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绘画

2024-08-09

小学美术绘画(精选十篇)

小学美术绘画 篇1

一、施教原则有五

(一) 审美原则:

通过审美教学活动, 感染、熏陶学生,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这是艺术思想教育的必要手段。

(二) 直观性原则:

运用语言表述的形象性和可接受性 (看、听) 、直接教具的制作 (范画、过程图等) 、录像、美展以激发学生兴趣和爱好。

(三) 启发性原则:

(1)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思路的定向有所依据 (课标、教材) 。 (3) 不墨守成规, 要有创新、有特色, 允许学生选择他们的艺术语言, 充分发挥其创造力。

(四) 精讲善练的原则;

美术课中大多是技法课, 讲是关键, 练是基础, 要把握时间 (15分钟内) 精讲要点, 学生练时, 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要加强巡回辅导, 主要是提醒、点拨学生注意把握要领, 纠正容易出错的地方。

(五) 以点带面的原则:

学生的基础、天赋、悟性有别, 要面面俱到谈何容易, 要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善于选择典型学生、代表性的作业作典范, 以带动全面。

二、教学类型有五

(一) 写生教学:

写生是学习绘画最有效的方法, 是培养学生造型能力的最佳途径, 学生通过对客观对象 (实物) 的观察、描写, 对形、光、色、点、线、面的研究, 对各种艺术语言的实际运用, 不但提高了对形体结构、比例、色彩、光泽、相互关系的分析观察能力, 同时也提高了对形体质感、量感、空间感、色泽感的表现能力。

(二) 临摹教学:

临摹也是习画的一种方法, 是初学者的必经之路, 通过对别人作品的临习、摹拟以学习他人的技巧、方法, 以吸收别人的长处为我所用, 这是初学绘画的基本途径。

(三) 记忆画教学:

通过记忆默写进行作画, 可给资料, 也可命题, 如动态速写时根据记忆, 把对象画完整, 这对今后创作大有益处。

(四) 创作教学:

首先是激发兴趣, 消除畏难、神秘情绪, 提倡写生、创造, 引导学生深入生活、观察生活, 积累素材, 可命题创作, 也可自由创作。这样, 既锻炼了学生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 也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养。

(五) 版画教学:

版画教学受时间、材料、条件的制约, 教学中可因陋就简, 就地取材, 可用大橡皮、三合板等材料进行黑白和彩色版画的绘画、制作。

三、教法有五

(一) 讲授法。

人云:天底下教师职业难, 难在讲话难, 讲授更难, 教师的工作主要是传道受业,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讲授是最基本的传道方法, 它是教师必须具有的基本功底, 尤其是美术教师, 更要以丰富、形象、生动而富有艺术性、逻辑性的语言向学生讲述学习内容、讲解要领、技法, 讲评作业优劣, 要变换方法, 以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 组织听讲, 此乃其道之首要也。

(二) 演示法。

提高美术教学质量的唯一方法是勤辅导, 多示范, 尤其是绘画课, 演示法是最重要的一法, 教师要课前选择工具, 课间掌握时间, 分有准备的和即兴演示两种, 进行示范性作画。演示内容要和讲的内容一致, 要边讲边演效果最佳, 以“示”为主, 重点在“范”, 常言说:“百闻不如一见”, 其理在此, 达到直观教学的效果。

(三) 观察比较法。

画家要进行艺术创造, 作画过程中要完成的任务, 就是在平面的纸上, 反映出物体的立体形象, 这不但要求画家要有技巧过硬的表现方法, 而且要有正确的观察法。写生时, 面临实物, 首先遇到的和要解决的问题是学会观察, 用测量法、目测法, 比较法观察物体的基本形状, 结构、比例、色彩、神态、表情、透视现象等等, 做到胸有成竹下笔如神。

(四) 辅导练习法。

在学生进行有序的习作练习时, 老师要巡回指导, 交待方法步骤, 示范性地纠正错误, 提醒要注意的问题, 辅导分整体性辅导和阶段性辅导, 要掌控制作业进度, 要面向全体学生, 学生大胆创新, 允许学生运用自己新颖的造型艺术语言和方法。

(五) 游戏法。

为适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 可适当增加“快乐教育法”, 教师可有目的地、有组织地、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做点小游戏, 加强趣味性教学, 使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学习, 达到寓教于乐, 情趣盎然, 使学生产生灵感, 妙笔生辉。

以上“五五五”教学诸法, 要相互配合, 灵活运用, 教师要博学善教、探索新法, 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摘要:小学美术课是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一门必须的艺术教育课程, 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 它对陶冶情操, 启迪智慧, 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也是目前开展的素质教育的前沿学科。对学生“创新”、“实践”, 愉悦心情、开发心智具有独特的功效。

浅谈小学美术绘画教学 篇2

本文将从现阶段我国小学绘画教学的现状出发,分析教师在课前、课中以及课后需要注意的部分,并在此过程中简要分析小学美术绘画教学的基本策略,以期能够有效的提高小学美术绘画教学的质量与水平。

1.小学美术绘画教学的现状

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用绘画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现阶段随着素质教育进程不断推进,相关教育工作者对于小学美术绘画教学的重视程度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在其具体实施新课标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教学准备不够充分,忽略学生的内心感受以及有部分教师对于美术绘画过程对于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的认识不够,并且未能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热情,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不明显。正是现阶段小学美术绘画教学中存在着以上的问题,因而需要美术教师需要在思想上重视绘画教学,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及在课堂中利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在课后做好课堂知识的巩固过程。

2.小学美术绘画教学在新课标下的具体应用

2.1教师加强对于绘画教学的重视,做好课前准备

新课标要求教师的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内容要注重学生的情绪情感体验,并且由于小学美术课程当中对于学生的动手要求较高,而小学阶段儿童的认知水平以及动手能力处于一个逐渐发展的阶段,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与熟练过程较为缓慢。因而教师需要加强对于绘画教学的重视程度,根据学生的原有水平有效的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课前准备不仅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规划好课程当中的重点以及难点内容,并且还需要对课程的整体流程进行重新的审视,审视整体的流程是否符合学生现阶段的认知以及动手水平,以及设计是否能够有效的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此基础上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相关绘画方法与技巧,从而更加准确的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比如针对相对复杂的绘画情境的时候,教师应该在了解学生实际水平的基础上,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来帮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方法。除此之外,教师应该在课前就告知学生下节绘画课程中需要用的美术用具,比如颜料、画笔等,从而有效的节约课堂中的时间。

2.2合理利用游戏教学法,促进课堂质量的提升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体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绘画课堂过程中也是如此,为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关注学生的情绪情感,教师需要关注绘画教学过程中的氛围的营造,还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游戏教学法。在游戏教学法中,教师是主要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在完成游戏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绘画技巧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对绘画的兴趣。比如可以在给每一列的学生一张白质,然后要求每位学生都只能画一笔,共同画完一幅画,当最后一位学生画完了之后请每组派一位代表来阐述自己组内所画的图画,然后教师在最后对学生进行鼓励,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并适时的讲解与之相关联的绘画技巧,帮助学生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但是在利用游戏教学法等新型教学方法的师生还需要注意游戏设计过程不可与课程的教学目标想脱离,不能一味的营造气氛,促进学生的兴趣而忽视原有的教学目标的实施。因而在利用新型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的师生还需要将游戏、教学形式与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2.3运用合作教学法

合作教学法目前已经十分常见,小学美术绘画教学采用合作教学法的关键就是鼓励不同学生展示不同美术意识,然后实现思想交换,最终丰富学生的绘画思路,争取创造出更多天马行空的绘画作品,优化教学环境。举例来说,教师可以为学生分组,然后给他们一个美术绘画题目“我和机器猫的故事”,机器猫是小学生非常喜欢的动漫角色,教师提出这一题目是希望学生能够在小组内展开激烈讨论,形成话题,并主动去搜索相关资料内容,通过小组积蓄更多资源内容,让后期的绘画创作可能性更多。在作品创作方面教师鼓?钚∽槌稍焙献魍瓿苫婊?作品,然后派出代表向全班展示。因为机器猫这个角色非常特殊,它拥有众多稀奇古怪的神奇道具,这就激发了学生的无限现象力。教师鼓励学生自创道具,创造那些动漫中没有出现过的神奇道具,然后通过绘画形式展示给同学,再通过自己的语言口述来进行解读,解读自己绘画作品中神奇道具的特殊功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会评价哪一组学生的绘画创意最新颖、哪一组学生画得最好、哪一组学生的作品展示语言表达最打动人心等等,通过综合评定来评选最佳创作小组,并予以奖励,完成教学过程。

3.小学美术绘画教学的教学评价

针对小学美术绘画的教学评价体系应该包含了自评与互评。首先是自评,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美术知识,更好的在美术教育中健康成长,熏陶美育教育与人格教育精华内容,教师应该首先鼓励学生大胆自评,认真发现自身创作作品中可能存在的各种缺陷,自己发现问题并勇敢说出来,最终与教师、同学一道解决问题。

而互评则是小学美术绘画教学中鼓励合作交流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基于“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基本原则,小学美术绘画教学互评就是要鼓励不同小组之间学生在公平竞争的氛围下充分评价彼此,直言不讳的发现并指出其他小组所创作美术作品的缺陷,同时与教师一同赞扬其他小组作品优秀的地方,形成公平竞争氛围,让小学美术绘画教学在和谐的氛围中展开并收尾。

虽然并非每个人都对美术绘画教学感兴趣,但是该学科在小学开展的目的还在于培养学生在人格与价值观等方面的优良品质,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以美术绘画为背景,陶冶他们的情操,让教学过程的展开更加顺利,优化针对小学生良好的美育教育过程,从而达到良好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小学美术绘画教学分析 篇3

关键词:小学;美术;绘画;分析

自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以来,在小学教学方面,大部分学校都已经基本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比如减少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构建德育、美育教学体系等等,这些措施都对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起到了较为明显的作用,小学美术教学也在不断探索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小学生在美术方面的兴趣和能力,然而在美术教学评价方面,从当前的情况来看,还较为单一,教学评价主要以小学生的美术作品为参照,具体的评分也很难兼顾公平,实际上,以具体的分数来评定小学生的美术作品并不科学,美术是一种艺术,学生也有独立的艺术思维,一锤定音的方式容易扼杀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打击小学生的创造积极性。基于我国在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方面的目标,分析小学美术绘画教学方法。

一、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常规的美术教学都是采用临摹的方法,老师教给学生的也只是描绘作品的技巧。现代课堂讲究的是学生的主动性,兴趣对于学生主动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美术课堂中激发学生的情趣,培养学生学会从灵感中寻找创作源泉,而不仅仅是学会了如何临摹的技能。因此现代的小学美术课堂应以自由创作为主,结合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画面思维和设计能力。

(二)欣赏美术作品,激发学生兴趣

美术的魅力就在于对“美”的传播,让学生从小就可以领悟到身边的“美”,学生只有先学会欣赏“美”才能逐步的由欣赏美变为创造美。优秀的美术作品都有着强烈的视觉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准备一些优秀的艺术作品,在使用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比如背景音乐、影视片、讲故事等方法引导学生欣赏这些艺术作品,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在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之后,就要开始对学生进行入门级的教学,教师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易到难,切忌一步到位。逐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因材施教

小学生心智还未成熟,他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和成年人是有区别的,小学生对美的标准也表现不一,因此他们的美术作品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教师来说,我们一定不能以成年人的眼光和审美标准来判断学生的作品,学生的每一部作品都是创作,对于学生作品之间的差别我们也要区别对待。例如教师在讲解水墨画的时候,课堂上先就水墨画创作的要点进行讲解,然后以自己为示范,按照这些要点来作画,当然目的不是让学生依葫芦画瓢,而是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来掌握这些绘画要领。学生掌握了要领之后就开始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感觉去开始创作。学生之间毕竟也是有差异的,学生之间的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不同,在美术作品中会有很大的差异,这时候教师要学会尊重作品之间的差异,适当的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不同基础的同学因材施教。例如一些具备想象力而且创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主要采用启发式教育,而对于基础差,缺乏想象力的学生则主要是采用直观方法,主要是带动学生通过模仿逐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绘画水平。

二、构建创造力目标培养的小学美术有效教学评价标准

(一)对学生的评价

学生作为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主体,其创造力的培养是教学的重点,在教学评价中应着重从五个方面出发,以确保小学生的美术创造力得到发展。

1.产生好奇能力

小学生在美术学习时的好奇能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学生首先能够对教师所教授的题材、内容、技法等产生好奇,而后在创作时可以发现新的问题,能够联想到自身经历来思考如何来表现自己的作品。

2.敢于冒险能力

在我国的小学教育体制中,学生往往太过于听从教师的安排,而逐渐丧失自我思考,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冒险能力的培养。冒险,是让学生有敢于以新的思路和手段来进行创作的能力。在美术学习中,能够尝试用不同的材质、技巧、工具来表达新的思想、新的主题的学生是具有冒险能力的学生。而作为教师一方面要对学生的冒险能力加以培养,一方面要对学生的冒险能力进行合理的评价。

3.接受挑战能力

在美术中遇到困难,通常是小学生不知道针对某个主题如何去创作、不知道如何下笔、不知道如何搭配色彩等等,而此时,正是考验小学生挑战能力的时候。如果小学生能够在面對困难时继续努力完成创作、克服困难并找到合适的方法,则可以在这方面得到较高的评价。作为教师,应鼓励学生挑战自我,并认可学生的挑战成果。

(二)从作品的角度

对小学生作品的评价应该摆脱成年人的视角,而是从小学生的角度出发,对作品的想象力是否丰富、作品创作方式是否有创新、整体表现是否完整来进行评价。

1.想象力方面

小学生的想象世界是丰富的,在学生确定自己发挥想象不会得到老师的反对时,学生能够更加自由地进行美术创作。比如作品的内容呈现多样性,并不拘泥于现实世界;在造型表现上也多具有夸张、非正常的表现;还可以借用学生自身独特的联想来创作作品。

2.创作方面

虽然学生的创作并不一定都得到成年人看起来能够接受的结果,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应从正面角度对学生在创作时采用的新的材料、技法、表达形式等进行肯定。

3.整体表现方面

在整体表现方面,教师应从作品的观察力、布局、细节处理、意境等方面来进行评价,同时也要结合小学生的思想特点。

(三)从教师的角度

小学是学生步入正规课堂学习的第一个阶段,学生的学习行为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养成,但是,教师却不应该在学生的学习中给予过多的压力,而是应该给学生提供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好奇心,对世界、对事物、对人、对学习的知识产生好奇,从而自主探索,进行知识的学习,同时,还不抹杀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小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也会遇到困难,教师应该相信,每个小学生都有一定的艺术天赋,而对于艺术的表达,每个学生是不一样的。因而,教师的课堂应是具有启发性并且独特新颖、具有逻辑性,才能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总之,小学美术是小学生艺术培养的重点科目,作为一门可以天马行空、随意想象的课程,美术课给了学生更多的自由,小学生的美术绘画能力很多时候要优于成年人,为了发挥学生的潜能,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美术绘画教学,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建立新型的以学生、作品、教师三者互相协调的教学评价体系能够发挥小学生的美术创造力,以便更好的做好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拓文成.优化小学美术课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J].学周刊,2015,10:114.

[2]刘伟.小学美术兴趣教学浅谈[J].中国校外教育,2013,S1:182.

[3]耿朝侠.关于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学子(教育新理念),2014,23:1.

小学美术教育应加强装饰绘画教育 篇4

我从师范学校毕业后, 接手小学四年级美术教学工作。在教学实践中, 我发现这一时期的儿童对装饰画学习有浓厚的兴趣。装饰画的学习对学生的能力提高大有裨益, 特别是对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比其它画种更强。而小学教材中, 只有第七册有两节装饰绘画课, 因此小学美术教育应加强装饰绘画教学。

进行美术教学的改革与研究, 首先要熟悉我们的教育对象, 要研究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和在这个基础上反映出来的儿童美术特点, 把美术教学法建立在儿童身心发展的基础上。根据儿童发展的自身规律, 我们发现装饰绘画适合高年级儿童的美术特点。

装饰艺术是以点、线、面为基本要素, 通过对物象的夸张变形, 分割重组, 运用构成要素, 将东奔西走要素加以组合构成, 创造出无数理想的抽象图形。它的主要要点就是运用造型的基本元素对物象进行随意的组合, 从而创造一个新物象, 是嬉戏中的深刻, 是顽皮和严肃、天真和智能、直接刺激力和惊人暧昧性在想象力支配下的奇妙结合。装饰画的图案千变万化, 点线面的位置变化, 就会产生另一个新的物象。它将轻松和愉快得以纯化, 天真和幽默自然诞生。因此, 装饰画能满足儿童的好奇心, 激发学习的兴趣, 易于学生接受。

装饰画那种充满超现实的幻想, 抛弃文明的一本正经, 归于自然而然的原始生命, 与儿童那种富于幻想和天真无邪极为相似。装饰艺术是把具体简化到抽象, 从无以伦比的复杂性到极有魅力的单纯性, 从几何形到有机形, 从微观到宏观, 从经验世界到超验世界。通过对物象进行变形, 抽象或虚化的处理, 使具体实在的生活场景变成了有机体象形符号的形色关系, 确定的空间趋于含糊, 不定形体的生动感代替确定事物的呆板性, 一本正经的经验式构图成为动态明确的标志指向, 达到锻炼儿童想象力的目的。装饰绘画教育可以培养儿童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弥补儿童再造想象为主, 创造性想象差的缺点。

装饰画讲究构成艺术, 遵循构成原则和审美法则, 点、线、面的分布, 黑白灰的运用都按照构成原则进行, 色彩搭配要求和谐和美, 与各画种一样, 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传统美术绘画教育以培养儿童写实能力为主, 注意技法、技能的培养, 将人们观察事物局限于一个可视的空间之内, 局限于身边或人们熟悉的环境之中。强调透视法则、明暗等规律知识。因此, 培养出来的学生观察事物的视角范围窄小, 分析问题的方法单一。对涉猎现代知识的现代艺术不理解, 更不能接受。有人在评论现代艺术时, 用画家画得越怪越好来概括。这是原有教育审美观的局限, 因此原有教育系统对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培养有一定的局限, 不能更大地发挥美术教育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特点。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教会上的讲话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 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因此, 美术教育不能墨守成规, 要勇于改革, 培育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在绘画艺术突破传统艺术框架的同时, 美术教育也应突破传统美术教育的框架, 紧跟时代的脉搏, 加强装饰绘画教育。因为装饰绘画适合高年级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和在这个基础上反映出来的儿童美术特点, 易于学习和掌握, 更重要的是装饰画观察物象、分析问题的方法, 更有助于儿童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培养。

装饰绘画观察物象时, 抛弃了万有引力、透视法等规律知识, 从地球进入太空, 观察物象的视角范围扩大, 因此装饰画没有地平线, 没有地心吸力。从人体最微小的细胞活动, 肉眼看不到的红外线所拍摄的图片, 海底微小的生物, 对宇宙的奥秘增加感受认识, 扩展了视听官能的范围。引用复数消失点的一种空间结构表现, 没有故事情节, 代之以数学、物理的内涵, 具有装饰性格, 是浮游于太空的一种点、线、面的几何学无机形态, 使学生在观察对象时不受视觉的限制, 从多角度、全方位观察, 因此装饰画对学生观察能力的提高更为显著。例如动物装饰, 就需要学生不仅要认真观察, 找出动物的形体特征和习性, 还要观察其它物象, 如大象身躯庞大, 四肢如柱, 长鼻大耳, 习性是以其鼻子摄取食物和“工作”, 设计大象外形图案时, 多以夸张其鼻子为主。内形图案根据外形图案填充纹样。纹样可以是与大象有关图案, 也可以是记忆中的图案, 还可以是现场观察或通过科技知识语言的描绘自己设计出新型纹样。又如狮子的威猛异常;老虎的斑纹, 神秘而独具魅力;公牛的双角, 犀利而矫健;长颈鹿修长的颈项, 高傲而挺拔;猴子可爱的面相和动态, 轻巧而稚气。要使所画图案画面生动、具体, 形式新颖, 学生就需多观察物象, 扩大观察范围。

装饰绘画的意图是对物体进行最基本元素的分解, 重新创造一个新的有机体。作品不一定是为了反映自然而描写, 而是创造一个独立的物体本身为主题。例如我们在进行鱼的装饰时, 只是以鱼的外形作为一个轮廓, 鱼的鳞、眼睛就重要, 代以点、线、面所构成的图案, 这些图案与自然中的鱼有很大的区别, 成为一个新的个体。在作画前, 分析、思考、想象, 从而达到开发智力, 启迪智能的目的。装饰绘画的意图就是创造新个体, 因此通过学习、训练, 逐步培养创新意识达到创新精神的树立。而油画、版画、儿童画等画种都是来源于生活, 而略高于生活, 对生活的再现与表现, 对创造能力培养有一定的局限, 相对而言, 装饰绘画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更明显。装饰绘画是创造一个独立的物体, 想象的成分更多, 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它提示画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从不同的出发点去分析问题, 就会有不同的途径, 从而找到一条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创造出比现有物体更为新颖、优美的物体, 进而训练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性能力。

小学美术绘画 篇5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通过对生活中商品包装纸盒的再利用、再创造,运用加、减法及适当地美化装饰,变纸盒为家具,使学生的个性及创新精神得到发展。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日常生活中的家具千姿百态,款式多样,造型各异,通过本课的学习,促使学生进一步关注生活,关注设计的功能目的。本课教材共两页,展示了大量用纸盒制作的家具作品,另有纸盒变沙发的示意图。

将两个读书的小朋友安排在一张用纸盒制作的两用单人床上,更活跃了版面,增添了童趣。教材右下角的两把现代设计座椅,提示师生可以查找资料,用作参考和欣赏。

二、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思考、分析与交流,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初步接触和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在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变家具的活动中,感受材料的特性,提高动手能力,发展创新意识。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表现力,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资源共享,使学生的合作精神得以发展。

三、重点难点

重点:打开学生的思路和创作欲望,能从纸盒的造型中展开联想,动手设计和制作家具作品。

难点:家具作品的新颖、美观,造型多样。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

六、材料准备

学生收集各种大小商品的包装盒、彩色纸、剪子、胶水等。

七、教学过程

1、小组研究:展示家具图片

(1)请学生认一认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木头、铁、玻璃……

(2)你们收集了什么样子的家具?它们最有特点的地方是什么?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3)继续欣赏不同造型的同类家具。例如多种造型的椅子,说说椅背有哪些造型?椅面有哪些形状?椅腿有什么不同?你能想出和它们不一样的造型吗?

2、探究纸盒家具

(1)请大家猜猜这里有什么?(学生猜)快快打开看看!(哇!分小组说说:是用纸盒变成的椅子、床、柜子、书架……)

(2)现在请小组同学来研究一下,你们面前的家具是用哪些形状的纸盒制作的?使用了什么方法?

分小组研究,可拆开分析。(小组教具:铁丝椅子和药盒写字台;纸盒椅子和光盘桌子;牙膏盒沙发;酸奶瓶桌子。)

(3)分组介绍,总结制作方法。

课件展示制作方法:挖、刻、折、剪、装饰粘贴、插、组合。

3、分小组研究创作

(1)请各小组选择一套家具,全组分工合作完成。

(2)小组研究讨论:分别说说家具各部分的形状?选择适合的纸盒,想想用什么方法制作家具?展示图片提出思考问题:你还能想出和作者不一样的制作方法吗?

(3)学生讨论交流。

(4)你认为制作纸盒家具都应该注意什么?

(5)欣赏多种纸盒家具的作品,例如椅子的多种制作方法。

4、古代家具与现代家具对比欣赏,了解家具文化。

(1)现在的家具和古代的家具有哪些地方不同?

用途功能多,造型简洁、色彩多样。

(2)文化介绍:家具的产生,家具材料的多样性,不同年代、国家家具的风格。

(3)提出作业要求:各小组制作出一套造型新颖、漂亮的家具,并将它们布置在你们的“新家”中。

5、学生制作

6、展评

全班家居展览会,互动交流,为最好的作品投票不,评选出集体奖和家具设计奖。

7、拓展

(1)这些家具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2)用我们灵巧的双手还可以将废旧纸盒制作出什么艺术作品?(纸盒动物、飞盘、指偶)

(3)请大家到生活中找一找利用废旧材料变出的艺术品或生活用品。

小学美术课堂绘画情境教学浅议 篇6

目前国内外关于小学美术引进绘画情境教学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关于绘画手段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运用的研究。主要围绕小学美术课堂中绘画手段对美术作品理解的辅助作用来论述。教师通过绘画的线条和色彩来加深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利用绘画固定、静止、可观的特点,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2. 关于绘画情境对美术教学中美育教育作用的研究。主要围绕美术课堂中绘画情境的引入对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方面所起的作用,将绘画视为一种多维度学习而不仅仅是单纯的技艺性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

3. 关于绘画情境作为情境教学的一个分支,它和其他情境手段如音乐、舞蹈等,在总体上对课堂教学所产生的影响。围绕美术课堂中绘画情境的教学主要是由某种富有感情色彩的活动而产生的一种特有的心理氛围,就是以生动形象的情境激起学生学习情绪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方法,例如音乐、舞蹈课的情境教学则是运用音乐、舞蹈特有的艺术魅力,教师通过声光图形体等各种教学手段,感染学生进入特定的艺术氛围,从而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美术课程。

所谓情境,是指能够触发学生感知记忆、思维、想象,并且由此而激发学习情绪的具体事物、场合、情景、环境。“情”就是主观的情感,“境”就是客观的环境。也就是说,凡是人的感官能感知的一切客观事物以及环境,都属于“ 境”。人被“境”激发而产生的主观意念,则为“情”。情境教学就是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根据美术课所描绘的具体情境,创设出了形象鲜明的图画片,加上生动的绘画辅助,并且借助美术的艺术感染力,再次呈现了美术课所描绘的情境表象,使学生如见其人,仿佛置身在其间,如临其境;而师生就在此情此境之中进行着的一种情境交融的教学活动。这样,“情境教学”对培养学生情感,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想象,开发了学生智力等方面确有独到之处。这样,创设情境是合乎学生学习美术的心理反映过程的。

课堂情境是对师生双方的一种刺激模式。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结合学生自己的实际水平,通过创设了恰当的课堂环境氛围和特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一致的共鸣,从而达到加深理解课堂教学内容、熟练掌握课本知识的目的。在课堂的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一般来说,可以通过“感知——理解——深化”这三个教学阶段来进行。精心设计适宜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的情感随着情境的推进,在自然之中进入绘本角色,体验情感,从而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主动学习的欲望,同时也让学生在有意无意间感受到情境之美。

将绘画情境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绘本的内容用绘画艺术的各种具体表现形式形象地表现出来,可以给学生在直观形象、生动逼真的绘画中走进美术,实现对绘本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迁移和创造。这样改变了过去小学美术教学仅限于单纯的主题、画法的分析的旧模式,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这样,美术教学也将在具有浓厚艺术氛围的课堂里变得更生动而浪漫。绘画情境引入美术课堂教学,无疑就是对激发小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打开思维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在各种美术课型中充分运用,发挥其重要的作用,活跃了学生思维、开拓学生想象,加深了学生对美术的透彻理解。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科夫在经过了20年的教改实践后曾深有体会地讲过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在这种情境教学模式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已经看出了情境教学的效果,如果能在小学美术教学之中, 恰当地运用绘画情境教学无疑对美术课堂更加精彩。

小学美术要加强示范性绘画的教学 篇7

首先, 示范性绘画能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

一般地说, 学生对绘画都怀有极大的兴趣。但是, 每当他们做出的画与要求相去甚远的时候, 其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 兴趣也随之消退。这时, 教师的示范性绘画则是激起学生兴趣的最好方法。学生观看教师进行绘画, 通过教师的涂涂刷刷, 一幅美好的图画展现在面前, 让学生惊叹:原来绘画竟这样简单!“我也可以画”的念头油然而生。这样, 学生画画的兴趣就会被再次点燃起来。

其次, 示范性绘画拉近学生与教科书的距离。学生一般认为:教科书上的画都是画家画的, 是印出来的, 自己不可能画得这么好。学生于无形中与教科书产生了很大的距离和可怕的畏惧感。而教师通过示范性绘画, 把教科书上的画或某一局部的作画过程演示一遍。学生看到:原来, 教科书上的画就是这样画成的, 自信感就会油然而生:我们也可以运用这样的技巧画出这样的画来。通过训练, 学生基本能表现出教科书上的画面效果。于是, 教科书上的内容与学生的能力自然而然地接上了轨, 畏惧感和距离感就会随之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使学生产生要使自己的绘画水平接近教科书水平的决心。

第三, 示范性绘画直接教会学生画技。教师通过边范画边讲解, 把一些绘画的基本技巧常识传授给学生, 学生在观察教师的示范性绘画的过程中, 结合自己的感悟, 主动去掌握一些关键性的技巧, 同时学会处理一些绘画过程中的难题, 在实践中掌握到绘画的本领, 真正地画好。

第四, 示范性绘画提高教师的威信。画好范画, 是教师才能和水平的体现与考验。教师通过示范性绘画, 让学生看到教师的才艺, 信服教师, 崇拜教师, 进而崇拜和热爱这门学科, 学生的学习兴趣增长, 教师的威信形成, 教学工作便能顺利地开展起来, 教学质量也会随之大幅上升。

第五, 示范性绘画进一步提高教师自身的绘画技能。俗话说, 名师出高徒。要画好范画, 教师必须要有扎实的功底。进行示范性绘画, 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 既锻炼了自己, 也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达到更加成熟和完善的境界。反过来说, 只有自身的绘画水平提高了, 示范性绘画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在示范性绘画时还能找出在绘画过程中出现的难点, 以便于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更重要的是, 教师在进行示范性绘画的过程中, 能培养出自身的钻研精神和敬业精神, 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事业, 使美术教学取得更辉煌的成果。

浅谈小学美术低年级绘画课教学 篇8

一、低年级儿童画现状分析

儿童画是小学低年级美术学习主要的绘画形式,也成了儿童学习绘画造型的画种。低年级的学生只要一进入美术课堂,就显得格外轻松和愉快,很容易沉迷在绘画的世界里。

低年级的学生绘画有很强的自主性,能不受时空概念的约束,可以把现在、过去、将来的事物组合画在一起,同时在构图时有很强的随意性。从一边或从中间开始起笔都是无目的的。人物大小随意,造型随意,常常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中回味无穷。

但低年级学生对色彩的表现力较低,他们还不懂色彩的对比、变化、丰富性、完整性,只是一味形象化概念化地涂色。如画一座楼房、一条马路、一辆汽车、一只动物、一个人物的穿着等,他们都可能不假思索地采取单一色相去表现,从而使画面色彩单纯,毫无变化,暗淡无光。

低年级学生绘画时往往涂色不严谨、无方法,色彩杂乱无章。这主要有三种情况:(1)学生年龄小受到心理上的制约,影响绘画中的色彩,如学生绘画时容易兴奋,绘画过程中容易急躁,急于求成,导致涂色不认真、 草率了事的结果;(2)学生年龄较小,耐力和精力不足, 影响到后阶段的检查修正。如学生的小手耐力有限,运笔线条不流畅,涂色的力度不够,从而影响到色度不足; 或涂色时力度轻重不一,色彩因此深浅不匀,尤其是用彩色笔和油画棒时特别明显。(3)审美与绘画技巧欠缺, 影响到绘画效果。如学生没有根据画面各色块的具体需要,有意识地完成整个涂色过程。涂抹过程运笔方法技巧没有掌握,有时色彩深浅不一,运笔横竖皆有,整体杂乱无序,特别是在面积较大的色块里深浅不一,涂色极不均匀。

二、针对低年级儿童绘画作品的指导

1.初步渗透构图要求,绘画力求完整

一年级的学生对构图基本无意识,带有很强的随意性。如果我们长篇大论地给他们讲构图理论,他们根本不能理解,因此我们可以用通俗的语言配合肢体动作给他们讲授。低年级常用的构图方式为中心式主体构图法,这种构图方式符合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和儿童画夸张的特点。

在我的课堂上,每次在学生创作之前,我都会不厌其烦地提醒他们,把这节课的主体物画得大一些,精美一些,稍居中一些。同时在主体物的后面添画背景,下面添画地面或花草,让你的画面看起来更加完整。在多次授课之后,学生们逐渐有了这样一种意识:这节课的主体是什么?我要把它画得大一些,美观一些,我要画得再完整一些。然后,再慢慢地让学生理解画面要饱满、前后要有主次、左右要呼应的构图要求。

2.让学生再次认识色彩

一年级的第一节美术课就是《认识美术工具》,可是很多老师没有重视这一课,尤其是其中对色彩的讲解。 很多老师认为学生在幼儿园阶段就接触过绘画,不必再介绍色彩。殊不知,让学生充分认识色彩是很有必要的。

色彩颜料是多样的,常用的有水彩笔、色彩铅笔、油画棒等。色彩的色相有12色,24色,36色等,可以让学生较主动地去理解和学习色彩。如教师可以要求:在你的颜料中把偏红的、偏橙的、偏黄的、偏绿的、偏蓝的色彩挑出来。学生按要求挑出五类色相的色彩后,告诉他们这几组色相可谓“相近色”或“近似色”。在一个物相中可运用相近色或近似色,像阳光、彩霞、红色彩旗可用各种红的近似色,蓝天、大海可用各种蓝色近似色,森林、草地可用各种绿色的近似色。还要提醒学生注意运用灰色,但应根据需要用,不要大面积涂色。色彩要有变化地使用,或交替使用。这样可使色彩更加多样化, 使画面色相更加丰富多彩。

3.掌握一定的涂色技巧

涂色不严谨,绘画时草率了事,是绘画中一个大的缺点,这在低年级的绘画中普遍存在。要克服这一缺点,必须让学生认识涂色在绘画中的重要性,让他们明白涂色要有方法与技巧。从审美角度来看,老师可以采用直观的示范教学法,涂两块相同色相的方形色块,一块色度不均,涂法毛糙;一块色度饱和、色相均匀完美, 让学生比较,哪一块美。答案:第二块美。通过对比,学生认识了认真涂色的重要性。

从技巧上看,老师要启发学生了解色彩,让他们知道要根据颜料的不同和块面形状来涂色,色相要求的不同也决定了不同的方式方法,如:色彩铅笔、蜡笔、油画棒是干性彩笔,可以轻涂,可以重涂,可上下竖向涂,可横向来回涂,可打圈涂和反复涂等,能达到预期效果就行了;而水彩笔是水性的彩笔,涂色就要有序地一次性涂色,少用复涂。水彩笔的轻涂与重涂并不能产生色彩的深浅变化。复涂还会造成色彩的不匀并可能造成磨损破坏画面。

4.启发学生绘画源于生活并美于生活

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例讲述绘画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思考、联想并得到启发。以人们穿衣服为例,每个人穿的衣服都不相同。我们画画与穿各式各样的衣服是一样的道理,画画题材是来源于生活,但绘画又是要美于生活,我们可以在画面上赋予它现实生活中没有的色彩。如果让你画一座房子,画一条马路,画一个人的服饰,画一只动物,要求各自主观地、个性化地绘画上色,你会怎样做呢?学生受到了启发,就不会依赖现实中的色彩。房子漂亮了,马路不再用灰色了,人的服饰丰富多彩了,小动物也色彩斑斓了……画面显得天真、 充满童趣,画面的装饰性加强了,作品也好看可爱多了。

5.重视低年级学生绘画作品的评价

画画与创作是一个辛苦的劳动过程,学生年龄小, 精力有限,既要有激情又要仔细认真,必须始终如一才能把一幅画画好、修正好,这是学习的好习惯,也是画画的基本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绘画量的大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还要及时给有进步的学生鼓励。

教师应多让学生欣赏身边同学的优秀作品。在欣赏的时候教师引导很重要,应引导学生看优秀作品是如何构图、造型、涂色的。同时让学生尝试着给展评的作品进行评价,可以从构图、色彩等方面发表他们自己的看法。作为教师,在评价优秀作品的同时不要忘记激励其他学生,鼓励他们只要注意到这些方面他们也可以画得很好。这样学生们欣赏的优秀作品多了,就能带动其他学生的进步。学生们感觉到榜样就在我们的身边,自己下一次一定能够画好。

我们常说:“规则是一种美,不规则也是一种美。”学生们稚嫩的小手,运笔也许是不规则不灵活的,但这种不规则中包含了天真、单纯的美。所以,不要批评,而要鼓励他们,让他们顺其自然地大胆画。往往这种简单的线条,直中有弯,弯中有直,更符合艺术的根本原理。

小学美术绘画 篇9

一、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只有对学科产生学习的兴趣,其在课堂上的表现才会更加好、更为主动地学习。从教学实践来看,很多美术教师喜欢以情境作为导入。毋庸置疑,情境教学法确实是良好的导入方法。但是,新课改下,美术教师要注重优化教学情境,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

例如,以学习小学美术“画水果”这一课为例。首先,我以水果作为情境创设的材料,导入新课学习。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我准备好各类水果,如香蕉、苹果、雪梨、西瓜、桃子等,然后在课堂上展示。学生看到这些水果后,都被吸引住了。

师:同学们,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水果。你们仔细看一下这些水果的颜色。

生1:老师,苹果是红色的,夏天也有青色的苹果。

生2:香蕉是黄色的。

生3:西瓜皮是绿色的,西瓜里边是红色的。

师:非常棒。水果色彩缤纷,颜色不一,那同学们想不想创作出个性作品呢?(提醒同学们可以用不同的色彩创作出自己的水果作品)。

生:(兴趣完全被调动起来了)

在以上案例中,美术教师以实物创设情境,然后进行对话深入导入,点燃学生兴趣。利用实物,直观呈现教学内容,很容易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

二、改进教学方法,激活课堂教学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课堂教法是多样的。虽然很多教师积极使用现代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或者结合教材教学内容,展开欣赏教学,但是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很一般。针对此,笔者认为,教师有必要改进课堂教法,激活美术课堂教学。

(1)引进现代教育技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能够集声、文、图、像于一体,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因此,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引进现代教育技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例如,在学习小学美术“用彩墨画鸟”这一课时,我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首先,出示各种漂亮的鸟,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鸟,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其次,出示大师作品和小朋友经典作品,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在本节课教学中,美术教师以图片刺激学生视觉器官,引领学生学习本课内容。有学生欣赏图片后提出:画家是怎么能把这些鸟画得这么生动呢?此时,教师以这个问题引领学生深入学习。在学习小学美术“大师画我也画”这一课时,我把画家毕加索的故事制作成视频,让学生观看视频,了解毕加索,从而喜欢上毕加索的作品,刺激学生深入学习。为了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等动画观看完毕后,我请学生上前,利用百度搜索引擎,输入毕加索作品,或者毕加索作品风格(尊重学生想法,让学生选择想要学习的内容),然后点击相关网页,进行学习。这种尊重学生想法,与学生进行主动互动的方式得到了认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愈加强烈。当然,美术教师在课前应充分做好准备,以更好地进行教学。

(2)改进美术欣赏教学,激活美术课堂教学。以往的美术欣赏教学模式为:教师展示作品———教师讲解作品———学生被动听。这种模式很容易让学生丧失学习美术的兴趣。因此,新课改下,美术教师应改进欣赏教学。例如,在学习小学美术“画家凡高”这一课时,我对欣赏教学进行了改进。首先,我利用多媒体呈现凡高的作品《星月夜》,让学生通过欣赏感受凡高的绘画带给我们的思考与震撼。等欣赏完毕,不再是教师讲解作品,而是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探讨。问题如下:①凡高是怎么用笔触来描绘夜空中奇特的景象的?②凡高运用这样的笔触,想要表达的情绪是什么?③请你说说,自己幻想中的夜空是怎么样的?你能用画笔勾勒出来吗?由此可见,课堂教学的思路为:欣赏图片———设计问题———提出见解,这样的思路与传统欣赏教学有所不同,更突出了学生的作用。学生通过欣赏、交流探讨,了解凡高的绘画作品风格,深入学习了美术知识。

三、提供实践机会,提高动手能力

理论知识是学生展开实践活动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掌握一些美术基础知识后,教师应提供实践机会。通过美术实践活动,学生的动手能力会逐渐提高。例如,在学习“设计生活标志”这一课时,学生学习了基本的标志设计技巧后,教师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为学校设计一枚标志,让它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服务。在学习了“学画农民画”这一课后,教师让学生用画笔画出农民画,要求学生运用装饰线、装饰色表达内心的感受。在学习“植物写生”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外出写生,引导学生亲近自然,细心观察植物,再进行创作。等学生创作完这些作品,教师还可以展开“小型展览会”,让学生的作品得到欣赏、认可,以刺激学生更为主动地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在实践中很容易提高自身的绘画水平,并得到更为独特的体验。

小学美术绘画 篇10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的多样化运用, 原有的教育手段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 随之而来的整合教育, 通过美术外衍与信息技术的结合, 给美术教学带来了新的内容和活力。而绘画作为美术当中一个必备的基础技能, 在现代技术的影响下悄然进行着一场巨大的变革。

一、数字绘画的概念

随着电脑软硬件的发展, 使用电脑进行绘画创作已成为现实。到目前为止, 已有很多软件能非常出色地模仿自然绘画。数字绘画工具提供了丰富的笔刷, 让数字绘画的选择和创意具有无限可能。学生可以轻而易举地创作出真实的水彩画、素描、粉笔画、水墨画……其真实可信度令人叹为观止。可以在一张作品中局部运用 不同的笔触来丰富视觉效果, 这是传统媒介望尘莫及的。除了软件自带的笔刷以外, 还允许用户自定义笔刷, 让创意的自由度更加广阔。如:电脑CPU的运算速度越来越快, 硬盘容量的不断扩大, 内存价格的不断不降, 都为进行数字绘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更具跨时代意义的是数位板的出现, 数位板俗称“压感笔”, 是一种代替鼠标输入的外接硬件。有了数位板的帮忙, 软件手绘变得更加轻松自然, 可以根据输入笔的压力变化, 能画出干湿浓淡、大小粗细的不同变化, 完全没有任何僵硬感, 可以画出最自然生动的线条笔触。

二、数字绘画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1.减少绘画中的失误率

数字绘画给绘画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捷性和创造性, 突破了传统绘画工具的限制。在电脑上, 永远不会出现一张画坏的作品, 因为有各种便捷的工具和技术, 允许用户对数字图像进行灵活的修改和再编辑。在纸上, 如果画错一笔, 也许会是灾难性的后果。数字绘画就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很多软件都提供了撤销操作的命令。小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都没有发育完全, 在绘画中的失误率是比较高的, 数字绘画的这一特性正好弥补了小学生的这一不足。

2.扩大学习交流的范围

传统绘画因为所用材料的限制, 给传输带来一定的困难, 并且无法大量复制, 一般只能在小范围内作交流。小学生平时的传统绘画作品, 除了一些特别优秀的作品可能被拿到校外去展示, 更多的学生作品真正的阅读者只是学生自己和美术教师两个人, 无法展示与交流。而数字绘画作品, 无论质量好坏, 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这一平台与世界各地的爱好者进行交流。从而也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

3.促进传统绘画的高效

数字绘画是一种便利、高效的绘画方式, 但我们并不摈弃传统绘画。正因为数字绘画的便利性和高效性及可更改性, 为我们进行传统绘画的创作做好了良好的准备, 特别是草图创作期间是再合适不过了。

4.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 部分学生对传统绘画渐渐失去兴趣, 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逐渐趋于成人化, 想表现得更为写实些, 但手头表现能力却还停留于儿童阶段, 往往是眼高手低, 长此以往, 就失去了对传统绘画的兴趣。而电脑的普及, 以及互联网的便利性和各种游戏的面世, 吸引了众多学生的眼球, 使得许多学生成天沉浸在电脑之中, 不仅荒费了学业, 而且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而用电脑进行数字绘画教学正好克服了这两大难点, 让绘画表现能力较差的学生能借助电脑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 从而提高他们对绘画的兴趣;对游戏和网络聊天特感兴趣的学生进行正确引导, 促使他们的兴趣进行迁移, 使他们正确认识电脑的用途。

三、数字绘画实践应用的途径与策略

“数字画笔”凭借精确模拟人手压力的数位板 (如: wacom数位板) 和能够具备真实绘画的显示效果 (包括笔触、肌理、还有水性的渗透效果等) 而又容易掌握的绘画软件 (如:“奇奕画笔”) 成功地将数码绘画感觉还原成纸质作画的效果, 为儿童绘画教学领域提供了新的表现方式。

1.课堂的计划结构应该是关爱式的

儿童数字画笔和其他儿童绘画一样, 都是孩子站在和成人不同的角度看世界, 作品中总会透露出不同寻常的地方, 都是表现孩子对世界的认识, 是宣泄自己情感的一种方式。作品的真谛就是创造性自我表现。在训练学生审题、创意、造型的环节中教师只能作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在一定的主题或题材范围下, 由儿童自己去练习创作进行构思、选择自己喜欢的电脑绘制风格作画。对于构图是否饱满、主次是否分明、色彩是否协调等美术常规知识的掌握, 教师绝对不能放任, 应用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的语言, 给予学生直观的指正, 教学效果较为明显。

例如:在一次教学中, 一位教师发现有一个学生作画时漠然置之, 无从下笔。于是, 该教师就鼓励他任意在数位板上画一个图形。学生无意画出了一个不规范的椭圆形, 教师立即启发他:这个图形象什么?学生回答像一个蛋。但如果画鸡蛋就无法深入地画下去, 教师就吟诵了一首学生都非常熟悉的唐代诗人骆宾王的《咏鹅》诗, 再通过语言描述出鹅的形象、动态。受到启发后, 那位学生很快能在椭圆形上添画鹅的头、颈、掌, 画出了一只栩栩如生的大白鹅, 接着教师又教他鹅的头与身体之间位置的不同而形成的不同动态的画法, 他又画出一群鹅。这样, 一幅构图优美、形象生动的群鹅戏水图跃然纸上, 呼之欲出。此例, 既没有要求儿童怎样画, 也没有为儿童代笔, 而是运用“不教善教”的教法, 不断启发引导, 增强儿童绘画的自信心, 发掘出儿童绘画的潜能, 提高儿童的想象创造能力, 使儿童从想不到、画不出到想得多、画得好。

漫画家丰子恺曾在一篇文章中谈起过他创作儿童漫画的感受, 他说, “我对于我的漫画对象是‘热爱’的, 是‘亲近’的, 是深入‘理解’的, 是设身处地地体验的”。如果我们也像丰子恺那样“变了儿童”去体味儿童、关切儿童, 我们的课堂无情也就有情起来, 无味也会有味起来。

2.课堂的学习方式应该是探究式的

学生对绘画软件中各种工具都怀有好奇之心, 尝试的欲望强烈, 绘画作品的效果也出人意料。对操作工具的熟练和巧妙利用进行的创新, 是与孩子童真的想法相吻合的。

例如:一名学生用“奇奕画笔”中的“特制笔”画出了桃花的形象, 颇有中国水墨画的意韵, 取名《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蒙蒙的春雨和荡着涟漪的水面, 更为画面增添了水墨的色彩和中国笔墨情趣。一名学生在熟悉“奇奕画笔”工具时, 用涂鸦的方式画出《海底惊慌》, 使用了画笔、油漆桶、方向光等工具, 产生出奇妙的效果, 给人一种矛盾、惊慌的感觉, 画面偏左的一片红色是点睛之笔, 更表现出了紧张感。

一名学生在讲述他绘画的《梅花图》时这样说:“梅花的主枝条, 我用笔头大小在10左右的水彩笔勾勒。开放的梅花, 我使用的‘特制笔’中的笔刷, 这个笔刷水墨感比较强。笔头调到最小来画花瓣, 可以转着圈画, 也可以点着画。勾画花托和细小的纸条我选了笔头5左右的黑色铅笔。花蕊很简单, 用钢笔将笔头调到2左右, 在花朵中间画几根向外辐射的细线, 上方点几个小黑点就好了。画好之后, 我发现构图不怎么好, 就选用‘操作工具’的‘裁剪操作’, 把要裁的部分框选一下, 松开手, 就完成了。最后我用暗黄色填色, 模仿发黄的宣纸, 再用喷笔, 选一个底纹, 将透明度调至1%, 轻轻地刷几下, 使纸张具有隐隐约约的纹理。一张《梅花图》大功告成!”

蒙台梭利称儿童为“上帝的密探”,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就其天性来讲, 是世界的发现者”, 儿童认识世界的方式就是不断在熟悉的或者平常的事物中寻找陌生感, 寻找新鲜感,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美术教学的课堂应该像是一个谜、一串意外、一次探险、一盒散发着诱人香味的糖果, 或者是一个还未拆封的玩具……让孩子时时充满了新鲜感与好奇心, 其教化熏染应该是“润物细无声”般地直抵心灵, 将教育过程“融解”在儿童的实践经历中, “融解”在“物我交融”的心理状态和体验过程中, 让儿童感到分外亲切, 呼吸一般自然地穿梭在丰盈生命的精神世界中。

3.课堂的活动范型应该是游乐式的

游戏最早被古代文人看作是一种有益的治学经验。《礼记·学记》中提到“故君子之学也, 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明代的王守仁把“乐嬉游”看作是儿童的自然性情, 认为游戏对儿童有其有益的一面。“数字画笔”要善于从儿童最现实的生活出发, 找准儿童的兴趣点、兴奋点, 策划与儿童身体相适应的嬉乐活动, 使课堂“活”起来、“动”起来, “乐”起来, 最大化地调动儿童参与的欲望, 以动感的姿态挖掘儿童的内在潜质。

为了避免学生对新的绘画软件产生畏难情绪和神秘感, 可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用生动的实例、生活化的语言结合“变魔术”的伎俩, 激趣导入教学, 使其跃跃欲试。如:“老师知道同学们可喜爱画画儿了, 可是, 买那些纸张、画笔、颜料可没少花钱啊!用起来就更心疼了。给你们介绍位新朋友:她不仅能消除你的这些烦恼, 还会变魔术呢!想认识她吗?”教师先做个漂亮的实例示范, 介绍常用工具, 这个“魔术”是指传统绘画工具所不能做到的复制、变形等操作命令, 当然, “魔术咒语”就是快捷键的口令了, 这时每个学生都想马上尝试。当他们体会到用新的软件画画是这么简单、有趣, 就自然乐意与它交朋友了。

笔者在教学用数位笔画水墨画的单元, 以《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为主线, 教学中, 学生通过小蝌蚪找妈妈, 认识新朋友——虾的故事片段等连续的故事, 从最简单的画点开始练习, 学生通过调整画笔大小画出不同大小的圆, 添加线变成小蝌蚪。在上《美丽的水草》这一课时, 设计《下雨啦》、《拉根线条去游戏》、《一笔画形状》三个环节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不同的用笔方法及不同用笔方法所产生的长短不一的墨线效果。在点的游戏中让学生体会不同大小、形状、浓淡等点的画法;在线的游戏中运用线条造型法画圆形的球、方的车子等让儿童体会不同粗细、曲直、正侧、逆顺等线的画法及效果;在面的游戏中让学生体会不同形状墨块的用笔方法及产生的效果。这种在游戏中学习基本功的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兴趣浓厚, 主动探索, 更能让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 创造出更多的用笔方法和生动有趣的笔墨效果, 从而使他们在美的熏陶中促进智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四、小结

有了科学技术的有力支撑, “数字画笔”成为美术教学数字化进程的有力推手, 更为孩子创新精神的培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不管是传统美术还是数码艺术, 它的审美准则依然建立在传统美术审美意识观念之上。因此, “数字画笔”是继承传统美术衣钵, 以传统美术精神灵魂为核心的数字化艺术形式。基于以上思考, “数字画笔”教学不仅是强调电脑技术的运用, 而是要把重心完全转移到儿童身上, 转移到儿童美术教学的核心上, 转移到关照儿童的精神生长和生命成长的制高点上。不断“生长”属于童年的精神气质是“数字画笔”教学的逻辑起点, 具有“儿童味”是“数字画笔”课堂完成自我建构的内在需要和强烈渴望。

参考文献

[1]彭博.奇妙的数字画笔-国家美术课程标准教学参考用书[M].江苏: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2010, 12.

上一篇:自我期望值下一篇:营造生活化的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