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教育功能

2024-07-15

和谐教育功能(精选十篇)

和谐教育功能 篇1

1. 挖掘高校档案教育功能, 促进和谐校园建设要把握“三个点”:

即“着力点”、“热点和难点”、“融合点”。

(1) “着力点”就是要始终坚持“育人为本”的理念。通过档案教育资源平台, 加强素质的培养、伦理规范的培养、高尚品德的培养, 使大学生成为“学习好、能力强、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 和谐向上的育人氛围才能在校园形成。

(2) “热点和难点”就是大学生的道德、诚信、人格等问题。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解决大学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就要充分发挥高校档案的教育功能, 尤其是高校档案中的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艰苦创业教育资源、名师及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等都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极好教材。

(3) “融合点”就是要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高校档案是一座连接历史和现实的桥梁, 通过高校档案这个纽带的中介作用, 激发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学生从历史的延续中懂得个人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文化素养、专业水平、创新能力都维系着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尊严;教育学生必须努力学习, 以坚实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去实现报效祖国的愿望和理想。

2. 高校档案教育功能有着自身的显著特点, 主要表现为引导性、示范性、激励性:

(1) 引导性。高校档案凝结着高校良好的校训、校风, 特别是培养目标、育人目的就是一面鲜明的旗帜, 引导着大学生成才的道路;像一盏指路明灯, 引导着大学生前进的方向;像一种无形的模具, 引导着人才的塑造。如清华大学的“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等, 许多高校都具有自身特色的优良学风和校风, 这是广大师生宝贵的精神财富。

(2) 示范性。教学档案审视了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水平及教学能力;科技档案反映了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学术实力;名人档案记载了在学校发展和在学科领域内造诣精深, 学术超群, 成就卓越, 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者、教授等。这些档案自身有着显著的示范性, 广

(3) 激励性。高校聚集着许多学者、专家和教授, 他们代表着科学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最新水平, 他们的风采和成果, 他们对崇高理想的执著追求, 对祖国对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他们高尚的精神境界, 优良的道德品质都在高校档案中得到体现, 它有一种催人奋进的激励作用, 能够激发大学生刻苦学习、发愤图强、蓬勃向上的意志, 激发大学生巨大的学习和工作热情, 增强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3. 实现高校档案教育功能, 促进和谐校园建设要在“四要”上下工夫。

(1) 档案教育内容要有针对性。高校档案内容非常丰富, 要根据丰富的档案内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高校档案要以完整的名人档案为依托, 用生动的图片和大量的实物, 展现优秀人物艰苦奋斗的成长历程及崇尚科学, 追求真理、开拓创新、赤诚报国的高尚精神和优良品格, 激励学生刻苦学习, 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紧密联系起来, 从而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高校档案中无论是教学档案、科研档案, 还是管理类档案无不渗透着各个学校良好的校风和优良的传统, 这无疑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和自律教育的模范读本。利用这些档案制作电视剧、幻灯片, 建立陈列室、科技馆等用于教学与教育活动, 在形象化的教育中进行思想教育, 使良好的道德品质进入学生的心灵。

(2) 档案服务方式要有创新性。档案服务创新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 创新档案服务手段, 开展档案网络信息服务。利用网络提供档案信息服务, 是新时期档案服务利用的新渠道。档案部门要不断创新档案服务手段, 推进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 为网上提供利用创造条件。做好电子文件归档工作, 对其中公开的档案信息加以整理, 建立各类全文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 并通过网络提供服务。第二, 创新服务方式, 提高服务层次。档案服务方式要从以手工为主向应用计算机技术、光盘技术、网络技术的低层次服务, 向高层次、高附加值的服务方面提升, 充分发挥档案中介服务的作用。第三, 创建档案馆藏内容, 增加档案馆藏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 社会各阶层对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同时, 除了工作参考之外, 还产生了对高校档案资源信息的其他诉求, 如, 名人名家生平事迹、科技成果的需求情况、毕业生诚信情况、贫困生家庭情况等, 这就要求高校档案部门加强收集和征集的力度, 积极创建档案馆藏内容, 增加档案馆藏信息资源, 满足社会各阶层对档案资源的需要。第四, 拓展档案服务领域, 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优质服务。高校档案工作不仅要发挥存史利用的功能, 还要通过高校档案信息资源优势, 充分拓展和挖掘其在管理决策、素质教育、信息传递、学术交流、思想政治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服务作用, 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和谐教育功能 篇2

凌家庙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欧阳丽喆

凌家庙村充分发挥远程教育服务功能,积极探索远程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建活动中的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础。自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开展以来,我就自觉担任起了本村的远程教育操作员,工作之余积极学习远程教育各项操作技术,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终端站点作为信息平台、教育手段、知识洼地的优势特点,主动在提高群众素质上下工夫,在带动全村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下工夫,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主要做法

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确保党在农村各项政策落实,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提高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整体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因此,凌家庙村两委班子高度重视,精心安排部署,提出了突出“三化”的工作思路:一是远程教育工作制度化。成立了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凌波书记任组长,制定了远程教育设备保管、使用、播放等一系列制度;二是培训工作经常化。规

定党员干部每月至少开展一次远程教育活动,还根据群众需求,不定期地组织大家观看学习;三是教育形式灵活化。凌家庙村利用远程教育站举办多期科技培训班,并根据专业户要求上门服务,有帮带能力的党员干部将远程教育信息及时送到群众和专业户手中。具体情况如下:

凌家庙村将远程教育与村务工作有机结合,切实做到“三个结合”。

一是与党员干部培训相结合。凌家庙村党支部在抓好远程教育工作的同时,把村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和村后备干部的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内容丰富、手段灵活、方便快捷的特点,积极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的学习培训,大大地提高了党员干部参与政治学习的积极性和参学率,为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寻找到了新的方式。

二是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凌家庙村为解决农民增收致富问题,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加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为本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起了示范带头作用。三是与促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远程教育站点的建设同时也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远程教育开通后,凌家庙村在镇委组织部大力帮助下,对远程教育学习室等进行了彻底的改造,新添了桌椅。通过几年来的工作,把远程教育站办成信息的发散点,技术的传播点,让本村的党员学到了一定的致富本领,在农村发挥了“双带”作用,增强了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

二、主要效果

一是提高了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在远程教育开通以前,村干部对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主是读书、看报,由于没有专业人士的辅导和讲解,因此对很多政策理解起来很费力。远程教育接收站点建成以后,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利用远程教育各项设施,组织村民收看电教片和农业实用技术讲座,极大的扩大群众视野,丰富娱乐了群众生活,使群众不出村就能学到自己所需的知识。

二是拓宽了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获取信息的渠道。通过远程网络,就能做到“人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远程教育涵盖的知识面极其广泛,包括政策法规、市场经济、公共卫生等各个方面。而这些最前沿的知识、信息、技术正是农民群众所急需的。因此,村干部特别注重发挥远程教育的平台功能,引导村民掌握1—2门实用技术,做到了每家至少有一个技术明白人。

三是增强了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致富本领。凌家庙村利用远程教育组织党员和群众学种植、养殖技术,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增强了致富本领。

和谐教育功能 篇3

关键词:“和谐”语境;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特点

准确把握“和谐”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特点,促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充分发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新时期的社会发展和理论创新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和功能不断得到发展,这必然给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带来一些新的特点。只有准确把握这些新特点,才能更好地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一、“和谐”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人本性

“和谐”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人本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构建与发挥是以人为本的发展,特别是作为教育对象的具体与个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根本,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蕴含着以人为尊、以人为重、以人为先、以人为最终目的的价值取向。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系统是围绕着“以人为本”而构建起来并发挥作用的。从根本上说: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求的,也是由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和人的本性要求决定的。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系统必须围绕“以人为本”建立起来。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充满人文关怀的教育,其本质就是育人。这种本质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必然具有人本性的特点。我国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谈到教育本质时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们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份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人去应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是陶冶人性、铸造健康完善的人格,是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完善人,这种使命带有广泛而深厚的人文关怀内涵。从哲学层面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本质是与全面提升人性的层次,建设人本身,探求人的存在价值和追求人生终极意义是密切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关注人的自身发展,实现人生价值,构建精神家园,从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体系自然要表现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关切,表现出“以人为本”的特性。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人本性特点也是由人的本性要求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既是一种生理意义上的存在,同时也是超越生命的存在,是一种具有无限丰富性和多样性的存在。人从历史的学习中不断超越自我、超越自身动悟性的存在,因而人是有思想的存在。人的存在不仅仅是一个被外力塑造的自然过程,还是一个自主自觉的能动性创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的能动性才是人的根本性力量。带有浓厚的人本性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使人能够对生存环境和主体自身进行自觉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够合理利用自主选择的权利,达到身心、人格的自我完善。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发展是建立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和关心的良好人际关系。

二、“和谐”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系统性

“和谐”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系统性特点,从根本上说,是由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系统性特点是指多样化的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功能处于一个和谐的系统中,通过和谐的机制作为一个整体实现功能发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从根本上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和主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复杂性、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多样性必然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多样化。从教育对象方面看,思想政治教育是要使一些人变成和谐社会中身心和谐的人。对于不同的对象,思想政治教育表现出的功能也不相同,比如,对于一个有错误思想认识的人,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表现为转化功能,而对于一个悲观失望、心灰意冷,缺乏进取心的人,思想政治教育则主要表现为激励功能,同样,不同的教育内容,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表现出不同的功能类型,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三类主要功能又分别自成一个和谐的功能系统,又各自由一系列不同层次的功能构成。比如,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功能又包括个体生存功能、个体发展功能、和个体实现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又分别包含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这些子功能还可细分为一系列的下线子功能。比如个体发展功能又可包含育人功能,认知功能,转化功能,激励功能,开发功能等。

这些多样化的、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处于一个和谐的系统中,共同服务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要求这些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谐一致,协调发挥,不可偏废任何一方,否则,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作用就会大为削弱。改革开放前,我们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排斥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只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为政治服务,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了政治运动的工具。结果,思想政治教育非但没有服务好政治,反而损害了政治,损害了社会主义建设,损害了自身的价值和地位。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认识还是不全面,没有把其众多的功能置于一个和谐的统一体中。在凸出发挥其经济功能的同时,忽视了其生态功能的发挥,人们缺乏关于生态环境方面的教育,结果导致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日益严重,环境污染、气候恶化、资源匮乏等生态危机已威胁到人类的全面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实践中,我们要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系统性特点,吸取一些有关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教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内外结构,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环境、方法,让其功能在和谐的社会中得到全面的充分发挥。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和谐”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展性

发展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由社会的发展性和人的发展性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为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服务的两个方面。而社会是不断运动发展的,人也是不断发展进步的,社会和人的发展进步必然要求为其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具有发展性特点,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不断得到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中心和重点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手段和方法就有必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否则就难以适应、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这种调整就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变化与发展。郑永廷教授指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展的两个重要趋向,即由再生功能向超越功能发展,由单一功能向多样功能的发展。”这两个发展趋向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某些功能可能得到强化和发展,同时,一些新的功能也可能应运而生。

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拓展,使它产生了一个新的功能即和谐功能。思想政治

教育的和谐功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促进人自身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引导人们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各方面素质;能够疏导人们的不良社会心态,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协调利益关系,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引导人们以更好的心态对待竞争和压力;能够提升人性,提高人的德行,使人成为真正文明的人,成为真正自由的人。二是促进入与社会的和谐。这种和谐是建立在人们对社会体系的认同基础之上的。和谐社会构建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能够最大限度地培养人们对既存政治体系、经济体系、文化体系及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促使人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最高程度的社会共识,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巨大的凝聚力。三是促进入与自然的和谐。对人们进行可持续发展观教育和科学发展观教育,是和谐社会构建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这种教育活动会加深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科学认识,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谐功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生功能,有力地表明了和谐社会构建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具有发展性特点。

四、“和谐”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客观性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客观性是指它的实际存在性和可感知性。从本体论层面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客观性表现为它的实际存在性;从认识论层面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客观性表现为它的可感知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客观性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客观性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自进入阶级社会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便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客观存在着,并在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展现着自身的价值和魅力。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只能通过不同的方式和途径影响其功能发挥的水平和程度。当然,我们肯定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客观性,并不就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是自发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需要一定的主客观条件,同时也受到一定的内外部因素的影响,这正是我们常说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条件性。

“和谐”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客观性是由围绕加速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而开展的一系列思想政洽教育实践活动的客观性决定的。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所特有的内容、规律、目标的客观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必然具有客观性。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所特有的客观内容。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是客观的规律性活动,必须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及自然生态的形成和发展规律。最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评价标准是客观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个体身心和谐、人际关系和谐、社会和谐、人与生态之间和谐的社会。实现这四个方面的和谐是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所特有的目标,自然也就成为评价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价值标准。

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地促进人自身的和谐,促进入与社会的和谐,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思想政治教育客观上具有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多方面功能,对于顺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我们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贯穿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但只这样做还是不够的,因为功能的客观存在,并不等于功能的充分发挥,更不等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完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不同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人们对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主观预期和价值设定,带有主观性和理想化倾向,表示“想要思想政治教育干什么”的问题;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本来就存在”,原本就该发挥的作用,具有客观性和先在性。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是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已然”结果,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干了什么”的问题;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属“应然”范畴,表示“本来能干些什么”的问题。因此,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努力使应然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与已然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取得一致,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和谐教育功能 篇4

现代脑科学研究证明:人的右脑是一个亟待开发的智力世界, 而这一智力世界的开发, 主要依靠艺术教育的有效实施。因为, 人的大脑约占全脑的四分之三, 分为左右两半球。两个半球具有同样的高级智力功能。左半球控制人体右侧肌体的感觉和运动, 侧重于抽象、分析思维、辐合思维等的智力活动控制中枢, 被称为“优势半球”。它支配着人们的说话、阅读、写作、计算、排列、分类、语言回忆和时间观念, 具有连续性、有序性、分析性等功能, 因而形成语言的、分析的、数字的、程序的、符合号、直线的思维模式;而右半球则控制着人体左侧肌体的感觉和运动, 着重于人的想象、虚构、感受和求异, 是人脑处理表像、智觉, 进行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发散思维的智力活动控制中枢, 被称为“艺术型半球”。它支配着人的图形识别、音乐感知、形象记忆、情绪调节、艺术欣赏等形象知觉以及想象、梦幻、摹仿、感受等, 具有不连续性、弥漫性、整体性等功能, 因而形成非语言的、形象的、直觉的、具体的思维模式。总之, 理论思维 (逻辑思维) 主要定位于左半球, 而形象思维则主要定位于右半球。素质教育要全面开发学生智力, 必须重视学生大脑两个半球的均衡开发与和谐发展。

然而, 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以及教学内容的偏颇, 人们对大脑左半球的功能较为重视, 使之长期以来一直发挥着智力的主导作用, 而对大脑右半球的开发则始终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甚至压抑了右半球的“能动性”的利用和发挥。例如:在“应试教育”中所流行的“满堂灌”、“填鸭式”、“死记硬背”、“题海战术”、“机械训练”等教学方式, 实际上进行的只是“左脑型”教育。这种“左脑型”教育的结果, 致使右半脑处于“休眠”状态, 使人的感受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创造力等智力因素发展受到根本的制约, 而受到这种制约的学生只能依靠右脑被动的接受他人的知识, 很少有创造思维的闪光和独立建树的知识积累。由此可见, 不注重开发右大脑的教育就是不健全的教育。而今推行的素质教育, 强调以人本全面发展, 其实质就是要不断开发学生的智力, 促进学生各种智力因素得到协调发展的教育。因此, 我们要实施好素质教育, 就要在培养学生理论思维 (逻辑思维) 的同时, 还要高度重视学生右脑潜能的开发, 着力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艺术思维) , 使这两种思维确实得到同步发展, 协调一致。因为, 大量事实证明, 科学与艺术的发明与创新必须依靠理论思维 (逻辑思维) 和形象思维的交织互动、共同支持。凡是理论思维 (逻辑思维) 和形象思维 (艺术思维) 协调发展的人, 他们的创新能力就越强。例如:歌德他既是诗国的王子, 又是科学的天才, 他以艺术家的胸怀拥抱自然, 以科学家的睿智洞察自然, 以自己独特的学术方式研究矿物学、地质学、比较解剖学、植物学, 最后创立了植物变态学这一新的科学;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他创立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提出了光量子概念, 对现代物理、数学、哲学等都有深刻的影响, 而且又是一位情感丰富、技艺超群的优秀小提琴演奏家;发明浑天仪和地动仪的我国东汉科学家张衡又是东汉著名的文学家;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 更是集画家、雕塑家、天文学家、力学家、武器制造家等于一身的多才多艺的科学艺术大师。古今中外, 像这样“艺术化”的科学大师比比皆是, 他们都是因为理论思维 (逻辑思维) 和形象思维协调发展, 思维因素健全, 智慧优异, 使艺术与科学相互交融, 相得益彰而获得成功的典范。因此, 在素质教育中, 我们决不可只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 (逻辑思维) 而忽视形象思维的培养。要使学生这两种思维同步发展, 有机结合, 相得益彰, 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创新人才, 就必须加强艺术教育的实施。因为形象直观、生动, 情感丰富, 赏心悦目的艺术教育, 正是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感受力、观察力、想象力、形象记忆力、形象思维力、创造性思维力, 不断启动与开发学生右脑的智力潜能, 激发和调动右半脑思维的积极性与能动性, 促使左右半脑平衡协调发展的有效手段。因此,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加强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 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 “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 提高素养, 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 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薄弱的状况, 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过程”各级各类学校要切实贯彻这一指示精神, 就应重视艺术教育的有效实施, 通过加强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及其教学设备建设, 切实开设好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教学课程, 广泛开展音乐演唱、舞蹈表演、美术鉴赏、书画创作、摄影比赛、文学讲座、计算机设计等情感性、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较强的课外艺术教育活动, 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智慧灵感,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调节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形象思维力、创造性思维力, 使他们真正走出“左脑型”发展的误区, 成为左右半脑平衡协调发展的、思维健全的现代化建设创新人才, 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和谐教育功能 篇5

一、诉讼调解、和解、协调是化解当前新特点诉讼案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司法措施。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人民内部矛盾仍是影响当前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国内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是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利益格局的调整,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一些深层次矛盾凸现,司法领域也出现了立法滞后与人民日益增强法治意识的矛盾,法律与政策之间的矛盾,某区域涉及大多数群众的切身利益与党和国家大局之间的矛盾,致使诉讼案件呈现了一些新特点。

一是与经济体制改革紧密联系的敏感性案件增多。在城市主要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出现的退股、分红和城市规划建设的拆迁等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纠纷。在农村主要有农村土地承包和转让、土地征用或经济收益分配及因土地开发而引起的山林权属纠纷。

二是与立法滞后有关的新类型案件增多。在审理案件过程中,有的问题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有的案件存在法律法规与政策或现实相冲突,这类案件具体牵涉到群众的直接利益,牵涉到法律政策的具体落实。

三是诉讼方式异化的案件增多。当事人在诉讼中采取越级上访、闹访、集体上访或集中闹事,扩大影响或专门选择在人大和政协召开“两会”或政府举办的重大活动前夕上访,引起社会关注,给法院或政府施加压力。

四是发生的原因具有综合性的案件增多。有不少案件产生的原因具有多样性,存在利益原因、现实原因、政策原因、法律原因等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

五是依法判决和执行难度大的案件增多。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存在违法性与合法性混同,有的请求不合法合理,有的请求合法合理,但与现实情况相冲突,致使法院难于判决或判决以后难于执行。

这些新特点案件涉及群众利益的矛盾多、易激发,对社会稳定的影响较大,仅靠法院判决或强制执行,效果不够理想,稍有不慎,还可能酿成大的事端,危及全局的稳定。实践证明,运用诉讼调解、和解、协调方式,能及时化解矛盾,解决纠纷,有效减少上诉、申诉、上访等缠诉现象,有利于当事人服判息诉,降低诉讼成本,节约司法资源,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诉讼调解、和解、协调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过程中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

诉讼调解、和解、协调是中国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我国民族心理和法律文化传统,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与判决、强制执行有很大的不同,能融法理、情理为一体,能增进当事人的信任和友爱,能增强群众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能预防纠纷,减少诉讼,从而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从理论方面分析,诉讼调解、和解、协调是法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特色司法方式。社会的不稳定是由于社会矛盾和冲突不能及时化解,而产生这些纷争的根源就在于人们的一种不平衡心态,而调解、和解、协调则具有平衡这种心态的功能。诉讼调解是指在判决之前的诉讼阶段,在法院主持下,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解决争议的协议;诉讼和解是对已生效判决书,在执行过程或申诉再审阶段,由法院主持下的双方自愿达成的协议,这是已有的生效裁判文书前提下双方再次形成的谅解;诉讼协调针对行政诉讼中的特殊情况,法院为解决行政争议,进行斡旋,促使被告正确行使行政权力,促成原告自愿撤诉。

从法律制度方面分析,诉讼调解、和解、协调是我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特色诉讼制度。诉讼调解、和解、协调制度在国内素有“优良传统”的美誉,在国外则被誉为“东方经验”。早在西周就有调处的记载,秦汉时期也注重调处息讼,两宋时期调处呈现制度化的态势,明清时期有较好调处制度。抗战时期的延安,我党就系统地提出了马锡五式的调解方式,新中国成立后,在法律中正式予以规定,形成了“依靠群众,调查研究,就地解决,调解为主”的民事审判十六字方针,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第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着重调解”,1991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将法院调解进行专章规定。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一条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一百零八条将当事人之间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并履行完毕,作为执行结案的方式之一。今年年初,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在全国法院工作会议上提出,“拓宽调解的范围,积极推行执行中的和解,积极探索行政案件协调新思路,尝试轻微的刑事自诉案件调解解决的新模式。”诉讼调解、和解、协调制度将逐步完善。

从司法实务上分析,诉讼调解、和解、协调是法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特色司法活动。近几年,法院树立“情法并重、和谐共赢、案结事了、诚信文明”的调解、和解、协调新理念,坚持法律效果、政治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依法科学地将诉讼调解、和解、协调运用到诉讼活动中,取得了较好成效。有许多案件在立案时、开庭前就达成了调解协议;有许多行政案件,通过法院协调,行政机关改变了错误决定或实际履行了职责或义务,当事人主动撤诉,有的当事人经法院耐心细致的工作,认识到诉讼请求不能得到法律支持而主动撤诉,有的当事人与第三人达成了协议而撤诉;对申诉信访在没有进入再审程序之前,通过和解使双方达成谅解协议,减少缠访缠诉,维护生效裁判文书的既判力;在执行活动中,经过法院做工作,双方增进了理解和信任,从而互让互谅,达成和解协议并履行完毕,特别是有的执行案件涉及法律、政策、公民的切身利益等多种关系,若强制执行不仅给双方带来不利的后果,而且还会损害了法律的权威,甚至引起矛盾激化而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通过和解的方式,使双方既认识到法律的权威性,又感受到互让互谅的真情。

从我国历史文化分析,诉讼调解、和解、协调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具有特色的思想文化基础。调解、和解、协调制度根植于我国几千年的文化土壤,为维护社会关系的稳定奠定了厚重的文化基石和群众基础。儒家文化对我国民族心理和法律文化具有重要影响,儒家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重义轻利的观念成为人们的思想基因,“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的中庸为处世之道成为人们追求的最高人生境界,特别是在发生纠纷时,强调保持中立,强调互让互谅,倡导“礼之用,和为贵”、“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要求争执的当事人不计较个人利益,做君子而不做小人,以维护人际关系的和谐友爱,“不争、无讼”是古代中国社会追求的最佳社会状态,一旦产生纠纷,人们就会选择既能化解矛盾又能保持和谐的调解、和解、协调的方式。

三、努力构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诉讼调解、和解、协调新机制。

针对案件多样性特点,我们应当建立适合化解各类纷争的制度,以适应新形势对司法部门的要求。

一是建立全面调解、和解、协调制度。坚持将调解、和解、协调贯穿于在诉讼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每个阶段每个节点上。在信访接待时,由接待人员解答相关问题,劝导当事人尽量自行协商解决,在接待申诉当事人时,注重耐心细心,用真情真心去化解当事人的心结,促成双方当事人和解或息诉;在立案时由立案人员向当事人告知诉讼风险和成本,促成双方达成调解或和解协议;在开庭前承办案件法官召集双方当事人,讲清相关法律规定,引导当事人调解或和解;在庭审时注意捕捉调解的切入点和关键点,及时休庭,讲究策略和方法,采取真情感化、析法释疑、案例提示等多种方式进行调解或协调;在判决前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讲清相关法律规定,促成调解;在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前、后要耐心细致做被执行人的思想工作,从而达到执行和解或自动履行的目的。

二是建立重点调解、和解、协调制度。突出重点,明确不同时期案件的调解、和解、协调重点,尤其是对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或规定相冲突、当事人对抗情绪激烈的异化诉讼、事关社会稳定的群体性或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等敏感性案件,要加大调解、和解、协调力度,真正达到案结事了的目的。

三是建立大联动调解、和解、协调制度。在内部建立院领导、庭长、承办法官、接访人员及立案人员等联动调解、和解、协调格局,在外部建立党政部门、派出所、社区、乡村组织、人民调解员、人民陪审员、当事人所在单位、与案件有关的上级主管部门、当事人亲朋等联动调解、和解、协调的格局。法院在审理(执行)案件时,针对案件在不同阶段不同环节的具体情况,及时邀请上述人员参与到诉讼调解、和解、协调中,有效发挥各自的优势,促成调解、和解、协调。

四是建立调研指导调解、和解、协调制度。注重调解、和解、协调效果的多学科理论和实务研究,及时更新理念,分析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总结推广经验,积极探索新方式新途径。加强对年轻法官、人民调解员、人民陪审员及基层法院法官的社会知识、经验、司法技能的培养,加强对基层法院和人民调解委员会及相关组织调解工作的宏观指导和具体指导,提高协调化解矛盾纠本文来自文秘之音网,在百度中可以第一位搜索到文秘知音网站纷的能力。如:在诉讼前要加强对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指导,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委员会在调处纠纷,维护社会和谐中的作用;在诉讼中除法官进行诉讼调解外,也可以将案件交给社区、村镇组织进行调解,充分发挥调解方式在解决纠纷中的作用,促进纠纷双方和谐相处。

五是建立奖励调解、和解、协调制度。对调解、和解、协调工作突出的,及时表彰,积极倡导运用调解和解协调方式化解案件,营造和谐结案的良好氛围。

四、正确掌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调解、和解、协调的方法和策略。

诉讼调解、和解、协调在维护当前社会和谐稳定过程中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法官在依法审理执行案件过程中,针对案件新特点,树立运用调解、和解、协调功能意识,特别是依法解决执行难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和谐稳定,坚持文明诚信,坚持维护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充分发挥调解、和解、协调的作用,和谐处理好每件案件,依法调节好各方面利益关系,调节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引导人民群众弘扬与人为善的传统美德,打造诚信友爱的人文环境,促进民风更加纯朴和谐,让人民群众在和睦相处中实现安居乐业,享受美好生活。

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认为在司法实务中在坚持依法的前提下应掌握以下四种方法。

一是适度模糊法。我国法律规定调解、和解、协调的前提是查明事实、分清是非,这既体现了法治精神,又尊重了当事人意愿,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诚信文明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客观情况的变化或法律的滞后或法官在不同阶段不同环节职能的局限性,无法查明全部事实,无法分清全部责任。在这种情况下,法官要具有适度模糊的意识,不要有违法调解、和解、协调的疑虑,要根据已查明的事实和已有的法律规定,结合情理做好疏导工作。但基本事实一定要清楚,基本责任一定要分清,基本法律原则与基本社会道德一定要遵守。

二是冷处理法。一般情况下,对调解、和解、协调宜早不宜迟,但有些矛盾尖锐、感情冲动、关系复杂等案件则相反,宜采用冷处理的方法。但是不能久“冷”而不处理,在冷的过程中要通过各种渠道及时了解双方的思想动态,掌握最佳时机,还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促成调解、和解或原告撤诉。对确无调解、和解、协调可能的,及时判决或强制执行,不能久拖不结。对一些重大疑难复杂案件还有调解、和解、协调可能的,但需要延长期限的,应报请院长或上级法院书面审查批准。

三是疏导法。对当事人提出不合理要求、期望值过高的案件,要准确运用法律分别进行释法析理,帮助分析不利的因素,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缩小双方差距,在反复征求双当事人的意见的前提下,抓住形成共识之契机,适时提出调解、和解、协调方案,从而促成达成协议。不能简单地迫使当事人接受法院调解、和解、协调方案或恶意采取蒙骗、愚弄等方法,诱导当事人达成协议。

和谐班级的功能和构建方法探索 篇6

关键词:和谐班级特征功能构建方法

班级以其群体互动的密集与频繁,正逐步变为学生交往、竞争与合作等能力发展的主要训练基地。班级以其人际氛围的温暖与支持,将越来越成为“残缺”家庭学生想要依托的精神港湾。班级以其群体的力量和规范,已相对成为能够聚合并同化学生不同信仰和态度的思想熔炉。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成人的教育往往难见其效,而班级环境却起着重要的熏陶和感染作用,可以说,在当今学生因诸多客观因素而不得不更多依赖和借助于学校中的班级来实现社会化成熟的过程中,班级环境已成为学生树立某种信念的最重要的影响源。.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每当我们给个人一种影响的时候,这影响必定同时应当是结集体的一种影响。相反地,每当我们涉及集体的时候,同时也应当成为对于组成集体的每一个个人的教育。”因此,建设和谐班级对于学生人格的成熟和心理的健康无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和谐良好的班级群体必须具备“目标功能、角色功能、规范功能和内聚功能”⑴,那么,怎样建立一个和谐的班级呢?本文就如何达成和谐班级四大功能、最终建立和谐班级的方法问题进行探索,以供同行参考。

一、确立班级管理原则是实现和谐班级管理目标的关键

和谐班级的建成离不开班主任管理理念和管理原则的科学性,这是班级一切管理和活动的灵魂。科学的班级管理原则和目标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第一、尊重学生的本质与特点,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这是建立和谐班级目标功能运作的基础。这就要求班主任充分研究班级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尊重他们现有的实际水平,在此基础上制定班级规章制度、设计阶段管理目标、按阶段目标开展各类活动,如此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教育效果和管理目标。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纪律、纪律教育和集体、集体教育密不可分,纪律是达到集体目的的最好方式,也是良好集体的外部表现形势。班级规章制度是纪律的保证,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指的就是没有规章制度,难以达成最终目标。

第二、满足学生的需要,开启人的主体意识和积极状态,这是和谐班级功能运作的过程取向。社会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认为人的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而动机是由于人们本身内在的需要而产生的,能满足人的需求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奖励。在管理过程中,只有不断满足学生的参与意识,相信学生的进步取向和能力智慧,才能使学生体会到主人翁的地位,使班级全体学生都体会到自已成长的感觉,班级也才会拥有永不枯竭的动力。

第三、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班级功能运作的终极目标,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和谐全面发展的核心是高尚的道德,因此,在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中,德育应当居于首位。道德教育应当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在道德习惯的形成过程中培养自觉性、自尊心和责任感。班级在促进学生社会化成熟的过程中,也造就着学生个性化的成熟,班级功能运作的最终目标是学生个性化与社会化的和谐统一,为社会输送既有创造性、又能适应社会大环境的人才。

二、班级管理制度建设以追求培养学生自主精神、追求和谐境界为目标

班级管理制度是建立和谐班级的重要手段,要建立和谐的班级,就必须以和谐理念为指导、以培养学生自主能力、追求和谐境界为目标来建立班级各项管理制度,具体措施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以培养学生积极个性为取向,设置班级管理岗位与机制

班级管理要为学生创设展示、锻炼、体验的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管理岗位。促进学生健康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可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竞选制、班主任指导下的班长组阁制、招标制,使学生敢于表现自己,个性特长得到发挥,成为班级管理中的主人。既培养了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又使学生个性和能力得到培养。这种平等参与意识、为建立和谐班级打下良好的基础。

2、培养学生自主精神,追求和谐境界

存在主义教育思想认为: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在于使学生实现自我生成。通过自我表现自我肯定意识到自我存在,进而自我完成。因此教育的具体目标是发展个人的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责任感。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与能力,使学生实现自我生成,班主任可以试行“学生班主任制度”,每周都有一位学生担任学生班主任,主持、管理一周中班级的日常工作,处理同学中发生的事件,组织同学们开展班级活动,参加学校举行的班主任工作会议,进行正常的家庭访问。使班级学生的自主管理等能力得到充分锻炼,使班级领导力量的配置做到开放化、合理化。此外,学生通过从被管理者到管理者的角色转换与亲身体验,感受到了班级管理的重要性与复杂性,更理解班主任的工作,起到自我教育的作用。通过由不等的“家长式”的师生关系变为“学友式”的新型、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之间民主平等、合作愉悦,师生之间真诚互信、尊重理解,建立起和谐的班级关系。

三、“思想交流会”是构建和谐班级的德育平台

“思想交流会”一直是我开展班级德育工作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思想交流会”为全班所有同学提供一个思想交流的平台,让他们说出心里话,时间是每月一次,既让思想品德优秀、成绩突出的学生谈成功的经验和学习的方法,也请犯错误的学生和上进心渐佳的学生谈自身的问题、转化心德 、今后的努力方向等。它是学生思想交流、思维碰撞的平台。我组织“思想交流会”的理念是:尊重、平等、理解、沟通和转化,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学生、敞开心扇、倾听诉说、解疑释难、温暖你我”的原则,先从心理和情感上给予问题学生以温暖和理解。在“思想交流会”上,教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友谊、友情的角度切入,再以负责任的态度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它为每位问题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使学生形成了“先成人,后成才”理念。我在班级管理的实践中感悟到“思想交流会”能发挥以下这些积极作用。

第一,起到情绪释放站的作用。现在的学生心理脆弱,承受挫折的能力差。“思想交流会”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一个诉说的机会,通过教师耐心地倾听学生的诉说,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疏导和教育,使学生的精神状态得到改善,思想障碍得以克服,它成为学生的情绪释放站。

第二,起到学习加油站的作用。由于学习方法不当、原有基础较差等到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不少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不理想,他们怀着求知的强烈欲望,在“思想交流会”上渴求帮助,不少同学通过“思想交流会”学习方法得到改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第三,起到心理辅导站的作用。随着离婚率的上升和大批农民“弃家”进城务工,生活在“残缺”家庭的学生比例越来越大,再加上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存在,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越来越多,单凭教师的个别心理辅导和学校组织的心理辅导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学生的需要。这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平等交流的“思想交流会”将成为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的最佳途径。通过“思想交流会”谈优点、找缺点、谈心理话,使学生的心理障碍逐步克服,心境得以改善。

第四,起到矛盾协调站的作用。由于种种原因,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难免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思想交流会”无形中成了这些矛盾的协调站,通过互诉衷肠、讲心理话、谈认识和感受,往往能使矛盾的双方达成谅解、关系得到缓和。

四、利用“班级议事”方式解放班主任,构建和谐班级

所谓“班级议事”是指利用学生参与决定班干部的任免和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修改,利用班会公布班级的重要事务,在集体讨论基础上形成统一决议,再付诸实施,最后再把实旋的过程与结果进行总结,并使之完善的一种班级管理活动。其具体操作方式和作用如下:

1、转变班级管理理念,培养学生自主精神和民主意识

第一、我觉得在班级管理中,应该引导学生,发动学生,让学生参与管理,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要明确自己的使命是塑造灵魂,而非管制学生 ,自己的身份是学生思想的引路人,而非学生集体的独裁者。

第二、变个人权威为集体的意志,有些班主任过份注重自已的个人权威,对班上的什么事都不放心,非自已亲自过问不可,往往使学生的参与愿望不能实现,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管理积极性受理压制。不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形成。正确的方法是应该把个人权威通过班级法规转变为集体的意志,使班级由“我的”变为“我们的”。

第三、变孤军奋战为师生合作,这是教师个人权威转变为学生集体意志后的必然结果。美国尼勒的存在主义教育思想认为:师生之间应该建立信任的关系。教师的作用是利用自己的人格和知识,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发发展自我。班主任应该把重担分一部分给学生,相信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通过“班级议事”让学生找存在的问题、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要特别注意鼓励学生勇于对班级工作提意见,找差距,找方法,肯定和保护他们的积极性,使学生关心集体,积极自觉地参与班级管理,自主意识得到培养。

2、通过“班级议事”制定班级各项制度

在班集体形成初期,我一般都要通过班级议事的方法解决如下问题:班级目标、纪律制度、卫生制度、班训设计、班委会竞选方法、操行行为习惯条例等等。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关心集体,积极自觉的参与班级管理,为建立和谐班级奠定基础。

3、用“班级议事”形成协商民主平等的班级管理形式

在班集体核心产生后,我班的值周班长就成为每周班级议事会的主持人。先由上周的值周班长对上周班级工作的方方面面作书面总结,提出表扬与批评。再由分管班于部作总结,找到班级存在的重要问题,最后再由班主任的协助下进行集体讨论,让学生说心理话、提建议,最终拿出改进意见。

实践证明,班级议事活动成为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舞台。形成了班级正确的舆论、统一的意志、向上的班风,成为班级不断前进的动力。它使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集体荣誉感、凝聚力得到加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关系和谐,是构建和谐班级的良好方法。

总之,随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管理的人性化和人本化已经成为一种历史趋势,构建和谐班级正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和目标。管理有法,但无定法,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提高自已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能力。以上构建和谐班级的一些理念和手段正是本人多年班主任工作的点滴体会和经验总结,以供同行参考和借鉴。

参考书目:

(1)《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年第一期)

(2)《中小学管理》(2007年第三期)

和谐教育功能 篇7

合唱之所以在近几年如此受到国人的青睐, 是因为合唱有其艺术的独特性。首先, 合唱者不需要任何乐器, 这一点首先迎合了中老年人的要求, 只要各个声部队员到齐, 合唱训练就可以开始了, 这对于有些中老年人学习钢琴、古筝等乐器比较而言有明显的优越性;其次, 识谱相对容易, 识谱的相对性是指相对于其他乐器学习中的识谱训练, 对于合唱的初学者而言, 一般是从简谱学习开始的, 甚至有些学员因为各种原因识谱困难的可以听本声部其他队员的演唱, 凭听觉记忆力进行学习;再次, 合唱的学习是一种集体课的学习, 集体的学习也是一种生活, 可以在学习中广交朋友, 并且可以结成各个小合唱组, 进一步丰富业余文化生活。

合唱这种音乐表演的形式对于参与者而言, 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业余文化生活, 而且在参与的过程中可以得到美好的艺术享受, 既愉悦了精神、陶冶了情操又提高了自己的艺术修养。优秀独唱演员的演唱固然能够得到群众的喜爱, 但合唱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人们的热情, 使人们善于与人交往、增强自信心。通过经常的声乐发声练习, 梳理气血、愉悦身心、得到快乐, 培养自己与众不同的气质。

对于单位、部门和行业而言, 通过举办各种合唱活动或组织合唱团参加各种活动, 可以加强团队精神, 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团队精神的体现有利于在工作中最大化的提高工作效率, 集体主义观念的增强同样会让部门、单位受益。对整个社会而言, 合唱艺术的发展不仅有利普及国民音乐教育, 有利于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 而且由于合唱艺术要求每个参与者在艺术创作的整个过程中必须服从全局、协调一致, 这种协作精神正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宝贵财富;作为群体艺术合唱把高度的和谐与统一作为艺术追求的最高目标, 在长期的合作中可以培养人们统一的意志。

群众合唱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和谐社会的含义是指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 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的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稳定有序。具体说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通过群众合唱我人们提供新鲜的人文氧气, 点亮城市空间, 同时也强调了人类对大自然的征服能力, 反映出人文面貌。

参考文献

1.HH·阿纳森著, 刍德侬、巴猪师、刘铤译:《西方现代艺术史》,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12月第1版, 第190页

2.《国外后现代雕塑》皮力著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年出版

们能够更好的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能够更好的为人民的生活提供精神上的享受。

那么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 我们应如何进一步的发展群众合唱, 使之更有效的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呢?

首先, 群众合唱应当符合合唱的基本要求, 并力求做到合唱中各要素的正确体现。合唱中的基本要求包括:音的准确性、节奏的准确性、速度的统一性、和声的正确性等等, 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要求感觉的统一性, 歌唱位置的统一性、呼吸的统一性等等。群众合唱由于参加人员有一定的社会性, 所以在要求合唱排练及演出时可能对一些正规的合唱训练要求产生抵触, 面对这样的情况, 团队的负责同志应当认真讲解合唱艺术的真谛, 使合唱队员从感性到理性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其次, 重视日常训练时的基础素质训练, 包括乐理、视唱练耳、欣赏等课程。群众合唱不要认为定性为群众范畴而忽视了基础的训练, 因为任何一种艺术形式, 要想进行进一步的提高就必须运用正确而专业的训练手段。作为合唱来讲, 乐理、视唱练耳都是合唱的基础, 这两门知识掌握的好坏, 直接影响着合唱的排练与提高。在训练视唱练耳时, 要特别重视多声部视唱练耳的训练, 从多声思维训练到多声部的节奏训练, 更要从多声部的视唱训练中学习多声部乐曲的情感表达方法, 从而进一步运用到合唱中去提高合唱的水平。

再次, 不固步自封, 多进行表演交流对合唱团有着长远的效果。群众合唱在发展过程中, 特别要重视团队与团队的交流, 在交流中互相学习、互相提高。群众合唱有一个明显的特点, 就是在比较中相互进步, 由于合唱参与者有争强好胜的心态, 所以应当充分利用好这样的因素去发展合唱, 除了在小范围内进行交流外, 也可参加地区、国家的合唱交流展演, 一方面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 另一方面学习了新的知识, 得到了新的启发, 为更好的从事合唱学习指明方向。

综上所述, 群众合唱是当今社会中不可缺少的艺术形式, 而且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的日益提高, 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群众合唱的形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并参与进来, 同样在认识到群众合唱的重要性的同时应当明晰它的发展道路, 应当使群众合唱在业余的空间中走专业化的道路, 这样, 群众合唱才能够在社会主义大道上阔步前行。

摘要:群众合唱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愉悦了个体也对整个群体的文化素养及需求起到了帮助作用, 面对众多的社会功能, 应到如何发展群众合唱将成为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社会功能,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 陈雅先《视唱练耳教学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年5月

[2], 余秋雨《艺术创造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现代大学和谐师生关系及其功能刍议 篇8

关键词:现代大学,和谐师生关系,功能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大学教育, 和谐大学教育更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具有高效、激励、创造、教化和心理保健的功能。

一、现代大学和谐师生关系的内涵

和谐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 在相处的氛围上是融洽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 心灵互相接纳, 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 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它应该体现在:一方面, 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 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 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 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另一方面, 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 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 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

只有爱才能唤醒爱。只有教师对学生的爱, 才能唤醒学生对老师的爱, 才能使师生的爱双向流动, 才可能有和谐的师生关系。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老师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 才能引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和动力, 有了这种情感和动力, 师生的目标才能一致, 才会有师生和谐的基础。师爱是使学生自尊、自爱、自信的重要精神力量, 只有学生具备这种精神力量, 师生关系才能提高到较高层次的水平。无论师生关系包含怎样的内容, 它最终要表现为师生间思想、情感的交流。教师要完成育人任务, 就得让学生喜欢自己、亲近自己, 愿意听自己的话, 也愿意向自己倾诉思想和感情。学生不乐意接受教师的“教”, 则无论教师如何努力, 也难以收到育人的效果。只有当学生的情感大门朝着教师敞开时, 师爱投射到学生的心灵上, 才能唤起学生的情感, 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亲近感、信赖感。这样, “师爱”和学生的“爱师”才能融合起来, 成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坚实起点和牢固基础。

二、现代大学和谐师生关系的功能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教育, 和谐教育更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具有高效、激励、创造、教化和心理保健五种功能。

(一) 高效功能

和谐师生关系的高效功能是指教师与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情境中, 教与学都能收到良好效果。从教师来说, 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尊敬、信赖并且喜爱教师, 这对教师是一种鼓励和鞭策。教师为了继续保持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 对教育、教学就会更加负责, 千方百计想把学生教好。每节课精益求精, 并针对学生特点组织和增补内容, 选择最适宜的手段和方法, 合理安排时间, 尽量使教学最优化、最有效。

从学生来说, 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把教师看做最信赖和最仰慕的人, 他们喜欢上老师精彩的课, 把它当成一种享受, 从而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同时, 他们懂得尊重教师就是要尊重他们的劳动, 所以他们总会积极配合, 专心听讲, 勤于思考, 努力学习, 对教师所传递的知识信息会尽量吸收, 这又增强了学的效果。所以, 如果教师能够和学生建立一种友好合作的关系, 而且共同担负任务和解决问题, 这样相互间的交往就会促进学习。

(二) 激励功能

和谐师生关系的激励功能是指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机。人的需要是产生动机的源泉, 每一个都具有诸如对爱、感情、受人尊重、自尊及好奇心等心理方面的追求, 通常就称为需要。

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谐的师生关系恰恰满足了学生对爱、关心和尊重的需要, 他们不仅从教师那里得到知识的营养, 而且获得了爱护与支持, 尽管学习是一种艰辛的、必须付出大量体力和脑力的劳动, 尽管学习有时是枯燥无味的、紧张的, 学生也会全力以赴地去学习。而且, 和谐的师生关系还影响着学生动机的选择性。学生都喜欢上自己喜爱或崇拜的老师的课, 愿意为他们所喜欢的老师而努力学习, 爱屋及乌地喜欢老师别的东西, 如语言、仪表行为或所教的课程等。许多学生在大学学的专业大多是中学阶段很喜欢的老师所教的学科;学生对老师的态度、学科兴趣和学习成绩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一致的状态, 构成“正反馈”的趋向。

和谐的师生关系可激发学生的附属动机。良好师生关系中, 学生与老师在感情上具有依附性, 也就是老师是学生所追随和效法的人物。而当学生认为他所效法和追随的老师能给予他赞许和关心, 则是莫大的宠爱和鼓舞。因此, 他会有意识地使自己的行为、学习符合老师的标准和期望, 借以获得并保持老师的赞许和关心。所以,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生为博取老师的关怀和赞赏, 因而会努力学习。

(三) 创造功能

创造是人的全部体力和智力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下的一种活动, 它意味着运用一个人的全部能力和潜力, 它需要有宽松的环境和对人的充分尊重。

和谐的师生关系, 就学生来说, 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当代的青年学生民主意识和成就意向强, 他们思想解放, 少条条框框, 不避嫌疑, 少盲目服从, 要求别人尊重自己的民主权利, 希望有个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民主平等的环境, 讨厌专制式的领导方式, 喜欢平等地讨论问题、民主地解决问题。如果这种需要得到了满足, 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产生满意、愉快、羡慕、互谅、互助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在这种清新浓郁的民主气氛中, 学生的思维更加敏捷、记忆更加清晰牢固、想象更加丰富, 从而有利于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因此, 教育者必须摈弃以往习惯的家长式作风, 创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

就教师来说, 和谐的师生关系还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师在促进和培养学生高质量学习的同时, 也在不断更新和创造, 但这需要和谐的师生人际环境。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中, 教师会把教育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师生之间应该是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 教师和学生要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 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 丰富教学内容, 求得新的发现, 达到共识、共进, 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如实施一堂生动活泼、严而不死和民主愉快的课, 根据不同情况和特点, 深入钻研教材, 把内容静止、干瘪的变得生动、丰富的, 把繁杂的变为易懂的, 把艰涩难解的变为言简意赅的……这些都是创造。凡是热爱学生的、对教育事业负责的教师, 都会把教育、教学当成一门艺术, 不断探索和创新, 但是, 如果师生双方总是存在抵触情绪, 教师创新的灵感和火花也不会被激发。

(四) 教化功能

和谐师生关系的教化功能指的是教师的行为和思想对学生道德品质和观念的作用。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发挥身教示范的作用。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人际关系不仅影响教学的智育功能的发挥, 而且影响教学中德育的效果。任何教学都是具有教育性的, 教学活动既是传习文化知识的过程, 又是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 师生人际关系不仅是一种教学的手段, 而且是一种教学的目的。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对学生具有道德示范的作用。学生认识人生和社会, 总是从认识自己、认识周围的环境和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开始的学生视老师为楷模,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品质。在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中, 学生享受到师爱的温暖和师生友谊的快乐, 使他们相信人世间是真诚、美好的, 从而体验到友爱、尊重、诚实、平等等道德经验。相反, 如果学生在师生人际关系中见到的是自私、圆滑、冷漠、怀疑, 他们就会以为世界是冷酷无情的, 从而得到仇恨、势利、自私等道德经验。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教师对学生道德知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教育与培养。在和谐的氛围中, 因为相互信任和尊重, 学生视老师为知己, 则可消除顾虑, 打开心灵的窗扉, 把自己的困难与问题在一个轻松和讲理的环境中说出来, 从而得到一些精神上的宽慰和松弛, 然后教师就可以对之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只有信其道才愿受其教。师生关系融洽亲密, 学生对老师的教导, 在感情上才具有相容性;而在不融洽不亲密的师生关系中, 学生容易形成对老师的“逆反心理”, 与老师的教导背道而驰。可见,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心灵深处的了解和洞察, 及时矫正学生不良动机和行为。

(五) 心理保健功能

和谐师生关系中的“心理健康”功能指的是师生能保持稳定的情绪、愉快的心境、敏锐的智力和具有适应周围生活环境、与他人建立和保持和谐关系的心理状态。教学过程中的人际关系状况, 不仅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而且影响着师生的心理健康。

就教师来说, 教师的工作是繁重的, 无论是传道、授业还是解惑都是一种精细的、刻苦的精神劳动;教师的任务又是艰巨的, 培养一代新人的工作, 需要教师的长期的、紧张的劳动, 并且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 需要教师呕心沥血、冥思苦想地去追求。如果师生关系不和谐, 教师对其职业感到厌恶, 就会认为教师工作是毫无乐趣、难以忍受的苦差事。如果学生在课堂上予以积极的配合, 教师受到大家的尊敬和信赖, 就会增强自尊、自信和荣誉感。尽管工作很忙很累, 报酬很低, 但精神上很充实, 心理上很愉悦。

就学生来说, 他们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发展阶段, 具有思维活跃、积极向上的特点。教师热爱学生, 尊重信任学生, 师生间保持亲密和谐的人际关系, 学生就会自尊自信, 心情轻松愉快, 心理也能得到健康发展。相反, 学生 (特别是后进生) 老是受到老师的训斥、批评和冷遇, 师生人际关系极度紧张, 就会产生自卑、恐惧、屈辱、焦虑等不适心理, 导致患上不良的心理疾病。可见, 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人际关系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有很大影响, 不良的师生关系是导致在校青少年出现心理疾患的重要原因。

和谐教育功能 篇9

一、学校的广播系统,为实施这一功能提供了有利条件

用计算机中的自带功能,通过设置,代替传统的铃声,需要一个传媒介质—配套的传输设施,它是实施计算机这一功能的前提条件,这些配套设施实际上就是校园广播系统,包括音频设备及音响设备,这些各中小学校都有。因为学校每年一度的运动会,以及平时的开学、散学典礼都会用到,可以说这是利用现成的设备,即使音响功率小,更换成较大功率的音响设备,也是易如反掌的事。学校这些原有的广播系统,为实现这一功能提供了物质保障。

二、制定铃声设置原则,是实现和谐铃声的关键

用什么样的乐曲、歌曲或铃声代替传统的铃声,不是一件随意的事,在制定铃声设置的原则上,不能含糊。学校铃声,是区别于其他单位或手机铃声的标志性语言,具有特定的意义和价值,不单单代表设置铃声人的审美情趣,更代表着学校的形象。因为,学校是一个育人场所,学校设置的铃声,不仅仅是让全校师生听,也是让周围居民听的,必须与学校教育环境相和谐。因此,所设置的铃声要与学校的育人功能相吻合,师生听得舒心、悦耳,周围居民听得舒畅、不闹心,使学校与周围居民的关系融洽,有利于学校工作的开展。可以说,铃声的设置原则就是:符合学校特定的身份,这是实现和谐铃声的关键。

三、铃声的下载与选择,是实现和谐铃声的基础

到底什么样的乐曲、歌曲或铃声符合学校特定的身份呢?前面讲了铃声设置原则,那么从互联网上下载铃声、乐曲、歌曲就要遵循这一原则,并且按照这一原则有目的地进行试听、下载。当然,这对具体操作者提出了要求,特别是选择歌曲时,一定要与校情相联系,因为中小学面对的是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他们年龄不同,欣赏水平不同,所需要的乐曲、歌曲也就有一定的区别。选择之后,要及时与其他同事,特别是学校主要负责人进行沟通交流,共同甄别、筛选、确定。

四、铃声的设置及应用,是实现和谐铃声的途径

铃声的下载和选择完成后,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时计算机自带的功能就可派上用场了。具体设置过程是:打开任务栏→设置→控制面板→计划任务→添加计划任务,进入设置画面,点击下一步按钮,在浏览中选择合适的播放器后,输入任务名称,选择执行这个任务的模式后,再单击下一步修改起始日期,至于输入用户名和密码都不用管,直接点击下一步后,在下一步中单击完成按钮就行。至此,并没有完成所有的设置任务,还需要按照上述操作,进行重复设置,学校每一个作息时间段的开始都需要添加任务计划进行设置。这些都完成以后,点击任务命令下面的浏览按钮,链接已经下载的铃声,在计划命令栏中设置开始时间,在设置命令下载的页面中,根据需要进行设置,这样对每一个添加的任务计划进行同样的设置,这时,只要计算机与学校的广播系统连接好后,一切就会按照设置的时间进行。

五、结束语

和谐教育功能 篇10

一、休闲社区的内涵

休闲是人的生命状态的一种形式, 是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中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 它使个体能够以自己所喜爱的、本能地感到有价值的方式, 在内心之爱的驱动下行动, 并为信仰提供一个基础。社区休闲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满足居民的休闲需求, “以欣然之态做心爱之事”, 从这个意义上社区休闲应该是以休闲活动为核心, 以满足居民物质、文化和休闲需求为目标, 在一定的规范和制度的约束下而开展的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社区休闲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 其本质是使人能够在居住地休养生息, 得到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 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因而完善对社区休闲的管理对于我们营造和谐社区意义重大。

二、休闲活动对社区和谐的功能分析

在我国社区建设中往往只注重住

宅的设计, 在社区资源的配置上过多的注重经济利益, 而忽略对文化生活方面的构建, 特别是新建社区之注重楼盘建设, 挨挨挤挤的楼盘落成了, 却没有地皮建设配套服务设施, 这种重经济轻文化的行为导致社区居民彼此之间不能很好的沟通, 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不强, 这样必然影响社区的和谐发展。而社区休闲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满足居民文化需求为主要目标, 它可以方便社会交往、缩小社会差异, 改变社会不平等, 还能净化人的情感、消除不利社会情绪、提升公德教养、减少吸毒和暴力行为等。

1. 美化社区环境、方便社会交往

和谐社区应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社区环境是社区文明程度的标志, 我们评价社区和谐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社区环境, 包括社区绿化及噪声控制等多个因子。社区休闲的开展有赖于社区的资源、服务及管理, 这些对休闲资源的保护措施、对休闲设施及休闲场地的建设及对社区管理所制定的法规, 必然能美化社区环境, 促使开发商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此外, 休闲强调个体与群体间的文化体验和文化交流, 休闲为居民提供了交流的平台, 改变了人们足不出户、闷在家里看电视的状况, 对于深化社区融合、提高居民归属感具有重要意义。

2. 减少社会不公平

目前我国社区的阶级分层现象比较严重, 一个是落后的农村社区根本没有条件开展休闲活动;另一个是出于中间的工薪阶层只能选择设施落后、环境较差的偏僻地段, 也只能有简单的休闲设施和非常有限的休闲空间;而只有很少数的白领阶级或者有经济实力的人能够占据有利区位和享用社区娱乐场所。这种居民居住地域的阶级分层与我们和谐社会所倡导的公平正义不相符, 而社会公正的缺失可能引起居民的不良情绪更有甚导致社区分化和社会隔离。而如果我们从管理人本化的角度, 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对社区休闲制定相应的政策, 通过对社区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文化活动的开展等, 为居民提供休闲机会, 提高其休闲技能, 从而改变当前社区资源配置的不平等现象, 减少社区不平等性, 则休闲社区对于我们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3. 促进身体和心理健康

休闲活动能够帮助人们缓解压力, 放松身心, 适度的体育锻炼等还能增强体质, 从而有益于身体健康。丰富多彩的休闲活动还能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提高人们的自尊心以及社群感, 净化人的心灵, 塑造健全的人格, 使人们摆脱无聊、赌博、暴力等消极行为, 达到心理的健康,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犯罪率。消极休闲则可能是引起犯罪的重要原因。“对于休闲生活如何运用, 不仅个人的自我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社区能力也同样重要。社区的控制能力对于成功的社区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在那些没有多少控制能力的社区, 休闲生活基本上是被动的。如果自我能力和社区能力都比较差, 休闲行为就更倾向于消极被动, 而这种消极性会导致成瘾的行为, 例如, 儿童看电视就与儿童肥胖有直接的关系。”由于休闲行为的消极, 许多人吸毒成瘾:“10%以上的美国人定期使用非法毒品, 一项对美国12个城市的研究表明, 53%到79%因严重犯罪而被捕的人都是吸毒者。”

4. 提高生活质量

目前国内外学者都认为休闲与生活质量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他们从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两种角度分别定量分析了休闲与生活质量的关系。生活质量包括生活条件和个人满意度。根据戴 (Day) 等人的研究, 生活质量指标应该涵盖家庭生活、财产、个人健康、医疗保健、社会生活、工作、个人发展、宗教和精神生活、休闲和娱乐等方面。形式多样的社区文化活动能提高居民的审美情趣;各种秧歌队、武术队等健身娱乐队的成立能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社区休闲功能的开发还能为他们提供娱乐和展示自我的机会, 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 提高其精神境界和文化修养。特别是对于残疾人和老年人等群体, 如果我们能够为他们提供充足的休闲设施和休闲机会, 比如图书馆里带盲文的书、残疾人通道的设置、老年养生课堂的开展等, 都可以消除他们的孤独感, 帮助他们生活得更健康、更独立, 这也是我们关爱弱势群体、实现社会和谐的一种表现。

三、影响社区休闲活动的因素

影响社区休闲活动的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休闲资源、休闲服务和休闲管理。

休闲资源是指社区所具有的资源禀赋、自然环境, 以及现有的休闲设施、休闲场所等, 一个社区如果具有优美、质朴、自然的居住环境, 有完善的娱乐设施和娱乐场所, 人们将获得更多的机会参与社区休闲。

休闲服务是指由政府、商业机构和非营利性组织等所提供的服务。地方政府在休闲服务供给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政府一方面直接提供休闲服务, 如, 对社区园林绿地等设施的建设、举办社区活动等, 另一方面通过制定政策法规对休闲服务实施管理和监督。商业机构所提供的服务主要有以家庭为中心的娱乐活动 (家庭健身、DIY和园艺活动等) 、社会型娱乐活动 (餐馆、电影院、游乐场等场所里的活动) 、以娱乐和艺术为主的活动 (棋盘室、商业展厅等地的活动) 、以运动和康体娱乐为主的活动 (健身俱乐部、竞技场、运动服和运动器械商店等) 以及旅游、度假和其他娱乐活动。非营利性组织所提供的休闲服务有:休闲资源的供给、志愿者活动、宣传活动、为政府和公共部门之间提供有益的联系、提供各种社会和心理方面的帮助。

休闲社区的管理需要有完善的、体系化的管理机制, 包括制度法规、政策机构、执法部门和监督机构等, 这是营造休闲社区的一个重要保障。政府部门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有责任保障全体公民享有休闲权利, 各政府部门必须转变传统掌舵者的观念, 以新公共服务理论为指导, 建设公共型服务政府, 明确休闲社区建设的目标, 推动各项法规和规章的制定。

四、社区休闲的管理

政府是社区休闲服务供给的重要渠道之一, 同时对社区管理起着规范和指导作用。政府必须要树立和贯彻服务理念, 强化服务意识, 致力于提供休闲空间, 完善政策法规, 推动非营利组织建设。

1. 倡导社区休闲发展理念

社区休闲的建设首先要解决政府的理念问题, 那种传统的大高楼、大马路、大广场的理念是缺乏人性的。休闲社区应该更加突出休闲功能, 需要在居住、娱乐等环节给予合理的统筹配套, 需要有充足的休闲空间和设施以及完善的服务体系, 需要营造休闲环境, 创造休闲文化, 这是休闲社区应该遵循的发展理念。社区居住环境的景观要进行休闲化设计, 正如陈跃中所说:居住环境所追求的不应是由硬质景观堆砌出的磅礴气势, 或者是由抽象构图形成的视觉冲击, 而应是处处以人为本, 为使用者着想, 注意人的尺度, 营造亲切的人性空间。此外, 我们建设休闲性社区要摒弃将休闲功利化的理念, 不能只把休闲社区的建设理解为发展旅游业, 或者以营利为目的, 这样社区休闲是做不好的, 只有把它理解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基础和社区全面发展、提升的战略措施, 社区休闲才能发展下去。

2. 完善社区服务供给

社区服务设施对于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交往、增强社区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居民随着生活的闲暇化和消费结构的变化, 要求有更完善的娱乐休闲类的社区公益性服务设施, 如文化活动室、体育活动室、图书室、社区学校、儿童活动室等以及运动健身场地、公共绿地等空间体系。但是, 目前在市场机制下, 开发商的经济行为使得土地被过度商业化, 许多公益性设施用地被挤占, 居民即使获得了现代城市钢筋混凝土的环境, 却同时也失去了与人交往的空间。

具体来说, 我国社区休闲服务供给的主要问题有: (1) 商业性服务供给结构性失调。商业服务供给是以营利为目的, 提供的公益性设施少, 而广大居民还属于工薪阶层, 很难涉足那些高级休闲场所, 这样一方面商业性供给过剩, 另一方面居民的休闲需求得不到满足。 (2) 非营利组织的服务供给过度依赖政府, 资金匮乏。我国非营利组织在管理上仍然采用行政管理手段, 受到政府的制约不能自由地提供休闲服务, 加之资金短缺, 无力向居民提供公益性服务设施 (3) 政府供给机构设置不合理, 职能分散于多个政府部门中。我国没有建立起专门的政府机构对休闲服务供给进行统一管理, 并且缺乏相应的法规政策的指导, 这样多头管理、审批程序的复杂使得效率低下, 一个社区体育场地的建设可能要等很长时间, 这样也很难满足居民对休闲的需求。

针对上述问题, 要完善休闲服务供给必须多方面共同努力, 尤其是地方政府。政府必须加强服务意识的普及和深化。新公共服务理论为我们社区管理中转变政府角色提供了依据。新公共服务理论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 认为“政府应该帮助创造和支持社区”, 政府扮演的角色应该由过去的为社会“掌舵”变为为公民服务, 由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控制者变为协调者和仲裁者———政府不能仅仅通过政令对公民进行管理、规范和监督, 不能只把公民看成生产力, 而应该让更多的人参与管理, 通过联合商业部门、非营利组织等来共同处理公共问题。新公共服务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在休闲服务的供给中, 政府要转变职能、真正服务于社区, 增加财政投入并建立专门的休闲服务机构和解决效率低下的问题, 同时将自己承担的一部分供给行为集中到商业组织和非营利组织中, 以一定的政策和资金等约束和支持他们的行为, 通过他们的合理竞争解决当前问题。

3. 建立健全社区管理规范

当前我国社区的休闲还处于初级阶段, 多为社区成员自发性的行为。开展社区休闲需要将休闲制度化、建立一套完善的休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政府应该制定相关的法律维护公民的休闲权益, 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或者贫困地区公民的休闲权益。目前, 我国休闲活动的主体是城市居民, 农村人的休闲方式或者空白或者处于低层次, 而农村居民占了全社会的2/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村居民的休闲需求也日益明显, 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保障这部分人的休闲权利, 因此加强对农村社区的休闲管理更需要法律的保障。完善社区管理还需要设立专门的休闲管理机构, 从法律上规定休闲管理机构的地位、职能、管理范围和组织结构等, 以使休闲管理机构在提供社区休闲服务等方面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方政府要通过立法对各种休闲服务设施的管理及维护、土地利用和供给机构制定相关标准, 对其运作和管理进行指导和规范;要按照社区空间发展的要求制定社区规划的设计规范, 按照实际需要对公共设施的配套标准进行调整。此外, 在社区管理中要积极发挥社区居委会的作用。社区居委会是受国家法律保障的社区内组织的最高代表机构, 是社区内代表民意的权威性群众自治组织, 它负责管理社区的一切公共事务。我们要利用社区居委会与居民沟通, 充分了解他们的需求, 并通过居委会让更多的居民参与社区管理, 同时通过社区居委会组织各种文化体育活动及对居民进行休闲培训, 保证居民树立合理的休闲观念、掌握休闲技能。

4. 发挥社区非营利组织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

非营利组织在社区服务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在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 非营利组织在公共休闲服务领域甚至起主导作用, 这是因为非营利组织可以克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弊端。非营利组织是根据社区的需要而成立的, 它来自于民间因而能更好的了解居民的真正需求。另外非营利组织是由各种志愿者组成, 能对加入其中的会员提供公益性服务设施, 其自愿性和奉献性可以弥补商业供给成本昂贵的缺陷。基于这些原因, 政府应该加大对非营利组织的支持与合作, 转变管理方式, 放松对非营利组织的制约, 使其摆脱对政府的行政依附, 并且提供一定的补贴、运营场所、政策支持及人员培训, 增加其吸收社会资金的能力, 同时建立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 对其经费使用情况及服务质量进行监督, 使其为社区休闲服务做出贡献。

五、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休闲活动已成为国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休闲文化的匮乏, 休闲意识的淡薄, 休闲权利的不平等, 休闲方式的消极等在未来可能成为一个新的社会问题。以人为本的社会必然要使全体成员共同享有平等的休闲权利。加强对社区休闲的管理将成为和谐社区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地方政府必须重视休闲对社区和谐的作用, 倡导休闲新理念, 建立规范的管理机制, 加强对社区休闲的管理。

上一篇:检测集生成下一篇:数据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