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筛查

2024-08-09

基因筛查(精选六篇)

基因筛查 篇1

关键词:耳聋基因突变,基因检测,基因芯片

据统计结果显示[1], 我国聋哑人占全国残疾人总数的1/3, 全国一共有两千多万聋哑人, 是目前我国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1]。耳聋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遗传病, 也是影响人类生活及其健康比较常见的疾病。因为自身的疾病, 在现实中聋哑人极少能和健康人结婚生活, 但是在聋哑人这个群体当中, 因为相同的文化背景和共同的语言, 逐渐的形成了“聋与聋”的婚配形式, 这样的话也能增加遗传的几率, 令我国聋人的出生率直线上升[2]。那么应该怎样降低或者是预防这些聋儿的出生率, 成为目前社会应该重视的问题, 为了探讨和分析运用基因芯片法检测耳聋患者人群中的突变基因, 并分析器耳聋预防与阻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现选取2012年3月—2013年2月来该院检查治疗的58例聋哑人为研究对象,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选取来医院检查治疗的聋哑人共58例, 其中聋人夫妇患者共有8对, 来自于耳聋学校的学生患者共有42例。其中, 女30例, 男28例。

1.2 检测方法

1.2.1 检测仪器与试剂

采用E-Cycler TM96PCR检测仪和Bio Mixer TMⅡ芯片杂交仪以及Slide Washer TM8芯片洗干仪器, 全血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由上海华舜生物工程公司制造。

1.2.2 DNA的提取

采用内含EDTA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来对于受检者的外周静脉血进行2 m L的采集, 通过小剂量的全血基因组DNA提取的试剂盒来提取其DNA, 然后通过BECKMAN-DU800紫外分光光度计来开展定量与纯度的检测。

1.2.3 基因芯片的检测方法

对于PCR扩增方法依照被检测的样品数目的2倍准备200μL离心管, 然后在离心管上标记下样品编号, 该两套管应当对应。按照PCR反应试剂盒说明来配置其反应体系, 主要包括PCR扩增引物混合物A112.5μL和基因组DNA3.0μl以及PCR扩增试剂混合物A24.5μL, 合计为20.0μL。杂交方法是把PCR产物加热到95℃变性5 min, 然后立即浸入到冰水混合物中再冰浴3 min。自两个不同的扩展体系管内各抽取2.5μL的PCR产物, 并加入至10μL的杂交缓冲液管内。把混合液加至芯片的点样区域, 之后加盖玻片, 然后再封闭杂交仓, 并放入到温度为50℃的杂交仪内孵育1 h。在取出芯片后, 放进洗干机内进行洗涤并快速甩干。最后一步是扫描, 运用晶芯扫描仪与之对应的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芯片的判别系统实施信号的读取和判断确认。

2 结果

经过对耳聋患者通过基因芯片数据检测, 结果显示共有25例患者存在致聋基因突变, 占比例为43.10%。属于野生型共31例, 占到53.44%。属于GJB2基因突变的共11例 (18.97%) , 其中包括235del C位点纯合突变型共2例 (3.45%) , 属于235del C位点杂合突变型的共5例, 属于235del C和176del16位点复合杂合突变型的共2例 (3.45%) , 属于299del AT位点杂合突变型的共5例 (8.6%) ;属于SLC26A4基因突变的共21例 (36.21%) , 其中包括2168A>G位点杂合突变型的共2例 (3.45%) 和IVS7-2A>G位点纯合突变型的共5例 (8.62%) 以及IVS7-2A大于G位点杂合突变型的共14例 (24.13%) 。

3 讨论

聋病史是当前社会造成人类残疾与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统计结果显示[3], 倘若有一千个新生儿, 那么在这其间就有1~3个是聋儿, 而有一半以上的聋儿是遗传因素导致的。我国在2006年12月公布了对残疾人的调查结果, 结果显示, 听力有障碍的大概有2004万人, 占所有残疾人比重的首位。导致耳聋的原因多种多样, 研究结果显示[4]:有60%的聋儿是因为遗传的缘故, 而剩余的40%耳聋的人则是受生活环境的影响。截至到目前, 发现导致耳聋的原因很多, 但是经过流行病学的分析研究[5], 发现例如SLC264以及GJB2等少数基因在耳聋人群中占有的比例比较高。所以相对而言, 急于需要一种准确性较高而且既简单又快速的基因检测方式。

基因芯片技术的根本原理为核算杂交, 也就是说, 采用合成后点样或者是原位合成等方法把一些特定的DNA探针固化在支持物的表面, 与我国比较传统的基因检测方式, 对设备要求不高, 而且简单方便, 通量高, 也能确保准确性, 是我国目前医学临床上检测DNA的金标准[6]。

关于对这类人群开展咨询工作时, 应以以下几点为主。

①有效地控制聋儿的出生率, 减少聋病的发生概率。

②在我们检测的人群中, 有一对育龄夫妻双方均携带SLC26A4单杂合突变基因, 那么这对夫妻生育聋儿的可能性高达25%, 所以, 在生育之前, 需要对孕妇进行产前检查和诊断, 进而来预防和降低聋儿的出生概率[7]。因为聋人的情况在现实中都比较特殊, 所在他们在生育之前需要做基因检测, 最好是认识到自己耳聋的病因, 彻底的认识这种病症, 最好是不要和遗传性耳聋的人进行婚配。

③从遗传学的角度出发, 找出导致耳聋的病因。

④最好是不要和遗传性耳聋的人进行婚配。比如说聋人夫妻中四条等位基因都发生了GJB2突变, 那么毫无意外的他们后代将遗传到两条GJB2等位基因, 那么遗传耳聋的概率基本上为100%[8]。所以说应该在婚育到医院进行诊断, 最大程度上降低我国聋儿出生的概率。

综上所述, 随着对中国人遗传性耳聋认识的深入了解以及科学的进步, 阻断并预防遗传性耳聋已经不是难以攻破的难题, 而一些在妇幼保健所工作的人员更应该利用诊断耳聋基因的环境以及优势, 避免聋儿出生或者是减少聋病的发生概率。

参考文献

[1]袁永一, 戴朴, 黄德亮, 等.内蒙古赤峰市聋校聋儿SLC26A4基因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7, 5 (14) :251.

[2]韩冰, 戴朴, 王国建.相同表型不同基因型耳聋夫妇家庭的遗传咨询与指导[J].中华耳鼻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7 (42) :499.

[3]金鹏, 于姝媛, 祝威, 等.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一近亲婚配耳聋家系致聋机制的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1, 52 (4) :368.

[4]张伟, 龚树生, 黄丽辉, 等.聋病分子遗传学快速诊断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1, 23 (13) :144-145.

[5]谢兰, 郭永, 黄国亮, 等.疾病个性化诊断相关的转化医学尝试[J].转化医学研究 (电子版) , 2011, 56 (1) :309.

[6]HutchinT, Coy NN, Conlon H.et al.Assessment of the genet-ic cause so frece ssive child hood syndromic deafness in the UK-implications for genetic testing[J].ClGenet, 2005, 68 (6) :506.

[7]张华, 刘宇清, 王幼勤, 等.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9, 13 (22) :175.

基因筛查 篇2

南宁市兴宁区婚检人群地中海贫血筛查及基因检测情况分析

作者:秦陆军 陆凤莲 蒙燕

来源:《华夏医学》2013年第02期

基因筛查 篇3

【关键词】HPV-DNA;液基细胞学;宫颈癌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054-02

宫颈癌作为常见的女性恶性疾病,一直以来严重威胁着广大女性的健康。近年来,随着国内性意识的不断开放及环境条件的恶劣变化,使得我国宫颈癌患者数量快速增长,并且使得患者年龄越来越趋于年轻化[1]。目前宫颈癌的有效预防和治疗的关键在于癌前病变的早期治疗。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我院于2011年8月~2012年8月共采集筛选125例宫颈疾病患者的细胞标本,标本均为患者宫颈脱落细胞,患者年龄最大65岁,最小23岁。根据病理组织学对所有患者进行分型,其中,20例为慢性宫颈炎,20例为CINⅠ型,45例为CINⅡ及Ⅲ型,25例为宫颈癌。同时采集健康体检女性宫颈脱落细胞15例,采用细胞学检查,结果均提示为阴性。细胞标本采集选用专用的TCT塑料软刷,采集时将软刷伸至宫颈管中,轻轻旋转软刷获取细胞标本,然后将标本保存在装有Thinprep保存液的专用存储瓶内[2]。

1.2 方法

①将所有患者的存液标本采用TCT检测,处理系统采用Thinprep2000,将上皮细胞与炎细胞、血液及點液分离后,采用高度精密过滤器进行过滤,将处理好的标本涂至玻片上并制成涂片,进行巴氏染色,采用95%酒精固定,然后放置显微镜下观察。②HPV检测:采用北京金菩嘉人乳头瘤病毒分型试剂盒,应用等离子表面振谐技术(SPR)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检测型别包括[3]:16种高危型和8种低危型,共24种。③hTERC基因检测:采用北京金菩嘉宫颈细胞hTERC位点扩增检测试剂盒,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剩余标本,按FISH操作步骤制片、变性杂交、洗涤、复染、100倍物镜下信号计数。④宫颈阴道镜活检及病理学检查:对以上3种检测任一结果阳性者行常规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术,必要时行颈管搔刮术,该术由固定的妇产科医师操作。活检标本放入盛有10%甲醛溶液的标本瓶中保存送病理学检查。

2 结果

①仅采用一种方法进行筛查时,其中以TCT方法最为敏感,其敏感度可达85.6%,HPV检测次之,为72.1%,两者的缺点为特异度较低。虽然仅采用hTERC基因检测方法时敏感度较低,但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度。②同时联合使用两种检测方法时,敏感度最高的为HPV+TCT检测方法,然而具有最低的特异度。hTERC检测方法联合HPV或TCT进行筛查时,可同时获得较高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其中以hTERC基因检测+TCT的敏感度最高,hTERC基因检测+ HPV的特异度最高。③在上述各种筛查方法中,以hTERC基因检测+ HPV的符合率及约登指数最高,这说明该检测方法最具真实性,筛查结果最为准确。

3 讨论

宫颈癌是最为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在女性疾病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僅次于乳腺癌。在全球范围内,每年约有50万女性新患宫颈癌,同时约有25万女性死于该疾病[4]。近些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医疗体系的逐步完善,在患者早期浸润癌及宫颈癌病变前期采用有效的筛查手段可及时做出明确诊断,并及时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可有效降低该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世界卫生组织近些年强烈推荐采用乳头状瘤病毒的DNA检测及宫颈细胞学检测来进行宫颈癌的早期筛查。目前,在西方各发达国家,细胞学蹄查已得到了广泛应用,且其宫颈癌发病率及病死率得到了明显降低。而在大多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该病依然是危害广大女性健康的严重问题。有效治疗宫颈癌的关键在于发生病变前的早期诊断,病变前期,特别是麟状上皮内瘤样病变以目前的医疗水平是可以得到有效治疗的,从而有效控制病症向宫颈癌演变。虽然细胞学蹄查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仅采用一种细胞学检测手段往往缺乏敏感性,局限性较大。

HPV感染与端粒酶活性关系密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热衷于亚基致癌机制、端粒酶及HPV感染机制的研究。Ohta(日本)等学者的研究中,两组健康人宫颈上皮细胞株感染高危HPV16后,细胞株可代谢繁殖100代以上,且端粒酶表达较强,实验结果表明HPV感染与端粒酶活性关系密切。Nair等学者研究中发现,宫颈癌及重症宫颈鳞状上皮细胞中感染高危HPV蛋白E6表达组织内具有明显升高的端粒酶表达,这说明发生宫颈癌及重症宫颈鳞状上皮内留变可能是由于感染的高危HPV通过并激活端粒酶而造成的[5]。宫颈组织感染高危HPV后激活端粒酶的活性是CIN逐渐发展为宫颈浸润癌的关键过程。本文研究还发现,感染HPV后利用E6蛋白来激活端粒复合酶的活性,同时还对抑癌基因P53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进而提高并维持宫颈上皮组织端粒酶的高表达水平,违背了正常的细胞衰亡规律。通过对筛查方案的研究表明,联合筛查无论是从其敏感度或特异度上来看均优于单一的筛查方法,其中以hTERC基因检测联合HPV检测效果最为理想,但具有较高的成本;而HPV联合TCT筛查不但高效,而且经济,可将该法作为基础筛查方案。

参考文献:

[1] 李淑娟.液基细胞学HPV检测联合阴道镜检查在诊断子宫颈病变中的应用分析〔J〕.医学信息,2010,12(8):2050

[2] 刘红卫,李亚芙.高危型HPV检测联合液基细胞学在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陕西医学杂志,2010,30(6):674-675.

[3] 陈赛斐.HPV在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中的检测及意义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5):2392-2393.

[4] 张英.液基薄层细胞学联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评价.实用预防医学,2011,18(4):685-686.

基因筛查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9年3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所有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4250例, 红细胞指标异常并排除缺铁及其他贫血疾病。对孕妇进行血常规和血红蛋电泳分析, 并对248例地贫表型阳性者进基因检测。

1.2 研究方法

用日本System KX-21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其配套的稀释液和溶血素试剂测定, 实验前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质控, 标本为枸椽酸钠静脉抗凝血1 m L。应用美国Helena公司的Spifecombo血红蛋白电泳仪, 使用与仪器配套的Spife ALKAL I NE (p H816) Hb琼脂凝胶板。扫描仪是Epson公司Quick2scan2000。筛查血红蛋白 (Hb) 、平均血红蛋白 (MCH) 、红细胞数 (RBC) 、平均红细胞体积 (MCV)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RDW) , 测定血清铁蛋白、血红蛋白A2 (Hb A2) 及抗碱血红蛋白 (Hb F) 的含量。Hb<110 g/L、MCH<25 pg、MCV<80 fl、RBC/MCV>6、RBC/Hb>27.7、RDW>15.0%, 血清铁蛋白正常, 示地中海贫血筛查阳性。血红蛋白电泳Hb A2<2.5%, 示A地贫表型阳性;Hb A2/3.5%或/和Hb F>2%, 示β地贫表型阳性;2.5%<Hb A2<3.5%。

1.3 基因诊断

采用益生堂生物企业有限公司提供α、β地贫基因诊断试剂盒, 按说明检测正常α基因和-SEA、-A3.7、-A4.23种常见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和Hb CS、Hb QS、Hb WS、Av CD30、Av CD31和Av CD596种非缺失型α地贫以及17种β地中海贫血:CD41-42 (-TCTT) 、IVS-2-654 (Cy T) 、TATAbox-28 (Ay G) 、CD71-72 (+A) 、CD17 (Ay T) 、CD26 (Gy A) 、CD31 (-C) 、CD27-28 (+C) 、IVS-Ñ-1 (Gy T) 、CD43 (Gy T) 、TATAbox-32 (Cy A) 、TATAbox-30 (Ty C) 、CD14-15 (+G) 、CAP+40~+43 (-AACC) 、TATAbox-29 (Ay G) 、起始密码子Int (Ty G) 、IVS-Ñ-5 (Gy C) ;试剂盒未诊断的筛查指标疑似β-地中海贫血的病例, 进行β基因的突变热点测序, 设计引物Beg-F1:5c-CAGGTACGGCTGTCATCA-3c;IV654-R1:5c-AGCGAGCTTAGTGATACTTGTG-3c, 按96 e 3 miny (96e30s, 60e45s, 72e2min) @30循环y72e10min扩增β基因的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共1613 bp, 送上海英骏公司进行正、反向测序, Accelrys License Pack进行核酸序列比对。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4250例孕妇中确诊地中海贫血有248例, 发病率为5.8%, 其中α地中海贫血有130例, 发病率3.05%;β地中海贫血患者有118例, 发病率2.73%。产前诊断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8例。血液学检测RBC、Hb、MCV、RDW、Hb A2在α、β、α/β和β/β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对248例地中海贫血患者或基因携带者进行基因诊断, 其中α地中海贫血130例β地中海贫血118例, 检出β基因IVS-2nt654 (Cy T) 基因突变50例, CD41-42 (-CTTT) 基因突变41例, TATAboxnt-28 (Ay G) 突变14例, CD17 (Ay T) 突变13例, CD71-72 (+A) 突变2例, CD27-28 (+C) 突变2例, CD43 (Gy T) 突变2例, TATAboxnt-29 (Ay G) 突变1例, IVS-1nt1 (Gy T) 突变1例, BE2例, 结果不明6例。

3 讨论

地中海贫血按受累血红蛋白链的位置分α、β型地中海贫血, 筛查指标RBC、MCV、RDW、Hb A2能反映基因型与表型之间的关系。MCV<80f, l80%为缺铁性贫血与地中海贫血, 是筛查首选指标[3,4,5]。

地中海贫血目前尚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 因而避免重症地中海贫血患儿的出生是控制本病的最佳方法。预防计划早已在地中海地区 (意大利、希腊、塞浦路斯和撒丁尼亚岛等) 取得了较好成绩[6]。由于地中海贫血在深圳市发病率高, 开展有关地中海贫血的宣传教育和孕妇筛查对指导优生。本研究中调查了地中海贫血有248例, 发病率为5.8%, 其中α地中海贫血有130例, 发病率3.05%;β地中海贫血患者有118例, 发病率2.73%。产前诊断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8例。血液学检测RBC、Hb、MCV、RDW、Hb A2在α、β、α/β和β/β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对指导本地区地中海贫血筛查及避免重症患儿出生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Sivestrom E, Bianco I.A highly cost effective method of mass screening for thalassaemia[J].Br Med J, 1983, 286 (6370) :1007-1009.

[2]王永才.血液病确诊化验诊断[M].大连:大连出版社, 1994:173.

[3]邓家栋, 杨崇礼, 杨天楹.血液病实验室诊断[M].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 1985:312.

[4]张之南.血液病诊断标准及疗效标准[M].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 1991:44.

[5]Zhang JZ, Xu XM, Ma WF, et al.Arapid reverse dotblot assay for all 18B-thalassemia in Chinese population[J].J Med Coll PLA, 1993, 8 (3) :213.

基因筛查 篇5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 年1 月至2013 年12 月, 血液中心采集的血液标本40421 份, 采血并进行ELISA、ALT、血型检测、NAT检查。

1.2 方法

血液标本2~8℃冰箱保存, 4h内, 1500 g离心20min, 分离血浆, 2~8℃冰箱保存, 完成各项检测。ELISA采用双抗原夹心法检测抗原、抗体, NAT检查采用全自动生化检验, ELISA测定HBs Ag阴性、抗HCVAb阴性、抗HIVAb阴性样品, 并对三项标本进行三项病原体检测, 提取核酸, 以扩增检测系统检测标本。以病毒核酸提取试剂盒提取血清标本病毒DNA, 进行PCR扩增、产物纯化, 进行DNA测序、序列分析。对于ELISA (-) , NAT (+) 献血者进行跟随随访, 分析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变化情况。对以上说的HBs Ag ELISA (-) 、NAT (+) 标本, 以电化学发光法进行乙肝五项检查, 并评价乙肝病毒感染免疫情况, 合适NAT抗体表达, 诊断是否为窗口期、隐匿性感染[2]。

1.3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以SPSS18.0统计软件包处理,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n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基本情况

40 421 份检查, ELISA筛查HBs Ag、 抗-HCV、抗-HIV-1/2 中有1 项为反应性标本39 204 份, 经NAT检查, 见31 例反应性标本, 检出率为7.92×10-4, 进行复检, NAT检查仍为阳性, HBs Ag、抗-HCV、抗-HIV-1/2 中结果无变化。将31 例标本送检, 10 例HBV/HCV/HIV阴性, 21 例HBV DNA反应性, 占70.00%, 检出病毒, 且病毒为HBV, HCV RNA、HIV RNA为阴性。21 例HBV DNA反应性标本, 病毒含量11~84 IU/ml, 平均 (15.5±2.3) IU/ml, 其中<20 IU/ml者20 例, 占95.24%。40 421 份样本中, ELISA检查HBs Ag阳性1782 份, 检出率4.41%, 双试剂反应阳性1108 份, 占2.84%、单试剂反应阳性624 例, 占1.54%[3]。

31例NAT反应性标本进行PCR扩增, 8例电泳见特异性条带, 其余扩增反应不佳, 产物量较小。对31例ELISA (-) , NAT (+) 献血者进行跟随随访, 随访12个月以上, 其中6例失访, 25例随访1~5个月, 其中ELISA检查HBs Ag抗原转为阳性1例、HBV NAT检查转为阴性3例, 维持原样21例。后经诊断, 乙肝窗口期3例、隐匿性感染12例[4]。

2.2抗体检测

31 份ELISA (-) , NAT (+) 献血者, 对血样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查, 其中HBs Ag阳性1 例、HBc Ab阳性21 例、HBs Ab阳性13 例、HBc Ab单阳性6 例。随访, 再次取对象血样, 复查, HBs Ag阳性3例、HBc Ab阳性17例、HBs Ab12例、HBc Ab单阳性3 例。

2.3 典型病例

1 例确定为窗口期标本, 首次HBV、HCV、HIV, 重复检查均显示正常, NAT检查阳性, 为“窗口期”, Ct=33.4。跟踪随访1 周, 复查, 进行HBV、HCV、HIV核酸检测, Ct=30.1, 病毒拷贝可能增多, 但进行电化学发光法进行乙肝五项、HCV、HIV检查, 仍为阴性。继续随访, 第6 周, 复查HBV、HCV、HIV核酸检测仍为阴性, Ct=23.2, 乙肝五项检查, HBs Ag、HBe Ag转为阳性, 诊断为乙肝感染, 传染性增强。第12 周复查, 混样模式检查HBV、HCV、HIV核酸, Ct=28.4, 又发生变化, 电化学发光检查HBe Ab为阳性, HBs Ag转为阴性, 乙肝病毒复制不活跃, 提示HIV感染时间已较长, 病毒趋于稳定, HBVDNA可能与宿主DNA开始或已经整合。

3 讨论

输血安全关系个人生命健康安全, 输血所致感染是医疗纠纷发生重要原因之一, 临床上常以两次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病毒检测, 但实际情况是, 因HBV窗口期较长、假反应性较高等原因, 仍有少部分被漏诊, 携带HIV病毒血液被输注, 受血者被感染。血液感染主要原因包括为病毒感染窗口期献血、病毒变异、隐匿感染输血、实验室差错[5], 我国因各地区输血安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个人输血安全意识较差, 血液病毒残存率较高, 本组患者ELISA筛查HBs Ag、抗-HCV、抗-HIV-1/2 中有1 项为反应性标本占96.99%, 不合格者占3.01%, 血液质量亟待提高。经NAT检查发现, ELISA (-) 、NAT ( + ) 阳性率7.92×10-4 (31/40421) , 提示单纯的ELISA三联检测仍不能完全保证血液合格。研究显示, ELISA (-) 、NAT (+) 阳性者, HBV DNA反应性占70.00%, 其中病毒含量11~84IU/ml, 平均 (15.5±2.3) IU/ml, 提示NAT可检出隐匿性、窗口期乙肝病毒感染, 隐匿性感染可能与基因突变有关, 后经随访证实, 乙肝“两对半”检查, 血样HBs Ag阳性1 例、HBc Ab阳性21 例、HBs Ab阳性13 例、HBc Ab单阳性6 例, 随访变为3、17、12、3 例, 患者病毒活跃性发生变化。

第四代酶联免疫吸附测试已可将输血风险将至1/100 万级, 但技术本身存在一定缺陷, 尽管检测抗原、抗体, 窗口期、潜伏期患者献血仍无法避免, 造成漏检, NAT检测已成为部分发达国家传染病筛查重要方法, 但因成本、价格等原因尚未得到普及, 但该技术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王晓军, 张荣珍, 胡苑笙, 等.我国病毒性肝炎流行现状研究[J].疾病监测2014, 29 (8) :290-292.

[2]林宇, 李颂华, 王如伟.日本对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的治疗研究概述[J].中国药学杂志, 2012, 47 (18) :1444-1449.

[3]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2010年版) [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11, 12 (1) :1-15.

[4]张梅香.输血前传染病检测在输血中的应用价值探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4, (06) :735-736.

基因筛查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该院收治的临床资料完整的并且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宫颈癌前病变的患者共85例作为研究对象, 并选择同期的健康受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 两组受检者均自愿签订了知情同意书, 协助该研究的开展。观察组联合检测患者的年龄介于22~37岁, 平均年龄 (33.5±5.1) 岁, 文化程度为高中以上者51例, 高中以下者34例;而对照组正常受检者年龄则介于21~38岁, 平均年龄 (33.8±5.2) 岁, 文化程度为高中以上者49例, 高中以下者31例。

1.2 诊断标准

所有受检者均无子宫切除手术史、无宫颈手术史以及宫颈上皮内病变史。在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临床病理检查中发现均存在着宫颈异常, 包括宫颈糜烂、宫颈肥大、接触性出血、乳头样增生等。受检时均为非妊娠, 24 h内无性生活[3]。

1.3 检测方法

两组受检者均由该院经专业培训后的同一个医师进行操作, 各平行制备两份标本, 一份采用高危型HPV基因检测联合TCT检测进行诊断观察, 另一份单独采用合TCT检测法进行诊断观察。其中, TCT检测法中, 用宫颈刷收集宫颈外及宫颈管口的脱落细胞, 洗入保存液, 制成标本, 混匀后使用分离液分离, 以充分洗涤试管中的细胞[4]。然后在TIB-Autoprep 1800全自动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机上自动制片, 经后续处理后进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 检查宫颈脱落细胞病变程度;而高危型HPV基因检测检测, 则采用专用试子插入宫颈口, 旋转5周后, 取出置于无菌试管中送检, 接着采用PCR荧光法进行检测[5], 该研究所采用的PCR检测试剂盒来源于广州达安医学检验中心, 而荧光PCR仪则为ABI7500荧光定量分析仪。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

2 结果

由结果可知, 采用高危型HPV基因检测联合TCT检测的灵敏度为97.65% (83/85) , 特异度为98.75% (79/80) , 而单独采用TCT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则分别为85.88% (73/85) 、87.50% (70/80) , 可见采用高危型HPV基因检测联合检查的效果更优于单独TCT检测。见表1。

3 讨论

宫颈癌前病变是指癌症发生前该部位所发生的病变, 而由此引发癌症的病变。宫颈癌前病变即宫颈重度上皮内瘤样病变 (CIN3) 。因为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有一个渐进的演变过程, 时间可以从数年到数十年。相关的临床研究表示, 宫颈癌是目前惟一病因明确的妇科恶性肿瘤, 其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的持续感染密切相关。乳头瘤病毒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是一种小分子的ds DNA病毒, 外形呈20面体对称型, 无包膜, 具有严格的宿主范围和组织特异性, 主要感染人的皮肤或粘膜上皮细胞, 常引起人类良性的肿瘤和疣, 如生长在生殖器官附近皮肤和粘膜上的人类寻常疣、尖锐湿疣以及生长在粘膜上的乳头状瘤等, 是宫颈癌前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主要病因[6]。由于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一般不表现明显症状, 或仅有一般宫颈炎的症状, 临床表现并无特异性, 因而单凭其症状及体征是无法准确诊断的, 主要还是需要根据组织学检查而确诊。周瑛等[7]研究表示, HPV-DNA联合TCT检测可有效提高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符合率, 是一种高效、便捷的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方法;管爱芳等[8]研究也发现, 采用高危型HPV联合TCT检测的诊断效果要显著优于单独使用TCT检测。从该研究结果上看, 采用高危型HPV基因检测联合TCT检测的灵敏度高达97.65%, 特异度高达98.75%, 均显著优于单独采用TCT检测的85.88%、87.50%, 可见联合检测的效果更优于单独检测。

目前TCT检测方法是一项有代表性的细胞学新技术, 对于宫颈癌前病变的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又有研究表明[9], 利用宫颈癌与人乳头状瘤病毒的相关性, 使得高危型HPV基因检测检测逐渐成为了诊断宫颈癌的一种辅助筛查手段。该研究结果也进一步证实, 高危型HPV基因检测联合TCT检测应用于宫颈癌前筛查中, 具有较高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黄桂凤, 周霓, 莫秀英.高危型HPV感染与官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 (8) :12-13.

[2]陈赛斐.HPV在官颈炎、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中的检测及意义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11, 26 (15) :2392-2393.

[3]钟少卿.HPV基因分型检测在汕尾地区宫颈癌筛查中的运用情况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 2013, 15 (12) :15-19.

[4]AnHJ, ChoNH, Lee sY, et al.Correlation of cervical carcinomaand precancerous lesions with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genotypes detected with the HPV DNA chip microarmy method[J].Cancer, 2003, 97 (7) :1672-1680.

[5]Castle PE, Schifman M, Herrero R, et al.A prospective study of agetrends in cervical human papillomavirus acquisition and persistence inGuanacaste[J].J lnfec Dis, 2005, 191 (11) :1808.

[6]钟小烨, 刘冬霞, 崔艳萍, 等.120例宫颈癌前病变及官颈癌人乳头瘤病毒 (HPv) 感染类型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 (6) :39-40.

[7]周瑛, 夏奇彩, 安春芳, 等.HPV-DNA和TCT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临床价值[J].江苏医药, 2010, 36 (11) :1292-1298.

[8]管爱芳.TCT联合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 2012, 9 (14) :257-261.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基因筛查】相关文章:

论耳聋基因突变位点检测筛查的方法分析09-10

产前筛查筛查实施方案10-20

筛查管理06-04

信息筛查07-15

筛查意义09-04

快速筛查09-07

产前筛查宣传04-09

产前筛查汇报06-24

中孕期筛查05-10

乳腺疾病筛查06-03

上一篇:怎样成为时代的企业下一篇:商品混凝土的施工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