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个体

2024-08-21

生命个体(精选十篇)

生命个体 篇1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1]个体是全部历史活动得以展开的前提,生命是人类社会不断繁衍生息的动力之源,有生命的个体在相互的交往中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地创造自身和创造着历史。同时,人的存在从来都不可能是一种纯粹的存在,它总是牵涉到一定的意义即活着的价值。从本质上来说,价值是一种关系范畴,它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观物体对于满足主体需要的意义。任何一种价值都是人所特有的,没有人的存在就不会有所谓的价值。

人的生命是有价值的,价值是人存在的基础和依据,每一单独的个体当依据自己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教育水平、文化程度、个体生命差异性等等的不同,去寻找适合于自己的具体的特定的价值,以便完成自己特殊的人生任务。在社会历史演变的进程当中,人作为一种类存在物,其生命价值的超越性就在于人们对真、善、美的永恒追求,也就是说,在追寻价值的过程中实现对精神生命的超越以获得心灵上的安顿。

人不仅是实体的存在,更是具有价值的存在。然而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不少人逐渐丧失了支撑其个体生命的价值,个体生命不仅被物化同时受到冷漠。“我们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人的生活空间,促进和提高了人类生活的便利性和生命的成就感,为改善人的生命质量创造了机遇和条件。”[2]科技迅猛发展,物质日益丰富,但试问我们真的实现了个体生命价值,真的摆脱了对死亡的恐惧,真的实现了人的自由自觉吗?答案是否定的。个体生命价值在以物质和欲望为轴心的社会,被披上了新的外衣,遭遇新的变化。

1. 被物化的个体生命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提出了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他指出:“人的依赖关系,是最初的社会形态,也就是说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的。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阶段。”[3]如今,我们正处于马克思所描述的第二阶段,以物的依赖为基础,每个人被贴上价格的标签,评判人的价值标准,要看他有所拥有的“物”(金钱、权力、美貌、奢侈品),而人内在的品德(真、善、美)在物质的支配下,显得苍白无力。人类发明手机是为了使生活更加便捷,可是多数人却成了手机的奴隶,手机是人们的“鸦片”。每天刷微信,微博,各种真人秀节目吸引人们的眼球,似乎只要有一部手机,有网络,就可以度过此生一样。人们把过多的时间浪费在与自己无关的人或事物身上,无法摆脱科技给我们带来的烦恼,个体生命价值则通过物质来衡量,物质是个体生命价值大小的象征。

2. 被漠视的个体生命

人作为个体存在,对其生命价值并没有清醒的认识,人们不知道自己人生的方向和生命价值在哪里,就是过一天,算一天,混一天,是一天。而生命的可悲之处就在于拥有生命的时候不珍惜,当死亡临近的时候才慨叹它的短暂。苏格拉底说,“一种未经审视的生活还不如没有的好。”一个人只有真正认识了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生活在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社会中,人们似乎迷失了自我,对个体生命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冷漠。据《中国日报》报道,自杀已成为中国20~35岁人死亡的第一原因。每天大约有685名、每年约有25万人中国人自杀;有自杀企图的人则在250万到350万之间,其中青年人不在少数。[4]自杀的主要原因是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学习压力、感情压力等等。自杀率的不断上升,暴露出人们对于生命的漠视。同时,空难、地震、水灾、恐怖事件的频繁出现,剥夺了无数人的生命,对于生者而言,使得他们对自己的生命产生失落感,但这种失落感持续的时间很短,大多数人都觉得死亡离自己很远,似乎是与自己无关,除了有某种同情之外不会引发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他们多数表现出对生命的漠视。“死似乎是类对特定的个体的冷酷的胜利,并且似乎是同他们的统一相矛盾的;但是,特定个体不过是特定的类存在物,而作为这样的存在物迟早是要死的。”[5]正因为生命是有死的,也即生命具有有限性,决定了人们在有限的时空当中实现自身的个体价值,而不是碌碌无为。如若对生命都能如此的漠视又何谈个体生命的价值呢?人逐渐的失去了他的中心地位,成为了达到经济目标的工具,人已经同他人、社会、自然相疏离,失去了同他们的具体的联系,人的生命已没有什么意义可言了。

二、个体生命价值研究对教育的启示

人的发展是生命价值不断丰富的过程,教育是为大多数人而服务的,教育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激发人的生命动力,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使人的生命价值得到最大的实现。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的增长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教育培养不应在像以往只关注数量上的增长,而是要更加关注个体,即作为类存在物所具有的生命价值。教育不仅要加强对个体生命的内在精神世界的建构,丰富个体生命的价值。同时,教育还要促进个体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当中,以实现个体生命内在本质的丰富性。因而,个体生命价值通过教育得到升华。

1. 教育要加强对个体生命内在精神世界的建构

现代科技的进步,物质生活的世界,在不停地、不断地撩拨人们的欲望神经,到处都是诱惑、是刺激,也到处都是陷阱,让人们欲罢不能,使其成为了一个“物化人”。忽视人的复杂性以及多样性的教育,变成了“物的教育”。现代教育自身所表现出来的工具化和功利化,导致了人对个体生命价值的轻视,不可避免地使人被教育成为掌握知识的工具。

物质世界越丰富,而人的内在精神世界越贫乏,越容易失去人存在的价值。相反,个体的精神世界的内在丰富性,支撑其有限的生命,赋予其更高的存在价值。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成为人,成为一个有生命价值的个体,而不是某种人(被物所束缚,成为物质的奴隶)。这就需要教育来建构人的内在精神世界,使个体摆脱物的束缚,成为一个对自己、对社会、对整个人类都有价值的存在物。内在精神世界的建构是个体生命得以实现价值的内在核心动力,而教育则是使个体建构内在精神世界的重要媒介。充分发挥教育对个体生命价值实现的引导功能,使受教育脱去“被物化的外衣”,重新唤醒个体的内在精神世界。对于如何具体的构建精神世界,是需要广大教育者不断的努力探索。

2. 教育要使个体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要想实现个体生命的价值,仅仅通过建构内在精神世界是不够的,教育还要使个体积极的投身到社会实践当中。马克思在《费尔巴哈提纲》中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也就是说人的个体生命价值在社会实践活动当中来实现。实践是一种活动,但却不是一般意义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类的特征,规定人的本质的活动。实践活动是人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互联系的桥梁,人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与他人、社会和自然界建立联系。随着实践的进展,联系的丰富和扩大,人的全面性随之得到发展,人的能力和智慧也随之而提升,人的价值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的得以实现。人要想得到发展,接受一定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教育是同个体的根本需要及利益是相一致的。因此,当前教育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填鸭式的课堂灌输,而是应该扩大教育的领域,丰富实践的内容,从而不断提升人的实践能力。

人是目的,绝不能被当做手段;物质生产为人服务,而不是人为物质生产效力;生活的目的是施展人的创造力。总之,个体生命不是作为某种自己创造出来而又压迫、占领、控制自己的“异己的”力量的奴隶。教育重视对个体内在精神世界的建构,使个体投身到社会实践当中,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潜在才能、个性获得全面的发展,个体生命价值得到充分的实现,从而推动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

摘要:人不仅是作为实体的存在,更是具有生命价值的存在。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不少人逐渐丧失了支撑其个体生命的价值,个体生命价值被物化同时受到冷漠。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不断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拓展人的实践领域,从而使个体实现其价值。但是长期以来,教育并没有过多的关注人的个体生命价值。因此,个体生命价值的探究对当前的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个体,生命,价值,教育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梅萍.生命的意义与德育的关怀[J].高等教育研究,2005(10).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小班化环境下催化个体生命的成长 篇2

龙潭区第二实验小学 麻驭坤 “小班化教学”在我们学校已经实验了一段时间。学生数额的减少,大大提高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课堂上交流的密度,提高了每个学生接受教育的充分程度。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近距离交流催化了个体生命的成长。

一、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兴趣的培养。小班化教学,空间形式比较自由,师生人际关系也比较融洽,因此,在教学活动中经常组织游戏,寓教于乐,乐中求教,把课堂还给学生,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陈鹤琴老先生曾指出:“游戏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活动,不管年龄性别,人们总是喜欢游戏的,假如在读书的时代,我们也能化读书的活动为游戏,那么读书不是会变得更有趣,更快乐,更有进步了吗?”因此,我在小班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把数学知识合理地融入各种游戏中,让小朋友在游戏中学数学,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10以内数的组成时,我设计了一个“找朋友”的游戏来巩固10以内数的组成。游戏之前,我给每一位学生的胸前戴上一张数字卡片,每一张卡片上是0 ~ 10中的任意一个数。当“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来握握手,我们都是好朋友!”的歌声响起来的时候,我说:“卡片上的数合起来是10的就是好朋友。”小朋友就开始随着歌声找自己的好朋友,当歌声停止的时候,胸前的数合起来是10的两个小朋友手拉手站在一起,我接着又说:“卡片上的数合起来是8的才是好朋友!”欢快的音乐声又开始伴随着小朋友找到自己的朋友。在这样愉快的氛围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迅速地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于是10以内数的组成很快就被小朋友牢牢地记住了。所有的小朋友都为自己能参加这样的游戏而感到高兴,也为自己能找到好朋友而感到骄傲,他们在游戏中体会到了成功的乐趣。

二、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对学生因材施教。

小班化教学使教师在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核等教学过程中能够较好地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更好地开展因材施教。由于学生人数少,加上教师整天和学生接触、相处在一起,能够较细致地了解每一个学生,针对每一个学生情况开展有效的教育。这样在教学的设计时就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有利于因材施教。特别是一些基础较差的同学,课堂上能够及时的给与关注、指导。老师可以充分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充分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使学生快乐、轻松的学习,并能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学生的综合素质有较大的发展和提高。比如我所教的班级中学习能力强,接受速度快的张睿达和孔繁一,可以提前准备几道额外的益智题让他们做。而接受速度慢的武一文,一定会在某个难点上打麻烦,所以要单独抽时间就这个问题对他进行辅导。学习信心总是不太足的路展颜,要多鼓励她几句。总是喜欢马马虎虎的张官博,要再给他讲《马马虎虎的小画家》这样一个故事,督促他及早改掉这个毛病。这样就最大程度地做到面对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也得以实现。

三、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小班化教育由于班级学生人数少,相对每个学生占用的学习空间、活动空间和其它教育资源占有量比较大,学生受教育的时间、条件得到了改善。课堂上学生获得更多的创造的空间和时间,能充分地发挥主体作用,能更自主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开展能动的创造。由于小班化教学中小组教学,个别化教学开展得较多,学生自主地思考、探究、表现的机会多,自主地创造、创新的机会多。

例如教学《20以内退位减法》时,我利用孩子们爱运动的特点,创设了带孩子们参观学校运动会的情景导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对其中的现实问题:小明进了几个球?产生强烈的探究欲,而15-9用以前的知识又不能解决,从而成功地为他们建立起一定的认

知障碍,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态。我适时点拨,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都可以用那些方法来解决计算问题?学生们茅塞顿开,想到用摆一摆数一数、分成等方法。此时,我不急于让学生们马上求出答案,而是把学生们分成小组,抛出学具,让小组们自主探究,在活动中寻求解决方法。这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在小组长有序的引领下,有的摆小棒,有的忙着在本子上分成,还有的在记录小组发现的方法。然后进行集体交流,每组的同学在交流时,其他组的同学可以提出异议,可以辩论。学生积极参与,集思广益,课堂教学气氛活跃,成效显著。学生们想到了很多种方法,如:数数法、破十法、连减法、想加算减法等等。这样,培养了每位学生的创造精神

四、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学生的成绩提高和能力发展

小班化教学,使教师在班级人数较少的优势下,在任何时间与空间,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特别是关注学困生的发展,为他们创设一定条件,让他们也获得成功的喜悦。由于师生之间频繁而畅通的沟通交流,使教学活动显得轻松、愉快,学生人人参加学习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特别是主动探索、合作学习、互相交流成为一种学习的主要形式,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充分地发挥每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学生学习兴趣浓,掌握的知识更丰富,学习能力、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分组教学是小班化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之一。我在分组时,把学困生分配到每个小组中,以优带差、以优助差,提出简单的问题让学困生回答,提出稍难的问题让学困生思考。为了达到集体优胜的目的,每个成员都要动手动脑,积极参加讨论,贡献自己的智慧,为本组的成功尽最大的努力。这样既给了学困生机会和权利,也赋予了义务和责任,并能激发起学困生表达的欲望,产生内驱力,让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同时在合作竞争中,由于小组的综合实力是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这就能促进组员团结协作、相互激励、彼此帮助、默契配合,从而使课堂教学气氛更活跃、也为学困生创造了参与合作竞争的机会。

如,在教《乘法》一课时,把整个班级分为5小组,用围坐的形式进行教学。我时而让学生小组讨论怎样的算式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时而让学生互相读乘法算式以及说出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时而让学生互相发表自己的见解。全班发言人次达百次之多。学生由听者变成实际参与者,在自己说的同时又倾听别人的发言,使学生始终处于兴奋和积极探索的状态之中。学生这种参与意识与参与态度是普通大班所不能比拟的。

总之,小班化教育不仅仅改变了班级的数量,而且可以改变教育观念和思想、教育方式和方法,使每一个学生有可能得到更多、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更多被关注的机会,催化了学生个体生命的成长。

把握教学梯度 尊重生命个体 篇3

一、依据生情学情把握梯度,做到“目中有人”

《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意见》中指出:“要积极探索、总结和推行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激发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勇于实践的能力。”而现在语文教学的普遍倾向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使学生厌学语文,更别提做到独立思考和创新了。教者对所有学生有着同样的期望,同样的要求。但考虑到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他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智力水平乃至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等,

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立足学生实际,做到“目中有人”。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已有的经验,已有的思维方式,已有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将问题设置面向全体学生。但学生的基础和自身素质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果问题的设置不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则会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吃不饱”,基础差的“吃不了”,不利于全体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应充分考虑各层次学生的智力情况、认知水平和思维水平,使解答问题成为“跳一跳,够得着”。这样就不会因为问题过于简单而失去问的价值,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也不会因为问题有难度而使学生“噤若寒蝉”,失去了课堂的主体地位。因此,切忌不顾生情、学情,设计问题没有梯度,搞一视同仁。只有让教者有梯度的设计问题并选择多种教学手段去启发学生,实现因材施教,才能让学生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二、依据有利于课堂互动把握梯度,做到“心中有数”

一般说来,职校语文课堂互动与普通高中课堂一样,往往源于问题,问题推动了课堂互动,通过对问题的讨论、探究,达成教学目标。但问题太难会让学生茫然无解,产生畏惧情绪,导致课堂“僵局”,白白浪费时间。问题过易会使学生感觉无意义而导致“冷场”,或会造成学生不思考而“假热闹”的现象,起不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创设思维梯度——由易而难的问题情景,所设问题必须分解难度、小步骤阶梯化,即在教学中,对于那些具有一定深度和难度,学生难以理解、领悟的内容,教师可以采用化整为零、化难为易的方法,把一些较为复杂困难的问题设计成一组简单、有梯度的问题串,以降低问题的难度,通过层层递进地提问,引导学生向思维的深度发展,通过层层剖析、循序渐进,在轻松愉悦、高校的环境中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可见,梯度只要面向了全体学生,只要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即使是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接触知识,掌握技能,提高语文水平。

三、依据知识自身的特点把握梯度,做到“手下有情”

依据考纲,职校语文教学须紧扣书本,扣本拓展,以扩大语文学习的空间,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材提供的知识是有限的,几本薄薄的教材远不能满足学生求知的欲望,因此,课堂教学的梯度推进、拓展延伸是必然的。但梯度推进、拓展延伸要做到“手下有情”,应为实现教学目标,为深入理解内容服务,切忌脱离知识自身的特点而进行拓展延伸。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时刻注意紧扣大纲,尊重教材,重点突出,将课内外知识整合,适当纵深,直到解决实际问题。

也可以根据语文学科知识的特点,通过“听、说、读、写”等方式围绕重点,灵活掌握课堂教学梯度,透析难点,强化关键环节的训练,保证当堂任务有效完成。

总之,要把握好课堂的梯度,就要求教者有大智慧,要有自己简单而高效的教学方法,要有对文本、对学生的深刻认识。只有拥有梯度的课堂,才是一个师德光芒闪耀的课堂。梯度体现在教者的智慧中,体现在课堂气氛上,体现在学生舒展的笑容里。

参考文献:

[1]陈洪仁.怎样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互动[J].语文教学与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

关注个体生命生长的美国基础教育 篇4

一、尊重个体和个性

美国基础教育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尊重个体、关注个性, 换成我们的语言就是关爱每一个孩子。不过, 我们更多体现在口号上, 做得远远不够, 他们已经在行动上, 而且有切实的保障措施。表现在:

(一) 小班化教学

每个班学生在22———28个左右, 而且分组学习。这样, 教师能够关注到每一个学生, 教师有条件了解每个学生的课堂表现, 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说话、表达, 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教学形式已经形成集体分享, 共同操作的文化氛围。我们在纽约一所小学看到, 教师要么一对一倾听学生阅读, 要么随一个小组与学生共同学习, 教师都呈现出关注个体的状态。教室里琳琅满目, 各种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均摆放在教室里, 按生活区、学习区、运动区等有序摆放, 师生学习很方便。

每一个学生的作品和学习情况进度都在教室里展出, 都能受到关注。我们大部分学校, 特别是所谓优质学校, 班额较大, 有的竟上百人, 教师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农村有的小班额, 关注个体的意识却不够强。

(二) 选修课丰富

美国中小学都有丰富的选修课, 这是让个体和个性充分发展的具体保证。比如, 在我们参观的小学, 有双语班, 因为有西班牙和法国人的后代, 学生除英语外还可以学西班牙语, 也可学法语, 还有其他选修课。去中学, 选修课就更多了, 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选课。我们考察的高中也有汉语选修课。高中有些像大学模式, 没有班级概念, 学生完全依据自己的学习需要跑班, 想学什么课就到什么课堂去学就可以了。学生可选的课程足够丰富, 这给学生发展留下了巨大的选择空间, 有利于学生的专长和个性良好发展。我们已经认识到了选修课的重要, 特别是实施“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以来, 许多地方、学校这方面工作也有声有色, 但整体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地区、学校之间差异很大, 还需要进一步推进和完善。

(三) 作业推崇个性

美国中学的作业是鼓励个性, 倡导与众不同。他们的作业倾向发散性思维的问题, 人人可以有独特的见解和看法 (后文还要有具体论述) , 不像我们的作业和考试都强调标准答案。这样, 学生的个性就会不断得到强化训练, 创新品质就能达到很好的培养。我们的标准答案意识一步步限制了学生的个性, 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让我们本来生动活泼的孩子上学时间越长, 反而越胆小, 思路越窄。所以, 我们应该很好地学习这一点, 少“求同”, 多“求异”。

(四) 特殊学生特别关照

我不知道美国的特殊学校怎么样, 在考察的小学, 我们看见特殊学生与其他学生在一个学校, 但是区别对待。特殊学生如果需要特别关照, 首先需要征得家长同意, 在家长带领下, 由专业机构对学生测试、认定, 才能作为特殊学生对待。否则, 要和正常学生一起对待。这样充分尊重了特殊学生的心理感受, 也说明每个学生都平等的观念很受重视。在考察的中学, 我们看到坐轮椅的学生受到更特殊的关照, 到处都有轮椅通道。放学时, 有一辆专用车辆, 有专人用车辆上装置的专用升降器械让坐轮椅的学生连轮椅一起坐上车。虽然只有两位特殊学生, 但还是有专用车辆和专人服务。这是给特殊学生以特殊关照, 体现了真正的人文关怀。我们学校的管理, 统一要求多, 满足个性少, 固然有我们的国情、校情等许多因素, 但关注每一个个体的特殊需求, 给予适合的关爱, 应该成为我们提高办学品位必须正视的问题。

透过这些表象, 我们可以看到, 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都得到了尊重, 都在切合实际地生长。特别是美国实施“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以后, 学生的达标率, 也就是过关率成为最重要的考核指标, 更加关注每个个体。教育水平发展到高层次, 就是从“人人有学上”到面对有差异的学生, 实施各自适合的教育, 使“人人都达到充分的生长”。这点儿, 在美国高中表现得非常明显。美国的高中毕业率要求达到80%, 虽然已经普及高中, 但肯定有不会毕业的, 他可以在上完高中四年以后, 继续读一年, 再不行就直接打工去。而优秀的高中生, 被称为“要上大学的那一类”, 学习都非常刻苦, 他们的目标就是“各界精英”。学校也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课程和条件。这一点很好地体现了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二、呵护生命的自我生长

美国基础教育给我的感觉, 很呵护生命的生长。它是从生命自我生长的角度给予阳光雨露。在尊重生命自我生长的前提下, 给予一些必要的校正和导引。让生命自我探求、觉醒, 从而更好地生长。表现在:

(一) 关爱心理

美国基础教育十分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在高中考察时, 我们发现, 高中生居然没有班, 没有班主任, 一个年级, 一层楼有一个心理辅导员。一个人负责二、三百个孩子, 他会通过学生的成绩、表现, 发现孩子的问题, 主动找孩子沟通。当然, 孩子有问题, 也会主动找心理辅导员寻求帮助。确实, 只要心理阳光、健康, 人就会快乐成长。我们虽然有班主任, 有辅导员, 也要求建心理咨询室, 我总感觉这方面形式多于内容, 关爱学生心理在大多数学校没有落到实处。许多校园悲剧都是学生心理问题酿成的, 我们教育工作者, 特别是学校领导, 应该把学生心理问题当成重要课题去关爱、研究, 帮学生解决, 保证孩子们健康成长。

(二) 注重实战

美国基础教育很注意联系生活, 让学生亲身实践, 解决问题。这一点众所周知, 这可能也是杜威“在做中学, 在学中做”的具体体现吧!从小学、初中到高中都强调动手能力和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讲课时, 老师尽量减少记忆知识环节, 把力度放在如何运用知识上, 让学生知道用哪些技能解决问题。比如:高中学生会被老师问到小说分析类问题, 分析技能不是对事实的回忆, 要加入个人的思考和观点。老师会让学生对阅读的作品进行讨论, 每周写一则读书笔记来检查阅读情况, 每周收一次读书笔记或日记, 老师能确保对每位学生的情况掌握。他们会让2至4人一组解决一个问题。按他们的说法, 老板们要求员工需要哪些技能, 教育就要怎么样为之做准备。这真是一个目标非常明确的观念, 教育就是为学生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做准备。小学的三门主科是阅读、数学和科学。我们的语文, 他们叫阅读, 就是理解, 体现的是如何用。科学, 更明确地教如何用, 不像我们很多科目, 缺乏整合, 知识分散, 是死知识, 学生学了也不会同生活联系起来, 没用。比如一所高中的政治文化类课程, 教师给学生一篇《经济人》杂志上的文章《关于中国计划生育的问题》, 问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好不好, 让学生讨论。先在教室讨论, 周末让学生回家找5个结过婚有了孩子的成年人讨论, 问他们有什么感想, 收集数据, 再和资料上的文章对比。比如, 资料上显示:1980年, 中国已婚夫妇平均5.1个孩子, 2008年只有0.8个, 心痛的是, 很多女孩被杀或被送人。下周上学时学生会与老师讨论这些问题, 必须谈个人观点, 同时比较自己搜集的数据和资料文章中的数据。这个问题主旨是政治和文化, 其实还涉及到了其他几个主旨, 再次论证了孔子的观点:知之不如行之。这样, 就落实了四项学生创新的技能。首先是解析知识的能力。学生要分析论证, 判断对错, 而不是看什么信什么。第二是知识的重组重建。周末回家后自己收集数据, 需要找到不同的观点、看法, 搜集数据、评价这些数据, 重塑对计划生育的认识, 落实到笔头上, 写出来。第三, 反馈的能力。建立数据系统。第四步, 演讲展示的能力。这都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才是真教育, 高效教育, 这是一生需要的知识, 这是真本事。这是让学生在自己解决问题中得到成长。不像我们考查的只是些死记硬背的知识点, 考试过后, 也许一辈子都不再用, 所以学了物理, 不会引线, 不会安装电器, 这是教育的悲哀。我们的《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也明确地提出了这个目标要求, 这是非常重要的, 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才是真正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有用人才。这一点我们从教学到活动都应该给予深度借鉴。

(三) 持续发展

美国的基础教育, 小学、初中、高中培养方式基本相同, 是一种连贯和持续。小学, 一个老师要上全部主课, 除非有特别优秀的学科教师, 才给全年级上特色课, 这是一种连贯和持续。最值得倡导的是美国的大学教育和高中教育的连贯和持续, 美国高中生在高中学有余力就可以选修大学课程, 完成的学分在大学可以免修, 大学对高中的信任和认同, 让很多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 上高中就等于上大学。上大学三年都可以毕业, 学分积够就可以领取毕业证, 节省时间、金钱、生命, 让天才尽情发展。当然, 你如果四年完不成学业, 还可以延期进行, 可以边打工边学习, 什么时候积够学分什么时候就可以毕业。这不同于国内死板的年限教育, 到时候一起离开校园, 这可能也是美国教育的活力所在。我们小学、初中、高中的衔接和持续发展也要一以贯之。这样有利于学生一生习惯、性格的良好养成。

三、注重培养基本素质

学生是国家公民的基础群体, 社会规则和要求在美国的学校有着很明显的特征。我们的德育喊得很响, 做得很轻, 美国的行为准则要求在学校表现得就很充分, 突出的是诚信和合作, 这也是个体生命生长的必需。

(一) 讲究诚信

美国是一个讲究诚信的社会, 在学校教育中诚信已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基石。他们的目标是培养优秀公民, 诚信很受推崇, 不诚信后果严重。比如教师对学生的诚信评价, 绝不走私人关系, 所以美国大学录取新生时, 三封教师的评价推荐信非常重要。美国中小学也统考, 特别是近几年, 3———8年级全考, 一年一次, 统考成绩对学校声誉都是非常重要的考核指标, 但他们不作弊。据在纽约市教育局的华裔教授张洁博士介绍, 校长根本不敢作弊, 学生和教师都会举报的。我们在纽约大都市博物馆就碰到一位华裔女孩, 三年级, 却在认真地临摹馆中珍藏的中国画, 她说老师布置的作业就是了解中国文化, 她就实实在在地来实地学, 一点也不作假。高中学生不达标就没有毕业证, 老师讲学生没听懂就不往下讲等等做法都很值得我们重视。诚信是一切的基础, 是人和社会的基础。我们的许多教育问题都源于假, 教人虚伪、作弊, 人格扭曲、分裂。陶行知早就讲教人要求真。回归真, 就回归了教育的本质。诚信社会的建设, 除了政治社会的作用外, 我们教育要有担当和责任。

(二) 崇尚合作

这是美国教育, 乃至美国社会成熟的一个思想。美国也有可以选拔学生的优质公立学校, 他们参照分数, 但绝不光看分数, 其中一个条件引起我的高度关注, 那就是面试时, 看学生能否在与他人合作中更好地学习。学校上课也特别讲究分享, 分享学习成果, 学校和老师也尽量考虑怎么布置一些综合性题目, 让学生合作完成任务。连他们选拔教师的标准中都有一条, 看能否在合作中更好地工作。听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讲创新人才培养的方法, 其中一条就是合作, 我才突然明白, 他们是多么崇尚合作。确实, 人是群居动物, 没有合作, 一个人单打独斗是多么可怕的事情。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 不会合作简直就不可想象。美国中小学强调合作, 合作学习、共同生活, 这也是在培养人适应社会的基本品质。我们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够, 特别是中国的基础教育, 学生都是独生子女, 合作、分享应该成为做人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的课程改革和发展纲要都有明确要求。这些我们过去的“虚功”现在要实做, 做扎实, 做出成效。

从探索生命密码到个体化医疗(二) 篇5

大家都知道,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不一样。但是,药厂开发药物,医生开处方,对这个事实基本上是视而不见。他们制药、开药都是针对多数病人的“平均水平”。

比如说,开刀麻醉要用肌肉松弛剂。这种药对有的人有副作用。用的不好可能死人。50年前就已经有办法找出用这种药后可能会死亡的病人。可是,直到今天,这些办法还没有在临床普遍应用。

最近,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推荐了两种帮助医生用药的基因检测方法。检测结果可以帮助医生选择一种抗凝血药的起始剂量。

可是,许多医生对这些检测方法的实际价值持怀疑态度。他们的怀疑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一方面,需要用药时检测结果还没有出来。用药又不能等。另一方面,检测结果提供的病人对起始剂量反应的信息,并不比医生们的观察提供的信息,价值更大。

这类基因检测,也许可以帮助少数对药物非常敏感或者非常不敏感的病人。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些检测还没有多大实际价值。

当然,将来,基因检测会发挥重要作用。根据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结果,毒理学将会从目前的描述性科学变成预测性科学。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提前发现对药物和膳食补充剂副作用敏感的人,采取措施,避免毒性反应发生。

环境和行为:影响不容忽视

要使医学和公众健康真正从基因组学中获益,我们面临很多挑战。我们需要明白影响疾病的各种非遗传危险因素,包括环境和行为因素。我们需要清楚基因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环境因素包括感染、饮食、营养、压力。体力活动、污染物、杀虫剂、放射线、噪音和其他物理因素、草药、烟草、酒精、处方药、非处方药。这些因素可能引起基因突变。也可能引起短暂性的或者遗传性的染色体改变。还有可能影响治疗效果。

个体化医疗可以从传染病开始。我们可以对病人和传染源细菌或病毒进行基因分型。了解细菌或病毒和病人的相互作用,可以帮助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对付像艾滋病、结核、疟疾和流感这类特别麻烦的传染病,我们需要疫苗。开发疫苗,现有的知识远远不够。我们可以通过基因组学更多地了解这些细菌或病毒和容易感染人群之间的关系。

目前,我们已经开始运用基因组学开展世界范围的传染病监测。如果能提前发现动物和动物接触者中出现病原体的新类型,我们就可以采取措施,减少传染病大流行的危险。

个体化医疗:任重道远

“个体化医疗”的说法现在非常流行。它反映了人们希望能够“因人施治”的愿望。对个体化医疗的渴望也反映了一个客观事实。这个事实是即使被诊断为同一种疾病,每个人的发病原因机制都可能不一样。因此,不能用一种治疗方法。

现在广泛使用的许多药,其实只能使不到三成的用药者从中得到好处。这三成人当中,还有一部分可能不吃药也会好,一部分是因为服药对他们的安慰作用好起来的。

要想达到理想的“P4医学”——预测性、预防性、个体化、参与性医学,我们必须考虑下面这些复杂的问题。

第一,我们要在分子、生理和临床层面积累足够的科学证据,才能把不同的病人分型和分类。然后,针对性地进行治疗或者预防。比如说,对特殊类型的白血病、乳癌和结肠癌病人,现在可以在基因组学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从分子层面上进行药物治疗。举个例子,如果没有基因组学的指导,对所有结肠癌病人都用同一种抗癌药物的话,可能会有将近一半的结肠癌病人没有效果。

第二,随机临床试验中有效的证据,往往来自严格选择的病人。社区中的实际病人,很多都是几种病同时缠身,与严格选择的病人有很大差距。因此,临床试验中获得的证据,在现实生活中不一定完全适用。

第三,在现实生活中,医疗仪器和手术治疗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获得治疗和治疗是否及时。

第四,如果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法,哪怕没有什么好处,医生也会继续使用老的药物或者医疗器械。现实生活中,要证明一种治疗方法没有任何好处,是很困难的。另外,病人还常常要求得到某种具体的治疗。

指导临床决策,因人而异用药和检测的信息可以在互联网“药物基因组学知识库”中获取。网址是:wwwDharmGKB.org。

随着电子健康档案的普及,在网上可以找到相关信息资源来解释每个病人具体检查的复杂结果。因为分子生物学的检查和影像信息越来越复杂,常规的建议“问您的医生”恐怕不行。医生也有可能不知道。因此,还要准备有效的指南,帮助医生在网上找到需要的信息。

展望未来:六个好处

随着研究的深入,部门间合作的加强,在不远的将来,基因组学和相关研究和实践至少能给我们带来六个好处。

人类实际上只有2万个指导细胞制造蛋白质的基因。可是,这2万个基因造出了一百万种蛋白质。

○关于常见病的分子生物学信息越来越多。个人做基因组测序,花费不到1千美元。

○许多病有了分子生物学的检测工具。包括基因特异性的、器官特异性的和病因特异性的分子生物学检测工具。

○为某些新药或者复合药的开发打下了基础。这些药物最有可能用来治疗癌症、大脑疾病、心血管病和肝病。

○药物基因组学在药品审批和电子处方指南中取得很大进展。医生将为病人提供更精确的诊断,更安全有效的治疗。

○与基因类型和疾病危险有关的、可改变的环境和行为因素的信息越来越多。这些信息可以指导公众健康和和个人行为改善。

○消费者能更好地理解基因组学,因此能够更好地遵从促进公众健康的措施。例如,加强锻炼,良好营养,控制血压、胆固醇、体重、血糖,减少对传染性因素和化学性危险因素的接触。这些措施对我们的整体健康十分重要,完全可以抵消那些仅有统计学相关意义的遗传危险因素的作用。

生命个体 篇6

关键词:叙事伦理,叙事伦理批评,文学伦理学批评,生命美学

20世纪下半叶, 文学伦理讨论在西方兴起, 萨特、列维纳斯、德里达、诺斯鲍姆、布斯等将文学中的伦理问题带入学术前沿, “伦理转向”成为80年代后人文研究领域的一个令人瞩目的问题。叙事学家在对结构主义叙事学过度技术化、机械化的反抗中, 开始关注叙事的伦理、政治、宗教等意识形态层面, “叙事伦理”成为热门研究话题, 成为90年代后经典叙事学的一个新方向。代表性著作如J·希利斯·米勒的《阅读伦理学》 (The Ethics of Reading by J.Hills Miller, 1987) 从解构主义伦理和政治伦理的角度研究叙事伦理;亚当·查克里·纽顿的《叙事伦理》 (Narrative Ethics by Adam Zachary Newton, 1995) 以列维纳斯的“他者伦理”来解析作品。韦恩·布斯的《我们的伴侣:小说伦理学》 (The Company We Keep:An Ethics of Fiction by Wayne C.Booth, 1988) 则是他对出版于1961年的《小说修辞学》 (The Rhetoric of Fiction by Wayne C.Booth, 1961) 的最后一章《非个人化叙述的道德问题》做的深入阐述。实际上, 正是由于布斯的这部早期著作, 叙事的伦理维度才受到广泛关注, 他开启的修辞性叙事理论对叙事伦理研究起到了重要推进作用。另外, 玛莎·诺斯鲍姆在1990年出版的《爱的知识》 (Love’s Knowledge by Martha Nussbaum, 1990) 中以哲学家的视角指出, “虚构叙事以其具体性和感性力量为伦理研究提供了一般哲学研究中无法找到的有价值的工具。”“《我们的伴侣》和《爱的知识》两本著作成功地使叙事伦理问题变成叙事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1]218

国内首先关注叙事伦理并有精辟论述的是刘小枫, 他在《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的引子“叙事与伦理”中把伦理学分为理性的和叙事的两种:理性伦理学探究生命感觉的一般法则和人的生活应遵循的基本道德观念, 进而制造理则, 关心道德的普遍状况;叙事伦理学讲述个人经历的生命故事, 通过个人经历的叙事提出关于生命感觉的问题, 营构具体的道德意识和伦理诉求, 关心道德的特殊状况。真实的伦理问题从来就只是在道德的特殊状况中出现的。刘小枫把现代的叙事伦理分为人民伦理的大叙事和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 他强调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 让人自己摸索伦理选择的根据, 激发个人的道德反省。

《沉重的肉身》是刘小枫的一部随笔, 作者并没有把叙事伦理定位于文学批评方法, 但其思想启发了谢有顺、伍茂国等一批触角敏锐的学者, 他们立刻发现其中蕴藏的巨大价值, 将之运用于理论研究与文学批评。比较而言, 伍茂国更多的是为叙事伦理的存在与发展做理论建设, 出版了《现代小说叙事伦理》和《从叙事走向伦理:叙事伦理理论与实践》;谢有顺则更多的在当代文学批评实践中运用叙事伦理批评, 注重对叙事中个体的生命感觉、道德困境的探索, 发表了大量令评论界耳目一新的文章。在他们的引领下, 很多研究者进入到叙事伦理批评的研究, 发表了一些学术专著和大量的文章及学位论文。

客观地说, 叙事伦理在西方可以说是后经典叙事学的一个发展的新方向, 是叙事学内部的一种理论建构, 如叙事学研究者唐伟胜认为“叙事伦理只是叙事学研究的一个分支, 属于叙事形式与历史、政治、伦理关系的问题的一部分。”[2]21作为一种文学批评方法的叙事伦理批评, 是我国学者首先提出的。谢有顺强调叙事伦理批评聚焦于叙事作品的伦理, 叙事伦理是一种个体伦理。而叙事作品“‘存在的唯一理由’, 就是个体偶在的呢喃叙事。”[3]143

文学伦理学批评在中国学界的出现始于2004年, 经聂珍钊提出后引发热烈反响, 很多学者参与到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探讨并在批评实践中加以运用。

聂珍钊在其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 (2014) 中对文学伦理学批评做了总结概括。聂珍钊在描述文学伦理学批评提出以来取得的众多学术成果时, 没有提及谢有顺、伍茂国等的叙事伦理批评, 可以判断他认为两者间有很大不同。事实上, 叙事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批评也确实有别:首先, 前者主要针对叙事作品, 它虽涉及伦理, 但仍关注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 尊重文学自身特性;后者则针对整个文学, 并把伦理道德提到极其重要的地位, 以之作出从文学起源到文学本质的新论断, 强调伦理价值。其次, 前者强调虚构性和个体性, 关心人生的存在价值及其方式, 启示人生哲学;后者强调伦理的历史性与社会责任, 关心社会结构的善及其实现, 探讨社会正义或社会哲学。第三, 前者旨在为读者提供一种伦理参照, 提醒读者在面对现实复杂的伦理情况时保持警醒, 远离宏大伦理的欺骗和压迫;后者旨在为文学、为社会提供健全的伦理道德标准。另外, 从概念或问题发生史角度看, 在西方, “叙事伦理最初并不是文学理论的现成品, 而是伴随各种应用伦理研究的兴起而出现的伦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主要探究如何有效地运用叙事达成必要的伦理效果。”[2]19在中文语境中, 叙事伦理理论的出现同样不在叙事学而在伦理学, 这就与文学伦理学有所不同。

不过, 就西方相应的学术资源来说, 两者都非常关注布斯的修辞学批评。叙事伦理批评还很重视纽顿的《叙事伦理》和费伦的修辞叙事伦理, 借助叙事学批评强大的分析工具和修辞学批评的伦理交流模式, 从整体上去把握作为伦理实体的叙事文本;文学伦理学批评虽不同于西方的伦理批评, 却仍然可从其中获得养分, 另外它还可以从中国传统的道德批评借鉴总结很多经验, 但这是由于这一点, 国内众多研究者在转向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时候出现了认识上的混乱。

叙事伦理批评和文学伦理学批评都走出了审美批评的桎梏, 与西方学界的伦理转向几乎同步, 显示出中国已经进入到文学批评理论前沿。更重要的是叙事伦理批评和文学伦理学批评根本上是植根于中国的文学创作与批评语境, 可以说具有很大原创性, 它们回应的是我们自己的问题, 发出的是中国的声音, 作为批评方法又具有普世性。比较而言, 笔者认为叙事伦理批评更符合现代美学精神和多元价值取向, 它不仅仅是为了理解文学, 更是为了理解生命。

叙事伦理批评关注个体、尊重生命, 触及到作品的生命美学问题。

叙事不仅仅只是讲述故事, 叙事学也不仅仅是关注如何讲好故事。存在是一种伦理处境, 作为人学的文学的天命是关注人的生命, 关注每一个人的在世方式, 通过展现人的特殊伦理处境, 思考着生命在世的种种方式。

叙事伦理是一种个体生命伦理。现代市场经济社会的主体是具有自我意志、自我负责的个体, 而非传统的国家或集体。“现代性的审美活动正是在神性、理性、集体性消退后给个体的生命意义以皈依, 它在肯定现世生命的同时赋予其形而上的超越性体验”[4]240正是这种超越性的体验使得文学及其他艺术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存在价值。叙事伦理批评尊重个体、敬畏生命, “以文本为研究对象, 从叙事和伦理的角度, 探讨个体生命的独特性, 在对社会理性和普遍道德的质疑或是反抗中触及或是挖掘生命的另一种可能性。叙事伦理是一种生命伦理, 在这个意义上, 叙事伦理批评建构的是一种生命美学。”[5]24它在个体偶在的呢喃叙事中舒展精神的触觉, 追问人性深处的答案, 提供新的生活认知。叙事伦理批评为身处现代精神困境中的个体提供了解读生存的密匙, 成为人们通向生命诗意栖居的一条幽径。

参考文献

[1]唐伟胜.文本、语境、读者:当代美国叙事理论研究[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3.

[2]伍茂国.从叙事走向伦理:叙事伦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13.

[3]刘小枫.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4.

[4]章辉.实践美学:历史谱系与理论终结[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生命个体 篇7

首先, 在十七年这样一个思想激进活跃的年代, 主流意识话语占据社会的主流, 作为生命个体是不应当以一个具有私欲观念的个体存在的, 这是自私、落后的表现, 而生命的存在应当是集体的、无私的、没有自我的。作为新中国的文艺工作者, 赵树理必须按照文艺界所强调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进行创作, 按照“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方针去发现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的新人新事。于是在《“锻炼锻炼”》一文中出现了以杨小四、高秀兰等为代表的正面人物, 以“小腿疼”、“吃不饱”、王聚海等为代表的落后人物。可是在这里, 赵树理没有把着眼点放在塑造高、大、全式的正面英雄人物身上, 而是侧重于表现他所熟悉的农民, 描写他们的喜怒哀乐, 表现他们的日常存在。作者将笔墨重点用于塑造“小腿疼”、“吃不饱”和王聚海这些落后人物形象, 追溯她们的悲苦, 命运让人在批评她们的同时更多的给予的是怜悯, 是对个体生命生存艰难的同情。“小腿疼”、“吃不饱”, 是由小说中的先进人物杨小四所写的一张大字报引出场的:“……有些妇女们, 光想讨点巧……提起正经事, 啥也不知道/谁给提意见, 马上跟谁闹/没理占三分, 吵得天塌了。” (1) 大字报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两位自私自利, 无视集体, 受时代批判的, 缺乏政治觉悟的落后妇女的特点。但文本并没有从政治的视角对她们展开上纲上线的批评, 而是从人物命运和现实处境开始深入探究她们落后的根源。原来, “小腿疼”是以为早年丧夫, 含辛茹苦抚养儿子成人的女人, “吃不饱”是一位一心要找个干部结婚的少妇, 目的就是要“吃得饱”。“吃不饱”把丈夫张信当作“过渡丈夫”, 这和《小二黑结婚》中对爱情坚贞不渝的小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经济因素决定婚姻只能说明当时农村经济的凋敝, 而“小腿疼”的悲苦经历和生存现状也存在着深刻的经济根源。我们在文中看到去偷棉花的人数已形成一定规模, 这些落后分子也不是个别的现象。农村贫穷, 集体劳动所得报酬低下, 基本的经济利益无法得到满足因此她们不愿参加集体劳动, 这恰恰是不容许的, 是必须要转化的。这种转化就是要把他们的私欲抹杀, 变成集体标志性的人物。

其次, 如果说经济上的困境让她们成为落后的代表人物, 那么在对她们实行转化过程中的专制和强压, 则使这些困窘人们受到精神上的压制, 处境愈发悲哀。

在文本的表层为了符合主流话语的要求, 对这些落后分子进行改造和批判。而改造的过程则是以杨小四、高秀兰等先进人物为代表的基层干部利用农民的无知对他们实行强压和专制。这些农村的基层干部没有人关心农民们实实在在的生活欲求, 没有人耐心的倾听他们的心声, 更没有人尝试着去解读他们因为贫穷而扭曲的心灵世界。为了转化“小腿疼”和“吃不饱”, 干部们采用了一系列整治的措施。起初以大字报为工具, 进行公开批判, 引起了“小腿疼”大闹办公室, 于是将“乡政府”搬出来威胁群众。接着, 强制农民劳动。为了惩罚一些出工率的落后群众, 杨小四宣布“谁也不准回村去……”谁要是敢偷懒或是不来, 把她的大字报送到”乡政府”去。而且, 对于出工还要派人监管, 如此的干群关系怎能不让人对农民的处境担忧。此外, 干部们还精心设计了一条计策, 引诱落后分子“犯罪”———偷棉花, 最后还要像“罪犯”一样接受群众批斗会的批斗。而这批斗会的场面更像是刑场, 要求坦白交代, 否则就要送法院。这就是正面人物, 基层干部的工作方法, 把细致的思想工作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完全抛在脑后, 动辄将“法院”、“乡政府”搬出来, 依仗国家的名义, 用蛮横粗暴的态度来威胁群众, 欺辱群众。正如赵树理自己所说“王聚海式的、小腿疼式的人, 狠狠整他们一顿, 犯不着。” (2)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根据群众特点, 耐心做工作的方法却被一名最该接受“锻炼”的干部王聚海掌握。杨小四等人的粗暴作风和社会主义主要求相距甚远不论, 应看到的是他们的“胜利”只是暂时的“, 落后人物”并没有改造过来, 这样的农业社社员人心涣散, 农村状况反而更让人担忧。《“锻炼锻炼”》以曲笔的形式保存了妇女消极对待转化的内心体验, 展现了当时妇女被强制转化的真实生活场景, 在貌似热闹的叙述中暗含了内在的悲凉。个体生命在外界强大压力的作用下, 暂时的屈服着。可是这种强制的手段并不能改变他们的生存处境, 只是让他们完全失去了独立人格的存在意义。

最后, 赵树理在他的文本中始终关注的是农民首先作为一个生命个体存在的处境和意义。这是与他的创作立场和思想分不开的。他是农民的作家, 他的文章要为农民的处境言说。赵树理与农民有深厚的感情。五十年代的中国文学创作要求体现国家意志和时代声音。作为代表农民思想情感的赵树理在表面上不得不随时代强流而迎合国家政治的需要, 但是在潜意识和灵魂深处却始终与农民紧密相连。“我不想上文坛, 不想当文坛文学家。我只想上‘文摊’……做这样一个文摊文学家, 就是我的志愿。”, 然而同时他又是新中国的文艺工作者, 同时肩负着为政治服务的重任。赵树理的小说从不直接“图解”政治策略, 而是尽力地从是否有益于农民这一准则中寻找表达政治观念或政策的艺术途径, 作为一个农民作家, 他又不能不具有自己独立的观察和思考, 而这种观察和思考却又往往与政治意识形态的观察和思考不相一致。这种农民作家的创作姿态和新中国文艺工作

者的身份规定之间显然存在着巨大的矛盾和冲突, 这也是构成他思想和文本分歧的关键所在, 在《回忆历史认识自己》一文, 赵树理这样写道:“公社化前后我的思想和农村工作步调不相适应产生于此时 (1956-1964) ”。 (3) 王小波曾在其随笔《沉默的大多数》中说:“古往今来最大的一个弱势群体, 就是沉默的大多数。” (4) 农民作为这“沉默的大多数”, 正是需要赵树理这样的作家作为代言人。那么, 写于1958年的《“锻炼锻炼”》正处于天聋地哑的前期, 体现了赵树为农民代言的自觉性的艺术创作, 而他也成为在“天聋地哑”年代农民最好的言说者。

正如陈思和所评:“这篇作品即使在今天读来, 仍然真实得让人读了感到辛酸‘天聋地哑’也就落到实处。” (5) 作品中隐含的对生命个体生存困境的表现也以自己的方式达到了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2) 赵树理.《赵树理全集》 (第四卷)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0年.

(3) 赵树理.《回忆历史认识自己》.《赵树理文集》第四卷.工人出版社, 1980年.

(4)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 《王小波作品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5年12月.

生命个体 篇8

朝戈是一位在古典写实艺术中驰骋的“非古典”主义者。谓之“古典”, 缘于技法本身;谓之“非古典”, 则缘于其笔下的艺术形象总是呈现出“不尽完美”的视象, 与古典艺术的追求相去甚远, 他无意为某个具体的人物留下传统意义上的写真, 而是赋予被画人物某种精神状态, 以深刻细腻的写实手法创造了处于从思想到体制都发生着深刻变化的社会中的各式各样的人物精神面貌。

“宏伟的古埃及艺术、希腊古风时期艺术、文艺复兴前期艺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艺术, 还有古朴的年代久远的蒙古草原石人艺术, 均是我内心向往的最具人类感情的艺术。……但我不是简单的追随者, 我去透视这复杂的迷一样的时代。我要使自己的艺术适宜表达正在发生的思想感情、意识活动和人的真实存在, 并以此获得艺术形式的高度敏感, 我将逐步把我内心中壮阔的自然图景和人性的悲怆变成激越的绘画。” (2) 这就是朝戈艺术的宣言——对生命个体本质和价值的追问。

朝戈主要以肖像画形式进行创作, 其中《敏感者》是其代表作, 画面以近观和轻度俯视的视点使人物处于一种自上而下的轻度的纵深感中, 这种角度使人物存在于局促的空间中, 并与观众形成一种居高临下的逼迫式的视觉心理感受。隐藏在眼镜下的那双神经质的眼睛, 警觉地张望着周遭, 体现出极度不安的、焦灼的情绪。同时, 他还用细腻微妙的轮廓线把人物和背景清晰地间隔开来, 似乎借此暗喻了人与外界的隔离。

《西部》是朝戈1994年的作品, 两位男子被置于荒凉的背景中, 两者距离很近, 但身体姿态的偏离和人物的某种紧张与不安的情绪带给观者孤独、紧张、矛盾的心理体验。这正是朝戈所关注的, 力图表达一种强烈的社会的公共情绪。除此以外, 《坐着的人》、《年轻的面孔》等都是他这一时期的杰作, 朴素而敏感的写实与人物内部丰富的情绪获得了高度的统一, 从而也奠定了他作为心理分析画家的地位。

朝戈的画面中没有宏大的场面和重大的历史题材, 有的只是通过平视的视角对普通人的肖像塑造。就如他所言“我力图做到的, 是能够表达人的内观世界, 也就是精神世界、心理世界和人的内部感觉世界, 同时不失去自然的亲切的外表……我想要的是那种一下子击中本质的感觉。”

总之, 朝戈是用古典的绘画语言以心理分析的方法和人文主义的思想来关注和表达中国现实社会中的人性问题, “朝戈的绘画精神往来于东西艺术之间, 往来于人我之间, 往来于现实和记忆之间, 往来于可视的形式表现与不可视而可感的精神意蕴之间, 并试图在这复杂的经纬线上找寻到属于个人感觉但却具有永恒意义的一种理想之美。” (3)

“我不把人当人画。”这是范勃对自己的作品所做的阐释。简洁的描述中实际包含了两层含义:从技法层面上讲, 在人物塑造上强调转折面, 形成了独特的雕塑般的形体感, 这种方式使他的作品有别于纯自然主义的写生;从精神层面上讲, 画面中的人物已绝非“肖像”意义上的人, 而是画家情绪、理念的产物。精神性是范勃绘画语言最本质的呈现。

“在流动变为凝止, 短暂变为永恒的同时, 也由一种时间的形态转化为空间的形态, 由人构成的时间片断从现实中走入, 从历史中走出。记忆的体验和积淀引领我们进入了至诚画境, 也成就了画面的氛围……”这是范勃心灵的自述, 也是作品精神性的由来。

在物质化、信息化、时尚化的今天, 人们的内心处于一片荒芜漂泊的状态, 每个人是独立的, 同时也是孤独的, 心灵无从依附。为了表现当代人的这种精神境遇, 在他的作品中, 常把一些扭曲、变异的抽象性的人与超现实的景致相结合, 营造一种诗意的幻想性语境。

《花开花落》系列在人物造型上抛弃了自然主义的真实再现, 提炼出某种雕塑感, 去除个性化的人物为画家的主观情绪所用, 展现了新世纪初传统伦理价值沦落后当代人的理想溃灭与精神迷惘。《黄昏·黄昏》也采用了相同方式减弱人的个性特征, 使诸如年龄、身份、情绪这种感官活动服从于画家设定的理性逻辑和话语方式, 展示了一种毫无联系的冷漠的空间关系和心理状态。人物的塑造是一种非现实的主观表现, 同样, 在画面的空间处理上也是如此, 以一条简单的地平线来区分地面和立面空间, 空间弥漫着混沌迷蒙的气体, 意向性的树丫孤零零的伫立于远处, 这些场景都显示出一种超现实的倾向, 并饱含一种孤单和冷漠的情感。将树丫置于主体人物的身后, 实质是主体精神的一种隐喻。这种隐喻在他的多幅作品中都能得以呈现。比如《天命》中, 背景是废墟似的景象、光秃而缠绕的树枝形成了一种孤独、茫然、凄凉的意境, 这种意境展示出了现代人的内心处境。《不惑》中, 以中国传统的写意性的手法来追寻萧索寂寥的意境, 残存的花朵隐喻着人物的内心世界——似乎从现实中稍微获得了满足而又复杂的心理, 画中人物显得有些荒诞和怪异。

范勃的艺术正如他所言:“绘画作为一种再现的视觉艺术形式, 从照相写实到抽象表现, 都是艺术家根据个人的内心需要, 选择了某种言说的方式, 经过不断的纯化与提升, 从而赋于绘画以个人的意义”, 因此, 在笔者看来, 范勃、朝戈的绘画是直击心灵、本质的艺术, 是生命个体的本真表现。

参考文献

[1]吴杨波.《范勃油画的技法特征与精神指向》[J].艺术界, 2006.2

[2]闻立鹏.《二十世纪中国油画》第三卷第一册[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1.8.

生命个体 篇9

军旅作家也在不断尝试“个人化写作”, 《穿军装的牧马人》是这一探索中非常成熟的代表性军旅佳作。这部作品最显著的特点是盈荡着细腻的个体生命体验, 丝毫没有回避作为人的个体生命的身份困境, 作家曾剑是真正把兵当做了人在写, 而且这样写非但没有减低这位战士的尊严, 反而让这位战士更具灵魂的活力, 更具挺立起来的精神力量。这部小说再度证实了, 部队是个“炼钢”的大熔炉, 而炼钢的火, 不仅是严明的纪律, 更是正义的力量、组织的关爱、战友的情感———假如没有正义的力量, 没有关爱和情感, 那么, 纯粹笼罩在纪律约束下的人, 就会犹如笼中的动物, 难以找到生命的归属感和价值感。“个人化写作”呈现生命和情感的真相, 向内转, 这部《穿军装的牧马人》用第一人称叙事, 很像是作家本人的心灵历程和灵魂剖析, 读来就显得分外亲切。

曾剑将“个人化写作”运用在这部军旅文学作品中, 但并未使作品的普遍意义消失, 这是他的写作具有范例价值的地方。对于没有真正经历过战争, 尤其对于那些甚至连实弹也没有打过一枪的士兵而言, 他们的内心在最初一定也曾带着隐秘的困惑。“我是谁”这样的问题, 是人类普遍的问题, 士兵也是人, 唯有逐渐解除这种生命的大困惑, 排除了身份体认的模糊性, 才可能成为一个坚如钢铁的士兵, 成为坚如钢铁的人。从小说的题目“穿军装的牧马人”这几个字透露出来的信息, 里面就有最初的自卑, 接着的困惑, 最后的自豪和骄傲。

小说中的“我”过去是山里农民, 穿上军装后成了自豪的新兵。这种自豪感的来源于保家卫国、维护正义的英雄情结:“在崇山峻岭间真枪实弹地干几场, 倒也像个兵。”可是, 他拿到手上的将不是枪, 而是老兵递过来的“布满毛刺的旧马鞭”, 这让他无法伸手去接, 好像那马鞭会扎疼他的手一样。做一个穿着军装的牧马人, 这已令一个新兵感到自卑了, 可这些马还是被弃用的, 因为部队已经开始摩托化, 他放马放得再好, 这些马也不会成为将军的坐骑, 而是等着马匹老死于军中。作家写了两种不同的“兵”, 理想中的兵与现实中“我”要当的兵, 二者一对比, 身份困境就凸显出来:“我”到底还是兵吗, 还有价值吗?

小说中的“我”正是通过丰富的个体体验, 找到价值感的。闲置的战马, 是作为“我”的战友, 进入了部队编制的, “军委首长都知道我们这儿有二十五匹战马”。它们是“曾经驰骋过疆场”的, 所以, “不忍心把他们抛弃, 就养起来”。这些表述, 从侧面书写了部队对所有战士的关爱, 因为部队甚至不因这群马是特殊的战士而另外对待———但“我”最初无法感受到这种情感的深厚性, 无法认同一群马是“我”的战友, 因为没有情感体验和生命体验作为支撑, 情不至而理不顺。“我”最初找到价值感, 是因为尽管“我”只是穿着军装的牧马人, 照样可以用身体挡住猎人的枪口, 阻止他们猎杀山野的马鹿, “我”也能得到猎人的肯定“当兵的马夫, 你行!”。我冒着生命危险放牧, 险遇黑熊, 连长带枪赶来, 枪响了但只是吓走黑熊, 作家用“我”面对这一幕的情感波动, 再次以侧面书写的方式表明“我”的价值感, 侧面证实“我”属于一支心怀仁义的正义之师。

生命个体 篇10

——摘自花都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意见》

特色文化的建构,不能为文化而文化,而是为了育人。让学生在文化的濡染下成长,是学校德育的一种高级形态。在花都区教育局“亮点”工程的指引下,各中小学通过环境的营造、课程实施、活动深化,以文化人,实现了个体生命与区域发展的共同超越。

环境浸润

学校环境对人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浸润作用。富有美感,充满育人意蕴的学校环境,是文化育人的基本条件。

邝维煜纪念中学就很善于在环境文化上做文章,别出心裁,做出特色。

学校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规范校园文化布局:“中华文化墙”大气磅礴,蕴涵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馨德垣”,修身立学,培育谦恭浩然之君子;“泰斗轩”、“心泉广场”、灯柱读书标语等,精思荟萃,处处巧妙地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师生在不经意间,就感受到一种熏陶、一种渗透,“润物细无声”。徜徉其间,学子们或促膝交流,或指点江山,更平添了几分诗意与灵性。

邝中的每个班都创设了鲜活的班文化,如特色鲜明的班徽,激励奋进的班歌,鼓舞士气的班训,令人雄心壮志的对联,立志成才的奋斗目标,共同融合成高雅的学习乐园、文化乐土。

走进骏威小学,流连在童梦校园里,让人久久不忍离开。

根据“环境即课程,校园即课堂”的课程理念,学校创设了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育人氛围,整个学校散发着浓郁的书香气息。“楼梯文化”——楼梯两侧采用墙绘形式,画上孩子喜欢的中外经典童话故事;“走廊文化”——水管、横梁上都张贴了古诗、名人名言及诗人介绍的喷画;一楼“娃娃”书吧、二楼“城堡”书吧、三楼“书径”都充满了无限的童趣,成为孩子们课间喜欢驻足阅读的地方。

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学校开辟了“道德苑”,课间孩子们喜欢三五成群流连于此,读一读、背一背、比一比,随时触摸中华经典,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设立感恩墙,征集感恩话语,引导孩子常以感恩之心为人处事;学校德育橱窗每月分主题展示孩子的作品,让他们随时发现爱、感受爱、表达爱。

骏威小学的班级同样是儿童梦想生长的沃土。每班根据本班学生特点和实际情况,由师生、家长共同确定主题、口号、班歌和班级目标,征集班徽、班歌、班旗,一齐动手布置班容。为使班级要求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追求,师生们通过讨论,形成各种各样的激励机制。在创建过程中,班级特色不断凸显,成为学生飞扬个性、追求梦想、实现生命价值的摇篮。

环境是育人的沃土,人的影响更不容忽视。直接面对学生的老师,本身就是学校特色文化的体现者和影响者,他们的言传身教,决定了特色文化育人的最终效果。如何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云山中学倡导的是阳光德育。在张帜校长看来,只有老师心里感受到阳光的温暖,阳光德育才能有效。新官上任时的张帜点燃了服务教师,温暖教师人心的“三把火”:

“一把火”是贷款为教师办公室安装空调。虽然学校办学经费比较紧张,但为了让教师有一个舒适的办公环境,学校在负债的情况下贷款为教师办公室安装空调,解决了教师最实际的困难。

“第二把火”是打磨地板。停放教师摩托车的地方铺设的是抛光砖,逢下雨时地面容易打滑,曾有老师在此摔得不轻。张帜校长知道后,请人对地面进行打磨,使之不再打滑。虽然只是一个细节,但却让教师体会到校长的心意。

“第三把火”是取消“指模式考勤”。 学校原来用电脑指模考勤机对教师进行考勤登记,表面上加强了考勤工作,但其实却有着不小的负面作用,因为这实际上是采用了一种简单化的企业管理方法,其效果值得商讨。教师工作更多的是一种“软性工作”,是一种良心工作,需要教师出勤更要教师出力,电脑考勤看似严格其实弊端不少。取消这种考勤,改为值日领导登记方式后,教师的出勤率反而提高了。

“三把火”烧过,教师心里暖和了。心里暖和的老师又把温暖传导给学生,于是全校师生都沐浴在温暖的阳光里。

云山中学不知何时形成了一个传统,从云山毕业的高一、高二学生,在高考放假期间,会一起回来看望自己的老师。他们还会找凳子,去老师上课的课室,听一听老师上的课。仿佛,要从那熟悉的课堂中,找回母亲般的温暖。

云山的学子真可爱,云山的学子也真幸运。身处阳光温暖的美丽校园,聆听可亲可敬老师的教诲,无疑可以享用终生。

课程实施

学校的核心是教学,教学的核心是课程。特色学校的创建必须落实到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上,才能体现其独特性、稳定性与科学性。

步入新华第五小学,浓浓的墨香沁人心脾。在校门的设计上,以“篆、隶、楷、行、草”几种不同的书体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三字经》。“翰墨园”“博趣园”“惠风园”“洗砚池”,校园中一景一物、一草一木、一墙一壁,都渗透着浓厚的书法艺术气息。

在“翰墨立品”理念的引领下,新华五小科学规划书道文化特色课程,积极落实教材的开发与实施,建立了“学科基础课程渗透—书道文化校本特色课程强化—活动课程拓展—环境课程融合”的课程体系,彰显了学校“练字练品,书道育人”的课程特色和教育特色。

——結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以硬笔书写为主线,毛笔书写为深化,编写了校本书法教育教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在练字的同时接受国学经典的熏陶。

——将书道育人理念,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通过组织集体备课、个体研修、说课、磨课等方法,加强书法在各科教学中的渗透。

nlc202309040223

——开设书法校本课,每周一节。每天安排15分钟开展午间快乐习字。在面向全体的基础上,学校开设书法培优班,由专业教师执教,逢周三、四放学后进行培训。

——成立书道文化课程教研小组,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学习全国最新的书法教学方法,立足本校扎实开展书道文化校本教研,从而提高了特色课程的教学质量。

在新华五小采访期间,耳濡目染学校的“翰墨”文化,记者竟也产生了挥毫的冲动。在这样的学校里学习,该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

在记者手中,花都各中小学开发的特色校本课程一本比一本精彩:圆玄小学的《本善本色》,冠华小学的《我们的理想——国际皮具设计大师》,金华中学的《操与行》《团体心理健康辅导》《和雅颂》……透过这些教材,这些学校建构的特色校园文化瞬时变得清晰起来。

活动深化

活动始终是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在活动中进行特色文化的熏陶,能让学生在深刻体验中认同学校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并在实践中内化为自己的个性品质。

在邝维煜纪念中学采访时,正逢学校社团开放时间,20多个学生社团成员正在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

可不要小看他们,他们获奖可不少,“絮风”文学社曾获全国校园报刊评比二等奖,绯月动漫社获得了广州市动漫比赛一等奖,合唱队、舞蹈队屡获广州市艺术节一等奖,朗诵队在广州市首届和第二届中小学诵读中华经典美文表演大赛均获奖,啦啦操队代表广州市参加全国校园青春健身操大赛全国总决赛,获得一等奖第一名。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邝中学生的创新作品共取得10项国家知识产权专利……

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成为学生成长的宝贵财富,使他们精力有所宣泄,兴趣有所表现,个性有所发挥,特长有所拓展。除开社团,学校每年还会举办科技节、体育节、读书节、文化节四大节活动,此外还有感恩人生、青春期教育、成人宣誓、百日誓师、毕业典礼、禁毒论坛、社会服务等专题教育活动,使学生在集体活动体验中逐步形成了明礼睿智、乐于助人的道德情操。

如此,学校倡导的“以生为本,文化育人”特色文化便落到了实处。

北兴中学是一所薄弱的农村初中学校,为鼓励孩子上进,学校尝试开展了成功教育。为让成功教育落到实处,学校设计、开展了系列活动,如:建设星光大道,悬挂学习成功学生的大幅肖像并附上励志话语;建设星级少年榜,把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學生评为星级少年,公布上榜;建设电子屏,及时公布好人好事或师生获奖信息……

通过对学生榜样的宣传,让学困生也感受到追求并获得成功是一件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从而唤醒他们追求成功的欲望,追随成功者的足迹,不断进步。

地处城郊结合部的金华初中根据学生特点和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创建了团队德育特色。为发挥特色文化的育人价值,学校开展了许多具有团队性质的德育活动。师生收获最大的当数2008年“当地震发生以后”系列活动,师生在哭泣中懂得了珍惜,学会了关爱;而在团队拓展活动中,师生们明白了“做好自己的角色”的意义,明白了“共处与合作”的要领。活动中积淀着文化,其意义是多元而深远的。

在花都,富有特色的育人活动数不胜数。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让学校特色文化落地生根,开出了绚烂的花朵。

在花都采访的时时处处,记者都能感受到学校德育所散发出的迷人魅力。花都德育工作者的实践表明,以文育人不是自动完成的,它需要教育工作者悟透学校特色文化内涵,通过环境的营造、活动的开展、课程的实施才能实现。这个过程必须是巧妙的、属人的、充满文化内涵的,而且,育人的过程本身也是培育、丰富学校特色文化的过程。在与文化的良性互动中,作为生命个体的人会不断向“至善”前进,从而完成对自我的超越。而从学校及至区域的层面看,正是人的超越推动学校发展的超越,推动了区域发展的超越。

花都东北3公里处,有一闻名遐尔的菊花山。该山产异石,状如菊花,故得名菊花山。花县(花都区前身)也因此得名。这与记者想当然的,以为花都是因鲜花而得名的经验大相径庭。鲜花艳一时,石花存久远。愿花都的特色文化之花,如鲜花般芬芳,如石花般久远。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生命个体】相关文章:

个体08-21

个体建构05-07

人才个体05-07

个体选择05-08

个体设计05-10

个体标准05-12

学生个体05-22

个体就业05-24

个体评价05-31

会计个体06-08

上一篇:解构意义下一篇:职业技能培训