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及抑郁

2024-08-21

焦虑及抑郁(精选十篇)

焦虑及抑郁 篇1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2009年3月-2010年2月对69例择期手术患者进行了系统的心理护理, 其中男42例, 女27例;年龄 (42±9) 岁;文化程度:高等教育11例、中等教育41例、初等及以下教育17例。手术种类包括外科手术51例, 妇科手术12例, 五官科手术3例, 口腔科手术3例。

1.2 方法

1.2.1 心理评估:

在护理干预前后分别使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 和焦虑自评量表 (SAS) [1]进行评定, SDS中正向问题10个, 反向问题10个;SAS中正向问题15个, 反向问题5个。SDS、SAS得分乘以1.25得到标准分, 标准分大于50为抑郁状态或焦虑状态。

1.2.2 心理护理方法: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 主要措施包括: (1) 支持疗法:针对患者入院初紧张、焦虑、恐惧的情绪, 采取必要的心理干预。一是心理支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 耐心倾听患者诉说的各种症状, 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治愈疾病的信心。二是信息支持。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的手术方法、手术的重要性及有关防治措施等, 及时消除患者的顾虑。三是社会支持。指导患者亲友关心帮助患者, 解决患者的实际困难, 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2) 行为疗法:对术后处于恢复期的患者, 一是根据患者的心理卫生状况和性格特征, 改善和纠正患者的不良认知行为, 指导他们对自身身体活动和情绪反应作自我控制、自我调节, 建立正确的饮食习惯、运动方式和运动量等。二是通过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声音、运动、想象等方面来降低患者对周围环境的感应能力, 以减低交感神经的活动, 松弛肌肉。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x¯±s表示, 干预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干预前后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表现

69例手术患者中, 22例 (31.9%) 存在较突出的焦虑表现, 表现为精神过度紧张、心悸、胸闷、胸痛、气促、口干、出汗、尿频、睡眠障碍等自主神经不平衡症状;30例 (43.5%) 存在较突出的抑郁表现, 表现为反应迟缓、表现呆板、肢体活动僵硬, 有的不自主地痛哭流涕。

2.2 护理干预效果

干预护理后69例患者SDS评分和S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且干预后抑郁率、焦虑率以及合并抑郁焦虑率均低于干预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

注:与干预前比较, *P<0.01

3讨论

3.1 不良心理对手术及患者康复的影响

抑郁、焦虑会严重影响手术效果和患者的预后, 患者一旦抑郁、焦虑, 就会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 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 从而严重影响手术顺利进行, 同时抑郁、焦虑症状会严重减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直接影响患者的早日康复[2]。

3.2 手术室的心理护理的意义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 以人为本, 注重人性化护理是手术室护理工作必须坚持的原则, 通过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去改变患者的负性心理反应, 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 使其能平和、积极地配合手术治疗, 不仅有利于提高患者应对疾病的信心和能力, 同时也能在人性化护理中体现出现代护理创新。

3.3 如何做好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对手术患者来说, 心理干预不仅是一种护理, 也是一种特殊治疗[3]。因此, 心理护理绝不能为局限于与患者交谈, 也不能混同于一般的健康教育和其他护理方法, 不是一般性告诉患者手术配合以及饮食、运动方面的相关知识, 也不是简单告知患者要保持良好的情绪, 而要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问题, 有针对性具体指导患者如何缓解情绪压力。首先, 要建立好良好的护患关系。要以美好的语言、端庄的举止、亲切的问候, 耐心、细心的对待每位患者, 这是促进消除患者抑郁、焦虑心理的前提和有效途径。其次, 要学会共感, 即设身处地从患者的参照标准去体会其内心感受, 领悟其思想、观念、态度和情感, 从而达到对患者境况的准确理解[4]。再次, 针对每位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措施方案, 由于每位手术患者病情、年龄、社会文化背景、经济条件等不同, 对患者的心理活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护理人员要善于具体分析每位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 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如患者性格内向, 就要积极地寻找支持源, 主动联系患者的家人和亲朋好友来探视、关心患者。第四, 要注意细节, 如术中减少、减轻手术器械的碰击声, 避免给患者带来不良刺激, 术后随访要告知手术成功的信息, 保持心理护理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总之, 治疗的最高目标不仅要注重寿命的延长, 还要关注其生活质量, 手术室护士应将心理护理始终贯穿在护理过程中, 使心理护理与技术护理相辅相成。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心理知识方面的学习, 不仅要多看一些书籍和相关的影视资料, 还应让专业的人士来辅导, 多与其他护士进行交流, 从科学和艺术的高度结合的角度强化身心护理, 促使患者能够顺利地完成手术并早日康复。

摘要:目的 分析手术患者在围术期焦虑和抑郁症状, 探讨手术患者心理护理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69例择期手术患者心理护理临床资料。采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 及焦虑自评量表 (SAS) 进行心理评估。结果 干预护理后69例患者SDS评分和S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且干预后抑郁率、焦虑率以及合并抑郁焦虑率均低于干预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 心理护理有利于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和忧虑, 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心理干预,焦虑,抑郁

参考文献

[1]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6, 12 (12) :127-129.

[2]梁丽娟, 刘廷艳.浅谈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外医疗, 2009, 4 (30) :191.

[3]龙春梅, 彭玉兰, 王岸冰, 等.术前访视最佳时机与效果评价[J].现代医院, 2009, 9 (2) :93-94.

焦虑及抑郁 篇2

麻醉、手术是术前病人异常心理的主要应激源,致使神经、内分泌紊乱和行为异常,出现焦虑、抑郁的情绪变化,影响围术期的处理和康复。本文结合泌尿、腹部手术病人的护理特点,进行心理调查及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现总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对拟行泌尿、腹部手术,既往无神经、精神病和心血管、内分泌紊乱的64例病人做为观察对象。其中男33例,女31例,年龄35~55岁(平均43.6±6.8);高中以下文化水平24例,高中以上文化水平40例,既往有麻醉、手术史者15例。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group n=32);观察组(control group n=32),两组病人均于入院后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 sds)记分做基值。干预组经医学心理护理干预后,与对照组分别于手术前日下午进行sas、sds及血压、心率的评估,以观察心理护理干预效果。

1.2 心理学调查方法 采用zung 分别于1971,1965所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心理学调查。待自评结束后,分别将sas、sds中的20个项目各项分数相加,即得到粗分,然后通过公式转换:y=in+(1.25x),即以粗分乘以1.25后,取其整数部分为标准分(index scor ,y)。

1.3 心理学干预手段 对心理护理干预组尤为焦虑、抑郁自评量计分较高的病人,针对诱发原因,由有经验的护理人员分别于入院后,采用医学心理支持方法(ppst),即采用认知方法、示范脱敏、心理暗示法等,可充分利用术后病人的现实说法,以解除焦虑和抑郁不良情绪影响。

2 结果两组年龄、性别、手术种类及文化程度无明显差异。心理学调查见表,两组入院后sas、sds标准记分无明显差别(p>0.05);而心理护理干预组手术前日sas、sds标准计明显减少;对照组明显增高,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入院后血压、心率不存在明显差异;而手术前日,心理护理干预组血压降低16.7±6.8mmhg,心率减慢8.5±2.4bpm,对照组增高14.8±2.62mmhg,心率增快5.28±1.25bpm.

表 两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标准计分( ±s)

组别 sas sds入院后 术前 入院后 术前心理干预组(n=32) 42.9±2.1 δ40.6±3.2 42.8±2.2 δ39.8±3.2对照组(n=32) 42.5±1.8 δ44.5±2.7 42.6±2.6 δ43.7±2.6δp<0.05

焦虑及抑郁 篇3

关键词:焦虑;抑郁;孕妇;措施干预;评估

【中图分类号】R749.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275-01

孕妇在怀孕和分娩期间情绪多不稳定,易受到外界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孕妇在生活中出现焦虑抑郁等精神问题,此现象在初产妇中最为常见[1]。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应通过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及时了解孕产妇的心理状态,并给予措施干预,以促进母婴的平安[2]。在本次研究中,孕妇焦虑抑郁心理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干预措施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1年-2013年期间在我院选取300例需住院的孕妇,孕周在24-42周,提前告知研究的过程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干预组孕妇年龄(22-39)岁,平均年龄(29.7±3.6)岁,孕周24-40周,平均孕周(35.7±2.9)周;对照组孕妇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年龄(23-40)岁,平均年龄(28.7±3.9)岁,孕周25-42周,平均孕周(36.2±3.1)周。对比两组患者的妊娠周数、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明显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调查两组孕妇的基本数据包括夫妻、婆媳、孕妇与医护人员的关系,孕妇自身疾病情况、异常妊娠以及文化背景。为每位患者提供一份调查HAD问卷,当分数达9分级以上则表示孕妇处于焦虑抑郁状态,分值越大表明症状越重。

1.2.1 产前干预

在孕妇住院期间,医护人员积极与孕妇交流,介绍本院的产科水平以及信誉,帮助孕妇了解医院情况,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交流感情,促进互相了解,使孕妇感到情切,减少孕妇在院期间的陌生感,消除其紧张情绪[3]。若孕妇在妊娠期间发生紧张、烦躁等情绪异常情况,尽快采取心理疏导,医护人员以专业知识为孕妇解答任何问题,减轻孕妇的心理压力,调节情绪[4]。

1.2.2 分娩期干预

分娩对于孕妇的影响大,更应加强与孕妇的交流,此时孕妇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医护人员给予孕妇心理安慰,采用最有效的方法解决孕妇并发症,告知孕妇其手术方法及安全性,让孕妇对分娩过程有详细了解,减轻孕妇害怕情绪,在此时家人对孕妇应该言听计从,为孕妇减轻心理负担,缓解紧张情绪。

1.2.3 产后干预

孕妇在分娩后急需心理安慰,医护人员教导孕妇家属,家属应支持孕妇,充分关心孕妇,了解孕妇的需求,满足孕妇,孕妇可提前做好母乳喂养的准备,劝导孕妇,理解孕妇。孕妇分娩后的自我调节非常重要,可通过音乐,交谈缓解心中的烦恼,去除焦虑抑郁情绪。

1.3 统计学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的是SAS18.0统计处理软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孕妇焦虑抑郁的因素,采用X2检验的方式对计数资料进行分析,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影响因素

调查孕妇的基本生活资料,并整理出会影响孕妇产后抑郁的因素,主要包括夫妻、婆媳、孕妇与医护人员的关系,基础疾病、异常妊娠以及孕妇文化背景。

2.2 干预前后HAD问卷结果

采取相應干预方法后,干预组孕妇在产后6周的焦虑抑郁情况明显好转,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产后抑郁对于孕妇为一种负担,且发生率较高,在医院妊娠分娩的孕妇可增加孕妇产后抑郁的可能性,发生产后抑郁对孕妇及家庭造成严重的影响,并对以后婴儿的成长造成影响,影响孕妇产生产后抑郁的因素具体包括孕妇心理、孕妇自身因素、外部环境等。

在本次研究中,影响孕妇产后抑郁的因素主要包括夫妻、婆媳、医患之间的关系,孕妇自身生理、异常妊娠以及文化背景;干预组孕妇的焦虑抑郁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可显著减少孕妇的焦虑抑郁情况,适合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关海兰,杨玮琳,蔡理荣,等.产后抑郁症患者产科因素分析及心理干预效果评价[J].中华全科医学,2011,9(8):1272-1274..

[2] 于建萍,刘云,严颖.医院抑郁/焦虑量表在住院期间孕妇心理评估及护理干预中的应用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3,42(5):588-589。

[3] 张彩霞,刘新新,杨静静.医院精神抑郁/焦虑量表在住院期间孕妇心理评估及干预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8):45-47.

焦虑及抑郁 篇4

1 研究对象

1.1 对象的纳入标准

2010年3月至2011年5月, 随机抽取我科住院女性不孕患者180名。纳入标准:婚后同居两年以上, 有正常性生活、未避孕仍无妊娠或无活产者, 男性生殖器及精液检查正常。具有完全的认知和行为能力;知情同意, 自愿参加。排除标准:已有一子女准备生育二胎的不孕症妇女;既往有严重疾病史。

2 方法

2.1 研究工具

2.1.1 一般资料问卷和疾病相关资料

由研究者自行设计, 内容包括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医疗付费方式、病程、不孕类型。

2.1.2 不孕女性焦虑和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问卷

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此表有14个条目。包括焦虑和抑郁2个亚量表, 分别针对焦虑和抑郁问题各7个条目, 0~7分属无症状, 8~10分属可疑存在, 11~21分属肯定存在[1]。1993年叶维菲等[2]在中国人群中进行信效度测试, 测得焦虑亚量表的Cronbach’s a系数为0.92, 抑郁亚量表的Cronbach’s a系数为0.84。

一般自我效能量表:此量表由德国Achwarzer[3]编制, 测量个体应对各种环境的挑战或面对新事物时的自信心。王才康等[4]经调查, 得出中文版GSES的Cronbach’sa系数为0.87, 间隔10d重测信度为0.83, 折半信度为0.90。量表有10个条目, 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 “完全不正确”计1分, “有些正确”计2分, “多数正确”计3分, “完全正确”计4分, 总分为10个条目的平均分, 得分越高, 表示患者的自我效能越高。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由肖水源[1]设计, 评定个体的客观支持, 对支持的主管体验及对支持的利用水平。量表共10个条目, 总分即10个条目计分之和, 得分越高显示社会支持越好;客观支持为第2、6、7条评分之和, 主观支持为1、3、4、5条评分之和, 对支持的利用度为第8、9、10条评分相加。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92, 各条目的Cronbach’s a系数在0.89~0.94[5]。

2.1.3 资料收集和录入

问卷全部由研究者发放, 采用统一的指导语, 由研究对象单独逐一认真填写。本研究共发放180份问卷, 回收率为100%, 其中有效问卷170份, 有效率94.4%。将资料录入到EpiData3.1中, 设置合理数值界值和逻辑检查, 采用实时双录模式, 由研究者进行两次资料录入, 以便校对, 有逻辑错误者查看原始资料进行更正。

2.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焦虑抑郁现状、各影响得分采用频数、+S进行描述。分析各影响因素对焦虑抑郁的作用时, 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

180例调查, 全部为女性, 年龄22~45岁, 平均29.54+0.86岁, 病程最短1年, 最长14年。结果显示, 在职较无业的, 有医保较自费的, 病程少于5年较大于5年的焦虑抑郁得分低, 差异有统计意义 (P<0.05) , 而不同文化程度及不孕类型间焦虑抑郁差异无统计意义 (P>0.05) 。具体情况详见表1。

*P<0.05。

3.2 不孕女性自我效能、社会支持与焦虑抑郁相关性分析

详见表2。

*P<0.05。

3.3 影响女性不孕焦虑抑郁的多因素分析

见表3。

以女性不孕焦虑抑郁得分为因变量, 经单因素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职业、医疗付费方式、病程、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得分、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分、主观支持分及对支持度得利用得分等共11个因素为自变量做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变量进入水平α=0.05, 剔除水平α=0.10.随后显示进入回归方程的因素依次有: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度、病程, 共同解释了女性不孕焦虑抑郁程度总变异的42%。这提示不孕女性自我效能、对社会支持越高, 病程越短, 其焦虑抑郁症状就越轻。

4 讨论

4.1 住院女性不孕焦虑抑郁的现状

不孕症困扰约10%的育龄夫妇, 与日俱增的心理压力和持续时间超过一定的范围时, 患者会出现一定的心理及社会适应障碍, 表现为焦虑、抑郁、心理负罪感、恐惧、否认、意外感和疑心病等症状, 同时还可能并发一系列躯体症状, 对躯体的反应过分关注, 独立性、敏感性及被动性增强, 本研究通过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调查发现, 不孕女性患者的焦虑抑郁得分:17.51+2.19分, 提示不孕症女性焦虑抑郁症状较重。Wischmann[6]等人对在海德堡大学生殖中心就诊的不孕患者心理状况的调查研究表明, 不孕妇女与正常者相比, 最明显的表现是高度焦虑, 抑郁的心理状况和相应的躯体症状。国内许洪梅等[7]研究中女性不孕症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病率分别是25.3%和11%, 远远高于上述资料和我国普通人群5%的焦虑发病率和10%的抑郁发病[8]。

从表2可见, 无业、自费、病程长的不孕女性的焦虑抑郁症状相对较重。无业、自费患者经济负担重, 易产生心理压力, 而病程长者因多次治疗失败而产生负面情绪。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 充分评估不孕女性的心理状况, 使其充分表达自我感受, 与患者共同制定治疗计划, 通过各项措施, 如语言沟通, 行为疗法, 及两者结合, 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症状, 提高治疗疗效, 从而提高患者的受孕机会。

4.2 住院女性不孕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分析

4.2.1 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是Bandura社会认知理论中的核心概念, 是个人有关适应环境完成某种活动的自我信念, 以及对该活动可能做到的完善程度的主观评价。就感觉层面而言, 自我效能感往往和抑郁、焦虑及无助相关联。自我效能高的人更能抵抗这种不良情绪。本研究结果显示, 自我效能高的不孕女性焦虑抑郁症状也轻。根据Schwarzer报告, 在不同文化 (国家) 的多次测定中, 自我效能和焦虑、抑郁症状有负相关关系[9]。原因可能与自我效能高的不孕女性患者, 在处理不孕带来的心理压力、生活方式改变等方面的问题上有较强能力有关。这提示在护理不孕女性患者时, 要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挖掘其内在潜能, 提高自我效能。

4.2.2 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包括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指客观的、可见的或者实际的支持;主观支持是指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感体验。良好的社会支持能缓解自身不良情绪。本研究结果显示, 社会支持越高的患者抑郁焦虑的症状越轻。患者在医院治疗期间, 家人或朋友在物质上为患者提供便利、帮助患者完成治疗及生活需求, 在情感上可以给予安慰, 支持。因此, 社会支持越好的患者, 心情更舒畅, 焦虑抑郁症状越轻。因此, 护士对于患者的社会状况应予以足够的了解和重视, 充分调动患者社会支持的源泉, 如配偶、亲戚、朋友、单位等, 重视对患者家庭成员的教育, 以保证患者获得更高的社会支持, 另外, 鼓励患者充分利用来自各方面的社会支持资源, 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

4.2.3 病程

本研究发现, 病程对不孕女性精神健康有负面的影响, Domar等人报道, 不孕症患者心理压力随时间延长而加大[10]。结果提示, 尤其在中国存在特殊的人文环境, 人们似乎更关注不孕症问题, 随时间延长, 不孕症带给夫妇心理、经济双重负担加重。不孕女性承受来自自身、配偶、配偶家庭和社会多重压力, 甚至出现夫妻关系紧张、家庭破裂, 农村较城市多见。因此, 在护理中, 需评估患者的不孕病程, 针对不同病程, 及时疏导, 减少不良顾虑, 经常给予患者积极、正面的评价, 从而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

5 结论

本研究通过调查发现, 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及病程等因素影响住院不孕女性心理状况。这提示应关注这些因素, 从而有针对性地干预, 重视心理状况的治疗。另外, 今后还应扩大样本, 增加研究因素, 从生物、心理及社会等多方面, 全面探讨影响不孕女性心理状况的因素, 为改善其不良情绪, 更好实施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 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 (增订版) [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1999:223.

[2]叶维菲, 徐俊冕.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在综合性医院病人中的应用与评价[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杂志, 1993, 2 (3) :17-19.

[3]Schwarzer R, Aristi B.Optimistic self beliefs:assessment of general perceived self efficacy in thirteen cultures[J].World Psychology, 1997, 3 (1-2) :177-190.

[4]王才康, 胡中锋, 刘勇.一般自我效能量表的信和效度研究[J].应用心理学, 2001, 7 (1) :37-40.

[5]胡贝贝, 楼青青, 田园, 等.住院糖尿病患者授权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 2011, 46 (3) :225-228.

[6]Wischmann T.Stsmmef H.Scherg H etal.Psychcsocial charanteristics 0finfertile couples, a study by Heidelberg Fertility consultation services[J].Hum Reprod, 2001, 16 (8) :1753-1761.

[7]许洪梅, 鹿群, 沈浣.女性不孕症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和生活质量调查[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0, 11 (5) :327-330.

[8]沈鱼邨.精神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0:413.

[9]Schwarzer, R&Aristi B.Optimistic self-belifs:Assessmentof general perceived self-efficacy In Thirteen culture[J].Word Psycholog, 1997, 3 (1-2) :177-190.

青少年罪犯焦虑抑郁特征研究 篇5

青少年罪犯焦虑抑郁特征研究

青少年罪犯存在抑郁症状的比例达74.5%以上,患焦虑症的比例为30.5%.引起青少年罪犯抑郁的因素有自罪、精神性焦虑、胃肠道症状、体重下降、迟滞与疑病;引起焦虑的`因素有躯体性障碍、焦虑的心理障碍.

作 者:邵晓顺 SHAO Xiao-shun 作者单位:浙江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杭州,310023刊 名:应用心理学 CSSCI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年,卷(期):7(2)分类号:B849关键词:青少年罪犯 焦虑与抑郁 特征

焦虑及抑郁 篇6

摘要:目的:观察姑息治疗对晚期肿瘤患者抑郁焦虑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81例晚期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进行不同方式的姑息治疗,治疗前后对所有患者的抑郁焦虑及生活质量进行调查。所用量表为医院焦虑抑郁量表 (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抑郁焦虑及生活质量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治疗后研究组抑郁焦虑程度较干预前明显减轻,明显轻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得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面的姑息治疗可缓解晚期肿瘤患者抑郁焦虑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晚期肿瘤;抑郁焦虑;姑息治疗;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74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005-02

肿瘤不仅是一种躯体疾病,也是一种强烈的心理冲击和精神重创。负性情绪焦虑、 抑郁在肿瘤患者发生率高[1] 肿瘤晚期患者症状加重, 严重影响生活质量[2]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人们越来越多的认识到心理因素对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有着深刻影响。社会心理因素与癌症之间的关系正在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对肿瘤患者的心理干预研究发现,改善患者精神症状、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肿瘤治疗[3],本文旨在了解能否通过姑息治疗减轻晚期肿瘤患者抑郁焦虑状态,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在我科住院接受姑息治疗的晚期肿瘤患者。入选标准:①有病理学或细胞学诊断依据,不受具体肿瘤类型限制,疾病处于晚期,接受姑息支持治疗。②自愿合作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经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定为具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④无精神认知障碍;无严重心脏疾病及严重肝肾功能障碍。⑤预计生存期在2个月以上。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平均年龄分别为(67.81±10.12)、(66.90±11.23)岁,P>0.05。其他一般资料及疾病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

1.2 研究工具①一般情况调查表:a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民族、教育水平、 婚姻状况、家庭月收入等。b疾病信息,疾病诊断、分期、生活质量评分等。疾病情况由调查者根据病例填写。②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4]:包括焦虑和抑郁2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分别由7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均用0~3级数字评分法来评定,最低分均为0,最高分均为21,不论A(焦虑,anxiety)及D(抑郁,despression),凡0~7分为无症状(noncase),8~10分可疑症状(doubtful case),≥11分为确诊病例(case),分数越高,说明焦虑或抑郁的程度越高。焦虑分量表的 Cronbachsα系数为0.92, 抑郁分量表为0.84③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5]。由26个条目组成,包括生理领域(PHYS)、心理领域(PSYCH)、社会关系领域(SOCIL)、环境领域(ENVIR)4个领域24个条目、总的生存质量和总的健康状况2个条目。每个条目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1-5分,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该量表已被证实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1.3研究方法

1.3.1 调查方法

前瞻性研究,采用单盲法,两组患者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接受试验,遵照NCCN临床实践:生存指南(2015.V1)对患者抑郁焦虑情况进行筛查、初始评估、干预、再次评估。两组患者均在在干预前及干预2周后各做一次抑郁焦虑及生活质量等量表的评定。均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发放问卷,请患者自行填写,对于符合条件、不能亲自填写的患者,由调查员按照统一的方式读出问题,根据患者的回答客观记录。疾病及治疗资料由调查员查阅病历进行客观填写。治疗组成员包括主管医生、责任护士、调查员、心理调解人员、家属。

1.3.2干预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个体化姑息治疗,此外研究组还接受课题组成员提供的更为全面、详细的干预措施。具体如下:①姑息性症状管理:两组患者均接受缓解自身躯体症状的治疗,如电解质紊乱、疼痛、气短等不适,治疗措施包括药物、姑息性手术、姑息性放化疗等,接受副作用小的中药抗肿瘤及免疫治疗。②活动及锻炼:研究组接受指导进行活动及能量储备。活动方式因人而异,循序渐进,尽量坚持。如安排患者在清晨、食后及睡前散步20-30 min。对有骨转移、截瘫等活动障碍患者可由责任护士指导并协助给予翻身、上肢抗阻力锻炼等。能量储备措施包括建议患者活动前预先计划、不重要的活动不做、自己调整速度、增加休息和将高消耗的活动安排在精力最充沛时等,必要时要求家属协助。对照组则按患者意愿随意活动,接受常规翻身等护理。③心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入院后主管医师及时与其沟通病情,内容据患者具体情况个体化制定,以使患者对自身的病情、治疗方案及治疗目标有清晰的认识,消除恐惧心理,更好地配合治疗。责任护师给予优质护理及宣教,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对存在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患者及时给予心理疏导,严重的使用药物治疗。并且每周有医护人员组织患者或其家属进行回访,认真聆听他们的意见,及时为患者寻求社会支持,向家属讲解抑郁焦虑的知识,使其理解心理疏导,家属的关爱与支持能使抑郁焦虑得到改善。多介绍一些抗癌成功的病例,增强患者的信心,调节情绪。对压力较大情绪不稳定的家属也给予健康教育及鼓励。对照组仅给予及时解答患者及家属疑问,给予常规抗焦虑、抗抑郁药物调理。④睡眠干预:研究组患者给予科学的睡眠指导,保证睡眠质量,体质差的患者建议在不影响夜间休息的情況下可以随时小睡,夜间睡眠差者给予干预措施,包括睡觉和起床有固定的时间、避免长时间午睡等和建立诱导睡眠的环境(如,黑暗、安静、舒适)。作息时间明显不同的患者适当调开,尽量不住一个病房;可根据患者的爱好听音乐、广播、临睡前热水泡脚等措施促进睡眠。对照组仅提供改善睡眠药物治疗。⑤营养干预:研究组每周监测患者的体重、水和电解质的平衡,给予饮食指导,及时与营养师联系,制定改善患者营养状况计划。指导家属制定适合患者的食谱,提高患者食欲。食欲差者给予深静脉置管后进行肠外营养及醋酸甲地孕酮改善食欲。对照组仅根据病情给予肠外营养及醋酸甲地孕酮治疗。⑥疼痛管理:存在疼痛症状的病例研究组除给予三阶梯镇痛及疼痛辅助药物治疗外,还进行心理暗示、鼓励,使其从精神上摆脱恐惧感,有效配合治疗和护理。对照组仅给予药物镇痛。⑦实施人性化关怀:实验组病人按病人要求可住单人房间,病房布置温馨、舒适、整洁、安静;对照组病人则住双人或三人标 准房间。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均数±标准差不会打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疲乏情况调查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两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治疗后研究组患者郁焦虑较治疗前明显减轻(χ2=16.914,P=0.001),而对照组患者减轻程度不明显(χ2=4.509,P=0.105)。见表2。

2.2 干预前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生活质量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后,研究组生活质量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生活质量得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医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持续的应激状态下,人体免疫功能减退,促使了肿瘤的发生、发展。心理因素对癌症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心理-神经-内分泌-免疫轴来实现的。具体:消极情绪对大脑皮层的直接作用:前苏联学者在动物实验中用电击或其它创伤性刺激引起实验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过度紧张,可促使"自发性"肿瘤的产生:不良心理因素可引起内分泌功能的失常,导致激素间和激素与受体间的相互作用失调,从而促使肿瘤细胞的快速生长;不良情绪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功能紊乱来影响免疫系统,从而影响癌症的发生、发展和转归[6]。反之亦然,由于恶性肿瘤的难治性及肿瘤本身及其治疗带来的各种不适症状,面对死亡的恐惧和躯体的痛苦, 90%的肿瘤患者可能并发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甚至 1/3的患者被"吓死"。这种心理影响贯穿于恶性肿瘤发生、 发展的各个阶段。同时,这种生理-心理反应不但会加重患者的某些症状,如疼痛、疲劳等,而且会导致患者出现不良行为,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6]。可见,恶性肿瘤与不良心理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肿瘤的诊断消息-情绪反激(焦虑、 悲愤、 忧郁) -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病情加重-情绪更消极[7]。因此,治疗肿瘤患者的精神症状,改善肿瘤患者的心理状况,可提高免疫功能,进一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8,9]。这也是新时期对肿瘤综合治疗的新的诠释。据报道,癌症患者抑郁症的发病率为正常人群的24倍,高达20%-50% 。 而且,肿瘤的死亡率和抑郁情绪有着密切的联系,高抑郁分数者死于肿瘤的人是其他人的2倍,说明抑郁情绪可导致或加速肿瘤的发展[7]。对姑息治疗的定义为“对那些对治愈性治疗无反应的病人的积极整体照顾,包括疼痛及其他症状的控制,并重视和解决病人心理、社会和精神方面的问题,其目的是使病人及家属获得最好的生活质量,在疾病的早期姑息治疗的很多内容可以与抗癌治疗同时进行”[10]本研究说明综合干预措施对改善抑郁焦虑有明显的优势及成效。目前研究已证实运动对减轻晚期肿瘤患者的抑郁焦虑有明显疗效,但对于晚期肿瘤患者应注意活动的方式及度的把握,避免病理性骨折等危险事件的发生。对存有严重心理障碍的患者及时给予药物调理,我们使用心理疏导配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黛力新)”、“多塞平”[11]纠等药物治疗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收到良好效果。经过长期抗肿瘤治疗及肿瘤的高消耗,患者多有营养不良、恶病质等症状,目前研究已证实科学的饮食指导能够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机体抵抗力,从而有效地缓解疲劳,对减轻抑郁焦虑有一定作用。合理地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12]及“醋酸甲地孕酮”[13]引已被证实能够降低提高能量代谢水平,增加患者食欲。

总之, 肿瘤晚期患者焦虑、抑郁水平高,影响到生活质量各方面。对躯体和功能方面的影响给予积极对症治疗,对心理、社会方面的影响,给予心理干预[14],帮助患者寻求广泛的社会支持,症状较重者及时给予药物治疗,可全面改善肿瘤晚期患者的抑郁焦虑,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卢宝金、孙艳霞,白血病初治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8,29 (4):609-610,

[2] HERMANN CP, LOONEY SW.Determinants of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near the end of life:alongitudinal perspective[J].Oncol Nurs Forum,2011,38(1):23-31.

[3] 张宜宏 施琪嘉 肿瘤患者的心理治疗[J],中国康复,2005,20(1):56,

[4]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223-226 ,

[5] 张作记.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中国行為医学科学编辑委员会.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213-214,

[6] 梁堃 薛慎伍 癌症患者不良心理因素的干预研究现状[J].实用医药杂志,2008,25(6):733.

[7] 黄丽 罗健 肿瘤心理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8-79

[8] 张继香 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治疗[J].山东中医杂志2005,24(5):312

[9] 张曼华 肿瘤患者心理干预研究的现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6):487

[10] Holland JC,Fei E.Cancer medicine(M].5th ed.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92.

[11] 文玉,樊红琨,周 云,等.NSCLC化疗患者抗焦虑抑郁治疗对QOL改善的研究[J].实用肿瘤杂志,2009;24(4):40445.

[12] Glare PA.Dunwoodie D.Clark K,et a1.Treatment of nausea and vomi—ting in terminally ill cancer patients[J].Drugs,2008;68(18):2575—2590.

[13] Busquets S,Serpe R,Sirisi S,et a1.Megestrol acetate:its impact on muscle protein metabolism supports its use in cancer cachexia[J].Clin Nutr,2010;29(6) 733-737.

焦虑及抑郁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活体亲属肾移植供者72例, 男40例, 女32例;年龄22~63岁。供者均为自愿接受调查, 可正确表达主观感受。按其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供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入院指导、健康教育、饮食指导, 记录供者血压、心率并进行SAS、SDS评分。术前1 d下午, 由病区护士对供者实施一般护理, 护理内容包括手术区皮肤准备、讲解手术时间、麻醉方法、术后注意事项及常规心理护理等。

1.2.2 干预组

在与对照组进行同样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还接受系统的心理干预。具体做法是:于术前2 d开始对供者实施心理干预, 干预开始前采用SDS、SAS进行评分, 同时记录心率、血压, 作为干预组基值。干预内容包括: (1) 向供者介绍手术医生娴熟的技术, 增强患者信心。 (2) 介绍手术方案, 解释并阐明其科学性、可行性, 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手术成功, 并将手术的痛苦降到最低限度, 让供者放心。 (3) 全面、系统地进行健康教育, 介绍手术的简单步骤、原理和安全性, 讲解肾脏的基本生理知识和亲属供肾的优点, 特别是讲明供肾后对供者的身体没有影响, 打消供者的心理顾虑。 (4) 安排供者与麻醉师、手术护士当面交流, 了解供者的心理状态及其对治疗护理的需求, 给供者以充分的安慰和鼓励, 拉近双方之间的距离,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5) 请已康复的供者现身说教, 讲述其手术的安全性及术后能够正常地工作和生活, 解除供者的后顾之忧。 (6) 利用亲情, 发动供者的家属及周围的朋友等支持供者行为, 增强其自豪感, 稳定供者情绪。 (7) 讲解术后可能出现的痛苦和注意事项, 指导供者床上有效的咳嗽, 训练床上大小便等。每例供者心理干预的时间为30~60 min。术前1 d继续实施干预, 巩固干预效果。

1.3 评价指标

两组供者均于术前1 d晚上8 pm采用SDS、SAS进行评分, 记录为干预后值, 术日晨由同一人采用同一血压表和计时表测量血压和心率, 并分别记录为干预后血压和心率。

2 结果

2.1 两组供者干预前后血压、心率测量值比较, 见表1。

2.2 两组供者干预前后SDS、SAS评分比较, 见表2。

3 讨论

在肾移植术中, 所有医疗照顾均集中在受肾患者身上, 而供肾者的照顾服务常被忽视。大部分报道指出活体供肾者的感觉良好, 自信度较高, 但是, 国外也有报道显示部分供者术后压力较重, 这可能与术后担心单肾对生活是否有影响有关。供肾切取术对于肾移植供者是较强烈的心理刺激源, 它可以引起交感神经兴奋, 体内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进而导致供者血压升高、心率加快, 供者对手术环境和手术器械的恐惧等, 甚至可以影响麻醉效果[2]。有些供者由于血压过高、心率过快而无法进行供肾切取术。实施心理干预, 动态调控供者的应激状态, 能使供者手术前后血压、心率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 提高患者的应对能力[3]。本研究发现, 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在干预前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干预后, 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由此可见, 积极的心理干预对肾移植供者生理指标的稳定控制作用显著, 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研究表明[4], 活体亲属肾移植供者抑郁发生率为19.62%, 焦虑发生率为14.95%, 供者抑郁、焦虑发生率高于受者。本研究结果显示, 干预组抑郁、焦虑得分与干预前相比均下降,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因此, 应对活体亲属肾移植供者进行心理干预, 使供者树立正确的态度, 消除其不良情绪, 以利于手术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张明圆.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135-142.

[2]王立萍, 袁敏, 司秀兰.术前心理干预对患者全身麻醉效果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 2005, 11 (7) :786-787.

[3]黄玉群, 素兰.围手术期患者的医疗健康教育[J].西部医学, 2004, 16 (20) :192.

焦虑及抑郁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84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 各42例。对照组患者男23例, 女19例, 年龄23~59岁, 平均 (38±6) 岁, 其中下肢骨折22例、上肢骨折13例、脊柱骨折7例。观察组患者男22例, 女20例, 年龄22~59岁, 平均 (38±5) 岁, 其中下肢骨折21例、上肢骨折12例、脊柱骨折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告知患者术后的相关注意事项, 指导饮食与用药, 对其骨折情况进行观察, 保持骨折部位的卫生清洁, 防止发生感染。观察组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 具体如下: (1)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告知患者骨折的严重程度、骨折性质、骨折部位等, 叮嘱其主动配合治疗。利用简洁的语言向患者讲述手术疗效。麻醉消退后, 告知患者放置引流管、连接监护仪的目的, 在操作执行过程中, 动作敏捷、轻柔。与患者交流时, 注意语言得体。一旦发现患者存在不良情绪, 需及时给予心理疏导, 告知患者无需过度担忧, 保持良好的心情对疾病治疗的帮助。建议患者倾听舒缓音乐, 缓解心理压力。 (2) 健康知识宣传教育:以患者的理解能力、性格特征为依据, 做好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工作, 针对文化程度高、有较强接收能力的患者, 可向其讲解医学知识, 包括骨折生理变化、手术治疗方法、病理变化等, 让患者对疾病知识有进一步了解;针对文化程度低、接收能力较差的患者, 需由浅入深进行讲解。指导患者参与康复训练, 告知患者康复训练对促进患肢恢复的重要性。 (3) 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疗养环境:患者情绪的变化会受到疗养环境的影响, 因此, 护理人员必须要确保病房环境质量, 为患者创造舒适的环境, 使其心理得以改善。鼓励患者通过看电视、听音乐转移注意力, 还可通过暗示催眠法分散其注意力。医院对患者家属的探访时间要有所控制, 同时减少人员探视, 保持室内的安静。 (4) 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让患者家属与患者进行沟通, 并陪伴在患者身边, 患者家属还需理解、支持患者, 给予其鼓励。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抑郁、焦虑、生活质量评分。 (1) 抑郁评分[3]:利用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患者抑郁情况, 轻度:53~62分;中度:63~72分;重度:>73分。 (2) 焦虑评分[4]:利用焦虑自评量表评估患者抑郁情况, 轻度:50~59分;中度:60~69分;重度:>70分。 (3) 生活质量评分[5]:利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表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 内容包括患者生活自理功能、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等, 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前, 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 讨论

近几年, 骨折发生率逐渐上升, 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因骨折对患者身体会造成较大创伤, 且术后伴有明显疼痛, 骨折愈合时间长;在疾病恢复期间, 患者会产生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 生活难以自理, 甚至会产生自卑心理, 不愿主动与他人交流。在以往的临床护理中, 更加注重基础护理, 却忽略了患者的情绪变化, 进而使骨折康复时间延长。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 人性化护理干预广泛应用于骨折治疗中, 并取得了明显疗效。人性化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注重于患者的情绪变化, 当患者出现不良情绪时, 要及时给予心理疏导, 向患者讲述骨折相关的疾病及治疗知识, 鼓励其参与康复训练。虽然康复训练难度较大, 但能够有效促进患肢功能的良好恢复, 所以患者必须每天坚持锻炼。

本研究发现, 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后, 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均有明显改善, 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表明人性化护理干预模式的实施, 可以促进骨折患者生活质量的得到提升, 同时可以改善其不良情绪。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术后抑郁、焦虑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84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 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抑郁、焦虑、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优于对照组, 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结论 护理干预的实施有利于改善骨折患者术后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 提升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护理干预,骨折,焦虑,抑郁

参考文献

[1]张二霞.护理干预对骨折术后患者焦虑及抑郁影响的临床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 7 (11) :11-12.

[2]商红, 涂红梅, 曾萍, 等.护理干预对骨折术后患者焦虑及抑郁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 2010, 18 (4) :59-59.

[3]杨国春.护理干预对骨折术后病人焦虑与抑郁心理的影响[J].全科护理, 2013, 11 (25) :2327-2328.

[4]赵菊英.护理干预对骨折术后病人焦虑与抑郁心理的影响[J].全科护理, 2012, 10 (8) :687-688.

焦虑及抑郁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期间本院神经内科1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1例, 女87例;年龄16~85岁, 平均 (55.5~26.7) 岁, 病程1d~18年。其中脑卒中85例, 癫痫56例, 帕金森26例, 其他21例。排除严重精神异常、意识障碍、文盲、视力听力障碍以及病情严重到影响交流和调查的患者。

1.2 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 请患者根据实际情况亲自填写。使用焦虑抑郁筛查量表 (HAD) , 焦虑自评表 (SAS) , 抑郁自评表 (SDS) 评估神经内科患者的焦虑倾向和抑郁倾向[1]。高于50分判断为有焦虑状态和抑郁状态, 分数越高, 焦虑或抑郁倾向越明显。严重程度指数=受试者总分/80, 指数在0.5以下表明无焦虑或抑郁, 0.5~0.59为轻度焦虑或抑郁, 0.6~0.69为中度焦虑或抑郁, 0.70以上为重度焦虑或抑郁。对有焦虑或抑郁状况的患者行治疗和干预[2]。

1.3 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以 (x-±s) 表示, 采取t检验, 计量资料采取χ2检验, 以P<0.05, 为有显著差异性, 提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接受了调查和评价, 应答率100%。以H A M D和H A M A为评价量表, 女性癫痫患者焦虑合并抑郁症状的发生率高于男性 (30%, 22.73%, χ2=2.565, P=0.116) , 女性脑卒中患者焦虑症状的发生率高于男性 (41.18%, 23.53%, χ2=2.912, P=0.097) , 帕金森男性与女性无显著差异性, P>0.05, 无统计学意义, 见表1。

3 讨论

神经内科患者往往病情严重, 病程较长, 致残率较高, 因此, 患者的心理焦虑及抑郁状况较其他科室严重。在DSM-IV中, 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期间的焦虑和抑郁是多源性的, 脑损伤会破坏与情感有关的神经环路, 因此会直接导致患者焦虑和抑郁;癫痫患者在反复发作的情况下, 在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 患者的抑郁症状较重。张琰萍等[3]的研究表明, 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哭泣、悲伤及环境退缩等多与其左侧大脑半球损伤有关。重度抑郁往往容易发生于住院后1~5个月期间[4]。本组患者年龄对焦虑和抑郁的线性相关分析, 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22 (P>0.05) 和0.18 (P>0.05) , 表明年龄与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不存在线性相关。所有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接受了调查和评价, 应答率100%。以HAMD和HAMA为评价量表, 女性癫痫患者焦虑合并抑郁症状的发生率高于男性 (30%, 22.73%, χ2=2.565, P=0.116) , 女性脑卒中患者焦虑症状的发生率高于男性 (41.18%, 23.53%, χ2=2.912, P=0.097) , 帕金森男性与女性无显著差异性, P>0.05, 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表明,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多为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困扰, 应根据不同原因, 采取积极的预防、治疗和护理, 使患者以较好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 取得好的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焦虑及抑郁状况。方法 对本院188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女性癫痫患者焦虑合并抑郁症状的发生率高于男性 (30%, 22.73%, χ2=2.565, P=0.116) , 女性脑卒中患者焦虑症状的发生率高于男性 (41.18%, 23.53%, χ2=2.912, P=0.097) , 帕金森男性与女性无显著差异性, P>0.05, 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采取积极的预防、治疗和护理, 使患者以较好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 取得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焦虑及抑郁

参考文献

[1]何丽萍.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调查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 2010.

[2]胡满基, 李春波, 伍毅, 等.对综合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患者焦虑症状群及生活质量的调查[J].四川精神卫生, 2010, 2.

[3]张琰萍, 李龙斌.综合医院脑卒中后抑郁临床分析[J].地方病通报, 2008, 3.

焦虑及抑郁 篇10

关键词:心理干预措施,重度烧伤,焦虑和抑郁

烧伤可以是物理或化学因素对皮肤造成的急性损伤, 火焰、电弧、蒸汽、电流、强酸强碱性化学品、放射线等均可导致皮肤烧伤[1]。严重烧伤患者若得不到及时疏导可能降低机体抵抗力, 并发感染等症状, 最终导致死亡[2]。然而烧伤患者的心理压力常使其情绪不为, 从而依从性低, 治疗方案受阻。近年来对烧伤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日益受到重视。本研究采用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取得不错成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9月~2013年9月来我院治疗的重度烧伤后患者98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其中观察组49例, 男性27例, 女性22例, 年龄为24~69岁, 平均年龄为 (36.5±6.6) 岁, 其中所有的烧伤均为Ⅲ级烧伤, 包括22例手部烧伤, 19例面部烧伤, 8例腿部烧伤;对照组49例, 男性26例, 女性23例, 年龄为23~68岁, 平均年龄为 (36.3±7.4) g, 其中所有的烧伤均为III级烧伤, 包括2例手部烧伤, 19例面部烧伤, 9例腿部烧伤。两组患者的性别, 年龄, 烧伤部位等临床资料等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的护理

给与对照组常规的护理方法, 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 脉搏, 尿量, 呼吸等生命体征变化, 如有异常则立即进行相应的应急处理, 并通知医师。在病房内做到室内空气清新, 定时开窗通风, 定时给患者进行翻身防止压疮。并定时给患者进行健康皮肤护理, 保持床铺的干净整洁, 积极进常规的康复功能锻炼以及相应的健康教育。

1.2.2 观察组的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具体措施: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应在患者入院时对其进行全面的评估, 并积极与患者沟通,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赢得患者的信任, 为以后的护理打下基础。2认知干预:根据病人的病情, 向患者介绍相应的烧伤知识, 比如烧伤的病理、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 减轻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3通过医学的观点向患者讲解烧伤产生的症状以及其他可能的症状之间的关系, 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 从而配合治疗。4感觉干预:有头部放松法, 四肢放松法, 以及音乐疗法。音乐疗法, 让患者选取一些轻松欢快的音乐, 每日播放0.5~1h。让患者通过读书、听音乐、看电视、谈话聊天等方式纾解内心压抑的情绪。5行为干预:让患者全身处于放松的状态, 缓慢的深呼吸, 放松全身的肌肉。6家庭干预:给患者的家属进行相应的培训, 让家属对患者进行细微精心的关怀和照顾, 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树立坚强的意志。

1.3 评价标准

治疗3个月后对患者进行SAS, SDS的评价患者负面情绪的严重程度。评分为1~4分。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评为治疗依从性好, 患者不能配合治疗和护理评为治疗依从性差。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18.0统计学软件包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 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3个月后, 观察组的SAS评分 (31.67±4.28) 分, SDS评分 (32.67±6.19) 分,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SAS评分 (40.39±4.75) 分, SDS评分 (47.13±6.46) 分, 并且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良好率为85.7%,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18.736, P<0.05) 。见表1。

3 讨论

重度烧伤对患者的伤害大, 且往往是突发的事件因此患者易产生焦虑, 恐惧, 烦躁的情绪。烧伤现场的惨痛经历、高昂的治疗费用, 对毁容的恐惧肢体功能的障碍[3], 都将会对患者的情绪产生巨大的影响。有关研究报道称, 发生重度烧伤患者的心理障碍发生率几乎为100%, 其中应激障碍的占四成, 主要出现焦虑, 恐惧, 烦躁的情绪[4]。一旦出现这类情绪却不进行相应的治疗, 往往会导致神经功能紊乱, 躯体功能下降, 食欲下降等不好的情况,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因此对此类患者需要进行相应的有效的手段进行处理。心理干预护理能够有效稳定烧伤患者的情绪。心理干预侧重鼓励安慰患者, 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决心。多赞美鼓励患者, 能使患者以及其家属感受到温馨的氛围, 同时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 应尽可能的简洁明了, 口齿清楚, 当患者表示没有听明白时, 应耐心解释, 使继续沟通下去。护理人员对待患者要温柔体贴, 以满足病人需要为主, 做到热情接待, 细心问候, 耐心讲解, 精心护理, 主动为患者答疑解惑, 从患者的病情、用药, 以及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

在本研究中, 选取了重度烧伤后患者98例, 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和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治疗3个月后, 观察组的SAS评分 (31.67±4.28) 分, SDS评分 (32.67±6.19) 分,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SAS评分 (40.39±4.75) 分, SDS评分 (47.13±6.46) 分, 并且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良好率为85.7%,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8%。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对重度烧伤后患者焦虑和抑郁状况产生明显的影响, 大幅提高治疗依从性,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戴微微.重度烧伤患者康复过程中的护理干预效果探讨[J].实用预防医学, 2011, 18 (7) :1374-1375.

[2]谢肖霞, 陈楚芬, 梁月英, 等.PDCA循环在四肢深度烧伤患者功能锻炼指导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 2012, 12 (9) :664-666.

[3]唐有玲, 张瑛.康复护理干预对手深度烧伤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康复, 2010, 25 (1) :74-75.

上一篇:试验检测平台下一篇:溃疡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