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开发”内涵

2024-07-06

“能力开发”内涵(精选三篇)

“能力开发”内涵 篇1

土地开发整理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农业资源安全生产的平台,是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土地整理符合中央制定的“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1]。因此,土地整理工作要紧密结合实际,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着眼从服务农业、服务农村、服务农民入手,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土地整理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确保双保行动得以实现的重要战略手段。土地是命根子。粮食安全必须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耕地作为基础。然而在耕地增加空间越来越少的现实情况下,只有向现有土地要效益,土地开发整理成了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温家宝总理曾经指出:“土地整理、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是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强管理和指导,推动这项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今后一段时间,是拓展土地整理领域、丰富土地整理内涵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需要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土地开发整理要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本着“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改善环境”的用地原则,以保护耕地为重点,尤其保护好基本农田。合理配置土地资源,逐步转变粗放型土地利用方式,不断提高耕地质量和集约化利用水平;坚持以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统筹安排各业用地,正确处理好地面建设用地和开发利用地下矿产资源的关系。各类建设用地要注重内部挖潜,节约用地,少占耕地;坚持节流开源并重,有计划地开发后备土地资源,使非农业建设占用的耕地得到补偿,实现耕地稳中有增;坚持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统一的原则,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与整治,努力改善土地生态环境;加快发展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生产力和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耕地保护一直是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近些年来,随着各项耕地保护政策的有效贯彻落实,我国耕地面积减少速度逐渐趋缓,坚守住了12亿hm2耕地的红线。但与此同时,耕地保护的质量问题也愈加凸显出来。随着人口不断增加与城镇建设用地逐渐扩展,使得土地尤其是耕地相对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而耕地必须为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了实现耕地占补动态平衡的战略目标,各级政府与国土部门采取了许多应对措施,土地整理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现在土地整理已在全国各地特别是南方一些建设用地较为紧张的省份广泛开展起来。

建国初期,“土地整理”来源于俄语“Землустройство”一词,大约在20世纪50年代末“土地整理”渐渐为“土地规划”所替代,学术界渐渐也淡忘了“土地整理”,近年来却被人们重新予以重视。1987年,首次全国土地开发经验交流会在本溪召开,会议号召全国“保持全国耕地面积相对稳定”。1988年,《土地复垦规定》出台,为工矿企业破坏、废弃土地的复垦提供了法律依据。我国从1997年开展土地整理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而且实现了耕地面积的占补平衡,同时也保障了粮食的生产用地。自从1999年修订后的土地法首次把土地整理纳入法律规定以来,国家已安排土地开发整理项目731个,规划新增耕地约17.2万hm2;省级累计安排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近2万个,规划新增耕地约21.3万hm2。土地整理已成为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有效途径。国土资源部近年来实行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向粮食主产区倾斜,项目资金达到116亿元。国土部门在13个粮食主产区省份安排国家项目997个、资金116亿元,占全部国家投资的66%,新增耕地可达18万hm2,重点对中低产田进行整理,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盐碱渍害治理的投入力度,推进节水灌溉示范,重点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基本农田,提高了项目区粮食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土地整理取得了巨大成就,形成了目标逐步明确、制度比较完善、投入基本稳定、队伍逐步健全的良好局面,在促进实现耕地保护目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条件、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保障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名副其实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当前从上海、江西、山东、河南、广东、河北等地兴起的土地整理的实践证实:土地整理符合中心提出的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和实现耕地动态平衡的要求。是一条走集约利用,内部挖潜,永续利用土地资源的好路子。通过土地整理,可以把“荒”、“废”、“闲”的土地充分利用起来,实现土地的再度开发利用。土地整理带给经济和社会的效益是巨大的、无法估量的。其效益主要表现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农田整理可以增加大量的耕地。由于我国长期对土地的粗放利用,造成现有耕地和其他土地的“荒”、“废”、“闲”较多,因而内在潜力很大。据典型调查,农地整理可以增加耕地面积5%~10%。按此推算,全国可以增加耕地面积约0.133亿hm2,相当于1990年耕地总数的13.9%。二是通过对存量土地的整理,可以控制城市外延,减少占用耕地。如河北省邢台市通过旧城改造,可以使城市建设10年不外扩。据资料统计:我国目前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用地面积已达153 m2。假如通过旧城改造,治理“空心村”,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容积率等治理措施,将人均用地逐步降到100m2,能提供建筑用地的需要。三是土地整理,具有广泛的区域性。可整理的资源分布在全国各个角落,而且土地类型多种多样。这种情况,尤其对于既要为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建设用地,又要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而且耕地后备资源稀缺,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的东南地区,应主要依靠土地整理来实现。

2 土地开发整理的概念、分类及内涵

2.1 土地开发整理的概念

土地开发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通过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等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查、改造、综合整治、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现阶段我国的土地整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它既包括农用地整理又包括非农用地整理。狭义的土地整理,仅指农用地整理。当前我国土地开发整理一般定义是: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或城市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经济等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整改造,综合整治,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土地整理是对土地利用的调整和治理。

2.2 土地开发整理的分类

根据土地开发整理内容的不同,土地开发整理可分为三种类型: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土地开发。

2.2.1 土地整理

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通过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整、改造、综合整治,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根据土地整理后的主导用途,可将土地整理分为农用地整理和建设用地整理。

1)农用地整理:

农用地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有关专项规划,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措施,对田、水、路、林、村等进行综合整治,以调整土地关系,改善土地利用结构和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土地有效供给量,提高农用地质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过程。农用地整理包括农用地调整、农用地改造、地块规整、基础设施配套、零星农宅的迁并等,具体内容包括农用地面积、位置的变动、性质的置换、低效农用地的改造以及地块规整重划,水、电、路等小型基础设施配套和零星农宅的迁出或合并。农用地整理可根据整理后的主导用途分为耕地整理、园地整理、林地整理、牧草地整理和养殖水面整理等。①耕地整理。耕地整理是指对农田进行的整理。耕地整理的主要工程内容包括: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其他工程(如农田防护林工程、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等)。②园地整理。园地整理主要指果园、桑园、橡胶园和其他经济园林用地的整理。③林地整理。林地整理包括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种林地的整理。④牧草地整理。牧草地整理包括放牧地整理和割草地整理。⑤养殖水面用地整理。养殖水面用地整理主要指人工水产养殖用地整理。

2)建设用地整理:

建设用地整理是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为主要目的,采取一定措施和手段,对利用率不高的建设用地进行综合整理。建设用地整理包括村镇用地、城镇用地、独立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和水利设施用地以及其他建设用地的整理。①村镇用地整理。村镇用地整理包括村镇的撤并、撤迁和就地改扩建。②城镇用地整理。城镇用地整理主要指城镇建成区内的存量土地的挖潜利用、旧城改造、用途调整和零星闲散地的利用。③独立工矿用地整理。独立工矿用地整理主要指就地开采、现场作业的工矿企业和相配套的小型居住区用地的布局调整、用地范围的确定和发展用地选择,一般不包括大规模废弃地复垦。④基础设施用地整理。基础设施用地整理包括公路、铁路、河道、电网、农村道路、排灌渠道的改线、裁弯取直、疏挖和厂站的配置、堤坝的调整,也包括少量废弃的路基、沟渠等的恢复利用。

2.2.2 土地复垦

土地复垦是指对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而废弃的土地,采取一定措施,使其恢复到可利用的状况。土地复垦包括工矿企业在生产建设过程中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也包括因自然灾害或人为因素造成损毁、荒芜、闲置的农田和其他成片土地。按造成废弃的原因不同,可将土地复垦分为五种类型:第一类是各类工矿企业在生产建设过程中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的破坏土地的复垦;第二类是因道路改线、建筑物废弃、村庄搬迁以及垃圾压占等遗弃荒废土地的复垦;第三类是农村砖瓦窑、水利建设取土等造成的废弃坑、塘、洼地的废弃土地的复垦;第四类是各种工业污染引起的污染土地的复垦;第五类是水灾、地质灾害及其他自然灾害引起的灾后土地复垦。

2.2.3 土地开发

土地开发从广义上来讲指因人类生产建设和生活不断发展的需要,采用一定的现代科学技术的经济手段,扩大对土地的有效利用范围或提高对土地的利用深度所进行的活动,包括对尚未利用的土地进行开垦和利用,以扩大土地利用范围,也包括对已利用的土地进行整治,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集约经营程度。从狭义的角度理解,土地开发主要是对未利用土地的开发利用,对未利用过但具有利用潜力和开发价值的土地,采取工程或其他措施,对荒山、荒地、荒水和荒滩等改造为可供利用的土地。要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未利用土地开发是补充耕地的一种有效途径。

2.3 土地开发整理的内涵

土地开发整理是通过对土地利用生产环境的改善及生态景观建设,消除土地利用中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制约或限制作用的因素,促进土地利用的有序化和集约化,从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工程技术手段及相应的政策措施。其实质是通过对土地利用环境的建设,不断提高土地质量,来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土地资源的要求,也就是保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土地生态建设措施和手段。其可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2.3.1 土地整理的特殊性

土地整理是一项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性基础工程,应注重实效,保证耕地的长效利用。不仅要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使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耕地等其他农用地的数量得到补充,而且要能够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农村环境面貌,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土地整理表现为一个持续的动态发展过程,土地整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不断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及其生产环境和居住环境的需要,为了持续发展的人类生存活动、生产活动和社区活动提供优良的土地生产和居住环境。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对土地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同时也在为土地整理提供新的技术与措施,而新的土地整理又促进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二者相互联系,不断发展。纵观国外土地整理的历史,土地整理的目的、任务和内容,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变化,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有不同意义上的土地整理。土地整理的内在表现是不断提高土地资源的经济供给能力。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义乌市城市化进程迅速。到2001年,义乌市的城市化水平达到50%以上,城市建成区已由1998年的16km2扩大到了2001年的32km2,城区实有人口从1998年的20余万人增加到2001年的43万人。1996年,义乌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量为10 168.26hm2,2001年达到12 440.35hm2,到2005年,对建设用地总量的需求达13 788.56hm2(见表1),由于正处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土地资源不足的压力日趋加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土地总量是恒定的。因此,不论是土地生产能力提高,还是景观环境改善的土地整理,只能通过以改进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水平,从而增加土地资源的经济供给能力。

2.3.2 土地整理过程的一体性

土地整理近期目标虽以专项治理为主,但最终要走向综合治理,在治理过程中,还涉及到土地管理、城建、交通、水利、工业、林业、果业、财政等多行业、多部门;同时它还涉及到建筑、规划、勘测及农业等学科。只有在多部门的参与、合作,多学科的支撑、指导下,土地整理才能顺利进行。注重开发,而忽视整治与保护的土地整理.往往会导致土地生态环境的破坏、甚至丧失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特征,也就不可能体现土地整理的意义,因此.土地整理必须把开发、利用、整治与保护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治理。不论是土地生产能力的提高,还是生活环境的改善,都必须以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为基础,而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要有良好的土地生态环境作前提。各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五个统筹”;以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严格保护耕地为根本指导方针,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总原则,以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为根本出发点,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全局与局部、长远与当前等重大关系。如果注重开发而忽视土地整治与保护,往往会导致土地生态环境破坏,甚至丧失土地资源永续利用的基本特征。因此,土地整理必须把开发、利用、整治与保护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造中低产田,搞好土地整理”。土地整理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推进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3.3 土地整理效益的统一性

土地整理追求的是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相互统一,土地利用系统是典型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是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集中体现。土地作为一种生产和社会资源,具有生产功能、社会经济功能和生态服务功能三大基本功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生产力水平和认识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土地资源的效益追求已经由最初的单一追求经济效益逐步提高到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上来。就土地利用的基础来看,自然因素(生态因素)是制约土地资源利用的主导因子,追求生态效益是土地整理的基础;就土地利用的服务对象来看,社会因素成为土地利用系统的主导因子,社会效益是土地整理的目的所在;而追求经济效益是土地利用的中心内容,也是土地利用生命力所在。所以,土地整理应追求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统一,做到生态平衡,经济上有效,社会上可行和可接受。

2.3.4 土地整理的迫切性

从国内外实践来看,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缓解人地矛盾的重要途径就是大力推进土地整治,这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和合理路径[2]。通过土地整治,统筹城乡用地,还能积极应对水土资源不断减少而农产品需求持续增加、耕地质量不断下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持续提高等现状。粮食生产能力的持续提高是我国土地整理的基本要求,粮食的稳定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国民经济稳定的基础。江苏省吴江市地处长三角的腹地,东邻上海,西濒太湖,南连浙江,北依苏州,面积1 176km2,2008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为795 254人,辖9个镇和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吴江市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占有量低。人类要发展,首先要生存,解决不断增长的人口吃饭问题,是土地整理的首要任务。因此,以扩大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为主要内容的乡村土地整理,应是当今吴江市土地整理的重点。吴江市地势低洼,洪涝灾害频繁。每年冬春在农田水利建设,加修防洪圩堤和汛期排涝抢险中,免不了要挖废不少土地,加上前几年国道、省道拓宽改道,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些挖废地。为了使挖废地变为可耕地,结合农田水利建设,挑高填低,将废地填平;通过疏浚排水河道,向河荡取泥,复垦公路两侧挖废地。结合新农村建设试点,进行农业示范区建设。对村镇建设中的废道路、老宅基地等进行整理改造。对城郊结合部、村镇道路两侧的废地逐段进行治理复垦,建成田、路、桥、林、泵、站综合配套,高产稳产的示范区。

3 土地整理的理论依据

3.1 土地经济供给理论

土地供给与国民经济运行关系密切,而且在现代社会,土地不仅是作为“资源”、“场所”来发挥生产功能,而且作为一种“资产”、“财产”来发挥资本供给与社会稳定功能。因此,认识土地供给与国民经济的关系,不仅要认识到土地供给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一面,还必须认识到土地供给对于保障经济稳定与安全一面[4]。土地供给包括土地自然供给与土地经济供给。土地的自然供给是指大自然提供给人类可资利用的土地资源总量,包括已利用的土地资源和后备土地资源,是相对固定的,不受任何人为因素或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因此它是无弹性的。土地经济供给是指在土地自然供给的基础上,投入人类劳动进行开发后,成为人类可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土地的供给,仅是指土地自然供给中的人类实际利用部分,是有弹性的、动态的,不同用途的土地其经济供给的弹性是不同的。一般所谈的供给都是指经济供给,不仅包括建设用地供给,还包括农用地供给。土地的经济供给是有效供给,自然供给变成经济供给后,才能为人类利用。经济供给也是个变量,人类难以或无法增加土地的自然供给,但可以在自然供给的基础上增加经济供给。土地整理是通过改变影响土地经济供给的因素,从而提高土地经济供给的数量,使之表现为动态的有弹性的供给。

3.2 可持续利用理论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思想,是1990年在新德里由印度农业研究会、美国农业部和美国Rodale研究所共同组织的首次国际土地持续利用系统研讨会上正式提出的。由于不同学者对其认识角度的差异及其功能的侧重点不一样,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概念也不相同,迄今为止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5]。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面临的土地问题不同,发达国家侧重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强调资源利用的环保效益;而发展中国家则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保证生态平衡,这也符合土地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准则。不同学者不同国家的观点涉及生态、经济、技术、社会、空间、人与自然相协调、世代伦理等诸多方面。然而从土地科学的范畴出发,建立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框架,来统一各种背景知识和观点学者对土地可持续性的认识,还是可能的,也十分必要。目前人们对于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在不危及后代人需要的前提下,寻求满足我们当代人需要的发展途径”,“在支持生态系统的负担能力范围内,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3]。土地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其合理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的核心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和景观环境必须满足人类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要求,土地整理作为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具体措施和手段,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即立足于人类的持续生存这个核心基础上,保证土地利用在生态阀限之内,坚持以不破坏土地生态经济系统为基本前提。

3.3 人地协调理论

土地数量的有限性和土地需求日益增加构成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特殊矛盾,协调土地供给和需求是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永恒主题,是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内容。土地数量的有限性和土地需求日益增加之间的矛盾,从地理学人地关系理论角度来看,属于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从人地关系理论对土地持续利用规划进行反思,分析现有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人地关系协调共生的土地持续利用规划对策措施,对土地持续利用规划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人地关系是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一种简称,它的经典解释是人类社会及其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在经典的解释中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是同义语;人地关系的非经典解释认为,人地关系是指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或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广义的)的关系。“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人口的增长,粮食问题显得更为突出。而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因此,“粮食—人口”关系问题,归根到底是人地关系问题。粮食总产量的提高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耕地数量的增加;二是单位面积粮食产量的增加。粮食单产的增加受科学技术水平的制约。从农业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农业技术获得重大突破的机会不多,如在欧洲,粮食产量从100kg跃至200kg经历了近120a。耕地面积的扩大也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方面耕地后备资源的数量有限,另一方面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建设用地规模的扩大,不可避免的还要占用一部分耕地。

3.4 景观生态学理论

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是研究在一个相当大的区域内,由许多不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整体(即景观)的空间结构、相互作用、协调功能及动态变化的一门生态学新分支[5]。景观在自然等级系统中一般认为是属于比生态系统高一级的层次。景观生态学以整个景观为研究对象,强调空间异质性的维持与发展,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大区域生物种群的保护与管理,环境资源的经营管理,以及人类对景观及其组分的影响。在景观这个层次上,低层次上的生态学研究可以得到必要的综合。作为一门学科,景观生态学是在20世纪60年代在欧洲形成的。早期欧洲传统的景观生态学主要是区域地理学和植物科学的综合。土地利用规划和决策一直是景观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景观生态学直到80年代初才在北美受到重视,但迅速发展成为一门很有生气的学科。景观生态学给生态学带来新的思想和新的研究方法。它已成为当今北美生态学的前沿学科之一。景观生态学在结合地理学和生态学的基础上,以景观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其变化作为研究对象。它将人类活动、生物圈、土地圈综合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进行研究。其基本理论包括景观异质性理论、空间格局理论、多样性理论、干扰理论等。景观生态学中的丰富度、均匀度、镶嵌度、连接度、边缘、异质性、尺度、空间格局、多样性等概念在土地整理中具有很大的实践应用价值,同时景观生态学所阐述的景观功能也是土地整理不可忽视的目的之一。

4 土地开发整理的必要性

土地开发整理的目的是合理利用土地后备资源,形成合理、高效、集约的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3]。从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层面来看,我国土地开发整理尤其是农地整理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目的:增加农用地特别是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农用地质量和生产能力;改善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改善人地关系,使土地关系适应土地生产力提高的要求。土地作为人类生产活动的最基本要素,在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4.1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求

根据土地详查资料,中国田坎面积高达1 246.7万hm2、沟渠486.7万hm2、田间道路计约666.7万hm2。据调查,农田通过整理一般都能新增5%~10%的耕地面积,仅此一项整理最终完成后,就可新增耕地面积近666.7万hm2。实施土地开发整理,一方面可以对未利用的土地加以开垦利用,另一方面又可以对已利用的工矿废弃地、农村闲散地和中低产地进行复垦、开发和改造,通过追加投资和劳动,实现土地集约利用,为经济和社会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撑。若按国家《村镇规划标准》的上限指标人均建设用地150m2计算,即使到达人口高峰年时,农村建设用地还可以腾出近680万hm2土地,若50%能恢复为农田,可增加耕地340万hm2。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逐渐从消极地依赖土地转变成大自然的主人,加速了土地资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消耗速度,同时也带来了耕地锐减、土地沙化、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系列问题。切实解决人口增多和耕地日益减少的矛盾,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客观需要加强土地开发整理,改善土地生态环境。

4.2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土地整理主要针对改变沟壑交错、地类交叉、渠系老化不配套的土地现状,进行水利设施配置、道路和林网建设,从而可以极大的改变农业生产基础条件,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实现农业增产增效。新中国成立以来,土地开发整理得到了持续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以拥有世界8%的耕地养活了拥有世界22%的人口[3]。因此,加强土地开发整理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目前,合肥市已结合新农村建设实施了10个农村宅基地整理试点项目,总投资5 626万元。试点项目的实施提高了农村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预计可新增标准农田125hm2,解决了城市经济建设,县域经济发展用地计划不足的矛盾;另一方面,试点项目的实施改善了农村生产条件和农民居住环境,实现了村级综合服务设施,生产设施配套和完善,推动了城乡协调发展。近几年,吉林省九台市把搞好土地开发整理作为一项战略措施来抓,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改良种植条件,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为目的,领导重视、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经历了由不成熟-逐渐成熟-成熟三个阶段,使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由农民自发零星开发复垦发展到大规模组织开发整理,由项目经包干转变为全面推行项目管理,边干边探索边规范,走出一条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

4.3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从历史的长河来看,无论哪种制度的社会里,土地整理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土地整理的生命力在于它的多重功能。新制度经济学家以强有力的证据向人们表明,制度是除天赋要素,技术和偏好三项经济理论的传统柱石以外的第四大柱石,制度至关重要。实现耕地占补平衡这一法定目标的一个主要途径是土地整理,土地整理对提高中低产田的质量和综合产出,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农村人口的生活、居住环境,促进广大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长远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现阶段的最终落脚点在于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体现在土地整理中,也从单纯的增加耕地面积转为改善农村的整体风貌。如:重视农田防护林的建设,树种选择考虑防风与美观兼顾;实行殡葬改革,进行坟墓迁移,进行集中统一安置;对农民新村进行统一规划,将改善农民居住水平与提高建设用地率相结合;保护水体不受影响,并在外河两侧进行圩堤建设,保证农业生产和居住安全。

5 土地整理的模式

土地整理模式是指在一定阶段所表现出的具有典型意义的项目组织模式、资金筹集模式、资金管理模式、工程承包模式及权属调整模式的总称。由于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存在着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别,同时土地整理内容的复杂、资金筹集渠道、土地权属等情况的不同决定了土地整理模式的多元化[6],主要表现为:在经济运行的内在机理和外部条件方面具有类同性,而与其他地区相比则又在作业形式、整理重点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特性,这主要是由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具体实践决定的。土地整理模式都由其本身的适应性,即不同地区农地整理模式应与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都受到不同地区自然、社会和经济等方面随机因素的影响,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同时也代表了本地区最基本、最主要的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并能有针对性地解决本地的一个或数个主要矛盾。而且,任何一种模式都力图兼顾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前提上,兼顾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这样,土地整理才能事半功倍。我们研究土地整理问题中使用的模式是指在一定阶段所表现出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作业模式、组织模式和资金投入模式的总称。不同地区的土地整理有不同的模式,即在经济运行的内在机理和外部条件方面具有类同性,而与其它地区相比则又在作业形式、整理重点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特性,这是由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具体实践决定的。土地整理根据具体内容,可划分为城市土地整理和乡村土地整理。城市土地整理是以城市土地为对象,以旧城区改造为整理内容;而乡村土地整理则以乡村土地为对象,把田、村、沟、路、林、渠、山、水的综合利用为整理内容。无论是城市土地整理还是乡村土地整理,其基本模式为综合整理和专项整理二种。

5.1 综合土地整理模式

综合土地整理模式是指把整理区域内的全部土地作为整理内容,统一进行土地整理规划,侧重土地深层次的整理,强调土地的生态设计与建设[7]。如1985年,当时的上海市土地局和农委等部门针对郊区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提出了推动城市化的“三集中”模式,即耕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居民向城镇集中,并首先在当时的松江县(今松江区)进行了实践,在取得成功经验后,1993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将“三集中”正式确立为指导郊区农村城镇化的基本方针,在其他区县加以推广,这一模式见效快,成效显著,但投资大;主要适用于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发达地区。平原地区往往是把村镇、生活、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工业园区建设等内容结合在一起。而山地丘陵地区、荒漠地区则是以生态保护为核心,把田、沟、路、林、渠、村、山、水等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统筹整理。

5.2 专项土地整理模式

各地都应根据当地土地利用的具体情况,选择制约或限制社会经济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或挖掘土地潜力最易见效的方面作突破口,开展专项土地整理。常见的专项土地整理有以下几种:

5.2.1 中低产田改良模式

中低产田土改造作为作为一项促进农业发展的基础工程,它在改善我国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低产田土改造也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涉及农学、工程学、水文学、土壤学、经济学、生态学等诸多学科。改造中低产田比垦荒投入省、见效快。中低产田改造具有长期效益,改造的基本原则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先易后难、分期实施、以点带面、分类指导、搞好技术开发、注意远近期结合,并与区域开发、生产基本建设等紧密衔接。中低产田改造不单纯是提高当年产量,而是着眼于根本性的土壤改良,提高耕地特别是要进行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基本建设。这是适应于广大乡村地区的专项土地整理模式。在社会经济技术条件比较落后,中低产田所占比重较大的农业地区,可采用中低产田改良专项土地整理模式;而在社会经济技术条件较好的地区,可采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专项土地整理模式。唐海县是在河北省国营柏各庄农场基础上建立的农垦体制县,总面积725km2,总人口13.7万,从业人员4.26万人,其中职工3.34万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唐山市南端,地处环渤海、环京津交汇地带,北纬39°07′43″至39°27′23″,东经118°12′12″至118°43′16″。唐海县将沿海防护林作为中低产田改良和改善农业生产环境的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取得了明显成效。到目前为止,全县共完成造林227hm2,新增林网控制面积0.92万hm2,沿海基干林带长度达47km2。全县范围内已初步形成了有渠就有树,有田就有林的网、带、片相结合的综合防护林体系,实现了滨海地区农林牧副渔高产、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目标。唐海县2005年对项目区内的田、水、林、路实施综合整理,以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投资306万元,土石方总量41万m3,其中,新开东西走向引水渠一条,全长1 200m;清开排农8条,全长2 550m;北河清淤800m;新建排灌站3座、节制闸1座、引水斗门3座、引水农门3座、斗排涵管1个、排水涵洞23座;新修农渠8条;架设农田低压线路1 600m,高压线路1 200m,增设变台3座;修整农田路10条,栽植农渠林带1 200m。

5.2.2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专项土地整理模式

现代农业园区,就是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展示现代农业科技为主要目标,在农业科技力量较雄厚、具有一定产业优势、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城郊和农村划出一定区域,以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单位作为技术依托,由政府、集体经济组织,民营企业、农户、外商投资,对农业新产品和新技术集中开发,形成集农、林、水利、农机、工程等高新技术和设备、国内外优良品种于一体的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基地、中试基地和生产基地。依托土地整理项目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现代农业,是县(区)级相关部门和乡镇共同负责的开创性事业,必须加强统筹协调,充分形成合力,加快推进园区建设。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要与新农村建设配套,与发展乡村旅游相衔接。规划产业发展必须突出产业效益,要强化供求信息研究,为卖而种,为赚而卖,与市场充分对接,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必须加快土地流转,充分吸引企业入园,培育业主大户,带动园区建设和发展。要进一步强化农民、基地和龙头企业的利益联接,充分考虑流转土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无论是引入业主搞开发,还是调整农业科技事业人员进场入园搞建设和管理,都必须坚持以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农民就业为原则。县级有关部门和相关乡镇要深入探索产业发展激励机制,找准补助环节,把财政补助资金用在关键环节上,充分发挥补助资金对产业培育的引导作用,实现各类产业发展补助资金效益最大化,充分激励和调动企业和农户扎扎实实发展产业;要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技改扩能,大力发展精深加工,缓解原材料供需矛盾,扩大农产品经济效益,促进各项农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根据现代农业园区产业发展的需要,杨凌示范区首批7个土地银行于日前挂牌成立,这标志着杨凌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中已全面开始了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探索和尝试。杨凌示范区根据现代农业园区产业发展需要,按照“性质用途不变、依法自愿有偿、稳步有序推进、服务园区建设”的原则提出了“反租倒包、企业租赁、合并改向、自愿互换、入股合作”等5种土地流转模式,组织农户结合5种流转模式完成了该区大寨乡寨西村、西小寨村、孟寨村和五泉镇桶张村、斜上村、五泉村、崔家村五泉镇、大寨乡7个村的土地银行的组建。杨凌区大寨乡西小寨村自2008年10月以来,抢抓杨凌“二次创业”和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机遇,结合自身实际,率先在全区组建了第一批农业土地银行,并制定了《土地银行章程》,成立了土地银行理事会、监理会,落实了人员和工作职责。当地的土地流转主要分为5种模式。

一是反租倒包模式。由农户和村土地银行签订委托经营协议书,将农户的土地经营权集中到土地银行,再由村土地银行发包给种养大户或专业生产合作社,让土地向专业生产合作社流转,进行规模化经营。据了解,目前西小寨村采取反租倒包模式已经完成土地流转12hm2。

二是企业租赁模式。也是由农户和村土地银行签订委托经营协议书,将农户的土地经营权集中到土地银行,然后由村土地银行将其土地经营权租赁给农业企业从事农业规模化经营,承租方一次性或分期付给租金,租赁不改变承包关系。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企业为主体的规模化生产经营活动。

三是自愿互换模式。自愿互换模式是指承包人之间为方便产业发展,将承包土地的经营权进行互换或合并改向,互换条件可通过集体出面或农户自愿协商解决。自愿互换模式通常配合以上三种模式的实施,主要适用于小规模土地的流转。

四是企业租赁模式。是指农户同意由村集体将其土地经营权租赁给农业企业、科教人员等从事农业规模化经营,承租方一次性或分期付给租金,租赁不改变承包关系。主要适用于以企业、科教人员为主体的规模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省果树中心苗木基地、秦川牛公司育肥基地、杨凌本香集团20万头生猪生产基地以及杨凌汇丰公司等项目的227hm2土地,就是通过企业租赁模式在西小寨、官村、李家、崔家、毕公、绛南、绛中等村进行土地流转。

五是入股合作模式。集体或农户以土地的使用权入股,以土地入社形式,兴办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企业,或连片开发发展规模经营项目,坚持“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则,农民以户为单位,用土地承包经营权入社,把自家经营的土地、果园全部交与合作社管理经营,年底享受销售农产品利润及分红。双方签订土地流转合同,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

5.2.3 村镇改造专项土地整理模式

我国现有的广大村镇,大多数是在过去的小农经济条件下产生的。落后的生产力和交通条件深刻地反映在每一个旧村镇的建设中,村镇布点零乱、内部结构不合理、缺少公共服务设施与公用设施,严重地阻碍了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生产的发展,影响了农村新生活的建设。因此,迅速改善旧村镇的生产、生活条件是当前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村镇建设分选址新建和原址改、扩建两种。在我国目前经济条件下,改建和扩建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现代化建设战略。从近几年村镇建设的实际情况看,几乎90%以上都是改建和扩建。村镇的改建和扩建规划都是在原有旧村镇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必须合理利用旧村镇合理的,有用的部分,逐步改造、调整那些不合理的、影响居民生产和生活的部分,使之布局合理,协调和谐,各得其所。

这种模式是以村镇宅基地建设为中心内容,结合退宅还田、生活基础设施建设的土地整理。在村庄建设零散,土地利用水平低的地区,可以把村镇宅基地改造作为突破口。此外,还有旧城区改造专项土地整理模式、农业土地生态环境治理专项土地整理模式、“三高”田园建设、立体农业土地开发等专项土地整理模式。专项土地整理模式不是独立存在的单项土地利用工程,而是综合土地整理的分步实施。专项土地整理必须在综合土地整理规划的指导下进行。2008年,四川郫县西汇公司旧城拆迁改造和土地整理项目主抓了犀浦镇国宁村片区、龙吟村南片区首期拍卖地块、万福北片区首期拍卖地块、万福一线东片区、三九八厂旧城改造片区、兰园项目、成都合作污水处理厂(二期)7个项目。截至到2008年6月底,共完成土地整理42hm2。其中,兰园项目的土地整理工作已全面完成,国宁村片区已按县上要求完成电力浅沟工程建设。山东省德州市位于北纬36°24'-38°0'、东经115°45'-117°24'之间,黄河下游北岸,北依河北省,南邻省会济南,西接山西煤炭基地,东连胜利油田及胶东半岛,处于华北、华东两大经济区连结带和环渤海经济圈、黄河三角洲以及“大京九”经济开发带交汇区内,兼具沿海与内陆双重优势。2009年12月德州投资400万元的中心街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竣工;投资300万元的104国道沿线景观改貌工程结束;投资200万元的徒骇河公园正在紧张建设中。2009年以来,作为德州 “南大门”的临南镇夏口社区,城镇建设工程一个接一个。随着村镇建设的全面开展,村镇基础设施逐渐完善,为二三产业的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截至目前,全县已投资5.2亿元建设商贸街18条、专业市场12处,吸纳近10万人投入到餐饮、旅游、物流等与村镇发展密切相关的产业中,年产值超10亿元。同时,积极开展 “治乱、治脏、治破”活动,探索建立了村镇管理长效机制,村镇面貌焕然一新。目前,该县已建成3个省级中心镇,5个乡镇成为省环境优美乡镇,城镇化水平达到42%。

5.2.4 城市改造专项土地整理模式

以城市功能分区和用地专门化为主要内容的土地整理模式。城市用地专门化的逐步发展,必然形成城市功能分区,从而产生组合效应,使各种要素在组合方位、数量上处于最佳状态,产生单个要素无法实现的经济效益,成功范例如北京中关村科技一条街、深圳东门舶来品一条街、天津步行商业街、西安东大街等,以环境治理为主,以“绿脉”为先导的城市空间整治模式。2002年开发建成的鼓楼步行街位于天津老城中心,集旅游、文化、购物、休闲于一体的大型商贸旅游区。这里以清朝建筑风格为主,在传统十字街旧城商业中心的基础上,以天津鼓楼为中心,向东西、南北向延伸,采取左右对称长街式建筑模式,雕梁彩绘,青砖青瓦对缝,街内建牌楼、穿街戏楼及各式具有浓郁明清建筑风格的店铺。以鼓楼为制高点,向北为鼓楼北街,主要经营珠宝、古玩、陶瓷、图书音像等,如泥人张、风筝魏、花艺阁、天香珠宝等都设有专店;向南为鼓楼南街,主要以津门老字号民俗特色商品、餐饮、娱乐为主的风情街,像老美华、盛锡福等老店及果仁张、桂发祥麻花、狗不理包子等南北特色餐饮会聚于此,因此,南街又称为“唐人街”;向东为鼓楼东街,经营服装、眼镜、快餐的一条街;另外,东街上的“旅游超市”会集了天津几十家有实力的旅行社,为旅游者提供了快捷的一条龙服务;商业街建筑一般为2~3层,高低错落,体形大小有致,平面凹凸有序,既有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又融入现代商业意识,具备现代商业设施的功能。鼓楼步行街将成为天津一个崭新的文化商业旅游中心。针对城市环境质量下降,运用生态原则,将城市绿地连接成链状网络,以此为基础进行城市土地整理,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突出城市功能的土地整理模式。受传统用地方式的影响,我国城市中心土地利用形态较周围地区而言呈“凹”形分布,造成城市中心土地利用率低下。向多维空间开发的立体土地整理模式。人地矛盾的尖锐化迫切要求城市土地开发利用方式从粗放、外延扩张向集约、立体、综合开发转变。城市土地立体、综合整理向地上和地下空间拓展。向地上空间拓展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建设高层建筑,设立高架道路,城市公用设施立体化,工业用地立体化。向地下空间拓展的主要表现形式为修建地下停车场、地下交通网、地下仓库和地下商场等。

6 安徽省合肥市土地整理实践

6.1 合肥市概况

安徽省合肥市位于长江淮河之间,紧靠“长三角”,巢湖之滨,通江达海,承东启西、贯通南北、连接中原,是安徽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合肥市辖瑶海、庐阳、蜀山、包河4区和肥东、肥西、长丰3县,并赋予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新站综合试验区市级管理权限。全市行政辖区总面积为7 029.48km2,其中巢湖水面面积234km2;市区总面积838.52km2,其中巢湖水面面积72.93km2;市区建成区面积为275km2(截止2009年一季度末)。总人口479万,乡村人口276万人。市内道路宽阔,绿树成荫,景色优美,既多现代建筑,又有名胜古迹,是一座古老而又年青的城市,是全国甲等开放市,也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拥有中国科技大学等30余所高等院校。高科技工业园、科技同步辐射实验室等蜚声在外。

安徽省合肥市作为国家节约集约用地试点市,近年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节约集约用地的新机制,较好地实现了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的双赢,初步探索出一条既严格保护耕地又严格节约集约用地土地整理的新路子。截至1996年末,合肥市耕地总面积40万hm2。根据规划要求,1997~2010年间,合肥全市非农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总量应控制在9 333.30hm2以内,确保合肥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39.91万hm2,其中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达到33.40万hm2,基本农田保护率达到84.0%,合肥市不安排生态退耕和其他退耕项目;到2010年,合肥市耕地总量不减少,实现占补平衡。1997-2010年间,合肥市城乡居民点用地总规模逐步缩小,城镇用地总规模控制在2.21万hm2以内,人均综合用地面积控制在92.5m2以内;中心城(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新火车站综合开发试验区)城市用地规模控制在1.5万hm2以内,人均城市综合用地面积控制在90m2以内;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逐步缩并,人均用地面积下降到150m2左右。到2010年,合肥全市土地利用率由1996年末的93.2%提高到94.2%。合肥市按土地利用地域可分为六个分区,即:Ⅰ、北部低岗农、林、渔综合利用区;Ⅱ、中部江淮分水岭农经作物用地区;Ⅲ、中南平原工、商、贸、农综合用地区;Ⅳ、大潜山、李陵山林、园、牧开发区;Ⅴ、南部低平原农用地集约开发区;Ⅵ、东南低山丘陵林、农、矿用地区。按照土地利用现状及土地利用的主导方向,规划将合肥市划分为八个土地用途区:农业用地区、园地区、林地区、城镇建设用地区、村镇(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区、独立工矿区及自然与人文景观保护区。

2008年5月18日,合肥市第一个万亩土地及宅基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项目在肥东县白龙镇长王村启动。该项目位于肥东县白龙镇合白路以南,合店路以西,众兴水库上游,距合徐高速双庙下道口仅1km2,项目涉及15个自然村、1 227户,3 337人。项目区属于江淮分水岭地区,村庄点多面广,占地面积大,15个自然村占地112hm2,村庄设施不配套,脏乱差问题突出。项目区内田块不规整,中低产田比例大,交通、水利等设施落后,土地利用效益低下。项目建设规模876hm2,其中农用地面积690hm2,建设用地146hm2,未利用地40hm2,项目总投资13 866.8万元。2008年5月27日,合肥市最大的土地及宅基地整理和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项目在长丰县造甲乡宋岗村正式启动。长丰县造甲乡宋岗村是合肥有名的“林下养鸡”专业村,城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村庄环境整治先行村。这次启动实施的土地整理和新农村建设项目涉及两个行政村、17个自然村,居民1 295户,总人口3 978人。项目区属于典型的江淮分水岭地区,村庄点多面广,占地面积大,17个自然村占地157 hm2。村内设施不配套,“脏、乱、差”状况严重,项目区田块不规整,中低产田比例大,交通、水利等设施落后,土地利用效益低。该项目建设规模1 468hm2,其中农用田面积1 309 hm2,是目前为止合肥市最大的土地整理和新农村建设项目,总投资达到15 132.6万元。项目实施后将建成徐小集、徐老家、陈刘老街3个新型农村社居,分别容纳430户、280户和370户农户,共节约土地110 hm2。新建农民住宅以江淮民居为标准,规划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宜居农宅,村内公共设施配套齐全,社会事业充分发展。项目区土地整理后格田成方,生产设施配套完善,以发展规模现代农业为主,土地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农民收入显著增长。

6.2 新时期土地整理新要求及合肥市做法

土地是发展之基、民生之本,是直接保障人类生存的自然资源。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后备资源稀缺,土地问题始终是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搞好土地整理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立足保障国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开展基本农田整理。认真落实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积极实施重大工程,促进项目布局相对集中。“十一五”规划纲要要求“开展农村土地整理,调整农村居民点布局,控制农村居民点占地,推进废弃土地复垦。”根据中央关于土地整理的有关精神,我国土资源部对新时期土地整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一是必须紧紧围绕耕地保护新目标开展土地整理。这个新目标就是“十一五”期间,我国耕地保有量保持1.2亿hm2的刚性指标;二是必须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开展土地整理;三是必须紧紧围绕重点地区开展土地整理,就是土地整理要向粮食主产区倾斜,向基本农田保护区倾斜,向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倾斜。土地整理是拓展建设用地空间的有效途径,也是新时期实行最严格的土地政策,确保耕地总量占补平衡的重要方式。土地整理也从根本上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和配套环境,有助于集中农村土地资源,发展农业规模经营,改善土地的经营状况,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合肥市的土地整理自2004年始,至今已近7年时间,实施了83个市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总投资1.36亿元,累计新增耕地达0.957万hm2,其中4个项目共整理土地4 390hm2,规划建设新村9处,新增耕地550hm2,村庄整理新增耕地350hm2,新增耕地率为13%,连续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真正做到了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的双赢。

6.2.1 科学规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早在前几年,合肥市就编制了《合肥市土地复垦整理规划》、《合肥市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1-2010)》。为了保证全市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合肥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工作意见》、《合肥市开垦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合肥市土地开发复垦整理项目验收暂行办法》、《合肥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合肥市土地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补充规定》、《合肥市市级土地复垦整理项目资金县级报帐制管理暂行办法》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五制”管理的通知》等一系列旨在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更好、更快发展的规范性文件。编报了《基本农田建设实施方案》、《中低产田改造实施方案》、《空心村改造实施方案》,为了增加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透明度,合肥市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要求,相继建立了“项目管理程序、申报验收材料、项目资金取费标准公布制度”,“项目规划设计、工程监理、测绘和招投标代理政府采购制度”,“项目设计,实施和管理专家评审、咨询和研讨制度”和“项目规划设计‘两上两下’制度”,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认真执行公告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合同制和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等制度。在实际工作中,全市健全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与建设占用耕地台账、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与资金拨付台账、耕地开垦费收取台账、项目备选库和指标储备库,使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对项目规划、立项、施工、验收等关键环节层层审查,特别是财政、审计等相关职能部门以及设计、监理、施工等相关单位各司其职,共同把关,确保工程量符合实际,工程质量符合标准。同时,还建立了“一级监理、三级监督”制度。“一级监理”是聘请监理公司对项目区内所有工程进行全程监理;“三级监督”就是国土资源局向每个项目部派驻1~2名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包项目、包标段、盯现场的现场监督;国土、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对项目的定期监督;项目区所在镇、村老党员和群众代表的社会监督。健全完善的监督体系,杜绝了施工单位偷工减料、弄虚作假的现象,有效保证了项目工程质量。

6.2.2 大力推进土地开发整理三个结合

国土资源部于2003年发布的《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1-2010)》指出,“土地开发整理”包含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土地开发三项内容。从2004年开始,合肥市从三个结合入手,全面推进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制,改变了原先不规范的“包干制”,提高了新增耕地的质量(表2)。

6.2.3 切实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

全面发展农村经济,为提升农民的精神生活质量打下深厚的物质基础。马克思把人的需要分为生存、享受、发展三个层次,只有人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才可能考虑其他的需要,也只有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为精神生活质量的改善提供物质支持。土地开发整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农村村容村貌的改变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为深入了解基层项目实施的现状,合肥市认真作好国家和省级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同时,实施了83个市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总投资1.36亿元,项目完工后将建成“田成方、路畅通、渠配套、林成网、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约0.7万hm2,新增耕地约0.16万hm2。在这些项目中有两个被选入国土资源部《全国土地开发整理典型项目100例》,有3个项目选入省国土资源厅《全省土地开发整理典型项目50例》,有两个项目申报了省厅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质量优秀奖。山南村小井庄的土地综合整治后,与省农科院合作,建成了高科技农业推广示范基地;肥东县王铁乡将整理后的140 hm2土地建成了无公害绿色蔬菜基地,农民不但有了租地收入,种田还有工资收入,农民人均收入增加500元。2005年合肥市实施的36个土地复垦整理项目完工后,推动了当地农业走上了规模化、产业化的道路。如肥东县马湖乡113.3 hm2的土地成片整理后已建成优质油桃和地膜花生生产基地,不少乡村农民因此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被选入全国土地整理典型项目的肥东县王铁乡大同村土地整理项目,总投资483.20万元,整理土地面积120 hm2,新增耕地32 hm2,目前项目区已成为优质水稻、油菜和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给当地农业、农村带来了巨大变化。首批实施的4个项目总规模44km2,涉及自然村庄209个、农户5 062户、人数17 137人。截至目前,4个项目涉及的9处基础设施完善、配套齐全、村容整洁的新村庄已基本建设,其中有农民新居924幢、52.8万m2,公共服务设施(敬老院、学校、医院等)2.23万m2,田间道、生产道、沟渠660km2,修筑塘口374口,绿化植树23万株,工程总投资6.7亿元。通过村庄、农田、水利设施、道路体系和农田保护林网等综合整治,共新增耕地550hm2,村庄用地面积由512 hm2减少到162 hm2,减少了68.3%。整村推进推动了城乡一体发展,促进了节约集约用地,改善了农民居住环境、生活条件,受到了农民的热烈欢迎。长丰县造甲乡宋岗村徐庆华在自家客厅的牌匾上写道:“感谢政府新政策,拆掉旧房盖新房。从来没敢这样想,乔迁新居心舒畅。心系百姓为我忙,坚决拥护共产党。”合肥市土地复垦整理项目中,根据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农业改革和发展第二个飞跃的思想,大力发展统分结合的集体层经营,壮大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强化多种模式的合作经济,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加大农村集体对精神生活设施投资的力度。把文化馆、文化站、农民阅览室、文化活动中心等设施办在村组。

6.2.4 高度重视土地开发整理工作

遵照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八个方面”良好风气的要求,合肥市土地局一班人的作风建设,并以此带动全体机关人员的思想作风建设,努力在长效机制上做文章,注重作风建设的实践性、实效性。合肥市从2002年以来,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宣传保护耕地和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意义,使合肥各级领导对土地开发整理工作高度重视,合肥市政府每年都与各县(区)签定土地开发整理目标任务责任书,市主要领导每年都要针对全市土地开发整理工作进行调研,并在调研中提出一些创新的工作方法,指导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为确保土地开发整理工作顺利开展,合肥市成立了土地开发整理中心,配备了能力较强的业务人员,专门从事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中心成立后,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规划和计划,在认真分析全市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形势的基础上,有关领导经常深入基层,积极引导社会各界支持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为这项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为确保全市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有章可循、规范操作,合肥市国土资源局在工作中边摸索边总结,建立了较为规范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体系。土地开发整理最终受益的是农村、农民,是利国利民的民心工程。但由于涉及村组、村民多,施工场面大,农民虽然盼望着进行土地开发增加耕地面积,但又顾及眼前利益,往往为了眼前利益而不顾全大局。合肥市国土资源局在项目建设前的宣传动员,在踏勘选点、测量设计过程中,采取召开群众会、动员会的形式面对面地宣传有关政策,讲解国土知识,分析县情、村情,有针对性地排除群众思想疑虑,以户为单位,采取签名盖章的方式对项目实施进行表决;以组为单位召开群众会;以村为单位召开村组干部、村民代表大会,形成共识。在此基础上,由各村、组派出代表,配合设计单位,逐个地块、逐个设施进行分析研究、对比择优,使项目规划设计布局科学合理、排灌方便、交通便利、防护有效,待项目实施后,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使群众积极主动地投身到配合支持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中来。

6.3 合肥市土地整理成效

近年来,合肥市不断加大对土地开发整理的投入,截至2006年6月底,合肥市已投入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307亿元,并计划今后每年都将安排近两亿的专项资金用于土地开发整理。合肥市通过土地开发整理累计新增耕地面积0.957万hm2,按耕地7 500元/hm2纯收入计算,每年可为农民增加纯收入7 180万元。通过土地整理,使未充分利用土地充分利用起来,使原来分散的耕地相对集中起来,变小地为大地,变散地为整地,推动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加了耕地面积,增加了农民收入,实现了节约集约用地,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结合土地整理,合肥市大力建设农业示范基地,使之成为农业领域招商引资的平台,为发展农业园区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加快了合肥市农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步伐,为提高农民收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整村推进中,合肥市明确主体、分清责任,实行“民为主、村负责、乡领导、县统筹、市支持”;整合资金、集中投入,共整合市、县两级22家部门和单位的32项支农项目和资金,其中,2008年市本级整合涉农资金5.2亿元;规划为先、统筹建设,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提供宅基地和新建住房、统一推进土地及宅基地整理复垦、统一建设基础和公共设施、统一推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规范管理、阳光操作,出台了一系列管理规定,对宅基地整理,按新增耕地7万元/亩(市5万元、县2万元)补助项目单位,对土地整理按招投标的有效最低价支付资金,农民新建住房政府补贴占到总造价的一半以上。

合肥市集思广益,把土地整理与当前进行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相结合,与应对当前严峻形势相结合,与解决地方面临的土地管理问题相结合,紧密联系实际,除了采取有效措施节约集约用地、严格土地管理外,加大了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力度和强度,强化对土地整理项目的监管,保证土地整理工程质量,从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上下大功夫,突破制约“双保行动”的瓶颈问题,为双保行动的顺利推进开创了新局面。近年来,为了解决合肥市耕地保护和建设用地需求的矛盾,安徽省合肥市国土资源局不断创新土地开发整理方式,大力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合肥市累计新增耕地达0.957万hm2,连续8年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真正做到了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的双赢。合肥市土地开发复垦整理中心主任宰斌介绍,合肥农村宅基地浪费严重,人均占地267m2,如果按照人均占地100m2计算,实施挂钩政策,合肥市可退宅还耕4万hm2。 2007年市委、市政府决定,把土地整理、宅基地整理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整村推进土地综合治理的项目。通过项目实施整合了各类支农资金以及各部门的支农政策。目的是要达到城乡统筹,城乡双赢。城市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同时,农村得到快速发展。2008年,合肥市经过充分调研后,组织实施了4个整村推进土地及宅基地整理试点项目,目前4个项目的实施,取得了一举多得的效果,既解决了新农村建设“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又改善了村容村貌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在增加耕地的同时也为城市发展拓展了新空间。土地整治不仅仅是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最终目的是老百姓增收。所以在依法、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土地流转。使农民最后的增收成为现实。4个项目实施后,平均每户可以增收3 000元以上。通过“十一五”以来的探索与实践,合肥市初步走出了一条节约集约用地的新路。合肥市土地整理的成效详见表3。

6.4 合肥市土地整理启示

现阶段土地整理要实现“五个结合”:一是与农业现代化相结合,消除土地利用不合理因素,为农业机械化创造条件;二是与农村水电、道路等生产条件改善相结合,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增强耕地排灌和防灾减灾能力,增加基本农田的有效灌溉面积;三是与特色农业、现代农业相结合,因地制宜进行工程规划和设计;四是与提高耕地质量相结合,充分利用建设占用耕地剥离的耕作层土壤;五是与迁村并点、生态保护等生活条件改善相结合。现阶段土地整理的任务:一是大力开展基本农田整理。全面落实国务院提出的基本农田保护“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降低”的要求,“以建设促保护”,将基本农田整理作为土地整理的重点。基本农田整理将是加强基本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本农田质量、改善基本农田生产条件的主要手段。通过整理,粮食生产能力能够提高10%以上。二是加快推进土地复垦。应尽快完善土地复垦管理工作的有关政策,加快推进土地复垦工作。复垦后的土地应优先用于种植、林果、畜牧、渔业等农业生产;不适宜农业生产的,集体土地经过国家征收,可以作为旅游、工业等建设用地。三是稳步开展农村宅基地整理。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利用率低,粗放利用十分严重,这种土地利用状况难以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通过合理规划,对现有农村居民点逐步实施迁村并点、治理“空心村”、退宅还田等整理措施,全国可以增加有效耕地约286万hm2。开展农村宅基地整理是实现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减少建设占用耕地、实现耕地保护目标的根本出路。四是适度开发宜农未利用地。全国共确定了6个土地开发重点区域,涉及115个县市区,土地开发补充耕地的总潜力约233.33万hm2(3 500万亩)。土地开发要做好调查评价、论证,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和灌溉条件,在确保不破坏并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禁止毁林开荒、陡坡开垦、乱垦草场和破坏天然湿地。五是积极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提出在规划期内依托土地开发整理重点区域,重点组织实施七项重大工程,通过实施重大工程,补充耕地不少于97.33万hm2(1 460万亩),占规划总目标的36%。因此,新形势下土地整理的任务更加繁重,责任更加重大,前景更加广阔。

摘要:介绍了我国土地开发整理的进展,研究了土地开发整理的概念、分类及内涵,总结了土地整理的理论依据和土地整理几种模式。我们选择了合肥市作为调研的对象进行实地调查,对土地开发整理实践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分析当地项目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效,总结经验,同时发现问题,提出解决的思路和方法,希望能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和建设提供参考依据。土地开发整理是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为科学合理地进行土地开发整理活动,有必要进行土地开发整理研究。在分析探讨过程中,认为土地开发整理具有相对性、地域性、多样性、复杂性、时限性等基本特性。

关键词:土地开发整理,模式研究,土地整理实践,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吴承伦,袁涛.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理论方法与实践[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9.

[2]邱国锋.我国农村土地整理的实践与探索[J].经济地理,2003(3):1-5.

[3]王万茂,张颖.土地整理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22-23.

[4]杨晓艳.环境视角下的土地整理: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中国经济论丛.新农村建设专辑)[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

[5]高照良,张晓萍.粮食安全问题概论[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9.

[6]赵晓英,陈怀顺,孙成权.恢复生态学——生态恢复的原理与方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7]胡廷兰,杨志峰.农用土地整理的生态效益评价方法[J].农业工程学报,2004,20(5):275-280.

浅析红色文化的内涵及开发 篇2

《 人民论坛 》(2013年第11期)

辛锐

【摘要】红色文化形成于我国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过程中,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结果,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内在统一性,充分发掘和利用红色文化的价值功能,将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关键词】红色文化 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统一性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决定从战略高度强调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为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过程中,充分发掘和利用红色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如今我国正在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红色文化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发掘和利用红色文化的价值功能,将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红色文化所具有的科学内涵

红色文化的形成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二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前期,中国共产党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创造了红色文化中的瑰宝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成功之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革命中形成的精神文化延续到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又形成了“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等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红色文化涵盖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指的是革命战争遗址、纪念地、标志物等实物;制度文化指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革命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等革命文献作品;精神文化指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革命精神、革命道德传统等。物质文化是红色文化的载体,精神文化是红色文化的核心,制度文化是红色文化的灵魂。

作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制度文化这三种文化形式的统一体,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内涵,要更好地发展红色文化,需要全面认识其内在深层含义。

红色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指引人民实践、推动社会进步。在我国,马克思主义作为先进的无产阶级政治思想,指导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团体进行追求民族独立、人民幸福和国家富强的革命实践活动,在这一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红色文化。因此,红色文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革命实际、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阶段性成果。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出了一系列先进文化。在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先后创作出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一系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红色文化产生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阶段性成果。

红色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结果。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传承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为近现代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红色文化,很大程度上继承了五千年来积淀而成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中的精神内涵包含了中华民族在悠久历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并吸收五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拥有了强大的生命力。中共十四大将“弘扬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写入党章,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在对待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上的态度,也为红色文化建设描绘了宏伟蓝图,指出了前进方向。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团体的强大精神支柱,是构成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成分。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红色文化精髓在发展的不同阶段都不断地激励着全国人民为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共同理想而不懈奋斗。同时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革命者在革命斗争实践中展现出的顽强、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英雄主义为核心的革命精神,红色文化很好地体现了党和群众在革命年代的精神风貌、价值取向及人生追求,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

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内在统一性

从红色文化的形成过程来看,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孕育在同一个母体。红色文化形成发展于特定的历史时期,产生于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引领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的过程中。可以说,红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伴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展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辉煌历程,伴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实际,要建设中国先进文化,必须牢牢把握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前提。

红色文化的基本内容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社会主义荣辱观等,都包含在红色文化之中。因为红色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实践中产生的,在形成发展过程中一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致力于实现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共同理想,处处体现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新时代被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后形成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因此,从形成过程和科学内涵两方面看,红色文化的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承接性和一致性。前者是后者内容宣传和教育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本内容贯穿于红色文化之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贯穿于红色文化的内容之中,加强红色文化建设将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情况结合的产物,在红色文化形成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为其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如今对红色文化的学习实质上就是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是强化人们对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信仰,就等于是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灵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目前,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它反映了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红色文化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斗争和建设中形成的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如今学习红色文化,重新感悟历史,有利于人们坚定走中国特色道路的信心,团结奋斗在共同理想旗帜下。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力量。红色文化是特定历史时期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结合,不断激励、鼓舞着人们在革命和建设中进行不懈的奋斗。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八荣八耻”为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确立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学习红色文化就是要让全体人民都能够遵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和准则,使其真正内化其为人们内在的规范,并使之成为思想行为的指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之间相互联系、融汇贯通,红色文化则蕴含其中,密不可分。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和全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时代的精神鼓舞斗志,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因此,采取措施大力培育和发展红色文化,能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河套大学】

把红色文化传承下去(延伸阅读)

红色文化的内涵很丰富,而爱国主义、艰苦奋斗,坚定的信仰与美好的理想,是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无论是在烽火硝烟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都是激励人们勇往直前的巨大动力,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资源。红歌为什么这么红?《江姐》为什么能长演不衰?这些疑问都可以从这个根源找到答案。而这一点,也是传承红色文化的基石和核心。

开发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基本内涵 篇3

中国旅游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游客需求已经由过去追求物质享受转变为精神享受,文化旅游逐渐成为现代旅游的发展趋势。没有文化内涵的旅游是浅薄的旅游、无法长久的旅游。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直接影响游客能否获得良好的精神需求,从而决定区域旅游业是否能得到可持续的发展。而历史文化再现特定时间特定空间的具体事件,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和垄断性,是旅游业发展的不可多得的吸引物[1]。

历史文化由于具有地域性、民族性、承传性、独特性和垄断性等特点,往往是一个区域所独有,很难被其他区域模仿和复制,在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历史文化在区域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能形成垄断地位,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很强的竞争能力,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品牌效应。如国际盛名具有“音乐之都”的维也纳,凭借众多著名音乐家的遗迹成为欧洲著名的文化旅游中心,美国古城威廉斯堡,由于完整地保存了18 世纪英国殖民地时代的城镇风貌,使参观者仿佛时间倒流了200 多年,从而成为美国最重要的历史名胜之一等,这些著名的旅游胜地无一不是将独特的历史文化融入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之中,从而在旅游市场中获得垄断性地位,并形成自己的特色,打造出自己的品牌。特色和品牌是旅游业竞争中的一种无形力量,更是促使旅游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

张家口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在区域范围内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及强烈的吸引力,怎样使这些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得到有效开发、深入开发,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众所周知,旅游资源的吸引力是由资源的多样性、文化的深厚底蕴、科技的进步和广泛应用决定的。所以要对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和开发,运用高科技手段、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更好地发挥旅游资源的作用。随着休闲时代的来临和旅游市场的规范与发展,以挖掘旅游地文化内涵为主的“深度旅游”已成了旅游发展的新趋势。张家口旅游业要想获得快速持续健康的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地方特色文化的挖掘尤其是历史文化的开发利用更为重要,只有深挖地方历史文化内涵,营造历史与现代融为一体的旅游文化氛围,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旅游体系,才能保持地方特色形成品牌,提高国内外竞争力,获得旅游市场的青睐。

二、基本名词的核心内涵

1.文化和历史文化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据统计,有关“文化”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有二百多种。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历史”指过去的事实、沿革、来历,“文化”指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历史文化是文化根据时间来分类:分为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同时也可以根据区域分类:中国文化、韩国文化和日本文化等;也可以根据人的年纪将文化分为老年文化和青年文化等。因此,历史文化只是针对某个区域过去的文化。

2.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

文化资源是指那些对物质文化发展有作用的文化要素。文化资源是具有现实经济效益的文化要素,它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为文化产业或其他产业服务,尤其是对地方旅游业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文化资源是地方旅游业开发的前提和基础,同时,旅游业的开发是对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发展,促进对地方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延续,形成独特的地方文脉。

学术界对旅游资源的认识到目前为止还是各自为阵,彼此都不认同。如保继刚提出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地的人工创造物。郭来喜认为凡是能为人们提供旅游观赏、知识乐趣、度假疗养、娱乐休息、探险猎奇、考察研究以及人民友好往来和消磨闲暇时间的课题和劳务都可成为旅游资源[2]。

本课题的观点是:只要对游客能产生吸引力的因素都可以成为旅游资源,这种因素既可以是精神因素也可以是物质因素。

3.文化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

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的交合部分就是文化旅游资源,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双重特征。它既是文化资源的一部分,也是旅游资源的一部分。因此,在开发文化旅游资源的时候,既要考虑文化资源的特殊性,同时也要考虑旅游资源的吸引性。要注意结合地方文脉内涵,加强与旅游资源的融合,遵循市场发展需求,不断挖掘潜力充分彰显特色,促进文化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使用。

向志学和向东指出历史文化资源则是指人类历史文化遗存诸多实体当中具有独特功能、现代资财价值、能够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甚至进行扬弃升华的部分[3]。

史平指出历史文化资源是“人类生活过程中的遗存,这种遗存可以为人类现在及今后的社会生活所利用。在这个瑰丽的宝库中,有大量的实物遗存和文字遗存。实物遗存中,包括历史文物、历史遗迹或墓葬等”[1,4]。

4.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

对于旅游文化的定义学术界有较多的看法,国内比较认可有,马波认为旅游文化是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在旅游消费或旅游经营服务过程中所反映、创造出来的观念形态及其外在表现的总和,是旅游客源的社会文化和旅游接待的社会文化通过旅游者这个特殊媒介相互碰撞作用的过程和结果[5~8]。魏小安则认为,旅游文化是通过旅游这一特殊的生活方式,满足旅游者求新、求知、求乐、求美的欲望,由此形成的综合性现代文化现象[9]。喻学才在《中国旅游文化传统》中写道“:所谓旅游文化,是指旅游主体和旅游客体之间各种关系的总和”[10]。

以上只是几位学者关于旅游文化的不同观点,当然还有众多其他学者关于旅游文化的定义,笔者在此就不一一讨论。总之,到目前为止,关于旅游文化的概念还是众说纷纭争议不断。但是众多学者对旅游文化的定义都有一些基本的看法,那就是众多学者都认可旅游文化是一种综合的文化现象。因此,笔者比较认可魏小安先生提出的概念。

文化旅游是指游客到异地参观游览以文化旅游资源为目的的旅游。文化旅游既不是一种产品,又与旅游文化大不相同,所谓文化旅游,关键在文化,旅游只是形式,而旅游文化主要强调的是人们在旅游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形态。文化旅游包括历史遗迹、建筑、民族艺术、宗教等内容。其涵盖性强,几乎可以囊括所有相关的产业。文化旅游重点强调的是旅游目的地或旅游经营者以地方文化为特色创建具有观赏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消费内容,使旅游者能获得有价值的文化内涵和旅游体验[11]。

5.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

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着重点是突出如何深度开发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强调如何深挖历史文化、如何形成地方特色和如何构建旅游品牌等方面。因此,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就是指对地方历史文化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寻找地方历史文脉,有效地将地方物质历史文化(主要指历史遗迹、古建筑等)和精神文化(主要指地方传统文化等)相结合,形成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旅游品牌,开发出适合现代游客的旅游需求产品,打造引领旅游市场的前沿旅游产品。

深度开发就是要对历史文化进行创新“,创新”已经成为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的核心,它的本质在于寻求地方特色[12],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突破大众化,打造差异化,实现地方依靠本地历史文化促进旅游业的大发展大转变和大市场。

三、总结

以上几个名词内涵都是在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中,首先把握的基本核心,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名词的内涵,才能真正地把握如何深度开发历史文化资源,才能真正地把握区域历史文化的特色[13],才能真正地打造出有差异性的旅游产品,提高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扩大市场的影响度,改善当地的经济收入。

摘要:开发历史文化旅游资源,首先要对一些基本名词内涵进行深入了解,只要这样才能把握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本质特征。通过对一些基本名词的深入剖析,希望可以能为开发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建议。

上一篇:规范引领下一篇:生活让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