品位银199.86×10-6、铅1.18%;1036m富矿地段集中于7~6线, 并终止于6线, 沿脉长度为240m, 真厚度0.60m~2.17m, 矿石品位银41.32~227.3×10-6、铅0.19~1.43%;996m富矿集中于5~6线, 并终止于6线, 沿脉长度为200m;956m富矿集中于3~2线, 并终止于2线, 沿脉长度为80m;956m以下矿脉较薄、品位较低。

总之, M23矿脉主要富集于11~6线, 其中向深部以3~2线为中心富集, 向南东有侧伏现象, 矿体在956m中段以下矿化减弱, 脉体变薄、品位降低。

3.4 全宝山矿段

目前全宝山矿段, 矿化以金为主, 地表有槽探工程、中深部有四个中段的坑道工程控制, 矿化富集地段主要集中于11~12线, 沿脉长度为480m, 赋存标高集中于800m~1200m。矿脉沿走向及倾向厚度变化明显, 多呈透镱状及不规则囊状产出, 矿化以金为主, 金品位1.54~13.1×10-6、银品位18.14~44.41×10-6。

4 结语

综上所述, 通过对河南省洛宁县范庄银矿区域矿化分带及矿区矿化富集规律的研究, 取得以下找矿成果及认识:

4.1 区域上矿床 (点) 呈北东向展布, 自西而东等间距分布有蒿坪沟~沙沟含银、铅构造带, 龙王庙~岳坪沟含银、铅、金构造带, 上宫~八百坡含金构造带, 青岗坪~大木厂含金构造带。

4.2 范庄银矿区自西北向南东依次分为竹院沟、茴椿树沟及彭家沟铅矿带、伴生银 (Ⅰ带) ;大麻院、冯家沟、锁凹、银洞沟银矿带、伴生铅 (Ⅱ带) 及全宝山金矿带、伴生银、铅矿带 (Ⅲ带) 。

4.3 茴椿树沟矿脉主要富集在1 1~3线、4~1 0线, 赋存标高集中于763m~890m中段。

4.4 银洞沟M21主矿体在880m中段以上主要富集于0~7线;728~880主要以1线为中心富集;728m以下矿化减弱, 品位变贫。

4.5 锁凹矿段M23矿脉主要富集于11~6线, 其中向深部以3~2线为中心富集, 向南东有侧伏现象, 矿体在956m矿化减弱, 品位变贫。

4.6 全宝山矿段矿化富集于11~12线, 赋存标高800m~1200m, 矿化以金为主。

摘要:河南省洛宁县范庄银矿床矿体受北北东向韧性剪切带控制, 通过对银矿床及矿化富集规律的研究, 对进一步开展地质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银矿床,异常特征,矿化富集规律

参考文献

[1]赵金洲.河南省洛宁县范庄银矿区普查报告.内部交流, 2012

上一篇:联系生活激活化学教学下一篇:拼接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