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资源

2024-07-26

史料资源(精选十篇)

史料资源 篇1

这个趋势无疑将对今后中学历史教学产生深远影响, 教师要重视新材料、新场景题目的训练, 加强学生史料分析能力的培养。我认为, 在教学中, 可以充分利用历史教材的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史料分析能力。

一、新教材提供了哪些资源

新课改背景下, 历史教材内容丰富多彩, 除了正文部分外, 新教材还增加了一些新颖的栏目, 如“历史纵横”、“学思之窗”、“资料回放”等, 还配有图片、地图、示意图及其说明。有悠久的传说、生动的故事、优美的诗歌、通俗的民谣及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等, 它们对增强历史对象的直观感和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有一定的作用。在教学中, 我们如果能合理地利用这些资源, 进一步深化, 就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

新教材也比较重视课后习题的设计, 在统编教材的基础上对有关题型作了一些改革。开辟了动脑筋、思考与判断、活动与探究等开放性、灵活性、研究性的问题, 这些也能成为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力杠杆。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这也正是从神话的角度表现出了希腊人的海洋民族意识, 凸显出海洋在希腊人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第二目的标题是“充满活力的城市国家”, 该目的标题重点介绍了希腊城邦的特征, 即这些城邦政治上一般实行民主体制, 相互间彼此独立自治;经济上普遍注重工商业的发展;思想文化上各城邦保持着基本一致的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 文化事业较为繁荣。但是“小国寡民”则是希腊城邦最突出的一个特征, 围绕这一特征, 笔者选用了这样一则神话:智慧女神雅典娜 (Athena) 和海神波塞冬 (Poseidon) 曾为雅典城的统治权进行过激烈的争夺。传说雅典娜在和波塞冬争夺雅典城的控制权时, 包括万神之神宙斯 (Zeus) 在内的诸神都被他们请来当裁判。众神决定让他们进行一场比赛, 评判原则是谁能给这座城市带来更珍贵的礼物。波塞冬举起三叉戟往岩石上刺了一下, 顿时不毛的山岩上就涌出一股又凉爽又清澈的咸泉。头戴战盔、手执盾牌的雅典娜则抖了抖长枪, 将其深深地扎进地里, 地里瞬间长出一棵橄榄树。众神裁定雅典娜得胜, 认为她给雅典的礼物更珍贵。从此, 雅典娜成为雅典城邦的保护神。事实上, 在古希腊, 每个城邦都有自己的保护神。值得注意的是, 不同的城邦通常是由不同的神明来保护, 而不是由一个共同的或最高的神明来保护, 这也从一侧面体现出希腊各个城邦的相互独立性。所以, 从神话学的角度来看, 这也是希腊城邦为什么始终保持着小国寡民的状态, 一直没有能够像东方国家那样发展成为统一的帝国的重要原因。当然, 在课堂授课

如必修2第六单元第6课《罗斯福新政》一课, 除了正文内容, 还有3幅图片, 分别为“罗斯福”、“蓝鹰标志”、“国土资源保护队中的青年”;有“历史纵横”、“学思之窗”、“资料回放”栏目;有“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的表格;课后还有“阅读与思考”、“百家争鸣”。这些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更可以用来作为培养学生史料分析能力的资源。

二、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1. 自学内容, 归纳要点。

历史教学中, 许多要掌握的内容是有共性的, 如历史事件要分析背景、过程、影响;历史人物要知道背景、活动、评价;经济发展要知道原因、表现、特点和影响, 等等。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现代文的阅读能力, 对于教材的大部分内容, 我们可以交给学生去自学, 可以采用语文阅读的方法, 归纳出相关事件的要点, 这样可以立足于课本,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如:本节课内容需要掌握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特点、影响。在内容和影响这一部分的教学中, 我先提出5个数字让学生自己找出相关内容:1个理念、2个阶段、3个方面、4个项目、5点影响, 其中罗斯福的作用和意义这部分, 让学生阅读教材, 采用语文分析段落大意的方法划出关键句子;在通读了教材的主要内容后, 再有重点地理解新政的内容和影响。

2. 掌握方法, 分析材料。

材料的正文部分至少要读两遍。第一遍泛读即整体阅读。疏通文字, 把握史料的基本内容。阅读的过程中, 划出中心句或关键句, 概括出史料的主要意思。对似懂非懂的内容要联系上下文, 再把它和课本中的有关知识结合起来, 这样就能达到

过程中, 关于这一原因应该更多地从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希腊历史发展的特征来阐释。

第三目的标题是“希腊的公民”, 主要介绍希腊公民的素质和享有的权利。为了能从这一侧面说明希腊的公民特征, 笔者选择了这样一则神话:希腊的神界在作出重大决定时, 往往由天神宙斯主持召开众神圆桌会议, 诸神充分发表意见后, 通过相互辩论而彼此妥协, 会议的最终结果通常由众神投票决定, 更有甚者, 众神有时甚至需要同凡界的人间英雄进行谈判。很显然, 希腊的神明并不具备中国的神明所拥有的那种绝对的权威, 即使天神宙斯也不例外。而中国的玉皇大帝一发话, 便是神间圣旨, 天生就具有权威性和合法性。希腊神话只不过是希腊人的社会生活在天上的夸张反映, 这种神界投票议事的决策程序实质上只不过是希腊人把他们的民主政治生活搬到了天上而已, 这也折射了希腊公民不屈从于权威, 敢于表现个性, 敢于追求自由、追求平等的民族性格。

以上是笔者将希腊神话应用于人民版《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一课所进行的浅显尝试。教学实践证明, 这种尝试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相当活跃, 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师生互动充分, 加深了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 这种尝试易于激发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分析问题、自主学习的能力。需强调的是, 希腊神话仅是本课内容的一个有益补充, 切不可本末倒置, 将其作为本课的主线。

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策略

钱云相

(浙江省永嘉中学, 浙江永嘉

摘要: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而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一些表面上是“探究活动课”、“研究型学习”, 本质却沿用传统一般“问答式”、“填鸭式”教学方法, 甚至有的束缚于教材, 使本应多彩的课堂教学变得那样沉静。这些给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带来严重影响。本文指出, 中学地理教师应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 活用教材, 巧选教法, 转变教学观念, 营造课堂氛围,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地理课堂教学提高有效性策略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营地, 是学生获取新知, 锻炼和提高多种能力, 养成一定道德情操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的价值趋向,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是我们教师梦寐以求的目标。那么, 怎样理解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指通过课堂教学, 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 过程和方法, 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等方面得到协调发展。通俗地说,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指通过地理课堂教学活动, 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为:学生在认知上, 从不懂到懂, 从少知到多知, 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 从不喜欢到喜欢, 从不热爱到热爱, 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为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响应新课改, 下面浅谈本人的几点策略:

一、端正学习态度, 培养地理兴趣

中学地理往往被喻为“夕阳学科”, 得不到家长和学生的普遍重视, 进而使部分学生对地理的学习产生了一些消极的

正确理解史料的目的。

第二遍阅读是针对文后的题目, 有选择地阅读, 是精读。这次阅读实际上是对史料进行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整理的过程。要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特别是要挖掘材料间的隐性联系。

认真阅读史料, 除了阅读正文外, 还要注意阅读史料的按语和尾注。这些要素提示我们把这段史料还原到相应的历史环境下, 这有助于我们联想相关的历史知识, 正确答题。

新政中“复兴工业”是改革的中心, 这部分内容我们要结合课本提供的“历史纵横”和“蓝鹰标志”图来加深认识, “历史纵横”这部分文字内容指导学生阅读后找出关键句子:“国家工业复兴法”、“推动行业公平竞争法规的制定”、“包括有禁止童工、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制条款内容”等;“蓝鹰标志”图则指导学生注意图中的文字信息, 不仅可以加深对复兴工业的理解, 更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3. 设计问题, 开启思路。

大量的“历史纵横”、“学思之窗”、“资料回放”等资源, 有些是知识性的补充, 有些是对教材内容的深化, 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 学会分析这些材料, 学会与课本知识联系, 做到“史论结合”。

上面所提到的蓝鹰运动材料, 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之后, 还应该进一步设计一些问题以深化对材料的理解, 如: (1) 罗斯福为什么要这样做? (缓和阶级矛盾, 刺激消费;缓解危机) (2) 罗斯福是社会主义者吗? (不是。代表资产阶级, 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 (3) 所有的资本家都支持罗斯福吗? (不是) (4) 罗斯福如何推行他的新政呢? (总统的权力;炉边谈话等方式)

思想, 甚至根本不想学习这门学科。“态度决定高度”, 没有良好的学习态度, 怎么能取得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我们地理教师应抓住浙江省有关会考、高考的文件精神:高中地理必修模块必须参加会考, 也是高三文科考生参加高考的必考科目。学生明白这一规定后, 知道学习地理的重要性, 从心态上就会重视地理。

如果说态度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石, 那么兴趣则是对基石的直接雕塑。

兴趣是人主动、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稳定的兴趣能使认识的整个心理活动积极化, 能使观察更敏锐, 记忆更深刻, 想象力更丰富, 克服困难的意志力更坚强, 使智力活动效能大大提高。因此,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 首先要培养学生对这门学科的浓厚兴趣。为此, 我们要教育学生充分认识学习地理的目的和意义, 理直气状地向他们说明学习地理对成才的重要作用, 展现学科知识魅力。如对高一新生上第一堂地理课时, 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地理学科的特点、地位, 地理有哪些功能以及地理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其次要培养学生对学习过程本身和教学内容的兴趣。为达到此目的, 我们可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巧妙运用具体的激趣方法, 如:创设情景、巧妙引入、艺术语言、地理演讲、地理辩论赛、课外地理小组、增举地理时事、联系热点等。

二、活用地理教材, 巧选教学方法

活用地理教材, 应摆正教材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从目前的课堂教学来看, 仍存在两种现象:一种是墨守成规, 本本主

对新政性质的理解, 我们可以借助课本“学思之窗———罗斯福谈新政 (1938年) ”的内容, 设计3个问题: (1) “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是指哪些计划? (法西斯要求极权统治;人民要求废除资本主义制度) (2) “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是什么意思? (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3) “永远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 能永远纠正吗?” (不能, 只能缓和危机, 不能避免危机)

通过对教材内容的进一步思考, 使学生了解材料与课本知识的联系, 这对培养他们在实际做题中加强史料与课本的联系, 更好地解答材料题是十分必要的。

4. 回答准确, 培养规范。

材料题答题有许多规范, 特别是在实行了网上阅卷后, 答案的要点、语言的准确、卷面的整洁、书写的工整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得分。这些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灌输给学生:在回答问题时, 要尽量使用课本语言, 不用“自己的语言”;答案要点化、序列化, 等等。

如新政的影响, 在理解的基础上, 我就要求他们在课本上标出点数, 划出最关键的句子: (1) 使美国度过经济危机; (2) 缓和美国的社会矛盾; (3) 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 (4)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5) 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对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此外, 还应在平时的训练中进一步培养规范。

浅谈史料教学法对史料的选取标准 篇2

有人认为,在历史教学中选择史料的标准就是要看“史料能否充分论证教科书上的某个结论”。这个观点极为片面,我认为史料的选择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 选择更能贴近课本内容的史料,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史料的运用也必须以课程标准为准则。如在论述“清朝君主专制制度顶峰”这一问题时,;人教版则采用了体现“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南书房”和“军机处”等机构演变的史料。而课本对这个问题的要求仅仅是“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重点选用更能贴近课本要求的、有关军机处设置的史料,以使教学目标更明确,教学内容更精简,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教学内容更完整,以便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归纳和掌握这一重要的知识点,从而更有效地达成课标要求。

二 有利于对学生优秀品格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学史以明智,学习历史就是要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收集有用的信息,做到古为今用。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尽量向学生提供对学生日常生活、个人品格成长和人文素养提高有用的史料,如在讲述人物模块时,可重点选择一些反映伟人待人接物、优秀品质和先进思想的史料,用伟大人物的伟大人格来感染学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优秀的品格;在平时教学中,尽量多采用一些能够反映历史史实的文学名篇、文化常识、艺术作品、成语、谚语、名言警句等,让学生在长期熏陶中逐渐提高其人文素养。而优秀的品格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对于一个学生的全面、长远发展无疑是最有用的。

三 有利于联系现实,增强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

历史或多或少的总会对现实产生一些影响,而现实也总是不可避免的要折射出历史的某些侧面。运用能够体现时代特征的史料,用我们身边正在发生的事实来印证、分析和阐述历史,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能够增强历史学科的现实感,让学生体会到历史学科的价值,增强学习历史的信心;也能够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历史,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 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在教学中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选取恰当的、适合不同的学习方式的史料,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和问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阅读、分析、理解、归纳、概括的能力,而学生在对材料深入分析、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历史知识,显然好过接受式学习方式下的死记硬背,这就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而广泛、频繁地运用丰富、鲜活、真实的史料,也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验真实历史,增强他们的历史感,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

除此之外,我们在运用史料时也可着眼于学科间的联系,着眼于学生知识的丰富和思维空间的拓展等等。

史料、结构,史料和结构(下) 篇3

让我们回到正题。我们应该收集什么样的材料呢?先来看看余欣老师在日本完成博士后时写的《中古异相》。这本书的题目很难,也不容易读,但任何人都会马上发现,余老师使用了大量稀见史料,表现出深厚的学养。这本书的内容与敦煌相关,他在文章中写道:“我是做敦煌学,中外关系史,但一直醉心于‘方伎’,尤喜欢读本草、医籍、农家、小说、阴阳五行、天文心算之书,神游于十洲三岛、怪术艺绝之间,积岁以来,竞略有所得。”文章涵盖范围很广,要把这些资料组织起来写成一部大书,是非常不容易的。这是我们上面说到的长期积累。

我把这篇文章提出来,是因为一是想请大家注意我们上面说到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并非虚言,现在就有很实在的范例;二是要用这个例子说明,稀见史料的运用要有极深的功力和长期的积累,要有考比权衡史料的能力,而这是不容易达到的一个高度。初学者往往觉得用稀见史料是学问大、资料能力强的表现,因此会不顾实际情形,把注意力都集中在稀见史料的收集和使用上。这是一个误区。除了上文强调的、稀见史料运用所要求的深厚的基础和长时间的准备以外,研究课题本身对史料的运用也有一系列的要求。

对于余老师所研究的敦煌学,常规史料不能满足研究的需要,稀见史料当然成为支撑论述的主角。作为还在大学本科学习、初涉历史研究的同学,我想主要还是依靠常规史料。稀见史料存在收集、考证等一系列问题,也存在解读、评估的问题,不能随便地抽取,孤立地解释,任意地使用。苏轼在讲写文章时,提到过他的心得:“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如果我们可以把苏轼对文章的说法移植到对史料的摭取裁剪,就会发现,对于稀见史料,什么时候用,怎样用,该不该用,很难有一个可以清晰划定的标准,而只存在于历史学者的专业直觉之中。这不容易把握。这里介绍余欣老师的作品,可供观摩而不易模仿。就好像米襄阳的草书,看上去“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但不是给初学者临摹的。学当然要学的,但还要有很多年的修炼。如果你一开始就着意学米,你写出来的东西肯定是鬼画符。

七、再论史料的运用:正史

让我们转过来谈常规史料,例如正史。徐冲老师认为,无视或者不能正视正史,是“十分偏颇的”,但我们也“需要从更多新的角度来对正史文本进行重新解读”。这就提到了常规史料运用的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不能舍弃,一是必须出新。

用正史,徐冲老师是当之无愧的代表。他是真正的正途出身,山东省试的榜眼,进为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外放到松江府,到了复旦。他的论文题目是明确定义的——“皇帝权力起源”。他的主要史料来源于正史,除了少数几处如北魏李晖仪等人的墓志铭外,他并没有用多少稀见史料,但是他匠心独具地考察了“群雄传”、“外戚皇后传”等,从纪传体书写方式中的“结构性存在”的变化,设立一个新的角度看皇帝的权力。读正史读出新意的最著名的例子,是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用三句话把《史记》中对孟尝君的称赞全部颠倒过来,畅发“得士”的重要,说孟尝君过不了关找人学鸡叫,不过是“鸡鸣狗盗之雄”。但是,这不是治国理政的办法,而“得一士,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孟尝君不能得士,正是因为他和鸡鸣狗盗之徒沆瀣一气,“此士所以不附也”。王安石不愧是“拗相公”,喜欢唱别调。徐冲老师这篇文章不一样,他并不着力推翻旧说,而是在对纪传体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用的是正史,但读出了别人没有读出的东西,这和他清楚地认识到正史自有其“核心地位”有当然的关系。《史记》是我们最重要的看家本领,通读“上三史”曾经是历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结合现在资讯数量激增的情形,有时通读原文会占用大量的时间,势在难行,因此我想起王伯祥编写的《史记选》,从官职到地名到读音到文化常识全都有,或者陈正宏老师的《史记精读》,如果我们每天读一段,当大部分段子都朗朗上口,小部分段子能够背下来,以《史记》为功底的基本功就扎实了。

八、语境

读书、收集资料,下一步好像就是“为我所用”,殊不知史料并不能用来说明既定的结论,正相反,结论只能从实际拥有的史料中阐发出来。过度解释,牵强附会,这在大家也在所难免,而我们要特别警惕的是,对史料作脱离语境的发挥。

张智老师研究的是一位法国思想家,这本书是对于这位思想家的反思,但是这个思想家在当时法国革命的时候,思想极度地变化。如果你要准确把握当时这些人的想法是怎么来的,你一定要知道当时的背景,一定要注意语境。所以有的时候我们就把历史上的事情和现在的事情作横向比较,或是一种很简单的比较。比如说你跑到美国,看到美国天气这么晴朗,污染这么低,中国污染怎么就那么高,这就是个很愚蠢的说法,因为两个国家发展的阶段不一样,美国工业革命的时候,污染也很严重。污染是要想办法治理没有错,但是不值得你大惊小怪。你如果有机会到匹兹堡,别人很快就会告诉你说,这个地方是一九四五年以前建的,那个地方是一九四五年以后建的,有什么道理呢?因为一九四五年之前的建筑表面是黑的,排放的各种废气已经把石头做的墙熏黑了,而且现在洗都洗不干净了。当时,匹兹堡是美国的钢铁工业中心。你如果读《福尔摩斯探案》,其中有很多篇都讲伦敦雾气沉沉,连马路对面都看不见,就模模糊糊看到一点光线,有一个犯罪的人跑到街上一下就不见了,因为雾太大了,人最多就只能看三米远。你知道《福尔摩斯探案》的创作是在一八九0年,实际的时间背景应该会更早一些,正好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

张智的座师李宏图老师说张智“沉静”,这对于领会史料的语境大概特别重要。在研究这位法国的思想家时,在了解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之后,深思熟虑以后,你才会对他有更准确的认识。这本书所要描述的,就是这么一个看来自相矛盾的转变:起初似乎要摧毁一切的法国人,后来竞开始试图回顾一部分已被遗忘的东西。

我们以为法国革命是很激进、很血腥的,但是后来法国革命一下就转向了,而且完全是向另外一个方向发展。或者说这个就是反动,那反动是怎么发生的呢?这个在书中有具体解释。所以恩格斯说,我们要求把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我们认为历史不是神的启示,而是人的启示,并且只能是人的启示。归根结底,就是把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我们要以当时的眼光来看,看当时的人、当时的事。就像提到亚里士多德时,很多人用一种很浅薄的态度看待他,觉得亚里士多德说的真是愚蠢到了极点,居然说地球是绕太阳转的。但是你想,你如果找一個三岁、四岁或者五岁的小孩,你跟他讲地球绕太阳转,他不能理解,你说太阳绕地球转,他完全理解。人类早期的认识就是在进化中发展的。你去试试看,你跟一个小孩讲这些东西,讲亚里士多德,他会有亲切的感受,但如果你跟他讲我们现在的哲学分析,连你自己都不知道在分析什么,小孩子就更不能理解,这些告诉我们,你做研究必须回到你所谈论的那个时代,读史料必须把它放到它所生成的语境中分析。

nlc202309012030

九、以大见小

马建标老师的这本书,是根据他写的博士论文《民初外交事务的政治化》所作的拓展,这是对民国外交史的一个研究。可是尽管民初外交有很多有趣的题目可以做,到了现在,经过史学家七八十年的努力,这种局限于政府文件和重要外交事件的研究遭遇了瓶颈,学界遂转向追求更深刻和更丰富的解释,在大的范围内看小的事件。马老师的研究,诚如他的座师金光耀教授说的,在于把外交史和国内政治结合起来,在于把政府决策行为和社会舆论,包括谣言的研究结合起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此书写了十年。马老师做外交史,做中国的北洋时代,十年一剑,依托的是外国列强入侵的大背景,追踪的是中国社会的反应;书名也突出了以“中国”为一方、以“帝国主义”为一方的对立,反映了他研究史学的视野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对北洋时期的历史研究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深化。将北洋政府的行为放到更大的背景下,可以看到作者对此命题有更深入的了解。

十、以小见大

“经筵”,是指汉唐以来为帝王讲解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它是为皇帝读书受教育而设置的。虽然由来已久,但到宋代始臻完备。程颐说“君德成就责经筵”,就把为皇帝讲解诗书这么一个看来颇像例行公事的宫廷活动,一下子提升到了“格君心之非”,教化国家最高统治者的品行作为的高度,赋予其与国家命运人民幸福攸关的重要性,这就为经筵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更广更深的背景。姜老师的文章正是通过经筵这一具体的历史现象来考察宋学这么一个大题目的。

第一章“缘起”,讲历史背景,在全文二百三十页的篇幅中占五十二页。要能巧妙地兼顾“小”和“大”,精确地安排详略特别重要,这是写文章的基础。我们现在写文章,电脑技术可以帮很多忙,它会告诉你写了多少字,供你时时留意。你一定要有清楚的认识,我这段应该是详还是略,要写多少字。有的时候,控制不了字数。敝帚自珍,就是以自己为主,看过的很多材料,一下子都涌了出来,就会写得很多,造成本末倒置,不知道重点是什么。作者侃侃然,下笔不能自休;读者昏昏然,不知其旨趣所在。所以一定要搞清楚,写这部分到底占了多少页,这二百三十页准备分配到哪些论题上。

第二章和第三章是讲“经筵”本身,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是讲它的影响。所以你看这个问题就复杂了,让我用一个小例子来说明姜老师文章的好处。杜牧《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写的是江南风景,“水村山郭酒旗风”,是很具体的,很典型的描写,我们现在早晨起来,往窗外面一看,就是这样的景色。但是如果你只看这个小景色,视野就会受局限,也不值得再看下去。而这首诗的下两句就拓宽了意境,扩大到对整个南朝的描写。我们知道,南朝佛教兴盛,诗人不事斧凿,自然地把读者从眼前的风景引到了对前朝的慨叹。

还是看杜牧的这首诗,如果光写“莺啼”、“水村山郭”以及“酒旗”这些意象的话,你可以想象,用电影的特写镜头是看不出什么的。但是如果你从这些景象向外延伸,镜头拉开,马上就能营造出烟雨江南的感觉,南朝遗留下来的许许多多佛堂寺塔在春风春雨中若隐若现,扑朔迷离。有人说这“四百八十寺”你怎么能够看得见,即便你看见了,那“千里莺啼”你又怎么听得见。但后人认为这两句是佳句,拓宽了意境,读诗不能仅停留在表面,只关注字面上的意思,要深入发掘作者想传达给我们的感觉和理念。

再回到这本书上,如果你专门研究“经筵”这项制度,只介绍皇帝怎么做,老师怎么做,是“坐讲”还是“立讲”,读什么书,书是怎么读,整本书就会变得很枯燥,很单一。但是作者把内容扩大了,扩大到这项制度对宋朝政治和文化的影响,“宋学”以及宋代读书人的自我意识,这本书的优势一下就反映出来了。

十一,小大由之

上文说的“由小见大”“由大见小”有点难。周兵老师的文章提供了一个解决的范例。他要讨论的,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即上世纪八十年代西洋历史学撰写旨趣的一个大的转向,按他的说法,是“一场国际性的集体运动”。当时欧美的历史学界提出了用文化观念看历史,大量引进了对文化人类学、语言学和其他文化要素的研究,几乎颠覆了传统的政治军事研究和以此解释历史进程的做法。从史学史的角度看,周老师要做的,是“二十世纪西方史学史的一幅全景”。

怎么在有限的篇幅里展示这种“全景”,又见树木,又见森林,这不容易。周兵的论文,分上下两篇,上篇谈新文化史的理论和方法,五章,细数这一转向的发生、理论来源、特点,以及稍后形成的流派或做法,确乎有“全景”的气象。下篇取五位在这一转向中领一代风气的历史学者,从彼得·伯克到罗杰·夏蒂埃,逐个分析,既是上文的例子,又是上文的补充;让读者一方面对上文的论述有更具体的领会,另一方面也扩张了视野。其中论娜塔莉·戴维斯,先是简要介绍了她的名著“马丁·盖尔”的故事,分析人物,进而讨论新文化史撰写中常常出现的“史料真实”和“历史真实”,即真假虚实之间的矛盾,最后归到新史观,具体而微;这样就完成了以新文化史的书写方式对新文化史书写方法的介绍。这篇博士论文兼顾大的“全景”和小的“细节”,匠心独具,确乎“小大由之”。他的座师张广智教授说,周老师的这本书同时具有“前沿性”和“创新性”,的确堪称佳构。

结语:史料和结构

这些论文给我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对于历史学研究而言,史料和結构是相依相成的两个要素。就好像要烧一味好菜,当然要有好的材料,当然要有好的烹饪技术,二者不可缺一。其实就是“烧什么”和“怎么烧”两件事,其意甚明。老生常谈,我自不应该赘述。但是真正了然于心,从容应付,却不容易做到。一个学习的方法,就是反复阅读这些范文,揣摩领会,其中的甘苦滋味,慢慢地就品味出来了。

史料资源 篇4

一、比较具体地反映了绥远省土地改革的情况,包括土地改革的具体时间、过程、方法及其成果和缺点等

例如,资料(1)“陶林县九个行政村的土改工作总结报告”(1951 年12 月31 日)[2]4中,详细记载了如下内容:

1.以行政村为单位,清楚地记载了陶林县九个行政村进行土地改革的具体时间:九个行政村的土地改革工作自11月16 日开始,12 月20 日全部结束。

2.详细地记载了这些行政村土地改革所取得的成果:①以自然屯或分片为单位,对九个行政村的地主255人,分别大小、罪恶多少,向其进行了面对面的说理斗争。在广大农民的诉苦、揭发下,扣捕了地主及反革命分子17人,搜缴了3支步枪、100发子弹和2枚手榴弹。②依法没收了地主的五大财产。计土地10万8739亩,耕畜662头,房屋981间,粮食1925绥石,农具1122件。③经过土改,整顿与健全了各种组织,壮大了农民队伍。农协会员原有4345人,运动中清洗了不纯分子,同时也发展了新会员1012人,现已壮大到4786人,占贫雇中农的50%。各村召开了妇女代表会,选出了妇女委员,发展了1552名会员。在民兵中清洗了85人,培养出积极分子505人。建立了九个村的宣传网,宣传员有305人。整顿了83个读报组,培养、发展了273人男女团员。各村建立了治安保卫委员会,对反革命分子进行了管制。总之,在各个组织中清洗了地主阶级代理人与其他坏分子,选出、培养了真正为人民办事的好干部。④生产自救有一定成就,如谢家村等村,由于工作组的领导与农民的积极努力已由重灾村变为轻灾村。据7个村的统计,有485人打井68眼,组织起跑运输车52辆,打柴、拾粪、做鞋等生产也很普遍。再如西沟子村31户灾户20天打井8眼,搂草4000多斤,拾粪20多车,妇女们做鞋42双,解决了很多困难。

3.记载了土地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1在没收地主财产时,有的村发生了捆、打、吊、冻等现象,还有的村庄连五大财产外的东西也没收了;再分配中不按照规定给地主分农具和粮食,不给或少给等。由于以上偏差导致地主中个别人有自杀的。发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干部中有认为斗大地主几下没关系,甚至有个别的干部还亲自动了手;不少干部不懂农民翻身后,如何向农民进行政策教育,克服农民“左”的思想。2整顿与扩大农会当中,有的村表现了关门现象。特别对一些觉悟不高、给地主寄放过财物的农民,因其觉悟慢暂不愿谈出隐瞒财产,即不让入会,忽视思想发动并将其关在门外。3生产救灾工作,虽有一定成就,但不够普遍。其原因之一是,土改办公室与生产救灾办公室的联系差,以致产生了下面步调不一致的现象。开始时未能普遍检查,致使有些村在代表会上虽作出决议,但没有很好地执行。原因之二是,有些干部认为土改重要,生产救灾不是自己的工作,还有一些干部存在着土改和生产救灾有矛盾的错误思想,怕贫雇农除外搞生产没人做土改。

二、史料为当代内蒙古民族政策与民族问题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

例如,资料(2)“清水河县樊山村土改中蒙汉团结的经验”[3]16中,首先,记载了清水河县樊山村蒙民具体户数及人口:樊山沟行政村共有蒙民17 户,其中雇农5 户,贫农9户,中农3 户,人口70 人。其次,阐述了清水河县樊山村蒙汉人民存在隔阂的原因:解放前,阐述了清水河县樊山村蒙汉人民存在隔阂是由反动势力极其凶恶,地主阶级不但对于蒙汉农民进行残酷的压迫和剥削,而且还挑拨离间蒙汉农民的团结所造成的;解放后,由于蒙汉双方存在的狭隘民族主义和大汉族主义观点没有得到克服,由此引起了蒙汉人民间的隔阂。最后,记载了结合土地改革诉苦、分配果实等过程,消除了蒙汉人民间的隔阂、达到了蒙汉人民间的团结,加强蒙汉关系的详情。并且进一步总结了要实现蒙汉团结,就必须领导和工作人员重视和宣传民族政策、贯彻阶级教育,蒙汉干部间的团结等基本经验。

再如,资料(3)“准格尔旗第十区土改中满足蒙古族群众的要求”[4]6中,首先,清楚记载了蒙古族贫、雇、中农以及小土地出租者和汉人一样要求土改的愿望及其占有土地、土地质量与收获、生活状况等具体原因。其次,基于上述情况,规定了在土地改革中,有关对蒙古族贫、雇农的优待政策。最后,阐述了执行这些规定的结果,即蒙古族人民由生活贫困而生活逐渐改善的同时,加强了蒙汉人民的团结。

上述内容,第一,反映了绥远省地区在历史上,由于清朝、北洋军阀、国民党等反动统治阶级强行开垦牧场、草地,镇压蒙古族人民的反抗,迫使大批牧民迁移山地、沙漠地带,造成了较深的民族隔阂,因而蒙汉人民间的民族关系问题基本上是土地关系问题;解放前发生的大大小小民族纠纷多表现在土地问题。通过土改,解决了历史上的蒙汉族间的土地问题,使蒙汉人民更加团结,建立起共同发展繁荣的新民族关系。同时,也反映了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一样要求土地改革的愿望。

第二,更值得注目的是,照顾了具有地区特征、民族特征和历史特征的绥远省蒙古族农民。其具体特征如下:绥远省是蒙汉杂居地区,土地改革时全省人口300 万人,其中,蒙古族人口委15 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5%,而汉族、回族、满族人口为285 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95%。在土地方面,仅耕地一项占全省总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加上山林、矿产、盐碱滩、鱼湖和草滩、牧场等产权,就占全省总面积的三分之二[5]11。绥远省蒙古经济生活和土地经营方面有其不同于一般地方的特点。在经济生活方式方面,多数蒙古族处于由牧业向农业过渡时期,尚不熟悉农业生产,生产水平底,并且也不习惯于农业生产。以经营农业为主,但不善务农或不参加农业生产,靠出租土地生活。例如,准格尔旗的蒙古族,出租土地户竟占蒙古族户数的90%,但出租额都很低。有些地方的蒙古族土地出租户甚至拿不到什么报酬,而使“二地主”从中摄取大部分或全部地租[6]117。因此,除了少数占有大量的好耕地的有权势的蒙古族地主剥削收入多,生活富裕外,多数蒙古族土地出租户出租的土地既不多,租金收入也较少,生活水平低。

第三,符合《绥远省蒙旗土地改革实施办法》(1951 年1月25 日)的第18 条规定“:在蒙汉杂居地区实行土改时,必须适当地配备蒙古族干部认真宣传与贯彻民族政策,合理处理尚存在的民族纠纷问题,充分发动蒙汉群众,联合进行土地改革斗争,统一分配胜利果实。”[7]57符合《绥远省关于蒙民划分阶级成分补充办法》(1951 年12 月5 日)的第3 条规定“:由于蒙民尚处于由牧业转向农业的过渡阶段中,农业劳动习惯与生产技术尚很缺乏,所有土地尚多依靠出租,因之在划分蒙民阶级成分时,对于出租土地者,必须根据其土地占有剥削收入与生活程度之不同情况分别对待之。”[8]58

三、史料为了解内蒙古地区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在土地改革中的成长过程及其作用,提供了以土改工作团为单位的详细资料

例如,资料(4)“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兴和县工委关于五、六、七三个土改区团的工作的报告”(1952 年2 月3 日)[9]11中,首先,详细地记载了兴和县31 个行政村建立了31 个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支部,发展了486 团员等数据。其次,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组织在土改中所作出的工作:在土改第一阶段了解情况,整顿组织;在进入划阶级阶段,培养青年代表,向群众讲解划阶级标准;在没收、分配阶段中,积极参加了没收、分配工作;在土改最后阶段,吸收青年积极分子加入团的组织,布置了生产救灾、监视地主、慰问军属等工作。这些内容,为研究内蒙古地区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提供具体的参考数据。

《土改通讯》是具有宣传、号召土地改革的性质的内部刊物,有其局限性。作为史料利用时,有必要与档案史料、口述史料进行勘比。但是,《土改通讯》较具体、详细反映了绥远省土地改革的内容,具有其他史料不可代替的重要价值。

摘要:《土改通讯》是绥远省农民协会编印、在绥远省实行土地改革的1951—1952年间发至土地改革工作组的内部刊物。《土改通讯》具有其他史料不可代替的重要价值。本文对《土改通讯》作了初步评介。

关键词:绥远省,土地改革,史料

参考文献

[1]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研究室.内蒙古的土地制度改革[M].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

[2]绥远省农民协会.土改通讯[J].(内部刊物、发至土改工作组)第四期,1952年1月16日.

[3]绥远省农民协会.土改通讯[J].(内部刊物、发至土改工作组)第五期,1952年1月30日.

[4]绥远省农民协会.土改通讯[J].(内部刊物、发至土改工作组)第七期,1952年2月14日.

[5]绥远省农民协会.土改通讯[J].(内部刊物、发至土改工作组)第八期,1952年2月21日.

[6]内蒙古党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办公室.内蒙古党史资料[G].第二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9.

[7]内蒙古党委政策研究室、内蒙古自治区农业委员会.内蒙古畜牧业文献资料选编[G].第二册(上册),呼和浩特,1987.

[8]内蒙古党委政策研究室、内蒙古自治区农业委员会.内蒙古畜牧业文献资料选编[G].第二册(上册),呼和浩特,1987.

史料资源 篇5

杨振英

何谓史料,据白寿彝先生主编的《史学概论》中的界定,亦即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痕迹”。史料汗牛充栋,从表现形式分有文献(文字)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人们对历史的了解和认识就是从这些史料中获得的。因此,史料是历史教学的基础,史料已经成为历史教学必须依赖的重要课程资源。可以这样说,任何一节历史课,都离不开史料教学这一环节。

那么初中历史该如何进行史料教学呢?史料教学中又该注意哪些问题呢?本文现就这些问题谈一点自己的观点。

一、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1.再现历史场景,激发学习兴趣。历史教学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但历史教材总是浓缩地反映某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它不可能在每一个历史事件的描述上像具体的史料那样反映得形象生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借助一些史料,再辅之以多媒体手段来体现,可以再现丰富多彩的历史场景,造成生动形象的直观感觉,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于历史认知的积极性。

2.有效运用史料能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

英国历史教学法专家汤普森认为,历史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探究历史的方法。而要让学生掌握探究历史的方法,就必须让他们像历史学家一样,运用史料作为证据来进行历史的研究活动。当然,这并不是要将学生培养成历史学家,只是让学生借着某些运用史料的特定练习,把握历史学家对待史学的一些态度和方法。

3.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培养

人文精神是指人们在掌握人文知识过程中,对人类文化内在价值和意义的理解、升华,它主要表现为形成了人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人格情感、思维品质,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等精神层面的东西。当今社会人文精神的缺失,已产生了不少社会问题。历史教学应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以符合文科教育的真谛。历史教育不只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是生命的对话,心灵的对话。而要做到这一点,不借助于史料不行。因此教师应用具体生动的史实,使学生在头脑中构成立体意境,从而得到陶冶情操的目的。历史学为当代人提供无数因执着于崇高的信仰而使生命放射出光芒的志士仁人的典范。由于课本篇幅所限,他们的社会活动不能具体展开。教师如能适当补充有关史实,将那些志士仁人的典范事例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时候,怎能不使孩子的心灵受到震撼?史料在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方

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史料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 1.充分利用教材中选取的史料

对于课本中的一些史料,有的教师采取的是有时间则讲,没时间就不讲的方式,其实不然因为这些史料基本上都是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选取的,具有情境性、典型性、深刻性和启示性,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围绕教材的重、难点内容,选取具有典型性、情景性、深刻性和启发性的史料,然后,在备课时将这些史料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反复斟酌,使其融入教案之中,以实现重点解决、难点突破。在教学中有目的引导学生在读懂读通的基础上分析史料,最大限度地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结合内容简明扼要回答思考题,充分发挥史料应有的作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例如,教材中有一段史料摘自林则徐上道光皇帝书:“(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依据这则史料所提供的信息,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四个问题:林则徐是针对什么事情向道光帝上书的?他有何主张?根据所给史料,回答他提出这一主张的理由?道光帝因何接受了他的主张?如此设计问题就将课程教学三维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既拓展了教材的内容又挖掘了教材的深度。

2.精心准备,恰当地补充课外史料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初中历史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课堂上补充一些生动有趣,绘声绘色的史料,可以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诱因。例如,讲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时,可以补充一幅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此联为当时一位爱国人士所撰,题于北京城门,讽刺慈禧不顾民族利益大搞庆典的丑恶嘴脸,从而也认识到清政府的腐朽。还可以补充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可以此体会当时人民的悲愤心情。补充史料,关键在恰当,恰当的史料关键在选择。这就要求教师广泛阅读,平时注意积累。

3.加强学生对史料运用的指导 首先,加强研读,加深辨析理解。

无论是教材史料还是补充史料,无论是文字史料或是图片史料等,教师都应在备课时读透读懂,并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读透读懂,特别是教材中的重要史料,要指导学生“细嚼慢咽”,对一些冷僻字的读音、字义或难懂的典故,教师要给予讲解,确保学生读懂。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史料所蕴涵的意思,指导学生辨析其中哪些内容可信度较高,哪些内容不太可信,使学生掌握一般的研读和辨析史料的方法。

其次,精心设问,指导信息提取。

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史料,提取有效信息,呈现史料时应同时出示精心设计的问题。问题既是史料研读的目的,也是理解史料的一种途径。教师应指导学生读懂问题,再带着问题去读史料,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寻找史料中相关的内容,尤其是寻找相关的关键词,从而提取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有效信息。

第三,分析归纳,强化史由证来。

在前两步工作的基础上,教师应点拨学生分析、比较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并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归纳、概括从史料中获得的认识,最后,结合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整个过程体现的方法就是史学研究的一般方法,给予学生的是“历史”和“证据”不可分的概念,强化了“史由证来”的意识。

4、条件允许的范围内,由学生自己动手搜集史料

例如讲完辛亥革命后,可设计这样的问题:有人说“辛亥革命胜利了”,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为什么?学生通过自己搜集材料,得出结论,逐步培养其独立判断的能力。当然,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中应该注意向学生传递一些历史学的核心概念,如历史的真伪、史料的价值及研习历史的探究精神等。

三.史料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初中历史史料教学有多种方法,但在实践的过程中我认为以下问题值得关注:

1、史料要真实可信。历史教学要有科学性,我们不能把错误的史实和观点灌输给学生。在教学中我们要确保选择的史料真实可信。教师工作繁忙,不可能去核对大量的原始材料,一般说来我们可以从以下途径搜集较为真实可信的史料:

(1)从不同版本的教材中搜集。新课程下“一标多本”,各地的教材版本所选取的史料侧重点有所不同,完全可以互相参考,为我所用。教材是最重要的史料资源。在课改推动下,历史教材内容丰富多彩,除了正文部分外,新教材还增加了新颖的栏目,如“动脑筋”、“材料阅读”等,还有丰富多彩的图片,有生动的故事、优美的诗歌、通俗的民谣、文物古迹、名人名言等。这一类史料源自教材真实可信,是教师补充史料的首选。它们直观形象,对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有一定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们要合理地利用这些史料,潜移默化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

(2)从试题中收集史料。这类史料正是极为代表性的史料,也是最具有实用性的。毕竟教师不做题,不积累题目就难以与中考衔接,只有不断地更新题目,才能获得教学的养分。考试中大量的素材是很好的教学资源,利用考试时出现的史料为学生进行详细的解析,并将其提前地应用于课堂的教学,这对于加强学生的印象和试场应战能力是极为有效的。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有利于史料的收集整理和运用,教师平时也应当悉心整理,适时总结。

(3)从教学刊物、历史书籍中搜集。历史教学刊物、历史书籍中都有大量的史料,教师也可以留心搜集,如斯塔夫里阿若斯的《全球通史》、帕尔默的《现代世界史》等都是很好的

2、史料的选择要精确要有意义

梁启超说:“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由此可见,史料是研究历史和从事历史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恰当的史料选择有助于突破历史教科书编纂的局限性,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本来的面目。但是,面对众多的历史材料,选用哪些史料才适合于中学生的接受水平,才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就需要历史老师进行认真的考虑。如何选择最有价值的史料,反映出一个历史老师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功底,也渗透了历史老师对这段历史的理解和感悟。一个优秀的历史老师首先要搞清楚自己所要讲授的历史,然后再思考怎样传授历史。这就首先要求历史教师博览群书,以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其次,要善于思考,“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形成自己的一套比较完整、系统、精深的专业理论。再次,要做一个有心人,“处处留心皆学问”。

3、史料教学要加强学生参与

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资料,其意义并不只是教师把史料拿来进行解释和阐述,而是要提供给学生,让他们进行分析、比较、说明、论证,解决具体的历史问题,进而习得并掌握一定的历史研究方法,形成一定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对史料的解读精彩新颖、分析透彻。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如果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和储存,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学习历史的本来意义,甚至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使学生对历史感到厌倦,丧失学习历史的兴趣,实际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如何调动学生在史料教学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要选用适合中学生认知水平的史料,考虑到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知识储备水平等。其次要“搜集、编排一些以史料为基础的问题,让学生在解答过程中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和方法,自己去进行判断,得出结论。

史料资源 篇6

【关键词】史料 史料教学 存在问题 搜集 选择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051-02

在新课改和新高考背景下,史料教学可以看作是最能体现新课程理念和提高学生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鉴于高中历史教学中关于史料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探索如何搜集和选择史料,有效的运用史料教学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史料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师对史料教学中涉及到的与史料相关的常识认识不清。比如:什么是史料?史料有哪些类型?选择史料最基本的原则是什么?很多教师往往单纯的认为史料就是文字史料,只有从专著中节选的文字史料才是合格的史料,因此教学过程中引经据典使用大段文字史料,其他史料很少涉及。

第二、教师仅仅把史料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工具,没有考虑到史料要为新课改和新高考服务。不容否认,历史教学中涉及的名胜古迹照片、历史人物图片、漫画、影像资料等资源因具有良好的观赏性会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但是,作为历史教师,史料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在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之后能否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如果单纯的只是要通过史料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史料教学的真正目的则被忽视了。

第三、教师在史料教学中对于史料的取舍有不当之处。由于在授课前没有对史料进行仔细的选择和取舍,由此在授课过程中出现大段堆积史料的现象,从而导致教学过程中时间安排不合理。不仅如此,由此导致教师对于史料的运用经常是有时间则讲,没有时间则略过不讲,从而使得教学过程显得混乱、不系统。这种状况不仅不利于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完成,而且不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和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四、教师往往单纯地将史料作为教材中所述内容的证明材料。事实上,高中历史教学运用史料不是为了证实教材中所写内容真实与否,而是要通过史料让学生更好更深入地理解教材内容,要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不仅如此,运用史料教学有助于使学生正确的树立“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治史意识,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理解及分析能力,这才是史料教学的基本任务和根本目的。

第五、在史料的选择上,部分教师基本局限于使用教材中的文字或图片史料,很少涉及其他课外史料。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史料教学的形式则是对课本内文字史料简单的解读,而很少涉及对课外各种史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利用。这种状况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基本能力的提高。

第六、史料教学没有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辅助作用。许多教师往往在学案教学时使用史料教学,将大量资料印在学案中,这样不仅浪费资源,也没有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辅助作用。此外,由于各地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同,有些地方学校由于教育资源落后,还没有实现每个教学班配备一套多媒体设备,不能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二、史料的搜集

史料教学的基础是史料,教学中需要的史料从何而来,如何搜集到更多更有效的史料?

第一、立足于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史料。

第二、精心选择课外材料,作为教材史料的补充。

第三、注意利用教师教学用书及课外习题总结收集史料。

总之,史料搜集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教师要针对不同的问题将相关的史料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搜集、整理、归类,以便更好地服务教学。长此以往,就会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资料库。

三、史料的选择

史料教学中所需史料的搜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搜集史料和使用史料时教师要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应该说,史料的选择是史料运用的一个前提,只有选择好史料,才能很好的运用史料,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史料的选择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注意所选择史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教师在选择史料时,大多都使用教参或是网上资源,由于教参或网上资源一般没有资料出处,其真实性和可靠性很难保证。特别是一些史料往往被“断章取义”地加以利用,如果选择这些史料就会造成对历史事实错误的认识。因此,教师在选择史料时要学会取舍,对于不能确定真实性的史料坚决不用,以免误导学生。

第二、史料的选择要坚持适度的原则。首先,使用史料的频次要适度,史料的运用要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展开。一方面,毕竟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如果史料运用过多而没有时间进行解析,也会给学生造成很重的阅读负担。另一方面,一堂课内容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需要史料。因此,面对大量史料,教师应该注意合理取舍,围绕教材的重难点和课程标准,选用典型性、启发性和深刻性的材料作为问题素材,有的放矢的对学生进行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其次,选择史料的长度要适度。图片、表格等史料问题不大,但文字史料的选择绝对不能过长,过长就会影响学生的阅读分析,一般以100字左右的材料为宜。当然,如果根据教学内容选用字数较多的史料时,教师就要根据学情适当的将材料中需重点关注的词句进行标示,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材料的主旨。再次,一节课选择史料的数量要适度。一堂课中史料运用绝对不能过多,针对某一个问题用史料时,最好是使用一两则史料就能概括得出相关所有的结论,而不是用一段材料得一条结论。

第三、选择的史料要能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情感。新课程三维目标之一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在使用史料教学时也要注意选择的史料要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史料教学不仅能利用史料增长学生的知识和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素养,更能通过史料将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因素传达给学生,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让学生逐渐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品质。

第四、对史料分析要有科学性。运用史料教学选取的史料就要做认真的分析,而且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分析的过程中要用词准确力求科学。

高中历史史料教学已成为新课改和新高考背景下历史教学的一种趋势,如何有效地运用史料教学,仍将是我们高中历史教师不断探索实践进行研究的课题。总之,教师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搜集和整理史料,能够积少成多最好形成自己的资料库。在史料选择上考虑学情做到适度,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科学的阅读和理解分析史料。

参考文献:

[1]沈茜苓.谈史料教学在中学课堂上的运用[J].教学研究,2009.4.

[2]戚青平.高中历史教学应重视史料教学[J].备课进修,1999.2.

转变观念拥抱史料 篇7

可以说在历史教学中实施基于史料的探究式学习, 是转变教与学方式的关键和有效途径。但是现实的历史教学存在一定问题:1.忽视史料:不愿接触, 耗时难懂。2.史料欠缺:完全依托教材, 知识狭隘、枯燥、死板。3.史料堆砌:无针对性、无深度。4.史料运用:盲目, 不能充分挖掘有效信息。5.史料质疑:过于依赖, 不敢存疑、质疑、不敢批判。

历史学科所具有的独特性质, 使其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这些课程资源包括文字资料、影视资料、历史文物、历史遗址、遗迹等。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历史课程标准的实现、我国历史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我国, 长期以来, 课程资源被简单地理解为教材、教科书、参考书等文字材料, 而没有想到其他可用的课程资源。

墓志史料价值初探 篇8

一、我国墓志资料情况

墓志资料的广泛搜集与汇编始于清代。清末民初一批金石学家十分重视对墓志资料的搜集与集结整理工作, 尤以罗振玉为代表。罗振玉, 江苏淮安人, 曾在清廷及伪满洲国任官, 利用职务之便, 搜集了大量包括墓志在内的碑刻资料, 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归理和研究, 在墓志方面曾结集整理《芒洛冢墓遗文》、《恒农冢墓遗文》、《六朝墓志菁华》等十余种。但清末民初限于考古学方面尚未成熟, 时局也较为动荡, 所出墓志毕竟有限, 对墓志方面的整理与研究尚处于发端阶段。新中国建立后, 民国期间传入我国的西方现代考古学经过多年的发展, 已具备相当水平, 反映在墓志方面则表现为大量墓志资料被发掘。这在客观上要求考古学界系统整理出版这些墓志资料, 进一步为科学研究服务。这一时期墓志资料结集出版出现了井喷效应, 举其大端, 大致有赵万里先生主持整理, 由科学出版社1956年出版的《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 该书共收录了自汉至隋墓志609方;由上海古籍出版社自1992年陆续出版的由周绍良先生主编的《唐代墓志汇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 收录唐代墓志5000余方;三秦出版社自1994年连续出版了9辑由吴钢主编的《全唐文补遗》, 以唐代墓志资料来补充《全唐文》的缺漏;文物出版社1989年出版了武志远、郭建邦据民国遗老张钫先生所藏墓志, 汇编成《千唐志斋藏志》, 共刊墓志1360方;中国书局及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分别出版赵军平主编的《邙洛墓志三百种》和《河洛墓刻拾遗》两书, 分别收录墓志306方和509方;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10月出版杨作龙、赵水森主编的《洛阳新出土墓志释录》, 收录墓志170余方;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出版由中国文物研究所和各省文博单位分省联合编著的《新中国出土墓志》, 数量巨大, 堪称宏富。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北京图书馆金石组分朝代整理的《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 计101册之多, 可视为对我国出土墓志资料收集整理集大成者[1]。

由于大量墓志资料的汇编出版, 促进了历史研究中利用墓志资料的便捷, 先后出现了一批相关成果。但由于墓志资料毕竟是以私人修撰形式出现的, 规范性、严肃性均不能与官方史籍相提并论。

二、墓志资料史料价值

墓志资料是当时人追述死者生前事迹的, 里面包含有死者的籍贯、祖望、经历的较大的事件以及去世地及丧葬地。如果对大量的墓志资料进行细致归理, 会发现它对我们历史研究工作有颇多裨益。

1. 对历史人物的研究的作用。

我国古代有一套完善的正史修撰制度, 它保证了每个朝代的历史都能被记载并保存。但正史修撰由于资料丰欠及修撰者取舍的标准和原则等问题, 往往造成许多重要历史人物并未有传记留下, 抑或是即使有传记也记载得语焉不详或以附传的形式列于祖辈或父辈之后。这对历史研究来说是一大憾事, 但墓志资料使这些遗憾得以弥补。如历西魏、北周、隋三朝的司马融是三国时期司马懿的后裔, 在隋代时曾任洋州刺史, 对研究司马家族世袭意义重大, 但《隋书》等史籍并未为其立传。2008年5月, 在山东省孟州市西北石庄乡雷河村发掘的《大隋使持节仪同三司洋州刺史鲷阳公墓志》弥补了这一缺憾。该墓志对司马融的曾祖、祖和父记载颇详细, 再借助《魏书》等相关史籍, 可以清楚理出从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至司马融这一脉的世系。该墓志还较详细记载了司马融分别在三个朝代经历的大事和任官情况。这些均可以补正史之缺[2]。再如五代时期的藩王李从曮, 任凤翔节度使二十余载, 位列藩王, 地位显赫, 是五代时期重要的历史人物。但惜甚, 《旧五代史》和《新五代史》对其记载仅以附传的形式出现, 语焉不详, 对我们进一步了解这样一个历史人物带来极大不便。而珍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中的《李公妻朱氏墓志》拓片, 却从某方面弥补了这一遗憾。墓志中所载李从曮家世、其父李茂贞与朱友谦联姻及李从珂凤翔起兵都可补正史记载的缺略, 同时解决了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 对五代史史料充实很有意义[3]。

2. 对历史事件的研究的作用。

正史除对历史人物的记载存在缺陷, 对历史事件的记载亦存在这方面问题。故我们在考察历史事件细节时, 往往苦于无从寻找资料支撑。但墓志资料由于具有对墓主人歌功颂德的特点, 故较重视发生于墓主人身上较大的历史事件, 通常记载比较详细, 可以弥补正史的上述缺憾。如唐朝与高句丽发生过多次战事, 直至总章元年 (668) , 在唐朝军队南北夹击下, 高句丽灭亡, 唐朝在此建立安东都护府。在这一系列战事中, 高句丽将领的投诚事件为数不少。但史书对这些投诚事件缺少较为详细的记载, 致使想要了解这方面历史困难重重。但1989年在西安市东郊出土一方《大唐右领军赠右骁卫大将军李他仁墓志》却为这方面研究提供了个案材料。通过对墓志的考证, 能理出李他仁在高句丽灭亡之前任高句丽的栅州都督一职, 当李勣乾封元年 (668) 年攻打高句丽时, 感觉前途渺茫的李他仁向李勣投诚。而且在接下来的战事中, 李他仁都发挥了很大作用, 特别是平壤战役, 他身先士卒, 为最终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除此, 他还参加总章二年 (669) 征讨高句丽移民叛乱的战争。这些都很好弥补了两《唐书》和《资治通鉴》缺少相关记载的缺憾[4]。

3. 对历史地理研究的作用。

正史通常都专列《地理志》记载一朝地理情况及沿革, 专门记载地理的古代典籍亦为数不少。但这些对地理的记载, 往往限于大的地名及具有重大意义的地名, 而一些街衢里巷地名却缺乏系统记载。墓志资料对墓主人逝世地点及丧葬地点的记载相当详细, 且均为当时人记载当时地名, 可以视为第一手地理类资料。利用这些地理资料补正史地理志及地理类典籍的不足毋庸多言, 而且可以利用这些资料校勘订正正史地理志及地理类典籍的失误。兹举例如下。宋敏求《长安志》在长安县条记载, “义阳乡, 在县西南二里, 管布政里”, “布政里”在隋为“隆政里”。但1992年8月, 长安县文管会入藏的隋大业三年《前陈沅陵王故陈府君墓志》载志主“粤以其年 (大业三年) 岁次丁卯六月戊寅朔七日甲申葬于大兴县义阳乡贵安里之原”[5]。隋京兆郡分长安县和大兴县, 义阳乡到底是如《长安志》所载在长安县还是在《前陈沅陵王故陈府君墓志》所载的大兴县?《长安志》虽为宋代地理专家宋敏求所撰, 而且作者此作考证极精细, 但宋敏求毕竟是宋代人, 离隋代已间隔唐及乱世五代, 而对隋代京兆两县的划界情况也未必能精确掌握。而此方墓志资料为大业时人撰写, 为当事人记当时地理情况, 不当有误, 因此订正《长安志》误将义阳乡记入长安县, 此乡应在大兴县。

4. 其他。

墓志资料记载内容丰富且繁杂, 故有上述史料价值外, 还有其他史料价值可供使用。如对某个朝代的社会风俗的记述, 社会风俗是历史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但史料记载方面并不理想, 特别是唐代以前的史料, 由于本身数量不多, 这方面问题尤为突出。借助墓志资料, 可以对古代某地风俗有所了解。还有对我国古代职官的记载、对佛教等宗教信仰的记载, 都能为我们所利用。

三、利用墓志资料应注意的问题

如前所述, 墓志资料对历史研究意义重大。能够对历史事件研究、历史人物研究、历史地理研究提供大量史料, 而且有些史料是正史中不可能出现的。但毕竟墓志资料为私人撰写, 没有撰写正史那么严格。因此我们在利用时, 也有问题需要注意。墓志资料为私人撰述, 有一定的随意性, 一定要注重考证。如在述及死者籍贯及祖望时, 由于攀附名门望族是人们的普遍心理, 因此墓志资料中的这方面内容是最可能出现问题的, 我们引用这方面资料时一定要非常审慎。如果遇到非要用到这方面史料时, 一定要经过认真考证, 能够在正史中得到印证, 抑或在正史中得到一些蛛丝马迹的佐证, 否则最好不用。

另外对死者经历的重大历史事件的记载也要有一定的警惕性, 因为撰写墓志免不了对墓主人进行夸耀, 特别是离的时间越久远, 越容易出问题。在这种情况下, 同籍贯、祖望一样, 我们应当作必要的考证, 能够印证的就可放心引用。如果不能得到印证的, 我们也不能说它一定是虚假的事件, 因为墓志铭涉及的人物类型多样, 有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士, 他们在正史及一些史籍资料中有记载。但更多的是一些普通人士, 想要在正史及相关史籍中找证据的可能性不大。我们引用这些资料时一定要将资料情况交待清楚, 下结论时留一定余地。但有一种情况比较特别, 离死者去世较近的事件, 通常情况下较熟识的人都知道, 撰写墓志时, 在这些事件上不好做手脚, 因此可信度较高。

由于现代考古工作的进一步展开, 大量墓志资料被发掘并汇集成册, 为我们历史研究者提供了拓宽资料的途径。由于墓志资料记载信息的丰富、庞杂, 可以为我们研究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地理及制度史等方面提供大量有用的史料, 推动史学研究的发展。但在利用墓志资料时也有需要注意的问题, 因墓志资料为个人撰述且多为死者歌功颂德的, 故使用这些资料时一定要做好考证工作, 保证我们的研究在正确的史料支撑下进行。

摘要:墓志是记载死者生平的一种碑刻资料, 信息丰富, 有大量正史资料没有的史料, 对进一步研究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地理及制度史等意义重大。但墓志为私人撰述, 不像正史记载那么严格, 因此在运用这些资料前要做好考证工作。

关键词:墓志,史料价值,地理志

参考文献

[1]张小永.隋代鹰扬府新考订[D].陕西师范大学, 2005.

[2]罗火金, 刘刚州.隋代司马融墓志考[J].中原文物, 2009 (3) .

[3]王凤翔.跋五代李从曮妻朱氏墓志[J].文物世界, 2009 (1) .

[4]拜根兴.唐李他仁墓志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社) , 2010 (1) .

当前史料教学的误区 篇9

一、史料教学缺乏常态化

史料教学虽然呼声较高, 但是实际的课堂教学情况却让人很无奈。面对新课改, 一些历史教师依然深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 对于史料教学浅尝辄止, 课堂教学依旧是披着史料教学外衣下的“灌输”式教学。学生被动学习的习惯依然未能改变, 课堂教学枯燥乏味, 教学成了老师的“独角戏”, 学生历史学习能力更是难以得到提高。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面对新课改的要求, 许多教师还缺乏思想上、理论修养方面的充分准备。此外, 由于教学内容量大、时间少、课时紧、教学条件差等诸多现实条件的限制也让很多老师底气不足, 望而却步。在为数不少的历史课堂上, 史料教学被迫成为“语言上的巨人, 行动中的矮子”。

二、历史课变成了彻底的“史料课”

大部分历史教师是很清楚史料教学的重要性的, 并且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都有尝试, 但是将历史课堂变成了“史料堆砌”的课堂的情况屡见不鲜, 对于史料“数量”的追求超越了对于“质量”的要求。

为了追求创新, 教师对教材中【历史纵横】【资料回放】等素材往往轻描淡写, 不做过多的分析理解, 把注意力重点放在了课本以外的史料上。引用史料时多奉行“拿来主义”, 凡是和教材内容有点联系的史料就不加修改地照搬使用, 导致史料与课本基本问题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 且数量过多。致使课堂上一段段文字和一幅幅图片组成的史料课件取代了教师的主导地位, 引用的史料难以引起学生共鸣, 不仅教学效果差, 还大大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三、史料教学模式单一

运用史料辅助完成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 更是一项教学艺术。这就需要教师课前认真分析, 针对不同的课型和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灵活多样的史料教学模式。

然而, 在具体的听课和观摩学习中不难发现, 史料教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仍旧缺乏一个科学的操作模式。绝大多数的老师狭隘地认为, 所谓的史料教学, 就是教师在课堂上提供图文材料, 并提出问题, 学生回答。这种“一刀切”“以不变应万变”的史料教学形式, 既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 也违背了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会学生学习”“学生自己学会学习”的主导思想和目标。史料教学设计目前仍停留在以教师的“教”为中心, 而非以学生的“学”为中心, 教学设计依然缺少引导学生提取信息, “生成问题”的环节, 致使史料教学只有空架子, 而无实在的精神内核。

四、史料教学功利色彩浓重

由于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 大多数历史教师依然是将史料教学作为传统历史教学的一种辅助, 对于史料的研究和运用也多以高考模拟试题或者历年高考真题为主, 功利意图浓厚。史料的运用缺少对于史料的运用策略的研究, 为了实现史料教学的形式, 而把整节课弄得支离破碎。在引导学生解读史料的过程中, 教师更多地是采用“以论带史”“先论后史”的方式, 将史料作为论证“史识”、论证教材内容的依据, 忽略了学生自己对于史料的阅读、思考和分析, 这些史料教学过程中的严重失误不仅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和历史学习综合能力的提高, 也制约了教学效益最大化的实现。

史料——历史教学的基石 篇10

一、史料教学法的价值

1. 史料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

历史学科本身不是一门艺术而是一门科学, 科学研究以“实证”的事实为前提, 以发现这些“实证”的事实之间的因果联系为己任。历史是建立在经过考证的、真实的史实基础之上, 而不靠杜撰和艺术夸张。史料用以证明史实的存在, 史识在探究史实的因果关系中形成。由此可见, 史料是历史学科的基础, 史料教学是历史教学的基石, 也是培养学生证据意识, 论从史出, 史论结合, 形成研究历史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主要手段。

【例1】在教学必修二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时, 笔者选择了2007年我国打捞出的宋代沉船“南海一号”中大量文物图片进行论证, 使学生对“宋代对外贸易发达”这一知识点的认识还原成了真实的历史, 而不再是停留在大脑中的一个单纯概念, 表明长期坚持以史料为依据进行历史教学, 有助于学生形成不盲从、不偏信、敢于质疑的思维品质, 形成探讨历史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 凸显了历史学科作为一门科学的价值。

2. 史料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

思辨是一种高级的认识能力和一个理性思考的过程, 历史思辨就是用辩证的方法去认识历史问题, 进而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现实问题和认识、预知未来, 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能力。史料教学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身临其境、亲自参与的感知过程, 即以史料为依据, 通过教师的质疑, 使学生调动深入思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训练思辨能力。这是达成历史课程教学能力目标的一个重要方法。

【例2】在学习必修二第3课“宋代商业空前繁荣”这一知识点时, 笔者用了以下四则史料:

材料一

材料二“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 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 通晓不绝。……盖都人公私荣干, 夜深方归也。”

———《东京梦华录》

材料三“政事之先, 理财为急。”

——宋神宗

材料四“不惜共利而诱大商, 此与商贾共利, 取少而致多之术也。”

——欧阳修《通进司上书》

然后, 笔者设计了下列一组问题, 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1) 观察材料一图片并结合材料二思考:宋代东京 (开封) 的市与唐长安的市相比有何变化?根据这种变化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 依据材料三和材料四思考:促使宋代商业空前繁荣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3) 结合必修一所学过的宋代官僚体制以及民族关系思考:宋代统治者对商业所持态度和政策的原因有哪些?

这样以史料为载体, 通过材料一和材料二引导学生进入历史, 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史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材料三和材料四以及第二和第三个问题, 步步深入、由表及里地不断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思辨能力的目的。

3. 史料教学法有助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通过介绍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 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使学生确立以人为本、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塑造健全的人格, 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 是历史教育的重要责任也是终极目标。一些文学艺术类史料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 是用艺术的表现手法再现历史, 这对于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验和培养具有独特的优势。

【例3】在介绍必修一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中五四运动的背景时, 笔者使用了著名的外交家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怒叱日本代表的电影片段, 当看到著名的外交家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机智而又义正辞严的一段讲演时, 学生被震撼了, 为顾维钧据理力争捍卫民族利益的行为热烈鼓掌, 学生的爱国主义的情感和民族责任感得到了强化。

二、史料的选择与应用要遵循的原则

史料教学法价值的大小与史料的选择和应用原则密切相关, 应根据不同类型的史料不同的特点, 区别对待。笔者大致将史料分为三类, 并采用相应的应用原则。

第一类:实物 (或实物图片) 、文献典籍与史学著述。这一类史料具有权威性、可信度较高的特点, 它们是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最为倚重的史料。例如, 出土文物和遗址遗迹的照片、二十四史等史学典籍、治学严谨的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所著《中国通史》、吕思勉所著的《中国通史》、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所著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著的《全球通史》、韦尔斯的《世界史纲》《剑桥史》系列等等, 还有一些专门著述中的史料, 在这里不一一列举。对这一类史料要多用归纳法, 摆事实讲道理, 呈现史料、确认史实、形成史识, 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思维习惯和证据意识。

第二类:历史纪录片。如央视制作的《中华文明》《世界历史》《百年中国》《中国史话》等。这一类史料中有实物、有真实的图片或场景, 但也有对历史的想象和再现, 所以使用时要慎重, 要注意所涉及的历史细节是否可信, 与第一类史料印证是否吻合。对这一类史料可以利用其生动、形象的特点,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同时训练学生从这些感性的史料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第三类:文学艺术作品, 包括电影、小说、诗歌、戏剧、广告、漫画、绘画等。这类经过虚构、夸张、艺术加工的作品, 未经专门研究, 不能把它们当做历史教学的第一、二手史料, 应用时主要采用它们能从侧面反映历史的功能, 选择截取其中的典型片段, 抓住最能说明问题的关键点, 引导学生挖掘出虚构背后的历史真实。

【例4】在讲述人教版必修二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中“资本主义萌芽”这一知识点时, 笔者截取了明代冯梦龙所著小说《醒世恒言》中的一个片段:施复夫妇的发家史。

夫妻两口, 家中开张绸机, 每年养几筐蚕儿, 妻络夫织, ……施复是个小户儿, 本钱少, 织得三四匹, 便去上市出脱。……那施复一来蚕种拣得好, 二来有些时运。……缫出丝来, 细圆匀紧, 洁净光莹, 再没一根粗节不均的。……照常织下的绸拿上市去, 都增价竞买, 比往常每匹平添许多银子。几年间就增上三四张绸机, 家中颇颇饶裕……夫妻依旧省吃俭用, 昼夜营运, 不上十年, 就长有数千金家事。又买了左近一所大房居住, 开起三四十张机, 又讨几房家人小厮, 把个家业收拾得十分完美。……

———《醒世恒言》

然后, 笔者以这个故事为切入点, 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认识资本主义萌芽。

(1) 施复夫妇与《天仙配》中牛郎织女各自进行手工生产的目的相同吗?它们分别属于哪一类经营形态的手工业?

(2) 施复夫妇在商业竞争中的地位如何?为什么?会对生产同类产品的其他手工业者产生什么影响?

(3) 依据图片和文字材料, 施复夫妇开起三四十张绸机后还亲自劳动吗?他们和织工之间是什么关系?

“资本主义萌芽”一类的知识点对学生来说较为枯燥和抽象, 通过文学作品易使学生的理解变得轻松, 有效地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 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红绿灯的自述下一篇:确定造价管理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