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呼唤创新思维

2024-07-26

语文课堂呼唤创新思维(精选十篇)

语文课堂呼唤创新思维 篇1

首先, 阅读教学手段的单一。我们一次次地呼唤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 一次次地倡导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 但作为教师的我们, 似乎对“我讲你听、我说你记”的教学形式情有独钟, 乐此不疲地灌输着。

其次, 阅读教学内容的教条。“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挂在嘴边的熟语, 但是真正的教学中, 我们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了吗?标准化、结论化替代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把学生的创新思维扼杀在萌芽之中。

因此,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 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给学生一个宽松、自由, 能够发展自己创新性思维的环境, 是语文阅读教学所要解决的问题。

一.倡导学生进行创新性解读

在阅读教学中, 我们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创新性、个性化的解读, 学生只要不是那种“无中生有”式的理解, 都应当得到老师的肯定和鼓励。作为教师, 我们不能把所谓的“标准化”强加给学生, 不能背离了学生的主观认识。教学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 我们对人物形象的传统解读是:安东尼奥是人文主义的代表, 他重情重义、宽厚仁慈, 为了朋友不惜向夏洛克借高利贷, 最终落得个差点被割肉的悲惨结局;而夏洛克则是自私、贪婪、凶残的代表, 他得理不让、冷酷无情, 是一个典型的吝啬鬼的形象。但是有的学生却认为, 夏洛克也有其无奈和值得同情一面, 在以安东尼奥为代表的新兴资产阶级的打压下, 作为犹太人的夏洛克苦苦挣扎, 几乎无法生存下去, 他的报复和反击是必然的。这样的创新性的解读, 本身就反映了学生的认识超越了文本本身, 已经上升到了社会、阶级矛盾的高度。这正是我们期待已久的学生创新思维的律动, 是能给我们的阅读教学带来许多意外惊喜的星星之火。

二.尊重学生创新性的情感体验

学生的创新性阅读, 要在自由、轻松的课堂氛围中, 学生才敢于质疑, 敢于创新。这让我们想起了一个典型的教学案例, 课堂上, 教师问学生们这样一个问题:雪融化了是什么?一个孩子怯生生地回答:雪融化了是春天。多么富有诗意的回答, 多么丰富的情感, 学生的思想闪耀着创新的光芒。但是, 这样的答案并不符合教师的所谓的“标准”答案, 就这样被无情的否定了。试想, 这个孩子以后还敢“标新立异”吗?作为教师的我们, 难道不该为这样的教学行为感到愧疚吗?所以, 教师作为平等地位中的首席, 更要明白自己的评价对学生的影响是多么的巨大和深远, 更应该去肯定和鼓励学生个性化的情感体验, 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真正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三.注重学生对文本思想的多元开发

创新性阅读的本质意义在于读者和作者之间产生灵魂与灵魂的碰撞, 进行心灵与心灵的交流。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 读者对文本材料进行重新的加工、整合, 从而产生新的社会认识和价值判断。很多的教师都抱怨现在的学生对语文课不感兴趣了, 连教师自己都觉得语文课上得索然无味。试想一下, 我们抱着前人给我们编订好的教参、教辅, 一遍又一遍地去重复着昨天的“故事”, 这还有什么兴趣可言?时代在发展, 社会在进步, 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也不断地提高, 对文本的理解也随之出现了新的认识。在教学《愚公移山》的时 候, 有的学生就认为新的时代, 像愚公这样墨守陈规、不知变通, 靠着一代代的“子子孙孙”来移山的迂腐精神是不值得提倡的;同样在蒲松林《狼》这篇小说的阅读教学中, 学生也从狼的身上学习到了知己知彼、团结协作的精神, 这样的解读是符合这个时代发展的特征的。

高中生物教学呼唤创新思维 篇2

高中生物教学呼唤创新思维

朱丽虹

摘要:高中生物教学呼唤创新思维,不仅是文本要求、课标要求,也是时代要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要在设疑激趣中探究,在探究中擦出创新火苗。

关键词:高中生物;创新思维;策略举隅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

程,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思维是思维的高级形式,创新教育是时代的要求。

一、设疑激趣,播下创新火种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强烈的问题意识,可作为思维的动力,创新思维的培养离不开一定的问题情境,在学生感到困惑时设疑激趣,激发思维活动的波澜,引发学生在循环往复中探求新知,发挥潜能,可以为创新播下火种。

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片段:

1.展示警方用DNA指纹技术侦破了数千例疑难案件的材料和DNA指纹检测的图片。设疑:为什么DNA能够提供犯罪嫌疑人的信息?

2.阅读课文“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回答问题。生物体内的核酸有几种?它们在细胞中是如何分布的?如何观察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

3.观察图示,设疑:DNA和RNA的化学组成有何异同?表达核酸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4.请学生拿脱氧核苷酸模型和核糖核苷酸模型,表演连接,比较先后连接成的长链,理解核酸分子的多样性。

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总是从怀疑开始的,怀疑可以使人获得新的正确的认识。在这个案例中,给学生机会,参与学习过程,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示和课件的直观性特点,化抽象为具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能力。

二、学习前人,体悟创新方法

回顾生物学近百年的发展,如基因学说的创立、DNA分子双

螺旋结构的确定、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发现……新生学科许多独到

的发明、发现、研究方法,都给师生以很大的启发,学习前人,启迪学生领会科学方法,对我们的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如,光合作用是怎样发现的呢?一开始人们认为植物营养是土给的,后来,普利斯特利发现,植物可以更新空气。再后来,萨克斯用对比方法把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证明了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在探究中,科学家通过同位素标记法成功地探究出光合作用中的物质变化。

在探索光合作用的过程中,有用小白鼠和植物放在一起做实验的,有用碘蒸气处理叶片的,有用光束照射水绵的,科研中常用的观察法、实验法、模拟法、类比法、假说法、综合法等都得到了尽情的发挥。

三、鼓励探究,擦出创新火苗

为学生创造思维碰撞的条件,让学生擦出创新的火苗,从而挖掘他们的问题意识,让问题成为知识的纽带,鼓励质疑的方法有很多,如结合生活实际,创设实用型问题情境;根据学生好奇心理,创设矛盾型问题情境;根据学生认识规律,创设阶梯形问题情境;根据学生好强心理,创设争论型问题情境等。

如,《细胞呼吸》教学片段:

1.出示问题:小明家的卷心菜黄了,有人说要松土,有人说要施肥,有人说要治虫,到底怎么做呢?(学生各抒己见,依据不同,都有道理。)

2.切入《细胞呼吸》教学,展示学生的实验成果:取100克玉米种子平均分成两份装入两个相同的容器中:一段时间后,A容器中的温度无明显变化而B容器中有发热现象。让学生质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然后进入正题:(1)有氧呼吸的产物CO2和H2O分别产生于有氧呼吸的第几阶段?(2)其中CO2中的C元素来自于哪种反应物?H2O中的O元素来自于哪种反应物?(3)哪几个阶段有[H]产生?去向如何?(4)哪几个阶段有能量产生?最多的是第几阶段?(5)有氧呼吸过程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3.课题研究:家庭酿制甜酒酿的技术:(1)加甜酒曲前为什么先要使米饭冷却?而后为什么还要保温?(2)加的甜酒曲是什么?(3)既然是酒为什么会甜?(4)在盆内的米饭中间挖一个小坑的目的是什么?(5)酿制甜酒酿时,总是先来“水”,后来“酒”,为什么?

纵观整节课,通过探究引入,利用直观教学手段,刺激学生多种感官活动,加强学生有意注意,通过比较归纳,让学生在推理、判断中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突破了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课后的研究性课题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问题意识,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总之,我们每个教师都要在教学过程中,大胆革新,以新课改的理念为指导,把创新思维的培养作为我们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去努力实现。

参考文献:

杨碧昌。高中生物教学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7)。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市丹阳高级中学)

创新思维呼唤新教学模式 篇3

一、创新思维呼唤新教学模式

科学研究的目的是认识客观事物,不断为人类文明增加新的内容。客观事物是无比复杂的,认识客观事物主要是通过人脑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劳动来实现的。因此,创造性思维是我们认识客观事物的重要环节。当今社会文明的进步和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使整个科学事业的发展突飞猛进,创新思维无疑是该进程加速的催化剂。

“教师背教材给学生听,学生背教材给教师听”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是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其核心是以教材为中心,即“教师——教材——学生”的模式。我国传统教学常常既缺乏开放性又缺乏民主精神,封闭和专断的教学氛围是消磨学生创新精神的腐蚀剂。传统教学模式过分强调教材的作用,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在此模式下,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少,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差。传统教学模式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只能使受教育者成为缺少灵气、机械呆滞的人,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创新思维迫切呼唤新教学模式的出现。

二、新教学模式的特点

新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即“教师——学生——教材”的模式。它抛弃了过去教学中的强制性、专一性,使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的基础上,体现了自主性、选择性、开放性,实现了学生个体充分、和谐、个性化的发展。

新教学模式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第一要务,强调教师、教材为学生服务;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及理解应用知识的能力;强调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主张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倡创设开放民主的教学情境。

三、新教学模式对教学主要角色的要求

“教师——学生——教材”的新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教材、学生等角色进行转换,以此来适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并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因此,新教学模式对教师、教材、学生等角色提出了以下要求:

1. 加强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新教学模式的重要内容。目前教材的内容过于繁、难、偏、旧:难以反应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教学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

创新思维的锻炼并不是全盘否定教材内容,而是对教材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新教学模式的要求,必须加快教材建设,使教材为学生服务。教材建设必须加强“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内容,遵循“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的原则,注明对教材掌握程度的要求,辅以相关参考资料,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循序渐进的科学方法阐明科学道理,探讨思维方法,推论社会价值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可能的方式和途径,注重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创新、敢于创新的能力。

2. 重视教师素质的培训

教师是新教学模式的关键,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教师肩负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适应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需要,新教学模式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创新思维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长期培训获得的。大脑是创新思维的中心,学习和记忆是创新思维的前提和基础,是两个有联系的神经过程。学习是指人和动物依赖于经验来改变自身行为以适应环境的神经活动过程,而记忆则是学习到的信息贮存和“读出”的神经过程。所谓创新,是指在学习前人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提出创见和发明发现的能力。它标志着知识、技能的飞跃,是智力高度发展的表现。创新思维能力本质上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指导学生简单地学习、记忆,还要培养学生获取、利用信息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在教学中创设问题的情境和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精神;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通过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学习地位,发展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教育学生对已知事物敢于质疑,敢于否定书本和前人的某些结论。因为只有大胆质疑,才有可能产生超出课本的独创性的见解,突破思维定势,即质疑是产生独立见解的前提;组织学生钻研课本,在透彻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探索。

创新意识是创新素质培养的前提,它包括强烈的创造激情、探索欲、求知欲、好奇心、进取心、自信心等心理品质,也包括远大理想、不畏艰险的勇气与锲而不舍的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教师应逐步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发展学生发现问题、求新求变的积极的心理趋向。

因此,提高和加强教师素质的培训是新教学模式的迫切要求。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态度、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教师必须首先成为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人,锻炼自身创新思维能力,只有自身具有创新精神,富有创造力,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教师还要在教学中寻求新的教学内容、学习方式,改进教学方式,加强学习,提高与学生的沟通能力,善于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3. 树立创新意识,锻炼创新思维能力的自觉性

学生是新教学模式的核心。发展的希望在于创新,创新的希望在青年学生,创新有赖于创新思维的锻炼。青年学生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加强锻炼创新思维能力。

数学课堂,呼唤怎样的教学思维 篇4

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我们发现: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教学思维的迷失, 易使课堂出现几种典型的偏差现状和病态现象, 严重损害学生在数学思考、数学思维、数学思想、数学素养等方面的自主、和谐发展, 令人深思和警醒。

1. 数学课堂“教的过剩”“学的贫弱”———教师“火”、学生“冰”

(1) 内容过多, 教师循序细问, 学生别无选择。许多数学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往往用大容量教学内容, 轮番轰炸学生的头脑和思维, 美其名曰“拢聚其注意力, 规范其数学思维和方法”。教师课始便循序细问, “打破砂锅问到底”, 更有甚者非要“刨到祖坟”为止, 从而造成学生只能按部就班, 依问应答, 别无选择。

(2) 环节过细, 教学冲突消失, 思维惰性滋生。教学中, 一些教师往往喜欢事无巨细, 生怕学生答不出, 将问题细化成“毛细血管”, 将悬念铺平, 让学生毫无挑战时凝神聚力、紧张激动的心理体验, 更无成功后的欣喜若狂, 从学生长远发展来讲无疑是一种“无痕胜有痕”的伤害。杜威曾说过:“冲突对思想来说是一种触媒, 诱发我们主动观察和修正, 激励我们去创造, 冲击我们像绵羊般的温顺, 使我们警醒、敏锐并动脑思考。”可见, 数学课堂上如果缺失了教学冲突, 则学生的思维惰性便会不断滋生和蔓延。

(3) 理答单一, 教师把持问权, 一问一答满堂。相当一部分数学课堂上, 发问的权利始终把持在教师的手中, 虽然教师的语气非常柔和, 但始终改变不了的就是教师的主权意识、质问眼神。面对教师的提问, 学生只能为命是答, 而且大多数情况下学生的回答如同填空一般, 仅有寥寥数字。整个理答过程只有师问生答, 学生只有招架之功, 毫无还手之力。学生生疑的机会、生生对话的机会凤毛麟角。

(4) 路径狭窄, 教师总当导游, 学生束手束脚。有些教师在设计教案时, 总是喜欢面面俱到, 把一切能想到的全设计进去, 学习中的每个角落他都要层层设计导游路线, 生怕学生找不到路, 更担心不按他的路线来, 浪费时间。殊不知, 就是教师如此层层设计, 导致学生只能顺从, 不会也不敢独立设计自己的学习环节和过程, 自主性和创造性更是无从谈起, 培养出来的只能是一个个流水线上下来的呆头呆脑的机器人。

2. 数学课堂“学的过剩”“教的贫弱”———学生“火”、教师“冰”

(1) 教学内容偏少, 时间过度浪费, 学生做事散漫、效率低下。有些教师由于过分注重学生的自主, 认为凡事都要让学生一探究竟, 即便是再难 (再容易) 也要让学生亲力亲为, 由此造成题题探究, 时时自主。有些问题对学生来讲非常简单, 只要几分钟就能解决, 他也非要给上十几二十分钟的时间, 从而让学生养成做事散漫、效率低下的坏习惯。

(2) 教学粗枝大叶, 看似凸显自主, 实则是“伪自主”“真放羊”。现如今有些教师上课“三板斧”:一是自学, 一上课便给上20分钟时间, 自己看书看例题、背概念公式;二是汇报交流, 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教师一味点头赞许;三是学生做习题, 然后同桌互相对照批改, 教师很少针对疑难点和易错点作任何的精讲点拨。在他们看来, 只要教师一讲, 那就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权。然而, 他们从来不细想和反思自己的做法实则是“伪自主”“真放羊”。

(3) 问题解决只重“量”, 看似思维灵活, 实则缺乏必需的比较和优化。部分教师十分在意解法的“量”, 总希望学生能想出各种各样的方法, 同时鼓励学生今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做。这种教学思维看似民主, 看似培养孩子思维的灵活性, 实则百害而无一益。因为学生有些想法看似新颖, 但不规范不实用, 往往需要拐弯抹角, 浪费时间;有些学生看到这么多的思路和解法就发懵, 不能很好地理解掌握, 甚至越来越糊涂, 不知道怎么办、怎么选择才好。

(4) 教学路径海阔, 总想注重个性, 实则缺乏规范、教学思维紊乱。有些教师教学路径海阔, 随意性很强, 常常不作精心预设和备课, 而是临场发挥, 学生想到哪他跟到哪, 不管学生所阐述的观点和思路是否正确、是否有价值, 他一律欣然前往。貌似注重学生的个性, 实则缺乏基本的规范, 凸显其教学思维的茫然和紊乱。教师教学思维的紊乱随之带来的是学生数学学习、数学思维的紊乱, 学生或信马由缰或茫然不知所措。

二、追问:数学教学思维的内涵、特征与作用

1. 什么是教学思维, 什么又是数学教学思维

教学思维, 有研究者认为:“它是教师一般思维方式在教学问题上的投射, 是教师在长期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对教学本质、教学现象以及教学实践等基本问题的一种稳定、持久的认知方式或认识模式。”这一认识基本上概括了教学思维的基本内涵和本质特征。在此基础上, 笔者认为, 教学思维是潜存于教师心理结构中的比较稳固的思考教学问题的模式及经常使用的“默会”的思维套路。

数学教学思维, 即潜存于数学教师心理结构中的比较稳固的思考数学教学问题的模式及经常使用的“默会”的思维套路, 是在长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对数学教学本质、教学现象以及教学实践等基本问题的一种稳定、持久的认知方式或认识模式。

2. 数学教学思维究竟具有哪些特征

数学教学思维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数学教学思维的个体性。离开了每个具体的数学教师, 就不会有数学教学思维的存在。二是数学教学思维的潜在性。即数学教学思维通常以隐性的状态存在于个体的心理结构中。三是数学教学思维的先在性。即数学教学思维先于具体的数学教学实践活动而存在。四是数学教学思维的稳固性。即数学教学思维是多次重复思维的结果, 一旦形成, 便不容易改变。

3. 数学教学思维的重要作用有哪些

数学教学思维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数学教学思维的性质决定着数学教学的形态;二是数学教学思维的变革制约着数学教学的变革;三是数学教学思维的转换影响着数学教学问题的解决。

三、探索:数学课堂, 呼唤怎样的教学思维

1. 从执迷走向思辨的数学教学思维, 改变僵化了的教学思维

(1) 明确:教什么比怎样教重要———杜绝只教表面不教本质。教什么是教学内容的问题, 怎么教是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的问题。教学内容出现错误, 方法再好, 前进的方向发生了错误, 难以逃脱“南辕北辙”的命运。当前有些教师只注重怎么去教学生, 而对课堂上需要学生理解和掌握哪些数学知识、形成怎样的数学技能、积累怎样的活动经验却从未认真、细致考虑, 大多数是只教其一不教其二, 只教表面不教本质, 只教“知其然”不教“其所以然”。因此, 我们要改变这种僵化了的教学思维。

(2) 清晰:怎样学比怎样教重要———做到“多学少教、以学定教”。新课标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就是要基于学生的发展, 关注学生的发展, 为了学生的发展, 并且清晰地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所以一节课该怎么上, 不仅要看“教”更重要的是要看“学”, 看学生是否爱学、会学、善学。试想, 如果学生都不学, 老师教得再好又有什么用呢?因此, 我们要构建和树立“学为主教为辅”的教学思维, 做到“多学少教、以学定教”。

(3) 重点:学生会问比会答重要———从教师质问走向学生会问。如今, 许多数学课堂所展现出来的多为教师的睿智和会问, 而仅在教学即将结束之际蜻蜓点水般地问上一句:“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回答常为“没有了”。这里的“没有”具有不同的解读:公开课时, 学生领会教师意图———不要横生枝节;家常课时———不能再提了, 不然就要拖堂了;真有问题的, 一则担心其他同学怒斥 (下课了还提什么问题) , 二则怕教师怒斥 (这么简单的都不会, 上课时干什么去了) , 三则不知该如何提问。种种原因造成如今的孩子不敢问, 更不会问。

2. 从两极走向融通的数学教学思维, 改变过剩与贫弱的病态现状

(1) 教学环节细腻与粗放的融通。 (1) 发挥环节细腻的优点。有人说, 课堂细腻的教学环节犹如一颗颗珠子, 如果每一颗珠子打磨得晶莹剔透, 那必将是一串美轮美奂的项链。因此, 教师要智慧地发挥环节细腻的优点, 使教学现场具体、丰富而充实, 使学生思维更加敞亮、灵动, 更加充满着智慧和创造。 (2) 注重细腻与粗放的互补。课堂是由若干个教学环节组合起来的, 教学环节的细腻与粗放可以构成不同的教学现场和教学过程。然而如果每个环节都追求细腻的话, 则容易束缚学生的手脚, 让学生始终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思路中辗转, 而缺失了自己自然生长的思维和能力。因而课堂同样需要适切的粗放环节, 让学生在教学环节细腻与粗放的融通中自由呼吸。

(2) 教学路径拓宽与丰富性的融通。 (1) 让学生当“导游”。特级教师张思明曾经说过:“教师不要自己总当‘导游’, 而应该把‘导游路线’设计的‘天机’有意识地泄露给学生, 使他们能体验出‘导游’怎么当, 从而自己也能尽早成为‘导游’。学生成为‘导游’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周边的景致就是激发、诱导学生创造的力量, 这种力量来源于设计的‘天机’与景致的自然融合。”因而,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在恰当时段、恰当地点让学生充分体验当“导游”的感觉。 (2) 让学生学会交往与共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 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却了:上课, 这是教师和儿童的共同劳动……”对教学而言, 教学即交往;对学生而言, 学习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个性的凸显与创造性的解放。交往可以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相互激发和启迪、相互模仿和感染、相互激励和竞争、相互协调和整合, 更可以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上齐赢共生。

3. 从二手走向全维的数学教学思维, 实现全维数学课堂

(1) 要走出二手教学思维的圈圈, 形成属于自己的不断创新的教学思维。人类心智退化的根源之一, 就是从本真思维退化成了二手思维。同样, 数学教师教学心智的退化亦是由于从本真的教学思维退化成了二手教学思维。因为二手教学思维是带着已有的教学角度、固定的思维界限 (深植在我们数学教学心智中的假设、判断、印象等) 去观察、思考和教学的。二手教学思维的运作机制是:教学记忆的重播 (这里的教学记忆是指教学心理记忆) 。因此二手教学思维就是在“教学记忆的重播”制约下对数学教学的反应, 意味着我们的数学课堂观察与思考都是围绕过去的某个数学教学记忆、数学教学意象中心在拣择、判断, 因此总是陈旧数学课堂教学的反应。作为一名数学教师, 应该在教学中不断摸索、梳理、总结出属于自己的本真教学思维。虽然我们要向其他教师特别是那些优秀教师学习, 体悟他们的教学思维, 吸收其中的营养, 但归根结底我们要逐渐走出别人的二手教学思维, 形成属于自己的本真的教学思维, 同时亦要不断超越自己, 让自己的教学思维不断创新。正如张齐华老师在其座右铭中所说的“不重复别人, 更不重复自己”。

由此, 我们要不断地深入观察和反思, 反观自己数学教学心智的缘起, 时时观察和反思自己的数学教学心智、数学教学思维是如何被结构的, 是如何被积淀的, 是如何被固体化的。这种观察和反思本身就是在去教学机械化、去程式化、去模式化, 进而实现从二手走向全维的数学教学思维。

(2) 要跳出自我, 站在更高、更全的视野和角度, 力求塑造全维教学思维。全维教学思维, 是超越了教学心智的界限, 呈现出全向度、全层次、全领域、全环节地观控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它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思维范式, 是对教学思维和认识规律新的概括, 有助于提升我们看问题的广度、高度和深度, 从教学思维的必然王国走向教学思维的自由王国。因此, 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 教学理念要全向度、全维度———提升教学思想的高度。 (2) 教材钻研要全向度、全维度———提升钻研、解读教材的深度。 (3) 教学预案要全向度、全维度———提升课前预设的广度。 (4) 教学路径要全向度、全维度———提升课堂生成的厚度。 (5) 思维拓展要全向度、全维度———提升学生思维的灵度。

语文课堂呼唤创新思维 篇5

贵州省安龙县兴隆镇青龙小学张鑫

创新包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可在“自己学习——合作学习——质疑学习——发散学习”等教学环节中加强创新素质的培养。加强创新教育,以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只有不断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才有出路,才会达成新课程改革应有的效果和目的。小学语文教学务必改变过去那种“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一、明确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原因。因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如在执教《秋天的雨》,我就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解读文本,注重语言训练。比如,学习“动物准备过冬”一段时,我引导学生:“假如你是小喜鹊、小青蛙、小松鼠,当秋雨来到你身边,告诉你冬天就要来临的时候,你会怎么说呢?”接着询问学生:“小喜鹊,你在哪儿?你在忙些什么呀?”这就为学生巧妙搭建了学习的平台,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既锻炼了思维,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作为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应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其见;应鼓励学生交流合作,取长补短。一句话,要鼓励学生求“新”,求“异”。这样,学生的个性品质及创新思维才会得到培养。将传统语文教中惯用的“读、听、说”与新课改的“思维训练”要求紧密结合起来,便有效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二、用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求异思维是一种开拓思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多方面思考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的思维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新颖性、独特性、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我在教学《草船借箭》这课时提出下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如果三天之内江上没有大雾,诸葛亮“草船借箭”的计划落空了,事情的结果会怎样呢?如果鲁肃事前把诸葛亮的妙计告诉了周瑜又会怎样呢?我这样精心地为学生铺设求异路径,引导学生多角度灵活地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能有效地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求异固然是创新,但是求同也是创新。求同思维是指采用已知的最佳方法,有方向、有范围的思维形式。科学家模仿蝙蝠夜间飞行探路,发明了雷达,你能说这不是创新吗?我在教《十六年前的回忆》这一课时,指导学生讨论: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你从这样的开头、结尾中体会到了什么?你还读过哪些像这样开头、结尾的文章?这样精心铺设求同路径,引导学生有方向、有范围地去思考,有效地落实了创新思维的培养。

三、开发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性劳动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力开始的。”想象与创造性思维有着密切联系,它是人类创造劳动所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创造需要想象,而想象是创造的前提。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创设时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可以指导学生续编故事;可以结合课文中的插图,创设情景,让学生自由想象,培养他们的想象力。有位老师在课堂上指着自己问学生:“我是谁?”学生立刻抢着回答说“是老师”,“是男人”,“是爸爸”,“是爷爷的孩子”,“是爸爸的朋友”„„学生思维一经打开,想象力极其丰富。可见,让学生多进行想象力的训练,能促进他们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引导、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打破思维定势。即先对不同问题提供同一思路来解决,之后提出个别条件的变化,要求用新的思路解决,以打破原来的思维定势,使思维灵活而富有创造性。教师在指导学生思考时要注意两点:一是注意找出学生在解决某一具体问题上的思维定势;二是善于借鉴表面上与本问题无关的其他领域的知识和信息,可变角度去思考问题。如在教《詹天佑》这一课时,我设计了以下问题让学生讨论: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道,其中数居庸关和八达岭两个隧道的工程最艰巨,詹天佑分别采用了什么方法来解决?铁路经过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火车怎么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能用“开凿隧道”的方法解决吗?詹天佑又想出了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难题呢?通过以上问题,打破了原来的思维定势(开凿隧道),用新的思路解决问题(设计“人”字形线路)。这样精心设计,改变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寻找思维的发散点,变通思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创新兴趣,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引发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但要真正奏效却并不多。因引发的方式综合性很强,需要一定的教学过程和周期。操作时需要进行耐心的启发、引导和培养,真正“授之以渔”,调动学生的一切非智力因素并参与教学过程,使其兴趣持久。进行兴趣培养,语文教学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任何思维都要凭借语言这一工具才能实现,故应该发挥优势,唤起学生创新的欲望和激情,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挖掘学生创造潜能,使学生进入思维、探究的最佳状态。依据一定的知识和事实求得某一问题的多种可能答案的思维特性,称为创新思维的发散性。这是一种沿着不同方向、向着不同范围、不因循传统和常规的自由发散的思维方式,是从已知信息中衍生出大量变化的、独特而新颖的新信息的思维。语文教学中隐藏着许多可供发散思维的信息源,教师要善于捕捉,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从新角度、新观念出发认识事物,变通思考,敢于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语文课堂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篇6

1.开展个性化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我国传统教学理念中,课堂的教学模式是以讲授式为主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教材的主要内容以填鸭式的方式灌输给学生,然后通过课后的作业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过的知识点,最后借助考试的手段,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这种应试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严重地压制了学生的个性化思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率低下。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也是如此。为了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给高中语文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个性化教学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改善高中语文成绩的有效手段。例如:在学习高中语文《将相和》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从全新的视角解读作品中的人物。就人物的性格、品质、历史地位和作用展开讨论。在传统的概念中,《将相和》中的廉颇和蔺相如都是正面人物,蔺相如是识大体的代表,而廉颇是知错能改的典范,但是,在分析作品的过程,很多人忽视了赵王的存在及其历史作用。试想如果没有赵王的知人善任,唯贤是举,那么蔺相如和廉颇还能够拥有展示自己能力和完美人格的舞台吗?还能够创造丰功伟业,并且历史留名,千载传颂吗?因此,在《将相和》的学习过程中,单纯分析蔺相如和廉颇的人品、处事的风格是不正确的,至少是不全面的。只有把赵王的历史作用充分地给予展示,才能够实现以古喻今、古为今用的教学目标,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为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2.开展问题教学,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问题教学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作为载体,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作为目标的教学模式,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同时,问题教学也是新课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有益探索,能够有效的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不强的弊病,促进课堂教学风气有根本性的转变,是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手段之一,也是教育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在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教师从以往课堂的主体转变为对学生的辅导,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对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培养高中学生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思维的过程中,问题教学也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是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同时,问题提出、分析及解答的过程中,也是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的过程,对于学生的成才和成长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有利于高中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及价值观。

3.通过课堂讨论培养求异思维

讨论是交流的摇篮,是进步的阶梯。只有在适宜的氛围中,充分发扬民主,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彼此在创新思维的能力方面的进步。思维只有依托外力的刺激,才能迸发出思想的火花。例如:项羽在乌江自刎是英雄主义的行为,这在历史中早有定论。但是,唐朝诗人杜牧对此却提出不同的意见,主张依托“江东子弟多才俊”实现“卷土重来”的政治目标。姑且不论项羽的自刎的历史意义及杜牧建议的可行性,仅仅从创新思维的角度出发,杜牧的观点就是值得提倡的。他采取反弹琵琶的方法,对历史的定案进行翻案,一改前人主张的悲观的历史论调,提出了对于项羽结局的全新的解读,即项羽可以忍辱负重,摆脱名利的束缚,从军事的视角重新定位成功和失败的关系,以胜败是兵家常事的心态,考虑未来的去向,如果如此,那么项羽在江东重新建立势力,卷土重来的可能性也是存在。如果真的如此,那么汉朝的历史也可能就此改写。高中学生在语文课堂讨论的过程中,也应该采取类似的方式,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以便能够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进步。如果完全拘泥于常理,按照惯性思维的方式展开课堂讨论,那么就会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重新走入千文一面的怪圈,对于高中创新思维的能力的形成也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4.总结

总之,创新是前进的动力,创新思维的培养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有着深远的影响,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语文课堂呼唤创新思维 篇7

一、正确认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意义

创新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语文课堂教学在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独具优势。我们要不断地学习、研究, 努力探索更多的、更有效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使学生的潜能在课堂上得到积极发挥, 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生命气息;让课堂真正成为生动活泼、展示学生个性的大舞台, 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 创新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主旋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 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决定》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 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新课改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 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基础。由此可见,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也是落实新课改精神的体现。

二、注重创设适合创新学习的教学环境, 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一) 培养兴趣, 激发动机, 促进创新思维

有兴趣地主动学习是学生创新学习的基点, 没有了兴趣, 没有学生的主动学习, 创新思维就成了空中楼阁。教学情境具有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思维导向等多种作用。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我都渗透这一点。导入激趣, 在上课伊始就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利用导入让学生尽快进入新知的学习情境, 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例如, 我在教学语文教材第一册识字 (一) 中的第5课时就采用了“对对子”的游戏, 在游戏中识字的方法, 积极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我首先对学生说:“你们喜欢对对子吗?”一下子激起了他们的兴趣, 学生大声回答“喜欢”, 于是我把课前编好的儿歌一边拍手一边让学生练习对对子, “一、二、三、四、五、六、七、我们一起对对子, 我说多”, 学生立刻拍起手来和我对了起来, “我对少”“我说重”“我对轻”“我说上”“我对下”……课堂一下子变得活跃起来了, 立刻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接着我让学生互相对, 和老师一起对, 学生得意的样子难以言表。最后在学生学习的兴趣很高时, 我接着说:“这么多的对子老师都记不过来了, 谁愿意把你记住的对子再说一遍。”我把学生们说的生字写在了黑板上, 学生在游戏中很快就把所学的生字记牢了。而且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是完全自主参与其中的, 积极性极高。识字形式创新了, 学生的创新思维也相应的得到了发展。

(二) 在民主平等、和谐安全的心理氛围中激活创新思维

给学生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安全的对话平台, 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灵感, 学生会变得越来越聪明, 学起来轻松愉快多了。目前, 课堂教学中“慢慢说, 别着急, 你能说清楚的”, “你虽然只说对了一点, 但你开始学习独立思维, 学会与大家交流了, 你就会变得聪明起来的”, “你的这一想法不错, 与众不同, 你可以与同学再讨论讨论, 让这种想法更细致一点, 更准确一点”。这些话经常出自我的口中。由于构筑了师生间平等对话的平台, 学生就愿意大胆地说出自己脑海中闪现的各种奇思妙想, 各种思维火花, 创新也就在其中了。

三、改进学科学习的方式, 促进儿童创新思维火花的闪现

(一) 在自主学习中唤发创新的活力

例如在学习一些有特点的字时, 我利用猜字谜的形式进行引入, 来加深生字的印象, 如米字加一横是什么? (来) 双木是什么? (林) 三木是什么? (森) 小口进门 (问) ……激发了学生主动识字的欲望, 提高了识字效率。在这样的引导识字训练后, 学生自己也尝试着编写了一些字谜在同学中练习、传诵, 如:四四方方一座城, 里面住着十万兵 (田) , 一本作业 (亚) , 又来一只小鸟 (鸡) , 一减一等于日……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在自主学习中培养了创新思维。

(二) 积极探索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发展创新思维

学生在课堂上, 独立思考固然重要, 但当学生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时, 老师适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也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这样可以集思广益, 发挥集体的力量, 攻克难题, 并能最大限度地节省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

四、注重学生的阅读实践, 为培养创新思维打下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 在社会大气候的影响下, 学生的读书也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尽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明确规定小学生的读书字数要求, 但有的学校落实得不好。因此, 构建书香校园已成为不可回避的话题。

朱子读书法告诉我们:对于一本好书, 要做到“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咏”“切己体察”“居敬持志”, 只有你真正置身于书的世界, 你才能真正体味到读书的乐趣!读书能使人阅古察今, 通晓事理, 读书能使人观念更新, 不断追求新的境界。卢梭说:“读书不要贪多, 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们获益不少。读书能使你变得睿智和文明, 读书会使你变得更加乐观与宽容。”

现代文化名人、学者们的读书方法也值得我们借鉴。鲁迅的读书方法尤为独特:一是泛览、二是硬看、三是专精、四是活读、五是参读、六是设问、七是跳读、八是背书、九是剪报、十是重读。冯友兰说:“我的经验总结起来有四点: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胡适说:“读书有两个要素:第一要精, 第二要博。”

语文课堂呼唤创新思维 篇8

对此, 笔者认为, 首先, 观念应更新与提高。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 最终必须通过教师的教学工作来实现。可以肯定地说, 教师素质是教师精神变革中的最内在也是最具有前提意义的。著名现代化问题专家阿历克谢, 英格乐斯论及现代制度:“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 如果执行和运用着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还没声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轨迹, 失败和畸形发展是不可避免的。”实施教育创新亦是如此。而我们的许多教师本身从应试教育中走来, 依然也是带着这种方法去教自己的学生, 我们的教育就是在这样的人文环境中代代相传。

叶圣陶曾强调“一个称职的国文教师同时也必须是一个熟谙青少年心理特点的心理学家, 是一个善于‘扶’又善于‘放’的引儿学步善导者”, 创新教育是追求发展学生的独特才能, 赋予其不重复于前人的崭新的人文本质, 因此, 就要求教师围绕这一崇高的宗旨转变学生观, 即面向所有学生, 每一个体的创造个性将“为考试而教”转变到“为创造而教”这一价值立足点上来, 从根本上改变视循规蹈矩恭顺温良者为优秀的保守态度, 引导学生标新立异, 敢持己见, 培养其思维的多向性、批判性以及支撑他的人格独立性, 以创新为人人憧憬与迫攀的学习境界。

其次, 树立新型的师生观念。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是一对矛盾, 教师要做到“目中有人”, 为学生的学提供适时的方法、指导与帮助。但是我们在观念上还存在着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问题。总认为教师是教学生的, 是唯一的标准答案, 是权威;不允许怀疑, 学生唯教师问而答, 唯老师话才对, 根本不去换个角度思考, 教师的作用、地位有意无意地被不恰当地强化, 教与学的主体关系被移位, 尽管在模式上呈现出的教学过程千姿百态, 但缺少学生的自学、自悟、自得、探讨, 总能看到“若隐若现地牵着学生走的”手。而事实上“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 而且可使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要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必先给学生有自主思考的机会, 亦即主体性。所以教师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思想, 树立课堂民主意识, 营造课堂民主氛围。包括尊重学生的创造力, 并为培养民主的课堂气氛而努力。这样, 创新教学才可能真正实施, 这是前提与基础。

当然, 语文教学的创新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 限于篇幅, 笔者只讨论如何在课堂提问设计中体现创新思维。

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 起点在一问, 禽兽不如人, 过在不会问。”发现、创新都是由疑问开始的, 有疑才有进步, 所谓“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但“智者问得巧, 愚者问得笨”。提问设计贵在“巧”字, 巧就要巧在能引导学生产生新的问题, 从而产生思维创新的快乐。提问设计最能反映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 提问设计应做到“三宜三不宜”。

1.宜少不宜多。提问过多会造成教学目标分散, 学生目不暇接, 疲于应付, 根本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 更不用说去深入挖掘自己独立见解或不同意见了。要真正让学生进入到独立思考的阶段与过程, 因为这个过程对思维、语言发展而言, 无疑是具有创新意义的。

2.宜粗不宜细。教师提问设计过分细密, 会使课堂教学效果大大逊色, 因为此刻教师最担心的是完不成自己设计得已经密不透风的教案, 确保能小心翼翼地“牵着”学生沿着教师的“教路”走, 于是“抢时间”、“力避学生节外生枝”, 生怕如此精密的教案设计遭到破坏。于是, 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回避矛盾, 掩盖学情, 顺顺当当地走完教案中每一步设计, 这样, 势必形成了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 学生没有学习的空间, 哪会有主体地位?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又如何能得到培养?提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空间, 让学生发挥, 避免钢性, 提倡弹性。好的提问设计能统揽全局, 牵一发而动全身, 激发学生的情感波澜, 这就要求教师深入钻研教材, 筛选出问题中的“精品”, 千万不能主次不分, 甚至喧宾夺主。如在讲读文章时, 让学生通过仔细体会, 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并有感情地朗读, 教师只要实时指点、小结、范读就可以把学生带人一个庄严、肃穆、沉痛的气氛中。学生的朗读富有鲜明的个性却共有悲怆的氛围。但是, 如果不抓住文章感情基调, 分层去分析, 会肢解文章丰富的内涵与情感线索, 而使课堂教学索然无味, 学生的主观情感不能发挥, 主体的创新性无从体现。即使叫他有感情地朗读, 也只能是鹦鹉学舌, 千篇一律罢了。

语文课堂呼唤创新思维 篇9

一、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

“愉快教育是创设生动、活泼、和谐的教育氛围, 激发学生的情绪, 唤起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使他们以最佳的精神状态自觉地参加各种教育活动, 从而得道全面、主动、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在语文教学中, 应以此为原则, 建立平等、信任、理解、尊重师生关系, 创造民主与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做到不唯书, 不唯师,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积极探索和思考, 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加强学生的逆向思维训练

逆向思维可以启发学生思考, 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 对学生思维心理是一个很好的训练, 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阔学生视野, 大胆创新。

三、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 它们必然存在联系, 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普遍原理。知识是思维赖以活动的基础, 它们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决定思维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就应引导学生去探索知识的内在联系, 将学科知识从教材中延伸出去, 或将其他知识切入进来, 使教材内容与课外知识有机嫁接, 架设起由已知通向未知的桥梁。这就要求老师注意知识的迁移, 即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灵活综合的运用。但是在实现迁移教学时, 不仅要注意学科知识的相互贯通, 更要重视不同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 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历史、地理及其他学科知识, 理解语文学科的知识, 为学生创设应用知识解决新问题, 获得新的创新体验。

四、引导求异,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求异思维是以假设解决一个问题可以有好几种方法为基础, 从不同方向寻求真理的过程, 这就必须涉及推测、想象、创造等方法。在教学中, 应努力使学生克服思维定式的消极影响, 引导他们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思考、探索, 鼓励发表个人的独特见解, 提倡一问多解、一题多议, 发展创新思维。

五、运用比较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通过比较, 才有鉴别。比较的过程是事物间同中辨异、异中求同的过程, 也是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的过程。在比较分辨时, 或温故知新, 新旧知识相互渗透, 融会贯通;或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不断拓宽知识领域, 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 扩展思维空间, 把语文教材中一个个知识点连接起来, 逐步构建合乎逻辑的知识体系, 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顺利发展。运用比较法教学, 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熟知教学内容, 具有“一桶水”的广博知识, 善于同中变异、异中求同, 进行多侧面、多角度的比较分析, 将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就是针对某一问题, 从不同的角度多侧面地观察、思考, 寻找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活动。它是与聚合思维相对而言的”) 与聚合思维巧妙结合起来。这样教师教学, 才会得心应手, 左右逢源, 学生的思维也会更好地发挥优势。

六、提出问题, 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动机是由需要推动, 达到一定目标的活动动力”, 用于教学中, 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语文教学中通过提出问题, 可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启发学生思考, 因为学生的创新能力, 就是由遇到要解决的问题而引发的。提出问题不是单向的, 教师要有目的性的提出问题, 让学生思考, 并且教师的提问如果能够让学生产生思维上的矛盾, 往往会使学生的思维大大激活, 得到超常发挥, 使问题能深度的诱发学生不同思维的产生。教师在此基础上应给予他们肯定和赞许, 并抓住这两者逆向思维的火花, 激发学生更多的思维活动。通过争论, 学生最后归于统一。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激发, 并且有深度, 有灵活感, 也加强了课堂活跃的气氛。

七、变化试题, 加强训练, 巩固学生创新思维

做题是一切学科都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只有通过问题的训练, 才可以使所学知识得以巩固和强化, 语文学科也同样如此。采取一题多变和多题归一的方式, 对知识进行深化, 提升分析能力和解答技巧, 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创新性。一题多变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思维灵活的有效方法, 在一个知识点的基础上, 改变问法、改变材料或改变因果关系, 使之变为更多的有价值的有新意的问题, 可以使更多的知识得到应用, 从而获得一题多解的效果, 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随问题的不断变换而得以提高, 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多题归一则是培养学生聚合思维的有效方式。在许多问题和试题当中, 进行分类分析, 抓住问题的共同特征, 掌握解答相同试题的规律, 做到弄通一题则解答一片的效果, 从而摆脱了“应试教育”中题海的束缚, 使学生的聚合思维得到了良好的培养与训练。

总之, 学生的创新能力, 就是由遇到要解决的问题而引发的, 提出问题不是单向的, 不仅教师要有目的性提出问题, 让学生思考, 而且教师提问如果能够让学生产生思维上的矛盾, 往往会使学生得到超常发挥, 使学生的思维大大激活, 从而使问题能深刻的诱发学生不同思维的产生。教师在此基础上应给他们以肯定和赞许, 并抓住这两者逆向思维的火花, 激发更多学生的思维活动。通过争论, 学生最后归于统一。总之, 语文教学要立足于发展学生智力, 培养学生能力, 想方设法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利用课内外结合等途径对学生进行创新实践训练, 激发出学生智慧的火花, 进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就应引导学生去探索知识的内在联系, 将学科知识从教材中延伸出去, 或将其他知识切入进来, 使教材内容与课外知识有机嫁接, 架设起由已知通向未知的桥梁。这就要求老师注意知识的迁移, 即注重学生对知识灵活、综合的运用。时代的进步,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精神, 而“培养学生的勇于创新的精神”在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及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均被提及, 可见,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符合教育的发展, 符合时代的需要。

初中语文教学呼唤理性思维分析 篇10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理性思维的重要性

(一) 素质教育的基本需求

人之所以与其他动物有本质的区别在于其独有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创造性、主观能动性。这也要求我们在学习阶段创建良好的思维能力, 并引导实践活动的进行。教育教学行为的实施不仅要注重学生思维的建立, 同时应更加专注于其成长过程创造性及实践性等方面综合素质的形成。作为一门基础学科, 初中语文的教育教学工作担负学生思维的定向引导及基本学习能力形成的重要职责, 我们要始终将语文学习中的思维确立作为其学习中的主体推动力, 真正做到在理性思维的合理形成下指引感性思维的良好发挥。充分挖掘学生自身潜力, 实现新时期素质教育的基本需求。将逻辑的、理性的思维与语文的教学进行最大程度的融合, 不仅会使语言文字的表达铿锵有力、一语中的, 同时也会使得文章的记叙与社会前沿知识进行一定的沟通与交流, 使其逐渐社会化、发展化, 语文的学习也会变得更加深刻而具有寓意性, 韵味十足且不缺乏灵动美。

(二) 学生自身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

受到应试教育及满堂灌等教育理念的影响, 我国的语文教学更加倾向于将其中的审美与情感的良好认知作为其教育教学实施的主要组成部分, 而很少关注逻辑思维的存在, 使得我们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一直处于自我认识的阶段, 将学生自身思维束缚在一个小圈子内的同时使得其认知观点有着相对的局限性, 缺乏应有思辨主义哲学色彩。人们片面地将语文的学习作为感情抒发的方式, 而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其学生成长中理性思维的建立必然要与感性的情感宣泄相辅相成, 引导并支持情感的科学与合理扩展, 保证学生自身发展的可持续性。此外, 语文知识的学习更重要在于将学生们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等现象通过其感性思维的激发, 加之理性思维的拒绝与消化做出应有的社会实践反应, 体现出学生们在现阶段的价值取向, 同时也从更深层次上代表着我国未来民族发展的主体方向。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理性思维培养的可行性意见

(一) 结合教材及实际生活事例进行思维引导教学

兴趣爱好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因此, 我们可以在原有语文教材的基础上设置悬念, 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 使其带着对阅读的热情及知识的探索进行文章的阅读。如, 在学习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文朱自清的《背影》时, 由于此篇文章重点突出的是“爱”的主题, 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前针对现阶段社会中的大爱事件, 在地震、干旱、泥石流等天灾面前人们的坚强勇敢, 在社会不公平的现状中总有人伸出援助之手进行及时的救援, 这些大爱都是无边的, 通过对这些事件的讲述不仅使学生们对“爱”的主题有了深刻的了解, 同时也是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再次教育。在此基础上引发学生们对“爱”的思考, 大到国家, 小到家庭与个人, 并通过对我们身边“父母对我们的爱”进行深入的探讨, 从而想到父母的背影, 引出本节课堂中心内容的同时也使得学生与文章的教学之间已建立了良好的情感关系, 有利于在接下来的文章学习中达到情感的共鸣。此外, 在契诃夫的《变色龙》中, 教师可以在课堂之初直接提出问题“变色龙是怎么变色的”, 这个问题贯穿着文章的始终, 基于此, 学生们便会在问题的指引下对文章进行深入的研读, 培养学生自我探究与学习的创新能力, 而不是一味地等待教师给出的答案, 从而在不断的重复练习中, 形成科学的逻辑思维, 促进语文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 注重师生之间互动教学的实施

传统的满堂灌教学只是教师对课文知识的简单重复, 其教案的编写千篇一律, 完全不能突显语文教学的灵活性。同时, 教师讲解的进行仅代表着其对文章主观情感的表达, 文字之间的拆解分析也具有相对的固定性, 这对语文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如, 在鲁迅的《风筝》一文中, 是以风筝为主线对封建宗族制度进行有力的控诉。在课堂讲完之后, 教师可以举行一次小型的师生交流活动, 让学生谈谈对这篇文章的另一层理解。有些学生认为风筝本身就代表着封建的恶势力, 或者有些人认为文章之所以以风筝为主题更多的是因为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些独特的见解不仅是同学们积极开动脑筋将文章的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思维的结果, 同时也使得整个课堂的教学活跃起来, 有利于学生主观创造性的发挥。

三、结语

上一篇:城市旅游品牌下一篇:外科无菌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