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时机

2024-08-24

学习的时机(精选十篇)

学习的时机 篇1

一、在检查诵读、纠错点评时开展小组合作

教学一篇新课文时,学生在自读之后,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分节朗读课文。先小组内分工朗读,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一位学生朗读时,组内的其他学生听读,并对朗读时出现的不足或错误给予恰当的纠正、点评。

同样,很多课文的段落或者全文需要背诵,在检查背诵环节,也可使用小组合作的方式。采取这样的方式,几乎每位学生都能够有机会背诵,避免了学生不太熟练的时候,面对全班同学背诵时的紧张。

组内的分节朗读和个别背诵,充分地以生为本,尊重每一个个体,让每位学生都得到了练习,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都能得到提高,在单位时间内,收效最明显。之后,教师抽查两三位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分节朗读和逐个背诵,掌握学习情况,并适时指导。如此,小组合作的有效运用,简化了教学环节,拓宽了训练面,教学效果显著。

二、在厘清文脉、思维指向深入时开展小组合作

从中年级开始,教师开始逐步训练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了解文章段落结构及厘清文章脉络的能力。到了高年级,则要训练学生概括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做到表述简练准确,同时学习作者围绕主题选择材料、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写法。初读课文后,当学生扫清了阅读障碍,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顺序后,教师要带领学生深入文本,思考文章段落或者全文的写作顺序,然后跳出文本,统揽全文,抓住要点,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此环节看似简单,实则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厘清文章脉络、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在此教学环节中,教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阅读和思考后,便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此时,学生的思维仍没有固定下来,他们的思维一边是组织语言来表达,一边还在文字里钻来钻去找感觉。此刻,学生的思考和文中的语言文字未剥离。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之间展开辨析、探讨,教师巡视指导点拨,就会让每个学生从思考过程走向了思考结果。这种反复,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如《音乐之都维也纳》一文,作者围绕音乐之都维也纳分别写了四个方面,略写了“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和“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详写了“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和“维也纳的歌剧院、音乐厅”。要想概括文本内容、厘清文章脉络,需要学生在文本中多走几个来回。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发表自己的见解,经过几番讨论、探究、斟酌,了解作者是怎样通过组织语言表达内容的,最终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厘清文章脉络。这样的教学,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了学生的阅读、概括和表达能力,使课堂教学得以高效。

三、在个性化阅读、思想碰撞时开展小组合作

自主阅读后的小组合作交流,是学生思维碰撞和生成的过程,是个性化阅读和多元解读的过程,只有潜心涵泳,才能对文本中关键词语或是句子有深刻、准确、独特的理解。所以,教师应在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

如苏教版《月光启蒙》一文,学生在自主阅读第四、第五自然段时,对“芳香的音韵”和“长歌谣”这两个短语的理解有一定困难,很难通过一个人的学习准确地品味出小院里飘出的音韵是多么优美和令人陶醉,也难理解黄河古道歌谣的丰富多样。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各自说说自己的理解,然后相互补充纠正;或是自己聆听别人发言时获得启发,完善自己的理解同时也补充别人的理解。或许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会生成更多的语文学习资源。

在教学《我不是最弱小的》一文时,笔者问学生:“‘弱小’是什么意思?”“萨沙是不是最弱小的?”学生众说纷纭。笔者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停留,而是让学生存疑,走进文本。学生仍有两种说法:“是”“不是”。笔者接下来带领学生们二读、三读甚至四读文本,分别让学生自主阅读思考以下问题:“萨沙是最弱小的,从哪儿读出来?萨沙不是最弱小的,又从哪儿读出来?文中抓住什么对人物进行了描写?”每次阅读之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争辩。学生认为,萨沙既是最弱小的,同时又不是最弱小的。这样的回答,是四次通读全文的结果,更是学生自主阅读、思考,相互交流、思维碰撞的结果。学生们自主阅读文本时,每一次都是带着思考进入,既而产生自己的理解。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纠正和明晰自己的理解。所以在交流发言时,每个学生都能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可见,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在理解词语句子时沉潜往复的时空,能不断提升学生自主阅读、理解词语和句子的能力。

四、在得法迁移、分享学习成果时开展小组合作

在课堂上,特别是目前大班额背景下,学生的发言是举手后经过教师同意才进行的。很多时候,个别发言的有限性,压抑了大多数学生想表达交流、分享的欲望。此时,我们会听到放下手臂、拍击桌面时失望的声音,或是举手很久,未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时的唉声叹气。

小组合作学习给每个学生都提供了表达的机会,教师应让他们一吐为快。如《广玉兰》一文,文章第三自然段描写了广玉兰开花的时间有早有迟,分别描写了花开的各种形态:“有的含羞待放,碧绿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刚刚绽放,几只小蜜蜂就迫不及待地钻了进去,那里面椭圆形的花蕊约有一寸长。盛开着的广玉兰花,洁白柔嫩得像婴儿的笑脸……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广玉兰呢,花瓣虽然凋谢了,花蕊……”在通过阅读体会到作者的写法之妙后,笔者引导学生运用文本中的写法描写自己熟悉的一种花,写出花开时的各种形态。此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练笔,并进行点评和修改,然后推选出一位学生代表本组在全班交流。

如此,每位学生都有了表达的机会,使自己的学习成果得以展示,在小组内分享的同时,也吸收了别人的智慧。

学习的时机 篇2

我的复习经验是,学习一周,就应该有一个阶段性总结复习,因为,一周是学习的一个小阶段。在周末,有必要对这一周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复习,这对加深重点和难点的理解,

提高记忆效率。巩固所学知识十分有用。

在每周的复习中,我坚持做到“五个一”,即温习一遍教材、对照一次笔记、检查一遍作业、记录一些材料,最后再总结一下方法。通过检验,这种方法非常有效。

下面,我们就要看看具体如何做到周末复习的“五个一”:

1.温习一遍教材。按照一定的顺序,将一周所学的主要科目的内容温习一遍,结合课本上的思考练习题,分析一下教材讲了什么,应重点掌握哪些内容,哪些自己已经理解了,哪些尚需进一步掌握。

2.对照一次笔记。对照课堂笔记,看看老师在一周中重点讲了什么内容,与自己的`理解有何差异,哪些地方记住了,哪些地方遗忘或忽视了,这样,可以进一步把握重点,理解难点,加深记忆。

3.检查一遍作业。把一周的作业看一遍,查一查哪些练习题是基础训练题,哪些是能力训练题;查一查哪些练习题与教材的重点、难点有关;查一查哪些做对了,哪些做错了,原因如何。

4.记录一些材料。通过前面的环节,已明确了重点、难点、做错的题目和原因、尚需巩固的知识等。这时,就要用一个专门的本子记录下来,从而为以后的阶段复习、期中或期末复习做好准备。

5.总结一下方法。周末复习知识之后,还要认真总结自己一周以来各科的学习方法,对成功的方法,下周继续坚持;对不成功的地方, 以后想办法逐步改进。

正确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 篇3

关键词 小组合作 情感体验 思维交流

中图分类号:G62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7-0042-01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实践证明:单独的行为参与不利于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思维交流,才能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如果不善于和他人合作,将不同的知识加以交流、综合、提高和应用,就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们把“小组合作学习”引到我们的数学课堂,并进行了多角度的探索、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操作无法完成时,选择小组合作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发合作的欲望,培养学生间团结协作的精神。例如:在教学《统计的初步知识》时,当学生学会了初步的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后,教师放录像让学生统计1分钟内从十字路口经过的各种车辆的数量,学生纷纷动手认真地记录着,结果学生得到的数据各不相同。于是教师再放一遍录像,学生的统计数据还是存在着很大差别。这时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可以想一想为什么同学们的数据各不一样,能不能想想办法呢?学生在这时会很自然地想到几个同学合作来完成任务。同学们开始自发结成小组,明确分工,有的数小汽车、有的数货车、有的数摩托车……当放完录像后同学们胜利完成任务。由此可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有意设置一定的障碍,可以激发学生合作的欲望,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合作的效率。

二、个人探索有困难时,选择小组合作学习

由于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是有限的,所以当他们在学习新知识,需要新能力时,往往会遇到困难。如在教学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时,教师出示课件,一个小猴子在卖桃,盒里放了十个,盒外有3个,小猴子说:一共有13个桃子,小兔说:我买9个,白菜老师问:还剩几个?小猴子抓耳挠腮想不出来,老师说:同学们能帮帮小猴子吗?学生兴致高涨,纷纷动脑筋,想办法。独立思考了几分钟后,有的同学眉头紧锁,面露难色,教师趁势说:小组的同学可以合作,大家一起出主意,想办法。同学们一听,立刻又活跃起来,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着各自的看法。其中宋小惠这一小组的讨论最热烈。有的说:我想可以从13个桃中一个一个地减,减去9个,还剩4个;有的说:我想,可以先从10个里先减去9个,再加上盒外的3个,得出还剩4个。我想的有道理吗?其他的同学认真思考了一会儿,肯定地点了点头,表示同意……王红平时反映稍慢,对于怎样解题还没有思路,看到同学们热烈地讨论,感到自己成了被遗忘的角落,情绪慢慢低落起来。组长宋小惠看在眼里,主动地对王红说:“我来帮你。”于是拿出学具,耐心地做着解释,不一会儿,王红脸上的表情由阴转晴,继而露出灿烂的笑容……看着同学们你帮我学的感人场面,老师满意地翘起大拇指。可见,教学中处理好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关系,选择学生有困难需要帮助时组织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定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三、解答开放性问题时,选择合作学习

“开放性”问题其解题策略不唯一,答案不唯一,而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毕竟有限,很难多角度的去思考,须群策群力才能展示各种策略和结论。例如:有这样一道题:一根长18厘米的铁丝可以弯成各边分别是几厘米长的长方形?我们都知道,长方形的对边是相等的。这道题实际上是让学生找出有哪几对数能组成9。先让学生各自思考一会,然后让大家带着问题进入小组交流,要求每个人都要发表意见,每个人都要倾听别人怎么说,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讨论交流就会很踊跃、主动。进而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交流情况。在小组代表汇报时,教师可以设计插入这么一个问题:“€讇淄г诮涣魇彼窃趺此档模俊闭庋欣谘裳Щ崆闾⒍懒⑺伎嫉南肮吆图し⑷巳朔⒀缘闹魈逡馐丁?

四、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处,选择合作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应在知识的关键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计合作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在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引导学生有层次的进行分析、比较,对规律的探索做到循序渐进、水到渠成,真正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准确把握地理合作学习的时机 篇4

一、当部分学生遇到相同疑难的时候, 运用合作学习相互启发, 激发灵感

学生有了疑难问题而不能自行解决的时候, 会产生合作的心理需求, 这正是运用合作学习方式的恰当时机。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的, 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 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问题处进行合作研究, 就这个问题展开充分、自由的小组讨论和探究, 认真听取他人意见并不断修正错误, 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 这对于启发和推动学生积极思维、促使其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合作的意识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比如在学习“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时, 教师创设这样的情境:1941年日本舰队 (含6艘航空母舰、快速战舰、重轻型巡洋舰及油船等20余艘, 载战斗机、鱼雷机、水平轰炸机等100余架) 于11月26日出发, 12月6日舰队加油, 诡秘地驶向北纬42°西经170°北太平洋海域, 12月7日4时, 飞机从侧面偷袭珍珠港, 令美军措手不及, 损失惨重。日本舰队偷袭珍珠港成功, 让学生从地理角度考虑, 它利用了哪些有利的自然条件?这时教师因势利导, 要求同学们通过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 先引导学生提出假设, 可能是“盛行风”“洋流”等假设。这时, 同学们会产生强烈的验证假设的愿望。这样合作学习的效果远远大于教师强求合作学习的效果, 因为学生对合作学习产生了心理需求, 对这种学习方式产生了兴趣, 必然会积极配合、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当学生的思维受阻的时候, 运用合作学习相互启迪和激励, 拓展思路

学生的思维能力毕竟是有限的。许多时候经过苦思冥想, 也很难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 自然也就不可能获得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 这时正需要相互的启发。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 如果师生、生生之间彼此交换思想, 每一个学生就会从中获得一种或几种全新的认识, 这是智慧的碰撞与融合。

例如学习“荒漠化防治”内容时, 通过“东水西调的可行性分析”这一学习任务的完成来获得相应的地理知识和技能。

“东水西调”是指将渤海水由东向西调至西部和北部各大沙漠。该工程主要采用管道提扬和渠道自流方法来输水。管道提扬就是分级将渤海水提扬到大约1200米左右的高度, 然后把提扬上来的海水输入混凝土衬护的渠道, 沿最佳线路自流到各大沙漠。这里, 工程的关键是管道提扬需要强大电力。有的专家认为, 可通过开发黄河上游的梯级水电工程来解决, 即用黄河电力资源换取渤海水资源。“东水西调”工程是“西气东输”工程的逆向工程, 与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保持平行关系, 不需要开凿超高隧道, 也不需要修建超高大坝, 而修筑1000多千米自流渠道也是不难实现的。渤海水通过管道提扬和渠道自流进入北方各大沙漠, 然后在沙漠中选择适当地形形成“人造海”。

你认为这一“东水西调”工程可行吗?为什么?

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问题提示:

1.对流动沙丘的影响。

2.对气候的影响。

3.对土壤、水体的影响。

…………

三、当所学地理内容具有综合性而独立完成有一定困难的时候, 通过合作学习实现资源、思路的共享

并不是任何地理学习内容都适合采用合作学习方式, 如一些简单的地理基本知识和地理基本技能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地球自转的速度等) 的学习就无需合作。当地理学习内容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时, 通过师生、生生的相互配合、相互鼓励、共享资源的学习活动, 能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并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完成综合性较强的地理知识时, 需要学生的相互配合, 适合采用合作学习方式。因为综合性的学习任务往往是将所要学习的新地理知识融合在一项具体任务中, 涉及的内容较广泛, 学习任务是开放的, 完成这样的学习任务往往需要整合已经学过的地理知识和技能, 同时这样的学习任务的完成耗时较长。所以, 无论是内容还是时间方面,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无法完成或无法较好地完成, 便会产生合作的渴望, 希望通过相互配合、相互帮助、相互讨论、相互交流, 共同完成任务。教师应抓住或创设这样的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合作的愿望,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南水北调”时, 可以提出如下问题:

1.什么南水北调工程势在必行?

2.南水北调对生态环境有何影响?你认为在进行南水北调的同时, 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3.为什么在北方不同的受水地区和部门要实行不同的水价?

学生首先阅读气候、水文资料, 分析调入和调出区水资源的季节分布;阅读相关资料了解调水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讨论调入区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等。这些任务凭借个人的力量短时间内是很难完成的, 小组成员可以在综合分析“我们需要哪些资料”的基础上分头去搜集, 然后共同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筛选和加工。这一过程中, 学生共享资料, 能够拓宽知识面,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四、当要把学习内容进一步扩展的时候, 通过合作学习互动交流, 共同提高

在获得地理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后往往需要进一步扩展, 如学习了有关“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内容后, 可以引导学生就“能填海造一个‘渤海省’吗?”作为合作学习的专题, 组成合作学习小组, 通过小组中及组间的交流进一步认识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

鉴于渤海湾的自然条件和京津唐地区土地资源日趋紧张, 有人提出渤海湾填海造陆的宏伟设想。计划一旦成功, 等于增加了一个半天津的陆地面积。有人甚至更大胆地设想, 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 从辽东湾、渤海湾和莱州湾三面进军, 将整个渤海填平, 造出一个面积达7.7万平方千米, 比两个海南省还要大的“渤海省”。但不少人认为该计划有很多弊端, 如填海计划工程量太大, 劳民伤财, 天津、秦皇岛等城市将失去海港优势, 海洋生态环境将会恶化等, 因而表示反对。

把整个渤海填平能行吗?仅仅在渤海湾填海造陆是否可行?或者两者都不可行?请同学们搜集有关资料, 总结国内外填海造陆工程的经验教训, 就填海造陆的可行性和利弊进行讨论。这时教师可以提供如下参考提示:

1.根据渤海湾或整个渤海的面积和深度, 估算填海需要多少土石方, 从哪里取土石, 工程浩大到什么程度, 依我国现有的财力、物力和科技水平能否支持填海工程?

2.填海造陆增加的土地面积, 对京津唐城市密集带的拓展将产生怎样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分析沿海港口的变化和新港口的建设利弊。

4.对海洋捕捞业和养殖业的影响。

5.对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6.对国家首都安全是否有影响?

7.填实渤海湾会不会引起地壳应力场的变化而发生地震?

8.对辽东、山东、京津三个地区的交通格局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9.工程如果实施, 是否可以扩大投资需求、引进外资、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经济增长?

五、在学生都渴望展示自己作品的时候, 通过合作相互欣赏, 取长补短

在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后, 学生都希望将自己的成果展示给大家, 获得老师和同学的认同。因此, 教师应多创造让学生进行自我展示的时空, 让学生多得到些认同, 使每个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但是, 每个同学都在班上展示、讲解说明自己的成果并获得师生的评价, 在时间上是不允许的。这时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 教师向每个小组提出共同完成一份“合成的作品”的学习任务。这一任务的完成要发挥每个成员的长处, 融合全组同学的智慧。这时成员就会积极展示自己的作品, 互相进行评价和欣赏, 互相寻找各自的闪光点。这样, 一方面对展示者是一种肯定和激励, 他会争取做得更好, 得到更多人的欣赏;另一方面作为评阅者, 如果看到别人的评价与自己不谋而合, 会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 感到自己的鉴赏是有一定水平的, 最终综合大家的长处完成小组的任务。

把握时机的作文 篇5

但一旦没有把握机遇,你的努力将付之东流,结果将是悲惨的。

“西楚霸王”项羽想必大家都知道吧!这个家喻户晓的项羽,就是因为没有抓住机遇而落得一个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乌江边的结局。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在当时,项羽拥有四十万军队,而刘邦只有十万之众,因此刘邦不敢与项羽抗衡。项羽邀请刘邦赴宴,就是历史上所称的“鸿门宴”。宴上有人劝项羽杀了刘邦,但项羽没有同意。就是这一念之差,失去了机遇,项羽失败了,历史的舞台上才上演了一幕“霸王别姬”的悲剧!

历史的教训是沉痛的,因此应正视历史,从中吸取教训。我们中学生正处于人的一生中最为关键、最为重要的时期,用“短跑”形容人的一生的话,我们就是正处于起跑阶段。这时就决不能走弯路,而应把握机遇,集中精力,奋力直追。在奔跑中,紧握时间表,伺机“抢道”,从而超越别人,直至成为“闯线”的第一人。

学习的时机 篇6

作为一名工作14年的一线数学教师,笔者也认为在日常工作中“讲授”式的课堂太多了,学生很多时候只是听教师在“讲”,真正提高得不多。从去年开始,学校就开始聘请专家,组成团队,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课堂的研究。在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变革之下,学生讲得多了,他们占领了讲台,成为了课堂真正的“主人”。

但是,实践了一段时间以后,笔者也开始困惑,哪里该发出声音?哪里该去控制课堂?哪里可以打断学生的发言?找不到去干预的时机了。

教师既不可以一直占领课堂,可是也不能真正地退出课堂。什么时机发挥干预呢?如何发挥呢?

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笔者认真参加了15日主题研讨会之前的8次预备会。通过试听了7次纪金玲老师教学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在给纪老师分析和讨论如何改进教学的过程中,笔者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就如吴正宪老师在评课时说的:“新的课堂背景下,应该主动减少教师的干预,使得课堂连贯,体现学生为主体。但是,我们当老师的,也是该出手时就出手。教师一味退让有失教师职责。”

“该出手时就出手”多么精辟的一句话。下面来看看纪老师对此是如何诠释的。

【教学片段】

在小组讨论结束后,第一个小组发言人上台汇报自己的方法,他拿出方格纸,覆盖在平行四边形上,简短地汇报了“数方格”的方法。之后,这个学生本来想直接介绍他们组“剪拼”的方法。但是,纪老师喊了一声“停”,没有让他继续说第二种方法。这个举动使得课堂马上安静了下来。

纪老师问:“你是不是应该问问大家对这种数方格的方法,有没有什么想法?”

这个学生于是问:“同学们,对这种方法有没有补充或者质疑?” (出乎意料的是,全班居然没有人举手和之前每次试讲都不同)

纪老师看到这种情况,就说:“谁还用了数方格的方法,你的方法跟刚才汇报的同学说的完全一样吗?”

这时候,一个男孩勇敢地举起了手,于是纪老师请他到前边用实物投影讲解。

男孩出示了自己的学习单,介绍了用1平方厘米大的单位小正方形拼摆的方法。通过移多补少,这个同学一共使用了18个小正方形。

纪老师问:“同学们说说,这两位同学都是用数方格的方法,他们做的有什么不一样。”

这时候,全班同学开始积极了起来,纷纷举手发言,研究起数方格的不同方法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了……

【反思】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纪老师勇敢地“出手”了,这个时机是吴老师说的该出手的时机吗?笔者认为:是的。

如果纪老师当时不喊停,课堂无法停下来,学生们对于“数方格”的方法很可能一带而过。那么学生就没法感受这一方法的“价值”所在!

数方格的方法,价值在于它使用了人类几何研究中最基本的“测量”方法,使用“单位”的累加来完成自己的研究。

学生以前学习线段,是使用“长度单位”进行累加,今天,运用了“面积单位”的累加。到了六年级,学生还将会用到“体积单位”的累加。

面积单位的累加组成图形总面积,这对于图形面积本质的理解,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都至关重要。而且,通过迁移,对学生立体图形的学习和空间观念的形成起到支撑的作用。其实也给“割补法”的学习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比如学生用的数不是整格时的移多补少,就是一种最初的割补法。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纪老师在这个片段中的干预,时机把握得很好。

在教学中,教师不应该被教材束缚,不应该被教案束缚,更不应该被小组合作学习的新教学方式束缚。干预的时机,教师有权自己选择!

只有放下了这些束缚,带着自己对数学的理解走进数学课堂,才能在恰当的时候,干预课堂,引领学生,一起进步。

谈语文课堂合作学习时机的把握 篇7

一、在新知探究中组织合作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材只能作为教学依据, 要教得好, 使学生受益, 还要靠老师善于应用。”课本中有很多新知需要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探索和发现, 但小学生受认知水平与生活经验的局限, 他们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对问题认识的角度也有所不同。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 挖掘集体智慧, 集思广益, 达成教学目标。

二、在学生思维受阻时组织合作

教学中, 时常会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时出现困难是正常的现象, 这时合作学习便是最好的策略。因为合作学习不但能使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等得到充分的发展, 同时也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了学生向别人学习的好习惯。因此, 当知识出现难点、疑点而使学生思维受阻时, 教师不能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 而应及时抓住学生的这种状态, 组织小组讨论, 促使学生思考探究, 合作交流。

三、在学生见解不同时组织合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思维的空间本来是无限广阔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法。课堂是生成的, 学生是以自己的心灵解读文本, 感悟世界。在开放的课堂中, 学生们可能对一个问题产生不同的见解。此时, 教师应抓住时机, 把有争论价值的问题适时下放到小组中, 让持有相同意见的学生合作解决后再与持相反意见的同学争辩, 学生就会在辩论中明晰正误。具有相同和相近观点的学生一起合作学习, 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激活所有学生的思维, 提升学生的整体认识水平。

四、在写作训练时组织合作

写作是大多数学生较苦恼的一个问题, 以往的作文教学总是老师讲评, 学生自己修改, 激不起学生的兴趣。利用小组合作评议、修改作文与个人写作相结合, 使之成为写作训练的辅助形式, 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 活跃他们的思维, 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而且能够形成相互督促、共同进步的机制。这样作文训练过程就不仅仅是个人的认识活动, 每一次合作对参与者, 特别是对不善于动脑、动口、动手的学生都是一次挑战, 可以激发学生自我完善和互相竞争, 有利于全体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五、在整理归纳时组织合作

对于学生已学过的知识, 在进行整理复习时, 应有别于新授和复习课, 如果教师像上新课一样, 重讲一遍, 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此时可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引导学生采用表格、提纲或图表等形式, 把有关知识整理出来, 以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在知识的整理过程中,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敢想、敢做、敢说。与同学一起交流探讨, 实现了信息在群体之间的多向交流。这样, 学生既构建了新的知识结构, 又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

学习的时机 篇8

针对这一系列问题, 笔者以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和技巧, 合理分组, 然后设计适合合作学习的问题, 寻找恰当的契机开展合作学习, 以提高其有效性, 其中选择适合的时机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 什么样的时机适合合作学习呢?

一、在教学重难点出现时, 组织合作学习

教学的重点是指学科或教材内容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和技能。教学的难点一般是指教师较难讲请楚、学生较难理解或容易产生错误的那部分教材内容。在教学过程的三要素中, 教学难点在一定程度上虽也决定于作为认识客体的教材内容, 但它更决定于作为认识主体的学生和指导主体认识客体而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在教学重难点过程中, 组织学生合作、交流, 不仅能攻克教学重点和难点, 更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发挥其主体作用。此时, 教师首先要明确主问题, 其次要选择合适的合作方法, 给足够的时间, 按照平时培养的小组进行合作学习, 这样, 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可自主突破难点。

《风筝》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的鲁迅的文章, 由于他们不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 而且文章中疑难的问题较多, 所以学起来有一定难度。学生虽然具有初步的整体感知课文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 但对于像本文这样有深厚意蕴的散文诗, 则容易出现抓表层易、知本质难, 知思路易、明思想难的现象。所以在教学时要考虑让学生多读, 要保证学生质疑问难的时间, 要多让学生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来学习, 要重视引导、多给学生鼓励。

二、凭个人不能独立解决时, 组织合作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往往会遇到自己不能独立解答的问题。这时组织学生合作交流, 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更能促使他们感受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类似的合作学习, 首先要有具体的学习内容, 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其次要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独立操作的时间;第三, 组内交流, 组内成员按一定的顺序发言、展示或操作, 其他人认真倾听, 注意相同的观点不要重复;第四, 要有专人整合小组意见, 准备汇报;最后, 小组发言人向全班汇报, 各组之间交流, 交流后要有评价。

在《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堂教学中, 整体感知全文后, 悟读了作品中“我”爬悬崖的动作描写、心理活动描写和父亲鼓励“我”等细节, 接着探讨“走一步, 再走一步”具体动作化的语言及所折射出的哲理。讲到这个哲理, 课堂上出现了冷场, 学生没有足够的自信来完成这个学习任务, 表现出交流的愿望。此时, 采用合作学习来解决这一问题是最佳的选择, 因为它符合学生的意愿。

三、需运用综合能力解决问题时, 组织合作学习

学生学习中会遇到一些需要运用综合能力 (如筛选、辨析、判断、理解等等) 来解决的问题, 个体思考很难周全。这时组织恰当的合作, 让学生互相交流、补充、启发, 取长补短, 使思维发生碰撞, 不仅拓宽了思路, 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也培养了学生互相学习的良好习惯。在作文讲评的教学中, 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体验:好作文读了, 学生听了, 教师也评了, 学生听了似乎也恍然大悟, 可是下一次作文又是老样子, 效果不好。这时如果尝试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讲评, 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 或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第一环节:分组讨论四人作文, 每篇文章分别找出得失, 相互修改, 写好评语, 最后选出最佳者。

第二环节:小组内齐心协力修改选出的佳作, 使之更佳。

第三环节:每组由朗读最好的同学代表全组诵读佳作, 听者指出佳文好在哪里, 全班交流。

第四环节:由全班同学选出的评委点评, 选出前三名。

第五环节:选出最佳文采奖、构思奖、立意奖、贴近生活奖、充满激情奖等, 充分肯定佳作的亮点。另根据点评情况选出最佳点评奖、最佳点子奖等。

布置作业:根据你在本堂课中的体会和小组成员的点评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在新旧知识衔接处, 组织合作学习

建构主义者认为, 学习过程是一个积极建构的过程, 这一过程要求他们把新信息和现有的旧知识网络联系起来。新旧知识的结合与学生有处理和应用新知识的机会都是很重要的。文言文的学习是注重积累的, 积累的厚薄对读懂文言文影响很大。然而每个人的积累又不一样, 有的学生可以比较轻松地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解决, 而有的学生则比较困难。文言积累的知识是一种旧知, 新的文言篇章是新知。一篇文言文, 就词来说, 很多都已经学过, 但是一时又想不起, 这就需要一种启发。这时教师如果仍然采用教师边读边引导学生一起翻译的形式, 可能学生兴趣不大。如果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第一环节的任务, 既可以提起学生的兴趣, 又可以让学生发挥所长, 弥补不足, 还可以带动积累较薄的学生参加到学习中来, 达到人人参与, 主动学习的目的。进而激发他们合作探究的欲望, 从而获得新的知识, 共同进步。

《孙权劝学》是七年级 (下) 第三单元的一篇文言文, 属略读课文。文章篇幅短小, 且文中词语的用法和意思基本上在前面的文言文中学过, 因此翻译课文的教学环节较适宜通过学生合作学习来完成。整个环节始终在学生饶有兴趣的气氛中进行, 学生钻研、探究得很仔细, 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支持, 十分配合, 学习效果比教师讲授要好得多。

五、在发生争议的时候, 组织合作学习

课堂教学中, 有些时候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主问题呈现之后, 学生的意见不一致, 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 甚至是更多的不同见解, 谁也不服谁。如果继续争论毫无意义, 抓住这个机会开展合作学习, 不仅可以节约时间, 而且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突破难点。

《故乡》是一篇小说, 人物探究是重点之一。然而在课堂教学中, 关于谁是主人公的问题, 往往意见不一致, 学生之间容易发生分歧。这时可用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完成对人物的把握。从教学实践来看, 争议主要发生在“我”和闰土的身上, 因此可以采用辩论形式分析主人公是谁。确定了两个阵营之后, 可以合作在文本中找到相关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在这一辩论过程中, 学生不仅知道了主人公是谁, 还懂得了:小说的主人公不取决于他在小说中占的篇幅多少, 而是看人物对表现中心的作用。效果较好。

六、在学生有发现时, 组织合作学习

充分利用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是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一个重要理念。它强调课堂教学不应仅仅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 还应是创新与开发的过程。课堂教学不可能百分之百按预定的轨道运作, 常会出现一些“意外”“独到见解”和“独特体验”。但不管是突发性的, 还是诱发性的课堂生成资源, 只有被用来为课堂教学的充实、拓展、延伸服务时, 才具有意义。所以, 研究怎样利用课堂教学的生成性资源服务于课堂教学, 是十分重要的。课堂教学中, 学生因为教师的引导或自己的感悟, 常常会有新的发现。这些都是意想不到的“新”信息, 而这些“新”信息往往是一些疑惑, 学生自己不易解决, 这时如果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故乡》时, 在整体了解了故事情节、把握了人物的基础上, 学生基本能理解小说的主题。这时, 有学生提出作者为什么要刻画杨二嫂这个人物?没有她, 我们从闰土身上也可以了解到当时农村经济的萧条和变化。这一疑问一提出, 犹如在学生中扔下一颗重磅炸弹, 大家都来了兴致, 教室里一下热闹起来。

于是, 我适时组织学生开展了合作学习, 请小组成员再一起读课文, 深入文本, 探究这个问题。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 学生形成了共识。

七、在解答“开放性”问题时, 组织合作学习

为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意识的培养, 在教学中, 教师可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当学生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时, 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让学生把自己的结论有依据地展示出来, 让学生的不同想法广泛交流, 并及时反馈, 扩展学生的解题思路。

在教学《羚羊木雕》一文时, 我设计了“造成这种局面, 应该谁负责任”的问题, 让持有相同观点的人成为一组进行合作讨论。结果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他们分别从课文中、生活中找依据, 进行辩论。一节课下来, 他们都感觉意犹未尽, 要求增加一节课继续讨论。其中出现了不少很有见解、富有哲理的观点。学生收获的不仅是知识, 也交流了方法、思维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真正体现了合作学习的优越性。因为这些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开放性、探索性, 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思维。

有效的合作学习, 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增强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增强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强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营造了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仅学到了必要的语文知识和技能, 而且思维活跃, 大胆质疑, 能够积极提出问题。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 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强烈的学习热情, 有效缓解了其语文学习的焦虑, 从根本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实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 学苑出版社。

[2].马兰《合作学习的价值内涵》, 《课程·教材·教法》2004.4。

数学课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恰当时机 篇9

然而, 在教学实践探究中, 小组合作学习做起来并未如愿以偿.虽然合作学习作为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 被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应用于课堂上, 由于许多数学教师对小组合作的认识不足和对教材的挖掘不够充分, 使这种学习方式的效果没有得到有效的体现.根据数学知识特点, 数学教材中并非任何时候、任何内容都可以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而且, 合作学习只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方法, 不是教学方法的唯一选择.所以数学课堂中, 小组合作学习也并不是一定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它有时也和其他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因此, 在什么情况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现在针对数学课堂上教师怎样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的恰当时机谈一些体会.

1. 学生个人操作无法完成时

在课堂上, 某些数学动手操作任务比较繁杂, 若安排每名学生独立完成大量的任务来获取结论, 课堂教学的时间就会明显不足, 这时采用小组合作是一个很好的时机.教师可以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自发合作的欲望, 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例如:实地测量物高的教学中, 教师让学生自由组合, 分工协作, 有的测倾斜角, 有的测水平距离, 有的整理数据, 很快完成了测量任务又如:在学习生日相同的概率时, 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工作量很大, 这时安排组内调查, 然后汇总、归纳与统计, 也很快的完成了.可见,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特点, 通过小组合作既保证了教学任务的完成, 提高了效率, 又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意义.

2. 学生个人探索遇到困难时

在课堂教学中, 老师往往会拓展一些数学问题, 使之具有挑战性, 学生在独立探索这些问题时出现困难是很正常的事, 如果学生独立思考不出答案, 老师就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 鼓励学生之间展开讨论, 学生在观点的碰撞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样比老师直接讲解答案更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3. 学生对问题的见解产生分歧时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 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大家对同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 各抒己见, 难以决断.这时学生会有与他人交流想法的愿望, 这正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老师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讨论, 大家相互质疑, 争辩, 在辩论中明晰正误, 学生会逐渐达成共识, 收到良好的效果.

4. 学生在解答开放性问题时

开放性的数学问题即是解答策略不唯一或是答案不唯一的问题.新教材的编写, 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创造性, 有的数学问题的解答方法是多样的, 有的数学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遇到这种问题, 老师可首先发动学生独立思考, 而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是有限的, 很难考虑到所有的解决问题的角度, 这时需要群策群力才能完整地揭示各种策略和结论.此时组织学生小组合作, 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又可以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例如:九年级数学下册二次函数中有一道货车能否通过隧道的问题, 让学生合作交流, 有的学生利用先满足隧道的宽然后通过计算比较货车的高与隧道的高得出答案;有的学生利用先满足隧道的高然后对比宽.这两种办法都可以得到正确结论, 通过交流, 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

5. 讲授到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时

掌握重点内容是一节数学课中的最核心任务, 老师要用各种手段促使学生领会重点、难点并学会应用.在教学中, 老师若能在知识的关键处设计小组合作学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就能摆脱单纯由老师讲解带来的枯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能力.又如:在学习九年级下册圆周角与圆心角关系定理时, 这个定理的证明是重点, 而且分三种图形推理, 教师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通过交流讨论, 就可以把同弧所对的圆周角与圆心角的不同位置的图形考虑周全, 讨论证明方法时, 各抒己见, 学生思维活跃, 兴趣盎然, 本来是难点问题, 在合作的活跃气氛下被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解决了.

6. 章末复习时

浅谈合作学习的内容设计和时机掌握 篇10

一、合作学习内容的设计要灵活、开放、难易适当

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精心安排。合作学习的内容要灵活、开放,也要有一定的探究和讨论价值、有一定难度。实践证明,并不是所有问题都值得学生用合作的方式来解决,适当的、有价值的合作学习内容应具备以下几个特性:1.问题难易程度要适宜。肤浅的问题和难度较大的问题都不易调动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2.问题情境要有启发性。问题的情境新颖,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可以启发学生由浅入深的连续思考。3.问题结论要具开放性与挑战性。富有开放性与挑战性的问题,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励学生参与合作和解决问题的内心需要,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合作学习的时机要建立在学生充分需要的基础上

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更清晰、全面。合作学习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用的,教师要善于及时捕捉合作时机,以便充分调动小群体的智慧,使合作学习水到渠成。一般情况下,可以在以下几种情形中适时进行合作。

1. 讲到重点难点处。

一般来说,只有当学生遇到了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而处于跃跃欲试的“愤悱”状态时,交流才有意义。在这样的时机加强合作,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如二年级数学《整百整十数的加法》,这节课的重难点是: (1) 让学生能将两位数加减法迁移到三位数中去。 (2) 掌握整百整十数加法进位。 (3) 算法的多样化和优化。教师首先在小黑板上出示一幅情境图:小学生捡矿泉水瓶,第一周捡了180个,第二周捡了340个,问500个往废品收购点送一次够吗?呈现问题后,老师可以让学生交流,让学生在谈论中掌握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2. 在学生思维迷惑、混沌时。

组织学生相互交流、辩论,有助于帮助学生澄清概念,加深理解。

如5年级数学《体积与容积》一节中,体积和容积是比较抽象的概念,讲不好学生就会迷糊。这时教师可以设计合作探究问题,从而揭示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并进行体积和容积概念的对比,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3. 在出现分歧、矛盾处。

当学生对问题产生分歧时,教师不马上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形成浓厚的研究氛围,有助于扩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灵感,使他们形成独特的认识。

如6年级有这样一道题: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对吗?话音刚落,全班同学已经分成两个阵营开始辩论。在这场别开生面的辩论会中,既有紧张激烈的辩论,又有相互间的尊重与理解,课堂气氛紧张却又其乐融融。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可以增强竞争意识,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 在需要协作、繁忙时。

如在教学四年级《统计的初步知识》时,教师可以放录像让学生统计1分钟内从十字路口经过的各种车辆的数量,结果学生很难独自完成任务。这时教师可以提醒学生想一想为什么同学们的数据各不一样,能不能想想办法呢?学生在这时会很自然地想到与几个同学合作来完成任务。

教师在教学中要处理好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在学生有困难需要帮助时组织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定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大大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协作精神。

上一篇:引进型300MW下一篇:研究型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