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实验室信息系统

2024-08-07

医学实验室信息系统(精选十篇)

医学实验室信息系统 篇1

随着IT技术的发展和医院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以HIS信息网络为主干的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的建设也越来越备受关注。同时,随着具有双向和三项通信功能的全自动化检验仪器在医院检验科的运用,检验科室的工作量、检验仪器能够测定的项目种类以及检验结果的数据量均飞速增长。因此,LIS的建设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目标,选择什么样的方案建设LIS系统,才能使该系统不仅能与HIS信息网络全面连动,成为HIS子系统,实现检验信息的全院共享;而且又可最大限度发挥检验仪器所具有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功能,优化检验科室的工作业务流程,提高检验科室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成为LIS建设目标和关注的重点[1,2,3]。

本文主要从系统的网络架构和接口程序的管理方面介绍了LIS系统的建设方案和该方案的测试与应用效果,与目前我国流行的传统方案相比,该建设方案采用高性能“双数据库”的数据管理体系,利用了国外先进的模块化接口技术和一种新的网络结构模式,使得LIS系统具有更高的网络集成性和数据安全性。

2 传统LIS系统的网络建设方案

2.1 网络架构

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的LIS网络架构是仪器和工作站直接相连、工作站与LIS数据库服务器相连接的方式。其中,数据接受工作站和检验仪器通过RS232串行通讯端口或者RJ45口连接,采集结果数据。其网络架构图如图1所示。

2.2 接口程序管理和数据的采集处理

在图1的架构模式下,接口程序只能采用分散管理模式,即直接把接口程序安装在工作站上,由工作站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下结果数据的采集处理方式为:仪器中的结果数据直接传送到工作站,在工作站上将采集的结果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然后将结果数据存入LIS数据库服务器相应的结果表中。

2.3 应用效果

这种仪器和工作站直连的方式,每台工作站最多只能连接2台仪器,每台仪器的结果数据只能使用与其相连接的工作站进行传输,这就大大降低了LIS的稳定性和网络集成度。同时,由于接口程序分散在不同的工作站上,在增加投资成本的同时,也不便于系统的维护。

3 新型LIS系统的网络建设方案

3.1 系统结构

新的LIS系统采用“双数据库”的数据管理体系,其体系结构如下图2。

在本系统中采用SQL Server作为LIS系统的数据库,所有的检验数据存储在该服务器,而检验结果数据和相应检验的计费信息还会存入医院的HIS数据库服务器,从而实现检验数据的共享。采用Cache数据库对仪器服务器接受的检验结果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存入LIS的数据库服务器。

3.2 网络架构

该LIS系统采用了如图3的网络架构,该系统中需要用到的硬件设备主要有:仪器服务器、LIS数据库服务器和TS(Terminal Server,终端服务器),给这些设备分配固定的IP连接到医院的主干网络,从而为LIS和HIS的数据融合做准备。

仪器的连接方式与传统的LIS组网方式不同,它是通过TS连接到医院的主干网络。本系统选用MOXA-NPort Serve(串口设备联网服务器)作为TS,首先TS的10/100BaseT以太网端口连接到医院的主干网络,自动化检验仪器通过RS232串行通讯端口连接到2、4、8、16、32口的TS。利用TS设备提供的NPort Web Console控制台界面对TS进行相关设置,可以实现实验室众多串口仪器设备到医院网络的连接。从而各组仪器不需计算机中转连接,仪器服务器可以对它们进行集中管理。主要的设置如下:

Network Settings(网络设置):主要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的设置。

Serial Settings(串口设置):对TS的通讯端口进行设置,根据不同端口所连接仪器的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奇偶校验和端口类别等分别进行设置。

Operating Settings(操作模式设置):主要是对TS通讯端口的操作模式进行设置,将各个端口的操作模式设置为TCP server Mode。在TCP Server Mode模式下主要利用TCP端口控制通讯服务器的通讯端口,其中包括Local TCP por(本地TCP端口)和Command port(命令端口)这2个逻辑的端口号的设置。本地TCP端口用来接受和发送仪器的数据,命令端口用来设定通讯参数和读取信号状态。这样TS的通讯端口在网络上作为串行端口使用,网络上的仪器服务器主机就可以通过TCP协议对这个通讯端口进行读取操作。

Line(连接设置):通过该设置使每台仪器设备与仪器管理服务器相连,实现仪器服务器对所有检验仪器的集中管理。

3.3 接口程序的管理和数据的采集处理

在图3的网络架构模式下,仪器的接口程序可以采用模块化的集中管理模式。每台仪器的接口程序安装在仪器服务器这一台计算机上,由专门的接口管理程序进行集中管理。通过接口管理程序,管理员用户可以检测每台仪器详细的设置信息和连接状态。处于正常连接状态的仪器,一旦有结果数据传输,可以实时检测传输情况。

这种集中管理模式下检验结果数据的采集处理流程为:仪器中的结果数据发送至仪器服务器→仪器的接口程序接受检验结果数据→对接受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对每一个标本的结果状态进行检测核对,结果数据存储到LIS数据库中→检验员审核结果→上传至HIS数据库。

检验结果数据在上述处理的过程中,接口程序将接收到的结果数据转换生成频道文件(CDF文件),以每一个检验样本号为单位,单独生成一个CDF文件,按照设定的路径暂存在仪器服务器上。然后专门的LIS传输程序将对文件中的结果上传至LIS数据库,其中主要是结果数据所对应的样本号和数据项与检验医嘱所对应的样本号和数据项比较且进行匹配,比较一致的数据被写入LIS数据库,同时仪器服务器上暂存的相应CDF文件将自动删除。否则,CDF文件将转换成带NF后缀的文件存储在相应的位置,以便于核查。

3.4 应用效果

这种仪器通过TS连接器与仪器服务器和医院网络进行连接的网络架构模式,使多个串口仪器设备与网络连接更加方便快捷,大大增强了系统的网络集成度,并且维护方便,节省了维护费用和PC资源。

4 运行测试和实例

上述实验室信息系统的网络建设方案目前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已经成功实施,实现LIS与HIS数据库完全融合,共有多个实验室的30多台串口检验仪器实现了不同通讯模式的连接方式。

4.1 与HIS数据库的融合

LIS和HIS数据库的完全融合,使检验数据全院范围内共享,主要体现在LIS可以从HIS医嘱中直接获取检验申请项目,护士站或者样本采集中心根据医生开出的电子申请单产生条形码,医生从工作站快速查看患者检验结果,以手机短信形式把检验结果发送给患者本人。具体的工作过程如下:

(1)首先医生通过门诊医生站或者病房医生工作站开电子检验单,产生申请单号。

(2)然后各病区护士站或者样本采集中心根据电子检验单的申请单号产生并且打印样本号的条形码,粘贴到样本容器上,样本送到检验科。对于住院患者在护士站产生条形码,门诊或者体检中心等非住院患者则在样本采集中心产生条码。

(3)检验科室进行条码签收登记、患者与标本配对、标本上机、仪器接受检验项目进行检测,出检验结果。

(4)根据结果采集处理流程结果分别上传至LIS和HIS。医生就可以从工作站看到患者的检验结果;同时根据患者的手机短信请求信息,检验结果相关信息也可以直接发送给患者本人。

4.2 几种不同的通讯模式

(1)单项通讯模式

本系统对于少数具有单项通讯功能的设备依然采用传统的单项通讯模式进行检验数据的传输。在该通讯模式下,利用设备自动产生的流水号对标本进行检测,通过LIS系统签收登记时此流水号就与标本号建立了对照关系。如果检验设备的检验项目不固定,需要检验员在仪器上手工录入检验项目,这就造成了患者资料的重复录入,势必会增加劳动量,使得患者资料和标本易于混乱。这种传统的通讯模式设备将逐渐由双向或三项通讯设备替代。

(2)双向和三项通讯模式

具有双向通讯功能的设备采用双向通讯模式,具有3项通讯功能的设备采用3项通讯模式。这2种通讯模式与传统的单项通讯模式不同,服务器统一向检验设备发放标本编号和任务清单,时刻等待接收试验结果;检验设备执行完检测后将结果传回服务器。其中3项通讯模式又区别于双向通讯模式,它的自动化程度更高,仪器读取条码后,主动向服务器索取任务清单。与传统的单项通讯模式相比,这2种通讯模式无需在仪器上手工设定检验项目,从而可以减少错误,减少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充分利用了设备资源,这也是未来LIS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郭幽燕,韩向非,李昕.医院联机实验室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10):227-228.

[2]马锡坤,吴爱民,马百坤.医学检验信息网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J].医疗设备信息,2006,21(7):22-23.

实验室信息系统医学检验探讨 篇2

1实验室信息系统(LIS)的功能分析

实验室信息系统的功能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内容:数据采集:主要是指通过信息自动采集以及接收分析仪器发出的实验数据,通过与前台输出的查者体或患者的资料相对应所形成的数据内容。资料录入:主要包括查者体条形码信息的录入、患者资料的录入以及手工测定结果的录入等内容。结果传送:检测人员要对试验的结果以及评价进行有效性的分析,及时发送出评价报告,并导出原始的OD值、吸光度等计量性数据的。例如,冷凝集素主要为IgM抗体,这种冷抗体在31℃以下温度时,能作用于自身的红细胞抗原而发生可逆性的红细胞凝集。而引起冷凝素反应。在严重冷凝集样本血常规检测方法分析的过程中,冷凝集反应严重影响了血液的检测的准确性。检验人员必须对其影响的可能性作出有效性的评价,方可发出检验结果。结果数据的对比:在审核报告分析的过程中,可以自动调出患者有效时间段内测定的实验结果,方便对其历史值进行对比分析,使实验的结果能引起观察者的注意,有效减少检测误差的出现。报告的打印及分析:报告的打印要按照统一、标准、完整的格式进行打印,提供患者的完整临床信息、标本状态以及结果的参考值,要将检测的结果审核之后,发往医院的信息系统。对于实验人员而言,要对实验室的信息管理软件进行自动数据的读取,经过审核,打印相关的报告内容。质量控制及实验数据的共享:质量控制,主要是指检验前、检验中以及检验后,实验室分析人员对测试过程进行自我控制的过程。包括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和实验室间质量控制两部分内容。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包括空白实验、校准曲线的核查、仪器设备的标定、平行样分析、加标样分析以及使用质量控制图等。实验室间质量控制包括分发标准样对诸实验室的分析结果进行评价、对分析方法进行协作实验验证、加密码样进行考察等。实验数据共享主要是指,实验室工作站要对患者的资料及查者体检测结果进行录入分析,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从而为数据内容的分析处理提供有效的依据。结构保存:即指查体人员或是患者资料的长期保存。系统维护人员要对服务器的数据资料进行定期的备份与处理,充分保证试验结构数据的安全可靠。管理功能:有不断完善、适时更新的科室试剂管理功能,仪器设备运行的管理功能。系统的安全性:针对每个操作者对系统功能掌握的熟练程度,设置不同级别的操作权限,防止不熟练者误操作而对系统造成损害。实验室监督员定期进行监督,实现实验室整体系统的正常运行。

关于医学实验室网络信息化的思考 篇3

【关键词】临床实验室 信息系统 科学规划

临床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 是发达国家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验室运转不可缺少的支持系统。

一、LIS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流程

现代临床实验室的各种自动化仪分析都配有标准的通讯接口(大多是串口),以便仪器与计算机通信,以保证实时、连续和准确地将检测数据传入计算机系统。临床实验室除了仪器检测外,部分工作如大小便、体液等还需镜检仪器完成,镜检数据用手工录入计算机系统。LIS系统的数据加工流程如下:首先,各个全自动化仪器根据通过HIS获取的工作内容(各个病人的标本需检测的项目),对病人的标本进行检测。然后,将从病人标本中获取的临床检验数据通过电缆实时传送入(镜检数据用手工录入)系统,与病人基本数据如姓名、性别、病室等相组合产生完整的检验数据,再经有经验的检验医师审核确认无误后打印出实验报告并存入数据库。进入数据库的临床检验数据,通过医院的HIS,很快便可提供给病房查询和调用。对数据加工可以产生费用表、检验结果底单和各种报表。LIS的数据长期保存,供病室和病人随时查询,查询结果可打印成报告单, 同时向有关人员开放数据库,进行科研工作。LIS系统一般包括常规数据处理、急诊数据处理、报告查询、报告审核、质控、绘图、统计、记账、发布信息、资料输入和接收数据等功能模块。

二、国外发达国家LIS的状况

国外发达国家的LIS起步较早,但迅速发展却在微处理器出现后的80和90年代,LIS系统应运而生。有的还实现了全实验室自动化(Total Laboratory Automation)。所谓全实验室自动化即由自动分析仪、标本传送系统和LIS组成,其中LIS是核心。因为,只有LIS才将全自动分析仪、标本传送系统连接为一体,成为高效、智能化的系统。HIS系统是由一个个功能模块,如病案管理、门诊收费、入院登记、药品管理等等组成,LIS也是其中重要的模块。那么,有了LIS系统的支持,在医院内可以没有检验申请单的传递,医生只须在电脑上开医嘱安排病人的检验项目,病人的姓名、性别等基本信息和检验项目便可通过HIS送到临床实验室。标本检测结果也能通过HIS归入电子病历并传送到各临床科室和其他标本送检单位。为了审核检测结果,临床实验室的检验师还可通过网络调用病人电子病历中的资料进行参考。病人在實验室发生的费用登记也在数据的传送、处理过程中完成。检验结果就可通过网络反馈给医生,医生根据检验结果便可开处方,处方通过网络送到药房,病人就可直接到药房领取药品。由此可见临床实验室信息化已成为医院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国内LIS的现状

在国内,同HIS相比LIS虽然起步相对较晚,但近年来LIS也有很大的发展。在一些医院,LIS的运转大大提高了临床实验室的工作效率,成了临床实验室的重要工具。在临床实验室内形成计算机应用的良好环境。但由于大部分医院的HIS系统还立足于收费,建设以医疗信息为中心的HIS系统尚未纳入议事日程,当然也就没有发展LIS的计划。在这种既无必要的资金支持,又无总体设计的情况下,一些临床实验室也就只好添置一点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其软件有的是由卖仪器的公司提供的,有的是自行开发的。其功能局限于搞点计算机和仪器单机相联,用计算机来接收、处理实验数据,然后打印中文报告单。这样,往往造成在临床实验室内软件是五花八门,一台仪器就成了一个信息孤岛。当然,应当看到这是LIS系统难免要经历的一个发展过程,和不采用计算机而用手工操写报告单或出英文报告单相比总是一个大的进步。近年来,在国内已出现了涉足LIS的软件开发公司,这些公司根据医院的需求开发临床实验室信息系统,还可与开发医院信息系统的公司配合共同开发医院信息系统。这些公司大多还处于起步阶段,真正有实力的还不多,绝大多数医院不是靠自身的技术力量而是委托专业公司来开发LIS,开发LIS 的公司是医院开发LIS的主要社会技术力量。

四、建设LIS应有正确的理念和总体规划

医学院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探析 篇4

1 医学院校实验室信息管理的内容

信息在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 它是物质形态及其运动形式的体现, 它出现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活动之中。从信息的产生和作用机制而言, 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自然信息和社会信息。由于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在相应的社会条件下展开, 因此各种由人类活动所引起的信息皆属于社会信息的范畴。

信息管理就是接受、交换、传递信息的过程, 它是社会信息的定向流动结果, 是在现有信息处理基础上的高层次管理指令信息。从大的角度来看, 信息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信息的揭示、控制与组织; (2) 实验室设备信息化管理; (3) 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 (4) 信息研究、咨询与交流; (5) 信息系统管理; (6) 信息应用管理[2]。

2 实验室管理存在的常见问题

2.1 实验室使用率低

现行医学院校中, 大多数实验室是根据学校设置的专业、按课程安排的, 且对于实验室的管理也是根据不同的教研室进行管理的, 这种管理发生容易造成一些实验室承担的教学实验项目较重, 而有些实验室被闲置。为此, 对于不同的教研室管理员之间往往会造成由于实验室使用时间上发生冲突, 也导致了实验室资源配置不合理。

2.2 实验室体制布局不合理

当前, 医学院校实验室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缺点, 学校里医学实验室设备单一、缺乏统一管理等, 造成实验室资源紧张, 甚至出现了重复购买现象, 导致部分实验设备过剩, 从而造成实验室资源浪费。

2.3 管理手段落后

我国现行医学院校大多数学校受传统管理思想影响造成实验室设备、场地等资源严重浪费, 再加上实验室设备不能共享而造成设备等使用率较低。

2.4 实验室队伍建设不健全, 缺乏专业的实验人员

当前, 我国医学院校实验室队伍不健全, 大多数医学院校实验室让实验技术人员兼实验课程。使得一些实验技术人员岗位分工不够明确, 这些都不利于医学院校开展实验课, 也不利于发展实验室人员[3]。

3 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工作整改探索

医学院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工作, 在实验室组织结构、实验室人员安排上都要与学校的教学、科研相匹配, 在实验室信息化管理过程中我院总结了如下几方面。

3.1 成立实验室管理委员会

医学院校实验室信息管理过程中, 学校任命担任学习的副校长统一管理实验室。并由副校长引进管理员, 设立实验室办公室, 对引进的管理员进行适当的培训, 确实他们的的工作职责, 如:实验室安全教育、实验室建设项目、其他人员引进等。这样以来, 医学院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规划、建设、发展都能够有章可循。

3.2 调整实验室管理模式、优化实验室资源

现代医学发展最大的特点是多学科之间融合发展。医学, 作为一门直接关系到人类健康的学科将更广泛地与其他学科如: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等相互综合, 并且医学基础知识和医疗技术的相互融合还将促进医学院校向着实验化、综合化、整体化方向发展。为了适应这种发展要求, 我们必须建立与之功能相同、学科相关的综合性实验室。例如在学院内设置医学实验教学基地、临床综合训练实验室等多种实验室, 为学生做好医学实验打下基础[4]。

3.3 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 加强医学院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

医学院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中, 要善于运用现代化计算机管理技术, 实现实验室信息化、网络化管理, 从而加强学校实验室资源的共享和人力的融合。如今, 计算机已经成为实验室信息化管理领域不可缺少的工具, 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已普及我国各大医学院校。利用学校现有的计算机技术, 对实验室进行网络化、信息化管理, 这已成为医学院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一大特色。实验室信息化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采用信息化手段对医学院校实验室例的一些设备、试剂、药品等进行统计;并对设备的使用情况、维修、报废损坏赔偿等进行登记; (2) 记录实验教学中所需要的一些重要资料, 包括医科实验项目、实验开出率等; (3) 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记录实验人员的一些基本信息、实验人员考的核情况以及实验室的使用情况等。

计算机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模式的使用, 能够方便地、快捷的、准确地完成医学院校实验室中一些繁琐的工作。此外, 这种信息化管理模式还能够实现实验室的动态管理。这对于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工作者来说是个较大的转折点。我们有理由相信, 随着计算机软件的不断开发和升级, 医学院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发展将会得到完善展。

4 结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如何增强医学院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已经引起了领导的广泛关注。但是, 在医学院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中要把安全性问题放在实验室管理的第一位, 把实用性当做其使用的核心。采纳一些专业的计算机工程人员, 引进一些优良的计算机设备, 此外, 还需要一些专业的检验工作人员, 合理的使用需求, 完善的管理机制等。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大家的相互配合, 携手搭建医学院校的实验室信息管理将更加完善。

摘要:医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 医学中的大多数理论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 而医学院校与现在的许多高校一样, 都肩负着授课、实验和科研等多重任务。目前, 随着我国信息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医学院校实验室的管理也逐渐信息化, 并且这一管理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对实验室进行系统而又科学的管理已成为了医学院校实验室管理员的当务之急。医学院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主要包括了实验室教学管理系统、实验课程管理以及实验室信息发布等。而该文主要从我国医学院校当前的实验室管理现状, 再结合我院的一些实际情况, 对医学院校实验室管理方式进行了综合性的论述。

关键词:医学院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

参考文献

[1]陈平, 何剑虎, 杨大干.医院和委托实验室间的检验数据共享方案研究[J].临床检验杂志, 2012, 30 (1) :66-67.

[2]徐茂云, 步晓冬, 丁巍, 等.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的检验危急值实时检测研究[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2, 19 (2) :27-28.

[3]黄平, 彭小斌, 肖扬.医院信息系统数据安全研究与实践[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1, 18 (4) :310-312.

医学实验室信息系统 篇5

福建中医药大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医学信息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熟悉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具备一定的中西医学知识,拥有信息系统设计、开发及应用能力,能在卫生、文教、企事业等行政或科研单位从事信息化建设、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的综合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1.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要求

科学的世界观,崇高的敬业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积极的创新精神,终生学习的观念,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基本的法律观念等。

2、知识要求

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方面的理论知识,扎实的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应用知识,扎实的信息组织和管理的知识;有较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人文方面的知识基础;基本的中西医知识,一定的体育和军事知识。

3、技能要求

具备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应用技能,信息组织和信息管理的能力;了解专业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英语,具备信息管理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并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三、修业年限:4年

四、教学安排与时间分配

本计划分基础理论教学、课堂教学实践、毕业实习与论文答辩四个步骤实施。

1、福建中医药大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医学信息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1、主干学科:管理学、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计算机。

2、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SPSS统计软件、运筹学、计算机科学导论、C语言程序设计、VB语言程序设计、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原理、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组织与检索、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电子商务、UML面向对象建模与设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网络数据库技术与应用、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信息安全、医学信息学、医院管理学、医药物流管理、ERP企业资源管理、人解、生理、病理、西诊、西内、中医学基础。

六、课程设置

(一)公共课程(10门):

1、纲要 32学时 2学分

本课程主要进行中国近现代史的教育。

2、基础 48学时 3学分

本课程主要进行通过理论和直观教学,开展各种辅助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人生观、价值观、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康高尚的人格;通过教学向学生传授基本的法律知识,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作为一个公民应懂得的法律知识,树立法律权威的思想,明确有关权利和义务,正确认识法律的功能不仅是制裁违法犯罪行为,而且更多的是保护公民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从而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做到知法、守法、护法和用法。

3、军事理论 32学时 2学分

本课程主要进行军事基础理论的教育,帮助学生理解军事思想、军事方法、军事理论。

4、概论 96学时 6学分

本课程主要进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建国实践与理论以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的教育,帮助学生理解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 福建中医药大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医学信息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近现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和革命运动的规律,认清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

5、原理 48学时 3学分

本课程是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通过学习毛泽东和邓小平哲学思想,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信念,为自觉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打下扎实的哲学理论基础。

6、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 16学时 1学分

根据教育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教高厅〔2007〕7号),使学生了解职业生涯发展和职业生涯管理的基本理论,明确大学生涯规划的与意义;让学生能够使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科学自我认知和分析,利用职业倾向测试等工具了解性格、兴趣、价值观类型和职业发展倾向,初步培养职业意识;帮助学生初步进行职业社会认知的探索,了解现代社会的职场状况;帮助学生掌握大学生涯规划的步骤与方法,并结合个人专业和职业发展倾向,制定和实施大学生涯发展规划。

7、大学生就业指导 24学时 1.5学分

根据教育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教高厅〔2007〕7号),使学生掌握求职材料准备的基本要求,掌握获取就业信息的方法和渠道,懂得就业信息的整理和使用,自荐的方式和技巧;使学生了解面试的形式、一般程序和技巧,与主试人交流时应注意的问题;使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政策、法规,了解就业的一般程序,重点掌握国家对毕业生就业的相关规定、就业的优惠政策、各地接收毕业生的有关规定等;使学生了解就业协议的内容,签订就业协议书的作用,就业协议签订的原则、步骤、程序以及无效协议、就业协议解除等常识性知识。

8、英语 256学时 16学分

以国家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组织教学,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力,初步的写和说能力,使学生能达到大纲规定的四级英语所要求的读、听、写、说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学好专业英语。

9、体育 128学时 8学分

福建中医药大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医学信息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本课程主要内容有体育理论、发展身体素质的基本手段以及田径、篮球、排球、体操、健身操、武术等项目。通过学习和训练,使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

10、公共艺术 32学时 2学分

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的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过德、智、体全面和谐发展。

(二)专业基础课(12门)

1、高等数学 96学时 6学分

掌握高等数学的微积分、微分方程等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培养学生正确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以及运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继课程打下较好的数学基础。

2、线性代数 40学时 2.5学分

掌握行列式、线性方程组、矩阵、向量空间和它的线性变换、欧氏空间和它的线性变换、二次型及对称阵等知识。

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48学时 3学分

掌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培养科学的逻辑思维能力,并能运用有关的统计学方法,正确制订试验方案,处理实验数据,做出科学的、合理的结论,为学习有关专业课做准备。

4、离散数学 48学时 3学分

主要掌握集合论初步,关系与映射,无限集,代数系统,图论,数理逻辑等基础知识。

5、SPSS统计软件 48学时 3学分

以SPSS统计软件为基础,详细介绍了多种统计分析方法的原理和实现技术。主要内容包括SPSS简介,变量、数据文件、系统参数,统计描述,均值比较和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聚类分析与判别分析,因子分析和非参数检验。

6、运筹学 48学时 3学分

福建中医药大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医学信息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运筹学是近代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是将生产、管理等事件中出现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运筹问题加以提炼,然后利用数学方法进行解决。

7、计算机科学导论 48学时 3学分

计算机科学导论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教学的二个最重要的任务和目标是帮助学生在高级科普的层面对整个学科进行认知和导学。

8、C语言程序设计 64学时 4学分

学习本课旨在使学生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语句、控制结构以及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使学生认识到算法、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以及实践在本课程学习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熟练使用C语言编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无论以后在学习、工作中使用什么语言编程,都能灵活应用这些思想和方法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和今后从事软件开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9、VB语言程序设计 64学时 4学分

本课程基于VisualBasic语言,介绍面向对象的初步概念和可视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内容包括:VB语言基础、数据输入输出、分支结构设计、循环结构设计、数组、过程、数据文件的存取等。

10、管理学基础 48学时 3学分

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对管理活动有全面的认识,并通过案例学习积累一定的管理经验,具备进行管理活动的能力。

11、经济学原理 48学时 3学分

本课程主要进行经济学基础知识和实践的教育,使学生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思维,常用的基本原理,用于看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

12、管理信息系统 48学时 3学分

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内容为: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基本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规划,设计,实施及评价方法;管理信息系统在不同应用领域的模型及实例.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多种学科和技术,和系统的方法规划,组织和设计管理信息系统的能力,学会利用信息技术和先进管理思想解决不同行业的信息化的实际问题.福建中医药大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医学信息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三)、专业课(共14门)

1、数据库原理

64学时 4学分

围绕数据库的设计、编程与实现,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及应用技术。主要内容包括数据库建模、关系模型和关系运算、数据库语言SQL及其系统环境、关系数据库设计理论及数据库设计、面向对象的对象定义语言和对象查询语言、以及查询优化和并发控制。

2、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48学时 3学分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兼有的专业课,是计算机和通信两种技术相互渗透和结合的产物。在信息系统的构建和信息传播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包括基本概念和术语、数据通信信道、数据传输技术、数据通信组网设备、计算机网络及其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协议、局域网、计算机网络的重要技术及其新进展等内容;初步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解决一些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培养学生接受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3、UML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48学时 3学分

本课程主要讲授统一建模语言UML及其应用。包括数据建模、业务建模、Web建模等UML具体应用的介绍;阐述了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思想,包含大量分析和设计的例子;涵盖了与UML相关的一些技术,如RUP、UML开发工具等的介绍。

4、网络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48学时 3学分

网络数据库技术是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网络数据库涉及的基础知识;SQL Server系统及SQL语句的语法规则与使用;HTML语言及VBScript脚本的使用;ASP程序设计及Web数据库的访问技术;网络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完整设计过程,包括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分析、数据模型的建立、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及系统中各个功能模块的实现。

5、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48学时 3学分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系统介绍数据仓库原理、联机分析处理、数据仓库设计与开发、数据仓库的决策支持应用,数据挖掘原理、信息论的决策树方法、集合论的粗糙集方法、关联规则、公式发现、神经网络、遗传算法、文本挖掘与web挖掘,以及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的发展。

福建中医药大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医学信息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6、电子商务 32学时 2学分

本课程讲授电子商务的基本内容,包括电子商务的含义、基本架构、运行环境、所涉及的技术内容、交易手段与管理方法、以及电子商务应用实现的框架。

7、信息组织与检索

48学时 3学分

本课程系统地阐述了信息资源描述与组织的理论与方法;重点讨论了数字化信息资源的组织。其次系统地阐述了现代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与技术、信息检索学科基础、信息存取系统的结构检索机制、索引语言的概念与类型、国内外著名信息存取系统的性能与检索策略

8、数据结构 48学时 3学分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存储、组织数据的方式。精心选择的数据结构可以带来更高的运行或者存储效率。本课程系统地介绍了各种数据结构的特点、存储结构及相关算法。

9、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64学时 4学分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必修专业主干课程之一,该课程基于系统工程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介绍信息系统的概念、功能、结构、种类和评价标准,生命周期法和原型法的概念和方法,信息系统的可行性分析、经济分析、需求分析、初步设计、详细设计及信息系统管理及安全性等内容,是信息管理专业学生从事各项管理工作,尤其是进行信息系统开发、设计、维护与管理所必备的理论知识。

10、信息安全

48学时 3学分

本课程系统地讲授计算安全的各方面问题,内容涉及计算机安全的概念和术语;密码学基础及应用;程序及软件安全;操作系统安全及可信任操作系统的设计;数据库及数据挖掘的安全;网络安全;安全管理;计算机安全经济学;计算安全中的隐私问题;计算安全中的法律和道德问题,最后对密码学进行深入研究。

11、医药物流管理 32学时 2 学分

医药产品的研发、临床、生产、质量、物流、仓储、运输和使用,都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医药产品的商品化趋势促使物流中分化出医药产品的物流配送,它对深化中国当前医药流通体制改革,促进医药产业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医院管理学 32学时 2学分

福建中医药大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医学信息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本课程分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主要讲授中医院组织、质量、信息、经营管理以及中医院医疗、卫生、门急诊、住院管理、医疗安全、药房管理、病案管理等内容,实践性很强。其目的是使学生系统掌握中医医院管理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并密切结合医改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ERP企业资源管理 32学时 2学分

企业资源管理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ERP系统集中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于一身,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反映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

14、医学信息学 32学时 2学分

医学信息学应用系统分析工具这一新技术(算法)来研究医学的管理、过程控制、决策和对医学知识科学分析的科学,是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与医学的交叉学科,应用性强又不乏自身基础理论的研究。其领域医疗领域的诸多方面:电子病历、生物信号分析、医学图像处理、临床支持系统、医学决策系统、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卫生信息资源等。

(四)、指定选修课(7门)

1、正常人体解剖学 48学时 3学分

讲授正常人体各系统和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及相互关系,重要脏器、主要神经、血管的体表投影及常有肌性、骨性标志,通过讲授,使学生掌握人体各系统器官的形态结构和相互位置关系的知识,为学习其它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2、生理学 48学时 3学分

生理学是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以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和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本课程系统地介绍了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病理学

48学时 3学分

病理学是研究人体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生机制、发展规律以及疾病过程中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变化和病变转归的一门基础医学课程。

4、西医诊断学 64学时 4学分

福建中医药大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医学信息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讲授和教学实验,使学生掌握常见症状、体征发生的规律和机理,了解体检诊断、实验诊断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方法及临床意义,了解X线、心电图、超声波等基本检查方法,为学生学习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基础。

5、西医内科学

80学时 5学分

本课程是阐述西医内科基本理论和技能的一门学科,主要讲授各种病证的发病机制与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与其他检查、鉴别诊断、治疗、预防等。

6、中医学基础 48学时 3学分

中医学基础是由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基本原则和基本技能所组成的基础理论体系。该课程系统阐述了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人体的形态结构及功能、病因病机与发病以及诊断辨证方法、养生康复和防治原则等内容。

7、信息系统开发案例分析

32学时 2学分

本课程遵循教与学互动与结合,强调应用的原则,让学生在了解管理信息系统方法和原理的基础上,通过指导教师的案例点评,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实践,真正掌握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具备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基本能力。

8、信息管理专业英语

32学时 2学分

信息管理专业英语是综合信息管理知识和英语运用能力的课程,注重介绍信息管理实用专业英语词汇、信息管理专业英语应用文知识,以及利用计算机进行阅读、检索英文专业资料的工具及常用方法。

9、动态网站建设

48学时 3学分

ASP 是目前最为流行的开放式的WEB 服务器的应用程序开发技术。本课程围绕ASP.NET和SQL Server技术,对动态网站的创建过程展开介绍。

10、Java程序设计

48学时 3学分

通过学习Java语言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和编程实践,使学生掌握较扎实的Java语言基础,掌握一般应用程序和Applet程序的编制。

(五)公共选修课

每生必须完成8学分,128学时。

七、成绩考核与学位授予

所有课程(含实验课)均需经过考试,考试及格方可获得学分。成绩以平时成绩(30%)和期末考试成绩(70%)综合评定,平时成绩包括阶段测验、提问、福建中医药大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医学信息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讨论、练习、实验、见习等。

毕业成绩包括毕业设计成绩和实习考评鉴定成绩。

医学实验室信息系统 篇6

关键词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 ;用户调查 ;问卷分析

中图分类号 G311

Abstract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usage of LIMS, questionnaires of users were surveyed and the result was analyzed. According to investigation result, suggestion on LIMS module function improvement and upgrade were advised initially, which coul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its usage and improve laboratory management efficiently, scientifically, normatively and keep sustainable.

Key words 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user survey ;questionnaire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LIMS)是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存储技术和快速数据处理技术对实验室进行全方位管理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1]。近来年,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发展迅速,实现了现代信息技术、现代分析技术与现代管理理念的完美结合[2],在实验室信息管理、人员管理、仪器设备预约管理、仪器设备维护与维修、人员互动等方面显现出高效率、科学化、智能化的优势[3]。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于2013年9月进行了安装调试,经过11个月的测试与试运行,于2014年8月对使用该系统的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问卷调查,对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应用的效果进行了初步分析,以便为实验室信息系管理系统在实验室运行管理中的不断完善与升级提供借鉴依据。

1 用户调查的基本情况

1.1 调查对象及方法

一线科研人员与研究生是本系统的直接服务对象,通过在单位内部积极宣传,号召他们及时注册体验,在经过初步审核通过后,他们可进入系统并执行符合权限的相应操作;一段时间后,通过电子邮件将调查问卷发送给他们。用户在各自权限范围内体验系统各模块功能后,根据使用效果填写调查问卷,然后将问卷反馈至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电子邮箱中,最后由管理人员对调查问卷进行分类整理并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1.2 问卷发放、回收情况

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5份,其中:科研人员80份;研究生5份;收回调查问卷69份,其中:科研人员64份,研究生5份。有效问卷69份,回收率81.2 %。

1.3 数据处理

采用Ecel 2003对参加调查问卷的科研人员年龄及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并采用Ecel 2003对调查问卷中题目类型及用户反馈问题进行分析。

2 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2.1 参与调查问卷的科研人员年龄阶段

反馈调查问卷的科研人员年龄为25-53岁之间,其中30-35岁年龄段的人员数最多,占参加问卷总人数的54.7 %;而46岁以上年龄段的人员数最少,仅占参加问卷总人数的1.6 %(见表1)。结合科研工作的实际,中青年是科研工作的主体,而且接受新知识和新技能的积极性明显高于其他年龄阶段的人员,这也是符合社会个体接受新事物的发展历程的。

2.2 调查问卷中问题的分类

调查问卷中,关于系统设计的问题占问题总量的54.5 %,系统操作技术问题占27.3 %,系统牵涉的管理问题仅占18.2 %(见图1)。因本问卷调查是在各类用户在各自权限范围内执行系统内各模块功能的基础上,了解系统各模块能否符合系统功能的需求,并能发现系统各模块及整体设计的问题,以便于系统功能的完善与以后的升级,所以在问卷中关于系统设计的问题占据了问题总量的一半以上。

2.3 用户对系统的满意程度

在涉及系统设计及功能需求合理程度的系统速度、界面友好程度、满足需求程度等3类问题中:系统速度的“优”和“良”评价占总评价的82.81 %;界面友好程度的“优”和“良”评价占总评价的84.71 %;满足需求程度的“优”、“良”的评价占总评价的61.97 %(见图2)。从这3类问题的评价中可以看出,用户对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界面友好程度与系统反应速度均是认可的,但是对系统的功能需求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涉及系统操作技术的系统操作、系统预约、信息反馈等3类问题中:系统操作的“非常便捷”和“便捷”的评价占总评价的100 %;系统预约的“非常便捷”和“便捷”的评价占总评价的75.36 %;信息反馈的“非常便捷”和“便捷”的评价占总评价的100 %(见图3)。从这3类问题的评价中可以看出,用户认为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易于操作,也便于与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信息反馈与沟通,系统在仪器设备预约的便捷程度也是可以的,整体效果良好。

2.4 用户对管理的建议

在涉及实验室日常管理的用户对信息反馈快捷程度的问题中,用户希望在3 d之内得到问题答复的占95.71 %(见图4);在用户建议对违反实验室规章制度者的惩罚措施中“短期禁用仪器设备”的占60.87 %,“说服教育”的占15.94 %,“其他措施”的占23.19 %(见图5)。用户借助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参与到实验室的管理中,向实验室管理人员及时提出建议和意见。从这两方面的数据可以看出,用户均希望尽快得到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答复并结合仪器设备使用对违反规章制度者进行惩罚。

nlc202309011813

3 问卷调查的结论及建议

本次问卷调查的3类问题均是针对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及系统的应用而设计。用户对系统运行的测试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检验系统的功能完善及运行顺畅程度,为系统的完善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针对调查问卷结果,可以通过增强模块功能、争取维护与升级资金、加强管理来完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同时促进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开展。

3.1 结合用户功能需求,完善系统功能模块

目前,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共有仪器设备信息管理与预约、用户管理、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人员互动、相关网站链接等几个模块。根据满足需求程度的“优”、“良”的评价占总评价的61.97 %这一数据,来看用户对系统还有其他功能模块的需求。为使系统切实发挥其实验室管理的功能,就要结合用户意见,与研发人员充分沟通,增强系统模块功能,从而使系统确保实验室日常运行管理的规范化,提高实验室运行效率[4]。

3.2 争取系统维护与升级的资金,考虑系统的长远规划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进入使用阶段之后,需要定期补充数据并及时消除影响运行的漏洞问题。另一方面,随着电脑系统升级、服务器升级及用户使用环境的改变,实验室信息系统也牵涉到升级的问题。这些都需要系统管理人员及用户与系统开发公司协助进行维护。因实验室信息系统是在基本科研业务费的资助下完成的,基本科研业务费结题后就需要实验室管理人员积极争取系统维护与升级资金,考虑系统长远规划,保证系统支持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可持续性。

3.3 加强系统管理,保障系统功能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顺利运行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规范各相关管理部门的职责,保障各个环节运行顺畅[5]。用户按照操作手册严格执行操作,保障系统运行良好。系统管理人员需及时更新系统数据信息,特别是新采购仪器设备信息、实验室各类培训的公告、实验室新制订的规章制度等,以保证用户随时了解实验室运行管理情况,便于用户在实验室内的科研活动顺利进行。另一方面,系统管理人员要及时对用户的仪器设备预约、维修等意见进行反馈,并做好“留言”模块的互动与交流,及时了解用户的需求,不断跟进系统应用的进程,使得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在实验室管理中各种功能日益显现。

在分析此次调查问卷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实验室管理建议,为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无纸化、信息化、自动化及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奠定了基础[6]。今后,我们将制定与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相关的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实验室信息系统各模块功能与升级,加强系统管理,从而促进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吕 斌,艾晓林,雷开荣,等. 农业科研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开发研究[J]. 农业网络信息,2009(12):8-10.

[2] 王 群.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原理、技术与实施指南[M].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8.

[3] 程琳琳,王 旭,程延俊,等.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在实验室科学管理中的应用[J]. 热带农业工程,2014,38(1):16-20.

[4] 崔野韩,王富华,刘鹏程,等.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应用的探讨[J].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2(2):57-59.

[5] 韩 刚.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应用体会[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2,19(3):97-98.

[6] 刘 玲. 基于Web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中数据库的设计[J]. 电脑与信息技术,2010,18(2):62-65.

医学实验室信息系统 篇7

储存、生产生物制品的低温冰箱、恒温箱对温湿度的精度要求严格, 应24小时不间断的进行温湿度监控[1], 才能保证生物检验的有效性。一旦温度异常, 就会导致生物样本不可逆转的变异, 因此在生物医学实验室安装温湿度监控系统十分必要。传统的有线温湿度监控系统, 功耗高、布线难、可维护性差[2]。近两年, 一些公司将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于温湿度监控, 但都采用2.4GHz工作频段, 存在功耗高、干扰多、穿透能力差的缺陷。

针对这一现状, 本文研制了一款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温湿度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780MHz射频通信, 具有组网方便、通信可靠、图形化人机交互和实时短信报警等特点, 实现24小时不间断的温湿度记录、分析和预警, 便于对多台生物医学实验温控设备统一管理, 为生物医学实验室温湿度过程监控提供有力的监控手段。

1 智能监控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本智能监控系统由若干个无线传感器节点和一个智能监控终端组成。系统总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无线传感器节点被放置在监测区域内, 形成一个多跳中继自组织网络, 负责温湿度的采集和预处理, 并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780MHz射频实时发送给智能监控终端。

智能监控终端按设定的时间间隔, 以节点地址依次发送采集指令, 等待接收节点返回数据, 并按节点地址一一存储, 实现分布式数据处理, 便于管理。终端内嵌触摸屏, 可实时显示节点拓扑分布图、运行状态图、监控结果图等丰富的信息, 以及设定参数。在系统故障、数据超出阈值时, 触摸屏能保护数据并友好提示, 同时通过GSM向用户实时发送报警短信, 保证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到达现场, 使损失最小化。

2 无线传感器节点设计

2.1 节点硬件设计

节点包括传感器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射频模块和电池四部分, 其内部硬件结构如图2所示。节点一方面通过铂电阻Pt100获取温度电压信号, 经过放大和滤波电路, 连入主控芯片Atmega88进行ADC采样, 最终得到温度范围-200℃~100℃, 精度为0.1℃的温度数据, 满足实验室设备温度监测需求。另一方面由温湿度传感器DB171采集精度为±5%RH的湿度数据。通信模块的选择直接影响无线网络的可靠性。无线芯片AT86RF212是一款低功耗、低电压700/800/900MHz频道收发器, 支持Zig Bee协议, 国内工作频道780MHz是IEEE802.15.4小组于2008年开通, 具有功耗低、绕射能力强和干扰小等特点, 在相同发射功率下, 较2.4GHz有更强的穿透能力, 更远的传输距离。Atmega88通过4线SPI口, 读取射频模块AT86RF212的控制寄存器和功能寄存器, TXFIFO, RXFIFO和密钥表来实现通信;整个节点结构简单、功耗低, 只需一节锂电池可连续工作2年[3,4]。

2.2 节点软件设计

节点软件设计以IAR为开发平台, C语言编程实现, 模块化设计, 可扩展性好。节点程序包括主程序、数据采集子程序和射频收发子程序。主程序初始化配置节点处于休眠状态, 构建Zig Bee无线传感器网络, 为节点分配地址;采集并预处理数据;随时等待中断触发射频接收终端发来的命令帧, 处理命令帧, 载入采集数据值返回终端。主程序流程图如图3所示。

2.2.1 射频收发子程序

在射频收发程序前, 先初始化S P I、A T 8 6 R F 2 1 2, 再配置I E E E_A D D R、S H O R T_ADDR、信道、PANID及功率等相关的寄存器。射频发送数据时, 将数据写入发送缓冲区, 然后触发射频模块自动发送数据;射频接收数据时, AT86RF212接收到数据, 产生中断通知MCU, MCU从接收缓冲区中读取数据。

单次收发数据帧定义成8字节, 数据帧格式如表1所示。发送数据帧第一个字节为数据头0xaa, 第二个字节为指令码, 第三个字节为发送节点地址, 最后一个字节为结束标志0xbb。返回数据帧同样以数据头0xaa开始, 第二个字节指令码, 紧跟采集数据值, 以节点地址结束。

2.2.2 节点网络配置

无线Zig Bee网络节点可构建成星形、树形和网状3种不同的拓扑结构。本系统采用有自愈能力的网状拓扑结构。

网络中所有节点即可作协调器又可作路由器, 每个节点都有多条路径到达基站, 网络会自动匹配最优路径传输数据, 这种多跳通信方式, 极大地提高链路可靠性, 减小了源节点的发送功率[5]。

3 智能监控终端设计

3.1 终端硬件设计

监控终端采用主从控制模式, 触摸屏SK_AE050为主机, 单片机Atmega128L为从机, 经电平转换芯片MAX3232通过RS232连接。同样采用A86RF212作为无线通信模块, 与节点交互采集信息。单片机外部扩展3线I/O接口连接西门子公司的GSM模块TC35, 实现短信报警。电源采用220V市电, 经AC-DC电源模块LH15D0524输出双路隔离电压, 一路输出24V可直接供触摸屏工作;另一路输出5V, 一方面供GSM模块工作, 另一方面通过稳压芯片LM1117-3.3转换成3.3V供单片机、射频模块工作[6]。终端硬件框图如图4所示。

3.2 终端软件设计

终端的主要任务是分析并显示节点采集数据, 所以终端软件的核心是界面设计。采用SK_AE050标配的组态软件SKWorkshop作为开发环境, 完成用户登录界面、节点拓扑图、数据曲线图等界面设计[7]。终端界面如图5、图6所示。

触摸屏通过编写宏指令, 按用户设定采样间隔触发单片机通过射频模块, 依据地址顺序以广播的方式向各节点发送采集命令;等待接收节点数据包, 单片机对数据进行分析, 发送给触摸屏实时显示;突发事件时, 一方面触摸屏自身发出报警声音, 另一方面单片机触发报警模块发送短信。因此终端具有操作简单、智能化和信息量丰富等特点。

3.3 触摸屏通信实现

触摸屏与单片机通过Mod Bus协议实现通信。MODBUS协议是应用于电子控制器上的一种通用语言, 一个请求/应答协议。MODBUS协议有两种传输模式:ASCII和RTU。在应用中, 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尽可能扩大数据传输量, 采用MODBUS协议的RTU传输模式。RTU报文帧包括从站地址、功能码、数据、CRC校验, 其结构如表3所示:

MUC通过串口中断接收一个完整数据帧, 通过CRC校验后, 按功能码分别处理数据帧, 再通过串口返回处理后的数据帧。

4 实验结果

我们对本系统进行了多次长时间测温和组网通信试验, 试验环境为生物医学实验室, 共5个节点, 其中4个分别放置在低温冰箱、试剂冰箱、水浴培养箱和恒温培养箱内, 另1个被固定在实验室墙壁上;监控终端放置在距离100m以外的办公室内, 实验时间为9月1日至9月30日。

测温实验:节点2在9月29日0时至18时的实时温湿度监控曲线图如图5所示, 绿色曲线为湿度曲线, 红色为温度曲线。图5中9时出现了一次温度波动, 现场查看是冰箱门没关紧, 导致短暂的温度上升回落。通过触摸操作可修改报警上下限和采集间隔, 查看近一个月内的历史数据和报警信息。图6所示节点2在9月29日8时40分的实时温湿度监控信息。经连续一个月的工作统计, 监控结果无数据包丢失, 记录数据稳定可靠。

组网通信实验:关闭任一台节点后, 系统自动组织网络, 继续监控数据, 保证其他节点正常通信。该温湿度监控系统能够在节点损坏时, 有效自组网络, 稳定链路, 实现其它节点的正常通信。同时可以实现强穿透能力, 在百米距离墙外, 仍然能够传输高质量信号。

5 结束语

通过以上实验表明, 本文设计实现的生物医学实验室温湿度监控系统, 具有低功耗、组网灵活和可靠性高等特点。通过配置不同的传感器节点可满足医药仓库、工业现场和农业大棚等多种场合的环境监测需求,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王治国.冰箱监控系统对药品保存的意义[J].中国药事, 2010, 24 (9) :875-797.

[2]盛希宁, 顾济华.基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实验室监控系统设计[J].电子工程师, 2007, 9 (33) :67-73.

[3]张凤英.基于IEEE802.15.4无线粮食仓储测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 2010.

[4]黄传胜, 王娜娜, 黄丹丹.基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温度测量[J].现代电子技术, 2011, 22 (34) :52-54.

[5]Peter Kadar.ZigBee controls the household appliances[C].Barba-dos Intelligent Engineering System, 2009:172-175

[6]程杨.刘学平.占涛.一种基于MODBUS协议的工业控制系统设计[J].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1.1 (1) :1-3.

医学实验室信息系统 篇8

关键词:检验科,LIS,C/S,B/S模式,SSH框架,ExtJS技术

0 引言

随着自动化的医学检验仪器和设备在医院中的应用和普及,如何更好地实现检验结果的管理和共享,提高医学实验室的工作效率,成了近年研究和探讨的热门课题[1]。将计算机技术融入医学实验室无疑是最好的办法。医学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LIS) 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存储、处理技术,快速高效地对医学实验室信息的采集、存贮、处理、传输、查询和分析等全方位管理的计算机软件系统。目前,LIS在各大医院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它促进了医学实验室信息化、自动化和网络化的高速发展[2]。

就目前而言,国内大多数医院采用的LIS都是基于传统的C / S模式进行设计和开发的,该种模式设计的系统虽然有个性化的用户界面和响应较快等优点,但是由于其需要在每一个用户下安装客户端并且对客户端硬件要求较高,给系统的维护和升级带来了极大困难[3,4]。除此之外,基于C/S模式开发的系统跨平台使用难以实现[5]。如果想要跨平台,就得重新开发该系统平台下的客户端,这样又造成了人力和物力的浪费。随着医院检验业务的不断拓展,对实验室管理平台的可扩展性要求越来越高,并且随着4G时代的到来和各种移动终端的应用普及,C/S模式开发的LIS平台劣势表现的越来越明显。

基于以上C/S模式开发的LIS平台的许多不足之处,我们设计和开发了基于B/S模式的医学实验室信息平台。这种模式开发的系统灵活方便,不受客户端限制,只要有浏览器且能上网,就能够登录服务器进行信息处理。鉴于医院已经建立良好的局域网络并且与英特网相连,B/S模式又特别适用于在英特网上公布信息和查询的优点,医学实验室管理平台的B/S模式开发引起了医疗设备信息化研究对其的广泛关注[6]。除此之外,在此种模式下,平台升级和维护也只用在服务器端进行配置就可以完成,跨平台问题也能得到轻松解决。并且随着B/S模式开发工具的逐渐完善,系统前端界面不美观的问题也得到了克服。另外,在该系统开发过程中,融入了ISO15189 为原型和指导,将标准化管理的要素融入信息系统的工作环节,用软件来规范操作,履行标准,实现了管理与信息的真正融合[7]。

1 开发平台支撑环境

本医学实验室信息平台基于B/S模式,采用轻量级的Tomcat7. 0. 54 作为应用服务器,Oracle 11g作为后台数据库。选择My Eclipse2013 作为开发工具,Ext JS4. 2 作为界面开发技术并采用了SSH框架。其中Ext JS是一个用Java Script编写的用于创建前端用户界面的一个与后台技术无关的前端Ajax框架,它提供了一套较为完整和成熟的Web应用的数据包[8]。而Ext JS4. 2与以前的版本相比,功能更加丰富,更加符合面向对象的设计,也更能满足医学实验室信息平台以后不断扩展和升级的需要,尤其是它在图形功能的处理方面有了更大的提升,更能满足LIS平台在数据分析、图形展现方面的优势。

SSH是一种多层Web应用程序的框架[9]。它将Struts2、Spring和Hibernate这三个当前流行的Java Web开源框架进行整合,从而构建出灵活,易于扩展的多层Web应用程序。SSH架构分为表现层、业务逻辑层、持久层和域模块层[10]。其中表现层用Struts2 框架,业务逻辑层用Spring框架,数据持久层用Hibernate框架实现。基于SSH框架的Web系统架构如图1 所示。Struts2 是Webwork和Struts的结合,以Webwork为核心,采用拦截器机制来处理用户的请求,它也是MVC设计模式的一种实现,清晰地划分了控制部分、事务逻辑和外观视图,使开发者都可以遵循一个统一的模式进行代码设计,简化了后期系统维护的难度[11]。Spring框架是一个控制反转( IOC) 和面向切面编程( AOP) 的轻量级J2EE框架,它服务于所有层面的应用程序并有效的组织了系统的中间层对象,使组件的创建与使用更加的耦合。Hibernate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对象/关系映射ORM( Object Relational Mapping) 框架,用于对JDBC访问数据库的操作进行轻量级封装[12]。利用Hibernate的ORM技术,可以将数据库中表映射成为对象。

这样在整个基于B/S模式设计的医学实验室信息平台( LIS) 开发中,Struts2 负责从界面获取表单及表格的数据并调用事务逻辑层进行业务的各种处理; Hibernate负责与LIS数据库中各功能数据表的交互,对数据进行CRUD操作; Spring则对Hibernate和Struts2 进行管理,以提高应用效率。

2 医学实验室信息平台功能设计

2. 1 医学实验室信息平台功能模块组成

基于医学实验室检验环节多,标本种类数量大,专业细分多,技术要求较高,质量管理严格,管理复杂等特点,要求LIS平台必须要满足7 × 24 小时的稳定和高效( 一是操作上的高效,操作必须敏捷直观、风格统一; 二是在工作量数据量很大时,系统依然运行快) 的工作状态等要求,基于B/S模式的医学实验室信息平台( LIS) 需要实现如图2 所示的功能模块。

2. 2 检验核心业务流程

在整个LIS平台中,检验核心业务模块覆盖了检验项目申请、患者准备、患者识别、标本采集、运送、保存到标本接收、处理、检验,检验结果确认、生成报告以及报告发布等众多检验核心环节,是整个医学实验室业务的主体,所以也是整个LIS平台设计的核心模块。LIS平台检验核心业务流程如图3 所示。

在整个系统设计中,严格参照ISO15189 的规范和要求进行设计。检验核心业务模块要求实现检验申请完全电子化,通过与HIS的接口,实现门诊医嘱转化为检验申请条形码,采用条形码管理,不需要再开纸质申请单。系统要能自动检查收费金额是否有误。对未交费的检验申请样品要有提示,如因紧急抢救等特殊情况不能收费的,LIS要有相应的模块进行处理。在样品采集阶段,通过扫描样品上的条形码就能自动记录患者姓名及采集时间。不合格被退回的样品不会进入下一流程,同时有退回原因的记录。样品检验过程要实现全电子化记录,对检验信息改动者要进行强制记录,以保证结果的真实性和检验者责任的明确。要对失控类别进行自动判别,失控时进行自动报警,避免失控时继续进行的无效检验造成时间和试剂的浪费。在报告审核过程中,审核者在报告发出前可以看到该患者的其他检验结果,以防止某种疏忽导致同一患者的各种检验结果互相矛盾。报告发布要实现患者同一诊疗项目的检验结果只生成一张报告单,以解决报告单繁杂和资源浪费的问题。除此外,报告发布还应该充分发挥B/S跨平台易于实现的特点,使患者在具备条件时,在互联网通过密码登录就能查询自己的检验结果。

2. 3 检验核心业务实体设计

医学实验室进行的一系列的业务操作,最终的目的就是生成准确的检验报告单,根据这个目的,可围绕检验报告单的内容将检验核心业务涉及到的数据分为检验申请、检验仪器、检验项目基础数据、检验报告和仪器接口几大类,从而从这几大类中抽象出检验报告,检验结果、标本检测记录、检验图形结果、检验申请表及检验项目等实体,实体以及实体关系如图4 所示。根据如图4 所示的实体内容以及实体间的关系,就可以构造出LIS平台核心业务功能模块的数据模型。

3 平台检验核心业务功能技术实现

基于B/S模式的LIS平台界面的开发主要是以Ext JS4. 2 技术为主,JSP和CSS等技术为辅来实现。具体的业务逻辑处理、用户的数据访问以及合法校验性等功能的实现通过SSH框架来封装,并由Java语言来实现。这样既能保持界面的美观性和易于维护性,又能保证系统的高效运行。

3. 1 检验核心业务功能前端实现

检验核心业务功能的前端设计与实现主要考虑到业务的内容和操作者与界面的交互( 包括操作者的习惯和界面设计的简易性) 。考虑到C/S模式平台的业务键盘操作性特点和操作者的习惯以及业务的特殊性,在该B/S模式设计的医学实验室信息平台前端实现中,改变传统B/S模式设计的习惯,界面操作多增加键盘的应用,下拉选项框也由Ext JS传统设计习惯的一列增加为显示两列,一列是用来进行CRUD操作,一列用来显示。除此外,该平台增加了很多本地过滤功能,减少了操作中对数据库的访问次数,保证该B/S模式LIS平台的效率问题。检验核心业务功能模块界面如图5 所示。在LIS平台中,检验核心业务功能模块界面的打开首先访问的app. jsp文件中引入的Java Script和css源,引入相应源之后系统平台即可根据需要,实例化界面中的表格、表单、窗口等一系列组件,然后再动态加载该模块的. js文件,才可以显示出界面。

3. 2 检验报告单的实现

根据现代医学实验室检验项目繁多,检验复杂,各实验室检验有交叉,病人检验报告单也繁多的实际情况和以往医学报告单的不足,本医学实验室信息平台对医学报告单的实现做了重新的思考。在该平台中,检验报告单的生成首先要通过LIS从检验仪器接收数据,根据标本号和LIS中的检验申请信息匹配出患者信息和检验结果,然后再根据患者的ID查询出检验结果应该使用的报告单模板,然后再对模板采取一定的处理方式将患者基本信息和检验结果信息设入PDF,最后根据设入信息的多少,决定打印报告的页数。在报告单模板的处理中,不同的模板采取的处理方式不同,如: 自我免疫检验报告的模板必须要包含患者的骨髓图片,那么在该模板处理过程中就要对图片的显示位置、大小、像素做明确的规定; 患者基本信息,检验结果的安放位置也要区别于其他模板。但是在所有类型的报告单中,二维码、患者基本信息和操作员信息是所必须的,所以在处理模板时这一块可以适当抽取一些公共方法以提高程序的重用性、从而降低耦合。报告单中的二维码是由系统根据报告单号自动生成的,在LIS系统中是患者个人信息的唯一标识。报告单通过判断当前模板的行数和患者实际产生的检验结果多少来进行自动分页。由于本系统采用的是B/S模式,它允许患者在允许条件下进行报告单的自助查看和打印。图6 是该系统自动生成的自免检验报告单。

4 结语

本文阐述了一种基于B/S模式设计和开发的医学实验室信息平台( LIS) ,重点介绍了该平台中检验核心业务模块的设计思路与实现。实践表明,基于B/S模式开发的实验室信息平台,具有良好的维护性和可扩展性,有效地解决了传统C/S模式开发的平台的一些问题,提高了检验科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充分发挥了检验仪器和实验室信息管理的自动化水平。该LIS系统的实现,必将加速医院实验室全面数字化信息管理的步伐。

参考文献

[1]陈小婷,郑尾珍.妇幼保健院医学检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外医疗,2013,32(30):189-190.

[2]庞微微,张瑜.检验信息系统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医院统计,2013,20(3):204-206.

[3]任慧朋,周宏宇,李强.基于B/S结构的LIS数据分析系统设计[J].中国医疗设备,2014,29(3):56-58.

[4]徐蕾.基于C#语言开发的医院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D].天津:天津大学,2012.

[5]杨志和,胡虚怀,王辉,等.混合模式下的高校科研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6,16(8):211-213.

[6]刘胜林,张叙天,王国宏.基于B/S模式的医疗设备维护信息平台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2,36(2):145-148.

[7]姚晴虹,柏志安,朱立峰.基于ISO15189认证的LIS系统改造探索[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2,36(1):59-61.

[8]张建军,刘虎.基于Ext JS的J2EE轻量级框架的研究与应用[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4,31(4):73-76.

[9]姚敏,王方石.基于MVC模式和SSH框架的高效科研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10(11):2485-2487.

[10]张红卫,贾松涛,李晓,等.基于SSH的多语种构件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0,27(5):139-143.

[11]祝文军.基于Struts框架和Hibernate技术的Web应用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6.

医学实验室信息系统 篇9

1 为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提供良好的数码教学资源

医学形态学教学是医学生课程学习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医学形态学教学过程中大体标本和切片标本观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手段。以病理解剖学教学为例,为适应当前及今后的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发展需要,我们做了有益的实践,制作了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三维立体动态标本软件。步骤:①动画流程设计。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和教材的重点、难点选择教学实物标本,然后设计创作脚本,对屏幕布局、图文比例、色调、动画节奏、显示方式、交互方式等进行规划。准备立体动画素材,包括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和视频等。根据预先编写的创作脚本,利用现有的创作工具将实物标本信息进行集成,进行优化组合。②进行动画制作。动画分为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二维动画可以实现平面上的一些简单造型、位块移动、颜色变化等,三维动画可以实现三维造型。各种具有三维真实感物体的模拟等要经过数码相机对病理实物标本立体旋转360度捕获图像,然后再输入到动画编辑软件中进行编辑或处理,应用多变、旋转、缩放、动画、立体加多变、立体加缩放旋转等立体动画技术。最后按不同的功能模块集成,将观察的标本放大、缩小、旋转、移动,同时显示放大的病变部位和病变描述。学生观察时可随机点击各功能按钮,达到不同的观察效果,进行旋转、缩放、动画、立体加多变、立体加缩放旋转等全方位观察立体动画标本。③三维立体动画研制。用数码相机的数据线与电脑连接下载图像,命名图像文件夹以备后期制作立体动画使用,下载完后应用图象处理编辑软件Photoshop处理图像,规定图像大小,亮度、对比度、色彩、背景一致,通过处理后的图像导入动画制作软件中,去除标本以外的所有多余像数,减少制作动画的大小,便于网络浏览。最后添加动作控制参数,在每一个图片上加停止帧,利于控制按钮。制作按钮元件,控制按钮动画元件,电影剪辑。④组装电影立体动画元件,剪辑发布:在编辑场景中组装电影,把实物标本影像对象电影剪辑,拖到编辑场景中编辑对象实例。把制作控制影像对象的控制按钮元件也拖到编辑场景中编辑,按类分别放在不同的层上,并命名层以便今后修改。经过测试各个功能按钮,达到实现对实例标本的控制后,通过预览效果达到设计目的后可发布影片动画,在文件点击发布设置,省略跟踪动作、压缩电影,密码保护。目前首批三维立体动态病理解剖学标本制作完毕,已投放数码互动教学实验室用于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2 应用信息化教学有助于丰富教学资源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医学形态学教学是医学生课程学习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充分利用信息化网络资源显得尤其重要,从宏观到微观、超微观,然后从微观到宏观,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将教材的静态知识变为动态知识,将教材插图的平面结构想象为三维空间结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再结合多媒体的表达手段,生动易懂,效率更高。例如对于病理解剖学的教学就有其独特的特点,学生学习时必须经过多学、多看、多实践,才能真正达到对病理组织的熟识和鉴别诊断,从而进一步了解不同组织器官、不同的患者及病理改变的不同阶段,都有其不同的独特性。对于传统的病理实验教学来说,由于标本有限,有时20多人围在一起观察标本。因空间、距离和时间的缘故,上课时不能使所有学生均观察清楚标本,影响教学效果。即便是现在的多媒体教学图片,每一幅图片也不可能让实验教学的几个班上百个学生一一看懂,加之教材上的图片多数是黑白图片,有些没有箭头指示而不便观察。我们制作的三维立体动态标本图像,标有适当的文字说明,同时在立体动态标本中配以箭头等标示符,指明病变的所在部位,让学生一看就能明白。在病理学实验课上,教师先抽象讲一下组织结构的变化,然后让学生细心观察富有动感的立体标本图像,把有时用语言也难以解释的问题真实的反映出来,使学生易于理解。教师上课时也可先将本实验所要观察的标本通过电视展示在屏幕上,对本次课的难点、重点结合电视画面一一讲解,通过电视多媒体画面的展示,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2]。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采用信息化实验教学方法,通过大量色彩真实、生动直观的图像、图形、视频、音频、动画、录像等媒体资料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趣味性,融教于乐,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枯燥、呆板的灌输式教育缺点,增强了学生的记忆力,提高了学习效率。

3 应用信息化教学有助于学生答疑和便于课后复习

实验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实验课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具有理论课不可替代的作用[3]。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验证教师理论课上所讲授的内容,使学生尽快掌握所学知识。一般情况下,教师上完课就走了,学生有问题,也没有人问。即使下次碰到了教师,过了一段时间也可能因忘了自己的不解之处,最终仍然没弄懂。我们可以利用信息化教育手段,建立网络交互教学标本观察室,将用于诊断的典型病例大体标本立体图像和切片上传到校园网论坛,并加以文字说明。学生可利用网络技术,课后登录校园网注册,观察立体教学标本,进行课后复习。也可发帖提出自己的问题,以及时得到教师及相关专家的解答。另外,教师可以利用该论坛上传临床病例,配以大体标本和切片,供学生讨论,让学生回答,以检查学生对病理学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论坛教师也能够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之,通过论坛可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保证教学双方随时随地的学习与交流,而且还可以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从而使他们通过对某一问题的共同讨论,取长补短,最终实现全面地认识和掌握。教师则主要在学生实验课后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对一些难点或不同观点进行重点讲解、启发和答疑,指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当然,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环境是开展网络教学的前提条件,我校近年来通过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陆续新建了四个数码互动教学实验室,用于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4]。数码互动系统的应用,实现了教学的多样化,学生一旦进入数码互动实验室,即可被集图像、声音、文字、动画等多层次、多角度所呈现的教学内容所吸引,感觉繁杂抽象的描述性知识被具体化、形象化[5]。在此基础上,我校准备依托校园网络系统,组建医学形态学局域网,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教学自主学习。网络教学的个体性和交互性,可给学习者带来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和认知方式[6]。我们还将在制作立体动态病理解剖学标本基础上,扩大网络信息化实验教学内容,如制作相关的组织胚胎学等其它医学形态学动态标本软件,使学生登录校园网后能同时复习病理解剖学以及其它医学形态学的内容。

4 应用教学信息化可丰富教学评估手段和增加评估内容

信息化实验教学的实践启发了我们对整个医学形态学教学的思考。医学院校大学生在每结束一门课程后,学校都要进行考查或考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传统的医学形态学考试方法多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笔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问答题、讨论题等;第二部分常为实验考试,多用显微镜观察切片、涂片、滴片以及观察大体标本作判断。这种考试方式导致学生死记硬背,不能拓展学生的思维,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得不到发挥,有一定的局限性。现代教育应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通信等信息技术手段把测试知识内容制成各类软件,按照教研室的安排在指定时间,通过计算机组卷,在课堂或网上进行考试。为调动学生平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可将原来的期中小考、期未大考改变成以平常考试为主,期中和期未考试为辅的考试方式。学生学完每章后即进行网上考试,促进学生对学习知识的及时复习和掌握,网上考试成绩占总成绩50%,另外实验室学习、作业、期中和期未考试占50%。网上考试使用图文并茂、内容丰富、交互性强、界面友好的网上软件。网上作业可由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发布。向学生发布的课外作业,如问答题、病例讨论、图像诊断等,由学生独立完成,网上提交,教师批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可通过网络提交给教师,进行网上答疑,教师及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还可利用网络空间进行各种学习问题的讨论[7]。设立试题库进行网上自测练习,试题库每章内容都附有多种题型,学生可通过标准试卷测试自己对该章内容掌握的程度。题库内多样化的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讨论题等,并可有机的与相关的理论知识点相链接,方便学生复习。学生可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对所学知识随时进行自考、自查。活跃学生的思维,扩大其知识面。

5 结束语

先进的信息化实验教学手段与以往的实验教学方法相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创新,融理论讲授、标本展示、实验操作、媒体图像等方法的优势于一身,采用大量的音频、视频、图像、立体标本、实验操作录像等资料,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学生通过学习和自我检查相结合,一边学习,一边可通过在线测试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通过测试分析和指导教学相结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导教学工作。另外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不同地点的人可同时进行问题讨论或学术交流,充分发挥网络优势。通过问题讨论,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学习科学思维方式,掌握科研方法,有助于医学形态学的教与学。目前,我国许多医学院校都在大力支持和加强发展医学形态学课程网络辅助教学,国家教育部的精品课程建设也为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指明了方向,各学校的校园网也已经为开展以校园网为平台的校内网络化教育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在医学形态学信息化实验教学过程中,加强相关资源的建设,利用好数码互动教学系统以及网络化教学平台,可使我们的医学教育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摘要:医学形态学教学是医学生课程学习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应用立体式、交互式、网络化教学方法,实现教学信息化,是提高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良好的信息化教学方式有利于节约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医学形态学,信息化,实验教学

参考文献

[1]姜晖.信息化实验教学环境建设与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11):1329-1332.

[2]段玉斌,毕辉,裴建明,等.基础医学信息化教学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3):493-494.

[3]顾景梅,邹玉红,马小隆,等.改进实验教学发挥实验室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中的作用[J].实验室科学,2009(2):35-37.

[4]徐邦生,方政.数字化网络显微互动教室在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中的使用和管理[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3(3):91-92.

[5]李玉红.病理学实验教学中显微数码互动系统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1):124-125.

[6]徐新爱,杨晞.高校网络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8,(7):132-133.

医学实验室信息系统 篇10

1我校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现状

我校于2006年开始招收该专业本科生, 是学院进行评估时开设的新专业, 四年制, 现已招收3个年级3个班, 共111人。这期间我院在计算机专业教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建设和改革, 现已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计算机专业教学体系,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教学经验不足、专业教师缺乏, 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1.1 学生对专业特色认识不清且学习环境和思维模式存在差异

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既需要学习医学基础课程, 又需要学习计算机相关课程, 两个学科的跨度较大, 如果学生找不好的结合点和渗透点, 学习起来比较盲目, 缺乏学习动力, 容易在两个学科的学习中迷失方向, 将所学的专业浅显地理解为两种学科的机械叠加, 难以权衡计算机学科与医学的学习比重, 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法。由于对专业了解不是很到位, 因此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目标不太清晰, 导致对整体课程学习认识不足, 表现在重视计算机专业课而轻视医学基础课, 再则学习依赖性强、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 无法使学习深入化;医学院校的学习环境与理工科计算机专业的学习环境不尽相同, 本专业学生较难适应医学院校浓厚的医学学习气氛、学习方法。一是因医学院校的学生较为注重形象思维, 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则需要建立良好的逻辑思维模式;二是因医学院校中的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一个新专业, 在教学过程中尚未建立起一整套科学严谨的教学方法。

1.2 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比起基础深厚的传统医学专业, 我院对于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这样一个新兴专业的建设还缺乏经验, 处于探索发展阶段, 课程的设置上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情况, 主要的问题体现在如何合理有序的安排基础课程、医学课程和计算机课程的交叉学习, 应该选择开设哪些课程才能使学生更适应社会的需要。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设置, 应以培养学生具有应用计算机处理医学信息的能力上, 一方面要避免其课程设置同工科院校的信息管理专业和计算机科学专业雷同, 另一方面又要避免设置过多的医学课程, 造成主、次不分的现象, 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惑, 脱离了实际的市场需要。这方面我们正在逐步摸索, 日趋完善。另外有些课程设置方面也有重理论轻实践, 培养方向与社会人才需求也并不完全吻合的现象。

1.3 学校图书馆计算机资料相对短缺

计算机的专业学习不仅仅是单纯依靠课堂教学, 更多的是学生课外体会和自我学习, 因此图书馆的藏书就成了学生的良师益友。而我院图书馆的藏书多为医学专业书籍, 虽然近期有也一定数量的计算机专业书籍引进, 但真正与本专业课程联系紧密、可帮助学生自学的书籍还是很少, 基本上是以电子图书为主, 学生自学无“支点”。

1.4 缺乏实践操作

由于我们是新专业, 专业实验室还有待于更加完善, 因此我们的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 均侧重于理论, 对进入社会中的实际工作能力培养弱, 到医院实习时才发现所学理论与医院的实际应用有很大差距, 造成理论与实际脱钩。再则学生对专业的信心不足, 错误的认为属于理工科的计算机专业在医学领域的发展会受到限制, 从而导致学生对本专业失去应有的信心。

1.5 缺少必要的规范教材

教材建设一直是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薄弱环节。目前所出版的医学信息类教材数量有限, 质量也参差不齐, 很多教材理论过于空泛, 内容不够详实, 脱离实际的应用, 不仅使教师教学时感到困难, 也使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我院目前选用工科计算机专业普遍使用的经典教材进行教学, 但这些教材缺乏医学特点, 不太适合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使用。

1.6 教学方法和手段缺乏创新

目前我院的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方式主要采用多媒体授课和实验相结合, 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目前虽有一个专业实验室, 但教学方式依然以教师灌输知识为主, 缺乏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校园网络没有得到充分地利用。另外同医疗卫生系统联系不够, 缺乏定向培养和必要的交流。

2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的设想

2.1 加强教育引导, 使学生了解专业特色, 以适应不同的学习环境

该专业的定位是医学信息技术如何为医学管理服务或医学管理如何应用于医学信息技术, 并在医学信息技术上着重体现“用”字。因此, 有必要在新生进校后, 头一节课就向学生讲明本专业办学目的, 以及本专业研究的对象和学习的方式方法。同时, 广泛开展交流讨论活动, 尽可能统一认识, 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激发学习动力[2]。加强学生思想工作, 明确学习方法和思路。前面谈到, 医学系列的学生着重于形象思维, 而这一思维方式是我学院的主流。本专业的特点是既要有形象思维, 又要有逻辑思维, 如何将置身于形象思维这个大环境之中的本专业学生不受之束缚, 教师的正确引导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完成教学任务, 同时还要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和学习方法, 给学生留出适当的时间和空间, 引导他们逐渐形成良好的思维模式。

2.2 课程设置更加完善合理

应将计算机课程、医学基础课程和管理课程交叉开设, 每门学科分别按层次递进。一是医学课程的设置, 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医疗诊断的整个过程, 熟悉医生治疗过程的各个环节。设置基础医学和临床诊断基础概论课程, 临床诊断基础课程的学时比例相对多一些。二是医院管理课程的设置, 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医院管理及医学信息的产生、收集、加工、处理、提取及存储等主要过程, 设置管理学、信息标准化及病案规范化等课程。三是计算机课程的设置, 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具有医院信息系统开发、维护及管理的能力[3]。

2.3 借外校图书为己用, 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资源

学校可以和周围其它理工科学校进行协商, 让本校学生有机会到其它院校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 从而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此外, 引导学生课余时间自主学习, 由于课堂教学时数的限制, 很多专业课程需要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实践。现在我们这个专业的学生一般都购置了笔记本电脑, 我们的网络教室也向他们免费开放, 但大多同学都是用它来上网聊天、打游戏、看电影。作为专业教师应当将与课程相关的一些教学资料 (如教学课件、操作视频资料、网络资料网址等) 共享给学生, 通过布置相关课后作业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鼓励学生撰写论文、实验报告和课程设计, 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使他们能够正确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 弥补学校图书馆图书不足的问题。

2.4 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实践活动

本专业的学生实践基本包括开设专业课时的实习以及大四后半学期的毕业设计专业实习, 这远不能满足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因此我认为要以教学实验、编写针对某一门专业课的课程设计程序、毕业实习等方式多开展学生实践活动。教学实验可巩固所学知识, 提高学习兴趣;课程设计可培养学生全面、灵活的设计思想和创造能力, 学会综合运用理论知识;毕业实习是通过实际工作, 处理实际问题, 有效的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 只有通过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才能了解医疗卫生部门的信息科或是医药软件公司, 熟悉他们的日常工作和管理流程, 为每一位学生尽快适应社会需求打下坚实的基础。

2.5 编写或选择适合的教材

选择内容充实和跟上当前发展趋势的教材是促进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也可以自己组织师资力量根据实际编写相应的教材, 把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都考虑到教材里, 从而可以做到对症下药。另外, 教师还可以编写相应的实验讲义。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即使教师在实验开始时强调了需要注意的问题, 学生实验时还是总犯重复的错误, 如果教师一个个逐一指导, 速度很慢, 一堂课的时间无法全面解决所有学生的各个问题, 而且容易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依赖, 一有问题就等着老师来指导, 不去独立思考。如果有了实验讲义, 上机时就可以在明确要求注意事项的前提下, 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去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 以提高教学效率。

2.6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使用新型的教学策略

(1) 采取互动的教学模式:我们的教学应该将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结合起来, 彼此取长补短, 相辅相成, 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又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既注意教师的教, 又注意学生的学, 寓教于学, 把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调动起来。 (2) 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现在各个学校都在开发网络精品课程建设, 把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源放在网站上以供学生下载或浏览, 我们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 同各校形成资源共享, 打破学校设置的各类分隔屏障, 实现时间和空间上的延续, 使学生获得更广泛的知识来源。 (3) 研究性学习模式: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科研活动, 让学生自选课题和辅导教师, 进行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可以是课堂内教材内容的拓展延伸, 也可以是各种技术上的探讨;可以是已经证明的结论, 也可以是对未知的领域的思考[4]。

医学院校应不断努力, 完善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建设, 为医院的信息化管理提供更多更全面的人才。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虽然在国内还属于一个非常年轻的专业, 但由于其独有的专业特色使得它必将是一个很有前景的专业。

参考文献

[1]白春清.医学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设置[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6, 12 (3) :63-65.

[2]许四洋.从社会需求看医学信息管理学课程设置的变革[J].医学信息学教育, 2000, 13 (8) :416-417.

[3]叶明全, 吴少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医学) 专业课程体系设置[J].医学信息学杂志, 2007, 6 (5) :524-526.

上一篇:小学低年级趣味识字下一篇:数据采集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