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纳税人意识培养

2024-05-11

公民纳税人意识培养(精选八篇)

公民纳税人意识培养 篇1

一、我国公民纳税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1、权利意识淡薄。

根据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8条等条款规定, 纳税人有权向税务机关了解国家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以及与纳税程序有关的情况;有依法申请减税、免税、退税的权利。从宏观方面看, 纳税人在税收宪法性法律关系中, 有权以法律规定的形式参与税法的制定;有权关注税收的用途并积极地对立法、执法、司法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纳税人的税款支撑了包括立法、行政、司法机构和警察、军队在内的整套国家机器的运转, 但是, 他们却对一些腐败开支、资源浪费以及国有资产流失等祸国殃民的现象敢怒而不敢言;对低水平的公共产品与低质量的公共服务以及豆腐渣工程等麻木不仁。这种纳税人意识的缺失直接影响纳税人依法纳税的自觉性和正确的纳税意识的形成。

2、纳税义务意识淡漠。我国流传着这

“逃税者是不尽国民义务的败类”这样的观念。人们对纳税的漠然态度表现在当一般收入者需要纳税时态度被动, 对社会中不断出现的逃税丑闻也没有形成人人谴责的舆论氛围。

二、我国纳税人意识存在问题的原因

1、历史原因。

在我国漫长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里, 历代统治者肆无忌惮地征收苛捐杂税, 巧取豪夺。在这种历史文化积淀中, 不可能产生体现现代公民特征的自觉纳税意识。

2、税收收入使用不够科学合理、缺乏公开性。

多年以来我国的财政支出情况缺乏公开性和透明度, 迄今为止, 只有四川省白庙乡政府在网上公开了乡政府的支出情况。政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偏高, 社会保障经费不足。公车消费、公款吃喝一直备受公众诟病。这些大大影响了纳税人自觉纳税意识的养成, 也是对纳税人知情权的不尊重。

3、税收理论和宣传不到位。

我国一直强调税收具有“无偿性”, 往往误导人们纳税是一种只有付出而无任何回报的行为, 这在市场等价交换意识深入人心的今天, 只能引起人们对纳税的抵触情绪。每年都要举行“税收宣传月”, 也往往是空泛地宣传税收“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 但如何取, 如何用, 到底与纳税人有何切身利害关系, 这些问题没有宣传到位。

4、某些国家机关公务人员的形象成为培养纳税人意识的障碍。

他们觉得自己所受俸禄是“国家的”, 把自己该做的事当成“皇恩浩荡”, 从未把纳税人当成自己的衣食父母。在这种主仆颠倒的关系中, 纳税人又产生纳税的主动意识?当人们了解到我国每年有数千亿公款被吃喝玩乐后, 认为“我纳税你享乐”。在这种心态下, 谈何培养自觉纳税意识?

5、没有依法追究违反税法的法律责任。

经过30多年的法治建设, 我国法治进程中最突出的问题不是无法可依, 而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有关部门针对税收违法行为, 迫于压力或者权力寻租, 往往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 或者自身在执法时候就实行双重或多重标准。这对公民纳税意识的培养是非常有害的。

三、纳税人意识的培养的对策

1、形成正确的税收观。

在现代民主法治社会里, 纳税是公民的义务, 同时公民享有纳税人的权利。公务员要切实树立为公民服务的意识, 他们不是民众的父母官, 民众是他们的衣食父母, 公务员是民众的雇员, 媒体不要再出现“父母官”这样的陈词滥调。

2、税收收入使用科学化、合理化、透明化。

适当压缩政府的预算支出, 逐步提高教育经费的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 加大社会保障经费投入力度。各级财政收入支出明细予以公开。信息公开是最好的反腐办法。

3、税收宣传的应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税收宣传要突出重点。从宣传的对象上看, 要突出向纳税人意识最薄弱的群体宣传税收, 让每一位公民都懂得, 纳税虽然没有给自己带来直接的好处, 但是已在纳税之前或纳税之后间接地得到回报。

4、国家公职人员树立为纳税人服务意识, 尊重和保护纳税人权利。

国家公职人员应当忠于职守, 清正廉洁。无论是修路架桥、建设学校、保护环境, 还是维护治安、打击犯罪, 都会让纳税人感觉自己的税款没有白交, 而是给自己和社会带来了切实的利益和进步。这样会唤醒纳税人的权利意识, 并进而激发他们自觉纳税的积极性。

5、依法追究违反税法者的法律责任。

公民纳税意识 篇2

税务专业暑期社会调查报告

巴彦淖尔市临河地区公民纳税意识的调查报告

姓名张 斌

班级2010级税务

学号10201410

2指导教师张 贵

导师职称教 授

指导教师评语:

进行社会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及适应和接触社会的能力。从调查报告反映的情况看,该同学的调查时间、地点、对象、内容比较明确,也指出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但从调查报告内容看,调查反映的情况无新意和亮点,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也不够透彻。

成绩:73分

201

2教师签字: 年9月4日

巴彦淖尔市临河地区公民纳税意识的调查报告

英国有句谚语:这个世界上只有死亡和纳税是不可避免的。由此可知,英国的纳税意识比较高,而且英国的个人所得税占整个税收的40%。在日本更是将“劳动”、“纳税”、“教育”定为公民的三大义务。我国税收收入流失比较严重的重要原因是公民纳税意识淡薄,依法诚信纳税还没有成为大多数公民的自觉行为。因此,我于2012年8月10日至8月15日,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地区选择了部分理发店和居民对其纳税意识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纳税意识调查情况

1.对理发店的调查。在对临河地区十三家理发店进行的纳税意识调查中,有十家符合营业税纳税标准。这十家理发店一年平均每月营业收入都在两万元以上,由于理发店的收入无法准确核算,因此,他们纳税的模式都是采取定额缴纳营业税。当地税务部门每月给每家理发店规定一定税金(这个税金是税务部门根据每家理发店的规模而定),按月缴纳。据一家理发店经理透露,他们的店虽然税务部门也规定了一定税额,但是他有一定的社会关系,所以他的店从来不纳税。而且据他说,在临河地区向他们那样规模的理发店有多一半都通过一定关系不纳税。纳税的门店反而会提高营业成本,所以对于税款他们是能逃过尽量逃税。

认为纳税意识很高的,只有一人做了肯定回答。纳税意识很差的占37.73%,其中70%以上的人纳税意识一般。在对纳税人的调查过程中,有接近60%的纳税人自评认为拖欠税款、偷漏税行为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纳税意识不强,另一层原因是偷漏税的违法成本很低,而且被查办的可能性小

二、调查结果分析及思考

纳税意识是指公民在正确了解税收对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在提高对国家和社会责任感的基础上产生的照章纳税的意愿。纳税意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纳税意识是指全民纳税意识,狭义的纳税意识是单指纳税人对纳税的认同和看法,通常以是否按时足额申报缴纳税款为衡量标准。一般来说,纳税人不交或少交税容易被视为纳税意识薄弱的表现,从调查情况看,依法纳税意识在纳税人中仍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纳税人心中仍然怀有强烈的偷逃税的愿望和冲动。纳税人纳税意识差是各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其中主要有:

(一)税收流向透明度问题

在调查中,有90%以上的纳税人表示他们对政府部门的透明度表示怀疑,他们认为政府的税收没有用在合理的开支上,而是被某些官员挥霍浪费、贪污挪用、超标购车、吃喝玩乐、甚至是建造了些豆腐渣工程。因此,很多人觉得自己辛苦挣钱缴税反倒给别人享受,觉得不公平,甚至有些人以偷税为荣。所以我们要加强政府部门作风问题,税务部门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到依法行政,保证税收的公开、公平、公正。一是树立“公

仆”意识,提高税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增强服务能力;二是要认真研究并注意尊重、保障纳税人的各种权利,是宣传纳税义务的有力依据;三是做好税前、税中、税后的一条龙服务,及时了解情况,分析服务效果,随时帮助纳税人解决困难,改善征纳关系,为征管打好基础。四是有目的地开展调研活动,通过跟踪纳税人进行调查,了解每一工作环节中纳税人的真实反映,以不断改进和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五、是继续加强行风建设,切实强化监督机制,杜绝税收执法中的腐败现象。贪腐已经成为当前很严重的问题,阻碍了社会公平,使群众对政府失去了信任。进而使党脱离了群众。长此以往,这种不信任一旦从量变发展到质变后果将不堪设想。建议每年市人民代表大会上的财政收支情况的报告,除向人民代表报告外,还要在报纸上刊登,增强政府行政的透明度,让纳税人切实感受到自己微薄的税款服务于社会,增进征纳双方的沟通,增强纳税人纳税的自觉性。同时,政府要进一步合理使用财政资金,提高资金使用的科学性。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纠正不正之风,惩治腐败行为。要进一步加强对政府公共投资建设项目的审计力度,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二)税收宣传工作力度不够

1.税法宣传过分强调纳税人的义务,而忽略了对纳税人应有权利的宣传,没有正确摆正征纳双方的平等关系,从而造成纳税人对纳税存在反感、抵触情绪,千方百计偷逃税。

2.我国税法宣传历来是税务部门唱独角戏,社会舆论及纳税人响应较少。提高纳税意识,绝不仅仅针对纳税人而言,而是整个政府、全体公民都应该提高纳税意识,形成依法纳税的社会环境。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单靠税务部门的宣传是远远不够的,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扩大宣传面。在宣传上要突出“二有”:一要有针对性。税法宣传要从提高纳税意识的目的出发,针对不同类型纳税人(国企、集体、合资、私营、个体、自然人等)的不同心理,针对偷、欠、抗税的具体类型,联系纳税人的光荣义务、切身利益、关心的热点,结合依法纳税和税务违法的实例,进行指导性宣传、提高性宣传和动员性宣传。

3.我国公民的基本素质教育中,没有将税法教育作为一项必修课纳入正规的学校教育中。在中小学,甚至高等教育中,几乎没有有关税法宣传活动,忽略了对“潜在纳税人”的宣传教育;而且对于全社会的普法教育几乎不涉及税收法制的教育。

4.我国税法宣传手段单一,方式落后,没有建立一个健全的网络系统,是纳税人不能及时地获得各类税收政策、信息和咨询。特别是在税收政策法规修改和调整时不能及时宣传,是许多人没有及时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从而也就不能形成一个依法纳税意识。

5.社会缺少税收方面的专门人才及中介机构来为一般的私人小型业主提供方便、快捷的纳税咨询服务。

(三)税制及税收征管因素

首先要完善税收法律体系,健全税收实体法和程序法,特别是征管法。在税制税种的设置上更趋简单、便于奉行,克服当前地方税种繁多、计算复杂、多环节、重复课税等现象。这样既有利于纳税人心中有数,易于操作,又有利于减少税收环节,降低税收成本,让税务部门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纳税人服务。其次,要加快费改税的步伐,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不合理的收费该取消的取消,该合并的合并,该规范的规范,该上升为税的要尽快立法,以法律为保障。第三,政府部门要严格贯彻执行和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尽量避免区域间、行业间、同类企业间的税负不公,既堵塞避税漏洞,维护税收执法的严肃性,又营造企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目前个人所得税是税收中最难执行的税种,隐性收入无法确认、掌握和控制,逃税方法很多,应尽快完善。建议我市为逐步建立个人信用制度作基础性的准备工作,实行这一制度可以抑制偷逃税等违法行为,维护经济秩序,具有长远的意义。

(四)纳税人的主观因素

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纳税都由企业代劳,而与普通百姓的关系不大。没有纳税的机会,自然也就很难养成良好的纳税意识。鉴于此,如何尽快普及全体公民的纳税意识,将以往被普遍“遗漏”的“纳税意识课程”给公民及时补上,就显得相当紧迫。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来,每一个纳税人都是经济人,追求利益最大化在任何时候都是他们的现实选择。而无论缴纳多少税款,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其收入,增加其成本,这无疑会导致一部分人甘愿冒着很大的偷逃税款的风险换取更大的利益。

报告者:张斌

公民纳税人意识培养 篇3

由于受历史因素的影响, 中国百姓经历了几千年封建帝王的统治, 饱受“皇粮”“国税”横征暴敛之痛, 使其“厌税”“恨税”情绪根深蒂固;因此在改革开放之初, 人们更倾向于将税收同过去的苛捐杂税联系起来。但改革开放30年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税收法律制度的健全、税法的宣传普及工作的不断进行以及公民整体的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 我国公民的纳税的责任心、义务感和纳税意识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 这主要表现在主动纳税意识增强、关注税法变动的热情提高、对于税收法律制度了解的加深等方面。据江苏省和南京市进行的“百姓纳税意识调查”的调查结果显示, 在问到“您在购物、消费时是否会主动索要发票吗”时, 有83.87%的南京被调查者回答“会”。在无锡市进行的公民纳税意识调查中, 在被问及“您对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态度”时, 表示会“非常积极”的占22.2%, “该交就交”的占70.6%, 认为“不得不交”的为3.9%, 只有0.7%的人表示“能逃就逃”。在深圳市进行的纳税意识调查中“您是否关注税收方面的资讯”的调查栏目里, 选择“经常关注”的为30.12%, “只有涉及到自己才关注”的为41.61%, “偶尔关注”的为21.08%, “基本不关心”的只有7.08%。以上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数据都显示出, 我国公民的纳税意识有着大幅度的提升, 公民开始主动关注纳税、主动了解税收政策以及法规。

虽然我国公民纳税意识整体上有了很大提升, 我们不能忽视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部分公民的纳税意识是比较淡薄的, 纳税人偷税、漏税、欠税乃至抗税的现象普遍存在, 严重地破坏了税法的尊严, 给税收征管工作的正常进行带来了困难和不便。而现有的纳税意识宣传工作的固有缺陷, 要求寻求新的途径进一步强化我国公民的整体纳税意识。针对目前我国的具体情况, 即国民已经具备一定程度的纳税意识的现状, 采用粗放式的税收宣传, 虽然可以收到不错效果, 但是会浪费大量财政资金。对较多涉及税收征管工作的特殊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一方面可以节省财政资金, 另一方面可以更有效地促进税收征管工作的进行。财经类大学生就是这种特殊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加强财经类大学生的纳税意识培养的意义

目前来说, 税收征管部门的税务宣传工作对于国民整体纳税意识的提高, 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但是这种宣传工作, 由于缺乏针对性, 因此会带来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对于财经类大学生的针对性的纳税意识培养, 是对目前税收宣传工作的一个有效的补充, 对税收征收水平的提高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财经类大学生的职业特点

财经类院校大多设置财政、税收、会计、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专业, 受专业知识的影响, 财经类大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就业方向是银行、会计事务所以及国家财税部门。这些工作, 无论是在政府还是在企业, 都是与税收的征管有很大关联的。在企事业的工作, 多与税收的代扣代缴有关;在政府部门的工作, 则直接关系到税收的征收以及管理工作。因此, 财经类大学生纳税意识的强弱, 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在将来的一段时间里, 国家税收征收管理工作的效率, 进而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因此, 加强财经类大学生的纳税意识的培养, 对于保证税收顺利征收, 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是必须的。

2、现有的提高公民纳税意识方法缺陷

现有的提高公民纳税意识的方法, 最主要的就是税务部门进行的税法宣传工作。这种工作对于我国公民的纳税意识的提升还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由于其针对性较差, 对提高公民纳税意识的感召力不足、以及多年来在实际进行过程中存在的“重声势轻效果, 重宏观轻微观, 重纳税人义务的宣传轻纳税人权利的宣传”等问题, 导致其成效不大, 对提高公民纳税意识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造成了财政资金的浪费。而通过报纸、税法政策讲座、电视广播、上门服务方式进行的税法宣传工作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在这种粗放式宣传工作的出现问题的同时, 进行有针对性的纳税意识教育工作, 既是对于原有宣传工作的一个补充, 又是对有效解决纳税意识问题的一个合理尝试。

3、财经类大学生的纳税意识现状

为了解目前财经类大学生的纳税意识现状, 笔者对财经类学生进行了有关纳税意识的调查。共发出问卷150份, 收回有效问卷130份。在税收知识这一部分, 大多数学生表现出对税收知识的了解。84.62%的同学可以说出7种以上的税种, 96.15%的同学知道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 76.92%的同学知道企业所得税的税率, 92.31%的同学了解营业税的税率。而在纳税意识这一环节, 92.31%的人愿意依法纳税, 也有极少人选择尽量少交、尽量不交和不交;只有19.23%的人认为大学生打工需要交个人所得税;42.31%的人会在购物、消费时主动索要发票;76.92%的人在购买高档品时索要发票;在问及索要发票的目的时, 53.08%表示是为了防止商家偷税;26.92%表示为了维护自身权益;在问及以后再工作的过程中是否主动关注并检举偷税漏税行为时, 只有34.62%的人选择肯定的答案。84.62%表示会在以后工作的过程中主动申报个人所得税。以上数据显示, 虽然财经类大学生对于税收知识的了解程度较好, 也具备了一定的纳税意识, 但是可以肯定地说, 目前财经类大学生的纳税意识, 是不能够满足有效率的税收征管工作的要求的。

二、加强大学生纳税意识培养应该以财政学课程为依托的原因

1、覆盖面广、关联度大

财政学课程为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 是每个财经类大学生的必修课程, 因此这门课具有覆盖面广的特点, 可以作为对财经类大学生纳税意识培养的一个平台。虽然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还有很多, 例如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政治经济学、会计学等, 但这些课程一般涉及的税收理论和实践较少, 一般不适合作为培养财经类大学生纳税意识的平台。

2、有利于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上更好地理解税收问题

现代财政学教材的编订都是以公共产品理论为核心, 财政的支、收、管、平等问题都是以公共产品理论为基础进行阐述的, 按照公共产品理论, 税收是为了弥补公共产品提供过程中的成本而强制性征收的一种收入, 也就是说税收是纳税人享用公共产品而付出的代价。因此, 税收的缴纳不是凭空的, 而一旦没有税收, 公共产品无法提供, 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因此, 通过财政学的理论学习, 有利于学生加强对税收本质的理解, 并能更好地理解依法纳税的重要性。同时, 财政学课程也会对各个税种的税目、税率、缴纳期限等进行阐述, 可以为学生以后的纳税实践提供指导。因此, 无论是从税收的理论层次还是实践层次, 财政学都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3、有利于学生了解最新的动态

税收制度变化很大, 每年都有大量的补充条款出台来完善税收法律制度, 而且有些变动还相当大、影响特别强烈, 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 例如印花税的调整、利息税的取消等, 而财政学的老师往往能够更好地把握这些最新动态并反馈给学生, 可以使得学生更好地理解现行的税收制度, 为今后就业涉及的税务工作提供支持。

三、以财政学为依托, 加强财经类大学生的纳税意识培养的具体建议

加强财经类大学生的纳税意识的是必要的, 而且以财政学为依托的方式是合理的, 那么我们有必要对于其具体的实施过程进行探讨。在这里, 我们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陈共老师主编的《财政学》 (2007) 为基础, 探讨一下具体的实施细节。

1、对于教材编排的建议

税收观念在培养国民的纳税意识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甚至完全可以说, 科学的税收观念是培养国民纳税意识的“肥沃土壤”。[1]税收观念对于纳税意识的培养基有重要的意义, 科学的税收观念有利于培养纳税意识。在本书中, 对于税收存在的原因以及税收的意义等税收理论, 都有详细的阐述。也就是说, 本课程的讲解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的税收观念。在这种前提条件下, 增加一个章节关于公民纳税意识的介绍, 对于学生的纳税意识的培养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的办法是在本书的第十一章《税收制度和税收管理制度改革》后增加一个章节, 对有关公民纳税意识的概念、培养方法、重要意义, 相关案例等内容进行介绍。这样不仅保持了本财政学教材的完整性, 而且丰富了教材内容, 体现了教材为社会实际情况服务的特点。

2、对于课程安排的建议

由于财政学授课时间本来就十分紧张, 要求太多时间是不合理的;但是同时授课时间是保证授课质量的前提, 授课时间不应该太少。因为是在课本中增加一个章节, 综合考虑, 课程安排最好是一个到两个课时, 即在讲授完有关税收理论之后, 安排一个课时到两个课时进行关于纳税意识的课程。这样既可以保证财政学其他章节的授课时间不受太大的影响, 又可以本章节的授课质量。

3、对于授课方法的建议

传统的财政学教学方法主要是在授课过程中, 教师结合PPT等多媒体工具进行讲解。这种教学方式对于讲解理论性的内容, 效果还是不错的。但是由于这种教学方式固有的缺点, 即在这种教学方式下, 学生学习较为被动, 因此对于纳税意识这种涉及实际问题的课程, 不宜采用。相比较之下, 运用案例教学法并结合课堂讨论的方式, 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在案例选取合理的前提下,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而且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 加深学生对理论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加深学生对有关 (下转第81页

参考文献

[1]魏开武、孟翠莲《纳税意识与税收观念》财经问题研究1990年第9期

[1]陈共.财政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2]孙璐.国民纳税意识间题初探[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1, (01) .

[3]李茂军.健全税收法制, 强化税收宣传, 增强公民依法纳税观念——公民纳税意识的调查[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 (06) .

[4]欧阳三.论增强公民的纳税意识[J].改革与战略, 1990, (06) .

公民法治意识培养的思考 篇4

法治意识, 是指作为独立主体的社会成员在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法治的心态、观念、知识和思想体系的总称, 是符合法治社会建设要求的法律意识, 是人们对法律和法律现象的看法以及对法律规范的认同的自觉程度最高的一种意识。

法治意识是与法治社会对应的法理学范畴, 它所反映的一种基本态度是民族意识在法律和基于法律自身的认知过程, 体现在对法的本身和功能的方法和确定、依赖的程度。法治社会能够得以实现是因为法治意识, 因为只有所有人有对社会共同价值的普遍认同, 有了社会公正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判断, 这个价值判断使遵守法律的的人按照法律的规则办事, 才能形成一定的良好的社会秩序。

二、我国公民法治意识培养的现实问题及原因分析

目前, 中国正在进行社会转型, 导致在法律制度层面上不可避免地在社会结构变化中联系其他关键要素的变动。通过法治精神和法治意识来了解中国变革的规律, 公民法治意识的薄弱导致有许多问题的存在。

(一) 我国公民法治意识培养的现实问题

1. 公民权利意识匮乏。

公民自身缺乏法定权利知识, 造成消极的态度来看待法律, 但没有认识到其实法律也给予了公民许多的权利。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合法的权利, 更不知道如何使用, 不知道权利与义务是统一、不可分割的, 怀疑法定权利的真实性, 不懂得如何正确使用实现自己现实利益的法定权利实, 所以, 定然会使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受到阻碍。

2. 法律本身及司法是存在问题的, 这导致公民缺乏对法律的信仰从而尚未形成其应有的权威。

我国的众多法律法规并没有成为人民生活的必需品, 他们不懂法, 对现代法律中所蕴含的价值没有认同感, 更不信仰法律, 所以表现出了对法律的疏远、规避和不认同。我国社会生活重视政策而轻视法律, 使社会公众更加认同政策决定, 而藐视法律。法律行为的公正形象一旦处于被动, 人们就产生不了完善的法治意识。现代法治的真正实现, 将使人们积极参与法治实践, 实施恰当的法律行为。

3. 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交织

西方法律思想完成了其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而中国传统儒家礼法思想却无法很顺利地完成这一转变。“‘人治’观念强调管理者的‘德性’, 主张‘贤人政治’, 认为治理国家的好坏在于‘圣君清官’, 漠视法律的地位和作用, 把法律视为帝王君主实现统治的工具, 这就极大地阻碍了法律权威的确立和法律意识的形成。”[1]纵观中国社会发展改革历程, 也许问题的实质在于儒家礼法思想中,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过于纠缠。与此不同的是, 在西方法律史上道德与法律的界限随着法律技术化程度的提高, 两者之间逐渐形成了相对清晰地界限。

(二) 我国公民法治意识培养现实问题的原因分析

法治是我们不可动摇的历史选择。在法治传统缺乏的前提下推进国家法治现代化, 其本身就具有挑战性。除了正视我国在公民法治意识培养进程中所面临的诸如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交织、积极态度与消极心理并存、法权意识与法律适用失衡等现实问题, 更重要的是要理性地分析产生相关瓶颈因素的社会历史原因或主客观作用机理。

1. 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

当西方文化冲击我们的时候, 我们这个民族必须同时摆脱千百年来业已根深蒂固的文化心理惰性和麻木愚钝的精神状态。这就导致了近代中国人走向世界的历程, 相比世界上任何古老的民族必然是一个充满痛苦的内心冲突的、异常曲折艰辛的精神历程。由于伦理与法律规范相混淆, 在纲常伦理支持下封建专制的合法性更显着著, 在西方社会意识中产生的宗教相异, 立法文化中不可能出现一种判断标准和正义标准, 因此就不能生成具有法律至上理念的法制意识。

2. 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决定。

“每一个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式现实的基础, 每个历史时期的由法的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念形式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 归根到底都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2]中国独特的统一的社会形势是由其一元的社会结构决定的。即使古代社会存在某种具有共同利益的社会集团, 其的主体地位和相对独立性也无法得到延展, 人们只能选择一种在礼法范围内的合乎伦理道德的途径去保护自己。这是因为, 封建帝制高于一切, 不能产生具有公平地分配和调整各种利益的工具性价值的法律观念和法治意识。

3. 我国社会法律生活的失调。

“虽然中国制定了很多的法律, 但人的实际上的价值观念与现行法律是有差距的, 往往情况是, 制度是现代化的或近于现代化的, 意识则是传统的或更近于传统的。”[3]根据哈特对法律规则的内部观点和外部观点的理论剖析, 人们对法律内在规则的认识是一种自觉能动的接受并运用的意识状态, 对外在规则的认知或观点是一种从主观上接受却又静观其变的行为状态, 而通过理性的观察所得到的规律可以推测出偏离法律规则都将受到惩罚。

4. 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缺失。

所谓的道德资本, 从内涵上, 它指的是在从事经济活动的过程中, 以传统习俗、内心信念、社会舆论的主要手段, 能够有助于创造剩余价值, 以此来实现经济物品保值、增值的一切伦理价值符号。“一个不懂得遵守法律的人, 不可能成为一个践行道德的人, 法律意识是道德素质的基础部分, 公民法律意识的养成有利于道德素质培育。缺乏包括法律素质养成在内的道德素质培育是不全面的。可见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对于道德素质提升起着重要作用。”[4]现代公民法治意识的成长和培养, 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理想道德方面的精神生产, 需要公民道德教育的积极跟进, 以促进社会道德和社会文明的发展。

三、提高现代公民法治意识的路径选择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全会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 绘就了“法治中国”的路线图。这体现了中央对于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方面不可替代作用的深刻认识, 必将推进依法治国迈上新征途。

(一) 确立法律权威, 确保司法独立

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 “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 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2012年11月8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中共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 树立法律权威是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 坚持依法治国的权威是公民法治意识的基本表现, 要维护法律的权威, 公民必须要尊重法律、依法、用法, 更重要的是要实现司法的独立, 用制度来确保司法独立, 用法治事实告诉公众法律在社会中至高无上的事实。我们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体制, 正确处理党法关系、政法关系、民法关系, 以确保司法独立。

(二) 加强法治教育, 培养法治文化

文化是民族的基因,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生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之中。培养以提高公民法治意识为核心的法治文化, 是推进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实施依法治国是在法治实践中培养和提升公民法治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要大力开展学校普法、社会普法等有切实可行的措施, 逐渐提高公民懂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1. 大力开展学校法治教育, 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 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为达到社会化目的将学校设立成学习教育机构, 学校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拥有较高的法治意识以及较强的法治文明意识, 对我国贯彻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战略和推动中国法制进程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2. 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提升整个公民的法治意识。

普法宣传教育是指通过各种方式来宣传普及法律知识, 使广大人民群众熟悉法律知识, 养成遵守法律的习惯, 学会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已权益的意识。在我们这样一个农村人口基数众多、法制意识相对薄弱的国家, 普法宣传对提高全民族法治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 拓宽公共治理渠道, 引导公民依法有序参与

公民依法参与公共治理是法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公民法治意识的重要体现, 也是提高法治意识的重要途径, 更是社会善治的基础。

1. 提高公民依法参与公共治理中的意识。

提高公民的公共参与意识是指让公民意识到自己是公共治理活动中的参与者和合作者, 在公共治理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 依法参与公共治理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参与有利于促进国家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提高公共政策的有效性和可实施性, 提高工作效率, 提升政府形象。

2. 在公共治理中培养公民法治的自觉性。

公民法律自觉就是公民要自觉地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自觉地按照法律的规定办事, 不违反法律, 不触犯法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社会福利也继续分化。公民是依法参与公共治理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对自身利益和影响公共政策有生力量表达。

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 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的会议精神, 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和各项依法治理工作, 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和全面发展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参考文献

[1]张莉.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缺失及培养[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0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3]梁治平, 等.新波斯人信札[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8.

我国公民权利意识的培养 篇5

一、我国公民权利意识的现状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 目前我国公民权利意识的现状仍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公民未完全确立法律至上的观念。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社会向所有人全方位地开放, 公民的权利意识迅速增长, 并呈现权利意识逐渐自觉化的状态。但是仅仅有权利意识的自觉化是不够的, 因为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法治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而法治的基本要求就是确立法律至上的观念, 树立全社会共同的法律信仰。就现状来看, 我国公民还没有完全确立法律至上的观念, 法律信仰缺失。究其原因, 与中国传统的社会文化和法律文化有关。古代人民热衷权势, 对法律视若无物, 认为法律不过是当官的人的驭民工具。在现代社会, 这种狭隘的法律思想仍然存在, 阻碍了公民权利的正常实现。主要表现在:一方面, 当公民权利受到侵犯时, 受传统思想影响, 公民往往采取消极的态度, 认为“息事宁人”才是上策, 这种忍让的背后, 是权利的放弃;另一方面, 一些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 把自己的本职工作, 把应该给群众办的事情当成是对群众的施恩, 认为群众应该对他们感恩戴德。

2. 公民维护权利的能力不强。

当今社会, 越来越多的公民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 以及自己的权利主体地位。但是, 日常生活中很多公民不知道当他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该如何来维护权利, 原因之一是公民自身文化水平的较低。目前, 我国公民的文化水平整体不高。虽然国家大力提倡民主法治建设, 但由于文化水平不高, 很多人并没有完全、充分地理解法律赋予其的权利。特别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公民, 当其自身权利受到严重侵害时, 这些人可能会采取极端手段来解决问题, 这不仅不能保护其权利, 反而触犯了法律。由此, 受认知、实现能力的限制, 公民对实现自身权利常表现出2种方式:一是不知道如何维护权利或迫于压力不敢去维护权利而选择沉默, 二是对权利的实现缺乏理性认识而可能采取非理性手段。这2种方式都不利于形成健康、完善的公民权利意识, 不利于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3. 公民争取权利的主动性不强。

我国公民习惯等待法律赋予权利, 不习惯积极主动地争取权利。改革开放以来, 公民的权利意识有所提高, 一些公民开始向政府提出新的权利要求。但由于受历史文化等传统因素的影响, 这种主动争取自己权利的现象并不普遍。而在西方国家, 公民往往会根据需要, 主动向政府或社会提出新的权利要求。

4. 公民常常漠视他人的权利。

我国公民的法律素质和权利意识虽然逐渐在提高, 但由于基础薄弱, 起步又晚, 整体上的法律素质还处在比较低的水平。公民权利意识多数停留在维护自己的权利阶段, 对他人的权利漠不关心, 忽略了权利意识是由2个方面构成的。没有认识到行使自己的权利必须以尊重他人的权利为基础这一规则, 这样, 公民随意行使权利可能会滥用权利以及侵犯他人的权利, 最终造成自己的权利和他人的权利都无法实现, 甚至整个权利体系都无法正常运行。

二、培养公民权利意识的措施

1. 大力发展民主政治。

民主制度的充分发展是我国公民权利意识发展的政治基础。民主制度越健全, 公民的权利意识也会相应越健全。所以, 要强化公民的参政能力和激励公民的参政意识, 努力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在政治实践中提高公民的权利意识。要鼓励公民积极参与政治活动, 普及公民参政的基本知识, 让公民了解政治活动的运行过程和规则, 成为政治活动的主体, 通过参与政治活动, 公民获得政治知识, 积累政治经验, 提高政治技巧, 提高民主意识, 最终具备民主政治所需要的政治能力。同时, 积极参与政治活动还可以发挥公民作为政治主体的作用和能力, 体现自我价值, 增强公民的社会主人翁责任感和政治成就感, 塑造公民独立、健全的人格。在参与政治活动的过程中, 无形中培育了公民当家做主、积极行使权利的意识, 促进了公民权利意识的发展。

2. 培养公民正确的权利观念。

要摒弃封建传统观念, 驱除传统观念对公民权利意识的影响和制约, 培育公民的主体意识, 培养公民正确的权利观念, 让公民认识到自己在国家和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角色, 感受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自由和尊严以及能力和价值。公民的主体意识增强之后, 会积极投身于政治、经济活动之中, 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 形成自己的观点, 并与他人观点进行良性互动, 最终形成比较理性、民主的社会权利观念, 从而促进公民权利意识的提高。

3. 提高公民的文化教育水平。

提高公民的文化教育水平是增强公民权利意识的根本途径。公民的权利意识与公民的文化教育水平呈正相关, 公民的文化教育水平越高, 学习、理解法律知识的能力也就越强, 在公民的权利受到侵害时, 就能够选择合法合理的方法, 以最高效的方式来维护自身的权利。

4. 对公民进行权利意识教育。

首先, 要对公民进行权利来源教育, 让公民明白权利属于公民个人, 明白公民的权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其次, 要对公民进行权利认知、权利主张、权利要求教育。最后, 要对公民进行权利救济教育, 让公民了解司法救济是公民权利救济的最后一道保障。

5. 培养公民的法律信仰。

法律信仰是公民追求社会正常秩序的精神理念, 是公民无法直接感知的, 但是它却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规范、指导着公民的行为。外在的法律不是万能的, 它的效力是有限的, 只能调整人的外部行为, 不能调整人的思想, 只有把法律内化为公民的信仰, 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作用。要建设法治社会, 使整个社会形成“依法办事”的优良法治传统, 必须要培养公民的法律信仰。

谈小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 篇6

一、班级是公民意识培养的主阵地

培养公民意识就是要培养公民对自身身份和权利与义务的认同感。

有人认为对小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是句空话, 因为缺少必要的阵地。其实不然, 班集体就是小社会, 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们树立“班级公民”身份的意识, 借助精心设计的活动和实实在在的学习生活, 使他们体会到在享有成员应有的权利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

一年前, 我接手五 (2) 班的时候, 为把班级模拟成社会, 我尝试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1. 引导学生确立自己的“班级公民”身份。

开学初, 我们首先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 出台了《班级宪法》。“宪法”中就班级成员的权利与义务, “班委会”、“班级代表大会”等学生自治组织机构的选举产生及改选办法、工作职责等事项作出了具体的规定。

接着, 我们以《班级宪法》为依据, 通过公开竞聘产生了“班委会”, 组建了“班级代表大会”, 体现了《班级宪法》中“人人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精神。

然后, 又由班委会负责对班级的常规事务分工落实到具体人。比如将48块水磨石地面编上号码, 45名学生每人一块 (剩余三块语、数、英老师各领一块) , 做到随时保洁。再如玻璃、黑板等保洁实行轮值制。这样可确保事事有人做, 人人有事做, 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应履行一定的义务。

2.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渗透、强化学生的“班级公民”意识。

我们还结合日常的学习生活对孩子们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比如《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 包含公民意识教育的一些基本内容, 是品德、纪律、法治教育的好教材。我们在使用这些材料时, 总是让他们联系“班级公民”的角色谈谈遇事应该如何想、怎么做, 才能为班集体增光。当然仅仅依靠这门学科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把公民意识教育渗透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比如在语文学科的习作训练中, 要求孩子们讲真话、说实话, 不说假话、空话, 客观公正地反映班级的人与事。在体育竞赛中, 我们号召孩子们齐心协力为班集体的荣誉而战, 做一个心系集体的班级公民。

3. 教师垂范, 以行动引领学生践行“班级公民”。

孩子最可接受的是身边的榜样。因此, 所有科任老师均要做到严于律己, 以身立教。比如, 老师在见到废纸、杂物时总能低头弯腰主动捡拾;为使学生养成有规律进餐的习惯, 老师们在办公时间绝不吃零食;为使学生懂得团结互助、关爱弱小, 老师们从最后一名学困生教起……行动是无声的语言。在老师们的感召下, 我班的孩子变得彬彬有礼、关爱集体、乐学向上。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了“人人都是班级主人, 个个都是集体形象”。

二、家庭是公民意识培养的摇篮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家长却常对我们说:“老师, 你讲的话就是圣旨, 孩子最听你的话, 我们家长的话他听不进。请你跟我的孩子谈谈……”这恰恰反映了家庭、家长在教育中作用的缺失。为此, 我们通过家长学校、家访等形式对家长进行辅导培训, 传授家庭教育理念与技巧, 并着重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做好以下工作。

1. 强化孩子的家庭成员意识和家庭责任感。

为了使孩子强烈地感知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 我们要求家长让孩子参与家庭的日常管理, 参加家庭会议, 共商家庭大计。比如, 家庭要购置诸如电脑等大件时, 先召开一次家庭会议, 通报一下近期的收支情况, 暗示财力紧张 (就是经济宽裕的家庭, 我们也建议在孩子面前“委屈”一下) , 号召成员厉行节约。

2. 引领孩子参与营造良好的邻里关系。

为了“让文明走出居室”, 培养孩子们既扫自家门前雪又管他人瓦上霜的广博胸怀, 我们于2011年4月发起了一次“给桌椅穿鞋子”活动, 即为避免挪动桌椅的噪音扰邻而在家长的协助下给桌椅的“脚”上钉上皮垫等物 (这样的事早就有人做过了, 但这种充满温馨的善举值得仿效与传承) 。“六·一”前夕, 我们又发起了“向节日献礼”活动, 号召家长陪孩子们一起扫一次楼梯或捡拾一次小区绿化带内的杂物, 帮助孩子完成给自己献礼的心愿。我们还要求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把关爱他人的意识经常性地、不留痕迹地传递给孩子。比如, 晾晒未经脱水的衣物前先叫孩子去阳台“侦察”一下楼下有没有衣物。

浅谈转型时期公民意识的培养 篇7

一、转型时期公民需要摆脱的几种意识

转型时期的中国, 是指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从落后的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化,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迈进,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过程, 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 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发生重大变化的关键时期。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增强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必须要加快现代化的步伐, 而最关键的是要提升公民的意识, 使其摆脱对现代化产生消极落后的意识。

(一) 摆脱封建传统的人治观念

中国是一个历经两千多年的封建国家, 在封建集权的体制下, 人们迷信权威, 畏惧权力, 缺乏民主思想和法治观念。封建社会的天授皇权特权统治的思想源远流长, 广大人民深受其害。建国初期近30年又处于与世界各国近于隔离的状态, 对资本主义的天赋人权、主权在民思想更是知之甚少, 使得人民对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虽然改革开放30年, 但是传统的人治观念仍根深蒂固, 在许多地方, 当农民的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 首先是忍受, 其次是考虑以非对非, 最后寄希望与明君或清官。目前, 我国确立了“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针,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人与人之间更需要按照原则和法律办事, 因此在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 要摆脱封建传统的人治观念, 加强公民的法治意识。

(二) 摆脱功利心理趋强的状况

在封建的传统社会, 农民是分散的一家一户的小农作坊, 他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由于自然经济的生活方式抑制了社会分工的发展, 人们之间缺少共同的经济联系和经济利益, 至于社会公共生活他们更是关心甚少, 他们自觉渺小, 畏惧权威, 从而对公共事务显示出冷漠。随着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人们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 过分的强调自我, 偏重经济利益, 唯利是图, 功利主义思想严重, 只求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却不强调自己对社会的贡献, 片面强调自我权利的保障, 而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相对减弱。在当代社会, 国家要实现现代化, 仅是经济上的繁荣是不够的, 要实现现代化必须要有高素质的公民, 这样才能为建构现代化提供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三) 摆脱主体意识薄弱的状况

中国封建社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臣民意识和人身依附心理伴随着宗法等级意识而生, 导致中国人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的缺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我们强调的是集体主义和国家利益,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使得中国公民的自我意识明显增强, 大多能正视并积极追求个人的价值尊严和利益要求。但是作为公民如果主体意识淡薄, 就会无视国家和群众的利益, 为了个人利益不惜损害社会利益和他人利益。一生致力于公民意识教育的著名学者李慎之先生曾忧虑地说:“千差距, 万差距, 缺乏公民意识, 是中国与先进国家最大的差距。”[1]社会的现代化, 需要人的现代化, 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核心, 而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途径。

二、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公民意识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就是教育公民基于自身的主体地位, 正确认识自己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法律地位, 从而形成对国家和社会强烈的责任感和正确的权利观。

首先, 加强公民的法律意识。

目前, 我国正处于从“人治”走向“法治”社会的起步阶段, 而且是在较浓重的伦理社会背景下走向法治, 这就离不开公民意识的支撑及其作用的发挥。公民意识的核心是法律意识, 公民意识普遍觉醒, 就能形成普遍的“法治”观念, 使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真正落到实处, 使法治理念、法律制度转化为人们生活中的信念和准则, 从而有利于建立起普遍有效的法治秩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断过大,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日渐多元复杂, 为了协调现实社会中的利益冲突, 最广泛地保护公民最大限度的利益, 必须通过法律来协调主体间的权利与义务, 这就要求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 加大公民意识培养力度, 推动法治秩序的建立。

其次, 加强公民的功德意识。

增强公民公德意识是实现社会现代化和人的素质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要实现社会现代化, 人的素质必须首先现代化。人的素质包括许多方面, 其中道德品质又是最基本的, 不具备良好品德的人, 即便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也不能造福现代社会, 而道德品质的最低层次要求, 便是要有公德意识。对人的素质现代化的塑造, 既需要市场经济, 又需要道德修养。市场塑造的目的在于造就与社会经济生活的本质要求相应的、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积极向上性格、独立创造思维的现代人, 而道德修养的意义在于避免把人沦为金钱的奴隶, 市场经济既为社会公德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社会背景, 同时也深切呼唤着公德建设。提高社会公德水平, 要从普遍提高社会成员的个人素质抓起, 社会公德是每个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 人人遵守了这些行为准则, 社会公德的整体水平就会逐渐提高, 个人在社会上的利益也就受到尊重和维护。

最后, 加强公民的自主意识。

自主意识是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的综合体, 它表明公民必须作自己的主人, 拥有不受他人支配、自我做出决定的权利意识, 同时也意味着公民不应将对方视为可受他人摆布和控制的傀儡, 尊重他人的独立人格。

公民只有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 才能意识到作为主体应有的权利与承担的责任, 才会有能动的政治参与意识, 并外化为政治参与活动, 公民的主体意识的加强首先要培养公民的权利意识, 公民形成了自觉的权利意识, 才能真切地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 才会有主动践行其公民权利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行为。其次是培养公民的参与意识, 公民参与意识的价值在于外化为自觉的参与活动, 并对公共权力运行的方向、过程和结果发生现实的影响。公民的参与意识越普遍、越自觉, 参与的行为就越广泛、越深入。再者, 培养公民的责任意识,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逐步形成, 公民逐步具有了充分的个体自由和权利, 这使责任意识的培养具备了可能性, 同时也成为一种必要。因为只有当公民普遍具有责任意识, 公民的参与行为才会更加自觉和有效, 在自觉和有效的参与中其参与能力才会逐步提高。

三、转型时期培养公民意识的现实意义

首先, 有利于克服市场经济的产生的负面效应, 为未来经济的发展提供可靠的生力军。

公民意识首先表现为一种主体意识, 是公民对自己的社会地位、价值的认识, 也是公民对自己是国家主人的自觉意识。我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要求主体具有主动性, 自觉去实践、探索和改革, 要增强主体的目的性意识, 避免有盲目行为, 要求主体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但是, 市场经济一方面以一种难以抗拒的物质力量使人成为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 直接唤醒和强化社会成员的主体意识, 使之认识到自我权利、利益、尊严、责任和风险等;另一方面又造成过分强调自我, 偏重经济利益, 功利主义思想严重, 而公民意识中反映市场经济关系的自由、平等与法治原则和权利义务关系, 是对根植于小农自然经济土壤中的封建主义的等级特权意识、人治观念、宗法思想和地方保护主义等等的彻底否定。社会主义公民意识, 为人们发展创造性思维、创造性劳动确立稳定的价值取向, 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 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物质利益原则下的价值观念、时间观念、效益观念、市场观念、诚信观念、联合与竞争观念等, 及由此衍生的信息观念、开放观念、效率观念、重视知识与人才的观念等, 这些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思想基础。

其次, 有利于增强和提高公民的参政意识和参政能力, 以更好的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

公民的参与意识, 主要是指公民作为政治共同体的成员具有积极参与公共权力运行的主人意识, 实质上也是一种践行权利的意识。公民应意识到自己有权参与国家权力的运作, 能够意识到国家是与自己相对应的一方权利义务主体, 国家权力运行的程序和效果都将影响着自己的权利义务的实现。密尔说过:“任何参与, 即使是参与最小的公共职务也是有益的。”[2]在参与中, 公民才能切身体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并逐渐形成理性的参与意识, 由于公民存在的前提是民主政治, 所以民主实质上也是公民参与意识得以表达的至上境界。民主还意味着公民能够以公共利益为上位利益, 接受民主基础上的集中, 以便达成合意, 合意的过程也是政治参与的过程。

总之, 在我国社会主义转型时期, 要实现现代化, 首先要有人的现代化, 公民意识是一个关键性的结构要素, 因此我们要加强公民意识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慎之.《修改宪法与公民教育》, 《改革》, 1997年第3期.

浅论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 篇8

生态文明是一种崭新的不同于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文明形式。它是在原有的文明形式出现弊端的情况下,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的。生态文明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提倡顺应自然发展规律。它要求人类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人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 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自然界是一个具有自我净化能力的生态系统, 人类行为必须以自然的承载力为前提。工业文明让人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 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但是人类对工业文明的负面影响认识不足, 预防不利, 对自然的破坏超出了自然的承受能力, 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突显了资源的有限性和人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为此,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系统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构想。” (1)

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体现, 也是公民自身文明的体现。公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 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在于发挥公民的主观能动性, 也在于培养公民正确的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意识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主观认识, 体现了人类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水平。生态文明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与基础, 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既然如此, 就从培养公民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入手, 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意识, 努力营造一个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 以自然规律为准则的友好型社会。唯有如此环境问题才能得到有效改善, 科学发展观才能落到实处, 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中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培养面临的困境

虽然生态文明意识没有成为主流意识形态, 但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 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问题将备受关注。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要求注重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培养, 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特别是环保意识融入公民的知识结构中, 成为公民自身的一种社会意识, 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但是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 公民对生态文明的关注度低

经济发展水平、公民的认知水平等因素决定了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的发展程度。调查显示, 许多公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缺乏足够的重视, 简单地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就是环境卫生;有的公民听过生态文明这个词却不知道其具体含义;有的公民只关心与自己生活相关的环境问题, 如水污染、空气污染等低层次的环境问题, 对水土流失、地表沙化、酸雨等深层次的环境问题, 淡然处之视而不见。由此说明中国公民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低, 对掌握环境保护知识缺乏主动性;缺乏环境保护意识, 不能承担一定的环境保护义务。

(二) 公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程度低

公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程度, 体现了一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程度。中国的环境保护活动和生态文明建设都是由政府发动, 公民的参与只限于意识参与、自为参与。这种自上而下的模式, 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使更多的公民对环境知识有个基本的认识, 具有见效快、覆盖面广的特点, 但是这种浅层面的参与, 缺乏主动性积极性, 不能转化为公民自身的实际行动。多数人对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自身责任认识不足, 在生活中采取不负责任的行为。这些问题导致了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流于形式, 不能对改善生态环境发挥实际的作用。

(三) 满足公民物质需求与生态文明建设存在冲突

中国人口基数大, 环境资源有限。公民为了提高生活质量、满足物质需求,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必然消耗能源、资源, 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突显了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有的公民认为国家经济发展了, 牺牲点环境资源也是无所谓的, 使得一些地区无节制地开发资源, 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这种“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观念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百害而无一利, 不符合全人类的利益。当满足公民的物质需求与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冲突时, 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就会出现“知易行难”。

三、提高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有效途径

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有别于以往的传统教育, 是一种新型的实践活动。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过程, 立足于中国环境问题的现状, 探索建立一种培养机制, 激发公民保护环境的主动性, 是中国解决生态问题的切入点。笔者认为, 需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在思想上, 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

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 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为指导。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主张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人类应该顺应自然发展规律, 与自然和谐共处。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张, 体现党对发展过程中所出现问题的反应, 也是党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集中体现。我们党在吸收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基础上, 结合中国的传统生态文明观, 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生态发展道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为基础, 以弘扬传统与综合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使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在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培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成为当代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精神支柱。

(二) 在制度上,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相关制度

公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又艰巨的基础工程, 需要政府承担起一定的义务。政府在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的过程中充当政策和计划的制定者和实施者。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关系到社会持续发展的长远大计, 关系到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使命, 表现出整体性和长远性。政府应该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 运用各种行政手段, 各种可以利用的宣传方式, 确保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

建立健全多方参与的环境保护体系。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普及环境保护知识, 为公民参与各种环境保护活动奠定科学基础。建立健全政务信息公开制度, 进一步扩大环境保护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确保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只有这样, 才能提升公众对于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度, 充分调动公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三) 在实践上, 全民动员、共同行动

绿色消费观是一种健康、环保的消费方式, 其目的就是引导消费者建设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绿色消费观要求人们必须树立循环利用的意识, 最小限度地使用自然资源, 注重生产原料的循环利用。使消费和生产相适应, 与自然的承载能力相协调, 以实现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双重效应。

群众性环保组织是扩大生态文明公众参与, 连接政府与社会的重要纽带。群众性环保组织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群众性环保组织在提高公民生态文明意识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应该鼓励公民广泛参与各种群众性环保组织。有关部门应确保群众性环保组织健康有序的发展, 为中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做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生态文明价值观全面解读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促进人类改变对自身生存状态的认知, 促使人类在生产生活方面发生重大变化。只有公民接受和掌握这种价值观, 才能内化为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 成为公民的自身行动, 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培养

参考文献

[1]王学俭, 宫长瑞.生态文明与公民意识[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

[2]李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研究[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 2011.

上一篇:民族地区高中数学教师下一篇:室内无线局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