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考核评价

2024-08-02

体育考核评价(精选十篇)

体育考核评价 篇1

1、考核体系目的性、终端性太强

目前,体育运动技能的考核评价还是采用定性、定量的方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技能的评测,对其技术以及完成情况进行评定后,参考具体的分数指标来给出学生的项目成绩。这种评测方式主要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运动水平,是最终的评价。这样一来,就会使老师和学生把精力集中在这最后一次考核上。这一显性的、有目的性的指标,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体育学习与锻炼能力,一些本质的、隐性的效果无法达到。还有,这个评价体系有一个固定的指标,只能达到横向比较,在纵向上忽视了每个学生的差异性,如先天、基因、遗传、营养等因素。因此,会出现一些学生在体育课程上奋力学习锻炼,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但收获却不成比例,这些认真对待的学生就会觉得付出没有回报。同样的,这些固定的指标使有些不努力学习的学生发挥自己的小聪明,实行突击训练,不需要刻苦锻炼学习也能轻松达到标准。所以,这种评价不能很好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心理起到调节的作用,难以调动学生进行体育学习锻炼的积极性,更无法培养学生进行体育意识和体育兴趣的培养,甚至有些学生还会觉得指标太高,自己很难达到条件的心理状况。

2、理论考试的科学性、规范性的不足

很多高校体育课程的评测标准以技术掌的熟练度和身体素质两项指标为主。因此,考核内容对具体项目要求较为严格,这就导致了体育理论考试不够科学与规范,停留在对表层的考核。一些学校对于需要记忆的知识用其他方式来取代,比如简单地要求学生上交一篇关于体育方面的论文。众所周知,当代网络科技发达,很多学生从网上搜索下载一篇文章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他们对下载好的论文稍加改动或者原封不动地上交,都能通过考核。同时老师对于文章内容的重复率与研究状况并不做过多询问,对论文的质量是否符合学生的真实水平也不进行检测,只要能上交文章就能给成绩,起不到提高学生体育素质的作用。可见,这些状况正是与体育理论课缺乏科学性有很大的关系。一些高校的体育理论课内容空泛,由任课老师随意安排,没有统一要求,得不到重视。

3、综合体育能力考察不足

体育能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学生平时进行的专项体育锻炼、理论学习毕竟是很少。在这里,体育能力包括很多,比如:体育组织能力、裁判能力以及终身体育能力。在课堂上以及平时专项锻炼的时候,体育综合能力是很欠缺的。在课下,学生参与的各种体育竞赛、组织的体育赛事、参加的裁判工作都是对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良好的运用,进一步提高自己作为一个体育运动者的全面能力。况且,体育能力也是国家提倡的素质教育内容的体现。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发掘学生内在潜能,同时能让学生对自己产生肯定。体育能力的提高要多从课外着手,给学生自己足够的空间让其独自发展,体育老师再给予建设性的提议等。但是,这样对老师的精力要求也会比较高。高校是一个群英荟萃之地,只要学校和老师给予学生适当的激励和引导,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相信学生有各方面的能力,就能大大减少学校的压力,减轻老师的负担,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所以,当代体育考核评价标准里还是缺少了对学生综合体育能力的要求以及评测方案。

针对目前我国体育考核评价标准出现的问题,进行以下方法对以后改进方法进行展望:(1)实施过程评测方法。体育成绩的考核应当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每项技能进行均衡处理,对课程出勤率、学习的积极性、认真程度、学习方法、课外运动参与情况等进行综合评测。(2)多进行奖励评测。这样的评测首先要确立一个理念,那就是考试的目的不是为了分数,而是为了学生综合体育能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当代社会日新月异,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也将多种多样,这样也就对体育考核评价体系要求更加完善,以适应当代体育的发展。针对当代体育考核评价出现的问题,我们要更大力度地提倡素质教育,首先应该从体育考核评价体系着手,以培养学生兴趣和提高综合体育能力为目标进行改变。

参考文献

[1]宋长余.体育考核中的模糊定级法[D].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23.

[2]赖天德.试论素质教育与学校体育改革[J].中国学校体育,1998,(1).

[3]季庆宪.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下的教育关注仁[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2,(2).

[4]程杰.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考核的建议[J].中国学校体育,1999,(1).

阳光体育活动的考核评价制度 篇2

阳光大课间活动评价制度

为了使学生树立“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成长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的健康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我校的阳光大课间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以下考核评价制度。

一、活动的实施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为辅。让学生多练、多动,多给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时间与想象空间。

2、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以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应用,及时对教学内容和形式进行调整,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3、文体活动的实施与教科研工作、假日活动紧密结合,前者为载体,后者为训练提供条件。文体活动是学校体育与艺术课程的组成部分,教师在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时要给予充分考虑,要根据运动水平等级和艺术能力目标,合理安排有关内容和足够的课时。要体现教学目标的多元性、内容的宽适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和教学评价的主体性。

4、班主任是文体活动的组织实施者之一。班主任积极配好学校文体活动整体工作的开展,将文体活动作为班级一项重要工作,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加强学生文体活动档案资料的整理,为评价学生提供真实、完整的数据。支持专业教师的教学工作和活动的开展,班主任也应提高体育、艺术的修养,提高文体活动的管理水平。

5、体育、艺术教师是文体活动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要加强理论学习,改进教学办法,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正确指导其训练,为终身受益打好基础。

二、大课间活动的巡视和检查制度

1、在管理上我们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实施“扬长”教育,以情感教育为突破口。

2、在正面教育的前提下,多给学生以表扬和鼓励。

3、坚持从严管理,确实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中有信,严中有度。

4、嘴勤--勤说勤问勤提醒;眼勤--勤看看勤观察;腿勤--勤走动勤转转。

5、加强巡视和检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看到老师,消除不安全因素和不安全隐患。

6、加强巡视和检查,经常对学生进行点播,给学生以警示。

7、大队部负责检查。学校督导队员负责全面的检查,检查班级人数,器材的携带情况,教师指导情况和活动质量。

三、活动的评价

1、对学生评价 每学年评定一次。

(1)文体活动技能评定以各班现场表演和测试等方式进行。(2)对学生评定的登记分为:优秀、良好、及格。(3)对学生的评定由学校组织实施。

2、对教师(班主任、专业教师)评价

(1)教师从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学生考勤记录。

(2)有完整、真实的学生文体活动情况档案资料,并指导学生保存好自己的作品。

(3)教师应按学校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课时与教学目标。

(4)学校通过对教师听课、查阅教学资料、访问等形式,每学期对教师进行考核,并记入教师业务档案。

(5)教师履行工作职责情况综合评价。

四、注意事项

1、制定学校大课间活动和文体活动方案,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做到时间、场地、内容、学生和指导老师五落实。

2、落实责任制。

(1)学校管理人员都到操场参加活动,阴雨天负责检查各班级的活动,及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提高全体教师对大课间和课外文体活动的重视。

(2)班主任和搭班教师负责制。班主任必须加强安全教育,引导学生安全、文明、有序地参加活动,搭班教师要做好组织和辅导工作,配合班主任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

体育考核评价 篇3

初中 体育与健康课 考核评价

体育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校的体育教学必须把健康作为首要指导思想,并利用多样化的评价措施,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在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考核与评价是一个重要环节,它在其中发挥了导向与监控的作用。新课程强调的评价理念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倾向,而注重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意在培养具有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现在,本文就以体育与健康考核评价为例进行如下探讨。

一、对学生的学习考核评价应具有针对性

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评价标准,学习评价分为:绝对性评价、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与相对性评价相结合等三种模式,为了使学习评价能够真正发挥其激励作用,更好的实现体育课程的教学价值,《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评价方式应根据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情而有所不同。

1.考核评价知识与技能的具体标准和方法

对体育知识的评价应通过平时作业、课堂提问以及书面检测等方式进行,具体内容包括:①学生对体育价值及其重要性的认识;②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③学生对卫生与保健等知识的掌握程度。针对以上内容,可以根据课堂提问和书面测验的成绩给学生评定等级,等级可以划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及格、仍需努力等五个级别。对体育技能的评价应通过课堂观察和技能评定来完成,其内容主要包括:①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知识的运用情况;②对目标要求的运动技能的运用及掌握情况,也就是对所学技能的能力进行评定。然后根据课堂观察记录、技能评定成绩和学生的进步情况对学生进行等级评定,评定等级同样可以划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及格、仍需努力等五个级别,还可以对学生在技能掌握方面的进步和努力给予相应的附加分。

2.考核评价体能的具体标准和操作方法

对学生体能的评价可以采取课堂观察和实际测验来进行,测验标准可参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其中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优秀、良好、一般、及格、不合格,实际评价中可将“不合格”改为“仍需努力”,这样有利于保护体能较差的学生的运动兴趣,帮助他们树立达到目标的信心。对学生进行体能评价时,要综合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努力程度、进步程度等,面对学生的进步,要给予相应的附加分或激励性评语。

3.考核评价学习态度与参与度的具体标准

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行为是很难用定量的方式来评定的,主要通过平时的课堂观察、提问回答、问卷调查等方式给出评价,主要内容可以包括:①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的参与情况;②在运动过程中的投入程度;③在运动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况;④在体育运动中的进步程度;⑤在课外体育活动中的参与情况。然后根据平时的观察、记录、问卷调查来对学生进行等级评定,可分为五个等级:优秀、良好、一般、及格、仍需努力。

4.考核评价学习成绩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对于《体育与健康》的学习评价应采用多元化评价,首先,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做出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竞技体育,更不是选拔优秀运动员。其次,要考虑到体育课程的定位,依据课程的主要特点和教学目标(在发展学生体质健康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实践能力),全面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因此,在体现学生运动能力、技术技能等方面的分值比例应该略高一些,有利于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健康发展状况;而学习态度、运动参与度、健康知识、自我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分值比例应略低一些,这种做法的目的在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发挥其运动潜能,提高其健康水平。主要分值划分可参照以下标准:总分(100分)=体能(30分)+技能(30分)+健康知识与行为(10分)+体能和技能的进步(10分)+学习态度和参与度(10分)+情感体现(5分)+合作品质(5分),评分时应先按照百分值来计算,然后以五级评分制评定成绩。

二、考核标准应采取指标加评语的综合评价方式

在新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中,应注重将健康必备的身体素质和为了获取某种技能而需要的身体素质区分开来,在训练速度与力量等素质时,不能要求学生速度越快越好、力量越大越好,而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同时,应注重对运动过程的评价,如开学初期先对与学生健康素质相关的项目进行摸底测试,并将此作为原始成绩,然后在整个学期中进行期中和期末两次全面考核,依此记录下学生的进步程度。此外,应注意对不同的学习应采取不同的考核标准,注重评价方式和评定语气,意在肯定学生的优点,并给其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

三、评价反馈应采取“健康报告”的形式

对学生体育学习状况的评价反馈应采取“健康报告”的形式,制定《学生体育与健康报告书》,报告书上应标明学生的运动成绩、特长发展、健康状况、体育与卫生知识等各方面的内容,运动成绩一栏应注明合格或不合格,特长一栏应注明特长项目和目前的水平,健康一栏应注明学生体检项目的各项指标,报告书应以指标为辅、评语为主,将学生的各项信息清楚、全面、准确地反馈给家长,一改过去一张体育成绩单的评价方式,并受到了广大家长的广泛好评。

总之,体育与健康课的评价考核是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抓好体育教学研究工作的中心环节,直接关系到学校体育教学思想的完善与改进,因此,我们要努力改革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淡化分数的重要性,把我们的评价重点转移到和调节体育教学过程密切相关的过程性评价上。我们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评价的真正目标,体育教学质量也能得到促进,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和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佟铸,李贵阳.体育教学评价现状及改革趋势[J].体育学刊,2003,(03).

[2]赵玲.对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03).

[3]谭兆风.体育教学评价现状的不足及改善措施[J].体育学刊,2001,(03).

[4]张建华,杨铁黎.当代美国体育教学评价的改革[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01).

[5]王振兴.关于体育教学评价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4,(05).

关于中学体育课考核评价问题的思考 篇4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体育教育目的和任务的基本途径。体育教学工作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考核与评价一名学生在一学期体育学习过程中的成绩,是体育教学中一个关键环节。全面、准确、科学、可操作性强的考核与评价方法,不但能全面反映学生的成绩,同时又能很好地反映学生的身体素质、身心发育和健康状况以及体育卫生保健常识,激发学生上好体育课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学生体育课成绩的考核是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 当前中学体育课考核现状及问题

2.1 中学体育课考核与评价现状

现行的体育课考核评价体系是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推行的“结构考核”办法,就是我们常说的“四合一”考评方法,采用百分制打分,具体内容是:(1)体育课出勤率及课堂表现占10分,;(2)体育基础知识考查占20分;(3)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检测占40分;(4)运动技能和技巧考核占30分,四个方面的总分为100分,以60分为及格界限。这种评价方法的特点是重视定量、终结性以及横向相对评价。而忽视定性、诊断、过程以及个人纵向相对评价,受竞技思想的影响,重视运动成绩的测评。轻视其真正的健康、体育修养、行为习惯的评价,突出表现在评价内容统一性太强。项目太固定,过于强调定量评价。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处于被动从属地位。实施至今,这种单一的从“分数”角度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已越来越显出它的局限性。只注重学生体育学习的结果,却无法了解把握学生学习的过程,无法了解学生自我内在愿望和动作技术掌握程度以及体育在学校教育中对人才培养的准确作用。一句话,现行的“四合一”评价体系只有结果考核,缺少过程考核,只重视终端评价,忽视过程评价,学生的体育课成绩不仅难以体现学生的健康水平,而且难以看出学生的进步程度。

2.2 现行中学体育课考核与评价办法所面临的问题

2.2.1 难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体育考核的目的是检查和评价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和教材内容的掌握情况,检查教师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通过考核促进学生自觉主动学习,掌握技能,为学生自觉锻炼身体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学生终身进行良好的体育锻炼服务。但是,目前中学体育课考核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往往使学生参加了体育考核后,却没能认识到体育考核的目的,而错误地认为考试是形式,或认为考试是教师强加于学生身上的负担,而导致为了完成考试而考试,使学生在学习技能时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抱着一种无所谓的学习态度,影响了学生自身技能的掌握,难以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更谈不上终身受益,从而严重地影响了教学效果。

2.2.2 考试方法单一,缺乏灵活性

传统的体育课考核与评价基本上是以运动能力和竞技体育标准的要求为主,过于强调考核的甄别功能。体育考核单纯用生物指标作为考核的标准,并以此作为对学生划分等级和淘汰的依据,把考核当作成就学生的法宝,无视考核的检验与促进功能,无视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评价方法的只重视终端评价,忽视过程评价,从单一的分数角度评价学生的体育课成绩,往往会使学生为考核项目的达标而忽略对基本技术的学习和掌握。譬如,反映速度素质的短跑项目一般是女生较难取得好成绩的一个项目,学生在考核中只重视考核结果,却连快速跑的基本动作要领都不去掌握。

体育课考试大多是教完一项就来一项,学生练习时间少,加上所学的项目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的运动,因此学生基本上是凭原有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参加考试,每学期的考试项目仅限于技术和身体素质方面的测试,不能全面反映教学效果和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

2.2.3 评价内容的局限性

体育课规定的教学内容不管学生愿意不愿意学,教师只能按照教学计划上课。学生很难体会到上课的乐趣,反而成为一种负担,学生为及格而应付学习的倾向普遍存在,他们最担心的是体育不及格不能拿到毕业证,不能评优。

从小学、中学到大学.考核项目都按照《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若干项目,由教师选定其中几项身体素质项目,再加上技术技能评定项目进行考核,评定成绩。这就造成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使学生对这些重复的考核项目缺乏兴趣,而缺乏对项目的选择性,当然也就不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另外,这些项目与学生的健康也没有多大关系,不能很好地反映当今学生的健康状况。

2.2.4 评价标准的统一化,忽视相对性

这种以运动成绩为中心的评价模式,否定了学生个体的先天差异性以及学生的兴趣、特长及身心发展规律。我国各地区学生身体生长发育情况不同,同一地区也存在差异,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考核及达标评价统一以年级体育课《身体素质运动能力考核评分标准》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来评分显然是不适当的。许多在教学一线的体育教师常常深有感触:有些运动能力强、竞技意识浓厚的学生不用苦练甚至不练,参加各项身体素质的考核也能得高分,分数不能表明他们的真实水平,体育课堂考试对他们形同虚设,他们潜在的运动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而对于另一些先天运动素质较差的学生(中小学最典型的是肥胖儿)再怎么练,尽管主观上十分努力,也摆脱不了尴尬的场面。现有的考试方式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存在着个人努力总达不到目标的状况,而他们又都是健康者。这也正是目前体育教学考评中出现的矛盾所在,从而影响了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学习的自发性、自觉性。

2.2.5 在心理健康评价方面存在空白

体育活动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则为大家所共识,但在运动中是否获得成功与愉快的情感体验?心理变化如何?健康程度怎样?其标准在一二次考试中用分数难以定论。学校体育在这一领域的考核长期以来没有规范,存在空白。

3 中学体育课考核评价的发展趋势

3.1 体育考核中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评价以健康素质为主

上世纪7O年代,美国的一些教育者把身体素质分成运动素质(提高运动成绩不可缺少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素质(增进健康和预防某些疾病的素质)两个不同的概念;到80年代中期,就完成了由测试运动技术指标向测试健康指标的过渡。他们认为,体育考核应以健康素质为考核标准,仅用运动素质评价人的健康水平是不科学的,同时还制定出了以健康为主的考核内容。它们包括:(1)心血管耐力和心肺功能(长跑或12分钟跑等);(2)肌肉力量与耐力(仰卧起坐、引体向上或屈臂悬重、俯卧撑等);(3)柔韧性(立位体前屈等);(4)身体组成成分。这些因素的练习可使人免于罹患心脑血管疾病和其它退化性疾病,其所影响的社会范围涉及到每个人。

20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也在素质教育中指出体育教学应以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为教学目标。这与第三次全教会提出的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可是多年来我国的《中学体育合格标准》从项目设置到考核标准仍然是以运动素质为主,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严重的欠缺。

3.2 体育考核项目的设置应体现相对性,增加选择性

体育考核项目的设置对学生的运动锻炼具有指导性。体育考核应当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发展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个性,对学生课外自学的体育知识、技术及特长项目或者具有自创性的动作和锻炼方法进行选择性测试。学生有自主选择项目的权利,不能因为本学期考核5项内容,就只能以那5个项目作为考核内容,那样做是不全面的。有的学生引体向上不行,但双杠臂屈伸或屈臂悬行;有的篮球不行,但足球行。所以我们应当考虑这些相对的因素,不能用绝对的评价标准“一刀切”,让学生有充分的选择余地,提高学生自我锻炼的兴趣,促进他们的锻炼习惯的养成。如能使学生在这方面有所收益,将对其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产生积极影响。

3.3 体育教育评价的人文化趋向越来越浓

20世纪60年代以来出现了一系列新的体育教育评价模式,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在评价中不只是单纯地从评价者的需求出发,而是考虑到所有评价参考者的需求,强调个体的经验活动的主观认识的作用,不过分追求客观性,并试图摒弃数学特征,而是从入的角度出发,重视人文社会科学在评价中的作用。而在体育教育评价中,人文化主要是指评价应从所有参加评价者的需要出发,强调个体差异,不过分追求客观性和数量化,从人性出发,重视人文科学在评价中的作用。其目的是促使学生深刻理解体育的人文意义,以体育为媒介,追求正确的生活方式。

4 对中学体育课考核评价的建议

4.1 明确体育考核的目标

体育考核的目的应与体育教学目标相一致。体育考核是由体育教学目的和任务所决定,体育教学目的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增强体质,并对他们进行道德品质教育。教学的任务包括有计划地组织学生锻炼身体,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提高学生锻炼身体的自觉性,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念。因此,考核内容、成绩的评定都要与体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相适应。

4.2 考核内容要全面,形式要多样,次数要增加

目前,中学学校体育课的考核内容只反映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而锻炼身体的知识和方法却较少涉及,存在着以一代全的弊端,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体育考核内容应包含掌握“三基”情况、健康评价情况、参加锻炼身体情况。考试不应是一次就决定学生的成绩,应该让学生有通过锻炼参加补测的机会,这样才能使学生有明确的目标,才能有信心去锻炼,最终达到提高体育成绩的目的。

4.3 在考核标准上采用指标和评语相结合

把健康必备的身体素质与为了获得某种技能所需要的身体素质区分开来,在速度和力量等素质上不要求学生越快越好,力量越大越好。注重对学生的过程评价,开学初,先对学生的与健康素质有关的几个项目进行摸底测试并以此作为原始成绩,一学期进行期中、期末两次全面的考核,把学生的进步程度计入考核成绩,不是每个学生都采用一个考核标准。注重以评语的方式肯定学生的成绩、优点,指出今后努力的目标。这样学生就从枯燥、单调的“达标课、身体素质测试课”中解放出来,使他们有更多精力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并有社会基础的运动项目,促进学生良好健身习惯的养成。

4.4 体育考核应体现个体差异,采取相对评价形式

对一些体质差、技能差、经努力学习也无法达到体育考核要求的学生,考核时可作相对性评定。这样既提高学生兴趣,又可完成体育考核要求。建议学生的体育成绩应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平时的考核成绩,二是期末考试成绩,把两部分结合起来构成体育成绩的考核体系。这样既增加了考核内容,又增加了学生练习次数。

4.5 在评价结果的反馈形式上采用《学生体育与健康报告书》

新的体育评价体系在报告书上综合了运动成绩、特长发展和健康状况等体育与卫生两方面的内容,运动成绩栏只填合格与不合格,特长栏主要说明项目的名称及目前可达到的运动水平,健康状况栏记载学生的心率、血压、肺活量、身高、体重和视力等检查结果。报告书以评语为主、指标为辅,尽量准确、清楚、全面地将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反馈给家长,改变了过去单一报告“体育”成绩的做法,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欢迎。

4.6 改革体育理论考核的方法

根据未来体育的发展和未来高智力人才等对体育的要求,把体育基础理论创新为高职院校体育考核的内容是必要的。体育理论知识考核应包括体育理论基础知识和体育课后总结两个方面进行。体育理论基础知识考试主要是根据体育理论的授课内容,结合国内外和校园内外的体育热点、新闻事件,让学生笔试回答体育理论试卷。体育课的总结让学生根据一学期学习体会,谈自己在体育学习方面的感受、收获和对体育教学的意见和看法,教师应对书面总结给予评分。

5 结语

体育课的考核是为完成体育教学目的而服务的。根据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中学体育教师应充分利用考核这一手段来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体育意识和体育习惯。中学体育课实践方面的考核应降低技术考核难度,将考核结果与考核过程相结合,使学生更强调锻炼的过程,而不是应付考核。这样既保证课堂教学的延伸,也调动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使他们更加重视体育学习和锻炼的过程,促使他们养成自觉学习和自主锻炼的好习惯。

摘要:随着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课考核如何能够科学地评价学生体育学习的效果,许多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都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思考和研究,因为它关涉到中学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体育素质的真正提高。文章针对当前中学体育课考核与评价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根据体育考核评价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体育课考核评价的新思路。

关键词:中学,体育课,考核,评价

参考文献

[1]雷道忠,叶红美.浅谈中学体育考核改革的构想[J].体育教学,1999(6).

[2]沈钧毅.对现行学校体育考核评价体系的思考[J].福建体育科技,2002(3).

[3]沈建华.对现行体育考核评价体系的思考[J].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2).

[4]雷钊,胡志刚等.体育考核评价方法改革[J].体育学刊,2001(2).

[5]李建军.新课程的学校体育评价[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丁洪义.就当前中小学体育考核与评价初探[J].中国教育科研与探索,2007(2).

[7]郑永明.构建体育与健康课成绩考核与评价新模式[J].体育教学,2002(4).

[8]毛健.浅析体育考核的方法[J].体育教学,2001(6).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考核评价论文 篇5

关键词:学生主体公共体育课考核评价达成性评价

1.问题的提出

对学习的评价,尤其是对学习进步的评价,能促进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获得其人格和尊严应有的关注。一直以来,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形成的评价观念,受技能“肓”人的影响,多以竞技体育的要求,评价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学习程度,评价标准刻板、单一,以一成不变的技能式的量性标准评价所有的学生,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差异性、后天的遗传性和在学习的发展过程。这就出现在体育课成绩考核中,一些学生认真学习、刻苦锻炼,却难以获得较好成绩,甚至有的项目不及格,有些学生单凭身体素质、先天优势,不锻炼就取得优异成绩(“锻炼身体,学习技术”以分数为衡量和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导致学校体育目标的单一性和片面性),造成学生成绩的两极分化,不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在教育现代化的大背景下,从素质教育理念出发、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评价策略,不盲目追求客观与量化,认识到体育教育与考评的相对性,依据体育考评的互动性特点,建立起着眼于学生学习过程的纵向评价和学生之间学习效果的相对差距的横向评价,再辅之以学生的自我评价。本文通过理论逻辑分析,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当前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考核制度的有效性提出质疑。

2.理论基础和依据

2.1《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确定课程内容的基本出发点”。强调人的自由、尊严和人格,重视学习者的自发性和主动性。

2.2从教育目的的角度出发,对学生学习的逐级评价最终要使学生成为国家有用人才,而在逐级的评价中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尤其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评价应使学习者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亲自通过发现、探索,学习知识,掌握规律。所以,让学生自我评价是引导学生发现的过程。

2.3从学习过程的角度看,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包括看到自己所学知识在实际运用中的成效、进步的幅度、学习成绩的好坏等等。对于学习结果的肯定本身就是一种“报酬”或鼓励,它能产生或加强学习动机。知道结果,学生才能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思路,对优点进行肯定,对缺点进行改正。因此,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必须着眼于教学开始与结束时成绩的变化上,以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体育考核评价 篇6

【关键词】团队考核;体育课成绩;教学改革;评价方法

1研究目的

考核是高等体育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和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对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培养体育锻炼兴趣和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大学生体育课成绩评价内容与方法与大学体育课程应达到的五个目标(运动参与的目标、运动技能的目标、身体健康的目标、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目标)要求相差很远,尤其是对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目标,在现有的大学生体育课考核制度中未能很好体现。

“现在的大学生最缺乏团队精神”〔1〕。目前我国在青少年甚至成人中均存在着个人一意孤行,缺乏团队精神的现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教育中缺乏对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团队精神在当今知识信息爆炸和崇尚竞争的时代,对诸多事项的成功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创新设置大学生体育课团队考核内容与方法,提升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及团队创新能力,当能为全面有效实施大学生体育课程目标提供实践经验与理论支撑。

2研究方法

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大纲和大学生成绩考试制度及评价方法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资料来源于1989-2010年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文件。实验班级: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05级、2007级、2009级健美操选项班;2008级武术选项班;2008级外语系、工程系等4个女生班级。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

3结果与分析

所谓的团队,是指有一定的技能,愿意为了共同的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团队考核即团队绩校考核,就是对整个团队成员共同完成的职责和对工作结果的考评。体育课程团队考核就是指对学生团队共同完成规定运动技能的成绩评价。创新团队考核内容与方法,目的是为了有效加强大学生团队精神及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加大学生相互交流的机会并提高其沟通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学生自我组织体育锻炼的潜能,促进学生认识个人价值与团队价值相互融合的共赢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而达到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大学生今后的幸福生活及社会和谐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1目前大学生体育课考核内容分类与成绩评定状况(表1、表2)

目前大学生体育课程成绩评价内容与方法多以固定的考核内容和个人体育技能成绩量化为主,个体成绩评价突出,注重科学性,忽略人文性。

从表1、表2考核内容分类来看,主要是体能、运动技术和体育知识、学习态度三大类;学生体能类和掌握体育技术类是考核的主要内容,占体育成绩90%的比重,而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目标,在考核内容方法与成绩比例上几乎属于空白,未能充分体现出来。这主要是因为社会适应、心理健康属于质性的评价内容,在体育考核成绩评定中可操作性不强,评定内容与标准难以把握,因此,设置团队考核内容,对应大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重点;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为关键点进行探索与实践。

3.2大学生体育课考核内容分类与成绩评定改革方案(表3)

3.3团队考核改革实践分析

3.3.1健美操项目团队考核方法创新与实践

健美操团队考核内容为自编操项目,要求每组人数8人以内,自由组队编操,整套健美操动作规定4×8×8拍(操类不限),教师提供规定长度的音乐。评分标准以动作队形的编排、团队完成的情况为主要内容,自选音乐、服装为加分因素。自编操团队考核后学生反馈教学效果信息见表4。

自编操有效地促进了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编操的过程中,不仅对健美操课程学习的知识加以灵活运用,还通过网络、视频等多种手段,融入了现代有氧舞蹈、拉丁、搏击操等多种课上没有涉及到的健美操动作类型,达到独立创新动作的程度。她们分工合作,编动作、编队形、配音乐,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健美操水平较好的学生在指导其他同学练习动作时,换位思考后也从中掌握了学习的方法与重点,使动作水平得到提高。每组均创编出了不同风格的健美操动作和队形配合,搭配了统一的服装,有的小组甚至自己配编剪辑了音乐,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学生在编操完成后反映,“从没有想过自己可以完成独立编操,健美操并不像以前想的那么难,我们现在也可以自己创编健美操,完成动作后充满了成就感和满足感。”“在考试的过程中有队友的配合,就像课下练习,是历次考试最放松的一次。”有些学生还反映“虽然在考试中有一些小的失误,但在练操的过程中,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鼓励,加深了我们之间的友谊。结果不是最重要的,享受健美操的魅力和过程是最重要的。”

3.3.2武术项目团队考核方法创新与实践

对2008级4个武术班学生采用传统考核与新考核方法(增加团队考核)两种考核方法。第一学期采用传统考核方法,第二学期采用新考核方法。传统武术考核采用个人考核方法,新考核方法采用团队考核与个人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团队考核占技术考核30%,个人考核占技术考核70%。考核标准:团队考核按照套路动作整体情况给予团队评价。在团队考核时,每个人错一个动作要扣除团队所有人该动作的分值。个人考试按照动作质量,动作演练两部分评分。其中动作质量占70%,动作演练占30%。团队考核改革对学生学习效果及心理影响调查分析见表5。

nlc202309020040

由表5可以看出,团队考核得到了同学们的高度认可(983%),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学习积的极性和主动性(883%),由于团队考核不仅影响个人的体育课总成绩,而且会影响到团队每个人的总成绩,因此,大家为了个人和团队的荣誉,自然就形成了互帮互助的学习风气,不仅增加了与人沟通的机会,还增加了练习频率,同时,动作熟练性也得到了提高。团队考核有效地增加了学生团队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以及相互协作能力,对培养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有着积极影响。

3.3.3体能类项目团队考核方法的创新与实践(以12分钟跑为例)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团队跑步可以产生一种流体力学的效应,跟在后排的人会有一种被别人牵着跑的动力,使学生无形中融入到团队中去,从而提高锻炼效果。研究设定每一个体育班就是一个大团队,每个小团队可以按宿舍分组。每个团队所有成员必须按标准规定的时间完成,前后排的学生不得超过2米。如果有一人在规定时间内未完成跑距,那么该班的12分钟分值将计零分,将直接影响到全班学生的体育课总成绩。标准设计按照美国医学博士库珀研究发明的12分钟跑生理功能指标,并依据我国大学生目前耐力素质状况,从易于执行和实施的角度换算出7段分值,全队达到此要求者按规定加满体能类团队得分(特殊体质的学生可向下浮动30秒)。具体见表6。

经过对2008级、2009级体育课程长跑团队考核实践,参与实验的6个体育班级学生全部达到了12分钟跑的有效成绩。小组锻炼形式形成了一种锻炼的习惯,并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团队成功感,学生彼此之间增加了友谊,增进了健康,促进了学生之间相互理解,相互鼓励,相互支持的团队精神,并有效提高了学生长跑成绩平均水平,最重要的一点是学生真正体会到了跑步的快乐和教育的内涵。例如:班集体长跑活动对学生最大的影响反馈内容:“以为自己绝对完不成的跑步距离,最终坚持跑了下来,如果是一个人我肯定做不到,感谢老师利用团队长跑的方法,使我增加了更多大毅力和决心去面对困难和挫折”。“长跑需要极大的耐心与意志力,而与同学们之间的相互支持很让我感动,我体会到做一件事需要一个人的决心并要坚持,同时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有团队精神。”“遥不可及的距离,我也能坚持下来了,同时也提高了身体素质。”“通过和同学们一起跑步,增进了彼此的了解,跑步中的相互支持,感觉集体很温暖,同学很贴心,集体荣誉感更强了。”具体反馈内容见表7。

4结论与建议

(1)目前大学生体育课成绩评价内容主要有体能类和技术技能类,以前100%的大学体育课成绩均是个体成绩评价为主,注重科学性,忽略人文性,对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评价内容几乎属于空白。

(2)团队考核项目纳入大学生体育课成绩评价,不仅为学生提供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共同学习的平台,同时提高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组织、共同创新的团队精神。在集体教育与团队荣誉的感召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频数明显增加,学习效果显著提高,全面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实践结果显示:80%以上的学生身心健康及团队创新意识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这必将会影响到大学生未来的生活方式和工作绩效,从而为推动社会和谐与繁荣奠定基础。

(3)团队考核符合大学体育课程目标和评价方法多元化要素,能够达到全面培养学生多项能力的目的,符合国家对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的要求。团队学习和团队考核过程中,提高了大学生的认识度,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个体间差异的存在,每个人可以发现自身的比较优势,在充分发挥个体优势的基础上,达到内部的互助,增加了学生相互协作、相互沟通的能力,使团队的智慧和个人的智慧相互融合,达到知识能力共享,并在保持学生人格的独立完整性基础上,有效健全了人格培养,促进了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了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4)团队考核促进了团队的荣誉感,彰显了集体教育的魅力,它像一个巨大磁力场,感召着每个学生热爱团队荣誉,并为之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表现出主人翁的责任感。强化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互动,使学生更清楚了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和位置,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勇于承担任务和责任,学习态度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把“强压被动式”的大学体育教育转变为快乐教育、兴趣教育、和谐学习的教学环境。

(5)由于体育课程的特殊性,学生在中学时代接受体育的教育程度反差较大,个人的运动基础参差不齐。故在团队考核的内容、方法与评价指标的设计上难度较大,需要进一步研究与实践,以使大学生体育课成绩考核评价方法更加合理化。

参考文献

〔1〕刘庆峰现在的大学生最缺乏团队精神〔N〕新闻中心-中国网newschinacomcn时间:2011-03-09

〔2〕雷钊,胡志刚,金喜添体育考核评价方法改革〔J〕体育学刊,2001,(02)

〔3〕常辉谈普通高校体育考核改革〔J〕石家庄联合技术职业学院学术研究,2006,(01)

〔4〕余万斌浅析我国现行普通高校体育考核评价体系〔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04)

〔5〕毕桂凤对我国部分高校现行的体育考核方法调查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6)

〔6〕沈钧毅对现行学校体育考核评价体系的思考〔J〕福建体育科技,2002,(03)

〔7〕陈宏对普通高校体育考核评分方法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01)

〔8〕周震宇由学生存在个体差异谈学校体育考核方法的改进〔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01)

〔9〕王博武,高媛媛,范汝清高校体育考核运用综合评定方法的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8,(07)

〔10〕沈名顺,罗飞虹《纲要》指导下高校体育考核课的初步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2)

〔11〕寿小玉高等学校体育考核方法初探〔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06)

〔12〕熊剑青学校体育考核改革思考与探讨〔J〕少年体育训练,2007,(05)(责任编辑:李宏斌)

体育考核评价 篇7

1 高职体育评价考核的问题分析

1.1 体育考核内容不够合理

高职体育在发展的过程中, 针对考核工作的执行, 并没有特别有效的开展, 在很多方面甚至是表现出了恶性循环的情况。从调查的结果来看, 很多高职体育的评价考核过程, 在内容上都无法更好的贴近现实情况, 以至于学生的能力没有较好的发挥, 针对后续任务的学习, 很容易造成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1]。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当下的工作标准, 认为体育考核内容不够合理, 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1 针对具体内容的制定, 未进行合理的分析

教师在制定阶段性的考核当中, 针对具体内容的制定, 未进行合理的分析。例如, 很多高职体育教师, 其对体育考核并不是特别的重视, 仅仅通过传统的分数考核来完成, 或者是应用一些简单的体育训练指标来完成考核。学生经过这些内容的考核以后, 在很多方面都会采取一些非常简单的应对措施, 以至于教育和学习之间, 形成了恶性循环的状态, 对学生、对教师而言, 都产生了较大的负面作用。

1.1.2 片面的关注教学过程, 而在考核方面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并不充足

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之中, 由于多数教师片面的关注教学过程, 因此在考核方面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并不充足。例如, 部分有经验的高职体育教师, 其往往将多数的时间放在教学方法的研究上, 虽然学生在逐步的接受新的方式, 在自身的能力和内涵上也不断的丰富, 可是对于长久的发展和教学而言, 如果在考核方面表现出严重的缺失现象, 势必容易导致学生本身的能力得不到一个正确的评价, 无论是在日后的应用上, 还是在个人的拓展层面, 都不容易得到正确的规划。

1.2 体育考核内容的比重过于简单

我国在现阶段的教育当中, 高职体育教学在近几年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很多学生都针对体育引起了高度的重视, 基本上能够与教师进行积极的交流和沟通, 未表现出严重的问题。但是, 对于高职体育教学而言, 想要在整体上获得完美的效果, 必须在多元化的动态评价方面做出足够的努力。从大环境来分析, 高职院校与一般的院校有所不同, 其注重的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工作能力。体育教学的开展, 目的在于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 巩固心理的承受能力, 在考核方面的比重较低时, 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缺乏动力, 最终无法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2.1“形式化”特点

部分高职体育教师的日常教学当中, 在考核方面的时间, 仅仅是通过一两节理论考试来完成, 表现出了严重的“形式化”特点[2]。这种状况的长期存在, 容易对体育教学的自身体系构成严重的威胁。试想, 高职学生经过长期的锻炼和提升后, 在最终的考核上, 仅仅是通过简单的试卷来完成, 假借分数来做出判定, 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同, 并且容易导致学生的兴趣下降, 在后续的锻炼上, 也会表现出恶性循环的状态。

1.2.2 逐渐加深的状态

高职体育考核的过程当中, 多数院校并没有随着学习的深入, 在考核的比例上表现出逐渐加深的状态。相反的, 很多高职院校在体育考核过程中, 越是到最后的阶段, 表现出越是简单的情况, 所占有的比重、考试的形式、具体执行的方法等等, 都出现了过于简单的情况, 未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做出正确的判定, 给家长所提供的交代, 也是非常敷衍的。

2 高职体育多元化的动态评价体系对策

2.1 思路分析

经过大量的讨论与分析, 认为高职体育在开展的过程中, 很多方面的内容都表现在可控范围内, 虽然考核方面出现了一定的问题, 但是还没有到“无可救药”的地步。相反的, 如果可以通过系列的方法和手段, 相信可以将体育考核的问题有效解决, 并且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为国家的人才培养, 提供更多的支持。该文认为, 高职体育的多元化的动态评价体系, 其在思路上表现出以下内容。

(1) 多元化的动态评价体系在建设和应用的过程中, 应包括多项考核的内容, 涵盖了身体素质、专项素质、理论素质、运动技能等等, 在不同的学习阶段, 落实相互匹配的考核内容, 将其中的1~2项作为重点, 之后再开展其他的辅助教学, 相信能够帮助学生在体育能力上获得较大的拓展[3]。

(2) 相比传统的考核而言, 多元化的动态评价体系的执行, 是对固有工作的一项挑战, 因此必须在各个内容上不断的加深。同时, 从传统的考核进行过渡的时候, 应该给予高职学生更多的时间, 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过渡工作, 尽量减少强制性的手段运用。值得注意的是, 如果在整个考核过程中, 表现出了师生矛盾的情况, 则必须通过合理的方法来解决, 不能表现出一边倒的情况。

2.2 教学过程的测量、评价

高职体育教学当中, 多元化的动态评价体系的应用, 还必须在教学过程当中, 有所展现, 特别是对教学过程的测量干预、评价处理。为了保证教学活动的质量, 测量与评价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也是调控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需要依据教学过程前后的变化以及对学生作业的科学测量。其目的是为了获取反馈信息去修正、完善原有的教学设计。课程教学需要的就是学生学业评价和教师教学活动评价。采用多样化的方法来对“创造力”进行评价更为有效。在课堂教学中可采用情景式学习评估, 将即兴的作品记录下来, 集合师生众人的智慧共同完成, 虽不完善但却是重要的经验, 既深刻又具个人特色。然后收集、整理各人的作品汇总保存, 既能为各人提供宝贵经验, 又可见识各人的成长和发展, 并成为日后评价的依据。形成一种简单、自然而且定期的评估。但是, 对过程作品集的评价比较复杂, 需要从多方面观察、分析, 才能确实发现和评价学生的能力。

3 结语

该文对高职体育考核多元化的动态评价体系展开讨论, 从已经获得的成果来看, 多数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 都有着较为明显的进步, 整体上的工作能够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今后, 应该在考核方面加深研究, 健全动态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施兴成, 严秀兰.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分析与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 2011 (11) :187-188.

[2]施兴成.高职体育考核多元化的动态评价体系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1 (12) :206-207, 210.

体育考核评价 篇8

关键词:体育教育,考核,体育能力

随着现代人们所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教育体制也在不断完善。在教育体制完善的过程中,各个学科之间的协调发展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教育的每一个阶段,都应该体现阶段性特点,对于每一个教育层次的学生,体育教育也应该有阶段性特点,教育方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对于就读于中职学校的学生,体育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1、中职体育教育应该凸显职业特色

中职院校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技术性、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职业性、岗位性、实践性和实用性”为培养目标。对于中职类学校的教育,要根据学生的特色来进行。我们都知道,中职类学校学生教育非常有职业特点,这类学生的培养有一定的职业目标。所以,在进行体育教育时,要注重偏向职业特色的教育,能够让学生在毕业以后不仅身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而且有助于他们未来走向社会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对于中职类学校的学生教育,体育教育的内容实用性非常重要。我认为,在中职类学生的体育教育中,不仅要从身体上进行锻炼,体育理论的学习也是很重要的。体育理论的学习有利于他们更深入的了解这个学科,而在体育学习中,还应该渗入一些其他方面的体育知识。例如,在进行体育运动时,经常会出现受伤的情况,在体育运动中,出现受伤情况应该怎么处理,简单的体育创伤的治疗方法,急救手段,这些知识都是非常实用的,对于学生也非常的有帮助,都可以引入中职体育教学中来。

2、体育教学中考核评价方法不科学

现行体育教学中,考核评价的方法并不科学,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为了更好的推进体育教学,体育课考核评价改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以往的考核忽略了个体发展的特殊性,重在评价共性与正态发展模式,对学生身心健康、适应社会的评价往往流于形式。运动成绩被排到首位,忽视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指标对学生进行评价。

2.1、现行体育教育考核评价的弊端

现行体育教育中,考核评价的弊端主要在于忽视学生能力的个体差异来评价最终成绩。对于学生评价中,很容易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体育课不同于其他课程,这个课程的学习要求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在于学生的自身身体素质。因为体育学习本身是建立在个人身体素质能力的基础上。自身身体素质好的同学,不用太多的锻炼就能够在体育考核中取得好成绩,而有的同学自身身体素质差,即使努力锻炼,也不会有太大的进步。所以,对于学生的评价,考核,要注重个体差异。

2.2、体育考核评价不能只看最终成绩

很多课程考核评价只看中最终的考核结果,其实,对于体育教学,这种评价机制也是不科学的。体育教育教学应该是一门注重学生综合实力的学科。最终的考试只是一次考核,并不能从总体上反应学生的实力。当然,体育课有一些限制,做到对每个学生都客观评价也是有一定难度的。体育课在学生学习课时中安排比较少,而且,每个体育老师教学的学生比较多,如果对每个学生都做到客观公正的评价并不容易。所以,在体育考核中应该多从总体上衡量学生能力,这样对于学生的评价才会更公平,更激励。

总之,传统的体育教育评价,并没有充分发挥出评价的效果,诊断教学问题,提供反馈信息,引导教学方向。

3、体育考核方法的改革

现行的体育考核模式有很多弊端,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长足发展,所以,在进行体育教育中,考核评价的改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我认为,改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进。

3.1、应该扩大教学评价考核的范围

体育教学考核不应只限制在最终成绩的考核,应联系到学生的平时表现,锻炼成绩,学习能力,进步情况等方面。在考核时,把这些方面都列入考核范围,对于学生整体能力的考核是非常有帮助的。而且,扩大考核评价的范围也有利于激励学生学习兴趣。

3.2、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

加强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结合,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体育课独特的课程模式,与文化课不一样,体育课学习中,个人素质对于学习很有影响。学生个人素质如何,在体育课程中,教师不能客观了解,所以,学生的自我评价非常重要。学生自我评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全面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另一方面,也加强了教师对每个学生的了解,有利于教师更客观的进行教学评价,制定教学计划。体育考核,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觉运动,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运动的乐趣.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成功。

4、结论

中职体育教学要以提高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为目标,体育教学在学生教育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教育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体育教育也是一样的。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开展“以人为本”的体育教学活动,迅速提高阳光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对于体育教学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参考文献

体育考核评价 篇9

我国自2002年8月由教育部印发了新的《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来,随着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健康第一”为学校体育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体育课考核评价体系是诊断课程目标实施程度的重要依据,是全面客观地对学生体育效果和过程评价的关键环节。对北京、西安和武汉等三地区的11所高等院校体育课考核体系的现状进体入行调查研究,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和走访专家、教授以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旨在为我国高等院校体育课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北京大学、北京林业大学、西北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11所高等院校21名一线体育教师和体育主管部门的领导,11所高等院校一年级和二年级的部分在校大学生共计1100人,其中男生756人,女生344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近十年以来有关高等院校课程研究的文献资料以及教育、体育行政部门的有关文件。

1.2.2 问卷调查法

问卷的设计采用了两种形式:一是教师问卷调查,二是学生问卷调查。问卷的发放采用即发即收的形式,并对问卷进行了效果检验。本次共发放问卷1121份,其中教师和体育主管部门的领导21份,学生1100份,回收问卷1009份,回收率90%。有效问卷为874份,有效率为86.6%。

1.2.3 访谈法

为了获取更加准确、详实的信息和资料,对11所高等院校部分一线的体育教师、体育主管部门领导进行访谈,对体育课考核评价体系的内容和现状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1.2.4 统计处理合综合分析法

对回收的资料和访谈信息及数据统计处理。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思考,提出了改进和完善体育课程考核的对策和建议。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课考核评价体系的理论依据

体育课考核是对照学生学习目标的达到程度来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指导状况的。《纲要》中明确指出:评价不仅要关心学生的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和兴趣,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组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等。体育课考核评价体系的主要指标从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身体机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等五个方面来综合评定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和体质健康状况。制定出较为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使学生在体育课环境中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享受体育的快乐,发展自己的体育能力和个性,为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形成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2.2 制定体育课考核评价体系

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与内容,不能单一的从某一方面来衡量,而应从几个方面进行全面考核评价。如身体素质、技术能力的评定可以采用定量评定与定性评定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学习态度、行为习惯、合作精神的评定可以采用以定性评定为主的方法。根据专家访谈和对体育教师的调查问卷。目前,各高等院校都基本建立了学生体育课考核评价体系(见表1)。从表1看出,各高等院校对学生体育课成绩评价内容趋于全面性,对具体指标的选择与权重分配看法较为一致,较能充分地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使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享受体育、快乐体育,最终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

2.3 高等院校学生关于体育课考核评价体系现状的调查研究

目前,随着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各高等院校体育课考核也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虽然在一定时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有一些问题值得研究,为了了解体育课考试制度对学生的影响,对京、西安和武汉等三地区的11所高等院校一年级和二年级的部分在校大学生共计1100人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内容见表2。

调查结果,在体育课教学形式方面,30.3%的学生认为满意,61.8%的学生认为比较满意,仅有7.9%的学生认为不满意,说明体育课的教学形式得到了广大学生的认可;在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的调查中发现,18.4%的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不满意;学生对体育课考核的内容和方法的调查中,不满意的分别占24.8%和31.9%;学生对体育课所取得的效果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分别占31.2%和58.6%,有10.2%的学生不满意;学生对体育课成绩评定的方式(考核标准等)调查中不满意的占30.3%;学生对理论课知识的掌握程度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分别占22.4%和68.7%;学生对体育设施和运动场地的不满意的占36.8%。

2.4 高等院校体育课考核评价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2.4.1 体育课考核内容不全面

体育课考核的内容是对体育课教学计划和学生学习的体现。在调查中24.8%的学生对考核内容不满意。长期以来,学校体育教学沿袭运动技术为主的传统,使体育教学严肃有余、活力不足,而现行大纲的基本教材,基本上是按照竞技运动体系编排的,不少项目在技术难度和场地器材都难以面向全体学生,课堂强调过分“统一”,多年来一直按照讲解、示范、练习的模式进行教学,学生缺乏主动性,体育课缺乏生机。

2.4.2 体育课考核方法和成绩评定的方式(考核标准等)缺乏科学性

目前,各高等院校体育课考核的方法已终结性评价作为主要评价方法的做法较为普遍。这种评价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采用统一标准要求全体学生的做法值得重新审视,考核的标准没有考虑学生的身心方面存在的客观差异。

2.4.3 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有人认为,新的体育课程改革,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师在体育考核课的作用发挥与否无关重要。其实这种观点是不对的。要发挥学生在课中的主导作用,归根结底是要靠教师去调动,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2.4.4 学校体育设施和运动场地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体育设施和运动场地是保证体育教学的前提,随着各高等院校的扩招,学生人数的增长率,远远高于体育设施的增长率。

2.5 对高等院校体育课考核建议

2.5.1 各高等院校应不断创新考核方法和完善考试评价内容

考核方法既要简单易行,又要注意到合理、科学,既要考虑到大多数人,也要照顾到少数人。各个学校可依据本学校学生的特点和教学水平制订出一套自己的考核方法。如竞争式考试法:是利用学生竞争好胜的心理,教师用简明的语言来鼓励、激发学生的情绪,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鼓励性考试法:教师根据平时上课对学生情况的了解,考试时教师让技术较好的学生先考,通过他们的行动直接影响、感染那些心中有疑虑、信心不强的学生,鼓励和促进他们树立自信,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此法在技术较强的项目中比较明显);区别对待考试法: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考试时宜强带弱,以好带差,促进较差的学生能鼓足勇气,付出全力,尽力发挥自己的水平,达到预期的目的。

2.5.2 加大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和对体育设施场地的投入力度

体育教师有较强的业务能力是完成教学工作的必要条件。同时,它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从体育教学过程分析,教学效果的好坏与体育教师本身的业务水平密切相关。体育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本领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得心应手。教师的亲身体验,加以提炼、总结与归纳,再以精辟的语言与完美的示范展现在学生面前,才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才能通过教师开发自己的兴趣与主观能动性。各学校应定期开展体育公开课、观摩课,组织学习较好的教学和考试的方法与模式,使学生参加体育课的真正目的是锻炼身体,养成一个较高的锻炼习惯和意识。

另外,各学校应继续加大对体育设施场地的投入力度,有了一个较好的锻炼环境,将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才与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相匹配。

3 结论

高等院校体育课考核是一个综合评价的过程,尽管在实施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但随着体育课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各高等院校在认真实施《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与健全体育课考核评价体系,使广大大学生能够找到自己的健身方式,积极、广泛地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为在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一个良好的身体基础,达到“终身体育”的教育目的。

摘要:采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法并在教学实践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11所高等院校的体育课考核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认为:高等院校体育课考核评价体系存在考核内容不全面、考核方法和成绩评定的方式缺乏科学性等问题与不足,但总体体现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学生自我锻炼身体的能力和“终身体育”的习惯意识,对学生的自我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高等院校,体育课,考核,现状,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育部.2002.8.6.

[2]陶权.高校体育课学习评价存在的问题极其对策、方法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2(2):85~87.

[3]康光辉等.高等学校学生体育评价体系的实践与研究[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8(1):69~72.

[4]郭英,许砚田.普通高校体育课学习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110~112.

[5]陆根秀,王新福.高校体育课成绩评价的调查结果与评价体系[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7(2):85~88.

体育考核评价 篇10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鲁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体育学院等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CNKI网站查阅有关田径教学改革方面的文章30余篇,对其进行了归纳总结;收集查阅了鲁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教学大纲,对其田径考核评价体系进行仔细研究。

1.2.2 调查访问法

以调查问卷和实地访谈的形式围绕当前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考核评价体系的现状和对新时期考核评价改革方向两个方面与以上几所高等院校的师生进行了交流。

1.2.3 总结归纳法

将调查访问的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合专家以及有经验的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归纳总结新时期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考核评价体系。

2 结果与分析

2.1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考核评价现状分析

2.1.1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考核评价现状

笔者的调查发现,虽然各高校体育院系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田径普修课考核评价体系,但其考核内容和形式大同小异,学生的考试成绩基本上都有三部分组成,即理论考试成绩、技术评定成绩、平时成绩。

1.理论考核

田径普修课的理论部分,一般采用笔试的方式在期末进行,其内容包括课堂讲授的田径基本理论知识和教学内容,通过教师命题形成考卷,并由教师对学生的答卷依照一定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其成绩一般占学生田径课总成绩的30-40%。

2.技术评定

技术评定主要包括短跑、跳远、跳高、跨栏、铅球、标枪6个项目,占学生考试总成绩的40-60%。操作方法是在学期末或者某一项技术学习完成以后,由任课教师或者教研室的其他教师组成考评小组,对学生所学动作技术掌握的情况进行评定。技术评定要求在运动成绩达到一定标准的基础上进行,达不到最低标准的学生,不给予技术评定,为该项考试不及格。

3.平时考核

田径普修课的平时成绩占学生总成绩的10-20%,应包括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裁判工作能力和带练技能及教学能力等4方面。但对此部分的考核工作,多数学校仅以学生的上课出勤率、课堂表现或平时作业情况主观评分,并不单独组织能力考试。

2.1.2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考核评价存在的问题

1.考核评价与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标脱节

当前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的考核往往是到期末一张试卷,一次技评来评价,学生只要花几天工夫背背课本,做几个动作就可以过关。在这种考核评价体系下,田径课的理论教学成了走形式,技术教学成了简单训练课,严重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学能力、裁判能力、课余训练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多种综合能力培养成了一句空话。考核评价与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标严重脱节,学生毕业以后已很难适应社会和学校对他们的要求,并存在很大的差距。

2.考核带有较大的主观性和片面性

当前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的考核,尤其是技术课的考核往往带有较大的主观性和片面性。由于技术评定是由教师主观认定,因此就很难排除感情因素,出现人情分就在所难免。另外,每个教师的专业素质不一样,对动作技术的理解也不一样,在评分的标准和尺度上也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差别。对学生而言,由于入学时专项不同,身体素质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掌握技术动作的能力差别很大,在当前的考核评价体系下,很难全面地反映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情况,极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考核的单一性

以往田径课的考核采用一次性期末评价,这使教师很难掌握学生在教学过程,在不同阶段的学习情况,这种考核不利于教师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调整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也不利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找出自身存在的差距,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改变学习方法,发挥其学习主动性。而且以一次考核决定成绩,也具有较大的偶然性。

4.缺少能力考核

长期以来,体育专业田径课在“应试教育”下考核目的只注重检验学生三基的掌握情况,而忽视了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结果的检验,特别是执行现有的考核办法及标准,更助长了学生对技术简单接受的风气。而学生具有高水平的教学能力是今后从事教学上作的保证,裁判能力、课余训练能力、创新能力是学生适应社会发展所必备的。

2.2 建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考核评价新体系

2.2.1 优化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的考核评价内容,完善考核评价内容体系

传统的考核对整个教学过程缺乏引导和监控,并且对田径教学效果的评价不够全面和客观,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评价内容设置不够合理,内容过于单一。因此,要提高田径教学质量,实现课程目标,首先必须完善田径教学的评价内容体系,使考核评价的内容能够为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和培养目标服务。根据当前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以及田径类课程目标,田径普修课的考核评价的内容应包括基础运动能力、教学基本技能、传承田径运动文化和社会适应能力四个方面(表1)。

2.2.2 推进多样化的考核评价方法

田径普修课的考核评价应打破传统的一张试卷,一次技评的模式,建立科学合理、多样化的考核评价方法。除了利用达标、技评、理论考核的方法外,还要增加口试、实践操作以及布置创造性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1.口试

传统的田径普修课理论考核往往都是实行闭卷笔试,这不仅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而且容易产生作弊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采用口试的考核方式不仅克服了闭卷笔试的弊端,同时也简化了考试程序,节省了考试时间,而且还非常方便灵活,对于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起到积极作用,从而使整个考试过程都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2.实践操作

体育是一项对实践性要求很高的专业,单纯的死记硬背课本的知识很难胜任实际中的工作。在传统考核方式下得分很高的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可能手足无措,因此加强体育教学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非常有必要。比如要考核学生的田径裁判知识,我们可以就某一个项目组织班内或队内的小型比赛,通过具体的操作来评价学生对裁判知识的掌握程度;让学生死记硬背田径竞赛组织中注意的问题,不如让学生亲自编写一份完整的某一运动会秩序册更能全面考查学生对此方面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实效性更好。

3.布置创造性作业

传统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单一的考核方式把学生的学习及思维纳入到一个固定僵化的模式中,练练技术,背背课本就可以通过,非常不利于学生创造性地发挥。给学生布置主观性较强,可以充分发挥其创造性的作业可以更好的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比如考核田径健身锻炼知识,可以通过让学生完成设计田径健身路径、开发田径健身游戏等发挥自己创造性的作业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2.3 注重能力的考核

学生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是保证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适应不断变化社会需求的重要前提。因此,在田径普修课中注重学生能力考核,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1.教学能力的考核

教学能力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在当前的教学和考核体系下,很多学生可以轻松地完成一些田径技术动作,但往往是只会做不会说,教学能力严重不足。

要大力加强教学能力考核,促进学生教学能力的提高。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抽取某一教学内容,以其他同学为授课对象进行教学演练,按其示范、讲解、组织教学、纠正错误动作的表现进行评分。

2.裁判能力的考核

通过对学生掌握裁判理论和实践能力进行考核评价,一则能检查教学质量,二则能启发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动机,同时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掌握裁判理论知识和实践工作能力。实践能力考核可根据学生参加裁判工作的表现进行,考核的内容包括工作态度、工作表现和工作能力等方面。建立学生裁判考核档案,每次裁判后,都要由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并且记入学生裁判考核档案。

3.课余训练能力的考核

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性课程较偏重于对各项运动技术与技能的教学,忽视对学生课余训练能力的培养。很多毕业生分到中学后短时期内还不能胜任中学课余运动训练工作,因此,应加强对课余训练能力的考核。训练实践能力的考核是综合性考核,可让学生任选一个田径项目中某一训练阶段,然后从动作技术原理分析、示范与讲解要领、训练方法与手段3个方面进行考核。

4.创新能力的考核

高等学校是创新的发源地,肩负着培养创新人才的历史重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高等教育的应有之义和当然之责。然而现在的考核体系却养成了学生不善于开动脑筋的不良习惯,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创新能力的考核,强调学生自觉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重视知识结构的学习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倡导从发现中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张个性的培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

2.2.4 过程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学习是一个动态过程,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考核应以过程为依据,而不能完全以阶段性的考试结果为依据。传统的评价过程是静态的,总结性评价关心的是最终目标达成与否,主要目的是确定不同学生各自能达到的不同水准或等级,并给予权威性的判断证明,这种评价的判断容易在师生间引起焦虑和抵触情绪。过程评价是指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较为科学、全面的评价。采取过程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过程进行监控式评价,其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的表现,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激励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培养合作精神。过程评价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总结性评价在每个项目学习结束后进行阶段性评价,学期结束后进行总评,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

3 小结

改革传统的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考核评价方式,构建更加有利于教学质量提高的评价体系是田径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的考核评价内容,完善考核评价内容体系、推进多样化的考核评价方法、加强学生综合能力考核以及将过程考核与总结性考核相结合是田径普修课考核评价改革的方向。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归纳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当前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考核评价体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征求多位专家学者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当今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田径类课程教学目标,构建了较为合理的、更加有利于培养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体育教育人才的考核评价体系。

关键词:大学,田径,课程,教学

参考文献

[1]陈艳武.新时期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考核评价体系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9):122-124.

[2]王强,等.对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普修课考核体系问题探讨[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7,(3):81-83.

[3]肖波.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成绩考核的实践内容[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4,(3):92-94.

[4]刘青.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体育学刊,2004,(1):93-94.

上一篇:职业科学下一篇:湿陷性黄土研究与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