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医院

2024-08-25

新时期医院(精选十篇)

新时期医院 篇1

关键词:新时期,医院,物价管理

一、前言

医疗机构物价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政策性, 且工作相对较为琐碎, 管理物价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业务理论知识、实践管理水平, 具有高度的责任心、高尚的道德意识、严谨的工作管理作风、认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以及灵活的沟通技巧等。同时物价管理工作需要相关人员具备敏锐的察觉判断能力, 可准确的把握政策、市场导向。因此从事医院物价管理工作人员只有持续强化护理、医学、管理、财务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学习, 才能全面提升物价管理工作综合素质水平, 进而用系统科学的服务管理理念更好的指导工作实践, 全面提升物价管理工作水平。

二、健全构建物价管理工作机制, 确保各项责任落实到位

为全面促进医院物价管理工作的制度化与规范化, 医院应将物价管理部门合理由审计部门中分离出来, 配备高级会计师、财务人员、医疗人员与具备物价管理丰富工作经验的人员在院领导全面带领下依据相关管理要求成立管理物价小组, 令物价工作人员遍布医院临床科室、各个部门, 并有效灵活的对各类物价信息展开调整、梳理、监控与审核, 确保管理工作执行到位。同时医院应逐步建立并合理修订各项制度规章, 创设物价管理部门制度、工作职责、小组工作体制、核查费用制度、物价投诉处理查实相关办法、清单费用制度、患者审查费用制度等, 并优化改进修订退费管理制度, 进而令各项管理工作机制健全、细化, 确保各项工作责任真正落到实处, 落到每一位相关负责人头上, 令物价管理工作推进的合理、有序、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三、严格执行物价局各项收费标准规定, 开展医院自查、互查工作

为及时全面的了解医院各阶段物价收费状况, 相关领导应精心组织、统筹安排, 建立层层负责的管理物价综合体系, 进而为内部医院管理物价工作的有效顺利开展提供完善保障。实践管理中应由物价管理部门连同检查小组对内科、外科、门诊、以及其他各科室、医技系统展开全面检查, 可每季度实施一次检查, 同时可每月开展一次各科室系统间的推磨式互查, 一旦发现存在不良问题应及时上报至管理物价部门进行论证分析, 找到有效的解决问题方式。自查主要为医院各科室开始的内部自主核查, 倘若发现有不法、违纪行为应严格惩戒, 并由物价管理单位进行问题归类以及充分论证调查, 可与各类兄弟同行医院进行全面的沟通并请教上级管理物价专家, 通过互相讨论对每类问题提出完善可行的管理整改措施, 并在全院大会上作公开反馈。

四、强化医疗收费透明管理, 完善监督体系建设

为令医院各项医疗收费趋于透明化, 医院应以多重形式展开价格公示, 在医院各个部位配备操作便利的触摸屏幕, 便于患者随时查阅医院具体收费项目以及相关药品价格。同时医院还可配备滚动屏幕, 将常用的部分收费项目具体价格清晰公示。在一些门诊与住院科室人流较集中的显著位置可安装公示价格牌, 对主要医院医疗项目的服务收费与标准予以公示。同时医院应建立畅通的价格投诉管理渠道, 物价管理部门可设立举报箱、公开相关投诉电话并设立专人进行来访、来电与投诉的负责接待, 同时应定期分析总结发生各类投诉的原因并连同相关部门制定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另外医院应全面引入社会监督, 聘请物价监督员全面发挥其监督管理作用并定期征求监督人员对医院医疗管理服务价格的建议与意见, 当遇到收费、物价层面的问题时应及时进行纠正并作出合理解释。对于每天发生的医用耗材、药品与医疗服务数量、名称、金额、单价等应采用每日清单列表方式通知患者, 当患者康复出院后则应为其提供总体详细的费用清单。医院各科室应针对领导的每项指示、实际问题、物价管理弊端认真制定整改措施并按期切实履行, 同时物价管理部门应对各科室整改实践展开全面的调查跟踪, 并在医院例会上对各项整改、复查状况进行实时通报。对限期没有履行整改行为的部门、机构或科室一经查处应严厉通报批评, 在无条件将多收的价款费用退还给患者基础上, 还应视情节轻重、行为程度做出一至五倍违规金额的处罚, 进而为医院自纠自查工作的完善顺利开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五、转变事后管理为事中控制, 全面维护群众应有利益

对病人归档病历展开抽查虽然不会影响到医院临床科室的日常工作, 然而对于核查出来的现实问题由于病人已经出院而令整改工作增加了较大难度, 甚至会由于无法更正二零病人蒙受难以挽回的经济损失。针对该类不合理情况, 医院应适度开展现场物价查对工作, 在正常的进行归档病历抽查基础上, 还应在每月由物价管理部门对医院具体的医疗服务与管理收费状况展开现场调查和对, 合理转变病例出科之后的物价时候管理为现场指导的始终管理控制, 进而能够及时的发现不良问题并快速纠正, 真正全面维护患者、群众的合法切身利益。为部队临床正常医疗服务造成影响, 一般可将检查时间设置在下午, 物价管理人员可在上午借助医院管理物价终端认真核查各科室在院治疗病人的清单费用, 明晰其具体的收费状况, 并将收费管理之中的可疑费用清单汇总打印, 并将其重点作为下午的具体核查对象, 物价管理人员可亲临各个临床科室, 将具体打印的清单费用同病人病历展开现场审查和对, 一旦发现问题应立即与收费员进行现场核实, 贵方并指导其履行科学的收费行为, 并令其当场或限期进行整改。对于具体的检查记录物价管理人员应及时汇总, 在必要情况下则可与护士长取得联系, 令其统一规范本科室的医疗收费行为。完成检查后管理物价人员应依据检查情况记录借助计算机查看其具体的限期整改状况, 对没有按期整改的可是应依据医疗违规收费处罚办法实施严厉的治理处罚, 进而全面胡群众应有的合法利益。

六、规范物价管理流程, 构建良性循环服务机制

物价管理人员当核查出实际问题后应与医技、临床、门诊等收费部门进行全面沟通、及时反馈, 统一认识、思想与理解。当产生分歧意见时应向上级主管部门及时请示, 构建成一种全面检查管理、及时反馈、有效沟通、统一理解认识, 再反馈至相关收费科室的良性循环管理工作流程。在管理自查进程中对预开展新一轮医疗服务管理项目的科室应按照主管单位具体要求认真积极的填写新增项目测算成本表, 并由物价管理部门对项目成本展开具体测算, 履行相关申报手续, 在没有得到批复之前应严格杜绝收费行为。

七、结语

总之, 针对新时期医疗改革发展趋势, 医院物价管理只有构建健全完善的工作机制、确保责任落实到位、执行物价局各项收费规定标准、合理开展互查自查、强化透明收费管理、完善监督体系建设、合理转变事后管理为事中控制, 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构建良性循环的服务机制, 才能真正提升物价管理工作的规范性、有序性、科学性, 令优质的物价管理工作全面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 打造人民真正满意的良好医院形象, 并创设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马利, 万丽华, 何伟等.更断管理理念完善物价管理[J].中国医疗前沿, 2008 (7) .[1]马利, 万丽华, 何伟等.更断管理理念完善物价管理[J].中国医疗前沿, 2008 (7) .

[2]严剑锋.加强医院物价管理, 推行“阳光收费”[J].金融经济, 2009 (6) .[2]严剑锋.加强医院物价管理, 推行“阳光收费”[J].金融经济, 2009 (6) .

新时期医院档案管理 篇2

摘 要:医院档案作为医院日常工作的一种记录形式,具有重要的保存价值,其管理工作也应成为是医院日常工作的重要一部分,加强医院档案管理也是医院工作的重点之一。该文从笔者工作中所遇到的实际情况入手,对目前医院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做以简要剖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提高医院档案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医院 档案管理 问题 对策

医院档案是对医院各部门工作的真实记录,具有很重要的保存价值。医院档案管理是医院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重要的综合性基础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如何去适应新的形势,是目前我们所面临的新挑战。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对当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做以简要剖析。

1 医院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医院日常管理和建设中,一般不够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档案意识不强,档案利用率低下

传统观念中,医院的重点工作是提高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重经营、轻档案”的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存在,意识不到档案管理在医院日常工作中的重要性。同时,由于对档案重视程度不够,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不足,造成档案利用率不高。

1.2 档案管理混乱,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医院管理一般只注重管理制度和工作岗位职责建设,但档案管理制度、岗位职责、管理措施以及考核机制较少,使得许多档案落到各部门自行管理,没有统一的管理制度和标准,许多应该归入统一管理的档案没有纳入管理范畴。

1.3 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不高,知识更新不够

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直接影响档案管理水平。医院业务人员培养中,只重视医疗技术人员的培养和素质提高,而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则没有纳入计划之中,档案专业人员在理论水平、专业素质方面参差不齐,无法适应档案事业的发展需求,甚至在一定程度阻碍了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1.4 档案归档内容界定不清,保管期限划分不准确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由于对档案管理内容界限划分不明确,医院各部门档案混淆,许多部门整理档案室仅凭管理人员个人意志判断,有很大的随意性,一些该归档的档案没有纳入管理,一些临时性、一般性文件也交给综合管理室永久保存,而一些重要资料反而被随意搁置。

1.5 档案管理水平不高、现代化管理手段应用较差

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手段和设备没能有效地投入到日常工作中,档案管理还基本停留在手工收集、检索及管理的阶段,管理技术落后,造成档案管理不能与医疗业务的快速发展相同步。

2 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应采取的对策

保证医院档案综合质量,加强医院档案管理,需要多方面的努力,笔者认为应当采取以下几方面的对策和措施。

2.1 建立健全档案管理体系,促进档案工作规范化

建立科学的`档案管理制度,健全档案管理体系,是促进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的关键。医院要结合实际情况,完善档案工作职责,进一步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实行专职人员收集,将医院各部门分散而复杂的档案资料进行统一管理和考核,使档案管理工作的各环节运行过程中有章可循,使档案管理规范化发展。

2.2 加强全员档案意识,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档案管理工作是医院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责任制,将档案管理纳入医院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医院工作工作来进行,使医院领导干部及职工充分认识到档案的重要性。另外,做好档案管理重要性的宣传工作,加强广大员工的档案意识,更好地支持档案管理工作,从而促进全员档案意识格局的形成。

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直接影响管理水平,提高档案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要将档案人员培养纳入医院人才培养计划,对档案人员进行档案管理现代化知识的培养。同时,要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推动档案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2.3 加强档案信息开发,发挥档案的社会效益

档案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提供给医院及广大患者利用,档案管理人员要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就是多方面收集档案,深入开发档案信息资源,配合医院的各项中心医疗工作,提高档案的利用价值,为医院建设及深化改革提供信息服务。作为档案管理部门,要积极改进管理手段,改变传统的手工管理手段,对档案实行现代化的电脑化管理,充分利用计算机与档案管理软件,将档案信息作为重要部分归入到医院信息管理网络系统之中。

提高档案的存储与处理能力,加强医院信息的横向管理,满足医疗、临床、科研、教学工作的需要,从而提高档案的利用率,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4 开发档案资源,实现档案的科学化管理制度

要实现档案的科学化管理,就要求各方面充分重视,将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及技术引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之中。一方面,争取医院加大对档案保护设备的投入,配比现代化技术手段,是档案管理逐步向现代化科学管理迈进,利用计算机手段存储医院的所有医疗、行政等档案,方便使用者查找及阅读。

另一方面,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对档案信息系统实施必要的保护措施,实现实时监控,防范信息化档案存在的潜在危险,对档案的安全实行专业化管理。因此,医院在做近期和远期规划时,要确保为档案管理配备必要的计算机网络管理设备及相关应用软件,以实现档案的科学化管理。

总之,要做好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并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事情,关键要加强相应体系制度建设,各项管理体系健全,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全体员工档案意识的加强以及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只有通过这些,才能使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张琪.新时期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天津档案,(7).

[2] 周淑珍.新时期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途径[J].工会论坛,(5).

[3] 邵银华.浅谈医院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科技信息,2007(4).

新时期医院安全文化管理探讨 篇3

关键词医院;安全文化;现状;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F40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81-0178-01

医院安全文化是蕴含着在医院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之中,并与医院的医疗、科研、教学、管理等工作密切相关的一种文化,它是全体医护人员安全意识、安全理念、安全行为的综合体现。加强医院的安全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医院预防医疗纠纷和安全事故发生的基础工作,是提高全院职工安全素质。由此可见,医院要把安全文化建设放在医院工作的重要位置,在医院发展过程中,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工作。

1当前我国医院安全文化建设现状

日前医院领导对安全管理工作和安全文化建设工作也越来越重视,不少医院由党政一把手担任医院安全领导小组组长,制订了各种安全规范和安全管理制度,举办各类安全生产月活动,不少医院科室实行了安全管理责任制,由医院与各科室负责人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把安全责任逐级下划,同时在各科室还落实了安全员,不少医院在安全文化建设上取得了的良好的成绩。

2我国医院安全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虽然与过去相比,医院现在在安全工作和安全制度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笔者就医院安全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原因做一归纳:

2.1安全文化建设形式过于单一

在安全文化建设形式上,目前各大医院的安全文化建设显得比较单一,普遍采用的一些方式是:安全生产征文活动,安全宣传活动,安全知识讲座等行动。这些活动虽然也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但安全文化建设形式的单一也会导致一些职工对安全文化活动的开展缺乏兴趣,疲于应付。单一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医院管理人员末能发掘安全文化建设与医院工作的内在联系,把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流程化和形式化,从而导致安全文化建设末能发挥真正的效果。

2.2安全文化建设重宣传、轻实效

目前医院安全文化建设存在重视宣传,但却少投入,轻视实际行动的情况,不少医院在安全生产月等,召开各种安全会议、开展安全讲座、张贴安全宣传画、横幅,安全工作似乎开展的轰轰烈烈。但有些医院却不愿意真正投入资金改善医院的安全管理条件,还有些医院在安全生产月期间开展各种安全评比活动,查找安全隐患,给人感觉安全文化建设有特色,但实际上对查到的安全隐患只是进行记录,并末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处理。造成这种重宣传、轻实效的安全文化建设的原因是医院的管理层对安全文化建设没理解偏差。他们把医院安全文化建设看作是一种表面的宣传工作,是应付上级部门的形式性工作,没有把安全文化建设真正作为医院长期发展的战略性工作。

2.3安全文化建设与制度建设联系不紧密

由于许多医院把安全文化建设当作是一项表面工作,所以把安全文化建设工作与医院的制度建设工作分离开。这样就导致了安全文化建设缺乏实效性,无法发挥其激励,指导和约束作用,虽然这种表面的安全文化建设可以发挥一定的宣传作用,但对于一些安全观念不强、安全意识弱的职工来说,安全文化建设所营造的安全氛围还不能对其行为起到指导和约束作用,许多医院往往有各种“特色”的安全文化,但仍存在着由安全问题而引发的医疗事故,安全事故,其中很大的原因是由于安全文化建设末与医院制度建设相联系,发生问题后并没有追究有关责任,末能引起全院职工的重视。

3如何建设医院安全文化

1)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文化建设活动,使宣传和落实并重。医院领导层和安全管理人员要深入挖掘医院安全管理工作和医院日常工作的联系,把安全文化建设渗透进医院日常各项工作之中。运用各种现代化手段来开展形式多样有实效的医院安全文化建设活动,比如医院应加强保卫科工作,加强监控投入、在院报、医院通讯、医院网站、大屏幕宣传等同时结合开展多角度、全方位的安全评比整改活动,在以往的安全评比活动中,检查整改作为一项特色内容上的安全文化建设和宣传,让全体职工可以从这些方面了解到医院的各项安全制度,安全文化建设的各种成效。今后医院要把安全生产放在重要的位置上,领导和主管科室要对医院各科室定期检查或不定期抽查,把检查的内容具体化,一项一项安全检查分数值量化管理,每次检查后由专人负责统计评分。并根据检查或抽查结果,在一个阶段内对安全工作好的科室进行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

2)将安全文化建设纳入医院的制度建设体系。医院领导要把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纳入医院的制度建设之中,通过制度把各项安全措施落于实处,对违反安全规章制度的个人或科室坚决处罚,对于高度重视安全工作,有实际安全工作业绩的人或科室给予奖励。同时定期对医院职工进行安全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中具有安全意识。通过把安全工作与日常工作的紧密结合,通过安全工作和制度建设的紧密结合,来规范和指导职工的行为。

4结语

综上所述,医院安全文化建设属于医院长期发展的战略工作,医院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在制度上明确安全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在行动上加大对安全文化建设的投入,落实各项安全制度,开展形式多样、新颖实在的安全文化建设活动。将安全文化建设纳入医院制度建设体系,充分发挥安全文化建设对职工安全意识、安全行为指导性、约束性的效果。笔者相信,在建设和谐安全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医院的安全文化建设也必将迎来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樊玉芹.营造安全文化履行告知义务防范护理事故.包头医学,2004,04.

[2]余震.中国医院医疗安全管理的战略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8.

[3]陆柏,傅贵,付亮.安全文化与安全氛围的理论比较.煤矿安全,2005.

新时期医院档案工作的管理 篇4

一、新时期医院档案管理的现状特点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 传统的手写档案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 传统档案以纸质文书为主, 而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发展更新的现代社会, 许多医院, 尤其是一些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因为其病人数目较多, 传统文档较难进行档案管理, 因此电子文件逐渐地取代了以往的文字材料。传统的文档管理工作一般为一年一次, 按照工作流程进行文件归档立卷, 而电子文件是由拟稿者直接在磁盘上撰写并修改, 随时产生并可以随时更改, 对计算机有很强的依赖性。此外, 电子文件还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迅速、有效和多角度的排序, 不再需要对其进行手工分类整理。

二、新时期医院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视度不够。各级医院在管理中均为本院量身定做了一系列适合自己的、较为健全的医疗、人事、行政与后勤管理制度, 而专门涉及其档案管理的制度却较少。许多医院的档案管理办公室附设在行政办公室的综合档案室内, 普通档案与医疗文书档案摆置一起, 没有进行有效的划分。同时, 医院“重经营、轻档案”的意识还很强, 认识不到档案工作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不足, 档案利用率不高。

没有很好地开展电子档案管理。目前很多医院的档案管理还停留在人工手写和抄录的水平上。档案管理的工作繁琐复杂, 采用人工抄录的方式, 错误遗漏的现象时有发生。管理思想陈旧, 没有吸纳新型档案管理模式。

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当前我国医院档案管理专业人员在专业素质、理论水平及文化程度均参差不齐, 与当前飞速发展的社会需求相差甚远。一些医院中从事档案工作的多数为兼职人员, 年老者多于年轻者, 人员流动多固定少, 导致档案从业人员素质较低。其次, 多数管理人员并未经过档案学或医学方面的系统培训和学习, 缺乏以电子信息技术对档案进行管理的相关经验。

三、不断提升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

(一) 医院档案管理系统创新。

一是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档案管理体系, 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成立专门的档案管理科, 将其从原来所附属的行政办公室中分离出来, 并明确其职能, 将医院各科各部门的不同的档案分门别类进行统一综合管理、统一考核, 使档案管理与医疗同步发展, 综合管理能充分发挥档案的整合效能。此外, 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健全档案管理制度的关键。二是加强档案网络化管理。档案管理人员应深入临床一线或各职能部门调查了解医疗、科研、教学工作对档案信息的需求, 提高对医院档案数据的敏感性, 对科研管理和临床实践过程所形成的有参考价值的文件材料进行重点管理, 不断地有针对性地为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提供信息。三是加强档案硬件系统建设。电子化的档案管理需要现代化的档案硬件设备, 根据医院档案室建设标准, 配置相应档案管理所需硬件, 如计算机、装具、档案密集架、复印机等;同时还需要加强清洁卫生管理, 注意防火, 设置安全监控, 以现代化装备更好地服务档案工作。

(二) 档案管理服务方式创新。

浅析新时期医院人力资源管理 篇5

写毕业论文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本专业工作和进行相关的基本训练。

【摘要】人力资源的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在新的历史时期,医院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如何把传统的人事管理转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上来,已成为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推动卫生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摆在人事干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人事干部必须面临如何做到转变职能,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以适应新的形势、迎接新的挑战,这也成了促进医院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医院 人力资源 管理人才 队伍建设 人才培养

笔者就新时期医院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进行探讨,阐述人与事之间的有机配合,发挥最有效的人力资源运作,促进医院的发展。

1 转变职能,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1.1 人才是第一资源 人力资源是医院的战略资源,其它资源是人力资源的附属资源,人力资源是竞争取胜的关键。医院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源是促进社会、科技、经济发展和第一原动力”的道理,要用发展的战略思路确立现代医院人才资源开发新理念,改革传统的人事管理机制,在育才、识才、用才上全方位开发人才资源[1]。所以,宝洁公司前任董事长Richard Deupree 说过“如果你把我们的资金、厂房及品牌留下,把我们的人带走,我们的公司会垮掉;相反,如果你拿走我们的资金、厂房及品牌,而留下我们的人,10 年内我们将重建一切”[2]。

1.2 转变人事管理职能 医院管理中,最重要的是人力资源的管理,人事管理工作的重点应由传统人事管理的以人员管理为主转向以人才的开发为主。建立起适应医院特点、符合岗位要求的人才引进机制和培训机制。以人为本既是一种价值取向,它要求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强调在分析、思考和解决一切问题时,要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命运确立起终极关怀。说到底,在医院,患者得到的全部服务都是由医院职工提供的,医院职工的工作情绪和工作态度直接影响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因此,人事部门要建立起适应单位特点、符合岗位要求的人员培训机制,确保人员得到最适合的知识、能力和创新培训,采取专业培训、委托培养、定期进修、职业指导等形式,在管理人才、使用和评估人才的机制上进行创新[3]。

2 注重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

2.1 注重人才培养,提高医院“软实力” 医院是一个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同时也是资金密集、劳动密集、风险密集的地方,医院的发展靠的是人的作用。从生产力各要素分析,人是最活跃、最具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因素,只有一流的员工才会有一流的服务,只有将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医院的发展才能进入“快车道”。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等都与人的素质密不可分,医院制度、措施的制定,应围绕是不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能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行,注重对有发展前景人员的培养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源泉所在。

2.2 创造公平和谐的人文氛围 公平和谐的人文环境是优秀医院文化的具体体现,它会产生一种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的良好氛围,产生一种精神振奋、朝气蓬勃、开拓进取的良好风气,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这种环境和机制胜过任何一种人力资源管理手段,胜过任何一种行政命令,能将被动化为主动,让每位员工产生巨大的使命感和成就感,并愿意努力将目标变为现实。

2.3 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一般来说,在医疗卫生系统,待遇条件是医疗技术人才流动最主要的原因。生活安定,心情愉悦,人的潜能就能得到充分发挥。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为了把优秀人才引进来,把优秀人才留住,优厚的经济待遇,优越的科技环境是两大法宝。所以,管理者要解决员工的现实问题,保证较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提供必须的物质保证(设备、资金、信息等),切实解除生活的后顾之忧(薪金、住房、保险等),使他们安居乐业,让他们觉得回报物有所值[4]。

3 引进激励机制,把好选人用人关

3.1 引进激励机制,鼓励人才脱颖而出 优秀的医学人才就是医疗技术的根基,人力资源管理的好坏关系着医疗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市场竞争力[5],因此激励机制运用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是决定医院兴衰的一个重要因素。激励机制除了上面提到的物质因素外,更要注重精神激励,包括向员工授权、对他们的工作绩效的认可,有效地培育员工对单位的忠诚和信任度,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打破论资排辈等传统管理体制,鼓励他们脱颖而出,根据其个人自身条件给予其破格晋升职称,让真正有才能的人进到管理岗位上来。

3.2 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制度 选人用人是颇为敏感的事情,高素质的学科带头人是医学科技发展的需要,更是医院保持持久发展的首要基础,优秀的人才要放在合适的岗位上,才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只有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制度,并通过实实在在的实施,选拔和使用了与所需岗位相匹配的优秀人才,才能为诸如薪酬待遇、培训开发等其它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竞争和择优就是要在思想上树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用人观念和优胜劣汰、竞争上岗的就业观,允许一个岗位有多人应聘,通过优胜劣汰来选拔与岗位达到最佳匹配的人选,不拘一格地使用人才[6]。

4 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和考评方法

4.1 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建立 绩效考核通常是指从医院的经营目标出发,用一套系统的、规范的程序和方法对员工在医疗服务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等,进行以事实为依据的评价,并使评价以及评价之后的人力资源管理有助于医院经营目标和员工个人发展目标的实现。所以,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尤为重要。

(1)要对医生、护士和管理人员等各岗位的职责、重要程度和任职资格等进行分析,确定不同的绩效考核内容和指标,将管理要素、技术要素和责任要素一并纳入考核要素,制定详细的岗位说明书,这是考评的前提。(2)明确医院工作目标,并其层层分解,从而确定职工工作的目标和标准,并将其标准进行量化。(3)根据医院的分解目标制定不同部门和岗位的绩效考评体系、指标和标准。(4)采用先进的考评方法。如采用平衡计分卡BSC、作业成本法ABC、整合绩效管理IPM 等方法进行合理、公正的考评[7]。(5)重视考核的公正、公平性,避免带有偏见的、缺乏公正、公平性的考核。

4.2 建立有效沟通与反馈机制 从某种角度讲,绩效考评是医院就员工绩效问题所进行的一个双向沟通过程,只有让员工充分了解考评的目的、意义、内容、方法、结果及其应用,才能真正发挥考评的作用。

4.3 科学运用考评结果 要科学运用考评结果,否则会使其失去意义,要奖惩兑现,并把考核结果作为续聘、晋升、分配、奖惩和解聘的主要依据。在运用过程中,要不循私情,严格按章办事,做到对事不对人,“一碗水端平”,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考评的效果[8]。

5 将医院的岗位管理与员工的职业规划结合起来

5.1 建立职责明确的岗位责任制 医院实行岗位管理,要求从工作的难易程度、责任的轻重、风险的大小,以及所需技能要求等方面,明确岗位责任、任职条件、聘用期限,以岗位分类来进行管理。从实际出发,合理定员、定岗,员工的能力要与岗位要求相匹配,按照岗位责任制的规范充分放权,通过放权来给下级施加压力和增添动力,通过充分发挥下属的工作积极性来提高工作效能。

5.2 搞好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根据一个人的不同发展阶段,对其职业发展做出规划与设计,并为其实现职业目标而进行的知识学习、岗位选择、职位晋升和才能发挥等所作的一系列工作。医院必须为每一位员工提供一个不断成长以及挖掘个人潜力和发挥特长的机会,通过为员工提供良好的个人发展空间,让他们获得事业上的成功与满足,这样,员工才能体会到医院对他们是尊重的,才能使员工个人能在该岗位上获得知识才能的极大发挥并感到愉快,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

6 建立公正、公平、合理的薪酬体系

6.1 薪酬管理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 薪酬体现出了员工对医院的一种价值,同时也反映出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程度。薪酬分配得当,既可节约医院的人力成本,又可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从而能使医院保持良好的效益。如果薪酬分配不当,不仅导致员工满意度低,工作情绪低落,而且还会导致人员流失,工作效率和整体效益下降,甚至可威胁到医院的生存和发展。

6.2 建立公正、公平、合理的薪酬体系 医院的薪酬体系要得到全面实施和有序运作,关键是整个薪酬制度的设计必须科学合理。所以,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必须运用一整套的系统工序,按照一定的程序对医院的组织结构、工作性质、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科学分析评价,设计出符合医院运营特点和规律的薪酬制度并不断地优化。在设计薪酬体系时要体现公平性、竞争性、激励性、经济性和合法性的原则,根据不同岗位的责任、技术劳动的复杂和承担风险的程度、工作量的大小等不同情况,将管理要素、技术要素、责任要素一并纳入分配因素确定岗位工资,按岗定酬。要有“平均绝不是公平”的理念,在实际的薪酬分配中,要敢于根据不同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拉开分配档次,向关键岗位与优秀人才倾斜,对于少数能力、水平、贡献均十分突出的技术和管理骨干,可以通过一定形式的评议,确定较高的内部分配标准。

6.3 医院薪酬管理必须与科学、公正、公开的绩效考核结合起来 薪酬既是对员工劳动价值的肯定,同时也是稳定和吸引优秀人才的主要措施。所以,薪酬管理必须与科学、公正、公平的绩效考核结合起来,因为只有进行科学公正的业绩评价,才能给付员工与其贡献相匹配的薪酬。从本质上讲,不论医院还是员工,薪酬都不应理解为是一种分配,而应理解为是一种投资,双方都要讲效益,讲回报,但双方到底是多少效益,多少回报,是必须以绩效评价为前提和依据的[9]。

新的历史时期,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最关键和最根本的是人才的竞争,只有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是最宝贵资源的观念,从思想上和行动上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在工作上支持人才,生活上关心人才,人格上尊重人才,心理上满足人才,医院才能增强核心竞争力,从而使医院不断做强做大。

参考文献

[1] 李金现. 新时期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初探[ J ] . 医学信息(内外科版),,22(12):1164-1165.

[2] 钟向阳. 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几点思考[ J ] . 现代医院,,10(10):123-124.

[3] 宋晓平. 坚持以人为本,提升医院人力资源管理[J]. 中外医学研究,2010,8(23):60-62.

[4] 刘长久, 柳萍. 激励机制在现代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与实践[ J ] . 中国医院管理,2010,30(10):67-68.

浅谈新时期医院药学的发展 篇6

关键词:临床药学 药学监护 合理用药

临床药学(Clinical Pharmacy)是研究药物防病治疗的合理性的有效性的药学学科。它主要内容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代谢过程中发挥最高疗效的理论与方法。它侧重于药物和人的关系,直接涉及到药物本身,用药对象和给药方式,因此也直接涉及到医疗质量。它主要通过药师进入临床,运用药学专业知识,协助医师提出个体化给药方案,并监测患者的整个用药过程,从而提高药物治疗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临床疗效。传统的医院工作模式使药学专业人员的职能停留在药品采购、供应等技术含量较低的事务性工作上,忽略了药学工作的技术内涵,“以药养医”、“重医轻药”的陈旧观念使大多管理者对医院临床药学重视不够,药师获得继续教育机会不多,在知识结构和层次上尚有欠缺,不能适应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要求,这为临床药学在医院的发展造成了一定困难。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城镇居民、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行,广大群众对药品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的呼声日益高涨,如何让患者享有价格合理、质量优良的医疗卫生服务,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药师要积极参与药物经济学研究,利用医院丰富的临床数据,运用最低费用分析、效益分析、效果分析、生命质量分析等多种方法,分析药物治疗模式对整个医疗系统及社会成本和效益的影响,在相同疗效的情况下,选择最经济的给药方案,优化卫生资源的利用,积极制定和推荐各种疾病药物治疗的最佳方案,改变医师处方无法监督的局面,促进合理经济用药。

一、药学监护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美国等发达国家医院药学实践已开始由“以产品为中心”的模式转变为“以保证患者药物治疗的安全、有效、经济、合理为核心”的即“以患者为中心”的模式,此模式在国内被广泛称为药学监护(Pharmaceutical Care,简称PC)。PC 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医院药学领域的热门话题,它既是医院实施医疗救治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21 世纪药学工作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现代医院药学将从药品供应管理向药学监护转化。

美国的大部分医院都有一批专业的临床药师,直接参与临床用药,参加查房会诊及疑难患者药物治疗方案的讨论。但他们并不直接从事常规血药浓度的监测,由检验科来承担。这样,临床药师就可以把精力集中在药物的选择、合理使用和监测结果的分析上。美国临床药学经过多年的发展,药学服务深人人心,工作水平也达到很高水准,临床药师具有为患者提供药源服务的核心地位和临床用药中的决策指导地位,已得到了充分肯定。据一份调查显示,临床药师在住院病房参与治疗工作中,药师提出的用药方案和建议被采纳或经过修改后被采纳,药师直接参与患者治疗,发挥了良好的医疗效果。由于临床药师全天候面向患者进行监护,不但发挥了良好的医疗效果,也使患者在的医药花费大大降低。

二、政策支持

我国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要求三级以上医院必须开展临床药学,且许多省、市有关部门所制定的《综合医院分级评审标准》也都对此做出相应的规定,然而无论是治疗药物监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或药学情报的开展还都十分不完全。目前,我国的药物治疗监测与国外发达国家几乎没有差异,凡是血药浓度与临床反应关系明确的药物国内都可以做。然而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大多品种各级医疗机构实际监测还十分有限。国家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的《贯彻落实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中已明确指出,未来医院药学的重点是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并将逐步建立起临床药师制度。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和深化过程中,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零差率销售的实施,医院“以药养医”现象将会逐渐被消除。在医疗机构自制制剂不断萎缩、门诊药房剥离等医药分业措施的影响下,医院药剂科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摆脱传统的辅助科室局面,向直接服务于患者、涉足临床区域的主流科室发展,就必须努力实现从单一供应型向科技服务型的转变。

卫生部科教司下发的《医院药师规范化培训大纲》是对医院药师继续教育的规范化文件,为进一步培训参与临床药学工作的药师指明了方向。医院可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定期安排从事临床药学工作的药师学习必要的临床医学知识,并建立相应的临床药师专业知识考核制度。同时安排高水平专业技术人员在科室轮转,参与患者全过程管理,处理医嘱和药物治疗,加强与临床医生的联系,增进医、药护人员间的沟通交流,在理论和实践上提高临床药师的药学服务水平。临床药学的主要内容是药师参与临床、治疗药物监测和药物信息咨询。作为药师,其中心任务是保证病人用药的合理、安全和有效。药师参与临床,将使药师直接与病人建立联系,直接参与制定药物治疗方案,这是药师职能的一个根本性转变,也意味着药师要承担起对病人治疗全过程用药的监护责任。药师的药学监护与医生的治疗监护、护士的护理监护共同组成了全方位的“病人监护”过程,即实现药物从采购到使用的全过程管理。药物治疗给许多病人解除病痛,带来幸福,但同样也会给许多人造成药害,引起后遗症,严重的甚至死亡。事实上多数问题不在于药物本身,而是开处方、配药或给药过程中的不当引起的。因此药师从职业道德上讲有责任保护病人免于药害之忧,提高治疗质量甚至生存质量,提供优质、高效、低消耗的药学服务,保障群众健康水平提高。

三、总结

随着我国医药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医院临床药学服务必将成为医院药学工作的重点。借鉴国外临床药学服务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早日使我国医院药学事业与国际药学发展接轨,已成为现阶段我国药师的重要岗位职责。药师的工作不再是单纯的药品调配、药品供应等,而是应像临床医生一样,深入临床,在临床实践中培养其工作能力,药师除了要积累药物临床应用知识与药物配伍知识外,还要熟悉临床常见疾病诊断与治疗原则,具有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与判断能力。药师的作用的发挥,将使临床用药更合理,患者满意度提高,从而吸引更多的患者就医,真正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提高。

论新时期医院药学的发展 篇7

我们知道, 现有的医院药学工作模式是被动的、简单的, 以提供药品为主要任务的非临床工作, 为了适应新时期药学的发展, 药学工作者转变观念, 主动提供临床药学服务将是今后一个长远时期医院药学工作者所应探索的重点[1]。

临床药学是以患者为对象, 运用现代医药学理论与技术, 密切结合临床, 研究药物运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以及开展药物安全性和药效临床评价的药学分支学科。开展临床药学, 以药学服务患者, 能够充分体现医院药学的价值, 也是医院药学工作者实现自我价值, 为医院作贡献的一个重要途径。临床药学是一门应用性研究工作, 药师在临床治疗上运用药学知识, 提出用药方案, 监控用药过程, 追踪用药结果, 作出用药评价, 计算用药成本, 全面服务于患者。工作内容应包括:通过病例了解患者的疾病状况;协助医师合理选用药物;对危重患者用药进行监护;对临床的联合用药提出评价;对个体化给药的患者进行监测;对新药初用的有效状况进行评价;药师参与查房和危重患者的会诊和抢救。通过这些措施可以缩短药学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距离, 把减少医疗成本与提高治疗效果与患者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但是, 要达到这样的效果, 笔者认为需要重视以下两个方面:

1 外在因素

包括医院行政部门的支持、重视程度和临床工作者对临床药学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1.1 医院行政部门的支持、重视

医院对药师集中的药剂科的要求过去一直为药品的供应和调剂。随着医院药学工作内容的变化, 其观点也要有所变化。所以医院领导重视、行政部门大力支持是医院临床药学工作开展的重要保证。这样的保证能够让药学部门发挥药师专业技能, 行使合理用药协助及监督管理职能, 为临床提供药学技术服务, 并逐渐将合理用药作为药学工作的核心, 把临床药学、合理用药工作作为医院药事工作评价的重要内容[2]。

1.2 临床工作者对临床药学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临床药学工作, 顾名思义, 在临床才能进行, 但由于药剂师的知识结构决定了他的临床基础缺乏, 这就需要临床医师从内心支持此项工作, 也就是需要各临床科室领导及各级医师的理解和支持。在选择下临床的科室时, 应当把内科作为临床药师下病房的试点科室, 主要是考虑该科室不是单一的专科, 住院患者中可能有各种内科疾病, 便于临床药师学习临床知识, 还可以保证临床药师的见多识广, 有助于在较短的时间内认识疾病的复杂性。而临床医师的丰富治疗经验和良好的带教态度有助于临床药师的学习和进步。带教老师要指导药剂师去阅读各种化验单, 检查报告单, 观察临床疗效和治疗过程中的药物反应。

2 内在因素

2.1 临床药师需要的临床知识

现有的药师队伍因知识结构的问题, 缺乏临床知识, 从而成为药师下临床的主要障碍。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决:一是对现有药师进行临床知识的加强, 临床药师除了要有较强的药理学、临床药理学、药物治疗学知识外, 还要全面了解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药物选择与用药特点, 熟悉医师用药习惯和院内的药品, 能与临床医师进行沟通和交流;二是引进临床药学专业的毕业生, 从而快速加强药剂科下临床能力, 在一定程度上充实药剂科下临床的力量。

2.2 临床药师需要开展的工作

2.2.1 参与临床医师查房

查房是临床药师进行临床药学工作的基础, 请从事临床医学工作多年的医师带教, 接触临床病例, 能让药师在较短的时间内熟悉临床知识。下临床, 了解临床需求, 是开展好临床药学工作的前提。药师通过下临床可了解临床用药情况, 包括药品的种类、规格、剂型, 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为患者服务。同时只有深入临床, 才能为临床用药提供合理化建议。

2.2.2 为临床医师提供药品信息

临床医师在诊疗活动中, 涉及的药品名称与商品名、同类药药理作用之间的差别、不同厂家生产的同类药品的疗效与价格高低、药品新剂型的作用特点是药剂师的强项。如果能方便、快捷地解决临床医师的这些实际问题, 临床药师的工作就容易获得肯定[3]。

2.2.3 向临床推荐新药, 反馈临床用药信息

近年来, 新药层出不穷, 发挥临床药师对药品熟悉的优势, 向医师推荐并能够在临床实践中了解它们的作用和不良反应, 也能反馈临床的用药需求。当然, 在这个过程中每年都有新的药品进入临床各科室使用, 药品的品种、规格不断增加, 即使同一类药品, 其药理作用也有其各自的特点, 在临床运用方面需仔细斟酌。

2.2.4 为住院患者提供正确用药建议

除了注射用药以外, 大部分内科住院患者都有口服药物, 给他们提供用药指导, 可使其更加合理、科学地使用药物, 从而提高用药依从性, 更好地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如哮喘患者在夜间服用氨茶碱会比早晨服用更能改善夜间气流低下的状态;高脂血症患者夜间服用辛伐他汀比白天服用更能降低体内胆固醇的合成, 原因是胆固醇主要是在夜间合成;大多数抗高血压药物在早晨服用降压效果更好[4]。

2.2.5 监测药品不良反应, 确保用药安全

现在医院用药品种繁多且较复杂, 不良反应常有发生。临床药师通过查阅资料和深入病房了解情况, 协助医师分析和处理药品不良反应, 向患者作出合理解释, 可以减轻药品不良反应带给患者的痛苦[5]。

2.2.6 协助临床科室控制药品费用

由于临床药师能发挥对药品熟悉的优势, 对不同厂家生厂的同类药品的价格高低、新药的价格优势、药品是否在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目录等给临床医师一个较好的参考, 使他们能够做到经济合理地用药, 使科室的药品费用控制在一个比较理想的水平。

另外, 临床药师还可以定期举行临床药历分析, 它可以借鉴临床医师会诊形式, 对所在科室的典型药历用药特点进行分析, 对临床用药合理性进行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其次, 临床药师还可以对重点药物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以及开展药物咨询等。所有这些不但需要临床药师长时间的经验积累, 还需要不断地掌握药学方面的最新信息, 拓宽知识面, 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坚持业务学习, 补充新的专业知识, 加强专业技能的训练, 以良好的职业规范和业务素质取得患者的信任[6]。

参考文献

[1]周鸣.医院药师工作内容的变化与讨论[J].内蒙古医药, 2007, 2:55.

[2]王国俊.对医院临床药学工作模式的思考[J].中国药业, 2008, 17 (1) :44.

[3]高永慧.临床药师深入临床的工作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 2008, 1 (5) :161.

[4]庄捷.呼吸科专业临床药师下临床的体会[J].实用药物与临床, 2008, 11 (2) :90.

[5]陈福民, 申玲.深入开展临床药学[J].中国现代医生, 2007, 45 (15) :96.

新时期医院药学调剂工作初探 篇8

1 药品供应保障是医院药学调剂工作的基础

1.1 严格药品管理制度,保证药品安全有效

严格按照《药品管理法》以及实施办法的规定,审查药品的名称、规格、数量、药品批号、有效期及相关生产企业,确保药品的质量;严格药品储存保管制度,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储存条件保管药品;严格药品摆放制度,根据药品分类、剂型和用途不同,将药品分区摆放,各区药品均分类、定位、标识必须遵循一定规律,以便于调剂和清点;严格药品分装制度,对需按协定处方实现分好药品应严格执行双人复核制度,并及时记录所分装药品的相关信息及分装日期、分装人及复核人;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按“五专”管理,不设二级库[3];定期盘点药品,对有效期小于3个月的药品及时上报和妥善处理;严格患者退药制度,检查退回药品的包装、质量及批号等相关信息。

1.2 改善药品调剂模式,满足患者服务需求

我国医院药房一直以配方工作为中心,内部管理为终结的被动服务模式,忽视了药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忽视了药房的社会服务性[4]。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颁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指出:“门诊药房要实行大窗口或柜台式发药”、“双人复核式发药”。这些规定使得传统的封闭型窗口服务转向开放型柜台服务,而人员结构和发药模式由单人调剂复核模式转向为双人复核发药模式。其中,前后分台调剂模式[5]和开放式双柜台服务模式[6]在许多医院药房调剂工作中得到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同时,调剂模式的改变有利于减少调剂中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药师的工作效率;有利于药师工作角色转变,从而有时间充分服务患者,指导患者合理用药。

1.3 规范药品调剂程序,防止药品调配差错

遵循科学性、可行性原则,依据《处方管理办法》以及相关规定,严格执行“四查十对”[7],制定门诊调剂标准操作规程,做到审方、调配、核对、发药等相关工序都有管理措施与规范。正确的调配程序应是药师接到处方后,首先审核处方是否规范化,确认诊断用药是否相符,有无配伍禁忌和不良反应;核对计算机中收费项目是否与医生处方相符,价格是否相符;准确无误调配后,药品交于患者并交代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其中如省略某一环节或顺序颠倒都容易发生差错[8]。

2 促进合理用药是医院药学调剂工作的新要求

新时期,医院药学服务的核心理念就是“以病人为中心,保障合理用药。”在调剂工作中,药师不仅完成最基本的调剂任务,而且需要在促进患者合理用药方面做得更完善。在医院的药学服务中,药师是药学服务的主体,调剂是用药指导的主渠道[9]。调剂工作中的用药交代与指导是药师参与药物治疗的形式,医院药学调剂工作的重点应侧重于促进合理用药。调剂药师在合理用药中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方面:

2.1 处方审核

《处方管理办法》提高了药学调剂人员审方力度[10]。其35条规定:药师应对处方适宜性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皮试结果、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是否重复给药、是否有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或配伍禁忌及其他用药不适宜情况。处方审核是一项技术性要求较高的工作,需要面对大量的临床药学问题,如药物配伍、药物相互作用、用药指导、病人的依从性。做好处方审核工作,提高被咨询能力,是药学调剂人员的主要工作。药师在调配药物之前,要对处方中药物使用的用法、用量、适应证、潜在的不良反应、药物之间、药物和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其他与药物相关的问题进行核查,并就出现的问题与处方医师进行联系,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

2.2 处方点评

《处方管理办法》第5章40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填写处方点评表,对处方使用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登记并通报不合理处方,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及时干预。确实加强处方管理,建立和完善医疗机构处方评价制度,提高处方质量,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用药,确保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颁布《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相关规定、规范的要求,药师通过对医院不合理处方及不合理用药的点评,加强对医师用药合理性的干预和警示,使医院的药品管理、处方开具和调剂以及医疗费用的控制等更加科学、合理、规范。

2.3 药物咨询服务

调剂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和咨询服务性很强的工作,开设门诊药物咨询窗口,向患者提供用药咨询服务。由于门诊药房与患者的接触具有“瞬时性”的特点,用药咨询服务要求药师简明扼要地向患者提供全面、有效指导,从而充分发挥药物治疗作用,避免不良反应和及时发现差错,促进患者合理用药。门诊调剂药师用药咨询主要集中以下几个方面: (1) 给药时间和方法; (2) 联合用药问题; (3) 特殊年龄人群的用药; (4) 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自我监测教育; (5) 特殊剂型(外用药、栓剂、气雾剂)药品的使用方法; (6) 药品储存有效期的辨认。

3 调剂范围拓展是医院调剂工作的新发展

3.1 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

在传统静脉药物配制过程中没有药师的参与,由于缺乏准备的环节和无菌环境,产品潜在感染较大、增加用药失误的机会。建立配置中心的目的是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医师开具的处方不仅由药师进行配伍、审核、监控,加药也要在10 000级配置间,局部100级净化环境条件下操作,此举杜绝了配置过程中潜在的情况,极大减少了药物的配伍禁忌和产品感染的发生率,从而提高了安全性和合理性。医院药学服务建立PIVAS可解决: (1) 药物配置的安全问题; (2) 非药学人员专业知识局限; (3) 药品浪费。PIVAS开展在我国已有很好的发展趋势,PIVAS已从部分配置(如全静脉营养、细胞毒性药物等)发展到全面配置,并根据药物的特性,采取协定处方,提前配置药物,通过适当的方法按规定贮存,方便药物批量配置。

3.2 调剂服务范围的扩延

药品调剂范围广泛,以下内容应属药品调剂的范畴:药房配方发药;中药单剂量汤剂的代煎或者做成其他适于服用的剂型;医疗过程中使用各种消毒液稀释、配制;非常规、个体化使用药品的简单溶解、稀释或复配;各种皮试液的配制;各种肌肉或静脉注射液(包括化疗输液)的配液;全胃肠外营养(TPN)输液的配液;腹膜透析液、人工肾透析液的配液等[11]。在药品调剂过程中,医院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各个药品调剂环节中,加大药师参与的力度,通过药师的审核和配制,可以有效地使药品调剂的安全性拓宽以及促进用药的合理性。

4 药学信息工作是医院调剂人员的知识储备与更新

4.1 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S) 监测

ADRS临床表现复杂,可表视为局部反应也可涉及全身各组织和器官。近年来,由于抗生素品种迅速增多,尤其是一些复方抗生素的出现,临床上应用广泛,而许多医护人员对其主要成分、药理学、抗菌谱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认识不够充分,造成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使ADRS发生机会增多。药师应深入分析ADRS产生的原因,避免仅对症用药,医院要求药师在调剂后注重对ADRS案例的收集,并在各临床医技科室聘兼职ADRS监察员了解掌握各科室ADRS发生情况及时上报,药师与ADRS监察员需要进行ADRS在不同科室、不同病种及不同季节发生率等调查。逐渐建立健全ADRS监测报告制度,加强同临床医师信息交流,避免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

4.2 药学信息收集及交流

重视药学信息的收集和整理,药学信息包括药物进展、相互作用、新作用、不良反应以及老幼患者使用剂量等方面。药师可以选择药物方面的特长,对药学信息进行深入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度、不偏倚的参考依据。药剂科资料应当是目前药学服务中,历史悠久、运作较成熟的一种工作模式,也是所有药师临床服务的根基,因此重视资料室的维护和管理,同时充分利用医院内部信息管理系统同医师充分交流,重视药事评价分析和文献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确保资料信息及时更新,使咨询水平不断提高。

新时期,医院药学调剂工作已具有了新的内容、服务模式及方法,为适应医院药学调剂工作的开展,调剂药师作为药学服务的主体,药师要丰富知识结构,在巩固自己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临床药学、医学、检验等相关学科及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同时要不断接受专业技术的教育和培训,通过参加短期培训和进修学习,使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结构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高,以更好地为临床服务,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时期医院药学发展。

摘要:新时期, 医院药学调剂工作由供应保障型转向供应与技术服务结合型, 调剂工作面临着新的服务内容、模式和工作方法。药品保障供应管理, 促进患者合理用药, 拓展调剂工作范围和药品信息工作是医院药学调剂工作的四个主要方面, 同时, 药师的知识结构调整, 职能的转变和服务模式的变化是促进新时期医院调剂工作的重要因素。

论新时期医院经济创新管理 篇9

关键词:新时期,医院经济,创新管理,医保

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之下,医院若要提高经济效益,则必须重视对经济的管理,引进先进的经济管理理念,确保在改进医疗条件、提高服务水平、提高医护人员综合素质的情况下增加医院的收益,切实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为医院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经济基础。为了实现医院经济收益提高的目标,医院应当引进先进的经济管理理念,实现医院经济的创新型管理。

1 新时期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特点

医院进行经济管理是指医院在发展的过程中,依据社会发展的综合规律以及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充分运用经济手段,通过建立健全的管理机构以及管理制度来实现对医院的经营状况进行管理,以达到促进医院发展、提高医院综合实力的目的。在新时期、新阶段,随着医疗改革的逐步深入,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逐渐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医保付费对传统付费方式的取代,其次是传统“以药养医”经营模式的逐渐消亡,下文对其具体内容进行详细论述。

1.1 医保付费对传统医院付费的取代

我国的医疗卫生工作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改革之后,医疗保险制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推广,传统的医院收费形式逐渐被医保付费形式所取代,这就使医保结算中心这个第三方部门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对医院收入的规范。上述付费方式的转变使医院的收入直接取决于医院所服务的人口数,因此,为了提高医院的经济收入,医院必须通过提高自身的医疗服务质量来吸引患者。近年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面大体上已达到96%,医院的收入结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2 传统“以药养医”的模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长期以来,医院的盈利模式一部分来自于药品上的显性或隐性的收入,如此一来,医院的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利用药品的差价来获得。新时期,随着国家药品流通体制上的变革,医院的药品加成收入将会被逐步取消。如此一来,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医院必须从内部的经济管理方面着手,切实加强对医院内部各个层面的管理,通过对运行成本的大力控制来提高经济效益。因此,新医改政策的出台和付诸实施,使医院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了医院在药品方面的获益。总之,在新时期,医院的经济管理活动已然成为医院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的重要决定力量,新时期医院经济管理的创新非常紧要和迫切。

2 新时期医院经济管理创新的方式途径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知,在新时期新的历史条件下,医院进行经济管理创新十分关键,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医院能否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医院的管理者及有关部门应当加大力度促进经济管理方式的创新,利用多种方式途径来实现经济管理的创新,提高医院的经济管理水平,主要包括创新医院经济管理的管理理念,建立科学规范的经营管理机制等,具体的内容下文将对其进行详述。

2.1 实现医院经济管理理念的创新

在新时期新的历史条件下,医院面临的竞争和压力也不同于以往任何其他的历史时期。因此,医院要在分析当前历史时期的特点并结合医院自身的经济状况的基础上,创新经济管理理念。具体说来,医院的经济管理应当树立“优质、低耗、高效”的理念,利用相对低廉的价格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医疗服务和医疗效果。这就要求医院应当以人本主义思想立足,树立效益观念,并切实增强自身的经济管理意识。新时期、新阶段,医院的经济效益应当以建立在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基础之上,而不能是游离于国家法律法规的边缘,依照传统的经营模式进行。否则,医院的长期发展必将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

2.2 促进科学规范经营机制的建立

在新时期新阶段,随着医疗改革的全面进行,建立适应现代医院发展的经营管理体制至关重要。具体来说,应当做到以下几点。①建立完善的经济补偿机制。这项措施主要是指,要通过调节医院本身的经营管理理念及其他各个环节的关系来完善医院原有的经济补偿机制。②适当引入内部竞争机制。对于大型的医院来说,众多科室之间相互交叉,因此,为了全方位改善医院的经营管理状况,应当在医院内部引进适当的竞争机制,优化医院内部经营管理。③建立更为完善的绩效管理机制。对于医院的管理来说,无论是利益的分配还是精神激励,都应当体现出公平竞争的机制,使利益的分配能够更好地起到促进医院整体发展的作用。

2.3 促进医院预算管理创新

对于任何单位来说,进行充分的预算管理都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在新时期,医院的管理上也是如此。为了实现医院经济管理的创新,医院内部的监管部门应当创新医院的预算管理,以实现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具体来讲,医院可以通过科室的具体情况来进行预算分配,并在充分考察计算的前提下计算出相关的预算金额。医院的有关部门应当通过预算来实现对医院优化管理,将成本意识融入医院的具体事务当中。同时,为了确保预算的有效性,医院的预算管理必须尽可能地做到数据上的精准,使预算真正能够发挥其指导作用,切实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

2.4 逐步建立完善的医院经济管理评价体系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逐步深入,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日益重要,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医院经济管理评价体系,从根本上对医院的各项成本费用进行控制。建立完善的医院经济管理评价体系,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医院对本身经济状况的了解和把控,还能够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具体来说,建立完善的医院经济管理评价体系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应当加强对医院经济的核算预算,全面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实现对成本和费用的相对准确的评估。其次,完善的医院经济管理评价体系还要求医院的管理者和相关的工作人员注重对医院工作人才的培养,全面提高医院的整体医疗服务水平。

3 结语

新时期,在医院的经济管理过程中,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非常重要,必须将其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以此来保障医院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就要求,医院自身要不断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经济管理模式,不断更新自身的经济管理理念,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准和自身素质,扩展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能,努力在实践中发展新的思路、新的方式方法,使医院通过具有创新理念的经济管理模式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提高其应对市场变化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郝培来,武雁,黄家伦,等.浅谈医院经济管理机制创新[J].卫生经济研究,2008(10).

[2]高文.浅谈新形势下医院经济管理加强措施[J].财会通讯,2011(29).

[3]刘东明,汪文新,卢祖洵.新形势下加强医院经济管理的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09(12).

[4]郦文凯,王昕.新形势下医院经济管理的创新[J].中国卫生经济,2011(5).

新时期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浅析 篇10

一、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 医院领导重视不够, 档案意识不强。

在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中, 由于分工不明, 医院档案未设定专门工作部门, 档案在医院工作中发挥作用和开发程度不够, 导致医院领导和职工对档案工作的认识存在偏差。医院领导往往来自于临床部门, 缺乏档案管理工作的知识, 一贯重视医疗护理人员素质和技能提高, 在规划医院培养人才体系时, 往往会把对卫生技术人员的培养作为重点, 忽略档案工作人员的知识提高和更新, 因而对档案管理工作规章制度, 依法保管, 依法利用, 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的认识不足, 严重影响档案管理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二) 医院档案管理体制和机制不适应时代的发展。

档案管理体制不统一, 医院档案管理与其他行业档案管理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档案管理工作业务上受上级档案业务部门指导, 工作关系受本单位领导。档案管理标准不一致, 业务不规范, 档案的综合管理不被重视。在确定医院档案发展方向、档案管理结构, 档案工作人员的业绩考核等, 单位领导和业务主管部门往往因为评价的指标和要求不同经常会出现矛盾, 档案管理人员会出现无所适从的现象。

(三) 医院档案得不到充分地开发利用。

由于档案系统长期形成的封闭或半封闭环境的影响, 许多档案工作者仍然停留在“重管轻用”的观念上, 档案信息的开发和利用方式单一, 形式陈旧, 档案室设备、技术条件落后, 造成了医院档案开发利用工作停滞不前, 使许多具有参考价值的档案发挥不出价值。

(四) 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严重影响档案科学管理水平。

过去, 一些档案工作者由于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 认为档案管理工作技术含量低, 在单位中不受重视, 工作得过且过, 不思进取, 仅处于你移交我接收, 你不交我不管, 许多档案资料其实只是处于长期堆放的状态, 没有及时整理归档, 更谈不上利用, 有些部门甚至为了自己工作上的方便, 文件资料不按规定及时移交, 归档, 甚至将档案据为己有, 给档案的保存、查找和利用带来很大的困难。

二、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策略

(一) 争取领导重视, 增强档案意识。

医院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档案管理工作, 档案工作的发展与提高离不开领导重视。因此, 要把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医院重要议事日程, 与医院业务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发展。首先, 要加强档案法规的学习、宣传, 增强全员的档案意识, 特别是档案管理人员及领导干部的档案意识。其次, 要大力宣传档案管理工作, 使医院领导、中层干部、职工都能充分认识到档案的重要性, 更好地支持档案管理工作。

(二) 完善档案规章制度, 建立科学的档案管理体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档案管理手段的更新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必须建立与之相应的科学的档案管理体系, 明确职能。多数医院原来的档案管理工作没有独立的机构, 造成档案管理工作没有自主权, 工作处于被动状态。医院应通过认真地调查研究, 制定相应的改革措施, 逐步建立医院档案管理的职能机构, 确立档案室在医院中的地位, 实现档案管理从分散模式向集中模式的转变。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 医院各级部门要严格把关, 责任到人, 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医院应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科室管理责任书之中, 与科室主任工作实绩考核奖惩挂钩, 明确科室主任对科室档案工作的管理责任, 抓好归档材料的收集、整理, 促进档案管理的规范化。

(三) 重视档案的开发利用, 实现档案的应用价值。

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出档案的作用, 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档案信息的需求, 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成败的关键。档案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提供利用, 档案管理人员要树立服务意识, 使医院的档案为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服务。同时, 积极开展多种编研活动, 对信息进行开发, 编写各种专题汇编, 为利用者提供多方面、有实效的信息。

(四) 重视业务理论学习, 提高综合素质。

上一篇:新型小城市下一篇:动画的夸张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