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权保留买卖

2024-08-29

所有权保留买卖(精选七篇)

所有权保留买卖 篇1

许多国家认为, 合同中的所有权保留条款虽放弃了某些民法上的原则, 例如当事人一旦订立合同, 所涉标的物的所有权即发生转移, 即使买方还未交货或买方还未支付货款等, 但它是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原则的体现, 也符合公共政策的要求, 在合同中订立这样的条款是有法律效力的。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 分期付款的买卖方式被普遍承认, 所有权保留的买卖合同广为流行。在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也经常订立这样的条款。因其不仅有益于保护交易安全, 促进商业销售, 而且于买受人颇为有利, 使其能够在支付全部价金前实现对物的占有、支配和受益。

目前, 大陆法系国家如德国、法国、荷兰、丹麦等均承认所有权保留条款;属英美法系的英国规定有与所有权保留相类似的租买制度即租买人在分期支付了全部约定租金后, 可以将租买合同变为买卖合同支付购买价格而取得货物的所有权。我国也认可在合同中订立这种条款, 中国新合同法第134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在买卖合同中约定买受人未履行支付价款或其他义务的, 标的物所有权属出卖人”。订立了所有权保留条款的买卖合同中, 当买方不履行付款义务时, 卖方可以通过比较简单的方式如以挂号信主张解除合同;如买方不予以配合, 卖方可以诉诸法院解决, 要求追回货物、赔偿损失。买卖合同中约定所有权保留条款情形下, 买方占有货物但尚未支付货款而破产时, 卖方能否援引或在什么条件下可以援引所有权保留条款, 从而可以对抗买方和买方的其他债权人, 向破产管理人主张从破产财产中取回货物, 而不依破产程序进行求偿, 这对卖方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破产程序是对破产人财产的概括性强制执行程序, 破产宣告有保全破产人占有的所有财产的效力。破产宣告时, 不论破产人占有的财产是否为破产人的责任财产, 均移转于破产管理人占有支配, 未经破产管理人的同意, 任何人不得对破产人占有的财产加以处分。而且, 法律并不要求破产管理人在接管破产人的财产时先查明破产人的责任财产。由此, 破产管理人在接管破产人的财产时, 为保全债权人的共同受偿利益, 实际上将破产人占有的所有财产不加区分地一同予以接管。这样, 就有可能将原不属于破产财团的他人财产也归入破产财产加以管理。

为了消除或纠正破产管理人占有管理的现实财产同破产财产之间的不一致现象, 各国的破产法一般都设立了取回权制度。破产法的取回权是指因破产管理人所接管的财产中有不属于破产财团的他人财产, 该财产的所有人不依破产程序而直接请求从破产财产中取回该项财产的权利。我国现行企业破产法对此也作出了规定, 该法第29条规定:“破产企业内属于他人的财产, 由该财产的权利人通过清算组取回”。破产取回权是基于民法上的原因而享有的权利。因此取回权之构成, 无需特别的成立要件, 只以符合民法的规定为已足。权利人欲取回被不当归入破产财团的财产时应当有合法原因存在。理论上把成立取回权的合法原因, 称之为取回权基础。取回权基础是依民法所产生的物的返还请求权。物的返还请求权, 因其产生根据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不以所有权为限, 与所有权处于同一地位的其他财产权利均在其列, 但以所有权为基本形态。既然取回权的法律性质是破产法对实体法上已有的财产权利的承认与保护, 并非破产法新创的权利, 物的权利人在实体法上的权利, 不应因破产宣告由破产管理人将该项财产列为破产财团而影响其权利的原有性质。因此, 物的权利人基于包括所有权保留等特殊形态的所有权或者其他物权, 不仅对于一般的加害人可以主张返还请求权, 对于破产管理人也可以作出相同的主张, 只因此项权利的行使于破产程序中, 故称为取回权。

从上述破产取回权的概念及性质上看, 买方破产时卖方援引所有权保留条款取回货物属于破产法上的取回权的说法是比较有说服力的。但也有人主张这种权利是一种担保物权。基于这种观点, 卖方进行了物权担保登记, 就可以援引所有权保留来对抗卖方及卖方的其他债权人;如买方不进行登记, 一旦买方破产, 卖方的地位与其他普通债权人的地位是一样的, 不能作为该货物的所有人要求取回该货物。由于理论上对所有权保留存在如此不同的见解, 因此在破产情形下, 所有权保留条款效力的承认问题上各国存在明显分歧, 有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即承认说和否认说。承认说认为买卖合同中订有所有权保留条款的前提下, 卖方可以在买方破产时追回货物, 而不必参加破产程序。而否认说则主张, 在买方破产的情况下不应当承认所有权保留条款的效力, 卖方对货物没有追回权, 应参加破产程序的分配。

所有权保留条款案例 篇2

案情简介

2005年境内某公司与香港一公司签订价值15万美元的出口合同,而提单所载明的最终收货人为美国一公司。合同规定的支付条件为:20%货款预付,80%的余款在香港公司收到提单传真件后T/T支付。境内出口商按照合同约定在收到20%预付款后,于同年5月发货,并传真提单给买方,但之后却始终没有收到香港公司应支付的货物余款。

经调查,最终买家美国公司已将货物提走,并预先支付全额货款给香港公司。香港公司以没有收到最终用户的货款为借口,拖延80%余款的支付,实质上却将已收货款挪用他处。而且香港公司规模较小,已经出现财务问题。出口商面临既失去货权,也可能失去货款的尴尬境地,只能向财务能力薄弱的香港中间商进行追讨。

案情分析

以上案例并非罕见。我国出口贸易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中间商进行的,提单中的收货人与合同中的买方不一致,出口商与最终买家无直接联系,货物所有权经常是在中间商环节就发生了转移。由此我们建议广大国内出口商须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商务谈判,签订贸易合同,同时在可能的情况下,使用货权保留条款。 如果在合同中规定相关的所有权保留条款,此类案例是否存在转机?在此分析如下。

其实货权保留条款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早在1973年就有相关的案例出现。荷兰一出口商向英国买方出口一批货物。对于其中部分货物,英国买家将其出售给第三方最终买家。在荷兰企业与英国公司签订的合同中规定“交付货物的所有权只有在买方清偿了对卖方的所有债务后才转移给买方”。后来买方破产,卖方有10万美元货物未收回。破产管理人证明以买方名义存入银行的款项有3万美元,该款项是买方向第三人销售卖方货物的收益。荷兰出口商作为原告,主张对保管人账户中的款项享有物权权益,并追索转售项下的收益。被告英国买方承认合同中相关条款的效力,但同时主张一旦货物销售给善意第三方,则被告与原告之间的关系应为纯粹的债权债务关系,原告不应享有对转售货物收益的追索权。法院最终判定,合同条款表现出设立诚信关系的意旨,即买方实质上以受托人的身份占有货物,但有权在正常情况下向第三方销售该货物。在被告没有将全部货款付清之前,原告实际享有的应为该货物的物权,因此享有追索转售收益的权利。

上述案件就是著名的Aluminium Induxtrie Vaassen BV v. Romalpa Aluminium Ltd 案件。通过这一案的判决,卖方可以利用所有权保留条款从已出卖的货物上获得收益。保留货物所有权的条款被称为“Romalpa”条款,自此案以后,该条款得到广泛应用。

条款常识

所有权保留买卖 篇3

考察有关国际条约,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和《维也纳国际买卖公约》中都未规定所有权保留制度。但是, 在国际贸易中所有权保留制度经常被应用于实践之中。该制度的法律规定多见于各国的国内法律, 而由于各国的法律传统及文化的差异, 导致各国的法律规定产生冲突。因此, 在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 关于所有权保留条款法律适用的冲突是国际货物买卖中的一个难点问题。

二、对所有权保留的法律性质分析

所有权保留, 是指在移转财产所有权的商品交易中, 根据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的约定, 财产所有人移转财产占有与对方当事人, 但仍保留对该财产的所有权, 待对方当事人交付价金或履行特定义务后, 该财产所有权才发生移转的一种法律制度。所有权保留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是以其它物权为基础的, 所有权保留是一种担保权益, 但其与一般担保物权是不同的:

第一, 在抵押或质押情况下, 需要抵押人或质押人提供另外的有价值的物品, 而所有权保留是不需要提供另外的有价值的物品, 而是直接在标的物上实现担保权益。只需一次交付, 既实现了卖方交付标的物的义务, 又实现了卖方的担保权益的设立, 比设立一般担保物权更加便捷, 进而使得交易更加效率和迅速。另一方面, 无需其它有价值物品的闲置, 实现了物尽其用。

第二, 卖方始终享有的是所有权, 当买方不履行义务时, 卖方可以使其所有权回复完满状态, 比一般担保物权更有力。

第三, 在买方陷入破产时, 卖方可凭借所有权取回标的物, 但有的国家认定其为取回权, 例如德国;有的则认定为别除权, 例如日本。由此可见, 所有权保留制度下, 卖方享有的是不同于一般担保物权的担保权益。

在所有权保留买卖中, 在价金清偿以前, 出卖人仍是法律上的所有人, 享有形式上的所有权, 但其所有权为担保性所有权, 应受到担保目的的限制;而买受人虽然有取得所有权的期待权, 并且享有类似所有人的地位, 但他并不是法律上的所有人。可见, 双方当事人的权利相互制约, 此消彼长, 谁都不享有完整的所有权。总之, 所有权保留制度的法律性质是不同于传统担保物权的新型的担保制度。

三、各国关于所有权保留的立法实践

关于所有权保留的理论及实践, 大致可以从英美法系制度和大陆法系制度两个方面进行考证和讨论。

(一) 英美法系

1、英国,

1 9 7 6年, 根据A l u m i n i u m Induxtrie Vaassen BV v.Romalpa Aluminium Ltd一案的判决, 卖方可以通过所有权保留条款从已出卖的货物上获得益处。保留货物所有权的条款被称为“Romalpa”条款, 自此案以后, 该条款得到广泛应用。

根据1979年《英国货物买卖法》第17条, 货物所有权转移的时间由当事人双方约定。通常有以下三种方式, 可以使当事人实现所有权保留:第一, 当事人在合同中明确约定所有权保留;第二, 根据1979年《英国货物买卖法》第19条第二款, 在卖方使用指示提单的情况下, 需根据卖方指示交货, 卖方保留货物处置权利, 货物所有权不转移;第三, 根据1979年《英国货物买卖法》第19条第三款, 若卖方将以买方为支付人的汇票和货物物权凭证一起交给买方时, 表明卖方保留了处置货物的权利, 货物所有权不转移。

在1980年邦德渥斯申请案中, 确认了合同中的所有权保留条款仅仅使卖方对货物保留了“衡平法上的所有权和收益权”, 而并不妨碍所有权依《货物买卖法》第18条的移转。因此, 所有权保留使卖方获得的只是衡平法上的担保权。

在合同有明确约定的情况下, 分为“简单的所有权保留条款”和“扩张的所有权保留条款”。前者只是在合同中规定:“买方在履行完支付价款义务前, 所有权不转移给卖方。”后者会在合同中约定:“买方在履行完支付价款义务前, 所有权不转移给卖方, 若买方转卖货物或在生产过程中将货物消费掉, 则须以其制成品抵偿。”根据判例, “简单的所有权保留条款”无须登记即可生效, 而“扩张的所有权保留条款”需登记才能生效。

2、美国

19世纪初, 动产不转移占有抵押制度, 分期付款买卖;19世纪末, 动产抵押发展到附条件买卖, 应用于分期付款买卖。不是根据权利转移的理论或占有转移的理论来对动产担保进行规范, 而是对所有如动产按揭、附条件销售、信托收据、保理人留置权、应收债账等动产担保形式进行抽象, 将其统一归于“担保权益” (security interests) 之下, 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规范。因此, 所有权保留制度在《美国统一商法典》中是以“担保权益”的面目展现出来的。其第1-201 (37) 条规定, 出卖人在货物已装船或交付给买受人后对货物进行的所有权保留, 在效力上相当于对“担保权益”的保留。根据《统一商法典》2-401, 当货物特定后, 买方获得“特别财产权”, 卖方在货物已发运或已交付给买方后所保留的对货物的所有权 (财产权) , 效力上只相当于保留担保权益。买方获得的“特别财产权”, 是附条件的所有权, 标的物上会有卖方的货物价款担保权。根据第9--107条规定, 若这种担保权益是为了担保标的物的价款的部分或全部, 则构成“价款担保权益”。

(二) 大陆法系

1、德国

所有权保留制度在德国较早出现, 但一直并未成文化, 只是通过法院的判例起来的。相关的立法是《德国民法典》, 该法第455条肯认了支付全部价金是所有权移转的推迟生效条件。除此以外, 《交易普通条款法案》中规定的普通交易条款中有所有权保留条款, 由于标准条款被当事人广泛适用, 所有权保留条款得以迅速发展。

2、法国

法国不采用物权行为独立原则, 在所有权转移方面, 一直采用意思一致原则。即所有权于当事人达成合意时转移。但由于法国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 因此当事人间若就所有权保留达成一致, 则肯认所有权保留有效。最初, 法国的所有权保留制度只肯认了买受方处于盈利状态时所有权保留的可执行性以及简单所有权保留的可执行性。1985年关于公司清算的法律中, 规定了货物买受人进入破产程序时, 所有权保留的可执行性。1994年法律修改, 所有权保留的效力能够及于已经混合入其它货物的标的物, 据此, 法国法承认了“扩张所有权保留”。在法国所有权保留被称为“担保之王”。

3、中国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 所有权保留制度适用于动产和不动产, 且对其的设立没有要求必须是书面形式, 但从证据角度讲, 本文认为订立书面形式是最好的选择。设立所有权保留买卖的双方应包含以下权利义务: (1) 出卖人对标的物享有所有权, 享有支付价款和履行其它义务的请求权, 还包括当买受人不履行支付价款或其它义务时取回标的物的权利;出卖人的义务则包括了交付、瑕疵担保等。 (2) 买受人享有对标的物的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 享有履行相应义务后即可取得标的物所有权的期待权, 以及当出卖人行使取回权之后, 在法定或出卖人指定的期限内, 其得以在履行其义务的情况下行使的回赎权;买受人的义务则体现在约定的条件支付价款、对标的物妥善保管使用等等。

四、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所有权保留条款的应用

所有权保留制度的出现首先是在实践中, 商人之间在买卖合同中的一种关于卖方与买方的利益平衡的合同设计, 而且在所有权保留制度中, 无论是简单的所有权保留、延长的所有权保留或扩大的所有权保留均由当事人在合同中自由约定。这种合同设计实现了双方的利益最大化, 因而得以广泛应用和发展, 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法律制度。从所有权保留制度的起源来看, 该制度是当事人合意产生的, 因此我们在考虑所有权保留条款的法律适用的问题时, 应追本溯源, 尊重当事人的合意选择, 应适用买卖合同的自体法。另外, 由于各国考虑到发挥物的经济效用, 避免任意对物设定种种负担, 并为了安全与便捷, 而均采“物权法定主义”以限制当事人之私法自治。在所有权保留制度中, 买受人得到的有权占有的权利属性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多数国家认为买受人得到的是对所有权的期待权, 但由于“物权法定主义”, 期待权的物权法律地位难于被承认。因此, 关于买受人的期待权的法律适用不可以依物权法律适用的原则“物之所在地法”确定期待权的法律适用。对于第三种做法, 只限于买受人陷入破产的情况, 关于将基于所有权取回标的物, 有的国家认为所有权保留是一种担保, 因此将之归于破产中的别除权;有的国家认为所有权保留的是所有权, 因此将之归于破产中的取回权。因此关于如何认定基于所有权取回标的物的性质, 应该严格适用破产的准据法。但是此时有一个问题难以解决, 即在法院地法中可能不存在所有权保留制度, 或否认所有权保留制度, 那么, 这就可能有违当事人的预期。设计所有权保留制度的初衷, 在于防范买受人破产时出卖方的债权得不到清偿, 因而设计了所有权保留, 使得出卖人能够凭借所有权优先受偿, 而一旦所有权保留适用法院地法, 则有可能不能保护出卖人的利益。

五、结论

所有权保留制度从出现到现在, 已经发展成为各国普遍接受的比较成熟的法律制度。从微观上看, 所有权保留制度建构了一个平衡当事人双方利益的精妙构思, 兼顾了交易安全和交易效率;从宏观上看, 一方面, 它促进了生产, 刺激了消费;另一方面, 所有权保留制度的融资功能使得金融机构能够介入交易, 从而促进了金融业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国际货物买卖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而所有权保留制度在国际层面的建构, 将对国际货物买卖的发展空间的扩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 本文建议, 其一, 应尽量协调各国有关所有权保留制度的立法;其二, 在国际实体法条约中对所有权保留制度做统一规定;其三, 在国际冲突法公约中做有关所有权保留条款的法律适用的统一规定。

参考文献

[1]、王轶《民商法论丛》第16卷《所有权保留制度》

[2]、李辉东《民商法论丛》第18卷《所有权保留制度研究》

[3]、李巍著《〈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评释》法律出版社 2002年版

[4]、〈美〉著徐文学译《货物买卖合同——美国统一商法典第二篇精解》 山西经济出版社 1992年版

汽车所有权保留转让合同 篇4

转让人:被转让人:兹因转让人向被转让人转让车辆,双方约定条款如下:

一、转让车辆:

二、转让车辆于年月日交被转让人占有使用,但在年月

日之前,转让人保有车辆及其附件的所有权。在所有权没有发生转移之前,双方

应遵守下列条件:

(一)转让人不得擅自将车辆转让给第三方、抵押、买卖、提供担保、赠与

第三方或为其他任何处分。

(二)被转让人不得擅自将车辆买卖、抵押、提供担保、赠与他人。

(三)被转让人须妥善保管维护使用车辆,不得毁损车辆或涂灭车辆上名

称、商标、厂牌与编号。

(四)车辆(包括零件、附件)因火灾、盗窃以及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而

发生的损失由被转让人承担。

三、转让人转移车辆使用权的条件:

四、被转让人取得车辆所有权的方法:

五、被转让人如将车辆保险,其受益人应列为转让人。如今后发生车辆事

故,转让人应积极配合被转让人按照中国境内保险公司制度对事故车辆进行理

赔。

六、就本合同所产生的一切纠纷与诉讼以由车辆所在地的地方法院管辖。

七、其他条件:

(一)转让人承诺于年月日前,将车辆运抵中国境内。

(二)当车辆进入中国境内,转让人依照中国法律,将车辆报关以及上牌

等手续全部完成后,即车辆可以在中国境内行驶,此时,车辆使用权发生转移。

(三)所有费用,包括但不限于运输费、报关费、购买或拍买车牌费等均

由转让人承担。

(四)其他未尽事项,如有需要,双方可另行协商一致,订立书面补充协

议。

转让人:通讯地址:电话:签字:日期:

论所有权保留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篇5

关键词:所有权保留;制度;完善

一、所有权保留的内涵及其制度作用

所有权保留,一般认为是指在转移财产所有权的商品交易中,根据法律的规定或者当事人的约定,财产所有人转移标的物的占有于对方当事人,但仍保留其对该财产的所有权,待对方当事人付清价款才将财产所有权转移给对方当事人的制度。

通常认为,所有权保留制度的出现可追溯至古罗马法时代。如《十二铜表法》第6表第8条规定,“出卖的物品纵经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的,其所有权并不转移。”但对于所有权保留制度的广泛承认与运用,应始于19世纪后,因当时分期付款买卖及相关的各种交易形式的普遍流行,出卖人基于交货后面临的价金难以收回之风险,为保证交易安全与便捷,作为以价金之清偿为标的物所有权转移的前提条件的所有权保留制度便应运而生。

所有权保留制度之所以日益盛行,王鉴泽认为“保留所有权之主要功能,虽在于保障债权,但亦深具社会经济意义,盖出卖人之债权既获保障,可籍分期付款方式大量出售货物,并可舍弃通常为保全价金而附加之各种苛严条款,其于增加生产,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贡献甚巨。”对于买受人来说,则可利用分期付款方式,首付部分价款后便占有利用标的物,尽早地从中获得利益,尤其是通过对标的物的再转卖或再加工,买受人借此可偿还价金债务,而无须依赖他人或另行提供担保物作为偿债担保,对买受人起到融资的目的。由于具有其他担保方式所无可比拟的这些优点,所有权保留的担保方式在交易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我国《合同法》等对所有权保留制度的规定及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条款

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合同法》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在买卖合同中约定买受人未履行支付价款或者其他义务的,标的物的所有权属于出卖人”。2012年3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主要规定包括:“第三十四条买卖合同当事人主张合同法第一百三十四条关于标的物所有权保留的规定适用于不动产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第三十五条当事人约定所有权保留,在标的物所有权转移前,买受人有下列情形之一,对出卖人造成损害,出卖人主张取回标的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①未按约定支付价款的;②未按约定完成特定条件的;③将标的物出卖、出质或者作出其他不当处分的。取回的标的物价值显著减少,出卖人要求买受人赔偿损失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第三十六条:买受人已经支付标的物总价款的百分之七十五以上,出卖人主张取回标的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在本解释第三十五条第一款第③项情形下,第三人依据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的规定已经善意取得标的物所有权或者其他物权,出卖人主张取回标的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第三十七条:出卖人取回标的物后,买受人在双方约定的或者出卖人指定的回赎期间内,消除出卖人取回标的物的事由,主张回赎标的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买受人在回赎期间内没有回赎标的物的,出卖人可以另行出卖标的物。出卖人另行出卖标的物的,出卖所得价款依次扣除取回和保管费用、再交易费用、利息、未清偿的价金后仍有剩余的,应返还原买受人;如有不足,出卖人要求原买受人清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原买受人有证据证明出卖人另行出卖的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除外。”

(二)存在的问题

1999年的《合同法》关于保留所有权条款无疑是禀承1986年开始实施的《民法通则》第七十二条而来,即“按照合同或者其他合法方式取得财产权利的,财产所有权从财产交付时起转移,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198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84条对其作了进一步解释:“财产已经交付,但当事人约定财产所有权转移附条件的,在所附条件成就时,财产所有权方为转移。”虽然《合同法》意图对其作出更加明确规定,并且“买卖合同解释”冀图以较大篇幅对所有权保留制度作进一步详细规定,但是,所有权保留制度存在的内存缺陷却是明显的。除一般学者公认的所有权保留制度存在的三方面问题外,即:一是没有建立应有的公示制度,没有登记,使得所有权保留制度与动产物权以交付作为公示方式产生冲突,既不利于保护出卖人的利益,也可能对善意第三人的利益构成侵害。二是没有限制所有权保留适用的种类范围,使得汽车、船舶、飞行器等特殊动产的登记的效力的公信力可能受到影响。三是在未确认合同解除的情况下,单独设立所谓的取回权,却对合同的效力不加处理,出卖方取回标的物就缺乏法理基础。本文认为还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规定买受人“未按约定完成特定条件的”作为出卖人取回权的标准,指代不明。《合同法》第一百三十条规定:“买卖合同是出卖人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于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合同”。给付价款的义务可以认为属买受人的主义务。而依据相关法理,从义务依合同的约定或者法律的規定,违反从义务也可构成解除合同之依据。而附随义务作为履行的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不会产生解除合同之后果。纵观《合同法》各条之规定,尤其是第九章“买卖合同”各条之规定,均难以找出买受人除付款之外,还有何“未按约定完成特定条件”可能导致出卖人解约的情形。“买卖合同解释”第三十五条后面的条款内容也均不涉及此所谓“特定条件”的内容,因此,“未按约定完成特定条件的”作为取回权的条件之一的内容似属多余。

其次,规定买受人“将标的物出卖、出质或者作出其他不当处分的”作为出卖人取回标的物的标准亦存在不当之处。如买受人属于生产经营者,其购买出卖人的产品,很大可能属为制造其他产品并出售,有的属于低值消耗品随时可能被消耗掉,有的必须用于第三者(如医疗产品等),因此,即使买受人于签订合同时迫于出卖人之要求或自身经济压力,签署同意出卖人所有权保留条款的合同,但法律条文简单规定买受人不得“出卖”或“出质”标的物,否则出卖人可取回,明显违反了相关经济活动规律,同时亦明显存在与善意第三人利益冲突问题,取回权亦将难以实现。

其三、没有对买受人应付价金的金额、迟延履行的期限以及出卖人是否应当进行催告等事项作出必要的限制。出卖人直接行使取回权,等于直接剥夺了买受人的抗辩权,尤其是涉及到产品质量的抗辩权,导致买卖双方权利、义务的严重失衡。如果仅仅因为买受人一次或少量金额未支付或者迟延履行期限不长,一律以未付款达到25%及以上为界,在难以认定买受人构成《合同法》第九十四条第(四)项规定的根本违约的情况下,出卖人就行使取回权,这既不符合诚实信用原则的要求,也没有充分地保护买受人的期待权。其将对商品交易构成不应有的妨碍,也可能给别有用心的人造成可乘之机。

同时,规定“双方约定的或者出卖人指定的回赎期间内”买受人未回赎,出卖人可另行出卖似有欠缺。在买受人经济状况严重恶化,双方互不信任,以致要解除合同的情况下,要约定“回赎期”很可能只是一句空话。而“出卖人指定的回赎期”只可能对自己有利。如果新买受人亦属分期付款,对照原买受人未能按期付款导致出卖人取回标的物的情形,是否构成因果轮回?出卖人取回标的物的意义何在?

更进一来说,现时市场上很少有稀缺产品。除非特定的极少数产品其二手市场不发达,绝大多数产品二手市场一般均可另行购买。在买受人陷入绝境不得不让出卖人取回标的物的情况下,再要等待买受人决定是否立即赎回,似乎多此一举,过于牵强。再说,对于构造复杂、技术含量高、严重依赖于出卖人安装调试与保养、金额巨大的产品,即使买受人可以回赎,回赎后如出现质量问题如何分清责任?如出卖人未向买受人指定回赎期却自行出卖,其责任如何承担?因此,规定回赎期到底有无必要,显然存在疑问。

最后,“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市场价格标准很难把握。有的产品,市场价格变动非常快,不同时间的价格相差很大,促销价与平时统一售价亦相差很大,国内外市场价格甚至相差数倍,国内不同地方的价格差别亦相当大。标的物何时出售、在哪一市场出售,应否允许买受人以出卖人所谓市场价优先赎回?如果这些问题不明确,赋予出卖人的单方二次出售权,排除了买受人对于标的物二次出售价款的发言权,无疑等于破坏了合同相对严肃性,不利于市场交易的平稳运行。

三、对我国合同法所有权保留制度完善的意见

首先,建立所有权保留的公示制度

鉴于动产所有权保留制度问题的根本在于动产买卖的所有权保留缺乏相应的公示制度,因此,建立所有权保留的公示制度就成为解决问题的根本,在法律上应当建立登记制度。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采取的意思成立主义、书面成立主义、登记成立主义及书面成立一登记对抗主义设定所有权保留的不同方式,本文认为,应采信“书面成立一登记对抗主义”作为公示方式。因其将登记作为对抗要件,赋予当事人意思选择的自由。当事人如欲保护其权利,可通过登记将标的物的权属状况予以公示,依法防止因善意第三人的介入所导致的利益失调。尤其是,在所有权保留的分期付款买卖当中,标的物多为价值较大的动产,当事人在进行交易时一般都较为谨慎,“书面成立一登记对抗”的制度一旦切实实施,为保障自身利益及交易安全,买卖双方必将借助该制度尽力查明标的物权属是否存在瑕疵,这必将有助于防止不当交易现象的产生。

具体建议为:

(1)区分动产的种类而进行不同的立法:对于车辆、船舶、飞行器等特殊动产,采登记生效主义;对于车辆、船舶、飞行器之外的其他动产,则可采登记对抗主义,允许当事人自愿选择是否办理登记,未经登记的所有权保留,对买卖合同双方当事人之外的第三人不发生法律效力。

(2)限定所有权保留范围。应规定所有权保留标的主要限于为买受人自用的金额较大的固定资产,而不是低值易耗品或者作为某一产品的添附部分将出售给第三人的产品。同时考虑到標的物种类繁多,要求全部的所有权保留买卖都进行登记,显然不太现实;而登记制度本身易暴露当事人的经济状况,可能妨害企业的经营。因此,建议所有权保留登记的标的物交易价值宜以6-10万元以上为宜。登记的内容要便于对保留所有权的产品进行区分,以使第三人能明确区分哪一标的物进行所有权保留。至于公示的内容则建议简洁——为最大限度保证公示信息的查询的效率,建议可借鉴2014年7月23日国务院公布的《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规定的形式,在网上直接公示所有权保留的具体标的物信息。

(3)所有权保留的登记机关。可参照《担保法》中关于办理抵押物登记部门的规定,车辆、船舶、航空器的所有权保留登记机关为该类运输工具的登记部门,企业设备及其他动产的所有权保留的登记机关为买受人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其次,限制出卖人取回权的范围,规定出卖人解除合同及行使取回权的通知义务以及买受人的异议权利

(1)鉴于前面的分析,建议删除“买卖合同解释”第三十五条“(二)未按约定完成特定条件的”的内容,如果以买受人有不当使用甚至故意损毁标的物,可能造成标的物严重贬值的情形作为条件,可在第(三)项内一并写明,作为取回标的物条件。否则,如出卖人任意设定取回标的物的“特定条件”,既于法无据,亦给法院判决带来困难。

(2)针对取回标准仅限定为买受人欠款的比例,而未限定欠款金额,可能对司法审判资源造成巨大压力的问题,建议除规定买受人未付款比例外,还应规定欠款至少达到一定金额之上,如人民币5万元以上。

(3)考虑到买受人欠款的原因、期限、金额与比例等的不同,建议可参照瑞士等国规定,只有在买受人拖欠两期以上付款,或是拖欠最后一期付款达到规定的比例与金额时,出卖人才有权行使取回权。同时建立出卖人的催告制度——出卖人催告后,买受人仍不付款的,才允许出卖人行使解除合同权及行使取回权。当然,如买受人基于产品质量等问题对出卖人提出异议的,则应由法院判决是否支持出卖人的取回权还是判决由买受人直接支付欠款(或者减价后付款)。因此,本文认为,应在“买卖合同解释”第三十五条后面加上但书的规定,即“但因出卖人未能履行相关法定与约定义务导致买受人未能付款的,或者买受人已提供担保的,出卖人主张行使取回权,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最后,完善买受人的回赎权内容

(1)因不同产品的性质、复杂程度、价值、出售周期不同,而买卖双方约定回赎期几乎难以作到,因此建议以法定形式确定合理的回赎期。而基于前面的分析,建议将“买卖合同解释”第三十七条的“买受人在双方约定的或者出卖人指定的回赎期间内,消除出卖人取回标的物的事由,主张回赎标的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买受人在回赎期间内没有回赎标的物的,出卖人可以另行出卖标的物。”改为“应给予买受人不少于7个工作日的合理回赎期。买受人在回赎期内或者双方约定的期限内同意即时付款,主张以取回和保管标的物的费用与未清偿的价金及利息的价格回赎标的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买受人在回赎期间内没有回赎标的物的,出卖人可以另行出卖标的物。”

(2)赋予买受人再出卖请求权。在出卖人行使取回权后,买受人得于出卖人取回标的物的一定期限内,以书面形式请求出卖人将标的物再行出卖,而不可长期闲置。如出卖人一直未能出卖标的物,则应允许买受人以取回和保管标的物的费用与未清偿的价金及利息的价格随时回赎。且出卖人在再交易前不可自用或交与第三方擅自使用标的物,否则应计算相应的租金,买受人主张回赎时,可要求扣除相关租金;

所有权保留客体范围研究思考 篇6

关键词:所有权保留,客体,动产,不动产

所有权保留的客体范围,是指作为买卖标的物的哪些财产可以设定所有权保留。从所有权保留买卖的理论和司法实践来看,各国或地区关于所有权保留的规定多针对的是动产,而对不动产是否适用还存有争议。

可适用所有权保留的动产范围,有的国家不作限制。如《德国民法典》第155条,《意大利民法典》第1523条等规定只要可以作为买卖标的物的都可以进行保留所有权。有的做了界定和限制,如《瑞士民法典》第715条第2款规定:“牲畜的买卖不得保留所有权”,以除外条款的形式限制了动产的范围。

法国在1994年以前,涉及所有权保留的诉讼仅适用于“商品”。自1994年法律颁布之后,“商品”被更广义的概念“货物”所代替。所有权保留不仅适用于有体物如商品、设备和工具,而且适用于企业的营业权(the goodwill of a business)、商标权、专利权以及其它无形物。

英美法则将所有权保留买卖的标的物直接界定为“货物”,英国《货物买卖法》将货物界定为“除金钱和不动产以外的各种动产”。在美国《统一商法典》中,货物意指“确定到买卖合同项下时所有能移动的东西,但支付价款的金钱、投资证券和无体财产权除外。”因此,在英美法中,所有权保留的客体也不包括不动产。

我国台湾地区《动产交易担保法》第4条则以正面例举的方式规定了可以采用所有权保留买卖动产的范围,即机器、设备、原料、半成品、成品、车辆、农林渔牧产、牲畜及小船。并且授予“行政院”对各类标的物具体名称视事实需要和交易性质以命令定之,据此,“行政院”于1965年颁布了具体物品的分类表。法律所以授权“行政院”以命令决定动产担保的交易客体范围,其原因“立法院”解释是为避免在产业不发达情况下,由于资金过于融通而使生产过分提高,致使储蓄过于减少而影响开发基金的储蓄。台湾地区的立法政策主要是基于所有权保留可以刺激消费功能的考虑,对其能促进商品生产和流通的巨大作用重视不够。

笔者认为动产可以作为所有权保留的客体,但是需要对动产的范围作出一定的限制。我国的立法设计应该将以下动产排除出所有权保留的范围:(1)无形财产;(2)货币;(3)消耗物;(4)有不动产性质的动产(如汽车、船舶等特殊动产);(5)动物。因为所有权保留必须移转标的物的占有,而无形财产在其权利证书与占有分离的情况下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妨害无形财产的交易安全。而且所有权保留制度的目的在于实现对标的物本身使用价值的提前享用,而货币、无形财产等动产并不适合就其本身使用价值而为使用。再者,有体物中的可消耗物虽然可以为使用、收益,但将其为所有权保留买卖无法实现该制度的担保目的。所谓可消耗物,是指一经使用即消灭其实物形态的物。如果将该物作为保留所有权买卖的标的物,则买受人占有使用后,因标的物的实物形态即不复存在,其所有权也随之消灭。当买受人违约时,出卖人无法行使取回权,亦无法担保其价金债权的实现。另外,在我国,那些具有不动产性质的特殊的动产(如汽车、船舶等)与动产一样,需要以登记为所有权转移的要件。如果把它们作为所有权保留的客体,也会产生所有权保留与登记公信力之间的冲突。

不动产是否可为所有权保留买卖,各国或地区的立法对此规定不一。

《德国民法典》第925条规定,土地所有权转移的物权合意,不得附条件或者期限。因而在德国不动产的交易所有权保留并无适用的余地。据德国学者研究,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不动产所有权对国计民生有重要的意义,而附条件和附期限的不动产所有权转移中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会妨害不动产交易的安全。在瑞士,其《债务法》第217条第2款规定不动产不得为所有权保留的登记,故所有权保留客体仅以动产为限。法国民法对此未作明确的规定,然自1980年以来实务中认为不动产买卖也可以保留所有权。

在日本,所有权保留主要在《分期付款销售法》第7条中规定。《日本民法典》无明文规定。虽然在不动产买卖的情况下也有所有权保留,但因为《宅地建筑物交易法》第43条在一定条件下禁止所有权保留,因此,日本的所有权保留主要适用于动产的分期付款买卖。我国台湾地区的民法对不动产所有权保留未作明确约定,台湾学者史尚宽先生认为,在日本民法中,不动产所有权以当事人的合意而转移,其登记不过为对抗第三人的要件,固不妨解释为不动产可为所有权保留买卖。而在台湾地区的民法中,不动产之转移,除合意外,须经登记始生效力,而且登记对第三人有绝对效力(至少为公信力),一面以登记而发生转移之效力,一面又允许其保留所有权,观念上未免矛盾,且有害于登记的公信力,所以在台湾法上,附条件的不动产所有权之转移,应解释为不得为登记转移,仅可为所有权转移请求权的预告登记或于移转的不动产上为让与人设定抵押权。

我国《合同法》第134条对所有权保留的适用范围未作明确规定,有学者认为应当适用于不动产。如果所有权保留制度不适用于不动产,将使所有权保留制度的实践功能和价值大大削弱。王泽鉴认为,就实务而言,对不动产所有权转移附以条件,尚无必要,实例甚少,因此出卖人为保障其未获清偿的价金债权,尽可能就不动产设定抵押,或与土地登记簿为预告登记。刘得宽先生则持相反见解,他认为标的物为不动产时,因有登记公示方法,故可以采用设定抵押权的手段来确保价金债权的实现,但为节省费用以及避免繁杂的手续起见,在绝大多数的分期付款买卖中,也采取所有权保留,此时当事人不进行移转登记,但为保全将来所有权的转移,可以做预告登记。

笔者认为在我国大陆不动产不适用所有权保留有如下理由:①我国《合同法》第134条规定了买卖合同中可以进行所有权保留,对不动产是否可以设定未置可否,虽然根据《民法通则》第72条对所有权变动的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所有权转移的时间,但是对于不动产所有权变动还是应根据登记的时间。根据新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9条“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也就是说不动产所有权的变动原则上以登记为唯一生效条件。显然,这是一条强制性的规定,当事人对不动产所有权转移的时间和条件不得任意约定,当事人不得约定以价款付清为不动产所有权的转移条件,即使约定也是无意义或无效的。②虽然当事人不能约定不动产所有权转移的时间和条件,但并不是不能保留所有权。出卖人要求所有权保留的目的在于保障自己债权的实现,但是由于不动产所有权只因变更登记发生转移,只要出卖人的债权尚未实现,出卖人不为变更登记,实际上就可以保留不动产的所有权。而买受人对于变更登记是很渴望的,在这个鞭策下一定会及时地付清房价余款争取早日做产权转移登记。在不动产买卖合同中附以条件保留所有权实属多此一举。③即便买卖合同要求出卖人在价款付清前必须与买受人做产权转移登记,此时出卖人不再保留所有权,但是出卖人仍可对价款债权在房屋上设定抵押担保,而抵押权的成立也不以占有房屋为要件。这样出卖人可以凭借不动产抵押权担保自己的价金债权实现。现实中银行办理的购房按揭贷款就是这样的。至于预告登记制度,笔者认为,它的目的是保障买受人物权实现,防止出卖人一房二卖,造成买受人交了房款拿不到产权的尴尬现象发生。预告登记本身并没有担保出卖人价金债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英]劳森、拉登.财产法.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2].王泽鉴.王泽鉴法学全集(第一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3].陈本寒.担保法通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4].尹田.法国物权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5].余延满.货物所有权的转移与风险负担的比较法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6].瑞士民法典.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9

[7].董安生.英国商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1

论多重买卖之特殊动产的所有权归属 篇7

该条依次为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多重买卖中所有权的归属提供了四个判断标准: 是否受领交付、是否办理登记、合同成立时间的先后、交付优先于登记。[1]针对其中第四个判断标准, 即《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第10 条第4 项规定, 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甲将自己的一辆汽车先后出卖给了乙和丙, 分别签订了以该汽车为标的物的买卖合同。但甲将汽车交付给了乙, 后其又与丙一起办理了汽车所有权的转移登记, 该汽车被登记在了丙的名下。依据《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第10 条第4 项的规定, 乙已经取得了该汽车的所有权, 丙虽然办理了登记, 但该登记不具有优先于甲对乙之交付行为的效力, 丙不能取得该汽车的所有权。此时, 乙有权要求将该汽车登记在自己的名下。

然, 该规定亦引起了学界广泛的讨论。对此, 笔者比较诸多学者观点, 就该解释第10 条所存在的问题作出如下阐述。

一、存在的问题

在特殊动产多重买卖的情况下, 依据该解释第10 条与《物权法》第24 条的规定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物权归属结论。另一方面, 《物权法》对特殊动产物权变动采登记对抗主义的原因在于: 首先, 我国《海商法》、《民用航空法》等对于船舶与民用航空器的物权变动都以登记作为对抗要件; 其次, 船舶、飞行器和汽车等交通工具属于动产, 其物权变动本无须登记, 但若仅采用交付作为物权变动的要件不足以充分贯彻公示原则, 而仅采用登记生效要件则会增加交易成本。此外, 登记对抗并不意味着完全不需要登记, 只不过不以登记作为物权变动的生效要件, 登记仍然是特殊动产的重要公示方法。[2]根据《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的规定, 交付优先于登记, 这令国家登记机构的公信力大打折扣, 弱化了登记制度的意义, 当事人可能会轻视登记制度, 增加交易的风险。

然, 在法理逻辑上, 根据该解释第9 条的规定, 在一般动产多重买卖的场合, 它所采取的履行顺序是: 受领交付优先、先行支付价款优先以及成立在先的合同优先。而根据该解释第10 条的规定, 在特殊动产多重买卖的场合, 其所采取的履行顺序是: 受领交付优先、登记优先、成立在先的合同优先以及交付优先于登记。后者在特殊动产所有权的归属问题上并没有采取先行支付价款的标准。遗漏先行支付的情形不仅使法理逻辑不连贯, 也使其指导意义打了折扣。[3]

再者, 若A将自己的私人飞机卖给了B, 虽未交付, 但办理了登记, 后C明知A已将该飞机卖给了B且办理了登记, 仍提出欲购买该飞机, A同意并且将飞机交付给了C。依据《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的规定, 除了恶意串通及C积极侵害债权以外, C仍然有权要求进行更正登记。这种做法未免有保护“背信恶意”第三人之嫌, 可能会损害法律的公正, 不利于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二、《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第10 条规定的意义之剖析

登记制度的存在, 一方面有利于国家对特殊动产进行管理, 另一方面则有利于保护善意的买受人。《买卖合同司法解释》采交付优先于登记, 某种程度上违背了国家设立特殊动产登记制度的初衷, 但这样的规定可能有利于降低社会成本。因为出卖人已经将标的物交付给了买受人, 买受人很可能因该特殊动产形成了复杂的社会关系, 例如特殊动产已经毁损、买受人以该特殊动产与其他人订立了一系列的合同, 倘若此时登记人要求返还该特殊动产, 该买受人得到的可能是已经毁损的标的物。另一方面, 受领交付人可能会因此遭受很大的损失。在这个意义上, 该解释的规定有利于避免更多的纷争, 从而降低社会成本。

根据《民法通则》、《物权法》的规定, 在买卖合同合法有效的情况之下, 特殊动产的所有权自交付时起转移, 只是未经登记, 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这样的规定体现了登记制度的价值, 且有利于保护善意第三人利益, 也有敦促受领交付的买受人办理所有权转移登记的效果。但这可能会影响到特殊动产交易的便捷, 也会造成特殊动产在所有权归属上的不稳定。另外, 如果特殊动产是在外地甚至国外进行的交易, 登记对抗主义会增加当事人交易的成本。而若采交付优先于登记, 将会大大促进交易效率的提高, 降低当事人的交易成本。

此外, 《物权法》第24 条不是对该法第23 条以交付为生效要件的否定, 其只是对效力强弱和范围的补充, 特殊动产的物权变动仍应以交付为其生效要件。转让人向受让人交付了船舶、航空器或机动车辆, 即使没有登记, 物权也发生了变动, 只是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 反过来说, 转让人没有交付船舶、航空器或机动车辆, 即使办理了登记, 受让人也未取得其物权。[4]由此观之, 《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第10条采纳了该观点, 认为特殊动产多重买卖仍应以交付为生效要件, 且交付优先于登记。

三、结论

《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第10 条的规定存在着诸多不足,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与《物权法》相冲突, 虽然关于特殊动产所有权归属的规定, 立法者仍将其放在了《物权法》总则编的动产交付一节中, 说明该特殊动产多重买卖过程中的所有权归属仍应以交付为生效要件, 但同时也以关于登记对抗主义的规定对其交付的效力进行了限制。因为特殊动产不同于一般动产, 它们价值大、流通性强且具有潜在的社会危害性, 登记制度便于国家对此类财产进行管理, 也有利于交易的安全。在特殊动产多重买卖过程中, 不能一律采取交付优先于登记的方式, 其所有权归属问题仍应采交付生效主义, 但同时辅以登记对抗主义限制其交付的效力。买受人已为登记, 就应承认该登记的效力, 采登记优先于交付。若另一买受人能够证明登记之人具有恶意, 此时, 显然交付的效力高于登记。与此同时, 应努力完善我国的特殊动产登记制度, 从制度层面保障特殊动产交易的安全, 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程啸.论动产多重买卖中标的物所有权归属的确定标准—评最高法院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第9、10条[J].清华法学, 2012 (6) :63.

[2]王利明.特殊动产物权变动的公示方法[J].法学研究, 2013 (4) :127.

[3]陈春琴.特殊动产二重买卖的法律研究—以物权变动模式的立法选择为背景[D].华东政法大学, 2013.34.

上一篇:高压电气设备试验下一篇:农村居民消费信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