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瓣膜

2024-07-20

人工瓣膜(精选四篇)

人工瓣膜 篇1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科2007年1月~2009年12月共收治瓣膜置换术后23例, 其中男性8例, 女性15例, 年龄28~56岁, 均为风湿性心脏病, 其中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17例。二尖瓣狭窄 (MS) 伴二尖瓣关闭不全 (MI) 合并主动脉狭窄 (AS) 、主动脉关闭不全 (AI) 6例。手术方式:二尖瓣置换术 (MVR) 加主动脉置换术 (AVR) 6例, 其余均为MVR。术前心功能Ⅱ级2例, Ⅲ级17例, Ⅳ级4例。心电图示心房纤颤18例, 占78%。

1.2 方法

本组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置换, 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7例, 左房血栓清除术10例。

1.3 结果

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18~50h, 平均时间24.2h。监护室停留时间28~102h, 平均时间49h。本组术后发生低心排3例, 其中1例顽固性低心排不能纠正, 于术后65h死亡。其余效果满意。

2 护理

2.1 循环系统的监护

2.1.1 心率

瓣膜置换术后因心肌水肿, 传导束受损, 常引起术后心率减慢。术中多安置临时起搏器, 一般将起搏心率设在80~100次/min。监护中应注意观察起搏器功能是否良好及起搏脉冲信号是否正常, 并根据自主心率恢复情况调整起搏频率。未安装起搏器者, 当心率低于60次/min时, 可用异丙肾上腺素或阿托品维持。本组5例安装起搏器术后2d, 2例恢复窦性心律, 3例恢复自主心率, 逐渐减低起搏频率, 于术后3天停用起搏器。

2.1.2 心律

瓣膜置换术后心律失常达60%, 且多发生于术后48h以内[1]。对于异常心率应及早识别。心房纤颤多发生于心房扩大者, 对于心率在60~100次/min, 一般不做特殊处理;若心率高于100次/min, 适当应用西地兰, 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动过速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大, 处理不及时可转为心室扑动或心室纤颤。出现此类心律失常最常见的原因是低血钾。因此, 术后注意监测血清钾, 早期3~4h监测一次, 严重低血钾需高浓度补钾者则及时复查, 维持血清钾在4.5~5.0mmol/L。补钾可以参照公式:缺钾量 (mmol/L) = (4.5-血清钾测得值) ×0.3×体重 (kg) +尿失钾, 一般100ml尿补充钾离子3~4mmol/L。频发性室性早搏首先应排除低血钾、缺氧及低血容量, 并及时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本组5例发生室性早搏, 及时发现, 急查血清钾, 其中2例血清钾3.5~3.8mmol/L, 予补钾, 30min复查血清钾在4.5mmol/L以上;2例于补充血容量;1例应用利多卡因, 心律失常均得以纠正。

2.1.3 调整前后负荷

术后为减少肺间质水肿, 需大量利尿, 加上术后渗血出血, 常致术后血容量不足。监护中应根据CVP、BP、尿量等综合判断是否有血容量不足, 及时调整。术后24h以输胶体液为主。2.1.4及时发现治疗低心排由于患者术前心功能差, 心肌收缩力减退, 术中转流时间长, 心肌保护差, 术后血容量补充不足及并发心律失常等, 使术后低心排的发生率增高。据报道[2], 低心排是瓣膜病术后首要死亡原因。本组发生3例, 其中2例经药物治疗得以纠正;1例药物效果差, 应用主动脉球囊反博辅助循环予48h死亡。因此, 护士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熟知低心排的表现。当尿量<0.5~1.0ml/kg·h, CVP>30cmH2O, 中心温度与体表温度之差>5℃, 且末梢血管收缩, 四肢湿冷、苍白、花斑或发绀;心率增快, 血压下降, 收缩压下降超过术前基础血压20%, 一旦出现2项或2项以上症状并持续2h以上, 即可诊断为低心排综合症[3]。该综合症发生后, 应控制心律失常, 改善心肌收缩功能和降低心室后负荷的治疗原则[4]处理, 并适当延长呼吸机辅助时间, 降低耗氧量。

2.2 呼吸系统的监护

2.2.1 一般护理

术后带气管插管回ICU后, 立即接呼吸机辅助呼吸, 正确设置参数、呼吸方式BIPAP, FIO 240%, f 14次/min, VT 8~12ml/kg。并根据病人的情况随时调节, 固定好气管插管, 测量距门齿的距离并记录, 防止更换体位时气管插管拔出或插入过深造成肺不张, 听诊双肺呼吸音是否对称, 密切观察病人有无缺氧症状, 入室后行血气分析一次, 以后每4h做一次, 注意p H值、PO2和PCO2的变化, 及时吸尽气道内分泌物。

2.2.2 呼吸机撤离

当病人清醒、自主呼吸好、血液动力学稳定、无活动性出血、无新的或难以控制的心律失常、血气分析正常, 可停用呼吸机, 拔出气管插管。23例中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最长50h, 最短15h, 平均24.2h。

2.2.3 拔出气管插管后的护理

做好胸部物理治疗, 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 声音嘶哑, 痰液粘稠, 不易咳出, 给予超声雾化吸入, 定时拍背, 必要时鼻导管吸痰。

2.3 并发症的观察

体外循环常见的并发症为出血、低心排、心律失常、心包填塞、感染等。病人入ICU后, 密切注意纵膈、心包引流情况, 每30min挤压引流管一次, 及时吸出血凝块;观察引流量的变化, 若引流量每小时在100ml以上, 持续3h且心律增快、尿量减少、血压降低、CVP升高等症状时, 应警惕心包填塞的发生, 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在执行任何操作时, 严格按照操作常规进行, 加强无菌观念, 防止感染发生。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 当体温超过38℃时, 给予降温处理;当体温低于36℃时, 做好保暖工作, 防止温度过低致血流缓慢, 静脉回流障碍, 回心血量降低, 而出现心排血量降低。同时, 低温易出现寒战, 立毛肌收缩, 增加耗氧量, 易增加心脏负担。

2.4 早期康复的指导及护理

2.4.1 首先, 对病人进行全面评估, 制定细致的护理计划, 包括呼吸功

能的锻炼、心率的自我监测方法、肺活量的训练等, 同时, 对病人的自护能力给予指导, 如:为减轻咳嗽时的胸骨疼痛, 用一小枕抱在胸口压住伤口;饮食上应注意增加营养, 多吃水果, 一些食物中含维生素K较多, 如菠菜、白菜、花菜、豌豆及猪肝等, 如食量过大就会降低抗凝药物的作用, 应避免在同一时间内进单一的饮食。

2.4.2 术后患者清醒与病情稳定后, 向其介绍所用仪器的作用及配

合, 身上所置管道的作用及保护, 各种用药的目的、作用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特别是口服发华林, 作为机械瓣置换术后理想的抗凝药物[5], 但若因抗凝不当所致血栓栓塞和出血, 会威胁机械瓣置换术后患者的生命。因此, 必须反复强调机械瓣置换术后患者每天按时按剂量服药, 不可断服。

3 小结

心律失常、低心排综合症和呼吸衰竭是术后早期并发症, 重症患者发生率尤高[6]。因此, 监护人员应密切观察病情, 及时排除低血容量不足、低血钾等诱发因素,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加强呼吸道管理, 预防和减少肺部并发症。

总之, ICU护士应明确瓣膜置换术后的护理要点, 积极完善监护措施, 对术后并发症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预防。正确、积极、有效地监护措施是保证手术效果, 缩短监护时间, 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陈红琴, 朱继先.实用ICU护理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6:195.

[2]陈林, 肖颖斌, 王学峰, 等.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死亡病例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5, 26 (24) :2286-2288.

[3]李树贞, 侯明君, 黄津苛, 等.现代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0:938-975.

[4]姜大升.实用胸心外科治疗[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138.

[5]谈锦艳, 张伟英.机械瓣置换术后的抗凝宣教[J].护士进修杂志, 2005, 15 (6) :437.

人工瓣膜 篇2

另外, 瓣膜装配过程中, 需要合理加载装配力, 使瓣环产生有效的形变量, 这就对瓣环的刚度提出要求。刚度太大所需装配力大; 刚度太小, 则很小的装配力会产生较大的形变, 造成瓣膜不能正常工作。但由于瓣环结构复杂, 且存在着异形面, 瓣环的装配力难以通过常规的理论分析获得精确的数值解, 与装配挤压变形应力相关的瓣环参数也就无法根据相应的强度条件确定, 瓣环结构对装配应力的影响关系难以定义; 因此引入计算机辅助工程 ( 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 CAE) 等数字化分析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有限元技术就是用计算机辅助求解分析复杂工程和产品的结构力学性能, 以及优化结构性能等各种问题的CAE应用的方法。

目前CAE技术在心脏瓣膜装配的研究中主要是围绕着装配位移展开, 其中张勇等[9]主要采用加载位移的方式实现心脏瓣膜的模拟装配, 主要偏向有限元技术在心脏瓣膜设计中的应用。杨志华[10]则采用新的不同有限元软件对装配形变进行分析, 得到了装配中的应用。也有文献[11]对心脏瓣膜的装配进行理论分析, 得出瓣膜装配的变形量。但至今仍未有研究从心脏瓣膜刚度方面指出心脏瓣膜的设计要求, 比较不同心脏瓣膜材料对瓣膜设计的影响及应用, 本文利用CAE技术对相同结构、不同材料的心脏瓣膜瓣环进行刚度分析, 对比不同材料抵抗变形的能力, 并对钛合金心脏瓣膜进行结构优化, 提出新的结构, 利用ANSYS Workbench进行模拟装配, 并检验强度要求的合理性。

1 材料与方法

本文采用有限元方法, 利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软件, 对瓣膜结构进行分析并根据等刚度要求优化结构。首先利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St. Jude瓣膜 ( Master Series Mechanical Heart Valve, 25AECJ—502 ) 的三维模型图, 然后导入ANSYS Workbench软件, 在根据ANSYS Workbench软件的静力学分析进行约束条件, 对瓣环周边加载500 k Pa的预紧力以检验瓣膜植入人体状态的变形量, 材料参数设置见表1。

2 结果与优化

心脏瓣膜瓣环的刚度是指加载载荷下抵抗变形的能力, 工作状态的瓣膜主要考察缝合环以及在心脏包裹作用下, 对瓣环产生的最大变形量, 如图1所示, 对St. Jude双叶全热解碳心脏瓣膜加载500k Pa的预紧力时, 最大变形量为0. 002 923 6 mm, 而对与St. Jude结构相同的钛合金瓣环加载500 k Pa的预紧力时最大变形量仅有0. 000 765 9 mm, 说明钛合金的心脏瓣膜刚度好, 抵抗变形的能力强, 因此其结构有进行改进的可能。

对与St. Jude瓣膜结构相同的钛合金瓣膜进行结构优化, 如可以减小瓣环厚度、增大瓣环内径等, 以降低原结构的刚度和质量, 图1 ( c) 是优化后的结构, 可以看出钛合金瓣环比热解碳瓣环厚度更薄, 也是选用Ti6Al4V作为瓣环材料的原因之一。

有研究表明增大瓣膜内径面积可以有利于提高瓣膜的血流动力性能[12,13], 由表2 可以看出, 进行结构优化后的心脏瓣膜内径扩大到22 mm, 比原结构内径增加7. 8% , 其内径面积增加23% , 其血流动力学性能应该得到改善; 进行500 k Pa的预紧力加载时, 产生的最大变形量为0. 001 756 mm, 比St.Jude瓣膜小, 并对改进的瓣膜进行质量比较, 结构优化后的心脏瓣膜质量为1. 461 4 g, 比St. Jude瓣膜轻9. 8% , 因此改进后的心脏瓣膜既满足刚度要求, 又减轻了瓣环的质量。

3 装配强度校验

人工心脏瓣膜的装配, 指的是瓣环与瓣叶在完成精加工及表面改性后, 用机械方法组成一个整体实现其功能的过程。装配变形量过小, 则叶片无法装入或在装配过程中与瓣环发生摩擦, 将会损坏瓣叶及瓣环表面层; 若变形量过大, 则瓣环将会发生永久性的塑性变形, 影响人工心瓣的开启和关闭性能。为检验新钛合金瓣环结构刚度的合理性, 需要对瓣环进行模拟装配以检验瓣环强度。由于瓣环结构对称性, 故采取1 /4 结构模型进行分析, 网格划分采用四面体自动划分, 共322 439 节点, 181 934 个单元。瓣环模型的约束和求解都是在局部柱坐标系下完成。其中坐标原点位于瓣环轴线上, y向为瓣环的轴向, x向为平行于内孔平面部分的瓣环对称轴线, z向为垂直于内孔平面部分的瓣环对称轴线。为保证瓣环在模拟过程中不产生刚性移动, 同时又不阻碍其在对称挤压载荷作用下的变形, 模型具体约束如下: 固定瓣环底面及顶面所有节点在y方向上的位移, 以保证能在挤压过程中对瓣环提供支撑; 瓣环上与yz、xy平面共面的对称截面采用对称面约束, 对压块加载装配力, 观察瓣环的总变形量。

在瓣环压块三维模型上施加0. 25 mm的位移, 采用静力求解, 根据模拟结果, 如图2 所示, 最大等效应力为523. 04 MPa, 瓣环变形后应力较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瓣环变形加载点及瓣环圆环柱面与瓣环耳状翼部结构相接位置附近, 且最大应力出现在瓣环圆耳状翼部结构相接位置的瓣环外圆面上, 瓣环的最大等效应力小于材料的屈服强度, 说明瓣环只产生弹性变形, 在挤压结束后, 瓣环会恢复原来的形状, 不会产生塑性变形。

如图3 所示, 由瓣环变形最大等效应力-应变的关系图可以看出, 瓣环变形仅存在线性变形, 也仅为弹性变形, 未产生塑形应变, 在实验中装配变形设置0. 5 mm时不会产生塑性变形。

为了保证心脏瓣膜装配精度, 需要对心脏瓣膜进行检测, 瓣环为机械加工, 尺寸精度高, 为测量其加工误差, 可以通过VMT250 三坐标投影仪检查瓣环内径、外径、瓣环枢轴两平面的距离等必要尺寸。本文对已加工的25 mm外径的钛合金人工心脏瓣膜随机抽取瓣膜进行检测, 每个瓣环测量3 次并求平均值, 量测精度为10 μm。

装配质量对保证瓣膜整体质量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对装配前后的尺寸进行检测, 检测后的瓣环前后数值变化小 ( δ瓣环内径<0. 05 mm, δ瓣环外径<0. 2 mm, δ瓣环枢轴平面间距< 0. 05 mm ) , 均在配合公差的范围之内, 因此本文设计并加工的人工心脏瓣膜尺寸稳定性好, 加工精度高, 加工工艺好, 利用三坐标投影仪检测装配后的瓣膜, 装配前后瓣环的圆度误差无明显变化, 表明瓣环未发生塑性变形。

4 结论

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St. Jude瓣膜和与St. Jude瓣膜相同结构的钛合金瓣膜进行刚度分析, 指出钛合金抵抗变形的能力强, 并对钛合金瓣膜进行结构优化, 优化后的新钛合金瓣膜内径面积变大23% , 但质量变小9. 8% 。对结构优化后的钛合金瓣膜进行装配强度校验, 有限元分析结果显示优化后的心脏瓣膜变形为弹性变形, 最大应力为523. 04 MPa, 小于材料的屈服强度, 不会产生塑性变形; 装配实验结果显示装配前后瓣环尺寸无明显变化, 均在配合公差的范围之内, 表明瓣环未发生塑性变形。

摘要: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St.Jude瓣膜和与St.Jude瓣膜结构相同的钛合金瓣膜进行刚度分析, 根据结果优化钛合金瓣膜结构。通过计算机辅助工程对优化后的双叶机械心脏瓣膜进行装配模拟分析, 得到瓣膜变形的应力应变情况。瓣环的最大应力未超过材料的屈服强度, 利用三维坐标测量仪对装配前后进行检测, 结果表明:根据模拟的最小变形可以进行装配, 装配后的瓣环未发生塑性变形。

人工瓣膜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6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口面积≤1cm2)并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患者311例作为研究对象,除外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其中男176例,女124例,平均年龄(74±10)岁,主要术式:单纯主动脉瓣置换术及主动脉瓣置换术+冠脉旁路移植术。所有患者按PPM程度分为非PPM组(A组)129例、轻度PPM组(B组)132例及中重度PPM组(C组)50例。PPM程度界定:以主动脉有效瓣口面积指数(EOAI)判断PPM程度,匹配(非PPM):EOAI>0.85cm2/m2,轻度不匹配(轻度PPM):0.66cm2/m2≤EOAI≤0.85cm2/m2,中重度不匹配(中重度PPM):EOAI<0.66cm2/m2。

1.2 方法

对3组基线资料及术中、术后资料进行比较、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通过t检验比较连续变量;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通过方差分析比较非连续变量,再通过Logistic Regression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基线资料

C组女性比例及肾功能衰竭发病率均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年龄、体表面积、射血分数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术中、术后资料

3组病死率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监护和住院时间长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Logistic Regression分析

女性患者为严重PPM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PPM程度与在院监护时间及住院时间相关。

3讨论

对于接受主动脉瓣置换的患者而言,PPM是临床常见问题之一。PPM可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左室功能受损、术后病死率增高[2]。但PPM的影响因素至今尚未明确。因此,了解PPM相关危险因素有助于临床医师在术前制定相应的手术策略,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注:与AB组比较,*P<0.01,#P=0.01

注:与AB组比较,*P<0.05

本研究发现,女性是中重度PPM的独立预测因子。由表1可见,术前非PPM患者与PPM患者体表面积比较并无显著差异,因此女性易发生中重度PPM并不是由于体表面积小造成的。尽管既往文献也有相类似的报道[3],但造成女性容易出现中重度PPM的原因尚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由于女性PPM高发,因此术后病死率较男性略高,同时女性心脏对于左心室流出道狭窄反应更为强烈。有文献报道,当出现左心室流出道轻度梗阻时,女性心脏即通过增强左心室收缩克服阻力,进而造成左心室肥厚[4]。这种现象在老年女性中更为常见,肥厚及减小的左心室有效容积将进一步影响心功能,并最终造成围手术期病死率的增加。

本研究还发现,严重PPM患者术后监护及住院时间延长,可能与严重PPM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有关。既往有研究表明,严重PPM患者术后左心室腔内血流加速度增加,这种异常血流动力学改变与术后病死率显著相关,同时亦与呼吸机辅助时间延长显著相关[5]。尽管本研究未进行心室腔内血流动力学的探讨,但笔者认为上述情况是造成严重PPM患者术后监护及住院时间延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综上所述,中重度PPM在主动脉置换患者中并不少见,女性更易发生严重PPM,这对术后疗效具有很大影响,即延长术后监护及住院时间。PPM可以通过计算EOAI并选择合适人工瓣加以避免。对于术前及合并心功能低下或重度左室肥厚的患者更应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1]Blais C,Dumesnil JG,Baillot R,et al.Impact of valve prosthesis-patient mismatch on short-term mortality af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J].Cir-culation,2003,108(8):983-988.

[2] Pibarot P,Dumesnil JG.Prosthesis-patient mismatch:definition,clinical impact,and prevention[J].Heart,2006,92(8):1022-1029.

[3]Taggart DP.Prosthesis patient mismatch in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pos-sible but pertinent?[J].Eur Heart J,2006,27(6):644-646.

[4] Carroll JD,Carroll EP,Feldman T,et al.Sex-associated differences in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in aortic stenosis of the elderly[J].Circulation,1992,86(4):1099-1107.

人工瓣膜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均为我院收治的胆道手术的患者,均经彩超以及腹部平片等检查确诊,其中男性42例,女性18例,年龄17~68岁,平均(42.5±4.5)岁,多发性胆结石症57例,胆总管囊性扩张3例,病程0.5~4年,平均(2.2±0.3)年。初次手术者57例,2次或以上手术者3例。将该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病程、手术次数等方面具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都使用开腹手术,首先是开腹后,先将肝脏面紧紧贴住的胆总管尽量进行分离,并且尽可能要用胰头深面钝性分离和剥离,不能用尖锐器械,然后进行胆总管的探查,进行取石,然后取出肝内胆管结石,然后将病肝切除,一般而言,胆总管靠近十二指肠的侧面,所以一般要将十二指肠侧面进行封闭,然后将肝门黏住的地方进行松揭,这样才能够探查并且确定胆管近端有没有狭窄的发生,并且对于胆总管的直径非常了解,一般胆总管直径均在1.5~2.0cm之间,在距离屈氏韧带15cm横断空肠。

在上述手术基础上:⑴对照组采用常规胆肠Roux-en-Y吻合术治疗,吻合口均在2.0~4.0 cm之间,引流管侧行浆肌层包埋缝合3~5cm,于右侧腹壁戳孔将引流管引出体外并固定。⑵治疗组:采用空肠人工瓣膜形成术+常规Roux-en-Y吻合术治疗,留出空肠逆蠕动袢约20cm,引流胆汁空肠袢选择一段系膜血管相对稀疏处,紧贴肠壁离断系膜约4cm,距远端系膜缘0.5cm处横断空肠。提起近端空肠末端。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胆红素下降时间、术后平均T管引流量、淀粉酶浓度、并发症(返流、胆道感染、吻合口瘘、盲带综合征)的发生率,两组患者术后随访1~48个月,中位月份28.5个月,记录术后复发、再次手术率。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5.0统计软件。以(±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频数表示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检验基准。

2 结果

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胆红素下降时间、术后复发、再次手术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平均T管引流量、淀粉酶浓度、返流、胆道感染、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由于肝内胆石残留或再生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选择一种较为简单易行,省时安全的手术方法是改善再生结石患者术后远期疗效,预防术后复发,保证生活质量的重要方法[2~6]。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胆道外科常用的胆肠内引流术式因其空肠襻具有完整的血液供应,有足够的长度可以行远距离转移,被广泛运用到了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各种治疗当中,比如最为广泛的就是胆管狭窄和胆管囊性扩张症等病症,这种手术改变了传统术式的几个问题,对于正常胆汁的引流有了新的理论和方法实践[7]。但是这种改变引流方法的做法失去了Oddi括约肌的防逆流作用,肠内细菌容易易位进入胆管,所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比较高,而且胆道感染占了很大的一部分。为了能够对Roux-en-Y胆肠吻合术返流及胆道感染有所减少要使用更加好的配合胆肠吻合术式的方法,然后这样可以对于胆汁引流通畅和胆管炎的发生有所减少,常需要:短肠袢、有一定抗逆流能力、保留胆汁的引流通畅[3]。空肠人工瓣膜形成术+常规Roux-en-Y的方案缩短了空肠逆蠕动20cm;空肠的人工瓣膜吻合一般都有重叠肠的一个瓣膜,这个瓣膜有张力,能够发生舒缩功能,类似于肠管肌的蠕动,这样在肠管套入的时候就形成了一个逆向的瓣膜,在没有肠道异物的时候瓣膜就管壁了,当肠内容物逆流时,套入的肠管壁形成顺向瓣膜,且受到鞘部肠管壁的环缩作用,有效地防止了肠内容物逆流[8~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平均T管引流量、淀粉酶浓度、返流、胆道感染、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这提示胆道Roux-en-Y加空肠人工瓣膜成型术患者显然在内引流通畅性和防止逆行感染上优势明显。综上所述,空肠人工瓣膜形成术+常规Roux-en-Y吻合术可提高胆道手术的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崔云甫,蒋桂星.胆肠吻合术的变迁及进展[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7;10(02):67~68

[2]钟宏,邱钢,陈伟模.肝胆管结石外科诊治及术后并发症预防.海南医学,2009;20(11):30~32

[3]李明.187例肝胆管结石病的治疗经验[J].海南医学,2008;19(10):86~87

[4]朱安东,陈德兴,周金铭.腹腔镜下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在胆系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0;10(2)120~122

[5]邓漾,韩天权,吴卫泽,等.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后胆道感染发生的原因[J];肝胆胰外科杂志,2007;19(05):281~284

[6]张绪平,唐城,李勇.胆肠Roux-en-Y吻合术后空肠肠襻结石6例报告[J].江西医药,2010;45(05):418

[7]李胜.改良襻式胆肠吻合术治疗胆道疾病的临床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24):110~111

[8]陈中,倪家连,刘鲁岳,等.改良胆肠吻合术在治疗高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0;13(12):78

[9]闫勇,王雨,闫洪涛,等.胆肠吻合术后输出襻梗阻的诊断和治疗[J];四川医学,2009;30(09):1461

上一篇:下颌下腺下一篇:多标准解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